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下是细心的小编帮助大家整理的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论文(最新9篇),仅供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首先,我们在管理方法上比较单一陈旧。很多班主任,由于所带的班级从小学低年级带起来的,他们往往习惯于学生的顺从,但是到了高年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的情况下,叛逆心理发展的情形下,我们还是采用老师权威管理模式,采用指令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陈旧管理一方面管理起来,成效不大,另一方面不利于学生健康良性的发展。其次,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心理的变化与发展。很多班主任重视了纪律管理,重视了量化管理,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心理的引导。靠硬性的高压,学生往往产生抵触心理,特别是他们的逆反心理变强的情况下,这对于学生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2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的探索和改进
2.1搞好班级管理队伍建设,实现民主管理模式
作为班主任应该善于发现和培养独立意识强,组织能力出众的学生,形成班委,作为班集体的核心。我们在组建班干部的时候,要从品德学习上着眼,希望他们能够起着良好的带头作用,同时也要看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在同学中的威信,班干部不需要老好人,也不需要书呆子,在班组织建立后,我们要在班级运转中不断培养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水平,实现管理责任到人,做到监督到位,发挥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班级管理中一定不要忽视了其他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管理,比如在开班委会时我们邀请学生代表参加,他们能够从不同视角提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这同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树立了主人翁意识。
2.2强化制度管理,重视常规落实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不搞一阵风式的运动,不搞卫生周、纪律周、雷锋月,我们应该强调制度的权威性,落实的一贯性。良好的规章制度,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生活的依据和标准。在班干部管理上套之后,班主任也不要放任自流,要随时做好监督检查,规范和优化班级管理工作,让班级遵循着制度的轨道运行。可以说没有落实的制度等于没有制度,只有将制度在班级中落实到位,才能实现制度管理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对班干部做好指导工作,对学习小组进行定期评定,做好小组量化,进行优劣奖罚,形成重视落实、相互激励、相互竞争的良好氛围,真正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做事有始终的良好局面。
2.3面向学生全体,实现班级和谐发展
很多教师往往重视优等生的培养,却忽视了后进生和中等生的发展,这是目光狭隘的一个表现。木桶短板理论告诉我们,班级的最大发展取决于后进生的发展,这是面向学生全体的全面发展,这也是素质教育对我们的要求,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要做到一个都不掉队。在后进生的管理中,我们往往采用训斥和批评,学生的逆反心理则往往使得这种教育的效果适得其反。因此我们在后进生教育中应该讲究方法,讲究技巧。在情感上给予后进生尊重,树立他们的信心。后进生往往特别敏感,因此在教育方式上我们千万不能粗暴,应该在理解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对话和沟通。在教育方式上,联合家长,借助同学,实现教育的合力。让孩子感到老师和家长还没有放弃他。
2.4搞好习惯养成教育,奠定成长的基础
小学生正处在心理发育期,必须防止不良影响扭曲娇嫩的心灵。小学班主任在管理时必须时刻保持理性思维,不带任何偏好偏见地对待每个学生,细心发现每个学生的情绪心态,理性分析每个学生的行为举止,冷静解决学生间的每一个问题。在班级管理中,小学班主任必须尊重、理解、接纳学生的错误,晓知以理,动之以情。通常偶发事件发生后,教师和学生处在不冷静的状态之中,班级气氛也很紧张,学生们都十分关注小学班主任的态度和情绪。这时,班主任必须冷静,保持清醒头脑,不可急于下结论,不可急于判断是非,必须耐心了解事情经过,然后理性找出最公正的尺度和最恰当的办法解决矛盾、处理问题、教育学生,引导全班学生积极向上向善。学生们率直、天真,只有当他们发现你的决定不公正时才会采取消极的态度,所以在学生面前一定要做一个平衡的“天平”、一个会挑“扁担”的人。应该宽容同学们错误,允许他们犯错,但也要他们学会对自己过错承担起责任,加强责任教育,引导学生坦诚承认错误,积极改正。
二、以德育活动培育良好风尚
管理班级应该坚持德育为先,尽可能的为学生搭建德育平台。好的活动对学生的情感道德方面有积极的正面影响,比如我们开展的“让生命充满爱”德育教育大讲堂、在“学雷锋活动月”时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给老人表演节目、送去祝福,为敬老院捐钱捐物、送去爱心,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触动,从中体会到做人的道理。在丰富德育活动时,应该突出感恩教育,让学生们懂得感恩。感恩是一种文明,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责任。通过感恩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感恩观,在实际行动中养成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他人的良好道德品质。
三、以自主管理制度加强自律
陶行知说:“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必须牢记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改变以小学班 刚与学生开始接触时,大家都不了解。在管理上就必须把握好力度。班主任不要直接进行管制,而是借助班级规章制度管理班级。制度的确定不要由老师强加于学生,而是把自主权还给学生,在牢记的前提下,由全体同学根据《小学日常行为规范》、校纪校规、本班实际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制度是全体学生自己制订的,也要由全体学生相互监督,自律执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来自群体内部的激励和约束是最有力的,个体远离错误、趋近正确的自觉性也是最强烈的。除制定班规、班训外,还可以选同学们喜欢唱的歌作为班歌,促进班集体建设,形成良好育人环境,这也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四、以好班委会带出好班集体
有了好班委就会有好班级。如何培育和锻炼出好的班委会?最好的办法就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走群众路线,搞民主选举,求广泛认同,起带动作用。我在选任班委上,注意唤起学生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积极性,开展“班委”竞选活动,让学生上台参加竞选演讲,鼓励大家自组班委;引进竞争机制,实行值周班委制,定期评选出“最佳班委”;将情感管理、目标管理、制度管理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开展班级评比活动,实行每天一表扬制度。在竞争中自律和他律的能力普遍得到锻炼,他们管理工作出色,威信与日俱增,令人刮目相看。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展示课外所学特长,班级活动变得有声有色。同学们互相竞争,你追我赶,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学生;班级;平台;科研能力
收稿日期:2006―04―12
作者简介:黄鹏红(1975―),女,汉族,浙江绍兴人,绍兴文理学院法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一、创建有利于提高师范生集体科研能力的硬环境
1.构建班级双线管理制度
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一定的班级管理制度,有助于形成班级特定的文化氛围,并借以传递和输送特定的教育理念、教育期望,同时在无形中约束和控制着学生人格发展的方向。而基于大学生的独特性,在构建管理制度时应注意双线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
(1) 班干部选举制度及结构组织
班干部选举制度是班级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意义绝不仅限于表面上的学生管理意义,更多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精神与文化的对话,是思想的碰撞与交流,更是科学研究精神的传递与回荡。为此,可在开学初在班干部制度问题上,由班主任帮助提出一个总体目标,针对部分学生认为当班干部会影响学习的错误观点,从学生个人成长角度陈述理由,激发起学生当“官”的兴趣;并规定以竞选的形式产生首届班委,推动全班学生积极思考如何能取得其他同学的信任,这是科学研究中的第一关的思维训练――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首届班委采用内阁制,即由全班同学选出班长,而其他班委人员具体由班长任命,并交由班主任审核同意――其基本意图在于优先发展一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后几届班委的选举形式由学生自己决定――以此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但提出希望采取每年换届、任期流动制度,以让更多的同学参与班级管理和建设――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展自身的机会。
在班委的组织结构方面可以考虑采用树状模式,即班主任并不直接参与对全班学生的管理,而是通过对班委会的管理,再由班委会具体参与班级管理。在这种模式中,班主任扮演着“导演”的角色,其基本职能是优化组织结构――科学、合理的优选班干,合理编制,科学引导,使组织达到最优化。一般来讲优化组织结构包括优选班干、合理分工和编制机构、培训和指导、为班干创设独立管理的环境和培养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等几个过程。在每个环节中,班主任都应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本班基本情况和班级管理规律进行合理选拔、培训和任用,这样才能形成强有力的班级集体。
(2) 寝室联议会制度的确立和活动开展
如果说班委选举是从全班范畴的统筹考虑,那么,基于四人一寝室的寝室联议会是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雏形。寝室联议会是一个众议组织,是密切班委和全班同学之间联系的纽带。最初创建的初衷是为了与内阁制的班委形式相配套,班委能够倾听同学们的心声,更广泛地听取来自各位同学的意见。寝室联议会每两周定期举行,由组织委员主持,各个寝室的代表(非班委)参加,由代表对班委的工作态度和能力、班级工作和活动提出建设性意见,对班级重大事件进行商讨。联议制度的执行有助于各个寝室同学之间的交流,增进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提高同学参与班级管理和学术思想交流的积极性。
上述双线管理制度是构建适宜于学生集体科研能力养成的一种制度保证。
2.班级网站建设
网络具有信息流量大、传递速度快、交流的隐蔽性和真实性等特点,备受世人喜爱。新时代的大学生密切接触网络,对网络有独特的感情。因此,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网络的特点,有必要构建起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以交流思想感情、学习心得、反映学生心理动态发展、增强班集体凝聚力,促成提高学生整体科研能力目标的实现――建设班级网站。首先,班级网站是一个激发兴趣、产生灵感的重要场所,同学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发帖子,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探讨、相互启发,从多个维度、多个角度去评价学生自己的或他人的科研成果,使每位学生获取对科研的感性认识。其次,在培养学生集体科研能力的初期,学生论文通常不会有大的突破,对学生论文的要求应该定位在模拟研究阶段,学会正确提出问题,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尝试做一些验证性研究。这就要求各个成员能积极搜集各种资料和信息(主要包括研究方案撰写,优秀论文,学术上的新观点等等)并上传到班级网页上,以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学生和内容、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说,班级网站建设对学生科研意识的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将会产生重大作用。
二、加强全体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打造一个尊重科研、崇尚学术的环境是影响学生参加学术活动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条件。而探索各种具体的方法与途径来活跃班级学术气氛,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1.班级论坛:问题产生的摇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生对一个问题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并能够较清晰地、准确地、完整地表达出来,这是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条件。班级论坛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场所,其开展成败直接影响着智力激荡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为了充分调动班级气氛,活跃同学思维,扩大同学信息量及其涵盖面,在班级管理中可推出班级论坛活动,定期开展活动。班级论坛采取班级成员集体讨论和自由发言的形式,交换各位同学对当前一些社会热点和比较敏感话题的意见和看法,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广阔的空间来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其轻松活泼新颖和贴近同学生活的特点激发了全班同学的广大兴趣,吸引了全体同学的踊跃参加。让每位学生都在思索,体验思维锻炼和语言训练。
2.小组活动:蹒跚学步的载体
自然界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共生效应”。共生效应为大学中引进目前在中小学研究性学习中常用的“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借鉴。在最初的学生科研能力养成阶段,凭单个学生的能力往往很难对产生的问题进行科学、有效地研究,需要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相互启发、相互帮助,以谋求共同发展。在学习小组中,学生是整个活动的策划者,他们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对一些有价值的课题、教育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和探究,然后以读书报告或论文的形式呈现研究成果,并在班级里集中用头脑风暴法开展成果交流会,同学们可以彼此提问、质疑、评价,同学们对自己文章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反馈,这一过程有利于进一步深化研究成果,提升质量。活动中,班主任是参与者,同时也是指导者,但更多的是给予思想上的启发,因此学生在搞科研过程中思维不会受到过多的牵制,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学术活动:导向明确的真实演练
科学研究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如何提出值得研究的课题,如何论证这一课题的可行性,采用何种方法选取被试,如何设计合理的研究方案,如何进行实验设计或问卷设计,过程具体如何展开,这些对于没有从事过科学研究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为了能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流程与一套恰当的研究方法,有必要经常联系科研工作者做讲座,组织学生参加开题、结题报告,同时组织同学参加课题申报、各项论文赛事,让学生在这些真实学术活动中接受科学思想的熏陶和科学方法的锻炼;组织同学对当前较为敏感的课题进行调查研究,并以论文形式呈现研究成果,鼓励同学积极投稿,参加各项论文赛事,申报校级课题,将各项科研成果编成班刊。班刊多以同学发表的科研作品、院校赛事上获奖论文、社会实践报告和学习小组的课题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以形成学生初步科研成功体验为目的。
4.社会实践:科研能力的课外拓展
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和延伸,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能力的重要一环。基于班级学生所学专业的特殊性,可适当拓展其课外社会实践活动,以实践活动带动科研工作,以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为例,本着“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原则,我们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在校广播电台开设《美丽心灵》栏目,开通心理咨询信箱,以此为途径来普及心理学知识;到实践基地系统地开展团体辅导和个别咨询,组织同学到精神病医院见习,以此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锻炼班级同学的实践能力打开一扇窗户。
参考文献:
〔1〕高文。现代教师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黄志成,程晋宽。教育管理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曲铁华,冯茁。专业化:教师教育的理念与策略〔J〕.教师教育研究,2005,(1)10~15.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班级管理情绪体验
班级管理是指“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为建立良好班级、实现共同目标而不断进行协调的综合性活动”[1]。小学班级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然而,当前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对学生进行权威管理,忽略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发展。这是受“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等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处于班级管理的核心地位,学生是教师教学意愿和教学计划的顺从者与执行者。这种忽视学生情感体验和心理活动的管理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都是不利的。二是在班级管理中重视成绩,忽视学生的品德发展。三是在小學班级管理中,一些教师对学生存在偏爱与偏见,不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这种偏爱会造成学生心理不平衡,加剧师生、生生之间的矛盾,影响班级管理的效果。四是班级管理模式单一。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积极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
积极情绪体验是指与个体需要的满足相联系的、伴随愉悦主观体验的情绪。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它积极关注人们的情绪体验,强调人们在生活中能够获得幸福感。“扩展—构建”理论认为,一些分散的积极情绪都具有扩展人们善于感知观察和积极实践创新的能力,并且还能够构建和增强人的主观幸福感。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学生获得快乐、满意、喜爱和幸福等积极情绪体验时,能够提高班级的管理水平。因此,小学班主任应关注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同时,针对学生的消极情绪体验,应该予以控制与纠正,使其转化为积极的情绪体验。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帮学生培养积极的情绪体验:一是班主任要用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班� 在平常的管理中,班主任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爱会让学生感受到幸福、满足和爱的情绪体验。二是班主任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在班级管理中,要和后进生进行交流谈心,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要,帮助他们找准在班级中的位置,融入班集体。三是引导学生进行情绪表达。学生的情绪表达将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积极的情绪表达可以增加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形成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循环,消极的情绪表达也有利于学生缓解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四是鼓励学生参加休闲活动。休闲活动是培养积极情绪体验的重要途径之一。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之余,可以举办一些适合小学生的休闲类活动,通过这些休闲性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快乐、满足、自信、尊重等积极情绪体验,还能锻炼学生的体魄,增强学生的幸福感。
二、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积极暗示学生完善自我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对学生的积极心理暗示将有助于提升班级管理的水平。
在教学中,对后进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会促进后进生重新找到自己的闪光点,重拾自信心。后进生就是那些学习能力较差、注意力不集中、违反纪律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中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后进生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缺乏自信,他们对自己没有太大的期望,认为自己在许多方面都不如同学,于是整天浑浑噩噩地虚度校园的时光,这在他们的大脑潜意识中已经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因此,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积极关注后进生,倾听他们的心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寻找时机,让他们的闪光点得到发展,激发他们内心的自豪感,从而重拾信心,更加积极快乐地学习。
三、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运用积极文化,营造和谐融洽的教育氛围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格心理、生命状态主要是在人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交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复杂的因果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内在因素、外部行为和社会文化环境三者是交互作用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组织系统的建立要有利于培育和发展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2]。
1.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树立正确的班级舆论
在班级中占上风的并被多数人所拥护和赞同的言论和价值倾向就是班级舆论。班级舆论有正确舆论和消极舆论之分,正确的班级舆论有助于良好班风的建设,反之,则对班级建设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应该重视班级舆论的导向与建设。(1)学习班级校规,为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导向奠定基础。(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班集体活动,促成正确班级舆论的形成。(3)从学生实际出发,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成长与发展的班级环境。
2.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发挥榜样作用
榜样会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在班集体中选择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榜样,这对于形成班级积极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我们可以在每周的主题班会上选择本周在学习和纪律方面进步比较明显的学生作为本周的学习榜样。通过这一方式,学生们就会以榜样作为标准要求自己,这对于促进班级的积极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3.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当一个人给你正面评价时,你对他的印象也是积极乐观的,这就是积极心理学在交往过程中的影响。新课程强调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和心理相融的。罗杰斯说明了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改善师生关系的关键。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和理解学生的需要,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同时,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期望,当教师对学生有积极的期望时,学生就能按照积极的方向发展,反之,则会产生消极颓废等不良情绪。所以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进步,并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同时,班主任还应该树立学生主体的观念,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主观能动性,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它为班级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认识视角。它对于转变传统单一的班级管理模式、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相信,随着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将会在教育教学中更加绽放光彩。
作者:冯磊等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师生;顶岗实习;班级管理能力
一、顶岗实习高师生班级管理能力
班级管理(classmanagement)是围绕班级目标所进行的组织管理、活动管理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总和〔1〕。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是教师的重要能力之一,美国的《威斯康辛州教师资格专业标准》中规定,教师应“具有管理课堂的能力,理解个人和群体动机及行为,以便创造一个鼓励积极的社会交往、主动参与学习与自我激励的学习环境”〔2〕。鉴于顶岗实习生仅在实习学校工作数月,其参与的班级管理工作具有渐进性、局限性和特殊性〔3〕〔4〕。顶岗实习高师生班级管理能力是顶岗实习高师生在原有班级建制基础上,快速进入角色,协调各项教育资源,采取恰当方式,有计划地推进课堂管理、组织活动管理、学生心理教育等工作,并完成教育任务的能力,见下图。
二、顶岗实习高师生班级管理能力培养方略
顶岗实习开展以� 笔者结合自身顶岗实习经验及访谈调查结果,在原有培养方略的基础上创新培养思路、改善培养方法,并利用驻县管理工作的方便,在顶岗实习高师生中实施培养方略。方略一:搭建平台。利用QQ群、微博、博客、微信等网络媒介,搭建独具特色功能的长效网络平台,定期进行问题答疑和主题讨论,邀请管理专家答疑解惑,及时解决班级管理问题,不留问题死角。建立如此之多的网络平台看似冗赘,但利用多元网络平台进行交互,可以使顶岗实习高师生积极工作,快速找到自己所需、对号入座,及时解决问题。方略二:专家引领。为顶岗实习高师生和国培教师之间搭建桥梁,充分利用“国培计划”资源,在顶岗实习中,邀请年轻“国培教师”对顶岗实习高师生进行班级管理经验交流和问题解答。定期邀请管理专家(心理学专家、教学论教师、优秀班主任)对顶岗实习高师生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引导,督促他们快速进入角色,明晰班级管理相关事宜,增强班级管理洞察力,先让其“敢管”,而后再通过针对性的指导,达到“会管”和“管好”。方略三:多元活动。一方面,组织顶岗实习高师生进行独具地方特色的顶岗实习班级管理经验分享,使他们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每月经自我举荐或同学推举,选出班级管理能力突出的顶岗实习高师生为大家撰写经验分享报告;另一方面,组织顶岗实习高师生进行以班级管理为主题、以情境模拟为形式的竞赛,在竞赛中增长能力。
三、顶岗实习高师生班级管理能力的培养效果探析
本研究遴选河北师范大学45名顶岗实习高师生分两个阶段(顶岗实习前、顶岗实习后)进行问卷调查。本研究基于测评目标具体化、结构化的诉求,参照成熟班级管理相关量表〔7〕,依据顶岗实习高师生班级管理能力要素,整合生成了《顶岗生班级管理能力测量量表》。该量表由26个项目组成(2项测谎题),其中课堂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心理教育能力分别由8个项目进行测量。调查对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符合程度(符合程度赋值规则为:非常不符合=1,不符合=2,一般=3,符合=4,非常符合=5)。量表采用积分法,分数越高,说明能力越强。本次调查于顶岗实习初期、末期分别发放问卷45份。顶岗实习初期回收问卷45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4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56%;顶岗实习末期回收问卷45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4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33%。经筛选,形成42个配对。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顶岗实习高师生班级管理能力测试分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按照95%的置信区间,测量顶岗实习对高师生班级管理能力的影响。
(一)课堂管理能力
表1显示,顶岗实习高师生课堂管理能力提升显著,顶岗实习前后的课堂常规管理能力、课堂事件处理能力、课堂秩序维护能力、课堂活动开展能力均值差分别为-2.23810、-2.57143、-2.42857、-2.07143,T值分别为-14.396、-16.035、-17.211、-13.802,Sig(双侧)为0.000。由此可见,课堂事件处理能力提升最为显著。课堂管理指为实现预定教学目标而建立并维持课堂秩序的师生互动过程〔8〕。课堂管理能力是教师最基本的班级管理能力。虽然,顶岗实习高师生在高师院校学习过很多相关理论知识,但由于没有直接课堂管理经验,在顶岗实习初期就显得尤为无助和迷茫,特别是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时易出现手忙脚乱等尴尬局面。而顶岗实习后,经历了一个学期的培养,加之指导教师的熏陶和自己的探索,顶岗实习高师生已经基本了解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个性特征,在预设课堂活动及处理课堂事件时基本能够考虑全面,可以较为轻松地维持课堂秩序并开展课堂活动。此时,顶岗实习高师生可以将更多精力用于学科教学及其研究,以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
(二)沟通协调能力
表2显示,顶岗实习高师生沟通协调能力提升较为显著,顶岗实习前后的快速树立威信能力、处理学生矛盾能力、融洽亲师关系能力、组织学生活动能力均值差分别为-0.59542、-1.04762、-2.16641、-1.29200,T值分别为-5.803、-5.814、-13.307、-6.916,Sig(双侧)为0.000。由此可见,顶岗实习高师生融洽亲师关系能力提升最为显著。沟通协调能力是教师在工作中妥善处理好亲师、师生等各种关系,调动各方面工作积极性的能力,是教师班级管理能力中最核心的能力〔9〕。访谈发现,部分顶岗实习高师生在实习初期不能迅速转换角色,导致失去个人威信、师生关系紧张、亲师关系不和谐。在组织学生集体活动时往往考虑不周、顾此失彼,导致“领导急、学生乱”的局面出现。经过一个学期的培养和锻炼后,顶岗实习高师生已经基本完成角色转换,在与人沟通协调方面也基本能顾全大局,能站在他人的角度做人、行事,在面对家长时也能以教师身份与之轻松相处、交谈。可见,顶岗实习对顶岗实习高师生协调沟通能力具有正影响,但是,相比课堂管理能力而言,此项能力得分增长幅度不是很大。沟通协调能力受个人先天综合素质影响较大,其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
(三)心理教育能力
表3顶岗实习高师生心理教育能力测试分数统计表3显示,顶岗实习高师生心理教育能力有所提升,顶岗实习前后学生心理状况能力、感受学生心理变化能力、数到学生心理障碍能力、培养学生健康心理能力均值差分别为-0.26190、-0.47619、-1.02381、-1.66667,T值分别为-3.122、-5.594、-6.805、-7.083,Sig(双侧)为0.000。由此可见,顶岗实习高师生培养学生健康心理能力提升最为显著。心理教育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顺利完成心理教育活动所需的操作技能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10〕。顶岗实习后,高师生的心理教育能力平均提升较低。通过深度访谈发现,顶岗实习高师生在高师院校学习心理学理论知识时,多数高师生没有引起重视,从而导致理论匮乏,顶岗实习之初容易出现想干预却不知学生心理状况、想教育却不懂辅导方法的尴尬局面。经过班级管理能力培养后,顶岗实习高师生往往会主动向实习学校指导教师了解状况,研究诊断策略并制定专属教育方案。随着顶岗工作的深入,顶岗实习高师生的心理教育能力有了普遍提升,能够基本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帮助他们疏导心理障碍,特别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能够结合所学和自身体验对学生进行初步教育。访谈中,很多顶岗实习高师生表示:要珍视自己的学生生涯,认真学习每一门课,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班级管理能力是教师必备的教育教学能力之一。通过对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高师生的调查、比较和统计得出:顶岗实习对高师生班级管理能力具有正影响。其中课堂管理能力提升最为显著,沟通协调能力次之,心理教育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诚然,班级管理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并艰巨的工程,它的发展不仅与外在的教育、培养方式有关,也与自身的综合素质、目标追求休戚相关,单靠顶岗实习是远远不够的。但是,顶岗这一平台助推顶岗实习高师生的班级管理能力是显在的。实践中,需要实习学校、顶岗实习高师生本着双赢目标,从实际出发,投入热情、付出精力,才能把顶岗实习建设成为一项真正提升高师生综合能力的职前培训。
作者:杨 震 王勇鑫 张丽萍 单位: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丽萍,王嫣,高立中等。对师范院校学生教育实习的探索与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90-93.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40.300.
〔3〕叶澜。中国教师新百科———中学教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4〕钟启泉。班级管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18.
〔5〕于健。顶岗实习岗前培训“TPTW模式”的构建与例析———以河北师范大学为例〔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6〕黄学兵,董博青,蒋丽辉,张丽萍。顶岗实习模式下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6):75-78.
〔7〕刘建。班级管理创新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8〕田慧生。教学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332.
〔9〕朱小蔓。班主任与班主任工作—一种值得重视和挖掘的教育资源〔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1).
关键词:青年教师;专业素质;提高发展
马三宝(1970.01---),男,浙江台州学院路小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曾获浙江省教坛新秀、台州市名教师等荣誉。
金秋馨(1990.08—),女,浙江台州学院路小学,小学一级教师,宁波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
教师是学校的人才资源,而青年教师更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因此对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一直是学校的重点工作。本文以浙江台州学院路小学为例对城区小学青年教师专业素质培养进行探讨。
一 、城区小学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现状分析
根据《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有:(1)品性维度,即教师职业道德和个性心理品质。(2)知识维度,即普通知识、学科知识及小学教育理论和经验知识等。(3)技能维度,即教学表达、教育技术和音体美等技能。目前城区小学青年教师在这三维度上存在以下问题。
1、在品性维度上,城区小学青年教师专业素质偏低。
城区小学青年教师大多来自条件较好的家庭,从小受父母过度宠爱,在职业责任、沟通协调、抗挫折等方面素质偏低。
(1)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淡薄
这些教师大多来自城区家庭,生活条件较好,从小没有吃苦、独立的责任教育和劳动经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路走来,基本上是在父母苦心经营下完成的,对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缺少一个深刻的体验。
(2)处事沟通协调能力薄弱
这些教师大多是80后独生子女,从小除了与同学、教师及父母交往之外,与外界接触很少。同时,随着网� 因此,在沟通协调上就有着天然的缺陷。
(3)任性多变抗挫折能力差
这些教师在父母过度偏重的环境里长大,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多变,甚至有霸道专断的倾向。另外,他们从未经风雨,一有困难,常有父母教师替担支招,从小就无抗挫折能力的锻炼。
2、在知识维度上,城区小学青年教师专业素质不够全面
这些教师普通知识和学科知识较为丰富而扎实,但教育知识薄弱,缺少经验。
(1)普通知识丰富且学科知识扎实
这些教师从小就有足够的图书可看,有更多机会接受科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出现,为他们接受多元的文化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从普通知识和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看,他们都超过了上一代教师。另外,他们大多都是通过严格的选拔考试进入城区的,在学历水平和学科知识能力上有着较强的竞争优势。
(2)教学知识薄弱且教学经验不足
虽然这些青年教师都学过心理学和教育学,但是他们还缺少实践应用的能力,又因教学经验不足,在实际教学中,无法将普通知识和学科知识较强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3、在技能维度上,城区小学青年教师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这些教师在音体美技能上具有优势,但在自我管理、教学管理等方面还处于初始阶段,有待进一步提高。
(1)音体美及现代教育技术使用等技能上较强
这些教师大多从小就有过绘画、书法、唱歌、舞蹈、主持人、小记者、体育竞技等课外学习经历,在音体美技能上有较好的基础。同时,他们年轻容易接受新技术,特别是教学多媒体的应用上,他们富有创造性。
(2)自我管理弱且教学管理有待提高
这些教师自我约束能力差、不善于自我管理,容易知足,如果没有外界的激励容易安于现状。同时,在班级管理、教学管理等技能上,还处于初始阶段,有待提高。
二、培养城区小学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措施
这可分为入职阶段、提高发展和逐步成熟三个阶段进行阐述。
1、入职阶段
在入职阶段,偏重对青年教师品性维度上专业素质的提高,为纠正其抗挫折弱、职业责任感不强及缺乏沟通能力等缺陷,可采用校园文化培训和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及师徒结对等方法。
(1)校园文化培训和职业指导
学校应该在青年教师入职阶段就给以校园文化的培训和职业指导。通过这些工作,可以帮助他们明确专业标准,巩固专业思想,提高心理调适和人际关系协调的能力,同时,可以帮助这些教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和科学的教学发展观,为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2)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学校应帮助青年教师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使其与所在学校的规划、要求相一致。这使他们在各个发展阶段的个人目标和学校任务相统一下成长。同时,在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中,以专业技术岗为重,行政管理岗为辅,让更多的青年教师在教科研发展道路上愈走愈宽、愈走愈长。
(3)师徒结对指导提高
学校规定青年教师必须拜师结对,向教学能力较强的老师学习。
2、提高发展
提高发展阶段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关键,主要是从知识维度和技能维度全面提高青年教师,包括班级管理、教学管理和教科研三个方面。
(1)班级管理
青年教师必须直接参加班级管理。先担任副班主任,当一个富有工作经验的老班主任的助手,经评定合格后,再升级为正式的班主任。
副班主任在实习期必须完成一系列工作,比如在正班主任的指导下,组织主题班会课、组织班集体活动、撰写班级管理论文或完成班主任心得若干篇等。
通过这样分阶段的提高,有利于青年教师顺利的掌握班主任管理的技能,快速适应班级管理工作,少走弯路。
(2)教学管理
当青年教师具备了教学的基本能力之后,从常规教学模式的熟练到新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创新,这是实现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一个拐点。在这阶段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鼓励青年教师多听课、多反思交流,这是教学能力提高的基础积累。其次,鼓励青年教师多开公开课、观摩课等,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战能力。再次,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教学的各种竞技活动,激发其潜能。
教学管理工作是教师的主要工作,也是提高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重点。
(3)教学科研
在教学工作中,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因此教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是相辅相成、不可忽视的。为此可从以下几个步骤提高:
首先,鼓励青年教师养成阅读教科研论文的习惯,并关注教科研前沿动态,使其对教科研的最新研究发展趋势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和全面的了解,有利于对教科研工作前瞻性的定位。
其次,鼓励青年教师将一些前沿的教科研理论试用到实际教学管理中去,增加教科研理论实践的敏感性,提高教科研的实践检验能力。
再次,鼓励青年教师撰写教学论文和申报教研课题等,锻炼他们的教科研实战能力。
3、逐步成熟
青年教师在班级管理、教学管理和教科研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进入成熟阶段时应具备独立负责课题研究和新教师的辅导等能力。
(1)独立承担课题研究
当青年教师经过不断的自我发展,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管理风格或成为某领域中的领军式人物,这时应能独立承担起某项学科的研究工作。学校也应积极鼓励他们从事课题研究,更高层次上提升自己。
(2)辅导年轻教师入职
当一个青年教师进入成熟的发展阶段,学校应鼓励他们辅导新教师,不仅利于新教师成长,也有利于自身更好的发展。
三、台州学院路小学的实践经验
台州市学院路小学于2011年8月在浙江台州市经济开发区创办,现有教师63人,其中新任青年教师22人,约占教师总数的35%,这些青年教师学科知识丰富扎实,但缺乏实战经验。学院路小学采取了以上的方法,加强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从帮助入职、提高发展到逐步成熟三阶段的发展,取得一定成效。
1、帮助入职
为帮助青年教师顺利入职,提高品性维度的专业素质,学院路小学建立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档案、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俱乐部,同时我们还推行师徒结对等政策。
首先、学院路小学由校办负责帮助青年教师建立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档案,不仅辅助青年教师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而且对这些青年教师的发展进度进行评奖,培养其积极向上的职业发展观。
其次、学院路小学由工会组织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俱乐部,定期活动。活动形式多样,有关于教师职业道德探讨的讲座或沙龙,有职业生涯发展的知识竞赛活动,也有以健康生活快乐�
再次、学院路小学要求高级教师或骨干教师等必须带一两个青年教师为徒弟,从教学管理、班级管理、教科研等全方面指导青年教师成长。每年都有师徒对接项目的比赛活动,并记入考核成绩。
2、提高发展
提高发展是从知识维度和技能维度上,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学院路小学从目标导向的任务驱动管理及创造有利的成长环境,双管齐下,促其提高发展。
(1)以目标管理为导向,任务驱动教师努力
学院路小学采取了目标管理法,让青年教师在这些目标的任务驱动下,不断提高自己。这系列目标覆盖青年教师入职、提高发展及逐步成熟的全过程,但重点落在提高发展的阶段。学校在培养青年教师的总体战略目标指导下,制定青年教师班级管理、教学管理和教科研三大方面的具体任务指标,再根据各青年教师的发展进度,实现目标细化。从定量指标(如公开课指标、论文指标等)到定性指标(如指导教师评分、领导评分等)经纬双向,构成完整的KPI(关键绩效指标)考核体系,激励青年教师努力成长。
(2)为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鼓励青年教师公平竞争。
学院路小学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师竞技平台创建,为青年教师成长创造条件。
首先,学校定期举办各种论坛交流活动。学院路小学每月举办一次“绿色讲坛”,交流知识经验;每周安排一个固定时间(周二晚6:20——8:20)举行“茉莉书香读书会”,教龄在五年内青年教师及有兴趣的教师集聚一起读书,并按规定交流读书心得论文等。今后学院路小学将推出更多类似的学术论坛活动。其次,学校定期举办教师各类技能竞赛活动。学校每年度举行三类比赛和一个课题申报,即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教学课堂设计比赛和教师教学论文比赛,校级小课题研究申报。这三赛一课的活动,鼓励每一个教师至少参加一项活动,并将结果记入年度考核成绩。
通过论坛交流和竞赛活动,既为学校创造了浓郁的学术氛围,也为青年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这对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起了积极的作用。
3、逐步成熟
当一个青年教师能够独立承担学术课题研究并辅导新教师的时候,学院路小学给以一定的奖励,并在新的起点上,给他们提出更高层次的战略目标,以激励其新的进步和发展。
4、学院路小学在青年教师专业素质培养中取得的成绩
学院路小学经过三年的努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老教师也日臻完美,至2013年底为止,已有省特级教师1人,省教坛新秀2人,中学高级教师5人,台州市名教师2人,区市级名教师、教坛新秀等荣誉获得者7人,区市级课堂教学比赛二等奖以上者19人,这成绩主要归因于学校对青年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的重视。
四、小结
提高城区小学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对提高城区小学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通过帮助入职、提高发展及逐步成熟三个阶段不同的措施,从品性维度、知识维度和技能维度上全面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这是一条可行的思路,台州学院路小学在这方面的实践探索取得一定的成绩,对其他城区小学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有着借鉴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吕改云。“80后”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特点与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4
[2] 迟大庆。小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策略和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1.09
[3] 杨凤林。小学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研究[J].赤峰学院院报 (自然科学版) 2011.11
[关键词]小组合作模式;班级日常管理;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3-0087-01
一、在班级管理中实行小组模式的意义
有效的小组合作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促进共同进步。因此,开展小组合作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在班级中实行小组合作模式能使班主任从繁杂的班级事务中解脱出�
二、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小组管理制度
1.创建班级合作小组
(1)在目标班级实行4人小组模式,由各组组员选聘组长,实行动态轮换,组长负责管理群体的日常事务及思想工作、学习的组织与协调,帮助学困生解决学习困难。
(2)依据日常管理评分细则进行加扣分,每月对得分最高的小组进行表扬,期末对本学期得分最高的小组进行颁奖。
2.构建小组评价机制
第一,多角度,即从小组的各方面表现综合评价;第二,规范化,即在各个小组约定的基础上,统一制定班级的小组评价和考核制度;第三,具体化,评价细则具体明确;第四,可操作性强,评价者在操作时能够清晰明了。
三、班级小组合作管理模式的实践成效
1.合作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班级中有65%以上的学生觉得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不仅学会了尊重与合作,也锻炼了表达与沟通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
(2)通过对任课教师的访谈也可以看出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邹老师:在数学课上组织学生前后4人进行讨论,然后把他们的学习结果在班级上分享。自从实行小组合作模式后,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习。韦老师:在进行文言文字词讲解、文章翻译的时候进行小组活动,先让学生自主对字词进行学习,然后小组进行讨论,学习效率提高了。
2.合作模式监督学生日常行为,改善班风
(1)60%的学生认为自从班级实行小组合作模式后,卫生保洁的问题由“谁的问题”变成“大家的问题”,班级的卫生有所好转。66%的学生认为迟到现象有所好转,个别学生不好意思迟到,而本组其他成员会对迟到学生进行教育监督。8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从实行小组模式后,扰乱课堂纪律的现象减少了,自习课和活动的纪律有了很大的改善。
(2)通过教师的访谈也可以看出班级的日常管理有了明显的提高。牛老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班级管理是一个好办法,以前在课上总会有学生的桌下有垃圾,多数学生觉得不是我扔的我不捡,但是自从实行小组合作管理后,班级的卫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班级干净了,同学和老师坐在教室里也舒服。高老师:以前打了上课铃后,还有学生陆陆续续地进教室,但是自从班级实行小组加扣分制度后,迟到的现象少了很多,基本上所有同学都能在预备铃响之后马上进教室。
3.合作模式增强学生凝聚力,培养集体荣誉感
(1)通过调查可知,88%的学生认为小组模式增强了自我控制力,82%的学生认为最大的变化就是增强集体荣誉感。每个学生为了让本小组能在日常管理中加分,都会积极做到更好,改善自己的不足,这有利于班级集体观的形成。
(2)通过教师访谈可知道班级的凝聚力在提高。邹老师:小M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这种管理模式是一种很先进的管理模式,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价值观,增强班级的集体能动力。牛老师:小组模式除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日常管理的有效性,最大的改变就是增强了学生集体荣誉感和班集体凝聚力。要想自己所在的小组获胜,内部成员必须通力合作,因此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强化。
4.合作模式减轻班主任的管理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1教师的管理观念落后
当前,许多小学教师班级管理的观念较为落后,缺乏现代化的管理观念。绝大多数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当中,只是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违纪情况以及学习成绩这几个方面进行管理,有些教师的班级管理知识存在一定的缺陷,在班级管理的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此外,在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当中,教师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主体,而且管理的方式也特别陈旧,不能适应当前网络化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需求。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发育不够成熟,在自制力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经常会在学习的时候发下一些小的错误。如果教师不能采用正确的管理方式,很容易给小学生的心理带来阴影,影响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1.2教师的管理压力较大
小学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教学工作,再加上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事情特别繁杂,给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小学阶段不仅是学生心理快速发展的阶段,也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教师在小学班级管理的工作当中,不仅要注意到学生的健康成长,还需要积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发展,促进小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进步。因此,教师在小学班级管理要积极做到对学生实施个性化的管理方式,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这样的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给教师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带来压力。
2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班级管理对策
2.1利用网络通信软件,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开始在教师与学生以及家长的生活中广泛应用。许多学生都会存在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遇到问题的时候,由于腼腆或者紧张,不敢当面和家长进行交流与联系。教师可以积极采用网络通信软件,例如:YY语音、腾讯QQ、微信等,与学生以及家长进行即时地交流。当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可以通过网络通信软件及时向教师和家长进行交流与联系,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情况,进而做出良好的管理措施,提高小学班级的管理效率。
2.2利用网络平台,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与合作
教师也可以建立班级QQ群以及班级微信朋友圈,然后在QQ群和微信朋友圈学生的图片、文字以及视频的信息,将班级的管理情况公布在上面,让家长能够了解学生平时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并且教师也可以把平时班级管理的活动通过网络进行公布,让学生和家长了解班级管理活动的详情,并在家庭管理中,配合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家长和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与教师进行交流与联系,向教师反映学生平时在家的表现。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班级管理,可以使教师与家长以及学生做到及时地联系,准确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便于教师做好具体的班级管理方案。
2.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育,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历史时期就有人对教师的职业作出了解释“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里把教师传授道理放在了第一位。因此,在小学班级的管理工作中,教师要加强对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平时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通常都是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对学生的安全、思想等各方面的观念进行教育和培养。例如,在每年的3月5日,学校都会要求学生学习雷锋。所以,教师在班级管理的工作当中,可以举办一场学习雷锋的主题班会。利用网络技术,到网络上查找雷锋的相关知识和雷锋助人为乐的事� 而且,还可以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查找相关的资料,然后在主题班会上积极进行发言和讨论,这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有效提高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更深刻、更全面地对一些事情进行了解,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结语
在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班级管理,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当今网络信息快速发展的网络信息化时代,小学班级的管理工作和管理方式也应积极跟上时展的潮流,利用网络资源,转变传统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大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小学班级管理的效率。
在班级管理中,及时发现和培养班干部,是管好班级的重要一环。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不良倾向是在没有教师的时候才表现出来的,所以培养班干部尤为重要。最初可以采取学生民主推选班干部的做法,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要经常对班干部的工作进行民主考评,对真正能经得起考验的班干部要委以重任,给予他们管理权,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班主任要尽量放手,充分发挥每个班干部的作用,使他们感到自己就是班级的主人。班级需要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班干部组织,但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应为每个学生提供当干部的锻炼机会。班主任要引导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各项事务,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安排其担任不同的职务,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履行班级管理职责。在班级管理中要让人人都有发言权,都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以此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增强自我约束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
二、抓住时机,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习惯于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自理自律能力、合作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加强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自理自律能力,生活中懂得与人合作、学会宽容、尊重他人,能够正确面对成功与失败。我校是寄宿制学校,学生吃住都在学校,因此学生的习惯培养尤为重要。平时我要求学生在食堂就餐前要轻放凳子,进餐时不要出声,吃饱后放好凳子,静静地离开,进出餐厅要井然有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挑食的现象十分严重,由此造成的浪费也触目惊心,为此我经常在班级强调挑食的害处,还及时利用餐厅这个最好的课堂,列举出学生不喜欢吃的菜里所富含的营养成分,以及生产这些蔬菜、粮食所需要付出的辛勤劳动,以此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培养勤俭节约的意识。穿衣、穿鞋、洗脸、刷牙、放被、叠被是学生必备的技能,我常利用午休及值夜班的时间不厌其烦地手把手教学生,对做得好的学生大力表扬,引导他们打理好自己的生活。
三、奖惩并施,增强学生的进取意识
表扬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适度的批评也能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表扬和批评对学生的发展都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我合理地利用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的进取意识,如在冬季体育训练时评选“跳绳之星”,在科技节活动中评选“科技之星”,结合班队活动评选“故事大王”“古诗大王”“幽默大师”等,通过不同的方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客观评价和鼓励,激发每个学生的上进心。同时,也配合使用适度的惩罚措施,引导学生自省、自悟,如做一天值日组长,做两件好事,捡操场垃圾,讲一个小故事,写一份“说明书”等。其中写一份“说明书”,可以取代以往的写检查,既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能使学生对自身的错误有所认识,便于及时改正错误。总而言之,做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班主任除了要高质量地完成常规教学任务之外,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和个人成长,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才能无愧于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