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整理的法医论文【3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关键词:医学;本科生;信息素养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医学信息的增多,社会对信息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1]。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IL),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Zurkowski于1947年提出,概括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2],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方面[3]。2008年教育部和卫生部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提出全面提高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4]。医学生是医学人才的后备军[5],如何对医学本科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以及提高其信息素养是目前我国医学类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了解医学本科生的信息素养现状,以构建符合医学本科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体系。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研究以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部医学院、护理学院、法医学院和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4个学院的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45份,回收有效问卷438份,有效回收率为98.43%。
1.2问卷设计
通过总结相关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前期,项目组成员对有关信息素养现状调查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调研,从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12篇中文文献和8篇英文文献,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与分类。同时结合信息素养核心内容和调研对象特点,将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信息素养现状和信息需求现状作为问卷内容,共41个问题。除部分问题为多选题和填空题,其余问题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设计问题与选项,将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5个选项分别计5、4、3、2、1分,分值越大表示医学本科生信息素养越高。
1.3方法
采用问卷星发放问卷,告知调查对象调研目的与意义,同意后以二维码的形式发放问卷,并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2结果
2.1医学本科生基本情况(见表1)
本研究调查的438名医学本科生中,大一年级学生占21.69%,大二年级学生占33.79%,大三及以上年级学生占44.52%。89.04%的医学本科生平均每日上网时间2小时以上,28.77%的医学生平均每日上网时间6小时以上,说明医学本科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较长。在调研其上网主要目的时,31.73%的医学本科生是为了查找资料或办公学习,说明大部分医学本科生上网目的为休闲娱乐。调查显示,65.07%的医学本科生没有参加过学校图书馆举办的数据库检索等相关培训,33.56%的医学本科生没有使用过图书馆电子资源,说明部分医学本科生主动利用图书馆电子资源的意识不足,医学院校应加快推进图书馆资源数字化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医学本科生利用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主动性和熟练性。
2.2医学本科生信息素养现状(见表2)
调查显示,医学本科生信息素养总体呈中等偏上水平,其中信息道德维度得分最高,其他依次为信息能力、信息意识和信息知识维度。医学本科生信息道德维度得分最高,为(4.22±0.47)分。调查显示,91.78%的医学本科生认为非法获取他人信息或在网上传播病毒信息的行为对社会有害,91.09%的医学本科生认为在互联网平台信息要遵守伦理道德,87.67%的医学本科生可以做到在平时作业或论文中注明引用了他人发表的文章。说明大多数医学本科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在获取、利用和信息时能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医学本科生信息能力维度得分为(4.03±0.48)分。调查显示,84.24%的医学本科生能通过互联网搜索到需要的信息,62.68%的医学本科生能熟练掌握信息检索技能,72.61%的医学本科生能熟练掌握一些工具或软件管理自己所拥有的信息,66.44%的医学本科生会对已有的资料进行备份,75.34%的医学本科生能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转换利用。说明大多数医学本科生具备基本的信息检索能力,能够利用信息检索技能在互联网上快速、全面、准确地检索到所需要的信息并能对已有信息进行备份管理,但仍有部分医学本科生信息检索与管理能力不足。医学本科生信息意识维度得分为(3.99±0.45)分。调查显示,77.05%的医学本科生平时有主动获取所需信息的意识,68.49%的医学本科生会经常关注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的最新信息,82.53%的医学本科生会对感兴趣的信息进行动态跟踪,68.83%的医学本科生有对自己所拥有信息进行分类与管理的意识,88.70%的医学本科生愿意与他人共享、交流有价值的信息,58.56%的医学本科生愿意为所需的信息付费。说明大多数医学本科生具有良好信息跟踪意识、信息管理意识、信息共享意识和信息付费意识,但仍有部分医学本科生信息获取、信息跟踪、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意识不足。医学本科生信息知识维度得分为(3.96±0.52)分。调查显示,77.74%的医学本科生会了解如何防范不良及不安全信息、防止计算机犯罪活动的知识;66.44%的医学本科生知道网络中的软件版权、知识产权以及虚拟财产等相关法律知识;61.64%的医学本科生了解自己专业领域相关的主要信息源,如专题数据库等;67.12%的医学本科生了解国家的信息法律法规。说明大部分医学本科生了解网络信息安全、信息知识产权、医学专业信息源等方面的知识,但部分医学本科生对信息安全常识、信息法律规范等了解不足。
2.3医学本科生信息需求现状(见图1)
调查显示,大多数医学本科生会在学习和写作过程中产生信息需求。为满足自身信息需求,89.04%的医学本科生选择上网直接搜索,75.34%的医学本科生选择查找图书期刊、资料,63.36%的医学本科生选择与教师或同学交流,55.48%的医学本科生选择借助社交平台。说明大多数医学本科生能够在产生信息需求时主动搜索信息,且绝大多数医学本科生能够借助互联网和相关数据库检索所需信息。在获取医学专业信息方面,51.03%的医学本科生认为自己能够很容易获取相关专业信息,说明医学本科生对医学专业信息库的了解程度和对信息检索技能的掌握程度不够,在产生医学专业信息需求时,部分医学本科生不能容易地找到相关信息。
3讨论
3.1完善培养体系
1993年Weaver[6]首次提出培育信息素养应该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素养是信息化时代评价医学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医学本科生信息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能否学习并掌握最前沿的治疗方法,更好地服务群众[7]。调查显示,医学本科生信息素养总体水平较高,但在专业知识的掌握和专业技能的应用方面仍存在较大问题,以河南科技大学医学本科生为例,虽然在大二学习了医学信息检索课程,但仍有大量医学本科生没有使用过医学相关数据库。医学院校作为医学人才的培养基地,要重视培养医学本科生信息素养,将信息素养教育加入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信息素养培训会,加大课程及培训会宣传力度,提高医学本科生的参与度、学习满意度与最终的实际应用效果。
3.2改革课程设置
调查显示,92.46%的医学本科生认为有必要开展信息素养教育,92.12%的医学本科生认为信息素养课程对于提高信息素养有用,并愿意参加相关培训。目前,医学本科生信息素养教育仍处于普及信息检索等基本知识阶段,所进行的相关活动也大多是选修信息检索课程以及对图书馆馆藏利用的培训[8]。因此,改革信息素养课程设置是医学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医学本科生信息素养课程设置应在普及信息检索知识的基础上增加计算机基础、循证医学、医学科研基础、医学论文写作等课程,针对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培养对医学本科生进行系统的教育,提高其综合能力。
3.3创新教学方式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以新媒体平台为主要依托的线上教学方式给传统线下教学方式带来了巨大冲击,线上教学已逐渐成为一种更加方便、高效的教学途径。从最初的线下理论教学到启发式、探讨式、问题式教学,再到线上教学,教学方式随着时代的改变也在不断改革升级。国内外教育专家创新和实践了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如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3]。我国医学院校应鼓励教师在进行信息素养教学时采用创新性教学方式,通过引入雨课堂、钉钉等线上教育平台发挥线上教学优势,以理论讲授为基础,实验展示、上机操作等手段培养医学本科生信息素养。
3.4丰富教学活动
在“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提升你的信息素养水平”的问题回答中,75.11%的医学本科生选择信息素养专业培训,70.55%的医学本科生选择专题知识讲座,69.63%的医学本科生选择相关学术会议,57.53%的医学本科生选择信息素养相关课程。由此可见,大多数医学本科生更喜欢第二课堂教学模式,第二课堂是提高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2],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可以通过新生入学教育、新生入馆教育、网络安全教育、多媒体课堂教育、医学研究通识教育等开展。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课堂培养模式将信息素养教育贯穿在医学本科生整个学习生涯中,为全面提升医学本科生信息素养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向玲宝,李雅,时叙远,等。医学生医学信息素养现状调查研究[J].华西医学,2020,35(6):712-718.
[2]丁莉,李红梅,何尔纯,等。如何发挥高校图书馆在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以昆明医科大学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127-128.
[3]曾丽霞。浅谈高校图书馆在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7(8):190.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本科医学教育标准[S].2008.
[5]王锐英。浅谈医学本科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6):185-186 .
[6]WEAVERSM.Informationliteracy:Educationforlife-longlearn-ing[J].NurseEduc,1993,18(4):30-32.
[7]于钦明,陈卓,王丹,等。信息化时代医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对策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8,39(7):90-93.
1我国现行法医机构与体系设置及运行方式
我国现行法医体制主要有三大系统四级机构共十二级,是各自完全独立的司法鉴定机构。
1.1公安、检察、法院三大系统我国现行的法医机构按工作系统分类,主要分为公安、检察、法院三大系统。上述系统为相对独立的工作系统,其中的法医部门之间无隶属关系,具有不同的工作职责。公安工作是诉讼活动中的第一环节,其法医部门的鉴定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将受到检察院的审核和监督。检察工作是诉讼活动的另一环节,其法医部门的鉴定结论一般没有专门的机构和部门对其进行审查和监督。法院可以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要么采用检察院的鉴定结论,或者忽略检察院的法医鉴定结论而不予采纳。法院工作是诉讼活动中的最后环节,其法医部门的鉴定结论除法院系统的内部上级法医机构外,不受任何部门的专业审核与监督。
1.2部级、省级、地级和县级四级机构我国现行的法医机构按行政级别分类,分为部级、省级(直辖市/自治区)、地级(州/省辖市)和县级(县级市/区)共四级。上述设置为独立的上下级法医机构,上级一般不直接干预或过问下级的具体工作,只是对下级机构进行必要的宏观指导和业务培训,同时解决下级机构上呈的疑难问题。各级机构在进行法医鉴定工作时各行其职,互不干预,在法律应用上具有独立的法律效力。
1.3其他相关机构我国现行的法医体制中还有包括其他法医机构的参与,如高等医学院中的法医学院(系、专业),法医学学术科研单位以及包括法医门诊、法医医院或法医学鉴定中心等部门在内的司法服务机构。
2现行法医体制运行中存在的弊端及原因分析
毋庸置疑,我国的法医工作在为法律服务和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等领域中发挥了很多重要的作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我们也看到,现行法医体制运行中仍存在一些弊端,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甚至直接影响到法医学鉴定的质量和定罪量刑等司法工作。法医体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鉴定机构重复设置和各自为政,导致了鉴定结论的重复和混乱,也为司法诉讼和法庭判决带来混乱和不公如前所述,我国现行的法医机构有十多级可以独立运行的机构设置,其鉴定结论只要应用单位愿意采用都具备法律效力,没有明文规定的法定上下级之分和权威归属之分。另一方面,许多鉴定结论又直接影响到案件的定性和定罪,包括是否立案、当事人会被如何定罪量刑等。一旦法医鉴定部门所做出的结论相互矛盾并被重复使用,其结果必然导致司法程序的混乱,影响诉讼结果和判决的公正,因而致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直接影响公民对法律武器的尊重和信任。
某县受害人韩某在县级公安局进行活体损伤鉴定,结论为“重伤”。数名嫌疑人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收审,继而被批捕。庭审中打人方要求对受害人重新进行伤情鉴定,结果州级(中级)人民法院鉴定结论为“轻微伤”。对本案来说,根据法律有关规定,造成韩某重伤则“故意伤害罪”罪名成立,应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若仅造成韩某轻微伤则“不够立案”,且司法机关有“错误限制他人自由和违法使用强制措施”之错,必须为此做出行政赔偿。州级检察院得知上述情况后十分重视,派出本部门的法医再做鉴定,鉴定结论为“轻伤”。若按此鉴定结论,法律诉讼结果应为“够立案、司法机关没有抓错人、强制措施没用错和无须赔偿”。最终当事人强烈要求赔偿,而检察院则坚持“不赔才合法”的意见。最后该案闹到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各家的批复却大庭相径:前者认为应赔,后者认为不赔。最终当事双方对上述结论均不满意,但已无路可走。
我省某农民因打架致伤后,拿着派出所委托到县公安局作法医鉴定的委托书,一步跨到省检察院找熟人作了一份伤情鉴定,结论为“重伤”,隧返回派出所要求解决争端。派出所认为法律程序不对而未予受理,要求当事人按委托书的要求到县公安局鉴定。结果县公安局鉴定结论为“轻微伤”,并立案在派出所按轻微伤解决。按有关法律规定,本例若按轻微伤处理至多只能算一个治安案件,而若按重伤解决则可能是一起刑事案件。
类似的事例举不胜举。如此几种截然不同的伤情鉴定结论和司法判决结果,到底谁是谁非?在当今多个经司法部门核准的那些合法的法医鉴定部门或鉴定中心,都可以合法地履行司法鉴定职责并给出相应鉴定结论时,最终到底应采用哪家的鉴定结论?哪家的鉴定结论更具有权威性?另外,在高等医学院校法医学鉴定机构以及公安局、检察院和法院都同时具有法医鉴定资格的情况下,哪家的法医学鉴定是最终的或权威的鉴定结论?就目前情况来看,拘留是公安部门的权力,拘留错了人公安部门要赔偿,而批捕是检察院的权力,逮捕错了人检察院要赔偿,判决由法院完成,判错法院要赔。由于法院是诉讼的最后阶段,于是法院的鉴定结论也就成了“至高无上的真理”,尽管事实上有的法院鉴定机构的学术水平仍有较为明显的缺憾。
2.2鉴定标准混乱引起鉴定结论不一,从而最终导致司法活动的混乱在鉴定标准混乱引起鉴定结论不一,最终导致司法活动混乱方面,仍以社会影响面大的伤情鉴定为明显。作为对鉴定结论有指导意义的鉴定标准来说,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根本原则下,无论怎样的鉴定机构,都必须使用统一的鉴定标准。但在现实中,除公安部、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简称两部两院)共同制定的《人体重伤鉴定标准》及《人体轻伤鉴定标准》外,还有其他公、检、法三部门各自制定的鉴定标准,如重伤分级、轻伤分级、轻微伤分级等,各省乃至各地州也还有自己的鉴定标准。
2.3法医机构重复设置,使本来就建立在薄弱经济基础上的基层法医工作条件、工作环境更加艰难,工作质量受到限制和制约法医机构重复设置,必然带来技术力量和技术设备的分散、削弱和浪费,必然影响到法医工作的质量。第一,法医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的不足。以最基层的县级法医机构为例。如果在县的公、检、法机构各设一个法医,那么一个县就有三个法医准业人员。以我县为例,全县人口48万,每年尸检100余例。伤情鉴定200例,法医物证不少于20例。加之目前专业技术与刑侦进行了合并。
目前在当今经济热潮的激励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司法鉴定机构或司法鉴定中心犹如雨后春笋般地增长。有时只要有条件,就可以成立鉴定中心。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这些鉴定机构的作用?怎样评价这些机构的学术水平/在同一个问题但有多家鉴定机构给出鉴定结论时,怎样采用这些结论?
3改革现行法医体制的思考
法医学鉴定是应用医学、生物学及其它自然科学进行技术鉴定并为法律服务的一门科学,其鉴定结论必须科学、客观和公正。我国现行法医体制中所存在的弊端种种使人们忧心忡忡,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要真正体现法医专业技术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必须建立健全一整套系统、完善和科学的法医体制为其作保障,必须从法医体制设置的改革方面入手。怎样才能建立起一整套科学的法医鉴定体制,还需要众多的有识人士共同商榷和研讨。笔者认为,理想的法医体制应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鉴定机构,它应具备以下特征。
3.1设置独立机构,其运转机制必须以司法活动为中心法医鉴定机构应是一个专业技术性极强的独立的学术机构,应该具有既自成体系,又很好地为司法机关服务的特点。它应以专业技术工作为中心,不受任何机关单位或个人的行政干预。在我国应只设立四级法医技术机构,即部级司法鉴定中心以及含省级、地(州)级、县级鉴定机构在内的四级鉴定机构。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效力和避免资源浪费,克服传统法医体制的弊端。
3.2合理配置技术装备和专业人员,建立健全合理而科学的科学技术体系在省内各级法医鉴定机构应在技术装备和技术人员的配置上,应实行“基底大、上顶大和中央小”的“轨道型”结构。“基底大”如同铁轨的基底,是指基层的各级法医鉴定机构。其常规技术设备要全面,专业技术人员的数目应充足,这样才能将法医鉴定工作中的第一手检验资料收集和掌握得既充分,又全面,以利于司法诉讼的鉴定运作程序。“上顶大”如同铁轨的上顶,是指省级的法医鉴定机构。它的技术设备要先进,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应精湛。它不仅要能解决下级部门呈送的重大疑难问题,还应该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和技术攻关,研究和创新一些新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做到切实为基层法医机构服务。“中间小”如同铁轨的中干部分,是指州级法医鉴定机构。它可以由基层第一线退下来的资历深、经验足的法医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起到对下级的鉴定工作进行审核和把关的作用。没问题的就过关,有问题的重新发回下级进行修改、补充和进一步完善,或呈报省级机构解决。该级应以人员的素质为主。
1 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1.1 创新性 医学论文的创新性是指文章要有新意,要发展医学成就,破解医学问题。医学论文有无创新,选题是关键。选题创新是医学论文写作的灵魂,是衡量医学论文价值的重要标准。可体现在:①理论方面的选题应有创新见解,既要反映作者在某些理论方面的独创见解,又要提出这些见解的依据;②应用方面的选题应有创新技术等,也就是要写出新发明、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关键,或揭示原有技术移植到新的医学领域中的效果;③创新性还包括研究方法方面的改进或突破。
1.2 可行性 所谓选题的可行性,是指能够充分发挥作者的综合条件和可以胜任及如期完成医学论文写作的把握程度。选题切忌好高鹜远,脱离实际,但也不应过低,影响主客观的正常发挥,降低了医学论文的水平。影响选题的可行性因素有:①主观条件,包括作者知识素质结构、研究能力、技术水平及特长和兴趣等;②客观条件,包括经费、资料、时间、设备等。
1.3 实用性 撰写医学论文的目的是为了交流及应用。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够指导科研、指导临床、造福人类的主题,因此,选题的实用性尤为重要。
1.4 科学性 医学论文是临床和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的客观反映,其写作的具体内容应该是取材客观真实、主题揭示本质、科研设计合理、论证科学严谨、表达逻辑性强、经过实践检验。所以,严格遵守选题的科学性原则,是医学论文写作的生命。
1.5 前瞻性 要选择有研究价值及发展前途的主题,应积极开发研究新领域、新学科和新理论。
2 选题的基本方法
2.1 根据课题研究的结论来确定主题 这是常用的方法,可分为:①以科研的结论或部分结论作为医学论文的主题;②科研结果与开题时预测不一致,待查出原因后,再寻找主题;③科研达不到预期结果,可总结经验,从反面挖掘主题。
2.2 在科研过程中选题 医学科研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意外的现象或问题,作者如果能够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可以在这些偶然中获得新的选题。
2.3 在临床实践中选题 临床工作是医学论文写作取之不尽的源泉,作者在临床中会经常遇到许多需要解决的实际应用问题或理论问题,对此,只要从本学科实际出发,用心思考,会从中产生很多好的主题。其包括:①探讨发病机制与预后情况;②分析临床症状与表现;③研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④疾病的多因素分析等。
2.4 从文献资料中选题 医学文献是人们长期积累的宝贵财富,是医学论文选题的重要来源。阅读最新文献资料,可以了解当前医学科学研究的进展情况,开拓思路、激发灵感,从而挖掘提炼出好的医学论文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