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寓言小品文。文章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通过愚公的坚持不懈与智叟的胆小怯懦,以及“愚”与“智”的对比,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愚公移山(优秀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愚公移山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字音正确,停顿恰当,并注意语气。 2、了解全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 3、学会本课应识会写的字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愚公移山精神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启发质疑,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后,启发学生理解“愚公”本意指是“愚蠢的人”。教师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提出问题。
二、读通课文,整体把握全文主要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按照“移山”问题的提出,移山的过程,移山的结果这样的顺序理清文章的层次
三、再读课文,解决疑问。
1、读课文学生体会两场争论的内容:一场是愚公与家人的争论,一场是愚公与智叟的争论。引导学生体会两场争论的区别。第一场是愚公与家人的争论,大多数人都同意,其妻子的献疑是出于关心。是一场民主的讨论;第二场争论是与智叟的对话,是针锋相对的。
2、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愚公与智叟两种不同的态度,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引导学生体会:智叟惧怕困难,而愚公有不怕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
3、读课文,引导学生自学。老师设疑:参加移山的人有哪些?移山过程中,开始是家里人,后来是邻居,四面八方的人,最后是夸娥氏的两个大力士儿子把山搬走了。
四、学生讨论:如果玉皇大帝没派夸娥氏的两个大力士儿子把山背走,愚公的后代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移走吗?
五、归纳通读全文,组织学生讨论,这则寓言的题目为“愚公移山”,其中对“愚公”并没有讽刺的意味,看似愚,实则不愚;智叟的“智”就是所谓的“小聪明”,自以为智,实则是暴风骤雨,但没有克服困难和智慧的勇气,目光短浅。
六、拓展延伸,升华主题。读了这则寓言之后,引导学生谈对愚公移山的体会,并向课外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找资料,加深对愚公精神的理解。
七、积累内化 1、自选词语,由学生独立完成,提示学生可以选四个字的词语。 2、完成课文后的练习。 3、识字写字。认读本课生字。运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字形。形声字:霄、渤、痴、娥。 “寡”的写法。
教学过程设计(一课时)
教学设想:
1. 把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把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作为本文的教学难点。
2.采用“预习——诵读——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3.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新课
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曾以为素材,创作了一幅同名的巨幅图画,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4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词时,提到过的故事,他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那么,到底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还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
二、检查预习
用小黑板或幻灯片展示下列预习题,并分别叫学生快速作答。(题略)
三、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2.学生分角色朗读。
3.学生齐读。
四、讨论问题。
1.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
理解: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2.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
理解: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备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如果我们缺乏这种精神,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
3.从课文看得出来,“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作者这样给他们命名,用意何在?
理解:智史与愚公形成鲜明对比。智望之“智”在于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这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目光短浅,实是愚。愚公之“愚”在于他决定毕生平险、挖山不止。这是造福子孙的大事,愚公目光长远,且认为子孙元辰而山不加增,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实为明智之举。智者实愚,愚者实智。显而易见,这样命名不仅加重了对比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从而突出了愚公形象。
4.本文写太行、王屋的高大,愚公的年迈,移山人力伪缺乏,运土路程的遥远,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有何作用?
理解:衬托的决心、信心、恒心。
5.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理解: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不同。
五、课文小结。
六、课外作业 。
1.翻译全文。
2.就本文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略)
第 1 2 页
.《愚公移山》教案
.《愚公移山》教案2
.《愚公移山》最新教案
.《愚公移山》译文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思路
.《愚公移山》(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愚公移山》说课稿
鄂教版《愚公移山》每课一练
.《愚公移山》有讲有练
.《愚公移山》同步检测
.《愚公移山》基础知识及同步练习
.《愚公移山》跟踪练习题
《愚公移山》flash新编动画片
《愚公移山》flash课件1
《愚公移山》mp3音频课文朗读
《愚公移山》ppt课件1
《愚公移山》ppt课件2
《愚公移山》ppt课件3
《愚公移山》ppt课件4
《愚公移山》ppt课件5
《愚公移山》ppt课件6
《愚公移山》ppt课件7
《愚公移山》词句教学
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纵横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龄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入都要曲折绕远,于是集合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又安放在哪里?”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孀妻有个遗腹子,刚刚换牙的年纪,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聪明的老头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真的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手中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干下去,于是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边,一座放在雍州的南边。从这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课 题:愚公移山 科目:九年级语文 主备人:朱桂花 姓名
学习目标:
1、扫清字词障碍,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思,能较顺利地翻译课文。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齐读目标,明确方向)
二、课前热身(认真阅读《目标检测》第107页的“相关链接”,了解作者及作品)
1、认识作者(简要写出你对作者的了解)
2、复习文体。
寓言是一种文学形式。它的特点是通过短小精悍而又富有风趣的动物、植物或人类故事,采用象征、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寄寓一种思想,给人以某种教益或启示。
3、朗读停顿的指导。
(1)关于标点符号的停顿。一般来讲顿号停半拍,逗号停一拍,句号、问号、感叹号停两拍。
(2)关手段与段之间的停顿。段与段之间停顿可长一些,一般3~5拍即可。
(3)关于句中的停顿。句中的停顿,按朗读时感情表达的需要或换气的需要可适当作短暂的停顿,但要以词或短语为单位,以不念破句为标准。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子孙荷担者”是一个短语,中间不能停顿,如果停顿了就破坏了短语义的完整,这就叫念破句。
4、翻译课文的方法指导。(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必须忠实原文,字字落实。)
根据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特点,翻译时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加。文言词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文则以双音节为主。有些文言实词的基本意义保留至今,只需在原词上加一个字,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如“方”即“方圆”指面积。
(2)改。有些文言实词至今已不用了,可以改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来代替。如“仞”可改为“丈”。当然,“仞”的长度不等于“丈”,但这里的“万仞”是虚数,所以,可以用“万丈”来代替。
(3)补。文言文中通常有省略主语、介词的宾语和量词等,所以翻译时,必须补出。如“二山”即“两座山”。
(4)调。文言文的语序有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需要调整。如“甚矣,汝之不惠”这是谓语提前的倒装句,翻译时可作“你太不聪明了!”
(5)省。文言文中的发语句,即句首的助词,或句中语气助词,如果省略后不影响原意的可省去。如“虽我之死”“之”字是助词,在句中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翻译时可省略不译。
三、课堂探究
朗读展示(分段朗读比赛,看谁读的最好。)
(一)自主学习
结合课下注释,逐词对照着解释翻译课文,并在课本上标出不理解的字词句。
(二)合作研讨
组内交流,解决不会的字词句,各组把疑难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三)展示讲解(给你一个机会,亮出你的风采!)
一个小组的学生在黑板前展示并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四、巩固提升(尽量独立完成,不会的查阅后一定要记住哦。)
1、給下列字注音。
仞( ) 娥( ) 孀( ) 龀( ) 箕畚( )( )
匮( ) 厝( ) ( ) 叟( ) 拢( )断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指通豫南 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③甚矣,汝之不惠 ④一厝朔东
⑤无陇断焉 ⑥河曲智叟无以应
3、解释加点字。
年且九十 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 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 以君之力 遂率子孙
何苦而不平 闻之 惧其不已也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②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③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④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⑤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五、课堂反思(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中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的写法以及运用神话结尾的作用。
2、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理解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学习过程:
一、明确目标(目标明确,行动才更有效。)
二、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1、第一段介绍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位置有什么作用?
2、阅读第二段回答问题。
①用原文回答愚公为什么要移山?愚公想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②妻子的“献疑”体现了她的什么心理与用意?
③愚公这一壮举是否得到家人或邻里的赞同?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④第6句和第8句写了什么?有何作用?
⑤为什么单单写一个孀妻遗男的参与?
3、阅读第三段回答问题。
①智叟的笑和质疑与愚公妻子的献疑有什么不同?
②同样是面对移山这件事,为什么愚公和智叟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呢?
③这样看来,愚公和智叟到底哪个人聪明,哪个愚笨呢?那么,作者在人名前加上“愚”和“智”有何用意?
4、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5、请找出文中的几组对比并试分析其中一组的作用。
(二)合作研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快投入吧!)
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展示讲解(给你一个机会,亮出你的风采!)
一个小组的学生在黑板前展示并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三、巩固提升
必做题
1、《愚公移山》选自 ,这是一篇 (体裁)。
2、解释句中的字:
⑴杂然相许(许: ) ⑵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 )
⑶且焉置土石(置: ) ⑷帝感其诚(感: )
⑸而山不加增(加: ) ⑹聚室而谋曰(聚室: )
3、表明愚公移山任务艰巨的两句话是 ;愚公认为移山一定能实现的原因是: ;
智叟认为愚公很“愚”的原因有二,一是 ,二是 。
4、“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无穷匮也”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运用这种句式,其目的是表现愚公( )
a、思想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b、把希望寄托在难以实现的幻想中。
c、要世世代代移山,不达目的不罢休。d、要造福子孙后代,创建千秋伟业。
5、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
选做题
6、有人说:“谁说愚公不愚,我看就很愚。高山挡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很傻,为什么还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山开道或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你对此是怎样看的?
第三课时
四、(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
“之”的用法
1.结构助词,“的”: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以君之力 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京城氏之孀妻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操蛇之神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汝之不惠 虽我之死 汝心之固
3.指示代词,“这”: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这件事”: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4.人称代词,“他们”:跳往助之
“他”: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而”的用法
连词,表修饰:面山而居 笑而止之
表顺承:聚室而谋 何苦而不平?
表转折: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其”的用法
1.代词,“他的”:其妻献疑曰 帝感其诚
“他”: 惧其不已也
2.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其如土石何?
“且”的用法
1.副词,“将”:年且 九十
2.连词,“况且”:且焉置土石?
“于”的用法
介词,“到”:达于汉阴
“向”:告之于帝
词类活用
形容词活用作为名词:毕力平险:险峻的大山
特殊句式
1.被动句 帝感其诚 (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
2.倒装句
①、主谓倒装:甚矣,(谓) 汝之不惠(主)
②、宾语前置:何(宾)苦而不平?
③、定语后置:遂率子孙(荷担者)(定语)三夫
3.省略句
①、省略主语:(愚公)聚室而谋曰 (室人)杂然相许
②、省略介词:帝感(于)其诚 一厝(于)朔东
一厝(于)雍南
1.古今词义
阳
古义: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
阴
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阴天
指
古义:直,一直
今义:手指
曾
古义:乃,并 今义:曾经
诸
古义:之于
今义;各个、许多
荷
古义:负荷
今义:荷花
毛
古义:草木
今义:毛发
息
古义:叹气
今义:休息
虽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已
古义:止
今义:已经
2.词性活用
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
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
3.一词多义
且
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
4.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
河曲智臾亡以应亡同无,没有。
一靥朔东后同措放置。
5虚词
之
代词,他例:跳往助之。
助词:的例:隐土之北。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择
例:甚矣,汝之不克。
而
表承接:不泽例:何苦而不平
表修饰:地、着例:面山而居
表转折:但是,却倒:而山不加增
其
代词,他的例:其妻献疑日
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例:其如土石何
以
介词:凭,靠例:以残年余力
连词,用来例:河曲智实亡以应
焉
语气助词呢例:始一反焉
暖气代词哪里例:且焉置土石
教学目的
1.学习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2文言文的诵读。
3.辨析文言词语。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顺畅诵读文言课文。
难点:
辨析文言词语。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太行(hang)万仞(ren)惩(cheng)塞(se) 汝(ru)曾(zeng)诸(zhu)箕畚(ji ben)
荷(he)孀(shuang)龀 chen 叟(sou) 匮(kui亡以应(wu)厝(cuo雍(yong)
2.熟读课文,看注释,查字典,试翻译全文。
二、导人
三、作家作品简介
1、选自《列子·汤问》,《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 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 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2.导语
一文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的成功,反 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 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毛泽东同志曾经用这个故 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奋斗,就一定能夺取 革命的胜利。
四、正课
1、朗读课文(可教师范读,学生试读、齐读,也可听课文录音,朗读 时注意正音。)
2、朗读停顿的指导。
(1)关于标点符号的停顿。一般来讲顿号停半拍,逗号停一拍,句 号、问号、感叹号停两拍。
(2)关手段与段之间的停顿。段与段之间停顿可长一些,一般3~5 拍即可。
(3)关于句中的停顿。句中的停顿,按朗读时感情表达的需要或换 气的需要可适当作短暂的停顿,但要以词或短语为单位,以不念破句为 标准。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子孙荷担者”是一个短语,中间不能 停顿,如果停顿了就破坏了短语义的完整,这就叫念破句。
3、请学生翻译课文。
翻译方法指导;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必须忠实原文,字字落实。 根据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特点,翻译时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加。文言词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文则以双音节为主。有些文 言实词的基本意义保留至今,只需在原词上加一个字,变成现代的双音 节词。如“方”即“方圆”指面积。
(2)改。有些文言实词至今已不用了,可以改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 来代替。如“切”可改为“丈”。当然,“侧”的长度不等于“丈”,但这里的 “万例”是虚数,所以,可以用“万丈”来代替。
(3)补。文言文中通常有省略主语、介词的宾语和量词等,所以翻译 时,必须补出。如“二山”即“两座山”。
(4)调。文言文的语序有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需要调整。如 “甚矣,汝之不惠”这是谓语提前的倒装句,翻译时可作“你太不聪明 了!”
(5)省。文言文中的发语句,即句首的助词,或句中语气助词,如果 省略后不影响原意的可省去。如“虽我之死”“之”字是助词,在句中起取 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翻译时可省略不译。 在学生翻译时,老师可穿插提问重点词语的解释。
者:相当于“……的人”。面:面向着,名词用为动词。毕:全。险:指
险峻的大山,形容词用为名词。其妻:其,代词,他的,指代愚公。以君之
力:以,介词,凭,靠。之,助词,的。遂:于是。箕畚;用箕畚装土石,名词
用作状语。笑而止之:而,表修饰,相当于“着”。之,代词,他,指代愚公。
毛:草木。加增:加大增高。自此:从此。
四、小结
1.古今词义
阳
古义: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
阴
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阴天
指
古义:直,一直
今义:手指
曾
古义:乃,并
今义:曾经
诸
古义:之于
今义;各个、许多
荷
古义:负荷
今义:荷花
毛
古义:草木
今义:毛发
息
古义:叹气
今义:休息
虽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已
古义:止
今义:已经
2.词性活用
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
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
3.一词多义
且
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
4.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
河曲智臾亡以应亡同无,没有。
一靥朔东后同措放置。
5虚词
之
代词,他例:跳往助之。
助词:的例:隐土之北。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择
例:甚矣,汝之不克。
而
表承接:不泽例:何苦而不平
表修饰:地、着例:面山而居
表转折:但是,却倒:而山不加增
其
代词,他的例:其妻献疑日
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例:其如土石何
以
介词:凭,靠例:以残年余力
连词,用来例:河曲智实亡以应
焉
语气助词呢例:始一反焉
暖气代词哪里例:且焉置土石
五、作业
1.课后作业 。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下面各旬朗读语意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河阳之北2.吾与汝毕力平险( )
3.投诸渤海之尾 4.始一反焉
5.曾不能毁山之一毛6固不可彻
7.而山不加增8.无陇断焉
(三)指出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甚矣,汝之不惠。
A河阳之北B.跳往助之
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D.告之于帝
第二课时
一、预习
1.背诵全文。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3.课后练习四。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翻译全文,疏通词语,大致理解课文的内容。这节 课,我们再来细读课文,深入分析,研究课文的内容和写作特色。
三、正课
1.分角色朗读,理解对话双方的语气。
2.提问: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 屋何?”与河曲智臾说的“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 毛,其如土石何?”两句话意思相近,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讨论并归纳:
这两个人物所说的话,表面上有相似之处,但目的全然不同。愚公 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语气,“曾不能损魁 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清气较轻,说的是她的真实想法。但她并不反对移山,所以接着就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焉置 土石?”智臾则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阻止:“甚矣,汝之不 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得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 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反问语气很重,则简直是嘲笑愚公 无能了。因此,这两句语气不同。
3.提问:请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
第一段:写故事背景。
第二段:写愚公决心移山,得到全家支持,并排除疑难,立即行动。
第三段:写愚公驳斥智臾的错误观点。
第四段:写愚公愿望的实现。
4.提问:愚公决心移山要克服哪些困难?
讨论并归纳;
(l)两座山非常大: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切。
(2)年老力衰,人员少:年且九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3)工具简陋,运土路程远: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
焉。
5.提问:文章中两个人物的名字,以“愚公”和“智臾”对举,有什么 深意?
讨论并归纳:愚公动员全家的力量,克服山高且大;年老力衰;人员 少;工具简陋,运土路程远等这么大困难,表面看来“愚不可及”。但愚公 不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在于他有远大的抱负,从“指通豫南,达于汉 阴”可以看出,他的移山是为了造福千千万万人和后代子孙。此外,他对 移山的信心来自他在人和自然关系的问题上的正确认识,他懂得人的 力量是“无穷匾”的,“而山不加增”。他的见识远远高过一般人之上,真 是“大智若愚”。而“智臾”只是从静止的眼光看问题,认为自然条件无法
改变,而且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从而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 的,真是“鼠目寸光”。以上分析说明愚者不愚,智者不智。这一颠倒不 仅加重了对比的色调,而且具有讽刺的效果。
6提问:的成功说明了什么?访归纳中心意思。
讨论并归纳:
通过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 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 道理。
四、总结
是一篇寓言。对寓言的理解要通过故事叙述了解故事 所寄寓的深刻含义。而不要纠缠这个故事是否“真实”,神话给足是否与 迷信有关,甚至用现代的眼光审视愚公的形象等。这些都与阅读寓言的
本义有违背的。
五、作业
1.课后练习。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下列文言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2.甚矣,汝之不惠。
3·帝感其诚。
4.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AI.反问句2.陈述句3.判断句《.被动句
B.1.反问句2.倒装句3.被动句4.陈述句
C.1.疑问句2.陈述句3.被动句4.判断句。
D.1.疑问句2.倒装句3.判断句4.陈述句。
(二)填空:
卫。选自__,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_ 和___。本文的体裁属于____。
2文中河曲智臾嘲讽愚公的话有____ 。愚公斥责智臾的话有___ 愚公反驳智全的话有____
这些对话表现智叟____ ,表现愚公____。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华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嫌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蠕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子孙孙 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明,无陇断焉。
临淄区“四主”课堂教学展示会之《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学习要点
准确掌握分析的“入射角”——《愚公移山》教例评析
鄂教版《愚公移山》教案11
】《愚公移山》教案10
】《愚公移山》教案9
】《愚公移山》教案(含课时练习)
一石击起千层浪——《愚公移山》教学案例
】《愚公移山》教案(ab案)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2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三课时)
】《愚公移山》教案
】《愚公移山》教案2
】《愚公移山》最新教案
】《愚公移山》译文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思路
】《愚公移山》(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愚公移山》说课稿
鄂教版《愚公移山》每课一练
】《愚公移山》有讲有练
】《愚公移山》同步检测
】《愚公移山》基础知识及同步练习
】《愚公移山》跟踪练习题
以下是课件:
】《愚公移山》词句教学
】《愚公移山》ppt课件7
】《愚公移山》ppt课件6
】《愚公移山》ppt课件5
】《愚公移山》ppt课件4
】《愚公移山》ppt课件3
】《愚公移山》ppt课件2
】《愚公移山》ppt课件1
】《愚公移山》mp3音频课文朗读
上一篇:《成语新编》教案
下一篇:晏子使楚
教学过程 设计(一课时)
教学设想:
1. 把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把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作为本文的教学难点 。
2.采用“预习——诵读——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3.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新课
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曾以为素材,创作了一幅同名的巨幅图画,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4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词时,提到过的故事,他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那么,到底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还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
二、检查预习
用小黑板或幻灯片展示下列预习题,并分别叫学生快速作答。(题略)
三、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2.学生分角色朗读。
3.学生齐读。
四、讨论问题。
1.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
理解: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2.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
理解: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备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如果我们缺乏这种精神,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
3.从课文看得出来,“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作者这样给他们命名,用意何在?
理解:智史与愚公形成鲜明对比。智望之“智”在于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这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目光短浅,实是愚。愚公之“愚”在于他决定毕生平险、挖山不止。这是造福子孙的大事,愚公目光长远,且认为子孙元辰而山不加增,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实为明智之举。智者实愚,愚者实智。显而易见,这样命名不仅加重了对比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从而突出了愚公形象。
4.本文写太行、王屋的高大,愚公的年迈,移山人力伪缺乏,运土路程的遥远,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有何作用?
理解:衬托的决心、信心、恒心。
5.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理解: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不同。
五、课文小结。
六、课外作业 。
1.翻译全文。
2.就本文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略)
教学设计示例2(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介绍文学常识
1.简介有关寓言的知识。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常用夸张手法描写人物,或把动植物与非生物拟人化。使深奥的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训从简单而又明白易懂的故事中体现出来。中国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散文中有不少此类作品,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2.简介列子和《列子》。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郑国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早已散失。今本《列子》是东晋太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写而成的,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一百三十四则,题材较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
二、阅读分析(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本段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即写太行、王屋二山又高又大的特点和本来的地理位置。为之难设伏,以此反衬的决心很大,其精神可嘉。
本段应掌握的文言实词:方(见方,指面积)
仞(古代以六尺或八尺为一仞)
河阳(黄河北岸。河,黄河;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山的
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
2.学习第二自然段。
本段是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部分,写,得到全家人和遗男的支持帮助。
本段应掌握的文言实同:惩(苦于) 汝(你,文中作“你们”之义)
许(赞许) 易(交换)
曾(乃,并)此(换牙)
本段应掌握的通假字有:指——直 反——返
本段应掌握的文言虚词:且: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且焉置土石(副词,况且)
焉: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始一反焉(语气助词)
诸:(兼词,之于)
以:(介词,凭)
本段应掌握的文言句式。习惯句式。(“如……何”,其意思是“把……怎么样”。)
3.学习第三自然段。
本段是故事情节的高潮,写愚公面对智史的嘲笑,理直气壮地驳斥智史的观点。
本段应掌握的文言实词:彻(通)苦(愁)匮(尽)
本段应掌握的通假字有:惠——慧 亡—一无
本段应掌握的修辞手法:顶针(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6.学习第四自然段。
本段是故事情节的结局,写之举感动了无地,他在神的帮助下,实现了移山的愿望,照应了上文。“不已”照应了上文愚公对智叟说的话,作为全篇的结尾,照应了第一段的内容。
本段应掌握的通假字有:盾——措,放置。
三、随堂练习(略)
第二课时
一、阅读分析(愚公人物形象)
1.愚公为何移山?
其原因是愚公“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愚公为何坚信一定能把大山搬走?
的信心来自他对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的认识。他懂得“子子孙孙无穷匾也,而山不加增”的道理,即人力目前来看是有限的,从长远来看是无穷尽的;而自然条件在一定时间内甚至于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有变化,只要世世代代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把大山搬走;自然是能够被征服的,困难是能够克服的。愚公这种移山的信心是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愿望的生动反映。
3.愚公“愚”、智叟“智”吗?
愚公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而智空对移山是“笑而止之”,在他看来,自然条件是无法改变的,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从而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两相对比,我们不难看出谁聪明谁愚蠢,愚公、智良二人命名的深长意味蕴含其中。
小结:文章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运用对比、烘托等手法刻画了愚公的形象,成功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的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
4.其妻和智叟对的态度一样吗?这两个人在情节发展上有什么作用?要求学生找出描写两人的语言,朗读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比较。
(1)两个人对愚公的称谓一样吗?
其妻称愚公为“君”,言语间表达的是对愚公的尊重;而智叟称愚公为“汝”,言语间流露出对愚公的轻视态度。
(2)两人说话时所采用的句式相同吗?
其妻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智里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这两句诗句式相同,但内容有很大的差异。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讲的,“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意味,“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她不反对。智史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阻止,“以残年余力”显出十足的轻蔑,“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挖苦,“其如土石何”反问语气强烈,毫无掩饰地讥笑愚公。
这两个人物对情节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其妻的“献疑”,引起全家人讨论运土的问题,导致移山行动的开始;智叟的“笑而止之”,引出愚公的反驳,由此过渡到神话结尾,才显得自然合理。
(3)两人所说的话哪一句最不相同?
其妻说“且焉置土石”,提出了土石放哪里的疑问;而智叟开口则说“甚矣,汝之不惠”,他用一个倒装句,强调了愚公不聪明的程度。由此可以看出,其妻对自己丈夫移山之事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忧,智叟对之事全然否定,对愚公十分轻视。
二、难点分析
对京城氏之于“跳往助之”这一细节应如何理解?
京城氏之子是“遗男”,年纪很小,他去帮助,必然是得到了他的寡母的同意,可见愚公的事业受到了众人的拥护。在从“跳往助之”来看,他是出自真诚、高高兴兴地去的。孩子阅世不多,不了解事情的艰巨性,所以用天真的态度来对待移山一举,其中也含有“愚”的成分;但反过来看,这种“愚”却表现了他对有意义的事业的热情。
三、难点分析
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通过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形象化。”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有着本质的不同。
四、总结、扩展
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脸炙人口。寓言中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寓意深刻。
讨论一,我们今天是否仍然需要愚公精神?为什么?
今天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工程,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才能取得胜利。
讨论二,有人说:“谁说愚公不愚?我看就很愚!高山挡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很健,为什么还要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山开道或者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你对此是怎样看的?
这种观点看起来似乎是“实事求是”的,其实不然。寓言是生活中某些普遍道理的反映。
这篇寓言所要说明的是人力可以战胜自然的道理,说愚公不愚,就是因为愚公懂得这个道理,并决心将它付诸实践,不怕困难,挖山不止;如果绕山开道或干脆搬家,岂不是屈服于自然、甘心做自然的奴隶么?这种观点所反映的是某些人害怕困难的心理。
五、布置作业
l.熟读课文,背诵“河曲智叟止之曰……亡以应”一段。
2.完成课后练习。
4、检查预习:
给下列字词注音
惩( ) 迂( ) 焉( ) 箕畚( )
荷( ) 叩( ) 龀( ) 匮( )
亡( ) 太行( ) 惩山北之塞( )雍( )南
一厝( )朔东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疏通文字。
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做到声音洪亮,并画出朗读有疑问的地方。
2、听读。
要求,注意朗读有疑问的地方。(字词读音,句内停顿及个别语句的语气处理)
3、自读课文。
(同桌合作朗读,有问题的地方互相纠正)
4、指明读
师生共同评价
生字、生词可以参考注释,借助工具书,落实字词,自疏文意,有疑难之处,小组讨论解决。
三、研读课文1——2自然段
1、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生字、生词可以参考注释,借助工具书,落实字词,自疏文意,有疑难之处,小组讨论解决。
2、质疑。
学生提出疏通有困难的字、词、句。全班合作交流解决。
3、指名学生翻译
小组和其他同学补充。
四、归纳交流
指出这两段文字中的字、词、句中的特殊用法。
1、词性活用
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箕畚:名词用作动词,用箕畚装。
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
2、一词多意
且 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
焉 且焉置土石(哪里) ;始一反焉(语气词)
3、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4、且焉置土石(倒装句。疑问句中,疑问代词“焉”充当“置”的宾语,前置。)
5、古今异义字
五、小结
六、作业
1、背诵课文1、2自然段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的音、形、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