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通用13篇

1。学术论文的写作技巧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是勤劳的小编帮大家整理的13篇学术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术论文 篇1

下文主要从论文结构方面,指导和引导学生正确选题、准确写作,对提高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水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论文标题设计

有的同学把老师印制给你的选题即作标题,这样简单省事。其实标题与选题是有区别的:标题设计要吸引人,而选题无需考虑这方面的问题。论文的标题给人的是第一印象,因此,要精心设计。这就如男人和女人相对象,精心打扮自己努力给对方好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一篇论文,有无兴趣让人读下去,题目十分重要。标题是否吸引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指导老师给学生毕业论文的成绩判定。

依据一个选题,论文写出来后,其标题存在3种情况:

(1)选题即标题,简单省事,但往往缺乏吸引力。

(2)标题太大,文章内容论述太浅,可改标题,使文与题更贴切些,否则,只有充实内容,增加文章篇幅。

如题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探索”一文,正文论述主要从企业文化概念引进回顾,到我国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总结,分成几个阶段,并论述每一个阶段的特点及典型经验,还有一系列统计数字。整篇文章无对中国企业文化创新性的见解。显然文与题不符,应改为“中国企业如何建设自己的文化”。

(3)围绕一个选题写出论文后,定题较困难,待文章完成第一稿后,再仔细定题。大部分学生,通常采用的是“试论……”、“浅析……”、“……探索”、“……初探”,这样的标题无吸引力,而且显得论文档次较低,千篇一律,笔者建议尽量少用或不用。

2、论文摘要

摘要是反映内容梗概,是供文献检索数据库做重复传播的情报资料,是相对独立的部分。其写作要规范,要求简洁明了,能概括地、不加注释地表述写论文的目的、内容、方法、结果或结论。摘要要不分段落,写法上提倡省略主语而节约文字,不宜用非公知的外语缩写语,要用通俗的语言。一般一篇4,000~8,000字的论文,其摘要部分在100字以内。

3、关键词

每篇论文(字数在4,000-8,000字之间),有关键词3-8个之间;一般5,000字左右的论文有3-4个关键词即可。关键词一般是在论文题目或要点中反复出现的词。

4、引言或引论(即开头)

这部分引导读者理解论文部分,其地位十分重要,一定要引起作者的重视。

引言即开头可以采用直接切入式(开门见山)和间接导入式(引用案例或从某事件谈起)的方法。一般对于初学写论文的学生宜采用直接切入式开头,间接导入式开头不易把握,容易出现偏离主题的。现象,弄得不好,不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破坏了整篇文章。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开头,其引言部分即开头的写作应当包括这么几个部分的内容应涉及到:

(1)为什么要选此论题?研究该问题的意义?有时还要简要介绍前人的研究状况;

(2)论文中主要应用了哪些理论,采用了哪种方法(如调查研究方法);

(3)介绍论文包括哪些部分以及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这样会给读者一个论文整体印象;

(4)论文的贡献。也就是说你写作此论文能给企业或人们带来什么启示,得到什么借鉴等。

5.正文的写作

正文的内容和结构的写作应符合以下三个要求:

(1)论题集中,重点突出。

一篇论文应围绕论题展开不能写散了,因为毕竟篇幅有限,要在有限的篇幅内把主题写深写透。要考虑什么内容该往上摆,什么内容不该往上摆。如笔者去年指导的高职市场营销毕业班的一篇论文,其初稿有1万多字,洋洋洒洒。但论文存在以下问题:只是对所有的相关案例进行罗列,没有自己的语言,而且内容太繁杂,不能突出主要论题。

同时,文章的每一部分内容,每一段内容之间要各有侧重,不能来回交叉、重复。笔者编审过的许多稿件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语言啰唆,部分之间、每段之间反复重复其内容。

一般情况下,本领域所皆知的常识,不要再介绍。一篇论文一般性论述应少一些,着重论述论题的重点。如有一篇论文“论企业集团制度创新”,其内容包括:什么叫企业集团、企业集团的作用,如何组建企业集团,实践中要解决哪些问题,而论题的重点是企业集团制度的创新,而对如何创新则没有说清楚。

(2)理论联系实际。

经济类论文一定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了大量案例的文章才更显生动,更具价值。纯理论的经济类文章没有太大的应用价值,除非是创新理论和某一学科的工具书。如一篇论文“中小企业战略研究”,整篇文章照般西方理论,泛泛而谈中小企业的经营战略,而没有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进行研究。这样的文章无价值可言,只有修改,充实现状这部分内容,而且必�

(3)思路顺畅,语言通畅。

毕业论文不是散文,不能想到什么写什么。论文的各部分之间的内容应存在逻辑联系,不能相互割裂。正文论文的最基本的结构如下:一是提出问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二是分析问题(引用大量案例来分析为什么存在这些问题,原因何在);三是解决问题(对策和建议部分)。如笔者的一个省级课题“县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其结构如下:一是县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问题);二是县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县域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与县域工业增长方式的粗放式经营有关,列举许多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要转变增长方式才是确保县域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三是发展县域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对策及建议部分)。三个部分内容衔接紧密,围绕中心议题来展开论述。

6.后论(结尾)

可有可无,要根据文章的情况而定。这一部分主要提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或者此论文可能带给人们的启示或借鉴。简简单单,就几行字或几句话即可,千万不要再哆嗦重复文章中的内容,否则,会破坏文章的整体性。笔者在审稿中发现许多文章,根本无须再有结尾,还啰啰嗦嗦用大半页纸重复文章中的内容,纯粹为了凑字数,画蛇添足,破坏了文章的整体性。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判定论文价值的重要依据。在撰写论文的后面,附上写作论文时参考的期刊、着作、报纸、电子文献等名称、日期,这样一篇论文的写作才规范。

期刊: 作者。文章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着作: 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报纸:作者。文章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电子文献: 作者。文章题名[J/OL]或[EB/OL].网址,发表或更新日期。

此外,写作毕业论文时,文章的序号也有规范。对于文科尤其是经济类论文而言,其基本序号如下: 一、二、三……→(一)、(二)、(三)……→1、2, 3……→(1)、(2)、(3)……→①、②、③……按这样的基本序号写作,那么毕业论文写出来后,层次感就会特别清晰。哪怕文章内容论述欠缺层次,修改起来也较容易。

总之,要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必须做好二方面的工作:一是遵循一定的选题思路,做好选题;二是按要求规范论文写作。

有关学术论文 篇2

尊敬的 女士/先生:

第五届“雅韵山河”中华诗词学术研讨会,拟于20__年11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场地址待定)。本次会议由中华诗词研究院主办。素仰先生在诗歌创作与研究领域造诣精深,成绩斐然,特此函邀与会,并请惠赐原创未公开发表之论文。兹将本次会议相关事宜禀告如下:

一、会议的主要议题:“二十世纪以来诗歌体式互涉研究”。分论题可包括:

1、新诗与古典诗歌关系综合研究;

2、百年以来新诗与旧体诗互相影响专题或个案研究;

3、百年以来古近体诗新变研究;

4、百年以来古典诗歌与民歌及歌词关系研究;

5、诗词歌曲及新诗歌曲研究;

6、新体诗人的旧体诗创作(包括个案)研究;

7、旧体诗人的新诗创作(包括个案)研究;

8、旧体诗的现代性研究;

9、现代旧体诗与现代文学史等。

二、会议日程:20__年11月16日报到,17日研讨,18日上午离会。

三、食宿及费用:本次研讨会不收取会务费。正式代表会议期间的交通费、住宿费、餐费等,由主办方承担。按照财务规定,会议一般不接受非正式代表的接待,且正式代表会议期间之外发生的费用,敬请自拟。

四、会议论文

为确保会议学术性,敬请诸位受邀请代表提交与会议议题相关的原创未发表论文。

1、论文格式规范,最好请参考《文学评论》论文要求;

2、会议回执请于20__年9月10日之前,论文定稿请于20__年11月10日之前,发送至以下邮箱:

3、邮件标题请按以下格式:作者姓名+雅韵山河+论文题目(包含加号),以免与别的会议混淆。

4、会议第二号通知(正式邀请函),将在收到参会论文并经初审后,以电子邮件形式寄送邀请函。需提前获取纸质邀请函以便请假者,请在回执备注栏说明。

专此布达,即颂

研祺

中华诗词研究院

20__年8月10日

学术论文 篇3

初中的学生年龄小,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处于形成阶段,心智表现较幼稚,对英语教师的直接印象,影响着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课堂上我总是不时扫视全班的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不在“被遗忘的角落”。 教师的表情是感情的 “晴雨表”,具有丰富的内涵。

心理学家认为:感情表达=百分之七言词+百分之三十八声音+百分之五十五面部表情。 另外,作为教师,不可缺少的甚至是最主要的品质, 就是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平时我就注意多与学生接触、主动与学生谈心、交朋友,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学习的信心, 培养他们的兴趣。 我相信,教师良好的品质和个性能促进交际教学中的默契配合。 因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在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通常都存在着一定的动机,唯有学生本人热爱英语, 充满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才能够主动地配合教师进行学习。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使用各种方式,例如,有趣的肢体语言、幽默的教学台词等,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娱乐性, 让课堂教学不再像过去那么死板和严肃, 努力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气氛下,学生才能够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之中,积极地思考,愉快地学习, 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对英语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

二、诱发学习动机、激起学生的积极性与求知欲

我们知道,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敢想敢说,有着非常强烈的求新求异的愿望。 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求知欲。 新课标英语教材中有很多的知识点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可以将教室设计成学生的活动场所,让学生自由学习和发展,进而不断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英语课堂中还应该要善于运用课堂的前几分钟时间去营造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可以通过学唱英语歌,组织英语游戏等方式来活跃课堂,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三、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与勇气,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初中生而言, 教师的严厉批评往往会让他们产生一种自卑的心理。 当学生受到教师的批评之后, 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自己和其他学生差距很大, 就会对英语学习产生一种畏惧情绪, 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英语学习的兴趣,开始破罐子破摔。所以我们要使用表扬和鼓励的话语,激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的表扬与鼓励可以说是非常重要, 通过教师的鼓励能够让学生心中产生一种满足感与成就感,学生的学习信心就会提高,才会主动地学习下去。

四、激发参与意识,寓知识于娱乐中,进行愉快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必须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尽量运用主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组织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堂趣味活动,让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切实的提升。 这样,学生不仅乐于上英语课, 而且更盼望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回答教师的问题。 他们喜爱做游戏,就把游戏引进课堂,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训练听力以及表达能力,轻松愉快的同时学到了新知识。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兴趣,营造英语高效课堂,不是一日之功,教师必须付出大量的心血。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要照顾和帮助学生,要耐心细致地进行有效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我们英语教师做到与班主任、各学科教师、家长等各方面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就一定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 程 亚 红。 浅谈 初 中 英 语教学中学 习 兴趣的培养[J].常熟高专学报,20xx(1).

[2]罗朝猛。“‘合作 教学 ’的 基 本 理念及 其在 SEFC 教学中的应用”。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xx(4).

[3] 曾 乐 钟。 浅 谈 初 中 英 语学 习 兴趣 的 激发与培养[J].甘肃科技纵横,20xx(4).

学术论文 篇4

摘要:世界经济正在朝向经济全球化的方向深入发展,从而促进国家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因此对于国际贸易人才的需要也大幅度的增加。需要对国际贸易实务课进行创新,从国际贸易实务课的特点出发,浅析如何把微课教学应用到国际贸易实务课的教学实践中。

关键词:微课;国际贸易实务课;教学应用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以及课程教学的创新,如今微课作为一种数字化信息的网络教学模式,开始在国内外流行开来,微课是指一种新型的课程教学模式,如今不同的机构和学者对其有不同的定义,但是总的来说微课是指以网络视频为教学平台,记录课程教学的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某一个片段,形成碎片化的教学模式。微课的教学可以针对某一重点知识做突出的讲解,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重点知识点的了解。如今微课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课中的应用还不广泛,需要我们正确的将微课应用到国际贸易教学中,从而有效的利用信息网络培养现代化的国际贸易人才,使国际贸易的课程教学更加完善。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教学和微课的特点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的特点

1.较强的实践性国际贸易实务不仅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同时它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是一门专门研究国际贸易交换以及国际商品流通过程的学科。在这之中包含着许多的国际贸易术语需要学生掌握,同时还需要学生懂得贸易合同的签订以及合同履行和违约处理等各项的全过程,例如:国际贸易磋商、报关、投保、租船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过程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具体的操作,因此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2.与国际贸易法律密切联系国际贸易实务课涉及到许多的国际贸易法律和惯例规范,因此在进行课程教学时需要学生对国际贸易法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可以更加的适应和完善国际贸易交易的流程和规范。在这之中包括众多的国际贸易法律条文,如《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等。这些条例被规范着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并受到认可,因此在国际贸易实务课中要熟练的掌握这些法律条文。3.强烈的涉外性质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不同,在国际贸易中一般都是涉外贸易,商品货物的合作商一般都是外国的贸易商,因此在进行贸易的每一个环节,如合用的签订、货物的咨询和了解、单据的填写、银行结算等,这些环节都需要从事国际贸易的工作人员掌握熟练的英语,因此在国际贸易实务课中,英语的教学应�

(二)微课的特点

微课作为适应现代信息化教学的发展目标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很多独有的特征和优势,它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同时还能帮助老师完善知识的教学和讲解,其具体的特点有:

1.目的性微课教学的方法通过对教材课程的某一重点知识通过网络视频的方式进行深入的讲解,因此具有强大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2.教育性微课教学以网络视频为教育平台,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知识,并为日常的课程教学提供很好的辅助作用,因此具有强大的教育性特征。

3.趣味性微课教学可以将知识通过语言、故事、图片、动态视频等生动的展现在学生的眼中,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和视听享受,可以充分的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4.共享性微课通过网络在线教学打破了学生听课的时间和地点限制,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许多的相关课程的微课资源,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具体的查找,因此具有强大的共享性特征。

二、如何把微课教学应用到国际贸易实务课的教学实践中

从我国总体的教育课程发展来看,微课的利用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和应用,现在主要应用在数学、物理等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中,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的教学应用上还不广泛,需要我们综合前面所提到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特点,以及微课的特点和独特优势,具体的分析如何将微课教学应用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中。

1.在前期准备中的应用国际贸易实务课教学是一门非常重视实践性的学科,学生需要掌握的实践理论也比较多,不仅要学习相关的国际贸易法律知识,也要掌握充分的商品交易、报关、合同签订、货物运输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所以老师在进行微课教学的应用上,首先在前期的准备中应该对课程教学的总体内容有一个概括的了解,然后把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以及教学的难点提炼出来,然后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讲解,并制作视频,应该保证知识点的短小精炼。也就是在微课视频的制作中要重视选题的重要性,不仅要符合教学的目标,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老师在讲解国际贸易法律中,因为国际贸易相关法律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比较精炼,所以老师可以将典型案例引入到微课中,然后总结案例中涉及到的国际贸易法,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2.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老师应该将微课引用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因为国际贸易实务课大都以实践为主,所以现在各大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都相继设立了校内实训基地,这就需要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懂得如何具体的操作,因此老师对学生进行操作指导时可以将微课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例如在进行进出口成交和合同签订的实际操作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在视频中包含总体的签订流程,可以以任务漫画或者实际案例为基础,充分的告诉学生实际签订合同的场景和过程。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具了解,并且有不懂的地方还可以反复的进行观看。

3.在课程结束后的应用学生在进行学习之后还可以通过微课视频对本课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和掌握,因为微课的共享性特点,也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在线观看。老师可以针对课堂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在微课视频中进行展现。如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很多的专业术语,“ETA”、“G.S.P.”、“NOVCC”等,老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对这些词汇进行统一讲解。从而方便学生的了解和掌握。

三、结语

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化,为国际贸易的人才培养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就需要我们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对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而新型的“微课”教学有着巨大的发展优势,它与国家提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相互承接,因此有效的将微课教学引用到国际贸易实务课中,可以更好的完善课程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使培养的人才更全面的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梁丹,孙智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建设与改革探讨[J].商情,20xx,(1):40.

[2]郑炜冬。微课情感化设计:理念、内涵、模型与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xx,(6):101-106.

[3]孟祥增,刘瑞梅,王广新等。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与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xx,(6):24-32.

作者:朱莎莎 单位: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学术论文 篇5

在主流社会科学中我们可以分辨出三种主要观点,我也时常称之为“正统的共识”(orthod ox consensus),这些观点在战后大部分时期的社会学中声名显赫。我认为事实上它们也已 经扩展到社会科学的其他领域中。

第一种是自然主义,它主张社会科学应以自然科学为榜样,社会科学阐述问题的逻辑框架 也与自然科学相类似。我更愿用自然主义一词而不用实证主义,尽管它们意指许多相同的东 西。

正统模式的第二个观点是,在解释人类活动时,我们应该运用某种社会因果概念。也就是 说,作为人类行动者,我们虽然对我们的所作所为以及何以如此作为的理由知之甚多,但是社会科学家仍然能够证明我们的作为实在是被我们所不清楚的原因推动的。社会科学家的任 务是要发现为行动者所不了解的各种形式的社会原因。

与正统模式有关的第三个要点(我不打算在此详加讨论)是功能主义。功能主义一般认为社 会科学应象自然科学一样,但多半还是承认社会科学不能与经典物理学太过相像,因为社会 科学处理的是各种系统,较之物理学关注的现象,系统更类似于生物体。被认为出自生物学 的,通常也被假设以控制论为模型的系统概念为许多社会学家视为社会分析的核心概念。

正统的共识今天已不再是共识。在社会科学中它曾是多数派,但现在,已� 那些至今仍在捍卫正统立 场的人们仅仅代表了一种观点,此外还有如此众多的理论视角,如常人方法学、各种形式的 符号互动论、新韦伯主义、现象学、结构主义、解释学和批判理论等,这个名单看上去可以 无限排列下去。

局面令人不安。面对如此分歧的理论视角,我们不再能确切知道如何定位我们自己的视角 。我在这里谈论“视角”(perspectives)或“传统”而不是“范式”(paradigms),因为库 恩将范式概念引入科学哲学时,他用该词指涉的是自然科学,库恩也正是从这里发展出他的 哲学和“范式”的概念定义的。他看到社会科学家之间很少共同点,这与自然科学中的情况 完 全不同,在那里有着可调适的视角,它们主导了科学领域的专业核心。

面对这一纷乱的局面有两种反应。一种是对之大加欢迎,理论视角多多益善。多元的理论 比 一种特定理论传统独占地位的教条主义更为可取,这种反应甚至在最积极的正统共识捍卫者 那里都可以发现。

默顿是那些试图将正统共识建构成为一种条理分明的系统的(学者中)代表人物,他先于库 恩称这种条理化的共识为社会学的一种范式。事实上,在“范式”现在通行的意义上默顿是 使用该词的第一人。他后来的观点与此根本不同了。他开始承认社会学中彼此竞争的各种视 角,并视这种情况是积极的和可取的,虽然多少有点勉强。其他学者更是全心全意地拥护多 元主义,他们从费耶阿本德(Paul Karl Feyerabend)的科学哲学著作中找来其正当性的证明 。在费耶阿本德看来,在科学中同样也应是多元性的视角,而不是只有一种观点,来规范诸 多不同的视角。

另一种反应是否定的,更多地来自社会科学中主要从事经验研究的学者。这种反应是冷淡 的和不屑一顾的,或可用这样一句话来描述,“我早告诉你情况就是如此”。这句话是按这 样的逻辑推出的:“我是经验研究者。我看到社会理论家们各执一端,他们甚至对何为社会 科学的研究范围这样的基本定义都不能形成一致意见。这再次表明社会理论与经验分析是不 相干的。我只管继续我的经验研究,让理论家们为他们不同的观点争辩吧”。因此第二种反 应进一步证明那些从事经验研究的学者的看法,即理论争辩与他们毫无关系。

然而上述立场没有一个是真正有道理的。第一个有缺点,它排除了存在评价诸理论的合理 标准的可能性。我坚信情况并非如此。一些理论优于其他理论,某些视角较另一些更富有成 果。

第二种观点也是可疑的,因为我们不难证明理论争辩与经验研究是有关系的。米尔斯所说 的“无头脑的经验论”只能产生无进取心和无积累的工作。最好的经验研究是有理论关照的 那种经验研究。理论和经验研究有相对的自主性,不能合而为一。但任何经验研究者都应关 注理论讨论,正如理论家应该关注经验研究的问题一样。

在当前的社会理论中,在有关何为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何为社会科学的理论构成及它对 经验研究的意义等问题上,我们发现了新的综合努力复兴的迹象,其中不少是看似热闹的表 面文章,而非实在的综合。我们的确可以了解这些竞争的理论视角的各自优点和缺点,并能 感知产生于这种争论的理论发展的大致路线。

但我 如果我对我已描述过的对立的任何观点有任 何 同情的话,那会是第一个而不是第二个。我想在诸如何为人性这样的问题上根本说来是可以 争论的。对人的能动性问题——这是我们在争论人类行动性质时必然要涉及的——的解释也 有基本的'难度。但这不能也不应使我们一股脑赞同理论多元论。记录理论走向综合运动的 方式是去发现正统共识错在哪里,然后具体指出业已出现的主要的共同观点。

首先,主流社会科学,即正统的共识,包含了一个关于何为自然科学的错误模式。社会科 学家相信他们自己努力探求的是再创造自然科学宣称要获致的那种发现,但他们的自然科学 模式在哲学上是有缺陷的。正统共识所展现的自然科学模式基本上是一种经验主义的模式, 它将创造规律的演绎体系视为科学的最高抱负。

我不相信还能找到任何一个令人尊敬的科学哲学家,他还相信许多社会科学家所向往的那 种自然科学概念。正如在库恩以后的科学哲学中清楚地证明,自然科学是一种诠释学的或理 解的努力。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当然有各种规律,但规律必定是(可以)被解释的,它们必定是 在理论系统的脉络中才是这样的。因此自然科学包含了意义的解释系统,科学的本质是关乎 理论框架的创造。构建意义的框架实在比规律的发现更为根本。探求构成“科学”成分的规 律在自然科学的传统模式中被给予了不适当的首要地位,社会科学家却天真地接受了这种过 分的重视。

正统共识的最后藏身之所是在种种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教科书中。打开这样的教科书,在最 初几页你仍可以发现这样的概念:“解释”就是从一条规律或从由诸规律错综复杂联系起来 的系统演绎出一个事件。对于自然科学中大多数解释形式来说这完全是一个谬论,我们也有 不 止一个的理由指出,它也可能是在社会科学采用的一个完全无益的模式。

正统共识的第二个缺点是主流社会科学对人类行动的错误解释。在正统共识看来,如前文 所说,人的活动是按照社会因果范畴来解释的。作为常人行动者,可以想象我们知道在我们 的活动中我们正在干什么,然而社会科学家能向我们揭示实际上我们是受我们所不知道的种 种力量的驱使。正统社会科学是这样看待我们的:好似我们的行为都是结构原因或结构强制 力的产物,好似它们都直接出自社会力量的作用。

我们在社会理论中必须做的是恢复具有认知能力的人类行动者概念。关于这一点我的意思 是社会科学必须重视这一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承认它是人类行动最重要的特征,但是象 许多社会科学家一样,我们却常常忘记这一点。社会科学家忘记了绝大多数的我们作为人类 行动者所做的是我们有意图的行动,我们了解我们如此行动的理由。所有人类行动者对他们 行动的种种条件具有相当的知识,那种知识并非偶然地依赖于他们的所作所为,而是其行动 的构成要素。

例如,若要在语法上正确地说出和理解诸如英语这样一种语言,就要知道一系列繁复的有 关符号的抽象的形式关系的规则、不同的语词用法及对语境的感觉等。为了讲英语我们必须 知道这些事;但如果有人要求我们对我们所知道的(语法)给出一个话语的解释,我们会发现 颇为困难。� 说语言学家研究的是“我们业已知道的知识” , 这种说法并没有一点悖理之处。

为什么正统社会科学家提出的问题和给出的解答常常是错误的,其原因在于他们假定话语 意识——给行动的理由以话语的说明——即穷尽了人类行动者具有的认知能力,于是研究者 进而求诸结构方面的原因,然而任何人对他或� 实践意识是基础,社会世界� 社 会世界的可预期性并非简单“发生的”,如自然界的可预期性那样。它是由组织起来的具有 认知能力的人类行动者的实践所带来的。

传统社会科学概念的第三个缺点是这样的观� 有两类“概括”存在于社会科学中,如果你愿 意不妨称其为“规律”,但每一类都不同于自然科学中的规律。考虑一下哲学家彼得·温奇 (Perter Winch)所举的交通信号灯前停车的例子。人们可以设想这里涉及一种“规律”,信 号为红灯时则车停,变为绿灯时则车继续行驶。如果你来自不同的文化,先前从未见过汽车 ,你可能会想象信号灯之间有某种射线让车停下。如果情况果真如此,那它的确是自然主义 规律。但我们都知道使车停下的是驾车人都了解有关交通行为的规则,这些行为法规和常规 为驾车人的行为提供了理由。

如果社会科学家研究的只是作为驾车人的常人行为,得到的也只是他们差不多全停在信号 灯前之类的发现,这对现代社会中的大多数常人行动者来说未免乏味。驾车人当然已经 知道他们停在信号灯前,并且知道为什么停车,因为这正是通过采纳常规来解释他们正在做 的事。这样一种概括,若不是人类学的工作重新发现它的意义,全然是老生常谈。社会学家 和人类学家的一项任务就是阐述诸文化何以不同、诸常规何以不同、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可预 期性何以大大依赖对常规的不同认知。

第二种意义的“规律”更接近正统共识中确立的种种概括。这涉及到人类行动的无意后果 。我们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以有认知能力的方式行动——我们全都以某种方式知道我们正在 做什么并且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是真实的。然而,正如韦伯所强调的那样,虽然我们全是 有意图的行动者,我们行动的范围总是持续地逸出于激起行动的意图和目的。

正统共识的支持者一心想的是由有意的结果产生的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当然 自然主义的社会科学关注的那类概括是建立在普遍化的无意后果的 假设之上的。“规律”在这里可以按一种接近于自然科学中的类似规律的概括形式来理解。 我将称这类概括为类型2概括。类型1概括则依赖社会行动者基于认知能力而对规则和常规的 遵守。

类型2概括的确存在于社会科学中。事实上,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目标就是去发现这类概括 。试举一个存在“贫穷循环”的例子。贫穷地区的学校设备简陋,学生得不到鼓励去追求学 术价值,教师的任务只是控制课堂上的秩序。孩子们离校时,他们从这样的学校得不到合格 的训练,只能谋求相对低薪的工作和住在贫民区。他们的孩子也就在这样的街区上学——于 是贫穷便循环往复。

然而,类型2概括从未正好对应于自然科学中的规律,准确地说是因为它们所假定的因果关 系是基于有意行动的无意后果。人类行动者的认知能力是变动的,因此所有这类概括确实都 是可变的。在类型1概括(行为的规则和常规)与类型2概括(基于无意的后果)之间存在一种内 在 的联系。在一特定的行动脉络中,人们依其对常规的认知所做的事会随时间的进程发生变化 ,从而影响类型2概括。

社会科学不可能是纯粹“解释性”的。不这样想就会犯根本的错误,认为类型1概括穷尽了社会科学对于人� 另一方面,自然主义的立场也是错误的 ,因为它假定通过确立类型2的规律,我们便能全面解释人类行为。全部的社会科学其实都 基于这样一种前提,即在特定的历史境况下,

(才能)去理解依据常规的有认知能力的行动与 通过非意图方式发生的社会再生产之间的关系。

正统共识逻辑上的缺点导致的一个后果是,它对启蒙的性质持有一种简单的观� 这个模式(关于启蒙的传统观点就是基于它之上的)还出自 与自然科学的直接比较。通过向我们展示许多我们先前获得的关于世界的信念都是虚假的, 自然科学因此被认为导致了启蒙。社会科学中的启蒙便等于对虚假信念的批判。

一旦我们考虑到类型1和类型2的概括之间的种种差异时,上述观点的错误便很清楚了。只 要行为的发生是运用行动者能认知的常规的有规律的结果,其所具有的逻辑意义就是:行为 是不可能基于虚假信念的。这就丝毫不奇怪社会科学家对人们行动的重新描述何以是令人乏 味的。这样的描述只是对该文化环境以外的人才是信息,被观察到的行动在此环境中发生着 ,显然与对虚假信念的批判是不相干的。

社会科学的人种志研究当然是重要的。我们全都生活在独特的文化中,它不同于分布在世 界各处的其他文化,也不同于经过历史分析复原的那些文化。此外社会科学还可表现——或 者说以话语的形式表现——常人行动者在其行为中以非话语的方式使用的共同知识(mutual knowledge)的方方面面。“共同知识”一词涵盖了各种各样使社会活动有意义的实践技能。 戈夫曼也许比任何别的作者都更清晰地说明了共同知识的细节是如何复杂、微妙、却又被管 理得如何例行化。这里的情况与语言学极其相似。语言学旨在了解:为了能说无论怎样的语 言,语言的使用者知道什么以及必须知道什么。然而,为了能说一种语言,我们所了解的大 部分知识都是非话语形式的,语言学告诉我们业已知道的知识,但是这种形式是一种不同于 表达这类知识的平常方式的话语形式。

对于这些可能的启蒙形式我们还得加上无意后果的影响。行动者总是知道他们正在干什么( 根据某些描述或可能的描述),但他们行动的结果往往会偏离他们的意图。这里我们将发现 有趣的问题与令人困惑的问题都交织在一起。

自然主义版的社会科学的说服力恰恰是基于这样的观察之上:社会生活中的许多事件和过 程 并非任何投身的参与者所期望的。在自然主义看来,正是社会制度外在于个别行动者的目的 ,使人得以了解社会科学所要达致的任务。

由于无意后果无处不在,意味着我们必须捍卫由“主流学者”发展的社会科学而反对更多 诉诸“解释的”(社会科学)观点。但是自然主义的社会科学不能切中问题实质。对自然主义 社会学家来说,社会过程的非意图性质支持这样的观点:社会生活是由行动者所浑然不知的 力量支配的。然而,主张社会生活或制度的某些方面并非那些参与者的意图是一回事;而认 为个体行动者被多少决定其行动过程的“社会原因”所驱使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正确评价 行动的无意后果,远不是强化上面的结论,而是要引起我们重视熟练处理人� 所谓的非意图的性质甚至都无法刻画,除非我们清楚意图之性质为何;我 愿争辩,这实际已经设想了一种关于行动者理性的解释。

有关人类行动的无意后果的作用,可以提出几种不同类型的问题。例如,我们会感兴趣为 什么某一特定事件发生了,尽管事实是没有人想要它发生。历史学家因此可以追问,一战为 什么会爆发?虽然当时的交战国没有一个能想到其行动会产生这样一个结果。

这类向来让自然主义社会科学家们着迷的问题却是关系社会再生产的条件问题。或者说, 他 们试图证明社会制度具有超越个人所参与的特定互动情境的性质。在这里功能主义和自然主 义的结合有其特殊的功用。因为功能解释的要点通常是证明使社会制度存在和持续的种种理 由,这与行动者为他们如何行动所持的那些理由大为不同。

部分的是对功能主义修正地批评和考查的结果,有一点已经变得显然,即对制度再生产的 论 证已不能再诉诸于各种社会需要,除非是以“好象”(asif)之类的非真实条件句式陈述的理 由。一种完全值得赞赏并通常是必然的提问是,为了维持一堆现有的社会制度,必须满足怎 样的条件。而这类问题是设想对社会再生产机制进行分析,它本身不提供也不会自行给出关 于各种再生产机制的解释。所有巨大规模的社会再生产都是在“混合的意图”下发生的。换 言之,社会制度的持续存在乃是行动之有意和无意结果的混合作用。对混合方面必须加以仔 细地分析,它们也是历史地发生和变化的。

各种社会再生产的情形构成一个范围,在此范围内可将受到高度监控系统再生产的情况与 那些包含一种对无意后果反馈的情况区分开来。对系统再生产状况的监控无疑是一种现代现 象 ,它与现代社会的出现和各种现代组织的形成联系在一起。

针对以“x的功能是……”这样形式的命题对社会再生产所做的解释,可以提出双重反驳: 第一,正如前文已经指出的,这样一个命题没有解释价值,用于说明社会行动时,只有以非 真实条件的句式,该命题才有因果上的可理解性;第二,该命题的目的性概念含义不清。在 系统再生产受到高度监控的情况下,(行动者的)目的与社会制度的持续之间的联系是直接和 深入的。而在一种非意图的反馈发生作用的地方,再生产过程的机制则全然不同。辨别这些 差异是基本要求。

这些思考虽然复杂,但对分析社会科学的实践影响却有重要的意义。主流社会科学——惯 以纠正常识为己任,这就是偏见。我指常识为行动者关于社会生活的陈述性信念和社会再生 产的条件。考虑到他们的自然主义观点,正统共识的支持者设想社会科学的实践内容具有一 种技术形态。社会科学纠正行动者关于社会行动或制度的虚假信念。如发生在自然科学中的 情况一样,随着我们对社会世界的了解不断加深,我们就可以改变它。这种观点在社会科学中有其深远的渊源,至少可追溯到孟德斯鸠,并为孔德、涂尔干和所有自然主义版的马克思 主义所强调。

假如前面的论点是有效的,这样一个观点也是站不住脚的,至少在象这些学者发挥的这种 观点的形式上是如此。社会科学的确也包含对常人行动者所持的关于社会世界虚假信念的批 判。但这些批判的概念和理论得以构成的背景、其实践的意涵与自然科学的(概念)大为不同 。社会科学关注持有观念和创造观念的行动者,他们会对他们的行动以及如此行动的条件做 理论概括。今日的自然科学,正如已经在新近的科学哲学中所澄清的那样,也是关涉解释学 的。科学是一种解释的努力,各种理论在此努力中建构意义的框架。但与自然科学不一样,社会科学涉及一种双重解释,因为在那里发展出来的概念和理论,理论要发生效力的那个世 界 ,是由进行概括和理论思考的个人的各种行动构成的。社会科学不必向身处其中的行动者解 释社会世界的意义。正相反,社会科学的技术观念必然是寄生于常人观念之上的。正是在此 意义上的,如温奇所说,技术的社会科学概念逻辑上与日常世界的概念相联系。要写出有关 人类行动的真实叙述,须设想社会学的观察者已经获得行动者据以指导其行动的共同知识。 要能够描述行动者在任何既定的行动脉络中的所作所为,条件是能够在该生活形态中“过日 子”。

温奇所完全未曾考虑的是,社会科学的概念是被制造来分析社会世界的,却又反过来被纳 入这个世界。自然科学的概念和理论则完全与“它们的”世界隔离:自然的客体世界。与自 然科学成就所显现的丰富创新性相比,这种吸纳过程有助于说明社会科学发现的明显的平庸 性。

社会科学的平庸性已成为主流社会学从业者忧虑的一个主要来源。为什么社会科学产生不 了类似自然科学发现那样的关于社会世界的发现?如果这类发现不存在,我们似乎也就不能 发明可 不过这一观点是错误的。自现代 伊始,社会科学就对社会世界具有并继续具有一种深广的实践影响力。事实上可 但社 会科学的实践影响并非主要是技术的影响。而是通过社会科学的概念被吸纳到社会世界中� 当社会科学概念为常人行动者所接纳并融入社会活动中,它 们自然成为社会例行实践中人人谙熟的要素了。它们的原创性在丧失,即便最初它们在被建 构时如同自然科学中的任何新发明那样新颖无比。

社会科学的早期历史与15和16世纪的政治理论的出现有密切关系。在马基雅维利和其他学 者的著作中诞生了政治学的新话语,内容包括主权概念和政治学概念本身。正统社会科学家 或许会设想这些理论家只是在描述社会生活中正在发生的变化。他们当然是在描述这样的变 化,但并不仅仅是描述。政治科学话语的创新有助于建构如今的现代国家。思想家们并非仅 仅描述一个被独立给予的世界。若没有主权概念,现代国家就是不可思议的。进而,主权概 念是一个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现今全都掌握自如的概念。无论何时只要我们使用护照从一国旅 行 至另一国,我们就在表明对主权概念、公民概念和此范围内的相关概念的某种实践的把握。 不存在对一个被独立给予的国家制度的世界的单纯描述,这些描述参与建构了那些制度。

经济学新话语提供了第二个例子。人们可以设想早先的经济学家只是描述发生在19世纪社 会的一系列变化。他们当然在描述变化,但他们也在做更多的事。经济学话语也建构性地进 入如今的工业社会中。如果日常行动者不能掌握诸如投资、风险、成本甚至经济学概念的话 ,工业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这样,社会科学的概念不可避免地为常人行动者的理论和实践所熟悉,不会局限为一种专 业 的话语。社会科学与社会世界的关系并非是中立的,如同一种技术改造的工具那样;批判也 不能限定于仅仅针对虚假的常人信念。双重解释的含义是,社会科学家不得不对社会变化的 结果怀有警醒意识,因为正是他们的概念和理论对他们力求分析的社会产生了改变的效应。

学术论文怎么写 篇6

各位领导,老师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市教育学会的学术年会,这也是一次年度工作总结和工作动员会。去年以来,x市教育学会在市教育局的重视和支持下,各区县教育学会和学校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发挥学会服务功能,广泛开展群众性教育科学研究,取得较好的成绩,为推进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广东教育学会20xx年学术讨论会和广东省第十届中小学校长论坛上,x市教育学会分别荣获优秀组织奖。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营造学术研究氛围

市教育学会于去年11月份,便发出《关于征集x市教育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活动的通知》,本次年会主题为:“提高质量,均衡发展”。全市共征集教育科研论文2049篇,经过专家的评审,获一等奖112篇、二等奖549篇、三等奖729篇。本次年会的论文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有效地推动了全市中小学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调动和促进了广大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二、组织会员积极参加教育科学研究

1.20xx年广东教育学会为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导广大教师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发出了“关于开展广东教育学会小课题研究项目的通知”。小课题研究以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其切入口小、针对性强、研究周期短,有利于调动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教育科研的行列中来。市教育学会积极响应,认真做好组织工作,x市广大教师踊跃申报,全市申报并通过立项的课题共有284项,并于今年3月16日在东厦中学举行了小课题研究负责人培训活动。

2.广东教育学会学术讨论会于去年12月在广州市隆重举行。本次讨论会的主题是“我与教学改革”。市教育学会积极发动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师,结合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势,以及各单位、各学校的具体实际,抓住当前的热点难点问题,撰写文章,踊跃参加论文评比。在讨论会上,我市共有787篇论文荣获各种奖项,其中一等奖62篇,二等奖357篇,三等奖331篇,青年一等奖16篇,青年二等奖21篇,获奖数量在全省名列前茅。x市教育学会也获得了优秀组织奖。

3.组织我市校长参加“第十届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论坛”活动,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新课程、教学改革十年的回顾与前瞻:困惑与突破、争议与创新、经验与愿景。”我市有多篇论文获得不同等次的奖项。

三、办好《教育》杂志

市教育学会通过与市教育局联合主办、编辑出版《教育》杂志,及时落实上级对教育工作的部署、传递教育教学改革动态以及各会员单位的教科研工作信息等,有效地促进了会员之间相互的联系与沟通,也为广大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了最新的教育资源。20xx年,共编辑出版《教育》杂志6期,发表文章250篇、72万文字,得到了新闻出版部门的肯定,已经顺利通过了广东省新闻出版局的审核。

四、加强学会建设

根据市教育局的部署,为进一步扩大市教育学会的服务范围,规范x市各学科研究会的管理,筹备成立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特殊教育等20个专业委员会。目前市教育学会已经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拟上报市民政局办理相关手续。同时市教育学会认真做好社团年度审核工作,通过这些工作使市教育学会不但扩大队伍,并且规范有序。

20xx年,x市教育学会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按照市教育局的总体部署,围绕新形势下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做好市教育学会学术年会论文征集工作,推动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进一步深入开展。

2.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就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举办学术讲座;

3. 加强同其他省市学会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和广东教育学会开展的各项活动。

4. 进一步建立健全学会管理制度,加强市教育学会属下专业委员会建设,使学会工作正常化规范化,推动我市教育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5.组织参加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评奖活动。

6.办好《教育》杂志,进一步提高《教育》的文章质量和办刊水平,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服务。

同志们,市教育学会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希望各区县教育学会和广大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求真务实的态度,支持教育学会的各项工作,努力搞好教育科研工作,为加快我市基础教育发展、建设教育强市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学术论文 篇7

在官方统计中,去年哪个高校的科技论文最棒?日前,教育部公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统计结果显示,产出被引用次数高于学科均线(即表现不俗)的论文占本校全部论文比例的统计中,排名居首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高大上的北大清华,而是很多人并不熟悉的苏州大学。

这份榜单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对20xx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的。统计。以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统计,20xx年度,我国作者为第一作者发表的国际论文共20.41万篇,其中82.77%的论文产自高校。而在被引用次数高于学科均线(即表现不俗)的69064篇论文中,仍然有82.7%出自高校,在表现不俗的论文占本校全部论文比例统计中,苏州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摘揽前三甲,比例超过45%。在20xx年全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中,75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来自高校,其中北京大学6篇、浙江大学6篇、复旦大学3篇、哈尔滨工业大学3篇、东南大学3篇。

教育部还透露:20xx年,高校牵头承担973项目占全国68%,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占67%,牵头仪器开发专项或承担子任务占90%,获得三大奖占全国60%;发表SCI论文占全国82.77%。高校用全国9%的人力和7.6%的经费,实现了发表SCI论文数超过全国80%,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占据半壁江山。

学术论文怎么写 篇8

1、本文选题较合理,贴合行政管理专业要求。全文以……为主题来分析论证,对提高我国行政管理的…………具有参考与借鉴意义。资料论证也较科学合理,格式较规范,参考的资料紧扣文章主题需要,但创新点不够,论证不够,尤其文章最终一部分论证太薄弱,缺乏说服力。总体上基本到达毕业论文的要求。

2、该文

3、本文以xx为题,重点探讨xx。选题贴合贴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目标与专业特色,并且选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文章结构安排合理,层次清晰,写作时参考的相关文献资料与主题联系紧密,并且参考的资料较新,在写作过程中作者能较好地运用行政管理专业基本知识原来来分析行政xx,在论证过程中,主要用理论论证和事实论证。但文章不足之处在与部分语句表达不清晰,论证还不够深刻充分,创新点不够。总体上贴合毕业论文要求。

4、研究xxx为题,充分的体现时代特色性。能为中国行政管理问题的解决供给参考价值。全文结构合理,思路清晰,观点明显。在论证过程中能教好的将论证与案例论证结合起来。不足之处是部分论点的论据还缺乏说服力。

5、论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采用了递进式的分析结构,逻辑性强,文笔流畅,表达清晰,重点突出。文章格式贴合学术规范。反映作者具有较强的独立科研本事。论文证明作者掌握了企业管理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6、论文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等方法来论证自我的观点,研究方法较为科学。论文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一是构建了融合结算分析的新模型,二是比较系统地运用实证分析方法从多角度分析影响融合结算的因素。三是平台设计理念新颖,投资低,可操作性强。论文有相当的理论深度。论文观点鲜明,论证清晰有力,论据充分可靠,数据准确,资料详实,文献综述丰富而规范。不足之处在于电信融合计费的实验论证还不够全面,有效工作量不够。

7、文章篇幅完全贴合学院规定,资料基本完整,层次结构安排一般,主要观点集中有必须的逻辑性,但缺乏个人见解。

8、选题贴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目标,能较好地综合运用社会理论和专业知识。论文写作态度认真负责。论文资料教充分,参考的相关资料比较充分,层次结构较合理。主要观点突出,逻辑观点清晰,语言表达流畅。但论证的深度还不够。

9、该课题选题新颖,紧密结合临床,设计合理,属于本学科研究热点,研究工作具有必须的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论文的资料与题目基本相符,结构完整,格式规范,层次清楚,条理分明,语言通顺流畅,资料丰富。文献材料收集丰富详实,基本涵盖了本学科相关的主要文献,并对本学科发展趋势有必须的归纳作用。数据资料充分,论述过程严谨,思路清晰,综合运用了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分析方法选用得当,结果可信。论文撰写严肃认真,推理贴合逻辑,结论和提议具有现实意义,是一篇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硕士生论文。

10、此文首先值得肯定的是选题的立意较好。也是较有研究空间的论题。论文在有限的篇幅里,也基本能叙述清楚。该专题属于业内研究程度及第一手资料文献都积累较多的领域,注意充分吸收已有研究成果以支持自我的分析研究。

学术论文 篇9

课堂上教师应该如何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宽容、和谐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和回答勇气,下面与大家分享让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论文,希望大家在学习中得到提高。

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问题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自然,极大阻碍学生思维、智能发展的传统教学模式——师问生答已经不可取了,当前,我们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习惯,以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为了能达到这个目标,我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营造氛围,使学生敢于提问

学生们的学习总不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他们天真、单纯、幼稚、自尊心强、容易受伤害。特别是差生,总是担心自己问德太简单或问错了,被同学、老师取笑。融洽师生关系,创设愉快、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才能使学生敢于提问,主动参与。因此,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宽容、和谐的学习气氛,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亲切的微笑,和蔼可亲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即使学生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尤其对学困生,只要他们能提问题,就要给予表扬。

二、激发兴趣,使学生主动提问

如我刚上三年级语文《说声对不起》时,我让同学们初读课文,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学生纷纷拿起笔读起课文来。我在学生中巡视,发现居然大部分学生只是拿着笔做样子,根本没在书上作任何记号。 5 分钟之后,我说:“现在请你们把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学生们都茫然地望着我,没有一个人敢举手。我不禁想:看来学生还没有养成提问题的习惯。于是,我笑着对同学们说:“你们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呀?有就提出来,我最喜欢勇敢的同学。谁第一个举手?”我充满期望地看着大家。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仍然不敢举手。这时,一位男同学非常小心地举起了小手。我立即请他起来发言。“老师‘切碎’是什么意思?”他轻声地问。“你是班上最勇敢、最聪明的孩子,你提出了第一个问题,了不起,请大家掌声鼓励!”我把这位学生大大地表场了一番。我看到其到同学眼里流露出羡慕的目光,心里窃喜,榜样的作用有效了,坚冰打破了。“老师,‘凑到’是什么意思?”第二位同学又站起来提问了,我又鼓励了一番。“老师,‘报喜’是什么意思?”第三个同学问。学生具有思维定势和从众心理,他们都停留在就词语提问的水平。 在老师的鼓励和诱导下,一个又一个问题提出来了。虽然有的问题与课文中心无关,没有多大思考价值,但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激发和培养,这样就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索转变,感受到思考、质疑带来的无穷乐趣。

三、教给学习方法,使学生善于提问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首先要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每学一篇课文,我都要引导学生课前自学,在预习时就要求他们提出问题,并在讲读过程中不断启发和鼓励学生质疑的兴趣。调动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并鼓励学生带着疑问自己去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积极思维、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好手段。

四、内外延伸,提供疑异的空间

学生在课堂上和课文中所学到的`知识是十分有限,课本以内的生活,是我们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它是求异思维能力培养的源头活水,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由课内延伸到博大的知识领域里,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只有重视课内外结合,才能为学生的认知活动、语言活动、思维活动、情感活动,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源泉。这样学生的求知欲就更加强烈了,于是也就更加好问了。

课内外结合,可以为课堂积累,课中释放,课后延伸这三步骤。这样课前收集,课中练习时学生便有表现欲。学习后并没有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习,做到以点引篇,以一篇带一组,使学生在实践中吸引更多的知识

总之,教师要把教学活动真正变成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创造的过程,彻底改变那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创设和谐的气氛。做到学生敢疑乐问,让他们敢说“不”,让他们有独特的见解,让他们标新立异。正如叶圣陶所说:“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不徒坐听老师之讲说。”只有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才能形成独立自尊的健全人格,相信我们所培养出的下一代

以上分享让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论文的全部内容,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希望大家喜欢!

有关学术论文 篇10

尊敬的xx:

您好!

第xx届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国际学术会议将于20xx年9月3日至5日在吉林长春举行,大会主题:“集工业工程专家之智慧,促进产业创新与发展,助推全球经济腾飞”。

作为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领域的重要国际性学术盛会,它将回顾、总结、推广过去一年来这一领域里所取得的创新成果,其使命即为这一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提供一个理论研究和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本届会议将特邀国内外数位在此领域学术卓越的学者专家做精彩的主题报告。

本次大会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和ieee北京分会联合主办、吉林大学和中国一汽集团公司教育培训中心承办。在本次会议上发表的文章将会被ieeexplore收录,同时被ei检索。

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主办的“20xx第二届工业工程企业应用与实践高峰论坛”将与国际会议同期召开,届时将有数位管理经验丰富的国内外知名企业高管讲述工业工程应用案例,并深入到中国一汽轿车生产一线,由专家、现场技术人员,实地讲解工业工程在汽车行业的应用与创新。

您在研究领域的成就,有目共睹,您在学术界的威望,人皆仰慕,我们诚挚地邀请您,拨冗光临此次盛会,您的到来将使大会更加精彩。

一、会议日程:

1.20xx年9月2日,嘉宾报到。

2.20xx年9月3日,开幕式、主题报告。

3.20xx年9月4日,各分会场小组专题会议报告。

高峰论坛报告交流。

4.20xx年9月5日,参观考察

二、会务相关事项:

1.报到地点:长春国际会展中心(距长春龙嘉国际机场22公里)。

2.大会网址:

3.联系人:xxxxxx

邀请人:xx

xx年x月x日

学术论文怎么写 篇11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社会经济发展,食品科技及食品工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食品市场得到空前发展。但伴随着三聚氰胺,雀巢奶粉被指含砷等由食品原料污染、食品添加剂滥用及食品包装不达标等引发的新闻事件的曝光,使得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为积极参与提高和保障食品安全的活动,以科技研发成果促进我国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由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天津科技大学主办,《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编辑部、天津科技大学包装与印刷工程学院承办的“中国食品包装学术会议”将于20xx年11月23-25日在天津财富豪为酒店召开。

本届会议是中国印刷包装学术界一次较高规格的国际性研讨活动,将邀请与食品及食品包装技术相关的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的国内外学者,共同交流食品及食品包装技术研究进展,探讨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各学科的研究方向,旨在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印刷包装学术进步与发展。

会议分为主报告会和专题报告研讨会。主报告会将由米兰大学食品、环境与营养科学系luciano piergiovanni教授、泰国农业大学包装与材料技术系ngamtip poovarodom教授等国际知名学者做特约主报告;第二天的分组专题报告会将针对功能食品包装材料技术,创新食品包装设计,食品包装装潢印刷,食品包装新工艺、新机械,食品运输包装,食品包装安全,食品包装物流管理与溯源技术等专题进行口头报告和学术交流。

组委会诚挚地邀请海内外从事印刷包装研究的学者、专家,及企业界人士莅临本届盛会,参与交流!

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

x大学

x年xx月xx日

有关学术论文 篇12

1.1 题名与层次标题

1.1.1 题名

题名,是能反映论文中特定内容的恰当、简明的词语的逻辑组合。一个好的题名,常会使文章增色添辉,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如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因此,在写作时应考虑用言简意赅的20字以内的词语� 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题名中常见的问题如下:

1)题目大、内容少和题目小、内容多。这主要是没有把握好文题关系。对于前一种,或根据内容重新给题,或根据题目充实内容;对于后一种,应把握好与题目无多大关系的略写或不写。

2)随意设置副标题。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设副标题,仅在靠正标题无法完全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时加设。同时要注意避免副标题大于主标题。

3)连用同义、近义词。如“××分析研究”,“××研究探讨”。“分析、研究、探讨”为近义词,题名中保留其一即可。

4)拔高文章层次。有的文章只是一般的论述分析,谈不上研究,但作者往往喜欢冠上“研究”二字作为题目,这就很不恰当地拔高了文章的层次,因此“研究”一词应当删去。

1.1.2 层次标题

科技论文层次划分的章条序码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但不少作者仍在沿用中文数字表示法。

层次划分的章条层次可分为若干级,各级号码之间加一小点,末尾一级不加。层次分级以一般不超过4级为宜。它的正确位置是各级章条顶格书写。层次标题中,最好不用标点符号,实在删不下去的,可采用空格方法断开。

1.2 作者署名与摘要

1.2.1 作者署名

对于论文作者,除在题名下方署名外,还应在首页地脚处(下方)对文章的主要作者按以下顺序刊出其简介: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及主要从事什么研究。便于让读者更详细地了解论文责任人。

1.2.2 摘要

文摘是现代科技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它的详略程度取决于文献内容。文摘写作中,其四要素——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可根据文摘类型有所侧重。通常中文文摘以不超过400字为宜,纯指示性文摘应控制在200字上下。外文文摘不超过250个实词。文摘中要用第三人称,不要使用“本人”、“作者”、“我们”等作为文摘陈述的主语。这是绝大多数作者要注意的地方。

1.3 正文与正文中图和表中英文对照

1.3.1 正文

正文是科技论文的核心部分,在引言引出问题后正文中加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一部分是作者研究成果的学术性和创造性的集中表现。有的论文思路混乱、结构松散、层次不清,令人把握不准文章主题,这主要是作者没有掌握好正文的论述方式。

正文的论述方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将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作为一个整体,对有关各方面作综合性论述;另一种是将所研究的全过程按研究内容的实际情况划分为几个阶段,再对各阶段的成果依次进行论述。

1.3.2 图和表中英文对照

现代科技刊物中图和表用得较多,它们已成为科技文献中不可缺少的表述手段。由于它们的运用,使所表述的内容的逻辑性、准确性更强。论文作者在撰写时较好地运用了图、表来表述,但不少作者忽略了论文在对外交流时必要的图和表的中、英文对照,这就势必影响外国读者对论文的理解。他们虽然能从英文题名、英文摘要中得到论文的创新内容及定量式定性的信息梗概,但对事物运动过程和事物之间的关系参量变化过程及试验的数据等更多的重要信息仍无法了解,因此,图和表的中、英文并列给出将便于外国读者了解作者得出结论的重要依据,并由此获得感兴趣的信息。

另外要注意,科技表格采用三线表格,必要时可加辅助短线。

1.4 结论与参考文献

1.4.1 结论

论文的写作目的就是要展示其结论。结论是论文的基本构成成分,因此一篇论文不能不写结论,但又不能是正文标题的重复,还要避免以“结果与讨论”作结尾的论文出现其内容仍属“结果与分析”,因为这样会缺乏真正的讨论内容,也没有结论性的文字。

1.4.2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现代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一部分也往往被作者忽略,有的尽管列出,却很不规范。几种主要的标准著录格式见下:

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文集中析出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献起止页码。

期刊中析出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报纸中析出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学位论文[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保存地:保存者,年份。

会议论文[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会议名称,会址,会议年份。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所录参考文献必须在文中句后右上角标出,按顺序排列。文后参考文献的序号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

学术论文怎么写 篇13

邀请函

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及法治建设,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州学刊杂志社、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现代服务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办,河南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协办的“生态文明与法治建设”学术研讨会将于20__年5月19-21日在郑州市召开,特邀请您届时莅临参加。

会议具体事宜安排

一、会议主题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2.20__年《环境保护法》实施跟踪研究;

3.环境公益诉讼研究;

4.生态补偿法理论与实践研究;

5.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二、会议时间

20__年5月19日(周五)报到,20日全天会议,21日离会。

三、会议地点

郑州市郑东新区郑开大道与康庄路交叉口东北角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原河南省财专)学术交流中心

电话:

温馨提醒:会议代表请于5月19日14:00—21:00在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学术交流中心一楼大厅报到,20日会议在二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会议不安排车辆接送,会议代表请按照以下路线自行前往报到地点。

(1)郑州市内公共交通路线

乘坐地铁1号线到市体育中心站(b口出)下车,换乘游568路或570路公交车到康庄路口下车即到。

(2)自驾行车路线

京港澳高速郑州新区站出,沿郑开大道向东2公里到康庄路口。

welcome

四、会议费用

本次会议不收取会务费。交通费、住宿费自理。

五、会议论文提交

与会人员请撰写与会议主题相关的学术论文,字数在万字左右为宜。论文提交截止时间:20__年5月10日。论文提交邮箱:。论文首页左上角请注明“生态文明与法治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

六、会议回执与书面邀请函

与会人员请于20__年5月12日之前将会议回执发邮件至邮件标题请注明“生态文明与法治建设学术研讨会回执”。

会议报到处备有正式的会议邀请函,与会人员可在报到时自取。

七、会议联系人

中州学刊杂志社、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工作人员组成会务组,负责会议接待、文秘等事宜。

会务组联系人: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