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论文(精选11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

体育锻炼论文 篇1

论文摘要】: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探讨了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一些心理缺限的症状提出了与之相应的体育锻炼的疗法。

经济飞速发展、信息膨胀、社会节奏不断加快的21世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人际关系越来越微妙,怎样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人们生活在一个缤纷复杂的大环境中,这样就要求人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要求。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什么是"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健康。人类对健康内涵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同时,个体的心理健康日益得到现代社会的广泛重视。综合许多学者的不同的观点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的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内部状态,个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并充分发挥其身心的各种潜能,在应付各种问题和环境时更多表现出积极的倾向。众所周知,体育锻炼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体育锻炼通常是指那些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有些人把体育锻炼理解为任何形式的身体活动,日常生活中的行走到打扫卫生;有些人则认为,体育锻炼是做大量的有氧运动或力量练习。可以看出人们对于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还不够明了。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不同的运动项目对人的心理健康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体育锻炼与情绪方面

体育锻炼可以改善情绪。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指标。良好的情绪对人的行为具有增力作用,消极的情绪会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工作,还会对人的身体心理产生许多不良影响。长时期的情绪压抑,忧虑和紧张,还可导致疾病。有调查表明,人运动时大脑会产生一种类似吗啡作用的物质---内啡肽。吗啡的作用是消痛并使人产生欣快感,内啡肽也会产生欣快感,它可以降低抑郁、焦虑、困惑以及其他消极情绪的程度。体育锻炼也给人们提供一个机会,使人们能够分散对自己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力,在单调重复性的技术动作中,通过冥想思考等思维活动,可能促进思维反省和脑力的恢复,这种对注意力的有效集中或转移,可以达到调节情绪目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机体产生极大的舒适感。在各种运动项目中,去感受运动的美感、力量感、韵律感、从而陶冶情操,开阔心胸,激发生活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形成豁达、乐观、开朗的良好心境。

(二)体育锻炼与人格方面

人格,也称个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目标以及健康、积极、进取向上的人格。体育竞赛中的取胜催人奋发向上,有利于个性形成。而失败也是对人格的一种考验,在失败中挖掘有利因素可以看到成功的希望。体育运动能提高心理耐挫水平,在遇到挫折、困难时能正确地面对和处理各种挫折和困难,形成高尚的人格和独特的个性。

(三)体育锻炼与心理适应方面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与人的交往不仅反映了人的健康状态,人与人中正常、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经常到公共场合进行体育锻炼,不仅可改善人际关系,而且能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亲近感,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有利于个体忘记工作、生活带来的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从而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

(四)体育锻炼与智力方面

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人要有正常的智力,就必须有健康的神经系统和身体。认�

对于学生来说是要求其学习效率,是由大脑的高级神经系统所决定的,经常从事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可促进肌体的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增强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使大脑供氧充分,进而使记忆力增强,思维更加敏捷灵活。通过进行体育锻炼可使学生紧张的大脑皮层得到休息,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结语

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智力,促进身体健康,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身体产生极大的舒适感,在运动中享受节奏韵律。体育可给人们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有助于消除体育之外的阶层或文化上的差距,有助于消除孤独心理,冲破"闭关自守"的生活方式,从而增进和发展与不同类型的人的交往。体育运动对于人的心理健康的积极促进作用是其他任何方式、手段所无法替代的。我们要充分利用体育运动的有利条件,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发挥其特殊功效,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同时,健康的心理又能促使机体战胜各种病魔的侵袭和摆脱各种挫折及逆境。因此,心理健康的持续化、年轻化,需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顾渊彦。体育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姐刚彦。当代锻炼心理学研究[J].体育科学,2000,(1).

[3]江宇。体育与人的心理健康[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9).

[4]李京诚。身体锻炼心理某些领域的研究综述[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3).

[5]汪继兵。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促进[J].黄山学院学报,2006,(10).

[6]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刘协和。心理卫生大全[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体育锻炼论文 篇2

随着“家庭”人口流动趋势的出现,城市中流动儿童的数量急剧上升[1]。然而,他们的城市生活状况不容乐观,已有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群体城市适应状况较差,仍是一种“局部适应”,还是城市的边缘人,未完全融入到城市生活中来[2];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以及各种问题行为。例如,孤独感、自卑感、学习挫折感等心理问题[3]。显然,探讨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状况、影响因素,促进流动儿童更好地适应城市环境,更健康地发展,乃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紧迫而重要的意义。对于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研究者们提出了两个较为突出的观点,一个是过程论,另一个是变量论。过程论指出了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会经历兴奋与好奇、震惊与抗拒、探索与顺应、整合与融入四个阶段[4];变量论指出了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标准总体来说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心理适应,二是社会文化适应[5]。本文主要以城市适应的过程论为依据。以往研究主要关注歧视[6-8]、社会认同[9-10]、家庭环境[11-12]、教育安置方式[13]和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影响。王中会等人(2013)对流动儿童的区域文化适应与城市适应进行了研究,其中,文化适应包括生活方式适应困难和人际观念适应困难两个维度。其研究表明,人际观念适应容易的流动儿童探索与顺应越多;生活适应容易、人际观念适应容易的流动儿童,整合与融入越多,流动儿童人际观念适应困难显著高于生活方式适应困难[14],可见人际观念适应对城市适应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也为本文提供了研究新思路。人际交往能力是建立和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对个体的人际适应有直接影响,同时也能反映个体的其他适应特征。MarkLeary关于自尊的社会计量器理论[15]认为,人际交往能力好的个体通常能被他人接纳和喜欢,其自尊水平也较高,进而影响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力。Prelow等人(2007)发现,社交能力是社会环境风险(如母亲的心理疾病、母亲的养育压力、经济压力、社区环境)影响青少年适应的中介[16]。因此,本文假设人际关系能力是影响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一个重要因素。体育锻炼对个体心理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愈来愈受到关注。研究者对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体育锻炼能够提供更多积极社会反馈及同伴认同,从而完善个体的自我观念,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17]。体育运动帮助儿童尊敬自己和他人的身体;积极提高自尊和自信,促进社会认知的发展和学习成绩的进步[18]。Fox(2000)对以往的研究进行分析, 同时,身体锻炼对于社会适应的作用也已被证实。如,RichardBailey(2006)[20]认为,体育具有使儿童的身体、生活方式、情绪、社会性和认知发展方面提高的功能。Sibley等人(2009)认为,运动可以改善儿童的认知功能,并且发现,儿童的运动能力越高,代表儿童大脑的神经发展越成熟,且认知功能中的分辨功能指标也就越高[21]。袁建伟(2010)研究认为,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良好的体育行为有利于流动儿童的个体社会化与城市融入;作为一种面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加深参与者的彼此了解,减少社会隔阂,有利于培养流动儿童社会化,促进流动儿童更好地融入城市。因此,体育活动可 综上,本研究将同时关注人际交往能力和体育锻炼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影响。同时,考虑到流动儿童群体很大一部分时间生活在学校,对学校的归属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对城市的适应状况。流动儿童自身以及外在诸多因素可能也会通过影响学校归属感从而间接地对城市适应发生作用。因此,本研究假设学校归属感在人际交往能力和体育锻炼对城市适应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另外,考虑到小学低年级儿童完成问卷填答的局限,因此,本研究被试包括小学高年级和初中流动儿童。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北京市某三所打工子弟学校,有效被试301名,其中,小学高年级165人,初中136人;男生168人,女生133人;年龄在9岁-1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2.32岁。

2.2研究工具

2.2.1人际交往能力问卷采用Buhrmester等人(1988)编制[23]、王英春等人修订的人际关系能力问卷[24],包括5个维度:发起交往、提供情感支持、施加影响、自我袒露和冲突解决。该问卷共35个题项,5级评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示人际交往某方面的能力越强。研究者指出,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25],本研究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52-0.68之间,总体为0.88。2.2.2身体锻炼等级量表采用武汉体育学院梁德清等人(1994)修订[26],从身体锻炼的强度、一次锻炼的时间及频率三个方面来考察身体锻炼量,并以身体锻炼量来衡量身体锻炼参与水平。身体锻炼量的得分=锻炼强度得分×(锻炼时间得分-1)×锻炼频率得分。每个方面各分5个等级,5级评分。身体锻炼量最高分为100分,最低为0分。该量表重测信度为0.82。2.2.3学校归属感问卷采用徐坤英(2008)编制的中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27],包括5个维度:学校环境、教师行为、学校投入、同伴关系、学校融入。该问卷共24个题项,5级评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示学校归属感越强。本次测量中各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63-0.78之间,总体为0.88。为了验证学校归属感问卷的结构效度,本研究用结构方程建模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数据与模型拟合良好:χ2/df=2.70,NNFI=0.93,CFI=0.93,GFI=0.92,AGFI=0.91,RMSEA=0.05。2.2.4城市适应问卷采用刘杨(2008)编制的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量表[28],包括4个维度,48个题项,5级评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4个维度分别为:兴奋与好奇,分数越高说明流动儿童第一阶段兴奋、好奇、高兴等情绪状态越高;震惊与抗拒,分数越高表明流动儿童第二阶段表现出孤独、害怕等情绪状态越高,为想象和现实的差距感到震惊和失望的程度越大;探索与顺应,分数越高表明流动儿童第三阶段思乡情绪,孤独、害怕等情绪状态越少,个性越开朗;整合与融入,分数越高表明流动儿童第四阶段高兴、舒服的心境越多,对北京的生活满意度越高。本次测量各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74-0.79之间,总体为0.89。为了验证城市适应量表的结构效度,本研究用结构方程建模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数据与模型拟合良好:χ2/df=2.67,NNFI=0.92,CFI=0.92,GFI=0.91,AGFI=0.90,RMSEA=0.06。

2.3研究程序

由经过培训的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担任主试,所有问卷采用集体施测的方式,当场收回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用SPSS19.0和Amos17.0进行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

3.1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在性别、年级上的差异

根据城市适应的理论构想,四个维度属于不同的阶段,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分别以四个维度为因变量,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在性别上差异显著(t=2.87,df=299,p<0.01),女生的城市适应好于男生;年级差异检验发现,初中生在兴奋与好奇上得分显著高于小学生(t=-3.79,df=299,p<0.001),震惊与抗拒上得分显著高于小学生,(t=-10.39,df=299,p<0.001),探索与顺应上得分显著高于小学生(t=-2.41,df=299,p<0.05)。

3.2流动儿童人际交往能力、体育锻炼、学校归属感

与城市适应的相关分析计算身体锻炼量、人际交往能力、学校归属感和城市适应4个维度的相关,结果如表2所示。相关分析表明,流动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学校归属感、城市适应三者两两显著相关,流动儿童体育锻炼与学校归属感、城市适应中震惊与抗拒、探索与顺应显著相关。人际交往能力与城市适应的4个维度均有显著正相关,其中,与兴奋与好奇、探索与顺应和整合与融入的相关程度较高,均在0.54以上,与震惊与抗拒相关较低;体育锻炼与震惊与抗拒显著负相关,与探索与顺应显著正相关;流动儿童人际交往能力、体育锻炼均与学校归属感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与0.25;学校归属感与城市适应显著相关,与兴奋与好奇、探索与顺应及整合与融入为显著正相关,与震惊与抗拒有显著负相关。

3.3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在人际交往能力、体育锻炼

与城市适应中的中介作用检验根据相关分析,以及本文先前的假设,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别构建了以流动儿童人际交往能力为外源潜变量,身体锻炼量为外源变量,以学校归属感为中介潜变量,以兴奋与好奇、震惊与抗拒、探索与顺应、整合与融入为内生显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由于身体锻炼量与兴奋与好奇、整合与融入相关不显著,因此在兴奋与好奇、整合与融入中只以人际交往能力作为外源变量,进行模型建构,拟合指数如表3所示。由图1可知,人际交往能力对兴奋与好奇有直接效应(β=0.47,p<0.001)和间接效应(β=0.19,p<0.01),增加了学校归属感之后二者对兴奋与好奇的总效应为0.66,其中,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29%。这说明,学校归属感在人际交往能力与兴奋与好奇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由图2可知,人际交往能力对震惊与抗拒有直接效应(β=0.60,p<0.001)和间接效应(β=-0.23,p<0.01),增加了学校归属感之后二者对震惊与抗拒的总效应为0.37,其中,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62%。身体锻炼量的直接效应为-0.28(p<0.001),间接效应为-0.04,总效应为-0.32,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13%。这说明,学校归属感在人际交往能力、身体锻炼量与震惊与抗拒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由图3可知,人际交往能力对探索与顺应有直接效应(β=0.47,p<0.001)和间接效应(β=0.38,p<0.01),增加了学校归属感之后二者对探索与顺应的总效应为0.85,其中,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44%。身体锻炼量的直接效应不显著,间接效应为0.07。人际交往能力的直接作用显著。这说明,学校归属感在人际交往能力与探索与顺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体育锻炼的直接作用不显著,这说明,学校归属感在身体锻炼量与探索与顺应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图4学校归属感在人际交往能力与整合与融入中的中介作用由图4可知,人际交往能力对整合与融入有直接效应(β=0.26,p<0.01)和间接效应(β=0.44,p<0.001),增加了学校归属感之后二者对整合与融入的总效应为0.70,其中,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63%。这说明,学校归属感在人际交往能力与整合与融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4讨论

4.1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特点

流动儿童的震惊与抗拒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城市适应好于男生,男生在震惊与抗拒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这与前人[29-30]的研究结论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源于男女生本身的性别差异和社会对男女的不同期待有关。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初中生在城市适应四个维度上得分均高于小学生。初中生的年龄以及在生理、心理上比小学生成熟,能更深入地思考问题,有着更深的情绪、情感体验和适应能力。这与前人的研究不一致,王中会等人(2013)研究得出年级变量负向预测城市适应[31],这可能是与选取的被试不同有关,本文中流动儿童的选取范围为4-9年级,王中会等人选取的被试为1-8年级,在以后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4.2流动儿童人际交往能力、体育锻炼与城市适应的关系

流动儿童由于家庭、社会制度、户籍等因� 那么,如何改善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状况呢?本研究得出流动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体育锻炼与城市适应显著相关。但同时也发现,人际交往能力、体育锻炼与城市适应4个维度的相关程度有较大差异,人际交往能力与兴奋与好奇、探索与顺应、整合与融入之间的相关程度较高,与探索与顺应的相关系数达到0.67,而与城市适应震惊与抗拒的相关程度低,相关系数为0.27,这也符合城市适应过程理论,震惊与抗拒为城市适应的第二个阶段,更多的代表城市适应中的适应不良和负性情绪,分数越高表明流动儿童第二阶段表现出孤独、害怕等情绪状态越高,为想象和现实的差距感到震惊和失望的程度越大,而探索与顺应阶段是第三阶段,分数越高表明流动儿童思乡情绪,孤独、害怕等情绪状态越少,个性越开朗,因此人际交往能力与探索与顺应有更高的相关。体育锻炼与探索与顺应为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2,说明体育锻炼量越大的儿童城市适应也越好;与震惊与抗拒为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4,这说明体育段锻炼量越大的儿童其震惊与抗拒就越小,体育锻炼可以对震惊与抗拒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4.3学校归属感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得出流动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与体育锻炼能直接或间接预测其城市适应,基本证实了研究假设。学校归属感在人际交往能力与城市适应的各个阶段中起中介作用。中介作用分析发现,学校归属感在人际交往能力与城市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能通过学校归属感预测城市适应。其中,人际交往能力对探索与顺应的预测力高达到85%,说明在探索与顺应阶段人际交往能力对流动儿童的适应有很大的影响。人际交往能力对震惊与抗拒的预测力为37%,相对较弱,说明人际交往能力的强弱对震惊与抗拒的影响作用并不是很大,可能还受其他重要因素的影响。学校归属感在体育锻炼与震惊与抗拒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体育锻炼与探索与顺应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体育锻炼负向预测震惊与抗拒,其预测力为32%,说明喜欢体育锻炼,身体锻炼量大的儿童震惊与抗拒相对较小,即在城市适应过程中体验到的害怕、孤独情绪以及负面情绪越少,体育锻炼对探索与顺应的预测力为17%,主要是通过学校归属感的中介作用实现的,也就是说体育锻炼对学校归属感有很好的正向预测作用,这一点也不难理解,因为体育活动的合作性、团队意识对置身其中的儿童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得他们在参与到体育锻炼的同时更多的体验到集体情感和团队意识,因此可以正向预测学校归属感。同时,也可以看出,体育锻炼对城市适应的预测力相对较弱,究其原因,是由于流动儿童体育参与程度较低。袁建伟(2010)研究表明,尽管流动儿童自身在参与体育活动方面有着强烈的兴趣与积极性,但是流动儿童在面临学校、社区与家庭这三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下,其参与体育的行为并不容乐观,同城市儿童相比,更多的是被排斥在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阶段所享受的体育快乐之外[32]。我们可以看出体育锻炼在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中的潜力和价值,为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干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视角。本研究结果可以给我们以下启示: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问题可以通过提高流动儿童人际交往能力、体育锻炼以及增强学校归属感来改善。以往的研究都是基于人口统计学变量、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等,而这些因素基本都是很难改变的现实因素,也无法很好地进行干预。本文从人际交往能力和体育锻炼出发探讨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问题,如果能够培养并发挥人际交往能力与体育锻炼的作用,即使那些身处不利社会处境的儿童也能获得很好的发展。人际交往能力与体育锻炼可

5结论

体育体育论文 篇3

1.1提高体育教育训练水平对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过程中,体育教育是文化课程教育很好的辅助,它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帮助他们进行速度训练、力量训练,在长期训练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增强耐力,提高身体素质。提高体育教育水平,改进教育模式,把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学手段融入体育教育训练中,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运动观,培养学生形成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在体育教育训练中增强学生运动积极性,培养真正拥有健康体魄的积极乐观的新型人才。

1.2提高体育教育训练水平对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重要性

1.2.1体育教育训练的目的除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运动观念,锻炼健康体魄外,对学生的心理成长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有调查显示,科学适量的体育运动,有助于帮助学生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缓解生活中的压力,减少负面的情绪出现。

1.2.2在体育教育训练的过程中,许多体育项目讲究团队合作,要求学生以敞开的胸怀接受和帮助队友、相信队友,在长期训练中形成良好的默契和积极健康的心态。

1.2.3提高体育教育训练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适应体育锻炼的强度,培养学生树立坚忍不拔,不断提升自我,不断学习进步的精神,进而帮助学生铸造更加坚韧的精神世界,在运动和生活领域不断追求更快、更高、更强体育运动精神。

2.提高体育教育训练水平的途径

2.1完善体育教育训练考察标准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各高校都在进行着教育的创新与改革,体育教育训练的创新也势在必行。在这一创新过程中,考察标准的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传统的文化课程还是体育教育训练课程,都要有一定的考试和考核来检验教学成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但是,考察标准不能一味的“一刀切”,只注重学生的最终成绩。体育教育训练成果考察要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当然,对于身体素质本身就比较优秀的学生,应当予以充分肯定,但对于身体素质较弱,却认真参与训练,并取得较大进步的学生也应该给予高度评价和肯定,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应当建立一套既顾及体能优秀学生,有兼顾后进学生的考察评价标准,以达到鼓励先进,带动后进,前后兼顾,全面发展的目标。

2.2增强体育教育训练中的趣味性

作为教育中的一环,体育教育也难免会有其他传统教育课程枯燥的一面,并且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本身就不多,我们应当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课堂模式,将枯燥的体育教育训练和趣味教学结合起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以田径为例,众所周知,田径是在体育教学中并不是十分热门的项目,学生的参与热情不高,其发展速度较慢。但是,作为竞技体育中的一种,它也有其独特的魅力。我们可以在传统的田径比赛中加入健康的有趣的元素,例如许多趣味运动会中常常出现的两人三足比赛,负重赛跑等等,喻锻炼于娱乐,减轻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负担感和逆反心理。

2.3善用良性竞争,增强学生参与热情

竞争是人类不断进步的驱动力,也是人们不断学习,积极向上的乐趣所在。我们可以在体育教育训练中引入适当的竞争,进行小规模的比赛,使学生找到不断提升自我,挑战自我的动力,保持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姿态。同时在不断的比赛中,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运动家精神,养成好的心理素质。以乒乓球教学和训练为例,传统的训练,以练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效仿网球比赛的积分制度,将平时的练习,视作小的比赛,进行积分排名,每次比赛的胜负列入个人积分当中,根据积分进行个人排名。这样,使得平时的训练也有了意义,能够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

2.4注重课堂反馈,增强师生互动

2.4.1教育是师生间的互动,不是作为传道者的老师的一言堂。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要多多走到学生中去,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在学习和训练中遇到的困难,懂得他们在体育训练中的想法,及时调整教学方案,适应大部分学生的需求,使他们自愿、自发配合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和训练要求,用很短的时间,获得更大的进步。

2.4.2体育教育工作者和其他教育工作者一样,应该更加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和他们达成共识,用乐趣与信念催动他们前进,而不是挥舞手中“学分的皮鞭”驱使他们被迫前进。

2.4.3体育教育是一门科学,它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学习,不断完善,需要抱着求真务实的态度不断探索、创新。相信在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事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3.结论

社会体育论文 篇4

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能够使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并且能达到加深对理论知识的了解,更好的运用到实践中去。实践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达到能力的提高,符合实践活动的各种条件。实践教学的本质是把学生放入特定的知识环境中,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进而对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实践教学在自然知识方面表现为对已经得到验证的事实进行正确与否的判断,实践教学在社会知识方面表现为对社会事件的发生、结果及影响在价值和效果层次上的分析,实践教学在人文领域的表现则发展成为特定情形之下精神层次方面的内容。

2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在改革开放之初,人们对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的认识主要是看其是否具有相关文凭。这种情况造成的后果就是学校对在校学生的教育侧重在了能否取得文凭的专业考试上,随之而来的就是应试教育完整无缺的体现到了社会体育专业当中。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体育专业在高校中大多数都是新的专业,这样的新兴专业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健全、师资不完备等一系列的问题。在部分的高等院校教学中,社会体育专业只上普修课,很少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培训。在高校对社会体育专业的普修课的课程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了教学人员不重视课程的教学质量。就近10年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状况来看,有250多所院校已经开办社会体育专业,并且办学规模在不断的扩大。但是,随着人们对日益增长的体育娱乐有越来越多需求的情况下,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市场中并没有找到合适的位置。他们在市场中的就业情况仍然令人堪忧,他们中的部分学生在毕业后选择了从事其它与社会体育行业不相关的职业,部分学生选择了到与社会体育专业有关的培训机构中去实习然后再就业。实际上出现这种情况主要的原因是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我国的大部分专家、学者把主要精力放在对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的理论研究上,对社会体育实践教学应如何开展则很少涉猎,即使有些学者谈到了要重视教学实践,也都没有对实践教学具体应如何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3以市场为导向探索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发展对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应如何发展引起了大众的广泛深思。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加到体育活动中来,健身房、体育场馆等各类体育设施在市场中蓬勃兴起,随之出现了各类与健身相关的消费行业,这对于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来说是一个难能可贵的好机会。

3.1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的实践教学基地

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基地是保证教学实践计划顺利完成的基础。高校给予学生固定的实习场所,能够达到让学生把在课本上学习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高校与实践基地建立起长期合作的关系就使得实践教学基地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有力的市场环境基础。在另一层次上,对于实践教学基地的场所选择应该比较广泛,既可以是健身房,也可以是体育公司等能够让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得以充分发挥的地方。此外,各高校在对资源的利用方面,应该本着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态度。高等院校培养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应符合国家的人才培养标准,在进行过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培训后,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体育服务工作者,从事体育方面的教学或指导。

3.2完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以适应市场需求

目前在我国社会体育专业教学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由各个学校自行选择。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体育专业教学在不同的区域文化水平差异较大,学生的体能素质也各有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律选择普通高校的体育教育进行授课和考试,则明显不符合实际,各高校应该根据现行的市场经济原则,合理的选取教材进行讲授。这样合理的安排课程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的兴趣,也对学生毕业后从事指导体育活动有很大的帮助。高校在进行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时,应该在以市场为原则的指导下充分考虑到设置的实践课程要具有针对性,主要面向将来致力于从事体育事业的专门人才。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摸清市场对社会体育的需求与供应,明晰社会对专职体育人才的需求和实际就职过程中存在的差距,防止偏离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综上所述,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课程设置还需要不断的探索。但是无论今后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如何发展,都要建立在市场的基础上,以市场为依据和准绳,培养出适应经济建设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4建立适合市场规律的实践教学基地

经济是市场的推动力,同样市场又是经济的拉动力,经济与市场是相辅相成的。要想有良好的实践环境,我们就要对实践教学基地进行规范,首先就是高校一定要有固定的实践基地并要长期的与之建立合作关系,高校在选择基地时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要有所局限,例如:不要仅仅局限于健身房。高校要做的是要面向全社会的体育公司,特别是应该选择那些可以发挥体育专业的地方进行实践。这是当今时代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发展趋势。社会体育专业教学实践基地的选择更应该以社会的需求为前提,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同时各大高校在基地选择上还要注意资源的利用,要做到以学校为中心向社会全面发展的方式来建设实践基地。

4.1建设社会体育专业校内教学实践基地

校内实践基地可以说是学生最基本的实践基地之一,学生在学校基地可以边学习理论边从事应用实践。高校的实践基地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必不可少的场所之一,学生可以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进行实践,在实践中遇到困难还可以重新学习理论,这个场所是学生步入社会实践的起点,学生通过在校内实习,可以同时提高基本技术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4.1.1校内的多媒体教室和实验室。

社会体育专业教学的重要实践基地之一,学校主要通过多媒体以及实验室教学来完成教学实验、专业实践、理论受教、了解实习任务等工作。对于社会体育专业而言最重要的实验室当属生理实验室,因为这是每个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必经之地,它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解剖知识及人体的特征,学生还可以在此实验室对人体的体征指数进行测评等。对于一个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而言,基本的解剖知识及生理测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而多媒体教学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可应用多媒体教学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及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

4.1.2建立课余健身俱乐部。

对于综合性院校及师范院校的社会体育专业而言其更具有市场性,学生对于实践的需求促进了高校健身俱乐部的诞生。学生在高校健身俱乐部实践更能够减轻自身的心理负担,而且也更能够发挥出自己的特长。

4.1.3校办企业。

高校能否培育出市场需要的人才及创造出市场的经济价值是评价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标准。只要高校有能力创办企业,那么这所高校也就成熟了,高校只有创办自己的企业才能更�

4.2建立社会体育专业校外实践基地

随着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封闭式办学已经逐步变为开放式办学,高校要根据社会体育专业的特点,相应的建立一些校外教学实践基地,校内与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力,同时对学校的专业建设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4.2.1社区群众体育

现在的人们都注意锻炼身体以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尤其以老年人为主,很多的老年人都愿意参加社区群体育,那么这就促进了社区体育的发展,高校可以与社区联合,开办社区群体育,让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以此来实践,这样既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场所也为社区服务带来了便捷。

4.2.2企业体育

高校要充分的利用自己的社会地位,寻找社会实践基地,社会上有很多的体育公司,急需体育专业的人才,但是一时半会找不到人才,高校可

5改变体育实践教学方法

要想更好的提高社会体育教学实践的发展,我们就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改革,以往的体育实践教学方法已经很不合时宜了,我们要在原有的教学方法基础上进行优化,其具体表现如下。

5.1要采用“导师制”

加强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高校要对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实行“导师制”,采用技术与理论课相结合的方法,实施监测指导他们的学习、训练等,要适当的给予示范,这样才能够培养其实践能力、教学能力及创新能力。高校要建立完整的导师管理制度,对教师要进行严格的考核,实行相应的管理奖惩制度。

5.2教师要及时的接收学生实践反馈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会学到很多知识,但与此同时也会碰到很多困难,教师要及时的了解这些信息,并要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及时的解决学生碰到的问题,不要让学生积压问题,如果问题不及时有效的解决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实践效果。

5.3要严格的对教学进度加以控制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严格控制进度,不要一味的追求进度而忽略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要对学生实践的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督管理,强化学生实习的独立操作能力。

6结语

社会体育论文 篇5

“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即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相互融合与衔接,不是两种证书制度的简单拼凑,其实质在于“融会贯通”,把学历教育培养目标与职业资格技能标准结合起来,内化其培养目标和内容,形式上仍然是分离的。学历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适当融入职业资格培训内容,更突显了社会体育专业特色,又辅以学生及早掌握职业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避免毕业生就业“回炉加工”现象。同时,注重发挥“产学合作”功能,学校联合企业共同建筑培养职业人才为己任,从构建质量标准、重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创新评价方法、建设实训基地、提升师资队伍六个环节上来构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把“产学合作”贯穿于教育的输入、过程、输出的人才培养全过程,社会体育专业走出一条“厚基础、宽口径、重创新、重能力、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

2基于“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社会体育课程体系构建

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由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习实践、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构成。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关键是明确培养目标,依据市场需求,结合师资力量和教学现状,突出专业办学特色,设置专业课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就目前社会体育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与实际社会体育行业需求的人才标准要求相差甚远,这就要求社会体育专业转变培养思路,拓展专业培养路径,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对接。随着我国国家职业资格准入制度逐渐完善,行业人员必须具备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同时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方能就业。社会体育“双证融通、产学合作”模式课程实践体系的构建,就是为了改变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薄弱、职业技能不足现象。因此,基于社会体育专业办学模式,融入职业资格制度,是社会体育专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那么,实施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关键是什么?如何融通?社会体育专业双证融通的关键是通过适当的方式和运行机制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融为一体,合理设置课程内容,构建新型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一批核心职业技能过硬、拓展职业技能宽泛并举的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中要强化和突出学生实践能力训练,重点提升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根据国家职业资格要求对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组,构建四层次一体化的四大课程模块,创新教学方法,依托教学资源,改革教学内容,走出一条具有实践意义的特色社会体育办学之路。根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根据其职业能力要求,对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整合调整,使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考核目标相一致,使社会体育课程体系与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相一致。按照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进行梳理,落实到相应的课程体系,形成符合职业标准的“双证课程”。[6]“双证课程”主要是指学历教育阶段依据教育目标,以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形成为重点,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为特色而确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标准。“双证课程”标准要充分体现职业特定技能标准、行业通用技能标准、跨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和核心技能标准四大分层化的国家职业标准(如图2)。图2社会体育专业综合职业能力结构图按照职业要求开发“双证课程”,整合社会体育教学内容,将学历课程内容与职业培训内容整合为专业课程内容,保证课程开发具有专业特色和行业标准。通过整合各大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结合体育行业职业资格标准,重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四层次一体化的社会体育课程模块(如图3)。“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把学校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考核并轨的一种培养模式。社会体育专业是新兴专业,仍旧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跟不上市场需求等问题,势必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带来困难。“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把二者关联起来,结合市场动态,找出二者融通的契合点,是一个动态修正的过程。而双证融通的实施,就是要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以职业素质为前提,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对社会体育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改革与整合,实现社会体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接轨,为社会培养急需型、实用性、惠民型和复合型高技能实用型体育人才。

3社会体育专业实施“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

3.1构建质量标准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质量标准应该始终围绕“职业核心技能标准、职业特定技能标准、行业通用技能标准和跨行业职业技能标准来设置。以市场为导向,以职业标准为准绳,以个体需要为前提,把适应与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职业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突出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真正走出一条符合社会体育专业“双证融通”之路。构建双证融通的质量标准,离不开产学结合,同时,注重充分发挥产业界的作用,注重企业和学校的合作,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与企业的作用,校企联合定位,进行职业分析,[2]确定社会体育专业知识结构和技能要求,明确社会体育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

3.2重组课程结构

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是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融通的关键。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中把职业资格考核内容与专业课程教学结合起来,把体育行业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体系,形成职业技能体现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学目标内容,又突显了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标准,真正实现双证书融通。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从整体出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突出岗位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和工作情境构建课程体系。[7]社会体育人才培养以社会化和职业化的思路决定课程的增加与删减。注重与地方体育特色相互结合,课程设置过程中要注重选修课与必修课的结合,在培养模式的空间范畴内拓展专业培养模式的涵盖性,增强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同时,针对市场需求与职业特点,把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下课程集中化与强化,从而使新课程组合得以保证,改变学校原有的不适合学校、学生、企业发展的课程设置瓶颈,真正做到校、企、生“三赢”。

3.3创新评价方式

社会体育专业实施“双证融通、产学结合”的精髓是学历证书和资格证书并重和融通。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职业资格技能,其实质是社会体育专业学科导向向职业导向的转变。社会体育课程教学以体育行业特有工种和岗位能力为基础,以职业行为活动为依据,立足社会体育市场需求,将学历证书要求和资格证书要求统一起来。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实训统一起来。教学过程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其方法宜采用订单式、PBL教学模式等,切实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岗位职业要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将校内技能考核与岗位实践能力考核并轨,实行“以考促学”、“以证代考”,将职业技能考核标准作为课程考核标准,积极探索课堂与实训一体化,实现教学和岗位零距离。

3.4强化实践环节

根据课程设置的要点与课程管理实践过程中的难点与热点问题构建动态管理体系,促使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模式更加科学、规范。根据时展的需要,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重创新”为基础,确立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作为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并依据培养目标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以期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社会体育人才”。课程设置上突出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模块,实现与职业基本技能对接,增加社会实践比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相互交替,实践性教学通过“见习实习、专项实习、顶岗实习”为一体的递进式实习实训。[8]

3.5加强基地建设

教学实习基地建设要立足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和学院教学管理规范,建设一批现代科技含量高、教学科研功能齐全,专科特色突出的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新体系。构建“双证融通”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紧紧围绕专业技能培养、专业建设及课程设置的需要,校外实训基地切实加强产学合作,使学生的专业实践实习与顶岗实习有效连接,通过岗前培训、顶岗实习来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真正实现社会体育专业零距离就业的培养目标。

3.6提升师资队伍

社会体育人才培养以体育行业职业资格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坚持贯穿以能力为本位,以任务为驱动、以行动为导向,以应用为目的的“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是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的保证。学校按照“稳定、培养、引进、借用”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中心,以优化社会体育专业教师队伍结构为重点,优先配置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师资队伍资源,重点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数量足够、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加强自身资源的培养,输出教师进入企事业单位,学习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来完成从专业教师向职业资格培训师的转型,或选聘行业内专家、技师或体育行业培训师,以期为社会体育专业实施“双证融通、产学合作”培养模式的奠定坚实的师资力量。

4结语

体育锻炼论文 篇6

航海专业招生对象是男生,在体育锻炼上会有别于女生,本文主要对航海专业学生体育锻炼动机与行为的进行调查研究,为丰富航海课程内容提供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技术系航海专业2012级、2013级、2014级学生。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和维普网搜索了相关体育锻炼动机的论文,查阅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书籍,了解本领域的最新研究现状。2.2.2问卷调查法2012级、2013级、2014级各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290份,其中有效问卷268份,有效率达89.3%。2.2.3数理统计法对调查和收集的有关数据进行常规数理统计。

3.结果与分析

3.1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由表1可看出,该校喜欢和非常喜欢体育运动的学生占71.6%,可见航海专业的学生对体育运动有着极大地热情,表现出极大地兴趣。3.2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时数的调查3.2.1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该校学生每周练习的频次不是很高,从一周体育锻炼次数上看,有26.1%的学生一周锻炼3-5次,仅有2.6%的学生一周锻炼8次以上,而有一大半以上的同学一周锻炼的次数在两次以下。在锻炼时数上学生中有17.2%每次锻炼46-60分钟,有11.9%每次锻炼在一小时以上。说明学生体育锻炼的时数太少,缺乏主动性,不能达到每天体育锻炼60min的要求。3.3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学习动机调查从表4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学习的动机是多方面的,其中排在前三位的是:增强体质与健康;调节大脑,提高学习效率;塑造良好体型。其中为了应付的动机在体育锻炼中排在后两位,说明只有极少部分的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正确。但我们不能忽视部分学生是为了达标而参加体育锻炼的错误思想。这可能是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程的内容比较单调枯燥,使得学生在上体育课时没有激情与活力,没有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导致部分学生为了达标而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学校应该重视体育课程内容的多样化、趣味化,同时应该改革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表现纳入到评价体系中,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锻炼。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动机的因素分析,采用帕累托分析法(Paretoanalysis)。帕累托分析法使用了帕累托法则,关于做20%的事可以产生整个工作80%的效果的法则。这种排列图把累积百分数在0~80%之间那些称为A类因素,是主要因素;累积百分数在80%~90%之间的因素被称为B类因素,是次要因素;累积百分数在90%~100%之间的因素为C类因素,在这一区域内的因素是最次要因素。从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进行的帕累托分析图可以看出:体育可以很好的锻炼身体、校园体育气氛好、受同学与朋友的影响、受到体育运动传媒的影响、提高自身体育技术、受到体育老师的影响、缓解学习的压力、展现个性和才能、体育娱乐性强这九个方面来是学生参与体育的主要因素。而具体的影响因素可从生理、心理和外部因素进行分析。从生理方面来看,主要是出于保持身体健康、增强体质;从心理方面来看,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加强注意力,锻炼意志力,使性格开朗,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外部因素:1.良好的体育运动环境和体育设施。2.有关体育运动的书刊、电影、电视节目等媒体宣传。3.教师的表扬及专业素质、同学之间的互相肯定、体育学习分数、奖励。3.5航海专业学生体育活动行为调查3.5.1航海专业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形式和时间的选择航海专业学生体育锻炼的形式是多样性的,有41.8%的同学选择个人锻炼,33.6%的同学选择和同学好友一起锻炼。个人锻炼,一般比较枯燥,容易中断,但比较自由,而与同学好友一起锻炼,便于增进同学间的交流,达到娱乐、健身的目的。航海专业的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有一半(51.5%)的同学选择在傍晚锻炼,是因为这个时间段学生都没课,时间比较充裕。早上和晚上锻炼的时间分别是12.7%和21.6%。早上锻炼的人数比较少的原因是学生业余时间比较丰富,睡的比较晚,第二天起不来,还有一个原因现在学校没有出早操和课间操的规定,所以学生没有早上锻炼的习惯。3.5.2航海专业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由表8可见,航海专业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排在前三位的是:游泳、篮球、武术。这跟其专业特点有着密切关系,航海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游泳这项基本技能,因此在平时的锻炼中会加强训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也深受学生的喜爱。3.6影响航海专业学生体育锻炼的因素航海专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受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表9可以看出学习压力大、没有时间是影响航海专业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首要因素,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现代航运发展需要的航海人才应具备很多证书,学生学习任务重,功课紧,只好放弃参加体育锻炼。缺乏技术指导也是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又一个因素,会导致学生盲目的进行锻炼甚至无从下手,不利于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缺乏场地器材是影响航海专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根本因素,学校的体育设施建设无法满足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运动累、身体健康无需锻炼则是内在的因素,这就要求我们的体育教师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药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行为。

4.结论

4.1航海专业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比较积极,对体育运动有着极大地热情,表现出极大地兴趣。但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数、次数上航海专业的学生每周练习的频次不是很高,说明学生体育锻炼的时数太少,缺乏主动性。4.2航海专业的学生体育锻炼动机主要是增强体质与健康,说明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是正确的,能够全面的认识体育锻炼的价值与功能。4.3影响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因素:从生理方面来看,主要是出于保持身体健康、增强体质;从心理方面来看,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加强注意力,锻炼意志力,使性格开朗,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外部因素:首先良好的体育运动环境和体育设施。其次有关体育运动的书刊、电影、电视节目等媒体宣传。最后教师的表扬及专业素质、同学之间的互相肯定、体育学习分数、奖励。4.4航海专业学生体育锻炼的形式主要是个人锻炼、与同学好友一起锻炼。体育锻炼的时间上超半数的学生选择在傍晚锻炼。他们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排在前三位的是:游泳、篮球、武术。这跟其专业特点有着密切关系,航海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游泳这项基本技能。而影响航海专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主要因素是学习压力大没时间、场地太少,缺乏技术指导。

5.建议

体育体育论文 篇7

1、受体育教育观念对比尽管城市中,学生受升学压力影响较大,但就师生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而言,城市的重视度还是远高于农村地区。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了体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实施情况,尤其在学校寒暑假放假期间,95%的城市青少年或多或少会投入到篮球、轮滑、网球、舞蹈、跆拳道、户外攀岩等各式各样的体育项目中去,而农村地区青少年却少有机会接触到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体育消费更是被认为是一种奢侈。

2、结论城乡体育教育的不均衡发展是制约我国教育、体育协调发展的因素之一。无论是从客观因素还是从主观态度上来看,城市的体育教育发展的总体状况都明显的好于农村地区,要实现城乡体育教育的一体化发展,就要加强对农村体育教育事业的重视。

二、加快城乡少年体育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体育教育是我国体育事业和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青少年的体育教育存在着较大的城乡差异,如何使城乡体育教育协调发展、一体化发展,是当代中国体育事业和教育事业发展中,需要重视和处理好的问题。

1、政策的倾斜与转变自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城市优先发展”的政策,使得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尤其是竞技体育在国际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这一政策却也使得农村的体育教育事业落后了下去。在当前,“优先发展”的战略部署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的,因此,由“优先”向“一体化”的转变,才能更符合新时期的国家体育教育发展。因此,在政策上,国家应当加大对于农村体育教育体制的改革工作,把重心由城市转为城乡并重,促进体育教育事业的全方位发展。

2、加大农村体育教育投入农村体育教育事业的滞后性发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于农村地区的投入不足。在促进城乡体育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同时,还应当将重点放在加大农村地区体育教育事业的投入之上,完善农村地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与体育设备拥有量,实现城乡体育发展的物质公平。

3、专职体育教育师资优化专职体育教师承担着对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教育职责,专职体育教师其师资力量的优劣程度,关系着学生体质、素质教育的发展。农村专职体育教师的配置缺乏、能力欠缺使得农村体育教育发展出现滞后。要适应新农村教育的时代需要,就应当解决农村专职体育教师的优化问题,让农村体育教师结构优化、专业优化——优化体育教师的年龄层、性别层、学历、职称等,提升其体育专业知识与教育水平,完善专职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农村专职体育教师队伍的数量、质量及水平。

4、统筹区域特色结合本土优势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的先天匮乏,充分开展体育教育事业仍然举步维艰,在此种情况下,就更应当结合当地特色,提高体育教育课程的区域性与推广性,并发挥本土优势,使体育教育与当地先天自然条件相结合,适用替代性教学模式,并可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特色融入其中,充分发扬地区优势,达到体育教育的目的。

5、转变教学观念提升体育教育地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体育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因此,要促进体育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就需要从多方面来加强体育精神文化的软环境建设,尤其是转变农村地区的体育教学观念,重视体育精神的培育和体育活动的开展。改变体育“副科”思想和“重文化轻体育”的思想,以及体育课经常“被占用”现象,把学校的体育教育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体育教育发展放到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位置之上,提升体育教育的地位。同时,还需要秉承现代的“科技体育”、“人文体育”、“绿色体育”三大理念,进一步促进城乡少年体育教育事业的均衡、一体化发展。

三、结语

体育体育论文 篇8

学校教育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改造世界观的重要途径,是对学生进行素质锤炼的重要过程,尤其是高校教育,它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高校体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体育科学的发展,对体育功能的认识也从单一的健身功能拓展到一个多目标、多功能的系统,体育对学生的教育具有多功能性。其主要体现是:

1.健身功能

从运动对人体的影响看,体育的直接作用增强体质,因此,健身是体育的主要功能。

2.智育功能

体育是促进智力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手段,知识的获得,所依赖的是思维器官,即脑或脑中枢,通过体育锻炼,使体质增强,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觉器官都得到训练,不断提高脑中枢传导速度,从而使思维敏捷,记忆力增强,有助于牢固掌握科学知识。

3.德育功能

体育活动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内涵,通过复杂的练习,克服来自生理、心理方面的各种困难、阻力等,磨炼刻苦、勇敢、顽强、坚毅等意志,通过集体活动,树立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等群体意识和观念,通过竞赛,培养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等良好道德风尚;通过体育史和优秀运动员为国争光的事迹,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

此外,体育教育还具有社会、发展、政治、经济、教养、美育、文化传播等功能。但是,体育教育的功能具有潜在性,只有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去组织实施,才能使体育的功能得以发挥。本文从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探析对学生德育的潜移默化的功能。

二、体育教师职业道德与学生思想品德的关系

体育教师职业道德是体育教师在从事体育教育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体育教师与学生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是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高校师生关系可从不同的层面进行划分,有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发生的教育关系,也有单纯为满往需要而形成的人际关系即社会关系,概括为教育关系、心理关系和道德关系。

从行为学的观点看,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受教师的主观行为而控制的,教师的行为有心理行为和付诸实际的语言行为和身体行为,外在表现出来的语言行为和身体行为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道德品行影响也较大,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是知识上、智力上的,更是思想上,人格上的,是一种道德关系。学生会因教师的鼓励、支持而更加勤奋地学习,教师对学生的好恶作为某种信息传递给学生,对学生的行为具有调节作用。因此,体育教师与学生间的道德关系是靠责任感、义务感来维持和巩固,建立健康的道德关系是体育德育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在这种关系中教师的道德观、信念观、情感、意志、行为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不仅要肩负教书任务,更应担负育人的重任。

三、体育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培养

人的任何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因此,要完成体育德育之重任,首先要求体育教师应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正确地导向教师的教学行为,支配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的行为是为学生树表率、起模范作用的,因此,教师必须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汉代著名思想家董仲舒认为:教师要“以仁安人,以义正我”,“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现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在《我们的信条》里,列举了十多条教师道德要求,要求教师做到虚心、宽容,与学生同生活共甘苦,向民众学习,放下先生架子和师生严格界限等。因此,必须加强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

1.加强职业道德认识

充分认识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和特殊价值,深刻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要求,

2.培养职业道德情感

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对本职业的热爱和忠诚,但从事神圣而平凡、复杂而艰巨、辛苦而累人的体育教学,就需要更深的爱和更多的忠诚。可见,对体育事业的浓厚的情感是激励教师勤苦工作的内在动力。

3.培养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

作为体育教师应具有坚定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应当具有强烈的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在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都存在着对体育教师的轻视和偏见,即使是在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教师地位有了很大提高的今天,仍有一些人不重视体育事业,更不重视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只有具备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才不为各种偏见所左右,不为各种诱惑而迷茫。

综上所述,认真完成好体育德育任务,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就必须要求体育教师严正自身行为,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先决条件,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行为,即改善体育德育效能受控于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而教师的教学行为受控于教师的内在动机,动机又受控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因此,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与体育德育教育有着深刻的内在的必然联系。

参考文献:

[1]张振川主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论。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

[2]袁振国著。教育改革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

[3]金一鸣。教育原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4]乐龚进。教师职业道德。北京教育出版社。

社会体育论文 篇9

体育强国目标早在30年前就被提出,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取得了显著成绩以后,体育强国又再次被提出。近年来,随着人们体育强国意识的不断强化,我国体育强国的概念和涵义不断外延,人们开始对体育强国的表现形式、内涵、本质以及评价标准体系的建构予以高度关注。体育强国是一个多维的综合体,其内涵涉及到了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学校体育,还包括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科技、体育管理机制、相关法律法规等,它们的发展程度很高,并表现出强劲的综合实力。一个国家要想实现体育强国,就必须在以上几方面都有优秀的表现和发展,也就是说一个体育强国,既要表现在国民的身体素质上,还要表现在竞技体育的均衡发展和在世界体育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不仅要表现在社会体育的普及、体育人口的增加、体育科技水平的提升方面,还要表现在体育服务体系的完善、体育文化的繁荣、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法制的建设方面。有学者主张将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政府效率和市场化程度作为评价体育强国的一级指标,并指出在不同历史时期,体育强国被赋予不同内涵,评价标准也将会随着体育强国内涵的变化和社会的变革而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学者们一致认为我国社会体育现状不容乐观,严重制约了体育强国总目标的实现,社会体育发展水平必须是衡量体育强国是否得以实现的重要标准。社会体育在今天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接受,国家颁布的相关体育法对其有了较为准确的界定。社会体育普遍被称为群众体育,但事实上,社会体育与群众体育是两种不同的形态,他们产生于不同社会背景,具有 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不同,它具有参与主体全民性、活动范围普遍性、时间自由性、参与自主性等特征,是我国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

2.体育强国与社会体育的关系

2.1社会体育的发展是实现体育强国的坚实基础

2.1.1社会体育是体育强国本质的体现

所谓体育本质是人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主要以身体动作为手段来增强体质,促进人身体、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最终使人达到最佳发展状态。我们对体育强国内涵的理解可以从体育本质出发,其内容包括能够强身健体、娱乐身心,有助于提升体育水平的发展,有利于社会文明发展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引导人们通过运动来增强体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价值观念等。概括而言,体育强国的本质是使这个国家人民的体质相较于其他国家处于领先水平。社会体育是一种体育活动,其本质属性是人的身体运动,目的是增强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人们可以自愿参与、自由选择。社会体育具有娱乐和健身两个功能,从娱乐功能方面来说,社会体育有助于增强人的生命魄力,使人获得情绪释放的舒适感、自由感和解放感;有助于人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愉悦;能将人的能力显示出来,使人在自我能力实现过程中感受到一种至上快乐。从健身功能方面来说,社会体育能够调节人的身心,使人活力散发,且具备更强的外界适应能力;能够有效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增强人的体魄。总之,社会体育能够促进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这与体育强国的本质相契合。所以从体育本质来看,社会体育是体育强国本质的体现,是实现体育强国的基础。

2.1.2社会体育是体育强国的重要指标

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水平、心理素质水平以及生活质量水平决定着社会体育发展水平,衡量一个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时首先就应考虑社会体育发展水平,也就是说,评价体育强国时必然离不开社会体育这个指标,即使一个国家竞技体育具有很高水平,但是若社会体育发展水平较低,这个国家也就不是体育强国。国内外经验表明,一个真正的体育强国,其必须具有强大且持久的竞技实力,而拥有强大的竞技实力必然是以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为基础的。就我国体育现状来看,社会体育发展仍然较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社会体育,实现社会体育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提高全民身心健康水平的体育事业发展目标。

2.2体育强国的目标推动着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

一方面,体育强国的目标使我国社会体育的存在问题更加凸显,主要表现在:人们一味将竞技体育与体育强国等同起来,而没有从多维角度去把握体育强国内涵;体育人口比例存在问题,在某个时段、某个区域内,接受体育教育、参与体育训练、进行身体锻炼和娱乐等与体育事业有着密切关系且具有统计意义的社会群体数量占人口总量的比例较低;现有体育设施、场地较为缺乏,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健身娱乐的需要;国民体质以及学生体质水平较低,甚至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这些都与体育强国应拥有的水平相背离,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必须致力于解决社会体育发展中的存在问题。另一方面,体育强国这个总体目标为未来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应当抓住机遇,建立以人为本且符合体育本质的体育制度,使体育强国与体育文化、体育精神更加契合;以社会市场经济为基础,建立社会体育市场运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调控作用,大力发展大众体育文化产业,不断提升体育市场化水平;加大社会体育法制化建设,以立法形式完善我国社会体育,明确规定社会体育在国家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倡导社会人民积极开展体育活动,解决地方政府不重视、资金投入不足、体育设施欠缺的问题,使人们的体育权利真正得以实现;另外,还要加强体育工作队伍建设,提高技术指导水平,同时重视学校体育,为社会体育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使我国顺利由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

3.结语

体育锻炼论文 篇10

1.1研究对象

江西中医药大学非体育专业300名大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目的,查阅有关的书籍、期刊论文,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

1.2.2问卷调查法

依据本文研究内容,遵循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中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了《江西中医药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现状调查表》。共发放问卷300份(男、女各150份),回收296份,回收率为97%,有效问卷为286份,有效率为97%。

1.2.3统计分析法

依据本文研究需要,对定量资料进行常规统计处理;对定性的资料做逻辑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江西中医药大学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分析

从研究结果分析,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均有明确的认识,希望通过参加锻炼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但是能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人数却不多;体育锻炼的运动量不足和运动方式单一的现象普遍存在。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自身原因和学校体育设施及器材不充足而出现想做而无法实现的现状。在调查中还发现男、女同学在选择运动项目、时间、强度、频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2.1.1对课余体育锻炼的认识由表1可以看出,江西中医药大学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有正确的认识,认为课余体育锻炼很重要的占47.6%,认为重要的占33.6%,认为一般的占16.1%,还有2.7%的学生认为课余体育锻炼不重要。说明学校应加强体育锻炼重要意义方面的引导。2.1.2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从表2中可以看出,江西中医药大学非体育专业大学生选择在早上锻炼的占40.1%,下午锻炼的占28.7%,晚上占总人数的16.8%,不确定时间和双休日锻炼的分别占8.7%和5.7%,说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相对较集中。从表3可以看出,江西中医药大学非体育专业大学生锻炼时间的选择多在30-60分钟,占总人数的54.5%,其次是30分钟以下占43.4%,60分钟以上的只有2.2%。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锻炼时间上是符合休闲运动健身的要求。2.1.3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频度从表4中可以看出,每周锻炼一次的为49.7%,每周两次的33.6%,还有12.2%的人每周锻炼三次以上,有4.5%的人不参与锻炼,这说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锻炼频度上还存在着不合理的认识,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引导。2.1.4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方式江西中医药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更喜欢结伴参加课余体育锻炼,占总人数的51.7%,独自一人锻炼的有37.1%,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锻炼的有7.7%,其他的有3.5%,(表5)。说明在这方面应多做工作,使每位同学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余体育锻炼,以达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2.1.5对场地、设施的满意程度从表6可以看出,学生对场地、器材表示满意的占44.1%,不满意和一般满意的分别占37.8%和18.1%,说明学生对场地、器材的满意程度不太高,学生有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愿望,但由于场地、设施缺乏而不能参加锻炼人比较多。2.1.6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项目课余体育锻炼的项目,主要有跑步、散步、健美操、武术、球类、舞蹈、网球等,所占比例分别为28.0%、8.4%、12.2%、6.3%、28.3%、3.5%、7.0%、6.3%。此数据表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大多选择场地和技术要求较低的跑步、球类等运动项目,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体育设施、场地不充足。2.1.7不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原因从表8中可以看出,学生不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是自身意志力薄弱,占总人数的39.2%,学习压力大占22.7%,无人指导占15%,无锻炼场所、器材及无闲暇时间分别占11.2%、7.0%、4.9%。制约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有很多,学校如果能够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特别是开展课余体育锻炼,不但能够达到健身的效果,而且能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2.2影响江西中医药大学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分析

2.2.1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情况从表9中可以看出,非体育专业学生在体育方面的消费很低,主要用于网络、服装上,体育列最后,体育消费意识淡薄。2.2.2大学生课余生活方式情况由表10可以看出,非体育专业学生选择体育作为课余生活的人数最少,大多数学生把时间用于作业、聊天和网络,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需要加强体育锻炼方面的引导。2.2.3大学生的健身环境体育场地及设施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基础,也是构成大学校园体育服务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江西中医药大学的体育场馆设施勉强能够满足学生上课需要,能够提供学生从事课余体育锻炼的较少。从表11得出:49%的学生对当前的健身环境不满意,30%的学生比较满意,仅有21%的学生能够对健身环境满意。健身环境的满意度不高,影响了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兴趣,也影响了体育工作的开展和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江西中医药大学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不同程度地能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其中男生参加程度比女生高,约有12%的学生每周锻炼三次以上,相比较而言,女生的运动量明显不足。3.1.2江西中医药大学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场地主要集中于校内田径场、篮球场及空地;锻炼方式更倾向于结伴锻炼;球类运动是江西中医药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其次是跑步、散步及健美操。3.1.3课余体育锻炼是课余生活的一种重要的活动方式,但是由于学校场地、设施的缺乏以及学习压力大等因素制约着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热情。

3.2建议

体育锻炼论文 篇11

本文作者:熊伟工作单位: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女生参加体育锻炼方式调查分析据统计,一半以上的女生(52.77%)通过学校组织参加体育锻炼,实际调查了解到女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候都希望有人陪伴,并且希望学校能够多开展一些集体性的体育活动。这一点与女性群体害羞、含蓄、腼腆、无安全感、害怕孤单的心理特点是不谋而合的。另外,有34.04%的女生是独自参与体育锻炼,这不仅印证了现代社会崇尚个性、自由,女生不喜欢用固定的组织形式束缚自己的行动,而且凸显了在大同的世界里创造大不同的社会现实。还有13.19%的女生是通过协会活动或健身俱乐部参与,但由于自身和学校的条件资源有限,这2种方式并不适合大部分女生。女生参加体育锻炼项目调查分析据统计,56.60%的女生选择慢跑,比例最大。因此,慢跑是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首选,但其运动形式较为单一、枯燥。小球类项目如羽毛球、乒乓球深受女生的青睐,其中55.74%的女生选择羽毛球,25.10%的女生选择乒乓球。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项目没有过强的身体接触与对抗,但又能达到很好的锻炼效果,同时这些项目也符合女生力量相对男生弱的生理特点。大球类体育项目如篮球、排球也逐渐走入女生的视野,有18.30%的女生选择排球,无身体的直接接触与对抗却不乏趣味性。另外,一些彰显个性的体育项目如健美操,女生也很喜欢,20.43%的女生选择了此项。健美操所具备的时尚元素,在一定程度上既引领着整个社会的潮流、走向,又能够很好地展示自我,增加自信,符合女生追求时尚和美的心理特点。

女生参加体育锻炼时间时长次数调查分析据统计,被调查对象中有48.50%的女生选择在傍晚参加体育锻炼,而晚上、早晨、中午参加锻炼的人数为24.26%、20.43%、6.81%。84.88%的女生每次锻炼时长均在1h以内,这不仅可以让大脑从紧张的课堂氛围中得到很好的休息,还可以为晚上更高效的学习奠定基础。另外,选择早晨和晚上参加体育锻炼的女生分别占20.43%和24.26%。早晨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一天的学习和心情。选择晚上则是让劳累一天的身体得到放松。总之,女生对体育锻炼的时间选择是比较合理的。40%的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不固定,能够坚持每天锻炼的女生仅为5.11%,这说明女生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而每周参加体育锻炼在2次或2次以下的女生占31.06%,如果按照我国体育参与情况调查中规定的体育人口判定标准来看,她们和真正的体育人口还有差距,但却是最具潜力的体育人口。究其原因,体育锻炼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安排时间少,体育氛围不浓,无人陪伴以及自身的惰性是参与次数少的原因。尤其在期中、期末考试阶段,课程复习紧张,大三忙于考研,大四忙于毕业论文、找工作,所以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长与次数就会更少。不过令人欣喜的是,仍有23.83%的女生能够坚持每周参加体育锻炼3~5次,这一群体的存在必定影响和带动周围女生的体育行为,将来很可能成为终身体育的坚决执行者和有力倡导者。女生参加体育锻炼影响因素调查分析据统计,场地器材的缺乏(48.51)是制约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有场地、但场地条件不好(28.51),无相关人员指导(28.51),体育项目开展的不够广泛、供女生选择的项目太少(14.89)。究其原因,一方面,随着升本院校规模不断扩大,一些陈旧的体育器材设施没有得到及时的维护更新,而且学校相关部门也没有意识到由于学生数量的逐年增多而造成的体育器材设施短缺现象。这也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的良性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学校体育发展的必备硬件设施,体育场地器材既要满足学校体育教学的需要,又要满足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外借的需要。另一方面,体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是导致某些体育项目课程无法开设,可供女生选择的体育锻炼项目相对减少的原因。而对于没有开设体育专业的升本院校,体育指导员的匮乏也是影响女生参加体育锻炼质量高低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宿州学院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和态度是综合多元的,对于美的追求是成为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又一重要诱因;女生具有较强的体育强身观念,体育认知程度较高,但真正付出实际行动的却很少;女生选择体育锻炼项目多样化,更青睐低竞技和趣味性强的项目;女生选择参加体育锻炼时间合理,但次数少,不固定。制约宿州学院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排序(由主到次)为缺少场地器材;有场地,但场地条件不好;无相关人员指导;没有时间;其他;无自己喜欢的项目。加大体育健身的宣传力度,定期举办体育活动知识讲座,让更多的女生了解参加体育锻炼的益处。无论是身体方面的,还是精神方面的,进而创建一个良好的体育氛围。把安徽省专升本院校女生体育活动内� 加强安徽省专升本院校女生体育教学改革,鼓励人性化的教学,大力推广安徽省专升本院校女生喜欢的体育项目,如形体训练、羽毛球、乒乓球、排球。多开展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克服女生胆小、含蓄、羞涩、希望有人陪伴参加等心理,培养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让更多的女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根据各院校的实际情况,相关部门设法加大对体育的投入,购置体育器材,完善体育场地设施,满足大部分女生共同参与的需求。对于已经开设体育专业的专升本院校,应充分利用体育专业学生资源,指派或成立体育活动志愿指导小组,定期定时对各个院校的女生体育活动给予专业指导,以达到“双赢”。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