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以下是爱岗的小编帮大家收集整理的8篇教育形式的相关文章,欢迎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形式教育
近代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赫尔巴特主 张以儿童心理活动的规律为基础,将教学活动划分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个阶段,即著名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该理论严格依照心理过程的规律,为了达到建立一种明确的、规范的教学模式的目的,而脱离任何具体的内容,“对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因素和活动进行高度抽象”。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赫尔巴特是形式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但也有 至此,不难发现,形式教育论主张教学应当主要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那些所谓的悟性或理性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等“形式”的东西,而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多少事物的知识。能力重于知识,形式重于实质,这便是对其主张最简洁的表述。
二、实质教育
随着18世纪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与发展,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开始逐步形成,资产阶级出于对社会经济生产发展的需要,主张学校课程应教授自然科学、历史、数学以及所有对现实生产、生活有用的知识。上文提到,有 他首次提出教育学必须以心理学为基础,但是他反对官能心理学,而提倡观念心理学,并且把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看做是各种观念的活动,而观念则是人的大脑与外部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这种观念的统觉理论出发,他非常重视教师以及书本的作用,认为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都是为了获得这些观念,教育通过这些观念使学生不断地获得新知识并加强同原有知识之间的联系。另外,要保持课堂教学的逻辑结构和知识的系统性, 实质教育论的另一重要代表人物为19世纪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在其教育代表作《教育论》一书中,他反对古典主义教育,认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提倡科学教育。他认为,教育应当从古典主义的传统中解放出来,要适应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促进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最� 这是一种立足于现实的“实”的教育,具有很强的功利主义色彩。实质教育论反对古典主义教育,认为对实际生产、生活有用的知识应当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主要掌握的东西。因此,非常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价值。轻能力,甚至完全忽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视,而着重强调知识的习得。
三、传统意义上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的关系
形式教育派与实质教育派之间的斗争从18世纪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各自正式形成理论开始就没有停止过。即使是赫尔巴特,他到底代表的是形式教育的思想,还是代表的是实质教育的思想,在教育学界也颇有争议。有教育家试图以“平衡”的观点来看待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之间的关系,最终仍免不了强调一方而相对轻视另一方,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第斯多惠著有《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一书。在书中,他论述了教学的形式目的与实质目的之间的关系。他明确指出,“遵循形式教育目的,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并举,尽可能用学科来全面激发学生,做到知识和能力相结合,反复练习所学过的知识,直到移交给思维进程使用为止”。他认为,教学的形式目的和实质目的并非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而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只要教学活动组织正确、合理,两个目的都是可以达到的。关于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之间“水火不相容”的现象,有学者做过专门的研究,指出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之间的分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培养目标和课程方面”、
2“.偏重知识和偏重能力”、
3“.哲学认识论上唯理论和经验论”、
4“.心理学上官能派和联想派”,并就每个方面的分歧做了详细阐述。在这儿,笔者主要从“知识和能力”角度进行相关阐释。形式教育强调能力重于知识,实质教育则强调知识重于能力,一直以来这两派所进行的尖锐斗争表明这两种理论是相互对立的,而他们的对立则表明知识和能力是相互对立的关系。这是一种典型的二元对立思想。知识和能力真的就是相互对立的吗?它们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四、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新”关系
尽管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之间的分歧如此之大,然而,通过系统深入地分析这些分歧不难发现,两者之争的焦点在于,知识与能力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因此,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问题自然成了探究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关系的重要突破口。传统观认为,知识和能力是相互对立、相互冲突的,重视知识必然轻视能力,重视能力必然轻视知识,两者不能兼而有之。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就是最好的例子。普遍认为,应试教育偏重于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其能力的培养。学生只会“纸上谈兵”、照搬书本,而没有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与此相反,素质教育则倡导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主张培养人的各方面能力,是一种真正把人培养为“人”的教育。因此,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思想开始盛行。这一思想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完全对立。而现在的教学论已不再将知识与能力看作是绝对相互对立的关系。因此,有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专门研究了此思想盛行的各方原因,最终指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在理论、实践、历史、逻辑上,都是经不住检验的,是错误的。它把很多的理论问题和人们的思想搞乱了,至今还在流行,并影响、干扰着现实的教育、课程改革活动,其后果是堪忧的”,因此“必须坚决摒弃这一提法”。“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以及在课程改革中反对‘知识本位’的说法,反映了一股‘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而“它有深厚的社会历史根源、驳杂的思想来源、一定的现实基础、片面的道理”。知识并不是作为能力的对立面而存在的。也有学者从能力的形成要素角度出发,指出“能力就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这种本领是在先天生理素质的基础上,与心理品质、知识继承等因素交互作用下,在社会实践的整合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了“就能力的形成要素及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提供一个大体的框架”,通过具体分析形成能力的各个因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作用,最终指出,“在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中”,应该是这样的,“天赋的智力品质是基础,社会实践是桥梁,知识的继承是推动力,但个性和意志品质也参与其中”。还有学者采取了一种折中主义的态度,认为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可以用“中庸思想”加以协调。从“中庸的不偏不倚、过犹不及的适度原则、‘执两用中’的整体原则、‘经权损益’的权变原则以及‘和而不同’的和谐原则”出发,可以发现“‘中庸’要解决的问题是来源于具体的实际情境中的问题或障碍,而不是人的脱离现实的想象或幻想”。那么,“在知识和能力的关系问题上”自然“要结合具体的、特定的情境,确定该强调知识还是能力”。其实知识和能力“本身并不矛盾”,“知识是基础,没有一定的知识何谈能力,而能力又是必不可少的”。
在教育活动中,所要注意的是“应该把握一个度,应把两者结合起来,以知识为基点发展学生的能力”。新的教育观认为,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知识与能力是并重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而能力的发展又有助于知识的掌握。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简言之,习得知识和发展能力是和谐统一的。当然,这两者必须统一于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之上。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两者的统一是“有条件的矛盾的统一”。我国有些教学论工作者就指出了,“要在课程的内容性质、分量、结构上,还要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乃至考试办法上多方创造条件”,知识与能力才能更好地统一起来。立足于当时当地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实际状况,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依据不同的心理学、哲学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后来出于不同的目的而相互斗争,在当时都是具有很大的合理性的。而现今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面对的情况也与以往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当代教学论看来,这两种教育理论都有失偏颇,都因过分偏重于一方而忽视了另一方。既然知识和能力可以统一起来,那么强调知识的实质教育与强调能力的形式教育自然也可以是和谐统一的。从知识与能力关系的角度来看,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并不一定非要斗争到“你死我活”,两者是可以和谐共生的。在新形势下,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更加需要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思想,更加需要将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有效统一起来。
作者:汪小红 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
关键词:语文教育;“形式”探究;科学化
语文科到底教什么?是教“形式”还是“内容”?这也是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当中模糊而充满争议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叶圣陶先生早已经阐释得很透彻了。“不论国文、英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因此我们把学习国文的目标侧重在形式的探究,”“时下颇有好几种国文课本是以内容分类的。把内容相类似的古今现成文章几篇合成一组,题材关于家庭的合在一处,题材关于爱国的合在一处。这种办法,一方面侵犯了公民科的范围,一方面失却了国文科的立场,我们未敢赞同。”叶圣陶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语文教学着眼于内容的弊端。反观当下的中小学教材,仍然流于这样的弊病。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全册为例,大部分以内容为主题的方式构建单元。八年级上册从第一单元到第六单元,分别以“战争”、“爱”、“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科学精神”、“文言文”、“自然山水”为主题构建单元;八年级下册从第一单元到第六单元分别以“人生历程”、“散文诗”、“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民俗”、“古诗文”、“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为主题构建单元。
我们可以看到八年级上册中除了第五单元文言文外,其他全部是根据内容组织单元的。八年级下册有三个单元是根据内容组织的,另三个单元是根据形式组织的。而以形式组织的单元,主要是为了把“文言文”单独列出来,如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文言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诗文”和第六单元“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总体而言,以内容组织单元是当下语文教材的主要建构方式。这种方式的弊端叶圣陶先生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劳力多而收获少”,“一方面侵犯了公民科的范围,一方面失却了国文科的立场”。这样的结果是语文单元学习的目标不明确,单元与单元之间缺乏联系,学习的语文知识不系统,随意而混乱,不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这种构建单元的方式严重阻碍了语文教育科学化。当下的语文教材不仅在构建单元上以内容分类,在课后问题的设置上亦多囿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即使是看似拓展性的讨论题,也是从“内容”到“内容”的延伸。以«藤野先生»为例,我们仔细研读«藤野先生»的课后练习:第一题是关于课文,有下面几种不同的理解,讨论一下,究竟应该怎样理解。1.标题是«藤野先生»,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2.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3.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显而易见,该问题是着眼于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该题提供了三种理解。但是提供的三种理解的逻辑都是混乱的,仿佛在说“因为‘标题是«藤野先生»’,所以判断‘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毫不顾忌文章结构的内在章法,无视语文的科学性。况且此问题设置的目的也不明朗,不知道希望学生理解什么。第二题是让学生体味课文中的几句话,回答问题。其设置的问题有“这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怎样的情感与态度?”“为什么说他‘伟大’,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还是着眼于课文的思想感情,仍是内容层面的理解。第三题是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弃医从文的背景。第四题是选作题,其中第一小题是“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可视为是一道小型的写作题,然而编者也并为此提供任何“形式”上的指导,只是让学生“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象,模仿作者口吻,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这题的第二小题出得最好,是让学生将鲁迅写过的三位老师进行对比,但可惜的是教学目的也只是“看看鲁迅笔下的这三位老师各有什么特点”。却不能从鲁迅写三位老师的笔法不同上去比较以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思考。«藤野先生»这篇课文课后一共设置四题,却未有一题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形式”角度理解课文。只着眼于课文内容的解读,其导致的结果将是:学生根本没有学会读文章的方法,当读到其他文章的时候仍然茫然无措。就像这样,学生学习了第一课鲁迅的“藤野先生”,但到了学习第二课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时,第一课所学的算是一点用处也没有了。而学习到的课文的主旨,鲁迅先生的思想,了解到的时代背景和鲁迅的个人经历,恐怕更多的是老师讲解给学生听的罢了,而不是学生真正思考的结果。但倘若善从“形式”角度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情况却会大有不同,会令理解逐层分明,每往前一步都会逼近文章的核心,最终会豁然开朗。从“形式”角度来阅读文章,我们首先是确认文体,再根据该文体的相关理解去观注文章的各个方面,就能逐渐了解作者的用意,明白文章的得失。我们仍以阅读«藤野先生»为例。在此要特别说明一下,以下分析所要使用的“形式”方面的知识系统来源于夏丏尊与叶圣陶先生合编的«国文百八课»中的“文话”,其“文话”讲的就是一般的文章理法。先从“文章的分类”上切入,我们可以把«藤野先生»这篇课文定性为记叙文。阅读记叙文之前我们要考虑的文章理解方法其实很多,如“叙述的顺序”、“材料的判别和取舍”、“观点的一致与移动”、“抒情的方式”、“记叙与描写”、“人物描写”等等,这里我们以“材料的判别和取舍”来说明,从这个角度去琢磨这篇课文,必然产生以下的思考:1.藤野先生一生应有很多事迹,而作者选取记叙的是哪些事情,为何在材料上做这样的取舍?2.文章写藤野先生,可是课文前五段只字未提藤野先生,只写了自己从东京到仙台读书的经历,“幻灯片”事件也与藤野先生无关,这样的材料于文章是累赘还是有深意?通过思考,我们就会发现作者记叙藤野先生的事情有“订正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中国女人裹脚”以及“帮助申诉考试受辱事件”,进一步发现所记叙的这几件事情都是与“我”发生关联的事件,材料的选取是从“藤野先生对我的意义”角度来考虑的,是围绕藤野先生“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这个中心剪裁的。而藤野先生“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并非无端的,进一步思考,就能理解他“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的情怀。那么课文的前五段与幻灯片事件这些材料是否可以删掉呢?
通过思考,我们知道不可 但对于处于生存与精神困境之下的“我”意义却非凡。这样一步步思考,我们就能体悟出藤野先生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的高贵品质以及对学术的至诚之心;才能深刻理解作者在文中抒发的“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感情。这些思考都是从“形式”入手深发开来的。其中的问题是环环相扣的,其间有着有机的联系。“为何在材料上做这样的取舍”是以上问题设置的关键点,而“作者记叙的是哪些事情”是为这个关键点提供思考的材料基础。但是有些老师往往会这样设置问题:“课文写了藤野先生哪几件事?可以概括出藤野先生怎样的特征?”这就是从“内容”层面设置问题,其问题是封闭性的,回答了问题之后,思考就终结了。即使再设置其他问题理解课文的其他方面,问题与问题之间也是断裂的,相互之间不能建立起有机的联系,思考并不能逐步深入。另外,我们从“形式”切入理解课文,不仅能够深入把握文章内涵,其系统性、规律性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很轻松地迁移到类似课文的理解当中去,比如从“材料的判别和取舍”上来分析理解胡适的«我的母亲»也同样适用,我们可以理解为何作者“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因为除了“言传”,“身教”的影响更深远,我们就能理解作者最后抒发的感情“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作者:朱亭曲 单位:安庆师范大学教务处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作品数量 但由于鲁迅的作品既富于思想深度,又比较重视行文的技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普遍认为鲁迅的文章往往比较难教,学生则觉得较难理解。在教学中,我发现抛锚式教学是一个比较好的策略。其主要的方法,就是从组织“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入手来展开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寻求对作品的理解。
抛锚式教学的过程结构可用以下简式表示:
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一、创设情境
所谓创设情境,就是使学生的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抛锚式教学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创设一个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问题的情景,也就是设计一个宏观情境下的“锚”。
二、确定问题
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例如《记念刘和珍君》一课,根据“抛锚”这一思路,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刘和珍是什么人?为什么要纪念她?请在文中找出刘和珍不平凡的事迹来。
2.这篇文章浓缩了作者的真切的感情。你能了解这种情感是怎样的吗?请在文中找出作者所寄予的深厚感情。
这两个问题相当于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的问题——一个“真实宏观情境”的“锚”。而这些问题都是学生比较容易感兴趣的,并且也能从课文中寻找答案。有了这些设计,学生理解课文就容易多了。事件清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基调就一目了然,而文章的教学难点也就可以迎刃而解。
三、自主学习
在抛锚式教学中,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鼓励学生围绕“锚”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收集信息、确定完成任务的子目标、利用并评价有关信息与材料、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等。教师则应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提供一定的“脚手架”,以使学生的理解进一步深入。
例如,《祝福》运用了鲁迅小说最常用的“归乡”模式,这种情节结构模式的特点是:叙述者在讲述他人的故事的同时,也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两者互相渗透,构成一个复调。作者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采用了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在这里,恰当的视角是作者展开故事与读者理解作品的关键。在《祝福》中,作者为什么选择“我”这一个远离故乡的知识分子作为叙述人,而不用其他人,如鲁四老爷、四婶、冲茶的短工或是柳妈呢?在学习中,可让学生围绕着这个“锚”去收集材料,从而获得对作品的理解。
四、协作学习
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这是协作学习的要旨。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应该鼓励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特别是后者)的讨论或对话,从多个角度寻求解决“锚”中问题的可能办法,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例如,《故乡》一文中写了三个“故乡”:一个是回忆中的,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理想中的。小说突出描绘的是现实的故乡。现实的“故乡”是什么样子呢?它与回忆中的和理想中的故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它是由哪些不同的人及其精神关系构成的呢?怎样概括自己对这个“故乡”的具体感受呢?“故乡”与鲁迅心目中的“祖国”有何关系呢?这些问题,就需要通过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才能达到对作品的充分的理解。
五、效果评价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模式信息化教学设计创新人才
一、引言
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从全球范围来看,信息化教育的改革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美国总统克林顿1997年国情咨询中提出,在2000年之前,要把每间教室和图书馆都联到Internet;法国于1998年初公布:“将法国社会带入21世纪”的计划,要求法国所有学校全部实现计算机化;德国在1997年也执行教学应用因特网信息资源的计划等等,都说明了发展信息化教育是大势所趋。中国教育也面临一个e化的时代,一个变革的时代。
二、信息化教育的概念和特征
信息化教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信息化教育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教材多媒体化。教材多媒体化就是利用多媒体,特别是超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表示。越来越多的教材和工具书变成多媒体化,它们不但包含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动画、录像以及模拟的三维景象。
(2)资源全球化。利用网络可以使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海洋,供广大教育用户共享。它有许多类型,包括教育网站、电子书刊、虚拟软件库、新闻组等。
(3)教学个性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智能导师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和提供帮助。
(4)学习自主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日益得到认同,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自主学 事实上,超文本/超媒体之类的电子教材已经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
(5)任务合作化。学生通过合作方式完成学习任务也是当前国际教育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在支持合作学习方面可以起重要作用。
(6)环境虚拟化。教育虚拟化意味着教学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脱离物理空间时间的限制,这是信息化教育的重要特征。包括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虚拟图书馆等等。
(7)管理自动化。计算机管理教学(CMI)包括计算机测试与评分、学习问题诊断、学习任务分配等功能。
三、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过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教学过程中主要包含教师、学生、教科书和媒体四个因素,这四个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结构形式。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认知结构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习主体的帮助者、引导者与促进者。由学生、教师、教学信息、学习环境构成了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结构。
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可描述为,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运用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与组织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帮助者;信息所携带的知识不全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客体);学习环境包括“情境”、“协作”、“会话”等要素。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学习小组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协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和学生是互动关系,正所谓教学相长。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区别如附表所示,传统教学模式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信息化教学模式是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与教学设计是密不可分的。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必然要求有高质量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之相适应。
四、信息化教学设计
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简称为“信息化教学设计”。具体说,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促进 信息化教学设计包括教学计划的设计、教学计划的执行、教学活动的评价与反馈。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帮助全体教师在自己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很多,像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资源型学习、英特尔未来教育、苹果明日教室、WebQuest、“拾荒式”教学设计等,无论教学的方式方法怎样,信息化教学设计关注的基本点是,基于国家课程标准、基于教育信息化环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学习成绩。信息化教学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是教师发挥自己创造力的广阔天地。主要是通过案例学习来模仿、分析、移植、创新,反复实践、反思、总结,逐步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设计出高水平的信息化教案,不仅是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思想的体现和渗透。
由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展示的中、美老师分别制作的同名课件《影子》,给笔者印象很深。由中国某师大附小老师制作的《影子》曾获全国“金海航”杯多媒体大奖赛二等奖。它采用office软件,以动画的形式,配以欢快的音乐、学生的朗读,将小学一年级的课文内容——人与影子的关系展示出来。其目的就是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课文内容。而美国教师的《影子》课件就很简单,只有一天中影子变化的动画设计、影子变化的测量数据、影子的照片、有关影子的知识等内容,其界面也很简单。它给学生们留下了极大的思考余地,甚至使学生们立刻产生了一种愿望:到太阳上去,看自己的影子。《影子》的较量,关键不是技术,就在于开发思想。如果从开发平台、制作技术方面讲,与国外教师之间的差距并不大。国内课件多是再现书本知识的呈现式学习,学生足不出户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声音、图像、色彩了解许多课文的知识。虽然课堂容量大,精美的界面能吸引学生,但学生仍然在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育,没有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五、结束语
走进信息化时代,观念要改变。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校校通”已初见成效,学习资源库正发挥着其庞大的信息资源优势。对于我国广大教师来说,面临正在迅速到来的教育信息化浪潮,要认清教育改革的方向,更新教育观念,并且懂得如何利用技术来支持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必将推动中国教育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德亮,黎加厚。博士谈教育信息化[J].中国电化教育,2003(5)
2黎加厚。创造教育信息化环境中学生和教师的精神生命活动——教育信息化的“生命环境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2(2)
关键词:创业教育实践模式教学过程第二课堂创业大赛
2001年5月,武汉大学在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三创教育”(创造、创新和创业教育)理念,并将“三创教育”作为长期的办学指导思想。2001年9月,武汉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被确定为开展“创业教育”的试点高校。经过几年的努力,武汉大学已探索并建立了立体交叉多元型的创业教育体系。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作为武汉大学的创业试点单位,在贯彻“三创教育”指导思想的同时,对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进行积极地探索,经过几年地努力,我们形成了一套确实可行的创业教育模式:
一、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学生。教学过程对于创业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能力,敢于张扬个性、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与人合作等,这些通常是创业成功者所具备的素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这些素质。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及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是理工专业学生重要的教学环节。但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只偏重通过实践使学生加深对理论课程的理解、认识以及动手能力的提高,而未重视学生个性、创新思维、创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1.1实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减少了验证性实验,增加了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在专业课的实验教学中,设计性实验是让学生分为若干组,学生自行设计,拿出方案后经小组讨论,各组从学生各自的方案中优化出最佳方案,在小组之间比较哪种方案设计得最好。我院还结合学生实际和专业特点,推出部分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作为学生综合性、设计性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这种实验教育的内容和模式既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挥主观能动性,又可以鼓励他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这样一种学习氛围中,学生既学到了专业技能,又提高了综合素质,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创业是非常有益的。
1.2在教学实习中,寻找创业切入点
几年来,我院老师带领学生到当地各种体现专业知识的基地去参观并现场教学,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新的知识。例如我院环境科学专业在《环境工程》的学习过程中,任课老师带着学生去参观武汉市污水处理厂,对于污水处理设备、污水处理方案、污水处理流程以及成本方面做了深入的学习。同学们普遍反映通过这样的现场学习可以更直接的结合实际,使他们的头脑中对污水处理厂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后来,该专业又在《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学习中去了武汉市砖厂,对于如何利用废弃物制造建筑材料有了全面的了解,不少同学表示,这是一个不错的领域,可以减轻环境负担、防止污染物的继续扩散和为国家创造效益。经过实践教学后,通过这样的专业实践,可以使同学们了解到本专业与生产生活的结合方式、涉及本专业的产业现状和前景、相关企业的管理方式、产品的销售等创业过程中所必须面临的实际问题。
另外,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我院实践教学改革的一大特色。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将生产任务、科技开发项目作为实习内容,让学生利用集中的实践教学时间去完成。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三创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而且还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2年学生利用实习完成了中国地图出版社委托的中国大地图部分图幅横向项目武当山旅游规划地图。2003年,完成深圳市宝安区发展地图集、深圳市龙岗区资源环境图集的生产和研究工作。
二、在第二课堂中加强创业教育
第二课堂是指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实践等,主要包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工作、参与社团组织等等。
我院很早就把社会实践作为学生的必修课,每年暑假组织学生到全国各地已建立的社会实践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与企业家座谈,参观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对其发展和运作进行调查分析,结合专业背景对该企业的不足之处进行评价。既为许多地方和单位解决了不少生产问题,又使学生“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我院曾组成四支社会实践小分队分别赴陕西、襄樊、天门、郧西等地。以赴襄樊社会实践小分队为例:该小分队参观了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通过与其负责人的座谈,了解到这个集科研、生产、经营于一体的综合型研究所的基本运作模式,包括企业内部模拟股份制改造、岗位股份与分配股份的实现形式、中俄合作交流情况、资金筹措方式、管理机制等等。通过学习交流,了解了模拟股份制改造的具体做法和进行国际交流合作的基本经验。同时我们也对其实行统一管理为主、以个人独资或者与投资方合资的形式为辅助的运作模式进行了讨论。在学生活动中,通过各种途径来渗透创业思想,培养提高创业素质是实行创业教育的又一重要途径。学院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并积极改革管理模式,给“学生社团组织”提出了“自我管理、自我引导、自我服务”相结合的思路,通过各级“学生社团组织”(学生会、学生分会、班委会、团总支、各种社团等)来实施。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越强,管理水平越高,说明学生受到学校教育影响力越大,成才的氛围越浓。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学院的学生工作部门围绕教育培养目标,构建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并通过“学生社团组织”有创造性地开展活动来达到创业教育的目的。
我院的“学生社团组织”先后开展了“俘特拉糖果派送活动”、“环境日徐东平价广场宣传活动”、与湖北电视台“幸运地球村”栏目合办节目的活动、“新点子”大赛活动、“校园歌手大赛”活动等等,每年以一个主题活动为载体,再分出若干子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既创造了学生成才的环境,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这样的活动对于学生今后创业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这些活动本身就是创业教育的一个实践形式。
三、鼓励、组织学生参与创业计划大赛
创业计划是学生将自己的创新成果表现出来的一种方式,创业计划大赛是以提高创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创业素质为目的的实施创业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即通过学生自主的创造性地思考和动手来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设想、创造新事物、开拓新生活。
我校从1999年开始在学生中举办了创业计划活动。我院学生均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加上学院的支持和相关专业教师的指导,我院环境工程专业李智勇同学,在刚刚结束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了科技发明制作类A类(能源化工类)一等奖。通过这次组织参与全国“挑战杯”大赛并获得一等奖的经历,使我院同学受到了鼓舞,同时也积累了更多的经验,这些势必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促进我院创业教育更好地开展。
另外我们还鼓励学生成立创业团队,申请业余项目。2003年,我院有16项本科教学成果获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本科生还积极参与数学建模大赛和学科竞赛。今年申报科研立项45项,较去年申报的人次有大幅度增加。
1.警察体育教育训练现状
关于警察体育教育,公安部教育局也已出版了两套比较规范的教材,一本教材是由人民警察中等教育规划教材———《警察体育》,书中所包含的大致内容有:队列、体能训练、格斗技术、武器和警械的使用等相关内容;另一本则是人民警察高等教育(专科)规划教材《警察体育教程》,书中内容里面包含了队列、体能、擒拿格斗、手枪射击、汽车驾驶等技能。可是由于课程设置的教学方法不能贴近于实际,在体能与技能两个方面做不到“两手抓、两手硬”,完全体现不 从而导致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积极性不够高,缺乏务实与创新的学习动力与激情,从而,至使警察院校的警察体能教育训练的显的较为滞后。在硬件上,大多数公安院校能够保障400米跑道,篮球场、足球场以及单双杠等基本教学训练设施,可是在与警察职业活动职场息息相关的训练场所,如练习攀登下滑的攀登楼,贴近战术的战术馆则尚不能全部一一满足。又使得教学变的呆板,枯燥无味,根本无法顺应时展的需要。
2.警察体育师资队伍的现状
在过去,我国多数的警察院校引进的警察体育教师师资,他们大多数学历偏低、缺乏专业的体育知识,有的是部队转业军人、有的则是退役运动员等等。在加上以往的传统式的师傅带徒弟的角色理念,现如今,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警察体育教育的发展的需要了。现在警察体育教师都是研究型的教师,无论是从师资队伍的学历或职称以及教育素质或是教学能力方向,比起以往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警察学院的学生在校所学技能与体能能否与日后的职业活动相适应,警察学院体育的师资队伍则是二者之间是否协调与承接的重要因素之一。警察体育教师也不能只是仅仅依靠自身所具备的体育技能以及基本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授道,它还需要不断探索警察职业活动的职业特点以及联系警察职业的复杂变化,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警察体育教育与警务实战训练有效的紧密结合起来。
二、警察体育教学组织现状
当前,警察体育教师的教学组织,教学理论以及训练方法大多数也都是照本宣科,灵活性、趣味性不足,“表演用途”的教学过于居多,因而导致了训练效果的不甚理想。也有部分老师独树一帜,在教学上往往习惯性的采用竞技体育的训练方法,将比赛式的训练方法嫁接到警察体育教学训练中,由于这些嫁接的方法与警察职业活动的实际联系不多,因而务实性也是太强,导致体育教学的不理想。因此师资队伍的执教理念的改革则是当前警察体育教育训练的干涸中急需的一股清泉。
三、警察体育师资队伍执教理念改革的必要性
警察体育师资队伍也在发展全面的现代教育改革格局中,也在不断地开始主动地融人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的主要潮流,并主动加入人民警察工作的改革发展大局,警察体育师资队伍执教理念也在不断改革,开始发展体能训练、注重掌握技能、提高过硬本领以及战斗力、素养等全面培养发展,适应工作和社会需要的应用型的警察后备力量。
1.什么是执教理念
理念它是人们对于所从事的工作的一种基本信念,是所具备的明确的基本认识,是人们事业成功的最基本条件。执教理念也就是说它是教员对于教学训练方法在加上“目标”以及教学的“使命”与等所具有的明确的最基本一种认知方式,是指教育训练的主要指导思想与教员对教育体育训练中的本质,在加上以及影响体育教育训练的多种因素的理解,其中包括主要目标以用有助于达到目标的信念和原则。
2.警察体育教育训练中的执教理念
警察院校作为培养人民警察的重要基地,其培养人才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我国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准警察”在体育教学中所学到技能,不仅是警察职业的核心技能,更是进行未来职业的需要。如果说教学能力是警察体育教育中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那么执教理念则是教学能力的基础,若是没有正确的执教理念的引导,那么则不会具有娴熟完备的教学能力。执教训练方法亟待提高。现在警察体育教育训练老师在体育教育训练中多侧重于学员动作统一一致、整齐划一,一动一令,未能很好的挖掘出被执教者的个人优点以及长处,针对被执教者的因材施教较少。教学训练中,执教者因担心对抗性训练中学员受伤而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影响,而弱化学员对抗性训练,导致学员的实战对抗能力不强。正确的执教理念应当是教员在执教过程中了解学员所需要的学与练,面对执教困难,不应当回避它,而是要找出原因,梳理、提出解决方法,从而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同时,给与学员学练中的正确指导。执教理念新出发。理论教学上虽然各大警察院校已经普及多媒体化教学,但是多年用一套教学PPT资料的现象则是相当普遍,执教者对警察体育及教学训练中的探索、分析和与警察职业活动实际的联系的研究却略显不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则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低龄化、高学历、多元化是当代警察体育教师发展的特点,按照以前老一辈的军事化警察体育教学方法来执教已经完全不能达到公安院校警察体育培训的目标,因缺少在实际警察岗位中的磨砺以及专业警务技能的训练,执教者在执教过程中若不能继续自我充电,走出去进修学习,将不能适应警务化管理的教学工作要求。
3.执教理念中的创新思维
所谓的创新,也就是指要不断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警察体育教学训练中的创新,需要执教者有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方法,并将这些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应用到训练实践中,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优异成果。警察体育教学训练是根本,在根本之上如何开出繁花,则需要执教者充分发挥创新思维给与这根本最充足的养分。如在执教中对学员的教与学中加入心理跟踪研究。关注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在训练设计、学员培养和管理方面的应用,应用心理学理论对学员进行从事警察职业动机培养、训练目标的合理设定、心理定向的合理把握。同时重视学员的心理负荷及心理疲劳,要让学员在面对日后纷繁复杂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压力,心境平和、目标明确。
四、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所谓的道德,所指的就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主要依靠社会舆论或传统习俗或者是内心信念必需所要遵守的,来维持的行为规范的一种总和,职业生活领域中的社会道德的个体体现。由于现在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通常是唯我独尊、自立自强精神不足,什么事情都依赖家长,当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准备去应对,更是缺乏坚强的意志,甚至竞争对于他们来还会有恐惧感等。而作为警察理应是保护人民,维护社会合平的强有力的武装队伍,可以说,一个警察的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也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警察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也是极为重要的。
五、结束语
重视升国旗仪式
国旗是我们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象征,人人都要养成对国旗的崇敬和热爱,而学校所进行的升旗仪式正是养成这种心理的重要方式。我们学校从1981年就开始进行升旗仪式,并为旗手专门制作了服装,每周一的升旗义式,学生都身穿校服。实施《国旗法》以后,学校认真组织学习,并依法进行升国旗仪式。爱国不是抽象的,要从爱集体、爱校做起。我们学校有校训、校徽、校歌。校训是:求实、创新、勤奋、献身。我们的校徽是从全校同学设计的37个方案中投票选中的。
我们的校歌是发动全体教师集体创作的。师生们履行校训,佩戴校徽,高唱校歌,有一种自豪感和责任感。
善于捕捉激励爱国热情的有利时机
时机和效果的统一,是一个教育原则。1985年2月20日,“中国南极长城站”屹立在神秘的银色宝库一一乔治岛上,中国 学校请来了南极考察队的党支部委员给同学们报告英雄们的光辉业绩,随后又举行了“学习南极精神”?演讲会。?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前后,学校围绕着“我为亚运做贡献”、“弘扬亚运精神”等开展各项活动,使学生树立亚运意识,发挥亚运精神,为振兴中华而拼搏。
高教育于参规游览的活动之中
活动是一种符合青少年心理、性格特征的动态教育。我们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学生到甘肃、青海的名山大川去游览,或开展夏令营活动,使学生对这些美丽的山川名胜产生一种倾心的爱。学校还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组织他们参观兰州科学院、兰州大学、兰化公司的生产厂、刘家峡水电站和龙羊峡水电站,让他们了解祖国科学技术和生产建设的伟大成就。
寓教育于体育之中
体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课堂。这几年我们逐步探索出三条教育途径。
一是学校对优秀运动员采取鼓励政策。1986年,我校田径代表队主力运动员郎秀花选入国家青年女子垒球队,又于1987年到美国参加国际比赛。出赛前,校长和体育教师都先后写信鼓励� 二是由体育教研组编写了《中国现代体育简史》,作为体育室内课的爱国主义教材。三是从1979年开始,学校每年举行一次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象征性长跑。如1979年开展了“由兰州经西宁过唐古拉山口登上世界屋脊一一珠穆朗玛峰”的象征性长跑,198l年开始“从兰州到台湾”的象征性长跑,1985年开始“从兰州到香港”的象征性长跑,1989年开始从“兰州到北京亚运村”的象征性长跑,激励同学们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统一大业贡献力量。
举行各种报告会,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
学校以多种形式开展国情教育,陆续举办了“中国历代著名科学家”报告会,从祖冲之的圆周率讲到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认张衡的地震仪讲到李四光的第四纪冰川,从四大发明讲到人造通讯卫星上天,教育学生不能数典忘祖。
学校还举办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爱国人物和事件”专题讲座。“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报告会,“一二,九”报告会,观看“老山英模报告团报告”录像等,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开展评论活动,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化遗产学校通过文学艺术的评价活动,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教育。l986年有一段时间,学生中流行歌曲特别盛行。于是,我给全校学生作了一个以谈音乐美为主的艺术报告,从《苏武牧羊》讲到《阿里山的姑娘》,从《鲜红的太阳永不落》讲到《十五的月亮》……。我们审定了40首富有爱国主义思想的古今中外的优秀歌曲,录制成《校园歌声》专辑。每天在校园播放,并提倡学生学唱。
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忱中学历史教材中有不少章节的史事记述,我们采用正反历史人物及其活动的比较和对照方法讲述,不仅使学生辨善恶、明爱憎,而且可以激发他们继承前辈的爱国主义传统,为民族兴旺,国家富强、祖国进步献身的精神。还如初中语文课本中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就是爱国民主志士的宣言书和绝命书。他那“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的视死如归的忠诚的爱国之心,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珍宝,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材。
开展军事训练,树立国防观念
军事训练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真刀真枪的刻苦训练,体验军人的生活、军人的感情和军人的追求,?从而树立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思想感情。我校从1985年夏开始了学生的军事训练。军训学生与部队官兵同吃、同注同练,不仅受到了正规的军事训练,而且受到了艰苦奋斗的教育,增强了国防观念和爱国意识。
经常进行形势教育
形势教育也要以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国家的安危进退为宗旨,使大家经常了解国家所处的环境,国家的发展变化,把自己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教育的方式要多样,要广开言路,平等对话,要置疑解难,点拨诱导。
关键词:感恩教育健全人格活动体验长效机制
一、感恩教育提出的背景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指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要“从他们的具体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
然而,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注重空洞的说教,注重于点。感恩教育就是就基于感恩,进而构筑学生包容的灵魂,构建健康的人格和和谐的氛围。适时的提出,是时代的需要。
二、感恩教育的内涵
所谓感恩教育,就是以感性的形式,用孩子的切身感受体味来自他人、社会和自然的“恩”;以理性的形式,让孩子感知来自痛苦、挫折和失败等的“恩”。并最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教育。它应该是整个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
三、感恩教育的意义
首先,感恩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和公共意识。
孔子曰:“仁者爱人”。只有懂得爱的人才会懂得珍惜,才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感恩教育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基础。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付出,有了感恩之心,才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回报社会,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才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去珍惜自然、爱护自然和保护自然。所以不仅仅是感知恩德,它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和公共意识。
其次,感恩是一种心态,一种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灵魂。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枝脆弱却有思想的芦苇。”而当今中国社会,独生子女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走向迷失,过多的包办和过多的呵护,让越来越的孩子失去了健康的“行走”能力。“芦苇”越来越“脆弱”。正如北京四中的赵燕梅老师说的:“不让孩子品尝饥饿,他们就不会知道食物的价值;不让孩子品尝寒冷,他们就不会知道温暖的可贵;不让孩子品尝挫败,他们就不知道成功的美妙。”没有人生的不平坦,就决定了没有负面经历的教育,是不健全的教育。感恩教育就是要引导孩子正视负面,感恩负面,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健康的灵魂。
四、学校感恩教育的操作方式
孩子冷漠、自私、脆弱等人格弱点的形成,关键在于缺乏对他人、社会、自然和负面经历的感恩心态。而缺乏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知恩,不知恩又如何感恩?因此,感恩教育中,识恩是最重要的步骤。现实社会中,它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感人心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使其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完善,最终回报生活。
具体来说,我们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小型活动为载体,让孩子们体验恩情
通过话剧表演、现场辩论、真情演讲等活动,让孩子体味到什么是“恩”,哪些人、事、景、物是需要我们感谢和感激的。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惨痛”经历,谈谈自己从中明白的道理,引导学生换个思维,感激曾经的“惨痛”。
(二)以团体活动为手段,让学生感激他人他物
团体活动是集体合作的项目,任何一个人离开他人都无法单独完成,任何一个人的缺失都可能导致整体的失败。英国诗人约翰?多恩曾说:“没有人是座孤岛,每个人都是一座大陆的片,是大地的一部分。如果一小块泥土被海卷走,欧洲就是少了一点,如同一座海岬少了一些一样;任何人的死亡都是对我的缩小,因为我是处于人类之中;因此,不必去知道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丧钟为自己而鸣,集体活动是达到孩子认识到这点的最有效的方式。如果每个孩子都有如此的认识,就会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博爱的心。
(三)在日常教学中进行渗透
在具体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把每位学生都教育成懂得感恩,学会感恩的人,是我们教育者责无旁贷的职责。
汀祖镇王寿小学王海燕老师说:“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在感恩意识日益淡薄的今天,语文教学理应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让感恩教育与语文教育相得益彰。”
例如在实施《鲁本的秘密》一课时王老师这样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我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小鲁本对母亲的感恩之心,如:“母亲的家务似乎永远也没个完。日复一日,在那破旧的缝纫机上缝缝补补;……全家人健康、幸福,就是她唯一的也是最大的企盼了。”学生在反复读句子体会鲁本的内心活动,他感激母亲,理解母亲,他深爱着他的母亲,进一步体会鲁本是多么理解母亲,体谅母亲,感恩母亲。
(四)要建立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
李晔是北京一所重点学校的高三学生,他说:“不少人说我们是‘草莓族’,外表看起来色彩鲜艳,里面却苍白绵软,稍一施压就变成一团稀泥,表层还疙疙瘩瘩的挺有个性。我们也希望自己能多经历风雨,尽快地成熟起来,可是大人们却很少给我们机会。”既然孩子有这样的需求,而在教育上孩子好动的特点有决定了在感恩问题上孩子的反复性。我们在实施感恩教育时就要建立长效机制,持之以恒地开展。同时给予孩子更多的感受和体验的机会,让“被爱”深入学生的内心,让“恩德”包围在他们周围。只有如此,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才能真正能让学生知恩、感恩,进而施恩、报恩,健全人格。公务员之家
总之,实施感恩教育,能使学生树立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同时克服奢侈、攀比、享乐等毛病。对我们的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我们学校目前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让孩子们在温暖中学会感恩,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基本关系,养成健康心态,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感恩教育的思考》,叶华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