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把握这一基本要求,调动社会积极性,激发社会创造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本文是爱岗的小编老李为家人们收集整理的关于改革开放的论文【通用9篇】,欢迎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法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行政法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行政法基本原则渐趋成熟、行政法观念实现重大转变、行政法理论取得重大突破。今后我国行政法还将呈现五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改革开放; 行政法; 发展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同经济建设一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伴随着这一历史进程,我国行政法也从无到有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值得认真总结。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法的发展历程 建国以来,我国在法治建设上走过了一个“之”字形的曲折道路,行政法治建设也一样。建国初期,我国行政法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从1949 年至1956 年,国家制定颁布了一大批行政组织、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了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职责、工作原则、工作程序以及对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权限、管理方式等。但1957年以后国家政治生活越来越不正常,民主法治建设也不断遭受破坏, 行政法的命运自然也不能幸免。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逐步得到恢复并迅速发展, 行政法也随之得到复兴和发展。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法发展所走过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79 年到1988 年以重建行政权立法为重点阶段。 改革开放之初, 为了使被破坏的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尽快恢复运转, 使混乱的社会秩序尽快恢复稳定, 国家在立法方面需要优先考虑的是制定出一系列有关国家政权组织和维护社会秩序方面急需的法律, 而首要任务是根据新的形势制定一部适应新时期需要的新宪法。因此,在这一时期,对行政法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立法有:一是1982 年新宪法的颁布实施, 二是制定了国务院组织法和地方组织法。同时,也制定了一批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在这一阶段, 我国的行政立法主要是有关行政机关组织和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 侧重行政机关的重建和对行政机关权力以及相对人权利的确认与维护。 这一阶段行政法发展的主要成果是: 恢复了行政机关领导人员的选任制; 建立了民主集中制下的行政首长负责制;确立了领导人任期制和限任制;建立了审计制度;恢复了行政监察制度;等等。第二阶段是从1989 年到1996 年以加强行政监督立法为重点阶段。 行政权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为维护公民权利和利益服务,又可能侵害公民的权利和利益。因此,为了保护公民权利和利益,对行政权既要提供法律保障,又要加强监督制约。所以,当行政权重建工作基本完成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即着手研究制定有关监督制约行政权的法律。经过几年的努力,1989 年4 月4 日七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行政诉讼法,这标志着我国行政法治建设的重心已经从重建行政权向规范、监督行政权转变。 行政诉讼法由于以下两点重要贡献而载入我国法治建设的史册:第一点贡献是确立了“民可以告官”制度。这一法律制度的确立,一反我国过去只能“官管民”而“民不能告官”的历史传统,表明我国法治建设开始转向以人为本,使法治建设流贯着一股鲜活的人文精神。允许“民告官”,对于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法治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法律规定只有成为公民的自觉行动,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习惯,法治才有牢固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因此,有人认为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实施,从某种意义上讲, 标志着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真正开始。第二点贡献是确立了程序违法无效原则。行政诉讼法不仅对行政诉讼程序作出了系统、完整的规定,而且明确规定: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违反法定程序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这就在立法上第一次将程序违法提到了与实体违法同等重要的位置,促使人们从更高的层面上审视行政程序法的价值,改变了过去我国重目的轻手段、重实体轻程序的历史传统,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行政程序立法的发展。 在这个阶段,除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实施外,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制定了审计法,国务院颁布了行政复议条例等一批监督行政行为的法律、法规。 这一阶段行政法发展的主要成果是:建立了行政诉讼制度、国家赔偿制度、行政复议制度、公务员制度,等等。并明确提出了依法行政原则,使之成为我国行政法和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一个基本原则。 第三阶段是从1996 年至今以加强程序立法为重点阶段。 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对行政机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程序违法无效原则的确立,使行政程序立法显得更加迫切。为此,全国人大常委会从1990年开始着手研究制定规范行政程序方面的法律。经过几年努力,1996 年3 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行政处罚法。这部法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行政法治建设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即从对行政权进行事后监督到进行程序控制阶段。之后,又陆续制定颁布了行政复议法、行政监察法、立法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一批规范行政程序的法律, 国务院也先后颁布了许多规范行政程序的法规。 这一阶段行政法发展的主要成果是: 建立了行政听证制度、告知和申辩制度、公正公开原则、政府采购制度;完善了程序违法无效原则;强化了行政监察权威;改革完善了行政许可制度;等等。 从上述历程可以看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法发展走的是一条循序渐进、两头夹击的发展路线。所谓循序渐进, 就是我国行政法是随着改革开放和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而逐步建立发展起来的。在改革开放和法治建设恢复之初, 优先致力于基本制度建设,先把行政法基本框架建立起来,然后再逐渐加以完善, 避免因细枝末节的意见分歧而延缓法律的出台。所以, 最初的一些行政法律大多比较原则,对公民权利的保障比较粗放。比如,国务院组织法只有十几条,几百字,非常原则;行政诉讼法确立的法院受案范围比较窄, 国家赔偿法确定的赔偿标准比较低,现在有学者对此提出了许多批评。但总的看,这一策略是成功的,其积极作用远远大于消极作用。否则,行政诉讼制度、国家赔偿制度也许到现在也建立不起来。而有些改革不到位的, 则不急于立法,让国务院或地方先搞,避免因仓促制定法律而影响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立法决策必须与改革决策相一致。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如果改革已经到位,立法必须及时跟上,用法律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引导改革向正确方向发展;二是如果改革不到位,立法不能太超前。凡改革不到位,不立法就是对改革的最大支持和促进。当然,这只是法治建设起步阶段的一种立法策略选择,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发展,制定更加周全、细密、完善的法律,是今后立法策略的必然选择。实际上,我国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已经在朝着这个方向转变。所谓两头夹击,就是把行政权的确立(组织法)和对行政权的控制(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这两头的法律优先制定出来,然后再制定规范行政行为的法律(行政程序法)。实践证明,两头夹击策略,是一个成功的策略,大大地加快了行政法治建设的步伐。如果没有两头夹击策略, 而是按照“组织———程序———诉讼、赔偿”这样一种先后顺序按部就班地进行,恐怕我国的行政法治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两头夹击,就把行政程序立法逼到了墙角,迫使我们必须加快行政程序立法步伐,而行政机关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支持、推进行政程序立法工作。 二、我国行政法发展的主要成就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行政法从无到有,再到基本完备,成绩有目共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成就。 (一)行政法体系基本形成 我国的法律体系就其表现形式或者法律渊源而言,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宪法是核心,法律是基础,法规是配套。此外,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也是必要补充。就其法律部门构成而言,包括宪法及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共7 个部门法。 行政法,是指规范国家行政管理活动和监督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行政法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确立行政组织和职权方面的法律,包括行政组织法、公务员法等。二是规范行政权行使和运作方面的法律,统称为行政行为法。又分两类:一类是各个方面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 包括国防、外交、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公安、司法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法,如教育法、科技进步法、环境保护法、出入境管理法等;一类是有关行政程序方面的法律,如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三是监督行政权行使和运作方面的法律,统称为行政监督法,包括行政监察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等。可以说,中国特色行政法体系已经基本形成,特别是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已经比较完备,一些基本的行政法律制度都已建立 起来。
一眼望去,有多少书籍走进了30年!《改革开放三十年――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重大抉择1978-2008》(中央文献版)、《中国改革开放30年》(辽宁人民版)、《改革开放30年重大决策始末》(张神根、端木清华,四川人民版)、《中国改革30年――10位经济学家的思考》(张维迎,上海人民版)、《改革开放三十年见证与回顾》(魏礼群,中国言实版)、《30年――转型与变迁》(庞松、黄一兵,广东教育版)、《流光如梦――大众文化热潮三十年》(谢轶群,广西师大版)、《30年――1978-2007年中国大陆改革的个人观察》(赵海均,世界知识版)、《30人谈30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名人访谈录》(徐根初,人民日报版)、《30年30人――见证中国改革开放1978-2008》(潘灯,外文版)、《日志中国――回望改革开放30年》(中国民主法制版)、《开放中国――改革的30年记忆》(中信版)……
这些书籍,或个人所著,或集体所著,都有特定的价值。笔者想,应该建立一个“改革博物馆”,从它的后门出去,能与“博物馆”衔接,那多好。两个博物馆,一字之差,蕴涵着沧桑巨变。“改革博物馆”可以把这些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书籍统统收进去。
在这些书里,有若干本在笔者看来颇具特色。在此从思想的记忆、个人的记忆、民间的记忆三个维度,选介三本书:《交锋三十年――改革开放四次大争论亲历记》(马立诚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激荡人生――一起走过三十年》(吴晓波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民间记忆30年》(徐迅雷等著,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记忆”看起来是朝向过去的,其实都是“面向未来,春暖花开”的。
《交锋三十年》的作者马立诚,在我看来他本身就是思想家。当年他和凌志军合著的《交锋》,在中国,尤其是在思想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交锋三十年》记述的是改革开放的4次大争论:第一次是1978年前后,争论的中心问题是,要“两个凡是”还是要改革开放?第二次是1992年前后,中心问题是,要计划经济还是要市场经济?第三次是1997年前后,中心问题是,私营经济是活水还是祸水?第四次是从2004年开始至2007年,中心问题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不是搞错了?
争论很多回,主线仅一条:“左”与反“左”。比如那4份著名的万言书,就是“左”与“极左”的代表。同那些“旗帜鲜明”的“左视眼”相比,其实更可怕的是“左”的思想深入到一些普通的干部群众心中。而每次改革的重大突破,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的。
书中最经典的细节是: 1991年9月1日晚,央视“新闻联播”按照惯例,预播了次日《人民日报》重要社论《要进一步改革开放》的要点,其中有“在改革开放中,我们要问‘姓社姓资’”这样一句话。其实,如果在改革开放中要问“姓社姓资”,社论标题“要进一步改革开放”就成了一句空话。9月2日,人们拿到报纸,却发现这句话没了,这立即引起了社会关注和议论。因为央视预播的社论和第二天见报的社论出现重大差别的事,还没有发生过。
这一年年初,上海《解放日报》发表皇甫平为改革呐喊的系列评论之后,“姓社姓资”的争论蜂起。进入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震动全中国,他鲜明地批评了“凡事都要问一问姓社姓资”的主张。而当时担任《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的于宁,在起草的社论草稿中,并没有写那句话,是当时报社的主要负责人在修改时,写上了“在改革开放中,我们要问‘姓社姓资’”。央视播出这篇社论摘要时,时任国家主席的同志看到了,当晚立即指示当时的部长王忍之对社论进行修改,把社论中两处“问一问姓社姓资”的话都删掉。
对一个人来说,技术跟上是不难的,思想跟上是很难的。改革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可是30年来那些反改革的人恰恰折腾得紧。在改革开放的思想记忆里,对于改革还是反改革、进步还是反进步,我们必须看个清清楚楚、想个明明白白。
邓小平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就把以人民为主体的价值观纳入到社会主义本质规定中,这是一个实质性的拨乱反正。1979年,《人民日报》展开系列讨论,“为富字正名”。企业家是最先感知“春江水暖”的人群之一。财经作家吴晓波在《激荡人生》里,为30位著名企业家立传,他们在改革开放历史的坐标里,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位置。全书分为“八十年代记忆”“九十年代记忆”和“新世纪记忆”三辑。这些企业家的个人记忆,深深烙下了开放改革的历史痕迹。
年广久说自己就是一个改革的“傻子”,史玉柱说自己是一个著名的失败者,步鑫生是第一个“砸”工人饭碗的厂长,刘永行是靠饲料起家的第一个“首富”,袁庚是蛇口拓荒人,唐骏是盛大与华尔街之间的桥梁,马云的梦想伴随着互联网起飞,李书福的梦想跟随着汽车轮子疯转……在改革的实践领域,真的要宽容改革者,善待失败者,客观公正地看待有争议者。书中最出乎笔者意料的人物是温元凯,这位在改革开放初期属于“改革人物”的大学教师,当年一本《中国大趋势》激动了许多人的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前15年,基本上是谁先开放改革,谁的影响力就率先崛起。亲历商业启蒙的温元凯,后来自己办过公司,甚至还成了到华尔街历练的金融家。“成功地由科学家转到思想家,又从思想家转到企业家的人,相信更是稀少,但温元凯却绝对是一个该被书写、被历史记住的人。”作者这样感慨。
在《激荡人生》之前,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上下两卷,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功,这本记载中国30年改革开放史里企业变革的书籍,曾获2007和讯华文财经图书大奖。《激荡三十年》的抒写,更有激情;而《激荡人生》则平实了许多。或许,作为财经作家,吴晓波更擅长写事而非写人。
每一个人都是改革开放的受惠者,也是改革开放的创造者。普普通通的人民群众,其实也有着排山倒海的创造力,他们是真正的务实求变者。安徽小岗村那21位秘密开会谋划“分田到户”的村民,就是这种创造力的典范。“这次秘密会议同样也是里程碑式的,简直就是一个村里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民间记忆30年》开篇《1978:中国向何处去》中,作者徐迅雷这样评价来自民间的力量。
另外一点不好意思的就是本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也不过才18个寒暑,说30年我真的不是很清楚。也没有兴趣去查什么资料之类的。
好像就是小平爷爷在那个什么凤阳县的地方做了个尝试之类的。
风水轮流转,中国的(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交椅已经教到了涛哥的手上,毛泽东有5个热爱,邓小平有4项基本原则,江泽民有3个代表,胡锦涛有2个务必。怎么越来越少了?问题却还是那么多?
我还是比较喜欢毛爷爷,尤其是红色的印有毛爷爷靓照的一张矩形纸片,上面还有个一个1两个0之类的哈哈。
我就讲讲这18年来,我眼见的变化吧。其实改革开放真是变化大的在我出生前,听说思想解禁了吗,大批老电影都那啥了,现在的广电局。活转去了!我不好说什么了。"党"字要用"PARTY","政府"中间要加"逗号".他倒是真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说的没啥好话了吧,干脆封了这类字眼。就跟MLGB似的。
思想的禁锢吧,不得不提咱优秀的CCTV,对于cctv这种国家强制性推行带有浓烈的政治洗脑倾向的媒体能在流毒无穷般聪明的中国人中大行其道确实是一件令人匪疑所思的事。
央视作为国家媒体,它所承受的压力也很大,不管它是被迫也好,无奈也好,它对逆己的新人的打压和对所谓“著名”但一点名气没有进而沽名掉誉的某某专家的吹捧奉承都是有目共睹的。还有它的暗箱操作太过低劣,一眼就看穿了,反而让人没有成就感而随之倒味口。CCTV由于它恶心的做法,现在"CCTV"可以用作动词,意为“十分低的暗箱操作”。
另外不得不谈谈外企在中国的发展,就从最擅长的手机领域说起吧。不得不承认,外国的品牌进入中国,哦,不是,是内地的市场无疑是越来越容易了,只是行货咱一般老百姓真是养不起了,只能水货了,这是被逼的 ,关税逼的,没错 人都是逼出来的。
另外行货的手机,无语一下,WIFI 等功能的阉割实在是令人发指,额。社会主义中国要走中国的特色的,3G时代也要有中国特色么?难道中国(内地)只能走山寨机(关于山寨级稍后论证)的3G么?!那是什么上世纪的东西?嗯?!
就好比你花3000大洋在港行就能买到个健全的,在内地话5000+买个残废?什么逻辑。
接着说说关于近展的变态产物,山寨机和非主流。
所谓山寨,大家还记得座山雕吧?就是拿他没办法。
这类手机外形通常都与一些知名一线品牌的热门产品及其相似,又没有比较正式的品牌,甚至有些是打着Sunyericcsun、NOKIR、SAMSING这样的擦边球品牌。这些手机通常被称之为山寨机。比起明目张胆违反国家法律的走私手机和以次充好的翻新手机,山寨机似乎多了那么一点自立的骨气。机型特点为大多基于 MTK 手机平台,屏幕下方有五个图标,手写,铃音声音超大,电池标称(注意,这里是标称,黑手机的电池实际容量一般为标称的1/4)不低于1800毫安时。
国内山寨机最早始于标有CECT品牌的杂牌手机,实际只是冒用CECT的品牌或者支付一定的现金给CECT得到使用权。后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牌子。注意这些都是过时的,作为一个素质的社会,手机音量都是由上限的,一不到饶别人为前提,你们听过山寨机的声音么?! 屏幕超大,但是材质,分辨率,色度都稀烂,声音超大,这里也反映出中国人的变态消费心理,求大!就喜欢大!无药可救。做工良莠不齐,无明显品牌标示,机身正面或背面常见大大的BLUETOOTH、TOUCHSCREEN、MP4等字样。
包装盒上什么都敢印,除了自己的真实厂址。近年来活跃在各大电视购物的以前从未听过的手机品牌绝大多数都是山寨机,为电视购物带来滚滚财源。这些手机功能极其丰富,价格极其低廉,外观极其新颖,质量极其不可靠。不管怎样,“山寨手机”的智慧总能敲打到我们最无奈的那条神经,也让一些缺乏创新精神的国产品牌无地自容。
这些年来,山寨手机之中出现了不少独步世界的技术创新,外观创新,工艺创新,很多奇怪的技术和设计被组合在一起,这些组合有时可能是侵权的,却实现了五花八门的功能。
现在,山寨机已经成为一种非主流手机文化,狼性,创新,迎合市场的山寨机精神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
所谓FLZ,非主流肥猪流,就是现在一些80,90后的小屁孩们自己发明的一种变态脑残文化,脑残知道不?脑壳被门夹了!
据研究,非主流的老祖宗正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朋克(Punk)文化,其中以哥特摇滚风(Gothic rock)和视觉摇滚风(Visual rock)为代表。朋克文化属于后现代虚无主义,以带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奇异装扮表现愤怒,破坏,死亡等情绪,风靡于摇滚音乐人和爱好者之间。
90年代末,由Punk文化衍生出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它融合了Pop流行元素,在视觉的表现手法上更加多元化,并且开始表达一些忧郁,悲伤的主题,于是便产生了Emo文化,Emo即是Emotional的缩写。Emo文化同样发源于音乐领域,但很快变成了一种时尚风格,风靡于全球的青少年中间。中国当下兴起的非主流也就是Emo文化。这是中国继"之乎者也"之后真正的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不过是个垃圾文化。
另外非主流的人士都喜欢写火星文,所谓火星文就是由符号、繁体字、日文、韩文、冷僻字等非正规化文字符号组合而成。乍看像是乱码或打错的字,用法也不同于汉字那么规范,从字面上根本无法了解。引用一段"·洎跽選擇嘚潞′·哭著吔要芭铊赱輐″"这是什么东西?看的懂么?"自己选择的路,哭着也要把它走完",服了吧 哈哈。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亵渎!对中华5000年文化的侮辱!
好吧 就到这里了,下午的DOTA还没打。不想写了 ,这就是片面的中国现状,改发展的禁锢,畸形文化却层出不穷。没啥结尾,就这以上
江汉大学武昌校区物流管理
关键词: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从未遇到过的新课题。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目的在于总结改革开放的丰富经验,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改革开放。只有在改革开放问题上取得突破性的新进展,才是对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事件最好的纪念。只有高举解放思想的大旗,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逻辑主线,用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开放,才能在坚持改革开放上实现新突破,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在促进社会和谐上见到新成效。
一、解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历史进程始终贯穿着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每次突破都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每一次思想大解放都明确地具有改变现实的指向:破除“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解放思想;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是解放思想;破除超阶段的“左”的框框的束缚,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是解放思想;破除离开发展生产力抽象谈论姓资姓社、姓公姓私的思维定式的干扰,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解放思想。因此,改革开放命题是在解放思想的伟大实践中提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解放思想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开辟、拓展并越走越宽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和丰富、发展的,中国每一次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扩大都离不开思想的进一步解放、观念的进一步更新,而解放思想和观念更新又进一步推动了改革开放。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推动改革开放不断走向胜利的思想武器,30年改革开放源于30年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30年前的那个冬天,中国迈出了改革开放的第一步,从此改变中国的命运;30年后的这个春天,中国已经并正在发生着世所瞩目的历史性变化。因此,中国模式的辉煌成就得益于30年来一以贯之的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每一次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事实证明,第一,只有改革开放才能使中国获得大发展,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第二,改革开放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但其方向和道路是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第三,只有继续解放思想,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在解决改革开放遇到的深层次矛盾和新问题上取得突破性的新进展。
解放思想要突破既有思维惯性的束缚,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思维方式的转变。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运行中一些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还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情况、新问题,①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如果说30年前所要解决的是生存和出路问题,那么新的一轮思想大解放所要解决的就是以人为本的发展问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深化改革涉及各方利益,难免遇到重重阻力,遭到种种“非议”。所以,应清醒地认识到“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涉及的面很广,涉及一大批人的切身利益,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和问题,一定会遇到重重障碍”。②从这个意义上讲,更需要保持理论上的清醒与坚定。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可恤。与改革之初相比,我国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出现了社会利益分化和利益博弈新格局。如果说真理标准大讨论掀起的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树立了实践标准,引发了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新的伟大革命”,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的第二次思想大解放树立了生产力标准,实现了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第三次思想大解放所指向的则是突破传统的发展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标准,解决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不同步问题。目前,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以推进政府改革为重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要务的发展阶段。只有消除两大改革不对称性给权钱交易留下的空间,加快民主政治建设的进度,才能使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协调发展。
解放思想是对鲜活思想的渴求,第三次思想大解放具有历史主动性。解放思想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是一种基于内在利益驱动和价值判断而由思想主体主动进行的思想观念转变和创新过程,这一转变过程没有现成的制度安排,所以要进行解放思想是因为有些涉及国家民族命运的大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需要突破禁区,以空前的历史主动性去探索未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只有通过解放思想,才能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改革创新。
真正的解放思想是围绕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辨明是非,突破僵化的不合时宜的旧思想、旧理论、旧模式的束缚,为开创新的局面扫除障碍。今天所进行的社会变革,新旧思想之间的较量,不同体制之间的碰撞,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等涉及到政治权力的再分配、物质利益的再分配、社会关系的再调整。第三次思想大解放是一次突破性的敢碰硬的解放思想,也是一次颇具风险性挑战的解放思想,没有迎接风险勇气无法完成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才能不断破除落后的、过时的、错误的观念,形成发展的新理念、改革的新举措、开放的新格局。
第三次思想大解放具有广泛群众性,人民群众是推动新的一轮思想大解放的主体力量。第三次思想大解放成效如何,最根本的评价标准要看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能否得到民众的广泛支持。只有带领亿万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才能在坚持改革开放上实现新突破,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在促进社会和谐上见到新成效。因此,亿万群众的自觉参与是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第三次思想大解放的社会基础,只有亿万群众自觉参与第三次思想大解放,解放思想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中国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起点、新的阶段、新的矛盾、新的任务、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对第三次思想大解放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能否继续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战略机遇期,关键要看解放思想的力度。解放思想的力度如何最终要看是否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按照思想再解放些、步子再快些、效果再好些的要求,进一步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抓住能带动全国发展的重点工作集中突破,全力以赴推动又好又快发展、更好更快发展,努力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有所提高。
二、以人为本、社会和谐,是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
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问题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孜孜以求的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把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视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最高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未来取代资本主义的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根本上与唯物史观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又以新的理论概括突现了其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所以,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当代运用,科学发展观开辟了运用唯物史观观察社会历史、解决现实实践问题的新境界,从而拓展了唯物史观研究和运用的视野。
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和合理性在于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全面准确地理解以人为本、社会和谐,就要围绕发展这个主题,厘清人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我们所追求的发展,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有不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确保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落实和目标的真正实现。
第一,正确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关系,树立人的发展引导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制约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的观念。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人活动的规律,离开人在实践中的目的和追求就没有社会发展的规律。以人为本是科学社会主义本有的题中之义,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基本要求。在发展的动力机制上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科学发展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结合起来,是对科学社会主义思想遗产的继承和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地位,在价值取向上就是要坚持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的人权,坚持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并以此指导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
第三,从谋划发展的思维方式上坚持以人为本。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映,解决又好又快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必须立足于有利于人民的现实生活和长远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因此,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把握以人为本,就必须在发展什么、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的统一中加以理解。只有立足于促进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协调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才能从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上把握发展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诉求。
第四,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建立美好社会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和谐社会建设要以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社会发展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克服矛盾的过程,和谐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
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谋划改革、扩大开放
战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发展与开放之间的关联度十分显著,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无法回避这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全球化大趋势。关起门来搞经济只能做加法,只能是对传统产业的修修补补,只有开放才能做乘法,才能使产业提档升级,做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质量。改革开放进程实际上就是中国不断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就是走进和不断深入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因此,必须睁大眼睛看世界,更加积极主动地推进对外开放,切实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2004年以来围绕改革开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当前遇到的新问题,在改革的方向和道路问题上出现了一些不同看法,发生了一些争论。这些争论集中以改善民生问题为主题,包括教育、医疗、住房三大改革中产生的问题,以及国有资产的流失、贫富差距过大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现实阶段有关系,解决这些问题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必须通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来解决。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够解决打着市场经济的旗号,做计划经济事情的问题。只有弄清怎样的发展才是科学的,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也才能真正推动进一步的改革开放。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当今中国的主要矛盾。保障人民群众的温饱是30年前最迫切的任务,今天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已转向了解决社会公共品供给、公共服务问题。现代市场经济不仅要有市场竞争,还要有完善的劳工权利、社会保障和公共福利,社会公共品供给、公共服务不足和低效引起的矛盾是我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现在群众最关心的社会问题集中于公共品供给、公共服务提供范畴,因此我国急需建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公共服务体制。
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给中国带来了历史性的进步。在坚持改革开放上实现新突破,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在促进社会和谐上见到新成效,在继续解放思想上迈出新步伐,是我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谋划大发展的现实目标。为了实现又好又快大发展,必须坚持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先于一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于一切。要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更加注重开放合作;要以创新推动改革,以改革寻求新突破。只有进一步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发展突破口,趟出路子,干出样子,才能推动又好又快发展。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当今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不断发展壮大自己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和战略任务。应清醒地认识到实现经济大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目前不论是解决社会事业滞后、发展方式粗放、城乡不平衡问题,还是利益格局的调整、体制机制的创新问题,关键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发展经济。我们必须突破长期以来形成的政府主导经济的思维定式,克服程度不同的“路径依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深化市场化取向改革,努力探寻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途径,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
解放思想创造了历史,也必将开辟未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根据现实情况解放思想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思想观念从不适应、不利于科学发展的状态中解放出来,破除传统的重经济增长轻社会建设的思维定式,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着力查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有待进一步解放的思想空间,着力克服制约科学发展的观念障碍和体制障碍,着力探索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着重破解影响科学发展的难题、激发科学发展的积极性,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和不和谐因素,着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实现改革开放成果的普惠共享。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团结和睦的社会,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游离于以人为本,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意义。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改善民生必须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承受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国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谋发展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改善民生的程度统一起来。只有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才能使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问题落到实处。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新变化,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大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跟上时代进步的大潮。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使神州大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进在科学发展伟大道路上的中国人民,正在谱写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篇章。尽管航程上布满暗礁险滩,但是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领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1]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关键词金融业危机扩大开放机遇出路
2006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IO)已经五周年了,这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有极大的帮助。同时,中国也对世界承诺:当对内经济五年保护期满时,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开放更多领域,包括金融、汽车、农业、电信等诸多行业,都将集中大幅度降低关税,乃至完全放开市场。无疑这是对中国经济的再次考验和机遇,可以促进企业改革,学习国际先进管理制度与经验。
其中,金融业是国民经济的血液,对国民经济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事实证明,金融危机将会导致国民经济的危机,甚至崩溃。
金融危机来自多方面,主要包括制度弊端、市场危机、随机因素等。其中经济与管理制度弊端更为严重,它将导致银行腐败案件、银行坏帐、经济`泡沫、通货膨胀、经济危机等。
当前,银行腐败案件严重是制度与监管弊端,不可忽视。
1.腐败严重制约社会与经济健康持续良性发展
2004年4月13日世界银行专职调研各国政府行为的负责人考夫曼表示,据世界银行
统计,全球每年有1万多亿美元,被用于贿赂和腐败行为;如果各国现象,国民经济可以翻4番,全球儿童死亡率可以下降75%。
世行是根据2001至2002年的全球经济数据,做出上述统计的,这一年度的全球国内生产总值为30万多亿美元。不过,1万多亿美元的贿款,还不包括贪污和盗用的公款额,而实际的经济损失更大。
考夫曼强调,腐败是消除贫困、不平等和降低儿童死亡率的最大障碍。各国政府、社会机构和私营企业必须重视和解决腐败问题。他说,将促使国民经济增长,提高各项社会指标。
考夫曼指出,一些国家和城市在打击腐败方面取得了成效,但还有许多地方腐败现象日益恶化。他呼吁各国认真贯彻《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在政府、社会机构、私营企业和国际组织间建立合作框架,共同行为。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在2003年10月31日第58届联大上通过的,它是联合国历史上第一部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在2003年12月的签约大会上,94个国家签署了公约,此后又陆续有国家签约。
中国也签署与加入了这一国际反腐公约。有利于我国开展国际合作,遣返外逃腐败犯罪人员,追缴被非法转移国外的资产,有利于我国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腐败预防与惩治体系。
2.中国金融业最大危机--银行高管层腐败典型案例一斑
事实说明,银行腐败是一种普遍现象,而中国则更甚!
银监会2004年全年共查出违规金额5840亿元,有各类机构高级管理人员244人“落马”。2005年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的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共追究有关责任人1697人,其中追究领导责任570人。银监会主席刘明康特别提到,银行案件的职务犯罪占80%,尤其是一把手犯罪问题严重,案发在基层的80%,一把手纷纷落马。显然,金融领域已经沦为我国腐败的重灾区。银行行长纷纷落马,堪称世界之最。
其中,许多银行高管人员温梦杰、、段晓兴、、梁小庭、赵安歌、等,因经济问题纷纷落马。高管层经济犯罪典型案例:
(1)、: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中国光大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原董事长。2002年10月10日,以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法院审理查明:1997年至1999年,利用职务便利,收受他人股票及现金折合人民币共计405.9万余元。
(2)、段晓兴:原华夏银行行长。2003年1月30日,段晓兴受贿案终审判决,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认定,原华夏银行行长段晓兴犯,免予刑事处罚。而2002年8月22日一审曾认定段晓兴受贿7万余元,并对其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人民币8万元。一审判决认为,1998年12月,段晓兴利用担任华夏银行行长的职务便利,对银行工作人员为获取非法利益而故意提供的虚假材料不认真审查核实,向北京金万利油脂有限公司贷款人民币1.5亿元,为此,段晓兴于1999年2月、4月,先后两次收受蔡燕军给予的人民币5万元、美元3000元。
(3)、:中国建设银行原行长。2004年1月14日,以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12年有期徒刑。法院认定,1993年至2001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华晨(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再东方广告有限公司等企业谋取利益,并为此非法收受这些公司给予的钱款、艺术品、名牌手表等贵重礼品,共计折合人民币115.14万元。
(4)、梁小庭:中银国际前副总经理。2004年2月19日,梁小庭受贿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检察机关查明:1993年1月至1994年3月间,梁小庭利用职务便利,收受贿赂款共计港币294.97万元。
(5)、:原中国银行副董事长、中银香港总裁。作为一个风云人物,曾协助中纪委、最高人民检察院,调查、、等多起金融部门高层腐败犯罪案件。2002年2月20日,中国银行新闻发言人称,涉嫌经济犯罪。
2005年8月12日,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书显示,贪污23起,折合人民币1428.87万元;受贿3起,折合人民币143.8万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折合人民币1451万元,故决定对数罪并罚,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腐败时间跨度达7年之久,而且在他的带领下,中银上海市分行和中银香港两地的7名下属官员(其中5人为副厅级干部)也一同栽进监狱,另有4名厅局级银行官员,因此案被免职。参与具体办案的一位司法人员这样总结道:腐败案件的破坏力之大、影响之深远,在中国金融界堪称空前。
(6)、丁燕生:原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副总裁。2004年8月3日,丁燕生被捕。中国银行事后公告称:丁涉嫌未获授权而将合并前成员行控股股东所拥有的某些资金分配作个人用途。司法机关对其进行审查。2006年9月22日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被告人丁燕生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13年,并处人民币200万元。
(7)、:中国建设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2005年6月20日,中国建设银行公告称,该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因涉嫌违纪,正在接受纪检部门审查。2006年11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受贿400余万元,犯有,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8)、2002年05月13日广东中行开平支行40亿资金窃案:三任行长许超凡、余振东、许国俊,九年作案,4.83亿美元。开国以来最大银行监守自盗案,以及它如何暴露出中国商业银行业管理制度的严重弊端。2004年4月16日,美国将外逃美国被拘押的中行开平特大贪污挪用公款案主犯之一余振东移交中国警方。2005年8月16日广东省江门中级法院开庭审理余振东案。余对被控罪名供认不讳。法院一审宣判,余振东犯贪污罪、挪用公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没收其个人财产100万元。
美国司法部对开平案件主要案犯开平支行前行长许超凡、许国俊及其亲属,以犯有诈骗、洗钱、护照和签证欺诈等15项罪名提讼。此举是中美两国在司法领域的成功合作,也将震慑中国在逃国外的四千余名贪官。
以上严酷事实说明,为了金融安全和人民根本利益,金融界需要反腐风暴,特别是完善企业管理与社会民主监督。否则,银行上市融资,圈再多的钱也难以堵住,由于腐败形成的不断扩大的无底黑洞。人们不是早已看到一些所谓“优质上市公司”(实际上,每一家公司上市都被包装成“优质上市公司”),无偿地从投资者腰包里拿走大量血汗钱,但不久又发生巨亏,成为垃圾股!谁应对此负责?!
3.腐败原因分析
众所周知,中国的金融高管基本上不是由市场选择,而是由组织任命的。因此,这些高管人员更多的是对上级组织,而不是对所在地人民与银行负责,这便造成个人权力过大,缺乏市场的有效约束与监督。
金融企业管理体制滞后是银行腐败直接原因。银行腐败均产生于违规操作。大都是内外勾结,十案九违(规)。例如,1991年11月至1996年6月,不顾纽约分行风险管理部门的反对意见,多次批示同意,使美籍华人的个人公司获取巨额授信额度,并延长使用期限,导致利用授信额度,从事信用证和贷款欺诈活动,从中获取巨额利益。目前,欠纽约分行3400万美元的贷款本息已难以全部追回。
银行腐败形式上表现为管理人员违反规范,其实质表现是权力大于规则,权力大于法。因此,制度、规则与法律等均流于形式。这种现象不仅在银行业存在,在其他方面也普遍存在。这是中国腐败的顽症。为此,要消除银行腐败,不仅需要进行金融企业管理体制改革,还需要宏观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民主化改革的深化。否则,各种形式的腐败,仍会以一种或另一种方式盛行恶化下去。
用人制度任人唯亲,形成互相利用、互相依存的利益集团关系网,官官相护,窝案串案。
社会道德滑坡,特别是官场歪风盛行,一些官员道德沦丧,毫无廉耻可言;党政官员卖官买官,司法官员贪赃枉法,经济官员化公为私,银行官员盗窃国库;文官贪权(如案),武官贪赃(如案);长此以往,法将不法,国将不国。
4.金融业扩大开放的机遇
当前,中国银行发展面临信用、市场和操作三大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是最大的风险。
五年保护期过后,将有更多的外资金融企业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当然存在商业竞争,对于过去一家独大、垄断的国有企业来说,多了许多强大的优势竞争者,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和激励。这就迫使国有企业改革落后的管理制度,减员增效,奋起直追。否则,企业与管理人员都将可能被淘汰出局。
实际上,自由公平竞争是发展经济与社会的重要道路。金融业也不例外。政府不应过多干预,要保持公正态度,完善法律与政策,促进企业与经济良性循环发展。
同时,外资企业管理制度与技术先进,学习与借鉴国际先进制度、经验与技术,有利与改造中国大陆企业的落后,并在与外资企业合作、业务与交流中发展提高。
5.出局?出路?--对策
(1)扩大开放金融与资本市场,积极引进外资银行,并与国际市场接轨;
(2)完善中国金融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现代银行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制度办事;特别是现金与出纳管理;帐务管理;信贷资金管理;大宗资金流的管理;
(3)完善金融业的监督制度,监督与管理业务严格分离,加强对金融业高管人员的违纪违法查处;对资金流各环节的监督;对库存资金的监督;
(4)经济体制的配套改革,完善企业与金融业的业务往来制度,要透明化、科学化、法制化;
(5)加强国际合作,学习与借鉴世界先进金融业的管理制度、经验与技术;并促进经济与金融全球化;
(6)推进媒体开放政策,加强与完善社会民主监督作用;
(7)加强官德教育,树立廉耻道德观;
(8)面向社会大众,改进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9)改进与完善法治体系:独立、公正、效率、廉洁;
(10)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根治金融业潜在危机与各行业腐败的关键,其别是人事制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联合国网站新闻中心,2005年
2、新华网,2005年
一、注意学生的参与度,即有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
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是学生在学习,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帮助。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现有知识结构设计高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亲自实践、合作探究。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参与的原动力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将学生身边的事例引入课堂,使学生所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唤起学生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身边的现实问题组织教学,全面落实课程目标。如在讲“劳动与就业”的内容时,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在当前形势下,一方面就业相当严峻,另一方面却是很多工种找不到人干,出现了“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现象。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些问题?这样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创设问题情境是引起学生认知矛盾的常用方法,它能将学生引入到问题之中,通过“设疑”使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产生疑问,出现心理的不和谐状态,进而激发其学习的内部动机。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有很多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要想吸引学生情感的参与,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地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笔者就学生常遇到的一些实际例子,结合现场模拟创设问题情境。如在讲市场秩序的内容时,我带了两瓶品牌不同但外观类似的“老干妈”辣椒酱走进教室,让学生陷入问题情境,接着就举了湖南“老干妈”辣椒酱模仿贵州“老干妈”欺骗消费者的案例,进而引出了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不可缺少的条件。
二、注意师生的亲和度,即师生之间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
政治课堂教学过程应成为师生追求主体性、获得自由和解放的过程。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愉快的沟通与交流,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达到这一点,政治教师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做起:
(一)尊重学生人格,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先,建立“民主、平等”的原则。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彼此之间是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的和谐关系。在教育界有一句流行的名言:“把学生看作天使,教师便生活在天堂;把学生看作魔鬼,教师便生活在地狱”。其次,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强调升学率,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校园活动少。学生沦为考试的机械人,个性与爱好被抹杀,从而导致个性叛逆。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下,构建师生平等的对话平台,学生可以尽情的表达意见,表现个性,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知识资源与见解的共享。
(二)教师有宽广的知识面,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说话艺术
有时一个故事,一句幽默的话语,甚至一句耐人寻味的广告词,都可能增加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讲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的内容时,可以引用一句广告词: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学生听了之后,都笑了起来,增加了和谐的情感氛围,并从笑中领悟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真正做到“大家好”,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力所在。一堂课有宽松的氛围、浓浓的激情,很容易产生师生间的亲和力,形成良好学习的环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注意知识的延伸度,即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向广度和深度的延伸
(一)实现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
让思想政治课堂融入生活,应以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为立足点,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周围的真实故事进行讨论,增加参观、访问、调查等实践活动,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把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学科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结起来,引导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中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学生的心灵感受,让学生在现实中领悟知识,在体验中掌握理论,并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使之具备创新知识和能力。
(二)实现课堂教学内容向时事热点问题的延伸
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和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改革路径与着力点的选择始终都是一个不断认识、不断调整、不断提出新目标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早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之前就有消息说,总书记将在这次论坛上对改革开放30年进行回顾和总结。果然,4月12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__年年会开幕式上总书记发表了题为《坚持改革开放推进合作共赢》的演讲。演讲开宗明义地提出,中国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沿着改革开放的伟大道路走下去”。在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的这番讲话被视为“一次鲜明的关于中国未来发展走向的信息传递”,也为纪念改革开放30年定下基调。
一、深刻认识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问题是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首要内容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在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起来,就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开放、着力发展、以人为本、促进和谐。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结合自身实际、结合时代条件变化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合本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不断增加全社会的生机活力,真正做到与时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与时俱进、改革开放、着力发展、以人为本、促进和谐”这20个字,是总书记从改革开放30年的高度,立足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格局,对国家和民族发展战略高屋建瓴的概括;“与时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则是对中国发展模式、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走过的道路中诸多宝贵经验的升华。
与时俱进的核心是解放思想,而思想解放是改革开放的先导,也是改革开放30年最大的经验和收获。前两次解放思想我们冲破了两个“凡是”和“姓社姓资”之争,第三次解放思想首先就要突破对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认识的局限。要认识到,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和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改革路径与着力点的选择始终都是一个不断认识、不断调整、不断提出新目标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
广东省委书记已经意识到,“在新的历史时期,广东还能不能‘特’,关键看自己。如果现在的广东不能‘特’,缺少‘特’,那是我们自己的思想束缚了自己!”在重庆市委书记看来,种种难题之中,改变干部们的观念显然更为重要。“重在破除干部保守思想”已成为重庆市此轮解放思想的主要着力点。
发展道路的重点己经落到科学发展观这个核心土,而发展模式的的成果则要体现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通过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来推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对改革开放30年最有实践价值的纪念方式,也是“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合本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二、深刻认识对外的互利共赢和对内的区域合作的重要性是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核心所在
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在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的世界大势之下,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
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致力于推动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坚持按照通行的国际经贸规则扩大市场准入,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对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支持国际社会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改善民生,支持完善国际贸易和金融体制、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支持各国共同防范金融风险、维护能源安全,坚持通过磋商协作妥善处理经贸摩擦,推动各国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当今世界经济有两大潮流,一是经济全球化,二是区域一体化,这也使得世界各国间经济相互依存日益增强。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活动,与此同时,国内外区域一体化进程也在加速。
20__年4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签署,这是中国与其他国家签署的首个全面的自由贸易协定。此前的3月31日,总理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上表示,中国一直是次区域合作的积极参与者,并就下一阶段合作提出八个方面的建议和倡议。此外,东盟与中国“10+1”合作机制、“上海五国”机制和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正推动我国与东南亚及中亚国家关系不断深化。
把互利共赢的理念放在国内,那就是要加快推进区域合作和区域共赢,就是要从过去的行政区划向经济区划转变。中央早在20__年就首次打破省级行政区划,启动了长三角、京津冀两大经济区的区域规划。20__年8月,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有关专家预测,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将是未来几年国家的发展大势,也是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的题中应有之意。
目前,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各大区域之间的合作日趋密切,相互之间的种种“壁垒”正在被打破,如天津滨海新区提出要“不断增强服务辐射能力”,浦东新区开始了先行先试政策“普惠”长三角的探索等。与此同时,各省之间的合作近一段时间又出现一轮新的高潮。今年2月17日,由广东省委书记率领的广东党政代表团飞抵上海开展了为期5天的沪苏浙考察活动,开启了南、北两大经济引擎合作发展的新格局。4月7-9日,由重庆市市长工鸿举率领的重庆市党政代表团赴广东考察,主要考察广东高新技术和金融业发展、发展外向型经济等方面的做法与经验。在双方交流会上表示,粤渝两地互补性强,双方都要善于扬长避短,促进两地合作再上新台阶。云南省与深圳市日前正式签署昆明深圳工业园合作框架协议,滇深合作进入实质性、深层次发展阶段。4月15日,由江西省委书记苏荣率领的江西省学习考察团来到上海,围绕如何进一步提升江西省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水平等向上海“老大哥”真心请教。
目前,中外学界的一个共识是:中国经济持续30年的快速增长,很大一部分动力来自地方政府之间充满竞争的多头并进格局。在东南沿海得益于改革开放之后,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相继成为国策,中国区域发展形成一个多头并进的格局,一大批二三线省市也趁势推出了次区域发展战略,最终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飞跃。
三、深刻认识和谐世界和谐社会理念的重要性是纪念改革开放30年重中之重
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作
出的战略抉择。这个战略抉择,立足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体现了中国对内政策与对外政策的统一、中国人民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的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不干涉别国内部事务,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中国将始终不渝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遵循联合国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继续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积极参与反恐、防扩散、气候变化、环境保护、流行性疾病防治等领域国际合作,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20__年9月15日,总书记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努力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首次提出了“和谐世界”。有关专家指出,这标志着中国政府积极在国内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将“和谐”理念延伸到处理国际事务的实践之中。“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中国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是“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有关专家指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重大理论的提出,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内政与外交方针的完美结合,可称为“改革开放30年来最大的成果”。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以人为本,就是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真正把人放在社会的主体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最深刻的变化在人,是在“人”的理念上的变化。如果说过去的改革内容主要是以物质层面为主,而未来的前进方向必将启动以人为本的全方位改革。对外,我们推崇“和谐世界”;对内,则要不遗余力地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把人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作为贯穿今后工作的一条“红线”。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保证电力安全充足的供应,是重要的基础和必备条件。2002年底,我国电力装机容量达到3.53亿千瓦,发电量达到1.65万亿千瓦时,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占有电量只有1287千瓦时,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到2020年,我国经济要进入中等国家水平行列,相应电力也必须要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即人均要达到3000千瓦时左右,因此,电力工业在本世纪前20年,还需要大规模的发展。 纵观世界电力工业的发展与电源构成,核电与火电、水电已构成当今世界电能供应的三大支拄。全世界442台35675万千瓦13000多堆年的核电运行历史证明,核电在技术上是成熟的,核电是“安全、可靠、经济、清洁”的能源。目前,核电提供了全世界16%的电能,从能源的投入量计算核能占到20%以上。欧、美、亚三大洲的各发达国家的核电,提供了本国20%~75%的电能。核电对保证国家能源安全供应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到2002年底,我国核电只有440万千瓦和235亿千瓦时,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2%和1.4%,相当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世界平均水平。世界核电发展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进入了调整期,到九十年代末保持稳中略有上升的发展趋势,基于经济发展对电力需求的增加,以及受环境的制约和减排温室气体的压力,经过多年的调整摸索之后,在亚洲等一些发展中国家普遍加快了核电发展的步伐。面对国内、国际的能源、经济发展形势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今后的20年中,中国在大规模地发展火电,开发水电和新能源发电的同时,还必须要大规模地建设核电。 近几个月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防科工委等部门为贯彻落实十六大提出的战略目 标,为推动核电的健康发展作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我们相信,只要业内上下各方团结一心, 真正做到统一认识、统一战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统一组织,协调行动,通过体制和机制上的进一步改革、创新,采用当今世界核电成熟先进的技术,通过国际合作及核电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可以以较小的代价、用最短的时间,实现核电的标准化、系列化、规模化,实现核电设计自主化和设备国产化,力争在2020年前,使核电在整个电力中的比例有所提高。并逐步形成我国自主、完整、先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电工业体系,同时争取在国际核电产业高端技术占有一席之地。 对此,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核电专委会组织专家进行了认真研究,对于我国核电发展在 许多方面形成了共识。 一、加快发展核电是我国电力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一)发展核电有利于我国电力结构的调整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目标以及用电水平要求,经过各方面的研究和多种 预测方法的分析,到2020年,为了适应国民经济翻二番的要求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 需要,全国需要发电量为4.3万亿千瓦时以上,相应的发电装机容量为9.5亿千瓦左右,比2002年净增近6亿千瓦。 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以煤炭为基础,电力以燃煤发电为主,这种结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 以改变,我国电源结构调整的难度很大,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虽然大规模的燃煤电厂的建设将受到生产能力、运力、特别是环境保护等一列问题的制约,但是以煤发电的装机容量 预计到2020年仍高达6亿千瓦左右,约占总容量的63%以上,较2000年的74%降低了11个百分点,然而较之世界平均煤炭在电力能源中比重的43%约高20个百分点:,届时电力需耗煤炭14~15亿吨,预计约占煤炭供应总量的65%~70%,即今后新增加煤炭全部用于发电仍有不足。相应的气电约5000万千瓦,需用气500亿方,约占全部供气量的25%左右,比目前的15%约提高10个百分点,难以再增大规模。 我国水能资源丰富,技术可开发容量为3.785亿千瓦以上,经济可开发容量为2.94亿 千瓦。当前及今后均会大力开发,预计到2020年,
至今是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的稳定拓展阶段。结束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残疾人事业被纳入其中,并也要努力争取实现同步小康。这一阶段的残疾人教育政策开始关心到一部分细节问题,包括师资力量的培训、特殊教育学校的艺术人才培养、对优秀特教老师和残疾学生的奖励、残疾人职业学校的设置标准、扶贫助学工程、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调查等,例如《关于举办全国盲人电脑师资培训班的通知》、《关于“江民特教园丁奖”评选工作的通知》、《中国残联、教育部关于印发<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的通知》、《教育部、文化部、广电总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举办第五届全国盲、聋、培智学校学生艺术汇演的通知》等。宏观方面的政策也作为指导方针得到适时的颁布,例如《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等等,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首次将特殊教育单列一章,作为教育改革发展任务之一,标志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被纳入国家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大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残疾人教育政策发展特点小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教育政策的制定遵循着从基本法规到宏观规划与方针,再到具体措施的发展轨迹。这样的发展特点也符合社会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实现事物的不断改善与进步。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样的发展轨迹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综合以上对各阶段政策的分析,笔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教育政策发展的特点有以下三点:第一,每阶段都有明确侧重点。我国残疾人事业起步较晚,因此在初期无法避免地会出现行事无章的情况,但总体来看,政策的制定根据实际情况还是有各阶段的不同侧重点。第二,注重大方向的把握。自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建立开始,每五年都会有一个规划纲要,各方面的法律法规也逐渐齐全,在残疾人事业发展总的走向上进行了准确的把握。第三,涉及范围越来越广。从最初的手语规范等小范围的政策,到现在囊括残疾人教育的师资、经费、奖励等多个方面,体现了政策制定全面性的提升。
二、现阶段中国残疾人教育政策存在的问题
注重提出大体要求,实现途径较为模糊。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我国残疾人事业与世界的接轨,残疾人教育作为残疾人事业的关键点逐步得到重视。在法律保障、工作引导等方面,政府作出了一系列政策回应:《残疾人教育条例》《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等等。这类大方向上的政策文件给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了法律保障的同时,也提出了大体要求,每阶段也都有需要完成的任务和指标,但对于具体的实现途径却鲜有提及,文件颁布之后也没有用其他较为细致具体的实施政策或者行动指令进行另外的补充,这对于下级单位来说就成为了一个需要自行琢磨的难题。政策制定较为分散,少有系统性的专攻。在每阶段的政策分析中,可以发现后期政策的覆盖面呈扩大的趋势,包括了师资、经费、体制等各个方面,然而针对一个方面的政策往往是孤立的状态——例如,对于优秀特教园丁的评比,政策仅围绕评比作出了选拔和授予的通知,而忽略了交流会等形式可能让榜样对其他特教教师产生的带动效果,所以就没有作出后续的宣传等政策支持;通知举办了盲、聋、培智学校学生的艺术汇演,没有在前期出现在艺术培养方面的政策支持,也没有在后期出台针对表现优秀的团体或个人的宣传交流。在残疾人教育的其他方面,类似情况还有许多,都体现了已有政策的分散性。政策更新还未完全跟上残疾人现实需求。现阶段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相较于刚起步之时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但要做到完全和国际接轨,还有一段距离。对于残疾人来说,义务教育是基本要求,高等教育也是对自身做出的更高要求,但真正的需求其实远不止这些:不是能够进课堂就够了,而是能够更好地学习,学习得更好。例如在高校中,没有无障碍通道的教学楼比比皆是,图书馆没有盲文书籍,宿舍大部分都是为健全学生设计的,没有相应设施的帮助,残疾学生基本无法自理生活。政策做到了让残疾学生进入大学读书,但却没有考虑到仅仅“踏进校门”是不够的。如何能够让残疾人在教育方面真正做到“无障碍”?这将是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下一阶段发展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
三、推动中国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给出大方向的同时明确指出实现途径。特别是对于五年规划这类政策,是需要政府多个部门进行协调的,仅仅一个规划的篇幅往往不能够阐明具体实施的方案,因此就需要另外制定政策具体阐释与规划中的任务要求相对应的实现途径,包括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每项任务的年度目标、具体步骤、所需经费及来源、考核方式、奖惩办法等等。即使这部分内容不是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全权进行制定,下级部门制定完毕也需要进行上报与备案,以利监督和管理。用多次、集中的政策支持来解决系统性问题。现阶段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限于某一个方面,而是以一个点向外发散的。所以制定的政策不能仅限于“一次性政策”,而要考虑到前期的铺垫和后期的收尾。例如特教教师方面,前期要注重高校特教专业的设置、招生和培养计划,即将毕业时要考虑实习的安排,毕业之后则要考虑选拔和分配,上岗后就要评估教学表现与专业培养的应用效果,随后还要对高校特教专业的培养计划进行完善等等。当然,围绕特教教师的工作远远不止这些,仅靠几个政策文件也是解决不了所有问题的,需要在工作推进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加以解决,这样才能逐步解决这种系统性的问题。政策制定内容要实时跟进残疾人需求。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做过针对残疾人教育需求的大范围调查,了解这方面需要的渠道仅仅只能是通过个别的口头交谈。与几个残疾人事业发展较为先进的国家相比,我国确实做得还不够,对优秀残疾学生进行表彰、对优秀特教园丁进行表彰等精神鼓励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从实际解决其求学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创造一个真正的“无障碍”学习环境。例如残联多次了调查统计适龄残疾儿童入学情况的通知,对于统计部门来说,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只是一个数字,而对于适龄残疾儿童本人及其家庭来说,这一数字影响着他们今后的命运。因此,当诸多经济、观念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适龄残疾儿童本人及其家庭做出入学的选择,从而降低了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的时候,制定政策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才是提高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的关键,也才是真正跟进了残疾人的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