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论文范文(最新8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里是细致的小编阿青给大伙儿整理的8篇学校文化论文范文,仅供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校园文化论文 篇1

1、把握校地文化融合的着眼点,确立融合理念

在校地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我们要牢固立以德树人、以文化人的正确理念。一是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始终坚持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不断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凝练校园文化的特色。二是以正确的舆论为引导。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坚持正面宣传,弘扬社会正气。三是以高尚的精神为引领。要以优秀民族文化精神为根,积极培育和践行学院精神,提升师生的文化认同,构筑共同的精神家园,为学院的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四是以优秀的产品为载体。要着力加强地方优秀文化的挖掘、开发和利用,打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文化产品,营造浓郁的高职文化氛围。

2、选好校地文化融合的着力点,丰富融合内容

“大学的成长成熟,取决于大学内在文化精神的培养和形成,而非外部的机遇和手段。大学必须有认识和坚持自己文化使命的文化自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律。”高职院校校地文化融合的核心在于以增强校园文化对广大师生员工的感染力、渗透力为切入点,以促进广大师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体,充分吸收地方优秀文化的精髓,编研本土化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资源,搭建校地文化融合的研究、教育、传播和宣传平台,创新校地文化融合的方法和途径,形成一个具有地方特色、职业特征、高教特点的高职文化品牌,切实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师生、服务地方、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长效性。

2.1弘扬地方文化精神,强化特色主题教育

高职院校要按照立足地方、文化育人的思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地方文化精神,强化特色主题教育。一是充分发挥精神文化产品的作用,在党员干部、广大教师和全体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重师德建设,强化制度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促进良好院风、教风和学风的形成。二是举办地方文化大讲堂,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来学校解读地方文化,不断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三是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按照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地方的原则,提炼典型教育素材、典型教学案例、典型乡土资源,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生活世界现实题材融为一体,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四是以主题班会为载体,引入地方本土文化资源,开展专题教育活动,积极倡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不断提高主题教育的针对性。

2.2挖掘地方文化人物,编写特色文化教材

高职院校要按照兼收并蓄、提升内涵的思路,充分挖掘地方优秀文化的精髓,建设特色文化教材,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资源保证。一是编写特色文化读本。以地方文化的发展历程为主线,以地方典型人物为主体,提取人物典型事迹,挖掘人物精神品质,吸取人物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阐发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二是编写特色专业教材。在旅游专业中,把地方人文历史融入专业课程,讲清楚地方人文历史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二是编写特色通识教材。在大学语文等通识课程中,增加地方优秀文化的内容,融入地方乡土文学作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2.3依托地方文化资源,建立特色教育基地

高职院校要按照开放建设、重在利用的思路,以纪念馆、博物馆等地方文化资源为依托,建立特色教育基地。一是采取校地共建的方式,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文化机构的沟通合作,以“共建共享共赢”为原则,积极探索特色教育基地多元化建设模式。二是根据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规律,按照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要求,开发专题培训项目,搭建专题培训平台,增强教育基地建设的针对性。三是制定特色基地建设管理办法,有计划地组织广大师生员工深入教育基地,感受地方文化中的思想精髓,洗涤灵魂,提升素养,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价值体系。

2.4融入地方文化元素,开展特色文化活动

高职院校要按照活跃氛围、提升品质的思路,把地方的优秀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体系中,提升校园文化活动内涵,起到教育人、引导人、感染人的作用。一是借鉴地方传统文化,开展地方文化艺术节、地方民俗文化展、特色书读书活动等特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二是对接地方文化产业,通过与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文化企业以及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在教育、文学、艺术、建筑等领域开发特色文化产品,自觉传承地方优秀文化。三是以典型引路为手段,定期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把地方本土的专家学者、能工巧匠、劳动模范作为广大师生员工的现实教材,在全校营造立足本职、创先争优的良好风气。四是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开展“学院精神”的征集活动,培育和践行催人奋进、健康向上的精神,激励广大师生员工学以致用,自强不息。

2.5注重地方文化传播,推动特色文化宣传

高职院校要按照传播为主、创建品牌的思路,利用校内的纸质媒体、网络媒体、学术刊物、教学环境等阵地,加强对地方文化成果的宣传,营造浓厚的特色文化氛围。一是抓好观点宣传。重点宣传知名专家学者的专题演讲、报告、讲座、发言,让我们的专家说话,给人以深刻启迪。二是抓好人物访谈。密切关注地方文化建设的新视点,对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访谈,传递他们的声音,引领校内师生,扩大社会影响。三是抓好活动宣传。深度剖析特色文化活动,挖掘经验,培育典型,激发师生的文化创造活力,创建融地方文化和学校文化于一体的校园品牌文化。

2.6着眼地方文化创新,加强特色项目研究

高职院校要按照以研促建、研建并举的思路,紧跟地方文化建设的关键点和创新点,加强特色项目研究,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策略参考。一是加强课题研究。把地方文化品牌创建研究、地方文化资源挖掘研究、地方历史人文研究、地方红色教育资源的利用研究等列入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二是撰写理论文章。抓住地方文化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的新问题、新动态、新趋势,组织专门的研究力量,围绕前沿热点问题撰写重点理论文章,直面当前地方文化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注重研究成果转化,提高成果使用效益。三是搭建学术平台。以学院为主体,联合地方文化研究机构,每年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加强学术研讨,营造学术氛围,扩大学术影响。

3、抓住校地文化融合的关键点,强化融合保障

大学文化要拓展文化建设的内涵,拥有自己的风景和图像,就必须植根于自己的家乡和故土,开拓途径,开阔思路,融合地方文化。校地文化融合涉及政府、企业、学校、研究机构等多个利益相关者。从机制保障的视角来看,高职院校校地文化融合的关键点在于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彻底突破制约校地文化融合的机制瓶颈,打破与学校与其他利益主体间的体制壁垒,整合和集聚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和力量,着力构建多元开放、有机融合的文化建设体系,最终提高自身的文化软实力。

3.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高职文化既是高职院校在办学历程中形成的行为规范,更是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追求。它是广大师生的精神之家,是高职院校的发展之基。因此,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自身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牢固树立抓文化就是抓方向、抓发展、抓育人、抓质量、抓特色的理念,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深入开展地方文化进校园活动,切实加强地方优秀文化知识的灌输、普及和渗透,打造“高职文化”品牌,激发广大师生员工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全院形成“以文化凝精神、以文化提品质、以文化促和谐、以文化树形象”的发展新局面。

3.2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为确保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序推进,在学院层面要成立校园文化特色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从总体上部署和安排学院的校园文化特色建设工作,协调处理建设过程当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检查督促工作落实,宏观指导相关部门有效开展工作。学院各有关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组建相应的研究和建设团队,积极推进校园文化特色建设有关工作。组织人事部门要牵头做好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宣传统战部要牵头做好特色文化的宣讲、提炼和传播工作。工会要负责针对教职员工有计划地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的开发工作。教务部门要牵头组织专业系部做好校本教材、文化读本的开发和实施、特色教育基地的建设工作。学工部门要牵头组织辅导员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群体有计划地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科研管理部门要牵头搭建特色校园文化研究平台,组织研究团队开展专项研究,形成一批有价值的理论成果。

3.3开放建设,强化保障

高职院校要在制度上建立健全开放建设、校地融合的文化特色建设机制,进一步扩大社会联系,联合各方力量,充分调动校友、相关领域专家、企业人士、政府高级公务员、成功创业者等人脉资源,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指导和支持。要在载体上积极搭建院系两级特色文化建设平台,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网站、主题班会、学生社团、教育论坛、专业讲座、青年学习节、德育基地的教育功能,积极开展特色文化建设。要在政策上切实保障校园文化特色建设,把校园文化特色建设经费纳入学院总体预算,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不断完善校园文化特色建设的软硬条件。总之,“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必须站在国家宏观战略发展的高度,从继承、发展和引领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出发,来认识,来研究,来探索。”校地文化有机融合是当前地方高职院校加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条主要途径。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深刻领会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牢牢把握校园文化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充分发挥高职文化自觉的价值功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魂,建设高品质的高职特色文化,大力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申晓伟 单位:湖南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

一、同伴关系已成为学生喜欢学校的最重要影响因素

储能中学在实践中依托学校完中建制,加强高初中学生之间的交往,扩大他们的交往范围并引导优势互补,增强积极影响。初高中学生在生理、心理的发展上是有差异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非判断能力往往不够强,自控能力相对较差,从众心理也比较突出,但他们身上在可塑性、接受性、积极性、主动性等方面存在一定优势。而高中学生往往已初步形成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相对成熟,他们在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认知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初中学生。因此,学校通过创造机会,开展高初中学生之间的同伴交往,让更多的优秀高中生走进初中班级,“大带小、小促大”,有利于挖掘高初中学生身上各自的闪光点,树立各方面的榜样,能够始终以积极的舆论导向影响学生,并能进一步扩大双方的交往范围,增强交往能力。鉴于同伴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利用完中的独特优势,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开展了同伴教育的实践探索,探索总结了深化同伴教育的策略和机制。

二、创新德育育人渠道,实现“导生式”自主教育

实践中,我们将“学生辅导员”制度引入德育管理中,借鉴当前课改中流行“导生制”教学组织形式,充分发挥高中学生辅导员在”大带小“中的主导作用,或言传、或身教地通过多渠道深入初中学生群体中,并实现学生的自主教育。具体的途径有:学生辅导员建设:挑选高中年级的优秀学生干部担任学生辅导员,使学生辅导员及其同班同学组成的后援团队定期进入对口的初中年级结对班级,辅助初中年级的班主任老师进行一定的班级管理,并且传帮带初中班级的小干部,提高其自治管理能力,最终实现“大带小”“小促大”。合作主题班会:以学生辅导员为“导生”,定期合作在高初中结对班级召开主题班会,以同龄人视角互相影响,以树立正确价值观、道德观。互动德育主题活动:结合学校仪节、主题德育教育,采用结对班级共同参与、合作完成的方式,使高初中学生一起通过活动或实践开展主题活动,共同体验组织过程,感受对方,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并共同在合作过程中体验快乐、感动与成功。团队一体化:建立“以队为主,以团为核心”的友谊团队,高中团组织全程、全员、全面带队,如高年级团干部到低年级班级上团课,高中的团支部书记指导低年级团队建设等,并最终实现有效协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三、拓宽课堂学习平台,提升“同行式”进步空间

实践中,我们依据高初中学生共同学习、成长、同行的特点,以同伴、同龄的共同点为基础,抓住“知识的难点、学习的惑点、成长的节点、成功的亮点”等关键点,进一步拓宽高初中学生共同学习的平台,在同行中共同提升进步的空间。主要的做法包括:

(1)互动课程参与:以基础型课程互补讲座、拓展型课程高初中联合选课、研究型课程互助选题探究等方式,开展带有高初中互动亮点与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

(2)伙伴结对小组:以学生辅导员与结对班级学困生一对一结对、班级学生辅导后援团与初中班级学习辅导团的集体帮带为主,开展学习上的互动与互助。

(3)合作社会实践:在科学考察、社会调查、寻访调研等活动中高初中学生结伴同行,成长中体验兄弟姐妹的不同角色。

(4)姐妹班学风共建:以结对班级为单位,以班委会联席会议、学习方法交流会等方式开展班级学风、班风建设。

四、繁荣互动性校园文化,营造校园“灵动和谐”的育人氛围

实践中,我们充分考虑高初中同学在体育、科技、文化、艺术等各方面中表现意识、参与意识、接受能力、实际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并取长补短,通过大小结合,创造“活泼友爱、灵动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主要探索和实践了四大做法,分别是:第一,合作性教育活动:在大型学校主题文化活动中充分创造机会,实现高初中学生互动、合作、交流,并形成有层次、有立体感的和谐校园文化氛围。第二,群体性社团活动:在现有十多个学生社团中开展高初中互动,使学生在相互协作、相互学习的社团活动中,既培养兴趣爱好,又关注提高自主、创新、责任等意识和能力。第三,自发性文化活动:以结对班、结对年级、学生会、自律委员会等多途径由学生自发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志愿者服务等,使高初中学生参与其中,体验成长与成功的快乐。第四,文娱性体卫艺科活动:与体卫艺科的专项教育活动相结合,如在安全演习、科普竞赛、体育竞技、文艺表演等活动中有机融合高初中互动,发挥积极影响。

五、高初中同伴教育的制度保障与管理创新

1.学生辅导员:高初中同伴教育的核心力量。通过管理创新,我校制定并实施了《储能中学学生辅导员工作条例》,从学生辅导员的产生、职责、管理与评价等各方面对学生辅导员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有效发挥了学生辅导员在高初中同伴教育的核心力量。

2.友谊姐妹班:高初中同伴教育的基础依赖。为了使高初中同伴教育开展的有序,并使高初中同学感受共同前行、共同成长,我校将高一与初一、高二与初二、高三与初三年级的对应班级分别结成姐妹班级。同时在学校主题活动如运动会、歌咏比赛、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创设互动集体参与项目,保证了友谊姐妹班成为高初中同伴教育的基础依赖。

3.互动后援团:高初中同伴教育的质量支撑。为了扩大高中同学在互动中的参与面与受益面,同时保证高中学生辅导员进入初中班级的辅导质量,我们在每个高中辅导员所在的班级分别从才艺、爱心、交往能力、组织能力等维度组织同学形成辅导员的后援队伍,并在需要时深入初中班级协助学生辅导员工作。

4.互动型选课:高初中同伴教育的课程空间。为了在一些学科尤其是人文科学的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学习中发挥高初中互动的优势,我们在结对年级分别开设了若干可以供高初中学生共同选择的互动课程。

5.联合年级组:高初中同伴教育的服务平台。为了保证互动的有序开展,我们创新了联合年级组建设,通过制定实施《储能中学高初中互动联合年级组工作条例》,使初高中对口年级在承担着互动教育具体工作任务的部署和计划的推进中更加科学、有效。

6.自律委员会:高初中同伴教育的监督保障。为了巩固高初中同伴教育中学生自我教育成果,促进学生在互动中自我教育的反思与总结,我们进一步强化了学生自律委员会的职责,使其成为高初中互动的评价主体之一,以及高初中同伴教育的监督保障。经过近年来我校高初中互动教育实践探索,校园里的高初中互动合作、携手同行已成为每个储能人心中最靓丽的风景。高初中的同伴互动,也同时为学校深化课改,形成学校特色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同时对于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提升以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均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伴随课题研究,教师能更多地了解学生进而懂得学生,促进教师育人观念的完善,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悦纳情感。德育育人途径更加丰富,特别是建立在“混龄互动”基础上的德育活动更多地强调了互补与合作,德育实效性明显提高。

作者:周政 黄玉霞 单位:上海市储能中学

第三篇

一、校园文化生态系统的现状

笔者选取了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呼和浩特市、锡林浩特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赤峰市、乌兰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及其所属旗县部分中小学校作为个案,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从生态学角度看,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很多学校,尤其农村中小学,意识化的人文群体文化圈层、物化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校园文化活动载体现状堪忧,不能充分彰显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力,不能充分发挥出学校文化生态系统的教育性的文化场功能,校园文化生态系统亟待被构建。

1.意识化的人文群体文化圈层现状。调查研究发现,受西洋文化、多元文化思想所影响,我们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产生了一些问题,这极大地冲击着教育决策者、管理者、一线教师、家长、甚至每个学生对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选择,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判断和评估出现迷惘和摇摆不定,取舍艰难;一些人甚至认为民族传统文化正处于消逝的危险之中,崇尚学习西洋文化及其价值观念,教师在教育与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置若罔闻的现象比比皆是,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力和执行力,失却了教育在培育人的精神性的本真追求,使得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从分量、到形式、方法及质量和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2.物化的校园文化环境现状。调查研究发现,一些学校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静态校园文化缺位现象,致使学校育人缺乏文化深度,突出表现在:校园物化的文化物和文化设施杂乱无章,缺少布局和文化格调;校园墙壁文化、标牌徽识和校歌缺位;虽有校训、班训、宣传橱窗等标牌徽识,但缺少文化育人意境,如有些学校宣传橱窗仅供学校公告通知之用等。

3.校园文化活动载体现状。调查研究发现,一些学校片面追求成绩、升学率,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人为削减人文艺术类课程的两套课表现象;一些中小学教师教学上不考虑学生的精神需求,教学中缺乏精神引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往往聚焦于社会组织制度、政治和法律形式、语言、道德等智能性文化知识和规约性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信仰、审美意识、文学、艺术等精神性文化对学生的涵养;一些学校不去设计和开展与考试内容无关的课外活动或开展得很少,题材及形式老套、内容缺乏深度,引不起学生兴趣等等;校本课程形同虚设;校报、学校网站缺位等等诸多问题。

二、校园文化生态系统的构建

如何营造一个恬淡舒适而又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文化环境生态系统使人少些分数的浮躁,多些人性精神的引领;少些功利的市侩,多些教育理性的从容,这正是校园文化生态系统应该追寻的目标。“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是环境与人的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生动写照。环境是影响人的发展可能性的第二大项,也是人借以生存、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实践证明,个体长期生活在一种文化环境之中,受这种文化模式影响和作用,其心理、性格、行为必然表现出该文化模式的个性,并且教化愈久,这种性格特征也就愈鲜明。按照文化生态系统结构理论,与自然环境最近、最直接的是科学技术,与自然环境直接相关(强相关);其次是经济机制、社会组织一类的规范文化;最远的是价值观念,自然环境虽然对它有影响,但影响比较弱,而且往往是通过科学技术、经济体制、社会组织与中间变量来产生影响。但是,如果反过来看,对人类的社会化影响最近、最直接的却是价值观念,即风俗、道德、宗教、哲学等观念形态的精神文化,它表现为强相关;其次是社会组织、经济体制;最远的是自然环境,它对人类社会化的影响则是通过经济体制、社会组织、价值观念等中间变项实现的。从这一文化生态系统结构模式中不难看出,价值观念、规约文化和智能文化对人类社会主体的巨大影响作用,所以在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中各方对传统文化教育所秉持的价值观念与态度、教育者所传授的规约文化和智能文化类型、学校物质文化环境建设等等无不对民族传统文化能否在学校教育中充分发挥教育力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因此,构建校园文化生态系统不得不重视校园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对人的精神引领和渗透作用,注意以先进的文化价值观念作为引领,以管理者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为人本载体,以静态的校园文化为物本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各种主题活动为途径载体,构建一个动静结合、人物相生的统一的校园文化场,才能最大化地发挥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力。

(一)构建动态的主体认知群体文化圈层

受文化生态系统结构理论所启发,在构建学校动态的主体认知群体文化圈层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应注意形成学校统一的文化价值取向,并执行和坚守这种文化价值取向。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谈到教育的时候说:“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社会意识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是在人类出生时就无意识地开始了。它不断地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个人便渐渐分享人类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的财富。他就成为了一个固有文化资本的继承者。”所以,教育就是占支配地位的阶级或者阶层利用文化的合法性,巧妙地造成一种文化环境,通过个人参与社会文化意识的过程,培养和造就成千上万的符合自己意志的人格力量。然而,管理者和教师往往容易忽视价值选择受到社会价值观、个人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这一事实,导致在教育行为上出现诸多偏差。因此,要构建校园文化生态系统,我们需要建立不同层次的主体认知群体文化圈层,具体包括管理者文化圈层、教师文化圈层和学生文化圈层,并在各个文化圈层中注意学校统一文化价值取向的渗透与坚守。其次,要注意教师队伍文化素质及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功能与作用的发挥。教师作为教育与教学工作的具体执行者与推动者,依循合理的方法与手段涵育学生的精神世界,实现智能文化、规约文化与精神性文化的深入人心。一方面,要注意教师文化素质的培训与涵育、教师价值观念等精神性的习得;另一方面,要注意提升师资队伍文化素养,发挥教师的“教育性教学”的文化场功能。

(二)构建物化的静态校园文化圈层

物化的静态校园文化圈层具体主要是指校园内处于静止状态的无生命的文化物和文化设施,包括校园墙壁文化、校园景观文化、标牌徽识等等静态的物质文化。校标、校训、校歌、班训、校园内墙壁的布置、宣传橱窗、亭台楼阁、花草树木、活动场地、建筑特色、颜色搭配、雕塑摆放等等都是静态校园文化物的具体体现。这些物化的静态校园文化具有稳定性、客观性、渗透性、潜在性和感染性等特征。对于物化文化物和文化设施的作用与功效,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中对此都有非常充分的论述,并有典型事例加以印证,如孟母三迁,择邻而居所取得的不扶自直的效果。具有高雅的文化内涵的静态校园文化物与文化设施,本身就是某种文化情怀与审美情趣的深刻外化,会带给身处其中的学生以文化、美感效应,使之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精神与审美的启迪与浸染,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因此,构建物化的静态校园文化圈层,首先要注意校园文化物和文化设施的民族传统文化格调,注意物化的静态校园文化圈层与动态的主体认知群体文化圈层和文化活动载体圈层的构建在价值观念上的和谐统一;其次,注意校园文化物和文化设施的布局,要做到恰到好处,注意体现校标、校训、校歌、班训、校园内墙壁的布置、宣传橱窗、亭台楼阁、花草树木、体育场、建筑特色、颜色搭配、雕塑摆放等等。最后,要注意文化物和文化设施的选用要能充分体现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能够恰当传达民族传统文化格调的丰富多样性和深刻性,使之真正起到净化人的心灵、增强人的审美情趣、涵育人的性情之功效。

(三)构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载体圈层

文化活动载体圈层具体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校内文化活动、校外社会文化活动、主题和特色文化网站、校报班刊等等文化活动载体,这些文化活动载体具有即时性、可变性、广泛参与性、感染性等特征,它几乎涵盖着以校园为主体的学习、娱乐、生活、劳动实践等等活动内容,能够丰富和活跃学生学习生活,提升校园文化育人的品质。因此,构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载体圈层时,一不能忽视课堂这一学习传统文化的主渠道。例如,美术教育所体现出来的传统文化渲染力与创新力,民族乐器和音乐课所展现出的文化陶冶力,文学语言所流淌出来的传统文化育人智慧与精神旨归等等。二要注意所开展的文化活动要结合时代和民族传统文化自身特点,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需求,活动形式上要生动活泼,题材要广泛,内容要有新意,以便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的兴趣并使学生在心理上能够主动接受。三要注意提高文化活动的思想性与感染力,围绕弘扬社会正气,树立文明新风,净化社会环境,追求崇高理想和加强自身文化修养等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此来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促进学生的进步良知、提升学生的修养和人性,最终使学生学习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四要全面构筑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课外校内文化活动、校外社会文化活动、主题和特色文化网站、校报班刊等文化活动载体为辅助的校园文化工程。总而言之,学校作为一个涵育人精神和民族文化情感的活动场所,其内部的各种人化与物化资源和活动,无论从学校格调与布局、到校内设施、再具体到各个环境细节,都应该被赋予深深的教育与文化印迹,能够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和精神文化上的享受,能够鲜明地反映出一所学校的文化价值追求、办学特色与理念和师生共同的文化精神面貌,最重要的是从校园文化生态系统中折射出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

作者:叶琳 赵丹 张丽红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内蒙古集宁师范学院教育系

第四篇

一、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特点

大学校园的物质文化是比较静态的,相对固定的文化,它一般表现为校园历史积淀的成果,如校园的场地、建筑、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它所孕育的校友等等,它的产生受较多外在的社会客观因素的影响,对于新近产生的缺乏历史的独立学院来说尤其如此。作为新生事物,独立学院是比较弱小的,还需要社会的大力支持与扶助,比如,首先保证独立学院拥有一定规模的土地面积,否则独立学院的很多功能及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独立学院的生存与发展前途就会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影响到独立学院师生对未来的信心,引起他们的担忧,进而影响到其他几个方面的文化生产与建设,就难以实现独立学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于独立学院来说,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层面的建设事关其当前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大学校园的制度文化则主要是由高校的管理者制定的,体现着高校管理者的办学、治校的理念与能力,体现着高校管理者一定的自主权。独立学院作为新创办的高校模式,其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在办学实践中逐步探索和解决。独立学院的制度建设和独立学院的自我定位密切相关,例如,学校的自我定位是建设教学型的高校,培养应用型的人才,这一目标明确之后,学校的制度建设相对就围绕这一目标而展开,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比较注重,包括对课堂的监控,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在绩效考核中对教学成果的偏重等,相对而言,对科研的管理和鼓励显得薄弱一些,近年来则有所改善。大学校园的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则由高校的管理者、教师、学生等主体在日常生活和日常工作中共同构建,从校园文化的建设来看,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有较大的空间可以探析和创新。在互联网时代,大学校园文化受到网络文化的深刻影响,网络文化对大学校园的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造成了深刻的渗透,对于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来说,由于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相对较低,因而更加容易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受其左右。校园社团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加强自我管理、锻炼综合能力、适应社会的一个良好的平台,在这方面,独立学院的学生往往也十分乐于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一般都能认识到社团对于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的重要性,因而往往参与热情较高,给校园文化增添了活力与光彩。对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建设路径的探索主要是从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层面着手进行的。

二、校园文化在独立学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校园文化的核心力量在于‘以文化人’,依托其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独特优势,使师生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托和文化载体,优美的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作为一种融注于校园日常生活的文化资源,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既是显性的,又是隐性的,它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起着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校园文化的社会影响力来说,任何学校校园文化的状况如何会对社会外界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和辐射。校园文化建设得怎样往往是社会评价的来源与依据,青年学子在选择高校时往往从了解一个大学的校园文化特点入手进行综合判断,得出自己的结论、做出自己的选择。独立学院作为新兴的高校办学模式,由于缺乏历史传统所造成的声望和社会吸引力,一切都要从头开始,白手起家,更需要形成优良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与文化氛围,以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和软实力。从学校自身的建设来说,校园文化具有导向、激励、约束、凝聚、辐射和塑造等功能,它在形成优良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培养学生对校园的热爱,增强自身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对于就读于独立学院的学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否则,学生若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自身的合理期望,就会抱着消极的态度度过大学校园生活。因此,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塑造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不可少和不可或缺的,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师生全员共建,培育符合校园实际情况的、体现校园特色的引领社会需求的、鲜明的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以此推动独立学院的整体发展。

三、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建设路径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特别提出,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要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主体、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要努力净化校园环境,抵制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和影响,抵制低俗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趋向,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向健康高雅方向发展。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学校应成为最好的环境之一,并对大环境的优化做出积极贡献。”这一意见指明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路径和目标,对于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增强校园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联手共建校园文化

对于校园文化的发生的理解,将直接决定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与路径。美国学者认为,校园文化产生于特定群体内成员的持续的相互交往与互动“,校园文化是‘黏合剂’,它使组织成员能合成一团……校园文化的产生是一种不断强化、不断‘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当人们有规则地聚集在一起、互相交谈、一遍又一遍地做某件事情的过程中,便产生了一种共有的文化。”由此看来,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校园内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交往的增强。这种相互交往包括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往。其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起着最重要的引领作用,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包括课堂内的交往与课堂外的交往。课堂内的交往以教学交往为主要形式,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真正达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与交往,摆脱单一的讲授法,创造条件调动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一般来说,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有所不足,在参与课堂活动、话语的组织和思想见解的分析与表述上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不断地加强,通过课堂活动的组织,学生的组织能力、动员能力、团队合作的精神都能得到锻炼,因而能够大大促进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对班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进一步的深入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独立学院的学生之间在课外的交往与互动是比较频繁的,一方面,他们大都建立了班级的QQ群,在群上通知、公告、招聘信息等,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展示自我的爱好、趣味等,找到兴趣相投的同学,加强彼此之间的私人联系。另一方面,他们积极参加各类社团,通过参加社团活动扩大自己的交往范围,增强自己的组织、领导能力。独立学院的学生往往更加注重争取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注重获取比较实用的知识,较为轻视基础理论的学习。对此,学校更应注重营造人文环境和氛围,如举办摄影展、引进高雅文化艺术活动、举办高水平讲座,以开阔独立学院学生的视野和胸怀,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

(二)积极组织文体活动,增强教职工对学院及校园文化的认同感

高校教师的工作主要是教学与科研,这就决定了高校教师的工作对象主要是面向学生群体,其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工作方式相对比较独立,相对于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劳动者来说,高校教师之间的相互交往较少,使得高校教师之间的关系比较疏离,联系不太紧密,长此以往,难以产生对工作单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另外,独立学院的管理由于带有一些企业化管理的因素,其教师更加难以感受到独立学院对他们的关怀。独立学院的高校管理人员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独立学院的生存与发展方面,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归属、文化认同等方面较为忽视,从而容易导致教师心理不稳定,直接导致教师人员的流失和队伍的不稳定。因此,高校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教师心理的关注和情绪的关怀,淡化行政化、强制性的管理方式。在这方面,学院比较注重教师的生活需求和心理需求,通过组织各种文体活动,增强教职工对学院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例如,学院先后为教师举办过集体婚礼,每年组织教职工集体参加文化体育活动,资助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教工的关心还体现在对教工的家属、子女的关爱上。

(三)面对网络文化的冲击,以学生为主体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引领社会文化

网络文化、手机文化的冲击,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于高校大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致使部分大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媒介素养,对网络信息缺乏判断、选择的能力,导致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迷失在网络巨量的亦真亦幻的信息世界里,为此,独立学院应加强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充分利用高效人才优势,通过互联网等媒体平台,打造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优秀品牌。在这方面,学院也做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对地方文化建设与发展产生了良好的辐射作用。例如,2013年,本院创建的“高校与广播电台联手制作大型广播剧《我在回忆里等你》”和“大学生艺术团———绽放青春的舞台、实现梦想的舞台”两个项目,在“2013年广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优秀奖。此外,学院每年举办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艺术节,吸引众多学生参加其中,每年举办的工商模拟市场远近闻名,吸引许多校外的学生及社会人士前来参加。近年来,随着以微博、微信、微电影等为标志的“微时代”的到来,学院和地方有关部门加强协同创新,组织微电影大赛,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参与到文化建设事业中,激活校园文化中的丰富素材,又可以为提升地方城市形象献计献策,发挥高校为地方社会服务的功能。总而言之,作为独立学院,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参与热情,才能取得丰厚的建设成果,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品牌,对地方社会的文化建设形成了良好的辐射作用。如果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建设能够在注重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注重教职工对学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养成,注重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建构中的主体性作用,那么,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建设就会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良好局面。

作者:吴晓斐 单位: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第五篇

1、青年志愿者行动计划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概述

1.1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界定

高职院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在精神、信仰、理念、价值观、教学活动、教育方法、科研、管理等方面的集中体现,是高职院校全体师生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高职院校的宝贵财富,从精神层面上讲,高职院校文化涵盖了校风、校训、价值观、教育理念、发展战略等内容;从实践层面上讲,高职院校文化涵盖了组织制度、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等内容;从学术层面上讲,高职院校文化涵盖了学科、专业、课程、教研活动、生产活动、技术服务与推广活动、学术交流活动等内容。

1.2高职院校志愿者工作特点

高职院校特有的志愿者工作的特点就是利用自身的职业技能的服务,更加注重发挥职业特点,与所学专业相结合,继而应用性、实践性较强。如农林高职院校学生经常性帮助果农、菜农解决生产上病虫害难题;园艺方向高职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设计绿化、美化学校景观;文秘、计算机、电子商务高职学生往往利用自身教育实践性较强的特点,积极与企业对接,以项目化运作方式参与自愿服务 工作。

2、高职院校志愿者行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2.1青年志愿者行动凸显大学生自我能力建设的需要

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者工作具有自愿性、自主性、组织性、公益性、直接参与性、延续性、时代性。大学生在参与建设美丽校园、美丽城市、美丽社会的和谐进程中,更加要自我严格要求、服从组织、严明纪律、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利于缩短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的形成。帮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现实、激发参与社会服务的热情、推动大学生社会化进程。

2.2青年志愿者行动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切合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突出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了青年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志愿的价值取向,提升了大学生文化追求和社会服务的自觉性。它倡导了道德的热诚和理性的自觉,强调了奉献精神,强化了公民意识,这些都为新时期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增添了新的内容。

2.3青年志愿者行动凸显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

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凸显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以实践为平台,将理想、道德、文明、礼仪教育融为一体,互相渗透,使大学生不仅升华了思想境界,提高了道德修养,而且还锻炼了他们多方面的实际技能,增长了才干。志愿者行动为大学生提供了锻炼自我、发展自我的广阔舞台,极大地强化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2.4青年志愿者行动凸显校园文化的辐射示范功能

大学生志愿者行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动指南,通过校园与社会化服务使校园文化建设的空间范围、对象延伸到广阔的校园之外,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志愿者行动往往与行业、企业、社区的需要相结合,校园文化逐渐与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相融合,通过志愿者行动,大学生自觉地将民主参与、公平、法制、竞争、效率等现代公民意识带入校园,使校园文化在融合与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同时,也感染和教育着一批接一批的志愿青年。

2.5青年志愿者行动促进和谐校园文化机制的建设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参与和谐校园的建设,使青年志愿者养成独立思考、纪律养成的良好习惯,有助于青年志愿者树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理念。随着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开展和影响力的逐步扩大,促使学院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学生志愿者队伍组织建设、安全管理、项目评估和品牌阵地建设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为大学生参与和谐校园建设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提供了保障,为大学生参与和谐校园长效机制建设提供了基础。

2.6青年志愿者行动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

政治理论知识的宣传教育时代的发展对高职学生的诉求已明显发生改变,高职学生思想认识及政治素质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观点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现实生活的实践,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志愿服务活动,如环境保护、义务支教、关爱帮扶、寻访革命足迹、校园周边需求调研、暑期“三下乡”文艺演出、禁毒防艾图片展等,可以作为新时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舞台,符合青年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的必然规律,使在志愿服务中的志愿者学生个人作为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获得更多接触社会实践的机会,帮助他们逐步积累社会经历和人生体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技能,为其毕业后找到合适的工作、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社会化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载体,有效增强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发生交流、传播、生产、增值等。

3、高职院校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思考

3.1高职院校志愿者组织缺乏专业培训

目前,高职院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培训工作既没有固定时间和内容,也没有形成工作机制,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专门开设志愿者及志愿者专业知识的培训课程,缺乏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的培训,就不能拓展志愿服务的领域。目前高职院校志愿者组织更多的是依托于党团群体,经费来源单一,主要是行政意向性拨款,支持力度有限,若学习一些向社会募集善款的知识并成功转化,这有利于扩大经费来源,为志愿者活动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志愿服务活动。高职院校要结合学院人才培养的要求,以战略的眼光将志愿者培训列入学分制管理体系中。切实提高志愿者的专业服务技能,使志愿服务更加规范、更加专业、更能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这样才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发挥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影响力。

3.2高职学院青年志愿者行动应该加强与专业的结合

高职院校青年志愿者行动计划应该多考虑与专业的结合,加强教师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各级志愿者管理部门在审查志愿计划时,多从数量和质量上努力为学生提供专业对口的志愿服务,使志愿活动服务学生专业技能发展,从而带动学生自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建立科学、合理的符合高职学生职业发展方向的志愿服务活动体系

校园文化论文 篇2

雨花石的形成,经过了原生形成、次生搬运和沉积砾石层三个复杂而漫长的阶段,历经数亿年的运动变化才成型,还要经过能工巧匠的细心雕琢,最终才成为精美的艺术品。雨花石的这一演变过程被学校领导提炼为“兼容并蓄、至善至美”的品质,将其作为校园文化的内核,体现学校领导对教育的高远追求。“经水濯而清华,遇熔炼而忠贞;呈胜景而纯朴,遭湮没而豁达;担重任而不倦,育群英而无私。”用诗一般的语言解读“雨花石文化”,丰富“雨花石文化”的精神内涵,体现了学校在育人方面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用先进的文化理念培育人、愉悦人、塑造人、发展人,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挖掘“雨花石文化”的深层内涵,学校将体现“雨花石”精神内涵的“争先、坚守、忠贞、包容、奉献”确立为校园精神。这是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拓展,也是关注师生成长过程、理解并尊重其成长过程中渐进式变化与幸福感的直接体验。在此基础上,学校将“雨花石文化”的最高追求落实到教育追求上。雨花石的美体现在“品、纹、色、形、质、声、韵”等方面,根据这些特点,学校将教育追求总结为“七行诗”:育德当如石之品,润物无声,一枝一叶总关情;校景当如石之纹,序却随机,横竖侧看总相宜;技精当如石之色,悦目如心,行行出彩齐争艳;塑人当如石之形,方圆偏倚,天生我材必有用;治学当如石之质,脆硬润泽,因材施教当无憾;求学当如石之声,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意志坚;为师当如石之韵,坚柔稳严,桃李不言自淡然。六合中专通过由浅入深、抽丝剥茧般将雨花石的精神、品质、内涵等融入校园,打造“有根可循”且独具魅力的校园文化,并将“雨花石文化”与育人理念完美融合。

二、与专业发展相得益彰

有了完整的“雨花石文化”理论体系,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学习、理解、继承和发扬雨花石文化。六合中专领导很早就意识到,雨花石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正逐步形成一条经济产业链,传承雨花石文化、开展特色专业建设是大势所趋。学校先后开展了4次雨花石文化产业调研,邀请南京市雨花石协会来校进行了三次专业设立论证,最终在工艺美术专业开设了雨花石雕刻方向,以文化促进专业发展,以专业推动校园文化传播。雨花石雕刻专业采用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方式,从2010年开设至今已有五年历史,成为学校推广雨花石文化的中心和缩影。据许本洲介绍,学校主要从普及雨花石知识、建立专业标准、推动产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完善专业建设。第一届学生是以兴趣班的形式组织起来的,共招收了20多名“学徒”,他们平时正常上课,遇到与专业方向相关的课程和专业实践则跟着受聘大师学习。在雨花石知识普及方面,学校通过组织相关教师编写校本教材《雨花石美学研究》,并开设选修课帮助学生掌握雨花石的形成、品鉴、工艺加工等知识;将历代歌咏雨花石的诗词文章选编成册,让学生通过晨读接受雨花石美好品性的熏陶。与课本相得益彰,学校还成立了雨花石校外资源调查兴趣小组,让学生亲身感受雨花石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这一以雨花石雕刻专业为中心,吸引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普及方式,让雨花石文化得以散播给校园内的每个人。建立专业标准包含雨花石的雕刻标准和人才培养标准。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学校聘请雨花石雕刻工艺大师作为专业建设指导专家,规范专业实训中心建设,营造浓郁的专业实训文化氛围。指导专家蔡康麟大师是六合区雨花石雕刻工艺的主要传承人,也是该工艺标准的主要制定人,经验非常丰富,拿到石头便能很快判断出其价值、可雕刻的形状、雕刻方式等。如今年过七旬的他常年在校“助阵”,既培养学生也培养专业教师,是校内推广雨花石文化的“形象大使”。创新技艺是传播雨花石文化的有效方式。传统的雨花石工艺加工主要是抛光、拼装和制作简单的工艺用品,产品工艺简单、附加值低。学校在雨花石雕刻专业建设过程中借鉴了玉雕、牙雕的工艺方法,推出了雨花石俏雕工艺。一枚普通的雨花石通过俏雕后价值往往提高了数十倍,这也吸引着更多的学生学习雨花石雕刻工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专业建设的主要职责,更是传播雨花石文化的重要途径。学校充分利用专业优势,与六合区48家雨花石工艺加工厂共同成立了“雨花石文化产业发展联盟”,通过信息资源共享、定期会晤、岗位技术培训、定标准培养等形式,有效地促进了六合区雨花石文化产业的发展。学校还邀请雨花石协会的专家和企业代表每年举办两三场讲座,让校内师生更近距离接受熏陶。“精心打造雨花石专业文化,建特色专业,育特长学生。”学校五年来共培养了136名该专业毕业生,76人已成为企业技术骨干,5名毕业生在掌握了雨花石雕刻工艺技能后创业成功,实现了职教富民的办学目标,成为传承和推广雨花石文化的榜样。

三、以环境与活动潜移默化

校园文化论文范文 篇3

论文摘要:高职校园文化不但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和创新基地,而且还具有强大的育人作用;同时,先进的校园文化又是高校的灵魂、师生凝聚力的源泉和提高提高校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活跃于校园中各种文学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阐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显现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这对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高职校园文化不但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和创新基地,而且还具有强大的育人作用;同时,先进的校园文化又是高校的灵魂、师生凝聚力的源泉和提高提高校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活跃于校园中的各种文学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相互影响成为高职校园的常青藤。

一、高职校园文化的涵义

校园文化指的是全校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它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既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高职校园文化应该是以人为本为核心价值,全体师生为主体,以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人文氛围为基础,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为目标,以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网络育人,形成催人奋进的学校精神,促进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校园文化。

二、高职院校开展校园文学活动势在必行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生产中科技含量日益增加,要求生产者具备较高的知识和技能,在职业能力上不再单纯针对职业岗位,而扩展到增强岗位变化和职业转变的适应性,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是一种受用终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思想道德基础的培养,一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理解力、归纳力、创造力,使他们在不可预料的未来局势中做出有意义的自我选择,承担起将科研型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的重任。据了解,当前的高职院校,大多是从原来的中专升格来的,学校教育跟着市场走,许多学校为了迎合学生,也为了尽快把学生推向社会,以创造更大的效益,干脆就把文化课全砍掉,只开设专业课。表面看起来学生开心,因为他们本来文化基础就差,自然不愿学。老师教学效率高,两年学完三年的课程。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学生专业知识比较丰富,但人文知识比较匮乏。调查中显示,重专业、轻人文,重专业知识积累、轻综合素质提高等倾向在学生中比较明显。经过学习和实践,学生具备了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实践技能。相比之下,学生的人文知识普遍较差。我真替学生担心,在市场经济下,找工作如此难,一旦他们专业不对口,他们还能做什么?面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严重缺乏的现状,开展校园文学活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借助校园文学活动这个平台来弥补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

三、校园文学活动形式

1、文学创作。大学里很多社团都被认为是少数人的舞台,只有文学社团是不拘一格的,他面向全体学生。社团内的成员可以进行定期的定向的文学创作,社团外的学生也可以自由地向校报、校刊、广播站投稿,甚至是为班级、学校的宣传栏投稿,可以是瞬间所见、所闻、所想,也可以是从报刊杂志上的摘抄,通过这样的活动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2、演讲和辩论赛活动。可以是命题演讲和辩论,也可以是自选题演讲和辩论。不论哪一种形式,都能使一部分学生在一定时间抽出时间来探讨相关话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更多的人。

3、猜谜和文学讲座。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猜谜或文学讲座,可以分系进行,形势非常灵活,受益于全体学生。这对培养学生理解传统文化是大有裨益的,不至于走出校门说“鲁迅是外国人”之类的笑话。

四、校园文学活动是传播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生产中科技含量日益增加,要求生产者具备较高的知识和技能,在职业能力上不再单纯针对职业岗位,而扩展到增强岗位变化和职业转变的适应性,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是一种受用终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思想道德基础的培养,一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理解力、归纳力、创造力,使他们在不可预料的未来局势中做出有意义的自我选择,承担起将科研型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的重任。

我们知道,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学校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法律法规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等,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这些教育历来都是“外施性”的,其效果素来不尽如人意。然而,通过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学活动,却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已经证明文学是人类最历史而又最现实的自觉兴奋点,文学给人的熏陶、对人的影响力历来是其他学问难以替代的。例如,借助文学社团的校刊,让学生在班上互相传阅,因为是同学们的作品,学生很乐意读,读得多了,茶余饭后相互交流,自然心领神会。还有广播站播出的稿件,宣传栏撰写的文字或粘贴的图片,既是校园文化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的体现,又是精神文化所在。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理解并接受了校园文化。

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面的考虑、长远的规划,一旦确定,需要坚持不懈的持续下去,经过时间的锤炼,不断完善,在广大师生的头脑中形成并巩固下来,成为自觉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激励着学校组织及成员共同朝一个目标努力。因此,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学活动来传播校园文化。

五、校园文化为校园文学活动提供导向

校园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精神文化,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共同愿景,校园文化越强有力,就越能统一全校成员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行为,就越能更快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而作为传播校园文化的载体,校园文学活动就必须以校园精神文化为轴心,即学校提倡什么、鼓动什么,全校成员的注意力就必然转向哪里。校园文学活动的主题都必须体现校园精神文化。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体现。如确定各种主题的征文活动,演讲活动,辩论赛等,还可以在不同的时候确定不同主题的黑板报、手抄报等,来宣传校园文化。可以说,校园里的一切文学活动都依托于校园文化。有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校园文学作品。

六、校园文化为校园文学活动提供素材

校园文学活动是以校园环境为背景,以活跃在校园中的人为主体的活动。首先,每一所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都会精心规划,合理布局,创建优美的校园物质文化。职能部门充分利用校园的有限空间,精心设计,精雕细琢,积极建设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从中显示校园的文化气氛,使学生在优雅的环境里感受到美的存在和艺术的熏陶。而这就自然会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这些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既是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又是文学创作的极好素材。其次,学校要创建“以人为本”的校园制度文化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和职业操守。要保证执行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做到有章必遵,违章必究。因此,学生对这些规章制度的理解和执行情况都可以通过校园文学活动展示出来,使校园文学活动的题材更广,也更深入。再次,校园文化中的精髓精神文化建设更是为校园文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身边的感人事迹固然可以通过校园文学活动来宣传,如励志教育的,助人为乐的,有敬业精神的等等,可以进行专题讲座,也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创作予以讴歌,把精神文化发扬光大。同样,那些与校园精神文化背道而驰的假恶丑现象和不和谐的行为,也可以通过校园文学活动形式予以批评。总之,在高职院校中,正在不断完善中的校园文化为校园文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得各院校的校园文学活动生机勃勃,成为高职院校的一颗常青树。从物质环境到制度理念,从集体规范到人际关系,从举止仪表到教室的布置,校园文化建设始终围绕着学校的发展目标,都给每个校园人一个具体可感的参考系,并传递出一定的价值观信息,从而使校园人积极地从周围环境中接受那些大家所公认的或学校倡导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我们知道,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具有多种功能,以学校精神为核心的价值观被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认可以后,就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给生活在其中的每位校园人以深刻的影响,激发其产生一种自觉的内在驱动力,主动地去完善自我。同时它对每个校园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的约束和规范作用。校园文化通过校园文学活动使身处其中的每一个成员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行为准则、心理因素、价值取向等方面得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般的熏陶和影响,就会形成与群体一致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与文化气质,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因此,校园文化主导着校园文学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校园文学活动则让校园文化得以传播和发展,它们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学校教育离不开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也离不开校园文学活动。

参考文献

[1]《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职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全局》常雅宁

[2]《高职高专学生人文素质现状教育对策》万金淼史梅

[3]《高职校园文化创新研究》来自网络

校园文化论文 篇4

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呼声日臻浓厚,、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文化建设的重要,有关加强文化建设的政策,如2011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2年《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也相继出台。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和特有的文化积淀等条件下形成的一种亚文化,是一定区域内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诸要素的综合,并与地域范围内的环境因素相结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可见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地方文化的传承是分不开的。近年来,很多地方也意识到不搞地方文化建设,发展就会遭遇瓶颈。广元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广元本土文化的深度挖掘,加强地方文化建设,打造“女皇文化”、“三国文化”、“蜀国文化”等文化品牌。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被明确提及

高校作为教育系列的高层,是学生与社会的重要衔接口,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推动优秀文化的继承上具有重要的作用。2011年4月24日《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他明确提出,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为高校加强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的依据。2000年初,已有学者认为未来校园文化将出现“在美美与共、多元文化的交融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未来高校校园文化将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中更具中国特色。”的一大趋势。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地方文化已成为共识

伴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力度加大和高校教育的普及化,很多地方高校普遍认识到,要办出特色,增强内涵,必须充分挖掘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地方性”内涵,除了在办学体制、专业设置上融入地方,还需要在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精神气质、工作作风诸方面与地方对接。而后者体现在校园文化方面。所谓校园文化是指“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底蕴,由校园人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学校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以及在其规章制度、行为方式、物质设施中的外在表现。”不少地方高校在办学区位、资源、内涵等方面的劣势,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师生的精神面貌不佳,进取心不足。近年来,地方高校在加大硬件设施与专业建设的同时,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不够,或者很重视,但特色不鲜明,效果不好。地方高校普遍认识到,要想增强内涵、办出特色,必须充分挖掘“地方性”内涵,显然,将地方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学校的特色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宽。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这说明了国家大力倡导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要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

四、广元地方文学资源及开发利用情况

校园文化论文 篇5

1.有利于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以优秀企业精神为核心,借鉴和吸纳优秀企业精神文化,结合已有的文化资源、办学传统,形成了富有校企文化融合特色的办学宗旨、学院精神、办学理念、办学指导思想、校训、办学定位等办学文化理念。在这些文化理念的统领下,校风、校纪、校训建设与企业精神培养和企业道德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院精神成为企业精神的延伸,实现了与企业和市场的有机衔接。在行业企业的共同参与下,根据行业企业相关岗位培养目标要求,设置专业和培训项目,按企业要求组织教学活动,针对企业开展职工培训和技术咨询,有利于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2.有利于建立校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校企合作对于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是培养高职人才的有效途径。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条件下,校企合作不会自发地实现,构建高校、企业、学生、政府等校企合作主体的动力机制是推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关键所在。运用经济措施构建校企合作的利益诱导机制,通过建立法律法规构建对校企合作主体的约束机制,运用教育手段构建校企合作主体的合作价值观影响机制。构建促进校企合作动力机制,既要靠经济政策的指导和法律法规的约束力,也不能忽视合作价值观的影响力。为此,就要运用教育手段培育企业和高校追求合作效益双赢的理念,营造合作的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从而形成在合作价值观影响下的促进校企合作的内在动力。学校与企业之间通过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融合架设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桥梁,提升校企合作的层次。校企双方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真诚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质仅仅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无法形成的,职业实践和企业文化的陶冶,是养成良好职业素质的不可缺少的途径。而且不同的职业(行业)往往有明显不同的职业素质要求,这种不同的素质要求需要有不同的文化来陶冶。要使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时,就能感受这种职业(或行业)文化,初步形成较好的相应职业的职业素质,必须通过包含有一定职业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来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使学生逐步了解、习惯和自觉遵守相关职业的素质要求。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学生赴扬州强凌有限公司进行社会实践、企业调研。学生首先是角色的转换,由学员变为企业员工,由消费者变为生产者,由学理论变为实实在在的商品生产实践。“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企业文化的熏陶,工人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生产工艺、质量成本的严格管理,规章制度的约束,高效、快节奏的工作运转,这些为学员们的思想提升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课堂。

4.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不论是学校还是企业,在市场中的影响和作用,往往取决于其创新动力。因此,高校与企业作为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主要环境,作用日益突出。校企文化建设的科学与否,直接决定着能否培育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和科技。许多诸如交际、审美、创造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不能完全从传统、正统的教育活动中获得,必须通过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的长期熏陶才能逐渐得到。所以,高职生需要不失时机地参与到企业文化的活动中去,提升自我,更多地了解社会、了解企业。校企文化的互动,能使高职校院的学生真正明确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二、基于校企文化对接的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1.探寻校企文化融合点,促进校企文化相互渗透。

校企合作中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难以很好地融合,这成为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一个障碍。学校与企业的文化内涵、价值取向各有自己特殊的一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依赖校企深度融合,需要共同的文化理念、共同的价值取向。在校园文化中,物质文化是物质载体,制度文化是运行制导系统,精神文化是它的核心内容。而在企业文化中,企业的精神文化是以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行为规范、群体意识的价值观念和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决定着企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它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校企文化的这种共同性,需要在实践中予以优化组合,从高职生的实际特点出发,构建一个科学的校企文化体系,实现两者的优化组合、融会贯通、相互促进,以实现各自的既定目标。高职院校与产业界定期进行战略对话,校企共同组建董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企业兼职教师进校园、教室和专业教师进企业,进行人员文化交流;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教材,进行课程文化共建;建设能够彰显企业文化的工厂化实训基地,车间型实训室,进行环境共建等,都是高职院校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

2.积极开展校企文化的交流活动,搭建校企文化对接的平台。

校园文化是一种使命文化,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责任文化。通过这两种文化的交流,让企业与学生之间都达到双赢的效果。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碰撞、融合,也能使学校更好地为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适用人才。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与扬州强凌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文艺晚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首先,文艺晚会使得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先进理念相互交融,让两种文化一脉相承,散发出自身的独特魅力;其次,学生们通过与企业家“零距离”接触,可以更加了解认识到企业要求、企业文化,明白作为准职业人应养成的道德素质和技术要求。

3.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吸收企业文化元素,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校园文化论文 篇6

关键词:高校体育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体育文化氛围

1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

高校体育文化是指与高校人、事、物有关的体育活动所产生的文化特征,即为了满足高校师生的需求或依托高校进行的一切体育活动所产生的具有实际意义的文化活动。高校体育文化由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共同构成。

2校园文化视域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2.1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提高整体素质

体育文化要在各种丰富的体育活动中体现。高校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强健体魄,并掌握专业知识,丰富高校学生的校园生活,使学生得到综合锻炼,高校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还建立了团结协作意识。体育文化通过体育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位师生,促进师生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充分发挥师生的凝聚作用。体育文化还具备约束性,对师生的运动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在体育文化的全面推广下,使高校的全体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与责任感,实现了强化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2.2满足了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体育教育者通过体育课向学生传授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素质,也为社会提供了一批高质量的体育人才。高校师生是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创设良好的高校体育文化,在强化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还使学生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这对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提供了有利条件。不同于传统课程,高校体育文化更加的灵活、自由,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增长见识、强化体质。

2.3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在各高校坚持不懈的探索与实践下,构建了适合本校特点的体育文化。虽然体育文化要在体育活动的支持下表现出来,但并不能说明体育活动只是在体育运动下最终实现的,还要在智力的参与下得到落实。通过体育活动传播体育文化,并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3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策略

3.1摒弃传统观念,强化体育文化意识

高校在体育文化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实现和谐的体育文化环境,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丰富多样的体育运动,强化学生的体育文化意识。高校管理者与学生干部应采用网络、广播、座谈会等方式加大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或通过体育文化节来吸引更多的学生群体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中,这对体育文化环境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还可通过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们传授体育运动知识,并将所学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奥运冠军为国争光的视频,使每位学生都受到感染与激励,充分展现学生的爱国情怀,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此外,体育教师还要传授给学生体育运动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以及尊重比赛对手的体育精神,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3.2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

体育观念是人们对体育的意义和价值的一种认识或看法。高校师生的体育观念会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构建高校体育文化的过程中,要通过宣传和引导,帮助高校师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终身体育观,让广大高校师生认识到体育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只局限于个人的某个发展阶段,而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要通过各种体育文化活动,使学生通过切身的体验来理解和体会体育运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以此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自觉性、主动性,促进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的养成,为其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而广大高校师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又会反过来促进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有效实施,从而在构建高校体育文化的过程中形成良性循环。

3.3丰富高校体育文化活动内容,拓展高校体育文化活动形式

丰富高校体育文化内容,拓展高校体育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形式,使高校体育文化的外在表现方式更加多样化、多元化,从而吸引广大高校师生积极、主动、持久的参与到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去。但是,在丰富高校体育文化活动内容、拓展高校体育文化活动的组织形式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体育运动的项目和种类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仅靠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是很难激发师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因此,在组织高校体育文化活动内容、选择开展高校体育文化活动的组织形式时,一定要根据现展形式,在充分了解高校师生体育运动需求的基础上,组织高校师生开展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例如:在开展高校体育文化活动时,不但要开展篮球、足球、健美操等体育活动,还要开展轮滑、体育舞蹈或街舞等学生感兴趣的运动。在开展的方式上要灵活的变通,例如:在开展足球比赛时,不但可以采用传统的方式,也可以组织5人制的足球比赛或3人制的足球比赛,等等,通过丰富、多样化的体育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师生参与进来,营造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

3.4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明确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点

在开展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应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体育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突出本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特色,并通过特色内容的建设,以点带面,带动整个学校的体育文化建设工作。例如:清华大学的跳水运动、北京理工大学的男子足球都是学校的体育特色项目,在本校的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但是,对于普通高校,采用高水平的运动队建设作为本校的体育文化建设是不切实际的,高校可以在高水平的运动队建设之外,将群众性的体育运动项目或传统体育项目、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等作为本校的体育特色项目,实现以点带面,提升本校整体体育文化建设的水平。例如:东北的高校,就可以考虑将冰雪运动作为本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来凸显体育文化的学校特色和地域特色。

4结语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对实现和谐校园文化具有决定性作用。体育运动是体育文化的最终体现,学生通过参加体育运动形成了积极的锻炼意识,强化了身体素质,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且提高了学生们的体育文化知识,推动了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当前,高校应充分了解和掌握体育文化建设的价值与作用,通过各种体育健身项目的开展,健全学校的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志勇,杜林英。学校体育教育思想和目标的社会取向—从社会需要谈学校体育思想和目标结构[J].中国学校体育,1998,(06):67.

[2]张丽艳。体育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5,(01):68-71.

[3]杨德银,龚德贵。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体育学刊,2001,8(03):86-87.

校园文化论文 篇7

(一)新媒体

新媒体的概念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这样定义:“新媒体就是注重使用网络媒体,利用数字技术的优越性,进而以网络为平台进行信息传递互动的媒介”。这种媒体形态提供的信息服务主要依托计算机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型信息技术,包括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内容(如网络视频通讯、网站论坛、博客等),以手机为载体的内容(手机信息与游戏、手机电视等),也包括数字电视、楼宇与车载移动电视等。“数字化”和“互动性”是其本质特征。

(二)校园文化

对于大学校园文化的界定目前也形成统一认识。笔者认为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的一种精神传承与再塑,社会先进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主导,大学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底蕴,教师是校园文化的主导,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学习与活动实践是校园文化的主阵地,提升学生全面素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宗旨。

(三)新媒体与校园文化

新媒体带来了新的文化形态,因其良好的自由性、时效性与互动性被大学生广泛接受,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校园文化、给校园文化带来新的特质,与此同时,校园文化也成为新媒体的新内容,众多高校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如高校网站与BBS、人人网、官方微博、微信等。

二、新媒体时代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挑战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里的校园文化越来越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伴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媒体以排山倒海之势来到我们每个人身边,新媒体作为一个重要沟通载体与每个大学生息息相关,作为一个重要渠道让大学生更加便利、更加自由的获取想要的信息与新知。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新媒体带来的非主流文化左右着大学生的认知、学习及其生活方式的同时,对校园主流文化的冲击不容小觑。因此,在当前社会多元文化到来的时代,校园文化浸润其中,深受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创造了机遇,更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一)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引导功能面临巨大冲击

文化是大学的个性之所在,是大学中重要的隐性教育课程,这种课程带来的教育力量虽无形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大学校园文化多姿多彩、形式各异但殊途同归,任何形式的校园文化都在表达着大学特定的价值观,引导着大学生的思想方向。大学文化引导功能的发挥,不仅依赖于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形式对学生学习、交往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影响和渗透,也依赖于学生对大学文化的认同与归属感、依赖于师生对大学文化的自觉维系等。大学的校园文化自有大学以来,其教育功能就得到不断显现与提升,而到了新媒体时代,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引导功能面临着巨大冲击与挑战。新媒体出现后,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有了划时代的变革,这对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重构了师生关系,对传统校园文化的教育形态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众所周知,新媒体带来了信息大爆炸,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新媒体附载的大量信息良莠不齐,社会上的不良思潮随之侵入校园,如自由主义与无政府主义、功利主义等,这些“垃圾”信息对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十分深刻,而且这种影响是难以把握、无法控制的。对于世界观、人生观还在塑造期的大学生来说,不仅易受腐蚀、易于迷惘,更易随波逐流甚至堕落。开放的新媒体对大学校园文化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消除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距离,但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出现,削减了大学文化建设主体的主导地位,越来越多的虚拟空间取代了有形的阵地,大学文化传播的核心价值遭受不断的冲击,维系大学文化传统举步维艰。可以说,传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诸多核心要素渐被解构,传统大学文化的引导功能渐被侵蚀。

(二)校园文化中的人际关系更加脆弱

新媒体在改变、重塑大学生的认知与观念的同时,对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也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包含了两面性:一方面,虚拟空间的人际交往更加省时省力,网络带来的“地球村”效应不免给人以“天涯若比邻”的感觉,人们在虚拟网络中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给自己归属感的群体,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归属需求,对于大学亚文化培育与发展亦是有利的。但另一方面,网络空间人际关系的虚拟性决定了它脆弱而不稳定,这种虚拟的人际关系毕竟无法代替现实世界的人际交往。网络依赖感使一部分学生单纯依赖虚拟空间的人际交往,这样很容易导致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能力的退化。而对网络过度依赖的大学生还可能产生虚幻意识,最终选择封闭自我、逃避现实人际交往。这是引发大学生社会交往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严重的可诱发社交恐惧症等心理疾病。当前,社会上普遍出现的“宅男”、“宅女”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同样屡见不鲜,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媒体影响下人际交往的扭曲,也折射出了某些疏离甚至断裂的大学校园人际关系现象,这些对于校园文化的有效构建必然是一种无形的阻碍。

(三)传统大学文化建设模式效果减退甚至“失效”

传统的大学文化建设由校园文化组织者实施,有鲜明的主体、有形的载体、明确的内容与可控的时间。而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常常遭遇瓶颈、效果欠佳。因为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主体、时间与空间、内容与对象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改变、日趋多元。大学生个体、校园内的社团以及其他各种亚文化组织,都以自己的方式在新媒体平台上对大学校园文化产生着各自的影响。传统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与方式、方法等面临着巨大挑战,这个挑战中包括了文化建设主体与对象更加多元与复杂、也包括了文化建设内容与空间加丰富而宽阔,除非变革,否则将可能丧失文化建设的主动权。

三、新媒体时代校园文化的建设路径

新媒体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高校再也不能回到空谷幽兰的时代,高校的校园文化与社会大文化水乳交融,互相渗透。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者必须转变观念,直面新媒体,利用新媒体,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在新媒体时代,拓宽校园文化载体,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方式与方法,同时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媒介素质,共同打造新媒体时代的优质校园文化形态,最终实现文化育人的长远目标。

(一)转变观念,打造与时俱进的高校教师队伍

新媒体的影响对于大学来说,最为直接、最为深刻的即为意识观念层面。新媒体时代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必须正视新媒体的挑战,转变观念,树立符合新媒体时代特征与要求的文化观。目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者们相对于大学生来说,对新媒体技术的了解、掌握和运用等方面常处于劣势,部分工作者对新媒体技术存在着三低问题:重视程度低、敏感程度低、技术水平低。因此,工作中难免出现三难问题: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难、与大学生有效交流与互动难、跟踪各类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信息难。要解决三低和三难问题,扭转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的被动局面,高校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调整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路和策略,牢牢抓住大学文化建设主动权。学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门与团委、网络中心等方面部门人员须增强新媒体意识,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不断学习新媒体传播规律,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把握、利用新媒体优势,因势利导,掌握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教育引导的最佳时机。新媒体时代的大学教师队伍,应结合当今学生特点,更加开放、包容、亲切,更强调互动。

(二)合理利用新媒体,拓宽校园文化的发展载体

新形势下,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新兴媒介手段,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载体的创新。如结合大学生普遍运用的人人网、校园论坛、微博、微信等平台拓展思政工作与校园文化工作的新阵地,给大学生提供更加广泛与自由、更加创新与更具吸引力的校园文化传播渠道,打造更具影响力、感染力与渗透力的校园文化形式,提升校园文化的建设实效。新媒体快捷、丰富,互动性强,数字化的校园文化新阵地因其独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学生。这些新阵地数字信息流量大、丰富内容、图文并茂、声像俱佳。高校工作者可以通过调查研究,充分结合新媒体与本校学生特点,创造出融思想性与知识性,人文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校园文化作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在虚拟的阵地打造出接地气的校园文化。如中国美术学院团委微博与微信平台,以其良好的时效性、生动的趣味性、特色的人文性吸引了数万粉丝,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了榜样示范与文化育人的实效。

(三)加强媒介素质教育,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媒介素质是指人在面对各类媒介信息时具备的理解与甄选能力、评估与创造能力、明辨与思维能力等。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自媒体”时代来临,每个人都可以自由传播自己的观点和信息,成为网络中独立的“自媒体”。二十岁左右的大学生正是自媒体时代的主力军,因此,要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质教育,使大学生在面对各类信息时提高鉴别意识,增强明辨能力。

1、制度先行、加强监管能力

首先要加强监管组织机构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和完善新媒体监控制度,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建立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全方位媒体监管系统,尤其是学生自管系统。注重发掘、引导学生中的意见领袖,上下合作,通力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媒体法制观念,引导他们自觉提升媒介素养,努力维护、净化网络环境。借助新媒体,学校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培育出以“培养媒介素养”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品牌,打造出“互监互管、自监自管”的良好校园氛围。

2、素质教育、强化明辨能力

要提高大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媒体信息的认知、明辨与合理应用的能力。可以在高校开设培养此类媒介素养的必修课或选修课,也可以将此类教育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还可以开展网信息技术培训的专题讲座,增强大学生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选择、理解与整合力以及应对不良信息的明辨与免疫力,让新媒体真正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成长服务、为打造健康校园文化生活服务。

四、结论

校园文化论文范文 篇8

在推动校园文化资源整合的工作中,我们首先应了解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含义,并对校园文化资源整合有进一步的认识。

1.文化的内涵文化

属于一个具有深厚内涵的范畴,其概念至今仍然是专家学者热议的焦点。基于文化哲学这一视角审视文化的内涵,总体上达成了较为一致的观点,即文化内涵包括器物、体制和观念三个层面的内容。基于这个视角,可以对文化进行如下定义:文化属于人类特有的创造活动,是对人类存在形式的一种解读,是人类活动方式、环节以及结果的整合与升华。这是对文化的一种广义层面上的解读。部分专家学者认为文化实质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又被称之为精神文化,这是对文化的一种狭义层面上的解读。

2.校园文化的含义

校园文化起源于11世纪末意大利萨勒诺大学和法国巴黎大学等欧洲学校。1932年,美国学者沃勒在他的《教的社会学》(TheSociologyofTeaching)一书中正式提出“校园文化”的概念。一般认为,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由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等构成文化的统一体,带有明显的系统性以及综合性,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本文认为,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被全校师生和社会基本认同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的总和,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和学校的价值观标准、大学精神、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等内容,是全校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当然,很多专家、学者对校园文化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此不再赘述。

3.校园文化资源整合的认识

校园文化资源由于各个高校发展的历史背景、软硬件条件、校园建筑、大学精神等不同,导致其不同高校的校园文化资源不太一样。一般认为,广义的校园文化资源是指与学校文化活动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资源的总称。本文研究的高校校园文化资源整合是指对相关高校校园文化(包括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物质文化等层面)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最终形成一种优势互补、优势集成、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特色校园文化品牌。

二、高校校园文化资源整合的意义

联盟高校发展到今天,合理配置资源、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是重要的成功经验。尽管各个高校校园文化存在多样性和差异性,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探索、扬弃、凝练,对分散的校园文化资源进行科学、有效整合,形成一个符合时展的、独具特色的、较高层次的、兼容并蓄的校园文化,对于整个社会文化的进步、文化强省和正处于转型时期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1.有利于推动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殊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校园文化的特殊性。地方性、应用型的特色校园文化将会给每一位在校大学生的思维以及行为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并明显体现在学习、生活以及工作等诸多方面。例如,铜陵学院大力实施“八百工程”,被安徽省教育厅领导誉为“具有战略思维的大手笔”,与地方共建“四个中心”,发挥青铜文化建设优势,加强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担任首任“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轮值主席单位,受到了刘延东等领导的关注和批示。通过“八百工程”、“四个中心”和青铜文化建设带动整个校园文化资源的有机整合,让铜陵学院在日趋激烈的高校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目前,联盟各高校利用资源共享优势,对各自的校园文化进行了有机整合、凝练和提升,丰富了各成员学校的校园文化内涵,推动了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培育具有特色鲜明的大学精神

分散的校园文化资源通常无法形成大影响和大格局,虽然特色校园文化能够展现一所院校的与众不同,但值得注意的是,太过“单调”的校园文化也存在诸多弊端,如给自身的推广及传播带来一定的阻碍。所以,有必要积极运用多种形式和途径以整合不同高校的校园文化资源,让校园文化得以丰富的同时,更加突出各自的特色。作为一种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多所地方本科高校联盟组织,联盟高校比较早地落实校园文化资源整合工作,形成了一批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创建部级和省级思想教育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大学生科技文化创业园,成立大学文化研究中心、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等省级高校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作为整合校园文化的重要平台,开展各种项目研究、竞赛活动等,以推动不同高校的学风建设,从而促进各自校风的形成,最终使得所有联盟成员均能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大学生精神品牌形象。

3.有利于学校构建共同的文化价值观

整合那些具有较大影响力和价值的校园活动,并使之成为整个联盟高校的共同活动,能够扩大该校园文化的知名度,发挥其更大的作用,有助于促进校园文化整体品位的提升,促进校园健康形象的树立,与此同时,能够为成员学校之间的比较设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参考标准。如联盟各高校都认同了“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但合肥学院增加了“国际化”,安徽科技学院提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又彰显了各自特色。这些“求同存异”的办学价值观便于联盟高校相互取长补短,让自己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空间。就成员学校内部而言,共同的“地方性”办学定位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落实中又体现了各自“地方性”特色,各高校结合各自地方区域文化和办学历史积淀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通过有效整合校园内外部的文化资源,凝心聚力,积极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氛围,从而促进学校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

4.有利于提升学校自身的文化软实力

联盟高校通过取长补短,资源共享,能够加强各成员高校的交叉互动联系,从而促进整个联盟功能的完善,通过各自成员高校内、外部资源整合的方式促进所有成员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在实际操作环节,基于文化管理角度分析,成员高校应针对价值观念以及行为风气等予以重点融合,不仅如此,还需要对各个成员高校建设的侧重点进行沟通协调,避免重复建设。目前,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员高校不断增加,功能不断完善,通过组织和参与大型的“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影响力日益增大。如皖西学院立足皖西大别山革命圣地,发挥红色文化精髓,将弘扬皖西红色文化和优秀地方文化资源为教育资源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整合校内、外文化资源,设立皖西地区革命传统教育展和皖西文化展两个展馆,与地方政府共建了20多个校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课堂教学、开展课外活动、课题研究、创建廉政文化研究中心等多种举措,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非常好地处理了地方高校在传承地方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总之,通过高校自身努力,校园文化资源的有机整合,不仅能够促进高校与地方优秀文化的融合,而且能够推动高校对地方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最终促进联盟学校各自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

三、高校校园文化资源整合应遵循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校园文化具有典型的动态特点,会由于所处社会环境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变化。所以,在大学校园文化资源整合的过程中不可因循守旧,机械地套用某一种模式,特别是企业文化整合典型的集中模式,而应该立足于学校自身的客观情况,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文化价值理念以及未来发展目标来选择性地汲取其它成员高校的校园文化资源。换而言之,不同文化、区域和历史背景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校园文化资源整合过程中应有所侧重和取舍,既落实好中央文件精神,又体现自身办学活力和区域特色,真正贯彻客观性原则,做到“百花齐放”。

2.可持续性原则

文化属于典型的历史生成物之一,任何文化均诞生于历史发展和运动之中。没有历史的文化往往都是浅薄的文化。对于学校尤其是高校而言,其核心价值在于文化的继往开来,在高校校园文化资源整合过程中,应继承地方文化的优秀传统,积淀底蕴,坚持那些积极的传统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校园文化所具有的育人功能。例如,黄山学院成立徽州文化研究所、创建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发挥皖南文化特有的优势,校园文化建设特色鲜明,成绩显著,成果丰硕。合肥学院一直秉持不断创新、继往开来的理念,上世纪80年代初就面向国外,与德国等相关高校和地方政府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汲取西方国家优秀的教育管理文化理念,及时且高效地解决学校运营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从而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目标导向原则

行为属于一种典型的习惯性模式,在校园文化资源整合过程中,有必要确定正确的目标导向,并采取积极的引导方法。联盟高校要有意识地大力倡导和深入发掘本地、本校历史文化中表现出中国传统美德的典型人物或者事例,通过专业设置、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科研项目等作为载体,深入研究,充分宣传,使其能够起到积极的榜样模范和目标导向作用。如宿州学院充分挖掘本地和校内历史文化资源,建立“三馆三所一园”,创建“泗州戏学院”,给大一新生发放学校大学精神读物《孟二冬:不朽的师魂》、组织大一新生参观校内大学生教育实践基地——“孟二冬纪念馆”和观看电影《孟二冬》,便属于一种积极的、正面的引导,借助多种形式帮助大一新生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之内了解这所学校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充分发挥孟二冬精神的育人功能。4.最优化原则在校园文化资源整合过程中,应坚持最优化原则,即尽最大努力地科学组织以及安排校园文化资源的整合以及优化活动,一方面要竭尽所能地实现校园文化资源整合效果的最大化,另一方面还应避免给学校以及全体师生带来过重负担,以免过犹不及。只有坚持最优化原则,才能够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获得更大的回报。联盟高校在校园文化资源整合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到最优化原则的意义并积极付诸实践。

四、高校校园文化资源整合设计的思考

1.高校精神文化层面的整合设计——追求“与时俱进”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目标在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在学校精神文化层面的整合设计中,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办学思路,唯有如此,才能满足国家、社会日益发展的现实需要。那么始终坚持“入世”的办学思想便显得尤为重要了。联盟高校宿州学院升本10年以来,一直坚定应用型办学定位,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根本任务,以顶层设计“十大工程”和“四创工程”为抓手,把大力弘扬“敬业向学”的孟二冬精神和学习实践孟二冬“淡泊名利、潜心育人,坐冷板凳、做真学问”的崇高品质作为该校大学精神的核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皖北经济欠发达地区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校发展之路。学校依托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宿州学院大学文化研究中心为研究平台,整合校内孟二冬纪念馆、赛珍珠纪念馆、革命传统教育馆、孟二冬精神及传统文化研究所、赛珍珠研究所、布克研究所等校内文化资源,深入推进“创优秀大学文化工程”,形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校大学文化体系,开展的“弘扬孟二冬精神,建设宿州学院大学精神主题教育活动”获教育部2010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2014年4月15日,CCTV-4《中国新闻》栏目以《宿州学院实施优秀大学文化工程构建文化育人体系》为标题,报道了宿州学院在创优秀大学文化工程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

2.高校行为文化层面的整合设计——体现“爱与责任”

“爱与责任”是高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体现。在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工作中,和谐师生关系将发挥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教学和育人的双重目标。联盟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并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2012年12月,淮南师范学院颁布文件,在全校范围内评选“我最喜爱的老师”专题活动,发动全体学生通过投票方式从学校诸多优秀教师中再挑选出最优秀的前10位。池州学院2014年4月11日举行第四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以“与祖国共成长、与学院共奋进”为主题,包括思想教育、学术科技、实践创新、文体娱乐等主体活动,有力推动了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巢湖学院等其它成员高校也举办类似活动,在参考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将该活动变为校园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这些评选活动的开展,能够加深学生对任课教师的了解,在潜移默化中便能够加深学生对教师的爱戴之情,从而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当然,仅仅通过诸如此类活动的开展,其效果还远远不够。若想让师生关系发生实质性转变,拉近两者之间的心理距离,还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充分体现对学生的“爱与责任”。一方面,教师应不断“充电”,提高修养水平。不仅要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有一定的真知灼见,同时还应培养和完善自身的人格魅力,不吝啬对学生的爱,来吸引和影响学生,获得学生的配合,使其参与到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之中。另一方面,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探究欲望,让他们愿意亲近老师且有亲近的途径,从教师那里获得弥足珍贵的经验或启发。积极沟通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与基础。联盟高校通过组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校园文化节、大学生科研项目、大学生创业、大学生辩论赛等,提供良好的条件和场所,为师生沟通和交流提供便利,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在组织和开展一系列活动时,相关领导、专业教师应积极参与,既能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和质量,又加深了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充分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爱与负责”。

3.高校制度文化层面的整合设计——强调“以人为本”

良好的管理制度是高校健康发展的保障。联盟高校大部分都是新升本地方院校,升本时间短,本科办学经验不足,管理制度建设需要在不断摸索和实践中完善。成员高校通过联盟这个大平台,积极借鉴其它高校的制度文化,查缺补漏,促进自身制度文化的不断升华,真正落实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巢湖学院在制定“十二五”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文件中,把“以人为本”作为其建设的基本原则,整合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学术文化、活动文化、形象文化和网络文化等各种文化资源,积极培育大学精神,坚持校园文化“三贴近”,充分发挥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联盟各高校要将校园文化精神贯穿到高校管理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要健全管理体制。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的工作中,不仅要充分听取教师的意见,同时还应该充分听取广大学生的心声,真正落实“以人为本”。针对一些高校学生自我管理普遍存在空间不足问题,学校有必要重视并推动“无为而管”的政策。后勤管理与班级管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学习有着直接而密切的联系,一些联盟高校尝试让学生参与,实现了共同管理,效果很好。成立一个负责学校膳食管理的委员会,让学生和食堂管理部门能够有一个相互沟通和交流的桥梁,选出优秀学生,让其担任副班主任等职位,通过这一类途径培养一批实践能力优秀的学生干部。成立一个调查研究机构,专门负责调研以及解决和学生学习和生活有关的诸多问题,如晚自习场地问题、宿舍夜间定时停电问题、食堂菜色问题等。上述举措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减少学校相关方面过多的投入,从而实现对学校制度文化层面上的不断整合与优化。当然,个别学校在某些管理上投入过多关注和资源,显得过于“有为”。辅导员对学生进行管理时,表现的太过细致,凡事均亲力亲为,严加管控,然而这对学生而言有时并非一件好事。诸多宿舍检查和上课情况检查等事宜完全可以交由学生去做,一方面能够通过实践以锻炼学生的做事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在管理过程中,学校各级领导和教师均应坚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原则,发挥榜样作用,按时出席相关活动,假若因事迟到或者早退应对其他人员说明缘由并表达歉意,切忌以职位压人。领导和老师如果触犯相关规定,学校不应刻意隐瞒,而应该如实通报并给予相应的惩罚,千万不可,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在学生工作中,绝大多数领导和教师均能够做到平易近人,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这种工作作风和原则更容易走入学生心中,获得他们的认同,所以,在学校制度文化层面的整合设计工作中应大力推动。

4.高校物质文化层面的整合设计——突出“文化特色”

五、结语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