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下面是细致的小编沧海红颜帮助大家找到的4篇会计学专业论文的相关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分析了我国会计核算制度改革面临的新形势,指出应当正确对待会计制度的中国特色与国际化的问题,提出了我国会计核算制度国际协调的策略。
论文关键词:会计制度,国际化,国际协调,协调策略
1、我国会计核算制度改革面临的新形势
1.1 国际一体化的发展
国际一体化进程不断加深,主要表现为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所占的金额和比例都大大超过世界各国平均水平。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中国已经融入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当中,这种环境要求中国的会计制度与国际协调。进行国际贸易要了解国外企业的会计报表和会计制度,会计作为一种商业化的语言,如果贸易双方国家的会计方法和会计程序相差很远,各个贸易伙伴很难借助于会计语言进行沟通,无法通过财务报表了解和掌握对方的资历和信用,就会制约国际贸易的发展。为此,我国的会计制度需要进行国际协调。
1.2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
入世将促进会计信息国际化,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普遍存在着因国家双重身份而导致的复杂产权关系。国家既是社会管理者,又是最大的企业投资人,这种复杂的经济关系导致了会计制度的宏观利益导向。如何将会计信息国际化的要求与会计制度的宏观利益导向适当地嵌合在一起,成为加入世界组织对中国会计制度的主要挑战。
2、正确对待会计制度的中国特色与国际化
2.1会计国际化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一国的经济发展发须融入国际经济潮流,任何国家如果要脱离世界贸易市场和资本市场而谋求自身的较高水准的发展都是难以实现的。而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自然扮演着重要角色。推进会计和会计标准的国际化,为全球贸易往来和资本流动减少或者消除“语言”上的障碍和成本,无疑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特别是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应用,深刻影响着会计信息从输入到加工处理、再到传递和使用的全过程。可以说,信息技术革命为会计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并加速了会计国际化进程。因此,在当今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科技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会计国际化已成为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
2.2会计的中国特色
任何国家的会计,从历史的角度看都是适应该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在此过程中,会计受到来自经济、政治、法律及社会化等方面的诸多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所以理论上只有当这些环境相同或相似,两个国家的会计体系就可能存在比较显著的差异。中国的会计改革不可能只考虑国际化的一面而完全放弃对中国国情的具体考虑,政治体制与社会文化方面的环境是显而易见的,中国的总体经济发展状况、人口状况、经济结构状况等都将决定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必然且必须有其特殊之处。
3、会计核算制度的国际协调策略
对于我国经济大发展的今天,我们不应该被动消极地接受其他国家协调的结果,而应积极地参与到会计国际化进程,利用国际会计资源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既要密切关注国际会计协调发展和动向,充分借鉴吸收有益的技术和经验,又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不简单照抄国际会计准则。同时我们更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际会计协调的进程中,施加我们的影响,使国际会计准则也能解决面临的一些特殊会计问题。具体措施如下:
3.1密切关注会计国际化的发展和动向,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吸收借鉴
会计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会计国际化是个过程,不能硬性要求各国直接采用现成的国际会计准则,而是了解各国环境,研究各国存在的特殊问题,不断调整、改进、完善国际准则,使之适合各国的实际情况。
我们对会计国际化的态度应当是:立足于我国国情、立足于我国当前的会计背景,积极地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除非相关的国际会计惯例与我国的法律法规存在冲突或明显不切合我国实际。我们需要继续关注国外会计准则的最新发展,密切关注国际会计准则建设和国际会计协调的步伐,研究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信息需求,与我国的实际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国际会计资源解决我国的现实问题,同时推进会计国际化进程。
3.2积极主动地参与会计国际化进程,施加我们的影响
会计国际化的进程是各国日渐趋同的过程,也是各国争夺利益的过程。首先,我们要全面认识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机制,认真研究如何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新架构下发挥我们的作用,从而使国际会计准则更多地兼顾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和需求。一方面,我们应当更加全面、广泛地参与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工作,包括对征求意见稿积极提出意见、利用ISASB会议的开发机制参加会议和提供观点、派人到IASB工作等;另一方面,在积极参与会计国际协调的同时,反映我国的特殊情况,尽可能地对国际协调施加我们的影响,以便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制的新格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要加强区域间会计合作,积极地与经济背景相似、经济发展水平相等具有相似特征的国家开展区域间沟通、对话和合作,以提高我国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影响。
3.3努力做好各项配套工作
为配合上述基本对策,我们还应努力做好以下几项配套工作:
(1)、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
(2)、积极推进现行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落实。
(3)、加强公司治理,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管理与控制体系。
(4)、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着力培养精通国际会计人员的人才。
(5)、加强审计准则国际协调。
参考文献:
[1] 栾甫。会计制度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冯淑萍。中国的会计改革与发展[J].上海会计,,(1)
[3]郭泳清。新中国企业会计制度变迁研究[M].大连: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
一、会计职业道德内容解读
(一)爱岗敬业。会计人员应当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爱岗敬业是会计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中最基本的规范,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爱岗敬业要求会计人员要热爱自己的职业树立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在工作中忠实地履行岗位职责,以积极、健康求实、高效的态度对待会计工作,做到认真负责、恪尽职守。
(二)诚实守信。对会计人员来讲就是要求会计人员要尽最大的努力,围绕企业经济运行的总体目标,在反映企业对外交往和商品交易活动的过程中切实做到诚实可信、遵守承诺。
(三)廉洁自律。廉洁自律是提高会计职业声望的基石,是保证
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是会计工作的行为准则,廉洁自律要求会计人员要坚持会计工作原则,敢于同违法违纪现象作斗争。廉洁自律的基本要求是:会计人员要自尊自爱,严格要求;要加强道德修养,不贪不占;要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自我约束;要加强学习,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
(四)遵守准则。
1.熟悉法规。会计工作不只是单纯的记账、算账、报账工作,会计工作时时、事事、处处涉及到执法守规方面的'问题。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做到自己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时知法依法、知章循章,依法把关守口,同时还要进行法规的宣传,提高法制观念。
2.依法办事。一方面,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会计工作,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另一方面,依法办事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树立自己职业的形象和人格的尊严,敢于抵制歪风邪气,同一切违法乱纪的行为作斗争。
遵守准则,依法办事,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中之重。会计工作以会计准则为指导,以会计处理为载体,涉及社会生活中的所有经济事项和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每一位会计人员必须自觉遵守会计准则,牢固树立财经法制意识,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各种诱惑面前不为所动,有“不义之财不可取”和“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志气,“不惟情,不惟钱,只惟法”。
(五)保守秘密。会计工作性质决定了会计人员有机会了解本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情况,有可能了解或者掌握重要商业机密。这些机密一旦泄露给竞争对手,会给本单位的经济利益造成重大的损害,这对被泄密的单位既不公正又很不利。泄露本单位的商业秘密也是一种很不道德的违法行为。因此,作为会计人员,应当确立泄密失德的观点,对于自己知悉的内部机密,不管在何时何地,都要严守秘密,不得为一已私利而泄露机密。
二、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具体表现
在我国,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监督却失之于宽,在不少地区甚至显得苍白无力: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第五号)显示,共抽查了159户企业和为这些企业出具审计报告的117家会计师事务所。在被抽查的159户企业中,资产不实的有147户,共虚增资产18.48亿元,虚减资产24.75亿元,资产失真度0.95%;所有者权益不实的有155户,共虚增所有者权益19.36亿元,虚减所有者权益18.17亿元,所有者权益失真度1.82%;利润总额不实的有157户,共虚增利润14.72亿元,虚减利润19.43亿元,利润总额失真度33.4%。
,审计38个中央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查出各类违规问题金额90.6亿元,12个部门存在预算编报不真实的问题,26个部门违规转移挪用财政性资金10.75亿元,14个部门向下属单位或相关单位转移财政性资金9.35亿元,19个部门或其下属单位隐瞒截留财政资金和其他收入,设置账外账、”小金库”共3.5
亿元,主要用于发放福利补贴及其他不合理开支?
上述数据与事例,客观反映了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可以说,会计职业道德的丧失已经严重扭曲了会计信息和经济信息、破坏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和环境、侵害了相关方的利益。正是基于这一问题的泛滥和严重性,关于会计诚信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越来越成为公众关心和探讨的焦点。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一)制定一套可操作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制定一套可操作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和评价系统是完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我们认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主要应包括注册会计师道德规范、对外财务会计道德规范和内部管理会计道德规范三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包含职业精神、职业修养、职业责任以及职业公正四个方面的要素。其中,注册会计师道德规范应包括的内容有客观独立、执业法规、履行责任、竭力服务、资料保密、职业信誉、职业技能等;对外财务会计道德规范主要应包括遵守法规、充分披露、真实客观、恪守信用等内容;而内部管理会计道德规范则应当包括科学理财、节俭廉洁、严格监督、协调合作、信息保密、练技精业等内容。
(二)从会计人员“自律”抓起。所谓“自律”就是会计人员应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对照和自我调整,不断提高自身觉悟和修养。职业道德是非强制性的、以内心力量起作用的社会规范。会计工作质量的高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其对决策
的有用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会计人员本身的职业道德水准。就此而言,会计人员必须在职业生活中对自己的思想品质、思想意识方面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要把履行会计职责转变为自觉遵守的道德行业准则。
(三)实行会计职业自律机制为主、行政管理为辅的模式。会计职业道德的实施主要依靠会计人员道德感和思想觉悟,而非受制于外力。因此,会计职业道德不应由政府直接出面制定,而应由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学会等民间组织来制定、颁布与监督实施,实现会计行业自律。相应地,可在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学会等会计组织内成立道德委员会来履行会计职业道德的监测评价职能,对道德评价结果应使用奖罚手段,利用大众传媒宣传正反面典型,加以舆论引导,使会计职业道德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以发挥”社会法庭”对行业自律行为的警示作用。职业道德评价对广大会计职业界来说,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和十分重要的行为约束方式,它是道德规范付诸实施的必要方式,是促使道德力量发挥作用的必要环节。
(四)培育良好的会计诚信环境。会计人员不仅工作在会计领域,更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在一个道德意识淡泊,公共意识低下,自我中心突出的社会环境下,不可能营造出高品味的会计职业道德。净化环境,不是光靠会计职业界的努力能做到的,而要依托于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协调,尤其是应与法律、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同步。
关于会计学专业的毕业论文
会计职业判断就是会计人员在会计法规、企业会计准则、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的范围内,根据企业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会计事项处理和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应采取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判断与选择的过程。
一、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重要性
1、会计职业判断决定了经济信息的质量,影响经济工作决策
正确的会计职业判断能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决策的备选方案,会计人员不仅要面对企业经营中不断涌现的新的经济事项,依据有关规定,做出专业判断,并对这种事项进行记录和反映,而且还要向企业决策者提供决策的备选方案。
2、正确的职业判断可以为整个国民经济宏观管理和调控提供真实客观的公允信息,从而推动其所处经济环境的正常发展
3、潜移默化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当会计人员面对自身的利益、股东的利益、高层管理人员的利益、政府的利益、社会公众的利益以及本行业的利益时,可以考验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促使他们在种种利益关系的纠葛中保持客观、清醒的头脑。并不断提高职业良心和职业精神,树立行业形象。
4、正确的职业判断可以提升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判断水平
会计人员在职业判断的过程中,借鉴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不断丰富会计职业判断的理论研究,反过来有效指导会计判断实践,在不断充实和完善会计理论体系的同时,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判断水平。
二、会计职业判断的原则
会计职业判断不是一个单纯的会计问题,它涉及到企业利益、国家法规以及利害关系人等多方面的经济关系,如何才能处理好经济关系、协调好经济矛盾、分配好经济利益呢?笔者认为,进行会计职业判断时,需综合考虑,影响会计职业判断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1、合法性原则
遵守会计法规、会计准则是会计职业判断的首要准则。会计职业判断只有在会计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提供的空间范围内进行,才是合法的。否则,就是违法行为,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一致性原则
对于不同时间出现的相同的经济业务,无论同一个会计人员或不同的会计人员都应该运用相同的判断方法进行判断。它要求会计人员对每一次判断都有充足的依据,以免造成判断偏误。通过比较多个备选方案衡量其各自的优劣,从中选择最优方案。即: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依据或方法应互相比照。对于法律法规或准则没有规定的,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也应遵循一致性原则,避免会计人员无法判断,或因滥用会计原则引起的判断过度,或因没有合理运用会计原则引起的判断不足。
3、遵守职业道德原则
遵守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上岗执业的必备条件,也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前提。而在会计信息生成过程中,会计职业判断始终面临着客观性与相关性、稳定性与适用性、利益驱动和公允揭示等观念和立场的矛盾与斗争,始终伴随着道德因素。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应具备崇高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加强自我约束。
4、适用性原则
会计职业判断的适用性是完成企业目标、贯彻经营思想、确保企业会计政策得到很好发挥的重要保证。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考虑行业特点、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内部管理、企业经营业绩、现金流量、偿债能力等多种因素,选择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理财环境相结合的会计政策。
5、效益最大化原则
对企业而言,会计信息可能会获得资金的融通或吸引投资增加效益,投资者和债权人可通过披露的会计信息来了解投资报酬及风险,使其资金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优化配置社会经济资源,赚取利润。
三、我国目前会计职业判断现状
1、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总体偏低
由于历史和自身的原因,少数的会计人员仍然扮演着账房先生的角色,不能对不确定性经济事项做出合理和准确的职业判断,不能为企业的决策做好参谋,只担任会计核算的职能。其主要原因是他们没能接受到正规的专业教育,仅仅凭多年从事会计工作所积累的经验来处理经济事项。有的虽然接受了正规的专业教育,但是他们没有随着形势的变化更新和补充自己的知识,与新的会计法律规范和会计准则难以适应。所以,会计人员要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更新和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以满足工作的需要。
2、会计独立性缺失
由于受个人素质的制约,大部分会计人员只知道照章办事,过分依赖企业领导;在进行会计职业判断时,忽视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和技术条件等非会计因素的影响。另外,由于受产权机制的'制约,会计人员与企业经营者同属企业管理人员,其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而且会计人员的工资、待遇等均由企业经营者决定,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势必会做出有利于经营者的职业判断,从而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3、会计信息失真
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不仅影响到企业利益,还关系到投资者、债权人等群体的经济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会计信息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严重歪曲或掩盖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四、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策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加大,职业判断的作用日益重要。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高低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是关系企业、个人决策的大事。
1、转变思想观念,重视会计职业判断
我国会计制度中规定了明确的会计科目,各科目的内涵及其包括的内容也有具体而详细的解释,会计人员一般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直接做出判断。长期以来,会计人员不善于用职业分析和职业判断的方法去思考和处理复杂的会计业务。面对新形势的要求,会计人员要转变观念,提高对会计职业判断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更新思维方式,树立职业判断意识。
2、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网络经济时代的会计既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有实践技能。既要精通会计、审计、财务管理方法,还要积极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同时还要了解与企业经营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随着许多新知识及新制度的颁布,财会人员必须及时更新观念,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在网络时代,能否熟练地掌握这些财会专业所必需的新知识,是衡量一名财会人员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只有及时更新现有知识,善于收集有用的资料和总结经验,扩大知识面,提高判断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进步和企业的需求,才能为领导经营决策当好参谋。
3、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制度给企业留下了可选择空间,其基本出发点是为了使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更客观真实。有些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会计人员利用政策选择自由度的扩大为企业肆意操纵会计利润,出现了利用会计职业判断虚假和提供不真实的会计信息等行为。为了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会计人员作为特殊的行业人员,既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也要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和职业道德水平。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要恪守职业道德,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做出职业判断。
4、加强会计职业判断的理论研究
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水平不高,与会计职业判断理论研究不够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关于会计职业判断的研究起步较晚,自开始才有相关文章在一些期刊上出现。而且大多数文章只是初步探讨了会计职业判断的涵义、特征、具体表现、影响因素等,有些文章虽然涉及了会计职业判断的现状和提高会计职业判断水平的措施,但基本上是泛泛而谈。因此,会计理论界应加强对会计职业判断的理论研究,既要研究会计职业判断的基本理论,也要研究会计职业判断的应用理论,以有效指导会计职业判断实践,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水平。
综上所述,优秀的职业判断能力不仅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而且还要有较强的综合能力,高度敏感性和较强的洞察力,它是会计人员学识、经验、能力和道德水平的综合反映,只要我们不懈的努力和追求,相信我国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会呈现一派新气象的!
参考文献:
[1]鲍秀银。论会计职业判断。现代商贸工业,;4
[2]程铸。论会计人员会计政策的职业判断能力。技术与市场(上半月).;12
[3]张细平,仇俊林。论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因素。 财会月刊(综合版),;5
[4]张海浪。新会计准则对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时代经贸(学术版).2008;36
[5]刘兰兰。会计职业判断的现状及对策。管理,2007;3
摘要:我国于2013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这一规则是由国家财政部修订并颁布的,旨在改革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使其财务管理工作更具科学性、规范性,并对其日常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管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最终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新会计制度的引入可以显著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管工作效率,本文针对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在新会计制度下开展财管工作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思考
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被统称为行政事业单位。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也是必然。在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中,其中财务管理工作被视为重中之重,它关系到行政事业单位财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革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推行了新的会计制度,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无论是会计核算方面,还是预算制定等方面,都有了更为严格的标准,这对我过行政事业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行政事业单位在新会计制度下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及意义
新颁布的会计制度的落实,一方面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计量制度、会计制度目标和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放弃原有的全额预算管理、差额预算管理和自收自支等预算办法,使用新会计制度提出的核算收支、定额定项补助、结余留用、超支不补等管理办法,这就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在新会计制度管理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将更为广泛,主要包括资金管控、收入与支出管理、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等内容。由于上述四个方面的工作与本单位的日常管理息息相关,因此对行政事业单位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性的有效保障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信息包括财务报告、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等所有与经济活动相关的内容。财务管理通过对预算、成本、资金、收入支出等财务活动的监督和有效控制,就能保证财务信息的完整和真实。
2.合理保证单位资产的使用有效性和安全性
财务管理对于单位货币资金或资产毁损、挪用的风险能够起到有效的防范作用,而且还能帮助单位解决一些资产使用效率低下、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从这一层面保障了单位资产的使用有效性与安全性。
3.能够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得到间接的提升
财务管理在具体的财务工作中对预算、成本、资金、收入支出等进行监督和控制时,在客观上也提高了单位的管理水平,强化了对外服务的基础条件,从而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得到间接的提升。
二、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在新会计制度下开展财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在新旧会计制度没有做到缜密的衔接
在推行旧会计制度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都比较混乱,随心所欲的设置一些账目,致使许多财务账目不够规范,在账务处理方面精确性较低。当国家开始推行新会计制度时,原有旧账目就无法进行精准处理,而且在新旧会计制度的过渡过程中冲突颇多,加之原有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执行力不充足,使得一些单位没有切实的落实新财务制度,阻碍了新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
2.单位内部的财务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行政事业单位都有专门负责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在现实中由于单位内部的财管人员欠缺新型的财务知识,对新的财务管理知识掌握不到位,在财务管理中不能坚决的制止一些财务不规范操作,很容易诱发多种财政违规使用问题。同时,国家财政资金对于行政事业编制的单位扶持力度较大,如果单位一把手对于资金的监管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再加上财务人员的基本职业操守欠缺,不依法履行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使得单位财务管理活动陷入了被动、僵化的境地。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管人员在财务管理工作期间,缺乏对于预算管理的重视,不能从整体性和大局性来进行预算编制,导致预算的`精确度低,降低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久而久之,影响到财政资金的使用有效率,而且还有可能带来预算资金被挪用等问题。
3.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系不健全
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资金的管理上缺乏最基本的严谨,许多单位都不能严格执行预算,资金挪用、超支使用甚至财政资金被闲置现象不断涌现,归纳来说主要原因是对资产管理工作不重视,资产的清算和盘点不及时并且缺乏一套完善有效的资产管理体系,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堪忧。例如,政府采购预算作为事业单位预算的一部分,存在预算编制不细化,准确定低,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
三、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新会计制度下推行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1.改变会计记账方式,顺应新会计制度的实施
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管工作提供了明确的资金信息导向,在实际工作中自觉的完善旧会计制度下的记账方法,以顺应新会计制度的潮流,强调本单位的资产和负债情况,明确单位内部会计的具体职责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稳步提升资金的使用有效率。
2.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
新会计制度的有效实施,依赖全体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和管理意识,即财务人员需要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素养。针对财务人员财务管理意识相对缺乏的情况,单位要大胆引进优秀的财管从业人员。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可对全体财务人员开展专业培训,组织优秀财务学科带头人讲解新会计制度的基本常识和应用方法在最短时间内让本单位的财务人员熟练和科学的领悟新会计制度的内涵和应用实例。作为财务人员,也要加强财务人员之间交流学习与借鉴,牢固树立财务管理的先进观念和优化意识,并切实运用到财务管理工作中。单位还要建立激励机制,通过科学合理的竞争,选拔优秀的业务骨干参与财务管理,激励财务人员以过硬的业务能力完成本职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培养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可以很大程度地增强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归属感,通过为提供培训和平等的竞争机会,促使从业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
3.持续更新财务管理理念
目前,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新会计制度要得到真正贯彻落实,就要严格依照《会计法》的相关的规定,在单位内部对财务管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深刻理解其重要意义;不断深化财务人员对管理工作的最新认识,在新会计制度下遵循新的管理理念,有意识地淡化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人为因素。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单位的财政、审计等部门也要将履行自身职能,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在统一明确相应的规范和标准的前提下,促使财务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发展的方向;对资金开支的结构及财务资金的实际用途细致分析判断,依据《会计法》的相关法律规范对账目不够具体不够明确等现象,予以必要的惩罚。以实际行动维护尊严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资金使用透明度,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率。
4.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正规化资产管理
财务资金的监管是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在传统会计制度管理模式中,资金被大量挪用的现象时常出现。因此,科学的监控资金流向,对资金的有效使用率和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财务透明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能强化资金的专款专用。合理区分专项划拨的资金与日常开支资金,避免产生资金被挤或占被挪用的问题的发生;科学合理的归纳总结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并进行评估,从基础上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资金的科学性和自觉性。
5.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预算管理和控制
单位的预算管理控制是构成行政部门预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会计工作的目标及会计核算基础上,都突出显示财政预算管控的需求。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财务的预算体系更加完善与透明,实施跨年度平衡机制,增强了财务风险的控制力,完善了转移支付制度,增强了预算支出的约束力。当前,在新会计制度实施和推进下,可将基本建设的费用支出列入单位一体化的财务大账账目中,经过系统的核算,不但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完整的会计信息,同时也给财政的监督和审计提供便利条件,使得单位财政资金的安全得到有效维护。针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而言,其重点无非是管理开支等方面,而完善单位财务开支管理,主要依靠的就是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和单位自身的财务制度。想要切实地做好财务收支的监督管理工作,就要做到有法可依。
四、结束语
财务管理工作在行政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它不但促进了行政事业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还有效提升了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新会计制度的颁布与实施给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要善于分析、解决问题,最终找到新会计制度与财务管理工作的完美契合点,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