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论文优秀14篇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班主任按照教育目的和学校教育计划,对班级内外各方面关系进行协调和处理,从而实现预定目标的管理活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里是爱岗的小编午夜帮大伙儿整编的14篇班级管理论文的相关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班级管理论文 篇1

班**工作是一项非常辛苦和琐碎的工作,班**不但要教好所任教的学科,还要培养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使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不付出艰辛的劳动和辛苦的汗水是不会收获的。在班级管理的道路上,我也是从懵懵懂懂、跌跌撞撞走过来的,现在我不敢说我是成熟的、成功的,但是我想说承担班**管理工作,让我学会了淡定,学会了从容。在此,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和体会。

一、增强管理意识

1、健全班级的规章**,依章"治"班。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班有学生31人,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纪律松懈。尤其是班里的几位降级学生,不仅成绩倒数,而且品质**,无视校纪校规,一切以"我"为中心,给班风带来了不良影响。如果任其发展,这些学生就会形成一种无视纪律的**意识,而且还会对其他同学造成负面影响。这时老师一定要率先垂范,起**带头作用。事事做到亲力亲为,用环境去感染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制定规章**,比如纪律小组制定班级的纪律细则,然后拿到班级讨论通过,这样他们会考虑到自身的问题进行制定。其实比你给他们下的命令更有实际性。就像栗生力组,在制定规则时,有一条就是到专用室上课时,不准乱动与学习无关的物品,这就是我们班**所不了解的,他们确能想到。

2、做到事事做总结。无论是取得了成绩还是以失败告终,有活动就有总结,学生自己要总结,班**要总结,使学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明辨是非,积累宝贵财富。

二、捕捉全班学生闪光点

捕捉闪光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好的学生难免也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因势利导,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以点带面促使学生全面进步。这是班**工作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办公室里和同事闲聊时,对于学习不好的学生,我们就将他贬得一文不值。其实他可能除了学习不好外,还有很多优点,只是我们不想去挖掘。这样对待他们你认为公*吗?抓住契机,鼓励上进。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快乐,便会激起追求无休止的成功的力量和信心。因此,要适时的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增强学习的信心。班级中一直处于后进生的范泓壮,数学成绩就是30分左右,我对他可以说没报太大的希望了。可就在上半学期我上数学公开课时,我所提出的问题,全班就他沿着老师的引导回答出了所要的规律,我抓住这个契机,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鼓励,说他其实非常聪明,成绩虽然不很理想,但我相信,经过努力,他的学习成绩一定会有飞跃。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期末考试中,数学取得了56分的好成绩,有的人一定会说,就考这么点分还好啊。我们要让他自己和自己比。这样你才能发现他们的进步。捕捉闪光点,抓住契机,鼓励上进,有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三、对学生要爱

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责任感。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爱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动力基础。作为班**应该有更广泛的爱、无私的爱、真诚的爱。要把自己的爱撒向每一位学生,要用火热的爱去熔化冰冻而消沉的心灵,用爱心的温暖去医治心灵的创伤,使每个学生都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我现在任教的班级中,有好几个特殊家庭的学生,***一个叫王玉杰的女生,父母离异后,妈妈不知去向,而且家中有多年瘫痪在床的奶奶,两个生活上需要照顾的伯伯,还有一个刚上幼儿园的妹妹,家中的一切都由爸爸一个人来承担。她的每次卫生检查都不合格,周末作业没有一次能按时完成的。每次面对她时,可以说我的内心也不好受,正是享受快乐童年时,却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一切只能归于她的父母太不负责任。所以对于她的表现我已经很满意了。一个没有爱心的班**,就不会有充满爱的集体。一个没有爱的集体就是一潭死水。"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会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教育。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分歧情绪,而理解了老师的苦心。正是老师的爱才使得这"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春天播下师爱的种子,秋天必定结出尊师的硕果。更重要的是,"师爱"如无声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实现了爱的迁移,教会了孩子们如何爱别人。

四、做好学生家长的沟通工作

家庭教育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时我非常注重家访。与城里学生家长相比,多数农村家长对待孩子学习不够重视。在他们的观念里,家长所该做的事情就是挣钱供孩子读书,供他们吃喝穿戴,至于孩子学好学坏那是老师的事情。正是由于这种偏激看法的影响,许多孩子在学**、在行为习惯上,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为了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在校表现,除了每学期必开的家长会,我还抓住任何一次与家长见面的机会进行沟通交流。*时做作业经常是偷工减料,做题时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常常空着或者是胡乱写上几句就万事大吉,这种状况在周末作业中表现尤为明显(住宿生更为突出)。每次开学回来,我或对其暴风骤雨的批评,或对其和风细雨的劝诫,但效果一直都不明显。为了能够改变这种状况,我先后与其家长通过几次电话,告诉他孩子的周末作业状况,最初家长也只是几句应承话,"在家问他作业写完了吗?他说写完了啊!"后来,我就直接和家长时讲:在学校里老师管孩子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事情,但是在家里家长也必须得尽一定的责任,否则在学校里养成的学**惯就会遭到破坏。作为家长,即使不能帮孩子检查作业的对错,但最起码得**到位,保证作业按质按量完成。一次的交流,也许起不到显著的效果,但是此后只要是该生出现类似问题,我总会与家长积极沟通,强调家长**的重要性,终于在我的近乎"软磨硬泡"的不懈努力下,家长逐渐改变了固有观念,懂得了家长应该"有所为"的道理,而孩子也渐渐能在家完成作业了,而且作业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农村小学班**工作的内容是比较复杂而繁重的。但是只要你真诚的捧着一颗"爱心",我想你离成功已经不远了。

班级管理论文 篇2

一、正确认识班级管理系统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联系的,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并且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所谓系统,即是指任何事物不仅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而且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都相互联系,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学校是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系统,班级是学校这个系统中的基本要素,相对学校来说是一个小整体,是子系统。学生又是班级系统里的要素。那么,班主任是否也是班级系统的要素呢?有人认为,班级是学校对学生的一种编排,班主任是老师,怎么可以跟学生混为一谈。而我认为,这完全是一种静止的,孤立的,片面的看法。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系统里的一要素,而且是重要的要素,是班级管理的管理主体。

班级管理是指处于一定班级中的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进行协调和组织,以优化地运用有关资源,达到共同目的的过程。管理主体则是指具有一定管理能力,拥有相应的权威和责任,从事现实管理活动的人,即我们通常说的管理者。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具有组织,教育,管理班级的权力;有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权力;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纪律等方面进行指导,监督的权力;对学生获奖和处分进行初步确定的权力;对学生品行进行评价的权力;对集体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力等。这些明显地表明了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管理主体。

管理活动是一个多层次的综合活动,管理主体通常是由许多个人按一定形式组织起来的整体,这种担负管理主体功能的整体就是管理主体系统。一个班级的管理主体除了班主任外,还有班干、小组长、学科代表等,这些构成了班级管理主体系统。

管理客体就是指进入了管理主体活动领域,并能接受管理主体协调和组织作用,以人为中心的客观对象系统。管理客体系统主要指人、财、物,其中人是最主要的。班级管理客体系统即指学生、班级的财产、班级的物产。

班级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构成了班级管理系统实体结构的两极,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班级管理系统及其矛盾运动,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是对立统一的,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首先,在班级管理系统中,在一定条件下,主体和客体不能混淆,主体即为主体,客体即为客体,主体行驶管理的权力,客体处于被管的、可管的位置。如果这点不明确,管理活动就无法进行下去。

其次,在班级管理系统中,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两者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相互依存。

再次,在班级管理系统中,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在管理活动中各依一定的条件,使自己的地位向其对立面转化。这种转化主要表现有:一是角色的转化,这是由其行为的变化而引起的,二是自身的转化,这是由其自我意识的变化而引起的。

关于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角色的转化。例如,班级里的一名学生,如果他被同学们推选为班干,那么在班级管理中,他也就由管理客体转化为管理主体;如果他不再担任班干,那么也就由管理主体转化为管理客体。又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系统中是管理主体,而如果在班级的某次活动中,他被编入一个小组作为一名成员参加某项活动,听从活动组织者的指挥,这时,他就转化为管理客体。

关于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自我转化。人本身就是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统一体。作为管理主体的人,为了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将自己作为认识、评价和改造的对象,即将自身作为管理客体,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管理,这就由主体转化为客体;作为管理客体的人,由于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在接受管理的同时,还必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独立、自主、主动、积极的思考后,自主、自愿、自觉的做出选择,付诸行动,成为管理活动中的主体。

认识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自我转化非常重要。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班主任就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充分发挥其自主性、独立性,成为创造性活动的主宰者,从而促进由“他管”向“自管”飞跃。

二、把握好班级管理的整体性

整体性是系统的本质特性。所谓整体性,是指系统中的诸要素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而起作用。它表现为:第一,系统对外来作用能作为一个整体作出反应,而不管外来作用的是其中哪个部分。第二,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个要素都不单独具有的性质和功能,也就是说,系统不是要素的机械相加,而是它们的有机结合。

系统论的整体性特征要求我们在班级管理中,要从班级系统的整体性出发。把握好班级管理的整体性。其中主要有:

第一、从人的方面把握整体性。一方面,要改变班级管理就是班主任管理班级学生,老师管学生,学生被老师管的陈旧的观念和看法。正如前面我们所讲的,在班级管理系统处于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人,都是系统中的一要素,他们都是班级的主人,班主任与班级的同学,为了共同的目标,要有同舟共济的气概,要有“班荣我荣,班耻我耻”意识和观念。这就是说,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和学生就是一个整体,而不应该把他们割裂开来。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如果班主任把自己和班级分离,就无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事实上,在实践中,有些班主任觉得工作难做,难开展,工作成效不高,我认为,这与他们是否把自己融入班集体里,把班级里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自己真正看成班级的一员有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要把握好班级管理系统的全体。就好比一个成衣厂,如果在生产中哪个环节或哪个工人生产的产品质量有问题,虽然看起来似乎只是一、二件衣服或一些衣服不合格,但是它会直接的影响到这个工厂的产品的品牌和信誉。同样的,在班集体里,有时只是个别人的问题,但它同样会影响到班级共同目标的实现。班级管理系统是由与之相关的各要素(成员)构成的,把握好班级系统的整体性,就要面向全体,全体人员共同发展了,班级管理才可谓成功。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避免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

第二、从内容方面把握整体性。班级管理内容繁多,涉及的面也很广,如果我们不从整体上去把握,那么,对班级管理就会认识不清,在行动上就会出现“一手硬,一手软”,工作就会杂乱无章。想起什么就做什么,没想起来就拉倒;对什么感兴趣就做什么,不感兴趣就不做,哪时想起哪时做等等,这样的班级管理必然是一团糟。

要把握班级管理内容的整体性,就必须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学习上级教育部门及学校对班级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明确班级管理所应该要做的工作。管理主体——班主任、班干、小组长等,要明确自己的岗位工作职责,管理客体——学生,也要了解《学生手册》、学生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有关规定,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全部。另外,充分发挥主体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整体性的内容分解,使之系列化,这样,即易于整体把握,又易于实施。就拿中等师范学校班级管理来讲,可分解为德育工作、智育工作、文体工作、常规工作等等,德育工作又可以分为如下系列,爱国主义教育系列、理想、人生观教育系列、艰苦朴素和劳动精神教育系列、纪律和行为规范教育系列、文明礼貌教育系列等等。每一系列又赋予其相应的内容,这样,工作起来就不会丢三拉四,东一榔头西一棒,又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从目标方面把握整体性。班级管理必须要有管理的目标,这样才有努力的方向和行动的动力。那种在管理工作中,顺其自然的态度是绝对不可取的,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班级管理目标的确定总的是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大原则,而具体的要根据不同的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向而定。如中等师范学校,就是要培养新型的合格的小学教师,那么,在班级管理中,就要明确这样的管理总目标。围绕总目标,在每个学年,甚至每个学期再制定出相应的可以实现的子目标,在子目标下,在不同的方面,又可以制定出次子目标等等。不管是子目标,次子目标,都要服从总目标,要把次子目标、子目标的实现当成是实现总目标的重要一步。古人云:“善奕者谋势,不善奕者谋子”。班级管理工作要做得出色,就要善于“谋势”。

三、把握好班级管理的有序性

系统观的有序性特征指系统内部结构具有层次等级式的组织化的特征。每一系统都由若干作为要素的子系统组成,而子系统又由一定数量的更低层次的系统或要素组成。在这种层次等级式的结构中,系统中的全部因素都保持其特定的位置和整体性功能,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信息传递遵循一定的顺序和规则。这样就使系统保持其内部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和内部活动的方向性、顺序性。

要使班级管理有序的进行,就必须:

第一、分清工作的主次、轻重、缓急、先后,做到有条有理,有利有节,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到头来“丢了西瓜拣芝麻”。学校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工作重点,相应的班级管理就要围绕这个工作重点来开展。比如,学校把每年的十月份定为贯彻落实学生行为规范活动月,那么班级管理工作在这个月里就要以“讲文明、讲礼貌、讲纪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重点,到了期末,要以“全力以赴、迎接期考、争取优异成绩”为工作的当务之急,其他的活动和比赛就放一放。为了使工作重点更为突出,我们可以把一个学期划为三段,即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也可以自编为5个月,这样来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工作就更加有序、有针对性。

第二、要分清日常工作和临时工作。日常工作是指那些经常要做的工作,比如:理想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纪律教育,清洁卫生检查等等。临时工作是指那些非固定要做的工作,往往是带有阶段的性质,比如:一年一度的学校运动会,学校、年级等开展的文体比赛等。对于日常工作我们用心抓,对于临时工作我们要重点抓。用日常工作来推动临时工作的开展,用临时工作来促进日常工作的发展。

第三、要建立管理网络,使工作顺利开展,信息反馈渠道畅通。传统的、众多的班级管理网络是每个班选出几个同学担任班干,班干作为班主任助手,起着布置、组织、执行工作和反馈信息的作用。现代的班级管理模式可谓千姿百态,比如,江苏省如东县拼茶中学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全员管理,全程管理,全面管理”的“三全管理”班级工作模式,北京市19中学任小艾老师在班级工作中提出的“联系传递法,能力培养法,协调配合法和比较激励法”等。班级管理网络的设置和正常运行,使得班级管理更加系统化,更加有序,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科学。不管是对日常工作,还是临时工作,或是紧急任务,都可以稳而不乱。可谓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四、把握好班级管理的优化趋向性

内部结构优化趋向性是系统观的又一特性。它是指系统的子系统或要素之间的结合要趋向于强化整体的功能。

我们知道,当若干要素结合成为一个系统时,它们的功能也相互结合,这种结合可能使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的总和,当然也有可能小于。要使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的总和,就必须使要素的结合总是朝着优化的方向调整。系统观的优化趋向性给我们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方向,那就是:优化各要素的结合,促进整体的发展。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们应该以达到强化整体为目的,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优化组合。

管理班级论文 篇3

1、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班级常规管理就是日复一日地做一些平凡而细小的事,诸如:出勤、纪律、卫生、学习、吃饭、睡觉等。具有事情小、头绪多、见效慢的特点。魏书生有一段话:人生在世,节,好过,年,好过,平常日子不好过。过个节日,演台大戏,喊阵口号,掀个高潮,很容易调动人的激情,但是,节日过完了,大幕拉上了,口号消失了,高潮平息了,平凡的岗位还得一年一年地过,平淡的事情还得一件一件做。最难的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过平常的日子,做平淡事情,仍然能高高兴兴、快快乐乐。这让我想起某穷苦人家的春节对联:年好过月好过日子难过,天有门地有门赊借无门。横批:卡死老子。

我认为,班级常规管理的终极目的就是在班级规矩的形成过程中、在细小而繁杂的日常事务处理中让学生逐渐养成终身受用的好习惯的。因此,很多事情不是讲几次就能规范的,不是开一个主题班会就见效的,而是要天天坚持、样样落实,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2、多思考,有所为,有所不为。

现在普遍的情况是,班主任被定为“全能战士”和“办事员”,既要管学生,又要管家长,还要管科任老师;既要管学生校内纪律,还要管学生校外表现,还要管学生家庭教育;除了班级纪律管理、思想教育,还要具体督促检查甚至辅导学生各科学习……真可谓“班主任工作是个筐,什么内容都要往里面装”,不但什么都要管而且都要管好。如果平均使力,面面俱到,被动应付,疲于奔命,结果是什么也管不好,工作价值无从体现。因此,一定要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不能纯粹的水来便开沟,而应主动地出击,不断创新管理方法与措施。

比如:午休时间的处理。通常的做法是规定一个时间全部到教室,老师到堂照管。上一届曾有一名学生要求在家做作业、休息,并不影响她的学习;现在的班级上期曾因中午的纪律难管、抄作业现象严重,调整为住校生在教室做作业、休息,走读生通过书面告知家长作息时间且签字同意后在家。这样既解放了自我又给学生了更宽松的环境。如果我们一味跟踪,把所有的责任都往自己肩上扛,连学生中午在家休息、学习都不放心,谈何对学生的尊重。

3、所有规矩都要力求有一个可操作的执行标准。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巨头沃尔玛提倡微笑服务,老总视察时发现“微笑服务”没落到实处,于是叫来了服务员准备批评他。服务员说:我刚才微笑了啊,你怎么能批评我呢?老总没有批评他,而是思考如何让微笑可以衡量。后来对此作出了具体要求,所有新员工必须这样宣誓:我保证:对三米之内的顾客露出笑脸(露出上八颗牙),直视顾客的双眼,热情与顾客打招呼。

我们的班级管理也存在着班规无法落实的情况,原因之一就是很多班规没有具体可操作的执行标准。就如《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原则性的话,不细化我成班规公约等条款,不便操作、落实。在我们的常规管理进程中,一定要力争班规的可操作、可量化。比如我对学生迟到的处理,通常会精确到多少分钟,一周累计有多少次;处罚也是有差异的,如迟到抄作息时间1遍/分钟、跳绳50个/分钟等。

4、梨无主,吾心要有主。

元朝许衡逃难途中,同行的人争先恐后地去摘路边的梨来解渴,只有许衡一人,端正坐在树下而不动,大家觉得很奇怪,有人便问许衡说:“你怎么不去摘梨来吃呢?”许衡回答说:“那梨树不是我的,我怎么可以随便去摘来吃呢?”那人说:“现在时局这么乱,大家都各自逃难,这棵梨树,恐怕早已没有主人了,何必介意呢?”许衡说:“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常规管理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坚守我们的规矩,想好了再说,说了就要算,定了就要干。决不能因为外界环境有变而在执行上随意打折扣,这让我想起了上期4月29日学校响应上级号召开展的“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清楚地记得,发到班主任手头的通知要求很高,我班在教室就已按要求商定了口号、明确了要求。结果领导讲话一结束,学生跑步乱成一团,策划者的意思是电视台记者来了再整齐吧,最后记者没来,怎么结束的就可想而知了。但是,我班一直是按既定方案坚持到最后的,并有总结。为什么?就是为了让学生明确计划了就得执行。

5、选对人比培养人更重要。

每个班主任都希望能最大化地实现班级自治,这就需要根据班级实际设置岗位,我认为纪律委员这个岗位必须是对班主任绝对忠诚且有正义感的学生。所带06初纪律委员T,虽然成绩并不优秀,但仍没影响到他在同学们当中的威信,都被他的公正无私与执著而感动,并且还能就班级纪律管理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如《自习课纪律为什么越来越差》;现在所带班级班长,上期为纪律委员,本期已是班长分管纪律。也非常负责任,比如上期4月9日,两个小时的周前会刚刚结束,我回到办公室便有班干部拿着一叠抄写的作息时间表交给我,说晚上收视课上课时,部分同学在教室外面不愿进来,纪律委员将门关上并记下了迟到者的名字,招来了少数人的不理解,气坏了纪律委员。他为了维护纪律的严肃性,自己抄起了作息时间表,这一举动让很多同学感动,大家自发地帮忙以安慰他。所以我选择的管纪律的干部通常对班上自习课的纪律比我的要求还高,群众满意度也比较高,因为每次民主选举都会有很高的得票。

现在比较流行的是魏书生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让每一位学生都来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即实行班务承包责任制。特别是现行的班团干部一定要承担具体的事务,不能只是个名誉干部。根据班上的实际情况,很多具体事务直接落实到人,这也主要在于发现人才,用人之长。如我班的财务部长、公物主管、音响控制等。

6、剑胆琴心出奇招

这主要是针对问题学生的管理而说的,千万要少有情绪,多用智慧,胆大心细。如对重点人员坚持观察,如行迹可疑要突击搜查,这种办法往往会搞得学生措手不及。例如①蒋、郑二人月考时回家悄悄拿现金1000余元,被及时发现;②张中午上课时慌慌张张跑向教室,袖口内藏一手机,通过手机发现上课不听讲却发短信;③两女生深夜翻墙外出被捉手机短信见真相。所以我对这类学生向来是让证据说话,依规定处理。较少婆婆妈妈,往往是用软软的话来表达硬硬的原则。再如三学生逃课5天,让学生家长自己逐级办理处分表。

二、班级常规管理的实践探索

1、值日带班制度

班上每天一名值日班主任,这是学生轮流担任的。其操作仍分小组进行,小组有多少人就承包多少天。组长安排轮次,值日班主任一天的服务内容基本如下:记录好出勤情况,每节下课擦黑板、整理讲台并向该堂科任老师收集对学生的评价,维护好教室的清洁卫生并督查当天的扫除,写好班级日记第二天早上挂到指定地点。每周末定期对课堂上学生违纪的次数统计,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相应惩戒。

2、学生基本情况表

采集本班每一个学生的详细信息装订成册,会给日常工作提供很多便利,通常这是我接任一个新班做的第一件事。基本情况表包括以下内容:姓名、出生年月、家庭住址、原就读学校,父母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单位等,总之,有了这些信息,稍做归类整理,学生的情况就一目了然了,特别是刚开始还不熟悉需要什么统计的时候会省很多事。

3、小组合作竞争制度

根据学生成绩及表现将班内学生分成人数均等、成绩相当的若干小组,通常每组6—8人,设组长一名。座位相对邻近,即使座位轮换都是按小组移动,小组内的组次由组长安排,要求小组团结互助、争取共同进步。每月有常规管理评比,根据《班级操行奖惩条例》累计出小组成员总得分评出等级;每期末会根据月平均得分及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出等级;每期还会组织几次有针对性的小组竞赛。因为实力相当,评比指标多元,所以小组间你追我赶、小组内互信互助。

4、学习成绩跟踪督导卡

学生的学习成绩始终是学校老师、家长最为关注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指标。特别是进入初三,经常进行考试排名,各科老师重点是盯在自己的学科上的,班主任引导学生综合分析非常重要。通常我会设计一个“学习成绩跟踪督导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每次考试各科的分数及排名,另一部分便是年级排名的升降变化统计图。每次考完过后要结合数据找准突破口和补救措施,自定下次的目标。针对部分学生因为成天疲于奔命,往往“只顾埋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不会合理安排时间,办事效率不高的现象。每次月考成绩出来后,我们还会展开形式多样的学生交流,比老师居高临下的说教效果明显得多。

5、班主任信箱

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班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曾在班上设立了班主任信箱以搭建师生沟通的平台。收到的信件通常有心理求助类、检举揭发类、意见建议类。我都会通过各种形式给予帮助、解答。对心理求助的同学,我通常也会以书面的形式给他回信;对检举揭发类,我通常会不动声色,欲擒故纵;对意见建议类酌情处理,及时做出反应。

6、学生行为习惯干预记录

从管理的角度说,这主要针对班上“大法不犯,小事不断”的学生采取的一种“零存整取”的形式,重在施加心理压力,因为此类人主要是管不住自己。其记录分为时间、地点、事实、干预措施等项目。从学生的成长角度说,这是便于存在不良习惯的学生在每一次违纪登记时可做一个自我回顾,便于时时矫正。另外,如果家长来校时可做一个有据可查的具体汇报。

有人说,没有通过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7、家校沟通

班主任要做好引领,让家庭与学校互动。如班主任向学生介绍学校任课老师的情况、班级管理的一些思想、学校的美好前景等并布置学生利用周末回家介绍给家长;利用中期考试设计一个较全面的汇报表和家长进行书面沟通;学校有什么管理上的变化(包括作息时间变化、放学因事学生不能及时回家等)一定要主动及时告知家长。

班级管理论文 篇4

教育面向现代化的要求正是着力于劳动者劳动技能夯实、素养提升、水平拔高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面向世界”是教育发展的空间目标。教育只有把准人才发展的世界脉搏,才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才能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面向未来”是教育的发展的时间目标,面向未来、设计未来是当代教育的职责之所在。教育只有真正重视人才与未来社会的协调发展,才能切实培养出更多有真才实学的、有实际价值、有用武之地的人才。由此可知,“三个面向”是一个完整的教育发展系统,它的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适应世界竞争、行业发展的高技能专门型人才;它因其独具前瞻性、指导性等重要价值成为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也带来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春天。

二、高职班级管理现状分析

小平同志历来重视培养、使用、提拔技术人才,主张多途径办职业教育,认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整体效益的根本措施。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在时展浪潮的推动下得到了长足而迅猛的发展,而相应的高职班级管理任务也日益艰巨。从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现实情况来看,高职班级管理并未跟上高职教育发展的步伐,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认识的误区和管理的盲区。

1、心放“两头”,力减中间

伴随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低坡度招生门槛使高职班级人数剧增,招生质量参差不齐,班级管理难度增大。在日益壮大的班级队伍中,有喜欢钻研、好学务实的“种子选手”,也有自律性差、自我效能感低的“问题学生”。当然,大多数还是成绩平平、表现平平、性格特征不鲜明的普通“百姓”。在高职班级管理过程中,为使工作成绩突出,大多数辅导员、班主任会选择把培养、激励的重心放在班级极具潜力和发展势头的优秀学生身上;另外,那些“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经常迟到、旷课、漏宿、晚归的学生也成为班级监督、管理工作的重点;而循规蹈矩、表现不突出的普通“老百姓”们则过着“默默无闻”的平淡生活,其实他们的内心也是非常渴求被关注、被关怀的,他们也需要成长的空间和发展的舞台。

2、重考核,轻教育

由于班级人数增加、管理难度加大、加之绩效考核等原因,部分高职辅导员或班主任在工作中“走捷径”,为应付学校的各项考核、盲目为达标,依然采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和家长制作风来管理班级,要求学生按照统一模式、统一标准来解决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问题。部分老师因缺乏教育机智,无法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思想教育、心理健康引导不到位。

3、重视技能夯实,忽视素质提升

高技能型人才只有在高素质的铺垫下才能更有效的发挥能量,更长足的发展进步。一个技术能力再强、业务水平再高的人,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素质、高度的责任心和明确的是非观,他不仅不能成其为人才,甚至可能成为危险品。部分高职班级管理者片面理解了高职教育的属性,一味强调学生技能的重复和训练,而忽略了班级人文环境的创设和学生人文素养的积累,从而使学生陷入“高技能低素质”的泥潭。

三、高职班级管理与三个面向的结合

针对上述问题,为使高职教育的功能得以最充分的发挥、使高职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高职班级管理必须迈开科学化、合理化的步伐。重温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将“三个面向”与高职班级管理相结合,将开创高职班级建设、班级管理的新格局。

1、高职班级管理着眼于“现代化”

(1)现代化的高职班级管理应该是制度化的管理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是“制度管人”而非是“人管人”。让学生从学生时代开始了解、接触、适应制度化的科学管理方式也为学生日后适应工作环境、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和行为基础。高职班级的学习管理制度可参考优秀企业的工作管理制度,广泛听取来自企业管理人员、学生家长以及学生自身的意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制定出适合班级学生的可操作、能落实、见成效、有生机的班级管理机制。(2)现代化的高职班级管理应该是人性化的管理当然,制度管理并不是一味的“依样画葫芦”,“爱”和“成长”是班级管理永恒的主题。制度不是完全冰冷的,制度的执行更应该是人性化的。高职班级管理要“爱而有度,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严统一”,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人性化的管理首先要做到公平、公正,没有有色眼镜、没有绿灯也没有盲区,能施与每一个学生阳光与温暖。其次,人性化的管理应体现理解和信任,真正做到换位思考,充分把握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能给予每一个学生成长的时间和空间;最后,人性化的管理应充满关爱和激励,能充分激发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热情,能奠基每一个学生的未来和前途。(3)现代化的高职班级管理应该是管理方法、途径多样化的管理顺“网”势,创设“虚拟班级”。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网络和手机为代表的第四媒体日益成为大部分高职学生的另一个活动空间,是广大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主要媒介。“虚拟班级”是在学校、教师、学生三方的互动作用下,利用网络交流工具,为班级内的每一个成员提供理论学习和各种信息的平台,是营造情感交流与展现自我价值的学生自主管理和维护的虚拟环境。辅导员应充分利用这一平台的积极作用拓展和深化班级内涵、促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督控和引导学生思想动态。与此同时,也要加强网络监管和网络道德教育,减小网络对少数分辨能力弱、自控能力差的学生的负面影响。高职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善于在大学生的网络交谈中捕捉倾向性、苗头性的信息,及时分析,并加以引导,杜绝一切不良倾向的滋生和蔓延。跟趋势,融入企业化管理模式。高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面向企业生产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面向就业市场,以企业需要为教育教学目标。在高职班级管理中引入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以班级为单位成立模拟公司,模拟企业管理模式,设立“经理-主管-员工”岁月171的管理架构;在班级评价机制中引入企业员工评价体系,完善班级学生评价体系;还可以引入模拟工资制,通过这些评价方法和激励机制实施班干部和奖、助、贷等的评选,让每位学生如同在企业一样感受到竞争的压力,并引导学生能够将压力变成竞争动力。在班级文化氛围营造上,模拟企业办公环境,设计张贴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等标语,使学生在日常学习活动中接受优秀企业文化的熏陶。另外,还可以聘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担任校外辅导员,经常到班级给同学们做报告、指导班级管理、沟通交流等,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在毕业后能迅速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自然融入现代企业文化当中。

2、高职班级管理着手于“面向世界”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高职教育要培养能与世界水平平衡的高技能、创新型的人才,在教育管理的意识和方法上,就必须要不断改进、不断创新。高职班级管理创新要求辅导员和班主任时刻牢记以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放在班级管理工作的突出位置。创新管理要求在班级管理中独具卓识,能提出新创见,作出新发现,实现新突破,要具有开拓性和独创性。如通过取班名、设班徽、制班训、写班歌等实现育人环境的创新;通过企业化管理模式引入、增设岗位、定期轮换等实现班级运作机制的创新;也可以在改变后进生的方法上创新,在班级活动上创新……不一而足。总之,高职班级管理者思想要活跃,要注意观察研究新事物,积极探索,敢于创新,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的独创格局。

3、高职班级管理着力于“面向未来”

管理班级论文 篇5

笔者曾带过一个班级,学生是清一色的“外来工”子弟。在笔者坚持“爱而有度”的规则管理下,很快形成了班级凝聚力,班干部也在管理中树立了威信,形成同学自觉配合的良好氛围。比如,班长组织双人配合绣“十字绣”活动,即使是调皮的男孩子也能耐住性子绣这些“女孩们干的活”,没有人说三道四;班级自习时,教室里安安静静,教师在不在班都一样,真正做到了班级自主管理、学生自动自觉。在学校的各项评比特别是统考中,这个班级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各项活动与城里孩子比也毫不逊色。正是当初严格的规则管理成就了现在的宽松自由。2012年,送走这届毕业生,笔者接管一个四年级班级。这个班绝大多数学生是城里孩子,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各不相同,有主张“快乐教育”的,有主张“狠抓成绩”的,对班级工作十分挑剔,却往往不配合学校的做法。就拿作业来说,学校布置的作业算是适量,大多数学生都能及时完成。家长中有人认为作业量多,有人认为作业量少,为此经常打电话给班主任,让教师无所适从。有的孩子回家就看电视,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家长却袒护孩子,向学校告状说:“作业太多了!”有的家长心疼孩子,竟模仿孩子的笔迹作业……各种行为让人哭笑不得。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定了一个“作业规则”:凡作业完成拖拉或马虎的同学,一旦被班干部检查出来,下午放学后就留在教室写作业,写完后才能回家。这一招果然奏效,马虎的同学认真起来了,拖拉的学生及时交了作业;偶尔被罚的同学,也能在半个小时内完成。班级小干部则通过检查别人作业、展示自己的优秀作业,逐渐树立了管理威信。在此过程中,几个作业完成“老大难”的同学暴露出来了,笔者就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分化瓦解:对作业根本不会做的学生,抽时间义务辅导,督促其认真听讲,及时复习;对少数几个态度不好的学生,主动与家长沟通,与家长一起监督学生的作业完成进度。坚持“查作业、留学生”一个星期,事情出现了波折。有的家长放学接不到孩子,在教室外等得心急,就开始发牢骚,还向校长投诉,刚刚确立起来的“作业规则”受到抵制,但笔者还是坚持了下来。家长管不了的笔者来管,家长没时间等就由笔者接学生回家辅导,管他饭吃,写完作业再送回家。这样坚持了一两次,家长深受感动,学生也不好意思到笔者家“吃饭”了,作业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一切难题迎刃而解。

二、“爱要分享”,开展多样化沟通活动

红军长征那么艰苦尚且有篝火晚会,可见集体精神生活的重要性。班级管理也是如此,光有规则和惩罚是不够的。只有拥有共同的精神生活,通过分享交流,才能增强群体的吸引力。所谓“你有苹果,我有梨,相互分享,多尝一种滋味”。因此,教师要着力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打造班级的凝聚力。首先,笔者针对城乡学生的群体类型差异,开展了“我心写我手、城乡大交流”的写作活动。写作主题有乡下人的有趣生活、听爸爸讲童年的趣事、我向往或体验过的农村生活、我听爸爸聊工作等。学生通过写作和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对亲情和乡情的理解,同时也促进了城乡学生的交流。农村孩子写的“中秋节在田埂上玩‘火把’和‘打仗’,夏天用马尾巴做‘圈子’绑在长竹竿上套知了,用自制弓箭向天空发射‘火箭’……”激起了城里孩子的无限神往;城里孩子则用电子相册和自拍视频,带领农村同学来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其次,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奇和爱探索的特点,开展富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如节能减排环保行、社区资源调查等主题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组建了实地采访组、网络搜寻组、问卷调查组和影像报道组等不同的行动小组,在合作探究中经历共同的情感体验。此外,笔者还组织了大家一起跳长绳、相约攀登紫金山等群体娱乐休闲活动,让学生在共同的生活情境中,分享精神成长的乐趣,形成和谐的班级文化。再次,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智水平,笔者搜集了一些适合学生讨论的“道德两难问题”:(1)你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他的爸爸妈妈总希望他考试每次都得100分,为此他很难过。你很同情他,但却无法帮助他。一次数学考试时,你偶然发现他竟然偷看了同桌的试卷。你会揭发他吗?(2)老师将班级中成绩最差的学生安排和你坐一桌,希望你能利用下课的时间多帮助帮助他,但你妈妈嘱咐你“下课时间很短,要上厕所、准备书,还要休息一会儿,这样才能上好下节课”,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帮助同桌还是做自己的事?通过诸如此类的问题的思辨讨论,有效唤醒了学生的道德意识,提升了学生的道德判断力。

三、“爱要普世”,秉持教育情怀

我班级管理论文 篇6

班级管理 三维聚焦 六点汇文 班集体

班级常规管理是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常规管理是值得班主任探索的一个永恒话题。常规管理既繁且杂,如何做到四两拨千斤,既牢牢地把握班级的发展方向,又能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多年来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效果良好。

一、三维聚焦

所谓三维聚焦,就是对学生从时间、空间和做什么三个维度来把握,并且把工作重点聚焦于课堂的管理方式。

1.把好时间这个度

一方面,作为班主任要踩准时间这个点。一天中的几个时间节点是要把握好的,那就是:早晨学生到班的时间、中午学生午休的时间、晚自习开始的时间……在这几个时间节点,我们就要准时地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这不仅仅是以身作则,更是对学生的一个心理安慰。另一方面,要把握好学生在校的时间节点,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这是班主任应该搞清楚的。

2.把好空间这个度

教室是学生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因此,班级环境和班级文化的建设是班主任工作的又一个重点,目的是为师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如要求宣传委员装点好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劳动委员每天开窗通风三次,随时保持好地面、桌面、墙面和黑板的干净;生活委员负责的读书角、资料架、花盆等应和谐生辉,相得益彰。这样就能给学生一个想学习的渴望,给教师有一个想上课、上好课的心境。

3.把好“活动”这个度

如果想让你的学生发展得更好,为学生提供更多更适合发展的舞台是必不可少的一点。我们要多给学生提供机会去做好的事情,让他们有更多的空闲时间、更多的“过剩精力”用在一些好的事情上。学习、作业是一些很好的事情,学生会做,但学生不会满足于仅有这些活动,他们还会期待其他活动来填充、扩展自己的生活空间。我们工作要有前瞻性,把工作做到前面,有意地为学生提供喜闻乐见的活动供其选择,供其消化。当然也可以引导学生去创造一些有益的活动,以达到学生快乐发展的效果。

通过以上三个维度聚焦课堂。课堂是学校最基本、最主要的单位,教师每天都在课堂中生活,学生每天也都在课堂上度过。然而正是这种“习以为常”使得我们常常有意无意地忽略课堂,忽略对课堂的管理,甚至许多看似普通平常、而事实上有悖于现代教育理念的现象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对班级管理负有主要责任的班主任,应要求本班师生必须认真对待每一堂课:学生必须认真听讲、记笔记,勤于思考,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加强教学管理,认真对待每一节课。

二、六点汇文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在实践过程中被班级大多数成员认可的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意识形态。它是一个班级的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并具体表现在班风、舆论等方面。抓好以下六点可以巧妙汇成健康而有力的“班级文化”。

1.抓好班干

一个班级由几十名学生组成,要培养好这些学生,必须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内在潜力。班主任要策划好班干组织,并明确分工,让他们各司其职。良好的班干组织一般具有榜样、同化功能,激励和约束功能,其他同学会在他们的榜样和激励下,自发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自己的行为。班主任要注意优化班干部的成长环境,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2.抓住典型

班级学生很多,班主任要提高管理效果,树立典型是关键。首先要树立正面典型,以班级中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学生为典型,表扬他们的闪光点,要求他们在集体中发挥带头作用。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需要树立不同的典型,始终让学生有模仿的对象和学习的榜样。其次,抓住思想暂时落后的转变典型。一般来说,每个班级总有一些“问题学生”,班级的风气往往受这些学生的负面影响最大,抓牢抓好“问题学生”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位班主任都有应对这类问题学生的有效手段,但应该明白,治标固然不错,但能治本却是首选,见招拆招只能加重我们的负担。如果我们能够找到所谓“问题学生”的问题所在,在肯定他们成绩的同时,指出他们的不足,要求他们从点滴做起,辅以一定时间的引导,“作之不止,乃成君子”,这是学生、家长、教师都希望看到的双赢结果。

3.强化自身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是班级文化建设的设计师和操盘手,是学生成长的领路人,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班级,班主任应是班级的“精神领袖”。班主任的精神面貌、心理态度和形象气质都会直接感染整个班级的集体气氛,班主任的形象也是班级文化的重要内涵。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时,尤其要注意自身形象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换句话说,班主任的师表形象是班级文化的重要资源,一种强势的班级文化的建设往往是在班主任的言传身教下形成的。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就是一位教育家,他能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创新的能力、无私的奉献精神,发挥着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无数事实证明,学生人生观的确立、思想品德的完善、智能的开发、学识的进步以致将来道路的选择,都离不开班集体环境的陶冶和班主任的正确引导和帮助。班主任在对班集体的管理、引领中,必须平等地对待班级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尊重学生集体的意愿、发展需求和成长节奏,并通过与集体对话、协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还学生自主管理和创造班级生活的权力。在以身作则中,首先要从自身做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无论大节小节,无论课内课外,无论校内校外都要始终如一。这样,班主任在学生中间就会形成强烈的道德感化力。要求学生言必信,行必果,我们就要带头做到;就要求学生穿着整洁、大方、注重形象,我们就要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诚信,一诺千金,我们就要带头做到;要求学生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想办法,我们就要带头做到。

4.明确目标

班级目标是班级成员共同的期望、追求和达到的成果,是班级发展的导向,也是全班学生人生的导向。运用目标激励,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共同奋斗的目标激励全班学生,使大家产生积极向上的强烈愿望,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目标制定中,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心理、爱好、特长等实际情况,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目标的设置;在目标实施中,要使目标具体化,目标小组化或个人化,及时评定和反馈,尽可能做到量化和等第化;当一个目标实现以后及时制定新的目标,从一个周期转入下一个周期,从低级阶段转入高级阶段,从近期目标转入中期或长期目标。以此循环往复、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5.建立制度

班主任的权威不是以权力生威而应是以理服人,这个理就是道理、情理和事理。不管开展什么活动、不管对学生提出什么要求,不要简单地要求大家怎样去做,而应首先让大家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他们才会心服口服。“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制度是班级管理的基础,是班集体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为此,首先要根据班级特点,在班主任的引领下,经班委会讨论,再由全班学生民主商量共同制定有效的各项班级规章,如《班级公约》等。其次,把着眼点放在各种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上,班级制度,只有内化为全体师生的共同准则,变成学生的一种良好习惯时才能发挥作用,才能真正成为班级制度文化。在制度实施中,必须要建立相应的考核与检查制度,把学校的常规检评工作纳入《班级公约》中,并建立班级学生档案,详细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表现。这样,在学生参与管理的同时,也保证了制度实施的有效性。班级的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使每名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全体利益,符合教育目标的方向发展。

6.营造舆论

舆论就是在集体中占优势,为多数人赞同的言论和意见,是控制个体或集体的一种力量。马卡连柯认为:学生集体里的舆论力量完全是一种物质的、实际可以感触到的教育因素。正确的舆论是班集体不成文的行为规范,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物质”,也是形成和发展班集体巨大的正能量。班集体舆论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比班主任个人的力量大得多,有效得多。经常见到很多犯过错误的学生并不怕班主任的批评,却很怕集体舆论的谴责。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优势,就可以战胜不健康的舆论,错误言行就站不住脚,一旦出现,也会立即遭到围攻和谴责。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坚持集体舆论导向,班级工作就会取得主动,就会事半功倍。有正确的舆论才能形成正气,有舆论阵地,正气就会在班级的发展中占主导统治地位。一个班级必须要有正气,并让正气主导班级的发展方向。大部分同学在重大事情上一般都有较强的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如果一个班级集体舆论健康正确,风气淳厚,那么正确的言行就会得到支持和发扬,错误的东西就能及时得到抵制。

优秀的班级文化在班集体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它可以通过规范、暗示、熏陶、启迪等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行为方式、心理人格等方面,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也可以促进班风、学风的形成和优化,从而推动班集体的整体发展。要打造班级文化,必须牢牢抓好以上六点。前三点是做好“人”的工作,是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人力保证,后三点是厘清人的思想,形成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是制度和精神层面的东西。

从“物化”管理到“制度”管理,再把制度化“物”的尺度转变为师生自主自觉的“心灵”的尺度,从而去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生活氛围,建设一个文化型的班集体,这是一个诱人的管理策略。三维聚焦,六点汇文,就是抓住班级管理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班主任工作中,如果我们长期坚持这一策略,无形之中,良好的班风就会形成,良好的习惯就会养成,良好的班级文化就会发展,班主任的任务也就能轻松而圆满地完成。

参考文献

[1] 班华,王正勇。高中班主任。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 李学农。中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学卷).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 倪敏。新时期怎样做好班主任。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4] 蒋盅。班级文化的功能与建设。班主任,2003(2)

我班级管理论文 篇7

关键词:高校,创新,班集体

伴随着高等教育在我国日益普及化,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与此同时,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肩负着家庭的期望,更承载着建设国家、服务民族的历史使命,因此,无论是于教育自身发展而言,还是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而言,高校的教育与管理都必然的成为一个值得研究与思考的重要命题。值得注意的是,班级是高校学生的基层单位,作为高校学生管理的基本单位,班集体的管理与建设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探索一种能适应新形势变化的、科学的、可持续的创新型班集体构建方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崭新课题。

一、高校班集体建设力求创新的必要性

1、教育对象的不断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普及义务教育工作的推进、多种信息通讯方式的不断填充,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高校教育的教育对象在包括价值观在内的多元化意识形态上表现出很大的不同。

对于现代教育而言,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成为教育的三大要素之一。因而,高校在校大学生们思想观念上的不断变化,必然要求高校的教育者对于高校特别是高校中的班集体的管理模式要不断适应变化,不断开拓创新。

2、教育体制的不断变化

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一次又一次面向高校教育而进行的改革实施,使得后勤社会化、学分制、选课制等一系列新兴体制不断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课堂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高校的学习氛围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同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现代教育模式。这些变革使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和活动形式难以适应不断变化工作形势,导致班集体建设更加困难,新型的创新式班级管理模式有待出台。

3、社会需求导致的教育影响的变化

随着社会就业需求、供给和供求匹配的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因此,大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端正就业意愿,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已成为高校在面对当下社会需求变化而实施的在教育影响方面的必要调整举措。针对调整的一系列举措,高校的班集体作为高校教育的基本单位,必然地承担起应变与创新的使命。

二、高校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内容及实质

面对多元化的高校班集体建设方法,高校班集体建设的创新既是诸法之综合,同时又是一种在原有各种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上述变化而进行的创新式的建设理念。针对班集体建设中的诸多现象,应从“管理模式”和“班风建设”两方面进行改革。依托高校学生工作和高校行政班级管理,对班级管理模式和班风建设及评价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创新型实践。

三、高校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具体措施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所谓学生观,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如何认识学生和对待学生。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教育工作者的一切的教育行为都应迎合学生生存发展的需要,这是现代学生观的一个基本判断。正确的学生观应是把学生看成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相信所有的学生在教育工作者的指导帮助下都能学有所成;把学生当朋友看待。,班集体。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此基础上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创造相互探讨的学习氛围,养成互动的学习习惯。

2、关注学生需要,进行和谐的师生情感沟通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最重要的是情感交流。,班集体。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学生这五种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主要取决于班级管理中学生精神待遇的高低及其满意度,因此,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有助于班级建设的亲情化,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达到情感沟通的良好效果,也更有助于班级的建设和学生的发展,也是创新型班级建设的基础。

3、以制度建设为班级建设的有效载体

推行制度化建设,实施制度化管理,不仅是集体建设水平的标志,而且是班集体得以形成并向优秀班集体发展的有力保障。管理制度为学生提供了行为标准和行为调控的依据,使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班集体。但是在制度“管”学生的环节中,应注意以下方面:一是制度跟着学生走。学生到哪,制度跟到哪,置班级于制度控制下,使班级目标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二是制度有操作性。班级制度要在形式上精确、具体可行、便于操作。三是班级制度的制订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符合学校要求,要具有科学性、教育性以及相对的稳定性。

4、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句话阐明了教育的真谛: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因此,在实行创新型班级建设模式中,需要明确一个观念:和学生一起营造一个漫溢亲情、温馨荡漾的人性空间,教会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所谓“自主”是指个体通过意识与能力表现出来的认识、支配自身与认识、支配外界环境的主体状态。自主管理是自主意识与能力内化为自导自控行为,是达到自我理性成长的活动过程。,班集体。

创新型班级建设模式要求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善于把握时机,以人为本,各施其能,各尽其材,让学生在班级活动中“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班级要实现自主管理,主要把握以下两点:一是要有信心,二是具有三元意识,掌握自主管理的思维要素。

5、确立三位一体的班级管理模式

所谓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即系级管理者、辅导员老师、学生干部共同进行班级管理的模式。系级管理者是所在系各班级的总负责人,负责把握班级管理建设的方向,负责加强班级管理工作指导、检查,制定和完善班级管理目标的评价机制。辅导员老师是班级管理的指导者、管理者和组织者,也是完成班级管理工作目标的责任者;而学生干部是联系辅导员老师,进行班级管理的桥梁,三者缺一不可。采取三位一体的班级管理模式,以学生为本,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系统化。,班集体。

6、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

所谓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长期积累所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和行为准则。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既是无形的,又是有力的。,班集体。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能激发班级成员的进取精神,使每一位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也是班级建设创新的重要的手段。

要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一是可以通过班歌、班徽、班级生日等形式强化班集体概念,形成班级的主流精神导向,使学生认同班级,产生对班级的归属感。二是对班干部职责进行合理配置,可以推选同学担任班级相关负责人、带头人,负责班级聚会、同学生日、节日团聚、探望生病同学、帮助困难学生等集体活动的组织和策划。三是创造条件形成班级“宽容和接纳”的氛围。班级中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有文化,在班级亲情化管理中,要尊重不同的学生文化。四是利用便利的网络条件建立班级博客、QQ群等加强班级同学间的交流,构筑班级学生的网上精神家园。五是采取班干部换届、述职及考评活动,使每名同学都有当选班干部的可能,明白班级的荣辱与每个成员息息相关,强化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其能更自觉地投入到班级建设中来。

7、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自高校扩招以来,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能在学校范围内为学生创造更多锻炼和实践的机会,一直是个备受关注的课题。

创新型班级管理正是结合了师范院校的学科特色,学生在创新型班级管理的实施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相关教育教学理念,将所在班级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好,将所学的理论和技能与日常的班级管理以及班级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活动相结合,既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一种实践和锻炼,同时也是对自身职业技能以及就业竞争力的一种提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面对日新月异的生活,面对时代突飞猛进的发展,作为培养当代青年,面向民族未来的朝阳产业,高校管理模式、高校班级建设的创新已不仅是一种趋势,更是一种责任,一项使命,我们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班级管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陈发初。关于新时期大学班级管理的几点思考[D].科技信息,2006(11).

[3]唐忠明。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冉慨实思考[J].湖南民族职业学报,2006(4)

[4]孟繁华。赏识你的学生[M].海南出版社,2004.

[5]探索大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

[6]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2004.

[7]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九州出版社,2003.

[8]李文成。大学生特殊群体行为研究[M].重庆出版社,2004.

[9]徐应隆。青少年生理心理特征与教育方法[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0]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1]邓杰&张洁&高娜.人本、文化、亲情──论亲情化模式与当前高校班级管理[D]

我班级管理论文 篇8

一、真诚平等的精神理念

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平等的师生关系的构建,他对此提出三点建议:“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一段教与学的论证让我们看到了陶行知作为一代教育大师的平等民主理念,即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

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教师可以将理解、平等、真诚、包容等作为核心价值观教给学生。所谓理解,不单指学业上,也指生活上。在学业上,教师要理解学生的课业负担重等问题,小学生还处于调皮好动、充满好奇心的年龄,不希望被过多的作业、死板的教学方式牵绊,教师应该理解学生,采用活泼轻松的教育方式来和学生沟通,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而非动不动就惩罚学生;反之,学生也应该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明白尊师如父的道理,尊重理解教师。在生活上师生之间也要互相理解,班主任要定期做好和家长的沟通工作,若学生遇到生活难题,可以向教师倾诉、寻求帮助。所谓平等真诚,就是教师要民主人性的对待学生,将学生看成具有独立价值观的成年人,鼓励学生树立团队合作的理念,明白自己作为团队的一份子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斗志昂扬、精神饱满的勇往直前,努力学好习、生活好。同时,作为班主任我也会强调我是班级的一份子,应该和同学们一起做些什么贡献。如我在每周班会上,都会有一个主题讨论,比如 “我是班级小战士”等,在“班级小战士”讨论会上,同学们通过观看战争影片等明白了团队的力量,纷纷发言说为了班级整体自己要帮助同学、打扫卫生、唱歌娱乐大家等,同学们都激情澎湃。

总之,无论是理解包容,还是民主平等,教师都应该知行统一,在日常生活中以行动培育学生,让学生从小就文明守纪、诚信知礼、公正廉洁。

二、温馨励志的文化环境

1、运用标语墙和班级墙。班级标语能够体现班级的精神风貌,对学生的行为起激励、训导、告诫等作用。陶行知曾经引述了《墨辩》中关于知识的观点:亲知、闻知、说知。良好的标语能够让学生时刻亲近知识、理解知识。如我在新学期第一次班会上,让同学们根据自己和班级情况想两句箴言警句,然后经全班同学讨论决定,选择了“求真务实、自强不息”作为班级标语写在教室后方的黑板上,时刻提醒学生做人学习都要求真务实,自强不息,在班级集体中诚实待人、不断超越自己。班级墙壁也可以起到类似的功能,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让同学们以漫画的形式在墙壁上开辟出学习墙、休闲墙、故事墙、音乐墙等,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励志名言写在学习墙上等等。这样将学习休闲相结合,让学生们在劳逸结合中快乐学习。

2、创造平台,张扬个性。小学生大都喜欢张扬个性,富有才华,在班级环境建设中我通过手抄报、故事天地、班级家园、美术比赛等活动给学生充分展示才华的空间,学生们大都欢呼雀跃。如我在举办“文明伴我行”活动中,让班里几个擅长画画的同学出谋划策举办这次活动,同学们纷纷奇思妙想,说出很多好的创意,如在教室里挂小气球,上面写着“感恩”、“今天你说谢谢了吗?”等,他们还画出了一幅关于文明用语的故事组图,非常生动有趣。这样,既有效开展了活动,又发挥了同学们的才能,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拓展了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

三、自主和谐的管理制度

1、培养高素质的班干部。一个优秀的班干部队伍对于辅佐教师管理班级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班干部选拔工作中,应该顾虑到每个学生的想法、尊重每个学生的意愿和选择。如在选择班干部时,我采用学生自愿报名、公开竞选投票、召开任职大会等程序确保竞选的公平、公正、公开,尤其在任职大会上,新班委在制班方案、学习计划、班级管理等要谈谈自己的观点看法,充分体现民主公开。此外,还要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鼓励指导,帮助他们树立在班级的权威和公信力,做好班干部换届选举工作,争取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体会班级管理的难处和复杂,让他们感到在班级的主人翁地位和责任意识。

2、建设民主、和谐的管理。无规矩不成方圆,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该建立一套民主、科学、健全的管理制度,以身作则,让学生养成按规矩办事的良好习惯。但在严格有序的管理制度之下,应该体现爱的教育,班主任应该以爱、民主为理念来管理班级,爱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切实从学生立场出发来管理班级。陶行知一生提倡“爱满天下”,认为教师应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真教育是师生之间从内心发出来的、心心相印的活动,唯有真心和爱才能从内心深处打动学生。因此我在建立班规时,充分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让学生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并根据班级具体情况,自己讨论制定班规,经过大家的热烈讨论和真诚参与后,一致同意将学习、卫生、班风、纪律作为四大标准,详细规定了包括基本礼仪、学习纪律、卫生执勤、奖惩措施、行为规范等班级公约。这样制定的班规,不仅提现了民主公平,也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征,更让同学们在民主讨论中增强彼此的关爱和尊重。

总之,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只有用大爱之心来关怀学生,才能与学生形成心灵契合。并通过建设和谐温馨的班级环境、制定班规等措施教会学生按规章办事,遵纪守法,正如陶行知所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唯有以爱的教育、民主教育、生活教育等理念来管理班级,才能让学生懂得人生之道。

管理班级论文 篇9

作为微观环境的班级若要对学生的成长发挥有益的影响,就需要高效的班级管理,去创建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场所。作为理解型班级管理,它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努力创建理想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体验和学习。

(一)创建理想的物理环境

物理环境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三维空间,对于学生安全、学习和成长等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它主要包括照明、通风、座次、教学设备、教室环境布置等多方面。理解型班级管理在创造理想的物理空间方面应当考虑以下几点:考虑学生在教室里的自然感受,合理安排学生的座位和活动空间,适当布置和装饰教室环境。

当然,理想的物理环境还有很多细小而具体的内容,而且所谓的“理想”也没有绝对的标准,它的创建要基于学校和班级的实际情况以及对学生心理的充分理解。简单说,首先应该做到方便实用,干净舒适;在此基础上,根据条件和学生的需要去设计和美化环境,使用学生喜欢的东西把教室布置得既实用又富有吸引力。

(二)创建理想的人文环境

人际关系、互动方式、班级制度等一起构成了班级教学活动的人文环境。班级人文环境的质量与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曾有研究表明:“当教师能为班级创造一个积极有序的氛围时——温暖、相互支持、快乐、恐惧感低,教室方能发挥最佳功能。”[1]理解型班级管理就是要通过班级管理去创造一个理想的人文环境与教学氛围。

第一,创造安全的人文环境。在这里,教师充分理解学生心理安全的意义,消除各种引起学生心理焦虑、恐慌、不舒服、沮丧的因素,使学生安心学习、愿意探索和冒险、获得帮助和支持、远离影响学习过程的分心的东西和破坏的事情、远离任何形式的“心理惩罚”。

第二,创造有序的人文环境。“建立和保持秩序是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2],理解型班级管理要打造有序的人文环境。在这里,教师充分理解秩序的意义,其管理确保不会有拥挤、混乱和吵闹:座位安排要有序,坐在前面的不会挡住后面的视线;上课起立问好,下课不会一哄而散;课堂上要先举手后发言,有争论有辩驳,但不会有喧哗,更没有相互追打。在这里,教师的管理要确保一切都井井有条:课桌上的书本不会堆积如山,墙壁上的张贴不会东倒西歪,教学物品尽在该放的地方。在这里,有学生行为准则告诉学生,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在教室里移动,坐在哪里;什么时候可以或不可以打断教师,可以允许的声音有多大等。

第三,创造有活力的人文环境。在这里,教师充分理解生命的特性,尊重学生的生命,尊重生命的活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绝不会因为要秩序而严格压制,绝不会因为要规范而苛刻束缚。班级制度和规范是学生参与或自主制订的,考虑到学生的生命节律,照顾到学生的活动需要,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接纳,学生不会产生束缚感。教学活动形式也多元化,问答、议论、辩驳、探索等都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课堂上一扫往日的压抑和沉闷,学生在笑声和自主活动中展示强烈的生命活力。

第四,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理解型班级管理要打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在这里,管理就是要保证师生民主、平等、自由,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大家彼此尊重;同学之间是兄弟姊妹关系,大家彼此关照,相互帮助。“教师的责任就是为全班儿童创造相互帮助的环境,毋须越俎代庖,只须加以协调就可以了。”[3]在这里,人与人之间呈现出友好协作、相互认同、心心相容的景象。师生之间也许有辩驳,但不会有对立与敌意;同学之间也许有学业上的竞争,但在最后的机会上不会发生冲突,因为每个人要争夺的是校外的更高一级学校的机会和指标。这样,班集体就像—个大家庭,能够让每个学生产生安全感、认同感和归属感,每个人都愿意在这里学习和生活。

总之,理解型班级管理就是要为教学效率和效能的提高创造条件,建构环境,营造人性化、生活化、趣味化的班级教学氛围。如果离开了这些目标,管理本身就成为目的;为管理而管理,不仅没有价值,而且还会形成管理主义的作风,影响真正应该成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当然,创造理想的人文环境给教师提出了很多要求。它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积极因素的作用,要温暖、关心和支持学生,使教室变成友善、快乐、温馨、鼓舞人的场所;需要教师杜绝冷漠、严厉、惩罚、挖苦等消极态度和作风,防止教室成为威胁学生的场所。所以,理解型班级管理是需要教师付出较多努力的工作。

二、增加师生的愉快体验

班级是师生教学和生活的场所,在师生的生命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班级管理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师生的情感体验和生命质量。而师生的情感体验和生命质量又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理解型班级管理虽然也追求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但那绝不是唯一目的。理解型班级管理同时还要创造条件,营造温馨教室,增加师生的愉快体验,让师生在班级教学和生活中获得丰富的生命意义。

(一)增加教师的愉快体验

班级管理与教师的情感体验关系密切。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下,班级管理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事情,学生是管理的对象。教师要看住学生的课堂秩序、课下纪律,要看住学生吃饭、午睡、做操等;还要管学生的思想品德、举手投足。教师仿佛成了保姆和管家婆,从早到晚、从课前到课后、从工作日到节假日,无不在管理之中,其辛苦繁难是别人无法理解的。除此之外,管理过程中也不会有好的体验。因为他们和学生之间似乎永远是“警察”与“小偷”,“猫”与“老鼠”的关系,他们需要不停地履行监视和看管的职责,不会有什么乐趣可言。试想,整天与“小偷”“犯人”呆在一起的人,能有什么好心情呢?尤其是侮辱和体罚学生,虽然也能使他们得一时之快,但更多的是给他们一种“黔驴技穷,无计可施”之悲凉。试想一个斯文扫地的人,还能有什么尊严感呢?

理解型班级管理就是要通过创新管理理念和方式,去关怀教师的生命意义,增加教师的愉快体验和幸福感。

第一,民主化管理:给教师松绑。教师的辛苦和愉快体验的缺失很大程度上源于管理主体的“单一化”。有见于此,理解型班级管理主张管理主体的多元化:让相关教育力量参与班级管理,使管理责任分担,从而减少个别教师的管理责任和压力。特别是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之后,教师的辛苦就会大大降低。因为,当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由他们自己当家作主,教师要管的事不就减少了吗?学生的自觉性和纪律性不就加强了吗?由此,教师的愉快体验不就增加了吗?

第二,人性化管理:增加教师的快乐。缺乏人性的管理是师生冲突的主要根源,因而也是教师缺乏愉快体验的主要根源。所以,理解型班级管理就要使管理手段人性化,让教师的管理能够为学生接受;让学生的表现能够为教师所接纳。在相互尊重、理解、对话、协商的前提下,化解各种冲突,融洽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分享学生带来的乐趣,在学生的成功中享受管理的成果,在自己的文明实践中感受文明带来的快乐。一句话,让管理的过程成为教师的愉快体验过程。

(二)增加学生的愉快体验

班级管理与学生情感体验的关系同样密切。“学生年龄虽然不大,但也是一个有情感、有灵性、活生生的人,有着同成年人一样的情感世界,懂得快乐与痛苦、羞愧与恐惧,有自尊心和荣誉感。”[4]但是,以往对学生的情感体验问题似乎很少有人关注,很多教师以为学生的学业成绩(分数)是主要的,至于他们的情感又不是升学指标,因此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此,除了少数成绩优秀的学生能得到教师的器重外,其余的多数学生则得不到重视,甚至被无情地边缘化,他们体验到的往往是失败和冷遇。这容易导致学生学业的失败以及生命意义感的缺失,甚至威胁到学生的生命存在本身。因此,如何通过管理使班级焕发出集体生活的乐趣,成为学生愉快的体验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理解型班级管理应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第一,人性化管理:学生不再反感。传统的班级管理依靠的是控制、束缚,只有教师的意志,没有学生的自由。学生只有服从、遵命、守规矩,否则就要受到批评、惩罚,甚至可能被吊销学习资格,逐出校门。在这样的情形下,学生怎么会不感到压抑呢?而处于压抑状态下的读书生活不仅降低了学习的效率,更违背了人性的自然。理解型班级管理的理念是管理学生,要让学生不再产生反感,反而要想办法让他们感到快乐。这就要求管理工作人性化,教师的态度热情点,教师的语言温和点,教师姿态放高点,班级制度宽松点,废除不合理的制度、各种各样的歧视与惩罚。

第二,民主化管理:学生自主的乐趣。传统的班级管理缺乏民主,是教师或班主任的单一管理,这容易导致教师的武断、独裁,使学生的意见得不到反映,学生的建议得不到采纳;学生大有任教师操纵、摆布之感,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养成了消极被动的性格。这种局面完全不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必须彻底改变。理解型班级管理则主张民主化的管理,既使班级管理过程民主化,又使班级管理主体民主化,让管理的过程远离教师的独断专行,让管理的工作有学生的参与,让他们参与班级制度的制订,成为班级事务的管理者、执行者和评价者,真正当家作主。

总之,理解型班级管理追求愉快的集体生活:重视师生身心的安全和自由,重视他们愉受,确保他们身心舒展,没有疲惫感,没有压抑感;重视他们的精神充实,没有空虚感、无聊感。尤其要让学生拥有自信的班级,使他们感到“这才是我的班级”“能在这个班真好”“喜欢老师,喜欢全班同学”。

三、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传统的班级管理缺乏管理育人的观念,存在着明显的被秩序所束缚、管理与教育分离的现象。例如:许多班主任为班级制订了不少的规章制度,但却没有注意把制订规章制度和进行教育指导有机结合起来,而且在执行中缺少必要的检查落实,使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根本无法发挥规范学生行为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或学校给学生提出了种种要求,实行严格的纪律控制,忘却了班级管理的育人功能,因而出现了为人们所批判的管理主义倾向。

与之不同,理解型班级管理就是要把班级教育和班级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管理活动成为教育活动的有机部分,发挥管理活动的育人功能,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一)促进教师的发展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理念中,班级管理无非就是管制学生,做学生的思想和后勤工作,而这只能增加教师的责任和负担,给教师以压力和劳累。这不仅不能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反而减少了教师自我发展和提高的时间。理解型班级管理理念则是让管理的过程成为教师自身的发展过程。

第一,人性化的管理与教师发展。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心理需要与实际可能出发,采取学生能够接纳的办法进行管理。比如:教师的态度热情了,语言温和了,和学生平等对话,与所有的同学保持密切而等距离的联系,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远离粗暴的手段等。采取这些学生能够接纳的管理手段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在学生触犯班级纪律、与教师发生冲突的时候,教师要克制自己,宽容学生,甚至要对学生笑脸相迎,耐心开导,施以大爱,这的确非常困难。理解型班级管理理念就是要求教师做到这些,始终以热情的态度和人性化的手段与学生打交道。这不仅有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而且还有助于教师加强自我修养,提升道德境界和管理艺术。

第二,民主化的管理与教师发展。民主化的管理能确保管理的过程成为教师的发展过程。一是在召集各种教育力量参与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协调艺术,形成民主生活观念。二是通过各种有关力量的参与,特别是学生的自主管理,提高管理的成效,减少教师的管理压力,增加教师的好心情,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三是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使班级事务和学生个体问题都交由学生自行解决,从而使教师大大减少班级管理时间,为教师的自我发展创造条件。

(二)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理念中,管理是要为学生发展创造条件,特别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有秩序、有纪律的学习环境,这些当然是好的方面;但由于实际管理手段缺乏人性,管理的过程成为束缚学生的过程,学生没有民主自由、没有舒畅的心情,这反过来又阻碍学生的发展。因此,理解型班级管理要在扬弃传统管理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管理的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一,人性化的管理与学生发展。理解型班级管理要革除传统班级管理的非人性的方面,让管理成为理解学生并为学生所接纳的过程。由此,这就有助于减少对学生的束缚,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让学生获得充分的自由,确保学生的班级生活有趣、快乐,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第二,民主化的管理与学生发展。理解型班级管理要实现管理的民主化,保障学生参与管理的权利和自由,让学生参与班级事务与个人问题的管理,以班级管理主体的角色学会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自己的事情自己安排、自己的成效自己检验,从而使他们走向自主、自立、自治、自律、自强。当然,教师还要通过民主化管理,使学生学会民主生活方式,让学生在集体的民主生活中受到平行教育影响,实现更大的发展。

总之,理解型班级管理要努力构建温馨教室,为师生创造理想的教学环境,使班级管理成为教学的促进力量;理解型班级管理要努力关注师生的幸福、自由、尊严、价值,既重视教师职业生涯成就感的提升,又重视学生学习愉悦感的获得,使师生在建设过程中感受幸福、体验快乐,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理解型班级管理要努力构筑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来促进师生更好、更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CHARLESCM,SENTERGW.小学课堂管理[M],吕良环,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50

[2]PAULBURDEM成功地经营你的班级[M],张艳华,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4

[3]钟启泉,班级管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308

[4]李永生,和谐班级的建设:班级中的交往与互动[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39

管理班级论文 篇10

班级的垃圾桶用久了,内外都比较脏。没等我安排人清洗,班里两名男生主动去水房把桶清洗干净了。我没直接表扬他们,而是找班级写作能力较强的一名学生,用一段小文写出此事,最后紧扣“与你同学真好”的主题,并把该文抄写到了黑板上。做好事者得了表扬,其他学生也感受到了这种正能量。每次考试班级都有部分桌椅搬到教室以外,考完试后,当有学生早早来到班级,把班级外面的桌椅搬回教室时;运动会上,没上方阵的几名学生把本班看台上的座位擦干净时;几名学生坚持每天轮流背着脚烫伤同学来班级上课时……只要班里出现充满正能量的事,黑板上都会不失时机出现主题为“某人某事,与你同学真好”的小文。美国实业巨子雅科夫曾说过:“表扬某个人,用公文;批评某个人,用电话。”我们班通过让好人好事上黑板的方式,不断潜移默化地向全班学生渗透“与你同学真好”的价值观,让学生认可它,并鼓励每名学生都努力使自己成为“与你同学真好”的人。

二、好集体,每名学生都受益

班级在建立的初期,总是存在教师不在,纪律就不是太好的问题。我于是特别注意年组里其他班级的情况。当我发现一些班级纪律特别好或有的班级纪律不太好时,就会让几名学生去看一下,对比一下,哪种学习环境更好。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好环境,每名同学都受益”。考试后,当我们班的成绩比平行班好些时,我也会抓住这一契机,来说明“好集体,每名同学都受益”。其实,这条价值观,所有人都是认可的。为了强化这一认识,我们班特意举办了一次《好集体,每名同学都受益》的征文比赛,使它更深入到每名学生的心里。曾经有一段时间里,我们班黑板的最上沿,写着的就是:最好的学习氛围,最好的学习状态,好集体,每名学生都受益。渐渐地,学生集体意识越来越强,做事时更能想着集体,想着别人。因为他们认可:好集体,每名学生都受益。

三、让别人因你的存在而幸福

我们班是住宿班,大多学生都是第一次住宿。现在学生个性一般都比较强,宿舍管理难度比较大。为了使学生能自我管理,不断地适应宿舍环境,我们班的住宿生每周都要填一个表格。表格的名头是:好环境;好心情;安心休息;快乐生活;愉快学习。表格中包括以下内容(1)个人舍务很好完成,自己物品摆放整齐;(2)中午12:20后不再闲聊,按时休息;(3)晚自习回舍后,做事轻点、慢点,10:30后不再闲聊,按时睡觉;(4)大气,同学间不斤斤计较,宿舍里能考虑别人的感受;(5)在宿舍认真完成自己的值日工作;(6)到规定的休息时间后,无串舍现象,也不会将其他舍的人领回自己舍;(7)服从宿舍管理人员管理,有教养;(8)同舍学生不因的你存在而感到不舒服。虽然每条看上去都是那么简单,都是最基本的一些事情,但是这些内容确实影响着同舍学生的关系,也一直是宿舍管理教师头疼的地方。这个表格以宿舍为单位,要求每名学生把自己一周的情况填写到一张表上,然后在班级里公示。由于这个机制,学生每周都会反思自己在宿舍的生活情况。学生更明确知道在宿舍里哪些事情是应该做到的,哪些事情是应该注意避免的。渐渐地,在宿舍里,他们能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了,能为他人着想了,同舍学生的矛盾越来越少,宿舍里的关系越来越融洽,宿舍环境也更干净了。在这样的宿舍环境里生活,学生家长放心,宿舍的管理教师也很省心。

四、在团队里,我们一起努力

“多年以后,我都会感到幸运,在人生最美的高中,能与你成为朋友。我们一起努力,互相鼓励。我们将不断进步,我也一定让你感受到,与上进的我做朋友,真好!”这句话写在每次考试进步小组的奖状上。为了增进学生的团队意识,也为了学生之间能有一个相互督促、相互鼓励的氛围。我们班按照自愿原则组合很多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固定的记录本,每个月小组成员都要互相之间写一封信,写出互相鼓励的话,写出对方应注意(改进)的方面,来彼此激励和督促。按每次考试年级排名进行统计,是否进步了,进步的小组会得到小奖品。还用奖状写上小组每名学生的名字,贴到班级的墙上。这种机制,学生的学习更加努力了。因为每个人都会担心自己的不努力,影响自己同组的同学。在我们班,不论成绩如何,所有学生都很努力刻苦的在学习,为自己努力,也为本组的荣誉而努力。这样,学习成绩得到提高的同时,同学友谊也在加深,学生的团队意识越来越强。教育家尼尔说:“人本质上是需要鼓舞激励的,从来没有见到一个不在乎别人对你评价的人。即使你是道行再深的高僧,都需要别人的肯定,因为肯定就是价值所在。有时候肯定就是引领所在。你看上去是对他表扬,对他褒奖,其实这种表扬、褒奖本身就是一种引领。”近些年来,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当学生认同这些充满正能量的价值观时,他们的行动更规范,他们也越来越优秀,班级的各个方面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班级管理论文 篇11

根据学生渴求公正的心理,要求班主任在班务工作中把“公正”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第一、对班里的学生无论好差都一世同仁,把爱洒向每个学生。公正的对待每个学生,教师要在自己心目中彻底有摘掉有色眼睛尤其是在处理好,差生犯错的问题是要一碗水端平。我班学生史某号称“调皮大王”。有一次打碎了教室的一块玻璃,我对他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并按学校财物赔偿制度责其赔偿。时隔不久,班里的学习委员耿某也打坏了一块玻璃,由于学校派我去外校听课,我没有及时处理。听课回来,我在班里严肃处理了此事,同样责其赔偿。第二、对差生做到“四不一多”。即不发火,不挖苦,不讽刺,不嫌弃,多给创造展示才华和能力的机会。第三、不袒护优等生的错误。多数教师对好学生偏爱,以“一好遮百丑”的思想姑息迁就他们,从“平等公正”出发,我就非常注意对好学生犯错的教育。我班学生连某各门功课优秀,工作能力很强,同学们也很尊敬他。可有次他给我班一个女生起外号,这在同学当中影响很不好,我找他谈话,他还满不在乎,我严肃而耐心的批评了他,给他讲圣人先贤“功高不居,才广不傲”的伟大品格,他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向那个女生道了歉。第四、对同事或亲朋好友的子女不搞特殊,不感情用事。我班的学生田某,是我同事的儿子,他在班里老是想称霸,目中无人。有一次值日,他偷偷地溜了,小组长和同学们都有意见。我在班上批评了他并让他补做值日,同学们见我一视同仁,一下子就和我拉近了感情。班主任能平等的对待学生关键在于是否真正做到了民主平等,对此,是否把握好了自己的感情取向。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三种调控方法:

1、人才分析法。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我生个个皆人才。”

2、冷静处理法。在自己冷静的状态下处理事情,避免过激行为。

3、换位体验法。真正走近学生,这样会帮助我们放大思维,权衡利弊,作出妥善处理。

二、把民主平等真正归还给学生

民主平等是新课改理念之一,但平等绝不是迁就,降低要求,甚至放任自流。平等,意味着不要粗暴蛮横,多一张笑脸,多一份尊重,多一点耐心,多一片友情。每个班集体都有总的目标,总目标下又分解成若干个小要求,班主任在要求学生去做的同时,自己必须以身作责。如果班主任能跟学生始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和学生同甘共苦,那么,学生会信心百倍地和自己为实现班级目标而奋斗。

三、关注细节,把握细节,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所以养成教育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养成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是少年儿童成长成才的基础。

(一)从文明礼仪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

言谈举止,举手投足都以礼貌为主,说“请,谢谢,对不起”等文明语言,外出和父母他招呼,见到老师或亲朋主动问候,穿着朴素大方整洁,完善教育内涵,促进社会和谐。

(二)从班级管理抓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今,独生子女多,家庭条件优越,家庭教育的溺爱使孩子成了“小皇帝”、“小公主”,他们自理能力差,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的好品质,对物不爱惜,没有责任感和感恩心。因此,从班级常规管理抓起,从细微处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让学生自己民主选举班干部,让学生干部参与班级管理也助于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评估等方面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出一批富有创造力全方面发展的人才,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三)关注班级文化建设

利用好文化宣传的作用,在这个阵地中,让学生勇于吐露出自己的心声,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如“快乐向前冲”,让学生从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展示自己良好的一面,增强自信心,“心灵之窗”,让师生各自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无论对于错,美与丑,然后从中捕捉教育契机,从而真正构建“师生民主平等”的平台,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集体。

(四)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细节

我班级管理论文 篇12

论文摘要:在对学生诸多能力的培养中,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班级管理只有激发起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才能使学生真正成长起来。文章介绍了中职生在班级管理中学会自我教育的措施,以期培养中职生的综合素质。

中职生的自我意识已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已经具备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的能力。这些都为中职生展开自我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1从引导中职生制定班级管理目标入手,培养中职生的自主精神

制定班级管理目标是班级管理的基础,中职生的自主精神则是班级管理的灵魂。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首先要认识到每个中职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中职生的人格、个性,加强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的教育,引导中职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以此来培养中职生的自主精神。引导中职生共同制定班级管理目标,可以使班级管理目标在较短的时间内化为中职生的自觉行动,增强中职生班级主人翁的意识与责任感,为中职生开展自觉有效的自我教育创造有利条件。

1.1共同确立班级总目标

制定班级管理目标的过程,也是中职生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的过程。确立班级管理目标时,既要使所有的中职生看到前进的方向,又要让他们明确,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每个人的共同努力。目标要制定得比较合适,不能太高也不要太低,要做到高而且可攀,只要经过努力就会实现,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感到既有挑战又有信心,从而激发他们的主动性。

1.2引导中职生制定阶段目标

阶段目标可以分为常规目标和应急目标。常规目标涉及学习风气、组织纪律、班风班容等。这些目标都要予以量化,变为可检测的硬性指标,并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让学生定期进行对照,不断激励自己。为了让中职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参与的态度,可以在寝室与寝室、个人与个人之间开展竞赛,以挖掘发挥中职生潜在的能量。应急目标主要应对一些临时性的活动,如运动会前1个月,组织中职生讨论运动会的目标,发扬人人为班级争光的精神,充分挖掘每个同学的潜力。在制定班级阶段目标的同时,还要引导每位中职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阶段目标,使每个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活动、每一场考试,争取发挥自己最佳状态。

2构建班级自我管理体系,培养中职生的管理能力

只有把中职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形成合力,实现中职生自我管理。因此,班主任必须创设多种岗位,使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服务同学、锻炼自己、展现风采、提高能力。

2.1制定班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班级也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依据。班主任应把制定班规的主动权交给中职生,这既是让他们进行自我教育,同时也让中职生知道班主任对他们的想法的尊重。班主任可以让学生根据学校、班级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议,集思广益,制定班规。由于班规是共同制定出来的,中职生在思想上就会认同,每个人都会自觉遵守,一旦有同学违反班规,大家一致谴责,而违反班规的中职生,发自内心地感到不安和自责,能自觉地改正。通过中职生参与班规制定,较好地实现了中职生自我管理,使中职生从“要我做什么”变成了“我要做什么”,外在的约束变成了内在的自觉意识。当然,班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时时根据实施情况作适当修订。实施一学期后,要对一些不合理的条款进行修正,同时根据班级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增添一些新的条款。

2.2实行班干部竞选制

中职生负担一定的社会工作对于道德品质与个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班主任要不断向中职生传达这样的理念:若想在班级中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实践是最好的方式。在此基础上推行干部轮换制,给每个中职生一个舞台,锻炼他们的能力。干部轮换制可以这样来逐步推行:组班之初,先通过毛遂自荐或他人推荐,班主任面试后组成临时班委,任期1个月。1个月后,也就是同学们彼此了解的时候,采用演讲竞选和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产生新一轮的班委成员,任期1个学期。此后,每个学期重新竞选1次,确保班委有新鲜血液加入。实行班干部竞选制可以使有管理能力和锻炼意愿的中职生走进班干部的行列,既保证了班级工作的正常开展,又增强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发挥了个人的聪明才干。

2.3推广值日班长制

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如果仅靠班主任和班干部,很难兼顾班级工作的各个方面。只有激发全体中职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充分发挥中职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级管理才能事半功倍。在这个理念指导下,应该推行了值日班长制。具体做法:班上每位同学轮流担任值日班长,按学号顺序轮流,1人1天。值日班长的职责由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决定。职责范围包括纪律、卫生、两操、仪表、课外活动出勤、寝室卫生等方面,并认真填写好《班务日志》。值日班长配合班干部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实施值日班长制后,每一位中职生都有机会参与到班级管理中,这使得班级管理工作更为细致有效,而中职生们通过亲身参与班级管理,逐步形成了共识,即“我是班级的一员”“班级是我们大家的”,认识到个人的言行、自制力对于集体的重要性。值得一提的是,值日总结对中职生的能力锻炼和自我教育非常有效。

总而言之,构建班级自我管理体系,使中职生学会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主意识明显提高。同时,也为每个中职生提供参与管理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在班级中找到满意的位置,担当成功的角色,促进了整体素质的提高。当然,强调中职生自我管理,决不能忽略教师的指导和点拨。班主任要经常跟班干部沟通,经常找中职生们聊天,及时掌握班级的动态,从而发挥班干部的“火车头”作用,调控班级管理机制的运转。

3创造健康竞争的氛围,培养中职生的综合素质

让中职生参与竞争是提高中职生心理素质、增长其才能的重要途径。在改革开放的现代社会,更应增强中职生的竞争意识,培养中职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和耐挫力,使中职生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建立班级竞争机制,创造竞争气氛,让每个中职生适应竞争的环境,激发他们参与竞争的意识。可以让中职生相互比学习、比思想、比体育、比收获,把竞赛结果公布出来,每学期期末或下学期开学初对表现优秀者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在竞争中,优等生更优,基础薄弱的中职生也不甘落后,奋起直追。通过竞争,班级中形成了一种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氛围,中职生的主体作用就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中职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和谐发展。

4结语

实践证明,在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中,开展中职生自我教育,培养中职生主体意识,其效果是真切实在的。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以中职生为本,发挥中职生的自我管理才能,努力提高中职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挖掘中职生的创造潜能,提高中职生的整体素质,达成有效的班级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 谷荣茂。论以自我管理为主导的班级管理[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116-117.

[2] 李佳。“依法治班”——班级管理的必然趋势[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2009(9):17-18.

我班级管理论文 篇13

“班级管理控制”是近年来教育工作者结合企业管理控制理论提出来的重要研究课题。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借鉴企业管理控制经验,并采用各种手段影响班级成员以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在企业管理控制理论中,“管理控制是指管理者影响组织成员以实现组织战略的过程……影响人们去改变其行为。” 教育管理的性质目标与企业管理有着很大的区别,但管理争取最大成效,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尤其是在“影响人们去改变其行为”这点上,企业的管理控制理论对教育的管理控制,有着很大的启发意义。

本文着重分析和探讨现阶段高中班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班级管理控制失效的成因,并对照企业管理的经验,就如何提升班级管理控制成效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我国高中班级管理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失效的成因

1. 我国高中班级管理控制存在的问题

(1)高中班级管理控制体制缺乏活力。完善合理的管理控制体制是企业管理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而在应试教育依旧是高中教育主流的情况下,高中班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这势必让高中班级管理目标、衡量指标单一。在管理控制方面,也是以单纯的成绩作为管理控制的主要内容,而忽略了教育立德树人的丰富内涵。在这种情况下,班级管理控制体制就会机械化、程式化,缺乏应有的活力。

(2)高中班级管理控制缺乏人文关怀。当高中班级管理成效考量标准主要是升学率的时候,必然会导致管理控制过程的内容、手段简单化甚至粗暴化,缺乏人文关怀。而事实上,教育管理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教育管理成效应该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考量的重点指标,人文关怀也应该是班级管理控制的重要原则。在企业管理中,从把管理对象看作是“经济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也反映了即使在企业管理中,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仍然是管理的重要理念。

(3)高中班级管理效益欠佳。美国管理实践家、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提出企业发展首先要寻找“第一流的工人”。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由于班主任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工作倦怠,欠缺相应的待遇激励等因素影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欠缺专业技能和主动积极的工作态度,致使班级管理工作滞后,从而弱化了学校立德树人的功能。

2. 我国高中班级管理控制失效的成因

(1)高中班级管理控制工作缺乏方法论指导。对于大多数教育管理者来说,其研究重心基本上是在教育管理科学这个层面上。也是说,教育管理工作主要研究的是对学校管理活动的一般理论、原则、方法、模式、过程。但这些具体的管理理论往往有很大的时效性,还不能恒之有效和富有规律性。因此,“对于任何一门学科而言,哲学上的方法论研究,才能提供最根本、最有效的理论指导”。因此,在高中班级管理控制中,控制论的思维方法尤其值得关注。除此以外,价值观的探讨,如为何而管?为谁而管?等等问题的正确回答,也是高中班级管理控制工作研究的核心问题。

(2)班级管理控制工作缺乏心理学指导。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决策过程中,更多的是依靠生活和工作经验去进行判断和采取行动。而在这些活动中,常常出现违背心理规律的现象,影响了管理的成效。比如,有一个班主任,在梅雨天到来的时候向学生讲,大家要注意心灵保健,因为梅雨天人特别容易产生忧郁情绪,因此每到这个季节,精神病患者就特别容易发病,自杀率也会上升。这本来是很善意的教育管理提醒,但这位班主任却忽略了,这种教育其实是对心理脆弱者的一种极为不当的心理暗示,从而使得善意的管理控制成效几乎为零。又如,有的学校为了惩戒学生不戴校章回校,在学校门口拦截学生检查,要求学生写下姓名班别,于是时有报假名和假班的现象。其实这也是违背心理规律的。因为在困难面前,逃避是人的天性。如果这些管理控制活动仅仅从道德层面理解学生,那么这种管理控制也会是失效的。

3. 班级管理控制工作缺乏研究方法和专业支援

教育是管理社会中的人,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高中班级管理控制工作更需做到与时俱进,时时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班级管理控制必须保持长期的科研状态。但是由于缺少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让班级管理控制工作常常处于老经验处理新问题的情况,这势必让管理控制成效大打折扣。

二、提高级管理实效的对策

1. 参照企业管理控制经验,建立规范化管理模式

企业管理控制要注重5种管理策略,分别是监督、程序、素质、标准和沟通策略。高中班级管理控制也应该从这5个方面考虑,建立规范化的管理模式。比如在办事程序方面,应该强化班主任的责任意识和程序意识。曾经有一个班主任,因为艺考生要请假一个月去培训美术课程。这本来是很简单的事情,能不能请假,学校有明确规定,只要该班主任根据程序办事就行了。但偏偏这位班主任没有走程序,反倒跟该名艺考生争辩起到底要不要请假去参加培训,培训对于艺考有无帮助的问题。最后让该名艺考生及其家长对班主任的做法产生极大的反感,因此也不配合该班主任的工作,让班主任的管理控制完全失效。

2.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提高管理者素质

以人为本已经成为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作为班主任,首先要理解一切管理控制工作都是为了培养人、发展人,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如果班主任没有理解这一管理原则,必会导致管理控制失效。比如,有一位班主任,在学生缺席的情况下,直接奔到该生的住所,叫醒正在睡觉的学生开门后,直接冲进学生房间的睡床上,翻开棉被找寻手机,以证明该学生昨夜玩手机而误了今天的课程。表面上看,该班主任的行为让人觉得他很“负责任”,但事实上,该班主任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隐私,让学生受到了伤害。如此的管理控制行为,失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提高管理者素质,深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成为提升班级管理控制成效的重要内容之一。

3. 整理典型案例,提升管理成效

在现阶段高中教育中,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在稍有空闲的时候,教师的时间几乎又被各种各样的行政任务所消耗。而提升管理控制成效的主要方法还是案例研究,这就像法院的判案一样,典型的案例示范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争论和误判。高中管理控制成效,应?在不断的案例分析研究中得到提高。

4. 搭建家校、社会沟通桥梁,给予管理控制工作以专业支援

管理班级论文 篇14

论文关键词:班级管理中的几点建议

班主任虽是最小的“主任”,可她是一个班级的核心领导,是一个班级发展方向的控制者、班级管理方针的制定者。而班主任的班级发展思想能否被学生们接受,直接影响着班风班貌,影响着学生的干劲,影响着班级的稳定与和谐。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班级管理思想要经过班主任极富说理性、煽动性的口头表达宣传给整体学生,要经过班主任耐心细致的、饱含深情地辟讲给个别学生。“情理”二字,天下皆同。用爱心打动他们的心,使他们的心灵向班主任靠拢,使他们愿意交流,感情上贴近班主任。这样做的效果是管理学论文,学生在情感上愿意亲近班主任,有事能在第一时间里告诉班主任。对班主任来说,则体会到了被信任的感觉,增强了工作热情和成就感。

二、“惩罚”要从来不是班主任

情感上的师生相通,为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师生之间亦如父母和孩子之间一样存在着隔阂。特别是高年级乃至初中时期的孩子们,好奇、心理变化快,对事物的接受速度快,但同时他们对于来自于外界的压力有一种自然的抗力。如家长和老师对这种抗力的看法和处理方式不当,则会造成孩子的“叛逆”,拉大师生间的距离。

纪律是师生校园活动的行为准则,道德是师生校园活动的底线。但小学、初中学生正处在行为习惯的形成期,《守则》《规范》虽指引 着他们,但错误是难免的。在承认纪律存在的必然性的同时,也必须正视学生的特点,更应正确看待和处理纪律和错误对学生造成的压力。 学生必须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这是每一个班级工作者必须强调的核心期刊目录。接受惩罚是学生承担责任的一种方式。但它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只针对学生身上发生的重大错误或失误。班主任在此时要做的是思想工作,疏通或扭转学生认识,而惩罚则要由上级部门或班委会来完成。这样做的好处是:保证了学生和班主任站在一起。这是师生情感相通的一个外在表现。它能加强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有利于班主任稳定和学生成长。反之,惩罚特别是学生思想情感上一时难以接受的惩罚,则会在师生隔阂的基础上拉大师生间的距离管理学论文,甚至把学生推向老师的对立面,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不信任感,这对于班级管理是相当危险的信号。

三、创设环境氛围,促进班级发展

班级环境中的舆论氛围非常重要,体现一个班级的风貌。它是一个重要工具。运用得当,则会使班级工作事半功倍。 要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有些学生因某种原因产生了厌学情绪,有的甚至和老师、学校产生了严重的对抗心理。这种情绪和心理,如被带进班级生活则会对班级管理、学生发展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如果一味地用纪律约束,则把更多的学生推向老师的对立面。而舆论则会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所以,班级的正确舆论导向尤其重要,毕竟,人心是思进的。作为班主任,在这时要发挥“演讲家”的才能。讲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区别,讲学生在不同阶段(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毕业后的不同选择、面临的不同现实;讲作为优秀毕业生学习和发展的机会。说小事不讲大事,讲实不论空。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树立信心,扫清障碍。要巧借舆论引导和约束学生。班干部是老师的传声筒。有些信息通过班干部传到学生耳中和老师当面说给学生是不一样的效果。同样,一般学生和班干部的声音对同一个学生来说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利用这其中的微妙差异。例如,对于和老师有严重对抗心理的学生可借用其好友或其比较信任的人把班主任的看法传递过去。这样的规劝效果往往要好于直接面对面的谈话。再如,有时在和学生谈话时,班主任看似无意实则有意的一两句话管理学论文,或许并不是针对该学生的,但都会让他反思自己的行为,或者他会把你的这些话对号入座地加在某些同学身上。他会把这些话传递过去。从而起到班主任想要达到的效果。

四、高瞻远瞩,整体规划,切忌零敲碎打

高瞻远瞩,指作为班主任,对时展方向、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教育形势发展可能的变化、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学生小学、初中、高中及毕业后可能的发展方向及成就要作尽可能详尽准确的了解与预测。目光要长远,看学生的现状及变化在其过去与将来之间的地位与作用核心期刊目录。我就经常给学生们说这样的一句话:“要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要明白你现在正在做什么,要考虑二者之间的距离。”如果班主任对这些也能正确地了解的话,就会站在社会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基础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促进学生成长,就会尽可能地避免一些功利性的做法,如片面地追求学生的成绩或不切实际地促进学生某些方面的提高等。

整体规划,指在“高瞻远瞩”的基础上,班主任要对整个班级的发展,从学生的基本素质到学习成绩等各方面制定长远目标和具体目标;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因人而宜地帮助学生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帮助学生规划自我。这样一来,班主任工作就是胸有成竹的,这样的班主任在各种情况面前都是气定神闲的。这种做法也使学生找到了目标,看到了希望管理学论文,激发了信心和动力。这样的班主任也最能使学生产生信任感和亲近心。

零敲碎打,是每一个班主任必须反对的。它指的是无立场无原则无目的的班主任工作。表现在有些班主任完全以别人(学校、家长)的立场、原则为行事的准则与方向,容易受舆论的影响和被别人左右。如,班级工作中的唯上、刻板、盲目、功利性强、患得患失等。这种缺乏适合班级 学生个体情况的分析基础的班级工作往往是被动的,形不成长远动力的。 班主任工作是繁而难的。但绝不是“烦”的。以上认识帮我克服了“烦”的思想,也使我受到更多学生的理解和爱戴。我也坚定了信念——我要为他们显出这份爱,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时时用我们班的警示语“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指引自己,处处用我乡的教育精神“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凝心聚力,拼搏创新”鼓舞自己,为我们农村教育永求发展而不懈的努力。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