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如下是美丽的小编给大家收集整理的教师课改论文范例最新6篇。
一、加深历史教师的系统理论修养
新课改要求一位合格的历史教师,不能把教学看成是简单的仅仅历史知识传授。老师必须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与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问题以解决问题;让学生可以应用理论与现实结合去高度观察以往的历史过程,通过思索给历史科学以合理客观实际的评价,展现历史的本质与内在联系,揭示历史的规律。做到这方面需要历史教师必须具备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加强自己教育学理论的学习,全面掌握史学理论,不断吸取当今史学研究理论与成果来强化自己。
二、强化学生讨论,指引学生自主学习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强化学生进行有益的讨论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在教学实践中讨论过程可以设计的有一些梯度,进行深化的思考。讨论题必须要有启发性,可以让学生有一定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思维可以自由飞翔。在讨论问题时老师应把握三类问题:一为对那些史实性问题,学生可以言简意赅的去表述;二针对那些解释性问题,可以依据教材进行基本解释;三针对评价性问题,老师要求学生要在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上,可去研读各种补充材料,不断思考得出一定结论(当然每一学生的结论可以是不一样的)。这一类问题会极大的增强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拓展学生的思维。
例如,“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学生怎样评价”等。第二讨论题必须依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接受能力与知识水平等,老师要选择那些难度合适,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又可以使学生能力得到一定提高的问题。做到不同年级的讨论题区分不同的层次与深度。对初中学生年纪小,知识、能力水平有限,老师最好不要开展较大规模的课堂讨论,可以进行简单思考题讨论。例如,初中第三册第3课教学中可以就“闭关政策对清政府有什么影响”展开讨论。在教师的启发指引学生下学生从清政府实施闭关锁国这一政策的主观目的进行客观效果分析,这不但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去认识这一政策的本质,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对开放政策的进一步认识。如此强化初中历史教学。
三、运用多媒体媒介,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历史课丰富多彩,运用以往的常规教学,教学内容往往无法充分地展开,因此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也是新课改的目标。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各式各样的现代化科技成果被引用于教学中,如此既可以促进教学手段的时时更新,也促进教学方法的不断革新。投影、录像的演示,扩大与改变以往的视觉和听觉途径,强化了教学的视听效果。如此众多现代设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情感可以进一步被渲染,在再现的氛围中,去感知历史,陶冶自己,挖掘自己情趣,活跃自己思维。从而加强对所学历史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效果。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但可以解决教学时间紧的问题,而且也可以采用视频使教学内容直观化,实现多媒体教学资源共享。
四、总结
通过以上对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探究,使我对初中历史教学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尽管在文章中提出了一些针对初中历史教学存在问题解决的方法,但因为在实际教学中将面临的是各式各样不同的问题,如此就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勇于创新,大胆进取,这样初中历史教学将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作者:周玉兵 单位:江苏省东海县实验中学
第二篇
一、引导学生认识科技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是进行科技教育的先导
(一)以历史的教训,增强学生科技立国、科技建国、科技强国的迫切感
中国科技落后所带来的历史教训,最沉痛的要数近代受西方列强侵略的一段了。几千年的国度,不堪西方的“坚船利炮”一击。当时国人在与西方一次次对抗性较量中,在心灵饱受极大刺激、痛苦中,消极地对西学进行着认识和领悟,深感中国与西方在科技上的巨大差距,于是有了林则徐的“开眼看世界”、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洋务派的“西学为用”等呼声。到19世纪中后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则把培养新型人才视为维新变法成败与否的关键一环。而科举制度废除后,全国兴起了许多各级各类实业学堂,这些学堂设立的都是以实用科技知识为主的农、工、商、医等专业;后,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股风气,众多的教育团体在“实业救国”“科技兴国”的旗帜下纷纷成立,培养科技人才成为了教育最重要的目的之一。以上这些,对以后中国教育重视科技教育的价值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应教育学生从这段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树立科技立国、科技建国、科技强国的理想。
(二)通过现代人类社会飞速发展进步的史实,加深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
科学技术虽然不是生产力的一个独立要素,但渗透于生产力各要素之中,在生产力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一旦应用于生产过程,就能引起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发展变化,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历史上许多史实都证明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真理。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来看,1964年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这是我国现代化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标志。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运载火箭、卫星发射和回收技术迈进了世界先进行列。这些先进的科技技术运用于生产实践,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21世纪的今天,经济的竞争主要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只有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才能促进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农业生产科学化和国防建设现代化。此外,要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最有力的支柱和可靠保证就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上述科学技术促进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事例,教育学生,使之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
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是科技教育的重点
(一)培养和训练学生辩证地、历史地看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
方法是通向成功的桥梁。法国著名科学家贝尔塔纳说过:“科学中难得可贵的创造性才华,由于方法拙劣可能被削弱,甚至扼杀;而良好的方法则会增长、促进这种才华。”历史课本身是一门思辨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和训练非常重要。如在讲授《三国鼎立》时,我向学生提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退步?三国时期处于国家分裂状态,它的经济却为什么得到发展?国家分裂与经济发展是否矛盾?”当时,许多学生对此问题都感到非常迷惑,他们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不懂得从哪方面着手分析。我引导学生从三方面进行分析:(1)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判断某一阶段历史进步与否的关键是看其生产力发展与否,三国时期的生产力较前代都有了较大的发展,所以说是历史的进步。(2)从整体的角度看,三国时期处于国家分裂状态,这种分裂只是整体分裂,局部统一。而局部的统一有利于局部经济的发展,局部的发展促进了整体经济的发展。(3)从三国的经济措施来看,魏、蜀、吴三国为立于不败之地,都积极发展本国经济,客观上促进了整个三国时期的经济发展。由此可见,国家分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要放到特定的历史时期进行具体的分析。又如在《东汉的统治》一课的教学中,讲到黄巾起义时,教师可向学生提问:黄巾起义和秦末农民战争有什么不同?在这两次较大规模的起义背后,隐藏了什么共同的东西?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可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思维分析能力。
(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畏艰险的科学精神
马克思曾说过:“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爱因斯坦在回答如何能创立相对论时也颇有感触地说过:“我是顽强的,我从未中途放弃或停止过探索。”古今中外科技史上,为探索真理、坚持真理而冲破重重困难甚至英勇献身的例子比比皆是。如第一个向神学挑战的、坚持“太阳中心说”的近代科学家哥白尼;由于继承和发展哥白尼太阳中心说而触犯了教会的权威、受到教会迫害的布鲁诺;创立经典力学论的伽利略等。另外,在当代史上,也有一位一说起他的名字就令人激动不已的科学家——史蒂芬霍金,他所著的讲述宇宙的科普读物《时间简史》被译成近40种文字,售出600多万册。最让人惊叹的是这本书以及霍金教授所取得的数学、物理学上的辉煌成就,都是他在近20年的轮椅生活中完成的。霍金在风华正茂的20岁便患上肌萎性脊侧索硬化症,导致全身瘫痪,连动一动都困难。尽管如此,霍金仍在以其出类拔萃的大脑和坚强不屈的精神向人类讲述着:宇宙是什么?是谁创造了它?环境有开始吗?它向何处去?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教育学生向这些科学家学习,学习他们勇于探索,不畏艰险的科学精神,从而让学生将这种精神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教育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科技视野,提高他们的科技制作能力
历史学科的活动课较必修课而言,更具有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特点,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种优势,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实践活动。
(一)引导学生多读科技书籍
这些科技书籍包括当前流行的好的科普读物以及一些历史科技专著,如《世界科学技术史》《中国科技史》等。其中法国天文学家费拉马立翁的《大众天文学》就是一部很值得推介的科技书,其对艰辛科学的介绍通俗易懂,精彩之极、妙不可言,相信学生读后会对天文观测和气象观测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组织科技讲座
科技讲座可以是专业报告,以此来充实教材;也可以联系实际,选择一些学生趣味盎然的热门话题。
(三)开展科技制作活动
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制作活动,活动的主题要能体现科技特色或代表某历史时期的科技水平。如《水上指南针》制作、《新航路开辟时期的航船》制作、《翻车》制作、《瓦特发明的改良的蒸汽机》制作、《冯如的飞机》制作等。这一方面能发展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强了他们的创作灵感。此外,还可以组织科学考察活动、科技史知识竞赛、科技故事大赛等,从而让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实践活动中拓宽科学技术的视野,提高科技制作的能力。
四、总结
总之,21世纪是一个竞争的世纪,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历史教学这块园地,积极探索,培养出更多的科技人才,去迎接新世纪的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作者:庄林海 单位:广东省吴川市第一中学
第三篇
一、队伍建设是重点,理念更新是关键
目前尚有部分历史教师存在“德育是政教处、班主任的事”的观念偏差,因而在教学中“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技能轻道德实践”,把课堂教学上成单一的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课。有的教师虽注意到德育渗透,也只是蜻蜓点水、生搬硬套,说教化严重,漠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加强历史教师队伍建设,更新他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是落实历史学科教学德育渗透的关键点。教师是学科教学的主导,是德育渗透工作的实践者,要通过培训教师,使之真正认识到“在校即为师,教书须育人”,每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让教师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和学科教学是德育工作最有效最经常的地位来认识学科德育渗透的重要意义。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者,也是学生道德学习的生动教材,教师的言行举止、理想信念、待人方式、人格魅力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应该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极高的亲和力。要使教师认识到德育渗透工作与学科教学工作并不矛盾,德育教育塑造健全人格更会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从而提升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能够自觉地、有计划地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更好地教书育人。
二、因材施教抓落实,因时制宜促成效
学科教学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主体部分,历史学科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由于不同年级、不同章节的教材所蕴含的德育内容不尽相同,德育渗透的侧重点也不同。教师要充分挖掘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资源,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章节教材的特点,找出学科教学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使德育内容与历史学科知识有机地结合,与学生的成长有机结合,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德育渗透内容。渗透内容立足于有明显道德教育意义的社会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积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必须有计划,要遵循其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的位置、层次、地位来安排教学过程,随教学进度随机渗透,做到有的放矢,使德育自然而然地融于教材之中,把德育工作像教学内容一样去完成,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让学生在接受科学知识的同时,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例如:在讲授中国近代史时,要通过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日本制造的旅顺大屠杀、八国联军在北京的罪行等侵略行径的讲述,告诫学生要牢记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史,深刻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使学生树立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为国家、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学习的豪情壮志,逐步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人生理念。在学习科技史时,通过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讲述,结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展示的场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古今中外科技成就的比较,使学生了解到当前我国科技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多种方式促落实,典型案例来示范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在编选课堂练习、布置课后作业、考试命题时选取有教育意义的素材,使学生在训练和考试中受到思想教育。教师还可以通过影视作品展示、乡土德育资源介绍、历史故事演讲比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手段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印象,使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乡土历史是学生身边的历史,教师通过对当地著名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讲述,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促进学生对家乡历史发展的认识,激起他们对家乡现状研究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家乡、与祖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培养他们为建设家乡的美好明天和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努力奋斗的志向。学校通过组织开展德育渗透教学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教学,通过听课、评课活动,研讨渗透的方法,汇编学科渗透德育的优秀教案、论文,作为教师渗透德育教学的范例,促进全体教师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水平的提高。
四、以生为本促内化,实践体验成自觉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对象是学生,德育渗透的过程,其实就是“通其情,达其理,导其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学生的心理发展、年龄特点等实际情况,充分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或实物,辅之以充满情感色彩的语言去影响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唤起学生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情感,树立道德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最终由学生自己完成知、情、意、行的转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德育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换位思考,自己得出心理体验,避免说教式的教学形式。这样才能使学生对真理的认识深深的植根于自己的内心世界,转化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在行为、举止方面,以及待人接物中表现出来,才是真正实现了由知到行的转化。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意识形态话语;知识精英话语;平民实践话语;大众诗性话语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与实验此起彼伏,轰轰烈烈。值得关注的是,与丰富多样的改革实践相伴随,教育改革的各类思想与主张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是,任何真正的教育思想必然源自于主体自身的一种教育生命运动,必然是主体自身教育生活史的产物与延续,必然是其自身教育生活世界的真实写照。或者说,“与教育相关的活动主体生存方式的复杂性、多样性和流动性,决定了教育思想的丰富性及其表达主体的多元化。由于主体认知模式、知识结构、理论取舍、价值判断的差别以及主体把握教育的视域的不同,必然形成各不相同的话语内容和话语方式。”在笔者看来,根据话语主体、话语内容和话语风格的不同,这些既成的教育改革思想与主张大致分属于“意识形态话语”“知识精英话语”“平民实践话语”和“大众诗性话语”四种基本类型。探讨这四种话语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有助于构建一个关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话语认知框架。
一、意识形态话语:政治深度介入教育
在学术思想史上,“意识形态”一词一直具有贬义(否定性)与褒义(肯定性)两重色彩(属性)。其中,在中国的政治文化传统中,对其作贬义界说和理解的较多。人们往往认为意识形态就是一种专制或虚假意识,是国家机器强加于民众的思想系统,功能在于辅助政治和文化垄断。本文主要是借用“意识形态”这一概念的中性意义,用以指称某一个人、集团的一整套主张、理论与目标。它并非静止,而是随着时空的变化而转换,其重要作用在于可以统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凝聚人心、规范生活。
教育改革中的“意识形态话语”是国家、政治、权力深度介入教育的结果。在教育泛政治化的年代里,“意识形态话语”必然垄断教育改革的整个话语系统。一般情况下,“意识形态话语”往往以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文件的形式出现,有时也会以领导人语录、政府工作报告或宣传口号的形式出现。在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这一宏观背景下,诸如《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78)、《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7)、《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等一系列重要文件,都明显携带着“意识形态话语”的诸多特征。
我们知道,教育与个体的生存发展休戚相关。同时又决定着民族兴衰、国家命运。反观人类教育现象史和教育认识史,国家意志和政治家的个人抱负总是占据着重要角色。在“政教合一”体制下,统治者对教育的影响尤其广泛而深远。国家性、阶级性是教育所具有的本质属性。但必须警惕的是,执政者的思想常常走向封闭、保守,“意识形态话语”常常走向极端而进入死胡同,进而将一些大话、空话、套话等固化成“金科玉律”般的口号。一般来讲,“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自己的历史和生存境遇来看问题、做事情和写文章。任何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者、研究者、理论家,都是一个具体、丰富、真实的人,都是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和历史境域中的人。他总是也只能以其特定的方式来把握人类生存经验某一特定方面的意义和过程”。并不否认,历史上有不少政治人物都对教育富有洞见和热情。但是,高高在上、长官意志乃至一意孤行的直接恶果便是拒绝对话与自我反思,以至很多政策、条例往往劳民伤财,在推行的过程中滋生诸多不幸。这一现象,在民主、自由精神发育不良的社会里尤为普遍。以此为参照,由政府发起和推动的各级各类教育实验改革,在实际推进的过程中之所以出现诸多实践偏差的根本原因,便一目了然。
二、知识精英话语:学术深度介入教育
这里的“知识精英”主要用以指称“学院派教育研究者”,即那些以教育科研为业、为生的理论工作者。与其他领域的知识精英一样,占有特定的教育话语权是他们维持职业地位和获得学术声望的重要前提。一般来说,真正能够显示一个时论水平的应该是“知识精英话语”。但是,这一假设在教育领域却常常受到质疑和讥讽。多年来,尽管教育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手段和职业生存方式一直受到批评,教育理论的实践性、解释力屡遭诟病,但直到如今,整个教育科研制度和教育科研文化却没有多少改良,教育理论的内在品质和话语类型也没有发生太大变动。
教育学的学科水平、发展现状差强人意,已是不争的事实。总体上讲,中国教育学属于“舶来品”。从最初学习日、德、美到后来全面仿苏,因为特定的历史原因,教育学中的“知识精英话语”往往离不开大量的翻译著作。但是,回顾近百年教育理论发展史,仅就所引进的国外教育思想而言,从凯洛夫到巴班斯基、维果斯基,从杜威到布卢姆、加涅,他们的言论得到广泛引证,被奉为经典,以至可以在中国土地上生根发芽的教育学家屈指可数。不得不承认,限于既成的教育科研范式和僵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眼下教育理论的主导性话语已经被简化为一套通用的“公共教育学教材”,编者的姓名轮番更替,但内容和风格却基本雷同。更糟糕的是,在这套“公共教育学教材”老化为大众知识、公共知识、集体知识的同时,越来越显得空洞、枯燥、乏味,其中没有作者的个人生活,听不见作者个人的声音,作者的个体生命严重缺位。这种形态的话语体系所反映和塑造的只能是整个教育群体的模式化思维方式,对于一个个具体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工作者而言,已经很难从中找到思维的兴奋点和富有意趣的对话主题。
毋庸置疑,话语总是特定主体的话语,总是用以表达特定主体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即揭示特定主体的现实生活世界及其生活世界的特定意义。值得赞赏的是,为了应对教育学研究所面临的危机和挑战,更为了探索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可行路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大学教师以及科研院所里的理论工作者开始走进中小学,组织开展了以行动研究为旨趣的各类课题活动。在理论与实践互动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创造性地研究现实问题、针对教育发展的特定领域著书立说的专家学者,且相继建构了一系列富有本土文化特征、具有独立见解的教育理论框架。正是基于专家学者由“书斋”走向“田野”这一教育科研范式的转型,集“教育思想主题化”“理论实践互动常规化”“基地实验改革制度化”三位一体的“教育科研共同体”初见端倪。随着这些教育科研共同体的自立、自为、自主和自觉,期待已久的“当代中国教育学派”已具雏形。目前,这些学派都拥有各自的代表人物和相对稳定的研究群体,都已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主张和实践路径,且分别在不同层面上对中国基础教育产生了一定影响。
当然,这里并不否认,在其传统意义上,不少学派都是局外人对局内人的称呼,被命名为某一学派的那些人也并不一定认同这样的称谓,甚至一开始也无创建学派的明确意图。但是,从比较宽泛的意义上来看,学派可以用来指称某一学术共同体的理论主张、行动目标、学术立场、话语风格和科研方法等,即为某一特定共同体所遵循的基本范式。这是本文对“学派”的基本界说,而且可以期待的是,这些派别之间的学术争鸣、派别内的新陈代谢会为基础教育的有效变革贡献独特的科研范式和实践智慧,并将为1l世纪初的中国教育改革撑起一片新的天空。
三、平民实践话语:生活深度介入教育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言说方式直接源自于一个人的生存方式。“话语”一词除具有通常所说的言语形式之外,还内含着主体生活的基本规范。简言之。话语属于文化领域的范畴。近些年来,行动研究和校本教研兴盛,随着教育研究行为的“群众性”“应用性”和“实践性”转向,以“常识化”“口语化”和“生活化”为主要特质的“平民实践话语”闪亮出场。其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就是,网络论坛、教育博客的涌现以及教育叙事、教育随笔的热闹登场。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教育实践集团(主体为一线教师)要求表达自我生活的必然产物。毋庸置疑,与“知识精英话语”所蕴含的“经院文化”相比,“平民实践话语”更是一种原生态的“底层文化”。
生活世界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了不同主体教育理解的多样性、复杂性。很久以来,“平民实践话语”一直是一种边缘性话语,在主流教育媒介中长期“缺席”,很难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表达空间。持久的压抑和沉默使该话语主体迫切需要一种便捷的、能够真实反映自身生存状态、能够洞察与倾诉自我心理并传播自身文化的载体,而网络论坛、教育博客及教育叙事、教育随笔等恰恰应时应景地满足了这一需求。它们特别有利于以实践者的视角去观察事物,反映实践者独有的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展示实践者的风采,发出实践者自己的声音。不可否认,教育世界本是理论集团和实践集团共同的世界,这个世界的话语权不应该由知识精英、教育学家所独霸,这个世界不应仅有玄谈、指责和自娱自乐的声音,还应有实践者那充满艰辛、无奈乃至富有弹性和质感的教育吟颂,尽管这些话语常常花开花谢、自生自灭。事实证明,网络论坛、教育博客已经成为传播和构筑教师文化的重要介质,教育随笔、生活日志已经成为传播和构筑教师文化的有效通道。否则,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各种负面的声音,尤其是一线教师的声音只能作为他们茶余饭后的休闲和慨叹,而不可能成为学院派的反省资料,更不可能上升为各级行政部门的决策依据。
已有的话语实践证明,尤其是教育叙事研究(生活体验研究)的结果显示,教育实践工作者欲从理论集团的统治下解放出来,首先必须解构和颠覆的就是学院派的所谓学术(理性)话语(语体),倡导感性生活话语,取得自己的话语权。历史上,实践集团自身文化曾一度缺失和低迷,原因就在于受理论集团的语言的压迫和操纵,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话语系统。因而,在主流的教育刊物和杂志中,标准性、权威性话语总是以知识精英话语为主,而表现教育生活的平民实践话语总处在知识精英话语的霸权之下。值得高兴的是,论坛、博客、随笔、日志主动承担起了建构教师文化的重要使命。
总体看来,今天的教育叙事文本已与以往的格调和表达策略有很大不同,主要表现在报道的内容开始聚焦真实生动的教育生活。更多的目光开始关注实践主体的生存状态和价值观念,进而在相当程度上为实践主体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话语空间。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如果一位内行教师、富有创造性的教师在结束其一生的创造活动时,把他在长年劳动和探索中的一切成就都带进坟墓的话,那将失掉多少珍贵的教育财富啊!我真想把教师的日记当作无价之宝珍藏在教育博物馆和科研所里。”仔细想来,这段话非常深刻地揭示了“平民实践话语”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四、大众诗性话语:情感深度介入教育
情感是一个辐射教育活动全过程的动力性要素。没有积极向上的情感,便没有真实可靠的教育。情感是教育话语诗性品格的核心所在,回避、抽空了情感的教育话语,只能是浮泛、空洞、没有生命意义的说教。整体上看,“大众诗性话语”是一种情感溢于其中的话语,它简明如神喻,朴素如常识,直指事物本质。教育理论中的“大众诗性话语”是一种富有“体验性”,但更富有“哲思性”(内核为“超越性”)的话语。其中,贯穿“体验”与“哲思”的一根红线,便是对于教育的真挚情感。教育情感具体而鲜活的两种存在形式就是教育批评和教育改造(行动)。教育批评指向过去和现实,教育改造(行动)则指向脚下和未来。
相比较而言,“大众诗性话语”是对意识形态话语和知识精英话语的突破与创新,它反映“底层经验”,但又不囿于一般的教育常识和常理。如果将“知识精英话语”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客观性”“普遍性”和“价值中立性”的话,“大众诗性话语”的基本特征则显示为“文化性”“境域性”和“价值性”。从结构特点和交际功能上看,在关于教育改革的话语谱系中,“大众诗性话语”是兴之所至,有感而发,诙谐、机智、随性,因而最具灵活性和多样性。从发生学的角度看,无论是知识精英话语、意识形态话语还是大众诗性话语,皆以平民实践话语为基础和根源。但是,知识精英话语往往沉溺于经院而不自知,意识形态话语往往自以为是而走向独断和专制,唯有大众诗性话语可以穿透理论、政策和实践之间的屏障,在各类话语的权利分割中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在中外教育文献中,诸如《论语》《学记》、陶行知的《中国教育改造》、洛克的《教育漫话》、卢梭的《爱弥儿》、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步曲》等都是关于教育的真情言说,都可谓“大众诗性话语”的典范之作。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就是对教育充满激情和梦想,富有人道、人性和人情,文笔流畅而美妙,思想深邃而生动。这些基于真实的教育场景而生发的思索与表达,可以是诗词、隐喻、故事。也可以是随笔、箴言或散文;它不仅脍炙人口,充盈着语言的魅力和理性的力量,而且映照着话语主体的人格与情趣。
这里并不否认,那些习惯于“标准化”理论产品的“制造者”和“消费者”,往往对“大众诗性话语”心生狐疑,甚至贬抑和拒斥,认为缺乏“严密”的“理论体系”,不符合传统的“学术规范”。这一偏见尚有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去批驳与修正。其实,由于教育的复杂性以及与教育相关的活动主体生存方式的多棒性,不同的活动主体往往从不同的立场与角度去探讨教育的本质和规律,这必然形成内容与样态(主要表现为话语方式)各异的教育思想和认识。“大众诗性话语”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其实践性、灵动性和开放性,其根本价值就在于可以适时地介入现实,并把焦点定位在教育的热点和难点上,直逼时代的核心问题。因此,从当前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现状来看,紧缺的正是能够尊重现实、激发梦想、建设重于批判的“大众诗性话语”。
总之,教育生活造就了教育话语,而教育话语也在洗练着教育生活。目前,对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及其关系进行话语分析,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佐藤学在《课程与教师》一书的开篇写道:“教育的实践借助话语得以结构化。用怎样的话语构想教育的目的与主题;用怎样的话语构成这种实践;用怎样的话语实现这种过程;用怎样的话语赋予这种过程中发生的变化;用怎样的话语去反思、表达这种实践的经验,这一连串用话语所构成、所实现、所反思、所表达的活动,就是教育实践。”“把教育视为这种话语实践的立场,有可能使得教育学研究成为一种以话语为媒介的意义与关系的重建的实践。”一般认为,话语是思想的表现形式,话语的界限意味着思想的界限,话语的贫困意味着思想的贫困。但是,真正理想的教育改革话语不在于一次性完成,而在于不断地生成;不在于终结某个理论体系,先知般地把真理交给教育的改革者,而在于不断地打开思考之门,在思考中行动,在行动中修复、完善和创新。不仅如此,真正的教育实验改革。必然以责任和使命为根本动力,离不开政策主体、理论主体、实践主体等多元主体的真情投入和对话、互动。我们有理由相信,“大众诗性话语”所特有的言说方式和传播优势,必将在理论建设和实践创生两个维度上对当前的各类教育改革具有启迪和引领作用,并将对中国教育科学的未来研究范式产生积极影响。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张荣伟,朱永新。试论教育思想表述的话语困境[J].教育研究,2004(4):22-27
[2]张荣伟。当代基础教育改革[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3.
实验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遵循“三个面向”的原则,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教师要朝着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吕叔湘语)。
一、实验内容:
1.课堂教学六课型。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核心,共有六种课型:总览课、导读课、自读课、扩读课、自结课和作文课。
(1)总览课:(一课时)即单元预习课。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单元提示及各课的训练重点、预习提示,掌握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训练重点。预先下发预习表格,学生完成表格中的各项要求,有困难的部分可让学生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部分可填入表格中“疑难问题”一栏中。教师汇集学生疑难问题,进行备课,做到心中有数。
(2)导读课:一般是一课时,共分为五大环节。
内容安排时间活动形式课前五分钟口头训5分钟左右动口说练基础知识部分5~8分钟左右动脑记,动笔写,动
口说阅读分析部分20~25分钟左动脑分析,动口说
右知识迁移部分8分钟左右动脑想,动笔写,动
口说
A.口头训练:授课前5分钟,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口头训练做到有计划、有目标、定内容。各年级根据学生实际订好训练计划,要求学生口头表达观点明确,语言通顺流畅,词语运用正确,叙事完整,声音洪亮,内容可配合教材确定,说一个故事,刻画一个人物,写一段风景,说明一个道理都可;还有学习古诗、文言文、警句,让学生背一背,说说含义。形式多样,可分小组谈,也可个人说。对于说得好坏师生都可评论,对于学生口头训练情况,小组长做好记录。
B.教师指出课题后,可提出学习目标,或指导学生找出本文的学习目标。(动脑的训练)
C.基础知识:学生拿5~8分钟时间自己完成下列内容:①写出作者、主要作品、出处、文章体裁,并通过默读记住(动手写的训练)。②默读课文提示,了解写作背景(动脑的训练)。③运用字典或其他工具书给生字注音,解释生词。个人解决不了的,可小组讨论解决(动手、动口训练)。
这样,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全由他们自己解决,真正“物”归原主,教师绝不包办代替。
D.阅读分析部分:
①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找出课文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课文的思路和中心意思,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②从课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段落,生动形象的字、词,并说出“好”的理由。
③分析文章结构、中心的表达、运用手法等。
以上几个问题都属引导学生动脑、动口的训练,可采用教师设计思考训练题的方法,然后,小组讨论,做出解答。
一堂课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设计的思考训练题质量的高低。“讨论要点或讨论提纲都得在事前有充分的准备”(叶圣陶语)。讨论提纲,像一条线索,既要贯穿教材,又要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它要突现教材的训练目标和各知识点,具体见下表:体裁训练题设计要点训练题设计依据记叙文文章的选材、布局谋篇、运1.课文前面的训
用的主要手法练重点议论文中心论点、运用论据和论2.课后的思考练
证方法与过程等习题说明文事物的特征、说明方法、说3.课文的教学目
明顺序等标
训练题设计的难度以中等生为着眼点,三个左右题目为宜。如为《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设计的训练题:
①作者表明观点提出主张的是文中的哪句话?(即文章的中心论点)②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个主张,应从几个方面理解?(即道理论据)③文中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论证过程)
问题提出后,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巡回检查,或蹲点包组,搜集各种信息,教师及时反馈纠正。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一般性的问题,学生自己做。
②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讨论做。
一篇课文,一般就一个(在设计上统摄全文,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师可完全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抒己见。“撒得开”,但一定要找准时机“收得拢”,画龙点睛,确能收到“柳暗花明”“茅塞顿开”的效果。
③难度大的问题,学生课后做。
如《一面》,学生提出:“从鲁迅的一生来看,为什么说他是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教师一时难以完整解答,可留下鼓励性的语言。
以上做法,改变了教师在课堂上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做法:如划分层次,分析段意,讲析课文,总结主题,归纳写作特点等等。条条框框式的教学没有了,而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对教师千变万化的教学方法有一种新鲜感,怀着极大的兴趣进行学习,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学生脑、口、手并用,这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以练为主,并不否认教师的“讲”,这种讲要少而精,所起到的作用是“点拨”、是启发,而不是面面俱到,只有如此,才算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E.知识迁移能力训练部分。
紧扣教学目标,进行能力训练,可用类比的方法,系统梳理所学知识。由学生完成下列内容中一项或几项:
①与学过的课文相比较,找出异同点;
②说出对本篇课文的看法和学习收获;
③运用本文或本单元的一组优美的词句,说出一个小片断;
④运用本文的主要表现手法或结构框架说一段话;
⑤说出自己是运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学习的,自我表现如何?
总之,以上三大部分总的要求是,基础知识:教师提示,学生练习;阅读理解;师生质疑,讨论解答;知识迁移:扣紧目标,集中训练。
(3)自读课:(一课时)首先指导学生学习课前的自读提示,弄清学习目标及重点、难点,然后放手让学生读读、说说、写写、议议,完成教学目标,最后做课后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扩读课:(一课时)每上一篇导读课文后,加4~6篇阅读文章,主要是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自读课本。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运用精讲课文时获得的种种知识和能力,举一反三,扩大阅读量。这不但可以巩固和扩大所学的东西,而且可以充分发展自学能力,增加学习语文的兴趣。初中阶段扩读篇目可选500篇。
(5)自结课:(一课时)针对总览课提到的目标,如知识点、重点、难点等,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查缺补漏,复习巩固,并通过填知识网络图表,使所学内容系统化。还应运用训练题组,进行单元检测,由学生交换批阅,反馈存在问题,师生共同订正,完成本单元的教学任务。
(6)作文课:我们认为:“作文”主要是由学生“读”出来的,“写”出来的,教师的“批”只是起了“导”的作用。指导课做到指导、写作、批改一体化。
①每学期开始,教师根据大纲要求及教材内容,制定作文教学计划,指导学生作文要求做到“序列化”,拟定作文题目应有针对性,学生运用相应的写作套路。
②根据作文题目,结合学过的写作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写作目标。学生口头谈文章大体框架、内容,十五分钟左右。
③学生作文约五十分钟。
④作文的批阅,一改过去全批全改的做法,采取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20分钟),把学生的习作人手一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统一指导下批阅。为了统一标准,可先由教师读一篇习作,师生商讨打好分数,然后小组内互相批阅,写好批语,打好分数。第二种方法,教师先浏览全部作文,有目的选出其中一两篇,师生一起共同批阅;最后请学生对照别人的文章说出你认为自己的文章好在哪里,差在哪里,哪个地方你认为怎么改会更好。
⑤教师小结,总结成绩,指出存在问题。学生重新整理自己的文章。
这样,学生互相学习,共同前进,写作水平和鉴赏水平不断提高。
2.加大训练力度,提高学生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良好习惯,才能真正学到本领。”为此,学校制定了阅读及训练计划,整个初中阶段,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要做80小时“说”的训练,除教材外,要阅读800篇文章(约一千五百字为一篇);除正常作文外,要抄或写25万字的文章;硬笔书法练习近十万字;自办手抄报80期(版面为8K纸一张);学习古诗240首,文言文80篇;警句160条;阅读《语文周报》和校报《向阳花》;参加朗诵会、口头作文比赛等。其具体实施办法是:
(1)学校设语文实验室,每周学生在实验室学习两节课。旨在有计划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通过摘抄、仿写、谈体会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选取学习内容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与教材的课文相结合,选取所学作家的其他作品;二是与写作相结合,根据不同的年级选取与教材对应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三是与知识积累相结合,优美的词语、精当的修辞方法、丰富的风土人情等都是学生涉猎的对象。
学习方法以自学为主,适当组织交流;以写读书笔记为主,适当进行仿写或写读后感。
(2)学校在校园里设壁报栏,各班皆有自己的园地。每生每两周写一期手抄报,选好的张贴在自己的园地里。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学校定期进行评比,表扬先进。
通过自办手抄报,学生进行了各种技能的训练:要发表直抒胸臆的文章,要选登必要的警句,要介绍各种小知识,这就“逼”着学生进行选材、进行构思;为了搞好版面,学生得设计报题,得装璜版面,甚至为了安排好版面还得进行字数、版面面积的计算;当然,给人第一印象是字写得如何,一定要把字写得端端正正、清清楚楚……办好手抄报,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3)为了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语文教师推荐硬笔书法字帖,让学生临摹。每周写400字,学校专门印刷硬笔书法纸,每张100字。年级、学校定期进行评比、经验交流和优秀作品展览。常言道“字无百日功”,通过持之以恒的书法训练,一年下来,学生的书法水平大有长进,我校陈娇等5位同学在高密市教研室举办的初中学生硬笔书法比赛中获一等奖,学校获优胜单位奖。
(4)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靠什么?靠知识的积累与写作训练。我们充分利用到实验室读书、课外读书、课堂上学习等机会让学生多读多写,要求学生每天抄或写四百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低年级一入学,在读书时让他们多摘抄、缩写、扩写,年级高一点了可多进行作文训练,学习读过的文章的写法。1995年开始进行实验的班级,现在是初二年级了,学生的口头作文、写作水平明显高于以往年级同期的水平。
1996年我市举办的初中生口头作文竞赛,我校杜聪同学获一等奖。在高密市国税局与高密市教委联合举办的“税收连着千万家”征文中,我校王晓林等四名同学获奖。在高密镇教委组织的《我与三刊三报》征文中,赵晓华等五名同学获奖。
(5)为了有效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充实课堂五分钟的训练内容,学校补充了部分学习内容:古诗100首,古文100篇,警句100条。要求学生每周学两首古诗、一条警句,每两周学一篇文言文。对古诗、文言文的学习,要求学生认识生字,理解词义,掌握文章大意,背诵其中一部分。学习警句,要求学生能理解含意,能背诵,在口头作文或写作中正确引用。
二、实验效果:
本课题的实验从1995年1月开始在我校实验。1995年10月高密市语文教改现场会在我校召开,语文教改已具雏形;1996年6月山东省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在我市召开,我校为大会提供了现场,并做了经验介绍,受到了与会专家、领导的好评,并指出了今后努力方向;1996年10月,我校又作为语文教改实验单位,参加了潍坊市综合文科研讨会,并向大会提交了书面材料;1996年12月又被评为“高密市语文教改特色学校”。现将实验效果总结如下:
1.通过改革实验,老师们彻底地改变了旧的教学观念,培养、锻炼了一批语文骨干教师,他们在教育教学思想与理论、教法改革、自身的业务素质等方面均有很大的进步,为下段深化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以练为主”的改革,老师们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上大做文章,加大了听、说、读、写训练的力度,让学生从读中学读,从写中学写,从听中学听,从说中学说,在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中,提高语文能力。
实验班的一次口头作文课上,作文题目是《谈写作》,老师要求学生用课文《说勤》的写法写一篇议论文,十分钟后学生争相发言,他们的观点明确,而且劳征博引,论据确凿有力,充分显示了良好的阅读修养和活跃的思维素质,获得好评。
对我校给水排水专业现状的分析,通过对建设部评估标准的学习。深刻的认识到评估工作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实验室条件落后;部分教学资料有待改善;教学文件、教学档案等亟待整理,迎评准备时间短,工作任务重。通过调查,截至2010年6月,已有19所高校通过建设部高等教育司给水排水专业评估,包括清华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河海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广州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沈阳建筑大学、长安大学、桂林工学院、武汉理工大学、扬州大学和山东建筑工程学院。
一、我院给水排水专业基本情况分析
1招生情况
相比较调研院校,我校给水排水专业招生人数较少,年平均低于60名。在目前良好的就业形势和学院较好的师资配备条件下,适当考虑专业扩招。
2师资情况
我校市政学科专职教师11人,高级职称8人,博士8位,在读博士2位。与调研学校对照情况如下图。
3实验室使用面积、资产及实验开设情况
我校给水排水实验室新建面积400余平米,新购置设备总资产150万元,相比原有实验室面积狭小,设备陈旧的现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与调研院校相比较,实验室资源仍旧有限。
目前开设实验课不能满足专业指导委员会教学大纲要求,实验开出率仅为50%,实验类型单一,除开设少量操作和演示实验外,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的缺乏导致实验教学缺乏特色。在新建实验室落成和新增设备到位的情况下,教学状况将有所改善,但由于实验项目增多,学生小组化,为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实验药品、玻璃器材等消耗必然增加,建议增加实验教学经费投入。
4图书资料
图中1-长安大学;2-扬州大学;3-山东建筑大学;4-兰州交通大学;5-浙江工业大学。由调研发现,给水排水专业相关图书资料分为校图书馆藏书和学院资料室藏书。图书资料包括中外文图书、中外文期刊和工具书(包括规范、手册和标准等)。调研高校中一般校馆藏中外文图书都在2万册以上,我校馆藏图书相对较少,需要进行补充。在调研高校中,学院图书馆藏书数量相对校图书馆少,但期刊和工具书等教师、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资料则较多。我校应适当借鉴这种分布格局,学院图书资料室藏书应该满足教师、学生对设计手册,设计规范等工具书的使用需求,确保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每2-3人拥有一套设计手册。
我校图书馆馆藏与给水排水专业有关图书种类和册数之少,与我校的教学、教育水平和社会声誉不相称,与调研院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建议学校每年的购书投入中将给水排水专业类图书比例放大,或者每年投入10~20万专门用于购买给水排水专业相关图书资料,并保证中英文图书比例。
建议教师、学生常用规范、标准、设计手册和期刊等资料集中放置学院图书资料室,保证使用方便。在满足建设部给水排水专业评估要求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和毕业设计需求量,建议学院购置一定数量的工具书。
5课程建设情况
与调研院校相比,我校课程建设处于起步阶段,2010年启动水泵与泵站和水质工程学优秀课程建设,2项教改项目。目前无已完成教改项目,无精品课程,无教改论文,在评估准备阶段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建设。
6实习基地
截至2010年,给水排水专业实习均在杭州市开展,实习经费严重不足。
从深化认识、拓宽知识面的角度,实习基地需要进行补充,到国内其它省市具有特色的示范工程基地进行实习在目前经济、科技发展迅速的形式下显得尤为必要。
7国内外学术交流
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到浙江工业大学进行讲学或其他教学、学术交流对于学科建设和宣传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评估工作思路
专业评估工作是一项复杂和艰巨的任务,必须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开展工作。就硬件而言,通过上述比较可以看出,我们存在先天不足,因此学校、学院要加大支持力度;就软件而言,我们要耐心细致开展工作,查漏补缺,完善各种资料。具体思路如下:
1加强实践教学,保留原有实验室
我校给水排水实验室新建面积400平方米,新购置设备总资产150万元,相比原有实验室面积狭小,设备陈旧的现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与调研院校相比较,实验室资源仍旧较少;且由于新建的实验室是临时建筑,在评估专家看来,学校重视程度不高。因此要求保留原有实验室。
2补充校馆藏图书、学院图书资料室藏书
调研高校中一般校馆藏中外文图书都在2万册以上,学院图书馆藏书数量相对校图书馆少,但期刊和工具书等教师、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资料则较多。我校应适当借鉴这种分布格局,学院图书资料室藏书应该满足教师、学生对设计手册,设计规范等工具书的使用需求,确保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每2-3人拥有一套设计手册。因此我校馆藏图书和学院图书资料室藏书需要进行补充。
对学校现有图书资料调研,包括中、英文图书,中、英文期刊,标准、规范等工具书,了解现有图书的种类和数量,目前已经进行了部分调查。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库等途径,对馆藏图书提出补充目录,并进行经费预算。
3增加教改项目、优秀课程建设项目的立项
与调研院校相比,我校课程建设处于起步阶段,2010年启动了水泵与泵站和水质工程学优秀课程建设,网络课程,2项教改项目。目前无已完成教改项目,无精品课程,无教改论文。因此在评估准备阶段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学校、学院在市政学科该类项目申报过程中,要继续倾斜。
4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增加实习经费投入
给水排水专业实习均在杭州市开展,实习经费严重不足。从深化认识、拓宽知识面的角度,实习基地需要进行补充,到国内其它省市具有特色的示范工程基地进行实习在目前经济、科技发展迅速的形式下显得尤为必要。近期计划联系上海、南京和杭州等地原水公司、自来水公司或污水处理厂,协商建立8~10个校外给水排水实习基地,聘任基地工程师作为校外专业指导教师,完善实践教学。
因此评估期间,要新建3~4个实习基地,增加实习经费至500元/年/生。
5修订教学计划,适应新的教学改革体系
贯彻落实教育部及全国给水排水专业指导委员会提出的相关教学内容要求,以及学校对于工科专业的教学计划制订规定,坚持“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强化个性、注重创新”的办学思路,采纳学校在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参照这次调研几所高校和其它高校的培养计划,对部分课程培养计划进行修订。
按专业指导委员会提出的课程体系设置课程,以保证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结合学生的个性及就业、升学需求实行因材施教,尽量增加选修课的类型和数量;增加工程实践环节及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工程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协助学院教学秘书进行教学计划修订,进行如下工作(一)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程教学中,将有一定教研成果的教师纳入到授课教师中;(二)实验课学时适当增加,以增设实验内容和项目。
6加强教学基本文件建设和教学档案管理
适时修订课程教学大纲,编制包括实验指导书、实习指导书和设计(论文)指导书在内的实践性环节教学指导书,制订课堂教学、实践性教学等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包括试卷、教学大纲、教学安排表、课程安排表、教案、学生成绩等日常教学文件,各类实践教学环节执行过程中的申报及审批记录等。同时做好试卷、课程设计、实习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成果的归档和保管。
长期以来,语文学科的发展一直为低下的教学效益所困扰。对此,我校语文教改课题组教师通过学生学习状况调查以及对自身教学过程的反省,发现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益低下主要反映在两方面:一是过多机械训练和过多分析,引起单位内容教学时数浪费;二是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褪去色彩的内容引发不起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流于形式。此两种,尤以后者为根本原因。
对此,课题组决定精减课时总量,“让学生用比别人少的时间学完课本”。一方面,实验教师以现时学生生理特征和智力水平为依据,减少单位教学内容的用时。如将汉语拼音教学由通常的8周浓缩至3周完成,以及适量增加识字量为阅读提前作准备等举措,均收到较理想的效果。另一方面,实验教师将部分时代间隔远、学生较难理解的课文,以泛读、速读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经试验调整,我校常规课程精减为原课时总量的50%。“用比别人少的时间学完课本”,为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综合能力提供了足够空间。
“课本之外,学生更需要些什么”,这一直是我们课题组教师思索的焦点。通过对学生个案调查,我们发现,由于受家庭及周边环境、影视等媒体影响,如今的小学生对社会实际问题的了解和关注程度是前所未有的。而现有教材的时间滞后和空间狭窄,与学生个体成长需求形成鲜明反差,除了“听、说、读、写”之外,学生的情感体验、知识面开阔、眼界拓宽、对事物认知的形成有效判断等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引不起兴趣的内容,最终成为学习的负担。
为此,课题组教师大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开设学生自选课程,由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将自己喜爱和感兴趣的作品推荐到课堂上,再加上教师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精选文章,由课题组汇编成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自选辅助读本,使一大批学生喜闻乐见、充满情趣的作品跃入学生的视野。
在对现有的教材补充完善之时,我们课题组教师还认识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但有赖于兴趣的引发,还需要在学生自觉的交际活动中得到激发和形成。为此,课题组为学生设计了系列活动课程。从低年级的“自我推荐”、“讲身边小故事”,中年级的“自编故事”和“辩论赛”等,丰富多采的课型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的交际与思维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由翱翔,各种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挖掘培养。
就以“辩论赛”为例: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往往只能按照教师精心设计和期望的轨道,“小心翼翼”地进行,不能有所偏离。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受到抑制。然而,从辩论课中,我们则看到:无论是辩题的确定,论点的选定,还是正反双方人员组成,学生不必履行课堂教学中的循规蹈矩,可根据辩题,自由选择观点,收集材料,并精心加以组合。这些无不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进而为了使本方的观点获胜,在分头各自准备收集材料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开会讨论、交流;删选整理材料;设想各种情况,研究制定对策。这种在一般教学活动中较难实现的“积极参与、交往合作”的效果,在辩论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辩论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比课堂教学更广阔的展现自我的舞台。在辩论会上,学生把平时“唱主角”的老师“冷落”在一旁。学生不必对自己的问答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老师的意愿而顾虑重重,学生也不必受选举手后发言的纪律约束,对各自所持观点,可根据自己已知的事实,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起或事先精心准备好的事例,畅所欲言,阐述观点。同时,对对方所执观点,合力进行驳斥。在双方的唇枪舌战之中,学生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成就欲得到了满足,师生间、学生间的主动交往也增加了。
随着辩论课的进行,我们还惊喜地看到:孩子们内在的潜能、智能得到了挖掘、拓展和培养,稳定的心理素质、冷静的头脑、敏锐的捕捉力、应变的智慧、出口成章的口才、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逐步形成。更让人高兴的是:学生们学会了表达感情,学会了交流思想,学会了运用语言,学会了自己学生,学会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我们想:这些综合能力培养不正是素质教育实施的目的所在吗?
(一)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和滥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这里包括两种僵化的教学模式。第一种是,有的教师授课,还在搞满堂灌,唱独角戏,不能开展活泼多样的教学方式,也不能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课堂上没有交流,没有讨论,没有互动,没有合作,感受不到学生的思维,把学生当成了简单的传声筒和教师话语的接收器。第二种模式是,片面地过量地依赖和滥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认为不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是保守,就不是教改。不管什么课程,都要使用电子课件。为此,教师都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心制作课件,但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有的课件成了绘画绣花、课本搬家,画蛇添足,或只是起到了代替小黑板的作用;有的教师为了展示精心制作的课件而砍掉了本该由学生去解决的内容,使学生成了观众,难以把该学的知识和自己的学习有机地结合好。有的老师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用课件代替了必要的讲解和内容推演的过程。学生想做个笔记都不跟趟;有的课件因制作粗糙,链接不好,弄得讲课教师在课堂上手忙脚乱,漏洞百出,甚至成为累赘。更有甚者,有些学校评选精品课,不是看实际教学效果,而是看你有没有电子课件。例如有的老教师教了三十多年的历史课,教学上很受学生欢迎,桃李满天下,却因为没有电子课件失去了被评为名师的资格。可见,这样的学校在教学评价体系方面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和误导。事实上,在许多学校,虽然制作了许多精良的课件,但并没有也没有条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只不过把课件当做教师的一种表面的要求或作为评教条件的一种摆设而已,而实际上却根本没有应用在教学上。
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像以上这两种简单的教学方法都是违背教学宗旨的,起不到多少真正的教学作用。过后,没让学生学到多少有价值的知识。满堂灌式的教学给学生的感觉就像看了一场枯燥的独角戏,而滥用教学多媒体课件仿佛就像学生看了一场图片的流动展览。
(二)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片面性和单一化
对学生学习成效的的考察,高等院校历史课的考试内容,多以学生死记硬背、不加思考的记忆性知识为主,缺乏对历史分析评价能力和唯物史观的考查;在试题设计上,一般只有填空、解词、简答、论述、判断等几种常见的题型,很少有分析活动与实践活动的考查。考试题目的设计日益趋向于简单化、公式化、程序化;评价模式仍以考试为主,不管是专业课测评,还是公共课测评,都是笔试。在确定学生的总评成绩时,往往是只以一次或两次闭卷考试的分数来做定论,看不到学生的潜在能力。这种考评体系不仅弹性小,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水平,而且学生还因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得不到激励而使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抑制。要想得高分,只能按老师讲课的内容或要点去做复习范围和答案。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阻碍了创造思维能力和主动学习的内驱力的发展。这样培养出来的“高分”学生,越来越傻,往往是知识面仅限于教材范围的缺乏独到见解的低能者。
教学评价体系涉及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问题。什么样的教学评价体系就会引导学生怎样地去学习,单一化的考评体系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潜力的发挥,误导了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学习方法。高等学校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陈旧一套的教学评价体系就必须做到稳健而深化地改革。
二、高校历史课教学教改的对策
(一)正确理解历史课的教学目标与宗旨,为社会培养有历史知识和正确历史观的人才
没有改革就没有教育的发展,没有改革就没有历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改革作为一种教育的动力应始终是教学管理着和教师的不断思考的问题。作为教学设计者的教师,要改进教学质量,就必须根据现有的状况,思考出那些哪怕是比原先只前进一步或两步的想法。循序渐进,不断提高。高等学校校应加大历史课的教学改革力度。教师要克服以往过于强调知识深度、广度的偏差,彻底从应试教育转变为能力培养上来。在紧扣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现实需要和能力素质的提高,实施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强化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训练
高校历史课教学中要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把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情感态度和人生价值观等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改革历史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重构教师课程内容体系,强化道德与素质教育,满足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渴求,以适应高校历史课教学目标的需要。高校历史课要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培养高标准、高素质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强化分析历史鉴别历史和应用历史经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应使学生掌握网络技术、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现代教学技能,为其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意识的培养
学生对学习历史课缺乏兴趣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有些学生本来就对这门课不喜欢,感觉没意思;二是头脑中对学习历史课的作用认识不清楚,认为所学的东西应用不到现实生活中去;三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死板,不能激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所以,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历史课兴趣,一是教学形式、方法要灵活,要设计好和应用好能使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形式和方;二是要加强学习目的与作用方面的教育,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并使之内化为学习兴趣;三是要做好课程内容设计,讲课内容要少而精。对学生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评价力。例如,在美国的某个大学的历史课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介绍大量的文献资料,而不是仅限于一本教材的内容。教师只起到指导答疑作用,告诉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研究问题的重点,并要求学生写作出分析文章或研究论文。学生们通过自主的学习各种文献,从中了解到了各种事实和一些个人的各种观点,经过分析、判断、综合,从中得出有自己独见的结论。并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提高了学习能力,熟悉了学习方法和和提高了研究问题的能力。我们亦应借鉴美国历史教学的经验,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探讨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主动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样才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胜心理和学习兴趣。
(四)运用创新的教学方式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国的各方面的专家和科学家为什么不能获得诺贝尔奖?这跟中国的社会制度有关,也跟中国普遍的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有关。教师要学习吸收和借鉴国外教育的长处,创造性地完善教学形式,改革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为学生提供创造和发展的空间。为此,教师在历史课教学中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做好教学内容设计,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教师是教学内容规划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学内容的选择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本着强化基础、少而精、博而通的原则来设计。历史课就是要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主要阶段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的主要特点,使学生能够对各种社会制度优劣加以鉴别,说明历史变革的原因与动力。要学会从历史经验中找出对今天社会制度建设有重要借鉴意义的东西。要学会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来解读重要的历史事件和社会的演变原因。教学时避免让学生记忆那些于能力提高无补内容。要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上动脑筋下功夫,要在坚持思想独立的原则下适当将一些有争议的热点问题引入历史课程,丰富历史课程的活力和吸引力,例如,学习中国当代历史时,对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怎样实事求是地评价问题,可以增加一些讨论的内容,让学生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发表各自的见解或写成论文。这样做,对学生来说,无疑起到了推动学习,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和养成科学的唯物主义态度。
2、有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也包括认知、兴趣培养和能力培养等多个方面,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决定了和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或多种手段相结合。
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都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各种教学设施。并有因特网还能搜索各种资料和传递信息,就连个人的手机都可以上网了。这无疑给教学手段的改革和教学模式的改变都创造了方便条件。教师应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使二者相辅相成,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上中国近代史这课时,笔者着重介绍世界园林史上的明珠——圆明园。当看到八国联军焚烧圆明园时,同学们无不为之愤慨。这说明: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深浅程度与课堂教学手段息息相关,教学手段越丰富,学生的认识就越容易深入,从而促进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可以通过网络让学生进行具体问题的探讨与研究,网络具有传递信息方便、快捷、普及等特点,如,在黑板上难以布置大量的作业题,可以通过建立QQ学习群来帮助解决,网络不仅在密切教师与学生的联系,也可以利用来改进一些教学手段和教学活动。
3、改革考试方式方法,建立日常评价体系
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也会影响到学生学习态度和能力的提高。历史课的成绩评定应把能力考核放在第一位。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历史的的分析、评价和借鉴能力,其次才是考核学生所掌握的必要的历史知识多少。能力考本应以面试和论文答辩方式为主,满分可占总分数的60%以上。对必要的历史知识的考核可以采取闭卷的方式,闭卷考核成绩应占总分的40%左右。关于历史专业课成绩的考核设计,也可以分成过程考核和最后考核两部分。过程考核和最后的考核,其分数比例也应为6:4左右。过程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的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疑问的能力,即有无独立思考的能力。结果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的知识水平,也包括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解释、分析、评价的能力和应用历史经验服务于现实的能力。使学生专业成绩的评定不局限于一次期末考试成绩。要把课堂上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语言表述、对问题探究的深浅度等发言情况计入平时成绩;把学生完成的作业质量和课堂纪律状况计入平时成绩,最后得出全面、系统的学生成绩总评。这样,既可以克服一次考试带来的偶然性,又可以及时监控学生的日常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严格学习纪律,激发创新意识。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