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专业的大学生在毕业时都要书写专业论文,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园林类论文范文【最新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键词】园林专业 教学改革 城市化 生态观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新形势下社会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开设相关专业的高校需要明确园林专业教学的指导思路和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为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开拓更广阔的市场而不断努力,要结合生产服务的实际需求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切实加强具有实际操作能力、较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应用型园林人才的培养。笔者通过分析当前人才市场需求和当前园林教学模式所面临的挑战,结合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对园林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
一、新形势对园林专业人才的要求
(一)要求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以及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
根据目前市场需求,园林专业人才需要有一定的美学基础知识,了解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园林制图与识图;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掌握Autocad、photoshop、3Dmax等应用软件;具有园林招投标、园林预决算、园林工程、园林建筑的基本知识。由于园林设计企业具有较强的农学、林学及生态学的专业知识背景,学生的种植设计能力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能力。因此,以种植设计为特色的园林设计课程应该是传统院校园林专业课程教学的重点和核心。
(二)要求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园林专业学生就业的主渠道是园林设计企业,这些园林设计企业在用人方面更倾向有一定工作经验的面试人员,要求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即具有较强的方案创作能力以及丰富的施工图设计经验,对于植物特征也要详细了解。因此,开设园林专业的各大院校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21世纪园林专业面临的形势
(一)社会信息化对园林专业的冲击
如何规划设计信息社会中的各种空间环境已经成为园林专业的重要课题。随着新世纪科技发展汹涌而来的知识浪潮、信息革命必然对园林专业产生巨大影响,为了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对园林行业的需求,对园林的研究方法、设计理念、工程技术、教育手段都需要不断地进步和更新。因此,园林专业必须扩展学科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1]
(二)乡村型向城市型的发展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21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纪,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不断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由此对园林专业教学的改革发起了挑战。城市化过程中,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导致了生活方式的变革,人们的价值观不断变化,城市居民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与资源意识不断加强,也对城市绿化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园林专业教学要顺应社会要求,不断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三)生态观念深入人心
生态观念即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形态观念。在人类历史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中,人类屡次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仅仅是为了追求经济的提高,这样的行为导致了越来越恶劣的环境问题,土壤破坏、资源浪费、森林面积锐减等一系列问题让人们意识到正确的园林建设观念的重要性,设计人员需要将设计理念成功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去,因此,园林专业教学在培养园林设计人才方面需要做好改革措施。[2]
三、新形势下园林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选取教学项目,调整教学内容
园林学是一门协调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关系的科学与艺术,其致力于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反映时代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现代园林学科包括传统园林学、城市园林绿化、大地景观规划3个层次。目前大部分院校中园林专业的教学内容却相对狭隘,多以传统园林学为重点,虽是基础学科却缺乏开放性,不符合当今社会多元化的文化要求。因此,从市场需求角度调节培养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市场活性,[3]同时增设基础文化课和通用专业课程,建立园林专业模块课程和园林规划设计与施工专门化模块课程,结合园林专业特点,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良好的基础课程是专业人才不断发挥创造力的保障。
(二)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为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21世纪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多媒体教学是顺应信息化时代的首要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能全面、生动、准确地传递给学生信息,特别符合园林专业的教学特点;其次,教师可通过对典型设计实例的剖析,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空谈设计理论的现象,同时也通过当前学科发展的动态给予学生最新的创新理念;再次,可以通过实地组织学生到各类城市绿地中实测与调查,增加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理解,避免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脱节的弊端。
(三)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在新的教学模式中,要把实践教学、工程能力培养、科技创新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具体体现在学生的调查分析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设计理论应用能力3个方面。高校可以安排两周到三周的课程设计,除了定期开展专业讲座外,还可以邀请优秀企业的工程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为学生安排项目实习、专业培训等。学校多安排一些实际的教学案例可以让学生的理论知识不断融会贯通,而且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结合,可以将企业新技术更好地融合到实践教学中。
结语
为适应21世纪社会知识形态不断提出的新要求,园林专业教学在培养新世纪所需人才方面面临巨大挑战。要实现教学改革目标,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终身教育新观念,通过对园林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明确园林专业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具有全面综合能力的创新型专业人才,以满足新世纪社会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需求。学生自身也要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的专业技术,努力成为高素质的园林专业人才,为园林学科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卫东等。高等院校模拟实践教学模式设计[J].高校教育管理,2012(3).
[2]吴强。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5(9).
关键词:园林设计;景观设计;现状;发展方向
随着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人为因素等带来了严重的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对人类生存生活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使得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形成了高度的重视。景观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城市园林属于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城市园林的科学设计和发展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这是当前治理城市生态环境污染恶化的有效对策。而如何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才能促使城市园林发挥出最佳效果,就成为当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1当前园林设计的现状
我国园林设计大致可以概括为2个阶段,分别为传统园林设计和现代园林设计,但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园林设计并没有完全脱离传统园林设计,反而是在传统园林设计的基础上加入现代园林设计元素,既传承了传统园林设计,也符合现代园林设计的需求。本文讨论的园林设计现状,主要是指现代园林设计现状,而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存在以下问题:
1.1盲目继承传统园林设计工艺,对现代园林设计元素应用“四不像”
我国在园林设计方面有一定的国际地位,著名的苏州园林就是园林设计精湛技艺的突出表现。在对传统园林设计工艺传承的基础上,出现了过于沿袭传统工艺而无法适应现代园林设计需求的问题。苏州园林之所以能被称之为标志性园林设计工艺,其突出特点在于独一无二性,利用现代园林设计工艺复刻传统园林,实则无法实现园林设计工艺的进步。另一方面,在复刻传统园林设计中添加现代园林设计元素,导致现代园林设计出现矛盾问题,这也无法实现园林景观设计最大的生态效益。基于此,如何实现传统园林设计与现代园林设计的技艺融合也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2标准化和批量化生产使得园林景观失去个性
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在园林设计时过于追求效率,忽视了园林景观设计个性的展现,这是现代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很多城市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会参考其他城市比较有特色的园林,而参考过度或者为了追求提高园林景观设计效率,就忽视了对特色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园林景观失去了观赏性,也难以实现城市园林设计的最佳目标。
2园林设计注重的科技含量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中,也在突出园林景观设计特色的同时,促进了园林景观设计工艺的进步。现代园林呈现出多样化状态,不仅有山水园林,也有现代科技园林,城市田园风光园林等现代新园林设计科学性。根据高物质水平人类对精神层面的需求,特别对现代生态环境的迫切需求,以多元化的城市园林丰富城市文化,这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的重要措施。研究传统园林设计可以发现,传统园林景观设计中突出了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借景、假景等都是传统园林景观设计中常用的设计方法。而在传统园林构造中,一般采用榫卯结构,这也是中国传统园林景观设计的鲜明特点。而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科技元素,不仅是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还需要将科技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就需要根据园林景观设计特点,巧妙融合科技元素和传统元素。
3园林设计注重的人文素养
注重人文素养是传统园林景观设计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共同特点,主要是因为园林景观设计的本质是人的个性化需求,而在其中注入人文素养,使其更具欣赏性,这也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基础。人文素养涵盖面十分广,它不仅包括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文化资源,也包括现代生产、商业、居住等元素,实现人文素养的融合,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注重对于人文素养的体现,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突出民族特色,是对我国传统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我国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显著特征,这对于丰富我国民族文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的特点,注重体现人文素养,对于促进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进一步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园林设计生态化的发展方向
基于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和园林景观设计基本原则,促进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生态化发展,其发展方向为:
4.1可持续性和生态发展
建设生态社会大环境下,以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可持续和生态发展。遵循可持续性发展基本原则,在园林景观设计时,充分体现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促使城市园林景观生态效益最大化,就可以为园林景观设计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生态化发展是当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体现生态理念,就可以逐步实现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生态发展的重要目标。例如,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时,可以将打造生态城市园林作为主题,着重体现出城市园林的生态性。而在这一方面,就可以向深圳等城市学习经验,通过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逐渐实现打造城市生态园林的重要目标。
4.2景观设计逐渐走向多元化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发展更倾向于多元化发展方向,首先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呈现出社区化走向,比如设计一些城市田园风光为生态的现代园林设计理念,而这一走向也与人们对于城市需求生态效益需求密切相关。对此,就可以将城市园林设计得更加贴近与生活,将园林与人们的生活环境结合起来,在保证园林本身艺术性和观赏性的同时,增加园林的实用性。从建设生态社会的角度出发,让整个城市被绿植覆盖,进而达到城市园林设计的重要目的。而在这一方面,深圳城市绿化可以作为首推。其次,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逐渐复杂化多样化,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精神层面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高。满足人们对于现代化园林景观设计的需求,不仅要体现出传统园林景观设计的精髓的传承,还要融入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元素,这就是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逐渐走向多元化的具体体现。展望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打造生态化社会,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城市园林建设的方式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建设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遵循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充分体现城市园林规划建设中人文精神,让城市园林在生态社会建设中真正发挥重要作用,从而为实现全面建设生态社会目标提供充分的保障。
5结语
总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是生态社会建设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产物,采取科学的园林设计方法,实现对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对于实现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目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唐宇力,钱海燕,朱炜等。西湖文化景观山水诗情画意———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杭州园设计之思考[J].中国园林,2017(2)
[2]亨利•巴瓦,黄明莉,马一鸣等。赋山水于几何,融生态于上下———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大师园之“深入园”设计回顾[J].中国园林,2016(5)
[3]陈雅珊,赵亚婷,端木家暐等。园林展中展示景观的主题性表达———以第八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滨江展园设计为例[J].林业科技开发,2014(2)
作者:徐美丽 单位:嘉兴市嘉泽园艺有限公司
第二篇: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的协调性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施工;协调性
1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协调性管理间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欠缺园林景观设计的科学性
现代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应考虑的元素众多,传统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已难以满足今天社会的需要,现代园林人的当务之急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需要因地制宜并结合现代的信息技术,前卫的设计理念,追求创造出优美、实用、完善的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目前,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标准和规范,没有相关规章制度可依。同时,我国的园林设计普遍存在大同小异的情况,相似度极高,没有特色。另外,设计人员没有经过认真地实地考察,设计也不够详尽,导致很多设计无法更好的得到体现,也没有和原有的景观有机结合起来,甚至有些设计还会破坏原有的生态景观。
1.2施工前没有做足准备工作
在设计完成之后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准备工作不充分,会严重影响景观效果。例如施工人员拿到图纸之后没有和设计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没有充分的理解设计人员想要表达的理念,这样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或者施工人员在施工前没有进行充分的计划部署,也难于在施工过程中有效地展现设计意图。
2做好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协调性管理工作的建议
2.1景观规划阶段设计与施工的协调
2.1.1实地考察
在接到设计任务后,设计人员要到实地进行仔细考察,认真测量,按比例准确地将设计落实到图纸上,杜绝只是看材料和照片即出图纸的行为。只有经过实际勘察,才能保障后期施工的顺利实施。
2.1.2施工专家参与设计过程
在设计过程中,邀请施工专家参与,可以避免设计的不切实际,即设计无法通过施工表现出来。邀请施工专家参与,可以保障设计的可行性。在完成园林景观整体设计和规划之后,邀请施工专家针对设计的工程环节把关,例如地质结构适合与否、排水设施是否合理、各种管线设置是否科学等,以保障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
2.2施工阶段设计与施工的协调
设计阶段需要施工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和检查。在施工阶段就需要设计人员在现场进行协调指导。要想将图纸上的内容建造成实体,设计人员必须将设计意图清晰地传达给施工人员,科学串联各种造景元素,将图纸上的构想在实际中切实展现出来。
2.2.1会审图纸
在图纸绘制完毕后,建设单位要会同设计人员、监理人员会审图纸。在会审过程中,每个单位人员都可以将不理解、不明确的环节提出来,然后由设计人员进行详尽解释,出现问题及时修改。通过会审图纸,可以让参与施工、监理的人员理解设计人员的意图,从而保证较好的完成施工任务。建筑工程只需要按照图纸进行施工就可以了,而绿化施工时是再次创造的过程。施工单位没有透彻理解设计意图的话,会出现施工脱离了设计,因此设计师和施工单位应进行有效的沟通,将设计思想传达到位,详细说明设计目标和意图,然后在施工中生动地表现出来。如果没有深刻理解设计人员要表达的理念,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2.2.2设计人员参与施工过程
施工人员参与设计可以保证设计的可行性。同样,在后期施工过程中,邀请设计人员可以有效保证施工效果。虽然在施工前已经进行了图纸会审,但是由于施工人员的理解程度和审美差异,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偏差,因此设计人员参与施工,能够及时纠正错误,由于理解差异造成的偏差,使植物的品种、颜色、大小、位置都达到最佳效果,将设计理念完美地呈现出来。
2.3监督协调
规范的园林绿化设计及施工制度是保证设计与施工协调的关键。不完善的制度会直接造成设计与施工的脱节,因此,应结合以往的设计施工经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对园林绿化设计与施工的协调将起到重要作用。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对改善人们生活,建立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要借鉴一些有效的关于园林绿化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的科学手段,对以往的国内、国外典型项目进行分析,并结合实情,制定出具有极强可行性的相关规章制度。监督是对项目比较有效的管理方式,在园林绿化工程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保障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关键。监督人员负责设计到施工整个过程的监督和鼓励,促进每个环节完美衔接,使设计与施工有效结合,能够将工程最完美的呈现出来。
3结语
打造优秀的园林绿化工程,必须具备以下要素:一是富有创造性、想象力的设计;二是准确的施工;三是设计与施工之间的有效协调管理。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要素,才能高质量地呈现出一个作品,才能被人们接受。目前,园林绿化工作已意识到协调管理的重要性,已经将协调管理纳入到园林绿化工程当中,园林绿化工作会越来越完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会越来越美。
参考文献
[1]伍胜建,彭重华,潘英。浅谈园林设计与施工的协调管理[J].现代园艺,2014,(05).
[2]黄严,丰旭琴,张建波。园林设计与施工关系探讨[J].技术与市场(园林工程),2007,(07).
作者:谷月明 单位:长春市双阳区园林管理处
第三篇: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发展
关键词:园林工程;园艺技术;景观设计;发展
1园艺技术的相关论述
园艺技术就是指一些园林植物的种植、养护、管理经营等技术,结合当前的园林工程发展现状不难看出,园艺技术主要是指针对园区特定植物树木,定期进行统一的修葺维护、造型、杀虫等工作。在园艺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园林工程的最终效果,还应该重视园林景观的整体性,尤其是在园艺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应加强园艺景观管理力度。
2园林景观设计的相关论述
在园林工程建设工作中,园林景观设计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园林景观设计主要是指在某个固定区域内的自然景观、电力环境以及园林景观等的设计工作。充分发挥园林景观设计的作用,提升园林工程的自身价值,确保生态平衡,从一定的角度来看,园林景观设计工作能够直接体现出当地的文化发展状况。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依然存在一些发展问题,部分人片面地以为园林工程设计主要以工程设计为主,忽略了景观设计工作的重要性。然而从本质上来看,不论是工程设计还是景观设计,其服务对象相似,基于此,园林工程设计与景观设计可同步完成。
3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对周围生活环境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园林工程受到了重点关注,在园林工程的实践过程中,园艺设计以及景观设计工作质量能够从侧面反映出园林工程效果。基于此,园艺技术与景观设计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尽管当前面临一些问题,但并不影响其未来发展。比如:园林工程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问题等,都关系到园林工程的未来发展。
4新形势下我国园艺技术以及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对策
4.1结合实践经验落实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
伴随着园林工程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园艺技术以及园林景观设计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事实上,当前的园林工程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基于此,要向推动园林工程的长远发展,应把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技术联合起来,尤其是在园林工程的实践过程中,更应该结合2种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园林工程设计工作中的问题发生率,降低园林工程的运营成本,缩短园林工程的建设周期,最终完成园林工程的创建任务。
4.2结合实际需求做好园艺技术以及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工作
尽管目前我国的园林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其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其中园艺技术以及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问题尤为突出。比如,园林工程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风格问题,直接关系到园林的总体设计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应科学协调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并在此过程中确保园艺设计风格的一致性,尽量减少由于风格不同而降低园林效果。
4.3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发展应具有实用性
在建筑设计工作中,园林工程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涉及到很多不同方面的知识,其中包含一些植物工程、石艺工程以及水资源工程等。在这种情况下,工程后续运营成本较低,还会有效降低损耗。其中出现的问题较多,主要以植物、苗木的破坏问题为主,要想解决此类问题,应在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融入植物、苗木的设计理念,提升园艺技术的实践功效。园林工程的施工地点是公共场合,假如出现植物或苗木损耗就会增加工程成本,还会制约园艺技术的未来发展,所以应在实际工作中重点关注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实践性能提升,进而有效确保园林工程的多元化发展,提升园艺技术的质量。
5结语
尽管近几年我国的园艺技术以及园林景观设计发展情况较好,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园林景观设计的效果,还会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以及资金支出。此类现状下,为了有效改善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笔者分析当前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并参考相关案例,针对当前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例如: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发展应结合应用、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发展应具有针对性、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发展应具有实用性、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发展应参考人文环境、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发展应因地制宜。
参考文献
[1]陶金钰,王梦林。新时期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J].现代园艺,2016(21)
[2]朱子军。新时期园艺技术同园林景观设计结合[J].建材与装饰,2016(10)
作者:杨柳 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四篇:园林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传统文化;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整体实力的提高和国际地位的上升,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信心正在一步步建立,园林景观作为我国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居住区中的应用也日益流行。有专家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园林景观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影响。
1我国传统的文化元素
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凝结的不仅仅是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也是我国民族的团结力和号召力,更是设计了包罗万象的文化和知识。在我国人民的衣食住行中,无处不在彰显着我国的民族力量和文化力量。我国的传统文化不是简单的抽象形式,而是以多种样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和应用中,比如人类的思想、设计的建筑和文化符号、标志等。
2当代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分析
2.1缺少文化性和内涵
在当下的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方案中普遍存在一些较为严重的现象,最为突出的是在进行景观设计过程中,忽视主题的特色文化和历史文脉之间的联系。究其缘由,大多数设计师只是一味地模仿,取其“形”而丢其“神”,简单拼凑国内外社区的公共建筑和小品,而由于设计师们所处的成长背景和所接受的文化不同,敷衍式的拼凑抄袭导致设计的方案毫无意义,忽视人们的情感需求,难以形成主题的本质特色,整个设计模式缺乏创新和谐意识,这就难以避免地出现复制者被复制者复制的尴尬局面。
2.2形式主义严重,人文实用主义缺失
之所以要设计景观,其终极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能够享有优质的服务,而建设园林景观的目标是希望能够让人们享有更为高等质量的居住空间和生活环境。由于设计师们在园林景观建设调查研究过程中不够严谨,不够重视,只是一味地追求形式主义,同时与甲方在沟通上也存在问题,忽视人文实用主义。因此,绝大多数景观设计在系统性总体设计上存在缺陷,其景观作品也只可远观,而不可近赏,在实用性能上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3没有结合当地文化特色
所谓园林景观设计,并不是简单的种花种草,这背后需要系统且完整的专业景观设计。在我国设计体制和设计师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下,对园林景观设计上往往存在着观念上和方法上的一些误区,整个设计过程忽略了当地的实际文化特色,缺乏相关人性化需求的研究,因而设计方案难以被接受。
3传统文化在园林景观中的具体表现
3.1儒家文化分析
儒家文化对园林景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比德”和“和”2个方面。“比德”是指自然“比德”之美,即以山水为美的思想。《论语》中讲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正是这一种思想的体现,结合山水与人的智和仁,说明人的道德观念的不同,眼中的山水之景也会有所不同。比德不仅仅是对于山水这样的大景,也存在于如植物般的小景,在植物小景中可以依据植物不同的自然属性赋予不同的人性化品质。比如梅兰竹菊,梅花“凌寒独自开”的清雅;兰花生于幽谷的飘逸;竹子坚挺不拔的气概;菊花经历风霜后的高洁……如万科第五园植物意境,广泛应用了竹,选取刚属性的刚竹、紫竹等,彰显出竹的高风亮节,坚挺不拔,以竹寓意,借景抒情。“和”则是指“天地人和”,在园林景观中表现为“中和”,即有机融合园林景观中的各个组成要素,化对立为平衡,以人为本的“和谐”对待,使园林景观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同时还可以达到协调之美。
3.2道家文化分析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以说是道家最出名的论断之一,园林景观也将这一“道法自然”合理地运用到造景手法中,强调崇尚自然,因地制宜。如芙蓉古城,其正是吸收了道家文化,因地制宜,在叠石和理水上顺应自然,模拟自然山水,形成“虽为人作,宛自天开”的景观效果。园林景观中“虚”“实”则是吸取了道家“大象无形”的精华,将“虚实”之间互相转化,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意境。如上海九间堂,其布局则将“虚实”体现得淋漓尽致,远方的建筑与近处的水景虚实结合,建筑又与周围植物山石虚实相济。透过墙洞一眼望去,水面上的景色不再单调,除去原有倒影之外更与墙外之景相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墙洞宛若一幅画卷,墙外之景犹如水墨般跃然纸上,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3.3风水文化分析
中国风水理论是一门古老的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门学说虽然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但是不可否认它蕴含我国古代哲学、心理学、建筑学、地理学、景观学等很多方面的智慧,且体现中国古代强调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风水理论对历史上城市及园林的选址、建设产生了深远而又巨大的影响,同时对现在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也具有非常可贵的参考借鉴和研究价值。从古代人的观点来说,风水的好坏直接影响后代的生存发展,所以古代的园林景观建设首先考虑风水问题,在风水中就是“山水聚合,藏风得水”。老子推崇的“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用现在的话来讲,选址的基础就是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园林风水是传统风水理论中的一部分,其目的是寻找和创造有生气的地方。这种生态环境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避风向阳、山清水秀、草长莺飞、树木旺盛等,而这些方面在生态建设中也都有体现。我国的风水学家梁惟朝认为,现在的风水学说,是结合传统风水理论中具有科学性的东西与现代社会环境学,然后共同应用于人类的生活中。
4结语
园林景观自古以来就被“皇家”和官宦之家所重视,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的园林景观则是更多地被老百姓所应用和欣赏,园林景观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也变得丰富多彩。地方园林景观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融入当地文化,栽植当地树种,在保证其观赏性的同时也能兼顾到其文化性和内涵,在园林景观中更好地运用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李天呈。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探究[A].《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创新思维与领导决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7(1)
[2]吴展齐。传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A].《智能城市》杂志社、美中期刊学术交流协会。2016智能城市与信息化建设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IV[C].《智能城市》杂志社、美中期刊学术交流协会,2016(1)
[3]王利,赵亮。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5(12)
[4]尹晓堃,薛瑨。地域传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J].现代园艺,2014(16)
[5]张靖,董雅。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城市研究,2014(6)
[6]李炜。浅析植物绿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7(11)
[7]王慧君。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的配置与运用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10)
[8]冯治理,周敏。浅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主题与文化[J].科技资讯,2017(27)
作者:张媛媛 刘存 单位:山水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郑州市兰德园林设计有限公司
第五篇: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地域文化
1地域文化与园林景观的基本概述
1.1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有一个独特的概念,一般分为两种解释,在学术区文化中主要是指先秦时期的中国在不同文化的不同领域中传播到现在;在目前的认识中,地域文化主要是指具有独特、悠久历史和传承文化的特定地区。对当今世界地域文化的理解是,地域文化具有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征,是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随着相应的自然变化和历史变化,经济发展和政治中心呈现出运动和形成特色文化的趋势。
1.2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在特定区域的设计时,利用园林建筑技术和技术工程,对植物类型、区域地形和地方建筑进行有目的的规划,在人类的帮助下,城市景观设计更加合理,使景观更具观赏价值,在实际利用功能的过程中,加快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景观设计最重要的手段是在综合考虑相关因素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一般审美和生态环境的景观艺术,并通过设计师的设计灵感创造出适合人类生存的绿色环境,使人们能够欣赏到绿色景观过程中的地域文化的魅力和特征,以及景观的历史意义。丰富和欣赏园林艺术的精神和文化方面,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2地域文化在园林设计中的现实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景观建设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景观设计风格逐渐增强,但它缺乏城市的地域特色,各个城市的景观也失去了原有的生动色彩,观赏价值也大大减弱。因此,应重视在城市景观中引入独特的地域文化,并通过地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推进特色城市化建设。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主要载体,是祖先精神文明的结晶。
3园林景观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3.1园林景观设计的创作来源
在园林景观过程中,应注意人与自然环境的基本前提。设计师的设计思想随着区域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不同的地域文化给设计师的创作流程带来了丰富的素材,给园林景观设计带来了很多色彩,体现了地域特色的景观建筑。在景观的创作中,有必要深入考虑当地原始文化,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人文习俗,在设计中体现地域文化的灵魂。创造具有文化特色的景观设计理念。在景观设计中,从地域文化出发,寻找每一部分的设计来源,并从区域的自然地理位置找到设计材料,以确保地域文化特征的内涵能够充分表达,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
3.2从地域文化上的呈现园林景观
目前,人们对文化的关注和需求不断提高,这种区域性的文化展示方式需要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许多方面得到充分贯彻。园林景观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域文化展示和传承的重要载体。园林景观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利用园林景观的相关内容,可以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设计,从而迅速融入地域文化。
3.3园林景观设计是发扬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
在当前的社会生活工作中,人们想要了解地域文化,从风景中可以更快地了解。当地的文化需要仔细品味,而且景观对公众开放。从居民和游客的角度来看,开阔的视野是能够更好地体验独特的地域文化。总之,要更好地发展地域文化,就必须在景观设计中进行,这将带来意想不到的表现和创造性。
4园林景观设计中表达地域文化的方式
4.1保留传统地域文化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充分保护当地文化,保护当前文化特征,改造闲置建筑,保护原有形态,将建筑空间从简单到复杂,从而调整建筑构件,确保当地文化,减少当地文化对当地环境的破坏,调整住房,能够融入景观设计的思维,提高建筑欣赏的程度。改善历史建设,确保其历史建设的保护,从而突出传统文化。
4.2地域文化特色的抽取
为了实现景观设计的目标,设计者需要安排建筑区域的资源,以获得更理想的象征元素。在此基础上,我们应密切关注元素符号的表现,以更好地反映区域特征,为城市带来前所未有的地域文化魅力。在整个过程中,元素符号可以用来充分表达当地的特点和习俗。
4.3突出地方特色
园林景观设计应与周边环境和文化习俗密切相关,文化差异使城市环境空间的设计风格有很大的不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更加接近彼此的信息,世界逐步走向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融合的方向,在这种背景下,外国文化涌入我国,许多城市园林设计吸收了外国的设计风格。在城市空间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模仿其他设计风格,丧失自身的特点。为了突出城市区域的特点,在景观设计和建设中必须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
4.4再现历史文化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遗产,在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创新,只需保护历史和文化内容逐渐淡化。因此,我们应该利用景观修复的方法来再现历史,保存历史和文化产品,让人们更好地认识景观欣赏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设计师需要完全熟悉当地历史,然后才能在景观设计中复制它。我们不仅要模仿原始的建筑风格和景观形态,还要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再现历史。
4.5注意传统和现代的有机结合
在分析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合理运用的基础上,既要注重传统文化要素的表现和应用,又要注重现代要素的合理展示。传统与现代化在景观景观中不相互矛盾,在设计上可以合理地结合,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5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景观文化的审美和高质量追求开始显现出越来越多的特征。随着外来文化的涌入,大多数园林设计师的设计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我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和景观设计无法融合。景观设计应依托传统文化,表现差异,同时承担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的任务。
参考文献
[1]王博。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解析[J].农技服务,2016(05).
[2]陆金立。房地产园林景观设计管理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5(25).
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探讨产教融合发展新内涵、新趋势、新举措,以“协同育人提质量,产教融合促就业”为主题的第五届产教融合发展大会于12月25日在江西南昌举行。[1]围绕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有学者建议如下:一是把握产教融合内涵特征,创新产教协同育人途径;二是完善产教融合组织机制,保障产教融合走深走实;三是探索产教融合评价改革路径,推动产教融合持续发展。[2]
一、深化产教融合的时代意义
2017年,《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要务。职业院校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文件精神、地方政策举措,是真正促进以价值链为核心的“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链接,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真正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职业院校是完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主体。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作为首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高水平产教融合推动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我院现有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教育部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自治区示范性实训基地5个、自治区高职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11个。校内设有教学实验林场、调查规划设计院等教辅部门;校外与行业企事业单位广泛合作,与芬兰斯道拉恩索公司、印尼金光集团、广西高峰林场等300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赢中实现了共生共长。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风景园林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受传统风景园林本科教育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的影响,我院风景园林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均沿袭了本科教育,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未能真正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特色和本质。受高职教育三年学制、实训条件建设、专业课时等影响,部分专业课程安排不够科学,甚至出现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成了本科专业的简化版、压缩版,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院风景园林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在国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为适应园林人才市场对口人才需求量大、企业对人才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等需求,我院对风景园林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实践。通过社会调研、校行企专业教学委员会讨论研究,我院风景园林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确定为:具有从事风景园林行业岗位职业意识和思维方法,能胜任城镇绿地、乡村振兴、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等各类风景园林设计与管理岗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明确了园林景观设计能力、园林植物造景能力、园林施工图深化设计及绘制能力、园林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四大专业核心技能是风景园林设计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主动融入风景园林产业发展,紧密对接企业人才需求,高度重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工作,形成了“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主线,开展校企合作提升专业建设质量、校校合作加快专业建设速度、校行合作提升专业领导力、校政合作提升专业影响力四方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了改革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做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主线
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弘扬工匠精神,培养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努力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方针政策,是我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激发办学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培养风景园林设计专业人才的主线。这条主线解决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我院风景园林设计专业采取“项目引领、理实一体、产学结合、工学对接”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即以真实或模拟的园林工程项目引领教学过程,并作为纽带把生产、教学、科研、科普结合起来,通过工程链式仿真实训,做到理实一体、工学对接,培养爱岗敬业、责任担当、诚实守信、遵守规范、精益求精、耐心细致、沟通合作精神,树立“向优秀看齐、高标准完成任务”的意识,培养具有工程意识、工程理论和工程实践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坚持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无缝对接,强化技术技能培养。风景园林设计专业对接行业主要工作任务有园林项目设计(编制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设计招投标—设计方案编制—设计概算—方案后续完善)、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工程施工准备与技术交底—施工现场平面工作—各施工要素施工—施工质量成本安全管理、施工计划材料进度管理—项目竣工资料与验收—项目工程款结算与施工决算—项目全套技术资料档案)、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监理(工程监理工作任务—监理团队选择与委派—监理任务分析及施工工序监管—项目施工现场等全程监理—监理技术档案工作)、风景园林技术服务(单位技术工作—技术工作任务与类型分析—成立技术工作班组—项目技术服务与管理—技术服务档案材料)。
(二)开展四方合作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建设
1.校企合作提升专业建设质量
风景园林设计行业的强实践性,决定了风景园林设计专业教育必须提高人才培养的实训实习环节的比重,重视实践操作技术技能培养,加强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对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风景园林设计专业的建设质量,校企双方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共建共用实训基地、共商共享人才培育平台。学校在校企合作深度方面,实现了单一合作转变为全面合作,如相互挂牌人才培养基地、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工作站、校企师资互聘、结对共进服务社会等;在校企合作广度方面,同样实现了相对单一的设计类实训转变为设计、预决算、施工、资料编制、项目管理等风景园林类企业全覆盖。我院充分利用优质的合作企业资源,让企业在师生培养过程中真正参与进来,校企合作走深走实,充分发挥企业求真务实、人才储备的作用。在制订风景园林设计专业建设标准、建设规划,课程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开展合作。具体内容包括我院与广西黎润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柳州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广西林业勘察设计院等5家企业共同组建设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研讨制订并完善专业建设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建课程教学团队,制订课程建设标准,探讨教学方法改革,引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共建共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联合开展校内导师、校外导师、优秀校友导师“三导师”制度的岗位实习工作,共同参与培养人才及评价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利用企业优秀的社会资源,风景园林设计专业团队师生充分发挥专业人才优势,与企业开展结对共进服务社会活动,如职业技能培训、项目规划设计等,以利于提升专业建设质量。
2.校校合作加快专业建设速度
3.校行合作提升专业领导力
积极开展与行业学会、协会合作,进行学术交流、信息沟通、经验借鉴等,从而达到互通互用、共同进步,从而提升专业领导力。作为广西林业局下属单位,同时也是中国(南方)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我院充分发挥行业办学优势,积极参与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广西风景园林学会、广西花卉协会、广西林学会、广西休闲农业学会等各项主题论坛、专题报告、专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展等活动,增加了我院风景园林设计专业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的声誉。
4.校政合作提升专业影响力
积极与行业主管部门开展交流合作,获得专业建设利好支持。2018年,我院承办了柳州市林业和园林局80位园林类骨干人才“园林项目建设”培训班;2019年,我院承办了广西崇左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40位科级以上干部“园林绿化管护培训班”。通过校政合作培训,提升了专业在全区园林系统中的影响力。同时,对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还积极和地方政府合作。近五年来,我院与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合作,承担了3A、4A、5A级景区评审工作及乡村旅游规划项目达40多个,编写了《柳州旅游产业化发展研究课题报告》等;每年积极参与柳州市林业和园林局主办的“春花秋水画卷柳州”花卉展规划设计、展位布置、奖项评比等活动;与柳州市融安县大将镇政府合作,就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开展了技术支持和指导工作。通过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学院以高校科研成果、技术人才优势助力乡村建设,提高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精准性、科学性和靶向性,既培养了一支业务水平高的教学队伍,又提升了专业影响力。
三、风景园林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成效
(一)技能大赛成果丰硕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引领高职院校适应园林行业发展新趋势,进行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推进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深度合作,更好地践行工学结合、德艺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世界技能大赛标准引入国赛、省赛,让竞赛成为宣传专业的重要窗口,引导风景园林类产业健康发展,形成园林园艺工匠人才、创新创业精英人才培养、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近三年来,我院每年均承办了省部级园林园艺类技能大赛,同时学院师生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获国赛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省赛一等奖12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21项。
(二)就业创业质量提升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既事关民生福祉,也是检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好就业、就好业、真就业”是我院毕业生就业服务行动目标。“项目引领、理实一体、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以来,学院风景园林设计专业办学定位准确,积极打造了校内“理实兼容、工学对接”“岗课赛证融通”的链式生产性实训基地23个,面积约2.3万平方米;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优质企业共建共用校外实训基地25个,获教育部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自治区及国家林草局示范性实训基地各1个。准确的专业办学定位、高标准的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立,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及实习实训体系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了学生就业创业质量。近三年来,学院风景园林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
(三)师资队伍业务水平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6]如何形成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如何培养优秀的教学团队,是新时期我国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风景园林设计专业自实践“项目引领、理实一体、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来,积极发挥团队建设促成长,示范引领传帮带作用,努力打造一支教育理念先进、教学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综合素质硬、结构合理、专兼相适的“双师型”优秀教学队伍。近五年来,该专业教学团队共有35人,其中20名教师成长为“双师型”专业骨干;3名教师晋升为教授;6名教师晋升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引进部级高技能人才5人;引进博士1人,培养在读博士2人;立项市厅级以上课题28项,75篇;发明专利23个,出版专著16部,出版省部级以上教材9部。坚持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对接,校企合作、结对共进服务社会。风景园林设计专业教学团队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和团队实力,主要参与完成的园林工程项目达50多项;每年开展社会技术技能服务培训达3000人次,为广西乡村振兴及风景园林事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四)社会辐射影响力大
“生态美、产业兴、人气旺”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风景园林设计专业自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对接、生态育人教学改革创新研究与实践以来,构建了“要素多元、功能多样、环境开放”的实践教学生态[7],打造了“知识链、能力链、产业链、基地链”四链融合的链式实训基地,建设了“模块化、平台化、项目化”三化校企合作机制,推进了“环境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科普育人、服务育人”五育人,实现生态育人目标。近三年来,积极总结教育教学改革成就,提炼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新成果,风景园林设计专业相关成果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教学团队主持或主要参与完成了教育部、教育厅项目24项。目前学院依托中国(南方)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等平台,积极开展与集团内同类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教学改革成果已在全国20多所林业及相关高职院校、中职学校推广应用,社会辐射影响力大。
作者:陈翠玉 唐燕玲 刘婷 单位: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风景园林设计专业篇2
低成本的风景园林和以往提倡的节约型景观有所不同,二者建造意义虽然相近,但设计侧重点会有区别,后者强调景观的生态化,利用各类有效手段,秉承生态为先,控制资源应用量。而前者的设计中强调经济性,符合工程相应要求以及尊重生态的前提下,站在成本的层面,利用最小的资源代价,创造最多的效益,追求可持续的境界,适应现代人对于居住环境的生态与景观需要。
1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
1.1园林设计
在设计风景园林前,需先明确基本构成要素,顺应自然规律,与现代技术、艺术相融合,落实设计规划,具体涉及到植物与广场。对于城市中的风景园林设计,应立足于城市规划,通过巧妙搭配,突显出现代园林的存在价值。设计实践中,将城市作为切入点,掌握本地整体风格和文化特点,平衡质量和成本的联系,避免在风景建设中投入过多资源,反而不利于推动本地经济。植物设计方面,应结合气候、环境等因素,尽量选择与当地整体环境相适应的品种,或者直接移植本地植被,彰显园林特色的同时,还能减少建设成本与管理费用。同时,设计师应时刻谨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避免园林建设破坏既有生态。低成本项目中,相关人员的设计思路还需适当向成本方面倾斜,结合园林建设与维护环节,控制资源使用量。此外,设计工程师需基于划定区域的地理条件展开设计,赋予原有资源条件极高的关注,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达到低成本的目的,把园林生态作用展现出来。
1.2设计原则
首先,经济性。在风景园林工程中,经济性是必须要重视的问题,站在经济学层面,评估风景园林设计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低成本设计中,相关方需落实全面评估、合理调整,不仅需确保园林整体的美感与功能性,还需尽可能控制经济投入,以免发生不必要浪费。其次,功能性。该项原则是进行低成本规划设计的基础条件。风景园林建设的初衷是给人们创造优质的生态空间、社交环境以及配套硬件设施。所以,此类园林项目的设计应先保障成果建造成果功能符合要求。实践中,设计方可利用前期调查,明确当地定位特点与服务群众对风景园林的需要,并对各关键要素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防止出现“形式主义”的设计。再次,环境协调性。这是指在园林开发的整个阶段,均应兼顾到当地既有环境,合理利用自然条件,乘势而上。最后,技术适应性。该项设计原则强调低成本园林设计的方法和条件。项目开发期间,需要考虑调控造价的问题,对此可采取符合园林属性特点的技术手段,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以免由于缺乏适应性,增加人工与时间的消耗。
1.3设计价值
一方面,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进步。对于低成本风景园林较少甚至没有的地区而言,当地政府需加快此方面的扶持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同时也能从侧面优化自然生态。开发低成本园林,还能改善经济建设效果,并适应当代人的审美需要,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另一方面,有助于优化居民生活条件。露天活动空间中,风景园林有较大的影响力。设计低成本的园林项目,能为居民创造出生活休闲的场所,优化生活及环境品质。前期设计中,凸显出自然生态和艺术审美的价值,有利于培养普通民众的审美情趣,在快节奏的“生活专辑”中,插入一首“慢歌”。新时期,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需提高对该类低成本项目设计的关注度,依托于公益形式,或者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推进本地园林建设,优化城市风景。
2低成本风景园林的设计思路
2.1废弃少
一方面,通过“重生”原有园林场地,省去部分材料及施工支出。并且“重生”园林的设计,可以控制废弃物的产生量,弱化此方面的污染问题,同时还有利于继承文化特色。园林场地具体分成自然和人造两类,保护前者可减轻工程建造对自然的破坏程度;保护后者可优化资源使用率,压缩购进新材料的造价。另一方面,低成本项目设计中,需关注既有废弃物的可用性,降低材料支出。
2.2干预小
根据原本的生产发展思路,在和自然生态的关系处理上,更倾向于先破坏后治理,但这显然不符合现如今的可持续理念。从当前已掌握的环境恢复技术及其效果来看,即便及时采取拯救措施,可以恢复到原本的一半已经是极为理想的处理结果,更别提完全恢复。因此,在园林设计期间,应当尽可能减小对环境的干预程度,发挥风景园林在生态效益上的作用[1]。
2.3低建设
在低成本的原理项目规划与使用中,需强调被服务群体的真实需要,更加实用的资源应当被优先考虑。简单来讲,设计师需注重材料的应用,要和区域地理条件和气候相符。并且要重视选用物料本身的特性,特别是细节处理与品质。另外,要在低成本的设计要求下,合理制定建设流程,提高工序安排的合理性,控制投入资金量。园内绿化景观设计,首先考虑本地植被,减少整体造价。
2.4低管理
园林设计阶段,为满足工程预算要求,如果仅考虑在景观建设方面压缩成本,可调控的幅度并不大,因而还应关注园林竣工后的日常管理,通过进一步加强资源分配的适宜性,增加造价下降的幅度。另外,负责园林日常管理的工作人员,应结合季节变化,调整配置人数,避免出现人员闲置的情况,预防资源的冗余使用。
3低成本风景园林的设计途径
3.1找准项目定位
对于风景园林项目来说,前期定位设计关系到工程建造成本走向,仅有确保定位的合理性,才能稳抓设计方案全局,例如,园林功能计划、架构建设、艺术风格、建造工艺等。而为提高工程定位的适宜性,设计师需提前在当地开展调研活动,剖析园林项目本身,在后期投入使用后可能创造的效益。对于低成本的此类设计项目来说,要尽可能使园林具备更多的功能,优化有限资源的利用率。在特定的城市规划空间中,风景园林需兼顾社会、美学、生态等多项功能。同时,应当减轻项目启动后的开发力度,让土地应用功能得以重复叠加,深化资源的使用程度。比如说,园林自我修复作用,需要把本地交通道路、农事活动、水利设施等内容考虑进来,最大限度地提升土地的有效使用率,优化及调整处理当地城市问题的方法,避免风景园林项目独立存在,逐步打造连接性效果较佳的城市内部生态网络,扩大城市绿地覆盖面,控制综合管理的资金使用量。依托于上述设计理念,确认具体的风景园林项目定位,开发出城市整体的综合性功能,推动当地的稳步发展。
3.2整体规划布局
风景园林的低成本设计情况,和园林功能、空间布局之间有明显关联。在规划设计中,首先,协调软景与硬景的占比。根据市场行情,前者的建造成本更低,所以需根据工程应用群体对此的重视要点、项目定位等现实标准,巧妙规划两类景观的占比,以及各类小品的分布规模。其次,注重景观构成和功能设置。根据地区总体情况,明确主次要素,减少构筑物的建设数目,尽可能精简,在达到园林应用功能、敏感点需要的前提下,找到资金量与实用性之间的平衡点。最后,利用好速生与慢生品种,植物尺寸适中,防止相邻苗木的在发育期间发生枝条交叉的现象,加强社会的精细化程度,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同时,打造和谐的植物群落。
3.3落实场地探究
在园林项目设计早期,相关人员需对区域场地属性实施多层次透析,深化对场地的了解,保障设计方案的适应性,使园林空间架构和功能部署保持必要的合理性,进一步调整造价投入量。为此,其一,区位分析,可对场地进行基本定性,包括交通网线路、周围土地用途、服务范围等,根据此类信息,估计园林项目的总体建设规模与小品数目。其二,人文分析,借此能帮助设计师更准确地掌握园林工程的人文属性,具体有发展历史、群众的生活形式、风俗习惯等,避免出现不适宜的表现形式,额外增加建造成本。其三,有效开发运用已有的资源,做好收集汇总准备,利用艺术化的呈现方式,融入到整个园林风景中。通过落实场地探究,可帮助设计师打造低成本的园林景观,平衡观赏美感与建设成本。
3.4合理分配成本
结合风景园林的具体类型和多个层次的定位分析,提高工程造价的分配合理性。首先,根据园林工程应用群体比较喜爱的元素,视为成本划分的基础标准。在调查分析应用者后,评估各自权重并排序,依据此衡量实用性和成本的关系。现如今,风景园林的应用群体相对重视地面铺装、构筑景观、植被设计、雕塑及水景等;关注度相对较差的部分集中在隐蔽工程,例如地形起伏及土建等。关注度相对较高的景观要素,建设成本变动区间较大,需结合工程本身的建设定位与效益追求等,细化分级,由此明确设计的侧重点。对于关注度较弱的部分,成本的可变动幅度较小,比如硬景基层,造价一般占相应景观的1/3左右,能利用制定符合不同类别的工程标准,确保品质安全与整体造价规模。其次,结合规划定位进行成本分配。例如,按照风景园林的功能属性,确定景观中所需的配套设施和风格倾向,包括应用群众规模等,适应从当前到预计应用年限内,防止出现浪费及二次改建的支出。最后,按照项目影响力和社会效益进行分配,调查研究园林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对接上位规划,明确园林工程中的关键区域与建设范围。
3.5园内铺装设计
城市风景园林中,铺装工艺、材料及纹理等,均会影响到总造价,设计中需在保障设计感的同时,权衡经济性。简单来讲,第一,模数化,优先考虑市面上具有一定通用性的规格尺寸,也可以直接进行模块化制作,降低建设难度,控制材料消耗量与人工支出等。另外,对于低成本的园林项目,应当避免采用异形与超规格的材料,并根据具体工程允许的造价范围选用相应等级的物料。第二,纹理图案。按照园林工程属性和平面规划,首先考虑简易的纹理图案及艺术语言呈现设计理念,强化功能层面,摒弃原本复杂化的纹路装饰,避免由于切割与异形制作,浪费材料,增加人工成本。同时,也能借助把控材料类型和尺寸,衡量制作难度和产生废料带来的支出。例如,选择类似于彩色沥青的现浇物料,外观饱和度及显色度均比较明显,在线条类的铺装部分使用,不容易增加材料消耗。第三,铺装材质。目前,受到市场经济的驱使,出现大量新型、价格高的材料。风景园林设计的成效,并非由所用材料的价格决定,而是主要受到设计创新性和适宜性影响。再加上,造价较高的材料,在加工细节上有更为严苛的要求,并且在后期换新时,处理难度与运维成本也会相应提升,所以,选用最适宜的建设材料是设计的关键。为牢牢把握住园林建设造价,设计师也要把注意力适当向新型材料转移,强调材料的性价比,真正达到低成本设计的目的。比如,科技型、环保型的材料,提高资源使用率的同时,降低对场地环境的破坏[2]。
3.6其他设计规划
现如今,各地的风景园林项目必须要根据现代社会要求进行调整,控制项目建设期间以及后期管理环节中耗用的资金,减少能源使用,力求在兼顾园林可观赏性的同时,达到绿色低碳的效果。对此,园林设计工程师在除了上述设计方面以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首先,园林内的植物搭配。风景园林项目中会用到诸多植物,同时其也在工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城市园林的植物设计比较有讲究,假设搭配不当,容易降低园林总体的开发效果。以绿色低碳的角度来讲,搭配设计中需强调的事项有:一是,植物品种倾向于本地植物。部分植物发育对所处环境的要求比较严苛,倘若园林本地的气候环境与植物发育习性不符,极易提高植物的死亡率。应用本地品种,直接能解决环境不适应的问题,并且还有助于减少日常维护的工作难度与费用。二是挑选功能类的品种。风景园林内种植的植物,不仅要具备可观赏性,还需吸附空气中漂浮的有害物质,达到优化区域环境的目的。三是,尽可能保障植物品种多样性,仅有一种植物会影响到风景的美感,整体设计上需具备层次感。其次,水景设计。对于现代风景园林来说,水景是其中关键要素之一,优秀的水景设计能成为整个项目的点睛之笔。根据过往的实践设计情况来看,园林内的水景一般有两类,其一,景观类,实际功能就是观赏,例如人造瀑布;其二,“借水”景观,也就是用水环境给其他部分做陪衬,保障整体性。对于水景建设,需配备雨水收集装置,用于补充景观中的水体,这也比较符合低成本、绿色的设计理念。最后,假山设计。此类景观在风景园林中,一般是处于衬托的地位,利用假山能增强景观整体的呈现效果,展现出一种气势磅礴的状态,适应群众的审美倾向。设计假山的阶段,在确定基本形态后,也可以增加表面制备覆盖。因为假山结构限制,无法给大规格植物提供生长环境,此处可选择苔藓类的品种,借助该类制备的覆盖性,加强假山部分的观赏性与自然感,优化园林总体的生态作用。
3.7充分利用资源
第一,自然资源。对于低成本项目来说,设计时需尽可能合理运用场地内原有的自然资源,由此控制人工建设的构筑物数目。比如,对于山石景观,设计师能通过直接在自然风向处布置假山,运用岩石打造封口,形成自然风的效果;场地规划则要保留既有植物与水体等;园林内的道路,可选择砖石瓦砾,作为一处景观,另外,还要把苗木落叶当成天然肥料,降低后期管理的成本。把上述资源运用到园林设计方案中,可以在有效控制园林建设造价的同时,降低对自然生态的负面影响。第二,施工资源。低成本工程的设计,应当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提高施工资源的使用效率。一方面,优先考虑在性价比与循环使用上有良好表现的材料,并且要就近取材,压缩施工中的运输费用。景观植物的设计,在适应风景园林功能及观赏需要的同时,挑选环境适应性高的本地品种,减少种植成本,保障植物景观的持续性。另一方面,由于风景园林项目会使用大量人工,因此应优先选用实操技能更加扎实的作业人员,组织针对性培训,配以奖惩管理机制,加快建设速度,缩短工期,避免发生返工问题,控制现场建设成本。同时,设计风景园林的根本意图在于服务大众,优化居民生活环境。而且为进一步减少后期管理费用,倡导周边群众及组织团体,认养园林内的植被,保障日常养护工作覆盖全面性的同时,还减少人力消耗量。第三,环保资源。对于环保资源的设计运用,其一,挑选污染低的人工物料,现场建造期间,应当控制噪声、飞尘等污染问题,避免对园林景观产生负面影响,有效优化园林设计的质量。其二,园林内的步行道路面,需运用污染较少的砼材料型号,让人为建设部分完美融入自然景观中,提高风景园林总体的艺术美感。这样不仅能提高景观的环保性,还延长所用物料的服役年限,降低后期维修及换新的费用支出。容易发生磨损的位置,需选择耐磨性较强的材料。
结语
总而言之,低成本的园林设计关键是“平衡”,考量景观审美、实用性、生态环保之间的关系,压缩建设造价的同时,优化园林应用效果,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益。同时,还重视可循环性、适应性,推动国内风景园林行业的进步。
作者:魏小静 单位:福清洪宽园艺有限公司
风景园林设计专业篇3
风景园林在建设过程当中首先需要开展各类设计工作,设计工作在进行具体的细化过程中,不仅需要提升当前风景园林构建的合理性,而且需要确保其自身具有高度的美观性。而当前社会在发展过程当中,对于设计美的要求不仅需要使其能够从表现意义上对美进行综合性的转型,而且需要从文化等诸多精神层面上使风景园林所具有的多元化特征得以进一步的体现,使其能够具备高度的创新性特征。在进行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当中,主要的设计对象有地形、植物以及建筑物等诸多内容,在设计时需要充分依照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应用更加适合的技术和相应的工艺进行综合性的设计及改造。在建设过程当中,就设计角度而言,需要与当前地域所具有的文化相结合,使当前风景园林在建设过程当中,既能够体现出当地的地域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承,又能够结合新时代的特点,体现出地区范围内所进行的文化创新。由此,便需要从多个角度对风景园林所具有的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对文化的定义进行深入探究,并且深入研究如何在文化背景之下,使我国风景园林设计的完善性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1文化的定义
文化就其概念而言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并且不同的学者会有着不同的看法。就文化的本质而言,可以将文化分为两部分进行分析,其一为人化,其二为化人。“人化”指在构建过程当中主要指个体在发展中根据其自身所具有的意愿来对物体进行综合性的改善,比如在具体的改造过程当中对某一石头进行综合性的雕刻,使其能够形成相应的形状,而后衍生出艺术流派,以此产生相应的文化。而“化人”主要是指人们在经过相应的改造之后,能够产生各类具有文化含义的物体,而相应的文化精神又能够反作用于个体,使人类社会得到综合性的发展。如在各类假山制石的构建过程当中,如果能够形成相应的流派,在具体的展出之后,能够给予观赏者以相应的文化感受,并且使观看者与作者产生一定程度的共鸣,并由此使文化进行综合性的传播。就我国风景园林设计角度而言,其主要的应用意义在于以各类园林方式服务于人。而就其艺术角度而言,需要对各类艺术方式进行综合性的应用,对自然园林场所进行有效的改造,使之能够与当前人们所具有的审美相符合,并且通过小品、植物以及山石等诸多元素,使得整体场所内部能够具备更为优质的文化价值,并且提升其美学价值。对于我国传统园林的构建而言,传统文化元素在构建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如亭台楼阁以及小桥流水均在我国园林艺术中较为常见,并且形成在世界范围内高度独特且具有地域意义的文化特征。
2文化的特点
2.1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文化在社会的发展中客观存在,能够使人们对文化所带来的各类影响进行综合性的感受。但文化就其具象而言,其意志需要由相应的物体进行综合的体现,其自身而言并不存在相应的实体物质。由此,也致使就文化概念而言属于“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但通过各类物质将文化进行有效的依托,能够对人们产生影响。由此可见,相应的文化影响是潜移默化中所产生的各类影响。如中西方文化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而相应的差异也会对东方、西方环境下所成长的人产生影响,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不同的思维方式。因此,使个体以文化为基准,对其三观进行综合性的构建,使其得到有效的发展,而相应的影响便具备着潜移默化的特性。
2.2具有高度差异性
文化对于每个人而言均会存在着不同理解。如在对同一本书籍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不同读者对于作者的行文思绪理解会存在着诸多差异性的观点。再比如,在同一公园的景点构建过程当中,虽然不同人所欣赏的景点就客观而言相同,但就每一个个体的主观心境而言,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说明了在对文化进行综合解读的过程当中,会具备高度的差异化特征。
2.3具有较强渗透性
文化构建过程当中存在潜移默化的特点和高度差异化的特点,而潜移默化也衍生出文化所具有的渗透性特点。具体体现在:相应的场景构建过程当中,并不会较为明显地将文化体现于某一作品上。但设计师在开展各类设计工作时,通过设计语言以线条、材料等诸多方式,便能够使作品表现出相应的文化,并且使人们体会到其所要表达的文化特征。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对我国的设计行业产生了较为突出的现实影响,而风景园林设计在具体的发展过程当中,一直以来便传承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内涵。若想在传承中得到创新,则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综合了解,对文化传承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依照我国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文化特征,对其发展所具有的规律进行梳理归纳,总结文化特点从而进行创新,使文化能够与风景园林设计工作相融合。
3传统文化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传承
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并且在长期的历史积累过程当中,其文化具有相当丰富的内涵。就每一个时代而言,会形成与其时代特征相符合的特定审美,并且审美会代表着当时所具有的文化特征,而相应的文化特征也会在景观中进行综合性的体现,使景观同样具有时代文化的符号表意特征。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当中,各类技术得到综合性的应用,这更有利于对“更具可行性发展”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性的营造,使得生态价值在园林工作发展中得到综合性的体现。此外,在发展过程当中,对于风景园林设计而言,需要充分的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体现,以此在风景园林角度展现出我国所具有的文化自信。现代园林在构建过程当中与传统园林相比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现实区别,就设计手法、设计语言、设计表意等诸多内容而言均与我国传统文化存在着差异性。而在新时代背景之下,如何对待我国传统园林文化,并且将中国文化在园林构建过程当中进行有效的传承,同时在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当中结合新时代的设计发展思路,将传统文化与创新文化进行融合,需要设计人员进行综合考量。本文对文化与风景园林融合所具有的方式进行详细的分析,使风景园林设计能够对文化进行综合性的传承与创新。
3.1寻找传统文化及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所存在的内在联系
我国传统文化在构建过程当中能够形成具有高度独特性的设计语言,而对相应的设计语言进行有效的提炼并应用到设计中,形成与当代特征相符合的设计元素,由此能够使中国元素从设计角度融入世界文化之中,使传统文化在当前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得到综合性的表达,而不是对其进行简单的元素堆砌。在当代园林设计作品中,需要将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内涵进行体现,不可单纯地以熊猫、脸谱、书法等诸多中国特色元素进行堆砌,以此对相应的文化特点进行表述,有可能致使文化所具有的内涵丧失,并且容易引起园林欣赏者的视觉疲劳。
3.2应用传统文化元素对当前风景园林设计进行重构
就设计自身而言,无论开展何种设计,均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特征。在设计工作的发展过程当中,其前一状态往往会为其后一状态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后一设计状态在发展过程中又能够对前一设计状态进行综合性的体现。我国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传承,而所积累的文化元素也在长期以来的传统风景园林设计中得以渗透。若想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延续,则需要将传统元素在当前的风景园林设计过程当中进行综合性的应用,由此发挥出文化价值,完成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
4风景园林设计中对文化进行有效的创新
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需要对文化进行有效的创新,而在创新过程当中同样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特征以及传统文化的特点。对文化创新在风景园林中的体现方式进行详细的分析如下。1)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进行挖掘与提炼,形成新型设计要素。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当中有着源远流长的特征,并且其所具有的核心精神具有固定性。其外在改变并不会对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精神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当中,可以对各类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进行发掘,诸如泼墨、写意等诸多手法,同样能够在现代设计的几何类设计中进行综合体现,将传统文化核心精神与现代表现手法相融合,也能够实现园林设计的文化创新。2)融入民族设计,使民族设计与国际接轨。在我国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往往过多模仿国外的设计风格,使得我国在园林设计过程当中西式园林居多,传统园林数量不断减少。因此,设计人员需要改变刻意模仿的观念,将我国的设计元素进行有效分析,融入民族元素。基于我国的民族特征,融合新兴设计手法,对园林设计工作进行有效的创新,使国际范围内所具有的现代设计观念能够添加各类中国元素,使民族元素能够在世界风景园林的设计工作中得到体现,实现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在园林设计中的融合。
5结语
在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当中,设计师需要充分体现传统文化对于现代景观设计所具有的意义,并且需要对文化进行细致分析,对相应的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承。同时需要以更加多样化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与当前现代设计手法相融合,构建出具有我国特色的创新型文化风景园林。
参考文献:
[1]刘滨谊,姚新辉,王立革,等.“一带一路”上的中华风景园林文化艺术展现[J].中国园林,2020,36(5):10-17.
[2]张如龙.地域文化对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J].建筑建材装饰,2020,32(12):166-167.
一、以美学元素融合园林艺术理论
园林在我国具有十分久远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在《周礼》曾出现“园”和“圃”的概念,在此以后我国出现了大量的园林景观,其中以皇家园林为主,晋隋以后私家园林相继出现,在明清时期我国园林艺术达到了顶峰,形成了以北方皇家园林和南方私家园林为代表的两种形式。在国外,园林艺术最早出现在《圣经》中,它用来描述《圣经》中所罗门皇城的绝美景色。西方的景观艺术有别于中国的园林艺术,它蕴含着异域风情文化,与中国的园林艺术有着不同的美感,但美在人心中是无差别的,是没有国界的。孙筱祥教授在《园林艺术及园林设计》中详细地论述了园林的艺术特征,它是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统一结合,里面蕴含着丰富的感情、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是美与园林的有机统一。通过空间布局进行美的表现,使得静态美感与动态美感相结合,同时搭配色彩理论进行实践设计,以达到在园林设计中对美的追求。
二、以植物运用阐述园林艺术特征
植物是园林造景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在园林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植物既可以体现自身的绿化作用,又可以进行艺术造景,同时对空间进行分割。在园林设计中根据不同的用途和植物的特性,可将植物大致分为灌木、乔木、花卉、地被。孙筱祥教授在书中阐述了两种园林种植设计,一种是规则式种植设计,另一种是自然式种植设计。在西方的园林设计中多采用的是规则式种植,讲究排列对称,其表现形式多为几何图形,这样的种植设计会产生一种阵列感和几何图案美。我国的园林种植多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方式,这与我国的传统思想文化息息相关,追求以小见大、移步换景的美感,讲究自然美和意境美,在有限的空间内使节奏、韵律、对比达到统一,并通过设计配置使植物自身的色彩在不同季节中均有美的展现。
三、以功能分类进行园林设计实践
本人20__年毕业于勋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__年3月参加工作,20__年3月来到成都汇森园林有限公司担任园林景观技术员,20__年至今担任成都汇森园林有限公司园林景观项目组长,多年来一直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具有园林绿化二级项目经理资格。由于自己在工作中的不断努力和刻苦学习,专业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园林绿化施工和工程管理经验。这些都使自己在业务水平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成都汇森园林有限公司担任园林景观项目组长期间,本人主持并参与了多个园林绿化和景观工程项目,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荣获了多项专业技术奖励和荣誉称号。现将详细情况总结如下:
由我主持和参加并荣获重要奖项的工程项目情况:蓬溪县下河街街道绿化工程。
由我参加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质量评定结果为优良的项目主要有:天府大道节点景观工程。
在实际工作中,我不但注意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同时还对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及时进行提炼和系统总结,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本人从事园林、景观专业技术工作15年,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职期间工作表现良好,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判断、总结和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组织和实施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能够独立地解决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并能独立撰写技术、工程和业务报告。因此,本人认为自己已经具备园林工程师所应达到的各项要求和能力,符合破格申报的条件,特此申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继续加强学习,努力工作,不辱使命!
本人20XX年毕业于勋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84年3月参加工作,20XX年3月来到成都汇森园林有限公司担任园林景观技术员,20XX年至今担任成都汇森园林有限公司园林景观项目组长,多年来一直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具有园林绿化二级项目经理资格。由于自己在工作中的不断努力和刻苦学习,专业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园林绿化施工和工程管理经验。这些都使自己在业务水平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成都汇森园林有限公司担任园林景观项目组长期间,本人主持并参与了多个园林绿化和景观工程项目,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荣获了多项专业技术奖励和荣誉称号。现将详细情况总结如下:
由我主持和参加并荣获重要奖项的工程项目情况:蓬溪县下河街街道绿化工程。
由我参加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质量评定结果为优良的项目主要有:天府大道节点景观工程。
在实际工作中,我不但注意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同时还对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及时进行提炼和系统总结,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本人从事园林、景观专业技术工作15年,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职期间工作表现良好,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判断、总结和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组织和实施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能够独立地解决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并能独立撰写技术、工程和业务报告。因此,本人认为自己已经具备园林工程师所应达到的各项要求和能力,符合破格申报的条件,特此申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继续加强学习,努力工作,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