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报表分析作为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个重要途径,越来越被管理者和投资者所重视,在会计理论研究和实务中也占据重要位置。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企业财务分析论文【通用3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摘要:财务分析是财会类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课程,就目前而言,高校开设的财务分析课程在教学中存在课程内容体系不完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考核过于片面以及教材选用陈旧等问题,导致学习本课程的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基于此,本文通过研究财务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以及教材选用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改革措施,以期能够提升高校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在进行财务分析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关键词:财务分析 存在问题 改革措施
一、引言
财务分析课程是针对高校财会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是一门集理论、实践与技能于一身的综合性学科。随着我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的理财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在理财活动中开始重视并学习财务分析这一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就目前高校开设财务分析课的现状而言,无论是课程内容设置,还是教学与考核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问题,难以满足人们想要“理好财”的这一目标。因此,作为在高校多年从事财务分析教学的一线教师,本文将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就财务分析教学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而详细的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能够为从事相关工作的教育界同仁提供借鉴和指导。
二、财务分析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体系不完善
目前高校财务分析课程内容体系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不同院校的内容体系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很多情况下其课程内容体系较为片面,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体系有以下两大类:一类是以张先治和陈友邦教授的财务分析为代表的内容体系,该体系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分别是财务分析概论、财务报告分析、财务效率分析和财务综合分析与评价。具体来看,财务分析概论的内容又包括财务分析理论(财务分析是什么)、财务分析信息基础(分析什么)与财务分析程序与方法(怎样分析);财务报告分析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四大报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进行逐一单个分析;财务效率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分析;最后是财务综合分析与评价,其内容主要包括综合分析(杜邦分析和帕利普分析)与业绩评价、趋势与预测分析以及价值评估;另一类是以张新民和钱爱民教授的财务报表分析为代表的内容体系,该内容体系由财务报表分析概论(理论框架结构)、分析基础、项目质量分析(资产、资本、利润、现金流项目的质量)、合并报表分析以及综合分析方法等组成。以上两大类课程内容体系在不同的高校都有采用,虽然这两大类课程内容体系各有特点且不尽相同,但是它们却有着共同的不足:第一,过分强调对报表的分析,忽视报表附注以及对数据质量的分析;第二,过分关注财务信息,忽视非财务信息。上述缺陷的存在导致目前高校财务分析课程内容体系的不完善,使财务分析成为一种重形式、轻实质的“数字游戏”课程。
(二)教学方法单一,案例教学形同虚设
财务分析作为一门集理论、实践和技能于一身的综合性课程,其课堂教学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就目前而言,国内许多高校在讲述该门课程时仍是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能是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参与财务分析的积极性不高,学习的财务分析知识很难运用于实践。并且很多高校在讲述财务分析的具体计算方法时,往往忽略对于相关财务软件(Excel、STATA等)以及财务函数应用的讲解,导致学生针对大数据进行财务分析时感到无从下手。即便是有些高校在讲授财务分析课程时引入案例教学,但是选取的案例大多过于陈旧,不具有代表性,学生虽然成立了研讨小组,但是在对案例进行分析时,小组成员中往往出现“搭便车”的现象,最终还是未能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导致案例教学形同虚设。
(三)课程考核不合理
大部分高校财务分析课程的考核方式就是“期末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其中平时成绩所占比例最多为30%,普遍都在20%左右,而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总成绩的比例往往在70%以上。一方面,就期末闭卷考试而言,其试卷的题型主要包括单选、多选、判断、简答和计算分析题,只是对一些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进行考核,很难从实质上考察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平时成绩考核主要考察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就课堂表现而言,一般学生能够直接回答问题的机会并不多,所以通过课堂表现来获得较高的平时成绩对学生而言缺乏吸引力;财务分析的作业往往是让学生组成研讨小组对某个案例进行财务分析,而最终小组的成绩只占到总成绩的10%左右,导致学生花费较大的精力撰写的分析报告与获得的实际分数不匹配,导致整个研讨小组进行案例分析时的积极性不高,分析出来的研究报告质量较差,存在应付平时作业的问题,未能达到真正考核学生运用财务分析理论解决实务问题能力的目标。(四)教材内容滞后,更新不及时目前,一些高校自主编制的财务分析教材及配套资料内容严重滞后,对财务分析的前沿理论的发展缺乏了解,难以及时进行修订和更新,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同时,财务分析教材所选用的案例略显陈旧,与授课当前的市场环境相脱节,造成学生虽学却难以致用。举例来讲,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本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电商企业,而国内的教材并没有及时跟进对电商企业应该如何进行财务分析进行讲解,所举的案例仍然是实体企业,由于这两类企业无论是经营业务还是财务状况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导致学生在实践中对电商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很困惑,采用的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很可能与真实情况“南辕北辙”。
三、财务分析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完善课程内容体系
本文将基于哈佛大学提出的财务分析理论框架来完善该课程的内容体系,具体而言,财务分析的理论框架要素包括战略分析、会计分析(四大报表分析)、财务效率分析和前景分析,就目前而言,实务界已将战略分析纳入到财务分析的内容体系之中。而在设置财务分析课程的内容体系时,只将会计分析、财务效率分析和前景分析纳入到财务分析的内容体系中,同时考虑到战略分析本身包含的内容较为复杂和丰富,所以将战略分析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在财务分析课程之前开设。在具体的讲授过程中,将会计分析作为授课的重点,分配较多的课时,在重点讲授四大报表中各个构成项目的解读与质量分析的同时,也要向学生着重讲授财务报表附注中的相关重要信息,使学生在解读和分析过程中能够有效识别企业提供的财务数据的质量(真实性和可靠性)。财务效率分析的部分,主要包括针对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等指标的计算与分析,考虑到该部分内容相对简单,并且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已经学习过相关指标的计算,因此对于该部分内容所分配的课时应该适当减少,授课的重点放在对于各个指标以及指标之间关系的深层次分析,同时分配一定的课时向学生们讲授一些非财务信息对于企业财务分析的重要性,从而丰富和完善财务效率的分析。前景分析的内容借鉴张先治教授的财务分析综合分析部分,具体包括综合评价、预测和企业价值评估等。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案例教学贯穿始终
在设置高校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方法时,应采用“教师讲授+案例分析+学生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教师讲授主要是指向学生讲解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以及分析方法的运用,同时包括相关财务软件和财务函数的应用及操作;案例分析主要是选取一些经典案例和新近发生的“热点”案例,教师通过深入的分析和讲解,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为了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可以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要求每一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家上市公司,对其进行财务分析,并且根据课程进度,分配一定的课时,让每个小组在课下对自己感兴趣的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得出研究结论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特别要强调的是,在展示环节中每个小组的发言人数不局限于1人,可以多人汇报,同时当某一小组展示研究成果时,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对其分析进行点评,主讲教师主要是对整个展示过程严格把控时间,并最终对每个小组的分析进行总结性点评并给予排名。这样做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期末时要求每组同学针对其分析的上市公司提交最终的财务分析报告,并要求详细注明小组成员的项目分工,从而对于小组个别成员“搭便车”的行为进行有效杜绝。
(三)课程考核多元化
鉴于财务分析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技术性较强的专业课,其课程考核方式就不能过于片面,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具体做法是采用“5+4+1”模式,即期末闭卷考试的成绩占总成绩的50%,学习小组分析报告占总成绩的4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这种考核模式能够较为全面地考核学生将学到的财务分析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具体而言,期末闭卷考试的题型除了单选、多选和判断之外,应该加入案例分析题,即给出一个企业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让学生对其进行财务分析,并且将案例分析题的分值比例设定为占卷面成绩的50%,目的在于考核学生的灵活分析能力。学习小组分析报告的评分标准主要包括:报告格式的规范程度、分析内容的合理性、论述观点的充分性、小组分工及参与程度等,并且每个方面均赋予一定的权重,保证评分的客观公正性。之所以将小组分析报告的成绩比例提高到40%,其目的也是为了调动学生参与财务分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达到财务分析课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四)及时更新教材内容
对于学校自编的教材体系不能成不变,在吸收国内外先进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应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的变化,及时更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分析学科体系。教材所选取的案例应该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或者是具有热点效应的案例,通俗地讲,教材中选取的案例要“接地气”,所以这也要求学校自编的教材要及时更新,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四、结束语本文结合自身在高校从事财务分析课程教学的一些工作经验,对目前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在内容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以及教材选取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而详细的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能够为从事相关工作的教育界同仁提供借鉴和指导,从而更好地达到财务分析课程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先治,陈友邦。财务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
2.张新民,钱爱民。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3.张先治。财务分析教学资源系统建设的尝试[J].中国大学教育,2007,(6):47-51.
4.王丽艳。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12):153-154.
5.许秀梅,王秀华。基于分析能力培养的财务分析课程教学环节设计[J].财会通讯,2013,(6):42-43.
6.周良。财务分析理论的发展对课程教学模式优化的启示[J].商业会计,2011,(34):77-78.
浅析增值财务报表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的社会效益日益突出,必然要求对外披露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做为社会责任报告形式之一的增值表,是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的有力补充,能够提供相当有用的财务信息,它丰富了企业对外报告的内容。本文针对现行增值表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增值表编制方法的几点建议,以期提高增值表的使用价值,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增值表编制的意义
(一)补充完善现有财务报表体系
现行企业财务报告的服务主体主要是投资者和债权人,所披露的内容主要是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情况,但是,对于企业的社会贡献情况反映不足,例如无法清除明了的反映企业实现利税、上缴利税、劳动就业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情况。因此,现行企业财务报告无法满足全部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这已成为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重大缺陷,而增值表的编制正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二)明确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
企业应当承担哪些社会责任,取决于那些与企业有着密切关系的利益相关者。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利益相关者:投资者、债权人、职工、政府、消费者、供应商、竞争者、社区环境、自然环境等。现行财务报告体系无法满足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要求,而增值表则可以反映出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增值额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分配的情况,明确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三)调动各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
增值表反映了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并将其社会责任充分披露,这就提高了各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例如,对企业职工而言,在增值表中,企业职工处于受益者的地位,这就把职工当成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与企业是合作关系,休戚与共,而不是简单的被支付劳动报酬的商品,因此,更易于被职工接受,能够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二、现行增值表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增值表的一般形式 增值表所反映的增值额,是一个经济主体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价值,用公式来表式:增值额= 销售收入-外购材料和劳务-折旧= 工资+ 利息+ 税金+ 股利+ 留存收益。增值表根据以上的公式分两部分内容编制而成(见表1)。第一部分反映增值额的形成,第二部分反映的是增值额在对其创造过程中作出贡献的各方的分配,包括职工的工资、债权人的利息、政府的税金、股东的股利与公司的留存收益。
(二)现行增值表存在的问题
一是没有反映出全部利益相关者的情况。增值表的最终目的是要反映企业对于所有利益相关者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情况,而现行增值表仅反映了企业的一部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情况,例如股东、政府、职工、企业留存,但是还有一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情况没有反映出来,例如消费者、供应商、竞争者、社区环境、自然环境等。这些没有反映出来的利益相关者的情况对于企业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例如,企业对自然环境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企业为防止或者减少环境污染所负担的环境保护支出等。
二是没有反映出利益相关者的全部内容。增值表的最终目的是要反映企业对于各利益相关者所应承担的全部社会责任,而现行增值表仅反映了各利益相关者的一部分信息,例如,对于职工来说,只反映出了职工的工资和薪金,而企业对于职工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远远不止于此,对于工作时间、工作条件、培训机会、福利设施等方面都没有反映出来。
三是没有反映出增值额的变动情况。增值表做为企业的第四张财务报表,必须能够提供足够的财务信息,而现行增值表仅反映了增值额分配情况的绝对数,而没有反映出企业对各个利益相关者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比例,以及与以前年度相比较的变化情况。这些相对数的充分披露,能够使企业明确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并从中分析出这些社会责任的变化情况,以找出问题,提高增值表的使用价值,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增值表完善的相关建议
(一)明确企业对全部利益相关者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改进后的增值表应在现行增值表的基础上增加对消费者、供应商、竞争者、社区环境、自然环境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情况的披露。例如,应对消费者披露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消费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应对供应商披露合同履行情况、定价和销售情况;应对竞争者披露公开市场的建立、公平竞争的环境;应对社区环境披露企业参与社区建设活动所承担的支出情况;应对自然环境披露企业为防止或减少环境污染所负担的环境保护支出情况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信息披露都能够用数字来衡量,对某些难以用数字衡量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情况,本文认为可以在增值表中增设文字附注的形式进行辅助说明。文字辅助说明虽不如数字直观、精确,但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出企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是对数字披露的有力补充。
(二)明确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承担的社会责任
改进后的增值表应将企业对每个利益相关者所应承担的全部社会责任进行补充,以达到充分披露的目的。例如,针对企业职工的披露,就应在现有的工资和薪金的基础上,增加员工工作时间、工作条件、培训机会、升迁机会、福利等方面的披露。企业承担这些方面的责任,是为了给员工提供健康、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这是企业的首要责任。
(三)明确增值额的变动情况
改进后的增值表应增加一部分比率指标,包括横向的、纵向的。例如本年度各项金额与上年度各项金额的比率,这些比率能够反映出企业本年度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上年度相比较发生的变化,通过这些变化可以分析出企业未来努力的方向。另外,还可以增加各利益相关者所得到的分配额与总分配额之间的比率,例如职工所得率、投资者所得率、政府所得率等,这些比率能够反映出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不同情况,通过这些可以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提高增值表的使用价值,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对企业行为所产生的社会影响的不断关注,增值表必将会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增值表进行改进,一方面能够保留原有增值表的优点,继续提供足够的财务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增加更多的项目,能够更直观更全面地反映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信息,提高各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秋霞:《增值表与利润表的比较分析》,《财务会计与导刊》2007年第8期。
摘要:
追求企业自身价值是企业的目标之一,企业价值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动力,而企业价值也是体现企业在未来某个领域获利或者成长的能力体现。同时企业价值的高低也同样影响着企业的每一个人。因此,对于企业价值的关注度一直是企业的重点,其中财务报表分析就是一种反应企业价值的方法。本论文就是基于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价值的反应,来分析其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
关键词:
价值分析;财务报表;现金流;经营风险;财会数据;财务指数
一、引言
对于出现在19世纪末期主要应用于银行信用评估方面的财务报表分析在我国大概出现在19世纪中期略早一些。早期主要应用于国家对于企业的成本以及资金流动状态情况的考核和监督。但是虽然我国对于财务报表的应用比较早,但是真正将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价值联系起来的还是西方国家,他们对于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认识较早一些,因此对于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就较为深刻,甚至单独成立了一门相关性独立学科,以此来专门研究他们之间的联系。企业就如同一份合同,在这份合同下涉及到很多利益者,如投资者、管理人员、债券者以及客户和政府等等。而财务报表分析对于这些利益者来说就是非常重要的文件,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这份报表来了解整个公司的资金流动状态以及未来的发展状况,可以通过这些判断来作出一些决策。他们的决策也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向以及价值形成。对于财务报表分析的制作者必须做到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准确无误,清楚明朗,文字表达准确。因为形成后的报表将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应,对于报表使用者来说直接面对的是财会数据,数据的准确度以及里面文字的表达将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理解,如果以上数据或者文字出现问题就会产生误判。因此报表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将是一个经济效应。基于财务报表与企业价值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因此必须对财务报表以及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给以足够的认识和关注。
二、以往财务报表分析方式
对于财务报表分析方式的划分一直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标准,各种方式之间都有一定的交集部分。以往的报表分析方式大致有下列几种:比率分析法,是将报表中的财会数据作为研究重点,重点研究对比各种财务数据,从而得到一些有意义和一定逻辑的财务指数,以此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现金流动状况。其为报表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因为其数据处理量小,通过数据之间的对比容易发现问题所在。比较分析法,是一种类比的方法,通过对比找到其中数据的相关规律,从而发现问题,与上一种方式存在交集。因素分析法,是找到某一个经济指数的所有影响因素,从中发现各种因素的变动对经济指数的影响大小,从中发现影响最大的因素。趋势分析法,是一种类似于比较分析法,是通过对比同一个项目的不同报表,从中发现其发展趋势,从中掌握财务的变化趋势。图表分析法,是将企业中所有与财务相关的数据整理将其以图表的形式展现出来,图表分析法比较清晰,一目了然。
最终通过图表对比可以很容易发现规律以及问题。结构分析法,类似于因素分析法,结构分析法是将报表中的某个指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固定,从而研究其各个组成部分所占的比率以及各个部分的变化所引起的指标的变化趋势,从而以此来衡量整个经济的变化趋势。对于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受到的各种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多,而以往的财务报表分析方式较为单一,局限性较大,例如作为主要分析方法的比率分析法虽然其适应于所用的报表方式,但是如果其中的财务数据的可比性较差时其将会失去一定的意义,虽然其应用广泛但是并非绝对可靠。因此以往的分析方式存在一些局限性,分析方式与实践存在间隙,衔接不到位不够专业。
三、对以往财务报表分析方式的改进
基于以往财务报表分析方式的局限性,在其基础上对其进行一些改进,从而让其有更好的适应性和有效性。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更多的公司不再是单一的存在于一个区域内,更多的是受到各个区域甚至各国的影响,例如上市公司。因此以往的分析方式的局限性就不断显现出来,例如现金流量分析不够,或者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数据处理出现问题、数据选择不准确等都将影响到报表使用者。因此对于以往的分析方式要给予一定的改进。
1、对现金流量给予一定重视。在以往的分析方式中大多数分析者较为重视企业的盈利状态,虽然盈利对于一个企业来讲的确很重要,也是其追求的目标,但是这样的关注度较为单一,因为其主要关注的是利润而非现金流量,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利润是必须的,但是同时也不能忽略现金流量所带来的效应,如果一个企业有较大的现金流量,即使在出现短时间的亏损状态时也不会出现短时间的经营困难,足够的现金流量可以增强企业对于经营风险的抵抗力。相反如果没有足够的现金流量,一旦出现经济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营。因此对于现金流量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2、局部分析与全面分析相结合。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有些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将不会在报表中得到一定的反应,因此我们既要兼顾报表中的所有数据的反应同时也要考虑到外部环境的潜在影响,即理论分析与实践相结合。有时候单个数据将不能准确的反应出问题,要根据一组数据所能联系到的所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做到从局部理论分析到全面分析。
3、各种分析方式综合运用。以往的报表分析方式较多,但是各种方式之间都存在一定的交集部分,因此在报表分析过程中应当将各种方式结合使用,避免单一使用,造成局限性问题。使用单一的分析方式,也会造成对问题的分析和数据处理的角度变得狭窄,从而不能较为全面的把握,如果将各种分析方式结合使用会将分析角度变大,有更多的对比性,从而更容易发现规律。
四、结语
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价值存在着直接的正相关性,其是企业价值反应的一种方式,是企业价值预测的直接对象,因此可见财务报表分析对于企业价值反应的重要性。同时企业向利益相关者提供这样一份准确的报表,能够让利益相关者直接获取企业的经济状况,从而对企业做出一定的预测,这样的预测和判断也将影响到企业。因此财务报表分析无论对于企业价值的反应,或者对于报表的使用者来讲都是一份十分重要的数据,这些数据足以说明一些问题和反应企业的价值。本论文就是基于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价值之间的联系,分析了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以及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分析研究,找出以往分析方式中的局限所在,并且对以往的分析方式提出了一些改进方式。
参考文献:
[1]葛家澍,胡念梅。论现代财务会计的基本程序[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01):9-15.
[2]周志方,肖序。国外环境财务会计发展评述[J]。会计研究,2010,(01):79-86+96.
[3]王鹏。财务会计上控制的理论框架研究[J]。会计研究,2009,(08):14-20+95.
[4]葛家澍,胡念梅。论现代财务会计的基本程序[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01):9-15.
[5]周志方,肖序。国外环境财务会计发展评述[J]。会计研究,2010,(01):79-86,96.
[6]王鹏。财务会计上控制的理论框架研究[J]。会计研究,2009,(08):14-2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