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特别是作文中不可忽视的议论文,议论文的样式有社论、评论、读后感等。我们该怎么去写这类型的作文呢?
[摘 要]微观创业是劳动者不靠政府创造或提供就业机会而靠自寻资源、自找机会来自主创业、自行致富及自我发展的自力更生的活动,适合于农民工、毕业生和城市下岗待业人员实现自我就业,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政府对此要提供政策支持,要通过继续改善宏观经济成效来提供良好的基本环境。
[关键词]微观创业;就业;
经济增长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严重就业问题。四万亿投资计划具有重大战略价值,相应就业举措也成效显著。但因就业条件不同,就业基数过大,全面解决就业问题仍然极为艰巨微观创业对保增长、保民生具有重大意义微观创业是所谓“草根经济”的核心概念;是指社会劳力在不直接依赖政府资源和社会外力的情况下自求生计、自谋出路的谋生兴业活动;实质是劳动者不靠政府创造或提供就业机会,而靠自寻资源、自找机会来自主创业、自行致富和自我发展的自力更生活动。实践上,微观创业主要指劳动者个人根据身边存在的谋生条件和可能来干小活、挣小钱、逐步增加收入并积累财富的个体经济过程;也指在个人财富、经验、知识和技能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实现诸如发展成小企业、小产业乃至小规模经济等更大创业的飞跃,即私营的块体经济过程。其中, 个体经济过程适合于每个劳动者,可使人人获得就业机会, 具有最广大的就业容量,是产生块体经济过程的基础,是 “保民生”的最重要方面之一;而块体经济过程则适合于小有成就的劳动者,可带动更多的人进行就业,是个体经济过程的升华,是民营企业之母、民营经济之源、国民经济发展的最重大方面之一。
微观创业在我国既有的民生政策实践中已有多种表现和有益探索:诸如提倡和帮助下岗工人再就业和自主创业, 提倡、甚至适度资金支持大学生在校开始自主创业,变救助性扶贫为开发性扶贫,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的创办与发展, 发展和繁荣乡镇街道企业,倡导和鼓励公司加农户的经济运作模式,倡导和扶助个体农机联合跨区运作,等等。这在东南沿海地区已有十分广泛而成功的经验,即使在中西部地区也有成功的典范和重要的启示。有一种情况是,农民在原来见惯不惯的地方发现可市场化的资源,并把它变成谋生的机会。譬如,湖南竹产区有一农民发现竹鼠是美食,可药用,还有优质毛皮,几乎全身是宝,具有很大的市场价值;便着手饲养开发,取得了良好效益,逐渐形成了一个小产业。同在湖南,有农户发现山鸡好养好卖,就着手开发了山鸡养殖,几年下来就变成了百万富翁。竹产区的另一种资源是竹纤维,比棉花、亚麻等传统纤维和现代化纤更绿色、更舒适、更高品质,在国内外市场颇受欢迎,价高势畅,潜力无限。云南临沧地区就有人甚至比精明的浙江人还先看到并开辟这一商机,形成了“工厂带农户”的模式,不仅直接创造了工厂就业,还把荒山野地变得价胜良田。
另一种情况是,以某一传统生产为中心,顺应市场,略有调整,自然而为,即改变了生产方式,扩大了生产品类,实现了生产升级,形成了多圈产业,创造了多层收入,带动了多村致富,形成了大面积就业。安徽砀山县一梨农几年前发现砀山梨越来越不好卖,只好烂掉或倒掉;原来是化肥农药用多了,味道很不好,名果已不名了。于是,他决心只用有机肥。结果,梨品极佳,当年不仅卖得好价,而且很快脱销;这使他发现了重大商机。他与邻居合议,共种有机梨, 全由他包销;这使他来年获得巨大收益。周围各村农家看在眼里,痒在心里,做在手里,都跟着种起有机梨来;由他包销。为稳定有机梨生产,他又大规模养猪,确保有机肥的市场化供应。这样,他不仅成了最大的有机梨种植户和养猪专业户,而且还成为周围农户的义务指导、猪粪供应商和果品收购商,年收入超千万。其他也学着种梨养猪的农户年收入三四百万的比比皆是,一般致富的就更多。还有一种重要情况是,城市失业或无业居民发现农村天地广阔、大有可为,而跑到农村去谋生创业。北京市有市民到郊区去承包山地搞种植养殖的,有的甚至不惜把城市户口变成农村户口来获得农业生产资源以谋求自主创业。
《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之路径探讨》
【摘要】创业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界的共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其认定为“第三本教育护照”。就业辅导是我国大学生就业前的准备性教育,是缓解就业压力,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措施。
高校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是我们实践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实际和课题要求,探索二者有机结合之扩展体系与实践活动体系,建立示范促进机制,从而产生最佳效果。本文谨予阐述,与同仁切磋。
【关键词】创业教育;就业辅导;扩展体系;示范促进机制
一、我国的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工作
创业教育系开发青少年创业素质,培养具有开创型个性和能力的现代人才的教育。就本质而言,是一种新兴的高级生存教育,发展教育和创新教育。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已成为各国教育界的共识。
我国创业教育理念普及较晚,至20xx年教育部才召开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视频会议,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方针。温xx要求把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内容纳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对造就时代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缓解就业压力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教育部近期强调,各高校要根据本校实际,抓紧制订实施创业教育教学计划、创业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建设计划和针对毕业生的创业指导服务计划等四个计划,全面开展创业教育、实践培训和指导服务工作。
同时呼吁全社会将大学生创业工作作为国家大事、民族大事、青年大事,携手奋进,全力以赴,努力形成一套完善的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体系,建立一整套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机制,营造一个全社会共同支持和促进的大学生创业社会环境,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典型人物。
自主创业只是大学毕业生的一种选择,目前就业依旧是主流取向。就业是毕业生的人生发展需求,也是从求知学子向社会职者转换的重要抉择。
就业辅导旨在使毕业生做好就业准备,确立正确就业观,调适心态,端正态度,了解形势,掌握应聘技巧,顺利与单位双向选择。高校就业辅导承担着比以往更迫切的历史责任。如何做好就业辅导,是高校就业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发展之基,就业之源。大学生是亟待就业的庞大群体,也是潜在的创业力量。就业是人生必走之路,而创业则只是一种选择,二者是必然与或然关系。必然中含或然,或然数量与质量制约着必然。
如何使二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营造大学校园浓郁的创业与就业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探讨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有效机制和操作模式正是我们亟待探索的课题。
本文旨在从深与广两个维度,探讨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结合之路径,以期推动就业与创业持续发展。
二、创建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之扩展体系
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实践中实行怎样的操作模式和方法。笔者以为,建立二者结合之扩展体系,做到六个结合,就能提高结合之实效性、全员性与整体性,产生增效作用。
1、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创业观、人才观和就业观。对形势有正确认知,对自身综合素质正确评价,树立远大理想,毕业后顺利就业或自主创业。
2、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加强学风建设相结合,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提升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或创业专业实力。加强学风建设要求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有效管理措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得到创业体验和锻炼,增强创业意识和就业创业技能,培养创业、创新能力和就业变通性、职业适应性。学校应创造条件和机会,在时间、地点、引导、经费、组织等各方面予以支持和落实。
4、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及时疏导就业或创业时的心理困惑,消除心理障碍,保持乐观自信心态,增强心理素质和抗干扰能力。调适就业压力带来的自卑、焦虑、急躁、盲目、依赖等消极心理。
5、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教学改革相结合,明确改革方向和目标,发挥高职教育以就业和创业为导向的原则,探讨适应性、科学性更强的教学模式,以便加强学生的内涵建设,提升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应对就业压力带来的挑战。
6、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拓宽就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相结合。学校应建立长期稳固的实习就业基地,主动寻求与大企业联合办学,采取“订单式培养”,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有条件的可建立创业孵化基地,设立创业资助基金,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高校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开展十几年来,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普适化指导到个性化指导,由注重实践操作到关注理论研究,已形成一定特色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模式。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如何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创建统一的有效机制,还需做深入研究和探索。各校要结合自身特点,采取灵活形式,把此项工作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和人才培养全过程。
三、创建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之实践活动体系;
创业教育是为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素质和能力,创造条件,待毕业或就业后走自主创业之路。就业辅导是为激励毕业生积极学习,提高就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和有关就业信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掌握求职应聘技巧,调适就业心态,乐观面对人生选择。二者都需要正确理念,完善人格,良好心态,较强的知识和技能储备,都要有面对社会,经受考验的意志和品质。因此,将二者有机结合,统一进行,建立共同的实践活动体系,在实践中锻炼,在活动中感悟,让毕业生迅速成长,早日成熟,面对社会,迎接挑战。这一实践活动体系基本操作方式可包括:
1、校史教育。以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3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艰苦创业的实践历程与创业精神感召学生,开展校史教育和展览,促使学生体味、领悟,引发心灵震撼,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
2、课外活动。持续开展广泛的与创业、就业相关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得到锻炼,加深认知,提高就业与创业素质和能力。
3、社团创业。支持和扶植学生创业社团,提供相应经费,积极引导进行校园创业活动。如“艺绣”绣品社和电子维修社就是榜样。其绣品和维修服务已走向社会,呈现创业雏形。
4、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到本院毕业生开办的企业参观考察,学习学兄学姊的创业榜样,吸取创业或先就业再创业经验,了解创业甘苦,以便及时规划职业人生。
5、自编教材。结合本院创业历程,充分调研学院先行创业成功典型,联系毕业生创业与职业规划设计,自编校本教材,制作课件与光碟,利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教学,使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形象生动,深入人心。
6、规划大赛。开展校园职业规划设计和创业设计大赛,提高毕业生就业或创业意识,明确今后实训、实习、实验的目标性和方向性。
7、演讲报告。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来校演讲,报告,举办座谈会、访谈会等,介绍就业经历与体会,创业历程与成果,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8、创业园区。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本院毕业生创业园设计和建设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教育。有条件的可借助创业孵化基地自主创业。
9、工学交替。积极组织在校生在学习专业课前参加“工学交替”活动,学校与企业对接,课堂与车间合一,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了解产品制作流程,熟悉企业文化和劳动特点,认识社会和市场,建立一定的人脉关�
10、实习锻炼。学校实行“2+1”培养模式,学习两年后,到企业实习锻炼,掌握技术,了解工厂和工人,检验学习知识和技能,锻炼能力和素质,完善人格和品质,做好就业和创业准备。
11、模拟应聘。毕业生在参加正式应聘前,可参加学校组织的模拟应聘,锻炼实战能力,练习应聘技巧,认识自身不足,补缺补差,以便将来能顺利求职应聘。
12、联合创业。毕业生与在校生联合创业,毕业生为主导,在校生勤工俭学一起参与,借此培养创业能力,了解社会,熟悉客户,为就业或创业打下基础,铺平道路。
13、积极实训。实训中心有先进设备,有富有(下转第32页)(上接第30页)经验的指导师傅,学生可根据自己专业,利用课内外时间积极参加实训,学习操作技能,掌握关键技术,努力使自己成为熟练的技术骨干,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14、假期打工。学生利用寒暑假按自己规划或安排,到相关企业、公司打工锻炼,提前与企业联系,建立人脉关系,学习技术,熟悉公司业务流程,对将来应聘或自主创业大有裨益。
15、心理咨询。就业办心理咨询室,负责日常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毕业生求职应聘前,开设心理辅导讲座,个别咨询随时进行。疏导心理,调适心态,让学生保持乐观态度,勇敢面对竞争。
开展上述活动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主动性,以主人翁态度参与。自信、自强、勇于拼搏,敢于成功永远是创业者的品格。就业压力虽大,却压不垮勇敢者,不经风雨,永远不会成功。
四、建立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之示范促进机制
学院自身是创业典型,自20xx年始,连续六年被评为全省高校就业先进集体、就业标兵,20xx年被评为安徽省创业教育示范校。20xx年又被评为全国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院长创业的感人事迹,给学生一种无声而深刻的教育,先创业的学子,行业虽各不同,但创业动机和力量却都来自母校。先行创业的毕业生有的已成行业巨子,企 学院发挥这一优势,形成一种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的示范促进机制,持续发挥促进与社会助长作用,有效推进后续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工作,同时也带动学院发展。这一机制主要包括:
1、学院自身创业典型事迹,通过校史教育和展览,对每一届学生发挥示范效应和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学生,教育背后,学子心潮澎湃,暗潮涌动,一颗创业的种子即刻埋入心田,待机发芽、生长。
2、先毕业学生创业成功,涌现大批创业典型,对学弟学妹发挥直接的示范效应。身边榜样,激励与启发胜过千遍说教。典型带动,学有榜样,有效促进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工作。
3、创业成功学子,心怀感恩之心,慷慨解囊,捐资助学,援建母校,对学弟学妹成长和母校持续发展发挥助长促进作用,同时激励在校学子,争走创业之路。
4、毕业生创业典型,应邀返校现身说法,开讲座,作报告,举办座谈会和访谈会,说服力强,感人之深,胜过老师教诲,发挥巨大促进作用。
5、早期创业学子,企业规模较大,为扩大生产,每年来校招聘,促进学院的就业工作。
6、学院领导每年都到企业考察,探望联谊,加强交流,增进感情。毕业生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将有关信息提供母校,作为学院教学改革,修订课程体系,安排就业,规划创业的依据。
五、保证扩展体系与实践活动体系效果的措施
创建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之扩展体系、实践活动体系和示范促进机制,使创业教育和就业辅导融为一体,不断深化和扩展,可成为全院工作的导向盘和助推器。
1、联动运作。此项工作是一个复杂系统,仅靠一个部门难以完成,必须调动全院各部门各系的智慧和力量相互协调,联动运作。
2、措施保证。创业与就业,靠的是实力,学院必须以加强内涵建设,大力改革教学,探索新的培养模式,提升教师素质,加强管理水平,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等措施予以保证。
3、内化机制。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扩展体系和实践活动体系,对毕业生而言,仅是外部施教与施助,他们能内化到何种程度,则取决于其自身内化机制。因此,要提高实际效果,主要靠启发其自觉性,激励内部动机,自我学习,自我加压,使外因与内因有机融合,促进效益最大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申报的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六个结合,全面渗透’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的子课题(项目编号:20101660)。
作者简介:
尹良成(1966―),男,讲师,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办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等。
刘贤利(1957―),男,副教授,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咨询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等。
[1]卡玛。谁说本科生找不到好工作[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2]吴翔。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09(S3)。
[3]蒲昕艳。应对危机调整心态——浅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7)。
在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下,高校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很多高校学生开始转变就业发展方向,在原有出国、工作、深造“三步”发展基础上多了一项创业的选择。基于这种社会形势和学生就业需求,很多民办高校结合最新的素质教育理念,利用学校资源开展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着重开发和提升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为此,文章对民办高校学生创业教育发展展开研究。
一、民办高校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原因
1、高校学生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民办高校学生在成绩、基本素质、个人能力等方面和本科学生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由此导致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在大学学习上存在认识的偏差,表现为一些学生认为创业课程开展的不必要。加上很多毕业生认为创业需要大量资金、人力、经验的支持,久而久之失去了创业的热心、信心和激情。学生思想上的认识导致民办高校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发展存在问题。
2、高校教师
高校教师在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中起到重要主导作用。但是一些民办高校是由辅导员、行政人员担任学生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他们缺乏就业创业的知识,无法为学生提供完善化的就业创业信息。
3、高校
民办高校受自身性质的影响,没有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提供有效的支持。民办高校资金全部依靠学校自身解决,虽然在思想上认识到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受资金的影响,很难在真正意义上开展有效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民办高校很难引进高级职称师资指导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工作。另外,民办高校虽然在政策的号召下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支持,创设了各种形式的创业园区,但学生在实施创业活动过程中缺乏规范化管理和支持,制约了创业园区应用价值实现。
(二)外部原因
1、国家政策
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下,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认识到毕业生创业就业的重要意义,也出台了相应对文件支持学生创业就业发展。但是在实际操作上却没有让学生感受到国家和政府部门的支持,学生也不了解国家为大学生就业创业颁布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由此导致高校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效果不理想。
2、社会组织
受我国教育体制影响,各类型企业、事业单位在招聘毕业生的时候存在轻视民办院校的现象,导致民办院校学生的就业创业存在更大的压力。
二、完善民办高校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的建议
(一)将大学生创业教育融入高校课程体系中
民办高校发展具有灵活性的特� 民办高校要形成完善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结合学生学习需要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开设以创业学及企业管理、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企业策划等基本知识为主要的选修课程,并实现课程和专业体系的配套。在学生创业教育中融入创业指导、创业心理训练、创业技能培养、综合经营管理课程,在课程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对创业理论的了解。
(二)为民办高校就业创业提供多元化的经济保障
民办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首要问题是资金,民办高校创业教育经费不仅要依靠学生的学费,而是应该从社会、政府、企业等多个方面为民办高校就业创业教育谋取经费。政府部门需要对民办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开展予以正确的认识,即认识到民办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地缓解现有的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发展。在清醒的认识之后,政府部门对民办高校就业创业教育发展提供资金和配套设施的支持。另外,政府部门要适当加大对民办高校的发展投入,在民办高校创业发展的时候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加强民办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在真正意义上做到“引进来、走出去”。
(三)整合资源,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提供更多实践平台
民办高校一些是实体企业出资经办的,为此,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可将高校丰富的教育资源与出资人主业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产学研一体的创业实践教育平台。对于一些发展成熟的民办高校,可专门设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通过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提供重要的实际演练平台,激发大学生就业创业热情。(四)转变创业就业理念,为民办高校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就业社会氛围民办高校要加强对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思想的宣传,提升学生对民办高校创业就业的认识。同时,民办高校还需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和学生学习需要为他们提供更广泛、多样的创业政策和创业制度,积极鼓励大学生开展创业就业。
综上所述,创业教育我国高等院校改革发展中的创新教育理念,是社会竞争和时代发展变化的一种必然趋势,民办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将有利于创新型社会的发展。但受民办院校办学体制有其自身特点和学生特殊性的影响,使得民办高校创业就业教育的开展存在较多的问题和障碍。为此,需要民办高校更新原有教育观念,加强对高校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视,建立专门的创业教育培训和管理机构,健全高校就业创业教育队伍建设,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民办高校就业创业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牛三平。民办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析——以山西工商学院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28):33-35.
[2]林冬冬,陈月玲,张婷。高校创业教育促进学生就业创业的途径和机制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xx,(11):5-6.
[3]孙一平,孟沙沙。民办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创业教育中的角色定位[J]。信息化建设,20xx,(03):176.
一、高校是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关键
大学生的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高校承载着人才培养、知识传递和创新、教育服务等方面的重要职能,人才培养是高校最首要的任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提升个人能力、实现个人价值的需求,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高校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确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创业教育观。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理念,要将这种理念贯穿于高校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之中,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去。从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品质等各方面加强大学生的培养,帮助大学生由知识能力的拥有者变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使大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2、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首先,确保创业教育的普及层面。将创业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之中。采取必修与选修结合的方式,开设各类创业方面课程,满足不同专业、不同需求学生的需要。其次,高校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将整体培养计划与阶段性培养目标有机结合,低年级侧重于指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唤醒和培育创业意识;中年级重在结合专业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和实践;高年级重在为学生创造创业条件,搭建创业平台,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3、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师资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创业教育取得成效的基础。要精心打造一支高素质、多层次的专兼职创业导师团队。结合教师的专业背景与专业知识,为高校创业教师提供培训和交流的平台,提升校内专职创业教师的素质,保证创业教育的效果。对于实践类课程,可以聘请社会上有经验的优秀企业家或创业者组成实践型创业教育专家兼职团队,结合他们的亲身经历和创业经验体会为学生讲解,以提高创业教育实践课程的授课质量。
4、重视创业实践,开设创业基地。创业实践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帮助学生对创业的过程和困难有更深入的了解。应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通过仿真实验等方式积极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积极设立各类大学生创业基地,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场地和条件。
二、大学生是创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核心
众所周知,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是导致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质上就是一种素质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成功创业、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有效途径。大学生自身素质高低是创业成败的决定因素。因此,大学生需做到:首先,培养勇于创新的观念。要将创新意识融入思想、实践当中,形成创新的思维方式。其次,多途径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通过不断积累创新知识,提高文化素养,锻炼自己直面挫折失败的勇气,使自己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竞争意识、协作能力和敬业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的创业素质。最后,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尽可能多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假期实践考察、专业实习、科技项目、勤工俭学、社会性活动和大学科技创新活动等,有意识地锻炼自身的团队合作精神、包容的素质、人际交往能力和技巧等,加强表达、应变等能力的训练。
三、家庭为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基础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和基奠。创业素质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培养、熏陶和积淀。正所谓好父母胜过好老师,家庭对于创业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想帮助子女高质量就业,家长要做到:首先,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深刻理解创业实质是一种高质量就业,支持孩子创业,为子女创业创造有利的条件。其次,提升家庭教育的能力。可通过家庭教育研究机构、家庭教育培训师等方式,指导家长掌握教育子女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帮助家长获得培养孩子的创业品格和素质的技巧。再次,要有意识地从小培养子女的理想信念、敬业精神、道德情操等创新能力和创业品格,使子女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去面对创业路上的压力。最后,家庭应尽力为子女创业提供精神和资金支持,充当他们创业的推动力。同时,家长可用自身的经验和阅历对创业大学生提供一些指导,帮助他们成功创业。
四、政府为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就业指引方向
大学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是政府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政策是导向,政府应当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提供优质的服务来形成有效的大学生自主创业体制和制度环境。政府要推进创业型社会的构建,进一步优化创业体制和政策环境,促进创业教育的积极推进。为此,政府应担负以下职责:首先,建立和完善创业教育政策法规体系。政府要在宏观政策的基础上,出台配套的可操作性实施方案;提供强有力的创业教育政策法规保障,切实保障创业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促进创业活动的健康有序开展。其次,完善大学生创业的社会配套体系。积极扶持大学生创业中介机构,为创业者提供各类细致服务,如提供政策的咨询、进行创业能力的培训、帮助项目推介和市场调研、投资机构推荐、融资贷款等。再次,完善和优化市场经济法制环境,搭建公平竞争的平台,切实保障创业者的合法权益。最后,重视各类科技园区、“孵化”基地建设,加快形成较为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强化产学研合作,提高创业企业的成效,积极为大学生创业架通桥梁。
五、社会是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支撑
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创新型教育活动,需要社会各方的支持和帮助。首先,要完善创业教育组织。目前,除高校的创业教育组织外,社会上的创业教育组织普遍是依附于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各类项目培训机构。培训的内容、形式、效果参差不齐。应通过成立和完善从事创业教育和培训的管理组织及行业协会等方式,加强创业教育组织的规范和管理。其次,要建立创业教育服务机构,为创业者提供服务和保障。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广泛宣传,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和环境,让更多大学生有想创业的意愿;加强创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创业者提供交流心得和资源共享的平台;充分发挥服务的功能,为创业者提供中介服务和后续扶持,创业者在经营中有任何困难,服务机构可安排专家对创业者进行专业化指导,也可转介相关机构协助解决问题。最后,要设立创业基金会。大学生由于没有积累,创业资本往往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可通过设立优秀毕业生创业基金等方式给予创业扶持,帮助大学生解决创业资金的问题。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项开拓性的事业,需要来自高校、大学生、家庭、政府和社会等各方的支持。只有各方协调联动,形成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才能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力,最终实现高质量就业。
系 别: 计算机系
班 级: 通信0803
姓 名: 朱回
学 号: 20xx08002315
20xx年7 月5 日
前言:“就业”是大学毕业生面对市场进行自我定位,从而自主选择职业的过程。
在中国,随着“婴儿潮”和“大学扩招”导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激增,使该群体面临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并被赋予了多层次的社会意义。
通过宏观层面的分析不难看出,经济的快速收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对人才需求产生发化;新职位的涌现对人才的渴望和需求在不断增加;高校虽然在扩招,但学科的重复建设,以及扩招过程中与市场需求的错位,都在客观上增加了就业难度。
就业市场供求双方的信息具有不对称性。高校因自身体制限制而对行业发化和市场要求的反应迟缓,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和压力。就此,我们小组对大学生就业形势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 调查目的
掌握湖南科技学院在校大学生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了解和看法,更好的了解当今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二、调查对象与手段
1、调查对象:湖南科技学院全体在校大学生
2、调查手段: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在湖南科技学
院校园内随机选择学生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2份。
三、调查时间:20xx年6月26至6月28日
四、调查内容
大学生多当今就业形势的看法,根据当今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择业方向等。问卷共向学生提出了13个问题。(见附一)
五、调查结果
六、调查结果思考
1、对就业信息关注
在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程度都很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大部分大学生都处于失业状态。而当今的信息媒体较为广泛,在校大学生对社会的接触较多,对社会就业形势的了解较深入。另一方面,可能是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较完善,是学生能较清晰的了解当今形势。 2、对职业的期望状况
影响职业期望因素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声望地位稳定性因素(城市位置与社会地位),内在价值因素(发展空间和兴趣爱好),外在价值因素(薪水高低)。其中在职业选择中考虑的首要因素的选择情况(见下图),薪水高低成了大多数被调查者的首选,接下来依次才是发展空间、兴趣爱好、城市位置、社会地位。导致这结果可能是由于当今社会过多的追求拜金主义,而缺乏了对工作内在价值的思考,对自身价值实现的思考。就业观滞后。 3、就业依赖性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求职都存在一定的依赖性,普遍认为靠人际关系是找到工作的最有效方法。导致此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当今社会由于人才市场较为饱和,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各用人单位对应聘者有多重选择。在这过程中存在暗箱操作行为,形成了一种靠人际关系上岗的潜规则。
七、结论
针对本次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小组经讨论,就关于缓解大学生就业严峻形势,提出以下建议:
1、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是不少就业岗位并非人满为患,既存在着“人找岗位”的现象,也存在着“岗位找人”的现象。针对此,我们应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改变他们只选择在大城市就业的思想。让大学生重视人生价值的实现,不能只把职业活动当成谋生的方式和手段。
2、重视个人素质的培养
就业与择业需要以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为基础。大学生要实现顺利就业,就应当树立独立生活意识,克服消极依赖思想,充分利用大学的美好时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牢专业基础,锻炼能力,提高素质,完善自我。一个人有了真才实学,能够适应多种岗位,就更有利自己的就业。 3、提供完善的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能使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具有更深的了解,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和就业观。对此,学校应多对学生开展开展就业指导。
7您择业前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a 经济收入 b 个人发展机会 c 专业知识的应用 d 工作的稳定性 e 工作和生活的环境 f 其它
8您认为怎样找工作最有效? 您会通过何种方式就业? (最多选三项) a 亲自前往用人单位介绍自己 b 在就业网站投放简历 c招聘会现场 d 由学校推荐 e 通过熟人介绍 f 寄发自荐材料 g 其它
9 您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哪些条件? (最多选三项) a 专业技能 b 对单位的忠诚度 c综合素质 d 逻辑思维能力
e 敬业精神和职业素质 f 沟通能力与亲和力 g 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 h在最短时间内认同企业文化
10您认为当前毕业生就业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a 企业需要具备较高职业能力或者专业技术人才,对应届毕业生需求总量减少
b 毕业生的就业定位不合理,期望值过高,择业过于挑剔 c 就业信息机制不健全,信息渠道不畅通,信息不充分 d 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及学生之间互相沟通和了解不够
e 大学传统教育模式弊端太多,不注重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不能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11您认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主要是
a 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 b 沟通协调能力 c 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 d 相关工作或学习经验 e 专业知识和技能 f 其它
12您能接受的月收入水平是
a 800-1000元 b 1001-1500元 c 1501-1800元 d 1801-20xx元 e 20xx-2500元 f 2501-3000元 g 3000元以上
摘要:
各大院校也都在积极努力地寻找各种途径,来解决高校学生就业的难题。庞大的就业群体和有限的就业岗位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如何看待高职高专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和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系统地研究出缓解高职生就业对策,成了最终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
高职高专;就业能力;毕业生
1、就业的主要问题
1.1、高职高专生的学历问题
在一个20XX年的招聘市场调研中发现,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毕业生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当用人单位得知应聘者是高职高专院校的时候,他们回答一般高职高专生是不会被录用的,但如果是特别优秀的话,会加以考虑。但工资会比本科、研究生少很多。因此,高职高专的学历问题是其就业问题中的一个硬伤。因此,如何正确地引导社会价值取向,则成了首要解决的问题。
1.2、学校课程设置的问题
很多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水平远不能达到进入企业或相关行业的水平。除学生自身的原因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造成学生毕业后不能与用人单位的岗位形成准确对接。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就业率,也影响了社会的发展。
1.3、学生求职相关技能的问题
学生在简历制作、招聘会临场发挥等方面欠缺正规的培训。简历是大学生成功进入职业生涯的敲门砖,但是很多高校对此并没有一个系统而专业的指导。用人单位希望看到简洁、明了的简历,而大部分学生的简历杂乱无章,因此很可能在简历这一关就会被卡掉。在真正的面试环节中,由于学生没有受过很系统的训练,都会特别紧张,严重的甚至会存在发抖、忘词等现象,在最重要的面试环节很有可能因此而被淘汰。因此学生的求职相关技能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1.4、思想的禁锢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如今已� 但是人们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认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就代表着学习差、能力差,身份比本科生、研究生低一等。另外,在很多用人单位过于看重学历,往往把学历排在第一位,能力技能排在第二位,有的用人单 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们传统思想以及社会导向的束缚,最终形成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误区。
2、应对策略
2.1、解放思想,改变观念
人们应该改变传统观念的束缚,认为考上高职高专院校就意味着二等教育、次等教育。国家要从大方向上,端正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导向作用。高专院校应经常联系对社会有杰出贡献的校友,定期回访母校,并做一些讲座,增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自信心。从根本上告诉大家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的学生能够有着辉煌的未来。国家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20XX年已经实行了部分学生自主招生的政策,这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一项政策,它使得更多人才能够进入我国各个领域,形成了一股非常强大的生产力。
高职高专院校还要加大对毕业生就业心理的指导,最终达到学生择业心态自我调整的目的。我国正在尝试把大学生就业纳入到人才市场,形成大学生毕业时集中就业,毕业后分散就业,就业后再就业调整等动态化的就业格局。因此,就业指导应侧重转变大学生的依赖思想,改变一次就业定终生的落后观念。
在大学生就业阶段,还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监管,在这一环节是非常容易出问题的。近些年,大学生因就业难而出现轻生的案件越来越多,这样的结果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高校也有一定责任。因此,要打造一支强大的心理疏导团队,定期对学校各个班级的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与关注。如果学生有心理问题,心理团队应进行整体协商,研讨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保证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就业心态。
2.2、完善课程设置
在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设中有许多院校因循规守旧,不能从过去的辉煌中走出来,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造成课程设置与就业脱节的严重问题。这已经引起了各高职高专院校的重视。在课程设置中,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全面发展”与“专业发展”的关系,与就业岗位紧密结合,最终达到毕业时能有业可择。
第一,要建立校企合作运营机制,订单式培养的运营机制,高职高专所面临就业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课程设置与就业严重脱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由于办学理念陈旧,注重理论研究,与实际操作联系不紧密,往往在工作所之外还要做相关的工作培训,这样无论对企业、学生还是高专院校都是十分不利的。只有对高职高专院校的校企合作等形式做充分的研究,方能最大限度地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第二,在校企合作的前提下,继续推行以“实习促就业”的政策方针,这需要学校与实习单位进行深入洽谈。
2.3、提升毕业生职业技能
在高职高专院校中不乏优秀的人才,他们有很多在高职高专院校的技能大赛中获得很多奖项,有些甚至是在国家级的比赛中荣获大奖,这无疑是令人骄傲和自豪的事情,但是由于这些学生在招聘会现场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有的甚至出现发抖、口吃等现象,这无疑会影响学生最终录取的成绩,有的甚至会因此而遭到淘汰。这种情况的结果是多方面原因构成的,但是无疑,学校负有更重要的责任。高职高专院校往往更加在意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然而对就业指导、模拟面试课程就显得过于松懈。
在高职高专院校中,首先要教会学生简历制作的重点,并且从用人单位的角度,为学生讲述用人单位希望看到什么样的简历。在简历制作过程中,一定不要出现杂乱冗长的文字,这是用人单位最不希望看到的情况。在简历的写作中,我们一定要按照标题、照片、个人基本信息、实践经历、所获奖项等层次,按照精简的语言排列到一张A4纸上,最终达到不注水、不浮夸的效果,使简历真正成为毕业生最重要的一个名片。
学生在实习面试或就业面试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紧张的情绪,那么在模拟面试课程中锻炼学生的相关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了。首先,在理论课中,一定要告诉他们自我介绍的方法,多数同学都是在一遍一遍地看自己的稿件,然后在背。但是这种情况,在紧张高压的实际面试中,学生往往会出现忘词的现象,这样会导致自己的综合排名下降。在这段讲解中,可以告诉同学们,可以分块地排列自己的各方面介绍。
首先可以讲述自己的基本信息,然后介绍自己的个人基本技能,最后介绍对贵单位的展望。大概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介绍。那么最大的好处就是即便忘词了,也可以按照既定的要求进行描述。因此,在实际的就业面试等技能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是非常重要的,在更多时候甚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一定要格外重视这一环节。
3、结语
在就业问题上,我们一定要不断探索、不断研究,努力引导社会就业价值取向朝正确方向发展,坚持校企结合的重要方针,不断完善学校的课程建设,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实践能力,相信他们在职场最终会有一个灿烂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张晓丽。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困境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5(10):19-23.
[2]陈岩。新加坡管理学院办学的成功经验[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8):57.
[3]卢晓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对策和问题[J]。机械职业教育,2001(10):34-35.
[4]杨国祥。高校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J]。镇江高专学报,2005(3):3-6.
[5]蓝燕。加强高职生就业心理素质教育,提升就业能力[J]。镇江高专学报,2005(4):67-69.
关键字:新时期大学生就业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问题已�
就业是一个敏感的社会性问题,是民生之本。大学生的就业牵涉大学生本人和千家万户的利益,牵涉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每个大学生都面临就业的现实,而且就业的形势又十分复杂。因此一个尖锐的问题就摆到我们面前,大学生应该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大学生的择业和创业应该适应时代的需求。既要追求自己的职业理想,更要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因此充分解和把握我们当前的就业形势是理想就业、奋发创业的重要条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就业在就业的形势依然较为严峻,就业压力较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就业的机制有待完善,需要就业的人数多,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自2003年以来,高校应届生数量以跳跃式幅度增长,2003年是1999年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212万,比前一年增长46%,而到2010年更是高的630万比2003年翻几番,“大众化教育”取代“精英教育”。大学生的就业高峰与社会的就业高峰重叠,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开始凸显。
【摘要】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的就业制度需要不断的改革来顺应广大毕业生就业形势的需要,这也使得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通过对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分析,找出了影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构建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
一、新时期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的就业制度需要不断的改革来顺应广大毕业生就业形势的需要,这也使得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就业竞争的激烈,全国很多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越来越重视,不断进行完善就业指导课程的构建和就业指导中心的设立,地方政府部门也都出台了各种规范毕业生就业的政策。虽然有政策的支持,高校也在不断地改进就业指导的工作,但是,目前我国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很多高校尚未真正落实学校制定的政策,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也只是流于表面的形式,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进行指导,更不用说构建科学规范的就业指导课程,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必须通过专业的就业指导者或者教师,构建出具有创新理念的课程,才能促进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对就业指导课程高校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固定的上课时间,有较强的随意性和临时性。很多高校并未将就业指导课程列为必修课程或者选修课程,对该课程缺乏明确的认识,学校对开设改课程没有统一的规范和要求,因此,开设改课程的随意性较大,比如,开设在晚上,很多学生晚上都有自己的安排,没有时间去上就业指导课,而且大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
第二,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缺乏系统性,且指导的方式单一。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基本是针对毕业生的,因此课程体系没有做到全程性。在指导方式的选择上,由于课程内容以及就业形势的原因,大多以商业性的内容为指导,比如面试应聘技巧、求职包装等,忽略了学生应该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再者,就业指导课程的形式极为不规范,大多以讲座的形式存在,过于临时和零散。
第三,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缺乏专业的训练,讲授的课程重理论缺乏实践。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一批批的就业指导辅导员也随之扩招,多渠道招聘的辅导员使得就业指导的质量和专业性失去了保障,因此,解决教师队伍素质的专业化是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的最大的难题。
二、影响新时期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构建的主要因素
(一)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由于新时期大学生与以往大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不同,因此,新时期的大学生在自我意识以及思维能力方面显示出更加成熟的特点,但也有一些大学生存在幼稚和不成熟的心理特点。首先,新时期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较强但是不成熟。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大学的生活环境为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他们的世界观尚未成熟和定型,因此,大学生对社会的经验不足,也缺乏对自己客观的认识。其次,新时期大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抽象思维能力,但是思维具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再次,大学生在大学校园可以体验丰富的生活,也会产生丰富的情感,对生活、对国家、对朋友的感情等,但是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波动比较大,经常处于矛盾中不能自拔。最后,大学生具有较为坚强的意志力,但是缺乏长久的稳定性和平衡性,容易盲从,缺乏果断的心理。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对自我的认识,也影响了就业指导课程的发展方向。
(二)用人单位的需求。新时期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构建,一方面要考虑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必须要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在求职的过程中有的放矢,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一般来讲,用人单位比较青睐具备以下特点的毕业生:
第一,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认同所应聘单位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支柱,只有员工认同了企业的文化,才能与企业共同成长。因此,有的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会直接表示认同企业文化是招聘的原则之一。第二,能够忠诚与企业。据调查显示,很多国企,外企以及民企的人力资源在招聘员工的过程中,宁可招聘能力差一点,但是具有忠诚心的员工,也不愿意招聘具有高能力但朝三暮四的员工。第三,具备敬业精神的专业的技术能力于职业素养。敬业精神和职业素质体现的是人的情商和心理素质的高低,而专业技能主要是考查毕业生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因此,大学生要想在当今的就业中脱颖而出,就必须重视对以上三个方面能力的培养。
三、构建新时期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对策
首先,明确新时期就业指导的理念,重视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对未来职业生涯的合理规划。很多高校目前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顶多算是出谋划策,而非真正培养大学生的生存技能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构建中,应该弥补对大学生生存技能的训练,帮助大学生做好未来的职业规划。
其次,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应该建立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联� 新时期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要以国家的就业指导内容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联合企事业单位,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最后,高校需要将就业指导课程归入学习的总体教学计划之中。为了适应时代的变迁、社会的需求以及达到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新时期我国高校应该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各个高校的总体教学计划中,开设为必修课程,每个年级以不同的内容和重点有层次地递进,增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这是每一位从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的责任。
参考文献
[2]程绪彪。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池州师专学报,
[3]王玉江,颜彬,段善利,于德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建设初探[J]。中国大学生就业,
论文摘要:
非正规就业在应对我国日趋严重的就业问题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成为就业弱势群体的主要就业渠道,非正规就业人员已� 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过程中,中国不但存在从“无业”到非正规就业的过程,还存在从正规就业到非正规就业的过程,使城镇就业的变化表现出单位就业人数减少而非单位就业人数增加的特点,即就业的非正规化趋势。
论文关键词:
城镇非正规就业;简单估算法;综合估算法
一、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的分类
在我国,非正规就业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在劳动标准方面(包括劳动条件、工时、工资保险以及福利待遇等)、生产的组织和管理方面以及劳动关系协调运作方面达不到一般企业标准的用工和就业形式(边缘状态的就业形式),主要是指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和家庭作坊式的就业者以及虽为大中型企业雇佣,但在劳动条件、工资和保险福利待遇和就业稳定性方面有别于正式职工的各类灵活多样就业形式人员,包括临时工、季节工、承包工、小时工、派遣工等。
第二类是由科技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现代企业组织管理和经营方式的进一步变革引起的就业方式的变革而产生的灵活多样就业形式(现代灵活就业形式),如目前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非全日制就业、阶段性就业、远程就业、兼职就业、产品直销员、保险推销员等。
第三类是独立于单位就业之外的就业形式,包括:
(1)自雇型就业,有个体经营和合伙经营两种类型;
(2)自主就业,即自由职业者,如律师、作家、自由撰稿人、翻译工作者、中介服务工作者等;
(3)临时就业,如家庭小时工、街头小贩、待命就业人员和其他类型的打零工者。理论上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的人数等于以上各种就业者的总和,但由于目前还没有这些统计数据,只能按照现有的统计指标体系和已有的统计数据尽可能地进行比较准确的推算。
二、非正规就业概念框架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标准,我国的非正规就业的基本有:在国家职业分类中,城镇就业单位划分包括国有单位、集体单位、股份合作单位、联营单位、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港澳台投资单位、外商独资单位、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等。
在这些单位中,只要有雇佣关系存在,就业人员的身份无非就是雇主与雇员的关系,雇主在我国主要指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国家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以及其他大中小型企业(包括雇佣少数工人的个体经济组织)的董事长、经理等,包括了所有雇佣工人的组织。而在个体经济中(无雇佣工人),大多数就业者是独立工作的,再加上各种街头摊贩零星就业人员,他们可以� 最后一类自由职业者是指近几年出现并发展的新兴群体,它主要指脑力劳动者(作家、编辑、会计等)或服务提供者,他们在自己的指导下自己找工作做。这四类人员中作为雇主和雇员可能有正规和非正规就业之分,而自由职业和个体经营则本身就属非正规就业。
从横向看,非正规就业=正规部门中的非正规就业+非正规部门中的非正规就业+家庭服务就业从纵向看,非正规就业=从事非正规就业的雇主+从事非正规就业的雇员+自由职业者+个体经营者由于自雇于自有的非正规部门企业的人员、在自有的非正规部门企业就业的人员、家政服务工人、正规部门中非正规就业者等在我国均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我国的经济当前处于转轨时期。就全国来讲,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以及劳动者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比较突出。就高校毕业生来讲,数量大幅度上升,就业压力持续增长。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以新的理念宣传、指导、服务大学生自主择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彻底改变国家的统包统分、毕业即就业的政策。 高等院校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能否充分发挥作用,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服务于社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国家的科技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富国强民;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提上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我们需要进行深刻的思考,回顾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历史沿革,可以明确发现,确实存在了不少的问题。大学生多念了几年书,没增加也没有减少劳动力总量。就这一点讲,和就业压力没有什么直接正相关关系。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是兴邦济世的根本途径之一。虽然目前的就业形式非常严峻,但是我们还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就业难的现象也会改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问题一定会妥善解决,高等教育事业也一定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我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有条件的地方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开展各类在岗和在职培训,着力提高我国劳动者的就业水平和业务素质。为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积极引进外资,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会给国家带来无限的商机,所以早在刚刚申请承办成功以后就有更多的大学来开设国际商务和国际贸易,也就是说国家的政策决定了人才的培养方向。 经济发展教育先行,教育是发展的基础,但是年轻人完成了教育以后干什么呢?应该鼓励青年一代去参与创业。事实上,我们这些与改革一起诞生的年轻人有着强烈的创业渴望,在目前阶段来说只是苦于必要的创业扶持和引导。我们有火一样的创业热情,希望政府部门应该积极鼓励我们去自主创业,通
过有关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降低创业的门槛、创业成本和创业的风险,让我们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得到弘扬和落实。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原始的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这一问题的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和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稳定。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不仅仅是学校的本职工作,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关注。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发展,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就显得尤为突出了,我们广大的大学毕业生们还是应该以火一样的热情,大胆创新,为我们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年轻就是资本,年轻就是财富,我们年轻,我们就有活力。我们要以火一样的热情,来点燃我们的青春,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精英式”人才,我们的国家才会兴旺发达!
就业心态失衡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转变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是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一起来看看鼓励就业促进创业论文吧!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求职信,我是四川大学锦江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得知贵单位发展前景广阔,急需精英,特奉上求职材料。
大学四年,本人以学习专业知识为基础,结合广泛的社会实践,不断培养自己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期间,通过钻研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并在课程设计中加以应用,理论联系实际,使我对本专业有更深入的理解。
因为注重实践的重要性,每次课程设计,我都认真对待,自己动手,力求出色完成,每次实验都能得到指导老师的好评。大学是衔接社会的平台,平时我就把大量课余时间投入到了社会实践、社会工作,在锻炼中获益良多,不仅仅是个人能力的培养,更多的是团队合作意识、社会责任意识。
诚然,缺乏经验是我的不足,但我会用时间与汗水来弥补。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人才济济,我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君子以自强不息”一直是我的座右铭!
尊敬的领导,如能得到你们的接纳,我将不负厚望,尽最大努力进一步提高自己,并为贵单位做出贡献,共创辉煌未来。
最后,谨祝贵单位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国务院主持召开国务院会议,研究如何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应届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有提高。
大学生就业形势一直是社会的关注点,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学生在就业找工作太泛滥了,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便于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应对高等教育扩招之后毕业生面临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我们放了发大概500份调查问卷,回收487份,在受调查的学生中男学生占30.4%,女学生占69.6%,基本上都是本科生,在问卷调查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学校、专业的分布,反映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总体状况。
摘要:20xx年727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年,再度被称为史上更难就业年。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应该分析大学生就业现状,从根本上弄清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在哪里?让699万名20xx届毕业生为之拼搏的就业季刚刚落幕,20xx年727万名大学毕业生又迎来了新的就业季。就业难的背后,既有求职者深深的无奈,也体现出就业市场一些长期难除的问题和痼疾。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1. 引言
国务院主持召开国务院会议,研究如何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应届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有提高。
大学生就业形势一直是社会的关注点,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学生在就业找工作太泛滥了,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便于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应对高等教育扩招之后毕业生面临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我们放了发大概500份调查问卷,回收487份,在受调查的学生中男学生占30.4%,女学生占69.6%,基本上都是本科生,在问卷调查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学校、专业的分布,反映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总体状况。
2.调查形式与结果
2.1调查的对象和范围
本次进行的大学生就业观调查,主要是利用大学生外出打工机会,调查打工所在地区的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具体涉及到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对就业前景的看法、就业方向期望、今后参与工作时所期望的资薪待遇等各个的方面。
2.2问卷调查的方法
主要是在大学生所在各大工厂发问卷。调查为一对一的方式,填一份收一份。还有一小部分托熟人在其打工宿舍发放。最后统一整理,分析。
2.3调查的目的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大学生的就业形式势的调查,更好的让大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及就业趋势;真实的掌握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了解企业用人标准,尽快找好自己的地位,让大学生提高就业危机形势,为自己的发展做一个新的规划,尽量避免产生就业盲目性。
难点一:基层就业“非主流”
在近日举办的一些就业双选会、招聘会上,城市就业岗位竞争激烈,但是一旦涉及“基层锻炼”“基层服务”等字眼的岗位都少人问津,尽管各方面待遇和优惠条件与城市基本无异,但急需人才的基层医疗单位、基层事业单位等常常出现招不到人的情况。
尽管我国近年来逐步加强基层就业引导,但鼓励政策、待遇保障等对于求职者来说都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并且还存在着发展机会受限、工作环境差等问题,导致基层就业“看上去很美”,实际并非求职者的主流选择,基层就业未能起到缓解一线、二线城市就业压力的作用。
难点二:“专业”冰火两重天
近日,“最赚钱的十大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十大专业”“薪资最低的十大专业”等榜单引发了一场关于就读专业与就业之间的讨论,一些就业率低、竞争力不强、缺乏特色的专业让毕业生直呼“坑爹”。某研究机构发布的“20xx年度就业前景最不看好的本科专业”中,动画、生物工程等曾经令人趋之若鹜的“好专业”赫然在列。
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就业率等指标统计对一些专业亮出了“黄牌”甚至“红牌”,然而高校受到利益制约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僵化思想影响,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做出富有预见性的调整,导致部分专业人才供过于求,陷入“滞涨”。就今年的就业情况来看,高校专业建设跟不上市场的情况依然没有得到缓解。忽视市场需求闭门造车,只能加剧专业发展的危险性,“热门”变“冷门”,导致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
过去大学生国家统一分配,跟公务员似的,好坏给你安排个工作,不管对口不对口,喜欢不喜欢,对于单位也一样,不管新分配来的大学生是不是有能力有素质都要接收。其中有些还是不错的,像医生、老师等,工作不错,基本能对上口。
过去大学不好考,含金量很高,当时的中专都比现在的大专难考。能考上的水平都不太低,尤其是机械电等理工类的大学生,水平还是相当高的,很多都成了企业的中坚力量。
过去人们知识水平低,企业对人才需求门槛较低,所以大学生就业优势十分明显。例如,过去企业基本是人工操作,技术含量低,要求也相对低,大学生就业机会也大大增加。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如今就业前途却不容乐观。
1.经济原因 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就中国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此外,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这对就业增形势将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
2.社会原因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此外,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
1.政府方面 政府要发挥它的宏观调控作用,就要通过各种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进行调节。首先实现经济稳定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含量;其次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市场竞争意识;第三,积极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缩小自主创业制度的门槛。最后,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发挥市场服务功能改善就业评估体系和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2.社会方面 企业应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前提下接纳更多的大学生。在这一点上,企业领导人应该设身处地的为大学生们着想。作为工作第一线的各高校,更是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积极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行动做好就业工作。
3.大学生方面 首先,强化择业的竞争意识,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在心理上必须从社会进步和深化改革的角度来加深对竞争机制的认识,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自觉地正视社会现实,转变观念,做好参加竞争的准备。
其次,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生活中的挫折是造就强者的必由之路,挫折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遇到挫折后应放下心理包袱,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调整好目标,脚踏实地前进,争取新的机会。
大学毕业生要充分利用整个社会营造的就业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把个人融入其中。也就是说,面对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不能“等、靠、要”,更不要指望天上会掉馅饼。要以积极态度,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综合竞争能力。
毕业生所应具备的素质
对于就业市场供求的双方,只有了解了需方企业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才能有方向去提升自己,才能更具有竞争力,因而我们必须知道毕业生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或技能才能为企业所青睐。为了让这部分更具有说服力,特别邀请到了麦肯嘉顿王先生为我们解答关于这方面企业的态度。
问:你认为“人才”的概念应该如何介定?答:人类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中。人力资源第一宝贵的,人才的概念太大, 其实所谓的人才应该是不同的人在不同岗位上所发挥的作用及所展现的潜力、动力。我个 一般人才应具有的能力为专业知识、发展眼光、动作能力,指挥能力、协调能力、社会能力及其它各方面的相对具有的理解能力。
问:贵公司中,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数量多吗?在招聘中最看重他们那方面的呢?答:不多,如果要招聘应届毕业生我首先会考虑他的专业是否对口再次是 看他们的沟通、演讲水平。因为专业只是代表他们以前的学习好坏,沟通、演讲基本一个人的可塑性。还会注意一些人接物的细节问题,细节能代表一定的素养及个人的观察性、能动性。
问:您认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那些素质?其中您认为最重要的是哪一点?答:当代大学生普遍较浮躁。我认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以下素质: ① 所学专业性知识;② 与人沟通、交流、协调的能力;③ 吃苦耐劳的精神;④ 知识面要广,专业性要强;⑤ 良好的个人养成习惯;⑥ 良好的动手、动脑能力,学以致用;⑦ 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心态的调整能力;我认为较全面发展比较好,当然不是十全十美,只是全面的人协调力较强。
大学生应采取的对策与态度
在解决问题的所有方面而言,我们主观的意志与行为是我们唯一能去改变和做到的,先修炼好内功才能在应对竞争时占据主动地位置,面对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与激烈的竞争环境,我们需要在态度上和行为上做出一定的改变。
(一)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
从文章的第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中高等级的职位需求是较少的,而较低等级的职位需求是巨大的,但是,许多大学生对“市场”残酷的一面认识不足,对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了解不够,只是停留在自己对“美好前途的幻想”之中,这就导致了就业市场上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时,仍然有大量的职位空缺的现状。我们说,与其不停地成天怨天尤人,浪费了时间、影响了自己心情,还不如勇敢地承认和接受当前所面临的现实,彻底打破以往的美好想象,脚踏实地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这就要求我们调整就业的期望值。
(二)充分认识职业价值,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
当下,很多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所考虑的因素不外乎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地点等因素,其实不然,我们选择时也要考虑到职业对自我一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应看重职业是否有发展的潜力,能否帮助实现自我价值。对于那些虽然现在工作条件不怎么样,但发展空间大,能让自己充分发挥作用的单位要优先考虑;对于那些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太高,但发展潜力大,创业机会多的工作地点也要重视。
(三)修炼内功,直面竞争
除了面对就业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外,能力是面对竞争脱颖而出的更为关键的决定因素。修炼好内功,才拥有谈判的筹码。在大学期间,我们大学生就应该树立一个明确的方向,这个方向应细致到具体的行业与职位,之后再去了解这些职位需要哪些方面的技能与素质,并通过大学的学习不断往这个方向靠拢、深化,让自己具备这些方面的技能,当我们在毕业应聘的时候,哪怕面对着激烈的竞争,修炼过内功的我们会赢在起跑线上。
(四)鼓起勇气 适度自主创业
我国教育局常常鼓励有条件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这能够纾解就业的压力,也为毕业生通往成功提供了新的道路,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存在一定局限性,在大学期间没有为生存做好必要准备,导致很多学生放不开手脚,特别是自主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普遍不强,而创业者恰恰除了应该具备一般的知识结构、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外,还应具备积极主动的心态和强烈的创业精神以及不怕失败的勇气和毅力,这就导致了只有极少数的大学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选择创业,而许多人错失了机会。并不是说鼓励所有人去自主创业,只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正视这方面的选择。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从大的方向上说,这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发展;从小的方面说,它关乎着我们的切身利益,也是当下和不久的将来我们会面临的严峻的问题,因而全社会需要不断地探讨和关注这个问题,并为解决它作出不懈努力,而我们自己也需要树立正确的态度和培养自我内在的素质,为不久后迎接激烈的竞争做好准备。
【摘要】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提出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脱贫理念。在高等教育领域,国家免除了精准扶贫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并且每年发放补助,帮助他们完成大学学业,但是随着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贫困大学生只有顺利找到工作才能使得自己家庭脱离贫困,因此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观成为了关键问题,本研究通过对600多名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通过对回收问卷的分析发现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观在不同年级有不用表现,本文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能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观产生一定的影响,顺利就业。
【关键词】精准扶贫;就业观;年级差异
在高校推进精准扶贫是国家为了在教育领域实现公平,依法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生的平等受教育权。在十二五期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国务院提出了一系列资助学生的措施。“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1我国教育领域扶贫现状
“治愚”和“扶智”的根本手段是发展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来提升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促进贫困人口掌握脱贫致富本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对于大部分高校而言,家庭经济困难生资助工作已达到一定规模,基本完成了量的累积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温饱问题,但是在国家的资助之下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之后是否能够使得家庭摆脱贫困,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 只有顺利就业才能改变贫困现状,真正实现脱贫。
2精准扶贫大学生就业观的年级差异调查研究
2.1调查对象
本研究通过对六盘水师范学院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的本科生发放问卷的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内容主要针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就业观的差异,之后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选取代表性问题对学生进行访谈。
2.2调查实施
本研究共向六盘水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660份回收问卷66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646份有效率97.88%。因为问卷是在课间时间以班级为单位发放的所以回收率较高,但是有一些同学没有按照问卷要求进行勾选,产生了14份无效问卷。
2.3调查结果与讨论
在题目“在校期间是否有比较系统的职业规划”回答分布为:受资助的学生中10.6%的同学有很明确的职业规划,81.9%的同学有较模糊的职业规划,7.4%的学生选择走一步看一步,没有同学选择“没考虑过”这一选项。同时从年级来看大一年级的同学与大二、大三、大四的同学相比有明确职业规划的占比较多占18.8%。随着年级的增长选择有较模糊的职业规划的学生占比增加,选择走一步看一步的比例增加。受资助的大学生中有81.9%的同学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并且在大四年级尤为突出占90.0%。这对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非常不利。在题目“� 其中大一的学生没有人选择通过网络求职,可见大家对网上投简历找工作这种方式特别的陌生。可是,网上投简历已经是现在很多大学生找工作的一种重要途径了,可是在所调查的样本中却很少,这是很不正常的。在题目“� 这一数据说明,对于在校生来说,他们更多地希望学校能够多开设就业教育方面的课程或者讲座,使得他们能够丰富自己的就业渠道,不仅仅局限于社会实践过程中来获取就业方面的信息。
3结论
(1)大一年级学生普遍具有自己的就业规划,但是随着年纪的增加渐渐放弃了自己的规划,开始毫无目的的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到了大四才发现自己将要面对社会残酷的竞争往往会出现就业困难的现象。
(2)学生不能很好地利用网络资源来进行求职,大部分同学会通过招聘会来进行职业选择,这无疑是减少了自己的就业渠道,减少了自己的就业机会。
(3)学生希望学校多增加就业指导类课程,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但是在实际开设课程的过程中,学生更多的是为了考试及格才去上课,并不关心上课的内容。
4改进措施
(1)学校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就业观,在大一时期就应该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之后还要按照自己的规划严格监督,保障执行的有效性。
(2)就业指导老师要帮助学生更多的利用网络资源来寻求就业信息,扩大就业渠道,丰富自己的就业信息。
(3)作为学生要对自己要较高的要求,不能放任自己,大学所开设的课程都是有严格考勤制度,同时也是为了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能够具备专业知识,学生应认真学习学校所开设的各门课程,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4)辅导员在平时开班会或者谈心谈话过程中给学生多加引导,提前告诉他们自己专业的就业情况以及之前毕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帮助他们系统的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以及自己毕业之后的职业规划。此外,作为大学生的科任教师,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不仅教授学生专业课知识,同时也要教授学生当前的社会形势以及自己专业的就业状况。使得他们能够从多方面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情况,对自己毕业以后的工作情况做出更好的规划。
【参考文献】
[1]曾继平。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2.
[2]郑擎,张坤。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及解决途径[J]。大众科技,2012,14(02):149-150+148.
[3]贺平。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思考[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27(01):72-76.
[4]成长群。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
[5]杨宝珠。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6]史丽丽。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点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
[7]陶小江。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