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套书,书名叫《中国上下五千年》,这套书讲述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从盘古开天地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还描述了许多成语故事的由来,如老马识途、四面楚歌、约法三章、破釜沉舟、三顾茅庐等。
《中国上下五千年》分为上、中、下三册,我看的是上册,主要写了关于古代王朝的更替,描写了许多足智多谋的人物,有曹操、诸葛亮、刘备、项羽、毛遂等。
这本书不仅人物写得好,故事也很不错哦,有的惊心动魄、有的感人肺腑、有的回味无穷。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蔡伦发明造纸术。有一天,蔡伦与几个小太监来到城外游玩,他心事重重地在岸边走着,忽然眼睛一亮,走到溪边蹲着不东了。小太监们都奇怪地围拢过来,只见蔡伦手里捧着湿湿的、破破烂烂的、像棉絮一样的东西发呆。大家都以为蔡伦傻了,把这破玩意儿当宝贝。农夫告诉他这个漂在河里的树皮、烂麻、破渔网什么的,长时间被水冲呀、泡呀形成的。回到宫里后,蔡伦就开始不断的实验和制作,他挑出树皮、破麻布、旧渔网等放进一个大水池里泡,过了一段时间后,他再让工匠把侵泡过的原料捞起,放进石臼中搅拌,直到它们成为浆状物,然后再把这黏糊糊的东西挑起来,等干燥后就变成了纸。人们为了纪念蔡伦这项伟大的发明,把这种纸叫做“蔡候纸”。读了这个故事不仅让我了解了造纸术的由来,还让我明白了很多发明都是从现实中得到启发的,我们要善于观察,开动脑筋。
《中国上下五千年》是一套优秀的历史读物,先后获得了国家提名奖、全国优秀青年图书奖等许多荣誉,大家一定要去看一看哦!
上下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国传统礼仪,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概念,甚至则一位这种传统礼仪人化是过时的东西。因此,中国礼仪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以往与不屑。
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准则。
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为求的正确答案一起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家时,适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老师,就恭恭敬敬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来良久,程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她遍身披雪。脚下雪已有一尺多后了。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礼仪是律己,进人是一种规范,是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东汉黄香仅仅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在冬天严寒之时,就用自己的身体将父母的被子温暖后,再请父母安寝;在夏日炎热之际,则用扇子给父母扇凉驱蚊,以侍奉父母安寝。黄香温席是在中国传统孝之礼仪,孝顺父母,从小事做起。
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今的人们已经有了较之过去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心已经没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
唐朝贞观年间,西城回纶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纶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带一批珍宝见唐王,其中最珍贵的是白天鹅。途中,白天鹅不谨飞走,使者只拔下几根鹅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使者在担心害怕之余吧鹅毛献给了唐太宗,唐代宗并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他忠诚老实,不辱使命,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干为流传开来。
中国传统礼仪,应是体现精神价值的生活方式,传录它可以使我们的礼仪化发扬光大。
传统礼仪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塞,中国只能被称为是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国人和海外人引来容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没有它,国人将迷失自我;没有它,中国便只剩下一个空壳。
纵观古今中外各国发展,世上没有一个民族失否定自身传统礼仪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认为自己的优秀的传统礼仪是过时的,有害的。而传来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是每个华夏儿女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地大声说:“我是中国人!”
今天,我读了由吉林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上下五千年》一书。我十分佩服中的一些人物;他们机智勇敢,还让我懂得了“做事要有坚定的意志和执著的行动,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其中有一篇《周处除三害》让我记忆犹新:周处是一个人见人怨的人。百姓把它和南山的白额虎,长桥的大蛟合称为“三害”。有一天,周处得知它和白额虎,大蛟被合称为“三害”。他发誓要除掉其中“两害”。第二天,他带着弓箭将猛虎射死,又拿着大刀把大蛟杀死。人们知道这事时都夸周处变善良了。
在这书中,我还认识了一位神医,他为了给百姓找治病的草药,跨遍千山万水,走遍天涯海角,四处寻找。这位神医不是扁鹊,也不是别人,她就是我们伟大的------神农!
许多古人的勇气也让我拍手叫好!譬如聪明的“大禹”,他离家去治水,一直就是十三年,三次从家门口路过都没走进去一次,后来,经过种种努力,大禹带领一伙人终于把大水治好了!
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因该要有神农一样的执著,向大禹一样勇敢!大丈夫能屈能缩,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郭纳立爸爸:翻开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我的思绪跟随着书中的述说回到了五千年前的历史:在古代史,我仿佛看到了人类从猿人转变过来的艰辛与漫长;仿佛看到了残酷的奴隶社会;仿佛看到了中华文化的鼎盛时代-唐、汉,中华民族是如何的屹立在世界的顶峰;我的思绪随着历史的述说来到了近代史,我仿佛又看到了清朝如何的腐败以及闭关锁国,述说着一段让全中国痛心的屈辱史。
我掩上书卷,若有所思。今天,我之所以能在和平时代过着如此写意的人生,拥有丰富的物质水平,以及高科技、高水平的生活,当思来之不易,这一切,都在中华民族奋斗5000年的结果。
人类在5000年时间迅速由地球的配角上升到了绝对的主角,地球因为有了人类的存在而变得处处生机勃勃,现在的地球处处充满着人类的印迹。5000年时间,对于地球而言,只不过是一瞬间,而对于人类、中华民族而言,就是一个完整的发展历程。而如今,人类掌控着地球的一切后,变得处处破坏资源,把整个地球弄得不堪重负,下个5000年,地球在人类的印迹下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人类是否还复存在,一切都是的谜。
今年寒假,我读了一册书,名字叫《上下五千年》。这本书记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和辉煌成就。读它的时候的我仿佛穿梭时光隧道,看到了饮毛如血的远古时代和极度繁荣的明清时代,我被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深深地吸引和感动。
我清晰地记得“神农氏勇尝百草”这个小故事,远古时代,人们只食用动物,不吃植物,饮食单一,结果病魔肆虐侵袭人们的身体,神农氏看到这种情况,就想着要改变人们的这种状况,他看到山上长满的草,忽然想到:为什么人们不试着吃植物呢?于是神农氏鼓起勇气,尝遍了山上所有的植物,边品尝边记录边总结:发现有些植物味道甜美,非常好吃;有些植物味道不错,但吃后呕吐腹泻,身体有不适反应;而有些又难以下咽。他把这些都一一记下来并告诉大家。他又想:“为什么大家要大老远的去采集食物呢?而不在家门口种植呢?于是他又摸索总结植物的生长规律,教人们种地种庄稼,开辟了中华农耕文化的源头。从此,人们的食物更加丰富了,生活也更稳定了。
神农氏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生活中只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实践,善于总结,就会取得新发现。运用到生活中,小则帮助家庭,大则帮助社会进步。
我国已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了,这本书追随历史发展轨迹,触摸五千年文明脉搏,讲述了我国五千年的巨大变化。记得五年级学的一首“朝代歌”内容是: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打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目录。发现《中国上下五千年》就是按照“朝代歌”的顺序写的。在这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与成就,也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与挫折,数不清的英雄豪杰、文人志士在历史的长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千百多个生动的小故事,和一张张精美的小插图。如在“朝代歌”里有两个唐。读完之后才明白原来不是“唐”,是“唐尧”或称为“陶唐”。第二个唐字我明白是唐王朝。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中,我最喜欢秦朝的许多故事和故事中的英雄豪杰了。如秦始皇压迫秦朝百姓去修长城,才有了孟姜女哭倒万里长城的故事。我也痛恨秦二世。后来的各个朝代为了抵抗外敌也在修建长城。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的万里长城。
全书用严谨、简洁的文字勾勒时代背景,介绍历史常识,使我们更了解那历史。不仅如此,书中的小插图也惟妙惟肖。那些精彩的彩色插图和文物图片,全面而直观地展现社会风俗和历史面貌,让我们又进一步地了解了那源远流长的中国文明史了!
我翻开书册,好像面对着汹涌澎湃的大海,历史的浪潮滚滚而来。民族的文化,在这里凝聚;民族的精神,在这里显现。
我阅读,我与历史人物共席对话。我阅读,我和时代风云同声呼唤。我思,我问:是谁推动着历史的车轮?
那些威名远扬的英雄豪杰,因为他们演示着人民的壮举,所以他们才在历史的画卷上书写浓重的一笔;那些流芳百世的志士仁人,因为他们呼喊着人民的心声,所以他们才在历史的柱石上镌刻下深沉的印记。
巍峨壮观的万里长城,神奇莫测的秦始皇地下宫殿,建在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奇伟瑰丽的敦煌莫高窟,“万园之园”圆明园的绝世风采,是那些朴实的百姓,用心血熔炼成的;是那些劳动人民们,用汗水和鲜血堆砌而成的。
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勇敢、智慧著称于世。我们的祖先们,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我们民族的优秀代表——许多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不少民族英雄、起义领袖,都以他们的业绩和成就,为民族的历史画卷增添了光彩。读这本书,就好像漫步在中国历史的长廊中,重温中国这五千年来的历史,的确使我们每个炎黄子孙感到自豪。这些伟大的历史人物身上所散发出来各种不同的人格魅力,也是我们应该用心去体会,用思想去领悟,用实际行动去学习、实践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今天,亿万中国人民,正以新的风貌跨入了新的世纪。全国人民豪情满怀、信心百倍,在实现强国富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大踏步地奔向全面小康的伟大目标。这就是历史前进的方向,这就是当今历史发展的动力。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我读了《上下五千年》这本书,里面有许多小故事都深深地吸引了我:有的故事惊心动魄,有的故事感人肺腑,有的故事回味无穷。在那么多的小故事中,有几个故事我印象最深。
读完《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第四章:先秦重要历史纪事,不得不动容于中国古代的文明与发展,以及那时古人的高尚品德,当然,还有对于昏君的那种无奈与气愤。
你可以想像早在一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人能用兽牙,鱼骨,石珠……制成漂亮的装饰品吗?你能想像的到原始艺术其实也是丰富多彩,歌舞乐器在氏族部落简直就是一应俱全吗?恐怕你们连做梦都不可能知道我们的老祖先,其实也有爱美的观念和习俗。不要把他们想成全是一帮形似猿的,还没进化完善的“大老粗”。你瞧!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只红底白花的彩陶盆。盆中画着人头像,两旁绘有鱼纹图案。人像胖胖的圆脸,双眼眯成一条细缝,“眯眯眼”,咧着嘴巴笑眯眯的样子,足以叫你爱不释手,非常惹人喜欢。如此多姿多彩的原始艺术,叫人大开眼界,叫我们对原始人群佩服得五体投地。它折射出我们祖先的无穷智慧,凝聚着中国史前社会的精神文明。
大禹治水,这个故事我想大家对它再是熟悉不过了吧!传说尧舜时,黄河泛滥,洪水冲毁了房屋,淹没了稻田,拔倒了大树,卷走了人畜。叫老百姓们苦不堪言,活不下去了。于是,在舜主持的议事会上,人们一致选举禹领导治水。禹不敢稍有一点怠慢,努力工作,勘察山川地势。终于,禹不负众望,用了十三年的时间,终于把洪水驯服,治理得地平天升了。从这个说小也小,说大也不过分的故事来看,我们可以深刻的体会到禹的品德是怎样一种的高尚,“三顾家门而不入”传进千家万户的俗语。依次禹经过家门口,妻子刚生了儿子不到十天,邻里乡亲的去看看儿子,可他此时却倔得像头牛,说现在治水刚开始,没有工夫回去看。这是怎样的一种对自己工作负责的态度啊!我们也说,禹回去看一眼也费不了他多少时间,自个儿的亲生儿子亲骨肉啊!可禹为了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宁愿放弃去看儿子的机会,还要惜时如金的去治水,不辜负老百姓对他的期望。
在书的海洋中,我最喜欢读的就是《上下五千年》了。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扣人心弦的历史故事,更多的是一种为人处事的道理。其中,我最喜欢读的要数《楚汉相争》和《三顾茅庐》了。
秦末,秦始皇极其残暴,秦二世更是腐败无能,天下群雄纷纷拿起武器。其中,最强大的要数楚汉两军了。我被故事中项羽伟大的英雄气概深深地吸引住了。虽然他因怀妇人之心,终被害死,未能完成大业,但在我的心中仍然留下了英勇的身影。我认为:在现今这个社会,勇敢不仅仅代表勇猛,而是面对困难时不回避,迎接他。如果你有了这种不畏困难的精神,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英雄辈出。贤明的刘备,唯才是举,脱颖而出。他听说诸葛亮神机妙算,便三顾茅庐,终于打动了诸葛亮。诸葛亮忠心地为刘备呕心沥血,打出一片天下。我认为刘备值得我们学习,为了贤人,放下身份与平民百姓平起平坐,并坚持不懈,使得孔明自愿出山,为自己打天下。事实都是如此,只要坚持不懈,就能获得成功。阳光穿过层层迷雾,河水奔向遥远的大海,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上下五千年》这本书不仅是本历史书,更是一本催人向上的立志书。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像飞鸿一样,我们都多多少少在历史的雪泥地上留下自己的爪印。虽然爪印对于飞鸿自己没有任何作用,可是对于“后鸿”却起着不可思议的作用,它告诉了鸟儿们下一步要飞向哪里。所以,人们将历史记录下来,撰成史书。
《中华上下五千年》就记录了从商朝到新中国,从皇上到百姓的372个生动故事。其中,我对石崇王恺斗阔印象尤为深刻。石崇在家中造了一个玲珑的小楼,斗拱、瓦片上都涂满了香料,里面还有几个用五斗珍珠买来的歌女在跳舞!王恺则更过分,他每天用糖水洗锅,还用珍贵的丝线编成五光十色的屏风。读到这个故事时,我并不羡慕他们穷奢极侈的生活,只是不解为何这样荒淫腐化的人物也可以被史书记载。也许,作者是希望后人可以看到那些在历史的玉璧上留下的污点,避免重复他们的错误吧。
但是,“历史留名”真可能成为一个黑洞,用逃不脱的吸引力抓住人们的心,诱惑他们不计一切千古留名。比如书里记载的荆州刺史桓温,他手握大权,三次北伐两次成功,却企图篡位。他曾说过一句话:男子汉哪怕不能流芳百世,又何妨遗臭万年?他这种想法和西方的黑若斯达特斯不谋而合。黑若斯达特斯为了被后人记住而火烧阿尔忒弥斯神庙。他们都成功了,成功地被后人唾骂了几千年。可是,这种留名千古却损害了他人。石崇除了自己搜刮民脂民膏外,还纵容部下到处敲诈。桓温则辜负了一向信任他的皇帝。黑若斯达特斯把精美的建筑化成了让人心碎的废墟。
其实,许多流芳百世的人却并不是为了历史留名。那只是后人对他们的奖励。孔子就是很好的例子。他认为我们是为自己而活,做了好事就是好事,不需要别人来评头论足,所以他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在他看来,为了在他人那里留下好名声去做好事是很好笑的事情。如果孔子一昧地追求“流芳千古”的话,人们还会称他为圣人么?
因此,历史的雪泥上留下爪印固然很好,可是,我们不应该一昧追求“名声”,否则,我们不但会活得很累,还容易成为历史的污点。这就是上下五千年告诉我的。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读一本历史书《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第一卷。至今,我终于把这本书读完了。今天我要写一写读后感。第一章是中华文明的曙光。首先讲的是盘古开天地,这是一个神话故事,我觉得盘古的这种开天辟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还有一个题目是黄帝大战蚩尤。这个黄帝是“我们是炎黄子孙”中的黄帝,而不是那个皇帝。黄帝和炎帝团结一致,共同打败了蚩尤,成为中华民族的始祖,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
第二章的大题目是灿烂的青铜时代。我最喜欢的是“商汤灭夏,建商朝”。第三章是战乱的春秋战国。这里有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和宋襄公。还有老子、孔子、孟子、孙子、墨子、韩非子、庄子等。他们都是才华横溢、才高八斗的人。第四章是天下一统的秦汉。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后来又出现了项羽和刘邦,楚汉相争,最后项羽失败了,自杀了。刘邦建立了汉朝。汉朝之后就是第五章三国两晋南北朝。很多博友都喜欢看三国。我最喜欢三英豪桃园结义。三国有魏、蜀、吴,最后谁也没有统一中国,反而是三分归晋。读完这本书,激发了我对中国历史的浓厚兴趣,现在我继续在读《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二卷。希望《中华上下五千年》教给我更多的中国历史知识。
阅读,是一件神圣而又美妙的事。历史上,多少名人,哪个不是通过阅读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家呢?《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就可以带我们走进一个奇妙的世界,让你感受到阅读的美和中华民族的五千年的历史。
这本书主要讲了中华民族的五千年的历史。从盘古开天辟地,到烽火戏诸侯;从齐桓公称霸,到荆轲刺秦王;从秦王统一全国,到黄巾起义;从袁绍拥兵自重,到梁武帝出家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中华民族的艰苦奋斗,让我们为这一些历史感到骄傲。
这一切,是多么感动。但同时,也令人怒气冲天。“大禹治水”和“烽火戏诸侯”就是一个鲜明的对比。大禹在治水时,曾经三次经过家门而不入。他想到了还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庄稼被淹,房屋被毁,发誓一定要将洪水引退。而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呢?周幽王昏庸无能,整天沉迷于美色。光是这一点,就足以奠定西周的灭亡了。更何况,他为了逗褒姒笑,竟然听从了奸臣虢石父的计策,点燃只有在紧急情况才会点燃的烽火!这一点燃了烽火,虽然逗得褒姒笑了,可是在同时,也消除了其他诸侯国对周幽王的信任。点烽火可不是闹着玩的!就在公元前771年时,有三个诸侯国联合向周幽王的皇城进攻。他立马点燃烽火,向其他诸侯国求助。可惜,因为其他诸侯国认为又是个骗局,个个按兵不动。最后,西周灭亡了。
这两个事件,足以证明他们的差距了。大禹,他为了苍生,为了人民,他甚至对自己的妻儿不管不问,只为了引退洪水,保家卫国。周幽王却恰恰相反。他昏庸无能,沉迷于美色,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国家;在诸侯们明白周幽王点烽火是一个骗局时,周幽王有没有想过这样做是什么后果?没有,没有!因此,大禹才是我们的榜样。千万不能学周幽王那样只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历史,也通过历史告诉了我们人生的道理。也许,这就是阅读之美吧!
我竟没想到一本《中华上下五千年》让我痴迷了一整个下午,从中午到傍晚,一发不可收拾。
这本书主要记载的是有关于中华民族的五千年的历史。它凝聚了各个时期的故事,将它们编成一本具有历史价值的书——《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完这本书,让我对“历史”充满了兴趣。
书中的历史故事我们很多都耳熟能详,例如大禹治水,陈胜吴广起义,赤壁之战,郑成功收复台湾等等。其实我觉得,作者在写此书的时候不仅是想让读者了解历史事实,而且还想让我们体会古代人们的智慧与勤劳。其实每个故事的发生一定会有它的起因,而有些历史典故还会让现代人赞叹不已,甚至作为借鉴,在当今社会还有着同样显着的效果。这些,无不证明古代人们的智慧。
在这本书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公元前283年蔺相如完壁归赵。当时,赵王有一块价值连城的“和氏璧”,而秦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来换。赵国十分乐意,但又怕被欺骗,顿时束手无策。为了以防万一,赵王派蔺相如去保护“和氏璧”。但是,当秦王拿到“和氏璧”后却毫无拿城换壁之意,见大事不妙,蔺相如急中生智,说:“这璧有点瑕疵。”于是秦王信以为真把“和氏璧”给蔺相如看,秦王上了当,没办法,只好拿出地图把交换的城指给蔺相如看。这次蔺相如为了不再上当,在举行换璧仪式之前,蔺相如叫人偷偷地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最终蔺相如战胜了秦昭襄王,成功地完璧归赵。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古代人们的智慧结晶,蔺相如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急中生智,转危为安。这除了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扎实的基础,还要临危不乱,学会观察别人。而这些都是现代人难以实现的,要不遇到挫折就不再前进,要不就胆小如鼠,看见大场面就紧张,语无伦次。所以我们要从别人的成功中获取经验,择善而从,勇于挑战自己。
自古以来,多少以弱胜强的故事,像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这些都证明了弱者对强者不一定是以惨败告终,很多时候,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兵力的多少,而是比拼将领的智慧。
慢慢地阅读完最后一页,一个个历史故事犹如放电影般的在我的脑海中不停地浮现。《中华上下五千年》让我了解了历史,体会到古代人的智慧与辛勤,更促使我努力学习。
在广阔富饶的中原大地上,生活着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华民族,他们以其伟大的创造力和巨大的凝聚力,繁衍生息,千年不衰;以其博大辉宏的民族精神,自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年的漫长岁月中,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上下五千年,沧海桑田,朝代更替,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惊天动地的历史事件。多少英雄豪杰、仁人志士被千古传颂,多少暴君昏王、乱臣贼子遭遇万世唾骂。
这本书不仅可以让我么熟知过去,了解民族的坎坷与辉煌,而且还可以继承灿烂的文化遗产,发扬民族的优良传统。本书上至古代神话传说,下至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五四运动,以时间为经,以人物和事件为纬,交织纵横。
历史本身是枯燥乏味的,但是在作者的笔下,使那些过于枯燥乏味的历史故事变得紧张有趣,使尘埃与历史中的人物能栩栩如生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不仅能给人带来快乐,还有慰籍;不仅能让我们深思,还能给我们启示。“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同学们,让我们热爱读书吧!
中国,这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这是炎黄子孙五千年的智慧结晶,是任何人都抹杀不掉的。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所谓的“国学”究竟都是些什么东西。
第一是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它们的历史都很悠久。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发明了毛笔,随后,墨、纸、砚也应运而生。人们用这“文房四宝”创造出了一幅又一幅美轮美奂的书法作品。
其次是四大发明,即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欧洲人利用这四大发明开发出了一条条新航线,造福了世界人民。
然后是戏曲,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其种类竟达到了三百六十种之多。比较著名的有:昆曲、越剧、豫剧、粤剧、黄梅戏和评剧等等。
还有中草药。中草药在上古时期就被聪明的中国人发现了,中国人对其进行了加工后,就变成了现在我们在药店里看到的中药。更重要的是,五百多年前,有一个人对这些中草药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写了一本书,这本书成为了中国人的骄傲,流芳千古。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本草纲目》。
最后是文学名著。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当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如曹雪芹、施耐庵、罗贯中等。他们的著作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尤其是《红楼梦》被认为是“无人可望其项背”。还有《论语》、《中庸》、《大学》……
但是,我认为最珍贵的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当年,日本向中国开战时,全都认为不可能输。因为当年的日本比中国有钱、士兵比中国精锐、武器比中国先进。中国内地四处是军阀混战、老百姓大多不认字还怕死、重工业基本谈不上、飞机能数的出来、几条破船在长江里晃来晃去且人心惶惶,一盘散沙。但是,日本人打了八年,还是输了。
因为他们不懂中国人。这是一个有着无数缺点,无数不良行为的民族,却也是一个有着无数独特的优点,无数先进性的民族。所以,坚强、勇敢、聪明、无畏成就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我眼里的国学就是中国学问,就是中国精神,民族精神!
最近我阅读了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叫做《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不仅记载了我们中国从古至今的五千年历史。还记载着我们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这么多故事里,我最喜欢的一篇就是晏子使楚了。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晏子身上表现出来的爱国情怀和凛然正气以及语言艺术让我十分佩服晏子。在楚王的种种侮辱后,不但不感到难堪,反而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反辱楚王。真是非常厉害。我长大后,也要向晏子一样机智聪明。
除了晏子使楚外,我通过读书还知道了为世界医学界做出卓越贡献的明医李时珍;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诗人李白、白居易;大贪官和砷;大发明家祖冲之;女皇帝武则天;发明了地动仪的天文学家张衡;姜太公钓鱼;尧舜让位;大禹治水;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等等。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从古至今,有非常多的为我们中华民族争光的人,我们中国也应该为自己是一位炎黄子孙感到骄傲,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儿女感到自豪。
我看了《上下五千年》这本书,这本书是写历史文化物的,内容大概是这样子的:
“五千年”,对于时空无限的茫茫宇宙来说,不过是“沧海一粟”;对于人类历史的漫漫长河,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然而,具体到我们个人来说,即使是能活到100岁的世纪老人,也只不过是1/50!由此看来,面对茫茫宇宙、漫漫长河,我们个人又是多么地渺小和微不足道。但这绝不能成为悲观叹息的理由,恰恰相反,而应成为我们更加珍惜生命、有所作为的积极动力。
正因为历史是活生生的一面镜子——可以给我们以借鉴;一本巨书——可以给我们知识;一座舞台——我们的先人前辈都曾在这块土地上演出过一幕幕惊天动地、泣鬼神的活剧。因此,不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不了解她曾有过的强盛与辉煌、曾遭遇的屈辱与苦难,那么,“爱国”就只不过是一句漂亮的空话!
而这正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所以要认真学习一点历史知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深知:我们不能为了一个小小的权利,而走进了歧途,我们都是在同一个地球上;在同一个家园上;在同一块陆地上。为什么?我们要自相残杀?为什么?我们就不能为我们的家园——地球,做出一点贡献呢?这究竟是为什么我们要携起手来,一起保卫我们的家园——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