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说到全国新高考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可爱的编辑帮大伙儿收集整理的今曰高考语文作文优秀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秋姑娘的季节里,夹杂着一点桂花的飘香,弥漫在清晨的一缕阳光中……
饶有风度的他,印在我的脑海中。透过窗户,阳光洒在我的脸上,该起床了。漫不经心的我打开窗户,伸了伸懒腰,揉了揉迷呼呼的小眼,却发现楼下多了家烧饼店。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年男子,在叫喊、呟喝着。
站在窗台上,人来人往,生意出其的好。摸了摸肚子“咕咕”的一声,好饿!走到楼下,那浓浓的桂花香,让我更添饿意。
“起床了啊,肚子饿了吧,来一块我刚做好的桂蜜烧饼,怎么样,丫头?”老人慈祥地笑道。眼睛笑得眯了缝,直是点头。付了钱,便边走边吃了起来,还不忘夸两句。老人笑道:“好吃就下次再来。”此刻老人心里甜蜜那般,我是顾客,老人是老板,不相认识的陌生人,言语中却掺杂着一丝的关怀,这便是人与人之间“风度”的体现吧!
此后,一来二往,作为老顾客的我,很快便与老人相知相熟了起来。老板,不是本地人,却有着十分悠久做烧饼的的传承。当然,做出来的烧饼更是美味无比。外皮脆而不焦,厚而不硬,咬上一口,桂蜜溢于齿缝之间,真可谓香醇四溢。不为现代快餐所取代的烧饼,似乎更为大家所喜爱。一层层的烘烤,一滴滴汁都是老人辛勤的汗水所酿造的。有时自修回家,路过,看见他还在酿桂蜜,不忍用手指蘸了蘸很甜很甜……
他,一个烧饼店的老板,一个制做烧饼尽心尽力的手工艺人,却不曾随大流,将手艺抛之脑后,这体现的不正是手艺人的“风度”!
也许那些具有风度的人,就在我们身旁,当你关注他们时,你会因此而感到很幸福。他们之间传递给我们的是,无形的关爱。
一句关心的话语,一句不经意的问候,有时不仅是交流,更是人与人之间的真善美。也许平凡的生活中蕴含的美,只待你的挖掘。
风度,便是待人以一颗真诚的心,一个做事认真的态度。
透过窗户,远远站在旁边,却发现老人竟是那般光彩夺目。夜里,梦见自己成了一朵桂花,被老人采下……
捧一壶清澈的泉水,掬一缕美丽的斜阳,记一抹班黛的记忆,悟一段独特的时光。
“老头子,今儿你买的菜都是沉货,也不挑挑好。”奶奶从厨房里出来对着看报的爷爷埋怨着。爷爷不语。“啊呦,你看看你,到现在买菜都不会,难怪干不成大事。”奶奶一直在旁边嘀咕着,爷爷只是摇头,无奈地笑笑。
记忆中,爷爷不爱说笑,奶奶总爱骂爷爷,可不知为什么过段时间,奶奶又对他赞赏有加,两人又重归于好了。这次。莫非。
“爷爷,快说说今儿怎么了。”我小心翼翼地走到爷爷身边,匍匐在他身边问着。爷爷微皱着眉,渐渐舒展开来,似遇到了一位知心老友。“丫头,你不懂啊,今天早上下着大雨菜不好卖啊,那桥下卖菜的老李没怎么卖出去啊,啧啧,”还没等爷爷说完,奶奶却不知啥时已站在我们身后了。“哟,爷孙俩儿还有事瞒着我么,”我早已按捺不住那好奇的心,推了推奶奶,又拍了拍爷爷,让他继续。呵,谜底马上要揭开了――
“啊,人家生活不容易呀,上有老下有小,都靠他一个人养着哪,我想我们的日的子现在都变好了,能帮人一点是一点呀!”爷爷的脸瞬间红到了耳根,奶奶一听,双手一拍,“行啊,老头儿,你又做好事啦,这个月已不是一两次吧。没事儿,菜都一样吃。”说完,奶奶乐呵呵地走进了厨房,她的笑靥背后多少藏着分赞扬与得意。我竖起了大拇指,“爷爷,你可真有风度嘞!”“什么?”爷爷皱着眉,我又一次匐在他耳边说“你有风度,是个大好人呀!”
晨耀其华,微光独韵。我们做不了伟大的圣人,也可以不做光芒万丈的名人,但我们却要做一个有风度的平凡人。爷爷没成什么大事,但他却有一种众多人所缺少的风度。他是我学习的榜样。
风尘一路,几经彷徨,谁又是谁的曾经?风度不是假惺惺的体贴,不是矫揉造作的假动作,而是由内而外的一种品质,难得可贵。时光荏苒,过去,已经或者离去,这种美将会伴你一生,流芳一世。
再多的轮回,也改变不了风度的魅力,独属于你的美晕开了一世倾城的光芒。身的限制无法禁锢心得翩舞,意的静谧渲染了心的祥和。我愿将你化作于心,因为你是我全部的依靠。
茶几上正摆放着一杯刚冲泡好的茶叶和咖啡,有人会果断拿起茶而不看一眼咖啡,小喝一口,于口中留香,茶香完全盖住了茶原来的苦涩。品茶,那是一种风度。
茶叶背后的采茶制茶也是一种分度。
漫步于山间小道,远远望见一群正在采茶叶的茶农。他们穿着蓑衣,冒着绵绵细雨,咔嚓咔嚓,嫩绿的叶便从采茶刀下滑落到布袋中,一刀一落,不一会儿功夫,一袋儿茶便采完了。那是采茶人的风度。
又走到一个制茶人的家中,见他正把刚才采回来的茶叶放入锅中翻炒——杀青,那双长满老茧的手不断感知着茶叶的温度。一杯老道的茶,全凭那双经验丰富的手。那是制茶人的风度。
刚炒完的茶叶又会进行揉捻,鲜绿的汁叶从茶叶中留了出来。制茶人明白,揉捻少了,茶叶便会苦涩。揉捻多了,茶叶都会变得无味。全凭那双老道的手。
24小时之内茶叶便会进行烘烤。制茶人时刻也离不开,24小时内,他需要不断地翻炒茶叶,使每一片茶叶都的锁住它原本的香味……
一包茶,须经过如此多的公序才能变成一包地地道道的中国好茶。茶,当思来之不易。
我拿起一包茶叶,放入玻璃杯中,向其中倒入沸水,冲泡。茶叶便会自然地伸展开来,完全释放它的香气。泡茶,那是一种风度。
手中拿起那杯茶,细品一口,品味茶的风度。
而如今,时代改变,技术也许在不断创新,但人们却只重视了外在的风度,潮流,却忽视了物质的质量。苹果手机一代的出现,但每一代的苹果手机,都只能畅销一时,几年便会被人们淘汰,他们只追求外在的风度。
独一包中国好茶,既有风度,又有质量,他的风度,深深地烙在中国人的心中,他的风度,只有中国人知晓。风度翩翩,但是茶叶的魅力。
一杯好茶,需细细品,才能品出茶叶背后的故事,才能品出茶叶内在的风度。
手中抓起一把茶叶,细闻,我仿佛亲眼目睹了制茶的过程,明白了茶叶沉甸甸的风度。
古老茶韵,风度翩翩。
在我们小区里,有一个人,虽然头发已经花白,走路也不似年轻人那样矫健,但丝毫不影响小区居民对他的评价,他可是小区里数一数二的人物,也是大家心中公认的最有风度的人。
他,个子不是很高,头发花白,身体硬朗。穿的衣服不算昂贵,但是十分整洁。他就是小区里公认的“活雷锋”——陈爷爷。
就在今年夏天,台风来袭,特大暴雨如同瓢泼从天空而下,小区门口的道路上排水不够畅通,形成了很深的积水。这可给大家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这时,退休在家的陈爷爷可坐不住了,不顾家人的反对,穿着雨衣向外冲去。他站在一个打开的窨井盖旁,提醒着过路的人们来往时小心,注意绕过窨井,一站就时一个多小时小区里的居民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都特别感谢陈爷爷为大家所做的一切,见到了陈爷爷也都主动问好,陈爷爷的工作也更加卖力了,脸上的笑容也越发灿烂了。
陈爷爷退休之前是一名军人,身上带着一股利索劲。步伐一点不拖泥带水,可以算是教学的模版了。
陈爷爷是一个热心肠,谁家有困难,陈爷爷都会主动帮忙,从来都不会计较个人得失。他的儿女在外地,孙子也不在身边,小区里的谁家的孩子需要照顾,都会请陈爷爷帮忙的。每当听到孩子们开心的喊着“爷爷,爷爷——”陈爷爷都会从心中感到开心,笑的也更加快乐了。
每次小区里组织捐款,陈爷爷都是率先进行捐款。大家都劝爷爷少捐一点,留下一点钱给自己看病。陈爷爷却说:“没事,我自己少用一点就好了,这些钱对我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可能有些贫困地区的孩子的几个人月的饭钱,再说了人老了也花不了多少钱。”他这样的举动感染了小区里的每一个人。
其实,风度并不是一个人穿衣的风格,风度是一个人的外在表现,更是人们的高尚的品格,一个品德高尚的行为得体的人就是一个有风度的人,陈爷爷就是这样一个人。
前不久,陈爷爷被小区业主委员会一致推选为“业主委员会主席”,并授予红袖章一枚。看着佩戴的红袖章,陈爷爷笑容更加灿烂了,干劲也更足了。
田老师是教书的,自高中毕业就回到村里的学校教书。
他手中的班级总是学校最好的班级,教出的学生还在市里奥数竞赛中拿了头奖。
不久,村里分田了,当他拿到田的时候,他在田边站了好久。几只喜鹊盘旋在他的头上吱吱喳喳的叫着,他也会心的笑了,清了清嗓子高唱了几句。
田老师在学校就悉心教导他的学生,放假回家也就全心全意侍弄他的农田,顶着烈日收稻子,插秧一点也不含糊。大家伙看着田老师忙碌的背影,都暗暗夸赞这老师真勤奋真不愧有老师的风度。
田老师结婚了,新娘是邻村里的一个高中生,本是有机会到镇上去的,为了田老师也就留下来了
田老师和她说,别的可以不干,教书和种田是必须要做的,他的妻子很是贤惠的点了点头。
村里又分田了,田老师不再是一个了,他和他的妻子一起在田里忙活,一起教书,过的倒也算是惬意。
田老师终于转正了,可以拿固定工资了,村里的人都劝田老师别种田了,田老师也只是微微一笑,田还是要种的,的而且还要更加努力呢。
村里的干部不止一次当着村里的人的面夸田老师,要大家向他学习,人家都拿固定工资了,还在那么认真的种田,田里的庄稼长得还比谁都好。村里的人也只是羡慕,书教的好,田种的也比谁都好,这其中难道有什么秘诀不成,田老师也只是说得用心啊!
外出打工的机会多了,村里的人都丢下了田去外面打工了,田也就荒了。田老师和她的妻子在地里忙活也看不到喜鹊盘旋在头顶了
田老师找到村里的干部,满脸抑郁的说,村里的田都荒了,荒了啊!干部们也很无奈,表示自己也无能为力。
田老师望了望自己种的庄稼,很是勉强的笑了笑,村里的人不种了,还有我和我的妻子呢。
因为田老师书教的好,打算将他上调,田老师不愿意,说他还要守着他的田呢,即使看着镇上的孩子一个个都去上学了,他也依旧守在学校,守在村里,守着他的田,守着他毕生的心血。
田老师临死的时候也终于说出了他的秘诀,得用心啊。
恐怕这也就是田老师的风度吧!
放假了,难得轻松,我习惯性地在网页里浏览着一些有趣的新闻关键句,“中国人被评为最没耐心的人”这条评论在我一目十行的浏览速度下仍然拨动了我的心弦。
最没耐心的人?中国人?我感到一阵奇怪,于是仔细地通读了全文,才明白事实是这样。而且身边的能反映这个问题的事有很多。
我的家里学校很远,又不住校,所以公车自然而然地成为我交通工具的首选。每天放学,就有这样一种现象反映中国人没耐心,可能是见怪不怪的关系吧,所以一直没有想起。公交车靠站停住,总是看到人群你推我挤的,我站在人群的最后方,看着他们觉得挺累的,有这个必要吗?上去后不过是有个座位罢了。以至于让人们发狂似地挤,也不管旁边的是老人还是孩子,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我要上车”。
那天放学,我仍是站在最后,我身边的同学问我:“你还不快挤?”我看着她笑而不语。“让你们先上,你们是女生嘛。”我身后的一个男生开口了。我转头望向他,说:“是啊,要有风度。”他望着我笑了笑。
最后,公交车再也上不去人了,而我和他被留在了站台,我们欢快地聊着,因为我们都有那份风度,不因为害怕上不了车耽误了时间就去和老人、小孩挤到一块。
是啊,中国人的确是慢慢失去了那份耐心,失去了那种风度。也难怪,被如今的快生活磨着,那份耐心又还能剩多少。但是在快的生活规律也不应该磨掉那传统美德吧?尊老爱幼仿佛被他们抛到了脑后。
那则新闻,提醒我们应该警觉啊,作为年轻的新一代,我们怎能遗忘了多年传下来的传统美德呢?遗失了那种应有的风度,不仅是男士让女士的风度,更是一种中国人特有的风度。
不管怎么说,请看过这篇文章的你,请注意那种风度不管是在车站乘车时还是在食堂吃饭,我们的风度不应该轻易遗忘。
品茶的人,将茶一饮而尽,清芬、茶香已然留在腹中。品茶是一种心境,心被净化,滤去浮躁。品茶是一种欲说还休的沉默;是一种附庸风雅的风度。
暑假,我有幸和爸爸去茶馆品茶,入坐,爸爸亲自为我泡了一杯功夫茶,看着爸爸泡茶的动作,显露出一股淡淡的儒风和那无以言表的风度,甚是优雅。
父亲端了一杯茶放在我的面前,我呷一小口茶,任清清浅浅的苦涩在舌间荡漾开来,充溢齿喉之后,深吸一口气,余香满唇,在肺腑之间蔓延开来,绦尽我内心一切的疲惫、浮躁。我仿佛醉了一般,蒙胧中,久久不愿醒来,我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宁静与满足,因为我懂得了,生命与自然、怡情与诗意、悲喜苦痛、信仰承担,都无法超越的,心栖息的地方,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我问父亲喝茶有意思吗?父亲笑了笑说,在沏茶、赏茶、品茶的过程中让饮者的心慢慢的静下来,丢掉杂念,戾气与疲惫,然后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向客人展现自己的风度——儒雅。
在品茶的过程中,不禁使我想起《红楼梦》中妙玉品茶的话:“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是的,在茶人的眼中,茶中藏月,而月中有情;茶中有山,而山中有景,景中孕情;茶中有风,而风起云卷,故风有情,云有情,人亦有情,亦有风度。
品完,我也学着爸爸泡茶的动作,学了起来。第一杯茶,泡得不怎么样,泡得太快,茶叶未泡开,整个程序就结束了。第二杯、第三杯……我略微明白了泡茶中那掌握的一个度,不仅是泡茶的火候,还有自己所表现出的那一个风度——儒雅。
确实,在泡茶中我的内心微微的静了下来,使自己被烫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也从容的“大显身手”了……
未几,我泡了一杯茉莉龙珠端给父亲,父亲呷了一口,会心的笑了笑。透过茶汽氤氲中,爸爸那笑容如烙印般在我的记忆中定格,我知道那是对我的肯定。
茶香飘散了俗气,人生如茶,茶亦人生。存一份优雅,一份从容,一份心境,一份超凡,还有那呈现出的一种风度,给人一种大气、清爽、儒雅的感觉。
茶,喝的是一种心境,品的是一种情境,见的也是一种风度。
高考作文风度范文
嘈杂的公交车上拥挤喧嚣,几个年轻人,穿着得体的衣服坐在位置上或低头玩手机,或看着窗外,一言不发,却连一位老人走过都没有注意到。
广场外的马路上,行人来去匆匆,脸上皆是面无表情的冷淡,就像当时的天气,沉闷,水面掀不起一丝的波澜。但每个人都在注意走路或等车时的姿势,好像在维护自己,那是有似无的风度。
进了电影院,感受着里面的习习凉风和外面简直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买到了电影票进入那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坐定便耐心地等电影的开场,在我的座位后坐着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刚坐下,便开始小声的说起话来,巧的是这些电影也开始放映了,怀着激动的心情准备观看这部期待已久的电影,但身后后两人的交谈依旧未曾停止。尽管声音不算大,但那时,不示弱的聊天声和夹杂在其中的笑声还是让人感觉十分的恼人,也让我不能完全全心全意的观看电影,随着剧情的不断推进,后面的声音也变得越发的刺耳,声音也越来越大,不断地和台资进入我的耳朵,也让我越发恼火。但是我两边都有观众。也就只好强忍着不好发作。
到了后的来就两个长着亮丽的,男女让我完全忍受不了,他们究竟是来看电影还是来这里说话打趣的。
就在我忍无可忍准备和他们说一说让他们不要打扰别人时,坐在我旁边的一个中年男人拍了拍我的肩膀,让我稍微冷静了一下,他在黑暗中滴下头对我说,受不了的话,就坐到后面去吧,我来的比较晚,看到后面没几个人做,我也对着她小声的说了声嗯?她好像笑了笑,对他右边另一个昏昏欲睡的观众悄声说了几句,阳光,还好听,便起身让座,那个观众也站起身来,对着我善意的笑了笑,让我走了出去,坐到了后排,隔了不久,那位中年人也来到后排选了个位置,离我不远也不近,让我看了一眼便坐了下来。继续观赏电影。
电影结束了,我打量了一下中年人和那对衣着靓丽的年轻男女,与他的朴素衣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也比他们更加具有包容的风度。
人的风度并不体现在他的穿着上,更多的体现在人的行为修养上,就像那对男女和那位中年男人一下就能看出中年男人比他们更有风度。
风度的形成更多依靠常识,修养,因此我们要从现在做起,培养自己的风度。
唐光雨的漫画作品生动形象地解析了用毛笔书写“人”字时的用笔技巧,人字虽简,寓意深刻,一撇一捺书写人字,一点一滴过好一生。
逆锋起笔,藏而不露,处世应当涵养品行。
在追逐梦想的道路没有一条平坦的,只有那些不畏艰难,沿着陡峭的山路去攀登的人,才有可能到达光辉的顶点。二十多年的风吹日晒,三千余次对杂交水稻的反复试验,已故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爷爷的经历证明了一个道理: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他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作出了卓越贡献。但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生活中却非常节俭,淡泊名利,把获得的奖金都成立了基金会,用于奖励杂交水稻研究。袁老经常在忙碌的间隙挤出时间学英语,看外文书、听收音机、背单词、拉小提琴……惟愿我辈青年以此为榜样,立鸿鹄之志,以小我之梦,筑建大国之梦!
中锋行笔,不偏不倚,处世应当坚守本心。
《礼记·中庸》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我们常说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我们有太多的时代楷模在引领时代的正能量。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无人区克服难以想象的苦难,守卫领土,保卫祖国,他们就是舍小家为大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边疆守卫战士。还有这两年社会各界共同抗击疫情,视人民群众生命为首位,心手相牵,患难与共。我们要秉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而此后黄沙漫漫终有尽头,风雨漂泊都有归舟!
停滞迂回,缓缓出头,处世应当慎其独也。
有这么一个“笨小孩”,他叫蒋应成,出生在云南保山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由爷爷奶奶拉扯长大。二十一岁代表中国参加了世界技能大赛的汽车喷漆项目,为了参加世赛,蒋应成整整准备了5年,1800多个日夜,支撑蒋应成走下来的,是对技能梦和世赛梦的追求。夏季烤漆房里40多度的高温,一天下来汗水能够湿透七八套工作服,为了把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蒋应成从没中断过训练。人应怀揣一个感恩的心,成功之后的蒋应成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更没有忘记自己的来时路,回到母校继续奋斗。站在人生的分岔路口,面对成长、生活中的不如意时,可能有迷茫,有无力,不妨停下脚步回头看看曾经的自己,找到方向,学会感恩,继续前行。
每个人都在一撇一捺中书写自己的人生。希望我们参透书法用笔中的含义,心怀感恩,正直坚定,努力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时代青年。
题目一共四幅图,是在写一个“人”字。
第一幅图是人字的一撇,上面说:“逆锋起笔,藏而不露”;
第二幅图是人字的一捺的上半部,上面说:“中锋用笔,不偏不倚”;
第三幅图是人字的一捺的下半部,上面说:“停滞迂回,缓缓出头”;
第四幅图是写成人字。
这幅图的寓意讲的是做人的道理。是说人要善于从逆境中崛起,努力奋斗,藏而不露;到了有一撇的基础之后,然后开始中锋行笔,不偏不倚,不走歪门邪道,但在这个时候,人生可能会遭遇各种挫折,甚至陷入停滞、迂回和徘徊,这时就不能急于出人头地,要缓缓发力,一点一点地去突破,最后缓缓出头,完成人生的“破茧成蝶!”
记得某位诗人看到一只正在破茧而出的蝴蝶,用尽力气也爬不出来,诗人于心不忍,就帮助了它一把,将它从茧壳里面拉了出来,结果他发现,这只蚕蛹却再也飞不起来。原来,它需要在破茧成蝶的那一刹那,将身体里的汁液注入到翅膀中去,然后才能飞起来。正因为他的一番慈悲心怀,反而让这只蚕蛹永远丧失了成为蝴蝶的机会。
做人不正是这样吗?如果不经过一次破茧成蝶的挣扎,是成为不了人才的。
明太祖朱元璋的人生正是这样的。他自幼父母双亡,靠乞讨为生,无奈之下,去皇觉寺当了和尚,只为有一口饭吃,但后来遇上灾年,皇觉寺也呆不下去了,于是他只好流浪四方,化缘度日。后来,安徽人郭子兴、孙德崖等人起兵反元,朱元璋就入伍当了兵。由于他作战勇敢,处事精明能干,很快得到郭子兴的重用。这就是他的“逆锋起笔,藏而不露”。
再后来,孙德崖与郭子兴发生内讧,朱元璋知道二人难成大事,于是带了十几位兄弟另外去开辟根据地,于是渐渐有了自己的势力,成为一方起义军的首领。这就是他的“中锋用笔,不偏不倚”。
再后来,有人建议他称帝,但谋士朱升却建议他不要急着称帝,因为那样容易成为众矢之的。朱升给他献了九字方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就是他的“停滞迂回,缓缓出头”。
最终,朱元璋逐一消灭南方的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枭雄,推翻了北方的元朝,在南京即位称帝,完成了人生的华丽蜕变,这一年,他才四十岁。
这位昔日的放牛娃、乞丐、行僧,仅仅用了十五年时间,就扫荡群雄,推翻元廷,一统天下,从人生的这一端走到了另一端,不能说不是个奇迹!从他从走过的路上,我看到留下了一个美丽的“人”字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