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的警示,其实是来自我们大家的生活,大众也都是能去意识到这种警示是正确的,是必须要让一部分有不正思想的人进行改正的。以下是编辑帮助大家找到的高考语文现满分作文【最新2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一)录取批次
文理科分为3批,与三类考试科目组对应。第一批为现行第一批录取学校的本科专业;第二批为其他本科学校(包括现行的二本、三本学校)的本科专业;第三批为高职(专科)院校专业。现行的提前批录取学校按重点高校、一般本科高校、高职(专科)院校分解到各批提前录取。
艺术分3批,第一批为专业校考本科和进入“211工程”建设院校及经批准列入该批录取的艺术类本科专业;第二批为专业省统考本科专业;第三批为高职(专科)专业。中央戏剧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专业校考的高职(专科)专业在艺术类第一批填报志愿,第三批提前录取。
体育分2批,一批为本科专业,二批为高职(专科)专业。
(二)分数线划定和公布
分数线由现行的一次性划定和公布调整为分批划定、分批公布。
取消现行高职(专科)线下的组档线。
(三)志愿填报
志愿实行网上填报,分批进行,现场确认。
1.志愿数:文理科每轮5个院校志愿;提前批5个院校仍为传统志愿,再设院校服从志愿。艺术类二、三批均设5个院校志愿;艺术类第一批3个院校为传统志愿。体育类每批5个院校志愿。
2.志愿填报方式:网上分批填报,每批第一次填报均需现场确认。
3.填报志愿次数:文理科分三批分别填报。艺术分二次填报,第一次填报一、二批,第二次填报第三批。体育分两批分别填报。
(四)考生电子档案
考生电子档案的内容分两种:
1.参加高中新课改的考生,其电子档案中除考生基本信息、高考成绩、体检、志愿等信息外,增加了考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品质与素养、学习与能力、审美与艺术、运动与健康、探究与实践、劳动与技能等六个方面。
2.未参加新课改的考生和往届考生的电子档案仍与现行的一样。
2009年是我省实行新课改高考改革的第一年,各招生高校应根据我省新课改高考方案,结合学校实际编制招生简章,明确招生办法,确保明年新课改高考的顺利实施。
二、考试科目、分值和考试时间
(一)考试科目
现行考试科目为“3(语文、文/理数学、外语)+X(文/理综合)”,新课改考试科目如下:文、理考试科目,分三类设置
类别考试科目满分值
一类3(语文、文/理数学、外语)+X(文/理综合)+自选模块810分
二类3(语文、文/理数学、外语)+X(文/理综合)750分
三类3(语文、文/理数学、外语)+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550分
艺术、体育考试科目分本、专科设置
类别考试科目文化分满分值
本科3(语文、文/理数学、外语)+X(文/理综合)+艺术专业/体育术科文化分满分750分
专科3(语文、文/理数学、外语)+艺术专业/体育术科文化分满分450分
3(语文、文/理数学、外语)是三类的共同科目,X(文/理综合)是一、二两类的共同科目。自选模块为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9门学科的18个选修模块(每门课2个选修模块),每个模块编制1道试题,共18题,每题10分,由学生任意选答6题。
技术考试(信息技术或通用技术)和听力测试,一年提供2次考试机会,由学生自主决定参加考试的时间和次数(限定在2次以内),并从中选择一次考试成绩计入总分。成绩两年有效。
现行第一批录取学校自主选择使用一类或二类考试科目,现行第二批(一般本科)、第三批(民办本科)录取学校使用二类考试科目。
学生自主选择报考一类、二类、三类考试科目,三类可以兼报。
从2009年起,我省自主命题科目由现行语文、数学、外语扩大为所有考试科目。
(二)分值
1.各考试科目的分值:语文、数学及外语3科满分各为150分,其中英语笔试满分120分,英语听力测试满分30分;文、理综合考试满分仍各为300分;自选模块满分60分;技术科满分100分。
2.提供给考生的分数:若考生文理三类兼报,则提供三个文化总分:即总分①“3+X+自选模块”的总分;总分②“3+X”的总分;总分③“3+技术”的总分;若考生艺、体兼报文、理(本、专),则还须提供总分④“语、数、外”的文化总分,以及本科、专科两个综合分。综合分由考生总分和专业/术科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合成。
(三)考试日期
考试日期由现行的6月7日、8日两天调整如下:
6月7日:上午语文,下午文/理数学;
6月8日:上午文/理综合,下午外语;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要使文章能够吸引人,能够流传,就必须有文采。
2007年以后的《考试说明》对“有文采”的要求是:“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要求在通顺的基础上充分展示语言风采,提高语言表现力”。
为什么要求“有文采”?因为语言能力是高考作文诸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和最稳定的能力,所以,语言能力的考查是作文考查的主项。考生作文如果做到“有文采”,就能够显示文化功底和写作才气,不仅可以赢得阅卷教师的青睐,也为自己赢得未来。
但是,凡事都应有个度,过犹不及。真正的文采是“有内涵”的文采,是优美畅达语言背后流淌着的思想之源;一味求美,堆砌华丽辞藻,美就会向丑转化。
之所以提出要“适度”,是基于高考作文阅卷的现状,近几年来的高考作文阅卷反对那种表面热闹的“文化散文”,倡导清新自然的朴素文风。前些年受到热捧的题记、开头的来一段排比、“满天星”的铺陈铺排、华彩炫目的“集锦”、假深沉、故事新编等都已不受阅卷者欢迎了。相反,能得高分的,无不是那种抒写真性情,关注自我心灵,关注社会生活,质朴平实的作文。
然而,有文采是作文的发展等级之一,最能吸引阅卷者眼球的考场作文,又必是有文采的!怎样才能做到既有文采,又能适度呢?不妨注意以下几点:
一、开头须展示才情,不宜华而不实
作文中精彩的开头有如春云初展,鲜花含露,像雏莺鸣谷,乳燕出巢,像小荷刚露出的新嫩尖角,像冬天新飘洒的洁白雪花,一下子就展现出作者的才华与个性,叫人一见钟情,深深吸引住阅卷老师。因此,许多考生都会别具匠心、精心设计自己文章的开头,让文章从“头”开始“亮”起来。
但是有的考生为了绚丽夺目而不惜胡编乱造。以表面上的热闹华彩与假深沉来掩盖内容的空洞与内心的贫瘠。如有的学生在《拒绝平庸》中这样写:
春蚕能够蜕变成蝴蝶,是因为它拒绝平庸,它想把最关的一面展现给世人:丑小鸭能够化成白天鹅,是因为它拒绝平庸,它要证明它是美丽的:涓涓细流孜孜不倦地流向大海,也是因为它拒绝平庸,它想让别人看到它也可以浩瀚。
而有的考生写的虽然平淡,但很有才情。如:
青草平凡,但它绝不平庸,根在土中,心却向着蓝天伸长。愿做一株小草,平凡的身躯中发出“拒绝平庸”的呐喊。
二、用词须贴切生动,不宜乱堆辞藻
“用词贴切”,即一词传神,以一当十,写人形神兼备,叙事高度概括,描写生动形象,抒情感情浓郁,议论入木三分;达到的效果是非此词不可用,非彼词可替换,甚至时时使人耳目一新。它追求语言和内容的高度统一。如作家张晓风在《春之怀古》中的描写:
春天必然会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扰,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为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抵死苦守”、“抱着”、“攻陷”、“控制住”等动词,本来是极普通的动作,但用在“春”上,就有了拟人的性质,使句子一下子变得生动形象起来,并且有了动感,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而“黯”、“残”、“老”、“温柔”、“空虚”等形容词,在句中使叶、根、燕巢的形态、屋梁的状态表现得更加形象、突出。
考场作文语言要形象、生动,不可为了追求文采而故弄虚玄,使语意晦涩难瞳。
有些考生,为了掩盖文章内容的贫乏,常常在遣词造句上追求华丽,堆砌辞藻,造成文字和话题根本没有关联。如:“树上的小鸟,不会因为没有美丽的外表而平庸,因为它有自己的歌喉;地上的青草,不会因为没有炫丽的色彩而平庸,因为它有自己的绿。”不知道为什么小鸟有了“歌喉”,小草有了“绿”就不平庸了?
有的考生平时不去扎扎实实地搞好作文训练,而去背一些好词好段以备考试之用,热衷于搞什么万能开头、万能结尾、万能精彩段落。考试的时候不管什么样的文题都往上生拉硬扯。更有甚者,背一些范文,然后朝文题上硬套。这些都是不足取的。
三、句式须灵活多姿,不宜单一呆板
在文中适当地运用一些长句和短句,整散结合句,新颖贴切的比喻句,增强气势的排比句,正反鲜明的对比句,引人注意的设问句,发人深思的反问句,句式变化多姿,能使文章生色不少。
因为整句体现语言的均衡美和对称美,可以加强语势,强化语言的感染力;散句表现出来语言的参差美和错落美,可使表意更为自由;长句表意严密、准确、细致;短句短小精悍,干脆,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感强。各种句式的综合运用,灵活搭配,就能极大地提高作文的表现力。
然而,典雅的语言,固然言简意丰,但是全篇如此,便少了活泼灵动之气;平俗的语言,固然自然鲜活,明白如话,但是全篇如此,便少了华美和灿烂。如果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便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你的音乐充满回忆,眉目当年,流转心间,最真实的喜怒哀乐全都埋藏在昨天。你的音乐溢满伤感,人生若只如初见,又何须感伤离别,飞蛾扑火,单人旅途,仿佛都是无奈的选择。你用音乐眷写青春,你用音乐道出了学生时代最明媚的伤,我们的世界从此有了你。
(2011年山东满分作文《这世界需要你》)
联想丰富,化无形为有形;句式参差,如行山阴道上。
四、修辞须精当巧妙,不宜生硬过分
精彩的修辞“如风吹树干庭绿,如雨润花万户红”。作文中常用的修辞,包括比喻、引用、排比、拟人等。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会增强文章的审美含量和文化内涵。
而且,不同的修辞格有不同的作用,如写人状物,多选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和夸张,析事论理则多用排比、设问和反问。
高考作文中最能展示文采的修辞就是文别是出现在开头的比喻性的排比、形象的比喻和恰到好处的引用。
不过,从近几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组公开推荐的高分作文来看,像过去那种靠开头排比取胜的作文没有了,反而是像《风沙渡》那样带有即兴慧解的清新开头作文备受好评。
比喻能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而一位考生这样描写,“爸爸很生气,两只眼睛迅速充血,像一头的公牛”,这无论从形象上还是从情理上来说,都是不当的。
恰到好处地引用一些中外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既能突出主题,以一当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又能展示作者的读书功底与阅历,提升作文的文化底蕴。如今年福建唯一的满分作文《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的考生引用纪德的话“我为美好的事物消耗着自己的感情,它们的光辉来自于我不断地燃烧,但这是
一种美妙的消耗”,非常贴切而有分量。
但是要记住:“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有的考生满篇引用名人名言,把作文变成了名言集锦,这反而会削弱作文的表现力。
五、文句须有表现力,不宜夸大无据
“文句有表现力”,属于发展等级对写作语言的较高要求。要求语言不直白,不浅露,言简意赅,内涵丰富,让读者有咀嚼、回味的余地;启迪人思考,给人以教益。
在记叙文中主要是指生动形象,描写细致,感情真实。
细节要传神逼真,不宜虚构失实。描写要能抓住特征,不宜粗疏荒谬。具体精细的描写,会留给人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孔乙己、奥楚蔑洛夫的形象描写就非常传神逼真。而像“忽然父亲进来了,双眼红红的,好像没有光的玻璃,大而空”,“我静静地站在父亲的面前,突然发现月光下的父亲,又多了几根鬓发”,这样的描写显然不合情理。
感情要真诚感人,不宜无病。在记叙文中,我们有时会忍不住发自内心地抒发对人事物的思想感情,用褒扬、赞美或感叹的语气表达自己的感受。如在《拒绝平庸》中有人这样写道:“人生并不要做独一无二的太阳,那满天闪烁的繁星难道是平庸吗?它们总是平凡,却又各放光彩。”虽平实,但感人。
而有人这样写道:“平庸是为五斗米折腰的自怜,平庸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逃避,平庸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时的不上进。”本想反弹琵琶而出新,却文理不通,空洞苍白,虚假失真,没有感染力。
在议论文中主要是指逻辑严密,思维辩证,意蕴深刻。
六、结尾须让→←人回味,不宜画蛇添足
优秀文章的结尾,应像“豹尾”般有力、刚健:呼应开头,收束有力,画龙点睛,给人启迪,令人回味;能够“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亮出“最后一轮媚人的秋波”。
清代李渔说得好“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留连,若难遽别”。
请看这样的结尾:
但我相信,人不会在科技的溺爱下失去追逐真性情的天性,更不会失去奋斗的本能。人是一只帘燕,在自然的窗前徘徊,依然如泉般清澈,依然如茶般香醇,也依旧满身花雨又归来……
(2010山西考生《满身花雨又归来》)
这是不是充满诤隋画意,余韵不绝?
而考生在结尾处空喊口号,或卖弄才情,常常会致画蛇添足、狗尾续貂。
如一个江苏考生这样写:“创造发展,为人不可平庸;坚守原则,处事不可平庸。横批:拒绝平庸。”用对联的形式看起来很好,但空洞无物,只是化用提示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