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
最近认真把《万历十五年》一遍,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通俗好读,又能启发思考。
打开这本书,没有枯燥的图表,没有复杂的历史陈述,而是把万历、张居正、海瑞、戚继光这些历史人物的故事,讲得像普通人一样生动、丰富,触摸得到。这些人里,张居正可能是最让人“心疼”的那个。他能力出众、志向远大,努力纠正国家制度的种种问题,在暮气沉沉的大明王朝算得上一股清流。但他穷其一生,却根本无法逆转这个国家衰落的趋势。在时代的浪潮下,人总是无奈而被动的。万历十五年,没有大事发生的一年,却藏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里,难以明言的种种奥秘!
此书分七章,每一章中都介绍一个人物,以每个人物来反映这段历史;它从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这些人的角度来写的。反映当时从皇帝、首辅、地方官员、将军、哲学家的方方面面,冷暖人生。
从这些朝廷中各种人中,我们可以看出,明朝的太阳早已成夕阳,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了。从军事上来说,戚继光——这个孤独的将领,带领戚家军平倭寇之后,并没有因此受到重用,也许是因为明朝的重文轻武,导致戚继光在此后黯然死去,他的死也没有得到什么重视,而后军事掌控于庸才之手,军事力量也逐渐下滑,到了努尔哈赤起兵之时,明朝的军事力量早已成为不堪一击的“纸老虎”了。再加上朝中无人可用,自然而然的被满族的铁骑埋没。而从统治阶级中,上至皇帝,下至芝麻小官,更是政治黑暗,歪风邪气盛行,一些忠义之臣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像这样的朝廷难道还能长治久安?只能等着灭亡了。而万历十五年,恰恰为此埋下了深远的伏笔!
这本书让我明白许多,也让我明白了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里极力想说的观点:道德与法律的位置,也就是儒与法的位置。
自从秦朝因重法而灭亡后,自西汉以来,各朝都开始任用儒家。但是治国不能光靠儒家的道德观念,还是需要法家的,于是明儒暗法这一治国之道诞生了。但是一直以来儒都是高于法的,也就是说道德是高于法律的。这一点到了明朝最为显著,明朝的官员遇到法律所不能包括的案件时,是在用道德观念来判定对错,而明朝的道德观念是被朱熹的四书概括的。海瑞的斟酌标准里就非常强有力地表现出这一点: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刁顽。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以救弊也。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以存体也。
这样就算有一些事依靠道德观得以解决,可是法律上的漏洞一味去用道德观填补,没准有一些没有道德观的官员回去钻法律漏洞,以图私利。但是如果让法律高于一切,就会造成像秦朝的短亡。更何况,无论制定法律的人想得多么面面俱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法律肯定会有漏洞,这个时候又没有道德观,社会将会更加腐败。只有让法律和道德齐头并进,社会才会和谐。
《万历十五年》并非只写万历十五年这一年的故事,也并非只写万历年间的故事,他写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优越的终结,是对“儒与法”的深刻剖析。取名“万历十五年”也许只是个象征,也许只是因为音韵的和谐。
这本书阅毕,有一种愤慨之情,热血喷张的感受,与对世道苍凉的哀叹,历史的确有它的魅力啊!
万历十五年是公元187年,平平常常的一年,作者黄仁宇开篇即说道"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既然如此,作者又是为何执意将此年份用作书名?作者指出,该年份发生的一些不为史学家注意的小事,虽是"末端小节",但实质上确是"前事之节症、后事之机缘,期间因果,恰为历史之节点"从这些小事上,也许更能看清楚历史的真面目,还原一个本的神宗,和神宗统治下的明王朝。
作者开篇即为读者介绍了皇帝的繁重工作,每日早朝、祭天祀祖、庆节封赏、见宾阅军等等活动都是由皇帝亲为,并按照严苛的礼仪行事。皇帝贵为天子,即为天命所选之人,是全国臣民无上权威的象征,也是全国臣民行动的指南。因而,皇帝的许多行动也带有象征性,不可过分随性,以乱礼法。
事实上,作为庞大的帝国,要想井而有序地运行,包括皇帝在内的整个人官僚阶层都明白,仅依严刑峻法是不够的,甚至是错误的。有效的统治必须以"礼"治人,儒家的礼教已实行千年,"礼"之所以能被有效地贯彻并非强大行政力量的强制,也不是严酷惩罚性后果的威慑,而是自上而下"穿透式"的实行和"上行下效"的学习、模仿。这一系列活动的关键人物即是皇帝,这位天选之子、人之楷模要"事必躬亲"地践行礼教规范,再由官记录并撰,传颂天下以为范。
尽管皇帝作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掌有至上权利,但皇帝在维持统治的礼教面前也是无能为力的。中以早朝为例,从朱元璋时起就确立的早朝制度意在督促皇帝主动了解国情,行使权力。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工作狂,自朱元璋后,早朝制度逐渐成为皇帝的包袱,想甩也甩不掉,这种百官受累、皇帝厌倦的制度却又不得不实行,原因即在"礼"早朝制度是先帝所定,不仅百官要遵守,当朝皇帝也不能避免,不上早朝即是不守祖训。
弘治皇帝因宫中失火彻夜未眠,精神恍惚之余用央求的语气要求免朝一日,经过大学士们的商议才同意辍朝一日,足见皇帝为"礼"所累。若皇帝有不符合礼教之态,整个官集团,包括皇太后等皇室成员会群起而攻之,进而矫正,以复规矩,达到合"礼"十七岁的万历皇帝因一场纵酒狂欢、恣意而为的游园闹剧被认为是有失礼教,皇太后自责督育不足,众百官齐奏何为之过,甚至皇太后以废失德之君以立新
成年以前的神宗处处受张居正和皇太后的管教,不得胡作非为,更不得恣意妄为,有板有眼地遵守着"礼"的规制。但在其成年后,张居正去世时,神宗尽管已经大权在握,却绝望地发现纵使再无喋喋不休的张严师和皇太后,他依然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获得突破"礼"的自由,这一点充分暴露在立皇子时。
"立长不立幼"的固化观念使得整个官阶层不惧严刑、前赴后继地反对神宗,使得他连立皇子都不能自己决定,因为不守祖训即是违背礼教,而不守礼教将会被推向道德的反对面,除非神宗想做昏君,否则就必须被官集团牵着走。此时的官集团已�
皇帝从礼教中受益,统治全国,同时也为礼教所虏,成为礼教的代言人。没有礼教,就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而没有皇帝,礼教就不可能有效地实施。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使得皇帝逐�
读完《万历十五年》,我想重点通过万历皇帝,张居正,海瑞这三个人物来分别分析明代的社会制度,政治状况和伦理道德。
书中,万历皇帝早期曾是充满激情的,曾希望励精图治,他阅览各朝实录,同学士们讨论历史兴亡,亲自徒步十余里前去求雨……但随着文官不断地对他提出劝谏,对他不合道德的意图作出抗议,万历皇帝深感自己是不自由的。自秦开创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以来,君主受限的因素变成了伦理道德。多少年来,文官已经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力量,通过所谓道德礼法,强迫坐在宝座上的皇帝摈斥他个人的意志。皇帝已不是国事的处置者而是一种权威性的象征。纵使身为九五之尊,天子依然受制于群臣。万历皇帝清楚地认识到这点之后,索性以“无为”来对抗文官,采取了长期怠工的消极对抗。
在我看来,个人私欲同伦理道德在大部分情况下是相背的,而万历身为皇帝,在众目睽睽之下,绝不能有逾距的行为。如果将私欲比作阴,道德比作阳,那么一众文官都不希望皇帝有阴的存在。他不能立心爱的皇贵妃之子为太子,也不能在死后同贵妃葬在一起,他无法置文官的意见于不顾。明朝废宰相,设内阁,是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时期,但是万历年间,皇权却依然受到束缚与限制。这是合理的,因为皇权理应受限以保证政治的清明。但这又是不合理的,因为朱元璋废除宰相设内阁是为了加强君主的权力,而到了后世,这种制度却过度僵化,以至于在这样的体制之下,万历皇帝只能成为被体制束缚的傀儡。
从第一章开始,这本书就提到了张居正。张居正是个有执政才能的人。他生前权倾朝野,死后却惨遭抄家清算,甚至连“太师”之名也被夺去。他的不幸下场除却他自己处事不妥的因素以外,还离不开众文官集体对他的参劾。从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出,明朝时期文官集团是非常具有团体意识的,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同别人联合起来对付敌人,来凭借多数人的力量达到自己的目的。
张居正一生勇于改革创新,着实有功劳,他生前被人忌惮,还有很多人试图同他交好,而在他倒台之后,大家却又集体检举他的表里不一,独断专行和待人不善。这应该可以称作是“世态炎凉”。书中写,同乡之间,甚至是同年之间参加科举获得功名的官员,甚至考生与主考官之间,都是应当相互关照的。明朝时期文官俸禄微薄,为了彼此之间相互照应,产生了很多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团体。张居正在任官时期凭借自己个人好恶提拔官员,以致很多有权力的人都是他的亲信。而申时行在担任首辅之任时,扮演着和事佬的角色,不断调解官吏之间,官员与皇帝之间的各种矛盾。有人曾背地里评价他,说他并没有什么建树。申时行只觉得他不理解自己的苦心。在他看来,如果他的施政记录是一张白纸,这反倒证明了一切都被纳入规范之中,都在正常运转。不管这两个人以怎样的方式处理政务,都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明朝政治体制之下官场上的腐败。
很久以前就看到过海瑞备好自己的棺材,然后去痛骂皇帝的故事。海瑞这个人的性格特点非常鲜明,那就是正直,甚至正直到了古怪的地步。他力求节俭,吃穿用度一律从简,甚至连文书用的纸张都做出了严格限制。他的刚正不阿受到了一致的赞扬。文人饱读四书五经,知道什么是忠义,他们知道怎样能够流芳百世,所以哪怕放弃生命也要来贩售自己的道德。我们没办法揣测海瑞本质上是不是出于这种情怀,但是他确实身体力行,比谁都要清廉正直,爱惜百姓。
这到底应该如何形容?我们为他的高尚人格而感动,称赞他的品性,称赞他的节操。但是这种崇高的背后,实际渗透着千百年来为中国社会所恪守的伦理道德。这种道德观念经由历朝历代留存至今,皇帝用道德来统治人民,但自己和自己的臣子却无一避免地受到了道德的洗礼。没有人能逃脱精神上的禁锢,道德已不仅仅是统治者的工具。当统治者试图利用道德来稳固自己的政权时,道德却也使政治体制越发固化。即使如此,皇帝和官吏都不是绝对的“阳面”。他们嘴上往往颂扬着道德,行动上却将个人私欲排在前面。海瑞受到集体表彰,但背地里,百官排斥他,厌恶他,弹劾他。宋代大儒朱熹对于四书的注释被列入了科举考试的内容,明明社会风气理应更加纯良,而人们内里的私欲却与表面的道德越来越远了。
从主观上来说,我很欣赏张居正先生。虽然他也有短处,但是我认为他总体上是功大于过的。“工于谋国,拙于谋身。”是海瑞对他的评价。他的励精图治,他的锐意改革,还有他出言讥讽无能者的行为,都让我很有感慨。看到第三章的题目“世间再无张居正”的时候总觉得唏嘘不已,隐约能感觉到黄仁宇先生对这位首辅应该也是一种惋惜的态度吧。
全书开篇提到“……这些事件,表面上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再看本书目录,从万历皇帝到首辅张居正,从将领海瑞到思想家李贽……每一个章节都对不同的历史人物进行了着重叙写。受着种种限制束缚的万历皇帝,活的得一直都像他死后所葬的地下玄宫一样凝固与窒息。海瑞同张居正一样都是在不断求索,希望能找出一种合适的方式,使帝国能纳入他们所设计的政治规范内。然而最终他们的命运都是无望的,生在一个道德伦理不断加强,君主专制不断僵化的里,每个人的命运都是早就写好了的悲哀,正如这个即将走向覆灭的社会制度。
同大多数进行整体性理论概括的书籍不同,《万历十五年》以单独的个体为着眼点,以1587年为时间主轴,向前后左右不断延伸,向我们展现了明朝万历年间的社会状况,由此又能够见微知著,从而窥见当时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中国在明朝中期之前,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自明朝中后期以来,便不断没落,再也不复昔日的荣光。
万历十五年总会带给我一种沉重感,书中的很多人都在努力地伸出手试图挽回着什么,然而更多的人选择无动于衷。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努力者的功夫都是于事无补,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只好选择放弃。或者说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放弃了什么,又顺从了什么。一代王朝走向覆灭,而摇摇晃晃的封建制度也最终轰然倒下,只留下了落后的中国。这是社会的必然,也是社会的悲哀。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先生的一部明史研究专著,也是他的代表作。
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当年,在明朝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作者认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作者揭示出了明朝虽然当时国力强盛,但已经开始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的原因。
有评论说: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的前辈,古时候的读书人,或者叫作儒生们,是怎样作人做事的。古往今来的读书人,从经典里学到了一些粗浅的原则,觉得自己懂了春秋大义,站出来管理国家,妄断天下的是非屈直,结果把一切都管得一团糟。大明帝国是他们交的学费,大清帝国又是他们交的学费。老百姓说:罐子里养王八,养也养不大。儒学的罐子里长不出现代国家来。万历十五年是今日之鉴,尤其是人文知识分子之鉴,希望他们读过此书之后,收拾起胸中的狂妄之气,在书斋里发现粗浅原则的热情会有所降低,把这些原则套在国家头上的热情也会降低。
通读下来,戚继光给我的印象最深。后来又读了有关戚继光的其它史料,感觉戚继光虽是个伟大的民族英雄,但他也并非刚正不阿,也惧内,也和当朝首辅张居正拉关系。总之,人无完人。英雄也是一个平常的人。
历史是一面铜镜,但遗憾的是,历史在不断地重演着,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
这本书真的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读。在书中,你会参悟到一些历史的发展。
本人所学十分有限,尚不能参悟历史中的诸多奥义,只摘录书中部分内�
读书摘录:
1当时正值台北影印出版了《明实录》,此 全书一百三十三册,又无索引可资利用,所以只好硬着头皮,在教书之余每周阅读一册。这一走马观花式的阅览就花去了两年半。
除此之外,参考奏疏笔记、各地方志,搜寻国内外有关的新旧著作,费时更多。此书从计划撰写到杀青定稿,历时七年,1974年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
2中国的过去,禁忌特多,所以说话作文时有隐晦,或指彼而喻此。或借古以讽今,这在明朝人更为惯技。
本书论述明朝此事,举凡有所议论臧否,都是针对十六世纪的历史而发的。
如果我要对今人今事有所议论,自当秉笔直书,绝不愿学明朝人的办法,否则就是违反了自己写书的目的。当然,另一方面,以古为鉴,今人也未尝不能得到若干启示。
3申时行的老成来自长期处理各种人事的经验;这种经验,使他深知我们这个帝国有一个特点:一项政策能否付诸实践,实施后或成或败,全靠看它与所有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忧,否则理论上的完美,仍不过是空中楼阁。
这一帝国既无崇尚武功的趋向,也没有改造社会、提高生活程度的宏愿;它的宗旨,只是在于使大批人民不为饥荒所窘迫,即在“四书”所谓“黎民不饥不寒”的低标准下以维持长治久安。
所以说来说去,施政的要诀,仍不外以抽象的� 朝廷最大的任务是促进文官之间的互相信赖与和谐。此亦即鼓舞士气,发挥精神上的力量。
4要影响全体文官,申时行必须首先提供自己的的诚意。他宁可被目为大和事佬,甚至被批评为牺牲原则的政客,也要坚持他调济折衷的原则。
他确实看透了国家为解决问题而设立文官,但国家的最大问题也是文官。而奇怪的是,以张居正的精明练达,竞忽视了这样基本而简单的事实。
5他们要求这位守成之主与日常的生活隔绝,在仲裁争端中不狭带个人的嗜好和偏爱以引起更多的纠纷。
坦率地说,就是皇帝最好毫无主见,因此更足以代表天命。
这种关系,已经由万历的曾叔祖弘治作出了榜样。弘治皇帝愈是谦抑温和,听凭文臣们的摆布,文臣们就愈是称颂他为有道明君。
这样的一个皇帝,实际上已经不是国事的处置者,而是处置国事的一个权威性的象征。他应该做到寓至善于无形。
如果他能够保持感情与个性的真空,经常演习各种礼仪,以增强抽象的伦理观念,他就和上述要求恰好符合。
6与海瑞同时期的人所不能看清楚的是,这一段有关司法的'建议恰恰暴露了我们这个帝国在制度上长期存在的困难:以熟读诗书的文人治理农民,他们不可能改进这个司法制度,更谈不上保障人权。
法律的解释和执行离不开传统的伦理,组织上也没有对付复杂因素和多元关系的能力。
个人道德之长,仍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
8在本朝的社会中,儒家的仁,类似于宪法的理论基础。全国的读书人相信性善,则他们首先就应该抑制个人的欲望,不去强调个人的权利。
9现代先进的国家以商业的法律作高层机构及低层机构的联系,落后的国家以旧式农村的习惯及结构作为行政的基础。
10受过被裁失业、与家人一起感受经济危机和被人歧视景况,才越来越把眼光放大,才知道个人能力有限,生命的真意义,要在历史上获得,而历史的规律性,有时在短时间尚不能看清,而须要在长时间内大开眼界,才看得出来。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黄仁宇用其独特的视角,将明朝晚年,即万历十五年,作为切入口,对这段历史进行了别样的解读,1587年,一个看似平平淡淡的一年,在其中发生了许多为人们易于忽视的事件。而在黄仁宇眼中,这些事件虽然表面看来无关紧要,但实质上却为明王朝最终走向没落,埋下了祸端。其新颖的视角给后人带来了新的启示。
纵观全书,每位人物都力图转变,却最终都被文官体制所束缚,以致明朝发展在万历十五年几近停滞。书中以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海瑞和李贽等历史关键人物为代表,着重挑选具备后世参考价值和社会历史性的事件进行阐述。
受孔子儒家思想的影响,且吸取秦朝重法而短亡的教训,自西汉以来儒家在各代王朝的地位就直线上升,但治国不能一味只用道德,还需法的约束,所以到明朝就逐渐形成了表儒暗法的治国之道,但道德还是高于法的,从明朝官员遇到不能用法决断的问题时,则用道德来衡量这一点就能看出。
但当道德在社会中占比分量太大时,就会产生表面上人人追求道德,而私底下人们都为自己谋取私利。海瑞就是典型的范例,官员一边把他�
我想《万历十五年》之所以能够在如今,还能受到许多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它还具有现实意义,人们不仅可以了解这段历史,还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对当今生活进行反思和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万历十五年》共分为7个章节,除了第一章外,后六个章节每一章都讲述了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他们是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在作者的眼中,他们是时代的佼佼者,通过他们自身遇到的问题来反映当时的国家的状态。
一个王朝的兴衰和百姓有着莫大的关系。如果一个王朝的政治能够适应百姓的需要,那就可以创建辉煌时代,反之则逐步走向没落。比如唐朝出现过盛世的情形。唐朝的魏征说过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讲的就是王朝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关系的问题,魏征说的是两个极端。在百姓拥护的时候,可能就是物产丰富劳动量大的时候,劳动被积累起来,形成国力。而百姓不拥护的时候,可能就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矛盾尖锐的时候,也就会出现种种问题,直到统治阶级被推翻。
《万历十五年》讲的是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政治,军事,思想,官吏制度所出现的现象。不同的历史人物代表的是不同阶层的矛盾。在具体的矛盾中,如果可以解决,则说明统治阶级是被认可的,进而可以得出结论王朝的统治是适应百姓的,也就是可以继续下去的。可是书中讲的矛盾中,几乎都是无法解决的矛盾了。对于当时的历史走向,可能已经是岌岌可危的时候了,体制不能改变了,改变就会出现自杀的悲剧,同时这个体制能保护既得利益者,但是这个体制是要触礁的。因为种种迹象都表明了前途茫茫了。要洞察到历史趋势了。可能王朝的统治像一艘漏洞百出的船,马上就要触礁了。这就是问题所在。而对于道德的亵渎就更加证明了历史的发展已经不能再容忍了。
当年的孔子,如今的海瑞,都是个人英雄,是不能改变体制的,因为不能保护阶级的利益。道德是发自内心的还是表面的文章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书中通过不同的矛盾展示出的是王朝和百姓的关系已经到了最后,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改变了,王朝是穷途末路了,是夕阳时代了。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大的感受:那就是被主宰的悲哀的命运,这句话适用于里面每一个人,包括皇帝、能臣、清官等,他们都试图去追寻他们心目中理想,但都付诸东流。
万历十五年是平淡的十五年,似乎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实际上,从这年起,王朝的覆灭已经不可避免了。或者并不应该这么说,应该说王朝的覆灭已经注定了,而只是从那时起,端倪更明显罢了。
明朝的统治者并非皇帝,而是文官集团以及书中没有提及到得宦官集团,这是区别于历代王朝的一个显著特点。明朝的创立者朱元璋废掉丞相,这是一个很明智的做法,而他并没有为他无能的子孙想过,也没有想到在王朝的后期,文官集团会是凌驾于皇帝头上的正真主宰者。
文官集团有制度上的保障,也有思想上的巩固。而整个文官集团是以儒家思想为思想核心,这样便造成了一个以道德来实现统治目的的国家,缺乏了真正意义上的法律,使大批的人挂羊头卖牛肉,为国家的灭亡埋下了一个不定时的炸弹。
在《万历十五年》中所描述的许多重大的宫廷斗争中,都是为了一些无关紧要的消失所牵起的轩然大波,比如说首辅的张居正,他在任期间,父亲突然去世,这本来只是礼仪上的问题,但偏偏在文官集团的添盐加醋下成了一场政治斗争。
在本书中,作者是以阴阳的思想来阐述的。阳既是光明磊落、不顾生命安危誓死捍卫道德的人;阴既是所谓的贪官、贪财贪权。阴阳之间的不断冲突,是导致炸弹爆炸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我个人认为,既是是阳者也有阴,阴着也有阳,在这个物序流转的世界里,每一个事物都有存在的理由,那么谁又能把王朝的覆灭归罪于哪一方呢?
最后,作者是以这么一段话结束他的作品的:“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而从书中,我唯一得到的结论是:儒教误国。
这本书有多么出名就不必说了,以往我有在听书中听过两个版本的讲述人讲过,这次是因为一个《一本好书》的综艺节目引发看全书的想法,所以转了一本回来看。
书不厚,但是内容很多,每次看万历的故事总感觉他就是个巨婴,作为一个被推上位的皇帝,他的工作出发点竟然是和大臣们置气,所以即便不是从现在回看,在那个当下看,他也不是一个好的皇帝。用人不明,意气用事。但是换成一个青年人来看,他又是可怜的,可以被理解的,从小周围所有的人对他均有所图,大臣们图名,以一个道德模范要求他,小人们图利自不必说。他的日常就是压抑和被骗。
这种奇异的矛盾点也让我看书的时候觉得作者切入点真准,万历的纠结何尝不是每个人的纠结,到底是规则重要还是个人喜好重要?不过明朝确实给我们一个切实的结果,当规则不被遵守,带来的只有毁灭。
历史沧桑,到头来什么也剩不下,永生的愿望随同历史的波涛一齐消逝在我们目光尽头。又是一个长假,最后又拿起了读了一半的《万历十五年》,重新翻开读到孤单的将军——戚继光,读到首辅张居正,读到万历皇帝。曾有人感叹道:“历史竟然能够这么写!”是的,在读本书时,我也有同感,这本书不是单纯的描述历史,而是生动的分析历史。本书的英文名字叫做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直译到英文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这正是这本书的读到所在,我想本书说到的末端小结也许正是某些重大的历史事件的结证。
整本书读起来很有意思,作者黄仁宇先生由于为了写一个论文从此结缘于明史,而他的著作更是让读者对历史长胜了浓厚的兴趣。在书中我也看到了一位皇帝的无奈,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是有很多东西去不由他抉择。旁人可能觉得皇帝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职务,但是在立储这件事上它却无法平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体现出了皇帝的苦恼。由此,万历皇帝走上了怠政的道路,他是在和文官集团怄气,但他就应知道,实际上文官集团的力量是一个皇帝难以约束的。我最后知道,一个不好的皇帝往往是由于一些原因。从书中我们不难看出,万历少年是一个有为的君主,他以前励精图治,打算开创一个“万历中兴”,但由于一件件事的不能决断,他最后无法忍受。而立储之事就成了他的一个爆发。他最后在这件事上开始怠政。而一个王朝也由于君主的怠政而渐渐走向没落的深渊。
读到张居正是,我更是感到了世态炎凉,生前的荣华和身后的悲凉构成了鲜明的比较,在清算张居正的行动中,凡是和他有关的人都受到牵连,不是流放边关就是把官回乡,其中戚继光就是其中之一,戚继光是一个大英雄,但是它也蒙逃脱历史的惯性发展,它便是牺牲品。戚继光和张居正一样是很有作为的,戚继光发明的战法确实令人惊叹,这让我知道早在明代就有人发明了各兵种协同作战,并使用火器。弗朗基和大将军炮,在当时也有必须的应用,但是他们哪里知道,西方国家已经有了大船,火炮。1587年,这一年正值西欧历史上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
《万历十五年》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所著的一部历史著作,它是对明朝万历年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的深入分析和探讨,全方位立体地还原了明朝当时的真实情境,通过这本书,我对于明朝历史和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万历十五年》展示了明朝皇帝的弱势地位和权力制衡的局面。明朝的皇帝虽然拥有绝对的权力,但是却受到了各种限制和制约。皇帝并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一言一行都要受文官的监督,万历想立爱妃的孩子为太子,却遭到了百官的一致反对。黄仁宇通过对于明朝历史的深入研究和深刻思考,分析了明朝皇帝的权力制约和政治弱势地位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同时,《万历十五年》也揭示了明朝官员的腐败和无能。明朝的官员们往往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种官员腐败的现象在明朝社会中十分普遍,致使政治混乱,社会的动荡。然而,书中也描绘了一些优秀的官员如海瑞,他们不仅能够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还能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重大贡献。这些优秀的官员对于明朝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像海瑞这样的人太少了,无法从根本上更改官场上的生态。明朝沿续了宋朝的重文轻武器想法,使得优秀的将领像俞大猷,戚继光等本来可以帮助强大明朝军队的,却因为文官的压制而无法发挥作用。虽然戚继光战功累累,但还是因为张居正倒台而受到牵连,无法得到善终。
另外,宦官作为明代官员中的特殊群体,在《万历十五年》中也得到了详细的描写。黄仁宇指出,明代的宦官集权力和财富于一身,他们对政治和军事的干预,使得朝政更加混乱。宦官们往往以自身的私利为重,通过贿赂和勾结大臣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对皇帝的影响力巨大,使得皇帝的决策往往受到宦官的操控,进一步加剧了政府的腐败和无能。
最后,从百姓的角度来看,《万历十五年》展现了明朝百姓的苦难和困境。在这个时期,明朝社会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和剥削,百姓们的生活非常困难。明朝重农轻商,再加上海禁的政策,大大地限制贸易的发展。还有由于没有官方的借贷,只能通过民间渠道。“九出十三归”,大大加剧了土地的兼并。为明朝的灭亡埋下了隐患。
黄仁宇通过对明朝皇帝的深入研究,展示了万历皇帝的矛盾性格和统治手法。万历皇帝在位期间,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但他却过于追求个人的享乐和安逸,缺乏有效的治国才能。他对于政务的不重视以及对大臣的不信任,使得政府无法有效运转,国家面临着诸多问题,直接导致了明朝政权的衰落和灭亡。
黄先生的大历史观是指:以一个时间基点为原点,前后各推一段时间,梳理整个大历史段的重要事件,最终要有“站在隧道外的观感”。具体到万历十五年,即为1587年为基点,以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海瑞和李贽等历史关键人物为代表,着重挑选具备后世参考价值和社会历史性的事件进行阐述。
明清两代为中国封建制度画上了一个句号。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从明成祖设立内阁,到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明清政治达到专制顶峰。明代的“仁宣之治”、隆庆新政和张居正改革为后世治国者所称道。经济上,从张居正改革的一条鞭法开始,到清代中期的摊丁入亩政策,农业人口激增,农业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农耕文明达到极盛。
在江浙一带,则出现了以雇佣关系为代表的资本主义萌芽,制造业、纺织业等成为解决地方人口就业的重要产业。军事上,统一多民族国家背景下的边防矛盾呈现由内向外转移的过程。行省制度得以完善,中国疆域空前辽阔。
北方诸镇的边防措施万里长城得以修复,火器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军事领域。募兵制和地方武装在镇压内部起义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上,程朱理学高度统一,八股制度一方面选拔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同时也钳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自己本不是一个历史观很强的人,听说《万历十五年》是因为其在《人民的名义》中高曝光率,但当时只在kindle上粗略读过后便搁置了。最近一档综艺节目叫做《一本好书》,从万历皇帝的视角出发对该书进行了舞台剧式的演绎,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息,为一个孩子背负的王朝,为一个帝王无奈的抗争。
本书力图使历史专题的研究大众化,因而采取了传记体的铺叙方式。书中所叙,不妨称为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不论是主要人物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哲学家李贽,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即便是侧面提及的人物,如冯保、高拱、俞大猷,也都没有好结果。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时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
1583年春的会试,万历皇帝询问与试举人,为什么他越想励精图治,但后果却是官僚的更加腐化和法令的更加松懈?是因为他缺乏仁民爱物的精神,还是在于他的优柔寡断?或许他已感觉到自己拯救一个看似坚不可摧实则摇摇欲坠的大王朝的无力。在与文官集团经历了长达15年的立太子之争,万历与文官集团彻底决裂,并开始长期罢工,直至1620年万历驾崩,帝国暮气,回天乏术,24年后,整个明朝灭亡。
看到此时,非常纳闷,为什么万历皇帝与文官集团的矛盾会如此之深,到可以终身不上朝?是只有万历如此还是明朝的皇帝均是如此?可能都是如此吧,他抗争过,尽管他是高高在上的天子,但被剥夺个人意志的他抗争不过2万人的文官集团,抗争不过没有法治只讲道德终要走向灭亡的封建帝制。万历登基时还只是一个10岁的孩子,他曾经也勤勉朝政励精图治,关心国家和人民,可当一个摆设的皇帝真的是一件让人厌倦的事,罢了罢了。
关于张居正,因为其是湖北江陵人,印象深刻当年高考语文(湖北考生)的阅读理解就是选自熊召政的《张居正》,后来也听郦波教授在百家讲坛讲《风雨张居正》,虽不太记得清内容了,但时而铿锵有力时而如泣如诉的语风难以忘记。“整顿官吏,政令传出,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丈量天下土地,推行一条鞭法,仓粟充盈,可支十年有余”。《明朝那些事儿》对他如此评价:不是好人,不是坏人,他是一个有理想,有良心的人。不说他身负绝学,改革创新,也不说他专断独行,表里不一,只是想不到在其死后遭万历清算抄家掘坟,曾经的亦师亦父,亦臣亦友的情谊可以变得如此决绝,不禁唏嘘,或许不止张居正是一个复杂的人,是人性本就复杂。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西班牙的舰队已整备出征英国,世界局势如是。而1588年1月17日清晨,“将星西殒之际,我们一个古老的帝国业已失去重整军备的最好良机”。戚继光的“鸳鸯阵法”最开始是从老板口中听到的,当时查了资料并没研究出什么所以然,待今日重读本书,发现“鸳鸯阵法”其实是因时制宜之策略,是在军事创新与政治妥协之间实现平衡的智慧之举。从古至今,改革都不是一条好走的路,充当改革家,既要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更要有审时度势的大局观,从实际情况出发。同理到企业发展中,最完美最先进的改革方案往往是无法执行的,在妥协中务实前进,达成目标或许才是法则。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万历十五年间,发生的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的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历史并不是一人一时,或者一朝一世的孤立事件,而是有它的内在规律和联系的。而要发现这种联系和规律,就不能拘泥于单独的大小事件,必须将它放在大视野下,才能看得明白”,此乃作者的“大历史观”。
正如王强老师在混沌大学《历史的凝视》课程中所说的,对过去有意识,对未来有觉知,这似乎将人类同动物区分开来。培养历史观,其实是让我们去了解历史的事实与真相,因为历史是时间的证人,是真理的光亮,是记忆的生命,是生活的导师。我们走向历史的同时,也在走向未来。
1、所谓大历史观,是将历史放到更长的历史时期内观察,与世界其他国家横向对比
2、宗法制的社会结构传统、广阔的国土、众多的人口,在当时交通信息极不发达的小农社会背景下,自然而然就发展出了以道德为准绳,以士大夫阶层为统治阶级的形式,这是历史的必然。
3、中国是一个道德观念极其盛行的国家。常言道,道德是要求自己的,如果用在了要求别人身上,那多半要出问题。但这种观点,一是很难落实,二是这本身也是一道道德标准本身。其实中国人的道德观念,是分受众的,有些只适合士大夫为代表的的所谓精英阶层;而有些则是针对底层民众的。
4、越是深入历史,越是发现历史的现实性。以前读书时候时候,教科书上赋予的历史观,在万历十五年这类书籍面前,已然全部面目全非。先不说教科书上那些倾向性的表达,即使是客观表达,在你深入了解那些结论背后的事件人物以后,也可能会有全然不同的观感。这就好像一条� 当你终于在不断摸索中明白了其真谛以后,虽然你仍然认可这条道理,但那种感悟是截然不同的。
5、最后,这是一本好书,值得对历史有兴趣的人去阅读、思考。
最近我把《万历十五年》重看一遍,当然还没看完。我就看三章,可是这三章让我明白许多,也让我明白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里极力想说的观点。
1、道德与法律的位置,也就是儒与法的位置。自从秦朝因重法而灭亡后,自西汉以来,各朝都开始任用儒生。但是治国不能光靠儒家的道德观念,还是需要法家的,于是明儒暗法这一治国之道诞生。但是一直以来儒都是高于法的,也就是说道德是高于法律的。这一点到明朝最为显著。明朝的官员遇到法律所不能包括的案件时,是在用道德观念来判定对错,而明朝的道德观念是被朱熹的四书概括的。海瑞的斟酌标准里就非常强有力地表现出这一点:
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刁顽。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以救弊也。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以存体也。
这样就算有一些事依靠道德观得以解决,可是法律上的漏洞一味去用道德观填补,没准有一些没有道德观的官员回去钻法律漏洞,以图私利。但是如果让法律高于一切,就会造成像秦朝的短亡。更何况,无论制定法律的人想得多么面面俱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法律肯定会有漏洞,这个时候又没有道德观,社会将会更加腐败。只有让法律和道德齐头并进,社会才会和谐。可是自秦朝以来,各朝统治者怕蹈秦之覆辙,所以致使儒生目空一切。
2、文官集团的弊端。由于天下所有的事情不可能都让皇帝过目,所以各朝统治者创建文官集团,就是为解决问题,可是久而久之,统治者们发现问题本身就是文官集团。但是这个时候要改是不可能的,因为文官集团这个制度已被天下有学之士所接纳,如果彻底改变,天下人都会说统治者无道,局部改变又无济于事。文官集团的问题出现在哪里呢?科举制度。
如果想入朝为官、名扬天下,这缺不祖父的生财致富、父母的辛苦养育、妻子的贤淑达惠、老师的辛勤培养、朋友的鼓励加油、考官的欣赏录取、上级的提拔教导等等等等,所以说一个人当官之后都要回报这些人,可是明朝官员的俸禄仅够温饱,与实际脱节,就算俸禄可以维持小康,但是不够回报帮助他的人。所以要收常例,有良心的人就收一点,没良心的就会造成苛政。这全看当政的人的品行。所以张居正想改革,最后措施全部作废;申时行和稀泥,最后虽然使明帝国苟且残喘,可还是阻止不帝国的衰亡。
如果真的想改变这一状况,还是需要林达所提出的“平衡与制约”。
当然,《万历十五年》里对封建社会制度的看法远不止这两条,还有许多的侧面描写和一笔带过的东西,如:重文轻武的利与弊,愤青的不顾全局等等等等。这里我就不多说,如果想全面解,就去看一下《万历十五年》吧。
假如用一句话来概括我大的感受:那就是被主宰的悲痛的命运,这句话适用于里面每一个人,包括皇帝、能臣、清官等,他们都试图去追随他们心目中理想,但都付诸东流。
万历十五年是平淡的十五年,似乎没有发作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实践上,从这年起,王朝的毁灭曾经不可防止了。或者并不应该这么说,应该说王朝的毁灭曾经必定了,而只是从那时起,端倪更明显而已。
明朝的统治者并非皇帝,而是文官集团以及书中没有提及到得宦官集团,这是区别于历代王朝的一个显著特性。明朝的创建者朱元璋废掉丞相,这是一个很明智的做法,而他并没有为他无能的子孙想过,也没有想到在王朝的后期,文官集团会是凌驾于皇帝头上的正真主宰者。
文官集团有制度上的保证,也有思想上的稳固。而整个文官集团是以儒家思想为思想中心,这样便形成了一个以道德来完成统治目的的国度,缺乏了真正意义上的法律,使大批的人挂羊头卖牛肉,为国度的沦亡埋下了一个不定时的炸弹。
在《万历十五年》中所描绘的许多严重的宫廷斗争中,都是为了一些无关紧要的消逝所牵起的轩然大波,比方说首辅的张居正,他在任期间,父亲忽然逝世,这原本只是礼仪上的问题,但偏偏在文官集团的添盐加醋下成了一场政治斗争。
在本书中,作者是以阴阳的思想来论述的。阳既是光明磊落、不顾生命安危誓死保卫道德的人;阴既是所谓的赃官、贪财贪权。,阴阳之间的不时抵触,是招致炸弹爆炸的一个重要的缘由,但我个人以为,既是是阳者也有阴,阴着也有阳,在这个物序流转的世界里,每一个事物都有存在的理由,那么谁又能把王朝的毁灭归罪于哪一方呢?
最后,作者是以这么一段话完毕他的作品的:“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外表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践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曾经走到了它开展的止境。在这个时分,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发明或者习于偷安,文官的廉洁营私或者*作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激进,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通通不能在事业上获得有意义的开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而从书中,我独一得到的结论是:儒教误国。
从《万历十五年》读出的不仅仅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中国社会更是当前中国社会的影子,我们需要做更多这样的工作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面临的种种特殊的问题。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万历十五年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万历十五年》共分为7个章节,除了第一章外,后六个章节每一章都讲述了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他们是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在作者的眼中,他们是时代的`佼佼者,通过他们自身遇到的问题来反映当时的国家的状态。
一个王朝的兴衰和百姓有着莫大的关系。如果一个王朝的政治能够适应百姓的需要,那就可以创建辉煌时代,反之则逐步走向没落。比如唐朝出现过盛世的情形。唐朝的魏征说过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讲的就是王朝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关系的问题,魏征说的是两个极端。在百姓拥护的时候,可能就是物产丰富劳动量大的时候,劳动被积累起来,形成国力。而百姓不拥护的时候,可能就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矛盾尖锐的时候,也就会出现种种问题,直到统治阶级被推翻。
《万历十五年》讲的是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政治,军事,思想,官吏制度所出现的现象。不同的历史人物代表的是不同阶层的矛盾。在具体的矛盾中,如果可以解决,则说明统治阶级是被认可的,进而可以得出结论王朝的统治是适应百姓的,也就是可以继续下去的。可是书中讲的矛盾中,几乎都是无法解决的矛盾了。对于当时的历史走向,可能已经是岌岌可危的时候了,体制不能改变了,改变就会出现自杀的悲剧,同时这个体制能保护既得利益者,但是这个体制是要触礁的。因为种种迹象都表明了前途茫茫了。要洞察到历史趋势了。可能王朝的统治像一艘漏洞百出的船,马上就要触礁了。这就是问题所在。而对于道德的亵渎就更加证明了历史的发展已经不能再容忍了。
当年的孔子,如今的海瑞,都是个人英雄,是不能改变体制的,因为不能保护阶级的利益。道德是发自内心的还是表面的文章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书中通过不同的矛盾展示出的是王朝和百姓的关系已经到了最后,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改变了,王朝是穷途末路了,是夕阳时代了。
《万历十五年》:个 总体来说,讲述了万历皇帝长达几十年不上朝的一个心理描写,并根据这个铺展开来,讲述了有明一代,封建官僚暨知识分子在面对孔孟之道、朱熹之理和纷繁复杂的现实时,是如何抉择的。而这其中,海瑞选择了道德的高尚,一生清贫,却屡遭排挤;首辅申时行选择了中庸之道,极力缓和,调节各方面的矛盾,晚年却被弹劾回老家;一代名臣张居正选择了改变,却在死后遭遇了抄家和鞭尸。孤独的名将戚继光面对腐朽的明朝军事财政制度,选择了依靠张居正来完成自己毕生梦想,最终张死后被弃而不用;而李贽,选择了面对选择了坦白,读书就是为了做官,就是为了荣华富贵,就是为了封妻荫子,哪有那些道德君子所讲的,匡扶天下,救济黎民百姓。他们所有人都是悲剧,无一例外没有我们现在人意义上的成功。在他们实现各自政治理想的一生中,采取了不同的方法,也许不同的人会读出不同的感悟。黄提出“大历史观”,就是站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去思考历史事件,而万历十五年貌似写的是1587年,其实是从这个长久以来的封建统治制度来书写这一年,而60年后明朝即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