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题

对于必修二的历史复习,我们往往需要通过平日里的测试才能检测出来,因此我们需要做一份历史试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题

一、单选题

1.西汉丞相公孙弘曾在相府建造“客馆”,开东阁门延接贤士,咨以时务。公孙弘去世后,李蔡、庄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六人先后为相。期间,商讨国家大计的相府客馆,逐渐化为丘墟,变成了马厩、车库,和奴婢的住室。这段材料客观上反映出

A.中央与地方斗争激烈 B.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

C.丞相有任免官员权力 D.西汉时丞相更替频繁

2.李雅书等在《古代罗马史》中说: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到19世纪初,则更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由此可见罗马法

A.为资本主义规范了社会秩序 B.推动了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

C.为资本主义立法提供了范本 D.保障了西欧社会资本原始积累

3.1493年,哥伦布带回了他在新大陆采集的玉米、甘薯和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并广泛种植,缓解了饥荒对旧大陆人类生存的威胁。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美洲和欧洲的经济联系

B.哥伦布彻底解决了亚欧大陆的饥荒问题

C.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新航路的开辟证实了地圆学说

4.明朝嘉靖年间的内阁首辅徐阶曾说:“人尝谓辅臣(内阁首辅)拟旨,几于擅国柄,乃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则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这反映出明代内阁首辅

A.承担了丞相的职能 B.不享有决策大权 C.制约了皇权的膨胀 D.成为最高行政长官

5.元代王祯《农书》中记载:“九州之内,田各有等,土各有产,山川阻隔,风气不同,凡物之种,各有所宜。”王祯在此强调的是

A.农事安排要因地制宜 B.农业生产要把握农时

C.耕作技术影响产量高低 D.土地肥力决定农作物产量

6.据《中国古代经济史》记载:“明初的科举,南人及第者十倍于北人,以至于不得不采用南北分卷,勉强维持南北人数的均衡。”据此可推知

A.科举制度逐渐陷入困境 B.八股取士束缚人们的创造性

C.南北经济差距不断扩大 D.分卷有利于中华文化的繁荣

7.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发电(人均)产量方面的比较表,为能使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国采取的相应措施

人均产量 中国(1950年) 美国(1950年) 印度(1950年)

钢产量 2.37Kg 538.3Kg 4Kg

发电量 2.76Kwh 2949Kwh 10.9Kwh

A.三年经济恢复计划的实施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D.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

8.下图曲线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曲折中发展,图中B处所占比例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自然经济的彻底瓦解 B.抵制洋货运动的蓬勃发展

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9.“中国新兴的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绝大部分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地移植过来的。”这说明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A.由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壮大而来 B.由中西合资企业发展转化而来

C.对西方企业有很强的依赖性 D.缺乏独立的发展技术和道路

10.1931年,《中国矿业报告》记载:“能与外煤相竞争者,唯山东枣庄中兴煤矿公司。”至1936年底,中兴公司已拥有3座近代化的大型矿井和台枣铁路,还拥有3个大公司、5个厂、29个分销厂以及码头等设施。此时,中兴煤矿公司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 B.政府政策的支持鼓励

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兴起 D.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

11.小明的爷爷生活在近代中国的通商口岸,他先在外商轮船公司打工,后来到与之相邻的中国第一家从事江海运输业轮船公司工作。那么他应生活在

A.广州 B.天津 C.上海 D.福州

12.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最重要的机构,但自嘉庆开始,许多人没事就往军机处跑,皇上要处理谁、提拔谁,还没发文,当事人就知道了。材料表明

A.军机处保密性降低 B.军机大臣位高权重 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D.政令传达畅通无阻

13.商周时代,土地为国家公有,由贵族组织人力进行农业生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在土地私有基础上男耕女织的农业经济。这两种耕作方式都

A.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范畴

C.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D.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

14.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没有一种文明可以毫不流动地存续下来,所有文明都通过贸易和外来者的激励作用得到了丰富。”以下历史现象不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 B.罗马万民法的出现

C.隋唐科举制度的建立 D.晚清新思潮的萌发

15.一位中国古代农民穿着棉袄,吃着玉米棒子,用曲辕犁耕地,他生活的朝代最早可能是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6.汉初时,政府规定“市井之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吏”,到中唐以后,“工商杂类不得与士为伍”等禁令松弛,北宋时允许商人中“有奇才异行者应试”,商人及其子弟中举做官的越来越多。这一变化反映出

A.朝廷逐渐放弃了传统的抑商政策 B.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冲击

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 D.商人中“奇才异行者”逐渐增多

17. 1992年,我国政府调低涉及3 371个税目产品的进口关税;物价改革也迈出坚实的一步,由国家管理价格的产品从1991年底的737种减少到89种,其中下放给企业定价的有571种。与此直接相关的背景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的提出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对外开放政策的出台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的确立

18.伯利克里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

A.全体国民

B.全体成年国民

C.所有的成年男子

D.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的成年男性

19.据甲骨文记载,商王“鼓吹‘帝’是王的祖宗神,王是‘帝’的嫡系子孙”。这反映了商代

A.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B.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C.王权逐渐走向集中 D.开始实行分封制

20.“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鉴于以上教训,秦朝实行了

A.朝议制度 B.焚书坑儒 C.分封制 D.郡县制

21.“殖民制度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马克思这段话实质上揭示了

A.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B.殖民活动的进步意义

C.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D.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血腥性质

22.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主宰的时候,再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可见,卡莱尔注意到了英国

A.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 B.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剧增长

C.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对立 D.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

23.“工业生产正在达到非常巨大的规模,以致公司无法筹集到必需的资金。……这时,银行通过提供由大批储户和投资者的资产汇集而成的资本,满足了这些金融需求。”这种情况开始出现于

A.1500年前后 B.17世纪末18世纪初

C.19世纪中期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24.19 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 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这段话表明

A.英国在欧洲没有殖民地 B.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

C.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25.《南京条约》签订后,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像潮水一般涌进来的西方工业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得不到广泛的销路,英国下院一个调查中英贸易状况的报告承认:近来同这个国家的贸易处于十分不能令人满意的状态。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没有开放通商口岸 B.中国关税税率偏高 C.英国商品质量不佳 D.自然经济顽强抵抗

26.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A.一致提高关税,共渡难关 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C.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27.阅读下表,表格数据反映了

中国近代前期丝织品出口数值表

A.列强侵略激化市场竞争 B.洋务运动推动经济发展

C.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 D.丝织行业仍有竞争优势

28.正如斯大林所说,罗斯福“新政”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也谈不到改造社会,谈不到消灭这种生产无政府状态和危机的旧的社会制度,而只是限制旧的社会制度的个别坏的方面,限制旧的.社会制度的个别极端的表现。对斯大林观点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罗斯福“新政”改变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个别环节

B.罗斯福“新政”卓有成效

C.斯大林反对罗斯福“新政”

D.罗斯福“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29.据统计,1970—1979年美国的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30%下降到13%;从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15%上升到72%。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电力革命的迅速发展 B.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C.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D.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

30.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整整十年在“滞胀”泥潭中的痛苦挣扎,到1981年里根上台时,美国经济已陷入衰退。但与此同时,“国家已经做好准备,把经济政策彻底地向右转”。此处的美国经济政策“向右转”是指

A.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加大社会福利资金投入 D.增加国有经济的比重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祭祀先农和亲耕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周朝。明清两代,成为国家重要的祭祀典礼。每年仲春亥日皇帝率百官到先农坛祭祀先农神并亲耕(称为藉田礼)。在先农神坛祭拜过先农神后,到亲耕田举行亲耕礼。亲耕礼毕后,在观耕台观看王公大臣耕作。

中国古代的《汜胜之书》、《齐民要术》、《陈敷农书》、《王祯农书》、《农政全书》统称五大农书,这五大农书是中国现存的古代农学专著中的杰作。农学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中取得成就最辉煌的学科之一,和中医学、天文学以及算学并称于世。

材料二 明清农村虽然还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但这一时期的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农民已经不再仅仅是在自给自足之余,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市场。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都普遍开始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如棉花、烟草乃至经济林木,并开始对农产品进行加工。一部分农民由于经营有道、扩大生产而成为“上农”,一部分农民则从自耕农下降为佃农或雇工。一般租佃关系普遍采用契约的形式,以分成或定额的方式纳租。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15世纪后,英国毛纺制呢业迅猛发展,市场上的羊毛价格开始猛涨,使养羊变得有利可图,但需要大片的土地。1593年,国会废除反圈地法令,引起了圈地狂潮。由于土地的集中,大部分领主更愿意投资新的农作物,追加好的肥料,使用更好的工具,改革排水系统,采用先进的耕作方式。土地被围圈以后,农业资本家办起农场或牧场,雇佣被剥夺了土地的农民进行生产。那些将土地出租给资本家的贵族,所得到的不再是封建的地租,而是资本主义的利润。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促进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因素。

(2)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农村经济的特点。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圈地运动的背景和进步性。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

(1)按示例完成空格,并指出其演变趋势。

材料二 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和《雅典政制》……这些著作流传下来,经中世纪而到近代……近代的英国两院国会制、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议会制与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及法国三级会议,乃至古代希腊民主传统有着历史渊源的关系。

——摘自《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2)根据材料二,指出雅典民主传统遗赠后世的主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为后世创造的民主运作方式。

材料三 起初,《十二铜表法》以及其他的法律规范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随着罗马对外扩张以及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罗马公民同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在法律上的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于是,执政官按照罗马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愿望,在审理一切涉及外邦人讼争案件中,有意识地推动罗马法进一步发展……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据材料,简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4)假如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你认为该组材料最恰当的主题是什么?

33.古今中外一般都重视外贸,外贸对国家发展、世界文明影响巨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时开通海上丝绸之路,此后,这条路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商路。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

——《拓展海上丝绸之路 复兴海洋文明》(凤凰网2014年9月17日)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情况以及这一“海路”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对外政策。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丝、茶等农副产品经海上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输入西方。其中,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多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

一一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标志着我国终于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新成员。我国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一摘编自网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指出我国近现代历史上两次融入世界市场的不同态度。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的经济遭到严重削弱,传统的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已经难以维持。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近代现代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40年代,当英国、法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衰落后,美国为便利其对外经济扩张采取了哪些经济政策措施。

参考答案

1-5 BCABA 6-10 CBCDB 11-15 CACCC

16-20 BDDAD 21-25 DDDCD 26-30 BDDCA

31. (1)统治者的重视;重农政策的推行;生产工具的革新;水利的兴修;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和流传等。

(2)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农民出现了阶层分化;租佃关系普遍。

(3)背景: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毛纺制呢业的迅猛发展;政府的支持。

影响:加快了城镇化步伐;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利于农业经营方式和生产技术手段的改进等。

32. (1)空格内容:内朝或中朝;三省六部制;内阁制。

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2)主要途径:通过思想家著作流传。方式:法制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

(3)变化:由适用于罗马公民到适用于罗马帝国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或从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原因:对外扩张,疆域扩展;民族矛盾和经济矛盾增多。

(4)古代中外政治制度的创新。(表述为古代中外政治文明、古代中外政治制度或多样性的政治文明也给分)

33.(1)情况: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开辟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东至东亚,最远可到非洲东海岸等地;海上丝路是中国与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地区之间的海上贸易网络、文化交流与和平往来的通道。

对外政策:对外开放,平等贸易。

(2)影响:①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导致自然经济逐渐解体;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③提高了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④中国逐渐依附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⑤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态度:第一次,在反侵略战争失败后,签订不平等条约,被迫融入世界市场;第二次,积极主动,经历艰苦谈判,最终加入WTO。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题相关文章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