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开始接触化学,现在一学期过去了,大家都学得怎么样了, 不妨一起来做一份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吧,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仅供参考。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填写在题后面表格中,共45分)

1.在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里,不仅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物质,而且物质还在不断地变化着。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葡萄酿酒 B.石蜡熔化 C.瓷碗破碎 D.酒精挥发

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滴加液体 C.加热液体 D.读取液体体积

3.下列仪器,可在酒精灯火 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A.漏斗 B.烧杯 C.量筒 D.试管

4.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A大于6mL B小于6mL C等于6mL D以上都不对

5.下列有关稀有气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C.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都是没有任何用途的气体

6.近年来,严重的雾霾天气使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城市遭受了严重污染。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 PM2.5 D.二氧化氮

7.某集气瓶里盛有空气, 欲除去其中的氧气而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时,最好采用的物质是

A.蜡烛 B.木炭 C.红磷 D.硫粉

8.实验室用H2O2制氧气时,没有加MnO2,其结果是

A.不影响放出氧气的快慢 B.反应速度很慢,H2O2分解产生的氧气变少

C.不能产生氧气 D.产生氧气,总量不减少,但放出氧气速度很慢

9.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A.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B.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C.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D.注射器内有液体

10.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右图所示,关于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是化合反应 B.生成物都是固体

C.都需要点燃 D.都要放出热量

1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2.给50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

①试管 ②烧杯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蒸发皿 ⑥石棉网 ⑦铁架台(铁圈)⑧坩埚钳

A 、①③④ B、 ②④⑦ C、 ②④⑥⑦ D、 ④⑤⑧

13.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将砝码放在左盘,称量物放在右盘,平衡时砝码的质量为30g,游码的质量为2.6g,则该同学称取药品的实际质量为

A. 29.4g B. 27.4g C. 28g D. 32.6g

1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主要操作:a、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b、熄灭酒精灯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连接仪器 e、装药 f、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g、撤出导气管.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cdaebfg B. dceafgb C. adcefgb D. dceafbg

15.下列反应中既为化合反应又为氧化反应的是

A.水 氢气+氧气 B.镁+氧气 氧化镁

C.水+二氧化碳→碳酸 D.酒精+氧气 水+二氧 化碳

一、选择题(请将选择题正确答案,填写在下面表格中,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题

16.有下列物质:①氧气;②氮气;③五氧化二磷;④二氧化硫;⑤二氧化碳;⑥食盐水;⑦氖气.请用这些物质的数字代号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2)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是 ;

(3)属于混合物的是 ;(4)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5)常温下是固体的是 .

17.将下列序号填在合适的地方:①蜡烛融化,②水是无色液体,③铁铸成铁锅,④稀有气体具有稳定性,⑤汽油挥发,⑥食盐溶解,⑦铁生锈,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将标号填写在空白处:

(1)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 _______;

(2)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8.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设计如下方案:

小华:采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燃烧匙中药品为红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

(2)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 、 。(写2点)

(3)如将燃烧匙中红磷换成硫粉,实验能否成功?为什么?

19. 通过氧气的性质实验,请你来探究“铁丝可以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先将一根火柴梗塞入一段螺旋状“铁丝”用坩埚钳夹住“铁丝”,然后将火柴在酒精灯上点燃,由集气瓶口向下慢慢伸入,观察现象:

(1)甲同学只发现“铁丝”红热一下,就没有观察到其它现象,请你分析铁丝没有燃烧的可能原因是 (只答一条) ;

(2)乙同学发现“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起来,观察到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实验后发现集气瓶底炸裂,造成瓶底炸裂的原因可能是 。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20.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② ;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收集装置选用 ,能用此收集方法的原因是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 。

(3)实 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 (填字母);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 。

(4)如用G装置收集氧气,开始收集的最佳时刻是

(5)为了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可用右图装置,氧气从__________端进入(填序号),量筒的作用是_____ ____ ___。

21.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5分)

1-5ADDBD 6-10ACDBB 11-15DCBBB

二、填空题 (16.(1)② 1分,其余每空2分)

16.(1)②;(2)④;(3)⑥;(4)⑦;(5)③.

17. (1)②, ④ (2)①③⑤⑥, ⑦

三、实验题

18.(1)红磷+ 氧气 五氧化二磷

(2)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等。

(3)不成功,因为硫粉燃烧虽消耗氧气,但生成气体,压强几乎不变。[

19.(1)集气瓶 中氧气不足、或者铁丝表面有锈没有出去等

(2)集气瓶中没有放水 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20.(1)②试管

(2)E(或G) 密度比空气大(或不易溶于水)过氧化氢 水+氧气 催化剂

(3)C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生成物

(4)气泡连续均匀的放出时

(5)d 测量排除水的体积

21.文字表达式(略)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

1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

⑴实验室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⑵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规定用量。若无说明,应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⑶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的容器里。

2.固体药品的取用

⑴取用固体药品的仪器:一般用药匙;块状固体可用镊子夹取。

⑵取用小颗粒或粉末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按“一斜、二送、三直立”的方法送入玻璃容器;取用块状或密度大的金属,用镊子按“一横、二放、三慢竖”的方法送入玻璃容器。3液体药品的取用

⑴取用少量液体,可用胶头滴管。滴加到另一容器中的方法是将滴管悬空放在容器口正上方,滴管不要接触烧杯等容器壁,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倒放、乱放或平放。

⑵从细口瓶倒出液体药品时,先把瓶塞倒放在桌面上,以免沾污瓶塞,污染药液;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以防瓶口残留的药液流下腐蚀标签;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以免药液流出。倒完药液后立即盖紧瓶塞,以免药液挥发或吸收杂质。

⑶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取。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倒入液体到接近要求的刻度,再用滴管逐滴滴入量筒至刻度线。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注意:俯视则读数偏大,仰视则读数遍小。

初三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计划

__年中考即将来临,为了更好的迎接中考,让同学们尽可能的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因此我们必须做好中考前的复习工作,夯实基础,提高能力。根据以往中考试卷的分析可以看出,安徽省的中考试卷,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体现基础性,同时渗透了对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并解决简单问题能力的考查,体现学科特点,注重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为了更好地做好中考复习工作,迎接今年中考,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中考复习计划。

一、 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__年安徽省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学业考试大纲》(下称《考试大纲》)为指导,以人教版教材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精心组织好中考复习。通过中考的复习,让学生更牢固、更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并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得到更好地提高,能够更清楚、熟练地从化学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更准确地分析和解释有关的化学现象;通过中考的复习,让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科学地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的能力得到培养;通过中考的复习,让学生的科学的能力(如:获取信息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

二、 整体思路

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有上下两册教材,教学时间很紧张,新课内容学习一般到四月初才能结束,复习时间仅有约七周时间,所以我采用两轮复习,第一轮复习以教材为主线,结合《考试大纲》,进行考点梳理,并抓好落实,让学生掌握得更扎实、更牢固。第二轮采用模拟练兵,查漏补缺,提高能力。

三、 时间安排

第一轮复习计划用20个课时,从第10周——第13周,即从4月28日——5月28日。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实验室,用一节课时复习,重点是物质的变化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依托“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和“人类吸入的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成分的探究”,加强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用一节课时复习,重点是氧气的性质和制取及其实验,依托“空气组成的探究”和“对催化剂和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探究”,加强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的学习和练习,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第三单元:自然界中的水,用时一个课时复习,重点是水的组成和水的净化,依托“水资源的现状”,培养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然后对第一、二、三单元内容进行一次测验和练习,检查复习成果。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用时一个课时复习,重点是原子的构成与结构示意图、元素与元素周期表、离子的形成和化合价知识,学会写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会利用化学式进行相关计算,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用时一个课时复习,重点是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从宏观到微观),学会书写化学方程式,会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计算能力。然后对第四、五单元进行一次测验和练习,检查复习成果。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用时一个课时复习,重点知识是单质碳的性质、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和一氧化碳的性质与毒性,学会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通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方案的设计与操作”,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能力。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燃烧,用时一个课时复习,重点是知道常见的三种化石燃料和常见的清洁燃料(酒精和氢气),与第二单元的“空气污染与保护”相联系,共同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然后对上册内容进行一次测验和练习,检查复习成果。(10)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用时一个课时复习,重点是金属的化学性质和钢铁的锈蚀与保护,依托“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及“金属活动性顺序”,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学会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第九单元:溶液,用时一个课时复习,重点是溶液的形成、饱和溶液、溶解度和溶液的浓度,学会通过溶解度曲线来获得有用的信息用于解题,学会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然后对第

八、九单元内容进行一次测验和练习,检查复习成果。

第十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用时一个课时复习,重点是“两酸两碱”知识以及酸碱的化学通性,知道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学会中和滴定的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第十一单元:盐 化学肥料,用时一个课时复习,重点是粗盐的提纯、CO32-的鉴定和盐的化学性质,学会利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来判断复分解反应是否发生,学会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道常见的化肥

和合理使用化肥。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用时一个课时复习,重点是人类人营养物质“尤其是四种有机物”与“三大合成材料”,会判断物质是不是有机物,知道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然后对下册化学内容进行一次测验和练习,检查复习成果。

第二轮复习计划用10个课时,从第14周——第16周,即从5月29日——6月12日。具体安排如下:根据学校统一安排的模拟考试一致进行练习以外,我打算课内模拟考试三次,每天让学生完成必要的作业,并及时检查,以加强复习的效果。

四、 具体做法

1. 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复习中,应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学习。不能由老师包办,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己整理,自己完成,并在小组中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及时进行点评,并为学生解惑答疑。

2. 关注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复习的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内化,让学生更牢固、更扎实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有效地进行知识迁移,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并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复习中,引导学生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将零星的、分散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如在复习身边的化学物质时,从空气的主要成分出发,整理出关于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实验室制法等的知识网络图;又如从物质的简单分类出发,整理出关于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有机化合物等基本概念网络;再如以药品的取用、加热、仪器的连接、实验装置的装配和选择形成实验技能的体系等。

3. 注重基础,狠抓考点不放松

《考试大纲》强调“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复习时应加强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落实,依据《考试大纲》的要求,紧抓考点不放松。根据《考试大纲》对5个一级主题中的知识点所定目标层次,将“认识、理解、内化、模仿操作、独立操作” 目标层次的知识点作为重要考点抓好落实,不能有所遗漏。其中“身边的化学物质”有40个考点,如: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结合实例说明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水的组成、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溶解现象、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金属的物理性质、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和回收金属的重要性、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用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和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物质构成的奥秘”有21个考点;“物质的化学变化”有12个考点;“化学与社会发展”有21个考点;总计有94个考点,“科学探究”的考点已融入到各主题中。

4. 加强训练,注重题型分析和解题方法指导

对学生而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通过习题加以巩固和检验。在复习中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一些有真实情景的、符合学生认知特征的、具有一定综合性和开放性的习题让学生训练,教师及时进行点评,并为学生解惑答疑,避免教师的“一言堂”。

中考的试题千变万化,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题型的整理、归类和分析,如“一点多问”,即同个知识点尽可能有多个不同侧面的问题,又如“一题多变”,一道题可以通过改变题干或者改变设问,以达到不同功用的目的`,通过这些题目的训练,让学生更牢固、更扎实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熟练地掌握解题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注意学科特点,重视实验复习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每年中考对化学实验的考查所占比例都较大,其命题都带有课本的影子,无论是实验基本技能,还是气体制取、性质验证、实验设计、评价和探究等,都源于书中实验或书中实验的变形、组合、改进和创新。所以复习时要认真对待课本中的每一个实验,特别是今年《考试大纲》中所列举的7

个实验技能和教材中的8个学生实验活动,要认真地抓好落实。可以重做,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等不同形式,引导学生注意实验细节,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同时依托课本实验,大胆开发课程资源,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和探究,逐步让学生学会装置的选择与组合、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表述、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结论的归纳与总结、实验的设计与评价,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要选择一些习题,加强学生对探究性实验题的训练,以确保中考化学科成绩的提高。

以上是自己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批评,也是为我今后更好的做好复习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在这谢过!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