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总结报告(通用32篇)
今年来,田林县紧紧围绕20xx年国家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等工作,及早部署、高点站位、系统谋划,深入开展规模化、全面化、质量化的乡村振兴干部教育培训,有效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党员群众、乡村人才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本领。
聚焦全员参与,培训对象“规模化”。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主教室+分教室”相结合的方式,分级分类组织开展全覆盖大培训。为实现全员轮训,将培训对象合理分类,并依托第一书记专题培训班、驻村工作队员业务培训班等课程,将全县未参加专题培训的对象进行全员兜底,确保乡村振兴干部全覆盖参加培训。截至7月底,针对全体帮扶干部开展专项培训4期,其中举办全县帮扶干部培训班2期、全县基层干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项能力提升集中培训班2期,共11360人次参加培训;针对乡村干部(乡镇干部、第一书记、工作队员、村“两委”干部)共举办乡村振兴干部系列业务培训班20期,4504人次参训。
聚焦履职能力,培训内容“全面化”。针对新一届县、乡、村三级领导干部、驻村工作队员、防贫监测信息员、村民小组(屯)长、网格员等对有关政策业务不熟悉问题。重点围绕以发展促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高帮扶工作水平突出政治和政策培训,全面围绕“3+1”保障、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易地搬迁后续扶持、脱贫人口就业、产业发展、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粤桂协作帮扶、“三农”工作方法、乡风民情等培训,帮助帮扶干部掌握乡村振兴方针政策和帮扶工作相关要求,尽快熟悉本县资源禀赋、产业发展、人文社会等情况,尽快找准帮扶切入点,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聚焦实践提升,培训效果“质量化”。打破单一的培训模式,采取集中视频授课、交流研讨等多层次、多类型、多渠道开展培训。邀请市乡村振兴局优秀师资和优质课程,鼓励本地师资以案例教学、专业知识教学为导向,打造了一批优质课程供乡村振兴干部教育培训使用,让基层干部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培训资源,更便捷、更及时、更有效地“补钙”“充电”。同时,采取课堂授课与组织研讨、情景授课、案例教学等相结合的方式,充实课堂学习模式,不断提高乡村振兴干部参训积极性,把培训知识转化为工作实践,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今年来,卫健在持续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衔接的同时抓好医疗卫生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各项工作持续有力、有序推进,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总体来看来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就20xx年度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推进情况
(一)强化领导,明确职责。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局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巩固拓展健康扶贫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简称振兴小组)。卫健局单独设置了振兴办,落实专职人员,承担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各项健康扶贫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类事项和日常工作。
(二)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一是挂联责任。对挂联xx镇的xx村和xx村均派驻了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继续与村两委干部共同为百姓谋发展、出点子、找路子,兴产业、搞养殖、建庭院、增效益,带动百姓发家致富同步建设小康社会。党组书记、局长每月到挂联村开展调研活动,现场走访易致贫户,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有效解决易致贫户实际问题。二是帮扶责任。每名党员干部职工挂包2-3户脱贫户和易致贫户,每月深入挂包户共同规划、谋发展、添措施,确保人均年收入过万元。三是政策落实责任。利用“中医中药村村讲、健康知识下乡、公卫免费体检”等活动大力宣传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家家至少有1名政策明白人。脱贫患者县域内公立医院住院自付费用控制在10%,享受签约履约服务和公卫免费体检,罹患国家和省规定的50种大病享受集中诊治,对罹患慢病患者给予跟踪随访,建立健康管理档案,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对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户、双女户、失独家庭、伤残家庭和计划生育(其他)人员给予定额的奖特扶补助。四是监管责任。对易致贫户建立健康监测档案,纳入慢病群体跟踪随访管理。对持慢性疾病特殊门诊证和残疾证患者随时提醒并告知可享受定额补助。对因病、因灾、因意外变故家庭建立监测台账,及时实施医疗救治,必要时给予心理辅导。五是一体化管理。采取“到龄退出一批、乡聘村用一批、设置调整一批”方式,确保村村有合格村医,有效保障在岗村医养老保险和薪酬待遇,退出村医享受基本生活补贴。
(三)切实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一是抓建设。近年来累计投入近3个亿建设传染病医院、区人民医院回风院区二期住院楼、区二人民医院老年病院区、16个乡镇卫生院和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热哨点和预检分诊以及中医馆提档升级,创建一批省市重点专科,打造名老中医工作室,将胸痛、卒中、危重孕产妇、新生儿和儿童、创伤等重大急性病救治中心持续提能增效。二是抓人才。面向社会招聘一批高学历高职称业务骨干,通过双选会到川内医学院校招聘一批应届毕业生,在现有医务人员中遴选一批指派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一批等方式引进培养卫生人才,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激励机制留住人才。三是抓信息。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健康信息互通共享,破除信息壁垒,促进数据共享互认,加强智慧医院建设,逐步推动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技术应用于临床。四是抓服务。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推进二级以上的公立医疗机构提供预约诊疗、智能导医分诊、候诊提醒、检查检验结果在线查询、移动支付线上服务,改善结算模式,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与时俱进,建设川东北一流医疗服务体系。
(四)抓好医疗卫生改革“后半篇”文章。一是调结构。全区撤并5个地名卫生院设置为建制卫生院的门诊部,合并13个地名卫生院设置为建制卫生院的分院,村级建制调整撤并的149个村卫生室设置为建制村的卫生点,现完成执业登记等各项工作,已正式挂牌运行。二是建中心。着力打造区域片区医疗救治中心、急诊急救中心、人才培训中心、技术指导中心和公共卫生示范中心,鼎山和清江中心卫生院已完成“五大中心建设”,现已提交二级医院等级评审验收申请。三是定制度。已拟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制度,建立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鼓励多劳多得,同工同酬,推动“两个允许”落实,充分调动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推动卫健事业高质量发展。
(五)切实增强医疗机构防治能力。一是建机制。建立健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评估、研判、决策机制和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和物资保障体系,建立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提升计免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能力。二是重防控。优化防控体系流程,提高防治效率,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疾病预防防控措施,完善了传染病患者预约和“直通车”就诊制度,提升了早期监测预警、风险评估研判、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能力。三是管慢病。推进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共管试点,推动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在慢性病综合防治方面业务融合,提升职业病预防控制、诊断治疗以及康复能力。四是优服务。优化公共卫生服务流程,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效能,确保人人享受均等化优质医疗服务,打破常规公卫免费服务,大胆探索公共卫生购买式服务,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
二、取得成效
(一)健康扶贫巩固“实”。一是局振兴办出台了《xx区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方案》《xx区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工作方案》《xx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xx区对农村人口因病、因灾、因意外变故实施医疗救治工作方案》《xx区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方案》和《xx区“大走访、大排查、大帮扶”活动反馈医疗问题整改工作方案》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乡村振兴前期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地方财政为全区脱贫户全额代缴自付部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在县域内公立医疗机构住院通过绿色通道,先诊疗后付费,出院时只需结清自付10%的部分。对残疾、死亡给予特别扶助;手术并发症为Ⅱ级和Ⅲ级的,给予奖励扶助;独生子女父母奖励14471人,通过“一卡通”扶助金额达1821564万元。为50种大病患者采取集中诊治200余人次,签约履约和跟踪随访管理均达95%以上。三是建立易致贫户健康监测档案1500余份到应建尽建,将监测户患者视同慢病纳入跟踪随访管理,建档率和管理率达100%。
(二)医疗服务能力“优”。一是通过医联体建设,依托中医医院将5个中心卫生院和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馆打造为基层中医特色科室,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同时能够开展6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对农村60种以上常见病、多发病和部分疑难杂症实施诊治。二是投入5380余万元为全区65万居民开展公卫免费体检,建立居民健康电子档案64万余份,其中65岁及以上老人规范建立健康管理档案15万余份,建档率均达95%以上。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收入均较上年度递增10%以上,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增幅较调整前放缓3%左右,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较上年度增长15.2%,基层诊疗量占比稳定保持在65%以上,居民健康档案动态使用率稳定在80%左右,上级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约1200余人次,较上年度提高5.3%,每个建制乡镇卫生院执业(助理)医师人数较调整前增加25%以上,非基药使用占比<40%,村卫生室(站)占比<30%。四是开展“万名中医”帮扶扶持行动,近400名中医师下沉到村卫生室(站)开展联村帮扶活动“固网底”,中医医院成立基层中医指导科,每年分别到16个乡镇卫生院和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壮枢纽”,三级区级公立医疗机构均与上级三甲医院签订对口支援协议“强龙头”。
(三)疾病防控能力“强”。一是全区共建P2实验室6个,开展核酸检测40余万人次,特别是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常态化监测,共对养老机构、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及工作人员检测0.8万份,做到应检尽检。二是全区共设置52个接种单位,169个接种台,培训新冠病毒核酸采样人员20__余人次,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82.9万剂次。三是聚焦各类医疗机构、学校、集贸市场、外卖快递等相关场所的人员及环境,共开展核酸检测13.2万人次,结果均呈阴性。四是宣传传染疾病的防治200余场次,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25种50余万份。
三、存在问题
一是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抓的深度和力度还不够。二是地方财政逐年增加了卫生事业经费的投入,仍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三是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和撤并合并地名卫生院的债权债务化解手段单一。四是虽然建立了一系列卫生人才激励机制,但基层卫生人才仍然引不进留不住。五是区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投入不足,资金缺口仍较大。
四、下步打算
一是持续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和医疗卫生改革“后半篇”文章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工作,坚决落实好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决策部署,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二是结合行业实际,提前谋划行业蓝图,做到早规划、早部署、早落实,高质高效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力争出成绩、出亮点、树标杆、当领头雁。三是着力打造“五大中心”,加快推进区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切实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烦心事”。四是提升人民群众就医安全感、获得感和满意度。五是扛牢扛实责任,大力实施健康教育,让人民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形成好风气,让群众“不得病、得小病”,守住因病致贫返贫风险底线,为第二个百年开好局,共同建设清爽、奋进、幸福。
乡村建设和治理情况。
一是脱贫地区乡村建设情况。地区村庄规划推进方面,20xx年列入乡村振兴盟级示范嘎查村8个,已制定任务清单,实行“清单化”管理、“一张图”作战模式。投入资金9810万元实施乡村旅游、肉牛产业发展、庭院经济、基础设施等项目93个,目前已开工项目83个,开工率为89%。问题厕所整改落实方面,农村牧区改厕问题排查整改工作全面完成,累计整改问题厕所5065户。20xx年农村污水治理方面,投资1.14亿元试点建设胡尔勒镇和巴彦高勒镇18个嘎查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以点带面全面开展全旗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加大水污染防治,严格落实《河长湖长履职规范(试行)》,加强对河湖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收处体系建设方面,制定《扎赉特旗农村垃圾分类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旗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治理模式,在全旗范围建设16座转运站、4座筛分厂,配套购置分类垃圾箱17.5万个、半压缩式垃圾收集车197台、压缩式垃圾转运车16台。二是脱贫地区乡村治理情况。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对标全盟组织工作“三本清单”及接榜领题项目,细化乡村两级党建基本任务66项,推动组织振兴重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常态化抓好嘎查村“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党内组织活动纪实工作,全旗各嘎查村党组织开展主题党日4次,参加活动党员共1.85万人次;规范开展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工作,全旗232个党群服务中心均实现“一站式”服务;建强嘎查村“两委”干部、先锋模范党员、村级后备干部级驻村干部队伍,选优配强了村级骨干力量,村级“两委”干部大专以上学历占比30%、储备可进班子后备干部780余名;高质量打造示范党支部10个、示范基地1处,拓展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工作链条,在农村基层领域开展党务工作者全员大练兵,提升整体工作水平。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结合乡村振兴样板建设工作,打造乡风文明示范嘎查村,在农村牧区开展乡风文明提升工程,通过开展“一学两健三带四新五提升六反对七评选八倡导九进村十载体”,提升农牧民素质,弘扬文明新风,全面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截至目前共开展培训20次,受益农牧户达800余人;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各类志愿服务宣讲队伍,开展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普法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45场,受众人数达4000余人。
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情况。
一是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制定出台《扎赉特旗“万企兴万村”行动实施方案》,成立扎赉特旗“万企兴万村”行动领导小组;建立村企结对台账,现有44个民营企业、商会结对共建46个嘎查村;结合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等工作,组织企业到村开展对接活动,累计投入物资30余万元。二是深入落实“四乡工程”。在全旗范围内开展能人返乡、市民下乡、干部到乡、企业兴乡“四乡工程”行动,促进资本、技术、人才更多流向乡村,引领乡风文明、带领农牧民创业、激发农村牧区活力;制定出台《扎赉特旗“四乡工程”促进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四乡工程”领导小组,分别在旗委组织部、旗发改委、工商联、乡村振兴局设立了4个专项工作组,各专项工作组均安排1名旗级责任领导牵头,全力推动“四乡工程”各项工作落实落细。;截至目前我旗共筛选出重点能人735人,编制储备项目19个,招商引资项目121个;建立旗级领导包联嘎查村党建联系点32个、各级干部结对到乡4596人、驻村工作队常态到乡476人;吸引市民到农村牧区消费6000余人次,培训农牧民实用技能200余人。
收入情况。
一是从人均可支配收入结构看,工资性收入大幅增长,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50.0%。农村工资性收入增长是因外出务工人员较少,在当地务工;经营性收入下降,农村牧区居民人均下降11.6%。经营性收入下降主要原因有两种一是随着玉米价涨高,饲料价格也上涨。二是牲畜价格一直不稳定,生猪价格一直处于下降状态,牛羊肉价格也有所下降,导致养殖业收入不是乐观;财产性收入大幅下降,农村牧区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下降47.6%。财产性收入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村房屋出租较低,有很多空房闲着。三是承包地租金高但是较多的农户自己种地,农闲季节附近打工;城镇转移净收入大幅增长,农村牧区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增长147.8%。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xx市成立了农村社区试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分管领导任组长,组织部、民政局、公安局、财政局、住建局、发改局、文旅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市民政局牵头、各成员单位明确职责分工。乡镇、村成立相应的工作专班,并明确专人负责,切实加强对农村社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督办。
2、省级、市级财政奖补资金和美丽乡村项目建设资金全力推进
农村社区试点项目建设。20xx起至20xx年xx市完成了省级试点农村社区建设12个,市级农村社区试点24个,省农村社区试点奖补资金250万元、市级奖补资金260万元。
3、围绕目标定位,确保覆盖提升。20xx年省级试点4个行政村,分别为余家桥乡安咀村、xx镇周郎咀村、官塘驿镇洪岭村、洋泉畈村,占行政村。结合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xx市本级试点5个,覆盖率达xx市行政村6%;20xx年省级试点4个行政村,分别为官塘镇张司边村、幸福堰村、赵李桥镇安咀村、神山镇神山村,xx市本级试点14个,覆盖率达xx市行政村14%,。20xx年省级试点7个行政村,分别为官塘驿镇泉口村、蒲圻街道五洪山村、陆水湖街道双泉村、余家桥乡余家桥村、中伙铺镇洪水铺村、柳山湖镇柳山村。xx市本级试点7个,覆盖率达xx市行政村10%,实现了从20__年到20xx年农村社区建设覆盖率占比34%的总体目标。
4、强化指导督办,凸显特色亮点。xx市按照规定制定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村检查验收标准,做到硬件、软件和特色工作相结合,日常进行“一对一”工作指导。严格验收标准,民政、财政部门开展联合验收,从建设成效、资金使用方面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每个农村社区试点形成“一村一品”特色亮点,通过基础设施、乡风文明、党群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更好满足群众的需求和愿望。
一、项目背景
建设美丽,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xx省委、省政府结合实际情况,于20xx年xx月出台了《关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了指导性的意见。
xx县围绕建设秀美之村、富裕之村、魅力之村、幸福之村、活力之村的任务,在充分保护民族特有建筑风格和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打造更加完善美丽的农村新面貌。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xx县整合各级各部门的资源和力量,切实解决项目分散布点、分散投资、低水平建设的问题,对xx村进行全县美丽乡村示范建设,以xx村的提升改造树立“生态立村”的理念,全面推进全县生态村建设,全面提升农民群众生活质量。
二、项目工作总结
1、总体规划贯彻思路
xx村隶属xx省xx市xx县xx乡,距xx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距县51公里。南界xx镇,西南xx镇,属于绝对贫困村。本次示范点建设涉及村寨3个村民小组,36户农户,共141人。其中未脱贫户有11户,共40人。作为xx县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项目,项目的立足点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方针,在xx县产业、旅游等总体规划的上位统筹下,结合村寨自身的产业、文化属性及资源条件进行综合研判,对xx村的发展定位,发展思路及发展策略进行总体规划,并以此为纲领,指导后续实施方案的设计及工程建设。因此,在总体规划的前期工作中,设计团队结合上述条件,总结出以下规划要点: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纲
区域统筹、产业联动
建设族文化特色示范村
(1)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xx村的示范建设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总要求。
(2)区域统筹抓准村寨定位:以xx县县域为研究范围,结合xx县产业发展定位及道路等专项规划,结合xx村自身的资源禀赋,分析研究xx村在县域发展空间中的角色定位,确保xx村的规划符合上位规划的定位和目标,与xx县发展步调保持一致。
(3)特色路径实现规划目标:以建设具有族文化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为总目标,充分挖掘xx县的文化、生态资源本底,结合村寨产业基础及空间聚落情况,确定xx村规划实施策略。
2、深度调研科学依据
设计团队于20xx年xx月入驻xx村,开始对新村项目建设进行深度调研工作。根据总体规划要点,调研侧重点为村寨的产业基础条件、交通条件、村民家庭结构、村寨资源要素、生活生产保障要素等方面,调研方法以走访调研、实地踏勘和数据收集为主,力求通过深度的调查研究,为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奠定扎实的基础。
在调研过程中,设计团队与县委县政府领导深度沟通、了解县委县政府对项目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在县领导的带领支持下,深入村寨走访群众,通过和村民的交流沟通,了解村民生活劳作的习惯;对村民收入金额和来源结构、村寨茶田分布及产量、村寨可发展产业基础等进行摸底调查;通过航拍和地形测量、实地空间感受等方式对村寨机理和环境条件进行研究。
上述调研工作的推进,让设计团队对xx村的产业经济、资源条件、人口情况及建设条件等方面有了全面的认识,总的说来,xx村具有以下特点:
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文化根基深厚
依山而建美丽村寨
老幼家庭民风朴质
3、实施方案战略落地
科学前瞻的规划思想、实事求是的调研基础为设计团队推进实施方案设计,规划战略的落地提供指引和支持。围绕村寨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方针,实施方案在促进产业兴旺、特色示范村建设、人居环境提升、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四个方面展开工作部署:
(1)农业为基、旅游带动,促进村寨产业兴旺:以现有生态茶产业为基础,拓垦荒地变茶地,提升生态茶叶产量;增植樱花林,打造樱语茶林区;成立村集体养殖企业,建设养殖基地,打造“小耳朵猪”地理标志产品;结合农户庭院改造,兼容民宿业态拓展空间。上述产业发展策略,以第一产业发展为基础,为乡村旅游观光、特色餐饮、住宿、文化展示、乡村名品展销等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并通过与周边村寨的联系互动,成为美丽乡村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
(2)特色示范村建设:xx村以族为主,文化是xx村重要的资源要素。为建设具有特色的示范新村,设计团队对族的色彩、图案样式、建筑结构及符号进行研究提炼,并将文化要素与土石挡墙、竹篱笆、宣传栏等相结合,达到文化与环境的自然融合。
在特色村的形象树立上,设计团队根据入村路径的梳理,将景观视线和场地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形成村寨入口三级形象体系,通过具有特色的村寨标识,层级引导村民和游客进入村寨。村寨形象标识物的设计,均运用村寨本土的建筑材料,做到不浮夸、不复杂、朴素且特色鲜明,一切来源于生活,活化文化。
(3)村寨人居环境提升:人居环境的提升主要从村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入手。对村寨道路系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统一的规划布局,系统的解决村寨的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农户建筑和院落环境的改善,设计团队综合考虑村寨依山就势的自然机理,每户农户建筑和院落的独特性,以及未来发展乡村旅游的空间载体需要,确定对农户建筑及庭院实施“一户一方案”的改造设计。一户一方案的确定,打破了常规村庄规划千篇一律的统一模式,一户一方案突出每家每户的房屋特点,房屋走向,地理位置,切实满足每户的所想所需。同时通过每户院落的功能划分、环境整理,实现村民生活空间的品质提升。
(4)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结合村寨现状家庭以老人和小孩常住为主,规划结合旧公房的改造,规划儿童关爱之家、图书室、露天影院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关注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同时规划着力推行厕所革命和垃圾分类,科学规划两污处理设施,保障友爱、温馨、洁净的村寨环境,保障村民幸福、健康的生活。
4、建设实施新村新颜
在实施方案的建设施工中,为了保证最终设计呈现的施工效果,实施驻场设计方案。由设计方派出代表与施工方共同完成本项目,通过县领导、设计团队、施工团队的三方协作努力,精益求精的效果把控,使得项目在建设实施过程中顺利推进。
同时,xx村施工条件艰难,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大型车辆无法进入,材料运输反复多次转运才能到达现场。受场地限制,大部分时候都是人工作业,人背手拿,无法依靠器械。三十六户人家,七十二栋建筑,现状建筑结构条件不一;一户一方案的多方案落位;测量、建筑、景观、室内、市政等多专业齐头并进;施工水电短缺的条件限制等等,都给项目的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在此过程中,特别感谢政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信任,各级干部投入精力,指导和帮助团队解决实际实施困难。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近5个月的艰难施工,建设实施工程完成了:一户一方案36户;村民房屋立面稻草漆改造1万余平方;更换民房金属瓦4500平方;新建村民棚廊架1500余平方;硬化入户道路300余平方;新建厕所及卫生间6座;建设围栏800余米;公共区域修建文化广场400余平方;新建公共旅游厕所2座;景观围栏600余米;新建路边毛石景观挡墙500余米;种植樱花树、蓝花楹景观树木600余株。终于使xx村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工作展望
xx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从实地调研、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到施工建设,这一全过程历时不到1年的时间,整个团队以高效、精准、创新、协作的服务理念,和科学务实的工作态度,向参与xx村示范建设的领导及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的支持和带领下,村寨的建设让村寨面貌得到明显提升,产业孵化初步呈现。我们亦通过本项目实践的总结积累,开拓出科学、前瞻的乡村振兴建设工作思路。我们相信,以xx村的成功建设案例为起点,未来的乡村振兴之路,我们会做的更好,走的更远。
(一)20__年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一、稳妥推进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绩溪县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已于20__年12月经县委、政府研究出台,同时印发到各乡镇和县直单位。今年我社根据《绩溪县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着手开展“三会”建设基础工作,完成第一次社员代表大会代表摸底统计工作,并进行理事会章程、大会议程等文件草拟工作,待市社第一次社员代表大会召开后,启动此项工作。
二、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一是广泛开展调研,谋划工作思路。今年来,我社根据出台的综合改革方案,围绕基层组织建设,深入乡村开展调研,重点了解村级集体经济情况,产业发展态势及各村级发展意愿等,通过调研,我社决定先在寺后、高杨等五村以村社共建模式组建村级供销合作社,并指派专人指导,落实责任,目前各村在积极推进,待今年村级组织换届后申请登记注册。二是加强部门协调,推进基层社建设。我社积极与组织部、农委、市监局对接协调,探索村社共建模式,争取部门支持,不断推进工作。
三、“新网工程”建设情况。今年新增专业合作社2个,增加经营网点3个,有效拓展了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大指导服务力度,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社会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组织申报“新网工程”项目,争取财政补贴资金55万元用于绩溪县黄高峰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100吨山茶油生产线项目建设和绩溪县临溪镇设施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设施果蔬基地项目建设。
四、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今年我社对社有资产经营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利用法律手段对近几年房租拖欠进行清理,为防止社有资产流失。对部分资产水电线路进行改造,确保安全生产,降低资产经营成本。
五、着力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今年我社与省社基层网络建设投资公司对接合作,拟建绩溪县农产品物流中心和仓储冷链设施。目前就项目积极跟进。今年5月我社到黄山供销社学习考察农药集中配送体系建设,向分管领导提交学习考察报告,积极与县农委、环保局协调对接,强力推广我县实施农药集中配送黄山模式,力争将农药集中配送体系建设纳入(20__-20__)新安江生态保护补偿资金项目。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和举措
一、强本固基,推进基层社建设。基层社是供销社服务“三农”的前沿阵地。下半年,我社深入贯彻落实省社基层组织建设指导意见,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强力推进村级供销合作社建设,完成村级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的登记注册工作。根据各地产业特点,指导村级合作社开展特色经营,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脱贫攻坚、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引导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引导农民参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结合村级社建设,组建村级综合服务社,满足农民生产、生活、文化、卫生等需求。按照“五有”要求,克服困难,推动经营网点和服务平台的再建工作。年底前将推动政府出台发展基层社的实施意见,保障基层社建设顺利进行。
二、拓展服务,推动惠农服务体系建设。围绕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实施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为农民提供服务,搭建综合性服务平台。今年我社将在山核桃种植产区,推行“保姆式”全托管和“菜单式”半托管服务,积极探索山林托管服务路子,逐步将村级基层社打造成为规模适度、半径适宜、功能完备的惠农服务综合体。
三、积极创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稳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民以主导产业或主导产品,牵头领办农业合作社,围绕我县“12345”总体发展要求,探索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产品加工业。20__年供销社牵头新增2个专业合作社,同时要积极探索专业合作社联合建社的发展思路,以突出产业、自办引领、股份加盟,基层社承办的模式探索发展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四、搭建供销平台,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持续与省供销社基层网络建设投资公司对接,共同新建我县农产品物流中心和仓储冷链设施,为我县优质农产品搭建产销对接服务平台。持续推进我县农药集中配送体系建设,供销合作社将成为农药集中配送实施主体,进一步提高为农服务能力。
五、构建规范高效的双线运行体系。积极筹备“三会”制度建设,以“三会”体制建设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机关机构设置、职能配置。成立绩溪县供销社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加强社有资产管理,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保护社有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有资产管理和经营体制。实行社企分开,双线运行模式。
20__年我社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与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县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地推进综合改革,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为了巩固拓展我市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市医保局按照上级部门部署和要求,真抓实干、扎实、稳步、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现将巩固拓展以来保障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做好资助参保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应保尽保。
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特困供养人员、低保户等困难群众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实行全额资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资助参保所需资金由市财政全额代缴。完善医保扶贫信息数据库动态管理,加强与卫健、扶贫、民政等部门沟通协调,定期交换、比对、核实数据,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对动态调整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逐村、逐户、逐人、逐项摸清底数,做到即认定、即参保,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不漏一项,切实做到精准识别、精准保障。
(二)全面落实医保扶贫政策,确保贫困人口应享尽享。
_年,继续稳妥做好贫困人口综合医疗保障“351”“180”政策。规范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一站式”即时结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市内住院时无需交纳押金,出院时只需支付个人自付部分,确保待遇及时享受。_年1-10月,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医94944人次(住院5523人次,门诊89421人次),医疗总费用共计11824.49万元(住院7038.60万元,门诊4785.89万元),其中基本医保资金支付7190.44万元(住院4281.88万元,门诊2908.56万元),大病保险资金支付972.15万元(住院588.59万元,门诊383.56万元),医疗救助资金支付1984.71万元(住院1192.46万元,门诊792.25万元),“351”_x兜底资金支付282.68万元(住院222.10万元,门诊60.58万元),慢病补充保障“180”资金支付288.38万元,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实际报补比例达90.65%。最大程度解决了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三)简化办理程序,确保贫困人口办理慢性病卡“应办尽办”。
继续做好贫困人口“慢性病”的鉴定发证工作,加大摸排力度,确保符合_x条件的贫困人口人手一证,及时享受慢性病报销待遇。对需要新办卡的、或已办卡需要新增病种的贫困人口,简化申报评审程序,加快办卡进度。并对不符合办卡条件的发放告知书,写清不符合办卡的理由,使其知晓理解。
(四)加强政策宣传,确保贫困人口医保扶贫政策“应知尽知”。
进一步加强各级政策培训,切实提高政策解读能力。通过在_网站以及在村委会张贴公告、进村入户等方式开展对政策的宣传解读;在定点医疗机构电子屏幕滚动播放、上墙公示等多种方式,及时向参保人员宣传医保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和办理流程,切实提高政策知晓率。印制3万多份贫困人口政策宣传折页,全部发放到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村卫生室及村(居)委。
二、存在问题
根据上级部门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意见,贫困人口政策将有较大调整:
(一)参保政策调整。
医疗救助基金对特困人员个人缴费给予全额资助,对低保对象给予90%定额资助。过渡期内,对返贫致贫人口给予80%定额资助,脱贫不稳定和纳入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的给予50%定额资助。未纳入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范围的稳定脱贫人口不再享受参保资助政策。
(二)报销政策调整。
省医保局联合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乡村振兴局等部门下发《省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全面清理不可持续的存量过度保障政策,发挥三重保障制度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的梯次减负作用。由原先的“351”“180”过渡到三重保障,即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进行医疗保障。从省里的方案来看,脱贫人口中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从1.5万元降到7500元,分段支付比例提高了5个百分点,综合报补比例较高。未纳入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范围的稳定脱贫人口报销比例降低。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加强信息比对,确保脱贫人口应保尽保。市医保中心每周比对系统中参保数据,分类别将人员名单发到各镇街,督促参保进度。
(二)培训医保报销政策。《市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实施方案》近期下发,方案_x后我局将及时组织业务骨干对镇街医保、扶贫干部进行培训,对实施方案中涉及大家关心的医保报销政策进行详细讲解。
(三)及时将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等报销后个人自付费用仍然较高的人员信息,反馈乡村振兴、民政等部门,及时预警可能存在的致贫返贫风险。对符合因病致困救助条件的,思想汇报范文依申请按规定实施救助。
根据市、区基层办的要求,我受派委任福成镇门头村“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员,在后盾单位的支持和帮助下,在村委班子的配合下,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开展,通过一年的努力工作,认真履行驻村承诺,切实为村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使驻村工作有序扎实地开展,现将一年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全面了解村情村况。
门头村位于福成镇最北端,辖区面积19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7200亩,林地面积1800亩,全村分为2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2765人,其中男性1450人,女性1315人。门头村设党支部一个,有党员49名,其中男性党员39名,女性党员10名。门头村有贫困人口408人,主要经济作物以种植甘蔗、水稻、西瓜、花生、木薯、玉米、豆角为主。全村人均收入5020元。
村里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1、村容不整洁、环境卫生差;
2、村集体经济薄弱,办公经费困难,村集体经济实业少;
3、观念落后,农民思想观念保守,农业结构单一,科学种养技术贫乏,村民收入低;
4、道路设施落后,人安全饮用水工程有待解决。
针对门兴村存在的问题,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配合村委开展以下工作。
二、解决存在问题,努力兑现驻村承诺。
1、发动村民群众积极参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大力宣传清洁乡村的意义,组织村民群众开展大清扫活动,把自家门前后的垃圾清除,统一放到垃圾池,村级保洁员不定期开展卫生清扫保洁工作,实行包片到人,分段负责,使全村的面貌变得清洁,让广大村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开展清洁乡村工作带来的好处,使门头村的清洁乡村工作得以常态化开展。
2、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和全村党员干部认真开展学习,通过交心谈心,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结合门头村的实际情况组织举办了20__年门头村全体党员干部培训班,让全村党员都了解开展党的群众路线的必要性,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和学习,把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如今年7月份抗击“威马逊”超强台风,和8月份的“海鸥”台风中,把村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放在首位,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转移和安置受灾困难群众,让受灾村民群众感受到共产党员是他们的坚强后盾。
把村里的困难时刻放在心上,把村里存在的问题逐步帮助落实解决。如开展清洁乡村工程,村级换届选举工作,了解村里经济困难后积极向后盾单位反映情况,得到后盾单位帮扶四千元使村里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在了解到村委旧办公楼是危房,存在安全隐患,村委日常用水困难时,积极协调和引导自治区水产畜牧局等上级部门对门头村进行帮扶,到目前已帮扶村委进行危房拆除改造村委美化项目七万多元,现在村委已用上了自来水,村委的面貌也变得靓丽整洁。还引进了银海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480万的土地整治项目工程落户门头村,现在工程正有序地推进和开展。今年十月份还组织开展了科学种养培训班,让广大村民群众多了解科学种养技术,引领村民共同致富。组织开展村级文化体活动和电影下乡活动,丰富了村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凝聚了民心,推动了社会工作的稳定和发展,兑现了我的工作承诺。得到了村委和后盾单位的认可。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经过将近一年的驻村工作,虽然协助和帮助村里解决了一些事情和问题,但我认为自己离一个优秀的“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员的要求还存在着差距。
一、基本情况
xx镇现有脱贫户1970户5747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20户75人,已消除致贫风险)边缘户215户751人(已消除致贫风险);新确定突发严重困难户1户9人。
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开展情况
(1)乡村振兴项目库编排工作
20xx年我镇通过村级调研、村两委讨论、公示、镇审核并审核上报农业、水利、交通等项目116个,涉及资金9847.28万元。
(2)扶贫资产管理工作
20xx年,xx镇根据《xx县扶贫资产管理办法(试行)》(x扶组〔20xx〕号)文件要求,开展扶贫资产管理工作,镇村两级建立《扶贫项目资产登记台账》对20xx-20xx年147个扶贫项目资产进行登记入账,同时签订产权移交协议、管护协议、经营性资产运营协议。
(3)产业巩固脱贫
到户产业:20xx年以来,我镇申报两批到户产业629户,涉及奖补资金159.947万元。其中,第一批申报到户产业72户,奖补资金20.08万元;第二批申报到户产业132户,奖补资金36.995万元;第三批申报到户产业168户,奖补资金39.376万元;第四批申报到户产业179户,奖补资金43.111万元;第五批申报到户产业78户,奖补资金320.385万元。
光伏扶贫:我镇现有光伏电站19座(杨湾村,xx村村级电站各2座,其他户用光伏电站15座)受益贫困户1212户、受益贫困村2个(杨湾村、xx村)。20xx年以来,发放到户光伏电费363.6万元,户均0.3万元;两个贫困村集体电站收入53.584万元。
(4)就业巩固脱贫
20xx年以来,我镇开发光伏管理员岗位18个,发放工资2.4万元;开发临时性公益岗位55个,发放工资2.2万元。
(5)动态调整情况
20xx以年来,我镇到户摸排户上基本情况,户内自然增人涉及5户5人,户内自然减少涉及29户31人。
(6)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开展情况
20xx年,我镇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在镇村两级开展培训12次,设立网格218个,组织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帮扶责任人和联系人,动员村民小组长、农村党员、乡村网格员等311人,对全镇14893户农户开展入户调查,现全部排查完成,未发现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产业发展、脱贫人口就业、帮扶工作等方面存在问题。经过认真调查核实,我镇系统现有脱贫监测户20户75人、边缘易致贫户215户751人,均稳定消除了返贫致贫风险;新确定突发严重困难户1户3人,制定了2条帮扶措施。
三、下一步工作
(一)定期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持续做好入户遍访工作,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同时加强行业部门数据分析,认真做好动态监测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分析、早帮扶。
(二)继续强化产业支撑,确保脱贫稳定性。加快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贫困群众生产组织化程度,带动户上增收。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农村电商等现代服务业。
(三)全面加强扶贫资金投入形成资产的管理,防止资产流失,充分发挥扶贫资金效益,突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挥扶贫资金在群众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上的有效作用,切实维护扶贫资产所有者、经营者和受益者的合法权益,确保扶贫资金资产保值增值。
一、基本情况
邓襄镇下辖21个行政村,全镇总人口42600人。在农村清洁整治过程中发现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有:群众卫生意识淡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薄弱,经费不足,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不高,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环境质量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主要做法与进展情况
我镇以公路沿线的x10个村为重点整治面,全面开展农村清洁工程工作,让农民得到了实惠,看到了希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主要做法是:镇上成立了清洁工程领导小组,落实工作责任。工作中坚持领导包抓责任制,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时,要求各村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层层落实领导目标责任制,做到人人有压力,人人挑重担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同时,加强领导,增强上
下沟通,上下联动共同整治。为了夯实责任,镇上明确要求村支部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靠上抓,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找准突出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整治工作的进度和质量。镇上先后出台了《邓襄镇乡村清洁工程实施方案》等5个规范性文件,把清洁工程分为集中整治和综合整治两个阶段来抓,重点整治主要街道和过境公路沿线环境卫生,彻底清除各类垃圾、路边侵种,乱搭乱建乱堆放等现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部署清洁工程整治工作,制定环境卫生整治的村规民约和卫生管理公约,采取制度形式把清洁工程整治落实到实处。
在镇村全体干部的努力下,我们不断加大对农村清洁工程的投入,重新整修道路12公里,铲除道路两边杂草12000平方,道路绿化25000米,种植绿化树35000棵,清运垃圾1480立方,粉饰房屋210间共75户面积480平方米,砌护花墙1200米,安装实用美观的路灯80盏,建设垃圾中转站1座,建成垃圾池78个,改建新厕所458座,安放了垃圾筒10个。这一活动的开展,使全镇各村面貌得到较大改观。实施集镇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加快邓襄镇综合市场开发建设步伐,现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全力提升了对外形象,从根本上了解决本地群众情愿进城、不愿上街的问题。
三、大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召开各种动员会议、座谈会,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创
建文明卫生村活动,编写宣传材料、刷写固定标语等大力宣传,努力营造全党动员、全民动手,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采用海报、简讯、标语等形式进行宣传发动,营造浓厚的整治氛围。教育群众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遵守卫生管理、门前三包、自觉做好房前屋后的环境清洁和绿化美化建设,形成“人人爱卫生、爱家园”的良好氛围。鼓励群众对垃圾中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回收,积极使用农家肥。要大力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及时宣传、推广一批好的典型,对工作不力的要进行曝光批评。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要加强领导,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层层建立工作责任制,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村委会按照“一事一议”的要求,组织村民进行村庄垃圾整治,建立垃圾清运保洁制度,制定实施村庄垃圾整治的村规民约,设置垃圾收集点,负责专业保洁员队伍的建立,负责本村范围内的垃圾收集清运和公共区域保洁。
五、强化考评督查,确保整治实效
农村清洁工程必须实行目标责任制,要层层建立年度目标责任制和督促、协调工作机制,强化领导责任制的落实,整治成效的考评要纳入年终统一考核内容,作为评先、评优和奖励的依据。要求各村委会每月定时或不定时自查,建立月报制度。镇建立抽查及定时检查办法,实行动态管理制度。考评好的给予表扬奖励,
达到“清洁工程示范村”标准的,经验收合格,将给予一定资金奖励,并予以表彰。对整治不力的村委会将予通报批评并不得参加年度评优评先,并对主要责任人进行效能警告。
六、加强协作,齐抓共管
农村清洁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村镇各党员、干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整合力量,把我镇农村清洁工作当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来抓。把农村清洁工程与新农村建设、农村公路工程、水利工程、造福工程、旧村整治、创建文明村镇、最美乡村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整体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
一、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
(一)新建改建农村公路.x公里,包括:
1.城湖公交线工程。全长xx公里,二级公路标准。路基宽xx米,路面铺设宽度x米。工程建设总投资x.亿元,截止目前路基工程已基本完成,路面工程已完成约xx公里,完成工程投资累计约x亿元。
2.环湖公交线工程。全长xx公里,路基x-xx米,路面宽x-x米,总投资x.亿元,截止目前完成工程投资累计约x.x亿元。分两期进行了实施,第一期从x号路东头至xx大桥段长xx公里,已全部完成。第二期长xx公里。目前路基工程已基本完成,路面工程已完成x公里。
3xx县道路(xx段)改建工程。全长.x公里,路基宽度为-m,路面宽度商业街段为、xx米,一般路段为x米。工程建设总投资x万元,截止目前路基工程已基本完成,累计完成工程投资约x万元。
4.第三批省派第一书记路x.x公里,目前已全部完成。
为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在各村推进村务公开工作,不断规范村务公开,完善村民自治,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求公开的内容全面、形式规范、程序合法、档案齐全。
三、乡村法治建设
(一)以人为本,树立乡村法治思维
加强村级党员干部法治理念和提升群众法制意识。定期组织村两委干部集中开展法制学习,通过宣传引导,强化群众的法制意识。
(二)依法治村,规范乡村法治行为
一是规范村级组织运行管理。加强监督各村落实党建制度,确保村级党组织运行规范化;二是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要求镇班子成员加强对联系村党建和法治工作的指导,确保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三是严格执行“四民主三公开”。进一步强化村干部工作实绩民主评议制度,促进村干部的依法办事的执行力。
(三)普治共举,优化乡村法治环境
一是创新社会管理,巩固基层治理防线,深化网格管理工作实效。同时优化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警民联调工作室建设,定期开展村级人民调解业务培训。
二是深化普法教育,建设乡村法治阵地。积极推广“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力争实现“民主法治村”全覆盖。
三是贯彻落实“七五”普法,广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提高普法教育的覆盖率和针对性、实效性。
四是村级法律顾问进村入企,延伸农村法律服务触角,满足村民的法律需求。
(四)完善机制,强化矛盾纠纷化解
一是调处组织网格化建设。严格要求网格中各相关部门、人员增强工作责任心,协同配合,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的时效性和成功率。
二是排查工作制度化。坚持调处会议制度常态化,定期召开调处工作例会、培训会和推进会,对排查的矛盾纠纷进行分析、研判,梳理、上报。
三是完善逐级调处制度。从村级开始逐级调处,层层上报。对依法应当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事项,转司法部门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四是完善调处排查制度。排查方式采取拉网式、排雷式、布控式的“三排”方式。排查效果以查得准、排得快、上报及时为标准,真正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切实保证了矛盾纠纷信息准,情况明,底数清。
四、乡村德治建设
一是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通过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和整合相关资金,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建设,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保障了群众的文化需求。
二是着眼乡风文明,留住乡愁记忆方面的建设,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互帮互助、邻里守望的淳朴民风。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集中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文明树新风”等主题宣传活动,倡导文明新风,推动优良民风、和谐村风、文明乡风发展。
三是加强村级文艺骨干业务培训,我镇先后派出3名文艺业务骨干参加县文化馆举办小品、声乐、嘹歌、舞蹈业务培训班,有力提高我镇今后文艺创作和各类表演的指导工作。
xx街道按照xx区乡村振兴办公室《关于开展20xx年度乡村振兴考核工作的通知》(委振兴办[20xx]22号)文件要求,就我街道乡村振兴工作,特别是乡村振兴示范村xx社区进行了认真的研判。从年初开始便着力于示范村的创建工作,组织人力物力,落实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开展xx街道的乡村振兴工作,目前各项工作推进有力,工作成效明显。现就xx街道特别是xx社区的乡村振兴工作总结如下:
一、产业发展逐渐状大,“一村一品”创建有力
xx街道从年初就制定了全街道8个村居的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培育“一村一品”产业,针对xx社区的发展现状,出台了以丑柑产业为主导、传统农业产业为辅的产业发展规划。xx社区发展“一村一品”丑柑产业600亩,占全村农业经济总收入50%以上,从事主导产业农户占农户总人数30%以上;发展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11个;建立农村电商服务网点2个。全年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二、人才引进力量加强,作用发挥较为明显
建立健全各类人才信息台账,并及时更新各类信息资料;全年新增创新创业人才1名,建立了乡村人才创业示范基地,基地发挥作用较好;开展乡村人才政策宣传4次,开展了人才交流活动,落实了联系服务人才工作,细化了促进乡村人才振兴措施;开展乡村人才政策宣传4次,开展了人才交流活动,落实了联系服务人才工作,细化了促进乡村人才振兴措施。
三、文化丰富多彩,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组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梦想课堂、助老爱幼等活动5次;建立了乡村文化遗产资源目录,落实了本土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措施,制定了本土特色文化活动品牌培育方案;xx社区演出、阅览、培训、展览、体育健身五类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设施齐全,建立了业余文艺队,并开展了4次的文化服务活动;制定村规民约,文明家庭、身边好人评选及乡贤学习宣传面达100%。
四、生态发展更加环保,人民生活井然有序
落实了“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区处理”生活垃圾处理机制;环卫设施完好、垃圾清运及时、陈年积存垃圾和暴露垃圾及时处理、垃圾箱体周边散落垃圾、收集转运过程未出现撒漏;已有村级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厂1个,运行正常;全面完成了四旁植树任务,农村人居改全面完成任务;废弃农膜回收及时,无乱排乱放现象,无露天焚烧秸秆现象,农约化肥施用减量达标。
五、组织保障全面推进,党的领导更加牢固
落实“网格+规范党组设置,党组织领导作用发挥明显,公示公开及时,群众满意率高;社会两委班子配备齐全,有后备干部及本土人才;新发展党员1名,党组织制度落实好,带头效果明显;村级经济组织机构健全,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由两委负责人担任,且效果明显;街道已开展了xx社区班子建设研判,落实班子成员包村及驻村工作人员,建立村级党组织考核制度;养老服务机构建立,设施设备齐备,制度完善,建立相关台帐并及时更新。
xx街道xx社区乡村振兴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取了良好的效果,但也还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等问题,下一步的工作中将严格按照乡村振兴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强弱项,补短板,不断改进和加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争取在来年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到20_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要拿出狠招实招硬招,坚决啃下最后的硬骨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总攻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深入贯彻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闻令即动、尽锐出战、战越勇,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党的以来,党中央对脱贫攻坚工作越抓越紧。特别是近年来,反复强调,脱贫工作不能松懈,必须战越勇。现在,剩下的脱贫攻坚任务,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而且还有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诸多挑战,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仍然面临巨大压力。要保持清醒头脑,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卯足劲、绷紧弦、拉满弓,咬定目标、全力出击,坚决打赢高质量脱贫的总攻战、歼灭战、决胜战。
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全面建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扎实推进,各方联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基本形成。统揽全局、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最好成绩,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赢得了社会各界普遍认同和国际社会广泛赞誉。脱贫攻坚取得的决定性进展已经充分证明,中共中央对脱贫攻坚的部署是完备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是清晰的,保障措施是充足的。只要层层落实好中共中央的决策部署,扎扎实实推进工作,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一定能够夺取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
乡村振兴,是关乎中国广大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国家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下的一项伟大工程,正逐步成为现实,一步一步的向着目标迈进。
振兴乡村,聚焦三农,需要解决面对的问题很多,从上抓起,严格落实《乡村振新战略规划(20xx-20xx)年》的行动纲领。实施乡村振新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健全现代化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最突出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显著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的呼唤,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来说,就是要切实把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应认识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在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同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样的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乡村振兴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遵循国家策略,提高农村的经济收入是十分关键的,要想让农民提高收入,一方面是加强农业的帮扶和现代化农业作业的发展,让乡村的土特产有销路,打开市场。另一方面是可以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经济收入。在发展的同时,同样要贯彻国家的政策要求,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
要以科学、全面、实用、精准为原则,大力发展乡村事业,围绕中央一号文件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和重要改革任务,落实好乡村振兴的计划,未全面实现小康生活努力,为了让乡村城镇共同发展努力。
按照会议统一安排,现就我市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情况给大家做以分享交流。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1、弘扬文明乡风,打造百姓精神家园。近年来,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坚持扎实开展学习党史教育,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以“美丽乡村·文明家园”为抓手,以“十个一”建设为载体,制定了我市“美丽乡村·文明家园”总体规划,印发了《xx市关于深化全市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创新文明单位、道德模范和贫困村结对子“扶贫扶志扶智”的帮扶模式,形成了“八星励志”“五好新风”“一强四好”等助脱贫经验,全面提升乡村精气神。截至目前,我市共建成10个全国文明村,12个省级文明村,94个市级文明村,121个区级文明村,占行政村比例66%。大力开展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好公婆”“好媳妇”等评选表彰活动7200余场次,指导各行政村“一约四会”建设全覆盖、活动开展常态化。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和巩固提升,连续多年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全市各级村镇普遍呈现出村容村貌干净整洁、村风民风善良淳朴的良好局面。
2、对接群众需求,提升服务基层效能。自20xx年我市xx区、xx县先后被列入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以来,试点区县结合地域特点大胆尝试探索,创新推出“五耀实践育文明”、“一传一讲,两参与,五必到”等品牌模式,引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常态长效。今年xx月,市委文明委制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搭建“四级”构架、抓好“五项”工作、打造“六大”平台、完善“七有”制度的“4567”工作模式,对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进行了系统性的指导安排。市级层面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5个区(县)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38个乡镇(街道办)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431个村(社区)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四级”机构全域覆盖。围绕建立群众“需求侧”与志愿服务“供给侧”有效衔接的信息渠道,形成“点单”“派单”“接单”“评单”相贯通的工作模式。我市率先完成市级平台和五个区县级平台全覆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网络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利用大数据、信息化来满足群众日常需求,更好的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3、聚焦思想铸魂,激发乡村内生动力。以“德润·好人之城”建设为抓手,不断推进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积极落实《xx市道德模范奖励帮扶实施办法》《xx市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礼遇实施办法》,通过建立网上好人馆,设立公民道德建设基金,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氛围。广泛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树立一批可信可学可敬的身边典型。从“12·17”帮助侧翻货车司机捡拾橘子的中国好人村xx村民,用坚韧担当谱写“孝老”赞歌的全国道德模范张水珍,设立500万元公民道德基金的中国好人唐孝标,身残志坚的最美乡村医生李,扶贫济困、创建“星光大道”的黄,自强励志促脱贫的海浪等一大批先进典型的选树,是我市近年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截至目前,我市共培育农村各类先进典型达164人(群体),中国好人、好人万人上榜率名列全国全省前列,农村家庭和个人荣誉获得占比也逐年攀升。
4、坚持以德育人,培育新时代建设者。全市上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着眼培养出红色基因传承者王天娇,全国最美孝心少年李,媒体最关注孝心少年王等一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并以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为载体,着力满足农村群众和家庭对教育培养未成年子女的现实需要。20xx年底,我市共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28个,实现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全覆盖。今年xx月xx日,我省首家乡村“复兴少年宫”在我市xx区xx镇xx村挂牌投用,新华社、中国文明网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当日阅读量107。4万),截至目前我市xx区已实现乡村“复兴少年宫”镇域覆盖。同时,我市结合区县实际,择优布点,精准定位,在全市5个社区建成了社区科创梦想教室,集科创教学、体验、活动、交流于一体,吸引众多的未成年人参与科技创新,形成了社区+乡村的框架模式,为全面推进我市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奠定基础,为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搭建良好平台。
二、下一步工作及打算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工程,事关群众利益和城乡一体发展大局。我们将继续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创新思路,统筹协调,形成合力,不断提高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水平。
一要坚持统筹推进,助力乡村振兴。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进一步完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加强联席会议制度的贯彻落实,突出抓好民风建设与基础条件改善深度融合,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从思想引领上抓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要坚持抓农村各类先进典型选树。发挥文明村镇的示范带动作用,扩大创建覆盖面和参与度,切实消除创建盲区和空白点。广泛开展学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活动,引导群众形成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的良好民风。
三要坚持抓农村移风易俗。大力开展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涵育文明乡风行动。针对红白事宜大操大办、奢侈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风气,积极发挥“一约四会”在村民自治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农村的社会市域治理能力。
四要坚持抓农村精神文明阵地建设。落实全国、全省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及中央《关于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制订出台我市拓展建设工作方案。同时,继续按照“4567”工作模式,统筹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更好的激励动员人民群众奋进新征程。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欢迎大家有机会到我们“好人之城”来做客,谢谢大家!
20_年,县人社局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紧紧立足部门职能,突出乡村就业创业、乡村社会保障、乡村人才振兴、农民工权益保障等工作,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今年6月,我局“三农”工作获“县先进集体”称号。
(一)实施“乡村就业创业提升行动”惠民生。
大力推荐外出就业。先后举办“春风行动”等各类招聘会12(场)次,组织企业1836余家,提供就业岗位12.8万个,达成意向性协议1.32万人,城镇新增就业562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不断满足了农村不同群体的就业意愿。积极推动回引就业。充分利用同城化、双城经济圈等契机,大力推进区域劳务合作,扎实开展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春风行动”,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52.5万人,帮助技能人才本地回引就业,促进农民工县内就业1.24万人,支持大学生、返乡人员回乡创业653人,协助园区鸿星尔克、三宝、季茜等企业招聘员工4000余人,顺利复工复产。全面落实就业扶贫任务。创建就业扶贫基地3个、就业扶贫车间10个,安置贫困劳动力369名;开发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1514个。今年6月,县农民工转移就业工作获省委、省政府表彰。
(二)实施“乡村社会保障提升行动”增福祉。
有效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目前,我县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县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累计参保约8.4万人,按时足额为6.6万养老人员发放养老待遇,月发放金额为1.19亿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24.22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3.09万人、工伤保险参保4.76万人、失业保险参保2.96万人。积极落实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政策。为665家企业减负近20__余万元,预计全年减负2160余万元,为19500名灵活就业人员减少社保缴费1800余万元。切实发挥失业保险在稳就业中的作用。截止目前,为159户企业发放稳岗补贴,涉及职工人数9122人,补贴金额595.03万元,为企业不裁员、少裁员发挥了积极的助推作用;为102人发放技能提升补贴,补贴金额12.2万元;为10696人/次发放失业人员临时价格补贴,金额93.74万元。有序开展社会保险扶贫工作。与扶贫办、民政局建立“建档立卡未脱贫人员、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三类困难群体信息共享机制,确保所有扶贫对象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截止目前,为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体26573人代缴保费265.73万元,参保率、代缴率均达到100%。
(三)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行动”激活力。
建强培训阵地。开展农业技能培训项目,依托全县9所公民办职业培训机构,采取集中授课与生产实习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柑橘栽培、水产养殖等多项农业产业技能培训项目,同时开展农村转移劳动能力职业技能培训,共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5000余人。实施人才保障。为乡镇(街道)服务所、原区所在地10个中心镇以及人口较多的镇所辖社区专项配置一类全日制公益性岗位人员87名,招募3个“三支一扶”大学生,进一步提升了服务基层水平,提高了基层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加强人才培育。组织参加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赛区选拔赛暨第五届创新创业大赛,选手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2名。不断壮大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招聘乡村教师341名、乡镇涉农岗位30名、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21名。
(四)实施“农民工权益保障提升行动”促稳定。
强力推进农民工根治欠薪工作。发放各类宣传材料3500余份,主动检查各类用人单位85户,督促补签劳动合同510份;下达问询通知书6份,为720名劳动者追回拖欠工资795.6万元;建立农民工工资专户企业16家,涉及7460人次,累计发放农民工工资2.74亿元。妥善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坚持公平公正调裁,截止目前,受理各类劳动仲裁案件61件,涉及企业、事业单位41家、劳动者61人,涉及金额224.25余万元。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组织工作专班远赴云南、福建等地,切实维护因工伤亡贫困农民工合法权益,争取抚恤金、赔偿费等282余万元。
(一)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一、稳妥推进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绩溪县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已于20__年12月经县委、政府研究出台,同时印发到各乡镇和县直单位。今年我社根据《绩溪县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着手开展“三会”建设基础工作,完成第一次社员代表大会代表摸底统计工作,并进行理事会章程、大会议程等文件草拟工作,待市社第一次社员代表大会召开后,启动此项工作。
二、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一是广泛开展调研,谋划工作思路。今年来,我社根据出台的综合改革方案,围绕基层组织建设,深入乡村开展调研,重点了解村级集体经济情况,产业发展态势及各村级发展意愿等,通过调研,我社决定先在寺后、高杨等五村以村社共建模式组建村级供销合作社,并指派专人指导,落实责任,目前各村在积极推进,待今年村级组织换届后申请登记注册。二是加强部门协调,推进基层社建设。我社积极与组织部、农委、市监局对接协调,探索村社共建模式,争取部门支持,不断推进工作。
三、“新网工程”建设情况。今年新增专业合作社2个,增加经营网点3个,有效拓展了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大指导服务力度,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社会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组织申报“新网工程”项目,争取财政补贴资金55万元用于绩溪县黄高峰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100吨山茶油生产线项目建设和绩溪县临溪镇设施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设施果蔬基地项目建设。
四、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今年我社对社有资产经营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利用法律手段对近几年房租拖欠进行清理,为防止社有资产流失。对部分资产水电线路进行改造,确保安全生产,降低资产经营成本。
五、着力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今年我社与省社基层网络建设投资公司对接合作,拟建绩溪县农产品物流中心和仓储冷链设施。目前就项目积极跟进。今年5月我社到黄山供销社学习考察农药集中配送体系建设,向分管领导提交学习考察报告,积极与县农委、环保局协调对接,强力推广我县实施农药集中配送黄山模式,力争将农药集中配送体系建设纳入(20__-20__)新安江生态保护补偿资金项目。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和举措
一、强本固基,推进基层社建设。基层社是供销社服务“三农”的前沿阵地。下半年,我社深入贯彻落实省社基层组织建设指导意见,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强力推进村级供销合作社建设,完成村级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的登记注册工作。根据各地产业特点,指导村级合作社开展特色经营,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脱贫攻坚、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引导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引导农民参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结合村级社建设,组建村级综合服务社,满足农民生产、生活、文化、卫生等需求。按照“五有”要求,克服困难,推动经营网点和服务平台的再建工作。年底前将推动政府出台发展基层社的实施意见,保障基层社建设顺利进行。
二、拓展服务,推动惠农服务体系建设。围绕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实施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为农民提供服务,搭建综合性服务平台。今年我社将在山核桃种植产区,推行“保姆式”全托管和“菜单式”半托管服务,积极探索山林托管服务路子,逐步将村级基层社打造成为规模适度、半径适宜、功能完备的惠农服务综合体。
三、积极创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稳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民以主导产业或主导产品,牵头领办农业合作社,围绕我县“12345”总体发展要求,探索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产品加工业。20__年供销社牵头新增2个专业合作社,同时要积极探索专业合作社联合建社的发展思路,以突出产业、自办引领、股份加盟,基层社承办的模式探索发展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四、搭建供销平台,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持续与省供销社基层网络建设投资公司对接,共同新建我县农产品物流中心和仓储冷链设施,为我县优质农产品搭建产销对接服务平台。持续推进我县农药集中配送体系建设,供销合作社将成为农药集中配送实施主体,进一步提高为农服务能力。
五、构建规范高效的双线运行体系。积极筹备“三会”制度建设,以“三会”体制建设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机关机构设置、职能配置。成立绩溪县供销社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加强社有资产管理,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保护社有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有资产管理和经营体制。实行社企分开,双线运行模式。
20__年我社将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与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县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地推进综合改革,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贵部门《关于报送20xx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报告及履职情况报告的函》要求,现将我委20xx年乡村振兴战略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高标准编制我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规划
为高标准编制我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规划,为我区未来五年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引领和方向,我委牵头编制完成了《xx市xx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xx-20xx年)》,并以区委、区政府名义于20xx年9月16下发。
(二)积极与国家及省、市部门对接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情况
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我委主要领导同志先后6次前往国家发改委对接了固定资产投资司、农村经济司、地区经济司、基础产业司等相关司局,了解国家部委对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布局,项目及资金方面的相关政策,为我区在争资争项、项目包装策划及乡村振兴规划编制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同时委班子成员、分管领导和业务人员也经常赴省、市发改委对接乡村振兴项目申报、咨询投资政策等方面的事宜,及时了解上级部门投资导向,为我们项目策划包装及争资争项指明方向。
(三)乡村振兴项目谋划策划方面
为积极策应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我委组织召开了全区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对乡村振兴项目编制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在20xx年中央预算内项目申报上,紧扣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报送了一批高质量项目。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积极向上争资争项。包装策划项目是基础,大力争取上级资金是关键,要在规划的前期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力争更多的项目纳入相关专项规划,规划初期列入项目库是先决条件,才能获得争取资金支持的先机,为我区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注入动力。
(二)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策划好项目。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乡村社会治理等重点方面,在充分考虑群众需求、遵循乡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精心谋划一批可操作能落地、可持续管长远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行动,全面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党提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其实最主要的症结就在于乡村和城市发展不平衡,城市占据了大量的发展资源,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走出农村,走向城市,乡村成为了“养老集聚地”,导致了乡村原本就落后的形势更加严峻。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也不能少,在这发展的攻坚期,“乡村振兴”应运而生。我们作为一名人民警察,要树立实干精神、创新精神,艰苦奋斗、不断学习,确实在乡村振兴中保好驾护好航。
乡村振兴,勿自以为是,需维护核心。历史进程的发展,众多事例证明,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群众必须牢牢团结在党的身边。从革命时期,我党团结人民创造性的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到新社会主义初级探索阶段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步伐,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这都是在我党伟大领导下取得的卓越成果。面对新时代,新时代,新挑战,我们依然围绕团结在党身边,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是我们乡村振兴战略的创造者、指导者。
乡村振兴,勿好高骛远,需脚踏实地。我国农业人口之多,耕地面积之广都印证着乡村在我国的重要程度。乡村在我们工作的第一线,振兴乡村要求我们脚踏实地、扎根基层,要求我们充满斗志、不畏艰苦,要求我们担当作为、开拓进取。我们要切实发扬发挥“红船精神”,要想作为、有作为、善作为,学习李保国、廖俊波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要做好把政策接地气的践行者,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党的暖风,让“乡村振兴”不是一句空话。
乡村振兴,勿固守陈规,需创新进取。振兴乡村,绝不是口号,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创新精神是乡村发展的动力之源。从家庭联产承包制、土地制度改革,到现在的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供给侧改革,从历史到现在,这些政策都是我党创新精神的实际体现。有太多成功的先例,告诉我们,改革发展,需要创新来驱动,创新驱动农业,会使乡村发展进入新的次元,乡村发展不再依靠单一农产品生产,而会找到新的经济增长方式,驱动乡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领域,占据改革、乡村振兴的主动权。
我作为一名基层人民警察,乡村振兴,与我同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今后我国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是农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是党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关心,体现了党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将切实做到维护核心、坚定信仰,脚踏实地、扎根基层,担当作为、创新进取,牢记重担和使命,“在基层保一方安宁,为人民守一片乐土”。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这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三农”工作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贫富差异较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从实际出发,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举各方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努力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基础。发展是第一要务。实施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而无论是解决农民就业还是确保群众增收,都都需要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农业强,产业必须强。产业旺,乡村振兴才有底气。要实现产业兴旺,首先要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是通过培育农业品牌、增强科技创新、强化城乡融合,补齐农业发展短板,促进农村产业集聚。
人才振兴是支撑。“人才兴,事业方兴”。发展离不开人,乡村振兴自当不例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要解决人的间题。由于受前些年农村发展“钱景”不大的影响,大量人口外出务工,农村缺人特别是缺少能人的问题,已经成为振兴乡村的制约瓶须。因此,实施乡村振兴必须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做好农村人才政策这篇大文章,完善人才服务机制建设。既重视本土人才的培育,培养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生力军。也要广纳懂科技、懂市场、懂法律、懂管理的贤才能人到农村来创新创业,让农村成为贤才能人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质专业化乡村振兴队伍,增强农业发展的创新驱动力和农村产业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文化振兴是灵魂。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乡村文化作为我国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乡土人文之美。如果说没有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或是没有乡村文化的同步振兴,那那乡村振兴就失去了真正的灵魂。因此,实施乡村振兴必须抓住乡村文化这一灵魂根本。不仅要顺应新时代的要求,推进城乡文化融合,保护并传承好乡村文化,增加文化产品,促进文化供给,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乡村文化及其产业。还要打通农村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文化服务难题,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不断提高农村群众在文化成果上的获得感以及在精神文化生活上的幸福感。
生态振兴是根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只有实现生态振兴才能体现文明和谐的乡村振兴目标,乡村振兴离不开生态振兴,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由于前些年农村环境保护相对滞后,这无疑为农村生态振兴带来了更多的难题,需要花费较大的力气来解决。必须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持续攻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增加能源供应的良性循探索农村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增强乡村振兴的恒久生命力。
树高千尺源于根深,大厦巍峨靠的是地基坚固,乡村振兴战略让国之基更稳,祖国必须将更加坚实屹立在世界洞东方,让我们信心倍增地撸起袖子加油干,在乡村振兴战略的牵引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番农村力量。
脱贫成果要巩固、乡村要振兴,打牢产业基础,培育建立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是关键。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依托乡村特殊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城,让农民更多的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的工作意见。综合对当前瓦卡镇产业发展现状、优势、短板等各方面的调研、分析,就如何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契机,依托瓦卡优势资源,激发、调动与农民群众关系最为密切的农民合作社的主观能动性,培育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瓦卡镇产业现状
得荣县瓦卡镇地处金沙江河谷地带和中国西南干旱中心,气候温暖、降雨稀少、日照充足,复员面积194平方公里,年均气温13.5℃,年均降雨308mm,海报自金沙江江面畔1990米直达5559米的仙嘎忠神山,耕地面积1591亩。
瓦卡镇产业仍以第一产业为主,当前现发展有酿酒葡萄基地660余亩,其中挂果260亩,年产量50余吨,产值40余万元。种植大蒜100余亩,产值30余万元;树椒130余亩,产值30余万元;藏橘9000余株,产值30余万元(受黄龙病灾害严重,预计今后的产值将大幅下降)。加之,其他零散发展的种养殖,全镇产业依然是“散、乱、小”局面,距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二、瓦卡最具比较优势和潜力的产业
瓦卡镇气候干燥、降雨稀少、水源稀缺、土壤贫瘠且碎片化严重,基本不具备发展传统种植业先天条件,仅能维持农民群众自给自足生产生活方式,对市场供给微乎其微。但同时,瓦卡干旱少雨、光照充足、幅射强烈的半荒漠气候特征(年均日照数3200小时,年辐射量123.3千卡/cm2,年平均气温14.6℃-16.5℃,且雨季集中在7—9月份,年蒸发量2421.1mm)和沙砾化土壤结构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通透性好,供水供肥能力强、矿物质含量丰富的土壤特征(土壤以碳酸钙为主,PH值8.0左右),确经中外专家多年考察、试验和论证,具备种植优质酿酒葡萄的最佳自然条件,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土质结构,最有利于酿酒葡萄后期的糖度提高、有利于减少农药施用、有利于提高葡萄酒品质,是中国乃至世界难得的酿酒葡萄适宜种植区之一,甚至相关参数还优于法国同类产区。
基于以上情况,瓦卡应抓住乡村振兴契机举全镇之力做大做强酿酒葡萄产业。
三、酿酒葡萄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自20__年5月在瓦卡镇金沙江畔的扎叶贡种下全县第一棵赤霞珠以来,在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瓦卡努力克服人力、物力、财力、观念等各方面的困难,几经波折,保住了260亩已进入挂果期的酿酒葡萄基地,培养了一大批具备一定种植技术的农户,引进了加工企业舞韵金沙生态酒庄,酿酒葡萄产业初具雏形。但是,经深入调研,瓦卡的酿酒葡萄产业在平静的表面下,仍存在诸多矛盾问题,如不及时加以解决,瓦卡的酿酒葡萄产业不仅不可能实现健康发展,更有可能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一是葡萄基地零散且管理无序。当前,瓦卡镇已挂果的260亩酿酒葡萄基地中,扎叶贡50亩基地(葡萄树龄在15年左右,进入盛果期)为企业舞韵金沙酒庄流转管理,以往管理较为规范,出产葡萄品质较好,但近两年来因企业自身原因,疏于对基地的管理,经检测葡萄品质在不断退化,已大不如前。剩余200余亩(葡萄树龄7-10年不等)已挂果葡萄基地属于种植户自己管理,受限于种植户专业能力和自身精力有限,管理的极为混乱,经实地查看发现普遍已感染上了霜霉病、白粉病等葡萄常见病害,无法作为合格的酿酒原料。另外,今年新建的403亩酿酒葡萄原料基地也全部流转给舞韵金沙酒庄,但同样因企业自身原因,几乎未对基地进行科学的管理、养护,当前新栽植的葡萄苗成活率不高(约30%左右)且没有后续的发展计划和未来经营管理的能力。
二是加工企业自身发展困难可能导致产业重创。当前,瓦卡主要的酿酒葡萄加工企业是舞韵金沙酒庄。该企业在瓦卡发展酿酒葡萄产业的进程中确实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自20__年入驻瓦卡以来,舞韵金沙酒庄每年均以8元/公斤的价格收购了瓦卡出产所有的酿酒葡萄,解决了全镇酿酒葡萄的销路问题,保障了种植户的收入,极大地调动种植户的积极性。但今年以来,因企业自身经营理念、经营战略出现问题,导致产品积压、资金链断裂,目前已临近破产边缘。该企业今年仅在瓦卡镇还有债务420余万元无力偿还。对此,我们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和切实有效的对策,一旦企业倒闭,瓦卡的酿酒葡萄产业定会受到重创。
四、做强酿酒葡萄产业推进三产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产业振兴的路径。
虽然,瓦卡的酿酒葡萄产业发展仍面临着严峻形势和诸多具体的困难问题。但就自身的比较优势和该产业自身特点和前景来看,瓦卡镇党委政府坚持认为酿酒葡萄依然是我镇乃至全县最具优势的资源,做强酿酒产业,推进三产融合,仍是瓦卡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产业振兴唯一且最具可行性的路子。但要到达目的,规划好产业发展方向,解决好当前产业发展中突出问题,提出并持之以恒的落实好产业发展举措尤为关键。就此,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关于产业方向。就酿酒葡萄产业自身的特征来看,一方面该产业文化内涵丰富,融合度高,特别是与文化旅游行业有天然的联系。另一方面,该产业产业链长且易于打造,完全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打造,实现今年中央1号文件“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城”的要求。为此,关于酿酒葡萄产业发展方向应是有机衔接其产业链上的各环节,着力推进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而不是将种植、加工、销售、文化旅游等各要素剥离开来对待,使得各行其是、零碎不堪。
第二,关于当前问题的原因及对策。我们认为,当前瓦卡酿酒葡萄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基地管理问题、市场主体问题分别来自于主体的缺位和错位。一方面,酿酒葡萄基地的碎片化、粗放化经营管理其主要原因在于个体农户根本不具备管理基地的能力、财力和精力,出现了管理主体的缺位,其结果必然是基地随种植户的实际情况自由发展。与此同时,在脱贫攻坚中我们成立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却因思想不统一、统筹不到位,各自为政,有的找不到合适自身的发展方向,拿着国家支持的资金却实现不了实际经营,有的又没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合力,只能小打小闹。为此,我们拟由镇党委政府牵头,整合各村合作社的资源,集中力量投入到酿酒葡萄基地建设管理。尤其是,针对舞韵金沙今年流转却又无力管理的403亩酿酒葡萄原料基地,我们计划尽快与企业衔接,及时接收并及时对基地进行维护、改造、提升,以保住瓦卡酿酒葡萄基地,保障群众的利益。另一方面,企业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自身的错位,企业主要的精力应该放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市场的开拓,但舞韵金沙确是种植、生产、销售一把抓,本来自身精力不足、资金有限,摊子又铺的大,最后自顾无暇,惨淡经营。企业连着产业,企业要扶持,但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必须合理合法。为此,我们只能在舞韵金沙今年流转却又无力管理的403亩酿酒葡萄原料基地上做文章,由镇党委、政府牵头整合各合作社资源接收基地,让企业卸下包袱,集中精力搞生产销售,引导其尽快回笼资金,投入到生产经营,也许能帮助舞韵金沙起死回生。
第三,瓦卡酿酒葡萄产业发展的举措。瓦卡的酿酒葡萄产业经过十五年的探索有益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值得我们认真汲取。酿酒葡萄产业任其自由发展,始终在低水平徘徊是对我们优势资源极大地浪费。为此,必须构建起现代化的酿酒葡萄产业体系。对此,我们要着力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是确立主体,夯实底部基础。发展酿酒葡萄产业,大面积优质原料基地是基础。如上文所述,事实已经证明在当前的条件下农户自行管理葡萄园的模式必将走向失败,目前只有农民专业合作社才能承担基地建设管理的任务。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基地建设管理优势有:1.国家政策支持,基地建设管理的资金有保障。2.与群众息息相关,组织群众、整合资源能力强。3.可以有效衔接政府与企业,让政府产业政策落地有载体。所以,在瓦卡我们要调动农户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让其作为酿酒葡萄基地建设管理主体,先接收舞韵金沙已流转但无力经营管理的403亩酿酒葡萄原料基地,再逐步争取其他群众的加入,努力稳步扩大原料生产基地,夯实底部基础。二是重视科技,确保良序发展。发展产业如果没有科技支撑将会十分危险。为此,我们通过与相关企业、科技院所的合作已建成瓦卡镇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技术服务中心。
下一步,我们要借助技术服务中心,加强对我镇酿酒葡萄基地建设、镇域内加工企业的服务知道,逐步建立起瓦卡酿酒葡萄产业链标准体系,推动全县酿酒葡萄产业标准化发展。三是农旅融合,激发附加价值。正如前文所述,红酒产业文化内涵丰富,融合度高,特别是与文化旅游行业有天然的联系。而瓦卡区位特别、交通便利,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现有的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都具备打造顶级酒庄的自然、人文条件。所以,在做好酿酒葡萄产业基地、加工、生产等各环节的同时,还要积极探索以酒庄为代表的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当前,我县重点招商引资引进的良君阁集团正在推进整村打造高端酒庄。此外,江对岸奔子栏年销售1万瓶左右葡萄酒的若干个小酒庄也是产业中不可小视的力量。只要我们在做好基地建设的.基础上,统筹整合好现有的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等资源,加之便利的区位交通优势,以红酒为核心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一定会给我们的酿酒葡萄产业赋予更高的价值。
半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下,在县扶贫办的帮助指导下,现将在扶贫工作站开展的各项工作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指正。
一、勤于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xx月份到工作站以来,培强学习自觉性,充分认识到肩负的责任重大,扶贫工作站是实施脱贫攻坚计划,开展扶贫工作的办事机构,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具体贯彻党的各项扶贫方针政策,实施脱贫攻坚方案,根据本辖区自然气候及资源的特点做好贫困户的调查,准确为党委、政府制定和实施贫困攻坚提供决策依据,使我加深了对扶贫工作的认识和了解,更加坚定了执行党的扶贫路线、方针、政策的信念,政治敏说性明显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进一步强化,在协助群众反映热点难点工作中,我深切群众利益无小事,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树立了作为一名党员的好形象。
二、勤于做事,扮好角色,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作为一个业务负责人,我的认识是履行工作职责,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工作上兢兢业,勤于做事,高标佳、严要求,尽职而不越位,干事而不越权。
三、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在镇党委、政府的统筹安排下,xx月上旬完善所有工作资料顺利完成了我镇418户建档立卡户迎接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工作;在组织驻村帮扶工作队、驻村干部、村组干部对418户已脱贫户开展入户工作,按照时间节点对工资性收入、生产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进行全面摸底,并对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达标情况进行走访询问,保证核查数据的准确性。并将入户核查数据及时无误的录入了xx省大数据平台。同时按照镇党委、镇政府的决策部署,工作站指导各村、有关帮扶工作人员顺利完成了今年12户贫困户的脱贫任务;按时指导八个村完成了脱贫攻坚回头看工作和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工作,重点核查了贫困户的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和3+1冲刺清零、3+3冲刺清零行动任务,指导四个贫困村遴选出12名致富带头人,并配合县上完成了外出观摩学习,培育效果明显。两项制度衔接有效保障。
(二)截止目前,涉及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的3类10项27条问题和自查自纠的5条问题,现已全部整改到位;涉及国家成效考核反馈问题23个,达到对账销号23个;涉及国务院督查组反馈问题14个,已整改完成14个;涉及省委第七巡视组反馈的6方面12类19条问题,现已全部整改到位;涉及省委主要领导部署的12项重点工作认领10条具体问题,已建立问题台账,正在整改落实中;涉及州委第四巡察组反馈的7大类21个方面41个问题现已全部整改到位;涉及第三方评估反馈的八个方面24个问题,现已全面完成整改工作。12月底完成了一并整改的扎古录镇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xx年脱贫攻坚督查反馈问题整改清单、扎古录镇国务院扶贫办脱贫攻坚调研多反馈意见整改任务清单、扎古录镇贯彻落实省人大调研组七个方面的问题清单、xx省xx县20xx年贫困县退出抽查第三方实地评估报告反馈问题的整改,切实做到了清零见底。
(三)今年重点加强了扶贫数据质量提升工作,将数据质量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来开展,每周通过精准扶贫大数据对象监管、国扶办自定义条件查询、贫困户花名册导出三中方式进行进行经常性修正,保证了数据质量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四、加强自身修养,严于律己,清正廉洁
首先是强化宗旨意识,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觉遵守中央关于洁从政的有关规定,经得起考验,守得住底线的原则,洁身自好,严守工作纪律和工作制度,做到了无条件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让群众感受到了党的各项惠民扶贫政策的温暖和公平,群众对扶贫政策的满意度明显增强。
五、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个人学习党的扶贫方针、政策不够全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工作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在今后工作中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到镇政府巩固脱贫成果保持持续稳定脱贫的奋斗目标上来,在新的一年扶贫开发的各项工作中,对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推进我镇扶贫工作迈上新台阶,为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作出不懈努力和应有的成就,不辜负全镇人民的重托,为我镇扶贫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_年4月11日至4月22日,我很荣幸参加我县今年的在职干部全员培训,这是我入编以来第一次参加培训,感到非常激动。通过党校领导、专家教授的精彩授课,本人受益匪浅,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进步,也有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想。
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发展,实施乡村振兴,对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意义重大。
13亿多中国人中,有着近10亿农民,农村成为了中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关系“幸福百姓”获得感的提升,关涉“美丽乡村”愿景的实现,关乎“乡土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但随着社会变革的急剧转型,三农问题成为了我们心头难以放下的牵挂。“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乡村振兴已刻不容缓,而只有让人们愿意回、回得去、留得下,乡村振兴方有希望。
乡村振兴,我认为农民必须富,让人们愿意回。乡村若是“梧桐树”,便会引来乡贤游子们这些“金凤凰”,正所谓“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乡村的振兴发展的对“城归”的引力第一要义就植根于农民生活的富足,从产业发展、社会保障、就业创业、社会治安、养老方面成为农民最为关心最为迫切的问题,只有为农民生活奠定坚实的生活保障,方才能调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农民工返乡,又能够不断促进广袤乡镇百业兴旺,以创业促就业、增收入,从而打开了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乃至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从而又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有力助推器。
乡村振兴,我认为农村必须美,让人们回得去。农村是农民的家,每个人都期望自己的家能够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改变农村环境,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还农村以“松月夜生凉,风泉满清听”的随意而居是游子们的虔诚向往。而当农药化肥的使用污染了块块土地;当生活垃圾玷污了弯弯清泉;当秸秆焚烧污浊了朗朗晴空,乡村的土壤、水体、大气的污染直接影响菜篮子、米袋子和水缸子的安全,何谈夯实返乡回归之基?失去了乡村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质、安全的食品,乡村振兴就失去了游子们的青睐,就失去了永续利用的战略资源,何谈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建设才是乡村振兴的依托。
乡村振兴,我认为农业必须强,让人们留得下。兴业致富是许多人逐梦的源动力,而守业安居则是广大农业经营者的定心丸。乡村留得住人才是乡村持续振兴发展的应有之义,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则是让“城归”留下创业守业的必由之路。当农业搭上“旅游+”的快车,乡村旅游便为乡村提供了“重塑”与“再生”的机会。随着旅游需求的多元,宁静致远,田园丹青的乡村旅游因其特有的魅力成为人们新的选择,尤其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经济迈入新常态、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将会有更大作为、更大担当,方能不断填充着乡村振兴的底色。
缘木求鱼不可取,竭泽而渔不可行。全民期待“美丽乡村”的今天,用富民之美给村民一个富足的生活条件,用生态之美给游子一个身心休憩的家园,用强业之美给城归一个勃勃发展的生机,只有走上富民、村美、强业的多赢之路,才会实现乡村宜居安康的振兴之梦。
5月9日省国土资源厅出台了《关于发挥国土资源支撑保障作用促进乡村振兴的意见》(鲁国土资发[20_]8号)明确提出,“深度调研诸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打造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启动了我市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工作。省国土资源厅已将诸城市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项目上报自然资源部争取作为全国试点。
一、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项目内容
围绕服务“三农”和“五个振兴”,以生产园区、生活社区、生态景区“三区”共建共享为路径,发挥地理信息数据服务作用,通过“一个库、一个平台、多个应用”建设,形成乡村振兴“一张图”,助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诸城模式”升级版。主要内容是:
一是更新我市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整合我市涉及乡村振兴的专题数据,形成乡村振兴“一张图”综合数据库。
二是建立乡村振兴“一张图”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三是聚焦乡村振兴“五个振兴”开展典型应用示范。聚焦产业振兴,开发生产园区信息服务系统和惠农信息服务“一点通”;
聚焦生态振兴,开发自然资源与生态景区信息服务系统;
聚焦文化振兴,开发美丽乡村文化旅游信息服务“一点通”;
聚焦人才振兴,开发乡村人才信息服务“一点通”;
聚焦组织振兴,开发生活社区信息服务“一点通”和提升对接我市党务管理信息服务系统。
二、前期工作开展情况
省国土资源厅领导专家先后来我市进行了五次调研,广泛征求镇街(园区)、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及社区群众意见,不断丰富完善诸城市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总体设计方案,使其更加切合诸城市实际,突出诸城特点。
8月29日下午省厅测绘处曲伟刚处长带队,来我市进行了建设内容深度对接,会议梳理核实了各部门单位数据清单83项,增加了社区、景区、园区“三区共建”和“诸城模式”内容,增加了208个社区全景影像制作。第二天又分三组展开调研,一组召集社区办、农业局、经管局等单位详细调研数据提供、内容采集和系统建设等问题。另两组深入南湖区、龙都、枳沟三镇街(园区),走进社区,同社区干部、群众及田园综合体企业等面对面交流,补充完善了总体设计方案。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我市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桑书记、刘市长多次听取工作情况汇报,提出了指导意见。成立了刘市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国土局。近日,市政府又专门组建了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工作班子,承担部门单位工作协调,参与“一张图”建设。所有参与的部门单位及镇街(园区)都落实了一名科长或分管领导作为工作联系人,建立了微信工作群。其中智慧办、农业、畜牧、人社、文广新、旅游、国土七个部门抽调专人集中办公,全程参与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工作,办公地点在国土局。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尽快完成项目立项、招标。目前,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需市政府批准项目实施,采取单一来源采购技术服务,项目总预算1750万元,建议尽快落实立项招标,批复拨付项目配套资金。
二是每周与省国土厅对接一次,汇报工作进展,接受省厅指导,加强协调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列出推进时间表,落实责任人,实行挂图作战。近期主要加快完成数据梳理表提报,对接省国土厅推进7个示范应用系统技术设计。
20_年县交通运输局着力提升农村交通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将今年来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夯实乡村振兴交通基础。今年投资8061.2万元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19个69.861公里;投资1684万元实施完成20个农村公路村道安全防护工程66.038公里;投资1749万元实施17座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工程。
(二)健全农村公路管理机制,筑牢农村公路制度保障。一是研究出台《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歙县深化农村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提升农村公路管护水平。二是持续深入推进路长制督导考评,压实乡镇路长制管理主体责任,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管护水平。三是加强乡村道路专管员培训,明确要求,做好农村公路巡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处理,确保公路安全、畅通。
(三)提升农村公路安全管护水平,保障农民群众出行安全。今年投资1806万元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工程11个83.16公里。推进农村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农村公路畅安舒美目标,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四)完善运输服务网络,畅通农村地区客货运。采用建制村通公交、通日班车、周班车、网络预约响应式客车的方式大力巩固建制村通客车成果,进一步完善建制村通客车运营补贴机制和考核办法,加大建制村通客车相关政策的宣传,夯实建制村通客车工作基础,确保建制村通客车开的通、留得住、有效益。目前,全县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
(五)调整帮扶干部,大力支持定点帮扶工作。选派3名基层经验丰富的干部,分别驻杞梓里镇五春村、长陔乡韶坑村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参与做好村委换届选举、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及时调整脱贫户帮扶人,落实“四个不摘”政策,巩固脱贫成果。
二、亮点特色
结合“交通+”融合发展的思路,以项目为抓手,推动农村交通与景区景点、特色旅游等融合发展,增强农村交通服务供给。一是提升农村路网支撑产业和旅游发展的能力。国庆前夕,交通部门全力推进街口大桥和徽州天路建设进度,改善徽州天路路域环境,出新农村公路标线、完善道路指示牌和标志牌,为全域旅游发挥积极作用,为徽州天路开路节的成功举办贡献交通力量。二是出行瓶颈、全面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质量。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契机,深入调查,制定方案,积极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建立完善的班线退出补偿、成本核定、票制票价等方面政策体系,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出行服务。今年来,开通了屯溪至石门、屯溪至王村的公交线路。按照“先易后难、成熟一条、开通一条”的原则,完成了上丰、许村、坑口、岩源、前村、大脉坞等6条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工作。正在推进歙县至黄村公交线路前期改造工作。
自20--年4月初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以来,下敖村两委严格把握文件精神,依照我村实际情况,从我村的长远利益出发,以构建“清洁下敖”为目标,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作为重要抓手,切实改善村容村貌,力求把该村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充满活力的和谐村庄。
一、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认识
村两委班子高度重视“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将该项工作作为20--年度重点工作,多次召开村两委班子、村民代表和包村单位动员会各项工作的开展,成立了由村委会主任为组长的清洁乡村理事会,选取村支两委成员、部分党员、村民代表和威望较高的群众为理事会成员。同时,领导小组成员深入村民家中,进村入户宣传“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相关内容,使群众对“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的认识逐渐达成了一致,激发了广大村民对“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的工作热情。
二、强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长期以来,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和农民的环境意识淡薄,居住环境不讲究、生活卫生不注意等陋习根深蒂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不仅是对农村环境卫生的整治,更是对农村落后陋习改变。为此,我村坚持把宣传工作作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的先导工程来抓,充分利用村民代表、党员会议,村级网页,宣传栏等有效载体,对“美丽广西,清洁乡村”工作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
三、加大投入,改善村容村貌
下敖村积极拓宽思路,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建成一个垃圾池,拟增建垃圾池8个;购置垃圾桶、垃圾车等清洁设备;聘请专人负责清倒垃圾,不定期对路面进行保洁;清理沟渠、塘坝的淤泥,消灭卫生死角等。
四、完善机制,形成长效管理
下敖村着眼于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切实巩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并努力向常效管理迈进。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党员会议,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通过多次民主讨论和修改,制定《下敖村村规民约》、《下敖村门前三包责任书》、《下敖村在外工作和经商人员捐款倡议》和《清洁乡村理事会》等管理考核机制,从制度、措施、工作方法等方面加强管理。建立督查机制,一方面是村民督查,一方面是村里老党员、老干部的督查,如有群众反映环卫工作不到位的,调查核实后要追求相关人员责任,并与工资奖金挂钩。定期组织人员开展监督活动,督促整改,确保“清洁乡村、美化家园”活动取得实效。
20_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衣、食、住、行”构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脱贫攻坚是关系着群众生活与发展的头等大事,这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场“持久战”,我们必须提高认识、正确对待,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共同目标。
脱贫攻坚的关键在“脱”。我们要确保贫困群众真“脱”贫,而不是“数字脱贫”“政绩脱贫”,我们也要防止“脱贫”变成“托贫”或者“拖贫”,所谓的“托贫”言下之意不是真正的贫困群众;而“拖贫”的意思就是说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导致贫困群众无法真正实现“脱贫”。为了杜绝“托贫”或“拖贫”现象的产生,一方面“精准扶贫”我们应该确保扶贫政策落实到位、精准到人、精准到户,从而真正达到“应保尽保、应帮尽帮、破除穷根”的目的,也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来自于国家的温暖,来自于组织的关爱;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切实解决好贫困群众的扶贫农蓄牧产品滞销的问题,组织好产销对接,充分利用互联网等销售渠道,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买卖难的问题,让群众生活更舒心、生产更放心。
脱贫攻坚的难点在“攻”。常言有道:“创业容易守业难”,创业既是如此,工作亦是如此。帮助群众实现“脱贫”容易,难的是如何确保已经脱贫的群众不会因为生产和发展的问题再重新返贫。我们应该立足根本看问题,立足实际谋发展。一方面我们可以借助政策的扶持让群众从种养殖业中得到长久的发展;一方面我们可以鼓励当地的致富能手、创业达人凭借自身优势,带领普通群众成立专业合作社从而实现共同的发展致富奔小康;再者也可以充分发挥当地工厂企业的作用,鼓励帮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长期稳定的就业,从而减少劳动力的输出,减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产生。俗语有云:“致富脱贫任务艰,帮扶蹲点勇争先。远家离子多劳苦,鲜艳党徽耀眼前”,攻坚的“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我们应该一鼓作气、坚持不懈,以“不破楼兰终不还”之势坚决彻底打赢“攻坚战”。
脱贫攻坚的重点在“持”。俗话说得好:“行百里者半九十”,如今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可愈是接近成功就愈困难,我们越要坚持到最后。我们应该学会借助前期所取得的阶段性胜利这股势气,继续乘势而上、乘胜追击,力求做到战役不胜我们不休;我们也应该学会锁定目标、瞄准方向、直击靶心,力求做到精准定位、“箭”无虚发;我们还应该学会坚定信念、增强意识、树牢思想,力求做到实施有效、行之有果。我们应该把准方向,确保少走甚至不走弯路;我们也应该管好大局,做好长远规划;我们还应该有效落实,确保实施到位。古诗有云:“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我们持之以恒,这场脱贫攻坚战役我们必胜;带领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将是指日可待。
心中有梦想,脚下就有力量,脚下有力量,肩上就有担当。我们党是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让我们继续传承与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在困难中前进、在砥砺中前行;让我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夯实的基础。
一、目前开展情况
(一)结合职能,打赢大气攻坚战役
1.餐饮油烟专项治理。20_年5月起,由县城管局牵头,在县城建成区开展为期2月的餐饮服务单位油烟和露天烧烤专项整治。历时3个月,至20_年8月底,县城区332家餐饮服务单位和烧烤店已全部完成整治。并顺利通过验收。
2.露天禁烧督查。我局重点加强对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以及周边乡镇等露天焚烧落叶、杂草、垃圾行为的巡查,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从20_年7月起,截至目前,共发现并处理近10起露天焚烧落叶、垃圾的行为。
3.坚持扬尘治理。从20_年10月起,根据大气污染应急预案要求,我局洒水车坚持对县城区主要街道进行全天候不间断的冲洗,人休息车不休息,全面提升主次道路保洁水平。
(二)狠抓落实,加强农村垃圾治理
为有效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按照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乡)转运、县处理”模式,由县城管局牵头指导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
1.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20_年,指导全县各乡镇制定《村规民约》,与村民签订《环境卫生三包责任书》;
制定村、组垃圾池建设参考标准,并指导乡镇规划选址。县政府投入386万元加大农村垃圾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县新建、改建农村生活垃圾池3700多个;
采购后压式垃圾运输车1辆、转运站配套转运车1辆、箱体可卸式垃圾收集车12辆。目前,全县27个乡镇生活垃圾全部运往乐山垃圾场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20_年和20_年,县城管局争取省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资金共计440万元,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对我县研城镇宋高山村、周坡镇周坡村等45个行政村的垃圾收集设备设施进行了再完善。
20_年,按省、市、县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计划分两批在我县周坡等乡镇修建垃圾压缩转运站。
20_年,由县城管局牵头,投资约1500万元,建成周坡、竹园、马踏和研经等4座乡镇垃圾压缩转运站,并于20_年投入运行。
2.扎实开展存量垃圾治理工作。20_年5月,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做好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工作的要求,我局代拟了《_县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治理方案》,会同县住建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局在各乡(镇)自查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核查。经查,我县有500立方以上的存量垃圾6处,涉及5个乡镇,主要分布在研城镇、马踏镇、三教乡、高凤乡和宝五乡,总量35万吨。我局先后邀请上海昊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桑德新环卫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四川中都设计院等专业治理公司现场勘察,拟定治理方案。经反复对比,拟采用四川中都设计院提出的“采取用0.5cm以上的土工膜覆盖,再加盖50cm的土覆盖,种植草等防渗透处理”方案对全县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进行治理。20_年8月,我局向县政府上报了《关于治理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相关事项的请示》,9月份,县政府批复同意“采取用0.5cm以上的土工膜覆盖,再加盖50cm的土覆盖,种植草等防渗透处理”方案对全县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进行治理。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经发改局立项,并完成测绘工作,正在进行设计和地勘。
目前,我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32%;农村垃圾有效治理率达50%。
(三)常态治理,落实河道专项保洁。
主要采用竹杆、鱼网等工具设置拦截网、人工清理等方式,实行全天轮流打捞保洁作业,对茫溪河县城区段河道进行保洁,确保河道整洁。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1.继续加强油烟管控,加大巡查力度,督促商家使用油烟净化器。
2.加大洒水降尘力度,尤其在重污染天气,严格按要求实施洒水降尘频次。
3.配合做好露天禁烧工作巡查。
4.扎实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工作。20_年,在千佛镇、东林镇、王村镇和大佛乡等乡镇修建垃圾压缩转运站。届时,我县27个乡镇的农村生活垃圾可就近运往附近的垃圾压缩转运站进行无害化处理,进一步提高我县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根据《_县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20_年,我县乡镇每个村完善一个再生资源回收点,3至5户有分类垃圾池,每个村建一个垃圾转运屋。县城区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
20_年,在完善45个村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基础上,再争取省农村垃圾污水治理资金,力争到x年,每个村完善垃圾收运设施设备,建4个垃圾中转站,实现90%以上的农村垃圾到达有效治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
我乡自开展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以来,精心部署,认真按照上级文件要求进行美好乡村建设,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成立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组,扎实做好美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
为扎实做好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乡成立了以李大庆为组长,张云清、李敏芳为副组长的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组,从全乡抽调精干人员,集体办公,扎实开展美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同时对各村两委成员、各村村民代表进行集中平培训,让其深入了解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建设方式方法,为我乡美好乡村建设积极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二)、认真做好三个自然村美好乡村建设工作
今年我乡共有三个美好乡村自然村建设项目,分别为富溪行政村塘下自然村垃圾收集点建设项目、桃溪行政村庄坑坞自然村与太塘行政村下村自然村健身活动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6.428万元,这三个自然村自开展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以来,乡村两级干部密切配合,严格按照美好乡村自然村建设标准进行建设,目前富溪塘下自然村垃圾收集点建设项目已经完工,太塘下村自然村和桃溪庄坑坞自然村农民建设活动场地建设项目也已开工建设,预计十二月底能够投入使用。
(三)、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培育良好的乡风民风
自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我乡积极培育乡风民风,首先是加强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在每年正月组织一次舞龙大会,传承与发扬富溪滚龙、板龙文化,第二是引导群众开展健康的娱乐休闲方式,结合“美好生活跳起来”活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目前人数已达230余人,其中富溪村舞蹈队多次到市区进行广场舞表演,并被日报发表报道。
(四)、精心谋划,做好20--年美好乡村中心村建设申报工作
按照上级文件要求,我乡对全乡七个行政村进行摸排,并找各村书记、主任了解情况,走访各村群众,深入了解他们的建设意愿。经过摸排和走访,决定将村、富溪村、太塘村三个中心村进行申报,并利用这次机会,更加深入的对美好乡村建设的意义进行了宣传,为下步进行美好乡村中心村建设奠定了一个基础。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自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我乡积极探索,现将有关主要做法与成效汇报如下:
(一)、加强宣传,引领群众共建美好乡村
自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我乡多次进行宣传活动,首先是对各村两委和村民代表进行培训,让其深入了解美好乡村建设的意义以及具体的工作方式、方法;第二是利用农民工返乡过节等有利时机进门入户开展美好乡村建设宣传,提高当地群众对美好乡村的认识度与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
(二)、深入开展“美家园、清垃圾”活动,保护当地环境与村容村貌
今年以来我乡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美家园,清垃圾”活动,集中对我乡主要干道、佩琅河沿线进行垃圾环境整治,在活动中各村始终将党员干部放在第一线,宣传引导群众不乱丢垃圾,保护当地环境与村容村貌整洁,在活动开展后,各村垃圾乱丢现象有了一个明显的改观,群众保护环境意识也得到了很好的增强。
(三)、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当地群众收入水平
为培育与发展优势农业产业,我乡积极探索,调整结构,引导农民合理种植农作物,如将取水困难的水稻田改种为甘蔗,如此一来不仅解决了引水的问题,也增加也当地群众的.收入。为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群众收入,我乡在郑湾村投资新建笋干加工厂一座,目前厂房已完工,机械设备也在安装调试阶段,预计明年初能够投产。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乡在美好乡村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其它开展得好的乡镇相比仍有不少的差距,现将现阶段主要的存在问题汇报如下:
(一)、群众对美好乡村建设认识度还不够
在进行美好乡村建设宣传过程中,发现各村群众对美好乡村建设认识度不高,认为美好乡村只是对中心村进行建设,加之我乡今年没有中心村建设任务,群众反映意见较大,下步我乡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参与意识,共同建设美好乡村。
(二)、乡、村两级资金有限,不能有力开展美好乡村建设
由于我乡财政薄弱,对于美好乡村建设我乡只能集中于点的建设,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不能全面摊开,下步我乡也将积极向上争取建设资金,同时进行资金整合,加大美好乡村建设力度,争取早日建成美好乡村。
四、下步工作谋划
(一)、继续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
美好乡村建设是一项全民工程,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让其了解美好乡村建设各个方面,为下步我乡美好乡村建设奠定一个扎实的群众基础。
(二)、继续开展环境风貌整治工作,提高当地村容村貌
继续开展环境风貌整治工作,发动群众,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做到垃圾不乱扔,提高当地村容村貌与环境整洁。
(三)、按照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做好20--年项目谋划工作
组织乡财政、农经、水利等部门,按照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做好20--年项目谋划工作,对于群众要求迫切的项目,优先进行考虑,同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我镇在区委、区府坚强领导下,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把我镇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坚持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立足镇情,精准发力,全力推进“经济、生态、人文、幸福”四个高坪特色乡镇创建,现将该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围绕五个方面,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五位一体”的全面振兴,我镇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成立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江洪同志任组长,镇长欧建、人大主席江振声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在农办负责乡村振兴日常工作。确保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各项重点任务落实。
(一)抓特色产业发展。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不断发展壮大优势产业。
1.产业布局不断完善,把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全力推进玄顶村花椒基地1400亩、瓦店村中药材基地500亩、高峰村李子园300亩、月台村和冒咕村粮油基地500亩、冒咕村柑橘和桃子等水果300亩以及新兴村竹鼠生态养殖。
2.多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实施“三变”改革,实现青山绿水为金山银山,冒咕村在20_年被评为“三变”试点村、市“绿色新村”,实现生态优美、农户增收,推进冒咕村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提质增效;
成立冒咕村、高峰村综合服务社,实现了农业、服务业的融合;
“小川东道”提档升级,投入资金100余万元,新修文化墙2堵,休闲亭、茶铺、商铺等4个,修复古道石板20__米,安装移动公厕3座。沿途栽植行道树、风景树、果树等树苗8000株,形成集采摘、休闲、娱乐、饮食于一体的乡村游发展典范。
3.耕地利用效益提升,实施水稻全程社会化服务200亩,水稻保险500亩,全镇家庭农场及专业合作社达到26个,其中区级龙头企业1个,农业经营主体69个。
4.加速生态建设,20_年全镇在原森林覆盖率48%的基础上新增退耕还林20_年2800亩,20_年2150亩、农村“四旁”植树800亩、农田林网和特色经济林新造250亩、农田林网和特色经济林改造400亩。共实施营造林6400亩,目前森林覆盖率达56.6%。生态河长制工作有序进行,狠抓了污染源清理、入河排污口普查活动,开展工业、生活、农业农村面源、河道内源“四大”污染集中整治,制定了一河一策,责任明确,治理到位。
(二)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1.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工程,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协助开展大安公路高坪段9公里、瓦莫路5.3公里、茨玄路7公里、升级改造。推动新建和升级改造灌火路、堰黄路、李白路和天唐路“农村四好公路”12公里。
2.加强农村水利建设。位于新兴村的重点水源建设工程麻柳冲小一型水库项目已开工建设,实现自来水主管网全覆盖。为保障群众饮水安全,解决群众吃水难的问题,瓦厂沟水厂、青龙水厂现已移交鑫发集团,麻柳冲水库现已开工,瓦厂沟水厂启动户户通二期工程、青龙水厂户户通三期工程正在实施,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统筹。
3.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护机制,环保、市政、公路、河长制多部门通力合作,统一管理,避免了管理上的推诿、扯皮现象,形成了“户清扫、专人保洁、镇集中处理”的环卫模式,制定村民普遍接受和遵守的村规民约,使村庄环境管理走上规范化、长效化轨道,农村环境面貌大为改观。
4.加大镇容镇貌综合整治,乱搭乱建彩钢蓬、遮阳伞,车辆乱停乱放、摊点乱摆乱放等“顽疾”得到明显改善,修建青龙、冒咕公厕3个,统一规范天宝场店招店牌,实施天宝场农贸市场改造升级,持续推进青龙场镇农贸市场、停车场、文化广场和休闲步道建设。新添置路灯89盏,安装公路沿线栅栏5.6公里,确保场镇干净整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
5.农村综合环境明显改善。新修泥结路4公里、便民路4公里、实施玄顶村产业路3.5公里,推进冒咕村“美丽乡村”、“绿色新村”建设,实施高峰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
(三)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加大了招商引资,不断培育壮大超市、商贸等协同发展,着力繁荣城乡市场。
2.加大农贸市场基础建设和污染整治;
3.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发展邮政、中通、顺丰等物流站点3家。
4.实现电商、金融、超市“三进村”,成立电子商务便民点8个,打造市级电商2个。在确保市场秩序稳定、规范有序前提下,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
(四)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1.大力推进精准脱贫工作,今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48户、437人,实施危房改造C级12户、D级57户,投入扶贫资金86余万元,解决85户建卡贫困户的四配套问题。
2.农业惠民资金、社会福利资金精准落实到人到户,民生救助资金,应救必救,应保尽保。农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248余万元,水库移民直补资金8余万元,生态效益、退耕还林资金254.8余万元。发放城乡低保金335余万元,残疾补贴、临时救助、特困供养救金67余万元,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抚恤金150余万元,合作医疗保险参保11652人。
3.农村承包地确权工作正在顺利实施中,依法依规、化解矛盾纠纷,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度,现已完成前期指界、勘验、绘图工作。
4.强化扶持引导,现有家庭农场10个、专业合作社16个。
(五)生态美村建设开始启动建设。
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不断完善农村水电气路讯房等设施升级改造,今年在全镇投放837户卫生厕所指标,统一免费实施,引导农民开展公厕革命,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社投放、村收集、镇转运。持续开展退耕还林和国土绿化行动,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实施村级公路沿线植树造林,现我镇的冒咕村评为市级绿色新村,切实筑牢生态屏障。
二、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1.市政、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2.贫困面大,因病因残因智贫困人口多,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产业弱、人才缺。
3.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面广、管理人员少,设备设施简陋,需进一步加大投入。
4.出台奖励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人才和资金投入到乡村振兴中来。
5.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大户的带头辐射作用有待提高。
炎炎七月至,瓜果飘香时。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温度不断升高,夏季水果大量上市,菏泽市开发区佃户屯街道张堂社区金河岸葡萄生态园的“阳光玫瑰”在当地村民的期盼中迎来了挂果期。放眼望去,一串串葡萄青翠欲滴、颗粒饱满,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晶莹剔透的光芒。
“园区共占地600亩,其中葡萄种植面积500亩,全部采取大棚种植。看目前长势,中秋节前就能上市,今年应该能卖个好价钱。” 该园区负责人葛保立笑着告诉记者,今年大棚里种植的葡萄品种主要是“阳光玫瑰”,不仅果肉鲜脆多汁、糖度高、香气浓郁,而且容易运输和存储。目前,该葡萄品种市场供不应求,葡萄还没成熟就已经全部预定了出去。
葡萄不愁销路,工人干劲十足。几十名工人在田间地头为葡萄修枝、剪叶、绑枝、疏果。虎头李村村民邵广根从建大棚开始就在园区内干活,已有7年时间,葡萄管理的各项技术已非常娴熟,并获得了可观的务工收入。“比起以前单靠种地,家庭收入提高了不少,生活越来越好了。”邵广根说。
近年来,张堂社区以采摘、周末游发展葡萄产业,依托周边成熟庄园,将葡萄产业与生态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等结合,积极探索“葡萄产业+N”的新业态发展模式,打造百亩葡萄观光园,发展采摘旅游,有力地促进了葡萄产业由“量”到“质”的转变。
“葡萄园自从成立后,社区居民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家门口就能上班,不用外出务工了,不仅有土地流转租金,还能在这儿打工,等于拿了‘双份工资’。”村民彭素云说。
良好的市场前景,不仅为企业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极大地带动了农民增收。流转土地种植葡萄,不仅解决了周边村300余人的就业问题,同时还为社区增加了集体收益。
张堂社区党支部书记杨端印表示,经过近几年经验的总结,葡萄产业不断转型发展,在张堂社区党支部的带头引领和积极推动下,调整产业布局和发展多元化产品种植,为今后发展旅游经济打下了更好的基础。下一步,社区将结合实际,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群众种植效益高、便于管理的葡萄品种,逐步实现全社区葡萄产业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具体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全镇人民的齐心努力下,我镇农村清洁工程以农村垃圾整治为突破口,把村镇建设与村容村貌整治紧密结合起来,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前一段时间的整治,我镇的农村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邓襄镇下辖21个行政村,全镇总人口42600人。在农村清洁整治过程中发现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有:群众卫生意识淡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薄弱,经费不足,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不高,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环境质量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二、主要做法与进展情况
我镇以公路沿线的-10个村为重点整治面,全面开展农村清洁工程工作,让农民得到了实惠,看到了希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主要做法是:镇上成立了清洁工程领导小组,落实工作责任。工作中坚持领导包抓责任制,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时,要求各村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层层落实领导目标责任制,做到人人有压力,人人挑重担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同时,加强领导,增强上
下沟通,上下联动共同整治。为了夯实责任,镇上明确要求村支部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靠上抓,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找准突出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整治工作的进度和质量。镇上先后出台了《邓襄镇乡村清洁工程实施方案》等5个规范性文件,把清洁工程分为集中整治和综合整治两个阶段来抓,重点整治主要街道和过境公路沿线环境卫生,彻底清除各类垃圾、路边侵种,乱搭乱建乱堆放等现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部署清洁工程整治工作,制定环境卫生整治的村规民约和卫生管理公约,采取制度形式把清洁工程整治落实到实处。
在镇村全体干部的努力下,我们不断加大对农村清洁工程的投入,重新整修道路12公里,铲除道路两边杂草12000平方,道路绿化25000米,种植绿化树35000棵,清运垃圾1480立方,粉饰房屋210间共75户面积480平方米,砌护花墙1200米,安装实用美观的路灯80盏,建设垃圾中转站1座,建成垃圾池78个,改建新厕所458座,安放了垃圾筒10个。这一活动的开展,使全镇各村面貌得到较大改观。实施集镇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加快邓襄镇综合市场开发建设步伐,现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全力提升了对外形象,从根本上了解决本地群众情愿进城、不愿上街的问题。
三、大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召开各种动员会议、座谈会,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创
建文明卫生村活动,编写宣传材料、刷写固定标语等大力宣传,努力营造全党动员、全民动手,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采用海报、简讯、标语等形式进行宣传发动,营造浓厚的整治氛围。教育群众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遵守卫生管理、门前三包、自觉做好房前屋后的环境清洁和绿化美化建设,形成“人人爱卫生、爱家园”的良好氛围。鼓励群众对垃圾中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回收,积极使用农家肥。要大力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及时宣传、推广一批好的典型,对工作不力的要进行曝光批评。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要加强领导,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层层建立工作责任制,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村委会按照“一事一议”的要求,组织村民进行村庄垃圾整治,建立垃圾清运保洁制度,制定实施村庄垃圾整治的村规民约,设置垃圾收集点,负责专业保洁员队伍的建立,负责本村范围内的垃圾收集清运和公共区域保洁。
五、强化考评督查,确保整治实效
农村清洁工程必须实行目标责任制,要层层建立年度目标责任制和督促、协调工作机制,强化领导责任制的落实,整治成效的考评要纳入年终统一考核内容,作为评先、评优和奖励的依据。要求各村委会每月定时或不定时自查,建立月报制度。镇建立抽查及定时检查办法,实行动态管理制度。考评好的给予表扬奖励,
达到“清洁工程示范村”标准的,经验收合格,将给予一定资金奖励,并予以表彰。对整治不力的村委会将予通报批评并不得参加年度评优评先,并对主要责任人进行效能警告。
六、加强协作,齐抓共管
农村清洁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村镇各党员、干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整合力量,把我镇农村清洁工作当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来抓。把农村清洁工程与新农村建设、农村公路工程、水利工程、造福工程、旧村整治、创建文明村镇、最美乡村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整体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
以深化基层民主管理为主线,以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自治组织为重点,统筹推进基层政权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制度和组织基础,民政局联系民生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纽带,肩负着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发展农村基层民主、落实基本民生保障等重要职能任务,必须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奋勇当先、积极作为,切实履行好职责与使命,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贡献力量,现就我局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做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正。
一、积极推动乡村治理体制机制创新。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我局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推动乡镇管理体制改革、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等各项任务落实,扎实推进乡镇政府服务能力提升;建立和完善以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各种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农村组织体系,突出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落实党的政策、领导基层治理、带领农民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着力提高农村基本民生保障水平。
保护和改善民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也是职责所系。我局全力落实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任务,进一步提高困难群众保障水平。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强化脱贫攻坚低保兜底保障作用,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通过完善制度、提高水平、加强衔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逐渐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确保不低于国家现行扶贫标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落一户、不落一人。积极推进社会救助创新发展,探索构建困难群体分类救助、急难问题综合救助的梯次救助模式。探索建立贫困状况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加强低保、医疗、教育等救助政策统筹,健全社会救助的工作协调、信息核对、受理办理、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等机制,“兜牢”民生底线。
三、切实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加快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优化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布局,推进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示范点建设;提高农村残疾人社会福利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建立动态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机制,鼓励社会专业康复机构、支持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入农村社区,开展残疾人医疗康复活动;鼓励和引导专业社会组织进入农村社区开展精神障碍康复工作;推进农村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持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精准关爱行动,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以及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推进殡葬管理和服务工作,推动乡村文明、移风易俗,促进乡村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