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工作计划(推荐14篇)

年级语文上册工作计划(通用14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刻认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树立教育观念,努力培养和提高人的语文素质。积极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培养学生自我育和终身教育的意识。语文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了语文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思想水平文化修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为培养适合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新人而努力奋斗!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七个单元。七个单元中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前面五个单元是现代文章,一是后两个单元都是文言文。每个单元都注重了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本册入选的课文大多是洋溢时代气息、跃动着生命活力的文质兼美的新课文。只要很好的引导,学生一定会感兴趣。

三、根据课改精神与语文教学的方向的把握,我初步拟定本学期的目标

1、思想品德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2、知识目标:了解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的'音、形、义。

3、知识能力目标: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4、人文素质目标: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将文中感受到的有关人文素养活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

班情分析:我担任班,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一年的教学有很大程度的改观,但是还有少数人的学习积极性有待加强。

四、具体措施

1、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2、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3、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4、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精心备课,尤其是备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推广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和练习。

八年级语文上册工作计划 篇2

一、教材简析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在编排上呈现出来的是各单元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本教材分为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和附录等内容。其中阅读分为以下六个专题,即战争、爱、建筑(事物说明文)、科学(事理说明文)、古诗文、自然山水;综合性学习也有六个专题,分别是:世界何时铸箭为犁、让世界充满爱、说不尽的桥、走上辩论台、莲文化的魅力、怎样搜集资料等。该教材有以下突出特点:(1)立足学生实际(2)体现现代意识(3)弘扬人文精神(4)突出开放性(5)注重策略引导。

文言课文的编排方式是单独组元,每单元五篇,共有两个单元,课文篇数几乎增加了一倍。这个变化表明:过去一年里的文言文(含古代诗歌)教学只是“入门”的准备,而本册则是“入门”的正式启动。在这正式启动之际,应当做好以下两点:1、狠抓诵读教学,使学生读得正确,并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本单元的背诵量相当大。要求全文背诵的有《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大道之行也》、杜甫诗三首;此外,还要背诵《核舟记》第二至第四段,总计为1082字。2、倡导探究式的学习,弃绝“填鸭”,着力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能力。问题仅在于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使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收到的成效。

本册教材“附录”部分安排的语法知识是虚词,可加以适当讲解。学生需要掌握的修辞是对偶(又叫对仗),了解一点对偶知识,有助于学生学习古诗和分辨词类。《杜甫诗三首》后的练习第三题有对这种修辞手法的说明,并要求学生尝试写一些对偶句。学生只要能判断出对偶句即可。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有目的的学习、生活,将班级学习目标和自己的学习目标结合起来;

2、教会学生按照课堂教学的目标逐步解决具体的问题,即将大的目标分解为小目标,从而实现大目标的做事方法;

3、继续加强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书写、阅读和科学的解题方法;

4、教会学生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学习方法,进而根据每位同学的特点,指导其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5、教育学生懂得珍惜时间、珍惜来自父母亲人和师友的关爱,并懂得以实际行动回报,懂得感恩。

三、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通过七年级一学年的教学,从整体来看,所任教两个班级的学生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也存在如下问题:两极分化严重,而且"尾巴"较大,同学语文基础较差,成绩仍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地理解所阅读的文章内容,不敢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写文章词不达意,材料成旧,抓不住要领,对语文学习兴趣不足,学习不够主动。具体表现为:阅读不多,语感不强,书写不美,表达不清。

四、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语文水平。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8).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陪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9).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0).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1).利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锻炼能力,提高兴趣。

12).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13).组织3-4次辩论,培养思维及口头表达和语文知识的运用。

14).组织采访和调查至少一次。

15).要求写一篇小语文。

16).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

17).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

八年级语文上册工作计划 篇3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并理解“兴味、洗涤、凋谢、遏制、濒临”等词语。

2.了解散文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魅力,体会作者言简意赅的语言特色。

3.通过朗读课文,品味文中字里行间所传达的真诚和睿智,获得思想的启迪。

4.领略两位作者对生命和人生深刻的见解,让学生们学会珍惜生命,做一个有追求的人。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散文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魅力,体会作者言简意赅的语言特色。

2.通过朗读课文,品味文中字里行间所传达的真诚和睿智,获得思想的启迪。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预习:

1.作者介绍

严文井(1915—20__),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曾在北京历任《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近作》《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

伯特兰•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强地生活。他后来成为一位集众家于一身的伟人。

2.写作背景

《永久的生命》:本文选自《严文井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略有改动。本文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的一篇带有比喻和哲理意蕴的散文,是作者对生命的严肃认真思考的总结,充满乐观情绪。

《我为什么而活着》:本文选自《罗素自传》第一卷(商务印书馆20__年版)。胡作玄、赵慧琪译。略有改动。本文是《罗素自传》的序言,从中可看出罗素思想的全部内涵,也可以看作罗素生活的宣言书,这其实也是古今中外许多伟大人物共同的人生准则。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生命是何等精彩,人生没有唯一的答案,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我们如何来度过?下面,我们一起来倾听两位大师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看看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二、新课展开

永久的生命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文题目为“永久的生命”,如何理解?

生命虽然是短暂的,但是只要我们珍爱生命,活出价值,就能使生命变得神奇和不朽。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本文可以分为几层?每一层讲了什么?

分为三层。第一层先谈生命的易逝,欲扬先抑;第二层再谈生命的永久,正面展开;第三层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三个层次,条理清晰,章法井然。

【把握文章主旨】?

作者从生命的短暂和生命延续上,感悟到生命的快乐和威势,对生命发出由衷的赞叹。

我为什么而活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通读课文,请问答作者一生的三大追求是什么?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

【感悟精彩句子】?

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这三种感情”比作“飓风”,表现出了作者对一生中的三大追求执着坚定的信念。

【把握文章主旨】?

作者认为爱情和知识把人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对于人类苦难的同情让人把目光投向现实世界,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

三、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永久的生命

1.感受真实,说服力强。

作者在文中运用自己对生命的亲身体验,具有生活的实感,再对生命永久不朽的意义作出阐述,有很强的震撼力和说服力。

2.欲扬先抑,起伏有致。

作者在开头阐述了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见解,随后对生命充满乐观的看法,生命能够不绝地创造新的生命。如此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我为什么而活着

1.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阐明自己活着的理由。作者认为,他活着的三个理由或三个目标是:第一,对爱情的渴望;第二,对知识的追求;第三,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分层阐述,条理清晰。

2.用词准确,饱含深情。

例如,作者用“纯洁”“强烈”两个词来形容以上这三种感情,它们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请试着设计一下你的人生旅途,以“我少年时期的追求是什么?中年时期的追求是什么?老年时期的追求是什么?”为题,写一篇随笔。

八年级语文上册工作计划 篇4

一、教学目标、任务和教学要求。

1、基础知识方面的目标:

让学生了解消息、通讯、抒情诗等文学体裁,能够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具体意思,了解短语及短语的类型。继续积累生词,能够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对于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下定义等说明方法继续学习。

2、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

根据上下文,体会语句中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弄清文章共写了几件事,哪件事写的详,哪件事写的略。事件之间有何联系。学会欣赏诗歌,体会诗歌中丰富多彩想象,优美的意境,真挚的感情。继续提高自己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写作能力,这一册继续练习写记叙文,能够写出一篇富于真情实感,语言生动,语句优美,且富有一定写作技巧的完整的记叙文。

3、思想教育方面的要求。

通过本册的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学会欣赏美,体会事物中蕴含着的哲理,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并且通过投影仪,微机、录像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创新意识。

从课堂到课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上,在听好课的同时,利用一切机会大胆发言,这对于听好课具有积极作用。实践证明,“插嘴”似乎使课堂秩序显得乱,但却能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活跃了课堂,另外,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外,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多搞摘抄札记,多背诵精美的片断,有条件的时候让他们观看幻灯片,录像和多媒体。

5、学习方法指导。

学会预习,具体任务要明确,对新概念重在理解,理解不透的要记下来;初步自读提示部分的基本内容;找出书中的重点、难点和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把本课后面的练习尝试性的做一做,不会的可以记下来,等老师授课时注意听讲或提问。

课堂上分学习小组讨论自学,教师重在讲学生不明白的地方,遇有不明白的地方大胆提问。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初二四、五两班的语文教学,这些学生来源于不同的八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存在很大的差异,经过半学年来的指导和训练差距逐渐缩小。平日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辅导和各种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增强了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他们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语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1、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观察和了解,这四班五班两个班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发展不平衡,一部分优生具有较高的写作水平,他们不仅写作水平高,而且朗读能力也很高是班级中学习语文带头人,如王艺林、邢子娜、韩冰、黄文章、张小辉、钟敬梅、闫晴晴、王迪、钟振华、孟子杰、王晓芹、王文燕、杨晓龙等。但是后进生的比例也不少,约占班级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如黄敬龙、宿祥星、庄雪梅、于发成、楚金龙、宿爱顺、代仁友、马政鹏、钟友民、毛民英、黄元富、寇永祥等这些学生中有的连小学中巩固训练的汉语拼音都没有掌握,不能正确给汉字注音,如:于发成、楚金龙、宿爱顺、代仁友等;有的同学书写极差,有的写连笔,有的连基本笔画都写不好,结构安排不紧凑,如毛民英、黄元富等。还有的同学日记内容不真实,把小学中的一些命题作文又搬上来了,不是围绕一个中心来组织材料,而是记“流水帐”,没有主次,详略不当,缺少个人的一些想法、见解,文章不生动,语句不通顺。可见,抓好学生的写作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十分艰巨的任务。还有“两本”的利用也不够好,生活积累运用不经常,即使运用也是应付,根本达不到练笔的目的,阅读积累的运用也是如此,积累的内容没有经过精选,只是随便记一些没有利用价值的东西,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本人任教的是二年级四、五班语文。学生来源于原初一的六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各种能力的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新学期开始要耐心的教育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他们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尽快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2、 学生的学习态度分析

通过近几天的学习来看,大多数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认真刻苦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但从课堂上来看,学生缺乏自信心,不敢在课堂上大胆发言,课堂气氛欠活跃,这是一种不正之风,今后要帮助学生克服这一弱点。由于受学习习惯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有一部分学生的时间观念不强,表现为课下只顾玩耍,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造成“作业堆成山”局面,最后干脆不交作业了,这样长期下去会出现厌学的兆头。在作业的书写方面要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保证作业及时上交。个别学生书写潦草,对学习缺少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鼓励措施,多一份帮助,少一份挖苦,多一分鼓励,少一分批评,加强养成教育,教育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扬起知识的风帆,努力把学习搞好。

3、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语文的基础性比较强,知识点比较零碎,考试以课外阅读能力为主,因而许多同学反映学好书本知识,成绩反而不会提高。大部分同学不会学语文,机械记忆知识,学习上不讲究方法,死记硬背,对所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不强。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班中只有少数同学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套路。课外阅读能力强,语文素养高,今后教学中要好学生带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拓展课外知识面,丰富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良好的学生习惯。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内容构成

本册教材分为五个板块六个单元。这是从以往教材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且现今教材大都采用了这种模式。五个板块分别是阅读、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六个单元是指根据文章的内容或体裁把入选课文分为六个单元。

本册教材六个单元共有30篇课文,根据内容和体裁分为:一单元,关于战争题材的文章;二单元,以“爱”为主题的文章。两个单元都是记叙性文体,分别反映的是战争生活和平民生活,目的是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区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爱心;三单元,事物说明文;四单元,事理说明文。两个单元都是说明性文体,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五单元,文言文单元(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六单元,关于自然景物的文言文单元。这两个文言文单元,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的内容都有,通过学习,陶冶学生情操,丰富文化积累。本册教材共有精读课文16篇,略读课文14篇。

(二).编写的具体特点

(1)教材在编排上呈现出来的特点是各单元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在阅读方面规定的目标有:“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没有明确提出对文体方面的要求。但是文体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古人说“文无体不立”,学生不了解一点文体的知识,就等于没有掌握阅读和写作各类文章的一个把手。因此,从教学的角度,八年级的学生应该了解记叙文、说明文及议论文的基本特点与要求,并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本册教材要求学生了解两种文体:记叙文和说明文;同时相应地了解两种表达方式:记叙与说明。教师在教学时,应让学生在阅读记叙、说明类文章中认识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特点与要求,也要着眼于学生能够理解、运用,而不能仅仅提供学生一些死的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一句话,我们不是为文体而文体,而是意在帮助学生阅读和写作。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使所选文章丰富多样,以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为了便于进行比较阅读,编者有意在记叙文单元中选入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这样一篇带有论说性质的书信,在说明文单元中选入《桥之美》《说“屏”》这样带有一定说明性,但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说明文的小品文。

因为“记叙文”和“说明文”只是教学上使用的概念,所以编者在选编课文的时候,突破了旧有的束缚,大量选入文学作品。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们把文学作品作为记叙类作品的典范来对待,正是对课程标准的顺应与尊重。当然,作家并不一定在道德素质上高于普通人,但是他们的作品为人们接受和喜爱,总是表现了对真善美的肯定与追求,给读者以思想与情感上的熏陶和感染。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掘作品的内涵,体味其中深长的意蕴,而不只是让学生弄清文中的人物、事件。比如《老王》一文,人物很简单,主要就是“我”和老王,叙述的事情也不复杂,主要写在特殊时期“我”和老王互相关照(老王更多关照“我”)。事情很琐细,但我们在被那种质朴无华的感情深深地打动了的同时,也产生了多方面的思考:为什么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身上保留了更多美好的品质,并且始终不泯灭?怎样才能让每一个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就能受到一次情感上的洗礼。

(2)从八年级上册开始,文言文和白话文分编。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七年级教材出于和小学衔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考虑,文言文分量较轻,只占百分之二十;但是,要培养学生比较扎实的文言文功底,培养文言语感,必须集中学习文言文。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的学生在文言文阅读方面规定的目标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对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要达到这些目标,必须有一定的阅读量,即古人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目前对于文言文教学,大家的共识是减少烦琐的讲解;注重朗读、背诵;注意字词的迁移运用;培养文言语感。而要使这种新的教学观念见成效,学生就必须接触较多的文言诗文。当然,学习文言诗文,意在了解和吸收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对诗文中所含的应该被扬弃和否定的因素,比如《桃花源记》表现出的对乌托邦式美好社会的赞美和向往,《陋室铭》和《爱莲说》乃至《湖心亭看雪》等表现出的文人孤芳自赏式的清高等,在今天都应该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

本册教材中为课程标准推荐篇目的诗文有:《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三峡》《记承天寺夜游》《使至塞上》《游山西村》等。

(三). 教材具体内容的分析与各单元学习重点

1.教材具体内容分析

下面我按照阅读、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这五个板块来具体说明。

基本篇目。基本篇目由阅读提示、文本、研讨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这几个部分组成。有的篇目后面还附有相关的语文知识短文。如《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后,就有《关注记叙文中的议论与抒情》的语文知识的介绍;还有说明文单元中也有关于说明文文体知识的介绍。我的看法是,对知识短文,应该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与以前的教材相比,说明文已经从过去的第四册提前到了新教材的八年级上册(第三册)。阅读的量由以前的三个单元

15篇课文减少到两个单元10篇课文,并在单元设置上,把说明文单元安置在两个记叙文单元和两个文言文单元中间。与以前教材第四册前三个单元都是说明文相比,更为合理,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另一点变化是,本册教材是新教材中第一次将文言文收编在两个单元中,后面的教材也相应地编排了两个单独的文言文单元。根据以往经验,最好是将两个文言文单元提前分开进行教学,使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识记、背诵。

阅读提示。一般都给学生概括出本文的背景、故事的情节、中心意思、作者的情感价值取向等,给学生预习提供了指引和帮助。“提示”注重了人文性的特点,语言简洁生动,也是学生积累语言的一个好材料。

研讨与练习。课后的练习题目在数量上与以往教材相比减少了,但是信息量与科学性提高了很多,注意到了题目难度的层递性与可操作性。一般来说有文体知识的相关介绍、课文的重难点解析和开放的习作训练,兼顾到学生的听、说、读、写各种能力,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如《新闻两则》中,第一题就是相关的新闻体裁知识的介绍;《阿长与<山海经>》第三题就是课文相关重难点的分析;《亲爱的爸爸妈妈》的最后一题就是开放性题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谈体会。

读一读,写一写部分,是作为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失的一个部分,落实到文本的字、词、句的掌握上,因为谁都知道语文重在积累。教师究竟采用什么方式实施,要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程度的不同来区别对待。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在每个单元的后面,安排与单元相适应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这种模式贯穿整个新教材的始终。但值得一提的是,每个单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本册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仍然分“三大三小”,共六次。第一、三、五单元的是相对大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通过活动来感受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可贵,思考调查桥的历史,领略莲的文化魅力;而第二、四、六单元的是相对小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以写作为主,以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为辅,通过练笔来感悟“爱”的世界,走上辩论台,收集资料撰写小论文。

其中《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活动内容丰富,信息来源多,牵涉的问题也比较复杂,对学生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写作研究报告的能力、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以及辩证思维的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学时要注意提前安排,合理布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争取使学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全面锻炼,尝到“综合性学习”的甜头。

本册的“综合性学习”有三种呈现方式:1.整合于综合性学习活动中;2.设置在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中,是由课文生发出来的;3.以补白的形式出现。为保证课程基本目标的完成,编者特地安排了写作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练习。如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文;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让学生就一座桥“写一篇介绍性的文字”,或者就“家乡城市里某座立交桥写一篇‘司机指南’式的短文”,这些都是对说明类文章的写作训练。在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中,除了较多的写“心得与体会”的写作练习外,也有写作记叙类和说明类文章的训练,如《阿长与<山海经〉》《苏州园林》课后的写作练习等。出现在补白里的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则是对本册写作和口语交际教材的补充。如写作部分,补充了关于缩写、扩写、续写、改写等写作知识和要求,而课后的练习中也有这些方面的练习。如《蜡烛》一课的练习中要求设想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写下来;《老王》一课的练习中要求改写老王给“我”送香油和鸡蛋这一部分等。口语交际训练安排在课后及综合性学习里,而关于口语交际的要求和指导则在补白里。

课外古诗词背诵

课外古诗词背诵也是贯穿整个新教材始终的一个板块,每册教材都有十首古诗词供学生学习、背诵。在背诵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诗词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熏陶感染作用。

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一样,都是新教材的亮点,是最能体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教学手段。我所能知道的是,每册教材推荐三部名著,总计近

20部。包括:《爱的教育》《繁星》《春水》《伊索寓言》《童年》《鲁滨孙飘流记》《昆虫记》《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海底两万里》《名人传》《水浒》《傅雷家书》《培根随笔》等。

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中要求:“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师怎样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条件的限制应该是我们面临的直接困难。现在许多出版社已经出版了相应的名著学生读本,我们可以为学生推荐,允许一部分学生先“富”起来。另外,比较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我们给学生讲名著的有关内容和主题,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进行自主阅读。

附录

新教材前四册在这一板块上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书法和书法欣赏为一个部分,汉语知识为另一个部分。这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要求的: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本册教材“附录”最后部分安排的语法知识是虚词,教师可加以适当讲解。学生需要掌握的修辞是对偶(又叫对仗),了解一点对偶知识,有助于学生学习古诗和分辨词类。《杜甫诗三首》后的练习第三题有对这种修辞手法的说明,并要求学生尝试写一些对偶句。因为近几年各地中考题目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对联等相关题目的设计。所以学生应该掌握一点相关知识。至于汉语知识体系的简化,与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所提倡的“淡化语法”是一致的。

2.各单元学习重点

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重点。本册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设计的学习重点如下。

(1)一、二两个单元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2)三、四两个单元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要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3)五、六两个单元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本丰富的内涵和精彩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这些学习重点简明,针对性强。如第一、二单元的课文主要是记叙类文章,第一单元就记叙文的特点提出要求,即要求学生把握作品的人物和事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对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至于随后提出对默读的要求,则是由于《芦花荡》《蜡烛》等文章篇幅较长,教学中要经常使用默读这一手段。第二单元换了一个角度,让学生在对记叙文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再结合以前所学过的记叙类文章,把握记叙、描写这两种表达方式的特点及作用。另外,仍需揣摩记叙文的语言。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第一、二单元虽然都以记叙文为主,但学习重点上有递进,有循环,各有侧重,形成一个小整体。第三、四两个以说明文为主的单元也同样如此。第五、六单元指点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性。

四、教研措施。

1、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莲山课~件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教师要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教科书,弄清编辑者的意图及内在联系,从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面向全体。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3、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5、搞好第二课堂活动,进行网上学习的探索,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的效率,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使学生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6、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和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学措施

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把握常规教学,提高各个环节的质量,注意教改难点的挖掘和讲授。

2、全面贯彻教学常规,努力提高各教学环节的质量,订好计划,上好课,认真批发作业。

3作业布置适中,搞好课外辅导,利用自习课,课外活动的时间,搞好优生优培,差生转化工作。

4、 搞好教研教改,定期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参加说、讲、评一体化活动。

5、 精心进行单元策划,定出单元知识的处理方法,设计好过关测试题,并作评析,总结,及时反馈、纠正。

6、 充分利用图书橱,加强学生课外读书量,并且加强学生的练笔活动,大作文8篇,并设生活、材料积累本。

7、 作文命题,结合单元学习精心命题,力求扣住教材,全面训练。

8、 平日上课注重电教手段的运用,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充分使用录音机,投影仪,多媒体教室,以调动学生学生语文的兴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六、本人承担的教研教改任务:

第一、四单元课文的备课

第一、四单元的单元策划工作。

八年级语文上册工作计划 篇5

一、学生双基、能力、学习方法、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分析:

194班共有学生45人,196班共有学生45人,他们年龄均13—14岁之间,充满热情,富于朝气,刚刚经历一学年的中学生活,对新事物、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与幻想,正是人生如花般烂漫的季节。通过七年级第二学期的教学,现分析: 从思想状况看,两班同学大都诚实、本份,作为农村孩子,在生活上他们能吃苦,学习上能勤奋。对语文科的兴趣比较浓厚,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很高。

他们能认真预习,认真听讲,坚持做积累、写日记。上课发言大胆,乐于探究、质疑,课堂气氛活跃,尤其是194班。当然,在教学中我发现,注意力难集中,兴趣爱好难以保持,钻研精神,创新意识不强,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还未养成,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等仍是一部分学生的缺点。因此,要求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循循善诱、联系实际、扎实、有序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从知识掌握的程度看,两班学生通过七年级的几次考试,基本澄清了底子,大部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初步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学生的视野开拓。就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来看,两班的综合评价居弼时片第一。其中194班特优2人,优秀9人,及格34人;196班优秀9人,及格32人,两班均出现20分以下的低分。就后进面看,部分未及格学生194班有8人,196班有10人在50多分,仍有提高空间,只要加强辅导,相信他们会有明显进步。

196班有优生江晗、彭婷、刘露、吴容、黄玉琪、杨明远、彭洁、颜佳妮、胡志鹏、周莉等。194班有优生吴任爽、卢猛、段芬兰、彭琪、曾靖、颜璐、刘邵伟等。这些学生语文知识学得扎实,乐于探究,积极主动,有希望进入特优行列;中等生中也有大量可塑之材,思维敏捷,口语交际及写作水平均有一定基础。后进生有196班樊汨、刘球、周荣、刘沙、吴石、彭佳豪、宋宇、彭超等;194班刘迅、黄泽金、王平、吴坚、缪花、周微华、彭献等,这些同学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欠扎实,书写马虎,学习主动性不强,阅读写作能力不强,作文水平低下。而且,上期期末考试均在50分以下,本期将要花大力气转化他们。

二、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及补充意见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教材中,八年级上、下册属于一个阶段,这两册教材在编排上呈现出来的共同点是各单元仍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八年级上册四个现代文单元的专题分别是战争、普通人与平民、建筑园林与名胜古迹、科学,其中前两个单元以记叙类文章为主,后两个单元以说明类文章为主。本册教材要求学生了解两种文体:记叙文和说明文;同时相应地了解两种表达方式:记叙与说明。另外,从八年级上册开始,文言文和白话文分编。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1、第一单元是以战争为主题组元的。五篇课文,有反映解放战争的《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扛》《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有反映反法西斯战争的《蜡烛》,有以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为背景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特勒上尉的信》,有反映抗日战争的《芦花荡》,有反映德国法西斯暴行的《亲爱的爸爸妈妈》“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以战争为主题;“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2、第二单元主要由记叙类作品组成,着重培养阅读记叙类作品的能力。 从单元课文的内容来说,都是写普通人的。在七年级下册已经安排了一个写杰出人物的单元,让学生领略了世界杰出人物的风采。那么有必要再安排一个写普通人的单元,让学生对人世间亿万普通人民有更深刻的认识。这一单元的前边;恰恰是一个写战争的单元,显得十分沉重。因此,这个单元有必要高声赞颂人间的爱,吁唤,“让世界充满爱”。通过这个单元,可以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受到熏陶和启示。

3、第三单元所选课文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文体类别上侧重于说明文。《课程标准》7~9年级阅读目标中没有关于阅读说明文的要求,只是提出“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而在写作目标中提出“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清楚明白”。《课程标准》5~6年级的阅读目标中则有“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而没有提出对写作的要求。可知,《课程标准》把阅读说明性文章的要求主要放在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年级阶段,把写作说明性文章的要求放在高年级阶段。由于学生在中年级阶段所学的说明性文章较为简单,对有关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和要求也知之甚少,所以在本册教材中设置了两个说明文单元,以期完成《课程标准》的有关目标。实验教材与修订教材相比,对说明文的要求已大大降低了。

4、第四单元以“科学”为主题编选了五课各具特色的介绍科学知识的短文共六篇。它们是《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本单元,既要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也要关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努力追求二者的交融整合,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共同提高。

5、本册文言课文的编排方式跟前两册显然不同;前两册是分散在各个单元里,每单元一篇;本册则是单独组元,每单元五篇,共有两个单元,课文篇数几乎增加了一倍。这个变化表明:过去一年里的文言文(含古代诗歌)教学只是“入门”的准备,而本册则是“入门”的正式启动。 在这正式启动之际,应当做好以下两点: 一、狠抓诵读教学,使学生读得正确,并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 本单元的背诵量相当大。要求全文背诵的有《桃花源记》(309字)、《陋室铭》(81字)、《爱莲说》(119字)、《大道之行也》(107字)、杜甫诗三首(200字);此外,还要背诵《核舟记》第二至第四段(266字)。第六单元还有《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诗四首》;此外,还要背诵《核舟记》第二至第四段(266字),

二、倡导探究式的学习,弃绝“填鸭”,着力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能力。

文言和现代语同源而异流,极浅近的文言文,即使文化水平很低的人听人读一遍也能听出个大概,何况是初中学生!再说,课本里的文言文内容和语言都比较浅显,不像古代经书那样深奥费解,佶屈聱牙,再加上注释全用通俗的现代语,简洁明了,认真读几遍至少也能读懂大半,这就是探究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从学生一拿到新的课本就要大致翻阅一番这个事实还可以看出他们本来就存在着探究的愿望。因此,问题仅在于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使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收到最大的成效。

6、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本册教材中写作、口语交际训练有三种呈现方式:

1.整合于综合性学习活动中;

2.设置在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中,是由课文生发出来的;

3.以补白的形式出现。

为保证课程基本目标的完成,我们特地安排了写作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练习。如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就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文,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中让学生就一座桥“写一篇介绍性的文字”,或者就“家乡城市里某座立交桥写一篇‘司机指南’式的短文”,这些都是对写作说明类文章的训练。在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中,除了较多的写心得与体会的写作练习外,也有写作记叙类和说明类文章的训练。如《阿长与<山海经》》《苏州园林》课后的写作练习等。出现在补白里的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则是对本册写作和口语交际教材的补充。如写作部分,补充了关于缩写、扩写、续写、改写等写作知识和要求,而课后的练习中也有这些方面的练习。

如《蜡烛》一课的练习中要求设想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写下来,《老王》一课的练习中要求改写老王给“我”送香油和鸡蛋这一部分等。口语交际训练安排在课后及综合性学习里,而关于口语交际的要求和指导则在补白里。本册教材中的“综合性练习”仍然分“三大三小”,共六次。第一、三、五单元的是大型综合性学习活动,第二、四、六单元的是小型综合性学习活动。其中《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活动内容丰富,信息来源多,牵涉的问题也比较复杂,对学生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写作研究报告的能力、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以及辩证思维的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学时要注意提前安排,合理布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争取使学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全面锻炼,尝到“综合性学习”的甜头。

7、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本册教材“附录”部分安排的语法知识是虚词,教师可加以适当讲解。学生需要掌握的修辞是对偶(又叫对仗),了解一点对偶知识,有助于学生学习古诗和分辨词类。《杜甫诗三首》后的练习第三题有对这种修辞手法的说明,并要求学生尝试写一些对偶句。学生只要能判断出对偶句即可。

三、教学任务和目标:

(一)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二)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1、识字与写字: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认识本册教材中出现的生字,做到会读,会写,会用。能使用硬笔熟练书写规范,通行地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2、阅读:掌握朗读的几种方法精读,略读等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体验,大胆发表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3、写作: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品味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

4、口语交际:能根据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大胆的进行交流。

5、综合性学习:掌握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基本方法能与同学合作探究,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作文教学,以写人为主,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小作文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因材施教,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8).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后进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9).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0).利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锻炼能力,提高兴趣。

11).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锻炼表达能力。

12).组织3-4次辩论,培养思维及口头表达和语文知识的运用 。 13).组织采访和调查至少一次,要求写一篇小论文或调查报告

14).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

15).结合我校“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实验课题,加强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及语文学习中的渗透,让我国优秀的传统经典发扬光大。

八年级语文上册工作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学校教学工作安排,整体把握教育教学内容。从语文课程作为基础学科的特征出发,紧紧抓住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选修模块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扎实、稳步地推进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实施。为学业水平测试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完成选修《传记作品选读》、《语言文字运用》、《新闻阅读与实践》、《文章写作与修改》

《传记作品选读》教材中选收了中外10位杰出人物的传记。他们中有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也有科学家、文学家和科技界、商界的成功人士,涉及面很广。选文特别注重传主的思想、智慧和人格魅力,注重他们的生平事迹和精神境界能否激励青年人健康成长,学生可以从不同侧面向他们学习,吸取他们宝贵的人生经验。《语言文字运用》选取大量鲜活的语言现象,引导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来剖析语言现象。借此指导学生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况分析

1、教材分析:

高二阶段是高中阶段比较关键的一年,从教材上来看,既有必修教材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提升,也有选修教材的迁移、扩展与探究;写作上则要求学生努力写出有思想、有内容、有情感、有见地的文章,在四个方面上下功夫:缘事析理要深刻,讴歌亲情要充实,锻炼思想有文采,注重创新写新颖。写作要求更高,既解决“写什么”,又指导“怎么写”,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2、学生分析:

学生在现阶段,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太牢,课外迁移不够深,进入高二下学期,阅读和写作能力都还有待加强。虽说经过一个半学年的学习,但学生的语文学习还比较被动,语文基础知识参差不齐,整体阅读能力还可以,但学习习惯还不是很主动,上进心有个别同学不太强,任务还是比较艰巨的。

四、具体措施

1、提高备课质量,学习新大纲,钻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体现知识和能力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和优势,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空间。

3、充分利用好教学时间:利用好早读课的语文朗读,提出朗读要求。

4、强化语文知识的积累,为下阶段准高三复习打下坚实基础。

5、每周阅读报纸、杂志、名著等有益内容,摘记精彩片断内容不少于三百字,坚持写周记随笔,坚持美文鉴赏,限度地拓宽学生视野。除此还包括:初、高中课文背诵篇目识记,课外诗词名句的积累;文学常识、文化、文史常识的积累;语音、成语的积累与运用。

6、作文训练以随笔和大作文两种形式为主,写作内容有任务性和随意发挥相结合,主要训练议论文和散文,倡导抒写真情实感。

八年级语文上册工作计划 篇7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全日制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领会精神实质,转变教学观念,深入研究苏教版和人教版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一步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二、具体工作和要求

1、本学期各校语文科组组织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新大纲不少于两次。要求结合本校存在的问题,有重点的组织学习。要重视学后的运用,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新大纲,评价师生的教与学。

2、召开三次全市初中苏教版语文教学观摩会,研究苏教版初中语文精读课、略读课、写作课、口语交际课、诵读欣赏课、综合实践活动课、专题学习课的教法、学法和评课标准。

3、继续组织全市分片教研活动,进一步加强区域性初中语文教学交流。全市8个片一学期各活动至少一次。每片活动分散安排在各月当中,具体时间由每片组长和副组长商定。活动形式可以是听课、说课、评课、讲座、专题研讨、看展览等多种形式。语文平时作业展览是必须展示的内容。活动内容以研究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和人教版初中第五册教材教法和学法为主。

4、本学期初二继续使用市初中语文学习成绩评定方案。要求每所学校将初中语文学习成绩评定方案落实到初二每一个班,每一个学生。以此促进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

5、初一学生使用“初中语文学习成长记录表”,具体要求见该表。

6、初一期末考试试卷结构将由语文基础知识、阅读、口语交际、诵读欣赏、综合实践活动、专题学习、作文、附加题组成。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常用词语书写、词语解释、改错字、改病句、修辞手法运用、正楷书写诗句。阅读包括课内精读和课外精读。作文包括大作文和应用文写作。附加题包括课外略读和仿写。

7、初二和初三期末考试试卷结构由语文基础知识、口语交际、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附加题组成。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词语书写、词语解释、改错字、改病句、语法修辞运用、正楷书写诗句。阅读包括课内精读和课外精读。作文包括大作文和应用文写作。附加题包括课外阅读和仿写。

8、要用好市教研室组织编写的初一、初二和初三单元测试题,要求每单元教后及时使用单元题检测,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教和学。

9、本学期市语文教研员将到下列学校进行调研:板芙一中、沙溪中学、古镇中学、小榄侨中、黄圃中学、坦洲三中、四沙中学、新平中学、大南中学、永宁中学、东凤四中、翠亨中学。调研内容有听课、评课;检查语文积累性作业、初一语文学习成绩记录表和初二学习成绩评定情况;了解集体备课和语文教研计划落实情况;座谈等。

八年级语文上册工作计划 篇8

一、学生双基、能力、学习方法、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分析:

走过一年的语文学习之旅,我发现199班的同学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质疑问难等)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逐步的提高。

目前本班学生最大的特点是两极分化严重,而且"尾巴"较大,这从去年的期末考试成绩就可见一斑。大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上课注意力很难集中,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学习目标根本不明确,因此连最基础的东西都掌握不好,如徐港、周湘粤等同学。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难度的增加,加上现在根据课改的精神对教学目标进行的调整,本学科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理解,运用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个别优秀的学生来说是如鱼得水,但对我们这样中学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并非福音.因此,我们在继续以前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的同时,还应加强对课改的学习与研究。

二、教学任务和目标:

(一)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二)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1、识字与写字: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认识本册教材中出现的生字,做到会读,会写,会用。能使用硬笔熟练书写规范,通行地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2、阅读:掌握朗读的几种方法精读,略读等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体验,大胆发表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3、写作: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品味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

4、口语交际:能根据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大胆的进行交流。

5、综合性学习:掌握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基本方法能与同学合作探究,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三、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及补充意见: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教材中,八年级上、下册属于一个阶段,这两册教材在编排上呈现出来的共同点是各单元仍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八年级上册四个现代文单元的专题分别是战争、普通人与平民、建筑园林与名胜古迹、科学,其中前两个单元以记叙类文章为主,后两个单元以说明类文章为主。本册教材要求学生了解两种文体:记叙文和说明文;同时相应地了解两种表达方式:记叙与说明。另外,从八年级上册开始,文言文和白话文分编。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1、第一单元是以战争为主题组元的。五篇课文,有反映解放战争的《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扛》《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有反映反法西斯战争的《蜡烛》,有以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为背景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特勒上尉的信》,有反映抗日战争的《芦花荡》,有反映德国法西斯暴行的《亲爱的爸爸妈妈》“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以战争为主题;“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2、第二单元主要由记叙类作品组成,着重培养阅读记叙类作品的能力。 从单元课文的内容来说,都是写普通人的。在七年级下册已经安排了一个写杰出人物的单元,让学生领略了世界杰出人物的风采。那么有必要再安排一个写普通人的单元,让学生对人世间亿万普通人民有更深刻的认识。这一单元的前边;恰恰是一个写战争的单元,显得十分沉重。因此,这个单元有必要高声赞颂人间的爱,吁唤,“让世界充满爱”。通过这个单元,可以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受到熏陶和启示。

3、第三单元所选课文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文体类别上侧重于说明文。《课程标准》7~9年级阅读目标中没有关于阅读说明文的要求,只是提出“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而在写作目标中提出“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清楚明白”。《课程标准》5~6年级的阅读目标中则有“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而没有提出对写作的要求。可知,《课程标准》把阅读说明性文章的要求主要放在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年级阶段,把写作说明性文章的要求放在高年级阶段。由于学生在中年级阶段所学的说明性文章较为简单,对有关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和要求也知之甚少,所以在本册教材中设置了两个说明文单元,以期完成《课程标准》的有关目标。实验教材与修订教材相比,对说明文的要求已大大降低了。

4、第四单元以“科学”为主题编选了五课各具特色的介绍科学知识的短文共六篇。它们是《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本单元,既要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也要关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努力追求二者的交融整合,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共同提高。

5、本册文言课文的编排方式跟前两册显然不同;前两册是分散在各个单元里,每单元一篇;本册则是单独组元,每单元五篇,共有两个单元,课文篇数几乎增加了一倍。这个变化表明:过去一年里的文言文(含古代诗歌)教学只是“入门”的准备,而本册则是“入门”的正式启动。 在这正式启动之际,应当做好以下两点: 一、狠抓诵读教学,使学生读得正确,并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 本单元的背诵量相当大。要求全文背诵的有《桃花源记》(309字)、《陋室铭》(81字)、《爱莲说》(119字)、《大道之行也》(107字)、杜甫诗三首(200字);此外,还要背诵《核舟记》第二至第四段(266字),总计为1082字。 二、倡导探究式的学习,弃绝“填鸭”,着力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能力。文言和现代语同源而异流,极浅近的文言文,即使文化水平很低的人听人读一遍也能听出个大概,何况是初中学生!再说,课本里的文言文内容和语言都比较浅显,不像古代经书那样深奥费解,佶屈聱牙,再加上注释全用通俗的现代语,简洁明了,认真读几遍至少也能读懂大半,这就是探究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从学生一拿到新的课本就要大致翻阅一番这个事实还可以看出他们本来就存在着探究的愿望。因此,问题仅在于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使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收到最大的成效。

6、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本册教材中写作、口语交际训练有三种呈现方式:1.整合于综合性学习活动中;2.设置在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中,是由课文生发出来的;3.以补白的形式出现。为保证课程基本目标的完成,我们特地安排了写作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练习。如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就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文,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中让学生就一座桥“写一篇介绍性的文字”,或者就“家乡城市里某座立交桥写一篇‘司机指南’式的短文”,这些都是对写作说明类文章的训练。在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中,除了较多的写心得与体会的写作练习外,也有写作记叙类和说明类文章的训练。

八年级语文上册工作计划 篇9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语文教研组将紧密配合学校教导处工作,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切实落实“双提升双满意”的工作目标,以减负增效为突破口,努力开拓教育教学新思路,创新教育教学新模式,营造教育教学发展新优势,全面完成本学期教学工作任务,努力做到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实现教育效能的整体提升。

二、工作思路

(一)强化教学常规,提升教学质量

1、注重教学常规检查

教学常规检查以教学“五认真”为主要内容,包括:备课、上课、批改、辅导与考察。形式分为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

(1)定期检查。一学期,由教导处牵头,对教研组内全体教学人员的“五认真”进行三次全面的检查,即,期初检查、期中检查和期末检查,主要通过教师自查——年级组互查——教导处审查的程序进行。

(2)不定期检查。学期中,不定期对组内教师的教学五认真进行单项抽查,事先不通知检查项目和检查时间。抽查的项目有:教师备课、作业批改、课堂教学及单元过关情况。

2、改革备课方式

本学期根据教导处安排试行蓝本教案,加强集体备课的检查力度,以团队的智慧提高备课质量,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3、狠抓常态课质量。

通过课堂巡视、随堂听课等方式进行监控。课堂巡查确保每节课有人巡、有记录,每周一反馈;随堂听课一律不提前通知,行政人员须与组长同时听课,每学期至少听组内教师1节随堂课,听课人员听完课后及时与上课教师交换意见,并检查上课教师的备课笔记和作业等相关资料。

4、开展学科竞赛和质量调研。

继续搞好教学质量调研工作。每一单元都要进行单元知识检测,每月组织一次月考,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符合班级实际又有前瞻性的学期教学质量目标,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学期结束,组织好一学期的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情况。

(二)关注队伍建设,促进语文教师迅速成长

1、扎实有效抓教师的培养工作。

有目标、有层次、有措施地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不同年龄、不同业务水平、不同心理的教师进行梯队式管理:

(1)新教师要尽快成长,力争在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2)优秀青年教师加快步伐,向骨干教师迈进;

(3)骨干教师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向专家型教师迈进;

(4)“高原期”教师确立新的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提高工作积极性。

主要措施:

(1)完善“师徒结对”制度。本学期,师徒之间要多听课、多评课,学校将依据细则对师徒进行考核;

(2)对优秀青年教师进行定向培养,根据各自特点搭建平台;

(3)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要求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及课外辅导等方面多作交流沟通,共同进步。

(4)树立“不断突破自我”的理念,尤其是处于“高原期”的教师寻求发展方向,如,课堂教学、论文写作、班级管理等方面努力达成目标。

2、加强对教师理论学习的指导。

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教学理论储备,学习应当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前瞻性的教学理论的学习和运用有利于教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形成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1)理论学习的内容:学习内容包括教育政策法规、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课改理论及现代教育技术等,这些内容具有指导性、前瞻性和实用性,教师通过学习自觉转变观念、规范教学行行为,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

(2)理论学习的形式: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学习与交流相结合;自己学习和讲座指导相结合。①开展群众性读书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的作用,为教师提供良好的读书环境;②各备课组一学期至少举行一次读书沙龙活动;③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发挥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的作用,进行专题讲座,或交流自己的教学心得和教学方法,以此促进广大教师共同成长。

3、开展竞赛及评选活动。

本学期,我们将有计划地组织新教师课堂教学汇报课,让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组织交流教师的汇报展示课;积极参与评选市“教学能手”活动。

八年级语文上册工作计划 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亳__市教育局及本校教学工作为计划,高二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为参考,整体把握课程内容,从语文课程作为基础学科的特征出发,紧紧抓住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选修模块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扎实、稳步地推进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实施。为学业水平测试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完成选修《古代诗歌与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

说单元的教学主要注意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散文教学重点是品味散文优美的语言和感人至深的表现技巧;文言传记阅读在于强化字词句的积累,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诗词鉴赏重点在于掌握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科普文章教学重点是理清作者思路,归纳概括科普文章的论点,体会语言风格:准确、严密而又不乏情趣。而文言教学之积累是重点难点

三、情况分析

1、教材分析:

高二阶段是高中阶段比较关键的一年,从教材上来看,既有必修教材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提升,也有选修教材的迁移、扩展与探究;写作上则要求学生努力写出有思想、有内容、有情感、有见地的文章,在四个方面上下功夫:缘事析理要深刻,讴歌亲情要充实,锻炼思想有文采,注重创新写新颖。写作要求更高,既解决“写什么”,又指导“怎么写”,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2、学生分析:

学生在现阶段,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太牢,课外迁移不够深,进入高二下学期,阅读和写作能力都还有待加强。虽说经过一个半学年的学习,但学生的语文学习还比较被动,语文基础知识参差不齐,整体阅读能力还可以,但学习习惯还不是很主动,上进心有个别同学不太强,任务还是比较艰巨的。

四、具体措施

1、提高备课质量,学习新大纲,钻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体现知识和能力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和优势,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空间。

3、充分利用好教学时间:利用好早读课的语文朗读,提出朗读要求;课前开设三分钟积累成语或小演讲等活动。

4、强化语文知识的积累,为下阶段准高三预复习打下坚实基础。

大量阅读报纸、杂志、名著等有益内容,每周阅读五千字量以上的课外书(三篇经典美文),摘记佳作精彩片断内容不少于五百字,坚持写周记随笔,坚持美文鉴赏,限度地拓宽学生视野。

除此还包括:初、高中课文背诵篇目识记,课外诗词名句的积累;文学常识、文化、文史常识的积累;语音、成语的积累与运用。班级、小组经常进行古诗文背默、精美文章、练字书法比赛。

5、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年级语文上册工作计划 篇11

一、教学目标、任务和教学要求。

1、基础知识方面的目标:

让学生了解消息、通讯、抒情诗等文学体裁,能够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具体意思,了解短语及短语的类型。继续积累生词,能够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对于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下定义等说明方法继续学习。

2、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

根据上下文,体会语句中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弄清文章共写了几件事,哪件事写的详,哪件事写的略。事件之间有何联系。学会欣赏诗歌,体会诗歌中丰富多彩想象,优美的意境,真挚的感情。继续提高自己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写作能力,这一册继续练习写记叙文,能够写出一篇富于真情实感,语言生动,语句优美,且富有一定写作技巧的完整的记叙文。

3、思想教育方面的要求。

通过本册的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学会欣赏美,体会事物中蕴含着的哲理,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并且通过投影仪,微机、录像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创新意识。

从课堂到课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上,在听好课的同时,利用一切机会大胆发言,这对于听好课具有积极作用。实践证明,“插嘴”似乎使课堂秩序显得乱,但却能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活跃了课堂,另外,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外,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多搞摘抄札记,多背诵精美的片断,有条件的时候让他们观看幻灯片,录像和多媒体。

5、学习方法指导。

学会预习,具体任务要明确,对新概念重在理解,理解不透的要记下来;初步自读提示部分的基本内容;找出书中的重点、难点和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把本课后面的练习尝试性的做一做,不会的可以记下来,等老师授课时注意听讲或提问。

课堂上分学习小组讨论自学,教师重在讲学生不明白的地方,遇有不明白的地方大胆提问。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初二四、五两班的语文教学,这些学生来源于不同的八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存在很大的差异,经过半学年来的指导和训练差距逐渐缩小。平日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辅导和各种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增强了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他们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语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1、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观察和了解,这四班五班两个班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发展不平衡,一部分优生具有较高的写作水平,他们不仅写作水平高,而且朗读能力也很高是班级中学习语文带头人,如王艺林、邢子娜、韩冰、黄文章、张小辉、钟敬梅、闫晴晴、王迪、钟振华、孟子杰、王晓芹、王文燕、杨晓龙等。但是后进生的比例也不少,约占班级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如黄敬龙、宿祥星、庄雪梅、于发成、楚金龙、宿爱顺、代仁友、马政鹏、钟友民、毛民英、黄元富、寇永祥等这些学生中有的连小学中巩固训练的汉语拼音都没有掌握,不能正确给汉字注音,如:于发成、楚金龙、宿爱顺、代仁友等;有的同学书写极差,有的写连笔,有的连基本笔画都写不好,结构安排不紧凑,如毛民英、黄元富等。还有的同学日记内容不真实,把小学中的一些命题作文又搬上来了,不是围绕一个中心来组织材料,而是记“流水帐”,没有主次,详略不当,缺少个人的一些想法、见解,文章不生动,语句不通顺。可见,抓好学生的写作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十分艰巨的任务。还有“两本”的利用也不够好,生活积累运用不经常,即使运用也是应付,根本达不到练笔的目的,阅读积累的运用也是如此,积累的内容没有经过精选,只是随便记一些没有利用价值的东西,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本人任教的是二年级四、五班语文。学生来源于原初一的六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各种能力的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新学期开始要耐心的教育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他们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尽快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2、 学生的学习态度分析

通过近几天的学习来看,大多数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认真刻苦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但从课堂上来看,学生缺乏自信心,不敢在课堂上大胆发言,课堂气氛欠活跃,这是一种不正之风,今后要帮助学生克服这一弱点。由于受学习习惯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有一部分学生的时间观念不强,表现为课下只顾玩耍,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造成“作业堆成山”局面,最后干脆不交作业了,这样长期下去会出现厌学的兆头。在作业的书写方面要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保证作业及时上交。个别学生书写潦草,对学习缺少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鼓励措施,多一份帮助,少一份挖苦,多一分鼓励,少一分批评,加强养成教育,教育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扬起知识的风帆,努力把学习搞好。

3、 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语文的基础性比较强,知识点比较零碎,考试以课外阅读能力为主,因而许多同学反映学好书本知识,成绩反而不会提高。大部分同学不会学语文,机械记忆知识,学习上不讲究方法,死记硬背,对所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不强。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班中只有少数同学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套路。课外阅读能力强,语文素养高,今后教学中要好学生带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拓展课外知识面,丰富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良好的学生习惯。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内容构成

本册教材分为五个板块六个单元。这是从以往教材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且现今教材大都采用了这种模式。五个板块分别是阅读、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六个单元是指根据文章的内容或体裁把入选课文分为六个单元。

本册教材六个单元共有30篇课文,根据内容和体裁分为:一单元,关于战争题材的文章;二单元,以“爱”为主题的文章。两个单元都是记叙性文体,分别反映的是战争生活和平民生活,目的是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区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爱心;三单元,事物说明文;四单元,事理说明文。两个单元都是说明性文体,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五单元,文言文单元(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六单元,关于自然景物的文言文单元。这两个文言文单元,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的内容都有,通过学习,陶冶学生情操,丰富文化积累。本册教材共有精读课文16篇,略读课文14篇。

(二).编写的具体特点

(1)教材在编排上呈现出来的特点是各单元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在阅读方面规定的目标有:“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没有明确提出对文体方面的要求。但是文体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古人说“文无体不立”,学生不了解一点文体的知识,就等于没有掌握阅读和写作各类文章的一个把手。因此,从教学的角度,八年级的学生应该了解记叙文、说明文及议论文的基本特点与要求,并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本册教材要求学生了解两种文体:记叙文和说明文;同时相应地了解两种表达方式:记叙与说明。教师在教学时,应让学生在阅读记叙、说明类文章中认识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特点与要求,也要着眼于学生能够理解、运用,而不能仅仅提供学生一些死的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一句话,我们不是为文体而文体,而是意在帮助学生阅读和写作。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使所选文章丰富多样,以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为了便于进行比较阅读,编者有意在记叙文单元中选入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这样一篇带有论说性质的书信,在说明文单元中选入《桥之美》《说“屏”》这样带有一定说明性,但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说明文的小品文。

因为“记叙文”和“说明文”只是教学上使用的概念,所以编者在选编课文的时候,突破了旧有的束缚,大量选入文学作品。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们把文学作品作为记叙类作品的典范来对待,正是对课程标准的顺应与尊重。当然,作家并不一定在道德素质上高于普通人,但是他们的作品为人们接受和喜爱,总是表现了对真善美的肯定与追求,给读者以思想与情感上的熏陶和感染。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掘作品的内涵,体味其中深长的意蕴,而不只是让学生弄清文中的人物、事件。比如《老王》一文,人物很简单,主要就是“我”和老王,叙述的事情也不复杂,主要写在特殊时期“我”和老王互相关照(老王更多关照“我”)。事情很琐细,但我们在被那种质朴无华的感情深深地打动了的同时,也产生了多方面的思考:为什么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身上保留了更多美好的品质,并且始终不泯灭?怎样才能让每一个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就能受到一次情感上的洗礼。

(2)从八年级上册开始,文言文和白话文分编。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七年级教材出于和小学衔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考虑,文言文分量较轻,只占百分之二十;但是,要培养学生比较扎实的文言文功底,培养文言语感,必须集中学习文言文。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的学生在文言文阅读方面规定的目标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对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要达到这些目标,必须有一定的阅读量,即古人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目前对于文言文教学,大家的共识是减少烦琐的讲解;注重朗读、背诵;注意字词的迁移运用;培养文言语感。而要使这种新的教学观念见成效,学生就必须接触较多的文言诗文。当然,学习文言诗文,意在了解和吸收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对诗文中所含的应该被扬弃和否定的因素,比如《桃花源记》表现出的对乌托邦式美好社会的赞美和向往,《陋室铭》和《爱莲说》乃至《湖心亭看雪》等表现出的文人孤芳自赏式的清高等,在今天都应该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

本册教材中为课程标准推荐篇目的诗文有:《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三峡》《记承天寺夜游》《使至塞上》《游山西村》等。

(三). 教材具体内容的分析与各单元学习重点

1.教材具体内容分析

下面我按照阅读、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这五个板块来具体说明。

基本篇目。基本篇目由阅读提示、文本、研讨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这几个部分组成。有的篇目后面还附有相关的语文知识短文。如《阿长与》一文后,就有《关注记叙文中的议论与抒情》的语文知识的介绍;还有说明文单元中也有关于说明文文体知识的介绍。我的看法是,对知识短文,应该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与以前的教材相比,说明文已经从过去的第四册提前到了新教材的八年级上册(第三册)。阅读的量由以前的三个单元

15篇课文减少到两个单元10篇课文,并在单元设置上,把说明文单元安置在两个记叙文单元和两个文言文单元中间。与以前教材第四册前三个单元都是说明文相比,更为合理,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另一点变化是,本册教材是新教材中第一次将文言文收编在两个单元中,后面的教材也相应地编排了两个单独的文言文单元。根据以往经验,最好是将两个文言文单元提前分开进行教学,使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识记、背诵。

阅读提示。一般都给学生概括出本文的背景、故事的情节、中心意思、作者的情感价值取向等,给学生预习提供了指引和帮助。“提示”注重了人文性的特点,语言简洁生动,也是学生积累语言的一个好材料。

研讨与练习。课后的练习题目在数量上与以往教材相比减少了,但是信息量与科学性提高了很多,注意到了题目难度的层递性与可操作性。一般来说有文体知识的相关介绍、课文的重难点解析和开放的习作训练,兼顾到学生的听、说、读、写各种能力,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如《新闻两则》中,第一题就是相关的新闻体裁知识的介绍;《阿长与》第三题就是课文相关重难点的分析;《亲爱的爸爸妈妈》的最后一题就是开放性题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谈体会。

读一读,写一写部分,是作为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失的一个部分,落实到文本的字、词、句的掌握上,因为谁都知道语文重在积累。教师究竟采用什么方式实施,要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程度的不同来区别对待。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在每个单元的后面,安排与单元相适应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这种模式贯穿整个新教材的始终。但值得一提的是,每个单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本册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仍然分“三大三小”,共六次。第一、三、五单元的是相对大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通过活动来感受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可贵,思考调查桥的历史,领略莲的文化魅力;而第二、四、六单元的是相对小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以写作为主,以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为辅,通过练笔来感悟“爱”的世界,走上辩论台,收集资料撰写小论文。

其中《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活动内容丰富,信息来源多,牵涉的问题也比较复杂,对学生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写作研究报告的能力、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以及辩证思维的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学时要注意提前安排,合理布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争取使学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全面锻炼,尝到“综合性学习”的甜头。

本册的“综合性学习”有三种呈现方式:1.整合于综合性学习活动中;2.设置在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中,是由课文生发出来的;3.以补白的形式出现。为保证课程基本目标的完成,编者特地安排了写作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练习。如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文;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让学生就一座桥“写一篇介绍性的文字”,或者就“家乡城市里某座立交桥写一篇‘司机指南’式的短文”,这些都是对说明类文章的写作训练。

八年级语文上册工作计划 篇12

一、指导思想: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好服务工作,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并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学习目标甚至人生目标),培养良好的习惯,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有目的的学习、生活,将班级学习目标和自己的学习目标结合起来;

2、教会学生按照课堂教学的目标逐步解决具体的问题,即将大的目标分解为小目标,从而实现大目标的做事方法;

3、继续加强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书写、提高阅读和背诵能力;

4、教会学生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学习方法,进而根据每位同学的特点,指导其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5、教育学生懂得珍惜时间、珍惜来自父母亲人和师友的关爱,并懂得以实际行动回报,懂得感恩。

6、力争本学期学生语文成绩优秀率30%,合格率98%。

三、情况分析

(一)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一年的学习,十九中大部分学生已基本适应了,导学案高效课堂模式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改实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已初见成效。但是,仍需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为五个板块六个单元,这是从以往教材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而且新教材所有的教材都采用了这种模式。五个板块分别是阅读、综合性学习 ?写作?口语交际、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六个单元是指根据文章的内容或体裁把入选课文分为六个单元。

阅读 新教材的一至四册都是 30篇课文,五册、六册是25篇课文。本册教材六个单元共有30篇课文,根据内容和体裁分为:一单元,关于战争题材的文章;二单元,以“爱”为主题的文章;三单元,事物说明文;四单元,事理说明文;五单元,文言文单元(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六单元,关于自然景物的文言文单元。共有精读课文16篇,略读课文14篇,由于说明文的阅读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所以三、四单元是教学的重点,而且《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馆》、《大自然的语言》一直都是重点篇目,也是教学的重点。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在每个单元的后面,安排与单元相适应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这种模式贯穿整个新教材的始终。每个单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本册教材中一、三、五单元以综合性学习为主,以写作、口语交际为辅,通过活动来感受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可贵,思考调查“桥”的历史,领略“莲”的文化魅力;而二、四、六单元以写作为主,以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为辅,通过练笔来感悟“爱”的世界,走上辩论台,收集资料来撰写小论文。 课外古诗词背诵 课外古诗词背诵也是贯穿整个新教材始终的一个板块,每册教材都有十首古诗词供学生背诵,在背诵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诗

词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体现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一样,都是新教材的亮点,是最能体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教学手段。

四、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知耻、明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学期的重点放在基础较差学生身上,做好转差促优的工作,提高优等生的水平,带动中等生,鼓励后进生,尽量缩小差距,使其与优秀的距离有所接近。

3、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把知识系统化,比如古诗词,可按作者、按类别、按主题分别进行分类,形成经纬交织的网络。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4、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因此,平时将定期不定期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文章、好的诗词等。增加学生的日常积累。同时,要求学生尽可能多接触一些课外读物,多关心一些时事,多看一些报纸杂志、时文,以拓展学生的眼界

5、强化作业管理,逐步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6、坚持晨教“心灵鸡汤”口语表达训练活动(约3分钟),教育学生懂得自尊自强,争取做一个有志青年。踏实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7、做好纠偏工作,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常练习字,养成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习惯。

8、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9、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网络手段学习,将班级博客利用起来,指导学生利用每周的信息技术课写一篇随笔或感言,发表在班级的博客空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0、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11、利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锻炼能力,提高兴趣。

12、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

13、教师要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教科书,弄清编辑者的意图及内在联系,从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面向全体。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1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15、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

五、本学期个人提高计划

1、定期参加听课活动以及教研组的各项活动,搜集优秀的课例进行研究。

2、写好教学反思、教学日记并及时进行整理,升华为随笔和经验。

3、上好每一节课,精心的科学设计、思路创新的探索以适应大多数学生的实际。

4、课堂结构要严谨有序,丝丝入扣,生动有趣,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5、黑板上的板书争取大方简练,既有利于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又锻炼学生的书法。

注:1.若遇节假日,依次类推:2.总课时数虽然有97节,但逢节假期日将相应减少。

八年级语文上册工作计划 篇13

一、教材分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为五个板块六个单元,这是从以往教材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而且新教材所有的教材都采用了这种模式.五个板块分别是阅读、综合性学习写作、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六个单元是指根据文章的内容或体裁把入选课文分为六个单元.

阅读

本册教材六个单元共有30篇课文,根据内容和体裁分为:第一单元,关于战争题材的文章;第二单元,以"爱"为主题的文章;第三单元,事物说明文;第四单元,事理说明文;第五单元,文言文单元(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第六单元,关于自然景物的文言文单元.共有精读课文16篇,略读课文14篇,由于说明文的阅读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所以三、四单元是教学的重点,而且《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馆》、《大自然的语言》一直都是重点篇目,也是教学的重点.

综合性学习写作

在每个单元的后面,安排与单元相适应的写作,这种模式贯穿整个新教材的始终.每个单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其中二、四、六单元除写作之外,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通过练笔来感悟"爱"的世界,走上辩论台,收集资料来撰写小论文.

课外古诗词背诵

课外古诗词背诵也是贯穿整个新教材始终的一个板块,每册教材都有十首古诗词供学生背诵,在背诵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诗词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体现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一样,都是新教材的亮点,是最能体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教学手段.本册的篇目是《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二、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设计的学习目标如下.

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

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要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荚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好服务工作,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并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学习目标甚至人生目标),培养良好的习惯,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具体地说就是

1.指导学生学会有目的的学习、生活,将班级学习目标和自己的学习目标结合起来;

2.教会学生按照课堂教学的目标逐步解决具体的问题,即将大的目标分解为小目标,从而实现大目标的做事方法;

3.继续加强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书写、提高阅读和背诵能力;

4.教会学生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学习方法,进而根据每位同学的特点,指导其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5.教育学生懂得珍惜时间、珍惜来自父母亲人和师友的关爱,并懂得以实际行动回报,懂得感恩.

6.力争本学期学生语文成绩优秀率15%,合格率98%.

三、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基本适应了导学案高效课堂模式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改实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已初见成效.但是,仍需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四、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知耻、明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学期的重点放在基础较差学生身上,做好转差促优的工作,提高优等生的水平,带动中等生,鼓励后进生,尽量缩小差距,使其与优秀的距离有所接近.

3.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把知识系统化,比如古诗词,可按作者、按类别、按主题分别进行分类,形成经纬交织的网络.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4.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因此,平时将定期不定期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文章、好的诗词等.增加学生的日常积累.同时,要求学生尽可能多接触一些课外读物,多关心一些时事,多看一些报纸杂志、时文,以拓展学生的眼界

5.强化作业管理,逐步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6、坚持晨教"心灵鸡汤"口语表达训练活动(约3分钟),教育学生懂得自尊自强,争取做一个有志青年.踏实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7.做好纠偏工作,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常练习字,养成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习惯.

8.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9.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网络手段学习,将班级博客利用起来,指导学生利用每周的信息技术课写一篇随笔或感言,发表在班级的博客空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0.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11.利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锻炼能力,提高兴趣.

12.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

13.教师要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教科书,弄清编辑者的意图及内在联系,从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面向全体.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1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15.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

八年级语文上册工作计划 篇14

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刻认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努力培养和提高人的语文素质。积极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意识。语文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了语文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思想水平、文化修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为培养适合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新人而努力奋斗!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七个单元,除了“精读”、“速读”以外,还安排了“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等内容。七个单元中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前面五个单元是现代文章,一是后两个单元都是文言文。每个单元都注重了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

本册入选的课文大多是洋溢时代气息、跃动着生命活力的文质兼美的新课文。只要很好的引导,学生一定会感兴趣。

根据课改精神与语文教学的方向的把握,我初步拟定本学期的目标

1、思想品德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2、知识目标:了解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的音、形、义。

3、知识能力目标: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4、人文素质目标: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将文中感受到的有关人文素养活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

班情分析:我担任的142、143两个班是同年级中的普通班,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一年的教学中有很大程度的改观,但是还有少数人的学习积极性有待加强,如142班的肖耀,143班的胡学礼,写作文一点也不动手的。143班是本人接的班主任,要好得多,142班必须花较大的力气。

具体措施:

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精心备课,尤其是备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推广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和练习。

5、 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6、 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7、 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8、 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语文科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9、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0、 利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锻炼能力,提高兴趣.

11、 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12、 组织3-4次辩论,培养思维及口头表达和语文知识的运用 .

13、 组织采访和调查至少一次。

14、 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

15、 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

16、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对家庭有条件的同学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语文教育网多学习一些课外阅读,优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

五、教学时间安排:

期中考试之前:教完第一、二、三五单元,

期中考试之后:教完第四、六单元并复习全册内容

全期以18周教学时间计算,共90课时,其中讲读课文16课计40课时,速读课文14课计20课时,口语交际7个计7课时 , 综合性学习3个3课时,写字安排6课时, 写作共安排7次14课,合计90课时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