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班务工作计划(通用7篇)
一、课堂教学
1、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非常偏重,更重于唱歌,对音乐知识和欣赏内容教学的学习表现出明显的态度冷淡。学生借助乐理知识理解音乐的能力虽有所提高,但仍需要努力激发对其学习的兴趣。
2、教学目的、任务及要求
(1)教学目的、任务
a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大自然,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b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唱歌能力,提高学生的完美意识,培养学生分析乐曲的能力,视唱能力及创作能力。
c 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国外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2)要求
a 唱歌:做到音高,节奏准确,咬字、吐字清楚,合唱时声部和谐,均衡,防止喊唱和用嗓过度。
b 器乐:要求学生人手一支竖笛,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和方法。
c欣赏:要求学生了解人声的分类和声乐的演唱形式,了解常见的音乐体裁,了解中外着名音乐家及其相关作品。
d 基本乐理:音乐知识本学期从基础的调式、音阶、音程等学起,让学生对乐理的认识有一个阶梯式的学习;欣赏课对中外民歌和部分大型组歌有关知识的学习及欣赏,拓宽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了解。
e 视唱练耳:通过听辩、视唱等练习,培养学生的主音感和调式感。
(3)教学改革的设想和措施
a 教学内容:以简谱教学为主,其间穿插流行歌曲进行辅助教学。
b 教学方法:以启发,分组教学法为主,充分运用多媒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及进度
9月份:
第一单元 祖国情 第二单元 西北放歌
10月份:
第三单元 曲苑寻珍 第四单元 经典交响
11 月份:
第五单元:月光
12月份:
第六单元:梨园荟萃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继续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本,齐心协力,落实各项工作,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过程。
二、学生分析:
本班共有46人,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这样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从考试情况来看:优等生占31%,学习发展生占47%。总体情况分析:学生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产生严重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九年级才接触化学,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体系的第一个特点是分散难点,梯度合理,又突出重点。以学生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水、空气、溶液,以及碳等引入,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
第二个特点,突出了以实验为基础的,以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每一块中都有有许多学生实验和实验探究,同时又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四、目标任务
1、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常见地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础知识,掌握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养成自己动手操作和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针对中考改革的新动向,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适应中考及答案的各种技巧。
5、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6、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五、方法措施
1、重视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学习。
2、备课、上课要抓重点,把握本质。在平日的备课、上课中要把握好本质的东西,
3、在平日讲课中学会对比。
4、讲究“巧练”
5、在平日要注意化学实验。
6、跟踪检查。
7、加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管理,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场所。
六、教学进度表
略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通过对范仲淹生平的了解,理解作者先忧后乐的思想。
3、通过对具体字词的品析,体悟豪放派词作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通过对范仲淹生平的了解,理解作者先忧后乐的思想。
3、通过对具体字词的品析,体悟豪放派词作的特点。
教学步骤:
【了文体,晓背景】
1、 自学关于词的简介的微课,初步了解词的基本知识。
2、 教师介绍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的创作背景。
明确:提起范仲淹,很多人都会想起他的名篇《岳阳楼记》,其中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早已是深深的印入了我们的心中,范仲淹不仅是这样写了,而且也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这样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他曾经三次上书,三次被贬,始终不该直言敢谏,刚直不阿的风格,公元1040年,西夏十万大军大举进攻宋朝,52岁的范仲淹临危受命,担负起了力挽狂澜的重任,他的词作渔家傲秋思,就写于这一次的远征之中。
【读词文,明词意】
1、 看配乐范读,确准字音及断句,自己大声吟读。
2、 举行吟读比赛,看谁读得好,并进行分析点评。
3、 展开想象,在小组内交流,将整首诗改写成散文形式。
明确: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就全都不同了,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随着军营的号角声响起,四面传来战马嘶鸣的声音。像千里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烟雾弥漫中,落日朦胧,只见四野荒漠,一座孤城紧紧关闭着。空对愁酒一杯,离家万里,思绪万千,想起边患不平,功业未成,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里。羌笛的声音悠扬,寒霜洒满大地。将军和征人们不能入寐,他们都愁白了头发,流下伤心眼泪。
【欣意境,品特色】
品析鉴赏词的上阕与下阕,了解范仲淹的生平,理解作者先忧后乐的思想,通过对具体字词的品析,体悟豪放派词作的特点。
明确:
1、品词的上阕
公元1040年正月,西夏李元昊集中十万兵马,发动了大规模的三川口战役,目标直指延州。李元昊利用突击战术,攻下了延州北边的金明寨,活捉了宋将李士彬。随后又击败了为延州解围的宋将范雍,围攻延州七天七夜,这时,不期而至的大雪纷纷而降,李元昊因粮草难以为继无奈撤军,延州的险些失守,震动了朝野,上下顿时惊慌失措,在这危急江山社稷的关键时刻,范仲淹主动请缨,以时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的身份,兼延州知府,于公元1040年8月,坐镇此军事要塞,当时西夏初立,气焰炽盛,锋芒正锐,而宋朝西部边塞一线,支离破碎,人心涣散,范仲淹到延州后,立即对边政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宋史范仲淹传记载范仲淹到来之后,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迅速改变了边军腐败的局面,军心为之一振,边民们都说,“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在日夜加紧训练,整肃军队的同时,范仲淹下令招募流亡边民,修山寨,定堡障,既加固了边塞防线,又使延州大批流亡无着的羌汉民众相继归业,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有了备战的需要,他下令在嘉岭山北麓,沿河之滨,凿了一口深井,被后人称为范公井,而且还在嘉岭山顶,修建了瞭望台,在石壁上凿刻了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这几个大字,以示镇守边关的雄心,这一系列巩固边防之措施,快速扭转了战争颓丧的局势。
整个上阕主要是写景,景物总体的特点是“异”,“异”的意思是延州秋季和内陆大不相同,有哪些不同呢?
起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了作者的所在地,当时的延州,是西北边地,是防御西夏进攻的军事重镇,秋来点明了季节,风景异概括的写出了延州秋季和内陆大不相同的风光,
“衡阳雁去无留意”,大雁是候鸟,每逢秋天,北方的大雁就要飞向南方过冬。古代传说,雁南飞,到衡阳即止,衡山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王象之的《舆地纪胜》一书就有这种记载,“或曰雁不过衡阳,或曰风逝如雁之回”,所以王勃说,“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范仲淹此时更是触景生情,塞外的气候是如此的寒冷,大雁展翅向南方奋力飞去,毫无留恋之意,也是暗示大雁走了,家信难通,无法传递消息,所以一到秋天,边境就是一片寒风萧瑟,满目荒凉的景象。
“四面边声连角起”,所谓的边声,是指带有边境特色的声响,风声,雨声,人声,马嘶,种.种声音随着军中的号角声而起,悲凉,凄婉,四面回荡。
“千嶂里”描绘出延州处在层层山岭环抱之中的画面,长烟落日,就使人联想到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现了塞外雄奇壮阔的风光,
“孤城闭”三个字,立刻让人感受到这种在充满了肃杀之气战地前沿,戒备森严,隐隐流露出边境的紧张气氛。
2、 品词的下阕
词的下阕主要是抒情,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呢?
王昌龄在从军行中写过“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以笛声来渲染出征战士的思乡之情,苍凉的边塞,对戍守的将士来说,真是欲留不忍,欲归不能,而沉浸在思乡的悲哀之中,
“浊酒一杯家万里“,时近黄昏,城门早已紧闭,白发老将喝着浊酒,真是凄清孤寂,没有身临其境的人,真是很难品出其中的滋味,这里的一杯与万里,紧密的相连,形成了强烈的对照,而作者内心的忧虑,也就不言而喻了,但是作为边镇的守将,又怎么能只眷恋于家人乡亲,而忘记国家的重托呢?
“燕然未勒归无计”,一位边镇守将战功未立,敌人未灭,何以报国,所以又流露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雄心壮志,这里词人以借古书怀的手法,引用东汉将领窦宪追击北单于的典故,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两汉时代与匈奴长期交战,卫青霍去病相聚大举北伐,北疆之患仍绵延不绝,公元89年夏天,窦宪、耿秉率大军和北单于在稽洛山展开战斗,大胜敌军。追赶北匈奴各部,到达和渠北醍海,出塞外三千多里,俘获败军不计其数,之后,窦宪登上燕然山,受命中护军班固刻石记功,由于国难家仇交织萦绕,作者是彻夜难眠,在这个时候耳听得羌笛悠扬,眼见霜落满地,更使人感到悲壮而又苍凉,这种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在当时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流露出作者壮志未酬的复杂心情。
“将军白发征夫泪”,在浓郁的抑愤中,表达了将士们的沉重心声,北宋的戍边将士,终年累月转战在荒漠的边疆,战争之残忍,生活之艰辛,使将军平添白发,士卒热泪纵横,读了以后真让人,苍凉悲壮,慷慨生哀。
3、了解范仲淹的声望及文学造诣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范仲淹,字希文,是北宋的名臣,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范仲淹少年的时候,家境清贫但勤奋好学,当秀才的时候,就常以天下为己任,他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有一次被贬了之后,诗友梅尧臣寄了一首《灵乌赋》给范仲淹,并说,他在朝中屡次直言,都被当做乌鸦不祥的叫声,愿他拴紧舌头,锁住嘴唇,除了吃喝之外,只管翱翔高飞,范仲淹立即就回答了一首《灵乌赋》,回复说,不管人们怎样厌恶乌鸦的哑哑之声,我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宋仁宗时,范仲淹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梳,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徭役,宋仁宗采纳了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这也成为后来王安石变法的前奏,可惜不久,就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继续,但他对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史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间,范仲淹倡导的先忧后乐的思想,已成为中华文明史上宝贵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公元1052年范仲淹带病赴颍州就任,在途中溘然长逝,范仲淹死讯传开之后,朝野上下是一片哀痛,西夏甘凉等地的少数民族人民,都成百成千的聚众举哀,连日斋戒,凡是他从政过的地方,老百姓纷纷的为他建祠画像,人们来到祠堂,象死去亲人一样的痛哭哀悼。
据历史资料记载,范仲淹在戍边期间,写下了一组渔家傲的词,而且每一首都是以塞下秋来开头,但是很可惜的是其余的几首都散失了,只有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一首留传了下来,这首词开阔了词的境界,是词风上的一大变化,我们知道,词从五代后唐以来,追求旖丽香艳,表现范围十分的狭窄,而范仲淹的渔家傲摆脱了旧有词风的束缚,继承了唐朝边塞诗派雄浑豪放的传统,把描写范围扩展到了边塞的战斗生活,为北宋词坛孕育了苏轼,辛弃疾这样的豪放词派打下了基础。
课型:新授讲读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朗读、赏析词作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结合作者生活经历以及写作背景,从具体词句入手,体会诗人的豪情壮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热爱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教材分析:
1.重点:品味语言,体会诗人情感。
2. 难点:走近诗人,体悟词作意境。
教学方法:教师范读,创设情境,品读提升。
学法指导:学生朗读,理解赏读,美读成诵。
教学过程:
对联导入
教师:清人张鹏翮有副对联写到:“一门父子三词客,天下文章四大家。”请问同学们,这对联中的人物都有谁?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苏东坡开创了豪放词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就是他的最早的一首豪放词。
学生初读,理解词意
1. 学生自由诵读,提出重点字词的读音:发(抒发)骑(一人一马)
2. 教师范读,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感知豪放词的语言风格。
教师补充:豪放派是由苏轼创立的,这种豪放风格是苏轼刻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略带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
PPT. “近却颇做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阙,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苏轼《与鲜于子骏简》
3. 学生齐读,教师点拨。
4. 学生自由研读课下注释,弄懂大意。
教师指名,描述上下阕的内容。
上阕:出猎场面(宏伟壮观)
下阕:豪情壮志(酣畅淋漓)
师生赏读,品味语言
教师:词作中哪一个字总括了全词?
预设:“狂”,以课堂生成为主,适时引导。
教师:下面我们就词中语句,找出词人“狂态”的表现,从而体会“狂情”。
请用“狂在 ”句式说话。
(引导学生用词作原句回答)
学生分析,教师提炼归纳:
装束狂 英雄气概
气势狂 场面恢宏
举止狂 英武有为
教师点评学生发言,不易拘泥。
1.上阕:出猎场面 气势恢宏
教师:“狂”又是如何表现的?
(1)教师示范,引导学生从“炼字”角度赏析上阕。
(2)从表现手法“用典”角度——“看孙郎”,体会作者气魄。
(3)指导朗读,注意重音与停顿,渗透感情。
2. 下阕:建功立业 意境开阔
(1)教师:“用典”——“遣冯唐”的作用是什么?(引导学生由上阕入手分析)
以魏尚自比(自况),委婉曲折地表现出希望能够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
(2)师生共同赏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抓用典以及修辞手法。
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总有一天,要把弓弦拉得像满月一样(比喻),射掉那贪残成性的“天狼星”(用典),将西北边境上的敌人统统一扫而光。苏轼在最后一句,表达了自己要报效祖国,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热忱。
(3)指导朗读,由浅入深,逐步推进。
3. 学生集体背诵全词。
4. 教师小结,感受“豪情”: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词的上阕叙事,下阕抒情,气势雄豪,淋漓酣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读之令人耳目一新。
作品扩读,体会心境
走近苏轼——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PPT.展示)
1. 简介作者生平(学生复习)。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大文豪。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文列唐宋散文八大家,词首开豪放词风。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
2.学生回忆苏东坡的诗、文、词作品,谈谈自己对苏轼的看法。(学生小学学过,仅为回忆)
如:冬景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3.补充《定风波》《自题金山画像》,引领学生感受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境界!定风波 (元丰五年,1082.)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读者面前。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自题金山画像(1101年,真州)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闻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此诗作于苏轼去世之前,最后一句高度凝练地概括了他的一生境遇。)
(五)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可从学法、知识或者能力等方面入手。
PPT.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教师:也希望同学们平时重视培养自己的生活情趣,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作业布置
1.书面:用所学的知识与能力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一句或者一阕,感受豪放词的不同语言风格魅力。
2. 小练笔:我眼中的苏轼(命题作文)
板书设计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上阕——叙事——出猎场面
气势磅礴
下阕——抒情——建功立业
报效祖国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一)教学设想:
教学设计以《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解读与赏读为主,渗透中考诗词赏析的考点,如描绘画面、概括内容;炼字赏析、修辞赏析、艺术手法赏析等角度进行突破,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朗读,感悟,提升,从而提炼、归纳赏析的角度以及方法;并感知苏轼的人生魅力,理解“豁达淡然”的人生态度,历练自己的心态,做一个有生活情趣,细心留心生活的人!
拓展阅读部分,则是为了引领学生走进苏轼的世界,回忆复习学过的诗词文,将其人、其文、其诗、其词与词人生平、境遇相结合,进而指导学生深入体会“乐观旷达”的人文核心。同时,也是想启发学生能进行“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写作尝试。
(二)不足之处:
1.材料太多,课堂过于饱满,教师推进速度稍快。
2.解读、赏读《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的内容时的思路不
够清晰,情感体会不够深入。
(1)教师抓住“尙”字解释为“还”或“更”,进行提问,此“炼字”赏析无意义。
(2)教师试图抓住“卷”字赏析,但是理解与解读不够细致与深入。
(3)对于“用典”这一艺术表现手法的作用没有深入地理解与解读。
(4)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不足,以致学生没有读出层次。
(三)改进措施:
1.可大胆删减补充材料。如《浣溪沙》一首中“清欢”不易学生理解。课保留三首(其中两首诗《惠州一绝》《自题》,以前给学生补充过),突显词人苏轼在“黄州惠州儋州”中的不同人生境遇以及兴趣爱好,引导学生体会其“乐观旷达”的心态。
2.以读促讲,以读带解。
(1)应该多给学生指导朗读的方法,可从浅入深,逐步推进。并结合具体语句内容以及词语表达层次进行。同时应该强调当堂成诵。
(2)多组织学生活动。在教学设计上不仅仅应该备“教什么”,更应该备“怎么教”“学生怎样学”的问题。这样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增强课堂的有效性。
(3)板书设计应该更加精心。虽然这个班学生程度稍差,教师是希望通过板书传递给学生记录笔记的侧重以及方法。但是也应该注意板书的知识性的归纳,内容层面的提升,方法技能的梳理等方面的改进。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品味词中描写的边塞风光;
2、体会词的韵味,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知这首词慷慨壮烈的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清晰地了解整首词分上、下两阕写景和抒情,以及词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教学重点】
解读全词,了解边塞风光和戍边生活,体会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教读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对照课文注释,通读全词;
2、了解作者的生平概况以及写作背景。
二、导入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唐诗、宋词更是这座瑰丽花园中的两朵奇葩。前两节课我们已经领略了盛唐诗歌的风味,那么,这节课我们就进入宋词的学习。
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以及仁人志士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曾经学过的有关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1、王之涣:《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刚刚我们列举的这些诗歌,它们所描写的都是同一个主题——边塞,因此,人们把这一类的诗歌称之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渔家傲》也是反映边塞主题的。但是,在范仲淹以前,很少有人用词这一形式来真实地反映边塞生活。由于作者有丰富的边地生活经验,所以词中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三、初步感知,学生朗读
1、现在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体会词中的韵味,以及词人的思想感情。(老师领读,学生齐读)
2、同学们朗读得很好,已经把词中慷慨壮烈的韵味读出来了。那么,这样一首充满着理想和抱负的词,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呢?
四、文本赏析
(一)导入作者介绍以及写作背景介绍:
1、背景简介:
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国家逐渐形成积贫积弱之势,表面上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宝元元年,西夏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声讨,但事出仓促,每战辄败。
1038年,西夏大举进攻宋朝,攻取今陕北数县,延州成为孤城。
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抗击西夏。范仲淹到任后,改革军制,团结上下,生产戍边,积极抵御。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2、作者介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范仲淹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而且还有卓越的军事能力,这就与他被称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相符合。
现在请同学们看看注释①中的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二)分析全词
此时的范仲淹肩负着国家的重担,我们知道,诗词的创作往往讲究情景交融,那么,当词人身兼重任之时,他的笔下又会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词人眼中的西北边塞大漠风光。
1、分析词的上片
这首词创作于边塞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同学们知道它是创作于哪个具体的季节的吗?
秋天。
很好,你们又是从哪里得知这一信息的呢?
“塞下秋来风景异“
(1)首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环境,“秋来”点明时节。此时此刻,词人身处西北边地,我们刚刚介绍过词人的家乡在苏州吴县,这样一南一北的差异究竟会有何不同的风景呢?我们接着往下看看其中的异别之处。
(2)“衡阳雁去无留意”
A、这句词运用了一个典故。古代传说,雁南飞,到了衡阳即止,同时,衡山的回雁峰也因此得名。
B、在古文中,“去”是离开的意思。那么,这里“衡阳雁去”的语序是否符合我们现代的阅读习惯呢?如果不符合,那么正确的语序又是什么样的呢?
“雁去衡阳”这里运用了倒装的手法。
C、秋天到了,大雁往南飞,这是正常现象,可是,在这里,词人却用了“无留意”,为什么呢?同学们想一想,大雁南飞是自然界的常态,而这里作者却赋予大雁以人的情感,这是运用的拟人的写作手法。同时,这从侧面反映出边塞环境恶劣,以致连大雁都不愿久留,可想而知,戍边战士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辛。
(3)“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A、首先,我们来找出这里所出现的意象: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
B、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注释,一起看看这些词的意思:
边声:指边塞马鸣、风号等声音。
同学们想一想,这种战争的混杂声音在安静、祥和的南方是否能够经常听到?不能。它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才会出现的,由此可见当时战争的紧张程度。
C、千嶂:层层叠叠险峻的山峰。
孤城:孤寂的边城。
同学们想象一下,在层层叠叠的山峦中,长烟与日落同时升起,这种情景与我们学过的哪一句诗相类似呢?
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二者无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D、既然有如此美妙的风景,词人又为何用了“孤城闭”这三个格调与之相反的词呢?我们想一想,战争的双方,如果我军的兵力足够强大,那是不是就无需紧闭城门,大可主动出击,由此可见,此时的形势是紧张而又不利的,处于“敌强我弱”的状态。
(4)词的上片,词人充分运用了听觉、视觉、感觉,将所听、所见、所感等现象连接起来,描绘出一幅萧瑟、荒凉、紧张的边地风光。
2、分析词的下片
在这样荒凉、萧条的环境下,词人的心情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接着来学习词的下片。
(1)“浊酒一杯家万里”
A、这里,词人借酒消愁,请同学们注意一下,这杯酒是“浊”的,“浊”与“清”相反,混乱浑浊的意思。可见此时词人心情紊乱,连所喝的酒都是浑浊的。
B、其次,“一杯”与“万里”,两个数量词形成鲜明的对比,也就是说,用悬殊的差别来突显词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恋,仅仅一杯浊酒是消解不了万里的乡愁。既然思家,为何不回家呢?因为“燕然未勒”。
(2)“燕然未勒归无计”
这里运用了一个典故。燕然,山名。公元89年,东汉大将军窦宪追击北匈奴,曾登北山,“刻石勒功而还”。但是,词人这时还是“未勒”,说明还未功成名就,战争还没有结束,因此,归家之期是无法计量的,可以说是“归期无期”。
3)“羌管悠悠霜满地”
在这种有家无法归的情况之下,词人的所见所闻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A、羌管,即羌笛,古代羌族的一种乐器,声音哀婉、凄切。
B、对于“霜”这个意象,我们可以通过两句著名的诗句来解读,“月落乌啼霜满天”(张继《枫桥夜泊》)、“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从这两句诗中可以推出,霜出现在深夜,而且是寒霜,属于冷色调的一个意象。所以,同学们以后可以运用“以文解文”的方法来解读文本,这样既温故又知新。
C、在深秋的深夜,词人听到悠悠的羌管,看到满地寒霜,心中难免顿生悲凉。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这样凄凉的夜晚,词人睡不着,心愁满绪,连白发都发白了,眼泪都流下来了。
B、同学们注意一下,这里仅仅是将军头发发白了,征夫流泪了吗?不是。正确的解释应该是将军和征夫都白了头、流了泪。这是运用了互文的写作手法,表现出戍边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恋以及渴望建功立业、报国壮志的情怀。
3、归纳总结
整首词,上片以“异”字统领全局,借助“雁、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等意象,描绘出一幅荒凉、萧瑟的边塞秋景图,同时,揭示了边地环境恶 劣、战事的紧张氛围,由景入情,下片抒发了词人思家忧国、壮志难酬的情感。
五、拓展学习
在解析完整首词后,我们再回头来看看这三个字“渔家傲”,从词的结构来说,“渔家傲”是什么呢?
词牌名。
对,很好,词牌名。词牌名是词的格式名称,很显然,仅仅从“渔家傲”,我们是很难联想到这首词的内容,其实,这首词有一个题目“秋思”。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一篇与之相似的课文《天净沙秋思》,你们还有印象吗?
有。
好,那我们就一起把它背诵出来吧。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很好,看来大家对学过的知识都掌握的不错。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两部作品的区别之处。
(1)首先,从文体上看,《渔家傲》属于宋词,而《天净沙秋思》是元曲小令。二者的产生时间不同,词产生于晚唐,盛于宋;元曲产生于金元时期,盛于元。从风格上来看,词比较妩媚清丽,而小令则比较通俗易懂。
(2)从内容上来看,这两部作品都选用了一些意象来描写秋景,但是,《渔家傲》的意象(边声、号角、长烟、落日、孤城)大部分都是西北边塞特有的,而《天净沙秋思》中的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则是江南水乡常见之景。
(3)那么,通过这些景物描写,作者各自又想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渔家傲》抒发的是戍边将士的壮志难酬、思家忧国之情;
《天净沙秋思》则是抒发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情。
无论是哪一种情感,作者都把他们切身的感受融入到作品中,所以,我们才会被感染。我觉得,在我们的日常写作中,只有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更好的打动读者。
同时,在比较阅读两篇相类似的文本时,同学们应该从“文体、内容、情感”,这三方面来分析其中的异同点。
六、课后作业
那么,对于这两部作品的比较阅读就先到此为止,现在,全班同学再一起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最后,我来布置一下今天的作业:
(1)背诵《渔家傲》;
(2)从中选择一首扩写成现代白话文,展开想象,不用拘泥于逐字逐句的翻译,字数300字左右。
众所周知,初三年级是初中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教学阶段。对于每个初三教师来说,所面临着的教学任务会更加繁重,压力也会更大。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激发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热情,努力创造条件,争取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初三全体老师将群策群力,克服困难,全心投入,迎难而上,发扬拼搏精神,抓紧抓严抓实各个教育教学环节,积极协助学校各处室配合完成布置的各项任务,团结本组教师,搞好年级组凝聚力工程,完善教育教学的管理工作,抓好常规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力争中考取得好的成绩。
一、教学工作:
1.加强课堂教学,努力转变观念,提高课堂效益,积极探索新课程教学的课堂模式。提出合理可行、有效的中考复习模式和方法。
2.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备课组的教育教学工作。各备课组要认真学习学科新课程标准,将课改的理念渗透到学科教学中,研究考纲,研究教材教法、学生学法,根据本届初三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本学科教学计划。把教学研究工作落到实处。
3.加强中考研究,认真研究中考命题的特点和规律,针对不断变化的中考,加强考试的动态研究,以此指导复习,抓好专题复习研究,有效地把初三阶段的知识点梳理清楚,以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
4.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常抓不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向40分钟要质量。
5.做好班级现状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分析原因。寻找对策,确定学科偏差学生,帮助这些学生平衡发展,以提高合格率。
6.重视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制度,及时召开质量分析会,及时诊断,及时反思,及时解决考试中出现的问题。5、认真抓好体育训练,力争体育中考成绩达到较好水平。
7.高度重视培优工作,加大培优力度,对前30名学生要加大力度,为他们松绑减压,营造宽松的竞争氛围,力求在和谐的竞争环境中迎难而上,使优秀学科更加优秀,使薄弱学科也优秀;针对前200名学生,也要加大力度,确保尖子生培养上有所突破。
8.配合教研室做好年级教学视导工作,主动约请教研室的同志到初三进行教育教学视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9.做好中考各项报名工作,确保参考学生考出友谊的成绩。
10.做好初三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适当调节情绪,以良好的心情投入学习中去。
二、德育工作:
1.根据学校要求,定期召开年级组大会,对初三年级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抓学生的思想教育,以“拼搏创造奇迹,成功来自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成就未来”激励学生,促使他们树立信心,鼓足勇气,最后冲刺。
2.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学习现状,制定出短期和长期目标,以积极良好的心态对待中考前的每一次考试。
3.加强家校合作,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每阶段在校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纪律表现,与家长共同探讨切合实际的教育方法,对稳定学生学习情绪、促使良好思想品德养成、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成绩起到一定效果。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反馈学校的信息,最大限度去的家长的支持。
4.关注后进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要在情感教育上多下功夫,要对后进生做到有爱心细心加耐心,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对待后进生不歧视,从而有效地保证后进生提高。
5.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发现学生心理存在问题就及时对症下药。减轻学生压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月工作安排:
二月:准备学科测试(新课结束后进行)
启动第一轮复习工作;(第三周开始)
中考报名的前期准备;
我的新学期打算(学生研讨计划)
召开年级培优老师会议,部署新学期的培优工作;
三月:进行第二轮复习教学案的编写工作;
阶段测试,阶段测试总结;
初三百日冲刺誓师大会;
四月:复审初三第二轮复习教学案;
部分学科薄弱老师座谈会;
学习常规问卷调查;
五月:进入二轮复习教学阶段,并组织调研;
部分薄弱班级学生座谈会;
调研年级作业考试化的学习效果;
调研部分学科作业量;
中考报名;指导中考考生填写志愿;
六月:初三第三轮复习情况;优生座谈会;
中考前的冲刺心理调节(与心理咨询室联合组织);
组织中考;
总结评优工作。
初三的第二个学期是初中教学的最后一个教学阶段也是一个最重要的教学阶段,面临的教学任务会更加繁重。本届初三现有学生626人,要使我们年级尽可能在中考中考出好成绩,实现宝塔中学初三毕业班教学成绩的新突破,就需要年级的全体老师在教学工作中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全心投入。为此特制定本年级的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的工作思路为指导,在教研室、教导处的支持和帮助下,以改进课堂教学为抓手,认真探究教学方式和方法,发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抓好初三年级教育教学工作,努力寻找课堂教学的突破口,促进有效教学,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关注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讲究教学策略,把握中考新方向,促使初三教学质量不断上升。
1、坚持六个到位,(即形势分析到位、思想管理到位、教学安排到位、培优辅差到位)。
2、认真学习《中考纲要》,把握课程标准,开展二次备课(即在集体备课基础上的根据各班具体情况的个人备课),落实教学目标,始终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积极推行异步分层教学,实行因材施教。
3.针对本届学生情况,提出了五个抓:抓前80名,促尖保尖,保优秀率;抓前200名,保考取高中率;抓差补差,保及格率,平均分;抓思想教育,保稳定良好的心态;抓学习方法指导,保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策略。
二、教学工作:
1、工作中要求每位教师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化压力为动力,树立中考意识、目标意识和质量意识,明确只有立足本职岗位,奋力拼搏,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来,尽责尽心,认真做好教学和管理工作,本着对学生及家长负责、对学校负责、对个人负责的精神,只有做细做实各项工作,才能在平实的工作中创佳绩。弘扬奉献精神,围绕课堂质量、复习效率,扎扎实实、脚踏实地的做好初三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确保初三教学严而有序,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力争在20xx年中考中实现新的辉煌。
2、加强集体备课:坚持集体备课制度,按照学校要求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主备人,保留好复备的材料和痕迹。另外各学科还要做到“三统一”,统一要求、统一进度、统一考查。没进入过初三教学的教师要先听课后上课,并做到多听老教师的课,多请教、多问、多琢磨,多做中考题。另外各备课组长要做好本学科的教学安排,一定要有计划,有侧重的安排好个阶段的教学内容,把握好方向,并多与备课组老师充分交流,发挥集体的智慧,打好团体战。
3、加强课堂教学,努力转变观念,提高课堂效益。提出合理可行、有效的中考复习模式和方法。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常态课教学质量,向45分钟要质量。
4、发扬团队精神。各备课组认真学习学科新课程标准,将课改的理念渗透到学科教学中,研究考纲,研究教材教法、学生学法,根据本届初三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本学科教学、复习计划,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5、加强中考研究。各备课组认真研究中考命题的特点和规律,针对不断变化的中考,加强考试的动态研究,做到必考的必教,必教的必会,抓好专题复习研究,以此指导复习,抓好专题复习研究,有效地把初三阶段的知识点梳理清楚,以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
6、及时分析改进。①重视月考和两次模考,在每次考试结束后,各备课组及时进行质量分析,及时诊断,及时反思,找出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正措施,及时解决考试中出现的问题,使下阶段复习工作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更富有成效。各班主任及时做好班级现状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分析原因,寻找对策,确定学科偏差学生,②班主任和各备课组都要根据自己掌握的学生情况,列出偏科学生的名单,通过各位老师的配合,制定出对学生针个人的成绩提高计划,做到人人有计划、生生有落实③抓好培优工作,使之成为工作中重中之重。年级与班级必须有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将培优工作落实到人
7、高度重视培优工作,加大培优力度,对前60名学生要加大力度,为他们松绑减压,营造宽松的竞争氛围,力求在和谐的竞争环境中迎难而上,使优秀学科更加优秀,使薄弱学科也优秀;针对前100名学生,也要加大力度,确保尖子生培养上有所突破。我们知道,教育局对我们学校的考核是以合格率为依据,但社会对我们学校的评价是考取重点中学有多少人,也就是以优秀率为依据。目前,我们要狠抓优秀率,同时加强单人平均分提高的工作。
8、定期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指导学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利用各班班会或年级会议的机会,本年级中的一些优秀学生代表作学法经验交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采取多种办法来激励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9、做好班级现状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分析原因,寻找对策,重视提优补差工作,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对优等生可适当增加题目难度,通过强化训练,使他们更具竞争力,;对学困生多些耐心,重点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在基础题上下功夫。
10、认真抓好实验操作、体育训练,力争实验操作体育中考成绩达到较高水平。我们初三年级要求各班主任配合理化生体育教师认真参加训练活动,到中考体育前夕,我们各班应利用一切可利用时间让学生加强训练强度,以确保考试顺利通过。
三、德育工作:
1、加强思想教育。对初三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以“拼搏创造奇迹,成功来自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成就未来”激励学生,促使他们树立信心,鼓足勇气,最后冲刺。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学习现状,制定目标,以积极良好的心态对待中考前的每一次考试。
2、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学习现状,制定出短期和长期目标,以积极良好的心态对待中考前的每一次考试
3、重视常规管理。做好仪容仪表的规范,落实好室内外卫生工作,及时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有序开展各项常规考核工作。
4、加强家校合作。离中考只剩四个月了,学生能否调节好心态,全力发挥,离不开家长的配合。这时候班主任更应加强家校的联系,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每阶段在校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纪律表现,与家长共同探讨切合实际的教育方法,共同帮助学生稳定学习情绪,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成绩,在中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开好家长会,及时反馈学校的信息,最大限度去赢得家长的支持、配合。
5、关注后进生。在情感教育上多下功夫,对后进生做到爱心细心加耐心,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对待后进生不歧视,有效地保证后进生提高。对待后进生不歧视,从而有效地保证后进生提高。在后进生的处理上,除情感上下功夫外,还应有一定的策略。如,各学科根据实际情况学会取舍,对有些科目实在不行的,可以把时间让给能够得分的科目,尽量让他在总分上有所提升。
6、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初三学生学业负担重,心理压力大,学习成绩一旦有波动,情绪极不稳定。班主任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把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学习动态,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发现学生心理存在问题及时对症下药,疏导解压,稳定其情绪,帮助解决,平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7、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第一,多组织班主任加强学习交流,不断提高班主任的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
第二,要求班主任做到“身体力行”,做好学生的榜样带头作用。
第三,要求班主任工作做到“五勤”:勤观察、勤提醒、勤指导、勤深入学生、勤思考。
第四,要求班主任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多交流多沟通,将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五,强化班主任工作,班级工作细化到每一个人,细心到每一次考试,对重点学生要多谈心多指导。
我们相信,在学校的正确领导、关心、支持下,只要全年级教师群策群力,发扬拼搏精神,以新的创造,教好每个学生,抓好每个班级,扎实工作,花大力气,发扬苦干加巧干的精神,一定能全面完成学校交给我们的任务!
四、主要工作安排
二、三月份主要工作
1、各学科备课组制定教学和总复习计划。
2、召开初三教师会议布置本学期教学工作。
3、组织中考报名工作
4、百日誓师大会,年级、班级营造紧张气氛。
5、积极准备体育中考,做好学生体育训练计划。
6、为迎接中考做好理化生操作实验计划。
四月份主要工作
1、备课组教研活动,各学科必须开始第一轮复习。
2、各学科结束新课,各备课组制定第一轮复习内容。
3、对学生进行复习动员和复习方法指导讲座。
4、召开初三教师会议进行复习工作交流。
5、各学科根据测试情况,制定第二轮复习计划,并组织好专题复习。
6、各备课组研讨第二轮复习。
7、召开学生座谈会,对学生紧张心理进行疏导教育。
8、组织好体育中考工作。
五月份主要工作
1、第二轮专题复习工作开始,准备第三轮综合复习计划和资料。
2、中考理化实验操作考试工作安排。
3、召开初三教师会议对复习情况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4、学生座谈会。
5、组织一摸底测试及质量分析。
6、第二轮复习工作结束,第三轮综合模拟复习开始。
六月份主要工作
1、中考前练兵。
2、考前家长会。
3、考前学生心理梳导,对学生进行考前指导。
4、准备和组织学生参加中考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