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活动《打电话》优秀3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本文是可爱的小编给家人们收集整理的中班社会活动《打电话》优秀3篇,仅供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打电话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2.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认识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在看今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时候,注意到大兵和赵卫国合说的相声〈谁让你是优秀〉了吗?,那这个相声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的确,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就一块来感受我国著名相声演员马季郭启儒合说的相声〈打电话〉的魅力。

二、明确学习目标

阅读课前提示:想想这篇课文,我们应该弄懂哪些问题?

(1)浏览全文,想想说的是件什么事?

(2)故事里的那个人说话的特点是什么?

(3)这个相声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4)说说这个相声或听听其他相声,感受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

三、根据目标学习全文

1.自己浏览全文,想想说的是件什么事?

交流:(这个相声主要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结果被这个人东拉西扯,说了两个多小时,既误了自己的事,又耽误了别人的时间。)

2.再读课文,想想故事里打电话的年轻人说话的特点是什么?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说话啰里罗嗦、废话连篇。

3.这个相声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交流,小结:打电话要抓住要点,简洁明了,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是文明行为的表现!

4.现在请同学们分角色读读这个相声,来感受感受相声语言的艺术风格。

(1)同桌分角色读

(2)找伙伴分角色读

(3)师生分角色读读

5.找学生上台试着说一说这个相声

6.听两个精彩的相声段子

7.看一个你们自己搜集的相声。

四、交流相声语言特点

学了这个相声,听了相声,看了相声,你现在觉得相声的语言怎样?(通俗、贴近生活、幽默、有很浓的讽刺意味)

五、演一演

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相声演一演,评一评谁具有相声演员的风采。

六、总结

我希望同学们记住这个相声段子,时时提醒自己文明地与人交流,交流时注意自己的语言要抓住要点,简洁明了。

七、作业

1.课余与父母共同看相声、演相声。

2.创作一个短小的相声段子。

口语交际?习作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别人,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让学生学会写发言稿,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

3.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写通顺。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学会根据具体情景、具体需要写发言稿。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景、激发劝说欲望

1.学生表演

爷:坐在椅子上,抽出一支烟点着)饭后一支烟,胜过活神仙! (吸了一口,咳嗽。)

颖:爷爷,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爷:什么日子?

颖: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这一天,全世界的人都不能吸烟。

爷:谁规定的?谁能管了全世界?

颖:联合国规定的。

爷:联合国能管了咱们中国?

颖:爷爷,抽烟的害处很大,我求您别抽了!

爷:没事! 我抽了几十年了,身体不照样好好的?咳,咳……就是有点小咳嗽。

颖:反正抽烟没一点好处。

爷:颖颖,天不早了,你该上学了;我呢,到公园溜达溜达。

2.提出问题:这个模拟表演为什么颖没有说服爷爷?

3.让学生回忆被别人劝说的事情,思考自己是怎样接受别人意见的。

4.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总结:在劝说别人时,以理压人、说软话求人都不大可能奏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对方心服口服。另外,劝说还要注意对象、场合、方式方法。

二、交流、体会劝说语言特点。

1.小组交流。假如你是颖,你会怎么劝说爷爷?在小组内讨论、表演。

2.全班交流。把每个小组的方法进行交流,比较,说说哪种说法更容易奏效,体会劝说的艺术。

三、拓展、运用。

1.小组交流。

师:刚才大家帮颖解决了难题,可是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如:爸爸烟瘾很大、妈妈多次劝爸爸戒烟,可他就是不听;走在大街上,好朋友把果皮随手乱丢,其实不远处就有果皮箱;剧院里,大家都在静静地看戏,可身旁的两个人就是说个没完没了;邻居的大哥哥一放学就玩电子游戏,顾不上吃饭,既影响学习,又伤身体。。。。。。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应该劝说别人。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先说说你打算针对什么事进行劝说,再商量一下怎样劝说会更有效。

2.模拟表演。请若干小组上讲台进行模拟表演。

3.全班评议。让学生评一评谁的劝说效果好,为什么好?

第二课时(习作)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写发言稿,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

2.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写通顺。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了解发言稿

1.课前让学生收集发言稿,如:班委竞选发言稿、班队会发言稿等,课堂上让学生在全班朗诵自己所收集的发言稿。

2.师在全班朗诵课前搜集到的发言稿。如:开学典礼上校长的发言、值周老师的发言新生入队时新生代表的发言,教师节表彰的先进教师的发言,厂长任职时的任职演说。以此调动起学生的经验积累,使学生从感性上了解发言稿,体会到发言稿的作用。

二、明确发言稿的写作特点。

1.请写过发言稿的学生讲一讲他们在写某一发言稿的时候要写进哪些内容?(如:为竞选准备的发言稿,要讲清楚为什么竞选这个岗位,自己有哪些优势,如果竞选成功怎样为同学服务)

2.师举例讲一讲在写某一发言稿的时候要写进哪些内容。

3.请学生根据以上例子归纳总结发言稿的写作特点:发言稿的内容要根据具体需要、具体环境而定。(师予以帮助)

三、尝试习作。

1.让学生根据习作提示自己选择写作情景。

2.明确习作要求:①内容具体、适合当时需要;②感情真实;③语句通顺。

3.学生根据自选情景写作。

四、评改、交流

1.全班学生互评互改。

评价方向:不必拘泥于字数多少,以符合当时的发言要求为评价标准,以发言稿内容是否具体、语言是否通顺为评价重点。

2.教师根据巡视观察指名几个学生读习作草稿,让学生结合评改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自己修改作文草稿。

3.小组交流评改。

4.教师评改后小结作文情况。

回顾?拓展三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围绕语言艺术这个专题,交流读了那些具有艺术魅力语言后的感受与体会。比如,语言的精练简洁,语言的幽默诙谐,语言的生动得体。

2.引导学生读书后要乐于和善于跟别人交流,在交流中达到互相启发、相互学习的目的。

3.引导学生交流对剧本和相声这两种艺术形式的认识和了解。

4.让学生积累形式不同的对联,感受中华语言文字的优美。

5.启发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围绕语言艺术这个专题,交流在读了那些具有艺术魅力语言后的感受与体会。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喜欢的对联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一)结合本单元内容,自由交流。

请两名学生分角色朗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

听了这段对话,你想说些什么?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感受。

全班自由交流。

(二)展开话题、深入交流。

师:小林和小东学了本组课文有这么多收获,老师相信在座同学的收获肯定也不少,那就把你们的收获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根据学生交流的话题,教师相机引导,使话题展开;并就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深入交流。

鼓励学生把课内和课外的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不是仅仅拘泥于几篇课文。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对联。

2.把你喜欢的对联读给同桌听,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3.齐读对联,然后全班交流你的发现。(简要说说特征)

4.鼓励学生背诵喜欢的对联。

5.交流课前搜集的对联。

6.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练习写对联。

三、展示台

1.学生课前准备相关展示。

2.小组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表演,组员给予意见。

3.全班交流。小组推荐组员上台展示。

4.评价:让学生选出自己心目中喜欢的节目,并说说原因。

打电话 篇2

阅读理解试题的文字材料主要用来测试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内容广泛,题材各异。这篇《“飞机上不能打电话”是骗你的吗?》阅读答案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希望通过这些阅读练习和答案,能帮助同学们提高阅读、鉴赏、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

“飞机上不能打电话”是骗你的吗?

王陈晔

1美国FCC(联邦通信委员会)先是宣布坐飞机可以上网,又宣布从20xx年12月12日起,坐飞机还能打电话——如果你所选择的航空公司允许的话。

2FCC主席强调,这并非决定,还需要上级——美国运输管理局同意。但从技术上来说,FCC确实承认了“飞行过程中拨打电话所产生的信号会干扰飞机控制信号”的问题早已经解决了。

3其实,1991年,FCC首次出台禁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的规定,就不全因为手机很“危险”。当时这项禁令的主要理由是,手机的使用是通过地面基站的,而当你快速从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时(飞行时),基站切换过于频繁,会加重基站的工作负担。其次才是,手机发射的无线电波,有可能干扰飞机的电子系统。

4没错,“有可能”。事实上,手机的无线电波会干扰飞机这种事,从来没有真正被实验证明过。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就有人报告一架飞机偏离正常航线的事故,并猜测因为受到收音机干扰(当然,类似的报告不止一例)。于是,美国的FAA(美国联邦航空局)和RTCA(美国航空无线电技术委员会)开始联手对此进行研究。万万没想到,研究了半个世纪也没有结果……大量的模拟实验——包括在真实航班上和实验室里进行的,从来没有观测到明显的干扰结果。

5可是人命关天,虽然FC C曾经在20xx年左右犹豫过是否要取消关于电子设备和手机的禁令,但仍然“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由于不同频段的信号隔离和屏蔽技术的提高,这项无法被实验证明的“安全隐患”也逐渐被消除,电子设备和飞机经过设计已经确认可以互相兼容了。

6当然,如果这项新的规定被航空公司采纳,那意味着航空公司将需要在飞机上安装信号接收器,满足乘客手机与基站信号的交换,1991年FCC发布“手机禁令”的主要理由也就不复存在了。

7美国并不是独自在试水。早在20xx年,欧盟就开始批准乘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和移动设备,比如欧洲的维珍大西洋公司就允许无限的数据连接,但只允许6个人同时打电话;汉莎航空的一些航班允许通过手机连接数据,但不允许打电话。阿联酋航空允许乘客随便打电话。

8有趣的是,在FCC的新规定出台以后,大家吐槽的并不是在飞机上使用手机不安全,而是,“大声打电话会干扰别人,会对我们登上飞机后共同进入的社会空间构成干扰”。《纽约时报》这样解释FCC的行为——它确实是在试图给我们想要的东西:飞行时能够使用数据、上网、收发邮件等。

9所以,“或许旁边就坐着一个(打电话的)大嘴婆,但至少你能在Twitter上抱怨一下她。”

10.1991年FCC首次发布“手机禁令”的主要理由是什么?(2分)

手机的使用会加重地面基站的负担。(手机的使用是通过地面基站的,而当你快速从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时,基站切换过于频繁,会加重基站的工作负担。)

11.第2段提到,“从技术上来说,FCC确实承认了“飞行过程中拨打电话所产生的信号会干扰飞机控制信号”的问题早已经解决了。”联系后方回答:FCC用来确认这一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的依据有哪些?(3分)

手机无线电波会干扰飞机这种事从未被证实(1分);由于不同频段的信号隔离或屏蔽技术的提高使得这一“安全隐患”也逐渐被消除(1分);电子设备和飞机经过设计已经确认可以互相兼容了。(1分)

12.第1段中划线句子“如果你所选择的航空公司允许的话”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3分)

不可以去掉(1分)。这句话补充说明了坐飞机打电话的条件(1分),体现了说明语言的严密性、科学性(1会)

13.第4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本段是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分)

中心思想:手机无线电波会干扰飞机这种事,从来没有真正被实验证明过(1分);说明方法:举例子(1分)

14.“飞机上不能打电话”很可能成为历史,也许你下一次坐飞机的时候就已经解除了“手机禁令”。你认为解除“手机禁令”可能带来哪些便利和不良影响?针对可能的不良影响,你有什么建议?(4分)

便利:飞行时能够利用数据、上网、收发邮件等;能减少旅途的枯燥;(1分,答出任意一方面的便利均得1分);不良影响:飞机打电话会干扰别人;航空公司需增加信号接收器安装等成本。(1分,答出一点得1分)建议:航空公司需增加信号打电话的管理;乘客需加强自律,避免打手机干扰他人。(共2分,答出1点得1分)

《打电话》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边唱歌边表演歌曲。

2.愿意唱歌和表演,体验与同伴打电话的乐趣。

活动准备

播放机、音乐光碟、玩具电话一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学会用自然声音唱歌。

活动难点:能根据音乐的节拍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过程

1.练声曲(C——D调)

2.完整的欣赏歌曲。

(1)教师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幼儿倾听,感受歌曲中的情趣。

提问: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的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说了什么?

(2)教师跟随音乐再次演唱歌曲,并伴随开心,快乐的表情及动作进行表现。

3.理解歌词

(1)教师有表情的朗读歌词,边朗诵边用肢体动作表演,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听音乐,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节拍朗读歌词。

(3)听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做相应动作。

4.学唱歌曲。

5.歌表演。

(1)集体完整。(引导幼儿跟随音乐旋律、节奏,大胆用动作表现歌曲)

(2)玩游戏:打电话。师幼同玩或幼儿结伴玩。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老师通过肢体动作表演,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学唱歌曲,并能在大家面前用轻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活动部分,我就通过出示玩具电话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接下来我边放音乐,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帮助幼儿熟悉旋律理解歌词,也很好的为下一个表演的环节做铺垫。由于是以肢体动作表演的方式来进行,加上这首歌曲歌词简单,旋律朗朗上口,孩子们很快的就掌握了歌曲的内容,整个活动一气呵成,环节衔接顺畅,活动气氛非常活跃,达到老师预设的目标。虽然孩子接受的程度超出我的预想状态,但是在活动过程中还是避免不了的出现的一些不足:

1、应该通过情景表演的方式利用手偶来帮助孩子们理解歌词,孩子们应该会更加感兴趣的。

2、在请个别孩子上来进行演唱的时候,虽然请上来的孩子表现都不错,但是这也是比较有局限性,不能够让每位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因此课后觉得或许可以让孩子自由结伴进行边表演边演唱,这样才不会造成上面的孩子在表演,下面的孩子无事可做。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