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下是勤劳的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英雄雨来》的教学设计优秀11篇,欢迎阅读。
王菊
1958到1963年,是斯霞老师教学硕果累累的五年。这五年里,她顺利地完成了小学六年制改为五年制的试点任务,获得了省教育厅和中央教育部的充分肯定,并且积累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套实践经验。1963年6月,学制改革胜利完成之时,斯老师应江苏省广播师范学校的邀请,进行了《小英雄雨来》的广播教学。播出后,全省乃至全国各地反响强烈,好评如潮。40年前《小英雄雨来》的广播教学实况已经成了历史,我们无缘学习、欣赏,所幸有《广播教学稿选》(小学版)上刊登的《小英雄雨来》教案。我们又发现,1982年11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我的教学生涯》中也有《小英雄雨来》教案。对比之下,我们惊喜地发现,两者是不同时期的教案。前者用三课时教,而后者只安排了两课时;前者较为简略,后者增设了好些个问题,还多次组织学生讨论;课文的重难点没变,但处理方法有所变化,作业 布置也有所不同,后者似乎更切合语文实际──显然,用两个课时完成这么一篇较长课文的教学,整个教学过程 的安排、节奏就更紧凑。这两个教案成了斯老师不断改革、创新的历史见证。我们这里读的是1982年出版的教案。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今天,全国各地都在乘着《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颁发所带来的语文教育改革的春风而思索、实验之时,再来回顾《小英雄雨来》的教学,仍能强烈地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不禁深深叹服于斯霞老师对语文学科本质的独到把握,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恰当培养。
《小英雄雨来》一课教学中,随处可见斯老师运用语言本身的特点给学生以熏陶和感染。如,对芦花村(故事发生地点)景色描写段落的品味:“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通过引导学生先读句子的主要成分,再逐句把附加成分放进去读,最后连起来读,并进行前后对比,让学生体会到芦花村景色的优美。要知道,小小的芦花村只是祖国大好河山的一小部分,和芦花村同样美,甚至更美的大片河山正遭受着日寇的蹂躏。教学中突出芦花村的美旨在引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爱和对侵略者的恨。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感情自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碰撞。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必然会熊熊燃烧起来。烈火必然射向蹂躏我美好河山的侵略者。《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蕴涵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在篇篇课文中,不仅包含了丰富多彩的科学文化知识,还渗透了生动的人文精神和高尚情操。张志公先生阐明:“由于思想和语言有着不解的因缘……在进行语文教育时就离不开语言材料所含的思想内容。”斯老师在教学中,板书突出雨来在夜校里学习的内容:“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再进行朗读指导,读出感情。把雨来对美丽的家乡的爱和对自己祖国的爱直接连接了起来,为揭示雨来的英雄行为做铺垫。板书和有感情朗读强化了学生的感知,无疑也熏陶了学生的爱国情操。在重点段(鬼子把雨来捆绑起来,对他哄骗、利诱、威胁、毒打,雨来坚强不屈),斯老师先是安排学生默读,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鬼子对雨来使用了哪些卑劣手段,课文中哪些词语把鬼子的丑态勾画出来了?一边讨论,一边在黑板上作了“鬼子雨来”的对比板书,把敌人的丑恶嘴脸和雨来在敌人面前的坚强不屈清晰地揭示了出来。学生通过课文本身的词语句段看到了敌人的凶残,领悟到了雨来的机智、勇敢、坚强不屈。板书又强化了学生的认识。
在本课教学中,斯老师积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知道,随课文分散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是斯老师几十年教学生涯中的一大成果。她曾在谈识字教学的文章中写道:“总之,学生识字的基础是在不断变化的,他们的知识在一天天充实,他们的能力也在逐渐增强。同样教识字,低年级和高年级有区别……我们要注意学生识字基础的变化,有的放矢地改变教学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在这里我们看到斯老师正是这样做的。
《小英雄雨来》是学生小学快毕业时的课文,学生正具有相当的识字能力。这篇课文的生字词教学,斯老师明确提出“自学生字新词,掌握读音,理解词义。”在方法上,通过“检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做,有明显的年段特点,体现了“授之以渔”的教育观。
斯老师在讲读教学中也同样体现了这一特点。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课堂上,提问作为一种教学艺术,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英雄雨来》一课的教学中,斯老师精心设计问题,让提问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学生在讨论、答问中进行了种种语言实践活动。教给了学生方法,发展了学生能力。
斯老师很重视默读能力的培养。《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对默读特别指出不同年段的要求,高年级是“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并要求“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显而易见,“默读”包括略读、浏览等,主要用来捕捉阅读材料中的重要信息,是学生个体阅读行为的主要方式之一,是训练、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斯老师在《小英雄雨来》一课的教学中始终重视培养学生默读能力,以精当的提问帮助学生通过默读领悟课文内容,从第一段到最后一段的教学,贯穿始终。
当代教学理论中有一个很吸引人的口号,就是“为迁移而教”。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技能。”这两种说法有所不相同,但其主旨是一致的。斯老师引导学生扶着教材这张凳迈开了语言训练的步子,本课教学注重以读促写的结合。仅以几个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找出文章的重点段”“分析围绕中心写一、二、三、五、六段的作用”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文章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激发学生思考今后自己的习作需要注意些什么:“句子优美”“词语丰富”“笔法生动”“文章题材的取舍和安排”等等。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体验必定深刻。
《小英雄雨来》教学反思
《小英雄雨来》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课文,节选自管桦的小说。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不畏强敌的斗争精神。
《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强。讲的是在那战火连天、枪炮轰鸣的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聪明勇敢,游泳本领高强,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根据课文要求自读课文。在自读的基础上,给每段加上小标题。根据小标题内容进行重点讨论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最后,组织学生讲故事。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品质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时,我将这一问题的解决融入到讨论、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这一环节中,注意抓住一些关键句子,让学生想,让学生谈。如“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一句,可让学生想象:雨来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想象后讨论: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本文篇幅较长,因此要训练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内容。抓住重点部分导读。课文哪部分写得详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引领学生学习写作方法。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地与文本“对话”,为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丰富学生的精神底蕴,确认价值指向的导读目标。引领小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有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有情意的体悟与对流,可体会雨来是个小英雄。
不足
1、学生讲故事时,应在小组内先讲,然后在班上讲。才能面向全体学生。不应直接指名讲,使大部分学生没有得到锻炼。
《小英雄雨来》教学反思
教学《小英雄雨来》时,我主张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让学生学会读书;让学生读议结合,读写结合,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让学生乐于表达。
初读课文知大意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自学要求: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
(2)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3)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4)如果有兴趣,还可以给每个部分加个小标题。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是通过课文前的“连接语”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连接语”除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外,着重对课文的主旨和阅读方法、学习的重难点、语文学习的拓展点给予了提纲挈领性的导向,体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习重点。引导学生读读“连接语”,可以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阅读重难点,有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实效。]
再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快速浏览课文,练习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自主读悟,从整体粗知课文大意,是“略读课文”的主要学习方式。按“连接语”,充分地自主地读课文,自读自悟,有目的地搜寻信息点,筛选信息点。然后,围绕重点、难点在小组中读读、议议,互相交流阅读情况和感受,互相提出和解决问题。最后,再围绕“连接语”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集体交流,教师适当地引导对信息点的梳理、整合、概括,并对难点进行适当的点拨解疑。这样的教学,充分体现了略读课文的教学难点,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实效,学习略读方法,提高略读能力。]
学完这篇课文,让学生自由说说你要向雨来学习什么?
《小英雄雨来》教学反思
上学以来,我学过很多课文,但是最喜欢的,《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通过雨来上夜校、掩护交通员、与鬼子斗智、脱险等几件事,表现了他爱憎分明、英勇机智等优秀品质。
小说一开头,描绘了芦花村美丽的自然景色。文中多次写景,为的是烘托主题,引发人们“祖国的大好河山绝不容敌人践踏,坚决赶走帝国主义”的共同感受。接下去,文章刻画了一个机智、灵活、勇敢的小英雄形象——12岁的雨来。文章不是一下进入高潮的,而是有一个过渡,这就是小说的第二部分:上夜校。小说在这里为人物奠定了一个思想基础:“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接着文章笔锋一转,点出“引线”——交通员李大叔。这时外面咕冬咕冬的脚步声和鬼子的说话声音都能听见,说明鬼子已经近在眼前了。雨来临危不惧,沉着地将李大叔藏好,并把敌人的注意力引开,脚下像踩了风似的拼命往后院跑。当他被敌人捉住后与敌人进行了不屈的斗争,那鬼子军官满脸堆笑,拿糖果、戒指、金钱等引诱雨来,可雨来连看也不看,坚定地回答:“不知道!”敌人又用毒打来吓唬雨来,雨来根本不吃这一套,敌人的企图又一次破灭了。小说在这里,又一次写“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这行字的上面却染上了小雨来的鲜血。敌人施尽了软硬手段毫无收获,便恼羞成怒,想把雨来推出去枪毙。但是,我们的小英雄却凭着他那高超的游泳技术趁敌人不备,一个猛子扎下去,从水底潜游走了,把敌人气得半死。
小说在结尾部分以明快的笔调告诉人们:“雨来没有死!”并自然地结束全文。这篇文章还运用了大量比喻句、象声词,使文章内容更加具体、形象。
这就是我喜欢这篇课文的原因。
教学要求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晋、扭”等17个生字,会写“晋、炕”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 结合课文内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学会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3. 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课前准备
1.抗日根据地地图。
2.生字新词卡片。
3.《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幻灯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默读课文。
为什么说雨来是个小英雄?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
二、检查初步默读课文的效果。
检查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情况:
这篇课文说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出示地图,指导看抗日根据地地图。)雨来的爸爸是干什么的?当时在芦花村发生了什么事?雨来有什么英雄事迹?
(雨来的爸爸是个民兵;鬼子要来扫荡;雨来为了掩护区交通员李大叔,在鬼子面前不屈服,最终安然逃脱。)
三、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
1.【出示字词】晋察冀 扭身 起码 软鼓囊囊 姥姥 塞进 枪栓 捆绑 劫难 枕头 柜板 扒开 尸首 铅笔 胳膊 红绸 敌人 慌忙 趁机
(1)读准字音
(2)指导书写
2.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利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四、巩固字词。(用生字卡片抽读。)
五、深入阅读课文第一至四段,理解主要内容。
提问:雨来住的那个村子为什么叫芦花村?
(一)默读第一段。
读读芦花村的景色。
“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引导学生先读句子的主要成分,然后逐句地把附加成分放进去读,再连起来读,比比怎样写好,同时体会芦花村景色的优美。
雨来的游泳本领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
(让学生回答雨来的几种游泳方式。)
指导朗读:“往河沿跑!往河沿跑!”
应该怎样读?为什么?再读这一段的第五小节。
讨论这段的段意和小标题:
(段意:开头写芦花村的景色,着重写雨来游泳的本领高。小标题:“雨来游泳本领高”。)
(二)提问:
夜校的学习条件怎样?雨来在夜校里受到什么教育?
默读第二段。
指导朗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讨论段意和小标题。
(段意:雨来上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小标题:“雨来上夜校。”)
(三)学习第三段。
默读课文,提问:这段主要说了几层意思?
学生默读课文,小组交流,展示如下:
(两层意思:第一层从“有一天”至“只从街上传来一两声狗叫”,主要写鬼子开始扫荡了;第二层从“第二天”至这段结束,主要写雨来为掩护交通员李大叔,被鬼子捆绑起来了。)
指导朗读第二层。
重点朗读:“他抬头一看,是李大叔。”“咦!这是什么时候挖的洞呢?”“把缸搬回原地方。你就快到别的院里去,对谁也不许说。”
讨论段意和小标题。
段意:(雨来为掩护交通员李大叔,被鬼子捆绑起来了。)(小标题:“雨来掩护李大叔”。)
(四)学习第四段。
1.默读课文,讨论:
(1)鬼子对雨来使用了哪些卑劣手段?
(哄骗利诱、威胁毒打)
(2)课文中哪些词句把鬼子哄骗、利诱、威胁、毒打雨来时的`丑态形象地勾画出来了?
(露出满口金牙……鬼脸糖金戒指抽出刀……劈扭拉打揪拧撞)
(3)哪些词句可以体现雨来在鬼子面前表现得坚强不屈?
(“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没有接他的糖,也没有回答他。“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没看见!”
(4)提问:雨来在鬼子面前为什么能表现得这样勇敢顽强?
朗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齐读第四段后,概括段意和小标题。
(段意:雨来在敌人面前坚强不屈。)(小标题:“雨来坚强不屈”。)
2.总结以上四段的小标题。
六、课堂小结
1. 读课文,说说雨来怎样掩护交通员李大叔,雨来在鬼子面前表现得怎样坚强不屈。
2.今天我们认识了小英雄雨来,我们要向雨来学习他爱国,面对敌人绝不屈服的革命斗志。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一)用生字卡片复习生字新词(读音、解词)。
(二)说说雨来怎样掩护李大叔,雨来在鬼子面前表现得怎样坚强不屈。
二、深入阅读课文第五至第六段,理解主要内容。
过渡:听到枪声,乡亲们都认为雨来已经死了,人们是怎样评价雨来的?
1.指名读第五段。提问: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芦花村的人们对雨来的死的惋惜和悲痛。)
2.课文是怎样来写的?
(先写了景色,以景抒情;接着写了芦花村的老人和孩子们对雨来的赞叹。)
指导朗读:“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照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有志不在年高。”
(读出老人赞叹、惋惜、悲痛的口气。)齐读第五段。小标题:“雨来死得可惜。”
阅读第六段:
提出阅读要求:
(一)这段中哪些地方体现了雨来不仅勇敢,而且非常机智?
预设:枪响之前,雨来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到河里去。
(二)雨来没有死的原因一节,为什么放在最后?
预设:这样写充满悬念,使故事情节新颖有趣。
(三)概括段意,并加小标题。学生阅读后,讨论以上三个问题。
(段意:雨来靠游泳脱险。)
(小标题:“雨来没有死!”)
三、分析段落之间的关系
过渡:学完了全文,我们下面来分析一下文章的详略,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自由阅读全文,要求:(一)找出文章的重点段。(第四段)(二)分析围绕中心写一、二、三、五、六段的作用。
(第一段写雨来本领高,所以后来能英勇脱险,机智对敌;第二段写雨来上夜校,懂得热爱祖国的道理,所以能坚持对敌斗争;第三段写雨来掩护李大叔,因为雨来热爱祖国,所以能爱护革命干部;第五段写老乡们哀悼雨来,是从一个侧面表现雨来是个小英雄;第六段写雨来没有死,是他机智勇敢的结果。课文的中心思想是借雨来机智勇敢地和敌人斗争的故事,讲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课文的一、二、三、五、六段虽不是重点,但与中心有着密切的联系。)
文章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学生再次默读课文,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
预设:句子优美,词语丰富,笔法生动。
预设:前后呼应的写作方法。
四、练习简要复述:雨来是个十二岁的小孩,为什么说他是个小英雄呢?请大家简要地来讲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要讲清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事情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
【课件出示】时间: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天。
地点:晋察冀边区北部的芦花村(指地图);
人物:雨来。
事情的开始、发展:课文第三段内容。
高潮:课文第四段内容。
结局:课文第五、六段内容。要求大家简要复述,抓住重点内容,其余简略复述。
指导重点段落的复述:回忆一下,第四段是怎么写的。【出示课件:第四段的板书内容。】放映有关这段内容的幻灯,让学生观察幻灯内容。
各人轻声练习复述。指名上台复述。大家评议。
五、布置作业。
(一)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雨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机智勇敢地跟敌人作斗争的高尚品质。
2、自学生字新词,掌握读音,理解词义;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和丰富的词语。
3、练习给课文各段加小标题。
4、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1、抗日根据地地图。
2、生字新词卡片。
3、《小英雄雨来》教学幻灯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默读课文
为什么说雨来是个小英雄?请大家默读课文。
二、检查初步默读课文的效果
检查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情况:
这篇课文说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指导看抗日根据地地图。)雨来的爸爸是干什么的?当时在芦花村发生了什么事?雨来有什么英雄事迹?
三、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
泥鳅( qiū)──你们看见过泥鳅吗?它是什么样子的?(泥鳅是一种身上很光滑的鱼,灰黑色的。)
门槛──什么叫门槛?(旧式的房子都有门槛,就是门下的一根横木。)
晌( shǎng)午──注意“晌”的读音。什么叫晌午?你们查过字典吗?(晌午就是中午。)
枪栓( shuān)──枪的哪一部分叫枪栓?注意“栓”的读音。(枪栓就是推子弹进膛的机件。)
劫难──“劫”字怎么样讲?劫难是什么意思?(“劫”是抢劫,抢夺。劫难是遭受灾难的意思。)
趔趄( lièqiè)──什么叫“趔趄”?注意这两个字的读音。(“趔趄”就是身子歪歪斜斜的,脚步不稳的样子。)
漩涡( xuánwō)──注意“漩”字的读音。你们在哪里看见过有漩涡?(“漩涡”就是水流时产生的螺旋形,在江、河里看到有漩涡。)
嘟( dū)嘟囔( nāng)囔──注意“囔”字,不要读成 lāng,“嘟嘟囔囔”是什么意思?(“嘟嘟囔囔”就是心里不高兴,有气,嘟起嘴,叽叽咕咕自言自语地说。)还有哪些是表示声音的词?(“唔里哇啦”。)(“吧嗒吧嗒”。)(“哐啷”。)
四、巩固字词(用生字卡片抽读)
五、深入阅读课文第一至四段,理解主要内容
1、默读第一段:
提问:雨来住的那个村子为什么叫芦花村?
读读芦花村的景色。
“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引导学生先读句子的主要成分,然后逐句地把附加成分放进去读,再连起来读,比比怎样写好,同时体会芦花村景色的优美。
雨来的游泳本领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让学生回答雨来的几种游泳方式。)
指导朗读:“往河沿跑!往河沿跑!”应该怎样读?为什么?再读这一段的第五小节。
讨论这段的段意和小标题:
(段意:开头写芦花村的景色,着重写雨来游泳的本领高。小标题:“雨来游泳本领高”。)
2、默读第二段:
提问:夜校的学习条件怎样?雨来在夜校里受到什么教育?指导朗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讨论段意和小标题:
(段意:雨来上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小标题:“雨来上夜校。”)
3、默读第三段:
提问:这段主要说了几层意思?
(两层意思:第一层从“有一天”至“只从街上传来一两声狗叫”,主要写鬼子开始扫荡了;第二层从“第二天”至这段结束,主要写雨来为掩护交通员李大叔,被鬼子捆绑起来了。)
指导朗读第二层:
重点朗读:“他抬头一看,是李大叔。”“咦!这是什么时候挖的洞呢?”“把缸搬回原地方。你就快到别的院里去,对谁也不许说。”
讨论段意和小标题:
段意:(雨来为掩护交通员李大叔,被鬼子捆绑起来了。)(小标题:“雨来掩护李大叔”。)
4、重点默读第四段:
讨论:鬼子对雨来使用了哪些卑劣手段?
板书:哄骗利诱威胁毒打
课文中哪些词句把鬼子哄骗、利诱、威胁、毒打雨来时的丑态形象地勾画出来了?
板书:露出满口金牙……鬼脸糖金戒指抽出刀……劈扭拉打揪拧撞
哪些词句可以体现雨来在鬼子面前表现得坚强不屈?
板书:“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没有接他的糖,也没有回答他。“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没看见!”
提问:雨来在鬼子面前为什么能表现得这样勇敢顽强?
朗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齐读第四段后,概括段意和小标题。
(段意:雨来在敌人面前坚强不屈。)(小标题:“雨来坚强不屈”。)
总结以上四段的小标题。
六、布置作业
读课文,说说雨来怎样掩护交通员李大叔,雨来在鬼子面前表现得怎样坚强不屈。
〖板书设计〗
小英雄雨来
鬼子雨来
露出满口金牙……鬼脸(哄骗)“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糖金戒指(利诱) 没有接他的糖,也没有回答他。
抽出刀……劈(威胁)“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扭拉打揪拧撞(毒打)“没看见!”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用生字卡片复习生字新词(读音、解词)。
2、说说雨来怎样掩护李大叔,雨来在鬼子面前表现得怎样坚强不屈。
二、深入阅读课文第五至第六段,理解主要内容
指名读第五段,提问: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芦花村的人们对雨来的死的惋惜和悲痛。)课文是怎样来写的?
(先写了景色,以景抒情;接着写了芦花村的老人和孩子们对雨来的赞叹。)
指导朗读:“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照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有志不在年高。”
(读出老人赞叹、惋惜、悲痛的口气。)齐读第五段。小标题:“雨来死得可惜。”
阅读第六段:
提出阅读要求:
1、这段中哪些地方体现了雨来不仅勇敢,而且非常机智?
2、雨来没有死的原因一节,为什么放在最后?
3、概括段意,并加小标题。学生阅读后,讨论以上三个问题。
(段意:雨来靠游泳脱险。)
(小标题:“雨来没有死!”)
三、自由阅读全文
要求:
1、找出文章的重点段。(第四段)
2、分析围绕中心写一、二、三、五、六段的作用。
(第一段写雨来本领高,所以后来能英勇脱险,机智对敌;第二段写雨来上夜校,懂得热爱祖国的道理,所以能坚持对敌斗争;第三段写雨来掩护李大叔,因为雨来热爱祖国,所以能爱护革命干部;第五段写老乡们哀悼雨来,是从一个侧面表现雨来是个小英雄;第六段写雨来没有死,是他机智勇敢的结果。课文的中心思想是借雨来机智勇敢地和敌人斗争的故事,讲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课文的一、二、三、五、六段虽不是重点,但与中心有着密切的联系。)
文章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句子优美,词语丰富,笔法生动,文章题材的取舍和安排,前后呼应的写作方法等。)
四、练习简要复述
雨来是个十二岁的小孩,为什么说他是个小英雄呢?请大家简要地来讲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要讲清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事情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
时间: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天。
地点:晋察冀边区北部的芦花村(指地图)。
人物:雨来。
事情的开始、发展:课文第三段内容。
高潮:课文第四段内容。
结局:课文第五、六段内容。要求大家简要复述,抓住重点内容,其余简略复述。
指导重点段落的复述:回忆一下,第四段是怎么写的。出示第四段的板书内容。放映有关这段内容的幻灯,让学生观察幻灯内容。
各人轻声练习复述。指名上台复述。大家评议。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16*小英雄雨来
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内容。练习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
2、自学生字,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3、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教学重点:
练习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
教学难点 :
练习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 快速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
一、导语 :
这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寇疯狂扫荡根据地,根据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不屈不挠地斗争。课文写了雨来的什么事?雨来是个怎样的孩子?
二、快速阅读,读中探究
1、自主读书
要求:(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汇报交流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
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再读释疑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三、自主性练习设计
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
1、用概括内容的方法列小标题。
2、引用原句列小标题。
3、用一个词列小标题。
板书:
16*小英雄雨来
雨来游泳 游泳 靠着妈妈笑
上夜校念书 念书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掩护李大叔 掩护 把缸搬回原地方
跟鬼子斗争 斗敌 什么也没看见
河沿上的枪声 枪声 有志不在年高
雨来没有死 脱险 雨来没有死
反馈: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研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细细品读,感受雨来热爱祖国、英勇对敌的英雄本色。
3、体会课文写景与表达中心思想的关系,并背诵其中的一个片段。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以上第2、3点。
2、难点:以上第3点。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让我们先把目光投向屏幕(大屏幕出示有关画面),当我们的眼前出现那茂盛的芦苇、飘飞的芦花时,你想起了什么?
生:看到这熟悉的画面,我想起了位于河北中部的白洋淀、采蒲台。
生:我想起了采蒲台那位宁死不屈的中年男子。
生:我想起了在采蒲台芦苇荡里为掩护地下党组织而置自己孩子的生命于不顾的那群可歌可泣的无名英雄。
生:我的眼前似乎出现了游击队在芦苇荡里神出鬼没打鬼子的镜头。
生:我想起了使鬼子闻风丧胆的冀中著名的抗日游击队──翎雨队。
师:是的,这里的确是人杰地灵,英雄辈出。现代作家管桦爷爷也出生在这里。他和我们熟悉的孙犁爷爷一样,在这里生活、战斗,他把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人民英勇对敌的事迹写成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篇,认识一位名叫“雨来”的小英雄。请同学们把课题朗读一遍。
生(齐读)小英雄雨来。
师:请大家再读一遍,把对英雄的敬仰之情读出来。
生:(再读)小英雄雨来。
师:昨天,同学们在课外自学了课文,学懂了字词,初步研究了课后的问题,那么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呢?
生:我想知道人们为什么称雨来为“小英雄”?
生:我对刚才这一同学的问题已了解了。但我不了解雨来为什么能成为小英雄?
师:你们真会思考!现在张老师请大家一起来思考解决这两个问题,好吗?
生:好!
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悟自练,注意做到:一、专心致志;二、边读边思考;三、做点记号。(教师边说,大屏幕边出示以上内容)读书时间为7分钟,请大家抓紧时间读吧,老师看一看,谁最投入,谁学得最好。
(学生自学课文)
师:学习时间到了。刚才同学们学得都十分认真,可见大家很会学习。下面我们交流一下,好吗?
生:我认为雨来之所以被人们称为小英雄,是因为他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同鬼子进行了顽强地斗争,不管鬼子如何哄骗、威吓甚至毒打,他始终不动摇,他是一位真正的小英雄。(教师板书:英勇对敌)
师:你讲得真好!
生:老师,我对他的发言有补充。我认为人们称雨来为小英雄,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雨来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
师:你读书真仔细!(教师板书:热爱祖国)谁能把这两位同学的发言概括起来说一说呢?
生:雨来非常热爱祖国,他把爱国的情怀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他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勇敢地同鬼子进行了顽强地斗争,所以,人们称他为小英雄。
师:说得太好了!
生:雨来能成为小英雄,我分析一下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雨来在夜校接受爱国主义的教育,这是他同鬼子作斗争的思想基础;二是他生长在一个革命家庭里,爸爸妈妈是他学习的榜样。
生:我同意他的观点,不过,我还要补充一点,那就是雨来与生俱来的机智灵活。
生:是的,雨来的机智灵活的确是他成为小英雄的一个原因,但我认为这机智与灵活主要也是靠在革命斗争中锻炼出来的。
师:同学们分析得真有道理!有几个同学已经有些激动了。是啊,面对着这样一位小英雄,我们心中怎能不感动,怎能不充满崇敬?下面老师请你们把文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说一说被感动的原因。好吗?
(学生自由品读后小组讨论交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师:谁想为自己争取一次机会呢?
生:让我感动的地方很多,我就选其中的一处来说吧。(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起来)“12岁的雨来使尽气力,才把缸搬会原地。”雨来原本可以脱身的,但他为了掩护李大叔,置自己的生死于不顾,最后遇险,落入鬼子的魔爪。
生:鬼子一把抓在手里,翻着看了看,问他:“谁给你的?”雨来说:“捡来的!”这一处内容来看,充分说明了雨来是一个非常机灵的人。这个“!”也反映了雨来当时回答得十分果断,毫不犹豫。
师:你真会读书!
生:反映雨来机智的情节还有好多处。如当鬼子问他有没有看见人跑进来时,他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囔囔地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生:当敌人拿糖和金戒子利诱雨来时,雨来没有接他的糖,也没有回答他。糖和金戒子对一个12岁的孩子来说,具有多大的诱惑力啊。可是雨来具有坚强的意志,根本不为这些所动。
生:雨来的勇敢、坚强令人敬佩。雨来被鬼子毒打后,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些描写都反映了雨来有着顽强的意志。
生:我有补充,我觉得这一段不仅说明雨来有一般人所没有的顽强的意志,而且还说明了雨来之所以能这样做的思想基础,那就是雨来接受爱国主义的教育。
师:你说得真有道理!课文中两次写到了同样的一句话,(大屏幕出现字幕: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样反复描写,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读者雨来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正因为爱国,雨来才能做出掩护李大叔的举动;正因为爱国,雨来才能面对鬼子的软硬兼施,宁死不屈,可以说,正是爱国主义给了雨来战胜敌人的勇气和意志。下面让我们像雨来那样充满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朗读好这句话。
生:(齐读)“我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师:这真是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年仅12岁的少年,面对鬼子的哄骗、威吓甚至屠刀,他始终不说出交通员的藏身之处。这需要多么顽强的意志,这需要多么坚定的信念啊!下面让我们怀者无比敬仰的心情一齐读好这段话。
生:(齐读)“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没看见!”(大屏幕出现这段话)
师:从同学们朗读时的表情中,老师知道你们已经被这篇课文生动的情节所吸引,被文中的小英雄所打动,是啊,这确实是篇好文章。你们喜欢这篇文章吗?这篇文章还有哪些地方也深深地吸引了你呢?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点点、圈圈、画画、写写。
(学生自学,教师边巡视,边指导。)
生:我觉得这篇文章真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为了使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更感人,情节更精彩,作者三次描写了还乡河的景色。
师:哪三次呢?请你找出来读一读,好吗?
生:第一处是在第一自然段。“河边有一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色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第二处写在雨来“牺牲”以后。“蓝色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照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的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第三处在最后一部分。 “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旋涡哗哗地向前流去。”
师: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些景色呢?
生:我认为第一处描写还乡河,一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二是反映了雨来家乡美丽可爱,反衬践踏家乡的日本侵略者的可恶。
生:第二处描写有三个作用:一是点明时间,承上启下;二是依然写出了家乡的美丽可爱;第三呢,我想还乡河上红色的“红绸子”和“鸡冠花”暗示着雨来死得伟大。
师:你的分析有独到见解,真令人刮目相看!谁再来分析一下第三处描写呢?
生:雨来牺牲了,还乡河仿佛也在为失去这样一位小英雄而哭泣。也衬托了当时人们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
师:大家都挺会学习的,把老师想说的都说了,真不错!通过分析我们知道,课文中的写景不但仅仅是写景,而是为刻画雨来这一英雄人物服务的,也就是说,写景是为中心思想服务的。大家喜欢这些写景的段落吗?
生:喜欢!
师:那请大家自由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背出来,好吗?
生:好!
(学生背诵,时间大约3~4分钟)
师:谁愿意有感情地背给大家听?
(很多同学举手,老师先后请了4位学生,学生背诵时,大屏幕配以画面)
师:听了大家的背诵,真是一种美的享受。那么这篇小说还有什么地方也吸引你呢?
生:这篇小说前后照应用得特别好。四次描写“识字课本”,不仅表现了雨来爱学习,更体现了他爱祖国。
生:课文中前后照应的地方还有好几处。如开头写雨来游泳本领高照应结尾英勇脱险。前文写雨来上夜校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照应下文他与鬼子作英勇斗争。
师:这节课大家都学得不错。同学们课文虽然学完了,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半个多世纪前,在还乡河那片神奇的土地上不仅有美丽的芦苇,还有一位机智勇敢的小英雄。课后请大家在以下的作业中选择完成其中的两项:
1、为雨来写一则人物小传。
2、积累文中的象声词,并体会其作用;
3、课外阅读有关小英雄的故事。
(大屏幕出现以上作业)
之四
安徽省肥西县三河杨婆慈晖小学 吴信平
教材简析
《小英雄雨来》选自管桦的同名中篇小说,有改动。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儿童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和日本鬼子勇敢斗争的故事,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地和敌人斗争的优秀品质。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比较长,课文共有六个部分,各部分都是紧紧地围绕课文中的主要人物雨来的斗争事迹展开描述的。
教学设想
1.通过阅读速度的递进,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文本的能力。
略读课文篇幅较长,为了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需要有较快的速度。三次读文本,分别提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快速地读课文”三种要求,就是要学生学习并掌握较快地阅读文本的能力。
2.培养合作意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小英雄雨来》一文内容较长,但故事性强,文字浅显,课文的各部分都是紧紧地围绕课文中的主要人物雨来的斗争事迹展开描述的,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和理解。教学时,要着重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读书方法,围绕课文重点、难点,抓住主要人物,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等形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还让学生有了充分交流的机会,使他们了解合作学习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3.渗透对话意识,彰显个性体验。
阅读教学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小英雄雨来》一文所讲述的内容和孩子们现在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如何拉近这个距离,这就需要我们既重视学生阅读中独特的情感体验,又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与老师的对话、与同学的对话,甚至与文本中人物的对话,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得以交流,并在交流不断修正,从而感受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英雄本色,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
2.练习快速、正确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试着给课文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3.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通过文本和自己的体验,感受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英雄本色,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1.快速阅读文本,把握课文内容。
2.品读文本,感受雨来热爱祖国、英勇对敌的英雄本色。
3.了解课文三次写景,四次写到识字课本的作用。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1.《夜莺的歌声》一课,让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儿童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同入侵者作斗争,保卫自己家园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这样的儿童,在我国的抗日战争中,也屡见不鲜。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一位叫雨来的小英雄。(板书:小英雄雨来)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最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二、初读解疑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边读边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在还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同桌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讨论一下,看看有没有新收获。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各部分要点,大体了解课文内容,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也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读,试着给课文各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2.指名简要复述课文大意。
四、研讨品读
1.激趣:同学们读得十分认真,所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把这么长的课文读明白了。只是,老师还有些问题不明白,你们能帮帮老师吗?(出示问题:课文哪几个部分最能表现雨来是个小英雄?为什么?)不要急着回答,让我们再快速默读课文,把这个问题想全面了再回答好吗?如果有必要,小组内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交流,师巡视。
全班讨论,结合朗读课文的重点词句,老师着重点拨:
巧妙地帮助掩护了交通员李大叔;意志坚强,面对敌人的哄骗利诱和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利用自身特点,机智勇敢地从鬼子手中逃脱。
2.过渡:从刚才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了你们已经被文中的小英雄所感动,你们喜欢读它吗?那就再快速地读一次,边读边想边想,圈圈画画,看看文章还有那些地方吸引了你。
结合学生的交流汇报,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三次写景,四次写到识字课本的作用,体会雨来热爱祖国的品质。
3.指导朗读,体会课文中含意深刻的句子。
4.质疑: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提出来,让大家帮帮你好吗?
五、拓展
通过这段时间的阅读,我们已经认识了雨来。他的所作所为让你感动了没有?如果他站在你面前,你有什么想和他说的吗?(扮演角色对话)
六、作业
在课文中,我们认识了小英雄雨来,被他的爱国精神和坚强意志所感动,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位小英雄。课后请大家要以下的作业 中任选两项完成。
1.点击“资料袋”,了解战争给人民、特别是儿童带来的伤害。
2.仔细阅读管桦的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
3.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或其他小朋友听。
(原创作品)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晋察冀边区、苇絮、泥鳅、门槛、推推搡搡、劫难、趔趄等词语。
2、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和日本鬼子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思想品德。
3、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
4、能给课文每个部份加小标题。
二、观点重点:
1、通过阅读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品质。
2、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三、教时:
一节。
四、准备:
收集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资料。
五、过程:
1、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本文选自管桦的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管桦:著名作家、诗人、画家,河北丰润人。《小英雄雨来》所讲述的故事是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当时日本侵略军集中兵力向我抗日根据地严酷扫荡,企图消灭我军抗日力量,根据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展开了百折不挠的斗争,课文就是其中一个缩影。
○2、板题:小英雄雨来。
○3、解题:从课题中你认为应该讲什么?中心词是?(英雄)
2、初读课文,自同学字、词,了解内容。
(1)、轻声读课文,画出不懂的字、词,并查字典理解。
○1、读准下面的字:
还(huán)弹(dàn)扎(zhā)拧(nǐng)
○2、词语解疑惑疑。
晋察冀边区、劫难、趔趄
(2)、轻声速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那些事?
○1、同学读后交流。
○2、指名说说讲了那几件事。
3、再读课文归纳各段主要意思。(每段加上小标题可以是词、短语)
第一部份:游泳身手高
第二部份:雨来上夜校
第三部份:掩护交通员
第四部份:跟鬼子斗争
第五部份:河沿上的枪声
第六部份:雨来没有死
4、老师点拔,突破难点。
(1)、你认为那几部份最能体现雨来是个小英雄?
(三、四、五、六部份)
(2)、快速阅读这几部份,找出体现雨来英雄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
○1、“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
(不要以为雨来怕敌人、实际上是为了引开敌人维护交通员充沛表示了雨来的机智)
○2、“一滴一滴的血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鲜血滴在“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身的`祖国”这几行字上,体现了雨来为了祖国,为了维护交通员,宁肯流血牺牲也决不屈服的革命意志。
○3、“有志不在年高”
指人贵在于有志,不能凭年纪大小来衡量,只要你有志气、年轻人也能作出优异的成果。
5、分小组讲故事。
深入体会雨来机智、勇敢,面对敌人的恐吓、毒手,雨来的出色表示更充沛体现“有志不在年龄”的英雄气慨。
六、总结
1、课文通过对小英雄雨来的动人故事的描写,形象地刻画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深受我们敬仰。
2、请同学继续搜集一些感人的抗日英雄的故事。
七、板书:
游泳身手高
上夜校读书
掩护交通员热爱祖国、机智、勇敢
跟鬼子斗争
河沿上的枪声
雨来没有死
八、作业:
1、抄摘你喜欢描写景物的句子。
2、写几个拟声词。
哐啷
3、学习课文后你有那些咸受。
反思:这是一篇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只要通过阅读,同学对故事情节就能了解、通过交流体会雨来的优秀品质,再通过讲故事使雨来的光辉形像深入每个小朋友心中达到学英雄,颂英雄的目的。
【教材解读】
这篇略读课文根据作家管桦写的同名中篇小说改编,讲的是在那战火连天、枪炮轰鸣的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聪明勇敢,游泳本领高强,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围绕这一主题,课文分六个部分叙述。第一部分讲雨来的游泳本领高;第二部分讲雨来上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第三部分讲雨来掩护区交通员李大叔;第四部分讲雨来和鬼子进行不屈的斗争;第五部分讲芦花村的人们误以为雨来牺牲了;第六部分讲雨来并没有死。本文的故事情节紧凑而又丰富多彩、跌宕起伏,将一位热爱祖国、不畏强敌的少年英雄展现在读者面前。
【学情分析】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战争年代人们的生活,学习小英雄雨来勇敢机智的品质,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本文篇幅较长,对学生的阅读速度要求较高。四年级的学生以前从没有接触过篇幅如此长的课文,教给学生浏览课文并快速地捕捉有价值的信息的方法尤其重要。化整为零、分散难点、分工合作的方法或许能给学生一点帮助。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
2、练习快速、正确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试着给课文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复述课文。
3、培养合作意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
4、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通过文本和自己的体验,感受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英雄本色,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小英雄雨来
二、明确分工,合作学习
1、生分成六个小组,确定组长、巡视员、记录员、发言人等人的职责。
2、六个小组抽签决定学习的课文部分(1~6)
3、按照出示的学习要求开始学习,合作学习要求:
⑴ 识本部分出现的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
⑵ 给课文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可以概括本部分的内容,也可以选用课文中的语句作小标题。
⑶ 读边想,圈圈画画,确定本部分的重点词句,理解后达成共识并记下要点,准备交流。
⑷ 个性化朗读自己喜欢的片段。
⑸ 复述本部分内容。(梗概)
三、汇报交流,共享成果
从第一小组开始汇报,限时不限人。当一个小组汇报时,本组成员可以补充,其它小组可以质疑。复述部分的汇报可以采取故事接龙的形式进行,抓住大意即可。评出最佳小组和最优秀发言人。
四、教师小结
【教学资源】
有关抗日儿童团员的故事《小英雄雨来的故事》、《二小放牛郎》、《查路条》《小兵张嘎》、《鸡毛信》等影音资料。网络查询“资源包”。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
2.练习快速、正确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试着给课文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3.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通过文本和自己的体验,感受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英雄本色,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二、重点难点:
1.快速阅读文本,把握课文内容。
2.品读文本,感受雨来热爱祖国、英勇对敌的英雄本色。
3.了解课文三次写景,四次写到识字课本的作用。
三、教具准备:
图片、课件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夜莺的歌声》一课,让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儿童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同入侵者作斗争,保卫自己家园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这样的儿童,在我国的抗日战争中,也屡见不鲜。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一位叫雨来的小英雄。(板书:小英雄雨来)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最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二、初读解疑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边读边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在还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同桌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讨论一下,看看有没有新收获。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各部分要点,大体了解课文内容,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也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读,试着给课文各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2.指名简要复述课文大意。
四、研讨品读
1.激趣:同学们读得十分认真,所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把这么长的课文读明白了。只是,老师还有些问题不明白,你们能帮帮老师吗?(出示问题:课文哪几个部分最能表现雨来是个小英雄?为什么?)不要急着回答,让我们再快速默读课文,把这个问题想全面了再回答好吗?如果有必要,小组内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交流,师巡视。
全班讨论,结合朗读课文的重点词句,老师着重点拨:
巧妙地帮助掩护了交通员李大叔;意志坚强,面对敌人的哄骗利诱和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利用自身特点,机智勇敢地从鬼子手中逃脱。
2.过渡:从刚才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了你们已经被文中的小英雄所感动,你们喜欢读它吗?那就再快速地读一次,边读边想边想,圈圈画画,看看文章还有那些地方吸引了你。
结合学生的交流汇报,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三次写景,四次写到识字课本的作用,体会雨来热爱祖国的品质。
3.指导朗读,体会课文中含意深刻的句子。
4.质疑: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提出来,让大家帮帮你好吗?
五、拓展
通过这段时间的阅读,我们已经认识了雨来。他的所作所为让你感动了没有?如果他站在你面前,你有什么想和他说的吗?(扮演角色对话)
六、作业
在课文中,我们认识了小英雄雨来,被他的爱国精神和坚强意志所感动,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位小英雄。课后请大家要以下的作业中任选两项完成。
1.点击“资料袋”,了解战争给人民、特别是儿童带来的伤害。
2.仔细阅读管桦的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
3.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或其他小朋友听。
板书设计:
小英雄雨来 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1、游泳本领高(游泳)
2、上夜校念书(读书)
3、掩护李大叔(掩护)
敌人:盘问 哄骗 利诱 威胁 毒打
4、勇斗鬼子(斗争)
雨来:应付 不上当 不屈服
5、宁死不屈(枪声)
6、机智逃生(脱险)
教材简析
《小英雄雨来》选自管桦的同名中篇小说,有改动。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儿童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和日本鬼子勇敢斗争的故事,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地和敌人斗争的优秀品质。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比较长,课文共有六个部分,各部分都是紧紧地围绕课文中的主要人物雨来的斗争事迹展开描述的。
教学设想
1.通过阅读速度的递进,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文本的能力。
略读课文篇幅较长,为了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需要有较快的速度。三次读文本,分别提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快速地读课文”三种要求,就是要学生学习并掌握较快地阅读文本的能力。
2.培养合作意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小英雄雨来》一文内容较长,但故事性强,文字浅显,课文的各部分都是紧紧地围绕课文中的主要人物雨来的斗争事迹展开描述的,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和理解。教学时,要着重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读书方法,围绕课文重点、难点,抓住主要人物,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等形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还让学生有了充分交流的机会,使他们了解合作学习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3.渗透对话意识,彰显个性体验。
阅读教学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小英雄雨来》一文所讲述的内容和孩子们现在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如何拉近这个距离,这就需要我们既重视学生阅读中独特的情感体验,又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与老师的对话、与同学的对话,甚至与文本中人物的对话,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得以交流,并在交流不断修正,从而感受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英雄本色,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
2.练习快速、正确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试着给课文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3.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通过文本和自己的体验,感受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英雄本色,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1.快速阅读文本,把握课文内容。
2.品读文本,感受雨来热爱祖国、英勇对敌的英雄本色。
3.了解课文三次写景,四次写到识字课本的作用。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1.《夜莺的歌声》一课,让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儿童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同入侵者作斗争,保卫自己家园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这样的儿童,在我国的抗日战争中,也屡见不鲜。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一位叫雨来的小英雄。(板书:小英雄雨来)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最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二、初读解疑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边读边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在还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同桌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讨论一下,看看有没有新收获。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各部分要点,大体了解课文内容,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也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读,试着给课文各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2.指名简要复述课文大意。
四、研讨品读
1.激趣:同学们读得十分认真,所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把这么长的课文读明白了。只是,老师还有些问题不明白,你们能帮帮老师吗?(出示问题:课文哪几个部分最能表现雨来是个小英雄?为什么?)不要急着回答,让我们再快速默读课文,把这个问题想全面了再回答好吗?如果有必要,小组内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交流,师巡视。
全班讨论,结合朗读课文的重点词句,老师着重点拨:
巧妙地帮助掩护了交通员李大叔;意志坚强,面对敌人的哄骗利诱和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利用自身特点,机智勇敢地从鬼子手中逃脱。
2.过渡:从刚才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了你们已经被文中的小英雄所感动,你们喜欢读它吗?那就再快速地读一次,边读边想边想,圈圈画画,看看文章还有那些地方吸引了你。
结合学生的交流汇报,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三次写景,四次写到识字课本的作用,体会雨来热爱祖国的品质。
3.指导朗读,体会课文中含意深刻的句子。
4.质疑: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提出来,让大家帮帮你好吗?
五、拓展
通过这段时间的阅读,我们已经认识了雨来。他的所作所为让你感动了没有?如果他站在你面前,你有什么想和他说的吗?(扮演角色对话)
六、作业
在课文中,我们认识了小英雄雨来,被他的爱国精神和坚强意志所感动,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位小英雄。课后请大家要以下的作业 中任选两项完成。
1.点击“资料袋”,了解战争给人民、特别是儿童带来的伤害。
2.仔细阅读管桦的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
3.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或其他小朋友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