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教学设计【通用3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以下是勤劳的编辑给家人们找到的免疫调节教学设计【通用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免疫调节教案 篇1

关键词:免疫调节;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模块内容中,将免疫调节作为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之一,突出了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而免疫学知识内容则又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进一步突出了免疫调节的重要地位。从历年学生在学习本部分内容后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调节过程上,这是难点和重点,本文通过利用整体建构的思想,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反馈情况,对免疫调节一节的部分内容的教学进行了整体建构,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寻找其内在规律。

在利用整体建构思想进行本部分内容的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利用课下或自习时间在充分预习并完成预习学案的基础上,再利用3~5分钟时间快速阅读课本第35~37页内容,划出不明白的地方,对不明白的问题,小组同学之间可互相讨论、交流,5分钟后请各小组同学代表回答以下问题,并提出各小组内同学之间没有解决的问题,共同交流探讨。

1.免疫的种类,免疫系统的组成;淋巴细胞的起源、分化和分布。

2.什么是抗原、抗体?举例说明抗原、抗体有何特点。

3.画出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过程。

这样就做到了让学生在学习本部分内容时明确了学习的内容、方法、时间及学习本部分内容的要求等,从而可让学生更加有针对性地去探讨相关的疑难问题,节省无效的学习时间。

通过学生对所设置问题的回答情况,可让老师充分地了解学生对本部分内容在自学基础上的掌握情况,并让学生暴露出在免疫调节内容掌握上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于教师重点讲解处理。作者在分析本部分内容时发现,体液免疫的过程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是难点,学生往往在此处产生不理解的地方,心中带有很多的疑问,这是很多学生认为《免疫调节》很难学的主要原因。我们利用整体建构的思想来考虑这一问题会发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是围绕调节过程进行展开的,都涉及了三个反应阶段,即感应阶段、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调节的每一个反应阶段中都有相互的联系,找到了这一共性的特点,再来处理这些知识就容易多了,学生学习起来也便于接受了。

作者在进行本部分内容的教学时认为不需要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过程都从头到尾的讲解一遍,只需要把体液免疫的调节过程给学生分析透彻了,让学生理解每一阶段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了,又是如何分别进行调节的等等。学生在充分掌握了体液免疫调节的知识后,再趁热打铁,让学生根据学习体液免疫的方法、思路对细胞免疫进行分析,这样学生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细胞免疫内容的学习,而且通过学习学生还会产生出一种成就感。这正是整体建构教学的魅力所在――教会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去寻找知识间的内在规律,进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对基础知识都了解掌握的基础上,通过一定数量的习题进行巩固训练,此处习题的搜集要注意有典型的代表性,如可以用一些历年各省市有关免疫调节的高考题进行练习,并让学生认真分析这些习题的命题规律,试着对这些习题进行变式练习,若学生掌握程度较好,可试着让学生自己进行命题,在自己命题的基础上让学生预测本部分内容会从何角度如何去命题等。通过这样的训练后,可进一步告知学生它们的命题规律都是紧紧围绕体液免疫调节和细胞免疫调节展开的,本部分无论什么样的习题,它们的解答方法都离不开我们学习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调节过程,只要掌握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顺利解决相关问题。通过这样的训练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上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

学生对免疫调节的知识学好了,那么涉及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一些基本的与免疫有关的问题就可明白其中的缘由,如艾滋病、非典等,可让学生从生物学角度作科学的了解,让学生了解艾滋病发展的严峻形势,了解艾滋病的病因和预防,以及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进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可让学生以医生的身份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假如非典再次来临,我们如何应对等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从而要求学生珍惜生命,珍爱健康!

免疫调节教案 篇2

一、目标人群、工作指标和时间安排

(一)目标人群

全县所有8月龄~14岁儿童。上述目标人群,无论其既往免疫史及麻疹患病史如何,凡无麻疹疫苗接种禁忌证的儿童均接种1剂次(0.5毫升)麻疹疫苗。

(二)工作指标

以乡镇为单位,目标人群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达95%以上;分年龄组强化免疫接种率达95%以上。通过开展强化免疫,短期内迅速提高适龄儿童免疫水平,巩固人群免疫屏障,阻断麻疹病毒传播。

(三)时间安排

实施,分两个阶段进行。8月份为活动准备阶段,主要内容包括组织实施、社会宣传动员和人员培训等;9月份为接种实施阶段,1-8日开展目标人群摸底调查,11-18日现场接种,21-30日评估总结。

二、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与相关部门职责

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实施本辖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方案和接种异常反应应急处理方案,负责活动全过程的技术培训与指导,督导和评估。卫生部门和疾控机构要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要成立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技术指导小组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处理小组,保证接种安全和接种效果,及时有效处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教育部门在卫生部门指导下,负责学校中1995年9月1日后出生学生的摸底调查、登记、报告、接种通知的发放和宣传动员工作,确保所有在校14周岁以下年龄学生全部得到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同时要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校临时接种点的场所安排和现场组织工作,确保接种安全,防止发生群体性心因反应。

财政部门要大力支持本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切实保障强化免疫活动所需经费,包括接种补助经费和宣传、培训、冷链运转、调查摸底、督导与评估等相关经费。

药监部门负责对强化免疫所需疫苗的流通环节进行监管,保证疫苗质量。

广电部门要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社会宣传和跟踪报道。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领导小组及相关组织机构要层层召开会议,广泛进行动员,部署强化免疫活动,落实工作任务和责任。各乡镇(社区)、妇联组织、村(居)委会要配合当地有关部门开展对辖区居民的强化免疫活动宣传动员,并负责辖区8月龄至14周岁儿童的摸底调查、接种通知发放、登记和报告工作,尤其要做好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和边远地区目标人群的主动搜索工作。

(二)人员培训、社会动员和宣传

疾控中心负责做好人员培训工作。培训人员应包括所有参与此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专业人员和工作人员。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强化免疫目标人群、时间、工作指标,宣传动员方法,目标人群摸底登记,疫苗及相关物资的分发和储存运输,接种现场的安排、人员配置、组织管理,接种禁忌证和接种技术规范,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及处理,风险沟通,督导与评估方法、总结报告的相关要求等。

各部门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宣传和动员,与媒体密切协作,利用公众关注高的主要时间、主要节目、主要版面,在全县集中营造强化免疫活动的良好社会氛围,使公众及时了解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重要意义,消除麻疹的策略和措施、麻疹的危害与预防方法和本次活动的具体形式、标识、时间、地点、内容等相关信息,强化公众对强化免疫的理性认识和主动参与意识,配合工作人员接受摸底调查,并按照告知的时间及时到指定接种点接受麻疹疫苗接种。

(三)目标人群摸底调查

要提前做好辖区内目标人群的摸底调查工作,全面掌握目标儿童人数。摸底调查时应重视流动儿童、计划外生育儿童以及边远地区儿童,对发现未建卡、未完成常规免疫接种的儿童,予以补建接种卡、接种证,并纳入常规免疫管理。

摸底调查人员采取入户或通过学校、托幼机构等方式给家长发放《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通知单》(附件1),向公众面对面进行宣传动员,告知接种时间和地点、接种时应携带接种证等事项,负责填写《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摸底与接种情况登记表》(附件2),对学龄前、散居校外儿童和在园儿童分自然村(居委会或街道、小区、楼群)、年龄组进行登记;在校学生分年级、班级进行登记。并报告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负责对摸底登记结果进行核查、汇总,填写《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摸底与接种情况汇总统计表》(附件3)。并将相关信息上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要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汇报调查摸底情况。县级督导人员要对摸底调查质量进行评估,对不符合要求的地区重新开展摸底调查工作。

针对学龄前和散居校外儿童,农村地区由乡村医生会同乡村干部、村长、妇女主任逐村逐户进行摸底登记;县城区和乡镇街道由县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和地段防疫医生、乡镇疾控人员会同社区(居委)干部分片挨家挨户进行摸底登记。学龄前在园儿童摸底登记由经过培训的老师会同地段防疫医生进行摸底登记。在校学生摸底登记由经过培训的老师分年级、班级登记造册进行摸底。农场、森工等系统的适龄儿童按属地化管理原则进行摸底登记。

在摸底调查的同时,对6岁及以下儿童登记常规免疫接种情况,填写《全省0~6岁儿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调查摸底登记表》(附件5),并对摸底登记结果进行汇总,填写《全省0~6岁儿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调查汇总表》(附件6)。

(四)接种准备与组织实施

各部门要做好强化免疫所需人员、物资(疫苗、注射器、急救药品和器材等)和经费保障。

1、疫苗准备。要在8月底前将强化免疫所需疫苗、注射器准备到位。疫苗的储存、运输要严格执行《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疾控中心根据疫苗需求计划逐级下发,相关单位要做好麻疹疫苗等相关物资的收发登记工作,保证麻疹疫苗、注射器和相关物资的合理分发,避免浪费。

3、人员准备。原则上常规免疫接种点地点及人员配置不变。为了满足强化免疫需求,可适当增配医务人员,增配医务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各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安排足够人员,保证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顺利实施。在接种工作开展前确定好参与的人员、负责人等,并建立联系手册,便于沟通与联络。在农村或社区,根据人口数量设立巡回搜索组,在强化免疫集中接种的后期,分片包干负责搜索所辖区域的适龄儿童,并通知儿童到指定地点接种。对于在规定时间内未到接种点接种的儿童,要进行再通知,再动员,尽量让应种儿童及早到指定接种地点接种。

4、接种实施。每个强化免疫现场接种点应有专人负责现场组织、预检登记、接种和异常反应监测处置等各环节,并根据目标人群多少适当增减工作人员数量。现场工作人员要做到接种对象核实、接种前告知、健康状况询问、规范接种和登记。现场接种流程、操作技术及接种后剩余疫苗处理等,要严格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执行。学校等集体单位临时设置的接种点,更要严密组织、严格实施,防止群体性心因性反应的发生。预防接种要严格掌握麻疹疫苗接种禁忌症及其他暂缓接种的原则,强化免疫接种与最后一次注射的减毒活疫苗间隔应在1个月以上。无证或未带接种证者,应做好记录,强化免疫结束后及时给予补证或补登;对于暂缓接种的儿童,应在本次强化免疫活动后的条件适宜时机及时予以补种;对于麻疹疫苗常规免疫程序漏种的儿童,如本次强化免疫接种麻疹疫苗符合常规接种相应程序的,可作为麻疹疫苗第1剂次或复种的剂次,登记入常规接种。

三、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与处置

疾控部门应按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报告工作。在强化免疫期间,建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双日报告”制度,所有接种单位每两日进行异常反应报告,无异常反应的进行零报告,报告从强化免疫开始时执行,至活动结束15天后停止。

结合强化免疫特点和本地实际情况,制定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方案,及时做好强化免疫活动中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置工作。对严重疑似异常接种反应遵照“先临床救治、后调查诊断”的原则,做到早期、正规、系统的治疗。麻疹疫苗常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诊治原则参考《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应当向受种者或其监护人做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沟通解释工作。按照及时、公开、透明的原则,统一相关信息。

四、督导检查和评估

(一)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强化免疫活动的督导。县级应保证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有一名县级人员进行督导。同时,各级还应成立巡回督导组,对工作薄弱地区加强督导。要做好督导人员的培训,统一督导内容、督导方法和评价表格,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督导工作在强化免疫的准备、实施及评估阶段均应开展。督导内容要覆盖当地强化免疫活动的组织实施、社会宣传、人员培训、后勤保障、摸底调查以及现场接种质量等。强化免疫准备阶段重点督导经费保障、宣传、培训、摸底登记、物资和接种现场的准备情况;现场实施阶段重点督导现场接种工作组织情况、安全注射情况、接种人员资质、知晓率等情况;后期督导接种及资料整理、汇总和报告质量等情况。具体督导内容与方法参见《黑龙江省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督导方案》。

(二)按照《黑龙江省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评估方案》,强化免疫接种前和接种后的评估工作。免疫现场接种前,督导员应对前期宣传动员、摸底登记、家长知晓率等进行调查评估。强化免疫接种完成后,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开展强化免疫接种率快速或系统评估,评估的重点应是麻疹发病高危地区或容易漏种的人群和区域。

五、资料收集、总结和报告

免疫调节教案 篇3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程跨学科整合

实验教学是医学免疫学教学的重要环节。1998年美国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性大学发展蓝图》报告[1],提出教学应与研究相结合,建立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学科之间知识的系统联系,我系将医学免疫学实验课程与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的实验课程进行了优化整合,并在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实施。实施以来,我们在教学形式、课时安排、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的探索。

1.课程的对象与内容

实施对象为2006—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医学免疫学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大部分,并将实验教学部分与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微生物学部分实验有机整合,单独设置为综合实验课。实验内容编排以病原生物在人体各系统或器官的寄生(或感染)及免疫反应所造成的损害及其实验室诊断为线索,将医学免疫学与寄生虫学、微生物学三门学科的实验课程加以整合。

2.课程实施方法

2.1人员师资整合。由免疫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三门学科的所有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程教学组,分工收集整理资料,集体交流、汇总。

2.2优化教学内容。整合后教学以感染与免疫为线索,将形态学内容按病原所在部位横向联系,形态观察与基本实验技术、病原学诊断技术及免疫学诊断技术有机结合为一体。将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预防在综合性实验中充分体现出来。开设一定比例的设计性实验包括以问题为中心的设计性实验及以调查统计为主的设计性实验[2]。将部分重复实验进行删减或整合,优化了教学资源。如免疫学中的“凝集反应”与病原实验“肥达氏反应”整合。同时新设实验“免疫血清的制备”,该实验历时4周,包括微生物抗原的制备、动物免疫及抗原抗体的检测。在设计上很巧妙地选用了伤寒杆菌作为抗原,加深了学生对伤寒杆菌病原的认识。在抗原抗体检测实验中,所检测的抗体来源于伤寒杆菌免疫动物制备的免疫血清。检测方法为试管凝集,即为肥达氏反应。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也可以学到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等知识。可见,整合后的实验内容能更全面地反映疾病发生、诊断的本质,而不是孤立地从某门学科的角度认识问题。

2.3整合实验室资源。将原附属于教研室的实验室分出并整合为形态学实验室,实验室资源集中,可提高使用效率,进一步保障实验教学条件。

2.4编写实验教学纲要及实验教材。教材编写方面结合学科发展,剔除过时及重复的内容,体现全面素质教育思想,根据各学科知识的异同点,合理渗透,融合,做到综合兼顾个性,横向联系兼顾纵向结果。

2.5开设学生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课内学时为6—时,分2—3次完成。针对不同实验项目采取病例分析和实验方案设计、录像教学、网络教学、课下自主学习课上讨论、学生加入教师课题组等灵活多样的实验教学方法。

2.6探索多元化考核方式。多元化考核包括理论课知识考核、设计性实验完成过程、实验报告的评价等。新的考核体系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3.开设效果评估

3.1学生学习效果评估。对开设年级临床医学本科生的实验报告成绩、实验设计考核成绩和实验基础理论考核成绩进行了综合评判。结果显示实验报告、实验设计上三年学生的成绩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在实验教学环节和实验指导环节相对稳定。

3.2教学投资效益评价。免疫学实验在与病原生物学实验全方位整合并实施后,在师资投入、学时安排、实验耗材及实验教学内容更新及优化等方面均有较明显的改善。

在学时安排上,医学免疫学传统的实验教学学时为16学时,而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实验计40学时,共计56学时,现这几部分整合后总学时为40学时,将部分重复实验进行删减或整合,节约了教学时间,降低了教学成本;在实验耗材和师资投入上,整合实验减少了重复试验,同时教师的分段授课,在专一实验内容的同时兼顾综合,降低了劳动强度。

4.结语

跨学科整合后的实验教学体系消除了传统教育模式中单一的验证性实验束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应用能力的弊端,同时,有效地节约了教学资源和师资投入,形成了科学合理、协调有序、有利于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人才的实验教学体系,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连续三年的学生多元化的考核成绩分析结果证明,该实验教学环节和实验指导环节相对稳定,学生实验基础理论水平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年提高。本实验课程的成功实施,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摸索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实验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J].教育参考资料,2000,(19).

[2]邱文洪,宋文剑等。医学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实验改革的探索与思考。高校教育研究2008,(8):34.

[3]胡松,宋文剑等。显微互动系统在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验室科学200845,(1):104-105.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