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案例模板范文(实用【9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教学设计案例模板范文(实用【9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教学设计案例模板 篇1

半年时间已然从手中溜走,总结半年工作,我也发现自己在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同样也看到了自己的优点,我相信自己能够做好接下来的工作。争取下半年取得更好成绩,完成车间的任务。

上半年在车间领导的带领下,我们每个人努力完成日常工作,在工作中吃苦耐劳,完成了领导安排的多项任务,并且独立做好的自己的工作。没有拖累车间的生产。我因为在公司时间长,属于老员工是车间组长,还负责带领新人工作,我手下有一位年初刚进入公司的新人,我负责指导他基础工作并且解答他的疑难问题,在工作中积极帮助新人,在半年内让新人成为了我们车间的正式员工,给我们车间提供了一份力量。

每天生产中,我严格抓质量。在生产过程中,我负责的质量方面工作,对每一个人工作都会进行抽样检查,发现抽样检查中不符合规格的人一共有三个,经过了我严格的规范指导,五月份期间,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每个人都重视质量,这让我们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提升,保证了质量的同时也保证了速度,加快了我们车间生产。

虽然在上半年中我们车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是与其他车间相比,我们车间取得的成绩并不是很好,这让我知道我们车间依然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每个员工都没有发挥出自己全部实力,在工作中虽然做的还行,依然还需要提升。平时工作缺乏压力,没有多少要求,这让我们车间工作一直都在中上游徘徊,想要提高生产效率,需要加大对于员工的压力,给每个员工更多的压力,让他们接受更大的挑战,从而提升车间效率。

在过去的工作发现,我们车间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配合不够,每个人的能力还有欠缺,所以在集体工作时会因为部分员工能力问题,拉低了我们车间的生产能力,这非常不符合我们车间的发展,车间人员能力亟待提高。同时也需要加强自身的管理培训能力。

我在管理方面也不够熟练,因为我担任车间组长时间并不长,是今年被领导提拔成为组长,我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对于管理生疏。但有了上半年的积累,我已经有了极大突破这让我知道了接下来该如何提高自身发展,做好个人工作。在下半年中我会积极吸取上半年的经验,同时向其他车间优秀组长学习,努力提升自己,不断锻炼各自能力让我有更大的成长。

下半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在上半年中没有完成的目标可以在下半年中实现,我会带领我们车间,根据领导的安排完成下半年工作,同时努力提升下半年的工作质量,力图拉近与其他车间的差距,同时我会给车间内的员工进行能力培训让更多的员工有能力做好自身工作完成自己的任务。

教学设计案例模板 篇2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模板案例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调整幻灯片的顺序及删除幻灯片的一般方法;

.掌握改变幻灯片背景的方法;

.理解母版的作用,学会通过使用“幻灯片母版”调整整个演示文稿的风格,如:向每页幻灯片中添加标识型的文字或图标。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锻炼学生自主开发软件功能的能力。

三。发展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和精密性;

.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个性。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幻灯片母版的使用;

二。难点:

.给幻灯片设置脱离母版控制的。背景;

.幻灯片母版的使用。

教学模式:“自学→质疑→指导”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启发式、练习法、演示法。

教学教案 篇3

《营销学》是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既要掌握理论,同时又能应用理论分析现实中的商业现象并提出创新性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方法是否有效,同样需要在实践中检验,而不是想当然。笔者在《营销学》的教学实践中大量引入案例教学法,收效明显。案例教学法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因其具有情景模拟、思辨求知、知识串联与知识的再创造你诸多优点,在实践中大获成功。考虑到《营销学》的学科特点,在实践应用中需要掌握特定的方法与技巧。

一、营销案例甄选

(一)国产案例为主,国外案例为辅。由于现代营销理论发展、成熟于西方,西方学者在此的著述繁多并且极具权威,国内高校《营销学》教材中普遍引述了大量国外案例。作为教师,在此需要扬弃处置。因为国外案例有明显缺陷:1.基于国外的商业背景下的案例与国内商业环境有显著差异,案例的结论未必适用于国内商业实践。2.案例的时间滞后性。一个优质的案例都需要经过主题选取、内容编纂,不断演进的过程。之后再经过出版、引进、翻译,其可能的商业现状很可能已然落伍。上述要素都不利于实践教学,因此 ,教师需要结合国内商业现实,经过整理加工,将最新的商业故事演绎成案例。国外的案例在相对稳定的行业有教学价值,同时,在未来商业趋势方面也具引领性。

(二)竞争性行业首选,民营企业为主角。市场经济讲求一切资源要素配置的主体是市场,政府只制订法律规则,保护竞争,避免垄断,发挥次要作用。当下国内的现实是市场经济体制远没有建立起来,不同行业中的垄断、不公平竞争大量存在。然而,以公平竞争为主的商业环境必将建立,因此,案例素材的选取首选竞争性行业。企业在不违法的前提下,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才最符合市场经济的精神,这样的商业案例才最具有教学代表性和应用性。同时,民营企业是遵循商业规则、实现利益的主体,通过分析他们的商业情景,战略决策,发展难题,当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国内案例、区域案例、地方案例的相互结合。中国国内不同地域商业环境也有显著差异,沿海与内陆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相同。选取有代表性的全国案例,可以使学生体察未来的商业发展方向;选取区域案例,则有助于理解不同区域背景下的商业环境;而地方案例的选取,则着眼于对地方人才的培养,使学生能充认识到地方产业政策与地方发展机会与威胁。

(四)传统行业与新型行业相互补充。中国国内商业环境下处于大变局的前夜,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化和以机器人、3D打印为代表的智能制造等新技能、新能源商业模式的崛起,必将对传统商业形态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具有某种颠覆性。因此,教师需要甄选新型行业中的典型企业,以此引导学生洞察未来,同时,基于国内发展水平的千差万别,传统行业与新型行业将会形成相互融合而不是相互取代的局面,也需要以传统行业案例作为补充。

二、案例教学技巧

(一)商业模拟,情景再现。课堂案例教学首先需要进行案例陈述,主要技巧在于:商业模拟,情景重现。教师需要根据事先设定好的案例主题创设真实的情景,此时,教师如导演,他讲述剧本(企业的故事、商业环境、企业决策、企业家的所思所想)。学生如演员,他们对号入位,换位思考,为企业的胜笔而喝彩,为企业的败笔而惋惜。学生深入其境,精神高度集中,深度思考,才会可能产生真知灼见。

(二)预设问题,引导剧情。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不是传统所扮演的知识占有者和威权者的角色,而是要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在案例过程中嵌入问题,但不直接回答问题,他引导学生围绕问题思考、推理、分析,将教学理论在案例问题中变得生动起来,通过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如同是对学生自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锻造。比如,在讲解云南抓药牙膏的案例中,可以提出以下问题:白药牙膏为什么成功?它的定位是什么?它采取的价格策略是什么?它的产品传播?云南白药的品牌延伸为什么在牙膏方面能够成功?

教学设计案例模板 篇4

一、教材简析:

二、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遵循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的教学原则。通过创设学习词的美好的意境,引导学生融入想象,自读自悟,相互交流,体会意境。在读通、读懂、背诵的基础上,全面了解辛弃疾,获得更深的体验。通过课后搜集辛词,吟诵辛词的活动,拓展学习的时空,实现“大语文”教学理念。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语言文字,融入自己丰富想象,感悟这首词所描绘的意境,开展多种语文活动。

四、教学过程:

一、读通——正确朗读诗词

1、语言导入: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更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唐诗宋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广为传诵。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背诵了不少诗词。现在能背给大家听听吗?学生自由背诵。今天,我们走进南宋,与一位著名词人相约。他曾经陶醉与“白发翁媪的相媚好中”。他是谁?

2、说说你对辛弃疾的了解。

教学教案 篇5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案设计;计算机基础教学

0.引言

对于一名大学教师而言,教学工作是首要工作,是其在学校的立身之本。一方面,很多学校都建立了教学评估机制,由学生评价教师上课水平,而且这种评价将直接影响教师个人的业绩考核和职称评定;另一方面,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讲好课和培养好学生也是教师自身的职责和内在的愿望。如何做好教学工作,是值得每一名大学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般来说,大多数教师虽然在各自的专业方向上是专家,但是在教学上可能并不擅长,尤其是刚入职的青年教师,非常缺乏教学经验。事实上,很少有教师接受过专业的教学培训,对于如何授课,全凭个人的摸索和钻研。笔者也曾经经历过那个阶段,在刚开始从事教学工作时,由于缺乏经验,不知如何上课,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念讲义,结果可想而知。经过数年的学习和钻研,终有小成,在教学工作上做出了一些成绩,有了一些心得和体会,愿与各位读者分享。

1.课程定位

教师在承担一门新课教学,准备具体的授课内容之前,首先要了解该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例如,该课程是大学几年级的课程,有哪些前置课程和后继课程,每周的授课学时有多少,有无实验课时等。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为全校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它没有前置课程,后继课程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软件开发实践等。

其次,教师要深入了解课程的授课对象。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任何一堂课,任何一部分内容,都有难易、深浅之分,而且讲课的速度也很有讲究,对于其中的分寸把握,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背景的情形下才能定夺。另外,学生的基础构成往往不是单一的,既有基础较好的,又有基础较差的,这就增大了授课的难度。

如何了解授课对象的背景呢?一个简单的做法是课堂调查。以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为例,在第一堂课上,笔者都要进行一个调查,将所有学生按照编程基础分为4类,然后进行统计。学生编程基础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在充分了解课程定位和学生特点之后,我们就要为该课程制订相应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个人的观点是能力比知识更重要,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应该以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为目标,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以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为例,学生的特点是善于学习C语言的语法知识,而且对一些琐碎的语法细节很感兴趣,但是在解决实际编程问题时能力明显不足,教师在课堂讲解一些算法设计方面的内容时,学生也表现得很吃力。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制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即让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各种能力,包括自学能力、算法分析和设计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学内容设计

每一门课程都有大量内容,而学时数有限,因此什么内容该上课讲,什么内容应由学生自学,什么内容该重点讲,什么内容应一笔带过,这些都是教学内容设计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内容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内容是为目标服务的。以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为例,由于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算法设计能力,因此教学内容要进行相应调整,少讲知识型内容,多讲能力型内容。在课程安排中,C语言的语法知识只占课程内容的1/3左右,而编程案例则占课程内容的2/3左右。这些编程案例并不是一些简单的、传统意义上的例题,即为了演示某个语法(如for语句)的使用方法而引入的小例子(代码量只有几行或十几行),而是精心设计的、具有一定难度和工作量的例题,如猜数字游戏、八皇后问题、证券数据文件格式解析等。教师可以通过这些编程案例,向学生讲解问题分析和算法设计的过程。

教学内容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制订教学大纲,每一章、每一堂课讲什么内容,讲多长时间,先讲什么,后讲什么,都要详细列出来。教师在制订教学大纲时要注意,课程内容一定要主次分明,多讲重点和难点,少讲简单的、学生自己就能看明白的内容。另外,课程内容要有创新,教师需根据课程的目标和自己的理解引入新的内容,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他人的教学大纲。

3.教案设计

在明确了课程定位,制定好教学大纲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进行教案设计,这是创建一门新课程的最主要工作。这里主要讨论3个方面的内容:材料搜集、融会贯通以及教案设计中的一些基本要求和方法。

3.1材料搜集

教案设计的第一步是搜集材料,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我们在开设一门新课时,如果要从头开始一页一页地设计PPT,那么会非常困难。毕竟每个人的能力有限,时间也有限,如果每一页PPT都要亲自从头开始设计,那么既耗费时间,效果又不一定很好。教案的制作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搜集尽可能多的相关课程资料,如课件、参考书和习题等,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制作出高水平的课件。对于笔者而言,在开设一门新课前,要专门花一个星期的时间搜集相关材料。材料的来源很多,一是来自于其他教师,包括校内和校外承担相同课程教学的教师,可以向他们索取;二是互联网,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来源渠道,互联网主要有两个用途,不仅可以搜索国内外其他大学的相关课程,而且可以作为教师学习的知识来源,如我们在学习一个新概念时,可以到维基百科等网站查询。

如何系统地搜索国内外其他大学,尤其是国外知名大学的相关课程呢?笔者的做法是构建一个国际知名大学列表,然后用搜索引擎搜索每所大学计算机系的主页,该主页中一般会有一份课程列表及每门课程的描述信息,笔者通过这些描述信息找到所需课程。例如,http://www-cs.stanford.edu/courses上的内容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的课程安排。每门课程都会有一个课程主页,上面有该课程的所有资料,包括教学大纲、PPT课件、作业安排等,可以对外公开和免费下载。

3.2融会贯通

在材料搜集工作完成后,教师手上会有很多课件、习题等原始材料,但对于这些材料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使用,因为没有任何一份课件是完美的,而且即使是一份好的课件,如果不能真正理解它,那么讲出来也会变味。事实上,即使是同一份课件,不同教师讲出来的效果也完全不同。在材料搜集工作完成后要做的事情,就是归纳整理或深加工这些材料,将他人的、零散的知识点融会贯通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自己特有的课件。笔者的加工方法主要有两种:东拼西凑法和加工改进法。

所谓东拼西凑法,即对不同来源的课件片段进行归纳整理,以使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具体来说,在讲授某一部分内容时,教师首先要设计好这部分内容的组织结构,即分为哪几小块,每一块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然后在具体实现时,针对每一小块的内容选择不同课件。打个比方,如果教师自己设计的组织结构是骨架,那么他人的课件片段就好比是血肉。

以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中的for循环语句为例,笔者首先设计好相应的组织结构,即for循环的语法、for循环使用方法举例和for循环编程举例3部分内容;其次,在原始材料中查找每一小块内容,看看哪一个课件片段写得最好,便采用它。这样,每个部分都是优中选优,不仅能够保证质量,而且使得各个部分之间有了紧密的逻辑联系,能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所谓加工改进法,即该案例最初来自于他人的课件,题目很好,但内容写得不是太好,此时我们可以对它进行加工改造,使之成为一个更好的例子。例如,在笔者的课件中,有一个求PI近似值的编程案例,该案例最早来源于他人的讲义,但写得过于简单,只有问题描述和源代码。这显然不符合教学要求,因此我们对它进行改进。首先是问题分析,我们将该案例分解为几个小问题,然后研究其中的规律;其次是算法设计,描述解题的基本思路;第三是编码实现,如何把算法转换为相应的代码;最后是运行结果分析,向学生提出一些思考题。这样就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事实上,经过改造之后,该案例已经面目全非了。

3.3教案设计的要求和方法

有了各种原始素材以后,我们就可以进行教案设计和课件制作,以下是教案设计的一些基本要求和方法。

1)组织结构清晰。

第一个问题是组织结构,设计教案要求各章节结构清晰,各部分内容之间前后关联、逻辑性强、一环套一环。

以笔者承担的另一门课程操作系统教学为例,存储管理一章的章节结构如下:单道程序存储管理、分区存储管理、页式存储管理、虚拟存储技术、Linux的存储管理。所谓存储管理,即把程序装入计算机的内存中运行,如何装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内存中只装入一个程序,即单道程序存储管理,但问题是每次只能装一个程序,而现代操作系统要求同时有多个程序运行,因此改进的方法就是分区存储管理,把内存分为若干个块,每个块装一个程序;然而这样又有问题,即分区的大小不好确定,如果太大了会浪费空间,如果太小了又装不下,因此提出页式存储管理,把内存分为很多个格子,然后把每个程序装到若干个格子中。这样还有问题,即程序的大小必须小于内存,否则就装不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章又提出虚拟存储管理。最后是一个具体的虚拟存储管理的例子,即Linux存储管理。总之,每个章节的内容是前后相关联的,一环扣一环。

另外,对于每个章节的每一部分内容,我们在设计时要有一个固定的套路:Why-What-How,即为什么要引入该内容?该内容是什么?如何使用?例如,对于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函数一章,我们可先讨论为什么要引入函数,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劳动;然后讲解什么是函数,C语言中的函数与数学函数的区别;最后讨论如何使用函数,包括函数的定义、声明和使用。

2)案例教学。

在教案设计中,案例教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它将需要讲授的知识融入案例之中。案例教学可以实现具体与抽象、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并不是为了演示课程的某一小块内容而引入的简单的小例子,而是精心设计并且具有完整内容的一个整体。以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为例,一般来说,一个案例需要具备以下4个特点:(1)具有一定规模,考查多个知识点;(2)具有完整的内容,包括问题分析、算法设计、编码测试、题后讨论等多个环节;(3)具有一定难度,富有挑战性;(4)生动有趣,能吸引人。例如,猜数字游戏是笔者课件中的一个案例,该案例可描述为:电脑随机产生一个数字不重复的四位数,由玩家来猜,每猜一次,电脑将显示形如*A*B的结果,A代表位置正确数字也正确,B代表数字正确但位置不正确,总共有10次机会。

这个案例来源于真实的游戏,一些手机、PDA等终端设备上都有该游戏。该案例一方面具有趣味性,学生对游戏都比较感兴趣;另一方面又有一定难度,富有挑战性。从考查的知识点来看,该案例还需要解决以下几个技术问题:(1)如何随机产生一个数字不重复的四位数;(2)对于一个四位数,如何把它的每一位数字拆分出来;(3)对于玩家猜测的一个四位数,如何计算相应A和B的数量?

在课堂讲解该案例时,我们会从问题分析、算法设计、编码、测试和题后讨论等多个环节逐一细述,针对这一个案例大概需要讲解35分钟。

3)启发式教学。

在教案设计中,启发式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手段。事实上,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条件就是学生的参与;因此,教师在教案设计中,要注重引入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启发式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对于一个待讲解的内容,教师尚未细述,而学生已经给出了答案。

以操作系统课程为例,在讲授存储管理一章时,我们不会直接讲述相关内容,而是先提一个问题,即如何实现多道存储管理,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描述:给定一块内存空间,需要在里面装入多个程序并运行,在这种情形下,如何进行内存的分配、回收和管理。这种启发式问题的意义在于:由于相关的内容尚未讲解,学生没有任何先验知识,也就没有思维定势。这时,学生就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换位思考,即如果我是操作系统的设计者,该如何解决此问题?这种积极思考的状态非常难得。事实上,在经过思考以后,学生都能有想法,而且这些想法与真正的存储管理方法非常接近,基本上每一种存储管理方法(如分区存储、段式、页式等)都会有学生想到。这样,等到教师真正讲解这些内容时,学生就更容易产生共鸣。

4)教学方法创新。

在教案设计中,任课教师要结合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善于发现和总结规律,提出新的适合于该类课程的教学方法。

以程序设计类课程为例,课程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所谓编程,输入是文字形式的问题描述,输出是源代码。整个编程的过程可以分为3个步骤,即问题分析、算法设计和编码。对于每一个步骤,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具体来说,在问题分析环节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案例掌握基本问题分析技术;在算法设计环节提出编程模式概念,类似于武术中的“套路”,它是自顶向下程序设计技术的一种具体实现;在编码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我们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功能强大的在线训练系统。

总之,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特点,我们将编程的过程分为3个环节,然后对于每个环节采用不同的应对策略,这就是一种教学方法的创新。

5)内容生动有趣。

教案设计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教学内容一定要生动有趣。一般来说,一次课往往有3小节(至少2小节),每小节45分钟。教师可以换位思考一下,这样长时间坐在座位上,是很容易疲倦的。如果授课的内容比较抽象、枯燥,那就更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因此教学内容一定要生动有趣。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并给学生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何才能令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方法一是用生活中的例子类比,把单调抽象的内容变成具体形象的内容。例如,在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中,递归的概念比较难懂,但相信每一位学生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的是什么故事呢?他说,从前……”。这个故事正是递归的一个典型例子。

再如,操作系统课程的虚拟存储管理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不太好理解,笔者首先给学生看卓别林的电影“马戏团”中的一个镜头,一位魔术师在表演大变活人的魔术。有一个柜子,放在一张桌子上,柜子开始是空的,然后魔术师一拉门,走出来一个人;把门关上,再一拉门,又走出来一个人。柜子看上去很小,似乎只能装一个人,但为何装了那么多人呢?谜底是柜子虽小,但它下面的桌子很大。开始时,所有人都躲在桌子里,然后轮到谁出场,谁就爬到柜子里,这就是大变活人的秘密。虚拟存储管理技术采用的也是类似的思路。柜子好比是内存,内存比较小;桌子好比是硬盘,硬盘比较大。在开始时,整个程序存放在硬盘上,然后要用到哪部分,就把哪部分装入内存,这样小内存就能运行非常大的程序。这就是虚拟存储管理技术的基本思路。

方法二是风趣幽默、寓教于乐。例如,函数这一章有一个知识点:在调用函数时,参数的传递是单向的值传递,只能由实参传给形参,而形参不能传回给实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住这个知识点,笔者例举如下函数参数传递是单向值传递的程序段。

学生看过这个例子后,往往会心一笑并记住了相应知识点。

方法三是图片和动画的使用,所谓一图胜千言。例如,汉诺塔问题是一个经典的递归算法题目,说的是在一座寺庙里,有3根柱子,有一位僧人想把一根柱子上的64个盘子移到另一根柱子上,在移动时必须遵守几条规则。在讲解这个例子时,教师如果用语言或文字描述,会非常繁琐而且说不清楚,但如果通过制作一个动画以演示移动的过程,那么会非常直观。笔者制作的汉诺塔问题动画演示如图2所示。

4.课堂教学

教案设计完成后,下一个环节就是课堂教学,这也是一门课程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以下讨论3个方面的问题:教师的状态、课堂交流以及辅助工具的使用。

4.1教师的状态

在授课时,教师的状态最为重要,直接决定课程讲授的成功与否。如果教师不在状态,那么再精心设计的教案也无用武之地。

教师首先要声音响亮。一方面,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声音要足够响亮,让所有人都能听见;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气势,让学生觉得教师很投入、很有激情,而这种激情会感染学生,使他们也兴奋起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师除了声音要响亮,还要有适当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在交流过程中,教师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往往比言语内容更能传递信息,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教师要处理好授课内容与PPT之间的关系。作为一名教师,最忌讳的一种上课方式就是照本宣科式地念PPT,这种方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从而导致课程教学的失败。

4.2课堂交流

在授课时,课堂交流也非常重要。任何一堂课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互动要充分。课堂交流有两个目的:首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毕竟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如果学生不参与或者消极应付,那么就失去了课程教学的意义;其次,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当前状态,学生是否已听懂,听懂了多少,然后教师根据这个状态调整授课进度。

课堂交流的形式包括3种: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在教案设计和课堂教学安排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和使用这些方式,让课堂交流更加充分。例如,在讲授很多知识点时,对于一些小问题,笔者会故意将答案从PPT中抠掉,然后先让学生自己思考,看他们能否做对,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这部分内容。

有时笔者还会在课件中设计一些小陷阱,如在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中,在讲解if语句的用法时,笔者这样设计教案:首先介绍if语句的语法“if(E)s;”,其含义是如果表达式E的值为真,则执行语句s,否则什么也不做;随后笔者会给出如下一个if语句例子。

if(temperature>38)

printf(“你发烧了\n”);

printf(“速去医院\n”);

每当讲到此处,笔者会故意停顿一下,然后观察学生的反应。如果学生确实在认真听讲,那么必定会有人站起来,指出该例子是错误的。

4.3辅助工具的使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所授课程的特点和内容,选择合适的辅助工具,目的是以直观形象的形式展示相应内容。事实上,如果教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上很长一段时间,那么不管他讲得有多么精彩,学生也容易困倦,尤其对于理工类课程更是如此。如果每隔一段时间,教师能够进行实物演示。那么效果会更好。

例如,在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中介绍基于分治策略的递归算法时,我们先用文字形式介绍这部分内容,但这样给学生的印象不深;随后我们便拿出一个道具,即俄罗斯套娃。所谓俄罗斯套娃,即6个外形完全相同但大小不一的洋娃娃,小的装在大的里面。俄罗斯套娃与基于分治策略的递归算法基本原理类似,有了这样一个道具以后,学生对基于分治策略的递归算法印象就更深刻了。

此外,程序设计类课程经常需要编写程序。如果这些程序是以静态的文本形式放在PPT中,那么就有些单调和枯燥;因此笔者在课堂上经常使用的一个辅助工具就是Visual Studio编程工具。对于课件中的编程例题,我们经常把代码从PPT中摘出来放在Visual Studio中,进行现场编译、链接、调试和运行,随时有问题随时改进,这样课堂氛围会更好。

教学教案 篇6

学校的档案是学校的教学、管理、科研等其他活动的真实记载,为教育教学评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因此,教育教学评估离不开学校档案,有了学校档案才能进行有效的学校教育教学评估。

(一)学校档案为教育教学评估作凭证。

学校档案是从学校的办学开始,到管理过程,再到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中慢慢积累的,详细地、真实地记录着一所学校的历史发展过程。它产生于学校的建立,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慢慢积累。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讲,学校档案印证着学校的整体综合实力。

(二)档案工作为教育教学评估工作提供依据。

学校档案含有大量的原始资料,再现了学校的历史发展,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可通过学校档案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作出公正、客观、准确的评价。另外,学校档案也为评估专家组的实地考察提供了有价值的情报,帮助专家科学判断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

二、教育教学评估对学校档案工作的影响

档案工作与教育教学评估工作两者相辅相成,教育教学评估离不开学校档案,同时也促进了学校档案的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学校档案工作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

教育教学评估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档案的完整程度,因此,学校领导明显比以往更加重视档案的管理工作。档案部门以前只是一个存放档案资料的部门,而且存储方式还是传统的纸质资料,设备很陈旧,学校领导也不重视。现要通过教育教学评估,就要求学校领导要以一个全新的态度来对待学校的档案工作。使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经费完善档案存储设。随着学校的发展还加入了现代化元素,大大提高了学校档案部门的工作效率。

(二)提高了师生员工的档案意识。

在档案管理的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档案材料很难收集,收集来的案卷材料往往存在不齐全、不完整的现象,收集的案卷质量很差。主要是因为学校师生员工的档案意识薄弱,在提交档案资料时嫌浪费时间、又怕麻烦,所以敷衍了事。那么通过教育教学评估,使学校广大教职工和学生都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三、学校档案工作服务于教育教学评估的措施

学校档案资料在教育教学评估工作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评估专家充分利用了档案资料完成评估工作,与此同时激发了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资料的收集、存储和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今后,学校档案工作人员应该更加积极主动提高档案工作水平,把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完全地呈现出来,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评估工作。

(一)加强领导学校档案工作。

学校为抓好档案工作,专门成立一个领导机构,在学校的总体工作规划中体现出来,将档案工作结合其他的工作。就档案工作定期召开会议,各部门之间交流工作经验,总结教训,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档案工作要作为各单位负责人的职责,年终进行档案工作情况通报,设立奖励和批评制度。

(二)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和规范化。

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学校的档案管理也应该进入信息化、网络化。档案管理现代化要求投入多媒体设备和网络技术,学校档案部门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同时开展各项计算机网络开发业务,也为学校的教学、管理、科研等工作提供有力的帮助。另外,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严格依据档案管理的相关法规制定切实可行的档案工作细则,制定责任制,使档案工作更加规范化。

(三)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

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质量取决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因此要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进而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首先,要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加大力度宣传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来更新传统的管理观念。其次,要加强建设档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包括他们对工作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创新、竞争、参与和服务意识。最后,要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加强培训现代化知识和网络技术技能,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和开发能力。

四、结束语

教学设计案例模板 篇7

教材分析:

《麋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记叙文,它介绍了我国珍稀野生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

学情分析:

教学这篇课文,不仅让学生了解称为“四不像”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同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也要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新课标的的教学要求,结合五年级学生的的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的实际情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确定了以下知识、能力、情感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异。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异。

教学难点:

教学教案 篇8

关键词:师范生 实践性知识 示范教学 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208-01

随着教师发展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知识专业化,教师教育范式向“实践”转变,建构师范生实践性知识,成为当前职前教师培养必须面对的课题。实践性知识是师范生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建构并拥有的特殊知识形态,其教学行为的改变需要实践性知识的支撑。

由于实践性知识具有“情境性、默会性”,在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建构中应该把内隐学习放到重要的位置,通过情境的创设、问题的解决,实践个体与具体情境互动,从而产生实践性知识。内隐学习是认识人类知识的新视角和新见解,“内隐学习”一词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罗伯提出,知识的获得是在无意识状态,也就是说在获得复杂知识的时候,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是什么在控制他们的行为,却会运用这种支配行为的规则,人“在没有意识到刺激环境潜在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学会并利用这种结构做出反应[1]”,师范生的经验性学习就是一种内隐学习。从这个角度出发,小学语文教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与实践可以具体采取示范教学和案例教学的方法。

1 开展示范教学

从师范生在实践性知识发展中的角色看,观察者、模仿者的身份是师范生建构自己实践性知识的主要方式之一,师范生通过学徒式的观察,思考他人的教学行为,判断他人教学行为引发的效果,领悟到他人的实践性知识,继而把领悟到的他人实践性知识迁移至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去,内化为自己的实践性知识。这就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概论的课程实施中提供师范生可以观察、模仿的教学行为与教学过程,需要开辟其他的观察渠道,师范生置身其中的小学语文教学概论课堂,而非中小学课堂成为师范生最主要的观察场所,任课教师应选择针对性较强的示范教学。

示范教学是任课教师把自己作为教学榜样,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师范生观察模仿,从而建构师范生实践性知识。小学语文教学概论的教学一直兼具着多种意义,任课教师除了传授教法知识和技能之外,本身课堂的举止言行就是师范生感悟教学教法的资源和榜样。师范生在小学语文教学概论课堂上,耳濡目染,观察体悟任课教师的教学行为、反思剖析自身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结果。

在示范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展示教学行为”和“剖析教学行为”两个方面,因为并非所有被师范生所感受到的经验最终都能发展为实践性知识。所以,不仅要让师范生了解可以“怎样教”,还要让师范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教”。

譬如,在教学“预设与生成”时,平时教师习惯于跳过师生问好环节,直接开始教学,学生在这节课上却突然起立齐声问好,教师在学生坐下后,巧妙地引导:“同学们的问好,很突然啊,我的课前预设里没有这个环节,可见不管教师怎样预设,课堂总是会有些意外生成的!今天我们就来探讨预设与生成。”接着,引导学生一起讨论,在刚才的意外生成里,任课教师“我”是怎样做的,那样做有什么好处,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怎样的启示。这个案例中,教师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生动地向学生展示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并和学生一起剖析自己本节课的教学行为,更好地使学生理解怎样的教学行为是恰当的,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境下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从而积累了师范生的教学实践性知识。

2 进行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被认为是最能体现教育性质的教学方法。“案例分析不是旨在科学原理与学说的教育,而是把科学原理与学说的实践性本身作为教育的目的[2]”,案例教学,首先应选取典型案例,采取案例的合理呈现方式――是通过文字语言描述、还是通过图像影音展现,对事件中的人物情节哪些地方应详细哪些地方可以简略;然后通过叙述真实性事件,提出问题,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学习者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决策和行动方案,从而“巩固教学或者其他领域的各种实践性知识,所以它可能更适合于实践性知识[1~2]。”

师范生实践性知识是“从特定的教师、在特定的课堂、以特定的教材、特定的儿童为对象形成的知识,是作为‘案例知识’加以积累和传承的[3]”,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概论的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

教学案例的选择应该考虑以下几点。

一是案例来自教学实践并指向教学实践。师范生实践性知识建构的最大障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缺失、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匮乏。案例应该从教学实践中产生,即选取一线语文教学实录、教学片段、说课视频等,可以展现实践者面对某一教学情境的应对(比如课堂收束、新课导入等),也可以呈现相对完整的一个阶段。总之,教学案例所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复杂的教学实践情境,使师范生以教育者的角色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训练专业思维,整合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二是为了激发师范生的思维欲望和研究意识,应该选取蕴含一定教学问题的案例。传统的案例教学模式先是教师呈现教学案例,然后再提出、明确研究的问题,这种模式违背了问题引导下的研究性学习规律,不能真正调动学生主体建构性,应该是师生统一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阐释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呈现教学案例,分析案例。

比如:在进行句子教学训练时,为了使师范生了解并掌握“通过分析句子中的标点符号来揭示人物性格和人物心理”,教师先出示《穷人》一课中桑娜和丈夫对话的内容:

“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什么呢?”渔夫说着,把网拖进屋里,坐在炉子旁边。

“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那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然后,教师引导师范生品读、体悟对话中“我”后面的问号以及两个省略号表达的思想感情。讨论交流后,师范生意识到对话中几个标点符号对桑娜心理状态的理解非常重要,也为理解桑娜怕丈夫不同意抱回西蒙孩子的心情起到关键作用。在对文本有了深入分析之后,教师出示一段这次对话的教学片断,师生共同剖析教学片断,归纳总结教学片断中的实践者是否抓住了标点符号表情达意的功能、是否恰当地引导小学生体会到桑那的复杂心情,从而,师范生收获关于句子教学的实践性知识。

参考文献

[1] 陈振华。论教师成为教育知识的建构者[D].华东师范大学,2003.

教学教案 篇9

作者:余红伟 魏徴 李瑜 王源升 单位:海军工程大学 四川大学

大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案例教学实践

第一个案例提出问题,通过演示实验揭示腐蚀现象发生的本质和原理,然后让学生分析、解决第二个案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一:18世纪,英国皇家海军为了解决木质舰船船体附着生长海生物问题,特意建造了“阿拉姆”号驱逐舰。将铜皮用铁质铆钉包覆在船壳外,很好地解决了海生物附着问题,大大提高了舰艇航速。遗憾的是,“阿拉姆”号下海航行不久,铜皮大面积脱落,舰船几乎解体,完全丧失战斗力!问题1:“阿拉姆”号驱逐舰为什么会解体?分析:“阿拉姆”号驱逐舰与其他舰艇相比有哪些异同?回答:相同点是均为木质舰艇,均以铁质铆钉固定。不同点是“阿拉姆”号驱逐舰外面包覆铜皮,用铁质铆钉固定。问题2:是否是因为“阿拉姆”号驱逐舰外面包覆铜皮用铁质铆钉固定,也就是铁钉和铜皮紧密接触导致舰艇解体呢?可以通过实验模拟“阿拉姆”号舰艇在海水中的情况。模拟实验一:将生活中常用的铁钉穿过一块10mm×10mm×1mm的铜皮,之后放置于海水中,海水中滴加酚酞和赤血盐溶液。实验现象:大约放置30min后,铁钉周围出现了蓝色沉淀,铜皮周围出现了红色。现象解释:利用已有的化学知识,很容易就可以判断,铁钉周围出现了蓝色沉淀,说明有Fe2+生成,也就是铁钉被腐蚀了。铜皮周围出现红色,说明有OH-生成。初步结论:铁钉与铜皮在海水这个电解质中接触,铁是比较活泼的、电极电势较低金属,被腐蚀了。那么,是否铁与其他金属在电解质中接触时都被腐蚀呢?问题3:铁与其他金属在电解质中接触时哪种金属被腐蚀呢?模拟实验二:将生活中常用的铁钉穿过一块10mm×10mm×1mm的锌皮,之后放置于海水中,海水中滴加酚酞和赤血盐溶液。实验现象:大约放置30min后,铁钉周围出现了红色,溶液中没有蓝色沉淀出现。现象解释:利用已有的化学知识可以判断,铁钉周围未出现蓝色沉淀,说明没有Fe2+生成,也就是铁钉未被腐蚀。铁钉周围出现红色,说明有OH-生成。初步结论:铁钉与锌皮在海水这个电解质中接触,锌是比较活泼的、电极电势较低金属,被腐蚀了。铁没有被腐蚀。结论:通过两个模拟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两种不同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接触时会形成腐蚀电池,也就是异种金属接触腐蚀电池。较活泼的金属、电极电势较低的金属被腐蚀,做腐蚀电池的阳极。案例二:格林太太是一位漂亮、富有、开朗的女人,当她开怀大笑的时候,人们发现她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中有两颗假牙。其中一颗是黄金的,这是她富有的标志;另外一颗是不锈钢的,这是一次车祸给她留下的印记。格林太太镶上不锈钢牙齿后经常头疼、失眠、心情烦躁,医生想尽办法也无济于事,格林太太的病情没有丝毫好转的迹象。问题4:格林太太的病情我们能否可以通过电化学知识进行诊断呢?实际上,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对格林太太的病情进行诊断。不锈钢的假牙和黄金假牙在口腔接触,口腔分泌的唾液是电解质,于是形成了异种金属接触腐蚀电池。形成电池后产生微小电流,刺激格林太太的脑部神经,导致她头疼、失眠、心情烦躁,并会引起她的假牙腐蚀。处理方案就是换掉其中的一颗假牙。这样,我们在讲授异种金属接触腐蚀电池时,用案例教学法,对问题进行抽丝剥茧的挖掘和研究,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对结合实际的问题的剖析又可以引导、启发学生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大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案例教学是通过解决来自实际的一个具体问题作为案例,启发、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活动中灵活多样地运用案例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第一,采用案例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说,工科学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素质就是在实际中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问题。案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运用典型案例,将实际问题和相关理论有机结合,通过抽丝剥茧的讲授,对学生起到很好的启发、引导作用。第二,采用案例教学,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案例教学中,枯燥的理论知识能够和生动活泼的案例很好地结合起来,实现辩证统一。经过选择的案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趣味性,讲授中能够使学生感同身受,可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第三,采用案例教学,能够增进课堂教学互动,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随着案例展开,教师事先设计的问题不断推出,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在良好的互动氛围中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领会学习的理论知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