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公开课教案
这篇教学设计2009年5月在《语文报》与《中学课程辅导》杂志社举办的 “课改·实践·探索”主题论文大赛中,我的论文《 教学设计》荣获二等奖。并在合肥市2008年高中语文教学设计评比中,荣获二等奖,并入选合肥市教育局岗位大练兵《优秀教学设计选》。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同类诗歌语言艺术现象。
3.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唤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
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教学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实质则是谈中国诗
歌语言艺术具有暗示性的重要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设想:课前学生要充分自主预习,能借助段落的中心句,把握主要自然段的大意。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一起欣赏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屏幕显示):广阔的苍穹上突然上演一出绝世的舞蹈。然后,一个“雁字”,接着一个“雁字”。我呆在那里,无法动弹,直到夜幕徐降,芦苇荡的尽头响起了母亲的呼唤声。
年少的我,并不知这里边有一种民族文化哀愁。后来,我在古代名篇中,读到了“雁阵惊寒”,顿时感到了一种彻骨的诗意。于是,我一次又一次仰望天空,努力寻找大雁的影子。然而,我失落了,它们越来越少,“雁阵惊寒”般的名篇也很少问世„„
是谁偷走了“雁字”的影子?
又是谁,荒芜了文化的天空,扼杀了我的诗意?„„
(2007年高考江苏卷《怀想天空》)
一种美好事物的消亡,代表着一种生活情景的消逝,这位敏感的作者对此充满了叹惋和怅惘。请大家找一找古诗文中包含大雁这一美好意象句子。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声声慢》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寒塘坐见秋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唐。赵嘏《寒塘》
渔舟唱晚,响绝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这些诗句寄托着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信息的期盼。但大雁何以能表现这种情感?今天我们在学习《说“木叶”》的过程中就会得到更深刻的启示。
二、整体感知
1、全文谈了怎样一个文学现象?
——文学语言或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2、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第五段。
3、请大家说说作者是怎样阐释暗示性的?
树 —— 繁茂枝叶——密密层层——浓密
木——树干——落叶
4、回到开头,大家回答刚才的问题——大雁何以能表现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信息期盼的情感?
①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浓浓的思乡之情
提示:大雁是候鸟,定期南飞北返,春秋迁移。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就容易使那些滞留外乡,不能按期定时回家的游子,对比自己,每每牵动起思乡之情,生发出无尽的乡思、乡情。
② 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思念远方亲人,期盼亲人的信息 提示:我国古代有”鸿足传书”的传说,因为古人与外出的亲人之间难通音讯,所以又让大雁承担了“信使”的使命。
对以上两句诗的理解,暗示性起了重要作用。
三、梳理探究
1、作者通过什么发现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 ——“木叶”
2、作者在文中说“木叶”就是什么意思?
——“树叶”
3、那么诗歌中是怎样使用这些意象的?(依课文顺序,学生寻找诗句;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树:为何不说树叶?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叶:难道为了简练?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木叶:树叶为何无人过问?
九月寒砧催木叶,„„
无边落木萧萧下,„„
落木:为何对“木”如此不肯放弃?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4、第一个艺术特征
木:落叶、空阔、疏朗;
树:繁茂、层密、浓阴
——“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外形上的)
5、第二个艺术特征
栓、棍子、桅杆——透着黄色、干燥、疏朗的清秋气息
树:树干——叶子——褐绿色——湿润——饱满、缠绵
——“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色泽上的)
四、巩固延伸
在我国诗歌中,“梅”“柳”“草”等,都具有暗示性,能引起联想。试举例说明。
示例
(一):梅
①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临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梅花生长环境苦寒,象征着人生的逆境。诗人借梅花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②陆游《咏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王冕《墨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花开放时正是大地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之时,梅花冰清玉洁。诗人有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的,也有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的。示例
(二):柳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C、客舍青青柳色新
——常用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柳枝依依”,含情脉脉,“条条有情”。示例
(三):草①小草秋枯,春生,夏荣,年年如此,生生不息的活力。诗人常用来赞颂顽强的生命力。如: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②小草连绵不断、延展天涯。诗人们就常用它来抒写离愁别绪。如:
送
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五、作业:古代诗歌中,类似具有暗示意义的意象不胜枚举,如竹、松等。请同学们搜集、梳理这些意象,摘录在笔记本里。板书设计
说“木叶”
林庚
文艺论文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木:落叶、空阔、疏朗
——“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外形上的)
木:透着黄色、干燥
——“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色泽上的)
设计说明:
意象是诗歌思想内涵的载体,是诗歌艺术的精灵。要阅读、欣赏古代诗歌必须了解有关意象的知识,领悟语汇产生固定的暗示意义的原理。林庚先生的这篇《说“木叶”》为我们理解古代诗歌意象,并且能够举一反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因此这篇教学设计紧紧围绕围绕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展开,引导学生先后讨论了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现象、产生暗示性的美学原理、语言的暗示性在古典诗歌的广泛运用等,一线贯穿,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
在教学进程的安排上,立足文本,让学生先熟读课本中的相关“木叶”“树叶”意象。由整体到细节,由现象到原理,再到类似现象的 8 联想,最后到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既眉目清析,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过程的安排注重师生互动、自主探讨,问题设置有梯度,难点突破自有匠心。
《说木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本文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语言暗示性这一特质的方法——归纳法,使学生能够依据既有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
2、使学生掌握通过运用精到的比较,分析问题,阐发了观点的方法。
3、使学生掌握化抽象的理论问题为形象的实感的方法。
(三)情感及价值观目标
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创设美的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三、教学媒体设计阐述
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依据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起来的中学语文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结合本篇课文本身的特点,设计本节多媒体课堂教学方案,以此作为教育信息化和课程改革的有益尝试。
教学媒体的总体设计的目的和思路如下:
1、春风化雨,化抽象为形象,点化于无形。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但林先生没有摆出那种“理论”的面孔来吓唬读者,没有故弄玄虚地搬弄术语,而是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古诗“木叶”意象的捕捉和阐释中。这样,读者也会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了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诗歌的殿堂。解读这篇文章时,教者也应借助这种“潜在的力量”,通过多媒体课件,巧妙运用声、色,形,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与无形中点化学生,引导他们含英咀华,于细微处见精神,认真体味“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从而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把握鉴赏诗歌语言的方法。
2、创设诗意氛围,使学生情感体验更深,学习兴趣更浓,促进思索、探究。
通过诗意的语言、精美的画面、以及感染力极强的朗诵,给他们提供近似身临其境的感性的替代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让学生深入观察、认识、理解和思考,真正做到探究式学习,进而发展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3、增大信息量,超越教材。
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在掌握了本文的主要内容之后,可借助媒体,大量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使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计算机、大屏幕投影
(二)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学习法
(三)主要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2、师: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多媒体显示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多媒体显示“木叶”二字,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那么,二者在“艺术形象”上一致吗?请思考。(同时显示三幅画)
明确: 意象
颜色
触觉
意味
树叶
褐绿色
密密层层浓阴
繁密充实
木叶
微黄
干燥不湿润
疏朗
飘零之意
落叶
繁密绿色
饱含水分
春夏之交
落木 :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疏朗与绵密交织,一个迢远而美丽的形象。(引导学生理解并板书)
补充:比较“疏朗”与“疏落”
疏朗:稀疏透明、通透明亮。
疏落:稀疏零落、稀稀落落。例如疏落的晨星
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请同学们凭着自己的感觉,以及对课文的理解,确定一下这三幅画与“木叶”“树叶”的对应关系。
思考: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在多媒体显示文中所引诗句时并引导学生思考:
引1: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悟: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引2: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悟,讨论: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注意由“木叶”到“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为帮助学生体会,播放杜甫《登高》的朗诵。)明确: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
多媒体显示:木 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
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让学生自己体味,同时借助画面给学生形象的认识。)
讨论后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是“空阔”。
小结:,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艺术特征。(多媒体显示)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 “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
体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多媒体显示)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请同学们再结合“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画面(显示)体会一下。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多媒体显示)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多媒体显示)。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 “说‘木叶’”,若改为 “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 “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多媒体显示)
(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多媒体显示)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多媒体显示《一剪梅》《相见欢》两首词及其画面)讨论,结论:望月怀远(多媒体显示)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学生列举后,播放《山园小梅》的flash动画,并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讨论,结论:高贵,圣洁,坚贞。(多媒体显示)
师: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盛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有时候,诗人把同一意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诗:“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再如毛泽东和陆游的两首《卜算子?咏梅》,就境界迥异。(多媒体显示)
(五)布置作业: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几首,请再找出一些,写一篇鉴赏性小论文。
(六)结束语: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最后,请让我把下面这首诗献给同学们,作为今天的结束: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多媒体显示)
五、板书设计
说“木叶”
意 象
颜色
触觉
意味
树叶
褐绿色
密密层层浓阴
繁密充实
木叶
微黄
干燥不湿润
疏朗
飘零之意
落叶
繁密绿色
饱含水分
春夏之交
落木 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疏朗与绵密交织,一个迢远而美丽的形象。
六、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本节课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思考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造了形象的、具有审美意趣的学习情景,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究兴趣。
2、本节课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鉴赏能力、自学能力等)、思维方式、思维习惯、和探索精神。
不足之处:
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关注结果,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探究的方法,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促
说“木叶”教学设计
玉门油田一中
一、导语:
从屈原开始,中华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称“骚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先河,他善于用美人、香草,以喻君子;恶木秽草,以喻小人。通过比兴手法把君王信谗、奸佞当道、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情景,写得淋漓尽致。其实除了香草美人外,他还创设了一个典型意象——木叶,自诞生之日起,它的鲜明形象就获得文学家们的青睐,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物象。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说“木叶”》看看我国著名诗人及诗歌理论家林庚是怎样理解“木叶”这个物象的。
二、以文章最后一段为总纲,分析文章。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相去无几:二者距离不远或差距不大。一字千金:文辞精妙,不可更改。(1)“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
木:木,甲骨文像上有枝干、下有根系的一棵树。造字本义:名词,扎根于土地的树。树:甲骨文(木,小树)
(豆,盛器)
(又,抓),表示手持木苗栽种在盆子里。《説文解字》:樹,生植之緫名。从木,尌聲。《说文解字》:树,播种、培育、种植等农事的总称。字形采用“木”作边旁,采用“尌”作声旁。
(2)设问:为什么“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要求:研习第3段,找出关键句
“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
得出结论:诗歌用形象思维,不用概念思维。作者主要借助“木”字来说明诗歌的这一特性。
三、设问:作者在分析“木”字时抓住了它的两个艺术特征,请问分别是什么?
明确:1.它仿佛本身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2.暗示了颜色性。
(1)研习第四段,重点分析“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1.分析诗句:“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吴均的《答柳恽》)
答柳恽 南北朝:吴均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
翻译:金秋皓月当空照,凉气充满万山林;西风呼啸连日不停,折断高树扬起沙尘。
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秋月照层岭”四句想象柳恽旅途中的景象与经历,极言其风霜雾露之苦。秋月照在层层的高岭之上,令人感到凄清而幽冷,寒风吹拂着高高的树木,枯黄的树叶纷纷飘零。“扫”字下得极有力,使人想见寒风阵阵,木叶尽脱的景象,渲染出了边地秋天的萧杀气氛。得出结论:高木”则空阔 2.分析诗句:“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树高容易生悲风,海水浪涌起大波。悲风:劲疾之风。高大的树木往往招惹凄厉劲疾的巨风,浩瀚的大海常常掀起汹涌澎湃的浪涛。这里托物喻人,从表面上看,描写的是恶劣的自然环境,实际上是现实政治气侯的象征,曲折地反映了宦海的险恶风浪和政治上挫折所引起的作者内心悲愤和忧惧。
得出结论:“高树”则饱满,“木”比“树”更显单纯。(2)分析研习第六段,重点分析“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1.重点分析:“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补充:
《湘夫人》是《楚辞•九歌》组诗十一首之一,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湘君》是姊妹篇。全篇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调去写,由男神的扮演者演唱,表达了赴约的湘君来到约会地北渚驰神遥望,却祈之不来,盼而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开篇写湘君带着虔诚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的山岸,渴望湘夫人的到来。这是一个环境气氛都十分耐人寻味的画面: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望断秋水、不见伊人的湘君搔首蹰躇,一会儿登临送目,一会儿张罗陈设,可是事与愿违,直到黄昏时分仍不见湘夫人前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对渲染气氛和心境都极有效果,因而深得后代诗人的赏识。
得出结论:微黄干燥
2.“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妖”,妖娆;“闲”通“娴”,娴静。得出结论:碧绿柔软
四、分析“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 “木”的暗示性: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想起了树干,疏朗 “叶”的暗示性:浓阴 例证:“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翻译:风使春季的莺雏长大,夏雨让梅子变得肥美,正午茂密的树下圆形的阴凉笼罩的地面。赏析:黄莺的雏鸟在和风中长大了,梅子也在雨水的滋润下日益成熟。中午的时候,天阴沉沉的,树木更见美好,叶子清亮,给人珠圆玉润的感觉。“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三句,固然是写景,但也点明了时令。
五、总结:林庚先生作为诗歌理论家,他写作本文与一般的鉴赏文章不同,不是就事论事,既是一位深谙诗歌妙道的学者,也是一位畅游诗歌海洋的高手,拥有开阔的视野,文中大量援引古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进行分析论证,纵横捭阖。而且有比较的眼光,抓住事物的本质,将“木”与“树”、“木叶”与“落木”进行比较,使读者印象深刻。应该说这是一种超出了理性限制的研究方法。而这一切,正式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方法所独具的特点之一。
六、布置作业:
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鲲鹏”意象。
研究方法:(1)收集有关“鲲鹏”的古诗进行鉴赏探究(2)班级交流。参读作品: 杜甫《泊岳阳城下》,李白《上李邕》,白朴《木兰花慢题阙》,苏轼《催试官考较戏作》,毛泽东《送纵宇一郎东行》等。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由“木叶”而阐释的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特点;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相对稳定的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学生古典诗歌素养,领悟国学奥妙。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古诗中“木叶”的艺术形象;
2、古诗人为什么用“木叶”而不用“树叶”的道理。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主要信息读懂课文,掌握知识;
2、比较阅读法;
3、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 教学设计 总体构思 《说“木叶”》是高中语文教材中不可多得的一篇介绍古典诗歌鉴赏知识的文章,让中学生对古典诗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在教授这篇课文时,应最大限度地挖掘其鉴赏诗歌的示范作用,以“木叶”说开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理解古典诗歌中意象相对稳定的特点,提高中学生理解和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潜心钻研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理解古诗中“木叶”的艺术形象,弄清“木叶”、“树叶”、“落木”这几个意象的特点及区别。然后,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通过鉴赏例解,教会学生明确理解古诗的关键是解读意象。最后,将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引向深入:教师将自己平时的诗词作品给学生示例,要求学生课外学习仿写古典诗词,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积极性,将被动学习转为主动进取,领悟国学奥妙,传承国学文明。研读课文
一、让学生潜心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摘录出所引用的下列诗句,并揣摩老师分列 排列的用意:(板书或多媒体显示)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木叶下,江连波,秋月照浦云歇山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皎皎云中月,灼灼叶中华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处征戍忆辽阳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午阴嘉树清圆
二、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上述诗句,初步领会作者引用诗句阐明问题的写法:
1、比较一下,看上面两列诗句按什么规律排列?(1)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学生试答;(2)教师明确:
左边的诗句中全有“木叶”或“落木”这样的意象,反映的是秋天的景象,而 右边的诗句没有“木叶”或“落木”这样的意象,有的只是“树”、“绿叶”、“落叶”一类的意象,反映的是夏季枝繁叶茂的景象。
2、上述左边一列运用了“木叶”或“落木”的诗句,有什么共同特点?(1)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学生试答;(2)教师明确:
① 都是秋季;②都有“秋风扫落叶”的意境;③“木叶”和“落木”给人的感觉 是干燥的,是疏朗的清秋的气息;④有色彩上“干黄”的感觉。
3、上述右边一列运用了“树”、“绿叶”、“落叶”的诗句,有什么共同我处特点?(1)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学生试答:(2)教师明确:
① 都是树叶茂密的感觉;②都是潮湿的感觉,都是属于雨的、沉沉的阴天;③色 彩上是“湿绿”的特点。
三、要求学生跳跃式阅读课文,把握文中主要信息,归纳“木叶”、“树叶”、“落木”这几个意象的特点:
(1)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学生试答;(2)教师归纳明确:
①“木叶”往往形容秋天干黄的落叶,与秋风紧密相连,是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②“树叶”一般是不在古诗中出现的,“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古诗中往往要表现“枝繁叶茂”的意境就用一“树”字直接表达了;
③“落木”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木叶”与“落木”还有着一定的距离:“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是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形象,而“落木”是“疏朗的”、“空旷的”,是“干燥的枯叶”即将落完的意境。鉴赏例解
一、运用本文所学知识,赏析杜甫的《登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联系课文解说的“落木”这一意象的含义,请同学们思考该诗表达了杜甫怎样的思想情感?(1)学生思考、试答;(2)教师讲解明确:
首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气氛,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颔联则以传神会意的笔法进一步渲染秋天的气氛:秋意甚浓甚浓了,无边的枯叶纷纷落下,一片萧杀凄凉的景象,为下文铺垫张本。颈联表现情感,从时间、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又从白发日多、抱病断炊,归结到时世艰难、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忧民、感时伤怀之情,便跃然纸上,使主题更为鲜明,意境更为开阔。理解该诗最为关键的意象就是“落木”,正如课文中所说,“落木”不是从天而降的木头,而是比“木叶”更加干燥的、干枯的树叶,杜甫用这一意象渲染的是“秋风扫落叶”及“干燥的枯叶”即将落完的意境(无边落木萧萧下),登高远望,满眼的萧杀凄凉,为下文的忧国伤时做好充分的铺垫。(3)知识小结: 由此可见,同学们在鉴赏古诗时,如果诗中出现了“木叶”、“落木”这样的意象,一般来说,表达的都是萧杀凄凉、悲秋的意境。
二、上面一再提到“意象”一词,那么意象是什么呢?意象就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 的客观物象。所以鉴赏诗歌,要把握诗人的情感,关键是揣摩意象,而古诗中的意象,一般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如“木叶”、“落木”表达的都是萧杀凄凉、悲秋的意境。又如: 落花、流水
古人云:“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常把水与时间的流失结合起来,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落花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死亡的焦虑忧伤。此外,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用流水这一意象来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鸿雁
苏武牧羊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曾把书信缚在雁足之上带回祖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所以“鸿雁”常借指书信。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望飞鸿”就是盼望书信的意思。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相识。”大雁没带来盼望已久的书信,引起了女词人无限的思念。松、梅、竹、菊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形象的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志向、气节。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树常用来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是高洁品质的象征,自然是讴歌的对象。“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用梅花寄托高洁的品格,凌雪傲霜坚强之意;人们认为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如坚守自我的气节。王维《竹馆里》:“独做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入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子、竹林深为隐者所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荷花以无擎雨盖,菊残尤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诗人们用菊表现追求隐逸、不随流俗、坚贞不屈的品格。梧桐、芭蕉
古语常有“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说得便是梧桐叶落。以梧桐写悲秋,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是古人常用的手法。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李煜《乌夜啼》“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梧桐总是跟愁分不开。民乐合奏曲《雨打芭蕉》蜚声中外,其声凄清,听之无不为之动情。在中国古典诗歌中,“雨打芭蕉”也象“梧桐夜雨”一样,令人愁肠百结。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纵然无雨,风吹芭蕉的叶片,也吹出冷气飕飕。鹧鸪鸟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象“得不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而是寄托了诗人无限愁绪的意象了。
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了悲凉的同义词了。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念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离愁,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满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月光、夕阳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千年来,人们总是用月来寄托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杜甫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则是用月来表达思妇对游子的思念。“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包括斜阳残阳)多给人以失落凄凉之感。古人常用夕阳发思古之幽情,《三国演义》开篇词: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李白的《忆秦娥》词末:“西风残照,汉家陵阕”,都以写夕阳怀古,充满历史沧桑感。古人还常用“夕阳”写男女相思,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范仲淹《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莫不是借助夕阳来渲染男女相思不相见的伤感情思。
当然,古诗中的意象远不止这些,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注意积累这样具有相对稳定意义的意象的常见含义,这样才会在鉴赏古典诗词时,准确把握诗人的内心情感,读懂古诗蕴含的深刻含义。
三、诗歌鉴赏题型示例: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词二首 刘禹锡
(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秋天,但各有侧重,请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1)学生思考、试答;(2)教师讲解明确:
前诗侧重描写秋天的生气和活力,从而鼓舞人们要振奋精神,顽强奋斗;后诗 咏叹秋天令人敬肃的色彩,从而唤醒人们要情操清白意志坚定。
2、这两首诗都描写了春天,那么作者对“春”的感情评价和“春”的作用是否一致? 为什么?
(1)学生思考、试答;(2)教师讲解明确:
不一致。前诗并没有否定春的生气和活力,并且用春来衬托秋的生气和活力更
胜一筹;后诗否定了繁华浓艳教人轻浮若狂的春色,诗中用春来反衬秋色的清净高雅。学以致用
一、导入:
同学们在语文课上已经学了很多古典诗词,现在,又通过这样的理论性知识小结,大家应该对我国的这种独特的文化形式有了更深的认识。今天,我们就把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引向深入:由原来的只是读古诗上升到学写古诗,用古典诗词的形式来歌颂我们的新生活,歌颂我们家乡建设的新成果,或者抒发自己想要抒发的情感。我们姑且就称之为“旧瓶装新酒”吧。这方面啊,毛主席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因此,课后的作业是:每个同学都学写一首古诗。要求:主题积极向上,以歌颂家乡美景、歌颂家乡建设为佳,诗体(古风、近体诗、词、曲)不限。
二、教师示例: 老师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偶有感悟,填词几首,现在愿与大家共勉:总之,就一个目的,把学习国学、领悟国学之妙的活动落到实处,引向深入。咏秋三首 王宝杰 西江月野炊
戊子八月,余与初中时代同学数人驱车佛坪沙窝,聚于天花山麓农家乐。时山风柔漫,烟岚在岭。宴酣之余,又行野炊乐事。同学似回少年,畅诉别情,兴尽晚归,遂有感怀,涂鸦记之。
沙窝云雾怡人,村舍田畴水滨。觥筹声中话别情,图取热闹十分。七八个人结伴,二三辆车飞奔。热情农家备木榛。点燃篝火香喷。
天净沙•中秋夜游山城① 柳堤幽径栈桥,碧水霓虹曲谣,仙街晚风车轿。中秋月皓,游人情漫山坳。
踏莎行•登韩盘山②
绿瘦郊野,红叶漫山,途中登者频频见。落木飘飘秋风寒,高阶层层接碧天。凭栏思绪,绝顶目断,朝阳隐曜神怡远。平素幽恨生无缘,此日竟得开心颜。
三、教学反馈:学生作品选录、交流 喜己丑年二月二初雪
戊子一冬,佛坪无雪,天旱人怨,急盼甘霖。岁进己丑,天竟有情,二月初二,雨夹雪飞。人们莫不拍手,余亦感慨万端,打油一首以抒怀。去岁整冬天气暖,暖冬病虫无收管。农人心忧盼天寒,来年丰收粮仓满。往昔一冬雪满天,风光无限人欢颜。眼看冬暮春即临,无雪干燥心不安。正月正,年过完,春旱日暖伴愁眠。二月二,气温变,天竟有情乌云翻。雨雪兄妹携手来,普降人间如霖甘。民俗二二龙抬头,预示风雨顺来年。满心欢喜将发剪,祈求上苍保平安。环境恶化地球暖,人人有责御污染。发展莫丢环保念,人类长青万万年。桂枝香•登佛光寺③
谷底瞻望,与山顶大佛,对接目光。崎岖云阶万仞,碧空朗朗。登天征程始晨曦,踏朝露,心潮昂昂。极顶人聚,梵语盈耳,轮燎沉香。
喜今朝,经济发展,念太平盛世,百姓福享。自古闲游,但为平民奢望。极左思想不复返,乃贫富官民相仿。旅游兴县,至今才有,佛事盛况。
[注]①即陕西省汉中市佛坪县城,2009年6月9日遭特大洪水袭击,在温总理的亲切关怀下,现已建设得非常秀美。②佛坪县城郊的一处游览景点,有通幽曲径盘山而上。③佛坪县城后山上新近修建的一座佛教寺庙,山顶有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雕像,俯瞰全县城,是全县佛教信仰者举行大典的地方,也是市民登高休闲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