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开天辟地》优秀教学设计精选4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教材简析
这是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讲的是盘古开天辟地孕育万物的故事,赞颂了盘古无私的奉献精神。本文一共5个自然段,以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世界的过程。
设计理念
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为原则,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充分探索、发现的机会,使其感受中国古代民间文学的精华,领悟古代劳动人民认识和探索自然奥秘中丰富的想象和无穷的智慧。
教学目标
1、认识“沌、孕、拢”等9个生字,会写“创、孕、氏”等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盘古开天辟地并用身体孕育万物的无私奉献精神。
4、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用得准确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
体会盘古勇于献身的奉献精神。
教学准备
1、搜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激趣导入,了解文题
1、大家喜欢神话故事吗,你都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呢?(课前收集的资料,学生汇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开天辟地》。(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能说说你对“开天辟地”这个词的理解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汇报,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把时间、人物、事件说清楚)
2、指名读课文。检查读课文情况。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1、导入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1)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呢?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象一下当时的情况。学生自由回答,教师从中总结出开天辟地前的情况——“天地不分,一片混沌”
(2)理解“混沌”“孕育”的意思。
(3)什么是“传说”?传说的事是真的吗?(回忆对“传说”的理解)
2、自学第2、3、4自然段。
(1)默读课文2、3、4自然段。
想一想盘古到底是怎样开天辟地的?
认真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这几个自然段是怎样写盘古开天地的过程的,都用了哪些句子?
句子:他发现眼前??随着??盘古只得??支撑着??盘古已经变成了??死了。
词语:轻—重、清—浊、上升—下降(几组反义词);顶、脚、踩、支撑、变成、巨人、矗立、累、倒下、死。
(2)汇报交流,同时播放课件:盘古身体的巨大变化的。过程和样子。
a 、指出这个句子中的几对反义词。
b、读了这3个自然段你有什么感受?(抓住写动作的词语,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3)指导朗读,读出心中的崇敬之情。
3、学习第5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5自然段,想一想盘古死后又发生了什么事?
(2)指名读第5自然段。
(3)指名汇报,谈自己的感受。
(4)指导学生带着崇敬、感激之情朗读第5自然段。
(5)仿照书中的句式,用“成了??成了??”或“成为??成为??成为??”说一段话。
(6)指名背诵,多媒体出示关键词,帮助学生练习背诵。
4、小结。
盘古为我们创造了这么一个美丽的世界,你想对他说些什么?生活中我们应该做怎样的人呢?(引导学生要做一个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人。)
四、 总结
其实,在古代人们还不知道宇宙形成的原理时,神话只是人们自己想出的一些合理解释,并不是事实。但是由于神话故事优美、动听,其中对天地万物天真美丽有趣味的艺术想象生动感人、令人向往,使得神话至今仍广泛流传。
板书设计
8、开天辟地
盘古
天地混沌——顶天立地——创造万物
伟大
第二课时
一、回顾全文
1、自读课文
2、指名分自然段郎读课文
二、巩固练习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要求会认的字。
2、认读生字。
(1)多种形式认读。
(2)扩词。
3、指导书写。
(1)分类。
(2)记忆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
(3)指导书写。每字写3—5个。
三、积累内化
1、自选词语,把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抄下来。
2、汇报自选的词语。
四、课内延伸
1、用自己的话把《开天辟地》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尽量用上文中优美的词语。
2、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的相关文章,并谈谈读后感受。
3、搜集神话故事,准备召开神话故事会。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6~8自然段。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味,感悟盘古勇敢、无私的献身精神。
3、认识文章对仗的写作手法,初步感受对仗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开天辟地的主人公是——盘古,在你的印象中盘古是个怎样的神?
2、在本单元的读读背背中的八个成语也和这一课有关。(出示)先读一读,有什么发现?
这八个词语正好提炼了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文章中也有一个句子也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出示第八段)齐读。
你读懂课文从哪两方面介绍盘古为人类作出贡献了吗?(板书:开天辟地、化生万物)
3、盘古是怎样以他的神力开辟天地,又是怎么样用自己的身躯化生出世界万物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两个问题。(指板书)
二、精读指导
过渡:让我们先去研究第一个问题。盘古怎样开天辟地?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请同学们自己去读读2到6小节,边读边思考,把你的感受和休会写在相关词句的下面。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盘古,走进盘古开天辟地时那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出示文章第二自然段)(板书:开天辟地)(自由读)
2、出示: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阵猛劈猛凿,只见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
指名读。
同学们,你们看,盘古是怎么劈的,怎么凿的?揭示猛劈猛凿。(点红两个“猛”)狠狠地劈,狠狠地凿。谁再来读(比较有力量),齐读。
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想象当时“山崩地裂”“火花飞溅”的情景。
3、从这里,你想到盘古怎么样?(力量大)
“一使劲”“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体会盘古不是一般的神,他有着无穷的力量与高大的身躯,这也是盘古能够开天辟地的条件。
他还是一个沉睡了一万八千年的大神,一万八千年,他该积蓄了多大的力量啊,这一刻他要爆发了,他要凿出一片新天地来,来,让我们像盘古一样爆发一次。(生齐读)(很有气势)
4、同学们,你们看天地出现了。引读: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读过了有什么感觉?(轻的东西往上飘,重的东西往下落,天地就形成了,太奇怪了。)是啊,这是一种多么壮观的景象啊。
5、师引导学生比较。轻而清,重而浊
老师读上半句,请大家注意听。老师将哪些词语稍稍强调了一下,等下你读的时候,把下半句相应的词语也强调一下。(师读)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突出了“轻、清、上升、天”等词语)
(指读)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将“重、浊、下降、地”等词语读重音)
6、同学们,这句话越读越有味道!为什么呢?再仔细读读,你发现了什么?对偶,许多对应的反义词,近义词)
对偶:字数相等,内容相对你能找找其他地方有没有对偶句了?(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头顶天,脚踏地。)
反义词:你说说有哪些?(清对浊,轻对重,上升对下降,天对地)
这些意思相反的词语放在上下半句里,读起来特别有味道。来,我们有滋有味地再来读读这句话。
7、其实,这句话中,还有一组意思相近的词语,大家发现了吗?(缓缓和慢慢)这两个词语什么意思?(都是速度很慢的意思)
缓缓和慢慢既然都是速度很慢的意思,那么能不能将句子这样改: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缓缓下降,变成了地。你觉得这样改好吗?
(不好!感觉读起来重复了!)
是啊,重复了,读起来感觉就不好了。同学们你们再读读这两个词语,能不能从中感受到一些什么?(感受到作者写文章很注意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同一个意思。还感觉到天地分开真的很不容易。盘古很艰辛!我感觉到天地形成的时间太漫长了。)
(二)学习第三~六自然段
1、过渡:辟了天地,天和地分开以后,又是怎样做的呢?
“头顶着天,脚踏着地,”可以用个成语来形容。[板书:顶天立地](看图)
2、默读课文3-5小节,思考:在盘古顶天立地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什么?
(1)、盘古上要支撑着天,下要抵住地,防止天地的合拢,你试试,(学生做姿势一分钟)学生说感受,突出盘古的时间长、累。
(2)、“一万八千年”说明了什么?
(3)、在这一万八千年的`漫长岁月中盘古一直顶天立地,随着天地的变化而长高。是何等的不易啊,你想到了哪些词语呢?(勇敢顽强、坚持不懈、意志坚定、英勇无比)
3、所以文中第五小节还称盘古是个―――巍峨的巨人,让我们一起朗读第5段,把这个巍峨的巨人记在心中。
4、过渡:几千万年过去了,天不再升高,地不再加厚,而此时的盘古怎样了呢?读读第六小节。
(1)、在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理解“精疲力竭”
(2)、“精疲力竭”说明了什么?如果天地还需要他再撑一百年,如果还要他撑一千年,如果还要他撑一万年呢?
(3)、巍峨的巨人倒下了,却是含着微笑倒下的,为什么?
(三)学习七自然段
1、出示第七自然段,生自由朗读
除了把天和地分开之外,盘古还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尊敬?自读第七自然段,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临死的时候,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这是中心句。
2、课件出示连线题,指名回答。
3、数一数,文中用上了几个“变成了”?这9个变成了,想象多么的丰富,句式多么
的整齐,所有这人世间的一切,都是盘古用自己的身躯换来的。你觉得盘古是一个怎样的大神呢?(无私奉献、勇于献身)
4、盘古的身体还会变成什么呢?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试着当一回小小神话家,(出示句式练习)用“盘古的()变成了()。”指名说。
5、盘古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世间,自己什么也没有留下,所以,当我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时,不要忘了我们的大神——盘古,让我们再深情地读一读这一节。
(四)出示第八自然段,齐读。
三、总结全文
1、学习这一课,此时你想对盘古说什么?
2、总结谈话。
四、课外作业
回家后,将这个美丽的神话传说讲给身边的人听
板书设计:
开天辟地
开天辟地
顶天立地
化生万物
教学目标:
①认识“竭、液”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混沌、冉冉上升、慢慢下沉”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③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课前准备:
搜集神话故事,尤其是中外有关创世纪的神话故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①简介中国的神话故事。
②“我记忆中的神话故事”。交流课前部分资料: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
③揭题:18盘古开天地。
(这样的设计,尊重了学生急于展示自已的感受。又能让学生对古代神话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进入课文,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阅读愿望,为学习本课奠定感情基础。)
二、初读感知
①识记生字。
a.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b.同座互相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②读通课文。
a.自由练读课文。
b.同座合作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③感知文意: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此环节符合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创设了民主、轻松、互动的学习氛围,又利用学生的互助互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
三、研读交流。
①学生自读课文,谈谈对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的印象,并说一说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②重点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读一读,想一想,你有什么新发现?
③重点研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a.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人类的老祖宗给我们创造的宇宙的美丽样子。
b.让学生根据教学挂图介绍盘古创造的美丽宇宙。
c.选择感受最深的部分读一读。
(以上环节的教学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想一想,看一看,说一说的自主、探究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在朗读和想象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盘古的伟大及他所创造的宇宙的美丽形象,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想象思维、理解能力,更锻炼学生以自已的感情来指导朗读。)
四、作业
练读课文。继续搜集有关神话故事的资料。
【设计理念】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教学时,我以读为主,讲读结合,通过多样的读让学生在了解神话故事的同时,也捕捉到课文的优美之处。教学《开天辟地》第7自然段时,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语言魅力。此外,神话的一大特点是想象力丰富,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结合课文进行拓展延伸,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的2~5自然段,通过朗读,体会文中对偶句相反相称、句式整齐的特点,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形成良好的语感。
2.重点学习课文第七自然段,领悟排比、想象等写作方法,进行仿写。体会盘古勇敢无畏、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内心深处树立起盘古巍峨高大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概述内容
1.齐读课题《开天辟地》。
2.课件出示成语,用上成语说说这个神话故事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此环节出示的成语为本单元练习4中“读读背背”的内容。这八个成语集中反映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经过。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主要信息,用上成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从而使学生对故事情节有整体感,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品味文字,感悟品质
1.默读课文的2~5自然段,找出直接描写盘古开天辟地的句子,再读一读,体会盘古是个怎样的人。
2.全班交流:
句1: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阵猛劈猛凿,只见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
(1)出示凿和斧的图片,了解凿和斧的作用。
(2)做做左手持凿、右手握斧的动作。
(3)加上动作朗读,体会盘古的力大无穷。
(4)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直观认识凿和斧,通过朗读,学生的头脑中已然出现盘古开天辟地的画面,斧光凿影,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都响着那震耳欲聋的声音,在朗读中,学生感受到了盘古的力大无穷和开天辟地的不易。)
句2: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根长柱子似的,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1)这个巍峨的巨人像根长柱子似的撑在天地之间,这一撑就是多少年?
(2)如果天地还有可能合拢,他就会继续撑下去;如果还需要他撑上一百年,他就会再撑一百年;如果还需要他再撑上一万年,他就会再撑一万年!
(3)朗读体会盘古的坚持不懈,永不放弃。
句3:就这样盘古一撑就是几千万年,直到天地再也不会合拢。而盘古也已精疲力竭,他含着微笑倒下了。
(1)“倒下了”就意味着死去,为什么盘古是含着微笑倒下了?
(2)朗读第6自然段,体会盘古的勇敢无畏。(相机板书:勇敢无畏)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学生与文本的碰撞,进一步感受到盘古的伟大心灵,他的无怨无悔、无比乐观的精神打动了学生,所以对盘古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三、朗读对句,体会韵味
1.师述:盘古开天辟地成功了,我们不仅被这个神奇的故事吸引了,其实文章的语言也很有特色。
出示: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2.自由朗读,体会对偶句的特点:字数相等、词性相当。
3.指导朗读。
4.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这种类型的句子。
5.交流并出示文中其他对句,齐读。
(设计意图:文章中出现了较多的对偶句式,通过逐层深入学习,寻找类似句子,从而发现这种句式在文章中起到的作用,达到积累的目的。)
四、感悟写法,迁移运用
1.按要求自学第7自然段:(1)圈一圈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变成了”,数一数一共出现了几次?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2)盘古的身躯化生出了世间的哪些事物?用笔画一画。(3)读一读这段话,哪些词语让你眼前仿佛出现了画面?
2.交流:
(1)这段话中,作者一连用了9次“变成了”。像这样相同句式的句子就叫排比句,显得十分工整。(相机板书:工整的排比)
(2)体会作者9个“变成了”的作用。(相机板书:无私奉献)
(3)交流盘古的身躯化生成了世间的哪些事物?
(4)思考盘古的身躯与化生成的万物有着怎样的关系?
(5)小结:想象一定要与原来的事物之间有着相似之处,这样的想象才合理。(相机板书:合理的'想象)
(6)交流:读这段话的时候,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相机板书:生动的语言)
3.展开合理的想象,像作者这样用上排比的句式、生动的语言,完成小练笔:
浓密的头发变成了茂密的森林,洁白的牙齿变成了,变成了千姿百态的石头,变成了,就连也变成了。
4.交流评议。
5.引读第8自然段,总结:记住这个勇敢无畏、无私奉献的大神——盘古;记住这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开天辟地。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分析本段的写作特点,从而归纳出:工整的排比、生动的语言、合理的想象。然后提供句式,引导激发学生也像作者这样写一写,为学生的仿写降低了难度。学生想象奇特,妙笔生花:“蓬乱的头发变成了茂密的森林,洁白的牙齿变成了闪烁的星星,草裙变成了绿油油的草地,就连脸上的微笑也变成了盛开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