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在沙漠中心》,出自法国飞行员圣埃克絮佩里所写的《人类的大地》第七部分,共十节,被选入人教版语文初一下第22课。
那么,如何做好“本色语文”教学设计呢?我就以薛法根老师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教学案例,谈谈我对“本色语文”教学设计的几点建议:
一、素材取舍上应该摒弃浮华的渲染,追求文字的真境
本色语文追求本真素材,对课堂教学素材的取舍要求极其严格。教师必须努力研读文本,最好从文本中萃取的文字� 薛法根老师在《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教学中,没有使用华美的视频、激昂的音乐等课件去渲染课堂,而是引导学生悟词、品句,在语言文字间穿行,品悟人物的情感魅力和精神品质。实实在在地引领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真情魅力。例如,在课始阶段为了让学生感受沙漠的环境恶劣,薛法根老师是这样匠心独运的。
(薛老师出示一组词语:茫茫的大沙漠、陷进沙子里、松散的沙子、无边无际的大沙漠、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
师问:谁能通过朗读表达出这些词语的意思来?
(学生自由地朗读,薛老师指名读词。)
师追问其他学生:你听了他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
生1:听了他的朗读,我好像看到了无边无际的沙漠。
生2:听了他的朗读,我感到沙漠很可怕。
师引导语:读词语或者词组,就是要将词语或词组的意思表现出来。
(薛老师示范朗读,学生很投入地跟读。)
师追问:谁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生1:这些词语中都有一个“沙”字。
生2:都是描写沙漠的。
师追问:在你的印象中,沙漠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
生1:我知道沙漠里都是沙子,没有水。
生2:沙漠是无边无际的,人在沙漠里很容易迷路。
生3:我知道沙漠里白天的温度很高,有时要达到60多度。晚上温度又很低,有时会达到零下十几度。
……
师引导语:沙漠环境那么恶劣,那谁能生活在恶劣的沙漠里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每一句话。
为了让学生形成对沙漠正确、全面的认识,也为学习文章做好铺垫,薛老师舍弃了“茫茫的沙海,尘土飞扬”的课件,而选用了极为普通的一组词语作为学习的出发点。这样取舍素材,似乎让课堂少了许多的华彩,不能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但是,仔细想想,用华美的视频、激昂的音乐等课件撑起的课堂是真实的语文课堂吗?学生在那样的课堂上并不是在学语文,而是化成了影院的看客吧。课堂成了画面、音乐对学生的单向灌输,浮华的渲染给学生带来的只是另类的说教。只有精练出课文中原汁原味的词语,通过教师精当的示范、指导,引领学生揣摩、朗读,把沙漠环境恶劣的印象通过词语根植于学生心灵深处,这才是真实的本色语文。
二、环节设计上应该剔除形式上的新奇,紧扣文本脉络
在《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教学设计中,薛老师没有刻意追求阅读形式上的时髦,采用许多 如:跳读法(即先抓学生最感兴趣的段落,然后学全篇,因这种方法被灌注是尊重学生的美名,故许多人乐此不彼)、倒读法(先抓事情结果,再依果寻源,倒着习文。这种方法被标榜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受追捧)等。而是采用似乎是“因循守旧”的顺读法,引导学生阅文读句。是不是薛老师的环节设计落伍呢?
其实不然,小学教材所选课文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无论写景、叙事或说明,作者在布局谋篇上可谓颇具匠心。采用顺读法,寻着作者情感的脉络,一路走来,一路品悟,生本交融,同构共生。这种读书方法表面看似因循守旧,实则是引领学生依文寻情,渐入佳境。读文章好似品茶,只有一口一口细读慢品,才能与作品情感渐渐融合,产生共鸣,最终心灵得以熏陶洗礼。而跳读法容易把文章肢解得七零八落,破坏美文意境。倒读法虽依果寻源、易于激趣,但这种先果后因的读法,有时也会让学生索然无味。阅读美文就如欣赏一场精彩的电影,试想知道结果的电影,你还想看吗?
所以,本色语文的环节设计,不要刻意追求形式上的新奇,而应该紧扣文本脉络,依文寻情,遵循文本自身的意蕴。
三、学法选用上应该摆脱热闹的喧嚣,悉存沉静的思考
现在的许多语文课堂,学习形式是花样百出――表演、辩论、歌唱等等,无所不用其极。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气氛是异常活跃。但是,学生在疲于应付中缺失了“静思默想”的时间,浮华的背后是一无所有。薛老师的课堂摆脱了热闹非凡的小组讨论,少用了浅尝辄止的合作学习,悉心留存的是学生个体对文本的阅读与思考。许多时间,薛老师只寥寥数语,引发学生紧抓词句进行深思,扣住空白进行想象,在这样看似“死气沉沉”的“静思默想”里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创新精神。
例如,课尾时薛老师引导学生跳出文本,巧用迁移,拓展阅读,进行一个说话练习,彰显语文的人文魅力。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在这里天然合一,达到大道无痕的境界。
教师提出要求:小骆驼值得自豪的地方还有很多。请阅读《沙漠之舟》,边读边画出骆驼有哪些值得自豪的地方。
(全班学生安静而专注地阅读短文。)
教师引导语:请同学们现在用“我感到自豪的是――”的句式,选择短文中的内容,自由地说说骆驼值得自豪的地方。薛老师看看谁说得又多又准确。
生1:我感到自豪的是我们骆驼耐饥耐渴、性情温顺。
生2:我感到自豪的是骆驼不畏风沙、善走沙漠,被世界公认为沙漠之舟。
……
薛老师引导语:骆驼有骆驼值得自豪的地方,我们每个人也都有值得自豪的地方。现在请你写几句赞美自己的话,要用上“我感到自豪的是――”的句式哦。
生1:我感到自豪的是我的绘画很出色,曾经在好几个比赛中得过一等奖。
生2:我感到自豪的是我会弹钢琴,已经考到了五级。
课堂问题设计,无疑受到广大教师重视。然而很多时候,这种重视也许只是基于“设计”的本身,对于“有效”与“精心”的理解也许只是停留于课堂的表层,众多教师的备课过多地陷于技巧、方法和模式的纠缠之中,忽略了设计背后的文本本身和教学本质,
笔者主持的课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有效性研究》意在对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展开细致研究,发掘问题设计的内容和层次,探寻问题设计的方向和根源,找到问题设计的出发点。课题组由十位骨干教师组成。经过一段时间的前期研究,大家决定通过同课异构、同课再构的方式,展开课堂实践研究,以发现问题,反思设计,探寻根源。我们选定的开课篇目为人教版七年级下新增课文——《在沙漠中心》。
二、描述
《在沙漠中心》中,作者圣埃克絮佩里表露出其独特的人生追求——从空中俯瞰大地,通过飞行寻找真理,用生命来书写人生的意义。这一独特的人生理想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极大的距离,再加上其意识流似的叙述方式,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真是“怎一个‘难’字了得”。那么,就应该首先让学生走进文本,即让学生真切地走进沙漠的中心,走进作者的内心,然后才能走出文本,从课文《在沙漠的中心》去思考人生的“沙漠中心”。
第一阶段:同课异构,不同课堂,从不同角度中审视问题的距离
第一堂课——“跳”出沙漠的中心
本着对“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的认识,A教师设计了一系列问题。
教师的第一个主问题:速读课文,结合词句说说“我”在沙漠中遭遇了哪些艰险?你读到了怎样的心境?在这一问题的引领下,学生思维较活跃,通过文中的相关词句,初步感受到作者当时的“恐惧、绝望而又平静、坚定”的复杂心态,形成了一个较好的教学蓄势。
然而,第二个主问题的出现却将学生的思维绳索硬生生地扯断了,只能在空中无序地旋转。“农人通过犁铧可以耕种。人们通过飞机,离开城市和会计师,可以重新找到农人的真谛。你觉得作者通过飞行找到了什么?”
教师很希望学生就此能有所总结和提升,但这一问题并非指向文本。没有了文本的支撑,没有了思绪的铺垫,学生准备不足,多数变得犹豫和沉默,只有聊聊几个学生用口号式的语言报出了“找到理想,找到真理”等空洞的答案。
教师开始抛出第三个主问题,希望将文本主题的解读提得更高。“作者又说当他以造物的名义和死亡抗争的时候,就是勇敢的人。那么,你们说一个人的勇敢在于什么?”学生还没从第二个问题中反应过来,又来了一个更为深邃的问题——一个人的勇敢在于什么?于是,课堂变得死寂,学生彻底懵了。
初步反思:与文本的距离——没有基于文本的“走出文本”。
从课堂实效来看,学生的确是初步走进了文本,但并没有浸入文本,没有沿着作者思想的起伏线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此时,过早的提升必将让学生“跳”出沙漠、“跳”出文本。
由“遭遇艰难”、“体会心境”,到“思考飞行”、“感悟勇敢”,看似是有层次的问题设计,其实缺乏内在的联系和勾连,过度脱离了文本的内在线索及问题设计的基点所在——作者的情感起伏。体会不到作者走出沙漠中心的心路历程,自然走不进作者的心灵世界。
第二堂课——以“英雄”为中心
B教师以“英雄”为中心,设计了如下问题:
师:作者是英雄吗?哪里体现他是一位英雄?
(学生沉默片刻,有两生举手)
生1:他是英雄,因为他决定要继续走下去。
生2:他是英雄,因为他和大自然斗智斗勇。
(其余学生沉默,发言没有继续下去。教师引导全班齐读第20段。)
师:有怎样的心情?
生:没有希望,绝望的心情。
师: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走下去,他是英雄吗?
生1:是英雄,因为只要奋斗过,即使失败了,也是一种胜利。
生2:是英雄,因为他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但依旧不放弃希望,还要继续走下去。
生3:是英雄,因为作者对生命有一种放弃的态度,很是顽强。
(其余学生沉默,发言没有继续下去。)
师:对,这正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在那样一个严酷的环境中,人的力量显得那样弱小,恐惧和绝望都是一种正常的反应。恰恰相反,此时“我”所做的每一个小小的举动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生命不屈的抗争,不仅仅是与自然的抗争,也是与自我内心的抗争,这种抗争是残酷的,却是震撼的,它最后的胜利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坚忍。
初步反思:与人物的距离——没有还原人性的“英雄形象”。
也许,教师对文本人物的理解是一种浅读或者误读。圣埃克絮佩里固然是一个英雄,但这样的英雄不是遥远的,而是切近的,他与我们一样,在追求某一种生活的方式;这样的英雄不是冰冷的,而是温暖的,他与我们一样,有一颗火热的心,既有理想和追求,也有恐惧和向往。然而,“他是英雄吗?”,这是一个既定概念的问题,限定了学生对作者丰富人格的认识,体会不到英雄在坚强的同时还有脆弱;这也是一个高度提炼的问题,主题先行,限制了学生的初始体验,体会不到英雄其实与我们一样,也会有恐惧和害怕。因而,学生对于这个英雄只有认识,没有体验,只有评论,没有感受,最终无法触摸到教师所说的那个“有血有肉”的英雄的内心。
第三堂课——来到地震的中心
以下是C教师的结课环节,教师意在把作者的伟大人格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从文本中走出来,去观照现实人生。
师:如今,灾难降临到了中华大地,我们同学在沉痛哀悼那些逝去的生命的时候,是否对生命有了更进一步的思索呢?请说说你的生命感言。
生1:无论有怎样的困难,都应该坚强地走下去。
生2:好好活下去,不能放弃生的希望。
生3:生命,即使只有一丝希望,都应该继续走下去。
生4:生命就是坚持。
生5:也许生命在大自然面前不堪一击,但生命的精神屹立不倒。
师:同学们,罗曼·罗兰说,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因为在每一个创伤上都标示着前进的一步。无论我们遇到怎样的艰难,我们都应该坚定地对自己说:“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结束全课)
初步反思:与生活的距离——没有回归本我的“联系生活”。
让学生从作者的人格光辉中获取力量,叙述感言,这是教师设计本环节的美好愿望。但可惜的是,学生的发言流于表面,意思单一,并没有出现期待中的感彻人心的陈述。学生的回答与期待的答案存有较大的距离,首先源于文本内容本身与震灾的距离,从“在沙漠的中心”引申到“在地震的中心”,显得过于牵强,一个是个人之于理想的坚忍,另一个是人类之于灾难的坚强,并非完全能够等同勾连;其次源于学生与震灾的距离,虽然震灾牵动了所有人的心,但并非感同身受,如此,也就限定了学生的主观体悟,所发言论也就易于浅表。
这一问题的设计,看似联系了生活,其实依旧是脱离了生�
第二阶段:同课再构,完善课堂,在共鸣共通中架构问题的桥梁
第四堂课 ——其实,我们也会在“沙漠”的中心
在前三堂课的基础上,笔者开始新一轮备课。之前课堂的遗憾告诉笔者,问题的设计必须紧扣文本,必须联系生活。紧扣文本,首先必须要研读文本、联系生活、联系自我。在反复的朗读和细读中,笔者逐渐靠近了圣埃克絮佩里,他的思想和形象逐渐明晰起来。笔者发现:他虽然在矛盾、犹疑中徘徊,但他的思想却随着坚定的追求和意志的螺旋上升,最终让他走出了沙漠中心。因此笔者被他深深地打动,圣埃克絮佩里在自然的沙漠中心挣扎,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在生活的“沙漠中心”困惑。而我们的学生呢?他们不可能永远生活在花红柳绿中,他们今后也必将会遭遇人生的“沙漠”,圣埃克絮佩里的经历是否可
问题设计之一:从“想象的沙漠”走到“文本的沙漠”
上课伊始,教师出示“沙漠”两字,并向学生发问:沙者,三点水一个“少”字,漠者,三点水,一个“莫”字,你说,沙漠意味着什么?如果把你抛在沙漠的中心,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你会有何感受?
在步步紧随的问题下,学生的生活积累被调动了起来,想象的翅膀飞扬起来,在声声“寒冷、饥渴、恐惧、绝望”的声音中,沙漠之感在课堂中油然而生。
教师趁机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法国飞行员兼作家圣埃克絮佩里就印证了我们刚才的假设,当他置身于沙漠中心时,是否有我们刚才的感受,请拿起笔来,将文中的相关词句圈一圈、画一画,然后说一说。
初步反思:问题的突破口极小,从“沙漠”二字入手,唤起学生生活上和语言上的初始体验,一个假设——如果把你抛在沙漠的中心,先让学生“由己推人”,后通过语言的品析再进行“由人推己”,充分体验到在沙漠中心的困苦之感。
问题设计之二: 在“文本的沙漠”中感受“生命的沙漠”
1.教师沿着文本将教学推向深入。
师:老师惊讶地发现,圣埃克絮佩里在害怕、绝望之后竟然还有出乎人们意料的感受和想法。请再找出体现这些感受和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学生陆续找出“平静”、“没有遗憾”、“如果我能够回去,我还要卷土重来”等。)
师:重来到哪里?通过什么重来?
生:重来到沙漠,通过飞行。
师:为什么要重来?请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生:我需要生活。在城市里,已经没有人的生活了。
师:需要生活?作者到底在需要、追求着一种怎样的生活,以至于他还想卷土重来?
(教师在这一问题上放慢节奏,驻足停留,让学生通过相关句子理解作者所追求的生活的内涵,通过对城市人虫豸般生活的比较分析,最终让学生理解了作者所说的“人的生活”。)
2.就在学生对“人的生活”有所感悟,达到理解的高潮之时,教师继续沿着文本引导学生的思维。
师:但老师发现,作者追求的这种生活可能实现不了了,因为第20段中说“这里有一颗干枯的心……一颗干枯的心……一颗干枯得挤不出一滴眼泪的心……”
师追问一:� )
师:同学们,作者困在沙漠中心几天了?
生:三天。
师:三天了,能发出这么洪亮的声音吗?
(学生笑,转为轻声、略带嘶哑的朗读。)
师:生命之火即将熄灭,生命之泉即将干涸。可老师又很奇怪地发现这一句话,“上路吧,普雷沃!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 为什么现在还要继续走?这样做,有必要吗?
学生纷纷表示有必要,并结合文本陈述理由,在几个学生的发言中,教师把对朗读的理解上升到生命意义的高度。
师三:这是坚强的生命,有意义的生命,对这句话的朗读,你是否有了新的理解?
学生再次朗读。(无奈中透露着坚定,绝望中透露着希望。)
初步反思:教师发现了作者思想起伏的转折处,勾连起前后的教学问题,不断地将学生原有的思考击倒,又不断地促使学生进行新的思考。阅读在推进,思想在变化,认识在加深。对于“生活问题”的讨论,正是看到了作者在矛盾、犹豫中的坚定之心,就是引导学生对作者思想、理想、追求进行一番思考。对“干枯的心”的朗读,就是对作者情感起伏的反复体会、层层朗读、环环相扣,在朗读中体验情感的变化,体悟生命的意义。
问题设计之三 :从“生命的沙漠”中思考“人生的沙漠”
师:圣埃克絮佩里已离我们而去,但他将生命的思考留给了我们,再回到我们课前的那个假设,其实我们不大可能像作者一样被抛到撒哈拉大沙漠中,但我们在学习、生活、人生中其实也会遭遇沙漠,也会站在沙漠的中心,是吗?如果真的是这样,你会说什么呢?可用自己的话,也可引用文中的句子。
在教师问题的陈述下,学生纷纷点头,说出许多凝练而又深刻的句子,作为自我走出生活沙漠、人生沙漠的勉励语。
最后,师生共同选择了课文最后一句话,结束全课——当我们站在“沙漠”中心时,让我们继续走下去!
初步反思:在感受作者之沙漠的同时,学生内心深处潜伏的沙漠之感已然被唤醒,此时,再经教师的问题加以点破,学生就很自然地从作者之沙漠走到了自我之沙漠,从课文之沙漠走到了生活之沙漠。当然,这基于教师在文本和学生之间发现了共同“沙漠”。
三、总结反思
在这样一种链接滚动式的教研中,笔者再一次深切地感到:问题设计的区别并非仅仅在于形式上的不同,问题之源的区别决定着课堂的差异。对问题设计的关注绝不能仅仅停留于设计的表层,我们有必要溯源而上,发现问题设计的源头和出发点。
(一)从文本出发,把握脉络,勾连问题,方能靠近作者的本心
文本是问题设计的根本。构成文本的要素有三: 在现实情况中,教师或是将问题设计的基点更多地落在言语形式和思想情感上。以第一堂课为例,教师的第一问题落在言语情感上,第二、三问题落在思想主题上,三者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和线索,整堂课尽显跳跃之感。
需要注意的是,一堂语文阅读教学课,应是由多个问题组成的,在问题与问题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内在逻辑,前问题暗埋了后问题的铺垫,后问题又对前问题进行了照应和提升,这样,就有了一条问题链,而勾连起这条问题链的线,往往就是作者的思想起伏和行为脉络。
在第四堂课的“问题设计二”中,教师找到了作者的思想绳索,牵引着学生从情感的突变中把握生活的内涵,再从生命的绝境中过渡到思考生命的意义,在一步步转变、惊奇、体悟之中,学生走进了作者的内心。
由此可见,从文本出发的问题设计,应体现为这样的三维性:紧扣文本的语言,设计利于品味语言的问题;把握文本的情感,设计能体验情感的问题;遵循文本的脉络,设计序列恰当的问题。其中,对文本的思路脉络的关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有明确的文本意识,尤其是明确的文本思路意识,以此来安排教学的环节和问题的序列。在起承转合中找到通往作者心灵的道路,顺其而下,必将推开作者的心灵大门。
(二)从学生出发,联系生活,促使体验,方能调动学生的真心
学生是问题设计的对象,他们的理解和体验受到现实生活和认知水平的限定。这就要求教师的问题设计要充分尊重学生原有的生活、认知和思维,将问题靠近学生的心灵,能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基点,架构桥梁,创造情境,将文本的世界与学生的世界打通,让学生调动生活体验去把握文本,理解作者。
在第二堂课中,教师并未将英雄形象的探讨建立在学生对作者形象的初始理解之上,未能将英雄建立在其作为一个人当有的痛苦、犹豫、恐惧和绝望之上,自然形成不了“有血有肉”的形象。同样,在第三堂课中,教师虽然将对文本的思考引向关注现实中的地震,但地震并不是施教学生的真正生活,虽然看似联系生活,但终究还是脱离生活,自然也不能调动学生真正的体验和感悟。
从学生出发的问题设计,首先是浅近的问题,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阅读规律;其次是富有情境的问题,符合学生“好奇、活泼”的心智特点;再次是与“学生自我”相连的问题,符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心理体验。
在第四堂课中,教师先是由“沙漠”二字的切入,从浅近的问题开始,四两拨千斤,带动对整篇课文的阅读。接着是课前的假设和想象三天口渴的朗读,这样的情境问题能激发想象并给学生带来趣味。特别是三次层层提升,步步深入的朗读,由“绝望之读”到“无力之读”,由“无力之读”再到“坚定之读”,每一次都促使学生用自己的感受去揣摩作者的感受,在建立、、再建立的过程中引发学生心灵的颤动,以己之情体作者之情,以己之思悟作者之思,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和契合。最后是对“生活沙漠”的巧妙点拨,促使学生自然地将自我生活与文本世界相连。这些问题设计如同一个个时空隧道,学生能在瞬间对文本的情境感同身受,调动了学生的真切感受,激发了学生的热情,能让学生从生活中进入文本,又从文本中回到生活,最终获得心灵上的提升。
(三)从教师出发,思考人生,选择价值,方能体现教师的用心
教师,首先是问题设计的主体。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是一位读者,而且是一位有着善感之心的读者,他能被文本打动,能将自我置身于文本的情境中,与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又能用文本的意义映照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思考自我的人生方向。在对《在沙漠中心》的反复朗读中,教师唯有想到了自我人生中的某种困境,方有作者之沙漠与自我之沙漠的贯通,然后才有作者之沙漠与学生之间的贯通。
教师,其次才是一位教师,并且是一位有思想的教师。真正的教学不仅仅在于对人的尊重,更在于对人的完善。将尊重导向完善,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自我的人生阅历和文化积累,在文本思想价值与学生现实人生中找到一座桥梁,给予学生思想人格的引导和熏陶。对于《在沙漠中心》,教师如果没有基于自我的“沙漠”之感,何来对于学生的“沙漠”之想?又何来问题设计中对起点和终点的铺设?因而,教师绝不能将自己高高挂起、袖手旁观般地去设计问题,唯有置身于文本,用自我的情感、自我的思想、自我的人生去设计的问题,才是有思想、有情感、有味道、有效率的问题。
在首页,我看到这样一段话:“我多么清醒。在雪中,在祁连山上,多少往事,多少梦想。一匹狼,它是它自己的英雄。”这话说得多好啊――一匹狼,它是它自己的英雄。可这样的英雄,却少之又少。不知为什么,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我的眼前竟浮现出了一匹狼,在沙漠里,在孤独的夜色中,对着月光,声音凄厉绵长。我想,杨献平先生或许就是那匹狼,一匹在沙漠中行走的狼,双眼泛光,执著而坚定。在额济纳,在巴丹吉林沙漠,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留下了他对人、对自然的感悟与思考。他写苍天般的额济纳,写西门外,写巴丹吉林,写花朵上的沙尘暴,写流沙上的城堡,还有他的古日乃,他的蒙根沁乐,无不倾注着一腔热血,和内心深处的爱。说实话,对于沙漠我是陌生的,直到我读完《沙漠之书》,才对沙漠有了重新的认识。我本以为沙漠寸草不生,人烟稀少。可是我错了,在沙漠还有绿洲存在,有胡杨、沙葱、苁蓉和锁阳,有马匹、羊只、骆驼、野鸡和野兔,还有果园和田地,还有一群可爱可敬的人。当然,还有扬起的沙尘、连绵不断的风、一望无际的戈壁。我记得十多年前,我曾到沙坡头坐过羊皮筏子。在羊皮筏子上看对岸的黄沙,心里空荡荡一片,好像自己随时要被那沙子淹没掉一样,眼里满是茫然。几个调皮的同学在沙子上相互追逐玩耍,扬起的沙子不时落在我身上,瞬间又消失在漫漫黄沙之中。我分不清哪一粒是经过我身体的沙子,好像都是,又都不是,每一粒都熠熠生辉,让我遗忘了自己。那时,我才明白生命是多么渺小,人只不过是一粒微尘,随时会消失在茫茫沙海。
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看到过沙漠。前年去新疆的列车上,透过车窗,我又一次看到了茫茫戈壁和大片的盐碱地。我不忍让眼神过多地停留在车窗外,因为戈壁给我的感觉是荒凉的、孤独的,甚至是可怕的,那大片大片的盐碱地寸草不生,地面上干裂成块,褶皱连连。我想,要是这么多的戈壁都变成绿洲那该多好!可这一切只能是妄想。但在额济纳,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有那样一群人,他们默默地在沙漠里栽种着各自人生的新绿,并守护着一方家园。树,是沙漠新鲜的血液。沙漠有了新鲜的血液,有大片大片的树种在沙漠上,那沙漠何愁不 ”
还是有人不停地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种植胡杨树,虽然它们很少成活,但它们是一种希望、一种寄托。我读着《沙漠之书》,不由肃然起敬,为那片沙漠里坚强生活的人们。我的眼里润湿一片,我又该怎样守护我的家园?我默默地思索着……在《苍天般的额济纳》中杨献平先生写道:“这么多年来,我已成为沙漠的一部分,就像一个移动的、用风作为呼吸的沙丘,在苍天般的额济纳。”是的,他已融入了沙漠,他的身上已打上了沙漠的烙印,有着沙漠的个性与气质,就像那沙丘,在沙漠中无论怎样移动,但轮廓清楚,线条分明。《花朵上的沙尘暴》中,他说:“有很多次,我在正午的沙丘上看到奔跑迅速的腹背苍灰、下腹洁白的蜥蜴,从一株骆驼草到另一株骆驼草,捕捉黑色的甲虫或者落地的飞蛾。”一个思想者的身影跃然纸上,就像沙漠带给人无限的遐想。我不知道一个人在沙漠会怎样生活,但先生带给我的是一个灵动的沙漠,可爱、可亲,甚至有点顽劣与调皮。对于这样的沙漠,我十分向往。我想象着自己站在金黄的沙子上,看起伏的沙丘,或者蹲着身子寻找一个个黑色的甲虫,然后在夕阳中让自己的身影融入黄沙。这样的场景多美,我要感谢先生给了我们一个可爱的沙漠。我暗中思量在不远的将来,我定当走上与它相同的沙漠,去看一看。他还说:“多少年来,在放牧与被放牧,在羊只和骆驼的吃和走之间,我渐渐变老,季节一层一层的,像我的皮肤。身边的胡杨叶子落了又长,长了又落,其间的颜色变换年年如此,但年年令我感觉新鲜。”试问,谁会把“季节”形容成“人的皮肤”?谁又会从一片胡杨叶子里看出岁月的不同?没有沙漠生活的体会,是难以写出这样深刻而又打动人心的文字的。我由衷地为先生的文字折服。
让我大笑的是,在《红与灰,我的沙漠故事》中,因为热爱诗歌,他曾用白粉笔在部队厕所内的墙上写下一些诗� 我笑,是因为他的行为有点古怪,甚至可爱。他自认为把诗歌写上墙壁,就会使幽暗的厕所光亮几分,但最终他不得不亲自把那些文字的印迹一点点擦掉。能把诗歌写在厕所墙壁上的人,放眼整个中国,或许只有杨献平先生一人。我在想象,拿着拖把擦诗句的先生昔日到底是一副怎样的模样?换成现在,他是否还会如此去做?我想我会失望的,那些文字从那天起就已找到了更好的家,频频出现在各大报刊。
“关注农业”是百事集团在中国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中非常有代表性的项目之一。也是具有鲜明的“责任竞争力”理念的案例。结合中国国情――三农问题、西部大开发问题考虑,这一案例极具社会意义与示范效应。
作为中国社会的一分子,百事公司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百事公司在贫穷的内蒙古、甘肃和广西省设立了示范马铃薯农场,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农场之一。农业项目的本地化得到良好发展,不仅为中国的西部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当地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于沙漠治理、保护生态环境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更令人欣慰的是,百事集团自身也在“关注农业”中获得了质优价廉的生产原料,在商业竞争中赢得了重要的一块筹码。
简介
1981年,百事公司与中国政府签约在深圳兴建百事可乐灌瓶厂,宣告了投资中国历程的开始,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美国商业合作伙伴之一。1995年,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总部设在上海。时至今日,百事公司已在中国成立了数十家合资、合作、独资企业和项目。截止2006年底,在百事公司投资中国25周年之际,百事中国已成为百事国际集团(饮料)第一大市场,也是百事公司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问题
1993年,百事公司计划将休闲食品乐事薯片引入中国。这就需要大量优质土豆作为原料。在中国的土地上可能种植出大量低成本高质量的土豆吗?
解决方案
一、沙漠中种土豆,保质又保量
薯片的加工包括清洗、除皮、切片、脱水、油炸和灌装几个主要工序,对土豆的原料有一定的要求。一是土豆的形状要比较规则,芽眼要浅,这样较容易清洗和除皮;二是土豆的糖分含量要低,这样高温烹炸的时候不会变黑;三是加工特性的要求,固性物含量要高,这样加工以后的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四是便于储藏。
当百事公司打算在中国做薯片的时候,经过调查发现中国的本土土豆品种都难以满足这些要求,而中国政府有关植物检疫的规定又不允许从美国进口土豆原料或直接引种。于是从1993年开始,百事公司通过试管苗的技术,将美国的优良土豆品种“大西洋”引进到中国。为了确认试管苗引进的土豆品种在中国的适应性以及投入产出情况,百事公司在内蒙达拉特旗沙漠边缘的大沙丘上办了第一个示范农场。
沙地对土豆生长的形状规则有好处,而如果是泥地,土豆的生长膨胀,就会往松的地方去,造成土豆的形状不规则。另外沙漠的日照时间长,也有利于土豆固性物的积累。同时因为沙漠没有种过农作物,因此十分干净,没有农作物病虫害的残留,有利于新品种的试种成功。并且,沙漠面积广大,试验成功的话发展空间大。
百事食品公司对土豆原料的需求巨大,这就需要大量的土地。在中国,想要找到上千亩的大块土地种植土豆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即使找到成本也会。较高。在沙漠上种植可以解决这些难题。首先,沙漠足够广阔;其次,相比租用其他土地成本较低。问题是在沙漠生产土豆,要想达到高产,还必须进行改造。
二、专业技术变沙漠为良田
百事公司通过一系列的设备投资和专业技术开始对沙漠进行改良。
1、投资专业的喷灌设备。这样改造沙地的树草和农作物就有了基本的生长条件。然后按照喷灌设备的性能,根据其灌溉面积的大小,将沙丘分成一个个大小约400亩左右的喷灌圈。
2、百事公司在农场周围植树、修路,帮助减少当地沙尘暴的影响。百事种植的沙柳生长能力很强,不到一年就可长到0.5-1米,固土能力较好。在沙柳的再种上杨树,两者结合起来对于防止沙流以及风沙对圈内土地的侵蚀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3、改善土质。沙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保水保肥能力差。百事公司在土豆收获后种植其它的农作物,如土豆收获后,种冬小麦或玉米以保持水土,这样周年的保持植被覆盖,防止扬沙;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
4、降低土地盐碱度。由于沙地的盐碱度较高,不利于土豆生长,百事公司根据对土壤酸碱度的测算,买来酸性的石膏粉进行改造。经过开始三年的努力,原来的沙漠变成了种植土豆的高产良田。
三、捐赠图书献爱心
与此同时,百事员工在公司的倡议和带动下,踊跃捐款,为马铃薯农场周边的学校修建“百事图书阅览室”,向孩子们捐赠图书馆硬件设施和数以千计的图书,为农村儿童的教育事业和健康成长献出爱心。成效
1、百事公司1993年进入中国后,目前已在华设立4家工厂,并投资2300万美元在中国各地区开发了土豆种植项目。百事公司在内蒙古投资建立了种植基地,使先前近2万亩的沙漠由此变成了良田。
2、2003年起,百事公司在山东、内蒙古等地种植的土豆还出口到东南亚,累积至2007年出口土豆达5000多吨。
3、百事在内蒙古包头的模范农场成为主要的培训中心,向农民们传授如何脱离传统低价值、低商品率的农作物的技术与经验,促进了当地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百事公司在贫穷的内蒙古、甘肃和广西省设立了示范马铃薯农场,为中国的西部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农场为当地经济创造了每年300多万美元的薯片原料销售额,受益的家庭每年超过1100户。
4、百事在沙漠种植土豆对于治理荒漠化和改造环境,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减少了政府治理沙漠化问题的资金投入,节约了政府开支。2006年6月3日总理考察百事土豆农场,对于百事公司改造沙漠、种植土豆、扶助农民的事业给予了高度赞扬,更使百事的员工获得了极大的鼓舞。
5、经过改造,沙漠变成了土豆高产田,土豆的产量由当初的亩产不到1吨,提高到最高产量达到3.4吨。优良品种加科学种植不仅为百事的原料供应提供了保障,还获得了比市场收购还低的原料成本,增强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展望
1、目前,百事正在加大设备与资金的投入,继续扩大“沙漠变良田”的壮举。
关键词:WBQ 学习模式 学习原则
The learning model of WBQ bases on the investigative internet study .In this learning model , in the circumstance of internet , the investigative learning activity of learner is self-antimating ,self-guiding and it must have the definite cognitive inquirment and learning direction ,and it is an internet learning behavior . A learner can search for the correct starting point ,basing on self-level and the choice of study materials ,the establishment of study goal can be made by his need .In the course of study ,the learner can have a self-reconsideration, have a self-evaluation, and can expand the free space of study activity .This article makes a discussion ,basing on the internet investigating study model .
Key words: WBQ learning model learning principle
1 引言
WBQ学习模式即Web-based Query learning Model,是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指学习者根据学习任务和学习需要,自定学习步调,自主选择学习媒体内容和学习方式,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WBQ学习模式下的探究式学习是指学习者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所创设的集成化、智能化的虚拟学习环境以及丰富的媒体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学习活动过程中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在分析问题之后,利用资源有效地去解决问题,以培养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的元认知技能。
2 WBQ学习模式的要素
在WBQ学习模式中学习者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四个关键要素是:自我识别、自我选择、自我培养、自我控制。自我识别是WBQ学习的基础,指学习者在学习中能正确地进行自我定位,了解自己的学习基础,能进行自我诊断,自我鉴别,自我评价,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反思,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自我选择是WBQ学习的核心,指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学习目标,确立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自主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内容及各种教学媒体,有效地完成某一课程的学习任务。自我培养是WBQ学习的实现途径,指学习者要不断研究和建立既适合自己又较科学的学习方法,并针对自己的情况不断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积极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自我控制是WBQ学习的关键,学习者能经常地对自我识别、自我选择与自我培养这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与调节,不断修正与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提高自制能力以及战胜困难与挫折的能力。
3 WBQ学习模式案例分析
我们通过一个WBQ学习模式的设计案例来分析这种模式的一般步骤和原则。这一案例的主题是如何在沙漠中幸存,其适用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确定的教学设计目标是通过网页给学生提供情境、任务、问题、资源、成果分享活动。
(1)情境创设
你同团队驱车做穿越沙漠的旅行,突然汽车嘎然而止,你们被困在沙漠中,面对此情束手无策,虽已经发出求救信号,但救援队伍在7天后才能到达,在救援队伍到达前,你如何幸存?(通过网络提供与问题有关的真实情境?)
(2)任务活动设计
①两人或三人一组一起合作。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小组成员各负其责,分别负责:记录者、调查研究组织者、设计者。
②选择沙漠:Hot-Kalahari,Mojave, Cold-Gobi,Great Basin,Namib,Turkestan,South West USA Deserts。
③完成个人作业:
画出Hot-Kalahari沙漠白天、晚上的气温曲线图,与你所围困的沙漠信息相比较对照,解释这些信息如何影响你的日常安排。
保留一份活动日志。
绘制一张地图要求包括以下元素:沙漠所在的洲;你在沙漠中的位置。
解释你所围困的沙漠是怎样形成的。
④为小组设计一种如何在这七天内幸活下来的方案。
选择你车里的10个项目,解释为什么对你的幸存来说,它们是很重要的。
制做KID PIX 幻灯片演示说明你如何在这7天内幸存。
对你的日常安排做一生动的陈述。
对在沙漠中的七天按时间线顺序做出流程安排。
(3)问题
沙漠中的哪些部分给你带来了威胁?
沙漠中的哪些地方有助于你生存?
选择沙漠中的一种或多种动物,找出它们是如何适应沙漠生活的?把你发现的规律运用到你遇到的情境下。
选择一种在沙漠中生活的植物,分析它是如何在恶劣的沙漠气候环境中生存的?
如果你所在的沙漠有人居住,有多少人居住?在沙漠中居住的人的生活是怎样的?
在沙漠中的居住环境特征是什么?(如:温度、风景、植物、动物)
气候条件是怎样影响你在沙漠中的幸存的?
你如何利用汽车中所拥有的物品帮助你生存?
(4)资源
你可在这些站点发现与你主题有关的一些信息。链接与下列主题有关的站点:
①沙漠是什么样的?
②有关世界上许多沙漠的事实;
③在沙漠中的一天;
④沙漠中的幸存者;
⑤沙漠生存指南。
可提供更多帮助找到关于沙漠信息的相关站点。
(5)结论
根据探索研究的结果,初步得出结论。
(6)反思
①反思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所用的信息资源(网络资源、人力资源、书本教材资源等),是否能获取、评价、有效利用这些信息资源?怎样利用这些资源提高作品质量?
②反思作为小组成员,你学到了哪些小组协作技能?哪些方面做得较好?哪些方面还有待于提高?
(7)分享交流
借助网络技术,利用通讯工具以及网络交流模板,向全班同学提出你七天内在沙漠中如何幸存的策略,把设计好的项目成果公开展示,与他人共享研究成果,同时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认知,发展多元化思维。
4 WBQ学习模式的一般步骤
WBQ学习模式以问题情境或课题�
反思深化,最后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最终方案,完成对问题的解决。
WBQ学习模式,一般包括五个阶段:
(1)问题分析阶段
网络给学习者提供问题情境,学生对问题进行独立认真的分析,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然后围绕要解决的问题与学习任务形成一个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或行动计划。
(2)信息收集阶段
学习者围绕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独立探索、展开行动,教师可通过网络给学习者提供与问题有关的线索或资源,学习者根据学习任务搜集有关的信息资料,逐步建构起关于该领域知识的认知结构原形。
(3)综合阶段
经过信息收集的探索学习阶段后,学习者对信息进行鉴别、加工整理,利用获得的信息资料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案,找出解决问题的确实可行的方法。并将获得的知识进行外化,来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让知识在进一步应用中得到巩固,产生广泛的联结,建构起牢固的知识体系。
(4)抽象提炼阶段
当问题得到解决后,需要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通过抽象概括,建立起解决同类问题的一般性原理与方法,以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与灵活应用。
(5)反思阶段
学习者在解决完问题后还要进行反思,反思问题的求解过程,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对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学习者可借助网络通讯工具向教师咨询请教,教师可适当进行指导评价,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元认知技能。
5 WBQ学习模式的原则
在WBQ学习过程中要遵循如下原则:
(1)自主能动性原则
WBQ学习模式不仅要求学习者知道做什么,还要求学习者具有独立学习的意识和心向,他们能够针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认知加工,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自己独立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能灵活地进行知识迁移,利用所获得的方法和技能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知识建构原则
在WBQ学习过程中,知识不是由外界输入的,而是学习者利用网络通讯工具在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中建构而成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发现知识、重新提炼知识或重新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是面向自我的,是利用已有知识不断建构新知的过程。
(3)灵活性原则
WBQ学习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技巧,而不仅仅局限于得出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学生的学习活动遵循灵活性原则,学生可以独立确定问题范围,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利用网络可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研究的空间,促进学生元认知技能的发展,提高学生探索研究的灵活性。
(4)社会性建构原则
WBQ学习模式虽然在整个学习活动中以自我探究为中心,但利用网络通讯工具的支持可以与其他学习者或教师进行交流与协作,通过社会性合作活动可促使学习者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对开阔学习者思路,进行多元认知思考有积极的作用。
6 结论
WBQ学习模式是网络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模式,该学习模式的理念是通过创设情境,提出学习任务要求,提供学习资源以及学习建议,让学习者利用网络提供的资源以及问题情境进行自主探索研究学习,通过提供通讯工具与通信模板让学习者分享交流学习成果。教学活动设计是WBQ学习模式的关键,而教学活动设计的重点在于任务活动设计与资源提供,要围绕任务目标给学习者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习者自主探索的愿望,同时给学习者提供与主题任务相关的链接资源,有助于学习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搜集有用的信息资源。以WEBQUERY为主题的网站给学习者提供了自主探索学习项目以及探索学习的资源,如何有效地利用该类网站开展WBQ的学习模式,值得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1] people.virginia.edu/~wbq8f/GFIR765.htm
美国大学毕业生的毕业誓词(Student Pugwash USA)
为何CEO
怎么面对全球化的大浪来袭而不被淘汰,显然已经是很多人的焦虑来源了。针对这种焦虑,各形各色的因应全球化“指南”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显学,题目叫“迈向卓越”或“菁英必读”的书籍和杂志永远被摆在机场书店进门最显目的展示台上,告诉你如何往上爬,变成跨国企业的高级经理人CEO。
我讶异的是,为什么全球化的挑战是以这种面貌出现呢?这里有两个明显问题:第一,何以你只看见强者却看不见弱者?跨国企业的发展固然促进全球经济和信息的快速流动,但是它同时蕴含着阴暗面――譬如全球经济游戏规则的不公平,譬如强势经济带给弱势经济的文化倾斜,譬如儿童劳工的人权和大企业对落后地区的剥削等等。为何“指南”只教你如何加入全球化的“强者”队伍,却不教你如何关注全球化的弱者,为他们说话,为他们行动;为何不教你如何加入先觉者的行列,检验全球化的竞争规则,批判全球化的恶质发展?
问题之二是,何以你只看见“竞争”却不看见“合作”?我们都知道,在一条逐渐下沉的豪华轮船上去抢它电影院里最好的位子没有意义,那么在全球暖化、海面上升的地球村里,缺乏宏观与深忱思维的竞争又有什么意义?全球化真正的议题是人类如何透过合作来保障地球环境的永续可能,透过协商来解决超越国界的贫穷、疾病、战争、人权等等问题,怎么到了我们的书店里,全球化的教战“指南”却只剩下如何在全球化的新游戏规则里竞争得利,抢先挣钱?
全球公民意识
培养“全球公民意识”是一门新兴的学问,很多先进国已经注意到全球公民教育的重要。一个典型的澳洲全球公民教育网页,探讨的议题包括儿童权益、沙漠化、教育、和平促进、环境永续、脱离贫穷、艾滋病、水资源、人权等等。
点进“沙漠化”一栏,首先学的是关于“沙漠化”的常识:
1. 全球三分之一的土地属于不可耕的沙漠地。每年有六百万公顷可耕地因为沙漠化和土质恶化而成为不可耕的荒地。
2. 全球一百一十个国家受到沙漠化影响。两亿五千万人直接或间接受害于沙漠化,其中大部分是贫穷地区的人民。
3. 百分之二十七的中国国土已经沙漠化,并且每年有两千四百六十平方公里的土地变成沙漠。约四亿人口居住在这些不可耕地上,沙漠化带给中国每年的经济损失高达六十五亿美元。全球每年的经济损失大约四百二十亿美元。(联合国资料)
如果学生挑选内蒙古作为研究课题,教学手册建议老师将学生分组,以六个不同角色和立场来进行研究和辩论:蒙古牧民,中国官员,国际环保组织,志愿者,旅游业者,观光客。牧民对沙漠的历史情感、传统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以及他的经济需求,与政府官员从国家治理出发的认知可能有很大的差距。国际环保组织所注重的环境层面,很可能和当地推动沙漠观光旅游的业者利益有直接冲突。观光客在享受越野车横扫沙漠的同时,又必须要有什么样的常识和价值观,才不 网页接着告诉学生,在防治沙漠化方面澳洲政府已经有了什么具体作为,联合国以及各国政府又做了什么。但是更重要的是,“你”能做什么。
加拿大一个典型的教学网,议题之一是艾滋病的问题。第一步,是知识的建立。
知识,可以是数字和地名的背诵,也可以是复杂思辨的挑战。关于艾滋病的解说,内容竟是这样的:
自从一种抗艾滋的新药(ARV)问世之后,北美洲的艾滋病患者就得到某个程度的重生──他们虽得病,还可以正常生活。但是药价昂贵,一个人一年至少一万美金,是病人更多的南方国家所负担不起的。巴西政府因此研究ARV的成分而发展出制药方法,在一九九七年开始生产,药价只需三百美元。巴西打算将这低价的药外销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去,使穷人也能得到治疗。但是这个做法却违背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原则。原生产药厂也强调,如果研发新药的知识产权不被维护,将来就不会有人愿意投资于新药的研发,对医药学的发展将是严重的打击。
学生们必须研究和辩论的是:穷人的治疗权和研发的知识产权都是极其重要的原则,但是两者相冲时,怎么办?WTO如何解决这样的两难?专家们对WTO这样的组织又有些什么样的批评?
国际乐施会的公民教育网页非常注重个人行为对于全球环境影响,学生认识到的数字是这样的:
假定你一天喝两杯咖啡,那么你一年就喝掉三十四加仑的咖啡粉,它来自十八磅的咖啡豆。假定这些咖啡豆产自哥伦比亚,就意味着你一个人一年要用掉十二株咖啡树。要栽培这十二株咖啡树,农人需要用十一磅的化肥。你的一天两杯咖啡等于一年有四十三磅的咖啡残渣流入并且污染哥伦比亚的河川。
原来全球化一点儿也不抽象,它就和每一个人在每日生活里所做的大大小小的决定有关。全球的未来,就是每一个个人的责任。学生认识到,自己买来穿在脚上的名牌跑鞋可能是富国的厂商剥削贫国横夺暴利的成品;超市架子上某个进口米特别便宜,可能是以本国农民的生计为代价;美化自己房间所用的原木建材可能直接促成原始森林的大片砍伐和水土的流失;在餐厅里点选特殊的美食可能使世界的物种减少。
这样的课程,教学对象是小学生而非大学生,显然公民教育得从小学着手。先进国家的公民教育,早已不再是传统的“爱国教育”,“爱国”已不足以保存自己;从前所标榜的道德标准──不外乎忠诚礼义勇敢负责等等,也早已转换为对于地球和全球社区的关怀和行动。
大学生的基本配备
美国学生组织Student Pugwash USA所拟的大学生誓词是这样的:
我承诺将致力于建设一个美好的世界,其科技的应用必须以社会责 我拒绝将我的所学用在对人类或其环境有害的任何方面。我的事业追求务必以道德为优先考虑。此后个人生涯将压力备至,然而我签此誓言以表达我的认知:每一个个人承担起他的责任是迈向世界和平的第一步。
这样宣誓的大学生显然已经认识到,努力打拼变成一个公司总经理不是惟一的人生目标,如何让地球永续,让世界公平,是一个更值得追求的志业。
所以,对于“二十一世纪大学生的基本配备”这样的大哉问,我的不怎么“时髦”的答案应该是这样的:
第一,思辨的能力。孔子的“慎思明辨”永远不过时。马丁路德金加以诠释:“教育的目的无他,就是教会一个人如何评估事证,如何判断虚实,如何厘清真假,如何分辨事实和虚构。”社会愈开放,价值就愈多元,黑与白之间就愈多层次复杂的灰色,如何判定是非真假成为全民课题。如果人民没有思辨的能力,徒有民主制度是没有用的。
第二,知识的建立。当我看见澳洲的小学生在学习内蒙古的沙漠化问题,德国的初中生在探讨南亚海啸所引发的贫富不均问题,加拿大的高中生在辩论欧盟和美国农业补助政策对加勒比海贫国的伤害,英国的社区学校在讨论全球暖化的因应对策,心中不免惊骇:中国的学生在学什么?
萧伯纳曾经极其讽刺地说,大学生在毕业的那一天起,就要努力去忘掉学校教过他的东西,才能真正面对社会。我也想说,在一个讯息封闭、心态内视的社会里,大学生必须自力救济,怀疑所有领导人和教育官员的论述和话语,建立自己的知识库,越过目光短浅的政府,越过低智能的媒体,自立与全球的知识网接轨,才能真正地面对二十一世纪。
第三,行动的能力。在整个华人世界里,素质最高、行动力最强的公民群体其实就在台湾。街头的动员示威、行政手段的抗议、压力团体的运作、国会程序的翻案、媒体的调查揭弊、司法途径的争取、社运团体的串连等等,台湾人远远走在先锋,但是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公民社会正在兴起。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可以以极大的格局走在社会大众的前面,带头关心全球议题,开创社会风气。
第四,品格的培养。不知道是什么促使马丁路德金在一九四八年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
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会一个人深刻的思考,并且善于思辨。但是如果教育停止在这里,那么教出来的很可能是一个危害社会的人。对社会危害最大的人,通常就是最擅思辨但是毫无品格的那个人……我们必须深深记住:头脑聪明是不够的,头脑聪明加上品格,才是真正教育的目的。
他是在说希特勒吗?他是在说我们所目睹的那些强权者吗?如果我们的大学生得到一流的专业训练,却不知同情心、正义感、�
核心价值的永恒
四零年代的大学生教七零年代的大学生:思想的锻炼、道德的勇气、知识的责任、社会的承担。七零年代的大学生教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思辨的能力,知识的建立,行动的参与,品格的培养。两相对照,我所说的,有哪一件,不是罗家伦和萨特说过的呢?
也就是说,六十年来,人类社会的变化何其之大,而核心价值的变化又何其之小。罗家伦和萨特所处的都是尸横遍野的血腥时代,他们思虑的是,要怎样才能避免文明的腐蚀或毁灭。今天的世界,表面上科技猛进,物质发达,但是当年最关键的问题──怎样才能避免文明的腐蚀或毁灭,今天却因为科技发达和全球化而更为致命,更为迫切。
今天海峡两岸掌权的都是七零年代的大学生。掌权者愈是在乎权力,胸襟和眼界就愈是偏狭。
3天时间,张春贤一行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行程1500多公里,先后来到库尔勒市、若羌县、轮台县和二师。
兵团要保持好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血脉
二师三十一团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木塔格沙漠的交汇处,两大沙漠之间的最窄处不足5公里,是我国主要的沙尘暴发源地之一。从2000年开始,三十一团在沙漠边缘实施防风固沙生态保护工程。经过十几年不间断的努力,在两大沙漠之间建起了生态林、防风林、道路林、田间林和营区林5道生态林屏障。张春贤一行来到位于三十一团团部北边的生态防护林,这里是抵挡库木塔格沙漠的第一道屏障,长11公里、宽200米,运用高新节水滴灌技术,种植了胡杨、沙棘、沙枣、红柳等190多万株生态林木。正是因为有了这片防护林,逼退了两大沙漠向前合并120米。
“你们是生态卫士、有功之臣,谢谢大家,向你们致敬!”张春贤看望慰问了常年坚守在这里的护林员们,并给予高度评价。他们当中很多人在这里一干就是十几年,守护着沙漠边的这片宝贵的绿色。
二师三十六团同样也是地处沙漠边缘。从2006年起,三十六团在荒漠戈壁上建起了3.5万亩生态经济林,其中有3.15万亩红枣园和0.35万亩标准化防风林。团场职工陈其明在生态经济林里承包了103亩地种植枣树,他说,这片生态经济林不仅让团场抵御了风沙的侵袭,变得干净美丽,更让大家拓宽了增收渠道,仅这一项陈其明每年就能增收20万元左右,真正兼顾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近年来,三十六团全面推进团场城镇化建设,许多职工从连队搬到了团部城镇居住。在康馨社区,张春贤与社区居民们一起围坐在凉亭里攀谈起来,详细询问大家从连队搬到城镇后的居住情况和生活情况。
今年74岁的军垦老干部王明真邀请张春贤来到自己家中。王明真回忆说,1966年随部队来到新疆时,住的是地窝子,后来住进了土坯房,再后来是红砖房,而现在大家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在党和国家的关心下,团场职工的日子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幸福。一转眼,王明真和他的老战友们来新疆已经快50年了,大家正在策划着要聚一聚。
张春贤说,老一辈兵团人扎根新疆沙漠周边和边境沿线,发扬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发挥建设大军、中流砥柱、铜墙铁壁的作用,谱写了屯垦戍边、荒原变绿洲的人间奇迹。我们要带着感情照顾好军垦老干部,把他们的精神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
张春贤说,兵团有着兵的基因、红色血脉,要保持好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血脉,继续发扬新疆精神、兵团精神,正确处理好“三大关系”,当好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不断开创兵团事业新局面。
不断完善内涵用好“五把钥匙”
维护社会稳定和“去极端化”工作也是此次考察的重点。
25日上午,张春贤一行来到了轮台县铁热克巴扎乡。去年9月21 日,这里曾发生严重暴力恐怖袭击案件。案件发生后,当地党委痛定思痛,把“主动进攻”作为稳定工作主基调,开展了全面摸排工作,做到“一人一册、一户一档”。同时,坚持依法打击和教育疏导两手抓、两手硬,将法规政策宣讲、案例警示教育送到田间地头,入户一对一进行宣讲。
在与铁热克巴扎乡干部群众座谈时,67岁的村民肉孜汗・努尔声泪俱下,她的儿子和儿媳参与了去年“9・21”活动。肉孜汗・努尔说,如果早些发现孩子受到宗教极端思想的毒害,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制止他们,就不会发生后来的悲剧了,是宗教极端思想害了他们!
座谈中,张春贤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深入探讨宗教极端思想的根源、危害,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让大家自觉抵制宗教极端思想。
在“去极端化”的过程中,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五把钥匙”既是思想武器,又是工作方法。轮台县将“五把钥匙”细化为5个方面的具体工作,通过开展“十大主题活动”、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免费为村民提供婚庆服务、设立“爱国宗教人士之家”、县级领导住村蹲点排查等办法,将“五把钥匙”逐个细化,真正落到实处。
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库尔勒市英下乡其兰巴格社区,出租房屋多、流动人口比重大,以前小区环境脏、乱、差,治安状况也引起很多住户不满。为了改善这一情况,社区、警务室、“访惠聚”工作组“三位一体”开展工作。如今小区不但进行了环境绿化、道路硬化、夜晚亮化,修建了停车场、自行车棚,还安装了内部门禁系统,打造“防、查、控”一体化智能小区,做到流动人口“及时登记、动态掌握”,社区治安状况明显改善,居民的满意程度也大大提高。
张春贤说,巴州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主动进攻,根据当地实际细化举措,延伸落实各项维稳措施,有创新意识、有干劲,已经见到了成效。希望巴州继续保持这种态势,围绕总目标、查找薄弱点、案件汲教训、工作抓落实,确保巴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结束了白天的考察后,张春贤把每天晚上的时间也都利用起来召开座谈会,一直工作到凌晨。
23日晚,张春贤在若羌县与当地县乡村社区干部、“四老”人员、宗教人士、教师和医生代表一起座谈。24日晚,张春贤在库尔勒市,又与当地干部、宗教人士、教师代表等进行座谈。通过两个座谈会,详细了解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教育青少年方面还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意见建议,如何发挥宗教人士作用推进“去极端化”工作。
大家在发言中,都谈到了“五把钥匙”在“去极端化”中的重要作用。张春贤说,思想的问题用思想的方法去解决,文化的问题用文化的方式去解决,习俗的问题用尊重的态度去对待,宗教的问题按照宗教的规律去做好工作,的问题用法治和严打的方式去解决,这“五把钥匙”是根据党中央的要求、结合新疆实际提出的,是解决问题的钥匙。要继续理解好、落实好“五把钥匙”,不断探索、充实、完善其内涵,真正用“五把钥匙”的方法把“去极端化”工作落到实处。
做具有新疆特色的好干部
此行,张春贤还考察了若羌县物流园规划情况和米兰古城遗址保护情况。
考察中,张春贤说,巴州自古是“丝绸之路”的通衢,是世界四大文明体系交汇、多元文化融合之地,经历了几千年历史风雨洗礼。以古鉴今,巴州各族人民要有历史责任感,发扬国家利益高于一切、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优良传统,巴州各族人民要争做现代新疆人。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和“国培计划”的实施,美术教育也素质教育和个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向不被重视的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由此迸发出勃勃生机,越来越多的美术专业毕业生相继被分配到偏远村镇,包括沙漠地区。在这样的趋势之下,如果一味地谈论农村美术教育观念和设备的滞后,以及管理层和家长的不重视,或把全部的责任归咎于应试教育,实为不妥。因此,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基层的美术教师则更应该转变观念,停止抱怨,利用学校有限的多媒体设备和丰富的乡土美术资源,上好每一堂美术课,让生长在沙漠地区的孩子切实地感受到美无处不在,摒弃对沙漠的恐惧,而去热爱它、美化它,将美术教育真正普及、落实到教学中。目前中、小学美术课涉及的艺术门类众多,包括绘画、雕塑、建筑、民艺、卡通等,几乎涵盖了美术所有领域,教学中最让教师为难的就是缺乏教育资源。笔者认为美术教师可以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沙漠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
第一,沙漠地区的孩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由于独特的生存背景和长期以来与沙漠化的斗争,他们天生就具有坚强的品质。缺少大片绿色和纵横河流的地域环境也使他们更加珍惜身边的一草一木,对自然环境的感知力和好奇心也更为强烈,常会为一块绿地和一方浓荫而流连忘返。他们也 如果美术教师认识到这一点,就不
第二,沙漠地区具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河西走廊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和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不论彩陶图案、汉唐遗址、魏晋墓室、寺庙塔楼,还是跨时代的石窟艺术等,都是这里的中国古代美术遗存。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画家西行”到80年代的“敦煌热”、“西北风”,中国绝大多数知名的美术家都曾穿梭往返于此地,在这儿留下了数不胜数的画作,而此地也成就了大批的美术家,如张大千、潘洁兹、韩乐然、常书鸿、吕斯百、吴作人、关山月……生活在这里的中、小学生,随处都能见到丰富的人文景观,但这也是他们最容易忽略的。为了让他们以美的眼光去看待和表现这些独特的人文景观,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讲解图片和画作复印品,让学生课后去实地观察,使学生知道身边就有伟大的文化遗存,从热爱它们、保护它们开始,启发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它们,把自己的想法展现出来。
第三,沙漠地区有着多民族文化风情,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民间美术。河西走廊一带世居的少数民族就有藏族、哈萨克族、回族、裕固族、蒙古族、土族等诸多民族,这些民族各自保留了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独特的民族民间美术,包括建筑、服饰、礼仪、歌舞等。美术教师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引导学生从身边少数民族的独特风俗中发现美,比如各民族服饰,藏族的酥油花,回族的砖雕,哈萨克族和蒙古族的毡房、刺绣,还有各民族传统节日中展现出的民族风情等,引导他们从中发现画家最喜欢的色彩美、结构美、造型美、意境美等,还要让学生懂得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包容,进而用画笔表现他们最感兴趣的部分。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民族、民间美术以及人类文化的遗物、遗迹也是重要的校外课程资源。应充分利用当地的民族、民间美术资源以及文物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①因此,沙漠地区的美术教师要热爱民族民间美术,学会随时收集素材,把丰富的民间艺术带进课,同时,还要排除偏见,把各民族优秀的民间艺人请进课堂,使美术课真正达到培养美、发现美、展示美的效果。
第四,沙漠地区的自然景观和很多动物都是绝佳的入画素材。河西走廊广袤多姿的地域风貌集合了西部的诸多特色,如黄土高原、沙漠绿洲、戈壁森林,以及骆驼、毛驴、骏马等都是很好的入画素材,丰富的地域特色能让画家产生新奇感和创作冲动。植根于这块土地上的美术教师更应该首先尝试用自己的画笔描绘河西走廊的博大与狂野,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熟悉的环境所具有的美,启发学生只有热爱自己的家乡,勇于发现家乡的美,并通过不同的绘画方式展现身边的景观,才能让外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
一 例题展示
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沙湖位于银川市的北面,西依贺兰山,当地盛行东北风,其北面是大片灌溉农业区,而且面积还在不断扩大。沙湖原本是一片湿地,20世纪50年代,一场罕见的暴雨侵袭了贺兰山脉,暴雨引发的山洪顺着山势呼啸而下,倾泄入贺兰山脚下的一处低洼地,雨过天晴,一汪湖泊赫然出现在人们面前。沙湖位于宁夏平原的沉降中心,至今地势仍然在不断下沉。(1)分析银川附近耕作区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2)分析说明宁夏沙湖的成因。今年来,宁夏沙湖周围的一些湖泊均已干涸,而沙湖能在一片沙漠广布区历经几十年仍没有消亡,且面积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试分析其原因。
正确答案:(1)该地位于宁夏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云量少,光照充足;黄河流经,灌溉便利。(2)成因:地势低洼,山洪冲蚀积水而成。
原因:(1)地面沉降,利于地下水汇集。(2)北面是大片灌溉农业区,给沙湖补给水源。(3)贺兰山阻挡了西北风携带的风沙蔓延。(4)当地盛行东北风,使沙湖南边的沙漠不断南移,沙湖面积逐渐扩大。
学生答案:
第一位:(1)自然条件:该地位于宁夏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靠近黄河,有利于灌溉且水源充足;位于贺兰山东侧,位于迎风坡一侧,降水较多;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热充足。(2)成因:山洪发生,大量的雨水倾泻进湿地,形成湖泊;位于断层带上,地下水丰富,两边张开,形成断层湖。
原因:(1)位于黄河沿岸,可引进黄河水。(2)位于山前迎风坡,降水较丰富。(3)贺兰山上冰雪融水的补给。(4)位于断层带上地下水的补给。
第二位:(1)自然条件:位于宁夏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临近黄河,便于引水灌溉,位于贺兰山迎风坡,降雨丰富,水源充足;冬季北方冷空气受山脉阻挡,温度较高。(2)成因:暴雨引发山洪,流过了宁夏平原的地势低洼的沉降中心,从而形成沙湖。
原因:(1)纬度较高,温度低,蒸发弱。(2)宁夏平原引水灌溉耕地,地下水位较高,补给沙湖。(3)位于贺兰山迎风坡山麓,有丰富的降雨补给。
二 解题思路分析
从取学生答案可看出学生认为银川附近耕作区和宁夏沙湖都位于贺兰山迎风坡一侧,有丰富的降雨补给而正确答案却没有这一点。这引发了笔者对贺兰山地理意义的进一步思考。
第一,贺兰山和宁夏平原都位于西北内陆,距海遥远,夏季处于东南夏季风的末端,带来的水汽也较少;冬季距西北冬季风的发源地较近,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大,寒冷干燥。故属于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第二,由于贺兰山整体呈东北——西南走向且山体较高,根据垂直地带性规律,贺兰山东侧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本来较少的水汽会在贺兰山东坡形成降水,导致贺兰山西部更加干旱,形成沙漠景观,即图中贺兰山西部的滕格里沙漠。贺兰山起到了阻止夏季风的北进,加剧贺兰山西部干旱的作用。因此,西北地区的内蒙古草原地区和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分界线在贺兰山一带,相当于200mm年降水量线,也是我国干旱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但对于宁夏平原来说降水整体还是较少,不会因处于贺兰山的东坡而降水增多。图中沙湖南部的沙漠就是例证。同时,即使处于贺兰山东坡,迎风坡降水多少也是随着高度的变化而不同的,一般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的变化。所以出现贺兰山上的年平均降水可达400mm,而贺兰山东侧银川平原的降水仅达202mm。因此,题中银川附近耕作区发展农业和沙湖面积扩大不能说是受处于贺兰山迎风坡降水多的影响。
第三,贺兰山对于冬季风的影响。就宁夏平原来说,贺兰山在它的西面,对寒冷干燥的西北季风起到屏障作用,阻挡了滕格里沙漠的东进和侵袭,减少了风沙危害,有利于宁夏平原灌溉农业的形成和发展。因此,题中银川附近耕作区发展农业和沙湖面积扩大是受惠于贺兰山阻挡了西北季风。
第四,学生出错原因。对山地迎风坡降水多的垂直地带性理解不到位,迎风坡降水多是指坡上降水多,而不是山麓和迎风坡方向都降水多,以至于和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的大规律经度地带性相混淆,从而出错。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中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
导。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地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下面以人教版新课程教材地理(蒙文版)
必修三《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节课为例,浅谈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选用的案例
阿拉善,不能承受之重
鲁超国
“海绿洲清泉,天鹅留恋金色圣殿,苍茫大地是家园,心中思念直到永远。啊,我的阿拉善,苍茫大地阿拉善……”一首在阿拉善老少皆能吟唱的《苍天般的阿拉善》,绿洲、清泉、天鹅……这一切曾是如此的真实。然而,现在,当沙尘暴肆虐的时候,大家才会想起阿拉善。1993年,一场特大沙尘暴之后,让阿拉善成了“沙尘暴”的代名词。今年3月19~21日,一次强沙尘天气先后影响了山东等21个省份,大家又把责怪和猜疑的目光投向了阿拉善,这里集结了不少前来“探源”的记者。已近4月,风起,扬沙,乌兰布和沙漠天地一色。牧民巴特尔往灶下添几把“扎格”,在蒙语中,“扎格”即梭梭。梭梭林带具有降低风速、阻截流沙等生态作用,以2~3倍于地面身长的根系牢牢抓着年轻的沙漠。统辖着蒙古族精神的信仰从萨满教而来,它们的自然神论体系中有一种生态伦理,即生命无时无处不在。砍树?树神会动怒;挖土?土地神会动怒;倾倒污水?水神会动怒。以前,牧民樵采扎格时,会如神示般地想起一道律令――非枯死勿捡。但戒律显然没有被一直恪守,“大集体以后就直接砍活的绿色的树和灌木了。谁都可以砍,而且集体的事情,又不细心,所以很浪费。”牧民说。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整个阿拉善渐渐褪去它的绿色,20世纪50年代,1700万亩梭梭林在阿拉善境内生长旺盛,2001年,覆盖率在30%以上的梭梭林下降到578.7万亩,还有870万亩沦为覆盖率不足30%的稀疏残林。草场也渐渐被沙漠吞噬,沙漠化面积由20世纪80年代的50%左右增加到90年代末的79%。看上去,这似乎只是自然界生物变化的一组数字,但在这些数字变迁的背后,隐藏着人类的急功近利。人类抱着“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的乐观精神,显示着“人定胜天”的力量。大集体时期,当地政府在“牧民不吃亏心粮”的政策号召下,让牧民在草场上开荒种地,寻求粮食自给。“阿拉善大部分地区是沙漠和戈壁,生态环境艰苦且脆弱。”专家说,当地面那薄薄的一点保护层被从地面剥离后,风一吹,尘沙开始肆虐。阿拉善盟农牧局局长戈明认为,草原并不仅是因为承载不了过多的羊、骆驼、牛等牲畜而发生退化,更主要的是难以承载过多的人口。无尽的索取超出了自然的承受限度,她采取自己的方式想把贪婪的人类驱赶出这片天地。很多牧民迁出草原,成为“生态难民”。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志愿者丁平君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大而完整的生态系统,海洋、森林、湿地、草原、荒漠,各有各的生态特性和存在的必要性。当许多人提出要大规模地在沙漠上植树造林的时候,不知道你是否考虑过,在一个年均降水量只有几十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3000多毫米甚至4000多毫米的荒漠化地区,植树不过是在做“扬汤止沸”的无用功。在自然界,什么适合生长,什么不适合生长,有她自己的一套选择规律。蓝天下,辽阔的草原、健壮的马匹、肥硕的羊群、醇美的奶茶、自由而单纯的牧人,这是草原牧民最向往的生活了。而如今对很多牧民来说,这一切似乎只能是一个念想了。
(资料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http://.com/display.asp?id=504658)
二、教学引入
目前,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国家和地区、四分之一的陆地面积、近12亿的人口受荒漠化的危害,已被人 为了开展研究,以阿拉善环境变迁为案例展开探究。在阅读过程中,用笔把�
三、案例探究
(一)荒漠化的含义
问题:什么是荒漠化?荒漠化与沙漠化有什么关系?请阅读课本第24页内容试说出荒漠化的含义。
学生回答:土地荒漠化是指干旱、半干旱或半湿润地区土地生产力下降和退化现象,土地沙漠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教师补充:同学们说得对,土地荒漠化的表现还有石漠化、水土流失和土壤次生盐渍化。
荒漠化使大面积土地退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被列为十大环境问题之首。我国的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在哪里呢?
学生回答:西北地区。
问题:为什么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情况最为严重?这与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否有关系?
(二)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形成因素
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本第24页图2.1和第17页图2.2,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并填写下表。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展示探究结果。
问题:阅读课本第25-27页“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因素”和“商都县人口与荒漠化土地增长图”,分组讨论荒漠化形成的因素。
要求:(1)以5~6人为一组,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表观点。
(2)教师归纳: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
参考阿拉善荒漠化的案例结合以上的活动,要完整地分析西
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必须从自然和人为活动两方面入手。从自然地理特征来说,其地理位置(深居内陆)、地形条件(高原、山地和盆地为主)决定了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形成;降水量少且变率大,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岩石风化作用强烈,河流数量和水量少,植被稀疏,荒漠类型多、面积广,利于风沙活动。同时人口的过渡增长导致的过渡农垦、过度放牧、过渡樵采和水资源的利用不合理,也加剧了荒漠化的进程。
案例分析:学生再次阅读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阿拉善地区荒漠化的因素有哪些?人类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2)�
(让学生继续进行小组讨论,然后选代表回答,相互补充,教师再归纳)
学生回答:(1)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破坏。人类已经不是大自然的守护者,而是急功近利的破坏者,人类为了“不吃亏心粮”,大面积开荒种地,同时解决生计和生活能源问题樵采梭梭林。
(2)荒漠化的最主要因素是人为因�
小结:荒漠化的形成有其自然因素,也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有关,荒漠化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但是,产生荒漠化问题的决定性因素还是人类本身,我们只有全面地认识荒漠化的形成因素,才能更好地防治荒漠化,以阻止荒漠化。
(三)荒漠化的危害
案例中写到,无尽地索取超出了自然的承受限度,它采取自己的方式想把贪婪的人类赶出这片天地。很多牧民迁出草原,成为
“生态难民”。其实,产生“生态难民”的根源在于荒漠化,是典型的沙进人退,可见荒漠化的危害之大。
课件展示:两幅荒漠化危害的图片。
问题:你能从图片中发现荒漠化的哪些危害?
学生回答:沙漠侵吞村庄、发生强沙尘暴等。
教师归纳:荒漠化的危害
荒漠化造成大面积的农田、牧场消失,农业产量下降,粮食
短缺。
流动沙丘掩埋村庄、道路、水库、水利设施、交通线路等,造成无可估量的巨大经济损失。
荒漠化给沙尘暴提供充足的沙源。
问题:荒漠化日益扩大,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影响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案例中写到:植树不过是在做“扬汤止沸”的无用功。蓝天下,辽阔的草原、健壮的马匹、肥硕的羊群、醇美的奶茶、自由而单纯的牧人,这是草原牧民最向往的生活了。而如今对很多牧民来说,这一切似乎只能是一个念想了。真的是这样吗?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案例中还提到,在自然界中,什么适合生长,什么不适合生长,有它自己的一套选择规律。这就是说,只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干旱地区适合生长的植被,结合生物和工程措施是可以预防并防止荒漠化问题。
(四)荒漠化的治理
问题:由于人为因素是荒漠化发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荒漠化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加强人与自然的协调性,这是做好荒
漠化防治的核心。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3~36页内容“防治荒漠化的策略和措施”,分组讨论后发表你的观点并提出具体的治理
措施。
各组发表本组观点和解决方案,提出具体的治理措施,相互补充,然后共同归纳。
治理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具体措施:
(1)荒漠化严重的地区可采取工程措施,比如,图中所示生态建设:网格状沙障;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合理使用土地,退耕还林还草;
(3)生态移民;
(4)合理用水,统一调配和流水;
(5)大力开展生态建设,种树种草,恢复植被;
(6)控制人口增长,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7)政策支持,发展沙漠绿色产业,帮助百姓脱贫致富;
(8)开展国际间的经济技术合作。
小结:在我国荒漠化问题严重的背景下,我们要充分认识荒漠化带来的危害性,明确和掌握荒漠化的防治措施,从我做起,积极宣� 同时,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案例的过程中提高了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利用案例教学法进行组织教学是有效可行的。
参考文献:
[1]陆静。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地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 “学案导学” 热点材料 补充学案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我校已经开始实施有很长时间多了,“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现在大多数教师的课堂都是以学生学会学 在这里,要保证“学案导学”教学的效果,学案的设计就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就从我个人开始着手使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思考简要谈谈对如何做高质量的学案的认识,与大家共勉。
由于课型、学科不同,学案的环节也相应存在着不同,但是我认为作为学案,就应该是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料的补充,所以不应该重复设置内容,而应该把一些密切联系实际的热点材料进行补充,这一方面能将课本深奥的知识给学生以形象的展示,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从高一就开始接触实际,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现实的把握,不至于在高三时才恶补时事,还能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这也正是政治课教学的精髓所在。下面是我做的一个高三复习课的补充学案:
认识论补充学案:
第一部分:知识点简述
关键词:实践、认识、真理
主要知识:实践的特征、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重点)、真理的特征、认识的特征(重点)。
第二部分:材料补充
沙漠里的低碳实践者李京陆(2010,1)
2003年,经过考察,李京陆就发现治沙产业大有可为,内蒙古沙漠的条件得天独厚,具有三大优势,第一是沙漠有水,可以生长植物。第二是沙漠地区人均土地很多,农区的人均土地不到1亩,而在这里竟然高达1500亩。第三是这个项目与我国的林业政策相得益彰。
“研究来研究去”后,李京陆决定种杨树。说干就干。推土机、打井机、测量仪一起上。杨树苗一卡车一卡车的运,忙活了一个月。在承包的3万亩沙地上种下了3万棵杨树,投资400多万。不到1个月,绿油油的树叶长出来了,李京陆心里那个美。
只可惜高兴得太早。一年后,八成的树都死了。这让李京陆结结实实地栽了个大跟头,几百万打了水漂。是放弃还是继续?就在进退维谷的时候,李京陆听说了一个绿化了几万亩沙漠的治沙英雄的故事。他马上丢下工地的残局,钻进沙漠深处找到了那个叫乌日根达赖的小伙子。乌日告诉他,要想治沙,杨树肯定不行,最好是种沙柳。
“沙漠里头物竞天择的是什么?最顺溜的是什么?沙生灌木。灌木种类有很多,沙柳是其中之一。它们是治沙的先锋植物,固沙的,先种它,沙子不动了,有一定的雨水量,才能长出草来。”李京陆说。
他开始研究沙生灌木的投入产出性。结果发现,沙柳在这个地方长得很好,也很多,而且种植成本特别低,一亩只要一两百块钱。当地这么多年也有些利用沙生灌木造纸造板的小企业,只是这些产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都经不起推敲。造纸直接污染了沙漠的地下水,造板虽然对沙漠本身污染不大,但由于沙生灌木的木质层次比较低,所以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甲醛,容易对消费者造成二次污染。
在2005年的一次会议上,清华大学的一位教授给李京陆讲了一个英国小区用树叶和树枝发电的故事,他恍然大悟,原来灌木可以用作生物质发电。
回到内蒙古,李京陆委托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和西安热工院对沙柳、红柳、旱柳、杨柴、柠条、花棒等近10种沙生灌木或植物进行热化学全分析,结果令人吃惊:每公斤沙柳的低位热值4200大卡,高位4500大卡――比很多次煤热值还要高。拿到数据后。李京陆眼中的沙漠已经变成一片充满希望的“绿色煤田”。
历经千辛万苦,生物发电项目终于立起来了,沙柳产业形成了,居住在沙漠边缘的农牧民积极种植,既能治理沙漠,又能提高收入,可谓一举两得,目前已经有7000多农牧民因此受惠。
生物质热电厂投入运行后,从这里并入主电网,一年的发电量可以达到1.8到2.1亿度。按照一个100万平方米的小区,它应该能供应4个100万平方米的小区,也就是400万平米的城市住宅的供电量。李京陆历时300天,行程数万里,遍访专家贤者,使得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成为全球首家开发绿电、富民治沙示范项目。
企业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压缩装瓶,已向附近一家螺旋藻生产企业出售3万吨,还在自己建设年1000吨螺旋藻的生产能力,延伸下游产品等。种植的沙生灌木可以固碳,烟气排放的二氧化硫每立方米只有50mg,只相当于生物质电厂国家标准的八分之一;每立方米氧化氮含量为25mg,只相当于国际标准的十八分之一。
据统计,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已经投资、建设、运营沙生灌木能源林自由基地60万亩,热电厂投产后,每年可消耗沙柳20万吨,带动治理荒漠20万亩。在毛乌素沙地上已经形成了生物质种植、管护、平茬、储运、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为社会提供了近7000个就业岗位,仅收购原料一项,每年就能为农牧民增收7000多万元。
结合材料进行基本的复习,请结合材料复习巩固以下知识点:
1 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
1.1 什么是实践?
1.1.1 实践的含义:
1.1.2 实践的基本特征:
1.1.3 实践的前两个特征分别在实践问题上贯彻了哪些哲学思想,二者是什么关系?
1.1.4 实践的三个特征的统一体现了什么?
1.1.5 实践的基本形式:
1.2 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请结合材料具体阐述)
1.2.1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2.2 认识的反作用(认识指导实践)
2 真理及其发展规律
2.1 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2.1.1 真理的绝对性:①真理的客观性;②真理的唯一性
2.1.2 真理的相对性:①真理是有条件的;②真理是具体的。
2.2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的发展(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2.2.1 认识具有反复性:
2.2.2 认识具有无限性:
2.2.3 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
3 请总结
3.1 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重点)。
3.2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及方法论。
3.3 真理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
3.4 认识过程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及方法论(重点)。
第三部分:高考题实战
1.(2010全国卷1、江西卷、湖北卷)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陆桥说,却被大多数学者斥为“荒诞的怪论”。20世纪50年代,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 人们对大陆漂移说认识的转变佐证了?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③认识具有创新性,认识的进步以已有理论为前提;④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2010江苏卷)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B.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C. 与之山中事,需问打樵人;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3.(2010四川卷)早在1898年,就有科学家指出,燃烧煤炭和石油产生的二氧化碳将导致地球变暖。随后,人类为防止地球变暖进行了漫长的探究和实践。时至2009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已由工业革命前的28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升至390ppm,然而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仍然认识不一。人类对气候的认识,哥本哈根会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材料体现的哲理有?①世界是复杂的和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②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③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人的认识具有规律性;④本质的暴露和展开有个过程,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2010新课标卷)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2011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③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④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2010北京卷)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
A.受到艺术家生活环境的深刻影响;B.源自于艺术家的技艺和艺术天分;C.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D.取决于艺术家的执着努力和勤奋。
6.(2010广东卷)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7.(2010天津卷)世博会自诞生以来,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世博会是展示台:上海世博会吸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世博会是大课堂:上海世博会拓展了人们的知识事业,激励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来。世博会是助推器: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使美国汽车业大放异彩;1993年大田世博会推动了韩国从出口加工型经济向自主创新型经济的转变;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深化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
结合材料,用哲学中有关认识的观点,说明世博会为什么能“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
8.(自助餐)材料一: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文章较早也大多出现在科学类杂志上。上世纪7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80年代气候变化问题逐渐引起了大众关注,90年代全球气候变化已� 2009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重要而积极的成果。
材料二: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发展中国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有一致的地方,也存在着利益的争论和交锋。
材料三:中国政府从本国国情和长远利益出发,本着对世界人民福祉高度负责的精神,制定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行动目标和一系列政策措施,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充分理解和广泛认同。
结合材料一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运用认识论的观点说明人类是怎样追求和发展真理的?
(答案)8.①对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现象的认识由科学家讨论到哥本哈根会议达成有关共识,这是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真理,它来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说明追求和发展真理以实践为基础,实践决定认识。②人类关于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过程说明寻求真知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不断发展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类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在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中获得的。)
关键词:新疆;维吾尔族;园林;植物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1新疆地理特征
新疆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大,日照时间长,降水量少,空气干燥。新疆大部分地区春夏和秋冬之交日温差极大。新疆地势被喻称“三山夹二盆”。北部阿尔泰山、南部为昆仑山系,天山横亘于新疆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习惯上称天山 维吾尔族原是公元三世纪游牧于中国北方和西北贝加尔湖以南、额尔齐斯河和巴尔喀什湖一带的游牧民族。由于受部落间战争的影响,各个部落的分支逐渐迁徙西域(今新疆),先后曾被译为“韦纥”、“乌纥”、“袁纥”、“回纥”、“回鹘”、“畏兀儿”,以后才改为“维吾尔”。
3维吾尔族风俗文化
维吾尔族使用维吾尔语,当前,维吾尔族多数信仰伊斯兰教。维吾尔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特色食品包括馕、抓饭、烤包子、拌面等。 维吾尔族传统服装极富特色:男子穿“袷袢”长袍,妇女多在宽袖连衣裙外面套对襟背心;城市妇女现在已多穿西装上衣和裙子;男女老少都戴四楞小花帽;地毯、花帽、艾德来斯绸、民间印花布和英吉沙小刀等是维吾尔族最盛名的传统工艺制品。维吾尔木卡姆按流行地区和风格特色,可分为南疆木卡姆、北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吐留番木卡姆等等多种。
维吾尔族喜欢花卉,女孩多以花的名字取名,常见的有
4区域植物类群
维吾尔族以农业为主,种植棉花、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常见的瓜果有葡萄、甜瓜(哈密瓜)、西瓜、苹果、香梨、杏、桃、石榴、樱桃、无花果、核桃、巴旦杏等,其中吐鲁番的无核白葡萄,鄯善的哈密瓜,库尔勒的香梨,库车的白杏,阿图什的无花果,喀什的樱桃、核桃、光皮桃、叶城的石榴、旗盘梨,和田的蜜桃,伊犁的苹果等,均享有美誉。
5维吾尔园林风格的影响因素
由于新疆地处亚欧大陆交接处,深受东西方文化影响,从古代丝绸之路,到当代各种文明的交融都深深影响着维吾尔族的园林风格。主要受中国园林和西亚园林两大体系的渗透和影响,同时新特的地理环境和植物类型也造就了本土特有的园林景观特色。
新疆大都处于沙漠和高山的自然环境条件,自然气候环境决定了维吾尔族的生存生活方式,也深刻的影响到其民族性格及审美习惯。南疆居住地多接近沙漠地区,人烟稀少,蓝天自云就成了景观中一个永恒强调的主题。视觉适应大自然所提供的简化了的形式,简单、质朴之美成为最常见最喜爱的形式。简单、质朴是他们生活的基本特征,也是他们思想观念的基本特征。而人居环境由于从整体的地球缩小到了封闭的花园和庭院,自然景观也就部分地转化为文化景观,成了人们心中具有整体意义的场所。因此对于久居沙漠边缘的维吾尔族,适应沙漠及边缘地带的生活是一种具有独创性的文明。此外人在空旷的环境中,在无尽的寂寞中产生神秘的精神体验,容易对无限延伸的天和地加以遐想和崇拜。沙漠里充满了单调和令人不愉快、无情的声响,都给人思想上造成一定的压抑、忧愁和烦恼。在沙漠的生存环境中,水是生命,没有水就意味着死亡,而纯净的水就是美味的象征,就是美的象征,水是神化的。《古兰经》里有大量赞美天国之水的纯净和美的篇章。此外,沙漠中的黑夜美丽的明月发出的光芒不仅洁白纯净,而且给入照明,并使在沙漠中行进的人们可以辨别方向。因此生活在沙漠中的阿拉伯人也把月亮赞许为美的、神圣的对象。“纯净、
清洁、宁静”的审美观念影响了伊斯兰人生活中的全部审美观,体现在了其园林艺术上。
6维吾尔族园林植物配置
6.1受农耕文化影响,在植物配置中多以生产实际为主,农田村落多以速生、抗旱性强的树种如,杨树、沙枣、沙棘、梭梭、红柳等防护性树种为主。
6.2地理气候,维吾尔族园林通常在沙漠中的绿洲中,因而具有多花的低矮植株;且以独特的地理气候不同,区域也种植不同的植物,如吐鲁番以葡萄为主,无论院落农田葡萄成为生产以及观赏的主要植物。库尔勒的香梨、阿克苏的苹果、喀什的杏树、核桃、巴旦木等等。
6.3文化风俗,维吾尔族是受宗教影响很大的民族,维吾尔族继承发展了巴比伦、埃及、古波斯的方直的规划、齐正的栽植和规则的水渠,较为严整的园林风貌,特点是:
6.3.1整体布局是规则式。
6.3.2四庭园大道。庭园有葡萄园、桑树园等。庭园布局各有不同,但都为规则的花坛组成,中轴线突出。对称布局,没有人和动物形体
的雕像与装饰
维吾尔族园中所种的植物。首推芳香迷人的玫瑰,其次,是作为树林和林荫树的杨树、柳树、红柳等。此外,还有一些果树和香花(如紫罗兰、月季、樱桃、蔷薇等)。
《古兰经》中还提到了清凉的树荫。葡萄架自古以来就被喜欢将
它种在自己的住房庭院中。烈日之下,葡萄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此外园中也常用黄杨,月桂,桃金娘等修剪成绿篱。用以分隔园林形成几个局部。人们还认为将水池置于阴影之下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因此,有时水池边形成浓荫蔽日的景象。园中常用的植物有杏树,桃树、月季、巴旦木、熏衣草、紫罗兰、鸢尾、黄杨等,还比较喜欢用芳香植物。
有的花卉表现的不是花卉本身的自然美,而是与黄杨等一起作为植坛里编排图案的材料,展现一种图案美。在并列的小庭园中,每个庭园的树木尽可能用相同的树种,以便获得稳定的构图。
维吾尔族庭院内的装饰物很少,仅限小水盆和几条坐凳,体量与所在空间的体量相适宜,花园空间丰富,景物多变。
7结束语
由上可见,在维吾尔族园林中植物被赋予了性格、品德,人们对它们或敬或爱,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花木的象征意义大多与一些神话和宗教有关。维吾尔族传统园林的树本和花卉都是规则式或行列式的分成几何状的种植,把花园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地看待花园中的植物。
参考文献
[1]刘海燕、吕文明。 论伊斯兰庭园艺术[J].华中建筑。2008(8)
[2]. 浅谈伊斯兰教对伊斯兰建筑的影响[J].山西建筑。2007(11)
黄沙古渡生态旅游区位于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规划面积为32.3km2,规划范围内汇集了黄河、大漠、湿地、湖泊、田园为一体的自然景观,堪称西北景观的微缩版。
旅游区自200年开工建设以来,投资1760万元,生态治理达3000多亩,种植各种树木40余万棵,修建封育禁牧围栏7km,修筑203省道通往黄沙古渡景区道路3.5km,修通景区内各种交通道路22公里,开凿供景区生活、绿化用水井2眼;建设高压输电线路1.1km,埋设低压输电线路2km;修建景区接待用房2000㎡,建黄河防洪码头3座。挖掘了景区历史文化项目和娱乐设施建设,恢复黄沙古渡遗址,月牙湖遗址,望娘亭,望娘树、昭君手植树,建成了黄河奇石馆、观日台、游客接待中心等各项游乐接待设施18处。购进了供游客玩乐的沙漠冲浪车3辆、沙漠越野自驾车12辆、沙漠卡丁车2辆、沙漠悍马自驾车1辆、快艇3艘、黄河漂流羊皮筏子4付、黄河水上漂流艇2付、骆驼10峰、马4匹以及滑沙、滑草、滑道、射箭、斗牛等娱乐项目。还建成了游客服务中心,开设了餐饮、住宿、购物为一体的农家乐,兴建了户外拓展运动中心、儿童游乐园。
自200年5月1日开业以来,接待游人3.9万,成功举办了“五一”大漠黄河健身周、首届宁夏“七夕情人花棒节”、国际汽车摩托车沙漠场地征战达喀尔拉力选拔赛等活动,有效提高了景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扩大了宣传面。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记者、各位朋友的关心与支持是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宁夏黄沙古渡生态建设有限公司的全体员工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实际上在1991年海湾战争之前,美国就已开发出一种3色的“美国沙漠迷彩”,又被称为“咖啡污渍”,但限于生产数量不多,因而当时没有配发给部署的部队。这种迷彩非常适合于尘土飞扬的中东沙漠环境。美军2003年入侵伊拉克时,其大多数陆军部队所穿的都是这种3色沙漠迷彩。
各国数字迷彩
在20世纪末,迷彩图案转向了电脑设计的采用像素图案的数字迷彩,加拿大率先设计出林地型数字迷彩,接着又设计出沙漠型数字迷彩,通称“加拿大分裂型迷彩”。美国海军陆战队随即采纳这一设计模式,并在色彩设计和图案细节上略加变化,推出了“海军陆战队数字林地迷彩”和“海军陆战队数字沙漠迷彩”,后者配发给参加2003年“伊拉克自由行动”的海军陆战队员。
美国陆军也随之开发适合陆军部队的数字迷彩,在2002~2004年间设计并试验了一种数字“通用迷彩”,2005年初对部署的部队配发这种迷彩的“陆军作战服”。这是一种以砂地上灰绿色和浅灰色为基本色调的迷彩,基本上是海军陆战队数字迷彩的一种变型。之所以称其为“通用迷彩”,是要为部署的各种地貌环境战场提供一个单一的解决方案,但实际上并不能做到这一点。
一种迷彩包打天下:多地形迷彩的研发
各国积极发展具有优良伪装性能的迷彩,推出适合不同地理环境的迷彩伪装,但同时又追求一种适合多地形环境的“通用迷彩”――这是一次迷彩发展的革命――
美国方案
2008年,美国陆军的纳蒂克士兵研究发展与工程中心对“通用迷彩”和CP公司生产的商用“多地形迷彩”进行了数字化的融合性能评估。结果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后者的性能明显优于部队所配发的“通用迷彩”。
评估报告还指出,在现代战场上,士兵执行一次任务可能从沙漠山地到沙漠绿洲再到城市地形,而PC公司的商用“多地形迷彩”提供了一个跨越所有这3种环境、具有良好综合性能而又易于获得的可选方案。
由于测试表明“多地形迷彩”效果要好得多,因而美国迅速做出决定给所有部署在“持久自由行动”中的陆军采用这种迷彩的作战服和携行具。
目前,美国国防部仅批准为阿富汗作战部队配发“多地形迷彩”,而美国本土及其他地方的部队仍然穿着“通用迷彩”作战服。另外,大多数美国海军陆战队、美国海军和美国空军人员仍穿着各自的数字迷彩服。
英国方案
就在美国测试新型迷彩的同时,英国国防部关于“分裂型沙漠迷彩”在阿富汗海曼德河谷“绿区”作战适用性问题得出了类似结论,并开始试验新型迷彩。虽然“分裂型沙漠迷彩”已被证明完全适合远离青翠河谷的赫尔曼德省干旱和多尘地区,但人们注意到在低地作战的部队开始混合使用“分裂型沙漠迷彩”和“分裂型温带迷彩”的被服与装备来为自己提供更有效的伪装。
在超过6个月的时间里,英国国防部国防科技试验室与国防部防务服装项目组合作开发和试验新型多地形迷彩,试图提高跨越多种不同背景的伪装效果。考虑到驻阿富汗海曼德省部队的作战区域是由沙漠、林地、山区和城市多种环境组成的混合地貌,设计团队除对部队当时采用的两种迷彩样式进行测试外,还对一种准军用的商用多地形迷彩进行了测试。
英国同样对林地、沙漠和过渡背景的代表性环境进行计算机建模,测试不同迷彩样式在保持不被敌方发现的各种环境下的性能。总体来说,商用多地形迷彩表现最佳。
研究团队将驻海曼德省士兵所在作战地域的各种背景和地貌进行专门的科研摄像,然后测出每幅图像的颜色性质,再从中确定7个主要背景类型,用于迷彩优选和试验。研究人员利用阿富汗的这些背景颜色生成新的多地形迷彩,在5次测试中,对10套迷彩服进行了试用,以评估它们的综合性能。
2009年12月底正式宣布产生一种新的军服迷彩――“多地形迷彩”,配发2010年3月部署到阿富汗的4个机械化旅,并自2011年起配发所有三军各部队。
国防部防务服装项目负责人马太特里西德中校说:“新迷彩已进行广泛的试验,以确保我们拥有恰当的迷彩,让部队能够融入在前线巡逻时遇到的各种环境。这种迷彩一旦三军采用,无论是对正在作战中的部队,还是整个英国的武装力量,都是一个重要的发展。”
这种新型迷彩融合了美国商用7色“多地形迷彩”和英国自己的原“分裂型迷彩”,采用了与前者匹配的颜色,同时也吸收了后者特殊的飞溅边缘装饰线轮廓。这种新型迷彩已经获得在前线穿着者的好评。
英国国防部除了给部署到阿富汗的部队配发“多地形迷彩”作战服之外,还推出了许多由这种新型迷彩织物制成的携行装具和辅助装备。英国计划在适当时候大量生产这种新型迷彩,装备整个陆军和皇家海军陆战队。
由于“多地形迷彩”知识产权由政府收购,而且这种迷彩真品织物的生产受许可受到严格控制,因此使用这种迷彩的商业服装和装备受到了严重影响。尽管如此,军用“多地形迷彩”与民用“多地形迷彩”颜色很相似,只有专业人员才能够在几米之外分辨出来。
多地形迷彩在其他国家的装备应用
2011年11月,丹麦国防采办与后勤部宣布,吸取在阿富汗获得的经验教训,决定从2013年起为其在阿富汗执行国际安全援助部队任务的所有部队配发多地形迷彩服。其他许多国家的特种部队,如澳大利亚、捷克共和国和新西兰,也开始穿着多地形迷彩服,与美军部队一起行动的像黑山这类小国现在也已采用这种多地形迷彩。
【关键词】提问积极参与自主探究
提问是课堂常见的方法,课堂提问要讲究提问的艺术。教师的问题问得恰到好处,就像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的积极参与,自主探究,使课堂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那么,怎样去设计更为有效的提问呢?
一、 大智若愚式
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一般都是全知全能的“百科全书”。你若偶尔“愚笨”一回,学生定会暗暗惊喜,即使有学生会觉得老师是在装傻,但若能为老师指点一二,在同学们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又何乐而不为呢?此举定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回答问题的欲望。在《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文中,我是这样处理的。
师:我是小骆驼,你们来做骆驼妈妈吧。妈妈妈妈,我的驼峰就是两个肉疙瘩,太难看了,我想去做个外科手术,让医生把它给切掉,你看行吗?
生1:不行!沙漠是无边无际的,很久也走不到头的,而且沙漠里几乎没有水。没有驼峰,你在沙漠里根本无法生存。
生2:驼峰里装的是养料,在沙漠里可以让你很多天不感到饥渴,孩子,你为了好看切掉驼峰会丢掉你的性命的。
师:噢!那我们的脚掌又大又厚,我要医生给我切得小一些,像小红马的脚多可爱,我想他在沙漠中也一定跑得很快。
生4:不能切,大脚在沙漠里行走才不会陷进沙子里去。
生5:小红马在沙漠里一定不能走路的,因为沙漠里全是松散的沙子,他一陷进去,拔都拔不出来呢。
师:噢,原来这双又大又厚的脚掌在沙漠中生存也是少不了的呀!
小骆驼三件宝贝的作用一目了然,若只是读一读,多么乏味,所以,教者设计了这个大智若愚的提问方式:扮演问路者的角色,引发他们积极主动的思考,兴趣盎然的议论,形式生动有趣,课堂气氛活泼,学生思维敏捷,争着发言。
二、 投石问路式
在教学活动中,有时问题往往没有标准的答案或不是唯一的答案,教师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那就可以顺势发出提问,引导他们依文探究,展开唇枪舌剑式的辩论。
在《三袋麦子》一文中教师抛出问题:请大家读读全文内容,说一说你最喜欢哪种动物?为什么?
生:我最喜欢小猴,因为它不贪吃,又聪明又能干,得到了那么多麦子。
生:可是它把一袋的麦子种下地,自己一年都没吃到。我喜欢小牛,你看它省吃俭用,还很勤劳。留下的麦子他也可以种下地收更多的麦子。
生:我觉得小牛太老实了,它想不出这样的好办法的,想到了怎么不去做呢?我还是喜欢小猴,因为它一下子就想到了,种的麦子吃都吃不完,多聪明啊!
生:我最喜欢小猪,因为它太可爱了。虽然它有点贪吃,但我还是喜欢它。
众生大笑。
生:不同意,小猪只图一时的快乐,以后怎么办?将来更长的日子里他吃什么?
生:天无绝人之路,总有办法找其他的东西吃的。
老师津津有味地看着同学们你来我往,争得面红耳赤,不停地点头。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节课教者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抛出一个问题,引起学生热烈的讨论。从表象上看,争辩并未得出什么结论,但是,我们主要是要让学生明白这三种动物各自身上的优秀品质,就达到教学目的了。从长远看,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在不同理解的辩论中,学生的心灵得到解放,个性得到了张扬,主体性得到了凸现。
三、 主持报幕式
有的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老师若用一句句的分析代替学生的主动体验,那将是大煞风景。阅读理解是学生的个体化行为,要放开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寻找,去体验,让孩子们尽情展示。在《动物园的夜晚》一文中:
师:小明和爸爸去动物园走了一遭,发现动物睡觉的学问还真多呢!请大家自己读课文,然后根据老师的句式选择一种动物来介绍一下吧!(动物)可有趣了,你瞧!
师:看到大家都读得差不多了,谁最有勇气先来表演一个?
生1上台:我认为大猩猩睡觉可有趣了,你瞧,它侧着身子一头枕在胳膊上(说着还做了个头枕在胳膊上的动作)睡得可香了!
生2上台:我认为蝙蝠睡觉可有趣了,你瞧(学生将自己从网上下载的蝙蝠睡觉图贴在黑板上,边指图边强调蝙蝠睡觉的特殊姿势是:倒挂着的,钩住,挂得可牢啦)。
生3上台:我认为大象睡觉可有趣了,你瞧(出示了非洲象和亚洲象的睡觉姿势),还煞有其事地考考大家:你们看,它们睡觉有啥区别?这是显而易见的,非洲象是站着睡觉的,亚洲象爱躺着睡的。
生4上台:我认为鲸鱼睡觉最有趣了,你瞧!它们一大群围在一起,头朝里,尾巴朝外,围成一圈,如有什么风吹草动,它们立即四处逃散!这种睡觉的方式你们一定没见过吧!
生5上台:我认为白鹭睡觉也很有趣,它们常常单腿站立,将头绕过去搁在背上,闭上眼睛,一动也不动。站着睡觉,没见过吧?
看到孩子们的表演了吧,那不是课文内容的死记硬背,学生也不是知识的容器,他们一个个充满了激情与活力,争先恐后地上台表演,虽然语句不是特别的连贯,动作还有些稚嫩,但对文本的理解对动物的喜爱却已尽在其中。那教师呢就在旁边偷着乐吧。
四、 刨根问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