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梁衡《夏》教案(优秀5篇)

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

七年级语文上册梁衡《夏》教案 1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学习课文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感受文章语言的魅力。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强化诵读,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感受文章语言的魅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看画面,你是否想到了一首诗?这首诗中描绘的正式盛夏的景物。你还学过哪些描绘了夏天景物的诗吗?不是很多。你们喜欢夏天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作家梁衡先生的《夏》,在冬日回忆夏这一的季节,必然会有不同的感受。

二、预习检查:你会读吗?你会写吗?(默在默写本上)两人上黑板

三、初读感知:听录音朗读,同学们边听边思考问题:

1.在作者眼中,夏天有什么特点?(紧张 热烈 急促)

2.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具体描写夏天的?

3.(过渡)“一切景语皆情语”,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夏天怎样的感情?

—— 喜爱、赞美 “ 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四、品读夏天

(过渡)作家梁衡用多情的笔调、精美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莽莽秦川之夏的艺术画卷。欣赏三幅“夏之景”。

1.第二段描绘了夏天哪些景物,分别从哪些感官角度描写的?表现了夏天怎样的特点

2.品读第2段,划出文中�

赏析步骤①指出修辞类型

②分解 a.该修辞的总作用 b.赏析描写对象的特点

c.作者表达的感情(深层含义)

示例:我喜欢“好象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 ”,因为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由春到夏的酝酿过程。“沸腾”一词让人体会到夏天的热烈。

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示范品读课文,圈画出相关词句,在空白处写写你喜欢的理由。

过渡:很多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下面请同学们来交流一下,相信在思维的碰撞中我们能擦出更多智慧的火花。

①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

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草生长的繁茂。表现了夏天蓬勃的生命力。

②“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

比喻,直观的表现了林带的颜色由浅变深的过程突出了林木生长的繁茂,表现了夏天蓬勃的生命力。

③“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象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赏析修辞、“烘烤”能否改为“照射”)

修辞:比喻,把“麦浪扑打汽车”比喻成“海浪涌舰船”,形象地写出麦子的多,气势雄壮,体现了“春天的灵秀之气在夏天已酿成了磅礴之势”

烘烤:突出夏天太阳照射下温度高的特点。而“照射”是指光线射在物体上,不能表现出夏日的特点。

扑打、涌:描写了田野里麦浪翻滚的动态特征,突出了麦子的多而旺盛。

④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多感官角度赏析)

“金色”从视觉角度写,“热风浮动”从触觉角度写,“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从嗅觉角度写,这句话从多种感觉角度传达出夏的成熟和热烈,充满了对夏的赞美之情。

五、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学会了找出文章中心句品读文章的方法,学习了鉴赏语句的一般方法。让我们在朗读中再次感受夏之热烈。

六、布置作业:

仿写第二段,描写冬天之景,注意抓住有代表性的景物。300字左右。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赏析的方法。今天我们继续用学过的方法学习第三段夏天的色彩。

二、“夏之色”整体感知:

1.春、秋、夏三季的特点是什么?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运用了什么手法写作的?

2.夏天时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文中扣住了哪些有代表性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哪些动词来表现农作物蓬勃的生命力的?

三、赏析有表现力的语句

1、“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

“挑”让读者感觉到嫩壮棉苗的力量;“举” 字让读者感到了高粱玉米摇头晃脑的欢悦;“匍匐”让读者感受到瓜秧爬行延伸的样子。三个动词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农作物旺盛的生命力。

2、“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品析: 这些农作物的“旺盛的活力”本来是比较抽象的,这里用人的跑步冲刺来形容,化抽象为形象。句中“不是……而是………”以及“细滋慢长”“蓬蓬勃发”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夏天作物生长的蓬勃有力,能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四、朗读品味

朗读的最终目标——情感,而要读出情感,需要注意重读和节奏等。

1、解决重读,给出了三个含修饰语的句子:

A、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

B、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

C、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

方法:让学生自由读,找出句子中的重读词语。

总结规律——突出景物特点的修饰语一般需要重读。

2、其次是节奏,练习朗读情感递进的句子,同样给出三个句子:

A、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

B、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C、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方法:①自由读,找出需要连读的地方,学生在反复练习之后,能找出每句最后的部分连读可以读出句子应有的力量和“火热”的情感。

总结规律——连读有时可突出情感。 快 慢……

听读录音(找出相似的词语和句子进行重读及节奏的朗读训练:划出重音和节奏的快慢,

过渡:中央电视台的赵忠祥老师说:“朗读时,要避免浮在表面上念字儿,还必须运用丰富的内心现象,也就是作品中所描绘的各种人物形象就在你面前,作品中所描绘景色也展现在你面前,作品中所描绘的情节发展也如同你亲身经历。”

五、感悟夏天的旋律

(过渡)从同学们的品读中,我们对夏的景致有了更深切的体悟。那么,是谁点染了夏的色彩,是谁拨响了夏的旋律?对,是人(劳动者)

下面请同学自由朗读第4段,思考:

1.夏天的人们处于怎样的状态?(人忙)你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

如:“绷紧”、“快割,快割”、“快打,快打”、

请一位同学来读,读出紧张、急促的旋律。

连用四个“快”,突出了农活的繁忙和农民劳动的紧张。

2.作者写夏,为什么还要写夏天的人?

——夏天,虽然人们浸在苦涩的汗水里,但那是在创造生命的价值。

3.让我们带着这种赞美之情齐读文章的最后一句话。

(1)如何理解“黄金的夏季”?(屏幕出示问题)

(明确:金黄:指色彩。 黄金:既有金黄的色彩,还有金子般沉甸甸的分量和价值,突出夏的重要性)

(2)请同学们从第三段中找出直接表明夏的价值的句子。(或作者赞美夏天的原因)

明确: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是啊,夏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季节,它承接着春的希望,蕴含着秋的成熟。如果没有了夏日的劳动,春的希望便会落空,秋的喜悦也会成为镜花水月,只有有了夏日的苦涩汗水,才能迎来秋的硕果。这正是夏的价值所在。

所以,作者大声赞美这个金色的世界,生命的旺季,就是在歌颂劳动,赞美劳动者,这就是作者对夏季的感情,夏季的感受。

(全班读最后一句话。 重读“却”、“赞美”、“黄金”)

下面再让我们一起用饱满的热情、集体朗诵《夏》的最后一段。(齐读)

4.创意朗读

学习了如何朗读,下面我们就来展示自己精美并富有创意的朗读吧!

师:同学们的朗读声情并茂、精彩纷呈,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火热和生命的激情。

六、学以致用

梁衡说“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今天就让我们来填补这个遗憾吧。梁衡眼中的夏是紧张、热烈、急促的,我们同学们眼中也一定有自己独特的夏天。

(投影:请以“夏天是 的。”开头,自选画面,写出自己对夏天的独特感受。)

示例:

1.夏天是喧闹的。青蛙的歌声一朵一朵开在宁静的夏夜,和着浮动的稻花香,在乡村的田野上升腾。

2.夏天是圣洁的。亭亭玉立的荷花,在微风中摇摆着挺拔的身姿,水面泛起点点涟漪,日光浮在水面上,如梦如幻,如诗如画,令人如痴如醉。

七、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抓住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描绘了夏天金黄的大地上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深情赞美。

八、写作特点:

1、修辞:比喻、拟人

2、动词的运用

3、 各种感官的运用

九、布置作业: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请你发挥想像,写几笔“夏之色”、“冬之色”。

七、教师寄语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同学们也正是金子般的年龄,愿你们在这人生的黄金季节,激情飞扬,英姿勃发,和着这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去抒写辉煌的明天!奏出你生命的华章!

七年级语文上册梁衡《夏》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1、感受夏天的特点及文章的语言魅力。

2、学习课文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3、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对夏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互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古诗《山亭夏日》[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首诗描绘了情调清和的夏日图画,表现诗人悠闲自在的闲适情趣。今天学习的《夏》,表达的却是一种紧张、急促的旋律,表现作者对这种充满激情的火热生活的向往之情。

2、同学们,从小学到初中,我们学过不少吟咏四季的古诗。演示多媒体画面(春、冬、秋、夏)。正如当代作家梁衡所言: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但作者却敢于履新涉奇,高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令人由衷叹服。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课文——《夏》。

(二)初读课文:

1、扫清字词障碍。对不识、不懂的字词句,自由发问。

2、给文章分段,并概括各段段意。

第一部分(1)概述夏季总体特点。

第二部分(2-4)具体描述夏季的自然风光和夏季里农民劳作的景象。

第三部分(5)表达作者对夏季的热爱和赞美。

3、这几部分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总-分-总(首段总领全文,末段总结上文。)

(三)精读课文:

1、齐读第一段:

①这一句话中哪些词语概括了夏的特点?(紧张、热烈、急促)

②它起什么作用?(总领全文)

2、指名一生读第二段。

A、本段选择了哪些富有季节性特征的自然景观?请找出相关的`词语。

(草,树,蝉,阳光,远处的山,天上的云,麦浪,热风,麦香。)

B、引导学生研读本段写法(对比手法,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例比喻句: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这句话具有视觉效果,应合开篇第一句话,以突出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本来这些“特点”是抽象的,这里用比喻,就化抽象为具体了。

“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是作者的想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生长的繁茂。

“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这是以彼物喻此物,用人们常见的“长墙”喻“绿烟”,更加直观地表现了林带的颜色由浅变深的过程及其生长的繁茂。

“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这是比喻“公路上的汽车”,它们在麦浪中行驶,让人产生幻觉,像是“舰船”,以喻其疾速、气势雄壮。

拟人句:

“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曼舞”是想像,用了拟人写法,想像其优美的舞姿,很生动。

对比手法:(春夏景物比较:明确夏天的景物特征----万物都在向上)

3、男生读文章第三段:

A、这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提示:找出本段中心句)夏天的色彩为什么是金黄色的?

B、找出采用对比手法的句子并说明其作用。

(夏天的色彩与春秋天的色彩比较,写出了夏之热烈。)

C、品味语言:

“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句话中“挑”,似乎让人听到棉苗均匀有力的喘息,“举”似乎看到高粱、玉米摇头晃脑的欢悦,“匍匐”生动地表现了瓜秧的腰肢抖动,这三句都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同时三句又构成了排比,非常形象地写出了夏天农作物迸发出的旺盛的生命力,表现了夏天的热烈。

“这时她们……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这些农作物的“旺盛的活力”本来是比较抽象的,这里用人的跑步冲刺来形容,化抽象为形象。

4、女生读文章第四段:

①请用一句话概括第四段。(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②农民的辛勤体现在哪里?找出文中的句子。

5、全体学生齐读第五段:

①找出采用对比手法的句子。(“春日融融、秋波澹澹”与“苦涩的汗水”对比,得出作者写夏天的原因在于歌颂劳动,歌颂劳动人民。)

②作者为什么赞美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歌颂劳动,赞美辛勤劳动的农民)

(四)师生归纳文章主题:

本文抓住夏天热烈、紧张、急促,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的特点,描绘夏天金黄色的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三的仿句练习。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夏之色为黄的暖,如麦浪,如玉米,象征着丰收的稀奇。冬之色为梦的白,如银霜,如飞雪,昭示着生命之安静。

2、根据自己的感受抓住特征写一段夏景。

3、课下搜集写夏的诗词,整理到摘抄本上。

历代文人写夏季,唐代李绅《悯农二首》,其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就是描写农民夏天劳作情景的。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唐代白居易《观刈麦》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宋代苏轼《鹧鸪天》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代杨万里《小池》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代杨万里《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小童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代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七年级语文上册梁衡《夏》教案 3

【教学目标】

1、认识“夏”字,辨认“夏”字中的笔画于笔画名称。

2、学习用绘画方式描述夏天景色,加深对“夏”字含义的理解。

3、学习认字朗读,激发文字阅读的兴趣。

【教学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绘画工具和材料,美术空心字“夏”每人一张,夏景图一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今天应老师带来一幅美丽的图,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出示夏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上的景物。

二、感受夏季特征,加深“夏”字的印象

1、这些景色一般会在哪个季节出现呢?(夏天)

2、这个就是夏天的“夏”,我们和它交个朋友吧。

出示“夏”字卡片,与幼儿一起数笔画,逐一出示与“夏”字相关的笔划卡片,并一一对应辨认笔画名称。

3、除了刚才我们已经看到的一些景物,夏天还有哪些特别的景物呢?

请幼儿说说自己曾见过的'夏天景物。教师根据幼儿的表述及时出示教具或简笔添画。

三、欣赏儿歌《夏天里》

1、老师把夏天的美景编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教师示范朗诵。

2、出示儿歌《夏天里》,让幼儿找找夏”字。

3、教师配乐朗读。

4、幼儿边看夏景图边念儿歌。

活动延伸:

出示美术空心字“夏”字,让幼儿在画面上填画与夏天相关的景物。

七年级语文上册梁衡《夏》教案 4

教学目标:

知识:用自然的声音表现歌曲,了解音的唱名。

方法:听唱法与视唱法。

情感:通过学习音乐,感受夏天带给人们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

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学会演唱音的唱名。

难点:用唱名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多媒体、音乐课本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范唱一首关于夏天的歌曲《夏天的雷雨》,让学生说说这首歌曲描写的是那个季节的情景。

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老师刚演唱的这首歌曲表现的是哪个季节的情景吗?

生:夏天。

师:说的非常对。同学们,在夏天我们都能做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生:......

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希腊美丽的海边,看看那里的人们在夏天,是如何在海边尽情玩耍的。

(出示希腊海滩的图片,播放希腊民族音乐。让学生感受人们在海滩嬉戏、玩耍的'场面)

师:同学们,你们是不是觉得很美很羡慕呢?有机会也让你们的父母带你们去海边玩儿玩儿。不过,在水边玩可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二、学习歌曲。

1、欣赏歌曲《夏》。

师:同学们,游览了希腊美丽的海滩,接下来再让我们一起在歌声中去感受一下人们在海边戏耍的情景,听完后请同学们说说这首歌曲的情绪如何,速度如何。

(师范唱歌曲,生随乐律动。)

2、生回答问题。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所听到的歌曲叫做《夏》,是一首希腊儿歌,表现了人们在海边嬉戏玩耍的场景和对夏天的喜爱之情。

3、复听音乐,感受歌曲的节奏。

师: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再听一遍歌曲,请跟着老师一起把歌曲中人们的欢乐之情表现出来。

老师带学生随音乐拍节奏:X X︱X X︱X X X X︱X X︱X X︱X X︱X X X X︱X -︱︱

师:同学们,你能模仿老师把刚才的节奏来一遍吗?

生:......

师分两次拍节奏,学生模仿,师评价。

4、出示歌曲节奏,引导学生练习。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模仿的节奏就是这样的。(出示节奏图片)

X X︱X X︱X X X X︱X X︱X X︱X X︱X X X X︱X -︱︱

师:同学们,你们能大胆地把这条节奏念出来吗?

生:......

生用“da”念节奏。

师:同学们,我们在念节奏的时候每次只需要拍一下手掌。

5、在熟悉了节奏的基础上,填上歌词念一念。

师出示带歌词的节奏图片。

师:同学们,这就是刚才我们欣赏的歌曲的歌词,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商量一下,该如何按节奏把这段歌词读出来,并说说哪些地方比较难,然后每组制定一名代表来给大家表演。

生:......

师针对学生读节奏的情况进行评价,对大家普遍读不好的地方挑出来单独训练。多字对位的情况。

6、练习歌曲的唱名。

1)在黑板上写上音的唱名,让学生会以巩固。

板书:d r m f s l si d

师:同学们,还记得老师写的这些字母所代表的含义吗?

生:......

师:好,请同学们一起来唱一唱。

(师弹奏,生演唱)

2)出示歌曲的唱名,引导学生演唱。

师:同学们,请看,老师把刚才咱们练习过的节奏换成了现在的唱名,你能试着唱一唱吗?

(老师弹奏,学生演唱,对“d f”和“s d”进行分解练习。)

7、学唱歌曲。

1)老师范唱。

师:同学们,刚才咱们一起学习了希腊儿歌《夏》的节奏和歌词,我想你们已经迫不及待想欣赏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是吗?接下来,由老师给你们弹唱一下这首歌曲好不好?老师在演唱的时候请同学们边认真听边用你们最喜欢的方式给我伴奏,可以拍手、拍肩膀,也可以拍腿,都可以。

(学生边听边律动,从整体上感受歌曲。)

2)老师伴奏,学生演唱。

师:同学们,请你们来演唱一下这首歌曲好吗?

3)针对学生演唱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

4)老师再次范唱,学生张口默唱。

师:接下来,老师再演唱一遍歌曲,请同学们张口默唱,尤其要注意听清刚才唱错的地方。

5)完整演唱歌曲。

6)变换形式演唱。(分组唱、接龙唱等等。)

三、课堂拓展。

师:同学们,接下来,请你们和老师一起编几个动作演一演这首歌的内容。

老师带领同学们编动作并表演。

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在歌声中感受了夏天的快乐,希望你们在这个夏天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七年级语文上册梁衡《夏》教案 5

教学目标:

1.通过感知特定场面所展示的景物特征来感受夏天的特点。

2.学习课文优美、生动的语言。

3.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2.体会作者对于夏天的独特感受。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启发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过朱自清先生笔下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春天,领略过老舍先生笔下温晴的济南的冬天,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梁衡的《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作者笔下的夏有何特点?

生机、活力、金色、紧张、热烈、急促等

三、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一)、课文选取了哪几个特定场面来表现夏天的特点,请为每个场面拟小标题,以“……图”的形式。

板书:草木蓬勃图、太阳烘烤图、麦浪翻滚图、

热风浮动图、农作物勃发图、农民劳作图

(二)、请小组合作,选择一到两幅你喜爱的场面,读一读,赏一赏

提示:赏一赏可以从词语、修辞、色彩、多感官、动静、正侧、虚实等方面进行

小组讨论

1.草木蓬勃图

动词:泛泡、冒气、沸腾、长成、凝成、不见、换来、潜

(春景色彩:淡淡绿烟——黛色长墙(春到夏,树荫渐浓,颜色渐深)

与夏景)修辞:比喻,准确生动地表现出从春天到夏天的变化过程

个人读女生读男生读

齐读:读出春天的柔嫩,夏天的蓬勃浓郁,读出变化的过程

这个变化的过程体现了夏天的什么特点?(生命的勃发、磅礴的`生命力)

2.太阳烘烤图

烘烤:温度高、火红、金黄

3.麦浪翻滚图

翻滚、扑打;比喻,表现出汽车在翻滚的麦浪中忽隐忽现的优美动人的画面

4.热风浮动图

动词:浮动、飘过、吹送;颜色:金色;香:麦子的香味

色、形、味

2、3、4连起来读小组读齐读

以上几幅图展现了夏天什么特点?(生命的力度)

板书:生命

5.农民劳作图

这一段抓住了什么特点来写:紧张、急促

多用短句,读起来节奏快,表现夏天的急促

反复,读起来有节奏,表现紧张、急促

动词:挥、弯、流,表现农民劳作的辛苦

思考:为什么要“快割,快割,快打,快打”?

因为起风了,乌云要来了,天要下雨了,表现出农民的心理:紧张、担心农作物

创读(体会农忙的紧张感):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乌云来了),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要下雨了),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提问:农民们如此忙碌,他们的内心是怎样的呢?

明确:内心是喜悦的。

追问:为什么喜悦?

明确:因为挥镰是在丰收,追肥、浇水是在迎接新的收获,是为了创造美好生活而忙碌,所以是喜悦的。农民作为生命个体,在播种新的生命,创造新的生命。

板书:创造

6.农作物勃发图

棉苗、高粱、玉米、瓜秧

拟人的修辞手法:挑、举、匍匐(热烈生长,表现热烈的特点)

换读:如果把这三个动词换一换,有何不同?

那长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背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生长着的瓜秧。

在换读中体会到农作物所表现出的精气神。

这幅图体现夏天什么特点?(旺盛的活力)为什么?(挑、举、匍匐都是力争向上、向前的动作,表现出生命的活力)

板书:活力

写一写:“挑、举、匍匐”表现出植物怎样的情态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

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似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更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同学们交流。

补白读: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如同举着旗帜高高飘扬;

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似乎在田野里放情歌唱;

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更像日夜兼程的士兵,只朝着明亮前行。

7.作者以他对夏天的独特感受写了这些特定场面,他想要表达什么情感?

明确:赞美夏天

作者为什么要赞美夏天?

补句: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因为这是一个生命勃发的夏季,这是一个活力充沛的夏季,这是一个创造美好新生活的夏季。

四、板书设计

草木蓬勃图生命

太阳烘烤图

麦浪翻滚图

热风浮动图

农作物勃发图活力

农民劳作图创造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