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人教版语文《奇妙的克隆》课文及教案(3篇)

为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教案,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备课中的目标确定是一种知识的预设。这次为您整理了八年级人教版语文《奇妙的克隆》课文及教案(3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奇妙的克隆 篇1

精品源自教学论文     ●教材分析

《奇妙的克隆》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高新科技”篇中的的一篇自由读写课文。本单元中几篇课文集中介绍了航天、克隆、基因等高新科技的基本知识。旨在通过本单元的选读,让学生获得许多新的知识,了解许多新的未知领域。培养学生为人类不断探索自然奥秘取得的新的成果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激情和决心。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勾画圈点、生疑发问读书法和运用字典、词典和网络图书资料的良好习惯。

●教学设想

由于这是一篇高新科技说明文,如果采用一般的讲授法,学生很难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所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是本课学习成功的关键。因此,在本课阅读学习中,拟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参与教学。课前设置预习题,布置学生通过运用字典、词典和网络图书资料自学生字新词,了解作者相关情况和文中出现的一些科学术语。课中组织学生自学、分组合作讨论并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参与教学,活跃气氛,激发兴趣,突破重难点。课后布置想象作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不断探索自然奥秘的激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词语,掌握“囊、克隆、胚胎、蟾蜍、鳞片、脊椎、两栖”等词的读音、字形、词义;理解“繁衍、相安无事”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

过程与方法

1.整体感知文意,根据阅读要求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逐步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理解这样安排的好处。

3.理解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全面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统一。

●教学重点

1.了解有关克隆的知识和克隆研究的动态。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理清“克隆鲫鱼出世前后”的说明顺序,理解这样安排的原因。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设计思考题指导学生自读。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多媒体课件解决阅读中的疑难问题。最后设置自由问答环节,给喜欢钻研的同学一个空间,由兴趣引领他们在科学的道路上前行。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投影仪、多媒体电脑

布置预习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了解作者

我国四大名着之一《西游记》想必大家一定是喜欢看吧,其中孙悟空一遇危急情况会从身上拔根猴毛吹口气就会变出许多小猴来帮忙的情节,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在《西游记》中那是神话描写,是对敢于反抗封建统治、敢于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英雄形象的设想,但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本领已经为我们人类所掌握,已经让神话变成现实,那就是“奇妙的克隆”技术。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我国着名的遗传学家谈家桢一同走进“奇妙的克隆”世界。(课件打出课题:《奇妙的克隆》  谈家桢)

首先,老师和大家一起共同了解一下作者的情况。(课件打出:

鼓励课前搜集的同学作补充。)

学习课文之前,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本文的学习目标。(课件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由学生喜闻乐见的神话入手,引出学生生疏的高新科技知识,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学习课文前,了解作者和学习目标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为下面学习做好准备。

检查预习,巩固生字

课前要求大家预习课文,解决生字新词,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效果。(①课件打出:

点名每组一位同学板演,下面同学齐默写。②打出答案,学生同位互改。③简单评议。)

【设计意图】: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是顺利进行课程教学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法。

再听课文,理解内容

1、课前大家已经认真预习了课文,现在我们再听一遍课文朗读,要求大家:边听边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以下问题。

(课件打出提示问题,播放音频朗读)

2、学生边听边画,听完后同组交流讨论,并分组分别推荐一位同学到黑板上展示讨论结果。

(下面同学自由读课文,思考讨论:四 、拓展探究题)

3、老师也针对以上问题,认真读了课文,归纳出了答案,供大家参考:(课件顺序打出:

①科学术语

②克隆的最初含义和今天的含义

③克隆技术造福人类的《奇妙的克隆》教案设计精品源自教学论文意义

④克隆的例子和顺序(全文四部分顺序、克隆事例的顺序、安排顺序的作用)

⑤说明方法和相关例句

对照课件,师生共同评议学生展示结果。

【设计意图】:音频朗读插入优美的旋律,把枯燥乏味的科技说明文变成生动优美的文学欣赏;小组合作讨论,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图文并茂的课件,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学会归纳整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探究,升华目标

1、用简单流程图画出克隆羊“多莉”的创造过程。

2、既然克隆技术对人类有那么多的积极意义,为什么作者还说“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呢?请你根据相关资料,分析利弊,发表你的观点。

3、以《假如有一天,我被克隆了》为题,写一篇不低于400字的想象作文。

当堂展示“拓展探究”1、2题,3题留作课后完成

【设计意图】:新课程理念提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语文学习则要培养“听、说、读、写”,在课堂的最后环节设置画流程图、讨论利弊和写想象作文,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整理能力、探究精神和说、写的能力,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学生的创新能力,他们的想象是完全可以通过课堂得到激发的。

总结全文:科技学习是无止境的,自然奥秘是无穷尽的,只要我们有勇于探索的精神,未来世界定会因为我们而更加精彩。

布置作业

1.课后阅读有关克隆的文章或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

2.继续完成《假如有一天,我被克隆了》为题的想象作文,谈谈你对克隆的看法,可以编述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500字左右。

【设计意图】:课后复习是对课堂学习的补充和巩固,而在这知识信息爆炸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课外阅读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丰富拓宽学生知识面,是时代对新时期学生提出的要求,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再创作能力。

教学反思

预习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但有助于学生在课前解决字词等基础知识,为课堂学习扫清障碍,而且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变得生动趣味,使深奥难懂的高新科技知识变得浅易明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学习的主人是学生,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也只有这样才是新时代需要课堂教学,才能培养出新时代需要的、合格的人才。

【设计意图】:反思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自我教学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并能冲破经验的束缚,不断对教学诊断、纠错、创新。能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教师自我成长的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

《奇妙的克隆》人教八上 篇2

一、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

2、理解说明的思路,掌握说明的方法。

3、培养学生探求科学的兴趣和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继续对说明方法进行学习和巩固,理清作者思路并体会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假如你是足球迷,你肯定希望世上再多一个罗纳尔多;假如你是音乐爱好者,你当然愿意再拥有一个贝多芬;再有一个爱迪生、爱因斯坦也是许多人所梦想的。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换句话,以上的梦想都只能是空想,没有实现的可能。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奇妙的克隆”。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请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并出示“课堂导问”,供小组讨论。

2、课堂导问:

a.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b.“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c.第二小节写了许多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

d.“多利”的诞生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e.克隆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与弊处?

(教师巡视课堂,参与各小组讨论,一方面掌握讨论情况,一方面进行疑点点拔。学生小组讨论后发言总结,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

明确:

A.课文使用四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

B.理解“克隆”的关键是: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

C.作者没有用时间顺序来介绍“克隆”实验,而是用两条线索来组织材料:一条是以中外科学实验为线索,这样写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一条是以实验对象即由鱼类、两栖类到哺乳类为线索来安排材料,这样写便于认清克隆技术发展的脉络。

D、“多利”的诞生标志着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而且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

E、课文从三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并没有沉浸在盲目的乐观当中,而在结尾处提出了关于“克隆”牵涉到道德伦理问题的冷峻思考。

第二课时

一、师生探究

在学生掌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前提下组织学生进行有关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课文内容拓展深入方面的学习。

(过渡)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科”为其“科学性”,重在内容;“普”为其“普及性”,重在语言。二者完美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说明了深奥尖端的生物技术。

1、研读第一小节“克隆是什么” 出示问题组:

a.用一句话告诉大家“克隆”是什么。

b.如果课文一开始就告诉大家克隆是无性繁殖,名称来源于希腊文,效果好吗?

c.举孙悟空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探究小结:科普短文重在“普”,作者从常见且容易理解的生物现象写起,将高深的科学技术说得生动形象,明白晓畅。接着又从词源追溯“克隆”原意,进一步弄明白了克隆含义。用《西游记》中妇孺皆知的故事,更将科学技术写得富有趣味。

方法辨析:这一小节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通过上面小结,学生可以得出相应结果,教师再作归纳。

二、合作探究

a.第二小节与第三小节有何关系?

b.请找出这两小节中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找出使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并明确)

提示:第二小节为第三小节写“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提供了科学基础,做好了行文的铺垫,并且按由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鱼类、两栖类、哺乳类)的说明顺序。

三、拓展延伸

分组讨论:克隆人是福音,还是恶兆?

教师可以提供网上、报上的各种言论帮助学生思考,同时也应紧紧抓住课文结尾引用的著名分子生物学家J•D•沃森的话,对学生的辩论进行点拨。

四、学生小结

请各小组学生针对本文的学习,以“我学到了……”进行小结。教师注意根据学生回答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不仅从知识上考虑,还从方法上、思想情感上考虑。

五、延伸作业

将课堂小结“我学到了……”写成书面文字;从网上、报上、书籍中查询科学前沿的新兴技术。

奇妙的克隆 篇3

17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培养探求科学的兴趣和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

【学习重难点】

进一步巩固说明方法知识,利用收集的有关克隆资料展开辩论,培养探求科学的精神和口语交际能力。 【学习流程】 预习导学1、资料积累:(1〖〗)收集有关克隆的资料,做好参加“克隆利弊”为话题的辩论赛的准备。(2)举出我们身边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各三种:                                                      2、阅读课文,完成填空。

说明对象

说明顺序

实验对象

研究成果

时间

说明方法

鱼类

多利羊

学习研讨3、重点研讨最后一段中“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以及人类心灵,如克隆人的问题。”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4、准备辩论(1)辩题:克隆技术的应用必将造福人类(正方);克隆技术的应用必将殃及人类(反方)

(2)根据老师的分组要求收集整理有关克隆资料,准备辩论。

(3)了解辩论的要求:

①语言清晰、流畅,声音洪亮;

②观点鲜明,论据充足;

③小组选派3名主辩手,其他成员做好协助准备。驳斥对方观点时既要有“理”,又要有“礼”。

5、质疑问难: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难要与同学们共同探讨的,请把它写下来。

拓展学习

6、拓展阅读: 扔掉可惜 齐藤肇(日本)

我的左手因事故彻底毁掉了。本来早已死心塌地就这么着终此一生了,可是有一次身边传来了喜讯。据云:有个医治伤残的最新式医院,可以将身体失掉的某一部分修复如初。于是我便决定试一下。

医院是座洁白而干净的大厦。院长是个有点神经质、面部苍白而消瘦的男子。 “只要把左手进行移植手术,就能修复得完好如初!不过,这要花费好大一笔费用呢!” “花多少钱都无所谓!拜托了……可是从哪儿弄到这一只手呢?是假肢,还是什么?” “别担心!当然是用您自已的手了!‘克隆’这玩意儿您知道吗?” 所谓的“克隆”,是通过细胞增殖手段制造“复制人”的技术。在人的基因中因为含有制造人类的信息,所以如将其培养,理论上,是可以制造出同一个人来的…… “咦?这医院就是制造克隆人的?那就是说,从我这只手的切除部位可以重新长出一只新手出来!对吧?!” “不对。那是不可能的。培养的细胞,需要特殊的条件,并不是把您整个身体都浸到那种培养液中去。” “那,该怎么做呢?” “使用克隆技术,重新制造左手,然后把它进行移植。反正是自己的肉体,所以移植大多是成功的。” 院长用手术刀采了我身上的细胞。他一边往一只箱子上贴标签,一边说:“好了!制成左手尚需3个月时间。到时候会通知您的,那时请求您再来。” 3个月后,手术进行得很顺利,终于成功了。虽然是只多少有点显得白嫩的手,但手的活动自如同前。 “院长,太谢谢你了。不愧是高超的技术啊!” 可是院长却一脸的心事重重的样子。 “怎么,有什么问题吗?也许今后会有什么副作用?” “不,不是因为这个。” “这不是蛮好吗?这不,左手已经完好如初了嘛!” “不过,这技术的费用过于巨大呀!照这样下去,不是谁都能负担得起的呀!” “哈,原来是为了这个呀:不过,过不了多久,费用会逐渐降低的,不是吗?” “是啊,要是能减少浪费的话嘛,多少还总算是……” 院长那苍白的脸上,眉宇之间皱起一个川字。院长的这番话,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便刨根问底地询问院长。于是院长终于泄露了秘密。 “是这么回事儿,根据现在的技术是不可能只培养出您的左手的,想尽了办法还是培养出了一个整个儿的您。” “那其余部分呢?” “全扔掉了,真可惜!要是把您作了销毁处理就省事多了!“ ★ 思考回答:为什么说“要是把您作了销毁处理就省事多了!”?销毁处理了“我”真的会更省事么?

7、小练笔:“假如我被克隆”。倘若将来真有那么一天,你被克隆了!请尽量发挥你的想象,描绘你被克隆的历程以及被克隆后的生活,并以此为话题,说说你的感受。 一课一得

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把它记录下来与同学交流。

17  奇妙的克隆

1、(2)地瓜藤、葡萄藤、柳树……蚯蚓、水蛭、壁虎等

2、

说明对象

说明顺序

实验对象

研究成果

时间

说明方法

克隆含义——克隆实验和发展(按生物进化,由低到高)——克隆造福人类

鱼类

鲫鱼

1979

下定义

作诠释

举例子

列数字

打比方

鲤鲫鱼

两栖类

爪蟾蜍

1962

黑斑蛙

1978

哺乳类

多利羊

1996

3、可引导学生从下面几方面理解:(1)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造福人类,也可殃及人类,而且科学造福人尖和殃及人类的程度在同步增长,如核的发现和利用。(2)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从自然界逼近了人类本身,越来越深刻地角及人类的伦理、自选和法律以及人类心灵,如克隆人问题。 4、略 5、能从“对真实自我的否定”这个角度展开论述即可。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