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教案最新8篇

想要学好语文,首先是要掌握语文知识点,为了同学们更好的掌握八年级语文课程内容,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初二语文教案最新8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初二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1)在音乐辅助下,展开想象,通过听读、美读,感知诗歌的画面美和诗歌人物的形象美。

(2)学习诗歌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学会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个性化赏读,把握诗歌的抒情意境美。

2、情感目标:理解诗人在种种意向之中所蕴涵的情感,培养自己高尚的审美情趣。

3、过程方法:听读感知——赏读品悟——合作探究——比较拓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听读美读,展开想象,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知诗歌的画面美和人物的形象美。

2、难点:学习诗歌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通过个性化赏读,把握诗歌的抒情意境美。

三、教学方法:

1、美读法

2、讨论法

3、质疑法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

五、教学时数

1课时

六、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创设情境,营造美的氛围,导入新课:

师导入:同学们,盛夏时节,江南水乡最美的景色是什么?是啊,江南水乡盛夏,碧清如镜的湖面,青绿的莲蓬立于婷婷玉立的荷花和青绿如盖的荷叶间,接天莲碧,幽香阵阵。此时,采莲就是件乐事,挎个竹篮,踏上小船,一头扎进绿、白、粉、红交织成的斑斓世界,一边采莲,一边赏花,该是多么诗情画意!忽然飘来一叶莲舟,传来悦耳的歌声,那是谁?(采莲女)同学们想领略这美丽的江南水乡意境吗?让我们走进朱湘的诗歌《采莲曲》中,去尽情地体验和感受其中的美妙吧!

(二)听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的画面美:

1、多媒体播放配乐诗歌朗诵,学生静静聆听,默默感受,走入诗歌的画面。

2、教师提问:听着动情的朗读录音,你听出了美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哪些画面?听到了什么声音?嗅到了什么味道?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看到了:美丽的农家采莲少女划着一叶轻舟,在溪水中采莲;莲叶碧绿田田,荷花鲜红妖娆,微波荡漾,杨柳摇摆,蜂蝶飞舞……;听到了浆声应答着歌声,风声和着浪声;嗅到了花香和衣香;感受到采莲女在时时思念着自己的心上人)

3、师引导:是啊,这首诗歌的画面不仅有色、有声,而且有味、有情,它就像一幅精致优美的水彩画,一支典雅悠扬的古典乐曲,让我们共同朗读诗歌,去具体品读这闪光欲滴的奇丽世界!

(在古典音乐背景中,学生分小节美读诗歌。)

(三)美读诗歌,赏析诗歌中人物的形象美:

1、师导入:通过刚才你的朗读,你读出了美吗?在这幅迷人的水彩画上,有景有人,你认为谁最美?(采莲女)

2、师提问:是啊,诗歌描绘了采莲少女,她的美无处不在,你感受到了吗?请你说说她美在何处,让我们共同分享她的美。

(明确:美在外貌:荷花般妖娆;

美在劳动的情态:轻盈、欢快

美在采莲的歌声:婉转悠扬

美在采莲过程的情感:羞涩、甜蜜、喜悦

美在……)

3、师引导学生边朗读,边赏析,尝试着说说心中采莲女的形象,感受诗歌人物的形象美。

(四)赏读诗歌,领会诗歌的抒情意境美

1、师质疑:读完这首诗,为什么我们眼中的采莲少女如此纯美,你明白是什么原因吗?作者主要通过什么艺术手法把人物形象完美精致地呈现出来?

(明确: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以画面迷人的景色来衬托采莲少女的形象美,体现了诗歌的意境美)

2、教师引导学生赏读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师先进行示范赏读:(多媒体展示)

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美读-把握诗歌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以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积累去充实画面的内容,品读自己心目中的诗歌意境。

3、请学生选择自己欣赏的画面进行美读,个性赏析,相互交流,品读采莲女那欢快甜蜜而又羞涩的感情,感知诗歌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4、师提问:这首诗歌把纯美的采莲少女与优美的景色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奇丽的境界,这种景象仿佛只在天上才有,那么作者在诗歌中描绘这样的景象目的是什么呢?

(明确:寄托了作者对宁静、详和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刚才的赏读,我们领会到了诗歌的美吗?让我们在典雅的音乐声中,选择你喜欢的诗节带着情感去朗读,随着采莲女的小舟飘摇到天上人间交融的绮丽世界。

(五)迁移拓展,合作探究,比较阅读,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采莲文化:

1、师引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采莲是江南常见的农事民俗活动,自古以来,采莲的诗作就非常多。现在让我们来欣赏另一首唐代王昌龄的《采莲曲》,同样是描绘采莲女的美丽和劳动场景,但是它与朱湘的《采莲曲》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异同?

(多媒体在音乐声中出示王昌龄的《采莲曲》)

请学生进行比较阅读的赏析,探究体会两首诗歌的写作方法的异同点。

2、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采莲诗文?请读出来让我们共同分享描写采莲的美丽文字,共同领略采莲文化的无穷魅力!(学生交流朗读)

(六)布置回家作业:

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改写《采莲曲》,领会不同文学样式的艺术魅力。

初二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2、对文中"鹤鹰之战"开始时鹤群的惊慌的理解。。

3、理解作者赞颂鹤的群体精神。

教学重点:目标1、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步骤:

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

1、按学号说近来的见闻。

2、抽一学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备学生)如果学生讲得不好,教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教师也要给予指点。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3分)

可以播放歌曲《丹顶鹤的故事》或者一段介绍鹤的生物短片,使学生初步感受鹤的形象,以导入新课。

三、介绍学习重点,交代学习方法,使学生学有方向。(也可渗透在教学过程当中)

四、指导学生学习全文。

(备学生)指导时,可分步进行,步步推进,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时,讲解不宜过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主动投入,积极思考。教师作适当点拨即可。

(一)初步了解文章内容。(目标1)

1.快速阅读全文,感受文章要点。

要求: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如果有不理解的问题可以在书上标志出来,也可以写出来。

2.排除阅读障碍,把不理解、不熟悉的字词句标出来,必要时查查工具书。

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伫()立绮()丽湮()没剽悍()盘旋()

②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

伫立:长时间的站立。

绮丽:鲜艳美丽。

轻盈:形容女子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剽悍:敏捷而勇猛。

寡不敌众:人数少的抵挡不住多的。本文形容一只鹰抵挡不住众多鹤的攻击。

无济于事:济,帮助。对事情没有帮助,指解决不了问题。

盘旋:环绕着飞或走。本文指鹤群环绕着飞。

(二)仔细阅读文章,思考以下问题。

1.这篇文章是用第几人称写的?

2.复述文章主要内容。

3.梳理文章写作思路,划分结构层次。

提示:

这篇文章是运用第一人称来写的。"我"是鹤群翔空全过程的目击者,又是文中情感抒发者。运用第一人称,可以使"我"的所见和"我"的所感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没有半点雕琢的痕迹。作者从南侧群山上空浮现一排小斑点写起,一直写到鹤群向北飞去为止,叙述了自己观察到的鹤群翔空的全过程。其中鹤鹰之战是重点,战前,战斗,战后,是三个大层次。战前又有两个小的层次,前一层写"一"字形模队的飞翔貌,后一层写变换方向。战后,也分两层,一层是护送,一层是远飞。

(三)深人阅读,完成以下阅读任务。

1.找出文章表现鹤群飞翔于空中的细节。

2.找出文章表现鹤群搏击苍鹰的细节。

3.找出表现鹤群救护同伴的细节。

初二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中内含丰富的哲理。

2、理解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借助丰富的想像,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笔下的海浪和雨的形象。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炽热(chi4)祷词(dao3)执拗(niu4)俊俏(qiao4)

衷情(zhong1)馈赠(kui4)憔悴(cui4)真谛(di4)

夫穹(qiong2)璀璨(cui3can4)镶嵌(xiang1qian4)

翱翔(ao2)丧吁短叹(xu1)千山万壑(he4)

2、解释下列词语。

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馈赠:赠送(礼品)。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酷肖:酷似。

海誓山盟: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长吁短叹: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纹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

二、导入

诗人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在他笔下,浪和雨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时,它们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人以启迪。

作者简介:

纪·哈·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选自《泪与笑》。《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两首。

三、朗读课文

要求读出感情和节奏,初步体会两首诗表现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浪之歌》。

1、朗读课文,学生在散文诗旁用旁批的形式写下自己的短评。

如《浪之歌》开头写浪花对海岸的深情,浪花的性格是活泼的,她像一个纯情的姑娘日日夜夜嬉戏在海岸身边……

学生讨论、交流。

2、学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加以评析。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3、理解海浪的形象。

明确: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

(二)学习《雨之歌》。

1、朗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加以评析。

学生交流自己的见解。

2、理解文章丰富的内蕴。

明确:风情雨态是难以描摹的,更何况所写的并非是在特定情景中的某一场雨。作者在短短的篇幅中描绘了种种的雨:轻轻洒下的,如金线泻地,珍珠抛落;伴同雷电而来的,瓢泼而下,疗救饥渴的大地;叮咚作响的,轻叩着人们的心扉。

作者借助丰富的想像,艺术地描绘了“雨”的生活,借写雨来赞颂人类七情之中最美好的感情——爱,并借以袒露诗人自我仁爱博大的襟怀,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作者是在写雨的精魂,精魂离不了形体,从形体描摹入手,从与各种各样外物的关系中展开,不求工巧,而求离形得魂,从一枝一叶中让人想见全貌。如第四节写雨在云彩和田野间传信,天低云暗,雨丝绵绵,似乎把云彩与田野连结起来了,雨霁风止,云淡了,龟裂的土地平复了,确实如“这位干渴难耐,我去解除;那位相思成病,我去医治。”“雨”是旷达的,对于自己的放逐,虽然有过泪,但它明白。“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对“死”的淡然态度,把“死亡”看成是必然到来的结局,因此甘于牺牲自己,造福万物。

五、口头仿写训练

朗读《浪之歌》第五节“曾有多少次,当美人鱼从海底钻出海面,坐在礁石上欣赏星空时,我围绕她们跳过舞;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曾有多少次,我与礁石同席对饮,它竟纹丝不动,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面无笑容。……”

要求运用“曾有多少次,当……时,我……;曾有多少次,当……时,我……;曾有多少次,我……”句式来说一段话。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说话要有一个中心,前后句连贯,衔接自然。

六、拓展阅读

教师向学生推荐纪伯伦《组歌》中其他三首:《美之歌》《幸福之歌》《花之歌》,要求学生用旁批的形式写下自己的短评,并摘抄散文诗中的佳句。以下是《花之歌》原文: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去,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比的独眼向我凝视。

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会。

七、小结

纪伯伦《组歌》与一般哲理诗一样,也采用拟人化手法,但又与一般哲理诗不同,它不以得出某种哲理为目标,而是最终形成一个有丰富感性内容的,难以被抽象为简单道理的形象。在《浪之歌》里,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是世间种种美好事物的守护者。在《雨之歌》里,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

八、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初二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筛选主要信息,整体把握文意;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局部说明顺序,学习作者说明的技巧。

一、导语设计

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五篇说明文,它们都属于事物说明文。这个单元我们开始学习说明文的另一种类型,即事理说明文。今天我们学习《大自然的语言》。

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语)。我们人类通过语言输出信息,获取信息,服务于学习、工作、生活,人类社会才得以生存和发展。同时,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能没有一个信息来源“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也有“语言”吗?它告诉我们人类什么?有什么意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大自然的语言”的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

多媒体显示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

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诗如画,各具风韵,这就是物候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先生。(板书文题、作者)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多媒体显示一年四季从春到夏到秋到冬的风景。声屏显示课文朗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

多媒体显示:

(1)辨别字形,读准字音。

衰草连天(shuāi)/蓑衣(suō)连翘(qiáo)/阻挠(náo)纬度(wěi)/忌讳(huì)

销声匿迹(xiāo)/悄然无声(qiǎo)候鸟(hòu)/诸侯(hóu)难测(cè)/侧面(cè)

(2)掌握下列词语,并用词造句。

销声匿迹:原指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衰草连天:遍地是衰草。

风雪载途:风雪满路。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草长莺飞:绿草茂盛,莺儿啼飞,指春天的美好景象。

3.学生读课文两遍,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多媒体显示阅读要求如下: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侯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侯学有什么意义?

学生分头筛选信息,然后用课文中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请最先完成的同学举手示意,教师为学生计时。历时最短的十位同学决出之后,教师按照先后次序要求学生展示阅读成果,最后选出历时最短,成果最好的同学,授予他“阅读小标兵”的称号。

学生明确: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学生阅读有困难的大概是第(4)题。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是为了……”“此外还有……”“对于………”“还可以……”“也可以……”“为了……”。这些标志性词语对信息的筛选、概括很有参考价值。

三、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选两位同学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并板示,其余同学评价。

明确: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本文的说明顺序。

如有不同见解,其余同学可自由质疑或说出自己的理解。

明确: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总结发言:通常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文章四部分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对此作具体阐释,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

1.学生齐读6~10段

2.提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五、布置作业

1.收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2.阅读下文,回答文后的问题。(教师以文字资料的形式提供给学生阅读)

初二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的性格,并从原文中找出相对应的例子。学习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2、分析老头子人物的传奇色彩,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

3、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

4、阅读自读课文孙梨的文章《吴召儿》,并比较异同,进一步体会孙梨文章的风格。

教学过程:

一、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情节、环境

二、复述《芦花荡》和《吴召儿》两篇文章的大概内容。

思考并讨论:

1、老头子和吴召儿两人性格的异同?并找出相应的例子。

相同点:豪爽、干练、乐观、自信、勇敢、机智、爱憎分明、有抗日热情、责任感强。

不同点是:老头子过于自尊和自信。

2、人物性格探究:怎样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过于”二字?从文中找出相应句子,并体会这一句话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老头子对苇塘里负责的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老头子在淀里撑着船那种悠闲自得的心情;送两个小女孩进苇塘,以为万无一失;大女孩受了伤,他觉得这一次任务没有完成,觉得丢了脸,发狠要为大女孩讨回血债,这些都是他始终非常自信、自尊的表现。“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点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这句话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全文情节,老英雄的全部功过,都是由这一点生发出来的。

三、塑造人物的方法

塑造人物的方法小说的人物是虚构的,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不同原型的某些特征加以综合熔铸而成的。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也可以通过其他人物的反应和态度进行侧面描写等等。小说不仅勾勒人物的轮廓,刻画其性格的一个或几个侧面,还要在情节的发展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发展和变化。

1、肖像描写:

“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老头子浑身没有什么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写老头子年纪虽老,但老当益壮,注重描写他的眼睛,突出他的干练、精明。

2、语言描写

“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什么事也没有,安心睡一觉吧”;“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不怕,他打不着我们!”

3、动作描写:

P15“老头子的身体往上蹿了一蹿,他用手扒着船尾,跟着浮了几步,才又拼命地往前推了一把。”表现他对这意外的发生感到很惊讶。

P17“一个干瘦的老头,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表现老头子的镇定。

动作描写集中在那一场英雄的行为上,他捉弄鬼子,诱鬼子上钩,举起篙狠狠敲打鬼子的脑袋,叫鬼子头破血流。

4、心理描写:

P16表现老头子把大菱的责任归咎于自己。

以上描写都是正面描写,另外还有侧面描写:

如“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又如写二菱对老头子的怀疑,不信任,侧面写老人的英雄行为。还有写敌人封锁的严密,也是从侧面写老头子的干练、精明。

四、领会景物描写的妙处:

景物描写一定要切合环境和人物的心境,切记游离的写景,《芦花荡》的景物描写,处处与战争环境和人物的心境相谐,不仅渲染了故事的气氛,也给作品增添了一种战斗的诗情画意,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提高作品的感染力。

讨论:请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它的含义。

1、“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这段文字传达出怎样的环境?

环境很黑暗气氛有些紧张。“呆望、阴森黑暗”这些词可表现。“呆望”一词还可以看出敌人的束手无策。

芦花荡的夜色非常优美,非常安宁,淀水晶莹透澈,星星闪烁不定,从“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这一句可以看出来。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这一句可以思考两个问题:为什么要写芦苇长得高?怎样形容芦苇长得高?这样揣摩可以明白什么时候需要作景物描写,怎样写景。

孙犁在他的小说《荷花淀》中的一段描写,我想,与这一句所传达的语言信息是一样的。“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狠狠地往上钻”,把白洋淀里的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充满了意志和力量,芦苇和荷花是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意志和斗争的力量的象征吧。

2、“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表现老头子的身轻如燕,可用一种轻快、潇洒的语调来读。

3、“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天空的明净,用环境的宁静、优美来为下文所发生的不平常的事情作铺垫。

4、“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

“用飒飒的风响”来形容老头子此时的心情,月亮也落下去了,老头子心情十分沮丧。

5、“她们在家乡的道路上行军,眼望着天边的北斗。她们看着初夏的小麦黄梢,看着中秋的高梁晒米。雁在她们的头顶往南飞去,不久又向北飞去,她们长大成人了”

把女孩子的逐渐成长描述得多么富有生活韵味,庄稼的自然成熟,雁群的南飞北回,暗喻着时光的流逝。“天边的北斗“也是一种暗喻,暗喻她们在党的光辉的指引下,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6、“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咽气。”

因为天气闷热,所以鬼子要出来洗澡,为下面情节作铺垫。

7、“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通过静来反衬下面的情景,引出下文的情节。以静来写动。

8、“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老头正狠狠地敲打着鬼子,内心萌发着轻松、痛快的感受,鲜嫩的芦花也显得格外美丽。

《芦花荡》写的是残酷的战争环境里的人和事件,但决没有那种凄惨的描绘,就连那个女孩子受伤后的几声,也被轻轻一笔带过,作品要高昂浓重地传达出来的,是一种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情绪,即使在残酷的战争背景下,作者仍然以沉静从容的姿态抒写白洋淀的美丽风光,细心地镌刻白洋淀人民心灵的塑像。

五、结合自读课文《吴召儿》进行写作手法的比较,并拓展孙梨的另一篇文章《荷花淀》,进行对比阅读,谈谈孙梨文章的风格。

孙犁文章风格:

孙犁和其他作家(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在文学界上被成为“荷花淀派”

1、选材上,以小见大,选取小人物来写,寓伟大于平凡之中。

如老头子,没有姓名,他代表了千千万万个与他一样的普通抗日英雄,像他这样的英雄很多,吴召儿也是乡村的一个姑娘而已。《荷花淀》里的水生嫂也是抗日游击队的一个大嫂而已,并没有写一些伟大的人物。

2、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体现了时代的精神。

老头子和吴召儿都不顾个人安危,是什么促使他们这样做?是一种民族的爱国精神,实现了个人与时代的完美结合。

3、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充满诗情画意,富有抒情味,烘托了人物形象。

4、简洁朴素的人物对话,展示了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语言清新、淳朴,如《荷花淀》里的几个大嫂的对话,很简洁,但很符合人物当时的心情。

5、文中充满乐观的精神。

如老头子的自信、勇敢,智斗鬼子的胜利;如吴召儿“无论走到哪里,都不用担心吃的”等也体现了她乐观的精神。

初二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爱桥的原因。

2、品味文章优美而富有韵味的语言。

3、学会从某一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桥梁专家茅以升笔下的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在画家眼里,桥的魅力在哪里?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画家吴冠中去感受“桥之美”。(板书课题,“美”字写大,突出一下)

二、作者简介

吴冠中教授,是当代著名的画家,最早画的作品多以江南水乡为题材,画面充满诗意,他特别重视点、线、面的结合与搭配。在中国乃至世界画坛都具有极大的影响,他也是出色的美术教育家、散文家。

三、整体感知

1、吴冠中先生在文中说“美术工作者大都喜欢桥,”他自己对桥当然也是情有独钟,他对桥的喜爱是否有其独特的视角呢?请同学们找出作者的眼中桥之美在何处?

明确:“桥的美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2、本文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桥之美?

学生回答,老师明确。

明确:作者列举了乌镇苇丛中的石桥;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水天间的长桥——颐和园的仿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形式独特的广西、云南、贵州山区的风雨桥;以及《清明上河图》中的桥、人造索桥,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

小结:作者就是借助对这些桥的具体说明详尽的阐述了他所认为的桥之美,即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四、研读与赏析

重点研读第④小节。让学生学习观赏四幅桥之画面,理解桥要与周围环境既对照又和谐才能构成美景。

芦苇石桥:密密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单鲜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感觉舒畅。

细柳拂桥:柳枝的动、细弱、年年发芽和石块的静、厚重坚硬、历久不变形成对比。令人销魂。

长桥卧龙:在宽阔的水面上的长桥,打破了单调的背景,整个环境充满了灵气和生命。宛如史诗。

风雨廊桥:廊和厅的安闲自在和亭下水流的湍急、山峰的险峻又形成对照。形式独特。

五、拓展延伸

比较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不同?

教师提示学生可以从两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语言特征等角度进行比较、评析。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表格使其更加清楚,表格设计如下:

比较篇目

说明对象

着眼点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语言特征

中国石拱桥

石拱桥,是一篇较为规范的说明文

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成就突出

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

举例子、引用、列数字、打比方等

语言平实自然而又准确、严密

桥之美

在画家眼里桥美在何处

桥的美学价值,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

总—分—总

举例子

文章语言优美,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画家吴冠中的带领下,一起领略了桥的风采,生活中有多少美不胜收的景致,或纤弱或雄壮或含蓄……让我们练就一双慧眼去发现、去鉴赏这大干世界吧!七、作业布置:

初二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训练用普通话正确朗读的能力学习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3、体会中心与段落层次的关系。

4、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观察父母的生活与情感,主动为父母分忧解难。

教学重点

1、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2、体会中心与段落层次的关系。

教学难点

课文2、3两段对于表达中心的作用是本文的难点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导入新课,介绍相关文学常识。

2、检查预习情况,初步感知全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课前准备〗在上课前,在大屏幕里放事先用FLASH做好的《父亲》这首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师】(激发情感,创设氛围)在我的记忆中有这样几首歌词:"在我心中有一座山,险峰万里它最伟岸,爸爸,亲爱的爸爸,你就是我心中的山";"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想儿是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这些饱含深情的话语充满了对父亲的爱戴之情,同时也是父亲最真的写照,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文质兼美的纪实散文,其中也刻画了一位疼爱儿子的父亲,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板书课题〗

二、解题

1、《背影》是一篇的纪实性散文,也可以说是回忆性散文,本文写于1925年,至今已六七十年,一直被广大读者所传诵,多少年来也一直被选入教材,哺育了几代人。对于这样的名篇,我们应认真阅读、学习。

2、作者简介(看投影片)

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江苏省扬州市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创作成就的是散文,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中见真情、洋溢着一股清新气息。

三、朗读训练

1、听录音朗读(选一段节奏舒缓情调感伤的音乐)

要求:将那些自己读不准的字标出记号;将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框出来

2、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给加点的字注音(出示课件)

奔丧、差使、狼藉、簌簌、妥贴、踌躇、迂、蹒跚、箸、拭、琐屑、晶莹。

3、朗读

可以分为四个部分:1-3段、4-5段,6段,7段分别找不同的小组读。6段齐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训练。

教学内容和步骤:

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训练

1、阅读全文,用规定符号进行圈点批注

【师】批注要点

1)、词语:不能理解的用横线,认为用得好的用框框

2)、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3)、有疑问的地方,用括号再加问号

4)、用双竖线和单竖线划分文章层次

(这一环节主要用于学习读书方法,形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熟悉,又是个种发现式的学习过程,当然毕竟是初中的学生,不能做太高的要求,能够有所批注,不论对错都是可贵的)。

2、(稍停)找几位同学简要说说批注的地方并理由(找成绩好的同学,旨在给其它的同学做出示范,教师可在学生阅读时巡视,找那些批得较好的同学发言。教师可根据此收集反聩信息)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讨论讲解全文。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3、体会中心与段落层次的关系。

4、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观察父母的生活与情感,主动为父母分忧解难。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论讨讲解

【讨论】1、"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分析〗

(理解记叙的要素)

【讨论】2、我与父亲是在一种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从文中找出写见面的背景的句子。写出了怎样的一个背景。

〖分析〗

①祖母死了

②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祸不单行,家境惨淡)。

设置惨淡环境,渲染悲凉气氛,与父亲在此困境下仍不辞劳苦,为儿子奔波,与父亲对儿子满腔温情形成对照,更显父爱崇高。

【讨论】3、文中一共几次提到了背影?分别给每一次的背影起一个名字。

〖分析〗

①第一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情念旧事,思念父亲。

〖板书〗惦记背影

②第六段:"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亲子之爱,情真意切。(为了儿子在旅途中不受苦,仍然买着老迈的步子去儿子买橘子)

〖板书〗刻画背影,(望父买橘)

③第六段:"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我找不着了……我的眼泪又来了"。

离情别绪,摧人泪下。("黯然销魂者,惟别离也",可以举两个古人的例子:古人荆克刺王前,燕子丹给他送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这是送英雄的别离;再有"桃花潭水深千尽,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挚之这间的别离。而我们这些课文则是亲人之别离,更是感人)

〖板书〗惜别背影(父子分手)

④第七段"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别后怀念,追思往事,寄托思念。

〖板书〗再现背影(别后怀念)

【讨论】4、面对着父亲苍老的背影,作者也不禁簌簌流下了眼泪,文中一共写了作者几次流泪,找出这些语句?

〖分析〗

①课文第二段,"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了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这是"悲哀之泪",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

〖板书〗悲哀之泪

②第六段,"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的流下来"。

这是"感动之泪",望父买橘。

〖板书〗感动之泪

③第六段,"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这是"不舍之泪",父子即将离别。

〖板书〗不舍之泪

④第七段,"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

读到父亲的来信,触目伤怀,又想起了往昔父亲的背影,这是"伤心之泪"。

〖板书〗伤心之泪

【讨论】4、这篇文章的重心在6、7两段,那么2、3、4、5段写的是什么?不写不可以吗?

〖分析〗2、3段介绍惨淡的家境,为了营造一种悲凉的气氛。

4、5段介绍父亲对我无微无致的照顾,为了铺垫我对父亲的感情,也就是铺垫"背影"。

二、小结

(以讨论的方式进行)

【讨论】对本文的中心有以下几种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简要说明理由。

A、表现父亲疼爱儿子

B、表现父亲的生活艰难和老境颓唐

C、表现儿子体谅父亲

D、表现父亲怜爱儿子,儿子体谅父亲,父子之间的美好亲情

〖板书〗父子情深

三、布置作业

1、将预习提示中的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抄写在作业本上。

2、思考课后第一题。

初二语文教案 篇8

第一课时

【目标】

1.借助工具书,能顺畅朗读课文。

2.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包含的信息。

【重点难点】

1.重点: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难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包含的信息。

【课文提示】

1.“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即书信。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写给谁。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答司马谏议书》文题意思是:回给司马谏议大夫的信。

2.王安石,宋朝文学家、家。王安石当政时,推行变法。在这次变法中,以王安石为代表的革新派跟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发生过激烈的斗争。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依然可以领略到当时唇枪舌剑的滚滚硝烟。

【正音正字】怨谤(bàng) 难壬人(nàn) 胥怨(xū) 盘庚(gēng) 会晤(wù)

【阅读课文】

1. 从文中看,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

人“习于苟且”;士“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上“欲变此”。

2. 实施变法时,出现了什么情形?司马光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实施变法时,天下“怨谤”;众人“汹汹然”。

司马光认为,这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侵官、生事、征利、拒谏”造成的。

3.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事?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在文中具体指:“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为天下理财”; “辟邪说,难壬人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