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是指中国经济从组织上、体制上、市场的角度全方位的开放。这是中国经济近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是爱岗敬业的小编帮家人们整理的12篇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论文的相关文章,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国民经济史是一门新建设的学科。几年来,在这门学科的建设上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就,特别是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部分;随着这门学科的建设,许多有关的基本问题都提到讨论的日程上来了。这些问题,有的已经在公开讨论,如对象问题;有的虽未公开讨论,但不同的意见都以各种方式提出来了,如中国近代经济史的分期等问题。很明显,这些问题的讨论是有助于这门学科的发展的。本文企图对后一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根据近年来发表的著作、文章和一些学校的讲义或提纲来看,对于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的分期,大致有下列几种意见:
(一)把1840年鸦片战争起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止的经济发展分成八个时期:1840~1895年,1895~1912年,1912~1919年,1919~1927年,1927~1931年,1931~1937年,1937~1945年,1945~1949年。“以上的八个时期又分成两个阶段,从1840年到1919年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到1949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①
(二)在好几个学校的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的讲义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分期意见,但在讲义编章的安排上和内容的叙述上大
---------------------
①吴杰:《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6页。
致是把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分为七个时期:1840~1864年,1864~1894年,1895~1914年,1914~1927年,1927~1937年,1937~1945年,1945~1949年。①,
(三)在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的中国近代工业、农业、手工业的资料中,都采取了一定的分期办法。虽然由于各个经济部门的具体情况不同,采用的分期不尽相同,但是也可以看出其中共同的地方,如都采用了1927年和1937年为断限的时间,都没有以1919年作为一个时期的断限等等。
从上面分期年限上看,当前的几种意见有共同之处。如都以1840年为起点,1949年为终点;其中大都采用了1894(或1895)年、1927年、1937年为分期点。但是,分歧的地方也是很大的,需要通过讨论,得出一个比较妥当的、切合历史实际的分期意见,以便有利于这门学科的建设和教学工作。几年来,由于共同的努力,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发展过程的面貌,已经弄得比较清楚,使我们有可能进行切实的讨论,以取得一致的意见。
二、正名
在讨论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的分期时,首先要对下面一个问题取得一致意见,这就是: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应从何时起到何时止,换言之,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的内容是什么,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那一个阶段的历史。这个问题也是和中国现代经济史的内容和起点问题是密切相连的。
几年来,这个问题是一直存在的。对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的起点,大家都同意在1840年;然而对止点,意见就不一:有主张1919年的,有主张1927年的,还有主张1914年的,而从公开的著作文章来看,大多同意以1949年为终点。
----------------------------
①如湖北大学政治经济学教研室编:《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讲义》,高等教育出版社
版。
吴杰先生在“中国现代经济史的研究和教学问题”①一文中,认为中国现代经济史应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起点,而“终点”,吴先生没有明确指出,但是从他提出的“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的几个重点”中,包括“要加紧研究解放十年来的经济史”,以及文中其他地方,都可以看到吴先生所认为的现代经济史,是包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史。这种把1919年为界划分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和中国现代经济史的意见,我
对于世界史和社会主义各国的历史来说,所谓近代史,一般来说(不是很精确的)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历史。“近代”,一般是资本主义时代。所谓现代史,一般来说,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这是现在在世界史和各社会主义国家史上共同习惯的用法。②在我国,由于历史发展的特殊情况,没有经过正常的资本主义经济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社会阶段;但是,从鸦片战争后,我国就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我国近代史就应当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它的起点应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终点应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我们认为,把中国近代通史或近代国民经济史看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通史或国民经济史,是科学的,符合历史实际的。
-----------------------------------
①吴杰:《中国现代经济史的研究和教学问题》,《学术月刊》1959年第⒎期,第56页。
②如在苏联来说,近代史是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现代史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对世界史来说,近代史就是资本主义胜利时代的历史。现代史就是从十月革命开始以来的历史。
以通史来说,在1956年的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的讨论中,许多同志都感到必须明确中国近代史的范围应是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以经济史来说,在解放以前,进步的经济史学家,一般都把鸦片战争以后的经济发展过程,称为“近代经济史”或“近百年经济史”。解放以后,一般习惯于把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史称为“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就是吴杰先生在1958年出版的《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的绪论中,也是主张鸦片战争为起点和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点的。因此,把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民经济史,统
吴杰先生在上述文章中改变他原来的看法,提出中国现代经济史从1919年起到目前为止。我 因此,把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以前的历史称为近代史或近代革命史.把五四运动以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称为现代史或现代革命史,尚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这种名称的区分表明了革命发展史上质的区别。但是从经济发展史上来看,五四运动虽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爆发的,同时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的影响。然而,应该指出,五四运动前后我国社会经济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从而以五四运动区分经济史为近代与现代两个大阶段是缺乏事实根据的。
第二,1919年至1927年,中国还完全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就是在1927年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开始产生新民主主义经济以后,从全国范围来说,中国还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1949年以后就不同了,社会经济起了根本的变化,1949~1959年的历史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历史。所以把1840~1919年划为近代经济史,把1919年到现在划为现代经济史,就缺乏理论上和逻辑上的一贯性:1840~1949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史的整体被划成近代和现代两个阶段;而1919~1949年和1949~1959年两种不同社会性质的经济史又都被划人了“现代”经济史的范围。①
这里还需指出:有 还有一些 我 主要理由已如上述。1927年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萌生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表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开始瓦解,但是,它并不表明中国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以1927年作为中国近代经济史分期的一个年限是可以的,作为区分中国近代和现代经济史的年限则是不合适的。
总之,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民经济发展史,包括的时间是从1840~1949年;中国现代国民经济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史,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国民经济发展史,包括的时间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转三、标准
要正确分期,必须有正确的分期标准。只有根据正确标准划出的时期,才能表明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某些质的区别。
---------------------
①“近代史”和“现代史”,“近代经济史”和“现代经济史”……等等中的“近代*和“现代”是一个沿用的习惯称呼。“近代”和“现代”是具有相对意义的时间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指的绝对年代是不相同的。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不是按年代的久远来划分社会发展阶段的,而是按社会经济形态来划分历史时期的,因此,它都赋予习惯用的“古代”、“近代”、“现代”以社会经济形态的内容。
整个社会经济史应以生产方式为划分历史时期的根据(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已阐明了的。至于在同一社会经济形态历史时期内,如何划分历史阶段,应根据什么标准,需要根据经典作家们的指示进一步讨论和明确。
苏联国民经济史学者过去和现在都讨论过同一社会经济形态内部国民经济史分期的标准或原则,许多意见可 我国近几年来关于近代史分期问题的讨论,对我们的讨论也有很大的帮助。必须吸取这些讨论中的积极成果。但是,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分期的标准,必须结合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这门学科本身的特点,找出一个最切合实际的标准。
现在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是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和中国近代史的分期标准是否应当一致?我们认为,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和近代史的联系是极密切的,但是,作为两门独立的学科,二者在研究的对象、内容及所担负的任务上是不相同的。中国近代史必须研究国民经济的变化,因为经济的变化是阶级斗争、政治、思想、文化等等变化的基础。但是,作为近代通史,不仅它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广泛得多,而且它的主要任务和基本线索,不能不是叙述和分析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发展。 因此,中国近代史的分期标志,应当是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是一门专史,它的对象是社会经济整体的发展过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统一的发展过程,也就是生产方式演变的过程,虽然不可能也不应该离开阶级斗争、民族斗争和其他社会现象,但是它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是叙述和分析经济发展过程的。这是它和近代通史的主要区别。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国民经济的分期标准,应当是国民经济变化的重要表现和中国近代史的分期标准是有区别的。
在一个社会经济形态内部,以国民经济变化的重要表现作为分期标准,看来是很明显的。问题在于:我们必须结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的特征,分析和找出这些重要表现是什么。这正是运用这一标准能否正确划分历史时期的关键所在。
我们认为,这些重要表现是:
第一,在一个社会经济形态内,国民经济变化的重要表现,首先是国民经济在各个时期发展的快或慢,生产力的增长或破坏,经济的高涨或危机,工、农、商、交等部门的发展或停滞、倒退,等等。这些表现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各个时期的表现,是在决定经济史分期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这些表现不是显示或表明各个时期某些质的区别的主要因素。因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此外,在旧中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农业由于分散经营,技术停滞,又受到几重残酷的剥削,生产表现为长期的慢性危机的过程。如从1873年到1933年,耕地面积和单位产量并没有什么增加,①1933年以后耕地面积还在缩小;同时,落后的分散的小农生产,对自然灾害抵抗的能力极弱,产量的增减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大,所以农业生产量这一年与那一年的增减,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并不完全表明社会生产关系或生产力有什么重大的变化。如抗日战争以前几年,农产量有所增加,但并不能说明这几年间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有什么重大的变化。至于资本主义工业,虽然其生产的发展或危机是能较明显地表
--------------------------
①根据各时期22个主要农业生产省份的统计的计算,如以1873年为lOO,1893年、1913年、1933年的耕地面积指数都为101。见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35页.
现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关系之间的变化;但是,我国资本主义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小,它的发展与衰落虽与其他国民经济部门有密切关系,可是也有变化趋势不一致的时候。因此,工业的变化趋势也不能完全代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企图以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或停滞、危机的表现来划分我国近代经济史的时期,是不妥当的。范文澜同志曾经正确指出:由于中国近代史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不能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那样把近代史等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从而“仅仅用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划分中国近代史的阶段是不全面的,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①
第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种特殊的过渡性社会,是居于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社会,是居于独立国家和殖民地国家之间的过渡地位。从而社会经济成分特别复杂,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表现有性质的逐渐变化。毛泽东指出:“自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以后,中国又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②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性质的某些逐渐的变化,主要的表现在新的经济成份的生产和发展、各经济成份间关系的变化上。诸如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一步一步地”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经济上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开始侵入中国,中国人民遭受双重经济剥削,半殖民地城市和商业买办阶层开始产生,一些地区自然经济受到破坏,……等等。但是资本主义仍然处于萌芽状态。只是到19世纪6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生产,资本主义才由“萌芽”发展成为经济成份。“中国自从发生了资本主义经济
--------------------
①见《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三联书店,1958年,第100页。
②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第620页。
以来,中国社会就逐步改变了性质,它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了,变成了半封建社会,虽然封建经济还是占优势。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对于封建经济说来,它是新经济。”①这个时期,外国资本主义已经侵入中国,但还没有全面控制中国国民经济的主要命脉。只是当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在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中国攫取了投资特权,把大量“过剩”资本侵入中国国民经济各主要部门,这样,外国垄断资本就控制了中国国民经济的主要命脉,社会经济性质又有了某些变化,殖民地的性质加深了。1931年日本垄断资本主义在中国建立公开的直接统治以后,很大一部分地区变成殖民地经济,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变成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经济,由于这些变化表现社会经济发展中某些性质(质)的变化,所以是国民经济发展变化中最重要的表现。
在以上述的经济表现作为分期标准时,还必须十分重视下面两种情况:
首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②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各地各民族的经济变化在速度上、程度上以至趋势上都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在考察整个国家经济的变化并决定经济史的分期时,必须全面地研究各地区和各民族经济的变化,同时又必须善于找出那些能够表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趋势与程度的因素来,特别是那些能够表明经济发展趋势与性质变化的新因素。如19世纪6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最初只是限于少数地区,但它却表明中国经济发展中封建制度
--------------------------
①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第688页。
②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第625页。
瓦解的趋势。在这里,特别要着重指出,由于经济发展的极端不平衡及其他因素,决定我国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民主革命首先是在一个地区取得胜利,逐渐发展扩大以至取得全国的胜利。所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崩溃与灭亡也表现为一个逐渐的和不平衡发展的过程。1927年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土地改革的进行,新型的、经济上“有社会主义的因素”①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就表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崩溃和灭亡的开始。因此,1927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进入崩溃阶段的开始。
其次,经济发展的过程与阶级斗争的发展比较起来,一般表现为一个逐渐的过程(当然,如经济危机的爆发等等是表现为突然的激烈的形式),其新的产生和旧的死亡总不如阶级斗争事件那么形式激烈和阶段明显。具有特殊过渡性特点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更是如此。因此,要从一个经济发展过程的各种表现中找出一个事件发生的年代(如工厂建立年代,危机发生的年代等等),就作为分期断限的年代,往往是不恰当的。如要以1871年中国第一个民族资本创办的工厂产生的年代来划分时期。是不能确切表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的。另一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正由于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与压迫很残酷,所以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都很激烈。这些斗争对于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影响经济变化的趋势、前途与发展的速度等等;一些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的重大事件往往揭示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时期的开始(如1840年和1927年);或者直接引起经济的重大变化(如1894年与1931年)。而且,这些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本身又是经济变化一定阶段的表现。如19世纪6。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产阶级在19世纪末开始走上政治舞台领导革命斗争,使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准备时期转为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特别是辛亥革命后的迅速发展,工人阶级的成长,才为工人阶级力量壮大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准备了一定的条件,使中国革命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使中国经济发展前途发生变化。故我们在经济史分期时,不仅要十分重视阶级斗争与民族斗争的发展,而且要采取那些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并能表明一定阶段经济发展实质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事件发生或终止的年代,作为经济史分期断限的年代。在经济史分期上忽视阶级斗争或民族斗争是十分错误的。
-----------------------------
①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第672页。
综上所述,我们在以国民经济变化的重要表现作为分期标准时,就必须充分地考虑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民经济的特点,全面分析国民经济变化的各种重要表现,诸如新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经济成分的产生,经济发展的速度以及停滞或危机,阶级斗争与民族斗争的发展变化等等。在这些因素中,特别要重视那些表明和引起社会经济性质某些变化的经济因素的产生、变化和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的重大事件。
关于划分国民经济史的标准,吴杰先生曾提出:“国民经济史划分时期,主要是以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为主要标志的”。这是可以同意的。可是吴先生在论证国民经济关系的变化的具体表现时,只是认为“有时表现为阶级斗争的高潮和爆发,有时斗争的结果被巩固于国家和法律之中,有时反映在人们的意识里,而阶级斗争尤其是最重要的标志”,①并进而得出结论:“我们考虑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的分期时,更必须把革命斗争作为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最重要的具体表现”。②吴先生在这里分析国民经济关系的变化的表现时,是有一些严重的缺点的。
------------------------------
①吴杰:《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3页。
②同上书,第14页。
第一,吴先生在这里根本没有指出“国民经济关系”,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化本身的最直接的最明显的表现(诸如新生产力的产生、发展,新经济成分的产生,以及经济危机等等),而是完全撇开这些,认为只表现在阶级斗争、法律、意识等方面。大家知道,后面这些方面,虽然与经济关系有密切的联系,但究竟不是国民经济变化本身的表现。阶级斗争、法律和意识对经济变化的表现或反映,并不是一步一趋的,在时间上也不总是完全一致的。马克思指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在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中也就会或迟或速地发生变革”。①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也完全是如此。如我国资本主义工业在]9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产生,但资产阶级激烈的政治活动,却到19世纪9。年代才开始、又如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始于1919年,但新民主主义经济却产生在1927年以后。我同意范文澜同志下述意见:“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是没有什么重大联系的”。“革命的进行,不依靠资本主义的发展或停滞而发展或停滞。”②由于吴先生忽视了国民经济本身的表现,所以吴先生分期的标准,实际上不是“国民经济关系的变化”,而是“阶级斗争”,这从吴先生的具体分期意见上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了。诸后吴先生没有把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成分产生的前后划分为不同的时期,又如吴先生把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也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后来进而把1919年以后定为现代经济史等等。把国民经
-------------------------
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序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第一卷,莫斯科1954年版,第340~342页.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也着重指出:“经济情况改变以后”政治情形,或是早,或是迟.……也总是要被改变的。”(重点号都是引者加的)
②《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三联书店,1958年,第101页。
济史完全与革命史等同起来,看不出国民经济分期的特点。吴先生主张的国民经济史分期标准的表现,与近年来有些同志主张的中国近代史分期应以阶级斗争为标准的表现是完全一样。①我 因为这两门学科的对象和内容是有区别的,从而分期标准就不应当相同。
第二,吴先生在分析国民经济变化的表现时,根本没有分析和结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的特点,特别是没有考虑到过渡性社会经济的特点,从而在分析分期标准的标志及具体分期上,没有指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某些性质的变化。这从吴先生对各个时期的命名和说明中看得很清楚。吴先生没有能够明确地指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加深和崩溃的阶段,以及一个时期和另一个时期某些质的区别。使人不理解分出一个时期的意义和原因何在,分期的目的何在。而这些,都是在划分经济史发展时期时极重要的问题。
-------------------------
①参见《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三联书店,1958年,第5、13页。
四、分期
根据上述分期标准,我们考虑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民经济史,划分为下述三大阶段九个时期。
(一)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之年(1840年)起,到中日甲午战争结束之年(1895年)止,为第一阶段,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基本特征形成的阶段。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从此以后直到19世纪末,在此时期中,中国的经济面貌起了根本的变化,已由封建社会经济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具体说,到中日甲午战争结束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面貌或基本特征已经形成。这些特征是:①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逐步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土地制度及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仍然存在,并且占着优势。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产生,并且有了某些发展,但是没有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也随之产生。③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在中国拥有很大的经济力量,并且开始操纵中国对外贸易、金融和航运等部门。中国经济依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侵略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掠夺地。买办阶级随之产生。④中国广大劳动人民遭受外国侵略者、封建地主阶级以及本国资产阶级的剥削,首先是外国侵略者和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农民大量破产,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从未间断。⑤中国经济发展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在性质上、程度上,都与过去的不平衡有很大的区别。
这个阶段又可以分成两个时期:
1.1840~1864年。这是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经济特征与4O年代以前和60年代以后都有重大区别。基本上仍然是封建经济和自然经济,但是外国资本主义已经侵入,在五个通商口岸已产生几个小型机器工厂,通商口岸附近的家庭手工业开始破坏,半殖民地城市及商业买办阶层开始产生,中国人民遭受双重的剥削,社会经济已经开始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方向发展。这就是说,与鸦片战争前不同,中国经济已不是独立的封建经济,而已经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同时,与6O年代以后也不同,封建自然经济还保持相当完整的形态,资本主义经济成分还没有产生。
2.1864~1894年。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基本特征初步形成的主要时期。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是:①外国商品大量输人,数量迅速增加,及于中国各地;外国资本非法地在沿海设立一些工厂、银行,开始在金融、航运、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并且开始向清政府贷放政治和铁路借款。②广大地区的农村家庭手工业和城乡手工业生产者,在外国商品的竞争打击下破产;农业生产商品化有了发展;土地兼并产生一系列新的特点(土地更加集中,土地流转更加迅速,外国资本占有和兼并土地,官田之变成民田……),半殖民地性质,半封建性质的土地制度开始形成;大批农民及手工业者破产,自然经济结构初步瓦解,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推销商品的市场和掠夺原料的基地。③民族资本主义的工、矿、交通运输企业产生(包括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的企业),并有了某些发展;部分地区的一些手工业部门中的手工工场有了增加,资本主义的作坊和包买商有了发展;农业中资本主义开始萌生;旧式的商业和钱庄逐渐转变成为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资本主义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成分。④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各部门之间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这首先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入的结果。与上述变化相适应,新的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以及小资产阶级产生,农民阶级发生激烈与复杂的分化;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斗争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二)从中日甲午战争结束(1895年)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1927年),为第二阶段,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基本特征发展的阶段,或者如某些学者所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或发展的阶段。①在这个时期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的各基本特征,都发展到更加典型的形态。主要表现在:①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迅速增
--------------------
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种特殊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崩溃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而不是五种基本社会形态之一。在这个特殊阶段中,没有一种新生产方式占着主导地位。因此,严格说来,它不可能有什么形成时期和发展时期。不过,这种社会又有它自身的基本特征,就这些基本特征来说,是有它们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或时期的。
� 由于德国、美国、日本等帝国主义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更加明显地成为“好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的国家”。①②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业、交通运输业有了发展,农村的富农经济和各种“农垦公司”有了增长,银行是在这个时期产生并有了迅速的发展。资本主义开始在国民经济中占着重要地位,发生重要作用。③农村商品经济继续发展,地主经济和买办经济日益结合,大多数富农和农垦公司的土地都带有半封建性质,侵略分子在中国抢占大量土地,进行封建剥削,土地更加集中,农村阶级分化空髓激烈,大批农民破产流亡。④由于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影响,由于辛亥革命后军阀的混战,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统一的特征更加显著。由于上述一系列的变化,新的富农阶级产生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力量发展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日益贫困悲惨,革命斗争由一个高潮到另一个高潮,由单纯的农民战争到资产阶级领导的斗争,到工人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这个阶段又可以分成三个时期。
1.1895~1911年。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是帝国主义开始大量向中国输出资本,控制中国国民经济的主要命脉。通过条约特权、借款、直接投资、吞并等手段,外国资本控制了国内关税与海关、交通运输、对外贸易和国内商业、工矿业,金融业和中国政府的财政。中国成为帝国主义的投资场所。国际垄断资本侵入中国经济内部,成为一种经济成分,并在各部门中占有优势。帝国主义由此得以支配中国的政治军事力量。与此同时,由于资本主义对自然经济的猛烈打击和影响,农村商品经济大量发展,广大地区的农民变成小商品生产;由于人民反帝斗争的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到初步发展,农村出现少数农垦公司。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起来,它领导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先后爆发和相继失败。
----------------------
①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1年,第137页。
2.1912~1919年。这个时期经济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强和资本主义经济比较迅速的发展。国民经济变化总的趋势,仍是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强,自然经济进一步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前后各时期比较来说,显得比较突出。这是国内外各种经济政治变化所促成的。首先是由于中国人民反对封建统治和反对帝国主义斗争所直接推动的,同时也由于世界几个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忙于相互厮打的世界大战。这个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表现在近代工矿业、城乡手工业、商业、银行和农业各个部门,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但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还是很有限的。尽管如此,由于国外经济的影响和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危机开始出现;由于广大小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活动领域的扩大,它们的作用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现象。
3.1919~1927年。是中国经济由发展到衰落的转变时期,是中国经济有可能走新民主主义道路,走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转变时期。经济的发展到衰落,表现在农业、工业、手工业和贸易各个方面,而� 1922年以后工业发展进入停滞和危机阶段。在工业、银行、贸易的发展和危机过程中,同时出现资本集中和官僚资本、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结合的过程,产生了带有地区垄断性或行业垄断性的资本集团。更重要的在于:中国是在这个时期才找到经济发展的现实出路一一新民主主义道路.。在此以前,先进的中国人,想使国家富强,认为只有走独立的资本主义道路,事实上这是走不通的,走社会主义道路也没有可能。只是在这个时期,中国才具有物质条件和政治条件,走新民主主义之路。五四运动不仅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姿态,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且使中国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这个革命为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可能实现的最好出路,如斯大林在1926年所指出的,“中国走向非资本主义的发展”。①毛主席指出:“这种新式的民主革命,虽然在一方面是替资本主义扫清道路,但在另一方面又是替社会主义创造前提。”②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的领导革命,是中国经济走这条非资本主义道路的基本保证。1925~1926年,党领导的农民运动地区,开始要改变土地制度。1927年以后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土地革命的进行,中国经济就开始走上新民主主义发展的现实道路。
(三)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1927年)起,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止,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崩溃的阶段,也是新民主主义经济胜利的阶段。1927年革命根据地建立,土地革命开始,新民主主义经济萌生,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开始崩溃。以后中国经济变化的过程,虽然形式极为复杂和曲折,但是,它的主要内容,就是这新旧两种经济对立斗争和相互消长的过程,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民主主义经济在全国范围内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的完全崩溃。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崩溃的,还有社会生产力遭受长期的破坏,经济危机日益严重、深刻,经济生活极端紊乱,以破坏性和腐朽性为特征的中国垄断资本主义一一官僚资本主义的产生等因素。
--------------------------
①斯大林:《论中国革命的前途》,《列宁斯大林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144页。
②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第642页。
这个阶段又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1927~1931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开始崩溃的时期。首先,是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土地革命的进行,工农民主政府的公营经济和劳动人民的合作社经济的产生。这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基本上排除了半殖民地的因素和半封建的因素”,①产生了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和半社会主义的成分,从而“造成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真正基础”。②它是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根本对立的,并是其代替者。其次,是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开始产生,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中的垄断资本主义,是在掠夺和破坏国民经济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的,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和腐朽性;它集中起来的财富,又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准备了物质基础。所以,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瓦解过程的产物,并是其标志之一。
-----------------------
①毛泽东:《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第785页。
②毛泽东:《井岗山的斗争》,《毛泽东选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51年,第80页;另见毛泽东:《我们的经济政策》,《毛泽东选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51年,第127页。
2.1931一1937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进一步崩溃的时期,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开始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时期,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开始发展的时期。首先,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我国东北,在占领区内建立日本垄断资本的直接统治,使经济半殖民地化。毛主席指出,“自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件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以后,中国又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①其次,各革命根据地从1931年后有了较紧密的联络,1931年11月7日成立临时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统一的经济政策,革命根据地扩大了,并有了比较固定的地区,土地革命逐步深入,公营经济有了发展,并开始了可能的必要的经济建设。最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地区,1931年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工矿企业大量倒闭、停工,农村急剧破产,对外贸易逆差迅速增加。由于蒋介石集团卖国反人民的政策,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结合,发展十分严重。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主义是在这几年中基本上建立起来的。
3.1937~1945年。基本的趋势和上述时期一样,主要不同之点,是全国都卷入了战时经济,国民经济遭受更严重的破坏。首先是日本占领的殖民地经济地区扩大,大部分地区直接受到战争的破坏。日本帝国主义经济在中国的直接统治和破坏,发展到了最高峰,也是它被赶出中国的时期。其次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地区内,四大家族利用民族灾难和独裁政权,通过掠夺的办法,发展官僚资本主义经济,造成本身统治的危机。这个经济地区是在曰益缩小的。最后,新民主主义经济及其地区得到空前的发展,占有全国五分之一人口的地区,由于抗日战争的关系,新民主主义经济一部分地区的经济结构和以前有某些不同(由于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的原因),为抗日的胜利准备了物质基础。
--------------------
①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第620页。
[关键词]近代人口;社会史;东北
社会史作为历史学的范畴,其涵盖的范围十分广大,其中包括对人口史的研究,学术界对社会史中关于中国近代人口史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尤其近二十年来,经过史学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和笔耕不辍的努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内关于中国近代人口的研究已具备了一定基础性的认识,对于历史上中国近代人口的研究有一些零散的资料,但仍然缺少专题性的著作。国外作品方面,仅以何炳棣所著《1368-1953年中国人口研究(哈佛大学出版社1959年英文版)》较为全面。下面仅就查到的相关的国内重要论著加以整理介绍:
一、著作类
关于中国近代人口的著作很多,像东北经济区统治年鉴:我国历代人口之二――我国近代人口,金毓服的《东北通史》一书中也提及到了东北近代人口的现状问题,范立君主编的《近代关内移民与中国东北社会变迁(1860-1931)》(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以及胡焕庸先生所著《中国人口地理(上下册)》(上海: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1986)等,还有关于流民的专著池子华所著《中国流民史(近代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流民,作为一个人口组成的一个部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作者在依据大量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多年的研究成果,探讨了中国近代流民的发生机制近代流民的流向以及对中国近代社会的种种影响,通过对流民问题的透视,有助于读者全景式地了解中国近代社会。
人口史方面研究的著名专家葛剑雄先生的《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此书三十余万字,不仅有中国二千多年以来人口数量变化及其原因和特点分析,而且还包括人口构成、人口再生产、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对中国人口调查制度的起源和演变过程、现有人口资料的评价和运用等均作了论述。在中国近代人口问题研究上,不得不提到的一个人是姜涛,其相关著作有:《中国史话・近代经济生活系列:人口史话》(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2011)、《中国近代人口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以及发表在政治与经济上的几篇文章“近代乡村人口阶级结构稳定性初探”“中国近代人口变迁及城乡人口结构的现代启示”。其中,《中国史话・近代经济生活系列:人口史话》一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中国人口流变的历史进程,并从时间和地域等方面着重对清朝前中后三期、南北方人口的发展变化作了细致的描述,深挖每一次变动的具体成� 姜涛同志所著《中国近代人口史》,作为“中国社会史丛书”之一种,包含了清初至新中国成立前人口增减、地域分布、人口流动态势、农村与城市人口的构成、统治阶级的人口政策等等,不失为一本系统且详尽的人口性著作,可以说揭启了近代人口历史的面纱。
此外,还有行龙所著《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人民出版社)和一些文献类“中国人口”丛书著作:《中国人口(辽宁分册)》(中国政治经济出版社1987.12)、《中国人口(吉林分册)》(中国政治经济出版社。1988.10)、《中国人口(黑龙江分册)》(中国则政治经济出版社1989.4),其中行龙所著《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人民出版社)一书第一次从社会史的角度对中国近代人口史进行了探讨。这是一部以中国近代人口为主要研究对象,兼及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关系等一系列历史问题的学术专著。
二、报纸论文类
对于社会史中人口史的研究除了以上提到过的著作外,还有一些文章论文对这一问题做了比较详尽的研究,特别是对于东北近现代人口史的研究,如:胡焕庸的“东北地区人口发展的回顾与前瞻”、刘含若的“东北人口史再探―兼评中国人口东北三省历史人口部分”、王晓峰(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东北三省近代人口增长浅析”、刘金福(吉林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近代东北俄侨人口状况的历史考察”等,其中“东北三省近代人口增长浅析”一文讲述了近代,特别是东北开始大规模开发后,东北人口的迅速增加。文中强调了大规模移民是近代东北人口增长的重要原因。对于东北人口数量的增长以及人口组成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相关的学位论文,如:论文集“中国历代人口变迁之研究”(陈彩章所著。民国丛书:第三编第16册。上海:上海书店,1930)、浙江大学范立君的博士学位论文“近代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1860-1931)”、吉林大学人口学硕士田步伟的学位论文“东北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研究”、吉大刘新荣的博士论文“东北地区人口变动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任启平,陈才“东北地区人地关系百年变迁研究一人口、城市与交通发展”等等。其中,“东北地区人口变动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一文结合人口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从多个角度对东北地区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分析。探讨了东北地区人口总量及变动趋势、东北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空间分布结构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本文对东北地区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剖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三、期刊类
期刊中包括人口史的文章主要有:姜涛的“近代乡村人口阶级结构稳定性初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近代史研究,1994,(03).)“中国近代人口变迁及城乡人口结构的现代启示”(战略与管理,1994,(04).)、刘含若的“东北人口史初探”(学习与探索,1983年06期)、刘新荣的“东北地区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长白学刊2012年第1期2012总第163期,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12)、王国臣的“近代东北人口增长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学刊2006年第2期总第156期,延边人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延吉133002)、徐德莉的“近代化视角下的中国农村人口流动”(学术论坛2010年第6期总第233期)、王晓峰的“东北三省近代人口增民浅析”(东北亚论坛,2000.4.)、高乐才的“近代中国东北移民历史动因探源”(东北师人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总第214期,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长春130024),还有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1期总第120期王杉“九一八事变前华北与东北间人口流动的特点及影响”、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由茅家琦和池子华合作的“探索中国近代人口演进的历史轨迹―中国近代人口史简评”、胡焕庸的《中国人口之分布》其原载地理学报1935年第2期,现已收入论中国人口之分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杆1983年版)、阴山学刊2006年12月第19卷第6期由高忠芳,侯德仁发表的(苏州人学社会学院,江苏苏州215021)“铁路发展与近代人口流动”、宫玉松的“略论中国近代农村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性质”(中国农史1989年第2期,山东财经学院社会科学部)等等。
以上期刊中的文章多侧重于对人口增加流动和移民问题的研究,例如“近代东北人口增长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近代化视角下的中国农村人口流动”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人口增长和流动的问题。对人口流动迁移的研究,有利于我们从社会史的大的方面去更加深刻的研究东北史,同时也是对社会史的又一次认识。
纵观以上研究成果,不难看出,关于近代人口史的研究还处于待深化阶段,需要进一步拓展。著作和文章多侧重于社会学角度,而社会史方向的研究较薄弱,且多注重人口的增长、流动、迁移对社会的影响,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等方面。人口史学问题,作为社会历史学众多研究问题之一,以期在微观上对宏观研究进行一些细化的补充,期望在丰富中国近代人口史研究的基础上,也让人们在微观上更加深刻了解这一热点问题
参考文献:
[1]何炳棣。1368-1953年中国人口研究[M].哈佛大学出版社,1959年英文版。
[2]范立君。近代关内移民与中国东北社会变迁(1860-1931).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7
[3]胡焕庸。中国人口地理(上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1986.
[4]池子华。中国流民史(近代卷)[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5]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关于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学者们说法各异。持新自由主义立场的 尽管目前我们看到的金融危机是银行信用的货币危机,但是实质上这只是政府为了解决生产过剩问题而采取不当措施,最� 关于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理论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过度消费论。鲁比尼认为当代的人大多数都以过度消费的形式生活,尤其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有20%的人有借款的方式维持着超前的消费,住房抵押贷款在美国为代表的国家不断攀升,以及日渐高涨的负债率和与之相反变化的储蓄率更是加深了潜在的危险,这种情况下,国家往往无法令房价保持合理水平,同样也无法令利息率下降,一旦贷款者无法偿还贷款或是支付利息的时候,就会爆发金融危机。一句话说,这种观点的持有者认为就是“透支消费”造成了危机的产生。(2)高储蓄率论。在一些东亚国家,“储蓄”大于投资,而与此相反的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超前消费,这两种普遍情况造成了经济的严重失衡,且由于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势头日渐增大,全球的储蓄高于投资,进一步导致了长短期利率的脱节,出现房地产泡沫,诱发了金融危机。(3)结构失衡论。结构的失衡主要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球经济增长模式的不平衡,国际资本大量涌入金融市场的老大,产生了巨大资产泡沫;二是金融经济、实体经济的失衡,加剧了风险,助力了危机的爆发。
二、金融危机的特征
金融危机是全球化问题,为了更加准确和真实的了解金融危机,本文从危机爆发的根源、范围、领域与危机后的各国的反应来总结金融危机的特征。
(一)爆发速度快,传播范围广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最先爆发于美国,然后不到几个月就迅速波及到全球重要经济发展地区。美国的建筑业、汽车业和制造业最先受到重创,导致它们许多上下游产业崩溃,从而进一步扩及危机的影响范围。此次金融危机,美元大幅贬值,也动摇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二)危机后国际救市速度快,规模大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都预测到了危机的来临,纷纷采取应对策略,共同采取行动,降低金融危机的损害。面对空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人们不仅看到了危机爆发后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与破坏性,也看到了战胜危机,恢复经济发展的希望。
(三)金融危机的超周期性和超前性
传统金融危机的主要表现特征是周期性波动,从产生到高峰、低谷和消亡,再到下一次危机的爆发都显示出一定的周期化。而当代金融危机表现出超周期性和超前性,其周期变短和突发性加强,似乎脱离了经济周期的轨道。
三、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伴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一股金融巨浪席卷全球,中国经济置身于全球化浪潮下也不可避免的受到波及。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的进出口贸易
我国是外贸交易大国,出口贸易作为中国经济腾飞的三驾马车之一,对经济的带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金融危机下,我国出口严重受阻。首先,金融危机使得美国和欧洲等国家的消费能力降低,直接减少了进口需求,大量的订单取消和延期,使得中国企业利益受损。其次,美元贬值的负面影响,导致人民币的升值,中国企业的原材料和人力成本提升,在国际竞争中不再存在价格优势,而且资金回收困难,流转不畅,导致一些中小企业甚至倒闭和破产。
(二)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就业形势
金融危机期间,我国企业受到全球经济大形势的影响,经济需求减缓,导致就业机会相应减少。人力市场上供给与需求极大不平衡,尤其是对体力劳动者和大学生就业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温州小商品批发进出口企业为例,进出口行业发展重创,导致订单大幅减少,企业不断裁员以避免过多成本,有的企业举步维艰。
(三)金融危机影响中国消费的水平
金融危机的影响是巨大的,导致国民的生活直接或间接都受到波及。人们面临着极大的担忧,极有工作压力,又面临着生活压力。物价水平随着危机的来袭不断的提高,但是人民的工资不增反降,收支不均,从而降低了人们的消费欲望。根据国家官方数据显示,消费者预期指数、满意指数和信心指数齐齐下挫,创造近一年的新低[4]。消费制约效应造成了中国经济的低迷,尤其是对股市和楼市造成了强烈影响,很难短时间内回复元气。
四、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一)调整出口政策
针对下次危机的准备,我国应尽快调整进出口政策和路线,在保存原有市场份额的前提下,不断的扩张新的市场领域和转变出口产品类型。欧美市场已经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市场萎靡,我们应放眼全球。拉美国家、东南亚地区和中亚等地区迅猛发展,在我国新颁布的“一带一路”政策的支持下,这些市场将是我们经济新的增长点,值得中国外贸出口企业更加关注。同时,我们应加大对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销售,不断向技术领先型和创新型企业转变,参与到全球高端竞争中。
(二)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体系构建
金融危机的产生周期在不断缩短,其破坏力也在不断增强,经济一体化框架下的世界经济正在融合为一个整体。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促使我们要不断为世界经济尽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加强国际间金融合作与协调,来加强对外部金融冲击的抵御能力。最近,中国正努力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动亚洲地区经济基础建设和金融稳定。
(三)刺激国内消费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首先,我国政府所要采取的措施包括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也可以有效的提高居民收入,同时也能增加就业机会。最后,通过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社会安定的基础上促进分配公平。在保障国内经济的前提下,有效的应对经济危机对我国带来的影响,并抓住发展机遇,促进经济腾飞。
五、结论
[关键词]改革 经济发展 殖民地
美国历史可以分为早期、近代和现当代三个时期,区别三个时期的界标是1776年美国的独立和1898年美西战争。
1 美国早期发展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印第安人开发北美时期,欧洲列强在北美探险、发展和殖民时期,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时期。印第安人是北美大陆的最早原始居民。它们长期以来是开发北美的主力。它们的活动构成了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建立前的北美古代历史的主流。但是印第安人开发北美的历程是非常缓慢的。如果不是15世纪末期以来欧洲白人在北美的陆续探险和殖民,北美印第安人仍将左右着北美大陆历史的演变。欧洲列强,主要是西班牙人、荷兰人、法国人和英格兰人,它们先后闯入了北美大陆建立了各自的殖民点。一般说来,西班牙人和法国人在北美的殖民带有浓厚的封建掠夺色彩。英格兰人和荷兰人在北美的殖民则主要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相联系。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先后建立了13个殖民地,从1607年的弗吉尼亚的詹姆斯城到1733年的佐治亚前后持续了126年时间。在这前后法国人在密西西比河流拥有巨大的殖民地,西班牙人则控制了佛罗里达和墨西哥地区,荷兰人控制了纽约地区。1756-1763七年战争后英国人控制了加拿大和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广大地区,成为北美大陆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地区的霸主。
2 美国近代史
这一时期,是美国自由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时期。年轻的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土开拓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决定性的重大胜利。美国巩固地建立和扩大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并逐步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快速发展了国民经济,在短期内成为名列前茅的世界工业大国,同时在19世纪的后30年开始了向现代资本主义阶段的过渡,并在完成了大陆扩张后,开始走向了海外扩张。近代美国大体上又可分为下列四个发展阶段:两次对英战争阶段,西进运动、领土扩张和两种社会制度矛盾发展激化时期,南北战争和战后南方重建时期,近代工业化的完成和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1775-1783年的北美独立革命,推翻了英国在北美殖民的统治,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从1783-1812年的30年间,巩固地建立了美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体制,其中包括确立了共和制、联邦制、总统制和稳定的联邦宪法。]812-1815年的第二次对英战争在主要方面是年轻的美利坚合众国反对欺压它的世界工业大国的战争,其结果促成了联邦政府的巩固、美利坚民族精神的崛起、排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外部威胁、开始了工业革命和长期的和平建国时期。西进运动在北美独立革命和南北战争之间的近百年内,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是北美独立革命的结果,又是南北战争的前奏。它早于领土扩张,活动内容比领土扩张更丰富,时间更持久。这种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迁移活动,对于美国近代工业化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对于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形成以及思想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影响。领土扩张的过程延续了半个多世纪,它既有殖民掠夺和争斗的一面,又有在一定意义上由殖民地转变为自由领地的另一面。1861-1865年的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事件。由于林肯政府在1862年实行了解放奴隶、推行宅地法等一系列革命性措施。使战局自1862年下半年起发生了有利于北方工业资本主义的变化。其最终结局是资产阶级战胜了南部种植园奴隶制,从而排除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最大内部障碍。从此,美国经济走上了迅速发展的崭新阶段。1877-1898年,这是美国经济发展史上的狂飙时期。美国开始了电力革命和内燃机革命为标志的科学技术革命,在世界当时的最高水准上完成了近代工业化,赶上了德国和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大国。与此同时,自由资本主义发展为典型的现代化企业组织、托拉斯国家,出现了普尔、托拉斯、控股公司等现代化组织,进入了现代资本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3 美国现代史
1898年美西战争以来的美国现代史已经整整100年了。这是美国现代资本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时期。也是美国人民和进步人士反对寡头统治,争取民主和进步与社会平等的斗争历史。又是现代资本主义的不断改革和调整的时期。美国在这一时期由世界工业大国迅速发展为1945年的世界头号超级大国,并一直保持到今天。整个说来,这一时期美国的发展和比较快速的发展是主要的。现代美国的发展也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战后最初25年称霸资本世界的鼎盛时期,继续超级大国地位的时期。
美西战争标志着美国由自由资本主义向现代资本主义的转变,也是划分美国近代和现代历史的界标。美西战争的结果使美国名副其实地步人了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走上了对外经济扩张的道路,在远东美国制订了“门户开放”政策。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大发战争财,并于1916年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战后,美国在巩固拉丁美洲基地的同时,开展了全球范围内的争夺经济霸权的斗争。
1929-1933年,美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空前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赫伯特,胡佛总统的自愿联合政策未能制止危机的蔓延。1933年3月富兰克林,罗斯福上台执政,实行新政。他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通过强化国家全面干预金融财政、工业、农业、公共工程、社会保障等领域,缓解了经济危机的严重恶果,保护了劳动生产力,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主义的道路,并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胜利准备的物质条件。
美国在经济上发挥了民主国家兵工厂的作用;在军事上通过组织参加一系列重大战役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政治上推动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发展,保证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这次战争的结果,使美国成为得益最大的唯一超级大国,奠定了美国在战后称霸资本主义世界的基础。
美国在战后最初25年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高峰。由于以原子能技术、宇航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发展为标志的新科学技术革命,在美国的兴起推动美国经济高度现代化的发展。加上美国现代企业组织的新发展,国家和国际垄断组织的新发展以及跨国公司的迅速崛起,美国成为高度现代化的超级大国,并开始向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转化。
关键词:近代民族企业;官商关系;启新洋灰公司
一
“启新洋灰公司是中国创设最早的一家水泥厂,它不只在旧中国的水泥业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生发展上也具有很大的代表性”,而且,“启新公司是大型的民族工业企业,历史悠久,它的发展变化大体能反映民族工业的发展演变过程”,启新洋灰公司在发展史上与官的关系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方式存在。
第一,官在启新洋灰公司的企业融资上提供了大量原始资本:周学熙在创办启新洋灰公司之初,以极少的代价收买了唐山细绵土厂的全部资产,实际上这是借国家的“公帑”开办私人的企业,显然不是一般人所能办到的。就这样启新洋灰公司本身没有掏出一分钱,却完成了自己资本原始积累,而且,在启新洋灰公司经营的过程中,靠官的势力还取得了贷款的便利和利息的低下,启新洋灰公司在创办之初,靠官的势力完成了自己的资金的原始积累。
第二,启新洋灰公司在经营过程中获得了大量的特权。主要有:一是设厂的专利权。启新洋灰公司依靠官方的势力在建厂的第三年就取得了“嗣后直隶境内如再查有此项相同之土质,应仍归职公司推广添设,以杜外人凯窥,而免另立公司,致启争端,坐亏血本”,经过农工商部的批准“即准如所请”,后来又获得了“东北各省及扬子江流域有优先设立分厂特权”;二是销售市场的特权。启新洋灰公司获得了“关内外、京张、京汉、正太、汴洛、道清、沪宁各铁路局查照购用,以免利权”,后来又把这种特权推广到全国“各省官办商办各路局一体遵照购用,以保利权”;三是减免赋税的特权。启新洋灰公司凭借政治上的势力获得了“无论运销何处,只令完纳正税一道,值百抽五,沿途关卡验明放行,免于重征,俾得推广销路,”;四是运输的特权:启新洋灰公司的产品水泥是非常笨重又脏的货物,按市场运输价理应略高,最起码与其他货物的运价持平,启新洋灰公司和轮船招商局签订的运输合同却规定“按怡和、太古各行运价再减七折核收”;与京张、陇海等铁路管理局订有互惠的合同水泥运价一般也按
六、七折收费;五是原料的优先采购权。依靠政治上的权力获得了“所有洋灰公司常年需要用煤斤,由滦矿随时供给,不得稍有延迟缺乏”,而且“应酌减价值,不得过于开平市价十分之七”;六是依靠官势圈地运动。启新洋灰公司凭借政治上的特权“所需地亩,竟持官威,胥用高压手段以每亩一百五十元之地,擅定官价七十元,随意圈用”,而且,如果当地人民据向理论“即加以违抗罪名,而受差傅之累,远逐他乡者有之,更有拘至县府,陷身监狱者有之,直至完全将地亩强卖之后,方能脱此,因而倾家败产流为游民者,何至百数十人”,造成了广大人民的痛苦;七是利用封建势力镇压工人及其运动。解放前的启新洋灰公司利用封建势力镇压工人及运动来牟取暴利,1920年4月,厂方叫“来了三百多名军队,对工人进行封锁镇压,绑了三十多名工人”,可见,启新洋灰公司的发展与官的势力有巨大的联系。
第三,启新洋灰公司与封建势力的矛盾。启新洋灰公司从一开始就是在封建势力的支持下建立的,其最大靠山是袁世凯,创办者有周学熙、龚仙舟、颜惠庆等,名下的股东几乎都是清朝的顶戴花翎,还有民国的总长、次长、议员等,这些都启新洋灰公司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特权,但是,政治上变化无常,没有常青树,一旦启新洋灰公司的靠山倒台,特别是袁世凯死后,启新洋灰公司即失去了后援,启新洋灰公司立刻就成了被压榨的对象,各种报效、捐税、勒索等等接锺而来。导致启新洋灰公司的资金全部搁浅,有四十余历史的大型民族企业,最终也不能逃脱死亡的命运,可谓“成也官,败也官”。启新洋灰公司的命运是近代民族企业发展的一个宿影。
二
近代企业在中国的发生发展是一种制度变迁与创新的过程,而在这种制度变迁与创新的过程中“官”始终处于其间,而且局于主导的地位,导致近代企业制度变迁与创新中由于官方介入而产生官商不分的矛盾。官不仅控制着自己创办的企业,而且,对私人兴办的企业也企图加以把持,1972年,陈启沅设立了近代我国第一家私人企业——继昌隆缫丝厂,晚清政府却以“查沿海各省制办机器均系由官设局,奏明办理,平民不得私擅购置”,为由加以取缔,当初陈启沅之所以把继昌隆缫丝厂建在家乡,除了原料易得以外,主要考虑的是如何摆脱当时颇为流行的“官督商办”管理方式的羁鞯,如何远离封建势力的干扰,汪敬虞先生说“(继昌隆缫丝厂)不仅被认为是我国第一个民族资本经营的现代缫丝工厂,而且也被认为是最早民族资本现代工业。然而,它的重要意义并不仅于此。这个工厂的历史所反映的中国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复杂过程,比它作为中国第一个资本主义的意义要重要的多”,继昌隆缫丝厂发展史所反映的正如启新洋灰公司的发展史所反映的一样,近代民族企业“成也官,败也官”。正如任恒俊先生所评的那样“拨转中国近代新式机器缫丝生产机捩的陈启沅和他的继昌隆缫丝厂,迈出的第一步竟然得不到当地官府的保护、支持。但是,比陈氏开办早的近代机器生产的工厂,如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局,地方当局却没有哪个敢去为难。他们都是经过朝廷批准的官办企业,李、左、崇诸人权重势大,像南海知县那样的七品芝麻官纵然看不惯,也只能腹诽,岂能造次?在中国企业的发展史上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现象呢?其实在英国、美国、日本等国的企业发展史上也同样存在大量的官督现象,企业开始发展时,也是官办、官督商办等,我们的企业发展的命运却与他们的企业发展命运截然不同。“我们治中国经济史,须不忘记其乃在在全部文化体系中来作此表现。若专从经济看经济,则至少不足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史”,经济决定着文化,但是,文化反过来又深深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方式,自古以来,我国古代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这种悠久的文化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与发展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不能否认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公司科学经营思想的底蕴,而且传统文化中也具有许多非现代性因素足以阻碍着我们的企业的发展,其中官本位思想的文化沉疴就缚束人们的行为方式,“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正如王亚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分析“中国古典官僚政治形态”时指出的那样:它有三个“性格”即延续性、包容性、贯彻性,“一是延续性——指那是指中国官僚政治延续期间的悠久,它几乎悠久到同中国传统文化史相始终。二是包容性——那是指中国官僚政治所包摄范围的广阔,即官僚政治的活动,同中国各种社会文化现象如伦理、宗教……等等方面,发生了异常密切而协调的关系。三是贯彻性——那是指中国官僚政治的支配作用有深入的影响,中国人的思想活动乃至他们的整个人生观,都拘囚锢蔽在官僚政治所设定的樊笼中”,在这种文化背景之下,近代我国企业的产生、发展也是在政府主导下的一种制度变迁与创新的过程,而不是如西方国家的早期工业化,是一个完全由民间自发创业的过程,这种制度变迁中的政府介入就容易导致产生政企不分,官府的权力处于一种超然的地位,在企业组织形式、资本筹集、经营管理、盈利分配等各方面都表现强烈的“官本位”思想,因而有关企业制度的思想主张就相应的缺乏资本主义自由企业精神。
三
启新洋灰公司是近代企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企业,它的发展史充分说明了官势力在近代企业发展史上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在近代中国传统的社会里,国内有封建势力的阻挠,国外有西方列强的经济压迫,在夹缝中生存的近代企业只有靠官势力企业才能开办,另一方面,近代企业对官势力的无休止的报效、捐税、勒索等又限制了企业本身作为市场主体的作用,使近代企业的发展活力受到了伤害,也最终断送了近代企业的发展命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官势力几乎在企业发展中还无处不在,官商企业还是最大的盈利模式之一,每一个企业的倒闭背后几乎都有官势力的背影,官督对企业的发展并不是一件坏事,“我们可以谴责清政府及其官僚对近代工商业之发展未起到应有的作用,但不能认为政府参与工商业一定起坏作用,更不能认为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形式也是错误的,这种指责是脱离了现实的时代条件来考虑问题”,问题是官督一直下去是不是坏事呢?正如马克思说“官僚监护制度对于工业来说无疑是死路一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企业发展中官势力现在的仍然存在,从根本上说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的延续和发展,只有大力发展和繁荣先进文化,改变官本位思想文化的存在的环境,才能从根本上发展的我们的企业,也才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参考文献:
[1]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启新洋灰公司史料[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
[2]汪敬虞。关于继昌隆缫丝厂的若干史料及值得研究的几个问题[J].学术研究,1962,(06).
[3]任恒俊。晚清官场规则研究[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4]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三联出版社,2001.
[5]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6]胡寄窗。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
一、利用教材目录,构筑新的教学导航
第一讲: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史(教材第1、2单元),包括古代中国、古希腊、古罗马政治制度的发展;
第二讲: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材第3、4单元),包括西方资本主义与近代中国对新制度的探索;
第三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教材教第5单元)
①苏俄经济三大政策:列宁的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②后斯大林时代的经济改革: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
第四讲:中国近、现代化(第6、7单元)
①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与近代化历程(多元化的近代中国经济结构)
中国经济问题论文【最新12篇】
③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五讲: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第8单元)――七个专业化名词
①战后初期三大经济支柱:IMF,GATT,World Bank
②90年代经济区域化:EU,APEC,NAFTA
③全球化:WTO(20世纪世界市场的后续演变)
人类经济发展类型划分为两大模块:自然经济发展史和自由经济即商品经济发展史。自然经济的典型就是中国古代经济,它缓慢发展,自成体� 在资本主义发展问题上,为了让学生形成一个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种种发展表现的整体意识,可以把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统一,以“显性知识”的形式告知学生来降低未来教学的难度。如此未来的教学就有规矩可循了,所谓“纲举目张”也就变得简洁而科学了。
中国经济问题论文【最新12篇】
二、利用教材目录,建立树形知识结构,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比如,《中国近现代史》第一单元主题是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在学习时注意让学生把握有哪些侵略,如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又有哪些中国人的反抗,如广东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太平时天国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义和团运动等。在学习前,教师带领学生阅读目录,建立一个整体概念,在学习后,再看目录,这样构建知识体系就不难了。
《中国近现代史》第一单元主题是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第二单元主题是近代化的探索,第三单元主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四单元主题是抗日战争。当我们先学习了目录,在进行系统学习的时候,就等于是有一棵“大树”叫“中国近现代史”,长了四个“树枝”,我们的任务就是给它长满“小枝”和“树叶”,这样学生就会有兴趣了,学起来轻松,容易掌握。当学生心中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时,他们就会体会一个过程,享受一份学习的快乐。
三、利用教材目录,掌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例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二单元标题是“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在这一章节中,1956―1966年中国历史的阶段特征得到了高度的概括,即探索性、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联系教材内容具体分析:(1)进行了正确探索,对前苏联经验的迷信得以破除,制定了中共八大正确方针政策,人民内部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开展整风运动听取党外人士的批评与建议,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国民经济,等等。(2)在探索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并遭受了一定的挫折,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在理论上产生不良影响,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总路线忽视了客观规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反右倾”斗争使“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3)道路尽管曲折,但总趋势在向前蓬勃发展,在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其成就显著。因而我们不难得出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制定必须结合和反映中国的具体实际,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造成失误或遭受挫折。
四、利用教材目录,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横纵向整合
如“世界经济专题”下,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经济体制的变革”这一方面可以进行如下整合。
1.美国面对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逐渐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20世纪50―80年代一系列改革;由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1991年苏联解体。
中国经济问题论文【最新12篇】
目录是一本书的提纲,学完一册课本后,重读目录,以目录为线索,对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形成连贯、完整、系统的知识,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书的基本内容和要点。如果把目录中的每个题目都变成问题设问,用来自我检查学习效果,就可以得知哪些内容已经掌握,哪些内容还没有完全理解、掌握,哪些内容还很模糊甚至已经忘记,然后有针对性地再读有关章节,加以弥补。这样的复习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同时,经过按目录顺序归纳,该专题历史知识的内容一目了然,便于学生进行知识间的横向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而且有利于回答综合性的材料解析和探究性试题。
[关键词]近代东北农业综述
自古以来,东北都是农业大省,在六七千年以前就己出现原始农业;明清时期,东北农业有所发展;自清朝中期以后,随着汉族农民的流入而急速发展起来,“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农业迅速殖民地化,1945年后,东北地区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起步和发展。为此,学术界对东北农业十分重视,产生了相当多的论著。有鉴于此,笔者特将主要论著梳理如下,以期推动研究的深入开展。
一、研究概况
(一)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学界的关注
大批以农业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专著、论文,就笔者目力所及,以下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论著:衣保中的《中国东北农业史》[1]一书,为目前国内最大的一部区域农业史专著,对伪满时期殖民地农业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该书基本勾勒出东北农业发展的总体脉络,使读者了解东北农业在作物种类、生产结构、管理模式等诸多方面之所以与内地不同的缘由,同时,作者也着意于该区域人文地理状况对农业的影响,对我们研究东北农业史有重大参考价值。章有义的《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2],该书运用较大的篇幅,较为全面的记载了东北农业的发展状况,是研究东北农业必须参考的。衣保中的《东北农业近代化研究》[3]一书是我国第一部研究农业近代化问题的专注,该书揭示了东北农业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填补农业史研究的空白,对东北近代农业进行综合而系统的研究。刘祖荫的《满洲农业经济概论》[4],孙心农等编的《东北农业概况调查》[5]一书将东北农业的实况,产量,农业经营等搜罗一齐,并提出兴农方案:合作社、农产公社等。李文治的《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6]详细论述了清末吉林、黑龙江、奉天的开禁放垦情况。东北物资调节委员会研究组编的《东北经济小丛书》[7],于春英、衣保中的《近代东北农业历史的变迁》[8],郭葆琳的《东三省农林垦务调查报告》[9],黄希源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农业经济史》[10],陈振先的《奉天全省农业调查书》[11],东省铁路经济调查局编的《北满农业》[12]等等。
在论文方面,出现了一大批专门研究成果,对东北农业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和分析,如:魏芙蓉、张锐的《东北农业近代化的特点》[13],衣保中、吴祖鲲的《论东北农业近代化》[14],衣保中的《论近代东北地区的大农规模经济》[15],吴祖鲲、富萍的《东北近代农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16],谢学诗的《“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农业与农民》[17],徐萍的《试论民国时期东北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硕士论文),衣保中的《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历史线索》[18],衣保中的《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影响的研究》[19],郭有义的《满洲农村现状及其农业对策》[20],景爱的《历史时期东北农业的分布与变迁》[21]等都不同程度对东北近代以来的农业进行了研究,为我们深入了解近代以来东北农业提供巨大帮助。
(二)涌现了许多关于东北农业资源被侵略的文章
近年来,许多关于日本、俄国侵略我国东北的文章不断涌现,例如,李晓光的《1904~1911年日俄对我国东北农业发展的影响》[22]此文介绍了“日俄战争”给东北的农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一方面使东北的耕地面积减少,造成粮食大量出口,农业生产单一化;另一方面也促使了东北农业的商品化、机械化生产,桑润生的《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东北农业的掠夺》[23],李淑娟、王鹤的《日伪统治时期日本对东北棉花的统制与掠夺》[24],朱艳、李闰华的《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的粮食掠夺》[25],孙玉玲的《东北沦陷时期日伪的农业资源掠夺政策》[26]对日伪时期的农产品掠夺及给东北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进行了探讨,单魁贤的《日伪统治对东北农业发展的影响》(硕士论文),等都对近代以来东北的农业资源被侵略做了不同程度的论述,并取得不小的突破。
(三)关于东北地区农作物的发展变迁的文章丰富
近年来,随着对东北经济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东北农业经济特别是东北大豆经济的研究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大豆业是近代东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代东北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近代东北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大豆业经济。其研究者层出不穷,文献主要有:叶晗的《1914年至1931年东北大豆贸易研究》(硕士论文),杨光震的《清末到1931年东北大豆生产发展的基本趋势》[27],佟静的《近代东北大豆业概论》[28],于亚莉《论近代东北大豆贸易》(硕士论文),韩玲红的《浅析伪满前期(1931―1935年)的东北大豆业发展》[29]一文,对“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大豆业发展状况、日本在东北地区对大豆产销采取的政策及影响做了详细介绍,较为全面介绍了伪满前期日本对以大豆为主的东北农产品的掠夺。牛伟的《伪满时期东北大豆业研究》(硕士论文),王影的《“九一八”事变前“满铁”在中国东北的经营及对大豆出口的控制》(硕士论文),李淑娟的《伪满时期东北大豆经济衰落对农民生活的影响》[30]一文深刻的揭露了伪满时期以大豆为主的东北经济的衰落,乃至给农民生活带来的深重灾难。郭文韬的《略论中国栽培大豆的起源》[31],朴永兰的《论近代东北大豆出口贸易中外来因素的作用》(硕士论文),胡雪梅的《近代中国大豆出口贸易论述》(硕士论文),张左华的《东北大豆国际贸易的衰落》[32]。
关于水田的研究主要有:金颖的《近代水稻传入东北及其影响研究》[33],金颖的《近代东北地区水田农业发展史研究》[34],吉林省农科院主编的《东北水稻栽培》[35],于春英的《伪满时期水稻发展研究》[36],姜丰裕的《民国时期日本对东北水田投资研究――以朝鲜移民水田开发为中心》(博士论文),衣保中的《朝鲜移民与东北地区水田开发》[37],衣保中的《民国时期吉林省的水田开发政策》[38]等等。
关于东北地区棉花业的论著主要有:许的《伪满时期东北棉花的统制研究》(硕士论文),董师嫡的《近代东北棉业经济初探》(硕士论文),季道藩主编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39],万连步的《棉花》[40],胡华的《日伪在沦陷区的棉花增产与棉花统制》[41],等等。
以上论著对东北近代以来的作物研究多集中在伪满时期,通过农作物的兴衰,来揭示东北农业经济急剧地衰退,并影射处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诚然,笔者整理了仅几种农作物的主要研究状况,其他作物的研究也不胜枚举。
(四)国内、国外移民都给东北的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一方面大量人口的入住给东北带来压力,另一方面也带动了东北的发展。近年来,研究东北移民问题的文� 例如,王衫的《二十年代移民开发东北农业略论》[42],吴希庸的《近代东北移民史略》[43],何廉的《东三省之内地移民研究》[44],让慈的《中国移民满洲之过去及现在》[45],范立君的《近代东北移民与中国东北社会变迁(1860~1931)》[46],陈楠的《近代东北荒地垦殖述略》(硕士学位论文),满洲移民史研究会的《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的移民》[47],中央档案馆等编的《满洲农业移民概说》[48],衣保中的《日本移民与伪满洲国的殖民地农业》[49],刘大可的《山东移民垦殖与东北农业发展》[50],高乐才的《论近代中国东北关内移民与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51],桑润生的《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52],范立君,许凤梅的《近代东北流民与农业开发》[53],刘信君的《民国时期吉林省的移民浪潮与农业开发》[54],于春英的《朝鲜移民与近代黑龙江地区水田开发》[55]等论著都分别对近代东北移民做了不同角度的分析,其价值巨大。移民虽然给东北地区带来压力,无可厚非的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北农业的发展。
(五)同时,外国主要为日本在侵略东北的同时,对东北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东北农业的文献也不断增多,对我们研究当时的农业情况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原始资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研究的主要思考
纵观学术界对近代东北农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清末开禁放垦对农业带来发展机遇,日为侵略时期日本对东北农业资源的掠夺和建国以后农业的复兴等农业经济发展史,当然其他方面的论著也对东北农业方面做了不同程度的剖析,这些论著都较为全面的记载了近代以来东北农业的发展状况,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大部分论著都集中的讨论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上,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拓展一些新的领域以期推动研究的深入开展。
东北的农业,自清朝后期的开禁放垦政策的繁荣到“九一八”事变后期一段时间的危机,在曲折中发展,笔者认为农业的发展贯穿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农业是立国之本,农业的兴衰一定程度上代表国家的兴旺发达,是对历史的反馈。笔者认为近代以来东北农业在学术界的研究大致分三个阶段:(一)清朝后期开禁放垦政策后的繁荣。(二)“九一八”事变后出现农业危机。(三)建国后农业的发展时期。以上大致分几个方面,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就近年来学术界对近代东北农业的研究状况,做了较为粗略的概述,当然,应特别指出,由于笔者自身能力有限,在对大量的论著进行取舍和分析的过程中,在文章的论述可能存在许多偏颇之处,还望各位前辈学者予以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衣保中:《中国东北农业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
[2]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
[3]衣保中:《东北农业近代化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4]刘祖荫:《满洲农业经济概论》,新京建国印书馆刊印,1944年版。
[5]孙心农主编:《东北农业概况调查》,农政班印1945年版。
[6]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1840-1911),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57年版。
[7]东北物资调节委员会研究组编:《东北经济小丛书・农产(生产篇)》,东北物资调节委员会刊行,1948年版。
[8]于春英、衣保中:《近代东北农业历史的变迁》,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郭葆琳:《东三省农林垦务调查报告》,东京神田印刷所出版,1915年版。
[10]黄希源主编:《中国近现代农业经济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1]陈振先:《奉天全省农业调查书》,1910年版。
[12]东省铁路经济调查局编:《北满农业》,中国印刷局,1928年版。
[13]魏芙蓉、张锐:《东北农业近代化的特点》,东北亚论坛,1998(04)。
[14]衣保中、吴祖鲲:《论东北农业近代化》,社会科学战线,1997(01)。
[15]衣保中:《论近代东北地区的大农规模经济》,中国农史,2006(02)。
[16]吴祖鲲、富萍:《东北近代农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长白学刊,1998(03)。
[17]谢学诗:《“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农业与农民》,社会科学战线,2001(05)。
[18]衣保中:《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历史线索》,《中国农史》,1994(01)。
[19]衣保中:《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影响的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
[20]郭有义:《满洲农村现状及其农业对策》,益世报,1935年7月6日。
[21]景爱:《历史时期东北农业的分布与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02)。
[22]李晓光:《1904~1911年日俄对我国东北农业发展的影响》,安徽农业科学,2012,(03)。
[23]桑润生:《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东北农业的掠夺》,社会科学战线,1987(07)。
[24]李淑娟、王鹤:《日伪统治时期日本对东北棉花的统制与掠夺》,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04)。
[25]朱艳、李闰华:《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的粮食掠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8(03)。
[26]孙玉玲:《东北沦陷时期日伪的农业资源掠夺政策》,近现代史研究,1998(04)。
[27]杨光震:《清末到1931年东北大豆生产发展的基本趋势》,中国农史,1982(01)。
[28]佟静:《近代东北大豆业概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3(03)。
[29]韩玲红:《浅析伪满前期(1931―1935年)的东北大豆业发展》,学理论,2011(28)。
[30]李淑娟:《伪满时期东北大豆经济衰落对农民生活的影响》,学术交流,2008(02)。
[31]郭文韬:《略论中国栽培大豆的起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4(01)。
[32]张左华:《东北大豆国际贸易的衰落》,新亚细亚,第十卷第二期。
[33]金颖:《近代水稻传入东北及其影响研究》,中国农史,2010(03)。
[34]金颖:《近代东北地区水田农业发展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35]吉林省农科院主编:《东北水稻栽培》,吉林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6]于春英:《伪满时期水稻发展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09(03)。
[37]衣保中:《朝鲜移民与东北地区水田开发》,长春出版社,2000年版。
[38]衣保中:《民国时期吉林省的水田开发政策》,古今农业,2004年(02)。
[39]季道藩主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分册,棉花),农业出版社,1986年版。
[40]万连步:《棉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
[41]胡华:《日伪在沦陷区的棉花增产与棉花统制》,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
[42]王衫:《二十年代移民开发东北农业略论》,史学月刊,1999(06)。
[43]吴希庸:《近代东北移民史略》,东北集刊,1941(02)。
[44]何廉:《东三省之内地移民研究》,经济统计季刊,1932(01)。
[45]让慈:《中国移民满洲之过去及现在》,湖南大学期刊,1933(08)。
[46]范立君:《近代东北移民与中国东北社会变迁(1860~1931)》,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7]满洲移民史研究会:《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的移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8]中央档案馆等编:《满洲农业移民概说》,中华书局出版,1991年版。
[49]衣保中:《日本移民与伪满洲国的殖民地农业》,东北亚论坛,1996(04)。
[50]刘大可:《山东移民垦殖与东北农业发展》,东岳论丛,2001(04)。
[51]高乐才:《论近代中国东北关内移民与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东北师大学报,2008(05)。
[52]桑润生:《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农业出版社,1986年版。
[53]范立君、许凤梅:《近代东北流民与农业开发》,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2)。
[54]刘信君:《民国时期吉林省的移民浪潮与农业开发》,社会科学战线,2007(04)。
《万国邮政公约》第一条明确规定邮政“以合理的价格在领土的每一角落提供经常、优质的基本邮政业务。”提供普遍服务的义务,即邮政服务网点要普及、资费要低廉、对传播文化类及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邮件要给予优惠,力求做到国家每个公民都能使用邮政。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起,新西兰、澳大利亚、荷兰、德国等一大批国家先后实行了邮政改革。进入21世纪,英国、日本、奥地利等国家邮政也纷纷实行邮政政企分开。这次改革特点是放开市场管制、实行政企分开,甚至是私有化。世界范围的邮政改革有深刻的经济、技术背景,也符合邮政行业的特殊规律。中国邮政经过百年的风风雨雨,在世纪之交,也开始了义无反顾的改革历程。因此,我认为研究中国邮政改革发展对中国邮政如何在改革中生存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本文以邮政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邮政企业的经营业务及特征,从现状中分析了其改革的初步成效,并研究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同时借鉴国外邮政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提出适合我国邮政业现状的改革方案以及方案的具体设计。本文研究的核心思路是在我国邮政业的现实情况中,寻找的也是一条适合当前实际情况的改革发展之路,而不是理论上的改革模式。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和数据描述等方法。文献法主要应用于中国邮政改革理论分析,为中国邮政改革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创新基础。在分析中国邮政改革中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时,较多的应用了数据描述的方法,引用了大量的数据和实例,以求得较为适当的结论和对策。
三、设计提纲安排
一、邮政业的界定及特征
二、我国邮政业改革发展现状
(一)我国邮政业改革现状及初步成效
(二)我国邮政业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面临问题
2.原因分析
三、中国邮政改革发展
(一)中国邮政改革发展的宏观路径
1、政企分开是必然选择
2、邮政业务的分类改革
3、对于储蓄银行的思考
(二)中国邮政改革发展的微观举措
1、邮政政企分开,理清管理者和经营者的关系
2、建立邮政普遍服务的补偿机制
【关键词】科学;技术;产业革命;科技发展
18世纪以前,中国作为世界为数不多的强国之一,经济发达,并且远超西方。到了18世纪,随着西方现代产业革命的进行,经济。科技均获得空前发展和巨大进步。中国确沦落为世界“落后”的代名词。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家第一代领导者们强力推进工业化的建设,国力迅速提升,为逐步实现国家四个现代化打下了工业。农业经济。文化。科技等坚实基础,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到今天,中国前后用不到七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二百余年工业文化发展的进程,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反观18世纪前处于世领先地位的中国,为何一落千丈掉队了呢,值得我们今天认真研究分析。
一、李约瑟和“李约瑟难题”
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在其所著的《中国科学与文明》中提出了“为什么近代科技没有在中国产生”的疑问,问题一被提出便得到了激烈的讨论,也衍生出“为什么近代中国的科技弱后于西方”、“为什么近代科技出现在西方”等问题。李约瑟在1943至1946年间以外交官的身份游历了中国,并在1954年出版了《中国科学与文明》的第一册,而后共编写完成了七卷三十四册,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领域。他用文字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系统的向世界展示,也为今天世人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他所提出的问题也的确困扰着我们:一个原本农业文明十分发达的国家,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民族,还是那个民族。为什么在一百多年前中国经济。科技竟然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落伍了呢?明摆的历史事实是:近现代科学技术未能产生在中国;而能体现科技水平的现代工业经济,也末能在中国获得自主。自由的生存。推广和发展。我们究其原因,当应要从这些表面现象的背后,寻找到那个时代的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国内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民族传统文化因素等诸多方面作全方位。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内容挖掘与分析。研究。
二、农业文明时期的中国持续了数千年的辉煌
约5000年前,中国黄河流域出现早期的农业文明。这类文明以农业为基础,以家庭或家族为经济单位,生产工具多为简单的农具,后期出现了手工业作坊,土地是最主要的劳动资料。中国就是在这个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产生了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等等灿烂的文化。奴隶制在公元前22―前21世纪在我国中原地区形成,在经历了商代和西周过后,奴隶制走向衰弱,中国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从秦朝的建立,我国正式进入封建社会,之后的中国愈加强大,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因而科技也随之发达起来。中国农业经济的成功和繁荣最大的成功经验是,自秦之后,历代都很少发生有危及全国农业经济生存发展的战争。即或在改朝换代的年代,在经历一段不长时间动荡后,国家经济。科技反而获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一个安定的社会。和平的环境。人民处于在安居乐业和谐文化氛围之中,这是国家经济。科技发展进步的必备的文化。物质条件。因素和基础。另一重大经验是国家经济繁。国力强大,必然导致和促进着科学技术的创新与进步。
早在两千多年前《春秋》一书中,中国早于其他国家和民族发现并记录了公元前613年的哈雷彗星的出现和运行的轨迹。在宇宙观和物质论上,以老子。孔子为代表形成的[道德经].[易经]两部伟大经典学说。为民族和人类认识宇宙。自然。社会和人提供了今人都无法达到的智慧,成为人类认知领域 万物和人,从无而生。而有。宇宙的最原始。最基本的物质是"阴阳二气",二气的冲和,生成宇宙。万物。人;人和万物是构成大宇宙的小宇宙,以及"天人合一"等哲学理念。这与二千多年后于二十世纪提出的宇宙"大爆炸"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成书于公元一世纪的《周髀算经》总结了勾股定理等数学问题。《黄帝内经》是在一部应用气论的物质观,对人的生命。生物体。精神以及与社会。自然关系联系作整体。综合性诊治。保健的,为我国第一部最早。最为经典的医学著作,中医诊治,特别注对人体的整体诊疗施药,"内经"出现,为人类首开对生物生命学科研究的先河。这部著作至今仍为中国现代中医学科中一门不可或缺的教材。同时,中医。中药学。儒。道的养生。益寿。开智的内外炼丹法等,也开创了人类化学研制的先例。中国自新石器时代之后,较世界他民族率先跨进了青铜器的时代,那时中国多金属冶炼术也领先于世界。当代考古发现的越王剑即是最好的佐证。而在关乎生产。生活的农学方面,我国古代大约有370多本农业专著,战国时期有《神农》、《野老》等,西汉以来有五大农书,其中《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其中所提的因地制宜的思想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有着深远的影响。上述天文、术算、医药、保健。生物生命。物理。化学。哲学,农学等文化的成就,无不体现出中国农业文明的辉煌,发达科技和民族的智慧。不仅如此,我国古代还有许多重大的创造发明,如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四大发明。中国从汉唐之后开辟的水陆丝绸之路,则标志着中国与世界商业贸易。文化交流。人员往来悠久历史,同时表现出中国水陆交通工具制造的发达。先进。明代郑和引领庞大船队六下西洋,即是最好例实。
我们从上述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来看,中国在诸多科技领域的发明创造都是领先于世界别国的。据此我们能获得下列认识:
1.中华民族曾拥有发达。先进的农业文明和有丰硕的科技文化成果
2.具有勤劳。朴实。智慧的中国人从来不缺少创造力
3.科技发明创造离不开繁荣发达的社会经济基础,经济为科技发明提供了资金。物质保障。条件:科技进步又促进了经济发展。
4.中国农业经济的发达和科学技术的领先,成为民族团结强大的疑聚力,致使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从末间断过。
5.中国社会的封建制,在中央集权把控下的科技开发利用有着财力。人才保障的优势,利于对巳确立的科技项目的发展。其不可避免的弊端,忽略。丢失了社会及其全民族所蕴藏着的巨大创造力。
6.中国传统培养人才的教育体制主要依靠师传口授。教育的内容侧重于人文学科,在科技领域,生产技术的传承,完全依赖于师父实践经验的言传。身带。没有统一可用的理论文本教科书本可资。
7.历史的史实,鲜明地将中国的衰弱。落后的时空,定位在特定近代历史时期。
三、产业革命,西方的崛起
中世纪,在西欧发生了文艺复兴。社会文化产生了变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孕育出富有资产的阶层,和以人为本的公平。正义的民主思想。到了19世纪中期,西欧的产业革命巳获得巨大成功和文化成果。一个以工业经济为基础的文明形态诞生了。开始于18世纪英国的产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由于机器的出现,一方面产生了高度专业化的大批量生产方式,另一方面也刺激了化石能源的运用。更重要的是,变革引起了社会生产、生活的深刻变化。而在技术层面,可以将这场产业革命看做是经验性技术和科学性技术的过渡期,至此近代以前那种纯粹靠师傅言传身教并需长期练习、累积经验才能获得的技术(技能)开始受到了科学的影响,虽然,在产业革命开始后,参与生产的工匠仍然需要自身的技能和技艺,但是科学知识已经在逐渐改变这种沿袭千年的生产方式。19世纪以后的现代技术,则真正成为一种科学性的技术,它表现在对于使用者的要求降低,以及对机器自身性能要求的提升。西方产业革命的成功最大的功劳是,将人类从传统农业文明社会推进到现代工业文明的社会。另一功劳是将人类的传统知识诸多领域的科技经验,实现向理性化。系统化。科学化现代学科的转型。。工业文明的另 销售国际化。人口集中城市化。人力。人才社会支配市场化。自由化和强烈竞争化。在这一社会机制。氛围中,更能激发人的自主性。创造性。
四、特定时期的近代中国不能产生现代科技是必然的结果
打开中国近代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持续维持封建社会制度快走到尽头了。主要表现在封建政权从上至下彻底腐败,由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国家割段了与外部世界的经贸通商。人员往来。文化交流等联系的渠道,他们不知世界由工业革命引发的时代巳产生了巨大的迁变,昔日的东洋。西洋使者岁岁来贡仰望天朝的小国。弱国,一跃转身变为富国。强国,他们虎视眈眈地观望着依然沉浸在强大帝国睡梦之中的中国,待机将要扑向天朝这一庞大肌体。统治者对内实行更加严酷的社会管制,通过残酷剥削,压柞,来满足他们侈靡无度的腐朽生活。人民生活处于无望的水深火烈之中,社会文化极度消极。保守。不求上劲。加之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日暮穷途的统治,对一切文化创新实行严厉的封杀,近代史上康有为的戊戌变法招致血洗,即是最好的例证。尤其是中国从1840年经历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又经历1856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84年的中法战争。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的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等,使中国沦陷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中国近代史上还先后发生太平天国和义和团两次重大的农民运动战争。外来侵略者的战争和侵夺。国内持续48年之久的反封建统治。的农民运动战争,造成国力衰退到极点,国家根本无力。无心发展科学技术。由此可见,中国近代处于如此特定的社会基础。条件。环境,怎么能产生出具有现代水准的科学技术呢。
五、新中国的建立和实行改革开放具备了科技发明创新的一切因素和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从新民主革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第一次明确的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这不仅是对经济发展的要求,也需要政治、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同时发展。改革开放前30年,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基础。而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实行的改革开放,则加速了科技和诸多文化领域向现代学科的转型。科技和文化的健康转型,大力地推动了国家经济的腾飞发展。经济的腾飞,又催促。要求着科技。文化必须要适应。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在这良性互动。循环中,中国制造。中国品牌。中国创造。中国发明层出不穷。声誉响砌全球。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能为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进步。提升。发展提供一切保障与优越的条件。
综上所述,我们若从中国科技发展史的纵向,和从人类科技发展史的横向作比较。分析,有着这样的认知:一国。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在某段时空中的科技能否创新。发明,必须要作历史的。整体的。全面的。客观真实的研究和分析,科技发明创造的主体是人,要看创造者的素质。修养。道德。意志。追求。精神,以及所处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环境。条件。待遇及其敬业的态度。更要看科技发明者所在的时代。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国际。国内的文化的背景。基础等诸多要素。徐此,还有一个十分核心。关键的要素是:我们研究的对象是特指中国特定的近代历史时期科技能否创造的问题。一个尚未经历工业文化,或尚末成熟发展工业文化的社会,要想在传统农业文化社会环境条件下,创造出具有现代性质的科技水平,是绝无可能的;一个尚未从传统科技水平转型到现代科技水平的创造者,也绝无可能创造出超越时代实践的科技奇迹。我们若用所述的决定科技进步。发展的人和民族的因素。科技创造者所处的时空。国际。国内的文化背景。条件等方面来作综合判断。结论;中国近现代社会,绝无可能创造。产生现代科学技术。
参考文献:
[1]江晓原・简明科学技术史[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2]姜振寰・技术哲学概论[M]・人民出版社,2009.
[3]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求学网为您提供“中国经济论文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解决您在写中国经济论文中的难题
中国经济论文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经济论文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关键词:经济复兴
论文正文:
中国经济复兴之路
世界经济新秩序的曙光
从1857年,美国爆发的第一次具有世界性特征的经济危机至今,资本主义引发的世界性危机从来没有间断,影响较大的包括19251933年的大萧条、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机等,每一次危机都给世界经济发展造成重创。以美国、欧盟等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经过多次自以为是的修正之后,不仅没能让世界摆脱危机的阴影,反而使危机的程度逐次加深。
实践证明,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世界经济旧秩序已不再适应人类社会继续发展的要求,世界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力量来平衡各方利益、引领未来发展。谁能成为这种新格局中的领军者,就看谁能将全球经济拉进增长的轨道。
专业人士指出,不管是美国的金融危机还是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其实质都是发展方式的问题,如果这种经济模式得不到改变,经济危机的问题就不可能解决。美国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控制外债、减少财政赤字和增加就业;欧盟的任务是改变欧洲各国高福利、低生产、低税收的发展方式、进一步协调各国的财政货币政策。显然,主要发达国家在经济复苏的困境中自顾不暇,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任务要另选主角。此时,新兴经济体以惊人的发展速度迅速走进人们的视野。
从七国集团到G20
七国集团最初由美、日、英等七个工业化国家组成,俄罗斯加入后形成八国集团,目的是让有关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举行非正式对话,以利于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下的非正式对话机制。八国集团由发达国家掌控,完全从发达国家的利益出发,讨论制定对其有利的世界经济活动规则。1999年底,随着中、印、巴等新兴工业国家和欧盟的加入,八国集团演变为20国集团(G20)。同时,随着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加强,在集团中的话语权不断壮大,G20于2003年被确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集体性称呼。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八国集团的国际影响力急剧下降,G20成为危机之后全球经济政策协调的主要平台。
金砖国家的崛起
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次提出金砖四国概念,囊括了全球最大的四个新兴市场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2010年,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金砖四国变成金砖五国,并更名为金砖国家。自2006年四国外长首次会晤开始,经过五年的发展,金砖国家初步形成以领导人会晤为主渠道,以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外长、常驻多边组织使节 目前,金砖国家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的27%,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3%。
统计显示,2009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16%,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13%。根据2010年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方案,金砖国家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将大幅增加至13.1%,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将达到14.81%。金砖国家的兴起将导致世界经济增长多元化,成为国际经济关系民主化的自然推动力,使国际经济政治关系呈现新特点,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随着G20和金砖国家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话语权不断提升,新兴市场国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得到肯定。人们在对G20和金砖国家的关注中,发现了一个共同的亮点中国。
负责任的大国
从冷战时的美国、俄罗斯,到后起直上的日本和声势浩大的欧盟,世界从来不缺少超级大国。遗憾的是,神话相继破灭。危难之时,竟没有一个国家勇挑重担,拯救世界于水火。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一蹶不振;日本经济在经历二战后的迅速增长不久,即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陷入低迷;最大经济体美国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后,不仅没有担负起拯救世界的重任,反而恶意筹划危机转嫁;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在主权债务危机的拖累下举步维艰曾经的超级大国形象正在一个个崩溃。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在国际性组织中的声音越来越多,从G20峰会到金砖四国峰会,从博鳌论坛到达沃斯论坛,中国的国际形象正在逐渐清晰。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不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旁观者,而是更多地参与进了全球经济格局变革当中,成为可以盘活全局的棋子。当世界主要经济体深陷危机无法自拔时,手握3万亿外汇储备的中国成了希望和信心的源头。
国际多家机构预测,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在2020年前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大国。可以说,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引擎的作用已经得到认可。虽然这些言论居心未必正当,但从自身来讲,中国绝不会推卸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和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责任。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已树立起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搞好中国经济的同时,积极地参与国际社会交往。但中国的发展绝不会走资本主义国家恃强凌弱的老路,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一贯的主张。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致力于维护世界的和平发展。
中国复兴之路
21世纪初,我们的口号是和平崛起,但是对一些国家来说,似乎崛起这个词很具有挑衅的意味。于是,中国威胁论铺天盖地般袭来,中国在国际交往中频受打压。其实仔细想来,1840年以前,中国稳坐世界第一大国的交椅已将近2000年。我们现在努力发展,只是想恢复一个大国应有的实力。智慧的中国领导人用伟大复兴取代了和平崛起,既显示了中国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决心,也使中国威胁论的制造者们无的放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中国人民持之以恒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间,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今时不同往日,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多变;同时,在国内,随着改革走进深水区;各种矛盾凸显,想继续摸着石头过河变得越来越难。如何使改革顺利推进,实现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一系列难题等待着中国政府去寻找答案。内忧与外患并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数据令世界其他国家羡慕不已,30年年均增长率达到9.8%,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仍然保持着8%以上的增长速度。但在高增长的华丽外衣下,不和谐的隐患也在悄然增长。
一些领域显示出经济过热的信号,CPI居高不下,流动性过剩得不到有效控制、房地产市场高烧不退,这些因素使得泡沫破裂的风险在不断积聚。除了经济过热隐藏的风险外,一些社会矛盾也不断涌现,如收入差距过大、社会保障不健全、环境污染严重等,这些不稳定因素的存在,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增添了很多不确定性,如何克服困难,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决策者们凝聚智慧不断探索。
宏观调控既要正确做事又要做正确的事
资本主义世界的多次危机证明,完全放任自由的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代价过于沉重,政府的合理干预是经济平稳发展的保证。虽然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方面,中国只能算是个小学生,但是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无疑是有力并且有效的。
从危机后的4万亿刺激计划,到目前的控制经济增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宏观调控的手段既顺时应势,又机动灵活。中国的宏观调控要想始终保持这种成功的状态,就要遵循一个理念:既要正确做事又要做正确的事。正确做事是指宏观调控的方法和手段,也就是宏观调控的工具要使用得当。宏观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特点是相机抉择,即视经济运行情况而采取相应措施,间接地调整经济至平衡状态。其好处是渐进、平稳、灵活。相比而言,货币政策更为直接和猛烈。
理论上讲,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凭借自动的传导机制实现经济平衡增长。但在中国,由于市场经济机制不健全、金融市场运行不规范,货币政策在传导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会引发新的问题。因此,在这样的非常时期,货币政策也应该包含一些相机抉择的成分。
比如,针对当前的经济状况,应该采取有松有紧的货币政策,对于某些过热行业限制信贷额度,而对广大小企业适度宽松。宏观政策要做正确的事是指政府干预的领域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要有利于经济健康发展。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政府的微观经济行为主要是针对市场失灵的领域,而对市场能够自发运行和实现有效自我调节的领域,政府应尽量退出。
以改革促发展
对于处于转型期的中国而言,宏观调控不是万能遥控器,一些尖锐的社会矛盾光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远远不够,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继续深化改革。部分学者提出,中国改革需要顶层设计,需要将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整体推进。的确,改革开放30年来,依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我们积累了大量财富,但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改革的成果没有惠及全体国民,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其根源在于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因此,只有继续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扫清中国未来发展道路上的诸多障碍。从目前的情况来讲,中国改革的重点在于三个方面:
第一,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包括资源税改革、财产税改革和个人所得税改革等,目的是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民众,实现从藏富于国到藏富于民的转变,同时尽可能地缩小收入差距;资源税改革的目的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清代;城市;地位;作用
中图分类号:TU984.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9010602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中心和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中国城市在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到清朝,封建城市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由于清代既是封建时代的终结者,又是近代化的开启者,其城市发展的历史地位相当重要:既承农业时代中国城市之发展,集古代城市发展之大成,达古代城市发展之高峰,又开启工业时代城市发展之先路,开动中国城市近现代化之阀门,因此有学者把它概括为四个字“承前启后”是非常到位的。
清代城市是在明末清初战火焚烧过后的废墟中发展起来的。经过了明末纷繁迭起的农民大起义,许多城市都在战火中变成一片废墟。如著名的古都开封被农民起义军包围后,赶来救援的明军为了解围,竟不顾百姓的生死,开河淹城。而清军入关时为了挫退人民的反抗,也大肆屠城,城市经济进一步遭到毁灭。如1645年春清军为报复史可法在扬州的英勇抵抗,城破时血洗扬州,前后十来日所杀害军民约80万人,史称“扬州十日”。稍稍其后的“嘉定三屠”也几乎使嘉定城变成了一片废墟。因此清朝建国之初,城市经济凋敝,民不聊生。
面对残破的社会经济状况,康、雍、乾三朝统治者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到乾隆年间,农业、手工业、商业出现了明显超过明朝的发展形势,资本主义萌芽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城市经济发展得到长足进步。尤其是在交通较为便利,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江浙一带、长江沿岸和大运河一带城市的发展都超过了前代。内地、边远地区的省府州县城市也得到发展,如昆明、西安、太原、贵阳等。除此之外,北京、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等都是国内一流的大城市,其中北京的人口超过百万,成为中国第一大城市。苏州、广州也接近百万,其余人口规模在10万以上的城市达数十个。与同时期西方国家的城市相比,城市规模(主要是人口数量)要大得多。18世纪后期,在全世界十大城市中,中国占了6个,可见清代城市发展的规模与重要地位。
虽然在以农业经济的中国封建时代,城市功能以政治功能为主,但是清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城市已初� 商品经济的发展已成为许多大城市兴起、发展和变迁的重要动因,使城市开始突破传统的政治中心的范畴。经济因素在城市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日益明显,专业化的经济中心开始凸显出来,形成了以南京、苏州、杭州、松江为中心的纺织业中心,仅南京一地就有织机3万余张,全国最大的制瓷业中心景德镇,仅民窑就有二三百座,工匠数十万人,产品行销国内外。城市手工业的繁荣必然将商业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城市商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商业城镇的增多,除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外,不少城镇发展成为区域性商业中心或大商品集散地。江南以南京为最大都市,其他如苏州、杭州、天津、济南、广州、佛山等,都是商业十分繁华的大都市。而星罗棋布的小城镇,则将城市与乡村沟通起来,形成发达的商品流通网络。二是专业性的商品生产销售区开始形成。且不谈前边涉及的大型专业生产区域如南京、苏杭、松江等纺织业生产销售中心,景德镇等大型瓷器专业生产基地,其他城市的城镇间专业化已开始凸显,其主要特征是以聚集本地或外地的某种或几种商品并以此而展开经济活动。以成都城市为例,乾隆时期成都县的郊区市场中,如崇义镇是著名的蚕市,郸县是粮油作物的产地,因此大多场镇是以粮油为主,犀浦镇“米、麦、菜子及油为大宗”。县城市场则是“米为大宗,菜子及油次之,麦又次之”。这些专业性的场镇吸引着来自各地的大量商贾来此从事商品买卖,市场也逐渐因而形成网络。商业的繁荣,商业流通模式趋向多元化,专业的商业人员兴起、专业店铺的出现以及专业街区的日益增多等最为集中地体现了城市经济功能的日益完善。
城市经济的日益繁荣,也促进了城市文化娱乐功能的发展。清代城市人民的文化娱乐形式有戏曲、杂技、曲艺、乐舞、体育等。清代的戏曲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种类繁多,绚丽多彩,特别是道光后形成的京剧,将中国戏曲文化推向高峰。戏曲、小说的繁荣,拓展了城市的公共空间,丰富了市民的生活。
清代城市发展在集农业时代城市发展之大成的同时,迈开了近代化的步伐。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政治面貌、社会经济、文化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政治主权的破坏,外国商品与资本大量输入国内,同时西方的近代工业、交通工具、科学技术也随之引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在部分沿海沿江城市兴起并发展,促进了中国城市的发展和近代化转型。
外国资本主义由沿海沿江城市侵入,首先破坏了这些城市以往缓慢发展的自然经济,近代工业也首先在这些通商口岸兴起。通商口岸城市的发展,一般都是由对外贸易起步,并随着经济的发展与资本的积累,很快成为晚清工业集中的地区,促进了口岸城市的近代化。与此同时,由于西方社会经济模式、思想、科技的传入,以首都、内陆省份中心城市为代表的传统行政中心城市也逐步踏上了近代化历程。但是,晚清城市发展是畸形且极度不平衡的,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与水平差异。在地域上,南方城市发展远远超过北方,沿海沿江以及通商口岸城市的近代化水平高于内陆一般性城市。以近代工业为例:在清末外国资本开办的100多家各类工厂中,上海、大连、汉口、天津等地占53.8%,福州、武昌、苏州、哈尔滨、营口长春等地占46.2%。其他中小城市几乎没有。
晚清城市近代化的显著标志是城市功能结构的近代化。城市近代化首先是从经济方面开始,而经济经济方面又首先是从商业化开始的。商业的发展推动了交通工具的进步,近代金融业的出现以及工业的进行。经济的变革必然会带来政治变革与思想文化剧烈变革。
在外国资本主义商品和资本侵入的同时,晚清城市经济模式在模仿中缓慢成长起来。在商业贸易方面最重要的现象是洋行势力的崛起和由其控制的外向型商业贸易网络的形成。随着西方人对华贸易兴趣的增长,洋行的势力也在膨胀。1837年,在华的外国洋行共150家1894年发展到552家,1913年为3805家,1930年达8297家。洋行把近代西方商业贸易的有些做法和体制引入中国,并使中国贸易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的贸易体系中,因而也无形 近代银行业,股票证券交易、保险与信托公司等也出现在了通商口岸。这些说明,近代资金市场及其职能机构已在中国逐步形成。在商业服务业方面,其专业分工也日益明显。近代的百货公司已先后在广州、上海等城市出现。1911年,广州先施公司兴建了一座五层楼的百货商场,后又在上海兴建了五层楼的先施百货公司,经营1万多种商品。
城市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动政治的变革。首先是省会城市成为新政的地方变革中心。在内忧外患促进的晚清新政中,省会城市作为地方变革的先锋,推动了中国城市的现代化。以警政变革为例,长沙于1903年设立省警务局,收到一定成效后推及湖南各州县。其次,大众参与政治的热情空前高涨。1907年10月19日,清廷下诏在各省设立咨议局,1909年咨议局在各省会城市正式建立。地方自治局及城乡自治公所也相继建立。以西方国家政治体制为蓝本的机构改设与政治变革开始了中国城市政治近代化步伐。
其次,城市的文化功能也在逐步增强。城市作为封建政权统治的中心,荟萃了大量学堂、书院和文人士绅,晚清时期城市的文化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尤其是在省会城市,中外报刊盛极一时,涉及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以武昌为例,1857-1911年兴办的中文报纸就有《湖北商务报》、《农学报》、《湖北学报》等十几种。图书馆、博物馆涌现,大量外籍教师和教习的任职增强了城市的文化功能,留学教育的培训也使城市承担了中外文化交流的角色。近代新式教育对城市文化功能的近代化起了重大的作用。尤其是近代新式学堂兴起,为近代工业经营、生产提供了人才基地。在近代工业较为密集的上海等地,近代学堂发展非常迅速,据统计,1849年至1911年间,各类学堂即有249所,如著名的复旦公所、南洋公学等。城市文化功能的增强,为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机制与人才基地。
再次,城市管理职能的近代化。晚清城市管理职能近代化的直接模版是西方近代城市管理体制在租借的实施,尤其是那些设有租借城市中的华界,以租借为样板,城市管理逐步转型。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大中城市和重要通商口岸为重点成立警察机构可以说是传统官衙式管理向近代城市政府管理转变的一种过渡型管理机构。
清代城市发展在我国城市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为中国古代农业时代城市发展画上了句号,也开启了工业时代城市近代化的先端。当今中国大多数重要城市都是在清朝城市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因此,加强对清代城市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农业时代城市的特征,也有助于认识和推动今天城市现代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何一民。清代城市的地位[J].光明日报,20051021.
[2]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张一农。中国商业简史[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