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最新14篇

企业如同世界上的任何生物一样,其最终都要面临消亡和终结,我们所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延长企业的寿命,在有限的生命周期内实现其最大的价值。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下面是编辑山仔给大伙儿整理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最新14篇,欢迎参考。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 篇1

一、会议概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联盟主席查尔斯・霍普金斯(Charles Hopkins)教授主持开幕式并致辞,他简要回顾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双年会的历史进程,展望了可持续发展教育(ESD)发展大势及教师培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瑞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麦斯・尤尔贝里(Mats Djurberg)到会祝贺,并就会议期望达成的目标进行了介绍与阐述。查尔斯与麦斯都强调,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国要积极开展ESD 行动,让更多的人了解ESD的最新形势与需求,争取更多的政府支持,顺利达成各项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教育监测报告总监本亚伦博士(Aaron Benavot)作了“连接优质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目标”(Connecting Quality Education,ESD and the SDGs)专题报告,重点阐述了全球教育监测报告的背景、国际上对于优质教育与学习的争论、SDG4及其10个子目标的关系,并且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芬兰教育部课程发展中心主任梅利・哈利宁(Irmlie Halinen)作了关于芬兰优质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Quality Education in Finland and ESD)的专题报告,重点介绍了芬兰教育的发展概况以及芬兰课程改革与优质教育的发展,分享了芬兰2016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具体包括:增强快乐与有意义的学习及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为深度学习创造更好的机会,提高学习能力以取得高质量的学业成绩;增强每位学生的自我认同及幸福感;促进学校内外及与周边社区的交流合作;增强个人的可持续发展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以上目标,芬兰采取了四项主要措施:一是支持各有关行政机构与学校开展学习化社区建设;二是强调探究式与深度学习,以及跨学科方式,以促进跨学科能力的培养,以及利用多学科的学习模式开展创新式教学与学习;三是对学校所有科目内容与教学目标进行更新;四是开发并强化有关探究式与深度学习的评估,以及评估作为一部分学习内容的研究。

海报会议单元主要是通过全球40多个国家的海报展示各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最新研究进展,中国展出的四幅海报内容包括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路线图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培训的5个支柱等内容,多国代表共计100多人次参观。

鉴于准备材料的主题突出、内容详实,大会特别开辟了中国ESD经验专场,请中国ESD团队作全面报告。首先,史根东博士作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培训的5个支柱”(Five Pillars of ESD Training)专题报告。之后,笔者作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案例介绍”(ESD Cases in China)报告,从地区、学校、教师、学生等角度介绍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在中国的进展与收获。最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工作委员会朱北鸿教授分享了《亚太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师培训手册介绍》(An Introduction of the Asia-Pacific Educator Training Manual on ESD)的编写情况与主要内容,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案例,亚太地区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师培训的相关信息在该手册中得以充分体现。

各国代表纷纷表示,这是一次效果非常好的国际大会,会议架起了一座国际可持续发展教育交流的桥梁。霍普金斯对各位同仁在可持续发展教育领域所做出的努力表示了衷心感谢,并对今后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提出了希望,各国代表阐述了2018年以前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

二、会议成果

(一)UNESCO研究新进展

本亚伦博士在他的专题报告中阐述了三项新的研究进展。

第一,重点论述了SDG4与前期教育议程的区别。SDG4旨在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这与前期的教育议程存在以下方面的区别:一是适用范围更广泛,适用于所有国家而不仅是那些发展比较落后和贫穷的第三世界国家;二是以更强大的力量寻求新的方式,变革教育体系(全球中小学教育);三是目标更加全面,包括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四是以输出为导向(output-oriented),包括中小学教育有效的学习成果、更高的成年人识字率等目标;五是注重学校教育内容(contents),不仅关注就学率的提高,更关注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六是注重公平。

第二,对目标SDG4.7进行深层阐述。本亚伦对SDG4.7进行了详细说明,指出该子目标包涵教育的社会、人文、道德目标,明确地将教育与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联系起来。这一目标涉及所有学习者、各级教育层次,是一种更为广泛的终身学习视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专家对于这个目标提出了全球指标和专题指标。全球指标包括全球公民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性别平等和人权在各个层级从国家教育政策、课程与学习、教师教育、学生评估四个方面进入主流的程度。专题指标包括:按年龄组或者教育层级来看,对于全球公民意识和可持续性相关问题展示出足够理解能力的学生比例;拥有环境科学和地球科学知识的15岁学生的比例;提供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预防艾滋病教育和性教育的学校比例;“世界人权教育计划框架”在各国实施的程度。本亚伦在报告的“结束语与建议”中谈到,无论SDG4.7的历史由来如何,或监测方面存在多少挑战,这一目标都具有很大的价值,因为它谈及了教育更广泛的目的,并且与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愿景联系起来。SDG4.7不仅注重学习者对可持续发展知识和学习能力的获取,而且重视可持续发展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因为它们对于学习者的行为和实践有着重要影响。学校层面除了要关注在政策文件和课程中有没有将ESD主流化,还需要注重班级学习氛围的营造、课外活动(包括青年活动、博物馆教育、夏令营、艺术和音乐课)的开展,很多研究表明这些方面对青年学习者有很大影响。

第三,提出了四点挑战:一是需要一种更加严密的方法来监测教育内容和课堂所教授的知识;二是收集、交流关于各国、区域课程内容的信息;三是研发出一套有效的工具来对比、评估学习者在校园(大学)内外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实践;四是尽管存在很多评估模型(如PISA,IEA,SLT),但还有更多、更为细致的工作要做。

(二)中国ESD新成果

中国参会团队在会议期间较为全面地汇报了中国近两年落实GAP等文件过程中的新结论和新成果。史根东博士在报告中指出,当前国际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全面理解与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两年的5份有关ESD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文件,并且开展与本国实践相结合的一系列教师培训。接着,他对ESD培训的5个支柱作了深入解读。在对国际尤其是中国ESD培训经验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他指出,对参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育者、管理者与培训者开展高质量的培训需要具体做好5方面的基础性工作,即需要5个支柱的支撑,包括解读理念(文献)、编写教材、指导科研、荐评案例、搭建交流平台。他强调,在落实GAP等计划的过程中,中国团队正是由于连续开展以上5个方面的工作,而不是只召开一两次具体的培训会议,才取得了推动政策创新、课程与学习创新、学校建设创新和地区教育发展创新的显著成效。

笔者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案例研究的报告中,首先阐述了案例研究在整个教育者培训过程中验证理论、做出操作示范以及引导青年教育者尽快进入ESD实践的三项功能,接着从区域、学校、教师、学生四个层面详细介绍了体现GAP要求的石景山、禅城、麻峪、东鄱等地的优秀学校案例,展示了中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过程中取得的崭新成果。朱北鸿教授对于《亚太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师培训手册介绍》的推介,展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工作委员会和国际专家合作建立的亚太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心的研究工作的最新进展。该书包括全球ESD会议文件重要结论、ESD面临的挑战和未来方向、学校ESD课程的开发、教学与学习方式创新、ESD特色校园建设、亚太地区国家ESD优秀案例评述等方面的内容。

与会专家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进行了高度评价。霍普金斯说:“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国际上是走在前列的,从对国际可持续发展教育文件的学习、理解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践探索,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

(三)中瑞ESD合作新平台的续建

从2003年开始,瑞典教育科学部前副部长卡尔・林德伯格(Carl Lindberg)先生先后5次参加中国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论坛与中瑞可持续发展教育合作研讨会。在本次会议期间,为表彰卡尔・林德伯格先生作出的突出贡献,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工作委员会向他授予了“中瑞ESD合作交流终身成就奖”。

经过与学习型教师网络(LTN)、乌普萨拉大学、蒂布尔高中(Tibble Senior School)等机构交流,中瑞双方初步达成新时期可持续发展教育常态化交流合作的意向。根据双方的共识,中瑞拟建立以乌普萨拉大学为主要合作伙伴的“中瑞ESD合作中心”,主要工作是合作开展ESD课题研究,包括ESD促进优质教育品牌学校建设策略与评价研究、中小学ESD课程设计与学习创新研究、中学生参与绿色社会建设途径和优秀案例研究;实施ESD实验学校经验共享与交流计划;建立中瑞ESD信息收集交流网络。

三、启示

(一)进一步强化理论与文献研究

将会上国际专家与中国团队提交的文本加以对照可以看出,中国关于落实GAP等文件的理论认识不落后于前者,甚至具有一定的引领性。鉴于此,中国ESD有自信承担起国家责任和国际责任,进一步加大ESD文献与理论研究力度,将ESD本土化研究提升到新的水平。

(二)进一步强化案例培植与传播

中国团队在会议结束时提出的一条重要建议是本次会议未能广泛展示落实GAP等文件的国别优秀案例,今后应当加以改进。中国经验受到关注的主要原因是团队提交的文本材料的新观点、系列性和实操性受到会议组织者的高度重视,又在专场发言和展板中生动展示了中国案例,包括中国思路、中国方案、中国做法,尤其是地区、学校、教师、学生层面的有效案例。由此,不断积累促进优质教育的优秀案例是检验ESD实践效果的关键标志之一。中国团队应继续发现、培植、总结与传播成功案例,以彰显自身的影响力。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 篇2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区域资金监管机制

1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分析

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存系统由经济、社会、环境三要素组成,每个要素都是一个自我循环和发展的系统。经济系统的消耗表现为运行中的投入,即与企业产供销各环节相街接的企业成本(市场成本),它追求的是经济效益。社会系统运行追求良好的社会效益,为了维持行政、教育、社会保障之正常功能,须征集社会保障税、所得税、增值税等传统意义上的税收(是企业外部的社会成本)。环境系统的动态平衡要求对环境的破坏予以补偿和修复,因此对使用资源和污染环境的应予征税。

可持续的生态环境要求人类既能消化环境成本,又能促使环境的发展。基于环境成本而征收的税金应能促使自然界正常的新陈代谢和世代替换,既能满足人类消费的需要又不损害地球,既能满足当代人建设幸福生活的需要,又要为后代留下优良的发展空间。

2环保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机制

2.1目前存在的问题

(1)资金筹集方面。①资金数量少,难以支撑环保工程的正常运行。我国主要依据部分资源消耗量和估算排污量来征税,征税范围较窄,纳税人和资源消费者不对称,许多资源消费和污染环境行为并未征税;②资金的取得缺少法律依据。主要表现为常借助于临时性行政手段和随意性罚款来取得环保资金,使环保产业由于缺少可持续的资金保证而处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状态;③企业缺乏主动的环保参与和治理意识,与征税机关讨价还价,不肯交纳或拖欠税收;

(2)资金使用方面。①缺乏环保的专项规划,资金的使用方向无严格的界定,缺乏严格的监管机制和项目论证,更缺乏法律上的保证;②资金使用上的“长官意志”导致使用效益低下;③许多项目建设缺乏配套资金或不能及时到位,致使许多环保项目建设中断或建成后无法正常运转。

2.2对策

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须重构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机制,使其良性循环、再生利用。总体思路是资金的筹集和使用应严格遵循对称性原则。所谓对称性原则,指的是资金的来源与运用上数量和结构的协调状态。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征收资源税、污染税,建立相关基金来支持环保产业,以此促进人类生存的环境要素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

(1)开征资源税以期对资源予以补偿,促进对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利用。为体现“公平税赋”和“重点保护”的原则,所有开发和使用资源的单位及个人均为纳税人,同时,将资源税划分为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区别征税。

(2)对有害于环境的活动课征污染税。主要细分为大气污染税、土地污染税、水污染税、噪声污染税。征税标准根据污染物的排放量(或资源的使用量)从量定额征收。税率全国统一,但考虑到地方治理污染的具体作用,可将其作为地方税。

(3)建立资源价格补偿基金。即便全面开征资源税、污染税,也无法补偿过去掠夺式开发造成的历史欠账。政府应根据目前的破坏程度及未来资源的稀缺状况,开征资源价格补偿基金(类似三峡工程的水电附加)用于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以及对现有资源的保护性开采。

(4)建立环保发展基金。各级政府应在预算中建立环保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本地重大环境整治工程、突发性重大污染事故的处理、区域结合部污染整治、外地区环保援助和赔偿等。这项基金应来自三个部分,即由资源税、污染税提取一部分、社会捐助一部分和从预算收入中提取一部分。)对环保产业的减免税照顾。环保产业的运行依赖资源税和污染税,它不以眼前的经济效益为目的,而是以未来的生态效益为目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它应该处在产业政策保护的核心层,减免税理应成为财税的出发点。

(6)向国内、国际金融市场筹资(特别是政策性银行贷款),广泛开展国际间和区域间的发展合作,拓展资金筹集渠道。

3资金的监管机制

(1)建立健全资金管理法规,提高环保资金法律保证程度。首先,应依据《环保法》及国家其他法规,修订《资源税法》、修订《污染税法》、《资源价格补偿基金法》、《环保发展基金法》。其次,修订《预算法》,建立环境保护预算,在各级财政收支中,应单列“环保收入”项(即两税、两金),环保支出项,使其具有法律效力。再次,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者,应根据《行政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其惩罚标准,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2)对促进环境与发展相结合的责任重新进行定位,这是强化各部门资金监管责任的前提。政府的职能主要是规划、组织和协调,组织辖区的综合治理,协调辖区内各部门的矛盾;财政部门,落实预算对资金进行专项管理,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指令拨付资金;环境保护部门的主要任务监督管理。人大按照公众的意愿,有权从立法执法各环节行使监督权。

(3)建立环保资金专供机构,强化资金使用管理。各级财政部门对环保资金应实行专项拨款、定期报账考核、结余留用制度。在财政部门设立“环保科”专门进行环保资金的使用管理。使用时,先由财政部门将该项资金交付“环保科”,环保科据对环保部门的考核下拨环保资金给环保部门。环保部门采用定期报账、定期考核,年终会同社会审计机构综合评定。评定标准可由污染治理技术部门颁布,达到预期标准的,结余资金可留用,并给予一定奖励。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 篇3

人类如何实现在各个层面的可持续发展,被联合国的一项“跨千年全球展望研究”列为新千年全球所面临的15大挑战之首,显示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空前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及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同,是人类面对生存环境危机对自身发展道路进行反思的结果。可持续发展自提出到今天,经过2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其战略构想已基本在全世界范围及国家层面上形成。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对严峻的人口、环境和资源形势,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可持续因素比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要突出。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引起中国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也逐渐从生态学、环境学向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领域扩展。中国学者根据中国国情特点,在社会、经济、人口、环境、资源和法制等众多领域,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所面临的问题和许多有实践意义的观点。

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理论界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从概念、主要内容、特点、主要措施及新领域与新课题等方面进行一番梳理与简略的述评,并就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浅见。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一)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源,有两个层次。首先是可持续发展提出的理论基础问题。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研究比较多:

1、有学者认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源于18世纪“自然的平衡”的思想。

2、有学者认为是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在深刻揭露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和人关系的同时,也分析到了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这种物质变换理论是同当今全世界的热点问题可持续发展理论密切相关的。可以说,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早期探索。

3、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可持续性的概念源远流长,我国秦朝(公元前2世纪)的田律清晰地体现了可持续性的思想。并认为这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环境法律。但多数学者肯定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观演变的最近结果,是新的发展观。[1]

其次就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问题。

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学术界争论也比较多。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西方学者首先提出的,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成为全球范围的共识。主要观点有:

1.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讨论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江泽民同志就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环境保护”。[2]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这一概念,逐步被接受和认可,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识。[3]

2.可持续发展是在80年代中期由欧洲一些发达国家首先提出来的。当时定义有10种以上,甚至包含了有些旨在限制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的“定义”和“指标”。而对此比较有针对性的共识是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第15届理事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4]

3.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形成与发展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70年代初至1987年《我们的未来》的报告,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与形成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理论深化与完善时期;此后几年间,可持续发展理论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制订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导原则,人类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5]

(二)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界定

《中国21世纪议程》通过之前,中国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政府有关文件,均使用“持续发展”概念。1994年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可持续发展是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道路。此后,人们普遍接受并使用“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在普遍认同《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的定义的基础上,中国学者对可持续发展概念做了不同的表述。

1、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6]

2、从三维结构复合系统出发,认为可持续发展是能动地调控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使人类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提高生活质量。[7]

3、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人类社会的运行中,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能够保持社会进步、体制优化、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8]

4、江泽民同志概括的:“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它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必须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否则他们就无法生存;二是今天的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9]

由此可见,中国学者在描述从传统的发展观到形成可持续发展观的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基本上接受了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概念,进而从不同角度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表述推进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

二、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容

可持续发展思想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这是学术界的共识。但是在内容的具体上也有不同观点:

1、可持续发展是指改善和保护人类美好生活及其生态系统的计划和行动的过程,是多个领域的发展的总称,它要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10]

2、可持续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带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解决,逐步将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和低效益的发展模式转变成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11]

3、可持续发展理论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一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即人与自然必须互相协调,协同进化,特别强调应把人类需求的不断满足同资源消耗、环境退化、生态胁迫等问题联系起来加以考虑。二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发展、利己利他的平衡、当代与后代的公正、自助互助的公信、自律与他律的制约。[12]

4、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维度,人与社会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维度,人自身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维度。三个维度内在地构成循环路径,架构出自然、社会和人的立体图景,形成了可持续发展内在整体性的“和谐三维度”。[13]

由此可见,由于可持续发展问题比较复杂,涉及面广,目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有许多内容还有待充实。

三、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贯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条红线,是发展理论的实质所在。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坚持和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大意义。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邓小平、江泽民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和科学发展观的研究

转贴于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日益得到学者的关注,学术界主要从概念的提出、主要内容、特点、主要措施及新领域与新课题等方面对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进行研究。学术界认为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和自然环境在内的综合的社会发展观,它是在环境问题已成为发展重大课题的时代背景下,在对中国国情现实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宏观战略思考,它体现了邓小平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一致的深刻理念,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是贯穿在他的整个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之中。他站在世界与时展的前列,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不断实践,又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提高。我们应当在具体的实践中努力贯彻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于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比较多,主要集中在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和现实来源、主要内容、实施措施等方面,分歧不大。

关于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和现实来源,学术界认为江泽民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顺应世界潮流、适应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人口、环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特别是对邓小平“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继承和发展。它的现实来源就是江泽民同志长期的工作实践。江泽民本身是一名科技工作者,这种职业背景使他不仅能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来认识可持续发展,而且也使他对人口资源环境对当今世界发展的影响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关于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容,学术界认为是十分丰富的,核心内容就是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四位一体的总协调,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于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也主要是围绕核心内容展开,认为他提出并采取了五大战略对策:第一,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这两个根本性转变结合起来;第二,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结合起来;第三,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依法治国、加强法制建设结合起来;第四,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消除贫困及扶贫工作结合起来;第五,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结合起来。这五大战略对策既是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功实践。

关于科学发展观问题的研究是现在的一个热点,成果也有很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是对邓小平发展战略思想和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丰富和深化,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创新,研究可持续发展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总体评述及关于今后研究的两点意见

(一) 总体评述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目前在国内外都处于创建阶段,还未形成成熟的理论。在中国被作为一个重点问题提出后,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学、法制学等各个领域都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研究仍处于比较分散的状态。而且—般性的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可持续发展是—个综合性、交叉性研究课题,其理论发展依赖于道德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地理学、资源环境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门学科的研究成果。要上升到理论体系,一方面,需要有严密的方法论;另—方面许多理论观点还需要充分论证,要加深理论研究的深度。同时需要研究者具有更广博的知识背景,还要多学科协调研究,各学科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进行研究,拓展研究的广度。

总体来说,学术界对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问题重复论述比较多,缺乏新意;还有些方面的研究才起步,对于一些问题的研究尚未涉及等,这些都是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加以注意和不断克服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值得进一步研究。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研究可持续发展思想只是开了一个头,还需要进一步深入。[14]

(二)关于今后研究的两点意见

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总体来说,成果比较多,也有相当深度。但是笔者认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相对照,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还应该大力加强与深入,应该注意视角的转换与方法论的创新。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理论创新与发展。理论创新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不竭动力,是指导经济社会实现新发展的力量源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密切联系新世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把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难点热点问题,作为研究工作的重点,这是深化研究的重要途径。对此,我们应当加强对薄弱环节和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把研究可持续发展思想理论贡献,同总结历史经验,研究现实问题三者结合起来。特别是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研究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最主要的是以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课题作为研究的主攻方向。邓小平同志曾说过:“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将会层出不穷,理论创新的任务会越来越繁重,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孜孜追求、不断探索。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观察社会问题要有超前性和预见性,不断提出新思路、新观点、新见解,努力推出符合时代和实践要求,高质量地开展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提供学理支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深入推进发挥理论指导作用。

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4

[关键词]环境经营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同理念的当今世界,先进企业无不实行环境经营。在我国,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深入人心,成为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导向。因此,我国钢铁企业必须及时引入环境经营体系,这是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钢铁企业的环境问题及原因分析

钢铁企业的各个工序都有大量污染物排放:矿石的处理过程中产生各种有害气体和粉尘;制钢工序中产生各种废渣;锻压工序中产生有害废水等。可见,钢铁产业是具有代表性的高耗能产业,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钢铁产业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粉尘

目前,钢铁厂对大气环境及周边地区最大最直接的影响是粉尘排放。炼铁系统粉尘的排放量占钢厂总粉尘(烟尘)排放量的50%以上。烧结过程的粉尘主要来源于台车下面的抽风系统(占90%以上)。高炉炼铁工序的粉(烟)尘主要来源于高炉上料、煤气放散和出铁场等。目前我国对钢厂粉尘的排放标准是小于每立方米120毫克。提高现有除尘设备的能力,采用高效的除尘系统以及提高作业率是减少粉(烟)尘排放的主要措施。

2.二氧化碳

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和煤品质低下客观上决定了钢铁工业二氧化碳排放严重。由于在高炉中采用焦炭熔炼铁矿石的过程中会直接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只有减产时其排放量才可能明显减少,电炉炼钢也是如此。据世界钢协估计,在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之前,全球钢铁业每年产生约22亿吨二氧化碳,其依据是每吨粗钢产生1.7吨二氧化碳,而全球粗钢产量将近1.3亿吨。虽然2006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没有公布,但据2005年的公开数据推算,2006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在300亿吨左右。基于这一数字,估计钢铁业22亿吨排放量约占2006年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7%。可见,高炉炼铁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源头,因此减少高炉炼铁的能源消耗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手段。

3.氧化硫

由于原料条件改善和工艺进步,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每吨钢的氧化硫气体排放量从1995年的9.2kg降低到2005年的2.96kg。但目前国内烧结机基本没有采用烟气脱硫装置。烧结工序的氧化硫气体的排放量占钢厂的60%左右。由于烧结烟气量大,氧化硫浓度很低,处理难度高、处理成本较高。

4.二恶英

二恶英是目前已知化合物中毒性最大的物质之一,这类物质既非人工合成,又无任何用途,但进入人体后,不能降解和排出。二恶英已被确认为致癌物,而且具有生物毒性,免疫毒性和内分泌毒性。由于铁矿石中含氯,在烧结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二恶英。钢厂主要是炼钢的电炉和烧结工序产生二恶英。烧结过程的二恶英的排放控制技术有待开发应用。目前我国钢铁企业尚无对二恶英的监测,也无相应的排放标准。

以上这些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也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多年来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理论上,或是在生产实践上,人们都做了不懈的努力,但为何至今收效甚微,笔者认为其原因不在技术,而是在意识和制度。?在4月9日召开的“2010年全国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上,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透露,去年我国环境污染突发事件数量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26.6%,其中一半以上是重金属污染事件。由此可以看出,钢铁企业环保意识的薄弱,环境责任的缺失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钢铁企业环境经营体系的建立途径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发展的相当长时期内钢铁需求较大,产量已多年居世界第一,但钢铁产业所取得的成绩在某种意义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均是粗放发展的结果,事实上,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质量和和物耗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所造成的环境也越发严重,为了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我们必须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双管齐下,在宏观上加强环境监管的力度,在微观上树立钢铁企业的环境经营意识和体系。

1.认真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环境保护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保证执行的关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环境法的保护对象是一个国家管辖范围内的人的生存环境,主要是自然环境,包括土地、大气、水、森林、草原、矿藏、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自然历史遗迹、风景游览区和各种自然景观等,也包括人们用劳动创造的生存环境,即人为的环境,如运河、水库、人造林木、名胜古迹、城市及其他居民点等。我国自1973年颁布了《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197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来,陆续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1981年)、《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1982年)等相关的保护环境的系列法规和制度。这些制度和法规中都彰显了我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理念,但正确的理念必须辅之以坚实的制度框架和切实可行的措施,才不至于沦为一句空洞的口号。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两者要做到真正的平衡与协调,国家在宏观上必须进行调控和指导转国家在规划和调整各个地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时,就应考虑各地的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将环境准入作为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将环境管理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将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实现工业化的支撑产业,是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业,所以钢铁企业分布不能遍地开花,必须依托铁矿等资源建厂,通过钢铁产业布局调整,改善现有钢铁企业布局不合理的局面,逐渐形成与资源和能源供应、交通运输配置、市场供需、环境容量相适应的比较合理的产业布局;同时钢铁企业的规模也不能大小不一,必须考虑规模经济效应,达到能源和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钢铁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实施兼并、重组,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企业集团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这是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前提和基础。例如东北的鞍山—本溪地区有比较丰富的铁矿资源,临近煤炭产地,有一定水资源条件,根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该区域内现有钢铁企业要按照联合重组和建设精品基地的要求,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产能低水平过剩,应根据环保生态要求,重点搞好结构调整,兼并重组,严格控制生产厂点继续增多和生产能力扩张。对首钢实施搬迁,与河北省钢铁工业进行重组。

2.树立钢铁企业的环境经营意识和体系

经济的发展不能以浪费资源为代价,影响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后,这是人类历史付出了莫大牺牲才得来的科学共识,而环境的主要污染主要大量地来自企业活动,企业是最大的资源浪费主体。要治理环境,保护生态,节约资源,文明生产,企业首当其冲,必须从根本上改变那种大量消耗和浪费自然资源同时又破坏环境的传统生产方式,树立企业的环境经营意识和体系。对于这一点日本钢铁企业已经走在了行业的前列,1970年新日本制铁公司为解决环境问题就建立了环境对策委员会,1971年设立了环境管理部,1996年公布了环境宪章,确定了环境经营的基本方针,为此,对环境有害的各种经营活动都有事先预防措施,维持和改善企业周围的生态系统。从地球环境保护的角度制定经营战略;从原材料、制造、流通、使用和废弃全过程考虑降低环境负荷,引导客户和顾客共同进行环保,为建立“环境保护型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比于日本企业,我国钢铁企业近年来也做了环境经营方面的尝试。发展低碳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就是最明显的体现。由于我国钢铁工业一次能源以煤炭为主,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这种“先天不足”决定了减少碳排放将面临巨大挑战。但钢铁行业可以借助国家政策的指导和支持,开发绿色钢铁新工艺和新技术,提升我国钢铁工业整体水平。同时,低碳经济将促进节能环保工艺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应用,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降低碳排放。超级秘书网

对钢铁企业来说,做好碳减排工作不仅是企业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而且也是关系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鞍钢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成绩。在鲅鱼圈钢铁新区,鞍钢已经开始使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并在2009年开展了风电支撑轧机运行试验,取得初步成果。鞍钢始终非常重视二次能源的综合利用,在各个生产基地都建有TRT、CDQ、CCPP等节能减排技术设备。2009年,鞍钢还实施重点节能项目9项,实现节能88.3万吨标准煤。

环境保护的多年实践说明,没有民众参与的环保最终很难取得成功。目前,公众环保参与程度不够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从法律与政治上,建立一套有效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机制。特别是没有一个真正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参考文献

[1]李静江。企业环境经营:面向21世纪的企业经营新动向[J].经济决策分析,2001,(6):79-80.

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5

论文摘要现代农业在推动农产品产量快速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生态问题,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本文从四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现代农业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积极推广少耕、免耕、作物残茬覆盖、合理施肥、节水灌溉和有机农业生产等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自上世纪30年代初,化肥、农药的相继出现并应用于农业生产,标志着现代农业时代的到来。在现代农业时代,化肥、农药及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投入、灌溉面积的不断扩大、土壤机械化作业强度的不断提高、作物耐肥品种的推陈出新以及栽培技术的不断创新,共同推动了农产品产量的快速增加(主要是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与此同时,现代农业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生态问题,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1现代农业的负面影响

1.1地表水及地下水污染

长期以来,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施用导致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一直是农业及环境科学家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化学肥料,尤其是水溶性极强的氮素化肥,不仅可以通过地表径流冲刷到江河、湖泊等地表水中,而且可以通过降雨及灌水等淋溶到泉水及深井水中。农业生产活动被认为是硝酸盐污染水环境的最重要原因。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氮素化肥的超量施用,提升了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硝酸盐的含量,从而导致了水环境的富营养化。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在粮田面积减少的同时,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面积迅速扩大。农民在经济作物上的投入远大于粮食作物,由此带来的农业化学污染也更为严重。

1.2作物的抗逆性下降,农产品的品质降低

化肥、农药等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施用,可以显著提高植物组织中硝酸盐和氨基酸的含量,并使植物的细胞壁机械强度减弱,从而诱发植物病虫害的发生。不仅如此,农业化学品的超量施用还可以导致植物收获物中维生素C、有机酸及可溶性糖等营养成分的降低,从而导致农产品品质的下降。更为严重的是,植物吸收了杀虫剂、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后,会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

现代农业对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病、虫、草害的抗药性越来越强。为了尽量减少病、虫、草害带来的损失,不断增加用药量和不断使用农药新品种成为农民的普遍选择。杀虫剂的大量施用给害虫的天敌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使依靠化学药剂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努力陷入了一个“农药施用量不断增加,害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的恶性循环。

1.3土壤肥力下降及土壤酸化

现代农业的另一特点是土壤的机械化作业强度不断加大,由此导致的土壤水蚀和风蚀及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生态问题。水土流失的直接后果是农田土壤肥力的下降和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而导致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则是频繁的土壤作业造成的表土疏松及径流加剧等。

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除了容易引起土壤养分失调外,更为重要的是导致土壤酸化、板结、土壤的渗透能力降低等,致使土壤的生产能力下降。

2推广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2.1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

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的核心是少耕、免耕技术及作物残茬覆盖技术。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的数量,提高土壤的渗水性,减少雨季的地表径流,提高土壤抗水蚀及风蚀的能力,增加土壤的蓄水量,提高水分利用率,全方位培肥地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土壤的生产能力。免耕技术是一项高效低耗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它不仅适合于水浇地,更适合于旱地。该技术的推广有利于农业的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不仅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的水土流失问题,而且使土壤不断培肥,土地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至少包含施肥量及施肥时期两方面的内容。按照作物的需肥规律合理进行肥料运筹,不仅可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而且可以减少因施肥不当而造成的环境污染。许多农民群众为方便起见,将全部或大部分氮肥在播种前或播种时做基肥一次施入,造成肥料的浪费和地下水的污染。这种传统的施肥方式既不利于提高肥效,降低生产成本,也不利于环境保护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3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2.3.1革新地面灌水技术,改大水漫灌为沟内渗灌传统的大田作物灌溉技术多为大水漫灌。这种灌溉方式不仅浪费水资源,破坏土壤结构,而且也是造成农业化学污染的重要原因。而改大水漫灌为小水沟内渗灌不仅可节水30%以上,而且可以降低田间湿度,提高作物的抗倒伏及抗病能力,从而减少杀菌剂及杀虫剂的使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此外,改大水漫灌为小水沟内渗灌,不仅便于浇水管理,而且使灌溉水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减少了60%,从而减少了水蚀,保护了土壤。

2.3.2推广非充分灌溉技术

植物的根系在受到水分胁迫时会产生化学信号并输送到叶片,叶片在感知根系受到水分胁迫的信号后会降低气孔开度或关闭气孔,从而减少水分消耗。根据这一原理建立起来的非充分灌溉技术是农业节水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

于振文等专家(2001)对高产小麦高效灌溉技术及其生理基础进行研究后认为,在底墒充足的情况下,小麦生育前、中期适度灌溉,在保证适宜亩穗数和幼穗正常发育的前提下,适当抑制营养生长;后期补充灌溉,延缓根系及功能叶片的衰老,保证穗粒数和粒重。这样,就可以将传统的3~5水减少为1~2水,从而使灌水效益显著提高。

2.4推广有机农业生产技术

为了克服现代化学农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土壤酸化、农产品的品质下降甚至威胁人类的健康等负面效应,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英、美等国出现了以拒绝施用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化学农药等为基本特征的有机农业。有机农业与现代化学农业的本质区别在于,现代化学农业栽培管理直接目标是作物,如使用化学肥料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而有机农业栽培管理的直接目标是土壤,栽培管理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满足土壤生物(土壤动物及土壤微生物等)的需要,通过土壤生物的活动达到创造健康土壤环境的目的,如使用有机肥的直接目的是为土壤生物提供营养,通过土壤生物的活动达到培肥地力的目的。

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6

论文摘要:作为我国西部的农业大省,实现甘肃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本文根据农业经济和生态产业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农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农业资金投入、发展节水农业及特色农业等方面给出了甘肃农业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甘肃省农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一)农产品产量总体增加

2006年,甘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561.4亿元,占总地区生产总值(2276.7亿元)的24.67%,粮食产量808.1万吨。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基础地位继续加强,2006年粮食产量达到808.05万吨;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2134.05元,与2000年相比增幅高达49.3%;同时城镇化水平达到30%;财政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

(二)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逐步优化,外向型农业发展加快

“十五”期间,甘肃省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4000多项次,示范推广面积超过133.3多万HM,良种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建设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出口基地,累计出品4.4亿美元,促进全省农民增加收入35亿多元,人均达193.65元。目前,基本形成了以苹果汁、干酷素、瓜籽、制种、肠衣、番茄酱、杂豆、苦杏仁等特色农产品为主的出品格局,农产品出口98个品种,远销74个国家和地区。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明显加快

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2476个,其中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319家,增长11.1%,带动农户162万户;农产品年加工能力达到1047万吨;积极发展订单农业,订单面积达880万亩,增长3.5%;强化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示范引导,建立示范点41个;制定了合作组织工商登记和财务管理办法,推进了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4233个,带动农户121万户,分别增长7.8%和24.7%;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快速发展,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实现较快的发展。

二、甘肃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甘肃农业发展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但由于甘肃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还较为突出。

(一)农业发展资金短缺,农业投资不足

甘肃省财政收入相对其他省份较少,且农业综合开发支出相比其他省份更显不足。2006年甘肃省财政总收入为1,412,152亿元,地方财政支出为5,285,946万元,地方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为188,778万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3.5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财政收入少严重制约了财政对农业的持力度,无资金支持农业的发展。

(二)粗放经营,机械化程度低,土地产出率低

甘肃省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水资源贫乏,而天然降水的利用率不到10%;许多地方灌溉又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渗漏和流失严重,灌溉水的利用率不到40%;由于栽培技术不配套,土壤水分的利用率不到70%。

(三)总体资源配置不均衡,利用率不高

首先,水资源总量缺乏是甘肃农村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其次,资源利用低效率现象普遍存在。2003年,全省有农村劳动力资源1050.49万人,实际利用760.75万人,占72.4%。甘肃省目前化肥亩施用量已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有效利用率只有3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在种子的使用上,大部分地区超量播种20%左右,造成很大浪费。甘肃省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是发展畜牧业的一大优势,但目前的饲用率不到20%。另外,在农产品的收获、运输、储藏、加工过程中也存在利用不高和严重浪费的现象。

三、政策建议

针对目前在甘肃农业整体发展中遇到的各种情况,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一)加快促进农村金融改革,增加低息农业贷款

高储蓄率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所共有的情况,长期以来邮政储蓄只存不贷,积累了大量的存款,资金的闲置不仅增大了邮政局的机会成本,也忽视了农民对资金的需求。从2007年开始甘肃省邮政局告别了只存不贷的历史,开始提供小额信贷。为使大量存款能得到有效利用,确实地做到服务农民,邮政局也应为农民提供低息贷款。因此,有必要将农业贷款与一般的商业和工业贷款区分开来。以较低的利率提供农业贷款,并将大量来自农业的存款返回农业才有助于农业的发展。

(二)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资,发展节水灌溉

解决甘肃农业发展的难题之一就是解决水的问题,因此发展农业首先要加强农建水利投资。应该积极利用当前所有的便利,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将水库所囤积之水应用到生产实践当中。“雨水积蓄利用工程”是近两年甘肃省政府为解决农民饮水问题而开始实施的一项工程,目前已解决了陇中缺水的环县、会宁、靖远三县,33个乡(镇)、20.9万人的饮水困难。同时,引进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也是甘肃省应对水资源缺乏这一问题的另一重要解决途径。

(三)结合地域差别,发展特色农业

甘肃省整体农业生产地域差别较大。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是该省的商品粮基地、制种基地和高原夏菜基地;陇中、陇东旱作农业区,是该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洋芋、中药材、小杂粮、羊羔肉及肉牛生产基地;陇南地区是该省重要的特色农业基地;甘南及河西牧区是该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牛羊肉生产基地和细毛羊基地。针对以上优势,政府应该积极扶持,加大资金以及技术投入,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尽快树立本土特色农业品牌,扩大产品的知名度,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以便提升整个农业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甘肃统计年鉴2007[M].北京:统计出版社,2007.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 篇7

摘要:目前盛行的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是一种一维线性叠加的方法。采用二维评价体系,构建旅游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的一套方法,并对张家界地区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张家界旅游发展处于基本可持续状态,张家界地区自然环境对这种发展模式的支持是可持续的,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更多的受人文系统的限制。 关键词: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Abstract:The index system to evaluate local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usual is one-dimensional linear by plus all targets. An assessment model of local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y two-dimension is proposed. The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Zhangjiajie is evaluated by the new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e tourism of Zhangjiajie is in a stat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y and large. The local natural environment can support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ut it is limited by the local society. Key words:tour;evolution of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ex system 一、问题的提出 建立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回答区域旅游活动是否促进了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已经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中的关键环节,也涌现了众多的评价方法,其中较典型、影响较大的有环境容量理论、LAC理论、生态足迹模型和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而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由于能够涵盖大量信息,具有良好的系统性一直是研究中的热点。 目前,国内以王良健[1]、崔凤军[2]等学者提出的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是一种一维线性叠加的方法。在可持续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关于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权重分配上分歧意见较大,或将社会经济系统放在首位,或将生态系统放在首位。旅游发展系统是由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子系统构成的一个多维非线性空间,将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表现值进行线性叠加,难以反映整个系统的可持续性,累加的方法把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以及子系统对系统的临界制约作用掩盖了。 本文借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IUcom)的“可持续发展晴雨表”评价方法,参考Tae Gyou Ko[3]提出了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框架,采用二维评价体系,构建了旅游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的一套方法,并对张家界地区进行评价。 二、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区域旅游系统是由自然环境支撑子系统和人类社会子系统组成,自然环境不仅为旅游发展提供了自然资源,而且为旅游发展提供了消纳废弃物的物理空间;人是区域发展系统中的最积极、最能动因素,具有一定素质的人口是区域旅游发展的基础。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要求区域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区域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在区域旅游发展系统中,发展的目标是多重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旅游自然环境的健康和旅游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区域旅游发展的两个基本目标。基于以上思想,以“可持续性晴雨表”中生态-人文二分量模式为基础,构建张家界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采用主观分析法包括反复过滤法、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和德尔菲法[4-5],建立一般指标体系,请专家对张家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程度进行判断。对环境方面的指标,评价指标的标准值严格执行部级强制性环境标准;对于单项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 篇8

关键词:森林可持续经营;林业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X832

1987年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上发表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报告在分析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成功与失败的基础上,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成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发展的重要一步。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并要求每个国家在政策制订和战略选择上加以实施。

会后,中国相应制订《中国21世纪议程》,并明确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1 对林业可持续经营的肯定

1992年里约会议上充分指出毁坏森林后对全球环境带来的严重影响与危害,并强调保护和发展森林的重要性。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的高层次国家领导人活动中,从未像里约大会那样突出地强调林业可持续发展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会议形成的每一个文件都包含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合理利用和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要求。

2 21世纪森林可持续经营研究展望

21世纪是世界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和走上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时期。为此,国际林业界已为这一时期的到来进行各种对话。国际林业研究中心于1994年12月在印尼召开林业会议,讨论21世纪的森林研究任务,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蒋有绪参加会议,经讨论提出《森林研究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大家一致认为,林业研究必须拓宽其领域,采取更加综合的方法,这样就必须强调所有的森林功能、价值和潜能,以达到各种类型的森林获得有效的经营、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1世纪伊始,林业迫切需要研究的优先领域如下:

(1)标准和指标体系。迫切需要一套评价和预测各类型森林的经营、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和指标体系。这套体系的科学基础及使用的容易程度,都应加以调试并在大规模样地中得以检验。

(2)全球环境的连锁反应。大量增加的关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荒漠化等与环境有关的公约和协议,要求更好地认识树木和森林生态系统与环境的普遍健康,包括人类活动影响之间的连锁反应。

(3)评价系统。在地方和国家规模上,要求定期监测和评价森林状态,包括其生物多样性和其它环境贡献与价值,应通过国家和国际间的合作来加强信息交流。这就要求建立标准化技术和方法,并通过合适的工具来搜集和共享这些信息。

(4)森林价值评估。必须进一步研究可靠的方法论,建立合适的机制来评价森林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这些应该包括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所有这些都应计入森林所提供的效益和价值之中,包括其它部门如农业、能源、采矿和城市所带来的影响等。

(5)社区参与。地方社区在健康森林的维护中起到重要作用,它们对树木和森林生态系统的传统知识和经营方法应写入文件中,地方社区和其他的森林经营者以及林主应适

当地包括在森林研究之中。

(6)森林保护。需要加大森林经营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方面的研究,森林的保护价值是最重要的,而且也应是一个未来研究的主题。

上述研究议程均具有前瞻性,代表目前森林研究方向的一次明显转移,研究形式和方法的转变需要建立一种新的研究文化。它要求适应以下各方面的变化,科学的管理、组织和金融稳定性的维护、科学工作者地位的改善和修订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资助等。支持研究是一种国家和国际尺度的政治义务,它可以发展和加强国际的研究能力。因此,在上述指导原则范围内,迫切需要发展一种研究领域内的全球关系,齐心协力地进行技术共享和技术转移,无论什么地方,只要是可能和相关的,都应鼓励所有森林主,包括社区和非政府组织,参与到森林研究的计划、设计和实施中来。

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9

过去的一年,中国邮政已经成功地迈出了步入良性循环的第一步,今年是国家取消对邮政补贴的第一年,而对邮政普遍服务的补偿机制尚未落实,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将如何促进邮政的可持续发展?

影响邮政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很多,但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计划经济形成的封闭保守和依赖保护观念,二是缺乏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管理素质和有效举措。本文将通过对危机感和职业化两个相关问题的阐述,为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借鉴。

一、危机意识是可持续发展的永恒动力

中国有句古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现代人讲“没有危机是最大的危机”,都是告诫人们要“居安思危”。企业即人,只有居安思危,才能遇险不惊,应变自如;否则就会束手无策,最终难逃被淘汰命运。深圳华为公司正逢鼎盛时期,公司总裁却要员工警惕“华为的冬天”,说:“十年来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没有自豪感、荣誉感,而是危机感,也许这样才存活了十年”。无独有偶,一些经营有方、功载史册的大公司经理,如海尔张瑞敏“如履薄冰”的心情,联想柳传志“不能打盹”的机制,无一不是在用危机感激励员工。

毋庸讳言,中国邮政正面临着一系列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生存危机。

一是认识危机。这些年的发展成果和进步,有邮政自己的努力和贡献,但首先是改革开放的结果,是市场需求增长拉动的结果。也就是说我们的发展进步,还是外延扩大为主,而内涵提高不足。我们只要在经营管理基础工作、经济核算、经营运行效率和成本以及服务水平、质量等方面认真反思一下,就可以看出我们的内在素质和能力的提高究竟有哪些,还有多少差距。不能客观公正地估价成果与问题,就很难确立坚定的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信心。

二是市场竞争危机。竞争就在身边,它毫无情面地按照市场游戏规则,公平、公开评价和选择产品与企业,优胜劣汰。然而,计划经济所形成的依赖思想和官商作风,仍在影响着我们邮政职工的经营观念和行为,比如面对激烈竞争与经营困境,总是埋怨客观环境不利等。邮政因承担普遍服务和某些义务而亏损,争取国家补贴无可厚非,但不能停留在依赖保护上。邮政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虽有广阔市场前景,又有遍布全国城乡、至今仍独一无二的实物传递网络优势及信息、资金和物资三网合一发展电子商务的有利条件,但若缺乏竞争观念和危机意识,就会给竞争对手留下机会,一个由运输行业在大城市组建并很快沟通全国城乡的实物配送网络将会站立在邮政面前。诚然,“邮政永远存在”没错,但这里的“邮政”是指“产业”,是指国家经济必须的基础设施之一,也就是说市场需求必将永远存在,并非指某一经营实体。这一产业的未来究竟由谁来经营,经营权和市场占有将通过市场竞争公平、公开选择。

三是人才危机。这是关键性的危机,面对加入WTO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人才危机在我国有普遍性,邮政则更显窘迫。人的素质决定企业精神文化底蕴,也决定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作为一个团队的群体意识和行为所形成的价值理念,它是由企业信誉、功能、地位、作用及其内在素质决定的企业灵魂。危机意识也是其构成内容之一。企业有了这个灵魂作支柱,在碰到风险和灾难时,就能以巨大的抗争能力闯过难关。现在我们常讲的要与企业同生死共命运,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为员工的理念和行为?具体到企业经营困难和亏损时,为了使企业渡过难关,要大家减少收入,我们的领导和职工能愉快地接受吗?

人才决定企业命运。日本松下公司运用“冰船理念”激励员工,在公司内到处张贴内容为一艘大船即将撞上冰山的招贴画,上写“能挽救这条船的惟有你”;美国波音公司则用“情景学习法”培训员工,放一盘录像内容为一家电视台正在播出波音公司倒闭的新闻,画面上一批批垂头丧气的波音员工正在走出公司大门。他们就是通过这些尚未发生的危机来激起员工的危机意识。而我们的教育培训,却常常因“没时间、缺资金”而放弃,有时搞一下也多是为应付考核评估,真正为提高员工素质、确立危机意识的人才培育实在太少了。

四是改革创新危机。人的一生有各种坎坷,企业发展之路同样不平坦。出点差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错误”和有了错误不愿承认,缺乏自我批判意识。能主动认错和找差距,并能欢迎别人挑毛病,是有能力和信心的表现。作为企业领导要认识反对意见的价值,因为“反对意见”往往是不同角度、不同思维方式的结果,也是做出正确决策的重要资源。

时至今日,多数企业还是对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一味宣扬,而敢于主动揭短亮丑者实在太少,这是对客户缺乏忠诚,对自己缺乏信心的表现。这种主观唯心的态度也是一种危机。企业若缺乏自我批判意识,就不会有创新能力,又何谈持续发展呢?

二、职业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

培养职业化人才不仅是解决人才危机的有效对策,也是实施邮政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决定性因素。所谓职业化,就是要做“内行”。这是企业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要求,更是社会进步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实施两个根本转变的战略举措。由技术经济到知识经济时代,职业化的标准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对企业和公司负有管理职责的领导,他们已不再是2 0世纪初期象征权力和地位的老板,也不应是20世纪中期只对公司和员工负责的经理,而应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并能运用知识和智慧为企业及客户创造价值、善于激励员工积极性的经营管理专门人才。

当然,职业化的内涵很丰富,本文将仅针对与邮政经营发展现状有关的几个问题作如下分析。

一是职业化的关键是建立健全管理基础工作。这一问题看似旧话重提,但却是实实在在的需要。如在邮政经营活动中所表现的宣传推销多、市场调查少,价格竞争多、服务对策少,单打独斗多、集体策划少,公关人手多、管理能人少,指标任务多、培养提高少,以及一贯的重揽收轻投递等都是观念不适应和管理基础工作粗放的结果。

在当今社会,人们创造财富和经济发展的模式已发生了根本变化,由资本起决定作用到“知识雇佣资本”起支配作用,但知识只有通过和管理相结合才能产生成果。管理已经成为一切组织的基本功能,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基础。加强管理基础工作,就是要从本行业的属性、特征和经济运行规律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网络结构和作业流程;为每一机构、环节、工种确定明确的职责、功能和行为规则;组织实施员工培训和作业运行,对作业过程和服务质量制定标准要求并进行严格的考核评价等。

二是职业化必须做到知己知彼。知己,就是要了解邮政;知彼,就是要了解客户。

难道邮政员工还不了解邮政吗?从一些考查中可知,邮政员工对邮政的了解多是感性认识和表面化的,而对邮政产业及产品的属性、特征和经济运行规律以及邮政市场与市场营销等方面深层次的认识,与职业化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如对“邮政业务”这一名称,邮政员工尽人皆知,但对“邮政业务”就是“邮政服务”,就是“邮政产品”这一概念缺乏认识,因而要想真正提高邮政服务质量就缺乏思想基础。邮政服务作为一种特殊产品,也是商品,除只有一切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基本属性外,还有其他特殊属性与特征:如非物质属性,是无形服务,无直观性;市场交易时不涉及产权转移,而是一种服务承诺;服务方式和完美程度多样化、 多变化又不易计量,所以要讲求信誉,并采取多样化市场营销宣传方式;服务产品是一次性消费、客户有多次反复使用可能,一定要坚持以优质服务留住客户;服务产品不能积压延误,否则就会失去实际使用价值,对时限要求高,要迅速方便。此外,邮政服务性产品还具有两重属性和公用性,其结构分类和效益也具有特别属性与特征。作为邮政员工,若不了解邮政服务性产品的属性与特征,缺乏完整的邮政产品观念,也不了解产品决定企业的生命和前途,又怎么能热爱它并愿为其奉献一切呢?

了解客户当然更重要,因为客户是市场主导者。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变化、坚持“客户第一”,由尽力到尽心,投其所好,提供满足,是决定邮政经营发展和前途命运的关键。所以,必须把重视产品和竞争对手的目光转到重视市场客户上来。

三是职业化还须抓好教育培训以提高员工素质,这是实施职业化的根本举措,也是加强管理基础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可持续发展应坚持的基本战略方针

除了危机感与职业化外,可持续发展应坚持的基本战略方针还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战略方针。对企业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来说,以人为本应体现在对内对外两个方面。对内,就是要认识员工的价值,尊重其人格,重视其尊严,并能为其工作、生活创造和谐宽松的环境条件,从而激励员工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甘愿为企业奉献其聪明、才智、时间和精力;对外,就是要尊重客户的人格和尊严,除为其提供优质、高效、低成本、高增值的产品和服务外,还应站在客户立场上,从客户利益出发,为其创造价值并了解其需求和变化,应把每一次营销服务都当成一次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信任,让客户享受一次做人的尊严,得到一次真正的满足。

不能把职工当成简单推销工具,下任务让其去挤占市场,而应通过制定企业营销战略,认真进行市场调查预测,让员工知道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从而提高其发现市场和创造市场的主动能力,以促进业务的稳定增长。同样,也不能把客户只当成销售对象,一味推销以致引起反感,而应让其感到真正是为他们的利益着想。

其次,要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和作风。一是要认真办事,因为认真的作风往往比方法本身更重要,“认真是管理成功的点金术”;二是不能做假,老老实实做人做事,因为做假既害人,也害己;三是承诺要兑现,说到做到、讲究信用。求真务实的实质就是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要人为炒作,更不要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而要认真探索并坚持按邮政本身内在规律办事,就能使之步入良性循环并持续稳定发展。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 篇10

关键词:水利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 启示

1 前言

我国已经规划实施了一系列以保障生态用水,维护生态平衡为目的水利生态项目。水利生态项目能否长期稳定发挥作用,如何实现水资源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及可持续发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简述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以期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2 可持续发展研究

由于生态环境资源的可持续性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人类的理想目标,因此,所有的可持续发展方向的研究都是相互依存的,只是由于研究问题的角度、侧重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方向。

鉴于水资源在流域乃至全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学者们从理论、方法和实证等方面系统地研究了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管理等问题,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按照水资源的特点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水资源价值、水权、水市场的研究,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模式奠定了基础。

随着可持续发展从概念、理论、模型、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的研究到实现途径的发展,科学进步与制度安排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逐渐得到重视,戴维·皮尔斯与杰瑞米·沃福德,在对典型发展中国家资源环境问题的分析基础上提出只要能够进行恰当的制度安排,可持续发展是可以实现的。奥斯特罗姆的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形成有效的制度安排,以实现资源或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与保护。从制度视角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机制研究,改变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建立能够综合调控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以及生态和环境结构与功能、信息反馈灵敏、决策水平高的机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保证。

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

生态系统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水利生态项目的实施提高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了解和掌握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对于水利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上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研究始于70年代,Constanza等将生态系统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称为生态系统服务。Pearce等、McNeely等、Turner等的研究,奠定了自然资本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理论研究的基础。生态系统服务的总经济价值包括利用价值和非利用价值两部分,利用价值包括直接利用价值、间接利用价值和选择价值,非利用价值包括遗产价值和存在价值。

对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国际上也有研究,Loomis J等用条件评价法(CVM)对恢复美国普拉特河流域的水的自然净化等经济价值进行了研究。但CVM方法主观性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被调查对象对价值的追求、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另外,国内外对农业生态也进行了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如Golam Rasul等。范大路对生态农业投资项目外部效益评价研究等等。

鉴于对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的了解存在许多不确定性,生态系统定价理论及方法的不完善以及价值评估研究所需资料的缺乏等,使得生态服务价值的定量化存在难度。其价值评估发展的趋势是采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科的有机结合和集成创新。构建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综合分析的框架。正如 R. Kerry Turner 等建议的那样,构建生态经济分析的综合框架,将经济评价、综合分析、利用者分析、多目标决策相结合,为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4 生态配水研究

水是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要素,随着对水资源和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视,保证生态用水,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实现人类一社会一经济一生态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生态配水研究与水资源配置研究有关,一般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研究主要包括配置的内在机制研究、模型与方法、实践操作和合理性评价研究。

国际上所进行的流域水资源配置行为, 所依赖的内在机制可分为以边际成本价格进行水资源配置(MCP) 、以行政管理手段的公共(行政) 水资源配置(P/ AWA)、以水市场(WA) 运行机制进行水资源配置和以用户进行水资源配置(UA) 等4个方面,而将生态系统作为配置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是以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为主。Giannias和Lekakis 采用生态经济学方法,提出了从政策的角度,保证生态配水。在美国明尼苏达州,通过立法进行生态配水,按照用水部门用水权的优先度的高低来配置。非洲国家津巴布韦通过供水能力和水权许可制度来保证包括生态系统在内的各部门的用水需求。

目前我国水资源配置机制仍主要以行政指令配置为主, 部分地区出现了市场配置和用户参与式配置, 如东阳-义乌水权交易就是市场配置的案例, 另外还存在一些小规模的非正式市场的水交易。总体上,水资源配置模式主要包括: 市场配置、行政配置、用户参与式配置以及综合配置模式。

生态配水是近年来在生态需水这一热点研究领域基础上提出的问题,旨在通过向生态系统分配合理的水资源以达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目前,根据水资源配置模式和方法,考虑生态系统的特点,对生态配水的研究主要从制度配置、内因性配置、优化配置和协调配置方面进行。制度配置主要根据非科学技术手段对生态用水进行配置。

5 结论

综合上述三个方面研究的现状,本文对水利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启示为:

①根据可持续发展系统学方向的研究思路,以综合协调的观点,考虑生态系统自身的配水需要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关系,考虑所涉及的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关系,体现生态、社会、经济等系统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关系,以此探讨水利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

②鉴于制度保障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如何建立水利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是实现水利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保证。

③水利生态项目的实施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从目前相关的研究成果来看,精确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是难以实现的,如何体现和评估生态系统的改善所产生的生态、社会、经济等绩效是研究水利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④水利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型的建立及其求解方法应充分体现生态配水中所论述的制度、内因性、优化和协调配置的优点,建立完善的水利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体系,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其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水利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S. K. Sikdar. Technologi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lean Products and Processes, 2000,2(1):1~1

[2]Jordan Geraldine J., Fortin Marie-Josee. Scale and topology in the ecological economics sustainability paradigm.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2,41(2):361~366

[3]钱正英,张光斗。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及各专题报告。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11

论文摘要:随着师范格局的大规模调整,如何实现教师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凸现出来。本文从教育质童、师资队伍、学校规模三个方面论述了教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教师教育的格局正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的进程加快,部分地区已开始了由二级师范向一级师范的跨越。这种变化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更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显著标志。据研究,当经济和教育发展到以下两个标准时,就会产生高等师范取代中等师范的趋势:一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到人均GNP700美元左右,二是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超过了第一个标准,第二个标准也基本达到。在这种背景下,师范办学层次的提高,教师教育格局的调整,既符合我国教育发展的现实,也符合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规律。但随着师范格局的大规模调整,如何实现教师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又凸现出来。下面,笔者从教育质量、师资队伍、学校规模三个方面试述教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教育质且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教师教育格局的调整,影响教育质量的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是各高校对师资培养的规格缺乏统一的标准。以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为例,自1998年南京师范大学晓庄学院首次开办该专业以来,全国培养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师资的高等师范院校已近20所,但各校至今对该专业的培养规格还未达成一致性的认识,所开课程更是五花八门。这种局面从长远看,必定严重影响师资培养的质量,影响教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教育主管部门应以社会或大学对课程学术水平的认定为基础具体明确教师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重新确定各级学位标准。各高校也应大力提高综合化核心课程的质量,充实专业主干课程的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新精神。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高等师范原有的教育课程设置比例就已偏低,门类偏少,加之高等教师教育课程的实施成效造成了培养师资的职业素养的贫乏。因此,实现师资培养教育质量的可持续发展,还应注重增加教育类课程的比例,丰富教育课程的内容,使教育科学这一体现师范性的课程在教师教育中受关注的程度得到较大的改善,最终给予其应有的地位。

随着教师教育格局的调整,除师范院校外,一些综合性大学也承担了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任务。处理学术性和师范性的关系就构成了影响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问题。学术性和师范性的解决方式决定着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决定着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在综合性大学,学生的学术性得到了强化,但其师范性却由于办学经验的因素遭到削弱。处理好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关系,关键是要解决师资培养过程中学术专业培训和教育专业培训的顺序安排和结合方式的问题。在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需求的矛盾基本缓和的前提下,可以采取高师与综合性大学合作培养教师的方式,即由高师统筹,由高师和大学共同培训,在高师从事一般文化学科和教育学科的学习并组织教育实习,在大学从事专业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活动,这样培养出的师资必定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水平的要求。当然,在我国一些综合性大学中包含了由原来的师范院校构成的教育学院(师范学院),还有一些大学成立了“虚拟”的教育学院,这就要充分发挥教育学院的作用,做好师资培养的协调工作,统一组织各类教师技能的培训,统筹安排各类教育实践活动,把原有的师范院校重视师范性的传统发扬光大。

随着教师教育格局的调整,高等师范院校的规模扩大了,于是扩大招生规模就成了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途径。而在扩招的过程中,教育质量却在不知不觉中下降。近几年,由于高校持续扩招,也由于师范专业有限的吸引力,除少数重点高师和重点大学师范专业外,师范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在同一批次的院校中逐年下降。更为严重的是,一些进人师范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长期为补考、淘汰警告所困。大学生学业质量的下降也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正如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中所提出的“教育目前正被越来越严重的成绩平庸的状况所侵蚀,它威胁着国家的前途”①。师范院校无限制的扩招和生源质量的下降,其后果是严重的,它不仅会造成过度教育,使大量的师范毕业生缺乏足够的就业岗位,也会使未来教师的质量下降。因此,师范院校的招生尽管己告别了“计划经济”时代,但要实现教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必须遵从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在充分市场调研和科学的就业预测的基础上,确定招生专业和招生规模。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让最优秀的青年进人师范院校、进人未来教师的职业,这是实现师范院校教育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二、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教师教育格局的调整和培养对象层次的提高,原有的师资己不适应高层次的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师资队伍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

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取决于原有师范院校教师队伍规格层次的提升。师范院校的教师有着其独特的优势:热爱教师教育工作,对教师教育的各项工作有着相当的理解与关心;熟悉基础教育,有着较强的对基础教育各科教学指导能力。这种优势也是办好高层次的教师教育所必须的因素。提升原有师资的规格层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以课程建设为切人口,以学科科研为先导,带动和促进教师科研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高;鼓励并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鼓励青年教师在岗位上提升学历;大胆任用中青年教师,让他们成为教学、科研的骨干。同时,对那些职称、学历及教学水平等方面难以适应高层次教师教育的教师,也应根据他们自身的优势,充实到基础教育等相应的岗位,不仅解决基础教育暂时的短缺,还可以避免教育资源的隐性浪费。

仅仅依靠原有师资的重组与提高,期望在短期内组建能胜任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高校教师群体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必须在“内培”的基础上,做好“外引”工作。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要创造良好条件,吸引其他岗位学者到大学任教,不仅仅要以优厚的待遇吸引人,还要以真挚的感情凝聚人,以事业的发展激励人。在人才引进上,不仅要制定完善、优惠的政策,还应根据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对于引进的人才,不能将他们视为装点门面的“花瓶”,而要将他们的高职称、高学历转化为教学优势和科研优势,进而带动教师群体的整体发展。

三、学校规模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学校规模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放眼未来,合理规划,处理好过渡与发展的问题。首先要充分利用和妥善处理现有的教学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功效。对于因师范格局调整已不再适用的资产,应妥善处置,既可用以改善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也可支援欠发达地区的教师教育。在此过程中,要避免校产资源的人为“贬值”和流失。最重要的是,调整后的教师教育,应充分考虑其规模的合理性和布局的超前性,使其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相适应。如前所述,教师教育终将纳入高等教育的体系,那些不能形成规模效应或不能进一步发展的师范院校,只能是发展时期的过渡产物,应尽可能地提高其现有资源的利用率,避免过度投资和不必要的二次浪费。而那些最具发展潜力的高等师范院校,在新一轮发展中,则应从宏观和长远利益出发,避免短期行为,这也是减少未来重复投资的重要举措。

师范格局的调整为我国教师教育带来的不仅是机遇,更多的是挑战,只有处理好在前进和发展中的各类问题,才能实现教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其龙、陈永明:(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教育年2月。科学出版社2002

2.杨汉清、韩释:《比较高等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

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12

关键词: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

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分析

“可持续发展”是发展经济学的术语,在企业发展研究中,其含义是:作为宏观经济的微观主体,既要科学管理,保持自身快速、健康地成长,又要保持其发展目标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抓大放小”的方针,积极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同时放开搞活小企业。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有:所有制结构以非国有经济为主;多属于劳动密集型;地区分布不平衡,沿海开放城市中小企业较发达,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滞后,中部地区中小企业创业快,退出也快;投入产出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低,竞争力弱,倒闭频繁;与社会、环境的持续发展存在矛盾,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严重。

阻碍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影响中小企业持续成长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外部因素,包括企业面临的市场,宏观环境,微观环境(竞争对手的情况、顾客的需求、供应商的信息等)。二是内部因素,这是最本质的,具体包括:

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比较低中小企业经营观念陈旧,常常只注重眼前利益;经营管理方式落后,利润增长缓慢;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监控力度不够,资产流失严重。

中小企业资金短缺,负担重,自有资金少,筹资困难中小企业外部融资渠道十分有限,而在自身利润率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内部积累又十分辛苦而缓慢。

中小企业缺乏人才、信息、技术在“家族式”基础上创建的中小企业,人才任用多以关系为基础,管理者素质较低。技术装备水平低下。

中小企业产品结构不合理分布散乱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很难树立企业和产品形象,企业集中分布在劳动密集型、传统行业,高科技领域进入不足。

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相当严重目前乡村集体在自己的土地上兴办企业,缺少有效的控制占用耕地的机制,造成工业用地的空前浪费,且布点多,投入大,产出低,资金、物资浪费严重,污染恶化了生态与居民生活环境。

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规模经济论解释了中小企业存在的原因: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管理费用会不断上升,信息传递效率会降低或失真,企业规模不是越大越好。企业的成功应以成本优势为中心,以最少的资源创造最大的经济价值。产业分工论认为大企业有规模经济优势,但规模经济引起自然垄断会造成内部的官僚主义,管理低效率;小企业经营灵活,决策果断,但物质基础薄弱,人才短缺,管理水平相对落后,所以大小企业之间有必要进行合作,优势互补,这符合当今世界分工合作、专业化生产的趋势。中小企业在现实中的贡献:繁荣市场,满足日益变化的个性及多样化需求;配合协助大企业生产,增加出口;吸收大量剩余劳动力,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我国就业难的问题;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动了技术创新。

另外,企业在产品开发、污染治理等方面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小企业在保持与社会、环境、资源发展的一致性方面有重要作用,社会、政府、企业界应高度重视。

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更新观念,勇于开拓市场,重新评价、定位企业目标。加强内部经营管理,提高企业利润率。

引进人才与技术,提高自身的研究开发能力。只有引进高素质人才,才能进行先进的管理。企业不仅提高一般员工的素质,还要引进管理人才,善于留人、用人,提高企业竞争力。

加强中小企业之间以及与大企业的合作与分工。中小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加强沟通,形成中小企业集群,增强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减少重复建设,降低成本,缓和内部竞争。大中小企业协作,发挥各自优势,稳定中小企业市场份额。

协调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中小企业要肩负起其对社会与自然环境的责任,维护生态环境与居民生活环境的可持续性,这应该作为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因为企业本身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

从外部因素考虑,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与社会的支持。我国2003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小企业促进法》,从法律角度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保护作用。政府要提供信息与咨询服务;鼓励大中院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创业;审计企业内部经营情况,监控企业与环境的长期稳定、共存与发展。

参考资料:

1.[美]劳伦斯•G•温齐默著,北乔译,快速成长—如何获得并保持快速成长[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2.管汝平,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论,上海财经大学硕士论文[D],1999

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 篇13

和谐伦理观念的建树是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基础。一般来说,任何社会形态都有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伦理支持系统。传统道德伦理观念所指向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其目的是为了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要求我们把伦理道德的指向扩展到人与地球之间的关系,要求我们尊重地球、呵护生态环境,确立人与地球之间和谐共处的新的伦理道德观念。在这个方面,许多西方的专家学者与我们的认识也是一致的。诸如美国国会和总统顾问委员会环境事务顾问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教授就认为,“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一种特殊的、不会失去的、不断发展的和方向明确的德性”。消费观念的转变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引擎。自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生产力得到了迅猛发展,物质财富激增,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负面影响也随踵而至,有些人只顾个人享受,从未有大局意识,盲目地认为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我们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是主张可持续发展,主张合理消费,实现消费方式的生态化。正因为如此,我们大力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循环经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要求每一位中国公民树立“绿色•低碳•环保”的消费观,用人类社会应有的道德伦理去约束无限消费的欲望。不仅如此,在高校生态文明思想教育活动中,还应大力推崇“全球生态和谐”理想。同志在论及生态文明问题时具有很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他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全球生态和谐”是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它是一种更宽领域、更高境界的和谐,要求人们树立全球生态环境伦理观念,一切活动和行动以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为目标,一切活动和行动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为目标,建造一个全球人与自然和谐、全球人与社会和谐、全球人与自身和谐的多方位和谐复合体。为此,我们的教育活动既要从多角度展开,形成教育链;又要找准着力点,突出“全球生态和谐”的教育重点,解答好思想难点。

其一,要着力帮助人们正确辨别“全球生态和谐”思想与西方绿色运动思想的联系和区别。当代西方绿色运动对世界的自然保护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其中一种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生态中心主义生态观,主张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在当代西方学界,还有一种生态社会主义的全球生态和谐发展理论,也主张“全球生态和谐”,认为自然和社会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统一的,自然和社会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只有正确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建立人类物质与社会自由充分实现同时又符合生态原则的社会[5]。其二,我们的教育活动应着力建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经济观。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温室气体效应、大气臭氧层的破坏、能源资源短缺、日趋严重的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凸显出来,它已不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局部性问题而是全球性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生产与利润最大化的标准应服从社会生态标准,经济与生态应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这种“生态经济”模式也是我们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展开的内容之一,我们主张既要抓经济发展,又要抓生态发展,科学把握两者的平衡点。其三,我们的教育活动应着力建树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政治观。当今世界生态问题已不是某个国家或地区能解决的问题,而是全球性问题,必须将这一问题上升到国际层面逐步加以解决。西方甚至有人主张用“欧洲生态共同体”取代“欧盟”,建立新的“国际组织”——建设生态文明的全球政府。当然,我们重视国家治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但我们旗帜鲜明地反对生态殖民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甚至西方学者都已经指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掠夺与剥削是一场“生态帝国主义”的掠夺与剥削,“环境的质量与一个社会物质财富的丰裕与贫乏是紧密相关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是通过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掠夺来维持和改善自己的环境,使之成为全世界羡慕的对象”。不少学者都在呼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应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一种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摒弃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反对恐怖袭击和战争,建立无核区和无化学生物武器区,维护世界和平[8]。其四,我们的教育活动应着力建树人与自身和谐发展的文化观。我们推崇的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消费主义文化。不可否认,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带来了现代物质文明,同时也是造成优秀文化缺失和人的“精神危机”的罪魁祸首。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成为商品的奴隶、劳动的工具和科技的附属品,成为精神失落的物化的人,人的自由个性和自我意识,被充斥社会的消费主义价值观以及商业文化所扼杀。西方学者鲁道夫•巴罗对此也不满,希望构建一个“生态村落乌托邦世界”[9]。我们要建构的社会主义生态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观,是一种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着力增强人们生态意识的、培养生态道德、砥砺生态意志的文化价值观。导引人们不仅要有优越的物质生活,而且要追求高雅的生态文明生活。

二、坚持“发展型生态”的价值取向,着力加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导向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发展是硬道理”,谋求科学发展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方向。我们追求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这种发展理念也全面渗透和体现在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之中,其价值目标表现为鲜明的“发展型生态”思想。因此,在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的培育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目标,大力导引“发展型生态”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的直接价值目标,是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就是具有天蓝、地绿、水净自然美景的中国,是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结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所需要资源构成危害的发展。正如同志所指出的,“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的发展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2013年4月,同志在海南考察时,希望海南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着力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11]。可见,我们党和国家在部署生态文明建设的时候,一贯坚持为人民谋福祉的宗旨,积极主张和大力倡导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规划了蓝图,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生态可持续发展是从生态经济学的全新视角提出来的,是一个契合当今世界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主流思潮的全新理念,是一条利在当代惠及子孙后代的科学发展之路,也是世界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培育活动中,一定要加强生态文明思想的目标导引,着力提高人们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

提高全体民众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意识是推进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生态意识的提出,不仅是当代人面临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而做出的一种理性选择,更是标志着人类伦理道德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可从政治文明、经济文明、文化文明等三个视角,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意识解析为可持续发展的政治文明生态意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文明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文明生态意识。可持续发展的政治文明生态意识是可持续发展生态意识的政治外化。因此,我们首先应该通过生态政治意识教育,帮助广大师生建树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世纪之交以来,环境问题已经有力地进入了政治领域。时光荏苒,斗转星移,生态环境问题已愈演愈烈,已从孤立、个别和局部的生态环保事件衍变成了人类生态环境问题。对于世界各国而言,其生态环境状况关系着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尤其对正处于发展中大国的中国而言,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事关稳固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人心向背的重大政治问题。生态社会的基础是民主政治,而民主政治又植根于对一地生态特点的了解,植根于政府与公民的依赖关系,生态社会必将吸收公民的观念,以此作为生态文明的社群基础。因此,我们不仅不能回避雾霾天气频发、江河湖海污染日趋严重等诸多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而应理性思考上述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更应发挥自身科技优势,主动处理它。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文明生态意识是可持续发展生态意识的主体因子,可持续地发展经济是当今世界各国的首要任务,而可持续地发展经济离不开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文明生态意识的导引。因此,就必须加强经济文明生态意识教育,强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这方面的教育内容很广、很紧迫,诸如生态产业转型理念、生态保护与修复理念等。促进生态产业转型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明智选择,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向低能耗、低污染的生态经济的转变,是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必然。长期以来,受“唯GDP”论的影响,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一股脑”地追求经济增长而全然不顾生态环保的畸形增长方式,认识不到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共生共存关系。要通过严重的雾霾现象、云南滇湖污染、太湖蓝藻事件等案例教育,促进经济文明生态意识的增强,导引广大师生注重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双极增长,积极主动地参与生态保护与修复。既要关注未污染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在科技开发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更要注重被污染地区生态系统的修复,科学运用生态学原理,对污染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进行物理-生物修复、化学-生物修复、微生物-植物修复等。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文明生态意识养成是可持续发展生态意识的终极凝聚。生态文化是一个崭新的术语,甚至可以说,生态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又一次新的文化思潮,展露了人类在思想观念领域正在经历的一场重大变革,显示了人类对大自然敬畏和热爱的本能。广大高校师生既是文化的承继者、传播者,又是新文化的创造者、倡导者,其文化文明生态意识的养成尤为重要。这就必须加强其生态文化的理性认识和实践修养,当务之急是要大力加强文化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从思想深处大力提升文化生态文明理念,切实增强广大师生践履生态文明行为的内在驱动力。由于生态文明行为修养决定于根本的思想意识选择,所以其教育必须着力于夯实生态文明意识的基础。要使广大师生牢固建立一种基本共识,即人类之所以成为世界最广布的一个物种,就是因为人类具有生态文化意识,作为生物的人,人对生态环境的社会适应造就了自身的生态文化;而随着人口、生态环境、资源问题的尖锐化,为了使生态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类文明进化的方向发展,人类就必须调整自己的文化行为,积极修复由于旧文化的不适应而造成的生态环境蜕化,创造新的文化来与生态环境协同共进、实现可持续发展。显然,客观规律在昭示人类从传统工业文明进化到现代生态文明,告知人类应理性约束自己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必须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人类社会自身,而不应只顾金山银山而不要绿水青山。

三、建树“责任型生态”的中国形象,着力增强维护中国环境权和发展权的生态信念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既对自然负责、对世界负责,同时也要通过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积极诠释发展中大国的生态责任,积极培育国民勇于承担相应生态责任的思想情感,建树“责任型生态”的中国形象,着力增强维护中国环境权和发展权的生态信念。其一,教育内容要积极诠释发展中大国的生态责任。所谓生态责任,是指在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职责和义务。它至少包括个人生态责任和社会生态责任两个方面,其中,社会生态责任是首要的因素。个人生态责任的行使必须纳入社会生态责任的框架,只有在兼顾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时才可取得最显著的效果。生态文明要求建构全球性的生态情怀和合作生态治理理念。生态环境治理的主体和客体是相互依赖的,离不开彼此之间的合作,只有生态环境治理的不同主体之间、不同客体之间以及不同主客体之间形成合力,生态环境治理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因此,每个国家、每个人都应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相应责任。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生态大国,主张和支持共同承担但有区别的生态环境责任,因为这是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前提。在2011年的南非德班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政府明确阐述了自己的立场,就是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事实上,在过去长达数百年的工业化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是造成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理应承担主要生态环境责任。而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人口与经济、环境与贫困、环境与发展、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双重压力……既要维护发展、争取发展机会,又要对子孙后代、对全球环境的安全承担责任。正因为如此,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就提出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命题,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14

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内涵品位高,体量规模大,赋存形式多,实际影响广,近年来红色旅游发展在全国一路领先,取得了巨大成就。红色旅游进一步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切实搞好革命文物保护的前提下,紧紧围绕《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和《江西省红色旅游发展纲要》的要求,依靠江西红色资源所具有的独特性、垄断性和先发性等优势,红色与绿色、古色旅游互动发展,进一步突出江西“红色摇篮,绿色家园”主题形象,完善红色旅游发展的“一个龙头、两个集散中心、三个支点、六大区域、三大协作区”的总体布局,加强红色旅游宣传推介,注重区域合作和和谐发展,将红色旅游同社会经济整体发展,发展山区经济,改变老区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起来,把江西真正建设成为全国红色旅游强省和旅游经济大省。

红色旅游发展是典型意义的政府主导发展的旅游发展模式,根据该模式的要求,江西发展红色旅游必须遵循如下几个基本原则

1.政治工程、文化工程、经济工程的全面启动原则:要充分认识到红色旅游所具有的重大的政治功能、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经济效益等三方面属性,充分发挥红色旅游的政治教育功能、先进文化的传播功能和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把发展红色旅游作为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来抓。进一步挖掘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发挥红色旅游的经济功效,走政治效益、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并进的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2.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协同互动原则:发展红色旅游,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红色旅游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旅游形式,从起步到发展都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正确指导,各级政府要在进一步指导红色旅游业健康发展方面有所作为。而各红色旅游景区必须发挥自身的造血功能,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民间资金和外资投资开发旅游资源,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全社会办红色旅游的局面。红色旅游是绝对不允许在政治上和文化上出现差错的。所以要由政府做好政治上的保证,而文化建设需要全民的参与[3]。遵循市场规律,按市场化的原则运作红色旅游,真正的把红色旅游推向市场。

3.统一规划、总体布局、分层开发的协调发展原则:坚持对全省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空间、结构和开发时序进行统一部署和总体规划。发展红色旅游要有长远眼光,各地红色旅游业的发展要服从大局,在盘活全省红色旅游业的前提下,按照“一个龙头、两个集散中心、三个支点、六大区域、三大协作区”的总体布局,优先建设重点景区,以重点景区的发展带动其他景区的发展,促成江西红色旅游协调发展,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共同发展的局面。

4.求同存异、深挖主题、创新形式的特色发展原则:各地发展红色旅游要注意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尊重客观现实。“红”是红色旅游发展的主题和品牌,但红色旅游和其他各种旅游一样可以形成不同的内容和形式。红色旅游区大多处于偏远的山区,自然生态环境好,人文积淀丰厚,有着发展其他多种旅游的良好基础。红色旅游应主打“红色”品牌,力推复合型精品,逐步形成红色主题、多彩内容的红色旅游新理念[4]。各个景区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创新,改变单一的旧址观光、馆舍展览形式,开发成融瞻仰、教育、观光、休闲、体验、会议等多种形式的复合型旅游产品,从而进一步地丰富红色旅游内涵,开拓红色旅游市场。要充分发挥各红色旅游区的自身优势,形成一个主题,多种形式,差异化开发,个性化发展的红色旅游新气象。

5.明确目标、立足国内、走向国际的战略提升原则:目前江西红色旅游以国内市场为主体,国际市场份额很少。针对国内国外市场失衡的状况,应采取措施促进红色旅游走向国际市场。国内红色旅游在保持游客人数稳步增长的同时,努力提高质量效益。快速发展国际红色旅游,以增加红色旅游外汇收入,是红色旅游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改善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结构,提高红色旅游软硬件设施建设水平,全面提升红色旅游产业整体素质的要求。各红色旅游区在开发过程中,要明确并坚持这一目标,深刻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做大做强国内市场;同时拓宽思路,放眼未来,把红色旅游推向国际市场,积极地将中国红色文化推入世界文化遗产体系。

二、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从2008年起,用两

年时间将已形成的一批重点红色旅游区高标准地建设成为不同发展模式的红色旅游区,打造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红色旅游精品景区,进一步确定江西作为红色旅游强省的地位。再用三年时间将“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打造成为具有强大国内和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品牌,使江西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红色旅游“首选地”之一,主要红色旅游区成为国内外旅游热点,同时力争成为全国的红色旅游学术研究中心和信息资源中心,从各方面巩固江西作为红色旅游故乡和红色旅游强省的地位。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要注重社会综合效益,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二)具体目标

1.政治目标: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青少年思想教育,以此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时通过红色旅游改变革命老区贫穷落后的面貌,建设旅游型新农村,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2.文化目标:红色旅游要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重要途径;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注意保护旅游区原生态文化,保护旅游目的地的独特风情、风俗、风物;红色旅游要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课堂,弘扬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所承载的艰苦奋斗、努力工作,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崇高精神。

3.经济目标:实现红色旅游产业化,使其成为带动革命老区发展的优势产业。到2010年,全省红色旅游接待人数达到500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到300亿元,占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总收入的40%以上,相当于全省GDP的4.28%。

4.社会目标:充分发挥红色旅游社会经济的引擎作用。通过红色旅游对革命老区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扩大招商引资,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劳动力转移,加快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5.人才目标:培养一支高水平的红色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依托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科研机构,探求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争取能在未来几年之内提高从业人员的学历,使学历层次高级化、科学化、合理化。

6.专题产品:开发好一批成熟的、在国内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红色旅游产品,按照旅游“十大要素”的要求,高标准搞好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和线路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把红色文化研习游、革命摇篮体验游、红色故都寻访游、长征之路觅踪游、人民军队寻根游、工人运动探源游、秋收起义访习游等红色旅游产品和红色旅游文化节事活动打造成为精品项目。中国论文联盟

7.旅游目的地:建设主题鲜明、交通便利、服务配套、吸引力强,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旅游目的地。把井冈山、瑞金、南昌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把萍乡、上饶、赣州建设成为国内著名、国际有一定影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同时建设一批省内著名、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8.旅游节事:组织举办在国内外有影响有特色的各类会议、展览、招商活动,加深社会对“红色摇篮、绿色家园”的认同感;组织召开中国现代革命史重大事件周年大型纪念活动,制造轰动效应,招徕旅游者,提高江西知名度,保持社会对江西红色旅游的持续关注。重点巩固“红博会”、“红歌会”“军乐节”的优势主导地位,办出规模,办出水平,办出影响,使之成为全国红色旅游标志性的会展品牌。力争把“红色旅游高峰论坛”办成国内主要的旅游高峰论坛会议。

三、发展的战略思路和战略选择

红色旅游发展总体战略是指导红色旅游发展全局的计划和策划,是对发展红色旅游相关重大问题的全局性、战略性的谋划,兼顾到红色旅游所具有的政治性、经济性、文化性三者统一于一体的发展实际,政府主导的地区联动;市场导向的多色互动;适度开发的持续发展,产品开发的精品名牌,效益驱动的管理创新是红色旅游进一步发展的战略思路和选择:

1.政府主导下的地区联动战略模式:政府在红色旅游的发展中应承担主导的作用,要有长远目标,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对省内外红色旅游资源的组合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做到各景区在空间上的融会贯通,在旅游目的地形象上的统一,在客源上的共享,以传统景区带动新兴景区,促进区域红色旅游整体联动高速发展。红色旅游区域合作还要求红色旅游资源与区域内其他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合作开发。

2.市场导向下的多色互动战略模式:红色旅游能否持续发展,最终由市场来决定。红色旅游的发展,不能脱离市场。在按照市场需求发展红色旅游的前提下,发挥多种资源的互补作用,把分散的红色、绿色、古色等多色旅游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多色互动的局面,增强江西红色旅游的整体实力。加强与其他资源的有机结合,增强市场综合竞争力[5]。

3.适度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模式:良好的生态与环境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革命文物是红色旅游业发展的基础,革命遗址的保护和红色旅游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走开发与保护、发展与稳定相结合的旅游发展道路。把旅游活动控制在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红色旅游产业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

4.统筹规划下的精品名牌战略模式:统筹规划红色旅游发展,以全面盘活红色资源、实现共同发展;认真做好红色旅游区域规划,以充分发挥整体效益。为此,江西红色旅游产品开发,应实施精品名牌战略,着力开发红色旅游精品,重点推出精品线路,重点创“红色摇篮,绿色宝库”井冈山、“江湖都会地,华夏英雄城”南昌、“新华摇篮,红色故都”瑞金等几个名牌,深挖其人文内涵,大手笔策划和建设,增加其动态参与性活动,营造整体环境,推出针对不同客源市场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使各个景区优势互补,相得益彰[6]。

5.效益驱动下的管理创新战略模式:在兼顾政治效益、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探求红色旅游发展的创新之路。用新方法来整合红色旅游资源,以便更有效实现旅游综合效益。实施管理创新的“五个一”工程:提出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创设一个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转;提出一个新的管理方式方法并在红色旅游区付之实践;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并借鉴推广;进行一项制度创新并作为改革示范。

四、发展的总体布局和战略举措

1.战略布局

按照“井冈山为龙头,南昌和赣州为集散中心,南昌、井冈山、瑞金为支点,综合建设井冈山、瑞金、南昌、萍乡、上饶、九江(庐山)六大红色旅游区域,跨区合作构建湘鄂赣、赣浙沪、“中央苏区”三大红色旅游协作区”的总体布局,为实现红色旅游互动发展,近期在全省重点建设十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井冈山“革命摇篮”景区,南昌“英雄之城”景区,瑞金“红色故都”景区,安源“工运摇篮”景区,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陵园,弋阳革命纪念馆,新建“小平小道”,于都“长征始发地”景区,永新三湾改编旧址,萍乡、铜鼓、修水秋收起义纪念地景区。十个重点景区作为江西红色旅游发展的重点产品和红色旅游线路组合的主要部分,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2.战略举措

办好一个“红博会”:由省政府牵头,继续联合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旅游

局等中央有关部门和兄弟省市有关部门,在全省各地和省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精心办好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今后,“红博会”实行市县“申办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充实活动项目内容,注重创意设计,加强媒体宣传造势,吸引更多展团参展,使之成为充分展示江西主题形象、全面整合旅游产品、广泛吸引八方来客、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国性旅游经典盛会。

举办系列高峰论坛:继续办好地方系列红色旅游高峰论坛,包括已举办过的井冈山红色旅游高峰论坛、萍乡赣湘红色旅游合作高峰论坛、瑞金红色旅游高峰论坛等,其他有条件的红色旅游区也可在近期举办类似的论坛活动,旨在造势发展;在此基础上,在南昌举办第一届江西红色旅游高峰论坛,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以及旅游政府部门官员就发展江西红色旅游的重要问题建言献策,以后每一届高峰论坛的实行“申办制”。让地方和省红色旅游高峰论坛成为每年江西红色旅游活动的重要项目之一,为江西红色旅游发展出谋划策。

搭建一个信息平台:按照打造“数字化江西旅游”的总体要求,将红色旅游信息平台作为全省旅游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全省红色旅游信息化领导小组和工程专家咨询小组,加快红色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及信息化队伍建设,切实拓展信息技术在红色旅游各生产要素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建设覆盖旅游咨询、旅游服务、旅游宣传、旅游网络营销、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管理、旅游企业宣传等方面的全省红色旅游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并逐步健全信息平台服务功能,促进江西红色旅游发展[7]。

建好一批教育基地:在建设好目前江西省11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有关部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要求,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江西红色旅游的知名度。近期,高要求、高标准建设好新建“小平小道”景区、莲花“一枝枪”纪念馆、新余罗坊会议纪念馆、尋乌调查纪念馆等教育基地,争取晋升为部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做好一个总体规划:在2004年印发的《江西省红色旅游发展纲要》的基础上,邀请熟悉江西红色旅游发展的旅游专家队伍,举全省旅游智库的智慧编制好《江西省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规划在对全省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在产品整合、战略举措、宣传营销、资金筹措、保障体制等方面给予具体可行的实施意见,统领江西红色旅游朝健康、稳定、协调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黎洁,赵文红。旅游企业经营战略管理[J].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1.

[2]张辉。旅游经济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155.

[3]吴必虎,余青。红色旅游开发管理与营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43.

[4]黄细嘉。红色之都,多彩苏区[J].江西社会科学:增刊,2005:62-63.

[5]谢雨萍,胡海胜,郑艳萍。论庐山红色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752-756.

[6]龚志强,江小蓉。浅议红色旅游开发的新思路[J].商业研究,2006,(16):200-202.

[7]黄细嘉,龚志强。红色旅游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的构想及其意义——以江西为例[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58-64.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