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毕业论文【5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学前教育毕业论文【5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 篇1

一、河池学院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现状

河池学院是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广西宜州市。学校成立以来,曾三次开展办学特色大讨论,明确了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积极依托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发扬传统办学优势,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学校在人才培养中探索出了一条适应自身发展的、具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办学之路,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合格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教学工作中,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大纲尚未得到很好地完善,学生在钢琴方面的学习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学生现状。河池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自广西、贵州、福建等地。他们大部分在高中阶段没有接受过专门的音乐教育,许多学生更是从来没有接触过钢琴,来到大学后基本都是从零学起。笔者通过对河池学院学前教育2012级93名学生调查发现,在对音乐的态度中,学前教育学生喜欢音乐的有86人,占92.5%,对音乐觉得一般的有7人,占7.5%。在对钢琴课的态度中,学前教育学生喜欢钢琴课的有68人,占73%,一般的有17人,占18%;不喜欢的有8人,占9%。由此看来,多数学生是喜欢音乐的,他们对钢琴都有一种普遍的好感,喜欢钢琴课的人数远远多于不喜欢的人数,这为教师开展钢琴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基础。

2.教师现状。河池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设在其二级单位教师教育学院。目前,教师教育学院只有声乐方向的音乐教师2人,没有专门的钢琴教师。2008年开始,教师教育学院都是外聘宜州市文工团的教师担任学前教育的钢琴课教学,但文工团的教师本身有自己的工作任务,其经常利用双休日或者周一到周五晚上时间上课,对学生的课外学习或课外活动产生较大影响。因此,从2011年起,学校教务处决定教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每年的钢琴课由河池学院艺术学院的钢琴教师来承担,而艺术学院的钢琴教师本身有自己的钢琴课教学工作,有的钢琴教师工作量超过25节每周,教学任务很重,他们经常没有太多的精力来应付非本单位的教学任务。因此,每年在安排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师授课对教师教育学院来说压力十分大。

3.教学现状。在河池学院学前教育钢琴教学中,由于学生素质高低不齐,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上碰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平时,有些教师总是忽视学生的基础训练,喜欢布置难度偏大的曲子给学生练习,学生在弹奏时在手指力度、触键音色、理解能力及表现能力的掌握等方面都达不到相应的要求。有些同学一周内根本无法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进度,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另外,由于教学设备和教学场地不足,学生除了集中上大课外,课后都是以班为单位集中在大教室一起练习,练习效果不好,质量不高。

二、河池学院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改革思路

河池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钢琴课属于必修课,开设时间一般为两年。笔者认为,河池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课教学要避免像音乐专业一样的专业化,应以“注重基础训练,提高应用能力”为主。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改革河池学院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十分必要。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钢琴教学改革呢?

1.教学内容的改革。河池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要考虑整个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目的性和实用性。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不能照搬艺术院校钢琴专业教材,而是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首先,教师选择教材要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钢琴基础课的学习,掌握钢琴的基本弹奏方法和基本演奏技能,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多选用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乐曲,这样的乐曲音乐形象鲜明、内容生动,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为拓宽学前专业学生的音乐视野,教师还可以选择不同时期的、适合学生特点的更多作曲家的代表作品作为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能了解各个时期音乐的不同风格及特点,丰富学生的音乐修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次,教师选择教材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河池学院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基础学习应与伴奏实践相结合,体现钢琴学习的实用性。幼儿歌曲的即兴伴奏应当从基础学起,着眼于简易,力求简洁精练地表达幼儿歌曲的基本内容。因此,教师在两年的钢琴教学中,应在最后一学期适当安排即兴伴奏课,给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传授即兴伴奏知识,可结合《学前幼师歌曲伴奏演奏曲集》、《幼儿师范钢琴即兴伴奏教程》等教材选择合适的曲目给学生练习,引导学生分析伴奏音型、伴奏织体及和声进行等,使伴奏知识始终贯穿其中。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坚持练习常用的柱式和弦、半分解和弦、分解和弦等伴奏音型,尤其是要对Ⅰ、Ⅳ、Ⅴ级正三和弦的连接做常态化地练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伴奏能力。

2.授课方式的改革。地方高校学前教育钢琴教学的授课方式主要有集体课、小组课和个别课等多种。由于河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钢琴师资紧缺,几年来,其钢琴课都是采用集体授课方式,每周开设两节钢琴课。这样的授课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较大,因为每个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均不尽相同,他们在接受知识时总会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一周可以弹奏多首曲子,而接受能力稍差的学生一周一首简单的曲子也弹不下来,这给钢琴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既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进度,又打乱了教师的教学计划。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河池学院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授课方式必须改革,一定不能在两年的教学时间内都采用集体课进行教学,应适当采取小组课、个别课的教学形式授课,以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学校要开设小组课。从第二学期开始,教师可以将程度相近的10~12名钢琴学生组成一组统一授课。这些学生的学习内容大致相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逐个分析,既要充分肯定每位学生的优点,又要及时纠正每位学生的不足之处,引导学生有比较地学习,向优秀的学生学习,让学生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对同一作品的学习,教师要善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每首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引导他们置身于每一部音乐作品,让学生在宽松的小组课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其次,学校要开设个别课。教师主要针对程度较高、悟性较好、学习刻苦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采取这样的授课方式,会极大地提高学前教育钢琴教学效率,使学生的演奏能力得到充分地提高。

3.教学课堂的改革。地方高校学前教育学生掌握钢琴的相关知识、弹奏技能技巧和弹奏方法不止在课堂中获得,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音乐实践课得到巩固和提高。河池学院学前教育的音乐实践课现在还并未真正开展起来,在平时的教学或其他艺术实践活动中,只有个别演奏程度较好的学生有机会弹奏一些难度较大的作品,有时能登台表演,而大多数学生几乎没有在公众面前表演的机会。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教师应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著名钢琴家巴拉基列夫认为:优秀的音乐教学必须让学生欣赏并参与艺术实践。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多进行音乐实践,例如,规定每节课让部分学生上台表演一周的作业,并按月举行钢琴作业汇报,让学生一个个登台表演。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因此,河池学院应尽快把音乐实践课列入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计划,并尽快得以实施。

学前教育论文 篇2

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评价主要以总结性的评价方式为主,没有重视形成性评价。针对采取集中实习形式的高校而言,学生分配到同一城市里,便于管理和指导,评价中依靠学生的文字材料进行考察,没有详细地记录学生的实习活动,态度不端正,由于缺乏跟踪的指导就导致评价体系缺乏有效的激励以及反馈功能,存在少数学生蒙混过关的情况。

2应对措施

针对分析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本文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来改进:

2.1有效设置课程资源在学前教育课程设置中需要重视专业思想的培养,使参与实习的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在课程设置中明确实习目标,做好实习准备工作,拟定实习计划。在课程设置中需要注意理论与技能的教育。随着我国研究性教学的不断深入,很多高校都不够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学校在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中,需要改进当前的课堂结构,提高技能类课程所占比重。在实习中,教师的体态表达、沟通、语言表达、教学游戏化、基本技能等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课程设置中需要优化高校学前教育,达到师范性与学术性统一的目的,加强学习专业化教学,也需要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工作,除了设置现代教育技术之外,还需要设置教师礼仪、音乐、手工等课程。

2.2合理安排实习时间,完善实习基地高校在安排学生实习中,需要充分考虑实习时间的分配问题,延长实习时间,学生能够熟悉幼儿园工作与生活的时间需要4周,若是实习时间安排为4~6周,很多学生是没有机会讲课的,因此需要将实习时间延长到12周以上,保证学生能够全方面的接触整个实习过程。在实习形式方面,为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教育实习,学生的实习应该贯穿在整个学习生涯中,强化实习功能,依照学生的能力合理选择实习方式。学校在实习基地的建设中,需要充分利用城市和农村的教育资源,推动幼教事业的发展。为保证实习基地的稳定性,高校需要与实习基地形成合作伙伴关系,保证双方在互利的基础上合作,关注实习幼儿园的指导工作,共同研究教育课题。在实习基地的人际关系建设中,实习生接触最多的就是学生,指导教师需要为实习生上好示范课以及观摩课,保证实习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教育经验。

2.3健全实习评价体系学校在建立健全学前教育实习评价体系中,需要保证能够提高教学工作水平;强调实习特殊化;强调实习教学质量;提高实习教学以及管理水平。基于此,高校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实现教师、家长以及实习生自评的方式,这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够进行整体的评价和指导,避免单方面的因素出现成绩偏差,影响评定工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问题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出现教育实习种种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学校对教育实习环节不够重视,针对存在的问题,还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学前教育论文 篇3

一、关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内容的创新问题

舞蹈种类繁多,按照不同的角度都有不同的分类。如按照舞蹈特征来分,可以分为专业舞蹈、国际标准交谊舞、时尚舞蹈等,在每一类别里面还可以进一步划分,如专业舞蹈又可分为古典舞、民族舞、民间舞、现代舞、芭蕾舞等;如果按照舞蹈的参与人数,则可以分为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等。那么,对于如此众多的舞蹈样式,究竟应该采用哪一种或哪几种作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内容,是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以为,应该充分考虑到如前文所提到的学前教育舞蹈教学培养目标导向的问题,结合该专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如舞蹈基础、舞蹈观念、审美情感等,对相关内容进行选择。具体地讲,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内容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舞蹈基本功内容

在这里舞蹈基本功主要是指舞蹈者所需要的基本身体素质和技能。没有起码的舞蹈基本功,舞蹈教学就无从谈起,所以,这是舞蹈教学的初始阶段的应有内容,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它直接影响到以后舞蹈的训练学习和未来舞蹈教学实践的展开。

(二)民族舞和民间舞内容

民族舞和民间舞都是舞蹈样式中最具原始意蕴的舞蹈,其舞蹈动作往往单纯、质朴,其舞蹈审美情感易于展现,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基本舞蹈动作和形体的训练,又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审美情趣和审美价值取向,以及对于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的热爱,是一举多得的教学内容,同时,在选用具体舞蹈样式时,应注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实用性和针对性。

(三)由浅入深的幼儿舞蹈编排内容

由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教育终端是接受学前教育的幼儿群体,因此,其课堂教学应融入对幼儿舞蹈教学的编排,由浅入深,在舞蹈动作设计和形象展现上,应符合幼儿身体特点,其音乐背景也应以幼儿所熟悉的儿童音乐为主,以达到促进幼儿舞蹈乐感、体型塑造、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的目的。

二、关于充分挖掘学生舞蹈潜质与自身舞蹈基础

薄弱的矛盾问题在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倾向,就是过度重视对舞蹈实践知识和技能的教授,却忽略了对舞蹈情感和舞蹈内涵的理解和把握,把舞蹈外在表现形式与舞蹈精神割裂开来,为舞蹈而舞蹈,从而使舞蹈育人(或舞蹈情感)价值不能充分发挥。有人认为舞蹈外在美是舞蹈最重要的特质,因此,只强调舞蹈技能的展现,这一观点用形式美取代舞蹈精神和舞蹈内涵之美,当然是不可取的,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形而上学的观点;也有人把这种倾向归结为学生舞蹈素质基础薄弱,或学生基本素质差。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首先,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方向招生中,由于对学生舞蹈基础要求不明确或者较低,造成了招录的许多学生既没有好的舞蹈理论知识,也没有基本的舞蹈技能,甚至自身的舞蹈身体素质都不是很好;其次,由于成年人的骨骼发育早已定型,因此在柔韧性、可塑性上不能很好地适应舞蹈动作的训练,从而也给学前教育舞蹈教学带来教与学的矛盾和困难;再次,在舞蹈教学中,多数学生都表现为机械、甚至僵硬的模仿,对于动作所要展现的文化或精神内涵缺少理解,以至于使学生对舞蹈外在形式的把握不到位,舞蹈变成了纯机械、只具外在动感的节律操,其艺术性和效果大打折扣。同时,在对学生的调查中还发现,学前教育专业舞蹈学生的实际舞蹈编排能力表现不强,他们对舞蹈的编排创新思想和主动意识不够,往往局限于已有舞蹈的既定形式,这些都成为目前舞蹈教学的制约因素。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方向学生或多或少都存在舞蹈潜质不能被充分挖掘的问题。我们应该更多地考虑当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如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舞蹈理论及其实践能力,应该更多地把改革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堂作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理论素养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把责任归咎于学生舞蹈基础的思想,丝毫无益于以后工作的改进和提高。

三、关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评价机制问题

对舞蹈课堂教学作出客观如实地评价是极其必要的,这不但是评价学前教育舞蹈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必要手段,也是发现舞蹈课堂教学存在问题、改善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训练积极性的重要方法。从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评价机制来看,还保持在传统单一的教学评价模式上,在教育评价主体、方法、标准上很少创新。一般而言,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客体,即学生的评价上,主要是由舞蹈教师作出评价,主观性和片面性过大。忽略了学生客体自身及其其他学生客体的评价。造成学生过分倚重教师,其自身参与意识、权利意识受到削弱,也影响了舞蹈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提高。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评价内容上看,主要是依据学生的舞蹈成绩,没有把学生的平时训练、自我评价、舞蹈创新、审美能力和情感等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纳入评价内容,从而影响了学生舞蹈兴趣和潜能的培养,造成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有失偏颇,从而不利于学前教育舞蹈教师积极开展舞蹈教学工作。尤其是对学生舞蹈创新和审美能力的评价方面更显薄弱,目前还缺少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实践,缺少有效的、科学的评价方式和手段,但是,至少有两个方面的评价方式是不可或缺的,一是通过学生的语言表达。舞蹈教师可以借助于某一具体舞蹈动作、形式对学生进行口头或笔头的测试,以获得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意识及能力情况;二是通过实践手段,即借助于舞蹈主题给学生一个展现才华和思维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编排和实践,但是,评价的重点不是其外在的形式,而是,学生对自己舞蹈作品的主题挖掘和阐释。当然,评价机制的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其自身也有一个实践的过程,比如,是否还需要引入社会的评价机制,即舞蹈观众的观感评价等,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必将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从而改变传统的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评价模式的单一性和片面性,并还之以生机和活力。

作者:侯颖 单位:陕西西藏民族学院教育学院

(二)

儿童学前教育严重的问题和缺陷,导致了其质量的极其低下,严重影响了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因此,我们就要通过积极的措施来提高学前儿童教育的质量。

一、国家方面

国家始终是教育发展的坚实后盾,有权利也有责任的保障和促进儿童学前教育的发展。因此,国家要做到:第一,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立法工作,建立完善的学前教育制度,使儿童的学前教育能够纳入义务教育的体系,从而全面普及和发展儿童的学前教育。第二,加强对学前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幼儿园硬件设施的统一标准和供应体系。比如:专门设计供儿童乘坐的校车,保障儿童在车内的安全;制定出幼儿园桌椅和玩具的标准,使儿童在学习和玩耍中受到的伤害能够得到避免或者减轻。第三,加强对学前教育模式的探索和研究,争取建立一套符合国情和匹配义务教育的模式,并逐步在社会实施和推广,避免由于社会上儿童学前教育模式的不同给儿童的教育带来严重的问题。第四,加大对学前教育资源的供给,以确保教育质量的提高。首先,要科学的制定出有利于儿童多向发展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以此来编辑高质量的教材和视频资料,解决儿童学前统一教材的缺失问题,避免因教学内容和教材的不同带来的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其次,要加强对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和应用。在大学设置学前教育科目,同时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从而培养一批有高素质的、高能力、高技术的专业儿童教育人才,为学前教育的发展奠定人才的基础。再次,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为制定完善的教育制度、更高水平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提供科研支持。第五,对儿童学前教育更加重视公平和安全。国家一方面加强对公办和私办幼儿园的规范管理,达到降低收费的目的,另一方面要建立更多的公办幼儿园,以此来解决更多儿童上幼儿园难的问题。还要加强对幼儿园附近的安全管理,保证儿童的安全。

二、幼儿园方面

第一,要完善幼儿园的基础设施,达到国家的安全标准,确保幼儿在园内学习和生活的安全。第二,要补充和扩大教育资源。根据国家规定和自身发展的需求,制定出有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要选择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启智教材和资料,确保幼儿形成良好的品格和习惯。要加强对教育人才的引进和管理,招聘高素质和高能力的幼儿教育人才,确保教学工作的实施,提高教学的质量。第三,加强对幼儿启智教育和沟通了解。在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对幼儿智力的启发培养,注意幼儿的了解力和接受力,而不是一味的灌输知识。对儿童进行简单的生活习惯培养,使其形成良好的品格。此外,加强与幼儿的沟通,使其能表述出自己的意愿和要求,并据此作出举动,满足幼儿合理的要求。第四,要加强安全工作。加强对幼儿的看管和照顾,避免幼儿遭到伤害,同时,加强对人员进出的管理,做到孩子有人接送和避免闲杂人员随意出入园内。

三、家庭方面

第一,家庭教育观念和要求达成一致。对孩子的教育管理一定要达到统一标准,该表扬则表扬,该批评则批评。第二、重视和幼儿进行沟通。父母尽可能的抽出时间,与幼儿进行沟通,了解幼儿的思想,为幼儿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第三、加强对儿童习惯和品质的培养。家长通过讲解和以身作则来影响孩子,使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思想品质。培养幼儿卫生习惯,保证其身心的健康发展。第四,加强对孩子的知识培养。保护和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自尊心,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通过合理的方式使幼儿更加容易地接受更多的知识。第五,加强和幼儿园老师的联系和沟通,促进孩子的良好成长。儿童的学前教育对儿童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要通过国家、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相互配合和正确教育,使孩子能够有一个美好的童年,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础。

作者:王艳霞 单位: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日照港第一幼儿园

(三)

一、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中出现的不公平问题

1、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得到国家的重视,国家也增加了教育资源的投入,但是当前在学前教育中出现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不公平现象。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适龄儿童的数量远远大于城市适龄儿童的数量,但是学前教育资源的分配偏重城市,忽视农村乡镇,导致农村儿童的学前教育没有得到公平的机会和权利,没有得到尊重和保护,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我国学前教育制度发展的不完善,没有重视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2、教师素质低

当前我国城市和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另一个不公平问题就是教师,城市学前教育受到国家、政府的重视,在教师队伍、教师资源、教师素质发展上,远远高于农村学前教育队伍的发展。当前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教师文化水平偏低,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而且学前教育的方法和观念落后,跟不上城市学前教育的发展脚步。

3、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度不高

当前城市和农村学前教育的不公平现象非常多,其中有一个特别突出的不公平现象,就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国家对城市弱势群体的就业、教育等非常关注,但是对农村地区弱势群体的教育、学前教育等并没有像关注城市弱势群体那样,进而导致我国当前残疾儿童、留守儿童、贫困儿童等学前教育、教育等问题无法解决。虽然一些城市建设了打工子弟学校,但是学前教育的不公平问题依然存在。

二、解决我国学前教育不公平问题途径

1、增加学前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学前教育的公平,首先要完成教育资源的公平,学前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体现出对学前教育权利、机会等的尊重。我国的学前教育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进行的,所以在经营的过程中国家和政府需要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财政投入,并保证学前教育资源平均分配,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性。将学前教育经费归结到地方财政上,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学前教育资源、财政投入,将学前教育资源扩大,提供学前教育资源的公平性。

2、加大建设幼儿教师队伍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前教师队伍。为了保证学前教育的公平性,将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需要加强幼儿师资队伍的建设。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开设的有学前教育专业,为学前教育培养一批高素质、高学历的教师队伍,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的公平发展。合理的分配学前教师资源,将我国学前教育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升,并不断的壮大学前教师队伍。

3、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存在的不公平问题,有一个原因是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学前教育进行约束,进而导致出现不公平的问题,所以当前随着学前教育在社会中受到关注,需要尽快将学前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让学前教育的发展和办学有法律作为支持,帮助学前教育有序发展。

4、关注弱势群体,为其提供平等的机会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农村、乡镇地区的发展远不及城市学前教育的发展,为了实现学前教育的公平,可以采取一定的弱势补偿措施,将学前教育发展中出现的不公平问题进行改善,鼓励社会资源参与到学前教育中,政府需要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注,鼓励并支持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学前教育。

三、小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不仅体现在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还体现的学前教育上。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问题,这种现象制约着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本文针对学前教育中出现的不公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几条改善措施,希望可以对我国当前学前教育中不公平问题的改善起到一定的帮助。

作者:王荷香 单位: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学前教育学院

(四)

一、玩教具制作材料应该“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

玩教具制作材料的“与时俱进”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如:八、九十年代,人们流行做衣服,剩下大量的边角料,这些边角料被幼儿教师巧妙运用,作出巧夺天工的布艺作品,满足了当时的幼儿园的教育教学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观念在不断改变,大家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地提高,买布料做衣服的人越来越少,相对的边角料也就聊聊无几。那么,幼儿园开展布贴画就困难了。其次,制作大型主题墙饰设计时,其材料的选材上也是墙饰的一大亮点。如:幼儿园墙饰上的材料,由七、八十年代的吹朔纸到九十年代的彩色卡纸、云纹纸、皱纹纸和海绵纸等,再到现在21世纪新型材料“不织布”,这种布艺装饰材料,很适合幼儿园进行大面积墙体装饰和制作一些儿童玩具和上课的教具,对儿童没有伤害而且价格低廉、作出的作品色彩艳丽、结实、持久耐用。在雕塑方面:新型材料“纸粘土”代替了传统的陶泥越来越受幼儿园师生的喜爱,纸粘土可以任意二种颜色相调和,配出第三种颜色,并且比软陶在手感上要柔软,很适合幼儿锻炼手部小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而这些新材料的运用就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对新鲜事物有一些敏感度,把握时代的脉搏,跟上创新的步伐。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设计要点,还应该做到“与时俱进”,跟时代接轨。目前,学生在学校使用的课本中所涉及到的内容还是那些老旧的材料,到工作岗位上跟不上时代步伐,不能满足教学实践需求,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在此不再累叙。所以,我认为玩教具制作这门课在教学上应该与时俱进,灵活多样,时刻随着时代变化而有所创新,跟上时代步伐。

二、玩教具制作应该“因地制宜”,灵活多样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客观地为幼儿自制玩教具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这是我国幼儿教育的优良传统。第一:我们可以根据地域的不同,开展不同的乡土材料玩教具制作。在沿海地区的幼儿园,可以利用鹅卵石、贝壳等海边所产的东西做自制玩教具。如:用丙烯颜料根据其鹅卵石(贝壳)的形状绘制图案或者用胶粘出各种动物形状并在其上面绘画;在农村区域的幼儿园,可以利用秋天成熟的玉米做玉米娃娃,或用各种颜色的种子做贴画,或用蔬菜、水果通过剪、切、穿插等方法,重新配置成一件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艺术插花,等等。第二:在讲授雕塑时可以分二个层次完成。在农村条件允许的区域,可以自制一些上雕塑课用的原材料。如:泥巴在农村到处都是,但它跟陶泥相比黏性差很多,所以要在泥巴里加入一定量的乳胶,使泥巴带有一定黏性,这样做出的作品就不容易开裂。在城市,对于一些中小型幼儿园没有多大经费也想上雕塑课的,就可以自制一些纸粘土。方法步骤如下:

1.把废纸(报纸、卫生纸等)用水把纸浸泡一会儿,尽量泡透,报纸大约要泡1个小时。

2.然后搅拌捏碎(越碎越好)。

3.把纸浆适当的挤干些,然后加入白乳胶搅拌均匀。

4.如果想做成彩色的纸粘土,我们可加入一些颜色(水粉、丙烯、食用色素)即可。因此,玩教具制作应该“因地制宜”,灵活多样,是时代的招唤,是做好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玩教具制作技能的培养工作的具体实施。

三、玩教具制作内容应该具有“包容性”

袜子是生活中的必需品,随处可见,现在的人对袜子有了新的认识和用途,大家可以利用袜子的样式去做一些小玩偶。这些材料价格低廉、样式繁多很适合学前专业练习做手工。让学生准备不同样式、不同颜色的袜子,及一些做手工的工具材料如:保丽龙胶、漂亮扣子、各种绸带、PP棉和铁丝等。让学生根据自己准备的袜子做不同的袜子娃娃,扩宽学生的眼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去创新。如:条形袜子,可以做成毛驴,并用一些毛线做毛驴的鬃毛;纯白色的袜子做成小雪人;带小点点的袜子做成小奶牛,猫头鹰、长颈鹿、小花猫等一些生动形象的玩具,每一件作品都让人爱不释手。

作者:刘兴敏李杨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初等教育系

(五)

一、教师应该根据儿童的特点选择适合儿童的游戏

在游戏世界的他们,走进为他们所铺设的环境中,他们尽力的去扮演着自己在游戏中的较色,他们能满足自己的愿望,给予他们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往往注意力都不是很集中也不很持久,极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而转移,解决这个问题的正是游戏材料的生动性,他们感兴趣的游戏让他们印象非常的深刻,他们都非常容易记住。当他们初次接触好坏,同情和相互帮助的时候,往往都是被兴趣和情绪给制约了,相反游戏中的规则反而让他们学会了自律。此年龄段的孩子,正是提高他们语言能力的阶段,他们将自己的思想用连贯性的语言表达出来,但是他们表达能力还是很弱,所以他们在愉快的游戏的同时能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丰富他们的语言。游戏是开发儿童智力的一种非常好的方法,他们在游戏中的练习和发展,学习到一些生活的周围中最基本的知识,增强自己的阅历。比如,脑经急转弯的游戏,不仅能够让孩子们的智力得到提高,还能够让他们的思维更加敏捷。当老师提出问题的时候他们都会仔细的去听清楚这个问题,然后在脑海里思考这个问题,一些没听清楚的孩子会去回忆这个问题,经过仔细的思考最后给出答案,这一类的室内脑力游戏活动便可提高孩子们的听力,注意力,知觉和记忆力,能够提高他们判断力的正确,坚强的意志力,脑筋的灵活。教师根据儿童的身心的发展情况去制定适合孩子们健康的游戏,既有教育的意义,又能将游戏发挥最大的作用。

二、让幼儿觉得游戏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由于幼儿的能力是有限的,他们是不可能参加那些成人社会实践性的活动,但是他们的发展又需要进行实践,所以,教师要以游戏的形式来对他们进行社会实践。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和爱好,假定他们所扮演的角色,语言,动作等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去自己发展和协调自身的能力,不断的积累经验,以此来提高自身的能力,使自身不断的走向社会化。这样,教师在编写游戏使游戏以孩子们的自主为中心,发展兴趣为过程,不断提很高自身能力为目的。所以,教师在平时于孩子们的相处中要去主动发觉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需求,通过游戏来完善他们身体和精神上的营养,同时也要注意游戏规则的知道,使得游戏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三、需要给孩子们提高充足的游戏材料

通过完善游戏的环境,准备充足的玩具和游戏材料,以此来激发幼儿内心游戏的欲望,充分的利用游戏的情景和在游戏中的提问抢答等手段,来引起幼儿去回忆自己脑海中所积累的知识,所以在游戏中提供充足的材料是至关重要的。游戏材料不仅决定着游戏是否能够顺利的进行,还影响着游戏的教学目的能够达到。游戏材料在充足的同时还应该有很多的花样,要将游戏的材料不断的去交替和更新,要用新颖的游戏材料来吸引孩子们对游戏的欲望。还有一方面需要注意的就是,游戏材料在充足的同时要注意游戏材料的卫生和安全,游戏材料必须是无毒和安全的,不要给孩子带来反方面的伤害,这样孩子们心里会存在阴影,失去对游戏的兴趣。

四、总结

要让游戏在学前教育中能够发挥出它的最大作用,就必须合理的运用游戏的特点,充分合理的去利用它的价值,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能够吸引孩子们,做到这些就能够去奇妙的体现游戏的在学前教育中的价值了,让游戏成为学前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作者:吴珊珊 单位:浙江金华浦江县杭坪镇石宅幼儿园

(六)

一、绘画是一种表现创作活动,有着很多的想象创作空间

如在大班“春天”的主题画中,有的幼儿画了公园美丽的景色,有的幼儿画了清清小池塘里的小蝌蚪,有的幼儿画了在绿绿的草地上放风筝这许多情节和画面,幼儿过去并未画过,但由于有自己的感知经验,所以主题激起了每个幼儿不同的遐想,帮助他们创造勾画自己心目中的春天形象。幼儿美术活动中,经常有一些在纸张或器皿上运用所提供的花纹、图片进行装饰。如线描装饰画《花蝴蝶》,幼儿根据对称、均衡、协调美的规律,运用各种色彩和线条,构成千百万化的蝴蝶图案。这些既培养了幼儿的审美感和欣赏力,又有助于发挥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自由画最能培养幼儿创造力的训练方法,它对各年龄阶段的幼儿都很重要。一方面,它能满足幼儿想象的欲望;另一方面,可以激发他们画自己想象出来或自己喜欢的事物,因此,幼儿的想象力在画自由画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自由画中,既可以是无中生有、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东西,如外星人、怪兽、有手有脚的足球娃娃等,也可以是对现实生活中可以实现的某种新的要求,如机器人、太空游等,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发展。

二、营造氛围,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气氛

幼儿园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其环境是在教育目标的指引下,有目的、有计划,针对幼儿的特点而精心创作的。遵照《规程》“创设与教育相结合的良好环境”的要求,幼儿园将各种条件加以优化、合理组合,“让幼儿园的每一个平方都发挥教育功能”,把教育意图渗透在环境之中。因此,形成一种自由、宽松、民主的心理环境尤为重要。时常给幼儿于鼓励、支持或肯定,用“你试试看”“你能行”“当然可以”之类的话激励幼儿,使幼儿自由想象、大胆探索,引导幼儿与同伴共同商量解决,在愉快的心理环境下乐于创造性地进行活动。

三、营造氛围,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气氛

《儿童权利公约》指出,儿童身心尚未成熟,他们需要社会特殊的保护和照料。作为社会基本单元的家庭其责任尤其重大。现代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认为,对于幼儿来说,家庭是最自然的生态环境,与父母共同生活是最基本的要求,幼儿的成长不能欠缺家庭天伦和乐的生活气氛。良好的家庭环境气氛,是孩子产生创造动机的重要条件。要发展孩子的创造能力,就要为其提供一个可表现创造性并能使之正常发展的家庭环境。在一个温馨、民主、宽松的家庭中,成人之间感情融洽、关系和谐,爱孩子但不骄惯,使孩子感到轻松自如,没有任何精神压力,这种环境会使孩子自发地陶醉于充满乐趣的创造活动之中,这对孩子独特个性的形成、创新意识的萌发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家长应尽量发掘孩子进行活动的想象功能。对于孩子富有想象力的构思和正确的意图等,都应该给予肯定和赞赏。千万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和评价孩子的创作。如对孩子自己制作的手工和绘画作品,对于自编的舞蹈和看图编讲的故事等创造性活动,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和掌声。这种积极的强化,将使孩子产生再创造的愿望。

四、在艺术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1.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在音乐和文学中,都把技能练习与整体形象的创造结合起来。例如,用什么声音才能唱出迷路的小花鸭的孤独和害怕?才能唱出小朋友的同情和关心?等等。让幼儿自己找感觉,逐步达到对声音的调节和音量的控制,不需要教师直接告诉幼儿什么地方应该轻一些或响一些。这一结合,使技能在表达意象中提高,使个体在自我创造的反馈中得到享受,得到满足和自信,得到想象和创造能力的不断提高。

2.赏识评价,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

赏识评价,能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和创作热情,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当幼儿创作完一张作品后,幼儿心中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他们希望与他人共同分享喜悦,更希望得到教师和同伴的赞许。因此,教师在评价作品时要尊重幼儿,善于发现幼儿作品中的精华所在,读懂幼儿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从而保护幼儿的独特表现方式。如在一次绘画活动“我的好朋友”中,我进行了肯定,形象都很逼真,很好地激发了幼儿的创造力。

五、结语

总之,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可以通过教育环境的创设,兴趣的激发,能力的培养等多种途径,充分利用幼儿一日活动中各个环节来进行创造力的培养。但创造力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是一种长期艰巨的任务。除了幼儿园还有家庭、社会,一起把孩子培养成21世纪创造性的人才。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育使命,让我们携起手来,从幼儿园、家庭、社会各个方面努力,为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一个完美的环境。更新教育观念,通过各种方法、途径,促进幼儿创造力的逐步发展,使祖国的未来更加活泼健康地发展!

作者:杨旭 单位:内蒙古牙克石林业第二小学学前教育部

(七)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家庭物质条件的改善,家长对各阶段的教育愈加重视,突出表现在学前教育阶段,家长抱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赋予幼儿园教师较高的角色期望———不仅要成为能够照顾幼儿生活起居的保姆,而且要成为熟知幼儿教育的教育家,精通琴棋书画的艺术家,家园联系的外交家等。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幼儿园教师的权利与义务不对等,在工作中难免缺乏成就感和幸福感,在学前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这无疑会严重地影响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学前教育立法不仅要明确幼儿园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更要表现出对幼儿园教师的人文关怀,保障幼儿园教师的合法权益。不论是单位培养还是自我提升,都力求实现幼儿园教师职业专业化,这不仅是我国《教育法》的规定,更是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

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包含知识、技能、伦理的“三维立体模型”,但是在幼儿园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学校培养还是职后能力提升,着力点都放在学前教育知识与技能方面,忽视幼儿园教师职业伦理的养成,导致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根基不稳,幼儿园教师专业畸形发展。教育家陶行知说过,“道德是教育的根本。”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幼儿园教师理应成为道德的表率,做道德的诠释者,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教师的集体荣誉以及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学前教育立法不仅要明确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地位,更要阐释其专业内涵。

作者:杨慧琴 单位:重庆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八)

一、学前教育师范生教育与管理的现状

1.心理教育相当缺失。除生理知识匮乏外,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心理教育也相当缺失。由于长年被托养或寄养,加上隔代亲人的溺爱、骄纵和就业的压力,使得她们极易形成心理上的缺陷,如性格孤僻内向、情绪消极、胆小怕事、自制力差、缺乏自信,或任性妄为、我行我素、目中无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基本的自理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因此,应重视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现在的中职学校普遍没有设立心理辅导中心,也没有专门的心理辅导课及心理辅导教师,心理教育只依靠班主任的主观经验,无法满足学前教育师范生发泄、解决心理问题的需求,长期的心理压抑极易导致心理扭曲和心理病变,甚至引发暴力事件的,影响社会对整体学前教育师范生素质和能力的认可。

2.人格培养重视不够。良好的人格取向是通向成功的桥梁。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培育祖国未来花朵的园丁,学前教育师范生应具有良好的性格特征、乐观稳定的情绪及优秀的个人品质。然而,就目前广大中职学校而言,对学前教育师范生人格培养重视不够,没有把人格培养纳入日常的教学管理,因而无法适应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需要。有的学生自暴自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学生自觉人格低下、不被人尊重;有的学生认为没有前途而不投入精力等,影响了整体素质的提升。

3.职业道德教育淡化。培养学前教育师范生的职业道德就是要培养她们的事业心。学前教育师范生应对幼儿教育工作特点有正确、全面的认识,应具有坚定的信念和一颗执著的事业心,把幼儿教育当做神圣、庄严的事业。但是,中职学校没有制定明确的学前教育师范生职业道德规范,在平时的教育管理中无章可循、无据可依,社会、学校也没有给学前教育师范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设计,学前教育师范生的职业道德也没有获得社会的认可。由此导致学前教育师范生的职业不稳定,影响其价值的体现,容易产生负面影响。

二、加强学前教育师范生教育与管理的对策

1.开展生理教育和生理咨询。“关爱女孩,就是关爱祖国的未来。”女生是学前教育师范生的主体,进入中职学校后,大都处在青春发育的高峰期,应成立专门的女生生活部,设立女生指导员一职,定期邀请专家开展讲座和生理咨询活动,传授生理卫生知识。鼓励学前教育师范生“大声说出悄悄话,正确对待生理健康知识”,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学会自我保护,认识早恋的危害,提倡男女生正常的交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女生生活部要定期对女生宿舍进行抽查,评定文明寝室,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重视生理课程的教学和引导,加强学校和家长的联系,给予学前教育师范生必要的生理关怀,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生理、生活价值观,使其坦然面对生理周期和生理特点,更加自尊、自重、自信、自爱,为其走向社会形成高雅的气质、成就自信的人生打下良好的生理基础。

2.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学前教育师范生是祖国未来的园丁,肩负着培育幼儿的重任,她们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发展。大部分学前教育师范生来自于农村和贫困家庭,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心理本就脆弱,更需要我们帮助其成长。因此,适时设立心理辅导中心,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当务之急。此外,要建立心理健康工作机制,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档案,定期举办心理知识讲座,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开展女生情感专题讲座及如何适应新的环境、性心理健康教育、择业心理分析与求职、青春期教育与早恋问题等专题教育活动。这有利于她们进行自我心理反省和心理调节;还要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衔接。针对学前教育师范生心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学校应主动与家长协商解决,帮助学生家长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及时了解子女心理活动、情感及思维特征的能力,注重言传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教育子女,促进子女心理的健全与完善。

3.构建人格健康教育工程。学前教育师范生人格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施教的系统工程,付出多、见效慢,需要中职学校的持久努力。具体说来有以下途径:一是营造良好环境。净化校园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创设美丽整洁的花园式学校,精心设置健康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二是学校要努力与家长建立联系机制,共同引导学生成长;三是要努力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维护校园纯洁。学校在教学中要培养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健康人格,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重其人格塑造;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人格要素,在常规教学活动中渗入人格辅导内容,注重教师自身的人格塑造,以人格魅力去影响、教育学生;根据学前教育师范生人格的形成过程,对其进行帮助、指导,通过解决心理困惑和心理矛盾,如学习上的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个人情感问题、就业前途问题等,培养她们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

4.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中职学前教育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不断增大。她们自身资历不深,但就业期望值过高,由于没有正确的择业观,应聘面试时常常失败。有些学生就业后不安心本职工作,也不脚踏实地,好高骛远,造成了种种心理压力,甚至导致人格裂变。因此,学校应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就业指导,让学前教育师范生一进入学校就认识到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和就业环境。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培养既是一种社会需要,也是一种社会责任。面对学前教育的特殊性和学前教育师范生生理、心理、人格、职业的特点,各中职学校应与时俱进,积极应对,办好特色专业,创出品牌效应,加强对学前教育师范生的教育与管理,这既是中职学校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中职学校的出路所在。

作者:曾丽娜 单位:湖南省祁阳师范学校

(九)

一、忽视游戏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

有朋友这样评价我儿子的幼儿园:那里吃得好、玩得好,就是不教学习,孩子上学都耽误了。有小朋友转园的理由是:我家孩子都4周岁了,这幼儿园也不教写字,也不教算数,我们去新幼儿园才一个月汉语拼音写得可漂亮了。我的外甥女今年刚四周岁,还没有学过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已经开始学习写“尾、巴、用”等汉字了。更有一些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的幼儿园,从上大班起已经开始让孩子学习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语文课程,留写一定量的家庭作业,在园还要有定时的书面考试,如果孩子未能到园老师还会把作业发给家长让孩子回家补上。这些固然可使孩子在入学前熟知小学课本知识,在考试中得到高分。与此同时,它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孩子入学后自律性差、听讲能力差,使得学习习惯处于养成期的一年级学生很难快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由于孩子在学前已将书本知识学得滚瓜烂熟,难免会失去在课堂获得新知识的兴趣。这种学前教育严重违反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违反了幼儿思维发展的规律,违反了科学的幼教规律。忽视了童趣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忽视了游戏给孩子们带来的审美喜悦,忽视了游戏给孩子们带来的社会建构,忽视了游戏给孩子们带来的成功感受。在“中国幼教百年纪念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上,不少与会专家学者提到了当前学前教育中的游戏缺失现象。学前教育不但要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而且还要让孩子生动、活泼、积极地发展。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应当以发展儿童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为主,体现儿童的主动性,并让孩子有自主的活动空间。在孩子的游戏中,不应把大人的想法强加给孩子,更不宜用寓教于乐的方法来组织孩子的游戏。虽然寓教于乐有其合理的地方,但孩子们的游戏应该是孩子自发的游戏。大人们常希望孩子能从游戏中获得一些知识,却忽视了游戏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最本质的一点———那就是孩子在游戏中自由、快乐的体验。游戏不是教育的工具,不应以其作为诱因使孩子从中吞下知识。室内游戏不能替代户外活动,数学、语文作业不能替代折纸涂鸦。设想一下:一个幼儿园没有像样的户外游戏场所、户外游戏设施,但孩子可以学到许多的文化知识,这样的幼儿园你愿意为你的孩子选择吗?让孩子玩得快乐,让孩子积极乐观地成长,充满美的享受,我想这才是每一位家长在选择幼儿园时首先要为孩子考虑的。

二、盲目追求所谓“科学的”

“潜能开发、全脑开发、蒙氏教育……”———随着这些名词的普及,许多幼儿园挂起了特色教育的招牌,课程设置五花八门。家长们在选择幼儿园时,为使孩子能得到更全面发展都倾向于选择此类幼儿园。这些教育思想本身是适宜幼儿身心发展的,有助于形成孩子人性的、社会性的建构的。而且此类幼儿园建园环境优越,设施相对完善,最能吸引家长的眼球。然而,在这些诱人的教育招牌下的幼儿教育真的能起到他们所承诺的效果吗?他们真的能够遵从这些教育思想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吗?其师资是否经过专业的某类专门的教育思想学习呢?他们有长期的实践与研究成果评估吗?从没有家长对此做过深入考察,甚至有许多家长从来也只是仅听说这些教育名词,而并不清楚这些教育思想的内涵及其应用的实质。这类幼儿园大多数是私立幼儿园,细心观察的家长就会发现其中鱼龙混杂,其中不乏所谓幼儿教师根本没有经受过专业的幼教学习,更有甚者仅仅利用这些教育名词作为招生的手段而已。我们又怎能放心让他们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实现理想的科学教育呢?挂在墙上的名牌教育并不能等于名牌教育。硬件设施的完善是否能与软件配套,科学的教育思想是否能转化为教育实践,取得有效的教育成果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时,家长们不可盲从于对教育思想名词的信赖,而应注重考察幼儿园的教育实质,考虑其师资是否可以实现其教育理念,让我们的孩子受到科学的教育引导,完善孩子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及社会性的建立。学前阶段是儿童认识发展的快速时期,学前教育在幼儿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于幼儿的品质形成、社会性形成、认知能力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展适合儿童发展的、科学的学前教育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但提高与改善学前教育的质量不仅要从学前机构规范化、科学化入手,更要重视家长幼教观念的转变。

作者:贾妍菊 单位:辽宁省本溪市第二十四中学

(十)

一、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幼儿体操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1、培养目标的确立

培养目标是课程体系构建的出发点,也是其最终目的.幼儿体操方向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必须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前提,着重培养学生具有理性与感性、客观与主观共同发展的思维方式,熟知并掌握幼儿体操文化内涵和艺术形态,并富于创新精神,即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创造力的获得.因此,在幼儿体操方向的课程结构中,要以素质培养为首要内容,通识教育以及社会需求同样存在于这种关系网络之中,即培养目标最终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富有通识性色彩,满足当前社会需求.

2、 课程内容的设置

课程内容的设置必须注重各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素质和技能的强化训练等.(1)在课程的内容上要从重视理论教学向突出实践教学转变,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会跳幼儿体操.(2)要从整体全面的设计向分年龄阶段设计转变,根据各个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订更合理的课程内容.在各个年龄阶段制订内容上要遵循幼儿身心特点,把幼儿兴趣、爱好、个体差异等因素考虑进来,如3~4岁和4~5岁幼儿体操中有关跳跃的动作安排,3~4岁一般安排双脚起跳落地的简单动作,4~5岁增加助跑单脚起跳、单脚落地,双脚跳等动作,适当增加难度.

3、教学组织的形式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体操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应当包幼儿体操基本理论与相关学科的技能整合、幼儿体操教学课程与教学方法的优化过程两方面内容.由于受不同教育理念的束缚,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幼儿体操方向课程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及教学的组织,缺乏相关科学理论指导,没有形成具有现实价值的课程体系模板,因而直接影响到幼儿体操课程的长期发展以及幼儿师资的培养.教学实践与研究表明,在学前教育专业幼儿体操课程的教学中运用工作过程系统化行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把幼儿体操课程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充分地整合,核心在于把行动过程和学习过程相统一,以学生达到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操作技能和理论水平为评价标准,在完成项目化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

4、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幼儿体操是一门新兴的艺术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其文化内涵富于多元化,涉及体育、音乐、舞蹈、美术等各个艺术领域.因此,在其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原则:(1)渗透性原则.加强各领域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将体育学中的基本体操、音乐学中的韵律、舞蹈学中的舞步及美术学中的服装设计和审美观念交叉渗透,打造一个完善的幼儿体操课程体系.(2)均衡性原则.在幼儿体操课程构建过程中,必须实现专业基础理论课、专业实践课、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等课程之间的均衡发展,并注意专业理论与实践的侧重发展.(3)适应性原则.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应以当前幼儿教育发展需求以及专业学生的能力发展为原则.(4)创新性原则.课程设置的安排必须与当前幼儿教育的发展相吻合,符合时代要求,能够与时俱进.(5)实效性原则.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对学生的能力发展具有现实性意义,能够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培养成为理论知识掌握牢固、学习方法灵活多变和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幼师人才.

二、结语

学前教育论文 篇4

幼师不仅在幼儿园担任多学科的教育工作,还要担负多种园内角色和职责,然而幼师尚有专业理论与技能不扎实,教学实践能力欠缺等问题,这与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尤其是通过中考入学的五年制学生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分不开的。

一是在学生来源上,先天不足。主要表现两个方面,第一,生源不合理。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素质要求大大不同于音乐专业的要求,许多考生只需经过文化课考试就能升入大学,无需经过专业测试和面试,使很多不具备学前教育基本素质的学生进入到专业领域。他们之前没有经过任何训练,音乐基础差,为学生技能的培养带来很大的难度。第二,生源减少。由于高校扩招,使更多的学生都以进入高中和大学为第一志愿,学历较低的幼儿师范吸引力自然下降。另外,国家虽然规定幼师享有与中小学教师同等的待遇,但各地在落实过程中仍有不同。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生源大量流失,招进来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升学无望的学生。加之生源减少,学校不断降低标准,使招进来的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在源头上影响了幼教事业的发展。

二是在教师配备上,队伍缺乏。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方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学前教育专业,专业性较差。比如音乐声乐专业教师可以担任乐理视唱练耳课,打击乐专业的教师可以担任合唱指挥课,钢琴课教师可以担任音乐欣赏课,使教师变成全能型,针对性培养不强。目前,一些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主要来源于艺术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他们中学术性人才多,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相对较弱,没有幼儿园实践经验,甚至到幼儿园调研的次数都很少。因此,也很难站在培养幼儿园教师的角度来思考和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在他们承担的教学实践中,仍按照培养音乐、舞蹈等专业人才的方式来设计教学,来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另外,有的高职高专学校升格后,继任的教师角色调整不到位,仍然固守原来的教学模式,加之与幼教机构联系少,得不到进修的机会,几乎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实际性培训,因此他们传授给学生的内容常与现代幼教办学理念相脱节,达不到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是在课程设置上,不够完善。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素质较低,因此,在课程的安排上要有相当份量的文化基础知识,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专业理论知识课,导致专业理论知识狭窄、层次较低。相对于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学前教育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技能技巧的训练。这种情况至少带来两种不良后果。一是因为对学生技能与技巧的传授虽多,但学前教育专业也多是以课堂讲解、教师教学为主,学生很难有实战和演练的机会,动手实践能力不强,从业技能差。所以一旦到幼儿园工作后,有的学生不能适应岗位,用人单位还需要对他们进行再培训,费时费力。二是因为专业理论教学深层次的,诸如培养幼儿情感、意识方面的教学内容少,而且过于陈旧与单一,使学生对幼儿心理发展、教育原理掌握得不深不透,所以学生在将来的幼儿工作中有可能缺乏主动性和创造力,只把教会幼儿唱多少首歌、跳多少舞蹈、做多少手工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尺度,而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

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对策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制约这种能力的因素,如何走出困境,培养适合时代需求的幼儿教师,就需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探索新的培养模式与发展路径,寻求适合时代需求的教育教学模式。

一是要强化主体意识。学前教育专业的主体一是教师,二是学生。因此,学校第一要提高生源质量。在招生时,与未来的培养目标相结合,侧重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生文化知识考试的同时,有必要对学生加设面试,对一些具有音乐特长又热爱学前教育的艺术特长生可适当有所倾斜。第二,要加强教师培训。学前教育教师作为学前教育的承担者,素质与能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学校应根据教师的特长,选择其发展方向,明确其职业生涯,加强岗前培训,尽可能多地为这些教师学习学前教育的知识和理论提供机会和条件,培养一支既能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技能操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是要创新课程设置。学前教育专业应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理论课在课时与比例方面要开足开够。理论课首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础,开设相应的必修课与选修课,提高学生政治素质,加强学生职业道德,使学生了解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等,强化学生人文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其次,要进行学前儿童心理学、教育学以及电教教育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语言教育、英语教育、音乐教育等各科教学法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幼教规律,熟悉对幼儿进行各种知识传授和组织管理幼儿的方式方法。再次在艺术教育课程上要有所侧重,在教学上要重实效,使学生能写能唱、会弹会舞、可演可画,并让其着重擅长一两项,为学生将来提高幼教工作质量打好基础。实践课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最好途径,应增加学生参加实践的时间与机会,切实把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转化为提高职业能力的实践活动。

三是要完善教学体系。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教学更应该突出实践性训练,这种实践性训练应分为校内训练与校外训练。第一,校内训练要强化基本功训练。因为学前音乐教育许多学生都是“零基础”,因此音乐、舞蹈、美术、说话等基础方面,应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使学生掌握基本功。要开展模拟训练。通过组织引导学生教学小竞赛、教学试讲、选取典型案例分析、探讨幼儿园管理、情景教学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有计划安排课外训练。组织学生开展专业汇报展示与演出,参加艺术画展和音乐会,进行专业擂台赛等活动,使学生养成主动训练、自觉参加、逐步提高的习惯。第二,校外训练要制定教育见习、实习方案,明确时间、内容与具体要求,利用寒暑假期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幼儿教师教学活动,熟悉幼儿教师的日常工作。或者通过担任幼儿园不同年级的小教师,撰写一份幼儿园认可的教学实践报告,提高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要建立教学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定期深入实训基地,既要改变意识中去了就行的应付状态,强化教育实践的效果,也要使学生有机会亲身体会和感受来自教学一线对专业的要求,从而树立强烈的专业意识,建立明确的学习态度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篇5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摘要: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顺应新时期幼儿教育对教师基本素质结构的要求,在重视政治思想素质,强调文化素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凸显未来幼儿教师的教学技能素质与教育理论素养,对整个课程科学合理地设置,从而满足幼儿教师教育的实践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个性的空间和施展才华的舞台,也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必要的专业与技能准备,有些课程必须整合。关键词:学前;课程;整合;研究

21世纪是国际化、信息化、高科技和教育现代化的时代,学前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适应这一时代特点的需求,必须具备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特点。学生不仅要掌握学前专业的基础与专业知识,还应加强人文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和相邻学科知识的培养;不仅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知道如何学习,更要具备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既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应用科学特点的需要。

一、专业课程体系必须从整体上进行改革

学前专业长期存在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一系列问题没能很好解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前专业课程的设计人员、科研人员和任课教师之间缺乏整体意识。过去的改革,往往各自为阵,并没有从整体上考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课程设计人员对学前专业培养目标的认识一直未能真正转移到为基层幼教机构培养专业人员上来,虽有部分转移,但不彻底。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就是并没把学前专业学生从事幼儿教师工作必须具备的合理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比率摆正,仍以培养幼师专业课教师的目标去设置课程,其结果是重学科专业理论课程,轻实际能力培养的课程。学生到幼儿园工作,从观念上、从教师技能上均有很大的不适应。从科研人员看,开展科研往往只注重对具体的某一课程进行研究,对学前专业整体改革研究探索不够;从教师看,他们更关心的是把自己这门课程教好,关心的是本学科的教材建设与改革。其结果是学前各科课程之间内容交叉、陈旧,不能充分体现最新研究成果,不能很好地为培养目标服务。因而学前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应该由课程设计人员、科研人员和教师相互协作,将目标、内容、方法等多层面、全方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进行整体改革。

二、 课程的改革要根据社会的需要进行调整及整

首先学前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必须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基础需要。学前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应当从过去狭窄的、需求量较少的幼师教师转移到为幼儿教育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上来,尤其是地方院校的学前专业。为此,我校确立的培养目标,即培养能够熟练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幼儿教师教学、辅导、创作及幼儿教育研究、管理方面的能力,取得外语证书、计算机证书、普通话证书、教师资格证书、毕业证书五个相关证书。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身心素质,为充分体现差异教育思想和拓宽就业途径,学生除必修课外,从第三学年起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学习家庭教育学或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也可以同时选修两个专业方向的课程。其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培养掌握宽厚的学前教育科学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从事学前儿童保育与教育技能,能够胜任托幼机构保教工作和研究工作,幼教行政管理人员及其他儿童工作机构的专门人才。这一目标的定位,是符合21世纪人才培养教育需求的。

课程设置要遵循基础的原则,使学前专业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激发和调动教与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生提供适合白己特点的全面发展的条件与机会。根据学生不同的才能、特长因材施教,使部分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尽快地服务于社会。实行学分制,提供大量选修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并允许学生在修满学前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总学分和必修、选修课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的情况下提前毕业。此外,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和创造型人才,发挥学生更大的学习潜力,并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性,在本专业课程学习达到良好或到三年级时,鼓励学生辅修第二专业,取得第二学历。

我校课程体系主要有三部分组成: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技能实训课程体系。从2014年到2014年进行了课程内容的调整,有些课程进行了整合。

1.素质教育课程体系。2014年设置的课程由马列、思想品德、大学体育、外语基础、文献检索、普通话、中外音乐史、音乐欣赏、音乐基础理论、和声学、素描、透视、色彩、中外美术欣赏、儿童文学、中国文化概论、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卫生保健学、学前数学教育组成,经过修改后2014年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由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就业教育、体育、公共外语、计算机基础、学前卫生学、普通心理学、学前心理学、学前

教育学、学前游戏、学前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现代汉语、基础乐理、音乐欣赏、美术鉴赏、幼儿文学与学前语言教育、中国文化概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等课程组成。

2.能力培养课程体系。2014年设置的课程有视唱练耳、声乐、钢琴、手风琴、电子琴、儿童简笔画、手工制作、色彩、图案基础、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计算机基础、教师口语。现在修订为主要由素描、色彩、声乐基础、舞蹈基础、图案基础、幼儿舞蹈、即兴伴奏和声学、教师口语、幼儿舞蹈创编、幼儿歌曲与创编、社会心理学、蒙氏幼儿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等课程组成。

3.技能实训课程体系。2014年设置的课程有学前教育教学法、幼儿舞蹈、营养学、即兴伴奏和声学、学前游戏论、音乐欣赏、中外美术欣赏、幼儿歌曲创编、儿童文学、中国文化概论、书法、现代汉语、实习艺术实践等。修订后由钢琴、手风琴、电子琴、视唱练耳、儿童简笔画、幼儿手工制作、硬笔书法、普通话、中国画基本技法、儿童心理咨询、多媒体课件制作、心脑珠算、艺术实践、教育见习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组成。

三、培养措施和特色

为培养独具特色的复合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增强就业竞争力,我校学前专业一方面坚持强调学前艺术教育的特色,在加强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设置与教学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推行“七项技能”考核指标体系,即:一做二说四艺,“一做”是指课件制作,“二说”是指说课与讲故事,“四艺”是指弹、唱、跳、书画;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职业资格培训,毕业时力求取得“心理咨询师”或“育婴师”职业资格。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