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论文(7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技术创新论文(7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技术创新论文 篇1

1.新时代档案管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1.1创新是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档案事业若想要实现稳定持续发展,就应当不断强化其社会功能,对现代信息化技术进行有效应用,争取与社会经济实现同步发展,而档案管理技术的创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实现档案事业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实现共同进步。由此可知,档案管理技术创新是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且有助于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社会服务功能的顺利实现,维护社会的稳定高效运行。

1.2创新是档案部门发展的原动力

近午来,档案工作的基础设施和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档案基础业务和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得到加强;档案部门进步适应了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社会服务功能不断拓宽,社会档案意识和档案法制意识逐步增强,但是档案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档案管理长期单调而枯燥的工作方式,传统而落后的工作方法,使许多档案管理人员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激情,墨守成规,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也是几十年一贯制-立卷、归档、转递、借阅等。要解决这些新问题,真正使档案工作与时俱进、持续发展,只有通过档案管理技术创新才能开创档案工作的新局面。

2.新时代档案管理技术创新的途径

2.1档案管理的安全技术创新

2.1.1操作安全。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为档案管理工作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为进一步提高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保障档案信息管理操作安全,这就要求档案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在强化档案信息安全意识的基础上,注重档案管理过程中信息数据处理操作的安全性,及时进行电脑杀毒、电脑资料备份等操作,以免电脑感染病毒后重要的文件资料丢失,而给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就文件资料备份方面来看,可以将档案信息备份于服务器中,也可以刻录成光盘进行备份,减少信息还原失败的可能性。

2.1.2信息内容安全。通常情况下社会群体通过浏览网页或电子邮件的方式获取档案信息,为切实保障档案信息内容的安全性,档案管理部门应当以杀毒软件进行重复杀毒后方可以电子邮件形式进行发送,并且以网页形式发布档案信息之前,应当以专门的过滤系统来对网页进行过滤扫描,以免出现网络电脑高手等而威胁档案信息内容安全。当前档案管理过程中,大多以文件扫描的方式来对文件进行录入,但此种方式也存在一定不足,极易造成人为的档案信息内容泄露,严重影响档案管理的总体水平,并且极易出现原文件遭受非法窃取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档案事业的发展。因此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对档案信息内容进行加密处理,并逐步完善档案查阅制度和存储制度,定期对档案信息内容进行监督和检查,对查阅档案信息内容的人员及查阅时间、地点、方式等要素进行准确且详细的记录,以便在发生问题后能够有据可循,切实保障档案信息内容安全。

2.2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

在新时代发展环境下,档案管理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加强档案管理技术创新是提高档案管理总体水平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应当对档案管理人员、信息人员等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教育,增强档案管理相关人员的知识储备,提高其档案管理信息素养,通过多元活动的开展,帮助档案管理人员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并培养档案管理人员敬业精神和求真务实精神,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忠诚度,鼓励档案管理人员积极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促进档案工作的创新发展。

2.3建立政府机构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

新时代下档案管理工作更具特殊性,在对数字化技术、网络化技术进行有效应用的基础上,转变了以往纸质档案文件的管理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相关。因此在现代档案管理工作中,应当充分结合政府各机构的资源情况,对各机构的实际作业需求进行系统化分析,进而开展档案管理策略规划,对政府各机构现状进行积极整合,争取为政府机构提供优质的档案服务,以各阶段档案管理实际效果以及策略规划的实际应用情况来对档案管理策略进行调整,从整体上提高档案管理总体效果。

就宏观层面来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档案事业作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档案管理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前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模式上存在一定不足,难以与社会发展保持高度一致,在此种情况下,档案管理部门应当积极强化创新意识,拓宽档案管理思路,坚持与时俱进,切实提高档案管理总体效率,从而为社会群体提供更加优质的档案信息服务,推进档案事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宏霞。如何进一步规范档案管理工作[J]。黑龙江档案,20xx(01)。

[2]王鹏飞。企业档案管理与创新研究[J]。办公室业务,20xx(05)。

[3]洪亮。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档案管理探讨[J]。办公室业务,20xx(05)。

技术创新论文 篇2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主要职责与核心目标

“创新理论”一词源于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对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的解说。自20世纪初该理论提出以来,创新理论所表述的内容丰富而具体,涵盖技术、知识以及制度等诸多方面。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走过的发展历程来看,创新人才培养无一不是作为推动国家高速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我国的高等教育因为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培养的学生不能突破传统教育的束缚,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而要造就一批具有杰出思想、具有真才实学的科技实用性人才,就必然要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北京师范大学的钟秉林校长曾经把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博专结合的知识基础;二是以创新思维和能力为特征的智力和能力;三是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中心的自由发展的个性;四是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五是国际视野和竞争意识;六是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创新型人才强调的是首创精神和超越能力。面对问题具有强烈的探索兴趣和欲望,并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毅力,不畏艰险和追求真理的勇气;敢于对已有知识、结论提出质疑、挑战,进行批判性思维;善于开展创造性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体现创造性成果。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赣西地区一所综合性高职院校,学院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路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学院的重点专业和江西省高职示范性专业,根据职院办学定位和专业岗位能力的基本要求,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专业适应性和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从20xx年起,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3次修订与完善。按照“厚基础、知识面宽、更新内容、整体优化、加强能力、提高素质、减少课时”的思路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探讨。具体的做法是: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突出职业岗位能力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举措。强调以工作岗位为中心、以职业能力为重点的培养目标是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我院创立的“递进式144”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其基本思路就是通过校内课堂教学和校外顶岗实践,树立学生创新意识,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与能力“。递进式144”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岗位为中心,按“岗位素质”“岗位专业”“岗位技能”“岗位拓展”四个模块开展教学,按照“岗位认知→仿岗实训→岗位实践→定岗实习”递次推进能力提升的四条培养途径,培养既适应专业岗位,又有广阔领域发展前途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其独到之处就在于为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提供了较广阔的空间。

(二)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医学教育国际标准》为参照,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卫生服务需求,具有良好职业素质、敬业精神强和创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以创新课程标准为基准。

淡化专业,推行能力和素质教育。我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以往执行的课程体系设置更多地倾向于专业化标准,与培养技术技能型的医学检验创新型人才目的相距深远。为此,在做出市场调研、行业专家论证的基础上,重新修订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新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和设置进行整合,以专业素质、专业技能培养作为两条主线,维持教学总量基本不变,仅在所开课程门类进行调整。突出实践教学和人文教育环节,根据专业特点增加部分选修课程,将基础性、验证性的实践教学内容缩减整合,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课时的比例。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教学编排上,突出人文教育与医学教育的结合,使能够反映医学模式、卫生服务模式转变所必需的各种新概念、新知识和新技能融入社科类课程。调整后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体现了地方性与应用型、综合性与复合型、适应性与多类型的特点,既能满足为赣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体现地方特色的需求,又在整体上体现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思想。

2、以创新实践教学为重点。

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手段在于实施有效实践教学。为此,新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课程的开设比例就显得意义非凡。具体的做法是将我院现有的基础、药学、医学检验各实验室向学生全面开放,营造大学生创新试验区,纳入行业标准,引导学生早期接触工作任务;率先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施教学模式改革,实行理论教学、实训操作和医院实践“教、学、做一体化”。下一步,将依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作为省级重点专业的契机,集中学校与校企合作方的优势资源,打造融医疗、卫生、管理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省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让教师、学生从课堂走出去,深入基层、接触社会实践,将教学、科研、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科研成果及时转化到课堂教学和社会服务中,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开辟一条崭新的途径。

3、以创新教学方法为手段。

教学方法的改革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大批创新型人才去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实施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创新型教学方法有很多种,比如问题探究式、案例分析式等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极为有用,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并有利于创造性和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养成。我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理论教学就尝试过“PBL———问题式”学习法,采取“一堂课一个问题”的教育模式,课前教师向学生发出一个问题,要求学生通过查询资料写出答案,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给予技术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相关知识内容。PBL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在遇到不可预知的问题时,通过团队的合作来寻求解决方案。既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4、以创新师资队伍为核心。

实施创新教学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了推进我院医学检验技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学校制定了各项政策和制度来确保创新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一是发挥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从本地区引进专家学者、行业能手从事专业教学。鼓励青年教师深入医院或行业进行实践锻炼,使他们能及时地把握行业的新动向,将实践过程中掌握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术融入教学之中。二是优化教师的学历结构,采取内培外引的方式,增加高素质、高学历的优秀毕业生来我校从事医学检验技术教学工作,使本教学团队中不断注入新思维、新方法。三是完善教师的激励机制,相关奖励政策向一线教师倾斜,在职称晋升、学历提升等方面优先考虑,特别是要提倡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积极参与本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参与到相关行业进行实践锻炼。四是积极开展青年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打造一支既懂理论又能实践的高职能教学团队。

5、以营造创新型大学文化为灵魂。

创新型人才培养要依靠创新型大学文化的孕育。我校在建校10周年之际,提出“自强不息、与时俱进;挑战一流、走向世界”立为校训,并把我校几代人的聪明智慧和不懈努力所取得的成果汇聚成册,作为我院师生学习提高可供借鉴的一笔宝贵财富。20xx年,我校借申报江西省示范性高职院校为契机,着力打造浓郁的医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氛围。开展了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改、扩建校园文化广场,对几条院内主干道进行命名,增加院内文化景观设计。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月,定期举办周末大讲台及技能竞赛等活动,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同时,还由学校出资新建3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提供给学生参与科研与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还以校园广播、校园网络及校报为媒介,营造支持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舆论环境。

技术创新论文 篇3

摘要:机械设计制造水平是提高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 , 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水平。近年来, 机械设计与制造水平整体上处于上升的趋势, 且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文章通过对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创新进行实际的探究, 分析当前技术的不足之处, 并阐述未来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推动机械设计制造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机械设计; 制造; 创新; CAD; 自动化;

我国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业虽然发展的比较迅速和稳定, 但是与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 发展水平也远远的落后于那些发达国家。当前的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发展仅仅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以及技术的引进, 无法生产出一些处于科技尖端的产品。由于我国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业采用人工生产较多, 虽然能够有效地保证产品的质量, 但是依靠机电生产的产品质量、外观及内在性能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我国仅仅算是一个制造业大国而不是制造强国。

1 先进的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探究

1.1 CAD辅助设计与自动化技术

CAD技术是一种可以把各种学科的技术与技能结合起来为自身所用的一种综合性的技术, 这种技术是当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 最大优势在于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生产模式的重组与转变。CAD技术具体应用到机械设计与制造中主要是依靠计算机系统工作理论, 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机械设计与制造过程中, 优化整个设计制造流程, 形成机械制造以人为本的柔性生产, 保证生产产品的质量, 有效地提升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 促进整个机械设计与制造行业的发展[1]。

1.2 激光技术

激光技术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中主要运用在两方面: (1) 快速成型技术, 在机械设计与制造过程中, 将零件精确地切分成不同的形状以及小块一直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因此激光技术的引进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激光本身具有较强的切割功能, 能够保证切割产品的质量, 再加上与CDA技术联用, 两者之间互相配合能够将模块切割的更加的完美, 且花费的人力比较少, 有效地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2) 热处理技术, 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中对产品进行热处理是生产与制造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是保证产品使用寿命以及耐磨度的重要手段, 因此我国有的企业会为零件处理设置专门的厂房。传统的热处理技术对一些产品无法达到很好的处理效果, 因此很多的企业采用激光热处理技术, 这种处理方式能够使产品迅速固化, 并达到预期的效果[2]。

1.3 数控技术与纳米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对零件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企业提出数控机床。这种数控机床除了拥有较高的灵活性外, 还能够有效地运用于加工的整个过程。但是采用数控生产的零件仅仅是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以及其他中小批生产的制造业之中, 并不能大规模的生产。

纳米技术是近年来人们听说的比较多的一种加工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用在微型的零件之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 人们对机械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精细化, 仅依靠传统的生产制造技术根本没办法达到要求。因此, 采用纳米技术对产品进行加工, 能够满足人们对产品的要求, 提升制造企业的效益[3]。

2 机械设计制造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2.1 全球化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技术正在不断地崛起, 这些技术保证了机械设计与制造业的发展。由于国内与国际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双方的企业都想争取更多更有力的资源以及得到更多的利润, 再加上产品的开发人员以及管理人员也已经充分的意识到了互联网技术的独特优势, 因此互联网成为了各个企业不断地开发和推销自己产品的重要渠道, 所以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全球化是其发展必须的趋势, 也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带来革命行性的变化。机械设计制造产品的开发, 离不开互联网的信息, 产品的销售业离不开互联网的推广, 因此机械设计与制造全球化发展是保证未来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4]。

2.2 降低风险的方向发展

每一个企业都想要保证自身企业的发展, 因此就会大大地降低自身企业的风险。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中, 想要降低风险, 就应采用虚拟化模式。采用虚拟化模式最大的目的是为了在产品制造前进行严格的确认, 通过虚拟的场景模拟机械设计制造生产的全过程, 及时的发现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减少实际操作过程中错误的出现, 保证产品的生产效率与质量。

2.3 环保方向发展

环境问题是世界性的问题, 也是阻碍社会发展主要的问题之一, 在机械设计制造的过程中提高环境意识, 才能保证制造企业的长久稳定的发展。因此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 应该朝着零污染的方向发展, 积极的改进和创造一些健康的、绿色的制造技术, 保护环境的同时推动整个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3 结束语

机械设计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支柱, 因此保证机械设计与制造行业稳定的发展, 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我们除了从技术方面对制造业进行改进之外, 还应该通过对人员的管理来达到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彤。现代机械设计方法研究及其创新[J]。机械研究与应用, 20xx, 28 (2) :195-197.

[2]孙洪霞, 刘昭, 李红伟。新时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特色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 20xx (12) :230-231.

[3]何庆。现代机械设计创新思维的开发[J]。现代机械, 1999 (1) :12-14.

[4]沈惠平。机械创新设计及其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 1997 (5) :43-47.

选择适当的合作伙伴 篇4

一项成功的创新项目,往往是多方合作的结果,这就涉及到合作伙伴的选择问题。

首先,合作伙伴的选择要有利于形成互补性的伙伴关系,包括横向和纵向互补,横向互补是指合作伙伴具有不同的产品市场目标或技术互补性。纵向互补涉及到研究开发、产品生产、市场开发等过程。合作伙伴一般包括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企业、用户等。建立稳定而有效的伙伴关系必须以互补性为基础,项目参与各方必须各有所长、各有所需、各有所获,具有共同的责任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才能形成较强的合作创新能力,项目成功的可能性才能最大。

其次,合作协议应确定比较现实的条款和条件。伙伴间的合作关系可由协议予以保障,良好而紧密的合作关系除有法律约束外,还必须有强烈的合作意愿。

最后,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合作项目成功的关键取决于参与创新的人员构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心情舒畅,情绪饱满,能充分发挥参与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项目合作的前提,是创新成功的保证。

注意细节创新定位 篇5

企业在从事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并不能一味地追求“高、精、尖”的技术,而要贴近消费者,无微不至地为消费者所想,把消费者的愿望和要求作为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哪怕是消费者的一个微不足道的问题,也要值得认真考虑。企业要学会从消费者的烦恼中捕捉用户的要求,并从解决消费者的烦恼出发来确定自己的细节创新定位。只有抓住一点一滴的细节创新,才能很快得到市场的回报。

技术创新论文 篇6

【摘要】我国的企业技术创新风险投资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而逐步形成的,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技术创新; 风险投资; 规避风险

风险投资是以高额的资本投入,承担高度市场风险,获得预期高额利润的投资,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投资方式。目前,我国风险投资仍处在初级阶段,要使其进一步健康发展,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技术创新风险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风险投资主体单一,资金来源渠道短缺

目前从事风险投资的企业,除了外资投资基金外,主要是政府和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建立的风险投资公司,而由私人资本、民间资本等建立的风险投资很少。尽管几年来城乡居民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他们很少把资金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和国有企业,其少量的投资额基本投入到了国债、股票市场中,没有进入风险投资领域。保险、养老等各种基金尚未开展风险投资业务,缺乏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渠道和运作保障机制。从总体上看,风险投资资金缺口仍非常大,远远不能满足我国风险投资企业发展的需要。风险资本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风险投资事业发展的“瓶颈”。

(二)风险投资相关的配套政策不到位

主要表现在:

1目前我国尚没有关于风险投资基金的法律规定。也就是说,不能依法设立风险基金和民间风险投资公司,这也是目前国内的风险投资机构只能称作投资公司而不能正式亮相的原因所在。

2现行《公司法》也缺乏关于风险投资公司的相应规定,依据《公司法》设立风险投资公司只能按照一般公司的设立方式去运行,从而使风险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的法律定位不明确,运行管理也无法可依。

3现行税收政策不合理。无论是在对高科技产品的增值税上,还是投资收益所得税上,都缺少一定的优惠政策。

(三)风险投资相关的中介组织不发达

目前风险投资的主要障碍是中介服务机构不完善、不规范、不到位。由于风险投资的初期要对被投资企业进行资产和经营状况的评估,进行投资可行性分析,投资后要参与企业管理,帮助企业发展,这一切都需要与其相关的专业分工很强的评估机构、法律机构和职业化经理队伍的参与。而我国的资产评估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组织的市场信誉机制尚未建立起来,资产评估不客观、不公正的情况比较突出,财务信息失真的情况比较普遍,使投资者难以树立信心。

(四)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不完善

风险投资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经营企业,而是为了收回投资,实现超常规投资收益和尽可能减少投资风险。这种主动承担风险的投资动机,在客观上要求有一个顺畅的退出机制,使风险投资人有可攻、可退、可守的条件。只能进入,难以退出,既使投资方资金呆滞,又使生产经营企业难以摆脱债务负担,对有关投资的双方都是不利的。

(五)风险投资的专业人才匮乏

风险投资是一个全新的投资领域,从业者需要各方面高水平的业务知识和判断能力,不仅需要具有公司战略规划、企业经营管理、财务、税务、金融及高科技等多学科综合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从宏观经济技术层面进行把握的能力,能够在投融资决策过程中解决交易结构设计、投资回收与退出等实际操作问题。因而,风险投资基金的经理人员应具有较强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具备金融投资实践和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我国目前普遍缺乏风险投资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使投资基金和投资项目的管理很难达到国外同行的水平。

二、解决技术创新风险投资问题的对策

解决技术创新风险投资存在上述问题并不是孤立的,既有宏观政策不到位的问题,也有微观经济问题。解决上述问题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国家应加大相关宏观政策的调整力度

国家应加大风险投资相关政策的调整力度,为风险投资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的政策环境。

1国家可以选择若干个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好的区域进行风险投资的试点工作,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2尽快建立起适合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法律制度和一些具体的管理办法;

3尽快健全社会中介机构行业管理体系;

4国家应在税收、利率等方面给予风险投资以一定的优惠。

(二)重新构建风险投资主体,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国家应当从政府补助、税收优惠、政府担保等诸多方面积极扶持风险投资的发展,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银行和民间资本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建立股份制的投资公司,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同时,政府还应创造一个使各市场主体都能平等进入的资本市场,积极吸引境外资金向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鼓励多种融资方式,促使投资来源的多元化,扩大风险投资资金的规模。

(三)建立风险投资的适时退出机制

风险资本的退出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受资公司在股票市场上公开发行股票,风险资本通过出售股份退出;二是将投资公司的股份全部或部分转让给一个大公司;三是由受资公司回购风险资本。目前,我国风险投资政策体系不完善,业内机制不健全,尤其是投资退出渠道不畅通,这说明中国的风险投资市场的确还不够成熟,但是,过去25年中国的风险投资项目有30多个已经成功退出,其中有90%以上不是通过上市实现的,而是通过股权转让。目前,我国正在积极酝酿创业板市场,国内风险投资的环境正在快速而积极地变化,投资前景看好。

(四)建立国有企业预警和拯救机制

国有企业的投资风险是国有资产的风险,政府应该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建立国有企业风险预警和拯救机制。运用计算机网络建立国有企业经济信息和监测系统,按照企业景气模型,及时分析国有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建立国有企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及时向专家发布企业经济信息;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定期进行企业诊断,向国有企业管理部门提出咨询建议。专家委员会只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负责,不与企业发生直接工作联系和经济利益关系。

(五)加快风险投资专门人才的培养

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力量,风险投资事业也不例外。就目前来讲,要加快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必须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要有计划地选择部分高等学校开设风险投资方面的专业,同时还可以有计划地派遣在国内已有一定经验的风险投资管理人员到国外培训,或者聘用在国外从事风险投资的华人专家回国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明友。知识经济与技术创新。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2] 赵惠芳。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科学出版社,20xx

技术创新论文 篇7

信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创新谋求发展已成为当今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技术创新战略也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第一战略。然而,并非任何创新都能取得成功,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技术创新战略,应考虑下面几个要素。

一、发现和抓住市场机遇

满足市场需求,获得商业利润,是检验创新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所以技术创新要始于市场,终于市场,紧紧围绕市场。企业首先要对市场进行深入的了解、分析,进而发现市场的现实和潜在需求,抓住市场机遇。通常讲市场机遇主要来源于市场的拉力和技术的推力。这二者是技术创新的催化剂;而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拉力式的技术创新,对技术创新的成功往往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海尔开发的“双富豪”和“雪富豪”冷柜就属于市场拉动式技术创新。海尔在市场调查中发现,食品店或冷饮店对冷柜的需求量很大,但市场上却没有专门为此设计的产品,海尔从市场需求出发开发的“双富豪”和“雪富豪”冷柜,正是专为食品店和冷饮店设计的,这两款冷柜问世以来,在全国各地市场引起了轰动。

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践表明,在有企业参与的几乎所有成功的技术创新的项目中,企业从一开始就对市场需求情况有所了解,并对创新项目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有一定的估计。同时,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也要作好商业化的准备,抓住创新项目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商机,而不是等到项目完成,新产品或新工艺开发成功后,再去考虑市场,否则创新战略就很难成功。六剑客职教园(最大的免费职教教学资源网站)

二、创新目标要明确

企业在确定创新目标时要从市场出发,结合技术的可行性,认真制订出简单明确、参与者认同的切实可行的技术创新目标。确定了创新项目的目标以后,还必须据此制定有关的工作计划,把各项目标细分和转化为对项目的实际要求。工作计划分为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的计划,技术方面要确定所要达到的技术要求和指标,经济方面应确定项目成本和市场回报率。企业在选择创新目标时,技术方面的因素是前提,经济方面的因素是基础,必须把它们结合起来加以考虑,做好可行性的认证工作。

三、技术创新战略要突出重点

技术创新战略就是根据技术创新目标来构造其创新过程所遵循的指导思想,以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一系列规划、内容和程序等方面的决策。它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可靠性的特点。具体来讲,技术创新战略主要从宏观上解决三类问题:(1)技术创新面向市场竞争采取何种态势,是进攻型或是防卫型;(2)研究开发体积技术;(3)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要获得成功必须制定有效的技术创新战略,突出重点,确定长期、中期和短期发展目标及相应的措施。

首先,确定技术创新的战略意图。它是企业长期追求的最高目标和理论,其核心内容可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达,如青岛海尔的战略意图是“真诚到永远”,佳能的战略意图是“打败施乐”。战略意图的主要特点是长期性、稳定性和超越性,它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长期指导并为企业技术进步和发展提供动力。

其次,确定战略意图实现的战略方案和战略措施。企业应将所要达成的总目标划分成阶段性的企业近期可望实现的分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措施。这个目标要突出重点,如邯钢将行业最低成本指标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佳能复印机为打败施乐确定的创新重点是提高产品功能,同时降低成本。

最后,技术创新项目参与的各方动机和目的不相同。企业关心的是商业回报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形成;研究机构主要的目的是开发技术,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对企业来讲,协调好技术、商业和生产战略之间的关系特别重要。创新是一种持续过程,企业技术创新的长期战略就是要对产品和工艺进行持续不断的改进。

四、注意细节创新定位

企业在从事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并不能一味地追求“高、精、尖”的技术,而要贴近消费者,无微不至地为消费者所想,把消费者的愿望和要求作为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哪怕是消费者的一个微不足道的问题,也要值得认真考虑。企业要学会从消费者的烦恼中捕捉用户的要求,并从解决消费者的烦恼出发来确定自己的细节创新定位。只有抓住一点一滴的细节创新,才能很快得到市场的回报。

五、选择适当的合作伙伴

一项成功的创新项目,往往是多方合作的结果,这就涉及到合作伙伴的选择问题。

首先,合作伙伴的选择要有利于形成互补性的伙伴关系,包括横向和纵向互补,横向互补是指合作伙伴具有不同的产品市场目标或技术互补性。纵向互补涉及到研究开发、产品生产、市场开发等过程。合作伙伴一般包括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企业、用户等。建立稳定而有效的伙伴关系必须以互补性为基础,项目参与各方必须各有所长、各有所需、各有所获,具有共同的责任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才能形成较强的合作创新能力,项目成功的可能性才能最大。

其次,合作协议应确定比较现实的条款和条件。伙伴间的合作关系可由协议予以保障,良好而紧密的合作关系除有法律约束外,还必须有强烈的合作意愿。

最后,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合作项目成功的关键取决于参与创新的人员构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心情舒畅,情绪饱满,能充分发挥参与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项目合作的前提,是创新成功的保证。

六、具备创新所需的必要资源

创新需要投入,创新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是看企业是否具备必要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为创新项目提供经费,保证创新项目能够及时有效的上马;物力资源也可称技术资源,它分为硬件资源(设备、仪器等)和软件资源(专利、工艺等)以及技术测试能力,它是技术创新能够正常进行的技术保障:人力资源对技术创新的成功起决定性的作用,许多创新活动的成功都与参加项目的核心人员或项目负责人直接相关,项目核心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和技能,包括技术水平、商业意识、组织能力和工作热情等。一个合格的技术创新项目负责人应该能瞄准创新目标,实事求是、精心组织、勤奋求实、坚决果断、善于制订计划、勇于面对困难以及具有良好的交际能力、领导才能和创新意识。以上三种资源构成企业技术创新的必备资源,缺一不可。

七、创新技术的保护与持续开发

这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创新技术的保护取决于制度环境和技术性质。虽然我国已建立起比较好的专利制度,但目前还有不少企业专利意识差,不懂得用专利法来保护自己的发明创造和创新技术。通常,创新技术的保护除了用法律武器以外。还可利用技术的特殊性来保护。技术的保护性取决于技术的复制成本,凡易用文字、图表等表达的技术就不易保护,反之,就易于保护,对于企业来说,特别是依靠技术领先占领市场或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技术的企业,应从两个方面加强技术保护:一方面是增强专利意识和法律观念,树立注册在先的观念,另一方面是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开发一些有特色、起点高、易于保护的实施技术。

另外,随着企业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要保护市场竞争优势,还要注重技术的持续开发,不断创新,这就需要企业员工和创新人员有不断创新的动机和热情,所以应建立有效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加强对职工创新意识的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求异思维、反向思维、替代思维、模仿思维、想象思维的能力,培养企业创新后劲,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企业竞争优势才能得到巩固和加强。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