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论文【优秀6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心理学论文【优秀6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心理学论文 篇1

心理学领域任何一种有影响力思潮的出现,必然会引起与之紧密相联的心理健康教育发生相应的变化。近年来,在西方心理学学术界出现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积极心理学”是宾西法尼亚大学教授MartinE.Seligman于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倡议及定位的,是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于20xx年在《美国心理学家》(AmericanPsychologist)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来的[1]。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2],诸如健康的人格、积极的情绪、自我实现、爱的能力、自尊、意志、善良等。积极心理学将心理学研究视域转移到关注人性、社会和生活的积极方面,是一门促进人们幸福的科学[3]。Seligman指出,积极心理学是探究人类适应复杂社会的美好行为,是关注构建人类性格力量和美德的科学[4]。他认为积极心理学彰显的力量,是引导人们发现自身存在的原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内在既有资源,可通过对这些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升个人心理素质和生活品质,以帮助更多的人最大限度挖掘自身潜力,并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

一、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联

积极心理学的诞生对整个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第一,积极的观念。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的潜力与美德,相信人类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和成长潜力,不像传统的心理学只看到心理消极的一面。即使是人生境遇中遭遇的挫折,积极心理学也将其视为正常的,是完整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逆境经历的挫折与障碍是对心理的检查和考验,人生的美好包括在逆境中经历成长。心理学的研究发现,经历过重大挫折事件后调整适应过来的人对生活的评价往往更趋于积极与稳定。其实,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是立足于现实的,它既关注快乐与美好,也重视挫折与危机,幸福美好的生活并非没有压力、挫折与困难,而是在面对这些困难时能以积极的方式进行处理。[5]积极心理学的积极理念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是:其一,积极看待学生,相信他们本身具有可挖掘的积极心理特质,这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前提;其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挖掘和培养学生的积极力量上,这样才能使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既锤炼了心理品质又增强了面对逆境的韧性,进而获得幸福美好人生的“金钥匙”。

第二,联系的观点。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外界环境交织成网,互相影响。积极心理学不仅研究个体心理,还研究个体在组织与系统中的心理状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由各种要素组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系统中有序运行。因此,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需要进行系统处理与统筹规划,注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同环节的联结和整合,在设计和运行心理健康教育各个环节时运用上下联系与左右兼顾的做法。与此同时,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载体、模式、目标等都应坚持体系化与系统化的设计思路。

第三,发展的观点。积极心理学要求心理工作者用更加开放和欣赏的眼光积极看待人类心理与行为,研究人的积极特质,同时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重视人的价值,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要实现这个愿景,其假设的前提是相信人具有发展的潜能,心理咨询的实践已经证明,人类心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积极心理学所持的发展的观点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一是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他们有自我成长的动力与需求,有巨大的可塑性;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取得新的成功,需要循序渐进,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在提升教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时,要坚持增加学生心理体验的机会,促使他们在亲身实践中获得领悟和成长,并注意从平时工作做起,重视每一个教育环节的质量,不急于求成,也不拔苗助长。

(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积极心理学最重要的原理是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测量手段探究人类的积极心理特质和品质,主要包括:第一,研究个体积极的情绪体验和人格特质。积极的情绪体验主要包括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情绪体验,包括满意度、幸福感、快乐、满足、希望等。积极的人格特质,包括乐观、热情、勇敢、包容、毅力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与人格特质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观测指标,这就要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通过有效的调查测量手段对大学生的情绪体验情况与积极人格特质进行调查,以此来设计并制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和目标、工作模式和方法、工作工具和载体等。第二,积极心理学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即研究有助于个体成长的外在社会环境,例如健康的家庭、和谐的班级、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等。这就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采取的组织形式提供了选择的路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重视与学生的生活、学习、交际等有关的组织联接,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以团队的方式开展,最好是以学生班级、宿舍、楼栋等为单位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此同时,运用心理手段挖掘学生所处系统的积极心理资源,再将这些隐形资源显性化,这样,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与自身经历密切相关,能极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这一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与环境的过程,能有效促进学生心理成长,从而有效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目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需要吸取不同心理学流派与思潮的养分作为教育的内容资源,积极心理学的使命是使普通人的生活更快乐,更具创造力,作为培养人积极思维方式和心理品质的科学,积极心理学理应进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视域之中,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排头兵。一是积极心理学包含了积极心理学与消极心理学的完整知识体系,从这个角度考虑,积极心理学应纳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视域,丰富和充实原有教育内容。二是积极心理学包含了心理素质与能力提升的内容与方法资源,从这个角度考虑,积极心理学也应纳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从而不断扩大和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场景。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单一轨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与取向影响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主要表现在:其一,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对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功能与价值认识不足,没把积极心理学知识内容纳人其中,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对其涉及的教育内容、目标、模式、载体等的积极方面考虑不足,致使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局限于消极心理学领域;其二,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对大学生身心成长与发展规律考虑了解较少,同时没能很好地研究国家、社会与职业对高校人才心理培养的需求,致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不足,在教育内容、目标体系、模式与方式等方面科学性欠缺;其三,高校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没能对心理健康教育主、客、环、载体等关键要素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对这些要素涉及的不同环节统筹设计不够,致使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运行的生态化不足;其四,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涉及的心理素质教育价值取向不足,主要体现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没能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精神很好地融入其中。

(二)从课程的地位和内容目标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附属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影响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构成,显得空洞乏力

主要体现在:从地位上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内容、目标的设计没有形成独立体系;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构成与目标体系的设计上看,一定程度上没有很好的将心理现象、心理理论、心理实践和心理方法等进行科学有效的融合,致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单一,停留在心理理论层面的居多。

(三)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与方法视角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单一化运行,影响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是以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和心理咨询为主,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消极心理问题,这就导致:其一,只有选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主动走进学校心理咨询室接受咨询的学生才有机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面窄,影响的群体数量较少,也就是说,只有少数学生有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其二,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间的限制,且偏重理论讲授为主,学生仅能学到有限的理论知识,由于缺少体验环节,他们不能习得对自身心理的觉察和反思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心理获得成长的关键所在;其三,由于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只局限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囿于消极心理学视域,侧重于心理问题的探究与解决,忽视了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潜力的挖掘与培养。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载体,是以课堂为载体的理论传授和以咨询为载体的个别心理咨询为主,影响了其它载体作用的发挥

表现在:其一,心理健康教育载体大多是以传统课堂授课和个别心理咨询为主,对整个校园的大教育载体功能与作用认识和开发不足,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载体开发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课堂主阵地不能很好发挥作用,不能很好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它学科的教育体系中,不能很好地调动全校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等。其二,各教育载体的互相整合不够。主要体现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不能很好地整合与挖掘课堂教育、宣传平台、网络平台、环境平台、生活平台等教育空间。因此,整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载体,推动相互融合与促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五)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体系角度看,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考核督促不够,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外在驱动力不强

体现在:其一,从评价内容看,从国家到学校还没有形成一套既科学又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致使高校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心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帮助引导不够;其二,从评价主体看,主要是以学校评价为主,主要体现在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主体单一化,致使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与行为认知不足,不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六)从高校师生的心理素养角度看,大学师生心理素养普遍不高,影响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得力推进

主要体现在:一是高校教师心理素养整体不高,心理健康教育自育自查意识不强。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教师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水平不高,缺乏对自我心理状况的自省自查,心理素养不佳等。二是当代大学生心理素养存在很多不足,体现在这一群体显露的各种心理问题、心理冲突、心理行为异常等现象,这些既是心理健康教育要着手解决的问题,也是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障碍。

(七)从教学资源上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资源严重不足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处在探索初期,缺少规范的教材,而已有教材又是以社会本位或学科本位价值取向为主,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较弱,这样就很难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目标。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很是薄弱,表现在心理教师数量少,专业化水平不高,缺少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与技术,甚至有的教师思想观念落后,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存在不足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推行的质量。

三、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彰显了需要变革与创新的方向,面对这些不足,积极心理学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变革视角,同时也增强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顶层设计的科学指导。第一,注重积极心理学全新教育理念引领,重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有力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生态运行。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将积极心理学工作理念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个环节,将积极心理学价值取向、内容和目标、模式和方式、教育评价、教育主体等要素的作用发挥纳入科学发展轨道;与此同时,全面分析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体、客体、环体和载体等各环节联系,力求使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统筹规划,整体运行,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开展构建优质“生态”环境。第二,结合积极心理学理念,科学设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目标体系,扎实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校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目标时,要根据积极心理学理念与内容建构一套科学的内容与目标体系,并将国家、社会、职业、大学生心理现状等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同时纳入其中。具体举措有,定期调查了解国家、社会与职业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定期对大学生心理状况展开调查,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况与需求,并根据学生成长规律,设计目标与内容,诸如培养大学生积极的认知品质、积极的情感品质、积极的意志品质和积极的心态等[6]。通过这样的变革,让心理健康教育不再是一门考试科目,而是成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与能力的得力途径。第三,推动多元化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开展,同时注重模式的选择与整合。这就要求高校在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根据国家、社会、职业与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与个人发展需要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方式,在开展共性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拓展个性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第四,注重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建设和运用,不断调动各教育载体的积极性,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吸引力。高校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根据积极心理学特点,充分利用好各类载体,促其发挥作用。同时,重视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的整体建设,创建优质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生态环境,为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推进创造一个良好的心育育人环境。第五,不断提升高校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素养水平,充分发挥他们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高校在推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想办法调动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要想办法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提升师生的心理素养水平,充分激发在校大学生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积极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周嵌,石国兴.积极心理学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OO6(2):129.

[3]王贺,陈健芷。对当代大学生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简论[J].教育探索,20xx(3):131.

[5]谢盈盈。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挫折教育探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2):174.

[6]王希永。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xx(4):53-54.

心理学论文 篇2

心理学是我国现阶段高职教育中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其他教育类课程系列的重要基础,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在日后的工作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新时代下心理学的教学理念、课程内容体系、教材编写质量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就成为影响这门课程能否实现其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

一、当前高职教育中心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不清晰。就高职公共课心理学的教学而言,目前就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不少高职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以及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很少。而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应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那些毕业生,其心理学知识却大多是毕业后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自学而来的,或在职期间参加各种培训或进修时学到的。教学理念的不清晰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也是这门课的课程体系不够合理、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的直接原因。2.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合理。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内容大多重认知而轻人格。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感觉、知觉、记忆等认知过程的讲授占了一半以上的课时,而人格部分所占的课时比重相对较少第二,课程的实践性或体验性不够。现行高职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对心理学概念、原理等基础知识阐述过多,而对这些概念、原理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应用的操作性知识介绍较少;对一般心理现象进行描述性的知识多,对教育活动中常见的心理现象的描述和解释以及调控的操作性知识较少;教师讲授的内容多,要求学生对一些个案进行体验和展开讨论以及运用心理学原理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技能训练较少。3.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首先,高职公共课多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理论的讲授内容过多,结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案例不够,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与学生的互动,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其次,我国高校中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已相当普遍,但有些教师的课件制作粗糙,仅仅是电子化的教科书,内容乏味,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达到同时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积极参与投入教学,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效果。第三是在教学评价上,多采用“标准化”方法,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指标。由于全校参加该课程考试的学生数量较多,为“公平”起见,考试方式多采用闭卷的形式,考试内容出大多有标准答案,学生只需死记硬背一些概念、原理就可以取得好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对自身人格状态的了解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调适,同时忽视了考查学生将这些原理在实践中应用的能力,违背了心理学特殊的育心规律与教育价值。

二、高职教育中心理学教学改革研究

1.明确教学理念,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理念首先要明确高职公共课心理学的课程功能和教学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当今社会,政治、经济、知识、文化、观念等时刻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要求我们培养的是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不断地学习并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的人材,高职院校如果仍将心理学课程功能定位于传授书本知识,只重视课程的育知功能,显然不合时宜。除了育知(传授知识)功能外,公共课心理学不可避免地要承担起育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和育心(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任务。因此,公共课心理学也应确立起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即: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树立起科学的、正确的心理观;会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观点去指导教学工作,设计、实施教学活动,能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理解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掌握认识自我的方法,形成心理自我教育能力,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的技能,完善自身人格,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讲授的多样性、科学性,同时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多将基本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的案例结合起来,将基本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作为讲授重点。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鼓励学生进行发现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开展一些专题讨论,帮助学生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心理现象,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运用心理学知识的兴趣。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发挥其视听优势,为学生展示丰富的教学资源,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心理学教学的吸引力。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将公共课心理学的课堂转变为学生乐于参与的开放式课堂,通过这门课的有效学习,使大学生熟悉自身的心理发展特点,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并运用自己所学的心理学知识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指导自己的社会交往行为,优化个人的心理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学论文 篇3

1引言

造成交通事故的基本因素是人、车、路、环境与管理,而多年来各国的研究表明,在导致交通事故的所有因素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因而,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对交通进行管理,对交通事故进行预防是当今中外学者热议的课题。

2我国交通心理学研究概况

国外从20世纪初就开始进行了对交通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在交通参与者心理、道路管理、设计以及立法等方面都有较为系统的研究。我国交通心理学的起步虽然比较晚,但经过学者们的共同努力,在过去若干年中,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成绩,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驾驶员的知觉和认知研究

对驾驶员的知觉和认知的研究是国内外交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部分,我国主要集中于知觉方面的研究,对记忆、注意等高级认知过程涉及还较少。

(2)驾驶员状态研究

主要为压力、疲劳、唤醒以及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研究。

(3)驾驶员个别差异研究

研究人格和生活方式因素对交通事故的影响。

(4)驾驶员评估研究和诊断研究

研究假设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适合做驾驶员,主要通过心理素质、驾驶适应性研究等对驾驶员进行评估和诊断。

(5)驾驶员训练研究

交通心理学不但应为道路使用者提供理论根据,减少交通事故,而且还承担训练驾驶员的任务。

(6)道路设计研究

交通参与者如何感知道路环境,如何加工环境信息是道路环境设计的关键。因此道路环境设计不仅应当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而且必须考虑交通参与者的心理因素。

3交通心理学研究方法

交通心理学主要有以下七种研究方法。

3.1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对交通客体的直观观察获取信息,从而得出判断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3.2实验法

实验法是实验者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条件,影响被实验者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实验者称为主试,实验的对象称为被试,所研究的因素称为变量。实验法可分为两种: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3.3追踪研究法

这种研究法就是对一些经常造成事故的驾驶员进行长期追踪调查,查明其违章肇事的心理原因,为驾驶员训练和甄选提供心理依据。

3.4个案法

个案法是一种叫古老的方法。它是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方法发展而来。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与追踪研究法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3.5心理测量法

这种方法是用规范的试题和相应的量表,对被试者智力水平和心理特征的个别差异进行测定。道路交通心理学中常用的心理测量方法有视角测量、注意分配测量、反应时间测量,以及被测试者性格和生物节律测量等。

此外,问卷调查法也是常用的交通心理学研究方法,其形式与心理测量法较为相似,但在信度和效度上可能会较差,但只要能设计合理、科学的调查项目或问题也能获得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3.6数量统计分析法

数量统计分析法是在搜集和处理研究资料时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在道路交通心理学的研究中十分重要,可以使研究结论更具有可操作性,可以使一些交通现象导致的结果更易于被人们把握。特别是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进行大规模的统计运算和定量或定性分析已成为可能。

3.7驾驶模拟实验法

驾驶模拟实验,是借助一系列仪器设备以及预先建立的数学模型,设置一种十分近似于真实驾驶的情境,在其中通过控制和改变一个或一组环境条件来研究驾驶员某种心理心理现象和驾驶动作的方法。

4交通心理学研究方法在交通管理中的作用

4.1在机动车驾驶人管理中的作用

4.1.1分析机动车驾驶人的不良心理特点

经过研究,驾驶员往往存在以下不良心理:(1)盲目心理;(2)侥幸心理;(3)逞强心理;(4)逆反心理;(5)保险心理;(6)急躁心理;(7)骄傲心理。

以上驾驶员的心理规律,可以通过简单的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追踪调查法和个案法获得。对于以上不良心理,作为管理者、执法者,应充分重视,将其作为在执行公务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应用各种宣传手段,用合适的形式使机动车驾驶员真正认识到在驾驶机动车时应注意的问题,防止在不同的交通环境、情境下做出后悔终生的事。

4.2在非机动车驾驶人管理中的作用

我国是自行车的王国,自行车的数量占非机动车总数的绝大部分,因此,对非机动车驾驶人尤其是自行车驾驶人的研究,在预防交通事故、规划交通管理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2.1非机动车驾驶人心理特性分析

同时通过观察与追踪调查,不难发现非机动车驾驶人具有以下几点心理特点:

(1)着急、超越心理。非机动车驾驶人往往为了赶时间产生此种心理,经常表现为快速、冒险、猛拐、硬钻等现象。

(2)对通行空间的占有心理。非机动车驾驶人都喜欢平坦宽敞、车流较少的道路,而实际情况往往不能满足他们的这种心理,因此,他们就会不断的超越穿行,摆脱拥挤。

(3)胆怯心理。这种心理往往出现在那些初学者身上,通常表现为遇突发情况不知所措,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4)随机应变心理。非机动车驾驶人一般比较自如、从容,精神不太紧张,警觉低,注意力分散。经常表现为东张西望,易受到周围景物的影响而转移视线。有同伴同行时往往结伴并行,边走边聊,车速过慢,对后面骑车人全然不顾。当以较高速度骑行时,路线不固定,超车现象增多。遇到热闹就停下来围观,遇路障就盲目绕行。这种随意性行为的产生,多是因为非机动车驾驶人对自身行为给整体交通秩序带来的影响没有足够的认识所致。

(5)异常心理。非机动车驾驶人特别是骑自行车的人经常出现以下几种异常心理及行为特征。

争强好胜:大撒把,见车就超,见空就钻,横冲直撞等。

爱冲动:被人超车或稍有碰撞,就火冒三丈,不甘示弱。

骑车嬉闹:这是在年轻的骑车人当中经常出现的行为。

4.2.2研究方法应用举例

对于非机动车驾驶人的研究,我们还是较多的采取观察法,因为他们的行为本身比较简单,同时还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及数量统计分析法。

研究人员曾经通过观察法对自行车群体的素质进行了研究。他们通过观察不同时间段内自行车群体在有无交警执勤情况下闯红灯的比例,得出了“自行车交通群体素质不高,主动遵守规章意识差,必须通过适当科学管理来实现秩序的正常”的结论[1]。

4.3在行人管理中的作用

目前国内相关道路交通安全的文献,大部分焦点均着重于探讨驾驶人道路交通行为和交通事故现场的肇事原因分析,对于行人交通行为的研究很少。

4.3.1行人心理特性分析

对于行人的心理研究,我们主要运用心理测量法、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等出结论,总结行人违章主要有以下几种心理特点:

(1)侥幸心理。认为即使自己违章行走也不会有危险,因为机动车不敢撞人。这是我国大多数行人违章的普遍心理特点,这种心理过高地依赖机动车驾驶员遵章行驶。

(2)贪图个人方便。有的行人明知应当遵守有关的交通规则,但常常为了满足个人一时需要,或为了缩短自己的行走距离,或为了减少行走疲劳,或为了迅速到达目的地,就故意违规抄近路穿行。

(3)从众心理。当许多人同时横穿道路时,如果有一人带头闯红灯或抄近路穿越,其他人经常纷纷效仿,造成法不责众的局面。而且许多行人认为随行的行人似乎是一道屏障,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盲目的安全感,即不顾及交警的指挥,也不避让机动车或与机动车抢行。

(4)行人认为即使违章也不会受到严管。许多人之所以敢步行违章,是由于认为交警主要是管机动车的违章,一般无暇顾及行人,所以违章行走也不会产生心理压力,因为不会受到严厉的处罚,也不会有其他影响。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总是认为只要机动车撞行人,由机动车主承担责任,而不应由行人承担责任,侧重于保护行人,交通执法的重点也大多放在机动车违章上[2]。

4.3.2研究方法应用举例

国内在行人交通设计与控制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研究成果多为理论性成果,未与实践相结合,因此难以确定其对行人心理和行为的影响程度。

(1)交通设计及信号控制因素。OwenKeegan等研究了爱尔兰首都都伯林的行人倒计时信号灯对交叉口行人过街行为的影响[2]。结果显示,在倒计时信号灯设置后,行人遵章率从65%提高到了75%,倒计时信号灯对减小行人违章率有较大作用。

(2)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他环境因素对行人过街的心理及行为也有较大影响。任炜通过对不同区域行人交通特性的观察并运用统计分析法,得出结论:不同区域穿越人行横道的行人群体及交通行为是不一样的。在住宅区以老年人为主,在商业区,则以青少年为主。在不同地域环境的影响下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的速度存在着显著差异。商务区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的速度要远大于住宅区,青少年在通行速度上要高于老年人。

综上所述,利用合适的交通心理学研究方法,可以客观的了解和掌握不同的交通参与者在不同交通环境、情境下的心理规律及特征,以此作为交通管理者和执法者开展工作的依据,科学、有效的管理交通活动,保护人民的人身和合法财产不受侵害。

4.4培养和选拔优秀的驾驶员

汽车驾驶模拟器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它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尤其在培养和选拔驾驶员的方面。

4.3.1驾驶员的培养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终极目的是以最小的经济成本,培养学习者良好的驾驶技能,使学习者在实际的道路交通环境中,能根据已经掌握的交通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和经验,经过敏锐的观察、分析、判断而选择合乎规则的动作,以准确的顺序、熟练的技巧将肌肉、骨骼运动和相应的神经系统联结构成自如的操作活动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驾驶模拟器训练毕竟只是模拟训练,它不能完全替代实车训练和其他传统培训方法。实训中,还需根据训练科目和训练目的,将驾驶模拟器和实车训练、教练员讲解指导等传统方法结合应用。

4.3.2确定合格驾驶员标准

驾驶模拟器不但能使学员得到更真实的驾驶环境,从管理者的角度,驾驶模拟器更大的作用就是可以很容易得到模拟器驾驶人在驾驶演练过程中的各项生理指标的数据,并加以处理。

借助此项功能,我们可以制定出一名合格的驾驶员的标准。

首先,选取一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驾驶员,这批驾驶员应具有较低的事故率。

然后,让被试上驾驶模拟器,主试不断变换各种交通环境(如堵车,高速公路,急转弯,高速会车等),记录被试在不同交通状况下的心理数据如脑电图、心电图、血压和脉搏等。

最后,整理数据,将同类被试在不同交通情况下的数据求平均值,即可确定合格驾驶员的标准。

在实际操作中,此项工作将极其繁琐,不仅要考虑到驾驶人的年龄和性别,还要考虑被试的所驾车型、驾龄、文化程度等众多因素,但笔者认为,其实际的价值将是极其巨大的。

5展望

一般说来,一门学科发展的程度如何,主要看它的研究方法达到了什么水平。在交通心理学目前的研究中,主要是借用心理学的实验法和测量法。当然,这两种方法在交通心理学的研究中是大有用武之地的,今后还应大力推广使用。同时也应该结合交通心理学的实际,对这些方法加以改进,使之具有该学科的研究特色。另外,可以预言在今后的研究中,个案分析法和追踪调查法将会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因为从总体上讲,实验法和测量法都是一种群体水平上的研究,要完整地揭示事故中人的因素的作用,个体水平上的微观研究也是不容忽视的。对某位驾驶员或某起交通事故进行具体考察、追踪探讨,也不失为预防和控制交通事故的一种有意义的尝试。无论是实验法、测验法,还是个案分析法、追踪调查法,若能与安全性高、费用较低可进行分解式研究的计算机模拟联系起来,其研究前景将更为广阔。

目前,我国机动车的保有量飞速上升,交通事故也是时有发生,总结原因,还是人的因素。设想如果提高了驾驶员的标准,那么很大一部分不适合驾驶机动车的人就没必要购买机动车,如果机动车少了,那事故率就有可能下降。同时,上路驾驶员的素质提高了,这样将给我们的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那么交通事故很可能就会大大减少,伴随而来的还有其可以改善环境。

诚然,驾驶员标准的确定还要考虑到经济因素或其他未知因素,同时驾驶模拟器更可以用于车辆的设计与制造,鉴于笔者的专业性质和水平有限,在此不做更多论述。

6结语

道路交通活动的最重要的参与因素还是人,只有将人的因素把握好,并运用合理的方法进行研究,以人为本,道路交通管路活动才能顺利地开展,才能向现代化的管理目标更进一步。

交通心理学研究方法在交通管理当中的应用相当广泛,笔者水平和时间有限,文中不能尽述,同时也难免出现不足和纰漏之处。

心理学论文 篇4

社会心理学历史通常划分为三个时期,1908年到二战为学科形成阶段;二战到60年代为学科发展阶段;从60年代末期开始,社会心理学研究遭遇严重危机,反省和试图消除这种危机构成70年代以后社会心理学研究主旋律。危机意识促使社会心理学共同体从研究主题选择、主宰方法偏好、理论模型构造和研究潜在假设等所有方面进行冷酷而全面自我反思和检讨。西方社会心理学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全面理智转型。或者说,在过去20年中,西方社会心理学已经超越危机时期苦闷,从研究程序、研究技术和理论构造到研究主题拓展,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等各个方面,都有突飞猛进演化。

一、西方社会心理学危机

1、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危机是认知主义危机

上世纪50年代后社会心理学研究及其主要成果,如人际知觉与归因理论、认知一致性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社会比较理论等。走都是认知主义路线。因此,50年代以后西方社会心理学就是认知社会心理学,所谓当代社会心理学危机更准确地说是社会心理学中认知主义危机。60年代中后期,受到波普尔批判理性主义、库恩范式论、现象学、解释学以及后现代哲学思潮影响,社会心理学开始从某个个别、具体研究到核心认识论、方法论,对认知主义开始进行全面反省和深刻批判,认知主义在社会心理学中主导地位开始动摇。80年代末后现代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兴起,以及建构主义为其哲学基础心理生态观出现,昭示随着人们对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认识不断深化,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模式运用于重要文化转向。

2、认知主义危机是自然科学研究模式运用于社会心理学失败

早期心理学以自然学科为自我发展范式,在自然科学统摄下,认知社会心理学长期以来将研究重点放在“经验事实积累”上,社会心理学纷纷遵照实证主义研究范式:首先在观察基础上形成假设,再通过设计精巧实验验证这些假设,得出结论被作为规律性知识构成社会心理学理论体系组成部分。这样做直接结果一方面促进社会心理学中小型理论爆炸性增长,一本普通大学《社会心理学》教课书通常要涉及四五十个形形色色彼此相互独立理论;另一方面由于忽视基本理论研究,导致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内部缺乏严密逻辑联系,各种研究成果人言人殊,甚至相互矛盾在诸多问题当中,使认知社会心理学遭受到沉重打击。

二、西方社会心理学文化转向

当代社会心理学危机经历两个发展阶段。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属于危机前期阶段,这一阶段特点:一是几乎所有社会心理学家都被卷入危机,在其中扮演着各种不同角色,代表不同认识,发出不同声音;二是人们在有关批判对象、目标、观点、对危机反应等任何方面都形不成一致意见,学科研究完全陷入混乱。当代社会心理学文化转向正是这种反思积淀。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文化转向具有两个标志:

1、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纷争

当代认知社会心理学危机,映射着后现代文化思潮影响,甚至可以说“危机”本身就是以后现代文化立场审视认知社会心理学结果。后现代社会心理学首先意味着对认知社会心理学全面解构:社会心理学研究目不再是对人心理“治疗”或“改造”,而是促成对人心理学差异与心理局限“理解”,促进人心理解放。心理学研究不再热衷于去“证明”一个理论“真”或“假”,因为在后现代语境中,理论根本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得到“证明”。后现代社会心理学致力于从文化、历史角度对人心理做出“解释”。这种新研究模式强调以人与他人、他物(包括社会、文化)之间内在、本质构成性为几点:

(1)要求以“现实人”取代“抽象人”作为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

(2)强调心理文化意义,拒绝接受“文化特权”“西方优越”与“种族中心主义”,坚持以平等原则接受一切文化与个体心理差异;

(3)以人与人之间“对话”——互动过程研究取代传统心理学认知中心;

(4)重视理论前构性;

(5)主张用语义学、解释学方法作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重要补充。后现代社会心理学到目前为止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理论体系,有关它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和发展所产生或将会产生影响也众说纷纭。但后现代社会心理学思想、观念被越来越多人解释也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研究正在发生重要文化转型。

2、“文化”社会心理学兴起

如果说作为当代社会心理学文化转向重要标志,后现代心理学还仅仅是表现为一种思想、观念形态,文化社会心理学则已经形成相对完备体系,能够为文化转向提供更加翔实研究资料。从社会心理学学科内部发展逻辑来看,文化社会心理学是试图消解认知主义危机产物:从学科外部影响来看,文化社会心理学是七八十年代印度、新西兰、土耳其等非西方文化传统心理学界本土化心理学研究及这一时期其他相关学科,包括科学哲学、语言哲学、临床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研究成果向社会心理学研究渗透结果。与“认知”社会心理学相比,“文化”社会心理学兴起意味着当代社会心理学研究一系列重大转变。“文化”社会心理学认识到人心理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建构,在文化社会心理学中,文化与心理不再是两个相互分离、独立要素,而是一个不可分割整体:心理是文化投射,是文化对应物。文化社会心理学完全是一种“文化”视角,它颠倒认知社会心理学思维逻辑,将文化前置,将心理作为文化延伸或对应物置于审视地位。文化社会心理学要着重讨论是,人心理如何形成以及在何种程度是文化表现?站在“文化”立场,过去人们普遍接受“西方”心理学研究模式不能被接受,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文化社会心理学将研究重点导向心理学“本土化”问题和个体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社会化”问题,强调对心理学文化内涵理解、分析。

三、社会心理学文化转向意义

西方心理学一直对文化存在着忽略,这种忽略很大程度上是与其个体主义倾向有关。个体主义把心理学研究看成是个体心理探讨。在意识与行为研究中不是从个体所处文化历史背景出发,而是从个体角度,分析个体内部动因和外在行为。这种社会心理学研究中个体主义倾向排斥文化因素考虑,文化研究由此为心理学家所忽略或拒绝。而文化转向无疑对克服西方社会心理学中个体主义倾向有着积极意义。同时,西方社会心理学文化转向可以促进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紧密联系,而同本土文化紧密联系社会心理学更符合社会需要,因此更具有实际效用。传统西方社会心理学由于把追求目标定位在一般、抽象、普遍适用心理科学模式上,不考虑特殊文化条件对心理学需要和要求,因而脱离社会生活实际,成为一种纯学术追求。因此,紧密联系本土文化实际,考虑本土文化特殊需要,研究本土特殊文化条件下人心理特征应该是全球心理学工作者共同努力方向。

心理学论文 篇5

1设计本体与行为心理学

设计是一门边缘性学科,能与许多学科相结合。行为心理学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研究人们的行为心理状态,尤其是对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科。在设计过程中,应用行为心理学主要是为了获取用户最根本的想法、需求。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受到社会、成长等因素的影响,学会了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或者没有意识到自己真正的想法。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的用户研究,目的是为了从用户那里获取信息、发现缺点和不足,发掘潜在用户需求,并找出解决办法,对现有产品或系统进行改进。因此我们选取用户研究中常用的人种学访谈法为例,来讨论在设计过程中如何利用行为心理学更好地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

2设计过程与行为心理学

2.1人种学访谈主要内容

人种学访谈(EthnographicInterview)是与用户对话、讨论其日常生活和环境,类似于传统人种学的调查方法。它深入体验和了解用户世界,并获得亲身经历的想法和见解,主要记录访问者与用户对话、讨论日常生活和环境。

2.2人种学访谈中行为心理学的解读

访谈最首先要制定访谈内容以及访谈所用到的器材如录音笔、摄像机等。抵达现场之后,迅速与当地人群拉近距离,多提互动性问题,如“你能给我演示一下吗?”。同时向其重复所听到的内容,借此确认观察结果是否有效。

其中,调查员和受访者互动的根据是受访者身体语言的映射。这种基于行为心理学的身体语言研究,能够便于调查员更全面地了解受访者的潜在需求。

(1)受访者面部变化。受访者用身体另一侧抚触耳朵,则表示某种视觉阻断行为,想要通过身体扭曲来造成一个壁垒,表明他想要摆脱当前话题,利用这个间隙找到一个新的出路。而耳朵的轻微刺痒感却是有助于加强受访者正面信息的,用身体同侧手去抚触耳朵,表明他们对这个话题的愉悦性。受访者如果把手放在下巴处,甚至移向下颚处时表明他的状态是心绪不宁、神情紧张的。这是一种典型的安慰行为。如果放在下巴处的手腕弯曲或转向他人,通常表示受访者心情不错,而手腕僵直则表示受访者内心的紧张。

(2)受访者躯干变化。受访者做出倾斜躯干的动作反映了边缘大脑对距离和避让的需求,人们不仅会将躯干转离令自己不舒适的人,还会渐渐转离那些没有吸引力或令人厌恶的事物。由此更有利于判定受访者对于调研产品的真正态度。

(3)受访者脚和腿部变化。受访者把脚放在安全的地方(如椅子后面)而且会在一段非常时期保持这样的姿势,表明他的不舒适性,或者正在承受某种压力。这时需要调查员注意且转变问题方式。行为心理学表明在整个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我们的腿和脚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存,因此,它们是身体中最诚实的部位,能向观察者传递最精确、最无保留的信息。快乐脚,是指高兴时双腿和双脚一起摆动或颤动,是一种非常可靠的信号,表示参与者的愉悦心情以及这是他想要的结果或事物。访谈过程中当受访者将脚背向一侧,脚踝相对时,表示他可能对正在讨论的内容不感兴趣,或者不想再配合下去,也可能是表示对正在谈论的事情不认同。将脚部动作从左右轻摇转向上下踢动时,说明他一定看到或听到些消极或不高兴的事情。这时就需要调查员调整访谈方向以及对受访者进行询问,以确保收到的用户信息有效。

(4)受访者舒适与不适线索。当受访者感到舒适时会敞开自己的身体,向别人展示更多的部位。此时行为就会产生同步性。而非同步行为是一道壁垒,更是影响面谈或讨论结果的一种障碍,其中心口不一的表现,如被访者说“我喜欢这个颜色”却在同时轻轻摇头,这也是一种形式上的非同步行为。身体也会通过非语言形式来表现不舒适感。受访者会将身体移开,以起到阻隔或保持距离的作用,还会重新调整自己,如轻轻摆动双脚、坐立不安、扭动臀部或者用手指敲打某物,以及搓擦额头、挤压脸颊、摩擦颈部或者用手击打后脑勺等。当被问到他们不愿及触及的话题时会出现视觉阻断行为,如眼皮跳动、眨眼频繁等。

2.3人种学访谈中行为心理学应用要点

(1)访谈过程及问答技巧要点。在访谈过程中,与受访者访谈时要找一个清楚的视角,不要在双方之间设置任何障碍,这样才能更全面的观察受访者的动作以及便于摄像机记录。在访谈的最开始让受访者放松下来,才能更快速地进入交谈话题。在提问时,先深入浅出问一个问题,然后停下来,利用这一段时间观察对方的各种反应,给受访者一些时间去思考和反应。一连串的询问常常导致受访者不经思考而随意回答,不仅使受访者感受到压力,也使得非语言线索变得模糊。当受访者的回答并不能让调查员满意的时候,只需要继续看着受访者,他就会继续对这个问题进行补充解释。

(2)认清访谈中受访者的真实想法。调查员不仅要注意受访者回答中的隐含意思,即潜台词,还要有效结合被访者的身体语言判定受访者的真实想法,要对访问的结果、被访者的观点持必要的怀疑态度。在后续的访谈中,调查员随意从侧面问出前面相关问题也是有必要的,这样不仅可以验证受访者的观点,使前后有一个逻辑呼应,也可以证实受访者先前回答问题的真实可靠性。当然,大多数被访者都不是故意编造谎言。所说的和做的可能完全不一样,是因为他们很多时候意识不到自己真正的想法,所以我们要对他说的、做的两个方面都有清楚的认识。在Sony引BoomBox概念的案例中这点便被很好地证明,他们曾召集了一些潜在的购买者,组成焦点小组讨论这个新产品应该是什么颜色:黑色或者黄色?经过讨论,每个人都认为消费者应该更倾向于黄色,会后Sony对小组成员表示感谢,告诉他们在离开的时候可以免费带走一个BoomBox作为回报,那里有两堆BoomBox:黄色和黑色,结果每个人拿走的都是黑色的。

(3)注意调查员对于受访者的潜在影响。作为调查员要意识到自己对受访者行为的影响,因为行为是相互影响的。如提问题不要提带有答案的问题例如“你喜欢游泳吗?”受访者大多数下意识都会说喜欢,但是这并不是他们的真实想法的体现。要向他们提问“平时喜欢做什么运动”,让受访者自己来回答。

3行为心理学研究对于设计的意义

进行人种学访谈我们最终要得到的是,受访者自身的观点和对产品用户体验的观察结果。这种用户观察和用户访谈的目的是还原用户真实的观点,其中定性研究的目的在于发掘用户潜在需求、理解用户、探索未知,定量研究目的在于验证和细化定性研究的发现。

对于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最终目标是挖掘用户真实情感与需求,根据用户行为重新定义、提炼概念设计。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行为心理学在设计研究过程中的应用,以及行为心理学如何更好地在设计流程中解决用户的真正需求及隐性需求,这也体现出了设计的本质是“谋事”。整合知识和资料的集成创新,是在合理、健康地解决人们衣食住行的需求问题,以不变应万变。

参考文献:

[1]胡飞。洞悉用户——用户研究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2]唐林涛。工业设计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作者简介:宫静思(1991—),女,黑龙江七台河人,研究方向:用户研究。

心理学论文 篇6

情境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护理心理学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情境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就是教师合理地为学生创设情境,并让学生无意识地融入到护理心理学教学情境中,有意识地进行学习。情境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方法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情境教学法注重学生的情感变化,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中的条例,在教学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人们的右脑用来分析形象事物,左脑用于分析抽象事物,情境教学法就是在心理学以及生理学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情境感受展开想象,增强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样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大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情境会和学生的情感交融,进而提高护理心理学课堂教学效率。情境教学法的教学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故事化是最主要的情境教学方法。

2 情境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2.1 情境导入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过于注重护理心理学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护理心理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相关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相对较差。情境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动手的机会,进而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在情境教学法下,教师必须做好教学准备,好的开端十分重要,在一节课程开始时,如果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才能真正参与其中。护理心理学教师可以设置新颖的标题,激起学生想要探索的兴趣。

案例:教师在讲解“现场急救”知识之前,首先为大家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20xx年某国家举办动物表演活动,一头狮子在表演中被驯兽师激怒,随后咬伤驯兽师并冲出表演栅栏,咬伤了几位观众,最后逃走。如果你们当时正在观看表演,在120未到现场之前,你们能为伤者做些什么呢?”这个小故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引入了教学内容,教师随后又提出问题:“在急救护理中应该先保护伤者哪个部位,为什么?”通过再次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心中存在疑问,希望能在课堂中找到答案。在情境教学法下,学生不仅可以学到教材内基础性的知识,还可以开拓眼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2.2 创设情境

护理心理学教师要在课程开展之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合理地进行情境设计,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在情境教学法下,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师要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被动地进行学习,学生无法参与到教学中,教学效率低下。情境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参与到护理心理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把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主性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二是教师要合理地插入案例,创造情境。在护理心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讲解临床病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临床病例均来源于实际生活,是人们经常遇到的现象,这就把课堂知识和生活紧密连接在一起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地举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学习过的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小组成员结合所学内容进行实际表演,并在表演过程中分析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在情境教学中,教师要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了解学生的情感变化。

2.3 调动积极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先听讲,然后练习,这样不仅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时间被动的学习,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情境教学模式下,护理心理学教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搜集教学所需要的材料,设计情境台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等途径查找相关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开拓眼界。情境教学法下,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意识,进而增强班级凝聚力。护理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而相关专业的学生缺乏实践经验,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理论教学无法和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情境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举例子等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4 教学总结

在护理心理学课程结束之前,教师可以根据思维模式将教学内容绘制成完整的思路图,如果学生学习态度认真就可以记住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在教师总结的过程中跟着教师的思路复习所学过的内容。比如:在教师讲解完“微循环病理”知识以后,可以绘制以下思路图,持续缺氧-乳酸增多-血管扩张,血管依旧保持收缩状态。通过以上改变患者的表现体现为以下几点:一是活血量在逐渐减少。二是器官内部供血量逐渐减少。三是器官功能降低。在总结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一个人进行分析总结,教师要合理地提出问题,并让学生分析,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2.5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护理心理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教学效率有很大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认识到加强教师培训的重要性,加大教师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教师培训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派遣教师外出学习;另一种是邀请专业人士来院举办座谈会,教师可以相互交流经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文化素养。高职院校还必须在教师内部设置奖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表现不佳的教师进行适当地惩罚。

3 结语

如今,护理心理学专业的学生相对较多,高职院校又是为社会输出人才的重要场所。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认识到护理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才能实现有效教学。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该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教学中进行角色扮演,亲身感受,小组合作也可以增强学生直接的交流,增强班级凝聚力。在情境教学模式下,学生是学习的主导,教师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教师要适当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除此之外,高职院校需要加强教师培训,不断提高护理心理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