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
摘 要:着重从计算机与自动控制理论各自发展及相互使用的角度,概括了计算机控制技术发展的背景,现状及发展。
1 计算机控制技术概述
计算机控制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大力发展基础上形成的,计算机控制的经典控制理论已经比较成熟,在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核心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自动控制系统。这种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独特的科技优势,可以完成许多采用常规控制技术无法实现的生产任务,获得日常控制技术无法完成的生产目标。一个完整的计算机控制技术,通常包括监控系统和过程对象两部分内容。计算机控制技术所依赖的监控系统主要由软硬件设备组成,硬件有主机、通讯设备等,而软件则是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
以计算机控制技术所构成的计算机控制系统,通过包括操作指导型控制系统、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监督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等内容。鉴于计算机的特殊特点,计算机控制系统与常规的调节系统有着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控制的精度较高,比如计算机可以通过数值运算,完成常规调节器所无法完成的控制精度,而且这种精度是具有较小的偏差,不存在零点漂移、热噪声及元件老化对控制精度的影响。二是计算机的分时控制能力,比如计算机控制技术依靠计算机的强大存贮能力和判断能力,可以根据控制环境的变化,对各种情况进行及时分析和判断,做出最佳的控制决策,也可以实现复杂的控制规律,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最后是计算机控制技术的使用很方便,计算机控制技术依靠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来实现主要的控制目标,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软件的编程,来实现对不同控制方案的调整。还可以根据生产环境的变化,对系统软件进行相应的设计和调整,来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生产环境。但是,不可否认,计算机控制技术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计算机控制技术完成比较复杂的控制系统时比较困难,尤其是需要采用复杂的计算法,而这在实现上就遇到了相当的困难,有些时候无法满足系统的运行要求。
2 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新发展
本文对计算机控制技术新发展的阐述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分析集散控制系统(DCS)的新发展,二是总结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新发展,三是展望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新趋势,具体内容阐述如下。
2.1 集散控制系统(DCS)的新发展
集散控制系统是以单片微机技术为载体,全面运用了数据通信、图像显示、计算机技术和过程控制等高科技技术,主要使用了分布式控制思路,重点解决了信息集中管理和生产过程分散控制的有机整合问题。在提高产量、保障质量、降低能耗和控制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国外许多大型综合控制系统都用了DCS,比如美国西屋公司生产的WDPFI型系统。集散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参数预估控制、解藕控制、非线性控制、自适应及自学习控制等。另一方面的应用是工厂综合自动化TFA。重点解决办公室自动化的网络构成系统,利用同轴电缆连接,使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的动态和静态指标长期在最佳状态下运行。此外还有一种新的`发展方向是计算机综合生产系统CIM。
2.2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新发展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核心是微处理器,是主要用于过程控制的专用微机系统,同时作为一种自动化装置,也可以用于生产过程控制。可编程序控制器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传统继电器来实现开关量的控制,比如有输入和输出,定时及计数等控制。所使用的控制信号既可以是按钮、无触点开关、行程开关或其它敏感元件等,也可以用于驱动电磁闷、步进电机等各种执行机构。由于CIM、工程自动化、过程控制等大系统和复杂系统的应用要求,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新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大容量、高速度、高功能;二是网络化和具有通信功能;三是编程语言的多样化,也就是在重点发展SFC的基础上,更多地使用C、BASIC等高级语言编程及采用多种语言联合编程。
2.3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新趋势
集散控制系统和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计算机控制技术不断丰富着自己的使用领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相互渗透发展,提高了两者的整合特性。原来一般流程工业的控制多选用集散型控制系统(DCS),离散型制造业的控制多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随着DCS和PLC相互渗透发展继而扩大自己的应用领域,将出现DCS和PLC融合于一体的集成过程控制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我们也在研究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用软件,建立先进的监控软件平台,优化现有的控制软件等。按照计算机技术在控制系统中的功能和目的分析,未来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重点方向就包括操作指导控制系统、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分级计算机控制系统等。
1课程简介及现状
本文重点解决较短课时支持下的较复杂学习需求的问题。主要解决方案是通过将计算机基础教学以选修课的方式延伸到3年的在校学习全时段中去。
2教改方向
(1)保持原有的课程体系不变,保持原有的考试评价机制不变。
(2)以选修课的形式设置额外学分,设计新课程供学生选修,以补充必修课课程的不足。
(3)约束学生选修计算机类选修课的总门数和总学分,使得计算机类学分的含金量得到保障。
3课程设计
3.1计算机网络基础
3.1.1学习目标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名词解释,懂得小型局域网和常见接入环的配置方法,能够处理计算机网络的常见故障。
3.1.2学习方法
通过理论学习与上级实践相结合,使用CISCO虚拟实验环境进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配置上机实习,使用TPLINK地面实验环境进行实操训练。
3.1.3课时安排
40学时,含20学时上机实操。
3.1.4考试及评价方法
考试通过笔试与实操两部分独立进行,笔试主要考察名词解释与常见方案的记忆及理解情况,实操要求学生在CISCO虚拟实验环境中构建企业内部网络并实现网络中任意计算机之间的`PING通。
3.2计算机软件基础
3.2.1学习目标
了解C#.net的基本结构,懂得常见软件的编写方法和实现方式,可以编写简单的软件。同时要求学生对软件的基本架构和设计方法做到初步了解,可以对3万行以内的软件进行初步的功能设计。
3.2.2学习方法
课堂教学给学生讲解基本算法的处理方式,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为主的教育。老师带领学生在实操课程中完成小型C#.net软件。
3.2.3课时安排
40学时,含30学时上机实操。课程设计由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另选约20学时。3.2.4考试及评价方法要求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并通过课程设计答辩。主要考察学生在软件工程中的清晰思维。3.3计算机平面美术基础3.3.1学习目标学生可以使用COREDRAW、PHOTOSHOP等常见平面设计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平面设计,同时要求懂得基本的配色及构图原理。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独立完成VI系统的设计与升级。3.3.2学习方法课堂教学中学生对平面相关的配色及构图原理进行融会贯通的学习,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演示不同软件的实际操作方法和操作效果。学生在上机实操中编写VI说明书并绘制整套VI。
3.3.3课时安排
40学时,含30学时上机实操。课程设计由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另选约20学时。3.3.4考试及评价方法要求学生通过课程设计作业的答辩完成本课程的学习。
3.4数据库技术基础
3.4.1学习目标
学生以SQLSERVER20xx为平台学习数据库的搭建,记忆并掌握与常见数据库平台相关的名词解释及实现方法,了解不同数据库平台的外部程序接口及编程方法。学生应该充分掌握ER图及其他数据库常用关系图的绘制和优化。学生最终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完成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增删改二次开发。
3.4.2学习方法
计算机毕业论文优秀28篇
3.4.3课时安排
40学时,含30学时上机实操。课程设计由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另选约20学时。
3.4.4考试及评价方法
要求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并通过课程设计答辩。主要考察学生在数据库工程中的清晰思维。
4课程改革要点
本次改革中,学校在必修课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成果基础上,新设置了4门选修课。该4门选修课的总学分是计算机文化基础学分的2倍。首先,在学分布置的角度给学生充分的激励,让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兴趣得到充分的开发。学生通过对此四门选修课的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的课程成果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其次,学生通过本文设置选修课的学习,可以充分激发其对计算机技术更加深入的研究。最后,本文研究发现,通过本文的选修课程增补,部分个别学生对计算机技术学习的需求仍然不能满足。所以,本文研究在选修课的过程中,理性选择在计算机技术领域可以深入学习发展的学生,使其进入到学校的医疗计算实验室进行深入学习。
5结束语
通过本次改革,有效减少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中的课时短,上机难的问题。让学生可以在3年学习时间内,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之外选择另外两门选修课作为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有效补充。通过本次教改,我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实现了系统化和纵深化。
[1] 朱熊兆。健康心理学[M].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20xx.
[2] 孙永清。网� 浅析信息时代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D].思想者园地,20xx-7-7
20xx计算机专业论文参考文献精选2篇
[1]孙卫琴,李洪成。《Tomcat 与 JSP Web 开发技术详解》.电子工业出版社,20xx年6月:1-205
[2]BruceEckel.《JSP编程思想》. 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年10月:1-378
[3]FLANAGAN.《JSP技术手册》. 中国电力出版社,20xx年6月:1-465
[4]孙一林,彭波。《JSP数据库编程实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年8月:30-210
[5]LEE ANNE PHILLIPS.《巧学活用HTML4》.电子工业出版社,20xx年8月:1-319
[6]飞思科技产品研发中心。《JSP应用开发详解》.电子工业出版社,20xx年9月:32-300
[7]耿祥义,张跃平。《JSP实用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年5月1日:1-354
[8]孙涌。《现代软件工程》.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xx年8月:1-246
[9]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2月:3-460
[10]Brown等。《JSP编程指南(第二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xx年3月:1-268
1虚拟网络功能的特征和安全保障
虚拟网络的技术简化能力较强,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对于网络设备的要求也较低,这些特点使虚拟网络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在现代社会中,网络安全已成为所有企业和个人需要重视的问题。通过虚拟专用网络的使用,可以全面掌握整个网络的安全,还可以有效的限制和帮助用户使用网络。虚拟网络要提高安全性,还需要运用不同的方式,来防范虚拟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在虚拟网络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虽然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经过不断地创新,虚拟网络必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并为用户带来更多的安全和方便。
2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
2.1非法入侵
在非经许可的条件下,有些人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非法入侵企业、个人网络,获得机密文件,从而导致侵权等问题,甚至构成犯罪,也会影响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2.2自然因素
计算机安全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威胁,包括自然灾害、辐射、计算机网络设备更新滞后等因素,这些因素也可能会影响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2.3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在联网状态时容易受到病毒的威胁。计算机程序如果被病毒感染,可能会破坏计算机内的数据安全或软件使用,甚至会影响到计算机硬件的功能,这都会影响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2.4木马
从计算机诞生和普及开始,就经常受到木马的威胁。
3虚拟网络技术的含义及主要技术
3.1虚拟网络技术的含义
虚拟网络技术是一种专用的网络技术,是在公开数据的环境下可以创建出的数据网络。用户能在计算机网络中找到特定的局域网进行虚拟活动,以便在不同地点也能应用同一个虚拟网络,这样可以保证网络数据的安全传输。
3.2虚拟网络的主要技术
虚拟网络的技术主要有:隧道技术、加解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当中最主要的技术是隧道技术和加解密技术。虚拟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用户的生活和工作更加方便,但安全性随之降低,企业的机密文件被窃取的可能性大增。
4虚拟网络技术的用途
4.1企业间的虚拟网络技术的应用
企业之间有很多数据进行了共享,但还是有些内部文件等机密资料不能共享。要实现这样的目的,企业之间可以将能共享的资料放在一个可以共享的文件夹中,用防火墙来隔绝不能共享的资料。企业之间可以登陆一个虚拟网络的客户端,进行资源共享,但不能对企业的内部资料进行共享。
4.2企业部门间的虚拟网络技术
虚拟网络的技术,能将分布在各地的分支性企业机构在局域网中进行链接,因此,虚拟网络技术在企业之间的运用十分广泛。硬件式的虚拟专用网络可以使网络上的保密性更高,不易被破坏,有更高的加密性。企业在合作的时候,需要有更高的严密性,因此非常适用这种技术。
4.3员工与企业的虚拟网络技术的应用
在员工与企业的虚拟网络技术应用方式上,主要是采购人员和销售人员占的比例比较大,可以使企业之间的员工进行资源共享,信息共享。
4.4其他的网络技术应用
在企业的内部设置一个具有极高严密性的防火墙,可以有效保障企业文件的严密性,保护企业系统安全。
5虚拟网络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
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虚拟网络技术的产生是由企业信息化和宽带技术融合产生的,从而使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得到大力的发展,特别是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随着虚拟网络的不断更新,不断成熟,安全性与隐秘性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就目前为言,虚拟网络技术可能
6结语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很快,得到了很广泛的运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当我们在运用计算机网络的同时,要学会应用最新的技术,要注意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使它为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
计算机研究生开题报告包括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三个方向,不同计算机硕士专业研究主题各有特点,其开题报告形式却大体一致,下文以“PHP技术应用于中小企业网站开发”课题为例,拟定计算机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文。
一、选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随着千千万万的大小企业加入互联网,是否拥有企业自己的网站不知不觉中已� 在此背景下开发一套企业网站系统就十分有必要,而当今,网站开发的形式多种多样,以 ASP+SQL server,JAVA+Oracle,PHP+MySQL,最具代表性,根据网站的类型不同选用适用的技术组合。
PHP 整合了目前流行语言(JAVA/C++/PERL/C)最出色的特性,掌握其中任意一种语言都可以说掌握 PHP 的基础应用,所以 PHP 成为最容易上手的语言。优秀的编译系统也是 PHP 成功重要因素,如 Zend Optimizer、Eclipse PHP 等,完全开源,让世界所有的程序员来完善其功能。PHP 以优异的性能,简单的使用,低廉的价格,成为中小企业的网站开发的首选。
LAMP(LINUX-APACHE-MYSQL-PHP)网站架构师目前国际流行的 WEB 框架,该框架包括:LINUX 操作系统,APACHE 网络服务器,MYSQL 数据库,PERL/PHP 或者PYTHON 编程语言,所有的组成产品均是开源软件,是国际上成熟的架构框架,很多流行的商业应用都是采取这个构架,如 JAVA/J2EE 构架相比,LAMP 具有 WEB资源丰富、轻量、快速开发等特点,微软的。NET 架构相比,LAMP 具有通用、快平台、高性能、低价格的优势,因此 LAMP 无论是性能、质量还是价格都是企业搭建网站的首选平台。
二、中文文献综述
LAMP 系统是(LINUX-APACHE-MYSQL-PHP)使用范围最多的 WEB 框架应用系统:L 所指的'是 LINUX 服务器操作系统,A 所指的是 APACHE 网站服务的服务器应用系统,M 所指的是 MYSQL 轻量级的数据库系统,P 所指的是 PERL 语言、PHP 语言或 PYTHON 语言,这些服务或产品都是免费的开源软件,是国际上得到认可及比较成熟的开发环境,非常多的网站采用这样的应用环境,LAMP 比 JAVA 语言更开发速度更快捷,可以使用的更丰富、代码更简洁等特点,LAMP 比。NET 更 LAMP具有通用性、开发速度更快、执行效率更高、开发成本更低等优势,综上所述,LAMP 具有其他 WEB 开发语言有更大的竞争力1 LINUX 概述。
LINUX 系统源于 UNIX,是 1991 年由 Linus Torvalds 开发的开源产品。问世至今受到世界计算机爱好者的热力追捧,被大家广泛的修改及完善。LINUX 仿照UNIX 的很多功能,源代码也比较相似,所以 UNIX 的很多应用都可以移植到 LINUX上使用。
目前手机系统使用最为广泛的 Android 系统,也是由 Google 公司基于 LINUX系统编写的。著名电影《阿凡达》的渲染计算机,也是 LINUX 系统的计算完成。
由此可见,在专业领域的中 LINUX 系统可以更高效的、更好的完成工作。
2 Apache 服务器。
Apache 是一种网页服务器软件,同 WINDOWS 自带的 IIS 是同一种类型的软件,所以如果使用 WINDOWS 系统来安装 Apache 就必须关掉 IIS.
Apache 是后目前网络技术市场中,Apache 是唯一一款开源的,全世界的优秀程序员都在对它进行修改。Apache 比较古老的名字特别有意思,是“a patchyserver”的谐音。
这个神奇的软件,是 PHP 网站开发程的首选页面服务器,它执行效率高,于PHP 完美搭配、稳定,但是配置相对复杂很多,一旦配置成功之后,可长时间稳定的运行,所以一般服务器上都安装 LINUX + Apache 以保证长时间的稳定运行,个人计算机在开发调试过程中,可以选择集成开发环境 XAMPP 或 WAMP,这也充分体现了 PHP 的跨平台特性。
3 MYSQL 服务器应用。
MYSQL 同 ORACLE、DB2、SQL SERVER 等软件一样,是一款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软件。比其他关系型数据库管理软件体积更小、效率更高、搜索快速、不需要花费任何费用,对中小企业来说,是一款不可多得的经济实用型数据库软件。
用 MYSQL 数据库管理系统与 PHP 脚本语言向结合的数据库系统解决方案,正被越来越多的网站所使用,其中以 LAMP 模式最为流行。
4 PHP 脚本语言。
PHP 是近些年被广大网页开发人员喜爱的语言。PHP 也是开发动态网站的常用的脚本语言,它是一种嵌入 HTML 中的语言。具有简单易用,语法流畅,网络资源多、跨平台、执行效率高等优点。PHP 成为了 WEB 脚本技术的先驱,融入了C、JAVA、PERL 的一些最佳特性,PHP+APACHE+MYSQL 的组合已�
三、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本篇论文一小型企业网站系统开发为例,使用 PHP+MySQL 技术构架为核心,开发一套企业网站系统。拉近企业与客户的距离,及时展示企业产品信息,发扬企业文化。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本文主要阐述了网站的设计流程与主体设计思想,利用 PHP 丰富的函数功能,MySQL 出色的数据处理能力实现动态更新网站信息,以及在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要点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摘要:铁路运输的安全性也就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性,原有的铁路计算机信号联锁装置已无法适应现在形式的发展,需要对计算机联锁系统进行有效的改造。本文首先分析了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性能要求,其次,介绍了计算机联锁系统设备布置及机房条件。同时,以一工程实例为例,就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改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计算机;联锁系统;改造工程
一、前言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铁路里程已经位居世界之首,与此同时,也正在朝着高速、重载、高密的方向不断地发展,由此,铁路运输的安全性也就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性,原有的铁路计算机信号联锁装置已无法适应现在形式的发展,需要对计算机联锁系统进行有效的改造。
二、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性能要求分析
随着计算机联锁系统的优点越来越显现,过去曾经被广泛应用的继电联锁系统已经远远比不上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综合性能,所以可以毫无疑问地说,铁路信号朝着计算机联锁系统方向发展已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性能要求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包括:高性价比、安全性、可靠性、适时性、可维护性等。
(一)实时性要求
计算机联锁系统必须及时输出关于信号和道岔之类的控制命令,通过对于输入变量的变化情况进行采集,来将车站各类表示信息及时刷新,并且以一种较为安全的形式来输出。
(二)经济性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经济性,这也是其能够将继电联锁系统进行取代的原因。计算机联锁系统在建筑、调试、设计、施工、制作等费用上都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
(三)结构模块化与标准化
由于各个铁路站场有大有小,其各自的作业需求和规模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在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软件和硬件中都必须具有模块化的结构特征,能够实现有效分离数据、真正实现程序化。
(四)功能扩展
在过去所使用的继电联锁系统中,一般来说,都只可以给用户提供基本的操作界面和联锁功能,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的后续功能,而计算机联锁系统则不然,除了具有以上一些特点之外,还具有远程通信、故障分析、故障诊断、故障重演及其他管理功能。
三、计算机联锁系统设备布置及机房条件
本系统微机设备安装在三个19英寸的标准机柜内。三个机柜分别为联锁机柜A、联锁机柜B、监控机柜。
机柜尺寸:长×宽×高=600×750×1800mm。占用机房面积不小于15平米。室内设防静电地板。门窗防尘。设空调,夏季室内温度不超过25℃为宜。运转室内设行车控制台和图形显示器。机械室内安装继电器组合架和电源屏。机械室和运转室的环境条件与继电联锁的机械室和运转室条件相同。
本系统微机设备使用交流220V电源。电压值220V±10%。总容量不超过2KVA。由信号电源屏单独引出一路电源供给。采用两台1.4KVA UPS,大站采用2.0KVA UPS。由一台工作供给全部设备用电,另一台备用。经过电源控制箱的控制,两台UPS可以自动切换或人工切换。也可以不经过UPS直接供电。
输入和输出接口使用直流24V电源。电压范围24V±10%。由信号电源屏输出的直流24V电源供给。采用动态板时需另配一路动态板局部电源,电压为30V。
本系统要求为微机系统单独设置一根地线,接地电阻要求小于4欧姆。埋设地点与其它地线间距不小于20米。此地线上不得搭接其他设备。
四、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改造
(一)工程概况
将20xx年津霸线上的意大利ANsALD0计算机联锁系统更换为北方交通大学的JD-IA型计算机联锁系统。室外设备不动,室内组合架设备利旧改造,计算机及其I/O接口部分由旧设备更换为新设备。
(二)施工调查
在正式进行改造施工之前,务必应该掌握好原有的计算机联锁系统中旧设备的使用状况,掌握好旧设备的工作原理,做到将实物和图纸相互结合、相互对应;对于那些容易引起行车事故、容易出现问题的旧设备在施工工程中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避免出现突发故障。
(三)施工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改造施工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开通当天施工和开通前施工。
(1)不能直接对旧系统计算机设备进行施工,这是因为有多个继电器固定在计算机设备上,在没有将其拆除之前都是在运转使用中的。所以,正是由于考虑到了这一点,在这次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改造工程中特意新加设了一个接口柜。新接口柜上引入空余接点及复示继电器的接点,而继电器正在使用的那些旧接点不要去动它们。
(2)有效地装配继电器线圈的连线,主要是计算机联锁驱动到接口柜的连线。因为在开通前,这些继电器都是处于运行工作状态,为了避免出现混线的问题,所以这部分接线不可以直接与线圈相连,只可以暂时配至到侧面端子。
(3)由于过去所采用的JD-IA型计算机联锁系统中,方向电路与系统结合的电路较为复杂,需要改造的地方也是很多,所以我们在整个的改造过程中,我们暂时不使用,封闭了方向电路与系统结合的电路
(4)对于计算机防雷柜到接口柜之间的所有电缆都进行提前施工,主要包括公共回线电缆、驱动电缆、采集电缆。
(5)需要提前做好与微机监测相关的各种配线,就近增加防护单元和隔离传感器。微机监测所能够涉及到的监测内容包括有:主灯丝断丝报警电路、电码化电流、电缆绝缘、电码化电压、接收电压/区间移频发送、道岔电流、轨道电压、电源屏输出/输入电压等。
(6)做好计算机联锁系统中设备保护地线和防雷地线的整个施工,这是因为计算机通信和采样之类的设备都是属于高频设备,这些高频设备很容易就会产生出较强的感应电压,如果不加以控制,后果不堪设想。人身防护地线必须采用铜板制作,尺寸为1500mm×l000mm×l0mm,引出线的截面不能够与其他设备地线同槽、同沟、面积不能小于40平方厘米,对地电阻不得大于4欧。而防雷地线与人身防护地线相比,危险度相对要小些,所以可以采用普通石墨地线,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开其他设备,可以采用PVC管来防护防雷地线,对地电阻不得大于8Q。
(7)完善新增电源环线的施工。这些新增电源主要是指计算机联锁系统中新增复示继电器柜和接口柜中的KF、KZ电源,需要“点”施工。而对于复示继电器组合柜而言,需要对外部配线进行“点”施工,对于内部配线可以采取提前施工的方法。
(8)在完成好前面的七个施工步骤之后,就可以在开通的过程中,及时地将继电器配线进行更换,注意是计算机驱动中的。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最大程度上有效地减少改造对运用的影响。
(四)改造过程中引入计算机联锁教学培训系统
在实际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在计算机联锁设备开通使用后,电务维护人员对计算机联锁设备不熟悉,造成的。维护不到位,故障后延时时间长,影响行车;车务操作人员由于对计算机联锁设备部熟悉操作不当,发生不应该影响行车的事情而影响行车,给铁路运输带来严重干扰,对铁路运输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了避免再次出现这个问题,在改造过程中我们引入计算机联锁教学培训系统。此教学培训系统能够模拟现场计算机联锁设备,实现了计算机联锁设备操作一致、计算机网络一致、计算机软件一致。通过使用该教学培训系统对电务、车务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能够大大提高现场维护人员和使用人员的技术水平。
计算机联锁教学培训系统的应用对电务、车务人员学习、熟悉计算机联锁设备及操作手续,分析、查找计算机联锁设备故障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有效地防止和减少了因使用人员对设备及操作功能不熟悉,而发生的故障延时。电务部门可以利用该教学培训系统对不明原因的故障进行分析,防止类似信号故障的重复发生,为减少计算机联锁设备故障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从整体上提高了铁路设备的安全运用水平,提高了电务维修人员和车站值班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保证了铁路运输安全,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和推广应用前景。
(五)改造后的使用效果
改造后的计算机联锁系统采用具有高可靠性的工业控制微机,运用网络通信技术构成多机分布式控制系统。联锁子系统采用动态冗余的双机热备结构,具有故障自动切换和人工切换功能,满足系统高可用性要求。联锁软件采用双份编码,模块化和结构化设计。程序设计标准化。安全输出采用动态驱动方式。表示信息输入采用动态编码方式,满足故障导向安全要求。控显子系统采用双机热备结构,采用控显机转换箱进行人工切换,满足系统高可用性要求。人机界面具有多种可选的操作方法和表示方式。操作方法可选按钮盘、数字化仪或鼠标。站场表示设备可选图形显示器(CRT)或光带表示盘。系统具有完善的自检测和故障诊断功能,并可提供远程监视,为设备维护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系统具有与其它信息系统联网交换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永信。车站信号自动控制[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xx
[2]中国铁路通信信号总公司。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手册:信号[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6
[3]孟令韬。计算机联锁信息管理系统[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xx
[4]祝庚。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故障模型建立及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xx
[5]唐田田。计算机联锁系统软件可靠性设计方法的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xx
[6]王峰。铁路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若干技术的探讨[D].南京工业大学,20xx
[7]李谦,魏臻,陆阳。企业铁路调度集中底层通信协议研究[A].20xx全国第十三届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xx
【计算机网络毕业论文——WCDMA无线网络规划的要点探讨】
相对于2G时代,3G时代是一个竞争的时代,众多运营商将参与到3G的竞争,对用户而言运营商提供服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用户的认知度,因此,运营商从一开始就应当准备建设一个高质量、能提供多种类型业务、有竞争力的网络,这是WCDMA无线网络规划的出发点。本文即主要对WCDMA无线网络规划过程的原则及规划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依托于现有2G网络规划做了阐述。
网络规划内容探讨
WCDMA网络规划主要包括覆盖规划、容量规划、业务质量规划以及与之相关的无线网络资源的规划。WCDMA系统覆盖能力与系统容量、负载状况相关。系统负载的增加会导致覆盖范围的缩小,这就是WCDMA的 “软”特性。同时由于WCDMA系统的目标是为用户提供包括话音业务在内的多种不同速率、不同QoS质量要求的业务,因此业务质量要求也与网络的覆盖和容量有密切关系。在同一小区内,不同的覆盖范围可以提供不同质量要求的业务。
WCDMA网络规划的目标是根据规划的无线网络特性以及网络规划的需求,通过对相应的工程参数和无线资源管理参数规划设计,使得在满足一定信号覆盖、系统容量和业务质量要求的前提下,综合建网成本最低,并能保证网络具有良好的可升级能力。因此,WCDMA无线网络规划一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总体规划
WCDMA是一个自干扰系统,WCDMA无线网络规划的核心就是对系统干扰的控制。如果仍采用传统的GSM无线网络规划的分阶段规划和分阶段实施的原则,就会产生新加站对原有系统的强烈干扰,这一点在国内外的CDMA网络建设中已得到了证实。因此WCDMA网络规划一般采用全网总体规划,分阶段实施的原则,也就是通过合理的话务预测来得到未来几年WCDMA网络的用户数量和话务量,并据此对WCDMA无线网络进行规划。在实施过程中,根据预测的用户数量和话务量,在规划的基础上分阶段进行网络建设,这样将大大减少后期维护和优化成本,系统也将具有很好的可升级能力。
基于全网总体规划,分阶段实施的原则,需要对未来一段时间的用户数量和业务发展进行准确的预测,预测过高将会导致建设成本的增加,而预测过低将无法满足实际业务的发展需要。由于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以及新技术的出现都可能对预测的准确性产生较多影响。因此,为了既能保证一定的预测前瞻性,又能适应各方面条件的变化,一般将预测时间设定为3~5年为宜。
(2) 覆盖、容量规划
根据不同的自身发展战略、3G发展定位、可分配资源等情况,对WCDMA覆盖将有不
同的原则。一般包括:“孤岛型”覆盖,先满足热点地区需求,再逐步扩张3G覆盖与容量;“撒网型”覆盖,3G建设采取广覆盖、小容量形式,再逐步进行容量扩充;“全面型”覆盖,广覆盖,大容量,全面铺开,迅速实现3G规模化商用。
根据各种因素的博弈,WCDMA网络覆盖一般应该考虑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等条件,在经济发达、市场需求较高的地区实现连续覆盖,在欠发达地区进行重点城市和区域的覆盖,即采取“撒网型”的覆盖方式。同时,随着WCDMA网络的发展,网络规划应实现在发达省市绝大部分乡镇的覆盖,在中等发达地区大部分乡镇的覆盖,在欠发达地区可实现少部分乡镇的覆盖,并最终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覆盖。
容量规划应该根据覆盖区域的业务流量密度、可以利用的频谱以及对用户增长的预测等因素综合考虑。WCDMA具有“大覆盖,小容量”特点,因此容量规划与覆盖规划是相关联的。 WCDMA无线网络覆盖规划一般是在一定的负载条件下进行规划,对于不同的建网阶段、不同的区域分别按照上行链路35%~75%的负载进行规划。
(3) 室内规划
WCDMA网络由于其工作在2GHz的频段,因此其无线传播特性较之于GSM网络要差,并且由于WCDMA技术的自干扰特性等,传统的依靠室外来对室内进行覆盖的方式不再适用;同时,由于3G业务更多的是支持各种高速数据业务,而数据业务一般发生的区域是在室内,因此,WCDMA网络在规划初期就需要考虑较为完善的室内覆盖。国外3G网络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室内分布系统规划主要考虑室内外频率策略、切换策略、分区策略等方面。
(4) 业务规划
在前面已经提到WCDMA网络的目标是为用户提供包括话音在内的多种不同速率、不同QoS质量要求的业务,因此,无线网络规划阶段须考虑未来WCDMA网络所要提供的业务类型、话务密度等因素。一般认为,WCDMA网络将是一个承载基本话音和多种不同速率业务的混和网络,即除了要提供与2G网络相同的基本话音业务之外,还要提供区别于2G网络的差异化业务,这包括CS64kbps可视电话业务,PS64/128/384kbps数据业务等。
其中,CS64kbps可视电话业务是WCDMA系统区别于2G业务,也是区别于其他3G系统的特色业务,同时一般也被认为是未来3G中的较具有竞争力的业务,因此,WCDMA网络一般是以CS64kbps可视电话业务连续覆盖为原则,同时由于分组域数据业务的上行一般为PS64kbps,在此条件下也能较好的保证各种不同速率分组业务的进行。在数据业务热点地区,规划初期可以考虑PS128kbps或者PS384kbps连续覆盖,这样既能保证WCDMA系统有足够的容量,又能保证为用户提供各种不同QoS的业务。
另一方面,随着WCDMA技术的发展,HSDPA技术也逐渐成熟,各个WCDMA系统设备和终端厂商将能陆续提供商用HSDPA系统和终端设备。因此,在进行业务规划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到可以承载更高数据速率业务的HSDPA规划。
(5) 2G/3G协同规划
2G网络是运营商所具有的宝贵资源,这不仅包括2G系统的基站站址、室内分布系统、机房、天馈等设施和场所,也包括经由2G网络所获得的关于用户的话务密度、用户分布等重要数据。因此在进行WCDMA无线网络规划时,应该充分、合理利用2G网络的`各种资源。
WCDMA无线网络规划流程介绍
WCDMA无线网络规划一般包括无线网络设计需求的确定、传播模型校正、初始无线网络设计、详细无线网络设计以及初始网络调整等几个阶段,其中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工作重点。下面分别予以介绍与分析。
(1) 无线网络设计需求的确定
无线网络设计的初期,需要根据具体服务区对覆盖的要求、容量的要求以及服务的种类及质量要求并参考服务区的话务密度等情况来确定网络设计的需求。
这一阶段需要考虑进行规划区域的类型,如密集城区、普通城区、郊区、室内、公路/干道等以及各种区域所占的比例情况。覆盖要求一般是以服务区域覆盖率为指标。WCDMA网络中网络负荷与规划的容量有很大关系,一般根据覆盖区域的不同和对容量的不同要求设定不同的网络负荷。同时,业务模型与用户使用无线网络中不同业务的行为有密切关系,并且不同区域用户的业务模型一般是不同的。业务模型与网络提供的业务、不同业务的业务强度、不同服务区域类型以及用户高中低端的分布等密切相关。
(2) 传播模型校正
在WCDMA网络规划中,传播模型是进行网络规划的重要工具,传播预测的准确性将大大影响规划的准确性。众所周知,无线信道的电波传播特性与电波传播环境密切相关,不同频段下的电波传播受到传播环境的影响,包括地貌、人工建筑、收发天线间的距离、天线高度等。
根据不同的无线传播特性和点播传播方式人们已经提出了各种典型的传播模型,如Okumura-Hata模型、COST231 Hata模型,在这些模型中前面所提到的各种因素一般都以变量函数的形式在路径损耗公式中体现。这些传播模型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但由于地形、建筑物密集程度和高度等方面的不同,在具体应用时前述的各种对应变量函数应该各不相同,从而导致一般的传播模型对具体的无线环境预测不够准确,而需要在这些典型的传播模型基础上进行传播模型校正。
【计算机网络毕业论文——智能光网络在城域网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lP业务持续的指数增长对光通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骨干网上,一方面巨大的IP业务量刺激了WDM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IP数据业务量具有突发性和自相似性,对光网络带宽实行动态分配和调度以实现有效的网络优化提供了契机,面对现有网络人工操作的复杂和低效率,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应运而生。
目前虽然已有国外运营商在自己的长途网上部署ASON网络,国内还处在论证和实验阶段,但它一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相对于骨干网,目前城域传送网成为发展的一个热点。随着北京、上海这两个超大城市和一些省会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域传送网所承载的业务量在迅速增加。从下面对城域传送网现状和需求分析可以看出,在大的城域网中更加迫切的需要增加ASON网络中提供的功能。
城域传送网现状和特点
目前,城域传送网已建和在建的网络在电路层基本上还是以SDH环网为主,多环层叠嵌套,网络生存性主要依赖SDH的自愈机制,大量的业务转接由多套ADM设备之间通过ODF/DDF互连来实现,电路调配由人工完成,部分地区引入DXO用于通道调度与保护,但利用率不高。另一方面,随着网络和业务的不断发展,城域传送网相对与骨于传送网又有着自己的特点和需求:
业务种类繁多,交叉粒度从64K到2.5G,对保护需求多样,不同业务对资费敏感度差异较大。
电路调度频繁,电路层的拓扑频繁更新,电路持续时间按月计算,甚至按天计算,电路建立和拆除操作频繁。
网络资源有限,对成本敏感,光纤扩容比较复网络资源不能随着业务需求的增长而快速增加,城域汇聚和疏导能力有限,造成一定瓶颈。
开通时限紧急,现在很多客户都要求市内业务开通时间在1天以内,随着运营商之间激烈竞争,开通时限会越来越短。
技术多样性,现在发展的主要技术有MsTP、RPR、城域Ethernet、CWDM等,每种技术都有其应用空V、司。
业务竞争激烈,城域范围内各个运营商都在积极的新建或补建自己的传输网络,降来城域大战不可避免。
针对上述情况,现有的网络结构和控制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了,必须考虑新的网络结构和技术。ASON网络灵活智能的特性恰能满足现在城域网发展的需求,所以在大城市、超大城市的城域范围内尤其是核心层部署智能光网络将能更有效的发挥ASON网络的特点,并有可能先于ASON在长途网络中的应用。
智能光网络的特点和优势
智能光网络(ASON)是指在选路和信令控制之下完成自动交换功能的新一代的智能光网络,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具备标准化智能的光传送网。在传统的传送网中引入动态交换的概念不仅是几十年来传送网概念的重大历史性突破,也是传送网技术的一次重要突破。
同传统的传输网络比较,智能光网络的网络结构将由环网为主转变为网状网为主,附以部分环网和链路,同时网络的节点具有智能性。由此,产生了相对于环网的、网状网所特有的许多优势。
1) 网状网结构
现在大城市、超大城市等地域跨度很大,各个区都有网络互联的要求,城域传送网节点众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网络带宽的需求也将迅速增加,现在的多环嵌套、多环重叠的网络不能适应未来的需要,网状网结构是城域核心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对于环网来说,网状网结构可为业务提供多种保护和恢复方式(如1+1、1:1保护、动态恢复、无保护等),网络生存性高,所需的备用容量较低,网络资源利用率较高;网状网的扩展性较强,仅需增加新的节点和链路即可,不需要全网配合,便于升级和维护;易于实现端到端的电路调度和保护,可快速提供各种业务,适合于业务量较大且分布又比较均匀的地区;可以分区域、分步骤的向智能光网络演进,充分发挥智能光网络的优势。
2) 智能化节点
智能光网络的重要标志是实现了网络的分布智能,即网元的智能化,具体体现为通过网元实现网络拓扑的自动发现、路由计算、链路自动配置、路径的管理和控制、业务的保护和恢复等,许多原来需要人工参与的工作由网络本身即可自动完成。
智能光网络结构将使网络出现三个平面:数据传送面、管理面和控制面,最终实现由业务层提出带宽需求,通过标准的控制面来使传送层提供动态自动的路由,控制面可以通过信令UNI/NNI接口的方式或通过管理系统接口的方式来实现,而网络管理平面将仍然对全网进行管理。智能光网络的标准控制面协议可以实现在多厂商环境下业务的连接、呼叫控制甚至快速恢复,为解决多厂商互联问题和实现快速提供业务铺平道路。
城域网中引入ASON的解决方案
目前ASON体系结构中物理层网络是考虑了SDH和OTN两种情况,城域网的主要传输网络还是SDH网络,WDM只作为点到点的传输链路,所以城域网引入ASON主要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SDH的网络上增加控制平面,将,AgON的功能和现在城域网中流行的几种技术相结合。
大的城域传送网一般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三层结构,核心层提供城域骨干节点之间的连接,其业务具有网状均匀分布、业务颗粒大的特点,最适合ASON技术的应用。例如超大城市核心层面某些节点的需求高达数十个100b/s,利用具有ASON控制平面的DXO或O-E-O方式的光交叉机可以在骨干传输节点建立全网状光纤连接或虚拟波长连接,解决核心网络的快速通道配置和网络生存性。为支持数据业务,核心层的ASON设备要求提供数据透传功能,提供多业务的承载。
汇聚层负责将本地交换局连接到骨干节点,以多业务颗粒汇聚、传送、调度和处理为核心。由于电路调度频繁,资源需求变化大,采用ASON技术也是非常适合。目前汇聚层多采用MSTP设备,具有以太网L2交换和汇聚功能,所以增加ASON控制平面需要考虑和M8TP技术的结合,作为过渡方案也可以采用智能代理的模式,将汇聚层和核心层统一管理,实现端到端的快速配置和网络生存性。
接入层主要负责端局业务的接入,以细颗粒传送、调度和多业务处理为核心、对智能控制功能的要求可以视需求和成本而定。
另外,如果城域采用WDM技术,并且在汇聚层组成OADM环网,对ASON的应用将更加有利。
ASON和MSTP的结合
AS0N和MSTP都是近几年新发展的技术,在城域网中应用ASON技术也是一个较新的话题,将两者的结合更是一种创新,所以目前此类设备还不太成熟。目前,虽然已有厂家提出其MSTP设备是具有ASON功能,但基本上对于数据业务的处理还是放在业务板卡上,AS0N的功能体现在网络侧节点之间。但从ASON技术应用在城域网的目标来看,是要解决业务的快速配置和带宽的有效利用,如果将MSTP的多业务功能和ASON的节点智能性结合在一起,是一种最佳的选择。
AS0N和MSTP的结合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两者在连接建立、业务颗粒、保护恢复、电路等级等方面的关联:
一连接关联:ASON的连接管理和MSTP虚级联、LCAS等技术的配合等;
一业务颗粒:业务请求除在UN11.0中考虑的SDHVC-3或更高的连接外,还应考虑VC-12或者更多颗粒度的连接等;
一保护恢复:ASON的保护恢复策略和SDH网络兼容MSTP设备数据层的保护和底层传输电路保护的联合;
一电路等级:城域ASON网络的电路级别和给客户提供的端到端的电路级别的对应关系等。
ASON和MSTP的融合有两种方式:(1)AS0N设备中增加数据处理功能;(2)MSTP设备中增加控制平面。事实上,国外运营商现在已经有了将两者成功运用的案例。OIF在UNl2.0的技术要求中也提出了若干支持以太网业务的要求,并成功的进行了互通测试,例如20xx的OIF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基于6FP/VGAT/LCAS的以太网业务互通测试,和20xx年即将进行的以太网业务测试等。
通过以上方式,AS0N城域网将真正实现数据和传输的融合,最先实现的可能是在MSTP设备内部数据业务和底层传输的接口之间实现ASON技术中UNl部分功能等,即在设备内部实现按照数据带宽需求自动建立交换连接。虽然UNI的最初提出是希望由路由器直接发起建立连接的请求,但从非所问目前来看此种应用还有待时日,但如果能在MSTP设备内部实现该功能,将向该目标前进了重要一步,这也是AS0N和MSTP结合的真正意义所在。
结束语
智能光网络是下一代传送网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ASON技术最早的提出是基于多节点、大容量的长途DWDM网络,但是从目前来看,城域网对智能性的要求更加迫切,基于AS0N技术的城域传送网更能发挥其优势。在应用过程中,必须注意ASON技术和现有城域网技术的结合,尤其和SDH(MSTP)的结合,在SDH(MSTP)网络上增加智能控制平面是AS0N在城域网中的具体体现。ASON网络在城域的应用可能先于在长途网中的应用,并且必将推动整个传送网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毕业论文——局域网的信息安全与病毒防治策略】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扩展, 各类网络版应用软件推广应用, 计算机网络在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实现数据集中、数据共享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已逐� 为了确保各项工作的安全高效运行, 保证网络信息安全以及网络硬件及软件系统的正常顺利运转是基本前提, 因此计算机网络和系统安全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1、局域网安全现状
广域网络已有了相对完善的安全防御体系, 防火墙、漏洞扫描、防病毒、IDS 等网关级别、网络边界方面的防御, 重要的安全设施大致集中于机房或网络入口处, 在这些设备的严密监控下, 来自网络外部的安全威胁大大减小。相反来自网络内部的计算机客户端的安全威胁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威胁较大。未经授权的网络设备或用户就可能通过到局域网的网络设备自动进入网络, 形成极大的安全隐患。目前, 局域网络安全隐患是利用了网络系统本身存在的安全弱点, 而系统在使用和管理过程的疏漏增加了安全问题的严重程度。
2、局域网安全威胁分析
局域网(LAN ) 是指在小范围内由服务器和多台电脑组成的工作组互联网络。由于通过交换机和服务器连接网内每一台电脑, 因此局域网内信息的传输速率比较高, 同时局域网采用的技术比较简单,安全措施较少, 同样也给病毒传播提供了有效的通道和数据信息的安全埋下了隐患。局域网的网络安全威胁通常有以下几类:
2.1 欺骗性的软件使数据安全性降低
由于局域网很大的一部分用处是资源共享, 而正是由于共享资源的“数据开放性”, 导致数据信息容易被篡改和删除, 数据安全性较低。例如“网络钓鱼攻击”, 钓鱼工具是通过大量发送声称来自于一些知名机构的欺骗性垃圾邮件, 意图引诱收信人给出敏感信息: 如用户名、口令、账号ID、ATM PIN 码或信用卡详细信息等的一种攻击方式。最常用的手法是冒充一些真正的网站来骗取用户的敏感的数据,以往此类攻击的冒名的多是大型或著名的网站, 但由于大型网站反应比较迅速, 而且所提供的安全功能不断增强, 网络钓鱼已越来越多地把目光对准了较小的网站。同时由于用户缺乏数据备份等数据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手段, 因此会造成经常性的信息丢失等现象发生。
2.2 服务器区域没有进行独立防护
局域网内计算机的数据快速、便捷的传递, 造就了病毒感染的直接性和快速性, 如果局域网中服务器区域不进行独立保护, 其中一台电脑感染病毒, 并且通过服务器进行信息传递, 就会感染服务器, 这样局域网中任何一台通过服务器信息传递的电脑, 就有可能会感染病毒。虽然在网络出口有防火墙阻断对外来攻击, 但无法抵挡来自局域网内部的攻击。
2.3 计算机病毒及恶意代码的威胁
由于网络用户不及时安装防病毒软件和操作系统补丁, 或未及时更新防病毒软件的病毒库而造成计算机病毒的入侵。许多网络寄生犯罪软件的攻击,正是利用了用户的这个弱点。寄生软件可以修改磁盘上现有的软件, 在自己寄生的文件中注入新的代码。最近几年, 随着犯罪软件(crimeware) 汹涌而至, 寄生软件已退居幕后, 成为犯罪软件的助手。20xx 年, 两种软件的结合推动旧有寄生软件变种增长3 倍之多。20xx 年, 预计犯罪软件社区对寄生软件的兴趣将继续增长, 寄生软件的总量预计将增长20%。
2.4 局域网用户安全意识不强
许多用户使用移动存储设备来进行数据的传递, 经常将外部数据不经过必要的安全检查通过移动存储设备带入内部局域网, 同时将内部数据带出局域网, 这给木马、蠕虫等病毒的进入提供了方便同时增加了数据泄密的可能性。另外一机两用甚至多用情况普遍, 笔记本电脑在内外网之间平凡切换使用, 许多用户将在In ternet 网上使用过的笔记本电脑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擅自接入内部局域网络使用, 造成病毒的传入和信息的泄密。
2.5 IP 地址冲突
局域网用户在同一个网段内, 经常造成IP 地址冲突, 造成部分计算机无法上网。对于局域网来讲,此类IP 地址冲突的问题会经常出现, 用户规模越大, 查找工作就越困难, 所以网络管理员必须加以解决。
正是由于局域网内应用上这些独特的特点, 造成局域网内的病毒快速传递, 数据安全性低, 网内电脑相互感染, 病毒屡杀不尽, 数据经常丢失。
3 局域网安全控制与病毒防治策略
3.1 加强人员的网络安全培训
安全是个过程, 它是一个汇集了硬件、软件、网络、人员以及他们之间互相关系和接口的系统。从行业和组织的业务角度看, 主要涉及管理、技术和应用三个层面。要确保信息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必须注重把每个环节落实到每个层次上, 而进行这种具体操作的是人, 人正是网络安全中最薄弱的环节, 然而这个环节的加固又是见效最快的。所以必须加强对使用网络的人员的管理, 注意管理方式和实现方法。从而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增强内部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提高内部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同时要加强法制建设, 进一步完善关于网络安全的法律, 以便更有利地打击不法分子。对局域网内部人员, 从下面几方面进行培训:
3.1.1 加强安全意识培训, 让每个工作人员明白数据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理解保证数据信息安全是所有计算机使用者共同的责任。
3.1.2 加强安全知识培训, 使每个计算机使用者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 至少能够掌握如何备份本地的数据, 保证本地数据信息的安全可靠。
3.1.3 加强网络知识培训, 通过培训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 能够掌握IP 地址的配置、数据的共享等网络基本知识, 树立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3.2 局域网安全控制策略
安全管理保护网络用户资源与设备以及网络管理系统本身不被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目前网络管理工作量最大的部分是客户端安全部分, 对网络的安全运行威胁最大的也同样是客户端安全管理。只有解决网络内部的安全问题, 才可以排除网络中最大的安全隐患, 对于内部网络终端安全管理主要从终端状态、行为、事件三个方面进行防御。利用现有的安全管理软件加强对以上三个方面的管理是当前解决局域网安全的关键所在。[论文网 LunWenDataCom]
3.2.1 利用桌面管理系统控制用户入网。入网访问控制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 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它为网络访问提供了第一层访问控制。它控制哪些用户能够登录到服务器并获取网络资源, 控制用户入网的时间和在哪台工作站入网。用户和用户组被赋予一定的权限, 网络控制用户和用户组可以访问的目录、文件和其他资源, 可以指定用户对这些文件、目录、设备能够执行的操作。启用密码策略, 强制计算机用户设置符合安全要求的密码, 包括设置口令锁定服务器控制台, 以防止非法用户修改。设定服务器登录时间限制、检测非法访问。删除重要信息或破坏数据, 提高系统安全行, 对密码不符合要求的计算机在多次警告后阻断其连网。
3.2.2 采用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是通常安装在单独的计算机上, 与网络的其余部分隔开, 它使内部网络与In ternet 之间或与其他外部网络互相隔离,限制网络互访, 用来保护内部网络资源免遭非法使用者的侵入, 执行安全管制措施, 记录所有可疑事件。它是在两个网络之间实行控制策略的系统, 是建立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基础上的应用性安全技术。采用防火墙技术发现及封阻应用攻击所采用的技术有:
①深度数据包处理。深度数据包处理在一个数据流当中有多个数据包, 在寻找攻击异常行为的同时, 保持整个数据流的状态。深度数据包处理要求以极高的速度分析、检测及重新组装应用流量, 以避免应用时带来时延。
②IP?U RL 过滤。一旦应用流量是明文格式, 就必须检测HTTP 请求的U RL 部分, 寻找恶意攻击的迹象, 这就需要一种方案不仅能检查RUL , 还能检查请求的其余部分。其实, 如果把应用响应考虑进来, 可以大大提高检测攻击的准确性。虽然U RL 过滤是一项重要的操作,可以阻止通常的脚本类型的攻击。
③TCP? IP 终止。应用层攻击涉及多种数据包, 并且常常涉及不同的数据流。流量分析系统要发挥功效, 就必须在用户与应用保持互动的整个会话期间, 能够检测数据包和请求, 以寻找攻击行为。至少, 这需要能够终止传输层协议, 并且在整个数据流而不是仅仅在单个数据包中寻找恶意模式。系统中存着一些访问网络的木马、病毒等IP 地址, 检查访问的IP 地址或者端口是否合法, 有效的TCP? IP 终止, 并有效地扼杀木马。时等。
④访问网络进程跟踪。访问网络进程跟踪。这是防火墙技术的最基本部分, 判断进程访问网络的合法性, 进行有效拦截。这项功能通常借助于TD I层的网络数据拦截, 得到操作网络数据报的进程的详细信息加以实现。[论文网 LunWenDataCom]
3.2.3 封存所有空闲的IP 地址, 启动IP 地址绑定采用上网计算机IP 地址与MCA 地址唯一对应, 网络没有空闲IP 地址的策略。由于采用了无空闲IP 地址策略, 可以有效防止IP 地址引起的网络中断和移动计算机随意上内部局域网络造成病毒传播和数据泄密。
3.2.4 属性安全控制。它能控制以下几个方面的权限: 防止用户对目录和文件的误删除、执行修改、查看目录和文件、显示向某个文件写数据、拷贝、删除目录或文件、执行文件、隐含文件、共享、系统属性等。网络的属性可以保护重要的目录和文件。
3.2.5 启用杀毒软件强制安装策略, 监测所有运行在局域网络上的计算机, 对没有安装杀毒软件的计算机采用警告和阻断的方式强制使用人安装杀毒软件。
3.3 病毒防治
病毒的侵入必将对系统资源构成威胁, 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特别是通过网络传播的计算机病毒,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使整个计算机网络处于瘫痪状态, 从而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 防止病毒的侵入要比发现和消除病毒更重要。防毒的重点是控制病毒的传染。防毒的关键是对病毒行为的判断, 如何有效辨别病毒行为与正常程序行为是防毒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防病毒体系是建立在每个局域网的防病毒系统上的,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有针对性的防病毒策略:
3.3.1 增加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 对工作人员定期培训。首先明确病毒的危害, 文件共享的时候尽量控制权限和增加密码, 对来历不明的文件运行前进行查杀等, 都可以很好地防止病毒在网络中的传播。这些措施对杜绝病毒, 主观能动性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3.3.2 小心使用移动存储设备。在使用移动存储设备之前进行病毒的扫描和查杀, 也可把病毒拒绝在外。
3.3.3 挑选网络版杀毒软件。一般而言, 查杀是否彻底, 界面是否友好、方便, 能否实现远程控制、集中管理是决定一个网络杀毒软件的三大要素。瑞星杀毒软件在这些方面都相当不错, 能够熟练掌握瑞星杀毒软件使用, 及时升级杀毒软件病毒库, 有效使用杀毒软件是防毒杀毒的关键。
通过以上策略的设置, 能够及时发现网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快速有效的定位网络中病毒、蠕虫等网络安全威胁的切入点, 及时、准确的切断安全事件发生点和网络。
局域网安全控制与病毒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不断的探索。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计算机病毒形式及传播途径日趋多样化, 安全问题日益复杂化, 网络安全建设已不再像单台计算安全防护那样简单。计算机网络安全需要建立多层次的、立体的防护体系, 要具备完善的管理系统来设置和维护对安全的防护策略。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社会人才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更加注重人才的实践能力。中职院校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教育过程中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在计算机教育中,教师创新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操机会,进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对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究,以期能推动中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育;学生;实践能力
近年来,我国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我国人才培养提出了较高要求。中职院校作为社会人才输送的主要阵地,必须充分把握时代发展特征,以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为依据,变革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培养的重点。计算机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学科本身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因此中职院校教学改革中必须注重计算机教育的创新性,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关键,中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薄弱,兴趣不浓等特点,进而影响日常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考虑学生自身特点,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情景,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Excel教学中,教师将教室布置为年终总结会议现场,给学生以真实的体验,并且为每个学生匹配具体的工作岗位,针对不同岗位教师提出表格制作要求,比如针对财务部门,教师要求学生制作财务报表,汇总第四季度和全年公司财务收支情况,而对于销售岗位,教师则要求学生汇总销售产品信息,并对销售数量进行分析,并将销售区域绘制成饼状图等。在这样的情境下,避免了单纯传授知识的枯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主动参与到表格制作之中,并有针对性地掌握各类表格的特征,加深印象,在实操过程中增强经验的积累,最终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二、建设校企培训基地,创造更多动手操作机会
现阶段,相关单位在人员招聘中日渐关注应聘者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很多毕业生出现学校理论知识成绩较好,但是上岗工作后力不从心的状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职院校在计算机教育中可与企业联合,搭建培训基地,为在校生提供更多的实操机会。例如在中职计算机教育过程中,学校可与当地广告公司合作,建立“多媒体制作和Flash动画制作”培训基地,并制定具体选拔方案,该培训基地主要面向大二学生,培训基地采取“笔试+面试”的考核形式,成绩合格者可被录用,进入培训基地学习。在培训基地中,企业会委派相关工作人员组建团队,并把公司的业务带到基地中,学生可真正参与到项目的洽谈、创意和制作过程中,并且领队将实习的学生分成小组,并为每个学生分配具体的工作任务,学生根据工作内容制定详细工作计划上报相关负责人,同时每周都会召开部门会议,除总结本周工作部署下周工作外,学生可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问,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转换自己的身份,明确自己身上的责任,在挑战中锻炼自己。
三、传统模式与微课模式相结合,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在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中,传统的授课模式主要以教师讲授和演示为主,注重对系统知识的讲授,能够保证学生科学知识学习的系统性。但对于实操性较强的实践教学,在传统模式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必然会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严重限制了学生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加新的有效内容,以此保证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步提升。例如在《Web编程与设计》教学中,教师可采取传统模式与微课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将课堂内容进行模块式划分,并将每个模块的内容再具体划分为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两部分,理论讲解的部分教师录制成10min的微课视频,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有效预习,针对其中的重点、难点及学生理解有偏差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比如在“Servlet技术模型分析请求”部分教学中,教师可将检索请求参数、检索HTTP请求等内容设置为微课内容,要求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在正式教学开始后,教师首先简要概述微课内容,就某个知识点进行重复讲授,以此加强学生的理解,并且在讲解过程中配合微课视频的播放,以教学方式的转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综上所述,中职计算机教育只有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形势,进而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教学情境并创新教学方式,校方也要致力于实习平台的建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参考文献:
[1]乐慧芳。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现代职业教育,20xx,(17):87-87.
[2]李在昆。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xx,(16):194-195.
[3]江秀珍。如何提高中职计算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J].职业,20xx,(21):173-173.
【摘要】本设计是基于高校毕业论文的系统设计,可以完成论文的申请,上传,查看,评价,统计等一系列管理操作。采用SQLServer20xx+MicrosoftVisualStudio10+ASP+C#做为开发工具,用户可以使用它编写可以运行VBSCRIPT、JAVASCRIPT等脚本语言的以。asp为后缀名的应用程序,再用Internet服务管理器进行网页的浏览。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毕业论文;系统设计;软件
一、背景意义
如今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已近是亘古不变的潮流了,而且全国大学网络的正在以高速的发展节奏和社会潮流接轨,各种计算机网络化已经逐步取代繁琐的传统办公模式。大学毕业设计作为大学生四年学习总结的最重要环节,我们完全有必要实现网路管理化,可以减少指导老师和学生的工作时间和负担,让繁琐的毕业设计过程采用网络化数据库统一管理。通过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大大方便了学生、老师及学校管理员。社会科技在不断的革新,我们的生活、工作和获取知识的方式结构都发生了完全的更新和进步,传统的方式在不断的改变,这是社会发展的毕竟之路,也是走向未来的毕竟过程,所以使得各种传统方式得到不断的简单、方便和先进是十分重要和必须的。然而在许多大学和高校里面并没有在毕业这一环节上实现信息化管理,所以这一部分的工作所有都是由人工来完成,然而人为的物理操作必定存在许多缺陷,比如大量的毕业生信息需要处理,工作量就十分的庞大,到处都是纸质资料,不易整理和保管,还容易丢失,另外最麻烦的是需要更新和修改的资料的情况,其次就是学生和指导老师之间关于论文进行的交流和联系都是线下的,会受到各种不定因数影响,影响这一环节的进度和质量。有着网络的基础,系统可以采用了目前十分流行的B/S结构和Web技术,使得操作交流都变得十分简单和快捷。最重要的是通过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完全避免人为物理操作的不足。
二、初步调研
浏览了各大类型和类似的网站,毕业论文管理管理系统,我同样采用了当前很流行的B/S结构来开发。
通过各个高校去实地考察,很少有大学开始使用此类系统来管理毕业论文。另外,大多数学生和老师都希望高校能完善此块的建设,来减少毕业生和指导老师的工作量和工作效率。并且此系统会有效的减少学校在此类工作的成本。由于只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技术上的。要求和开放难道并不是特别大,做好策划工作就好。所以完全可以由大学生和本校老师来指导完成。
最后我们考虑到费用,因为不是企业级的网站,而是校内开发,功能和维护性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所以费用基本可以忽略不记。综上所述,系统的开发无论从技术上、经济上,可行性都是相当高的。对于各大高校是值得去开放和使用的。
三、开发过程中问题
在开放过程之前,我们需要选择何种编程语言和环境。语言和环境的选取对系统的开发难度和时间长度都是有直接的联系的。为了减少开发周期,减弱开发费用,提高产品的质量,对系统做出需求分析报告是非常必要的。比如本毕业论文的系统,是可以完成论文的申请,上传,查看,评价,统计等一系列功能的。那么采用SQL Server20xx+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xx++C#做为开发工具。在软件系统开发过程中,不提倡无模型的随机开发方式,不可以想到什么功能模型就随手开发什么代码,这样不规范的开发,不仅使得开过过程处于混乱,而且大大地降低了系统开发效率。我们可以适当的利用一些经典的开发模型,典型的开发模型有:1.边做边改模型(Build-and-Fix Model);2.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3.快速原型模型(Rapid Prototype Model);4.增量模型(Incremental Model);5.螺旋模型(Spiral Model);6.演化模型(evolution model);7.喷泉模型(fountainmodel);8.智能模型(四代技术(4GL));9.混合模型(hybrid model);10.RAD模型;我们要尽量避免原始老旧的开放模型,这样可以避免许许多多开发问题。但是要根据系统的大小,和开发的难度来做决定,有句话说的好杀鸡焉用宰牛刀,太多复杂的模型适合庞大的系统开发,然而用的一般的小系统上反而会增加开发难度。
参考文献:
[1]周名浩。科关于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J].才智,20xx(12).
[2]刘志明。基于工作流技术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科技信息,20xx(10).
[3]陈小莉,刘君。基于Web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J].科技信息,20xx(07).
[4]胡声洲,车燕兵。基于ASP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J].福建电脑,20xx(06).
1计算机技术概念及发展方向
计算机技术内容广泛,大致包括系统技术、器件技术、部件技术、组装技术等,其涉及的原理包括运算器设计、中央处理器设计、指令系统等。计算机技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发挥出不同应用价值,同时计算机技术革新速度较快,未来发展趋势主要是微型化、智能化、网络化,目标是使人们的生活及工作更加的便捷。
2电子信息工程概念及发展方向
电子信息学科发展速度较快,是技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信息学科主要是基于电子学及信息技术科学理论基础进行电子及信息产品的设计、制造,包括电子科学和技术、通讯工程、微波工程。其知识体系包括电路与电子知识、电磁学知识、信息处理知识、计算机知识等。电子信息工程是依托计算机等科学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及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目的为了快捷、准确的获得信息以及电子硬件设备的设计、集成及使用。电子信息技术已渗入社会的方方面面,如手机信息的发送及接受、互联网的使用等。总的来说,电子信息工程是信息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的综合体。电子信息工程的数据、文字、图像及声音均是通过计算机将逻辑数字转为可解读的信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电子信息工程中,使电子信息工程具备更广的应用前景,而计算机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的互相结合也将成为电子信息工程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3计算机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
计算机理论及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有较多的应用,电子工程的电子及电磁理论受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影响,电子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互结合,使产品不断的革新,保障电子信息技术的安全,同时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带动作用,已�
3.1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信息传递中的应用
电子信息技术必须通过计算机才可使实现模拟信号及信息的收发,从而使各种电子信息在项目中发挥更好的作用,计算机技术作为电子信息工程电子设备及信号的媒介有重要作用,同时电子设备的互联网连接和数据传输均依靠计算机技术。当前大部分的电子信息工程电子设备之间均是依靠计算机连接,并完成信息的传递、共享,信息传递主要通过TCP/IP实现。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可及时获取其他用户的信息,实现信息的快速发布,从而提高信息使用的最大化,计算机提高了的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处理效率,并优化信息来源渠道。
3.2计算机技术在电子通信工程安全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对电子通信工程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尽管其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及处理,但可能导致信息被泄漏、监听或修改,但安全性未来可不断提高,如不断优化防火墙系统等,除此以外,计算机技术还可使电子信息中的漏洞被及时发现,并及时修复,避免数据损坏或者遗失。对电子通信做好保护措施,提高电子通信技术的。安全性,同时可对电子通信内容进行自主备份,进一步强化电子通信工程的安全性。
3.3计算机技术在电子设备研发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优势体现在电子信息设备设计及设备联网开发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可提高电子信息设备联网功能以及开发效率,因此电子信息工程设备必须依靠计算机技术才可达到预期目标。计算机网络技术目前在电子信息设备中的大量应用使得众多设备都具备联网功能,联网已成为设备所具备的基本功能。电子设备开发中需根据互联网服务协议进行数据传输标准的设定,从而使用户能够快速获得信息,实现电子设备的应用价值。
3.4计算机技术在电子信息控制及处理中的应用
电子信息工程是信息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而计算机技术为其发展核心。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纸质为载体的信息传播方式。电子系统是由基本电路组成的电路整体,包括模拟及数字两种类型,主要用于信息控制及处理,主要包括输入、输出、处理三方面功能,而三项功能控制的就是计算机软件系统,如无计算机后台处理,则现代信息技术则不复存在。除此以外,航天电子技术、电磁场及微波技术等均需要计算机技术实现信息控制与处理。
4结束语
综上,电子信息工程数据处理、信息传输等一系列关键环节均要通过计算机技术执行,并最后对数据进行控制、保存。目前计算机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已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均以计算机应用和发展为基本保障,因此计算机技术既是独立于电子信息工程外的学科,又是电子信息工程的组成部分,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使信息工程得到新的定义。尽管计算机在信息工程中的应用不断成熟,但相比西方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对此仍需加快脚步,使技术不断成熟。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和电子工程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而电子信息工程的产生和发展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因而深受人们的喜欢。就电子信息工程的特征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应用
电子信息工程对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它改变了人们对信息的提取、管理和存储方式,使人们对信息的传递和处理更加方便。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其在信息的传递和处理方面更加具有智能化、自动化和安全等特点[1]。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电子信息工程中能够更好地实现电子信息工程的功能,为人类社会提供更多的便利。
1、电子信息工程概述
电子信息工程指的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对电子信息进行各种处理的技术,其主要的功能在于对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和处理,以及对电子设备信息系统进行重组设计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电子信息工程在人们的生活中的应用更加广泛,也使得我国国民的生活质量、经济发展等更上一层楼。我们常见的人们对于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有智能机的使用等。电子信息工程具有较为独有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便捷性。电子信息工程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依托,人们利用电子信息工程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同时还能随时对信息进行任意的处理,具有较强的便捷性[2];第二,涵盖范围广。电子信息工程的主要功能是对信息进行处理,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功能的适用性较强,因而电子信息工程的涵盖范围较为广泛。电子信息工程不仅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甚至能够改变人们工作的形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第三,经济性。电子信息工程和其他信息技术如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的融合发展还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提高我国企业的工作效率,促进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2、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人们能够感受到的最直观的变化之一即是对信息的获取。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使得人们在信息的收集、存储、传递以及处理等方面更加方便,也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具有安全性。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缩短人们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时间,提高了信息的质量[3]。传统的电子通信工程中,人们获取一条信息需要经过较多的时间,而且该信息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通信工程的应用则能够有效降低人们对信息的获取时间。人们可以花费更少的时间获取更多的信息,更加有利于节省人们的时间,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此外,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通信工程的应用拓宽了信息传递的渠道,使人们获取的信息总量提升,能够较好的提高信息的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4];第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通信工程的应用能够有效加强通信工程的安全性能,促进电子通信工程的更好更快发展。一方面,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通信工程的应用可能会给通信工程带来一定的风险。部分不法分子会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人们的通话、信息内容等进行窃取和修改。但是这些风险问题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予以完善。从另一方面看,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通信工程的应用实质上能够提高电子通信工程的安全性能。互联网具有开放性等特征,电子通信工程本身具有较强的风险性,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通信工程的应用可以利用防火墙等技术对电子通信工程进行实时保护,提高电子通信技术的安全性。此外,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备份技术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电子通信工程的安全。
3、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开发电子信息设备,互联网技术还能够加强电子信息设备的联网功能,对于促进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当然,无论是电子设备的开发,还是电子设备的联网功能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十分必要,失去联网功能的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必然要落后于现在。目前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十分普遍,因此我国大部分的电子信息设备和产品都具备联网功能,而企业在开发新的电子设备的过程中也非常强调对该设备联网功能的开发。一般来说,为了使设备具有联网功能,企业在开发新的电子信息设备的过程中均需要根据互联网的服务协议对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5]。设计成功后用户即可使用电子信息设备进入互联网,并且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就是互联网技术对信息进行随时、随地获取、传递以及其他各种处理等。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能够使用户更加便捷的、有效、准确的信息处理。
4、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信息工程能够为人们提供丰富的信息内容,还能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更好的收集、传递和处理信息,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本文就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分别进行了分析。从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能够更加推动电信信息工程的发展,提高电子通信工程的安全性和电子信息工程的广泛应用性。
参考文献
[1]孙迎春,徐建东,蒋野。计算机辅助软件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03—106。
[2]赵明富,罗彬彬,胡新宇,等。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S2):25—31。
[3]史媛芳,张心全。浅析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4):239。
[4]张泰杰。我国计算机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5):180。
[5]姜俊勇,万仁保。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4(11):140。
【摘要】高职计算机专业的网络课程,由于学生根底的差异、校园硬件和软件条件的不一样、教师教育办法等要素,使该专业的大多数学生感受学习起来很费劲,而且结业后着手才干和实习才干较差。这篇文章是笔者依据多年从事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育,从教育方针、教育内容、教育办法待方面讨论了该专业教育的一些经历,期望能使学生学了该专业后,能够学有所成,也能够真实感受到这个专业的价值。
【要害字】今世现状;计算机网络;教育经历
Abstract:the network curriculu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professional,because of differences of students,the school basedhardware and software conditions,teachers'teaching method,make the most of the professional students feel that learning is very difficult,and after graduating,practical ability and practical ability is poor.This paper isbased on many years engaged in computer network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ing,discusses some experience in the teachingfrom the teaching objectives,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the hope can make the students to learn the professional,can succeed,can trulyfeel the professional value.
keyword:situation of modern;computer network;teaching experience
今世社会,现已进入到信息时代的社会,跟着计算机技能的遍及和迅速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不断添加,所以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添加。
自个长时间担任高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育,现将多年的一点计算机网络教育实习和经历总结如下,对于现代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不光要有自个担任所以计算机网络专业。
一、高职学生状况剖析
自个在教育中发现,大多数学生计算机根底对比差,挑选学习计算机网络专业很大原因是出于对游戏的酷爱,所以当学生进入这个专业中心课程的学习时,如《Linux服务器办理与装备》、《网络设备》、《网络安全》等中心课程时,通常感到无能为力;第二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够,有些学生只知道学习理论常识,不会应用到实习中去;第三个疑问是学生感受学习这些指令对比单调,对这些指令学习起来爱好不浓厚,第四是有些校园的硬件和软件条件还没有合格,教育进程中选用单一的教育办法,无法提供给学生操作、实习的时机,许多学生结业后,缺少对组网、办理网络系统等实际操作的技能,对各种网络设备的参数和接入办法不熟悉,学生结业后,水平还是停留在只会运用浏览器“上网”,玩游戏等初级阶段。而现在社会和公司需求的人才大多是操作型人才。
二、计算机网络教育办法经历
1.准确的教育方针
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总体的教育方针,是培育学生具有组成网络和办理网络的基本才干,当然,在学习进程中学生要撑握必定的计算机网络原理的理论常识,以利于他们以后的常识更新。所以在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服务器的办理与装备、网络设备的装备与办理、网络安全等课程是他们的中心专业课程。只要清晰了教育方针,教师在教育进程中才会找到最佳的教育办法,学生才干学懂,学好。
2.创设教育情境,培育学生的学习爱好
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有些对比笼统,学生一触摸也许就会发生畏难心思,所以教师在教育进程中,要善于激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只要这么,教育才会取得成功,学生才会将学习从被迫承受常识变为自动根究常识。例如在教育ISO/OSI网络参阅模型时,咱们能够用它来与信的传递进程来做类推,并让学生别离扮演信、发信方邮箱、接信方邮箱、邮递员等各种人物,完成一封电子邮件的游园进程,从中引出参阅模型中不一样的'层次,加深学生对这个常识点的了解。
3.制造形象生动的PPT教育课件,充分运用图画、动画解说计算机网络理论常识
例如在解说数据通信沟通技能的时分,学生对电路沟通、报文沟通和分组沟通不太简单了解,我就把这三种沟通技能制造成Flash动画方式,感受效果十分不错。
4.运用Internet环境和实例来教育
络首要的意图是用来服务于网络,自个平常在教育中首要运用了几种网络环境:榜首,树立QQ群,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在群里评论,沟通,一同教师能够随时在线回答学生的发问。第二,教师和学生能够将自个发现的对比好的学习资源网站同享出来,让大学一同在线学习。第三,实例教育,例如咱们能够翻开一个学生感爱好的网站来解说http协议,运用QQ谈天功能来解说网络上的数据传输。
5.改善实训条件,进步学生着手才干
正所谓游刃有余,计算机网络常识的学习更是如何,当教师完成了常识的解说、演示后。学生对这些内容还只会有个含糊的认识,要使学生对这一常识点熟悉起来,要害的一步即是要用学生自个去着手,去实习,从实习到熟练,从实习去发明效果。特别是对于网络设备等方面的课程,多上机,多实习是最佳的,也是最主要的学习办法。
6.教育课程课时组织
依据讲堂教育内容的组织,能够将讲堂分为理论课和实训课,而且最佳是两者要彼此穿插,做到理论完后有实习操作,操作完后能总结。例如解说水晶头的制造办法,假如教师讲完了制造进程,然后自个演示了制造进程,再让学生自个亲手做一根双绞线,这么就做到了理论与实习相结合,不光进步了学生的爱好,带动了讲堂教育氛围,学生的回忆也会更加深入。
7.教育查核
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与其它专业的课程有必定的差异,由于计算机网络专业注重实际操作,所以咱们在进行期末查核的时分要运用理论与实习操作相结合的查核办法,只要这么,学生在实习操作进程中才会有更多的动力,别的,实习操作也会使学生更有成就感。
参阅文献
[1]周山雪。对于工作技能教育的本质特征[J].工作技能教育,20xx(21).
[2]卢加元。“计算机网络”课程教育改革与实习[J].华东交通大学报,20xx(S1):92-93.
[3]王璐,肖丽。计算机网络课程教育办法的探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xx,6.
[4]尹少平。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育民族工作者讨论[J].20xx,1.
[5]夏士雄。计算机网络技能课程体系之研讨[J].煤炭高等教育,20xx,05.
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现状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飞快,已经渐渐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快速发展中不免有些隐患,因此谨慎分析现状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对计算机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也有着积极意义。如今,计算机科学技术作为一个生命力强、发展前景良好的科学技术,在个人、家庭、企业乃至国家各个层面区域的应用都很广泛,在开发成本、运行速度以及使用性能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突破。同时,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也带动了集成电路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工程、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相辅相成,共同向前进步发展。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已经融入了千家万户的生活与工作中,在各个行业如工农业、文化教育行业、社会服务业等之中都发挥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对于社会来说已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最重要的则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方面的作用。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生活与工作之中,信息传递是格外重要的。而计算机科学技术则是通过互联网的作用改善信息传递的方式,加快其速度,从而促进了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同时,人们对于信息的认识也与日剧增,从而对信息选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精确性、有效性、及时性都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由于计算机与网络的运行形势,使得人们的劳动方式与工作模式也得到了转变。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得完成工作与学习任务,节省了更多人力物力去完成其他的事情,对行动与思想方面也有一定的解放作用。这正是说明了科技乃人类社会第一生产力。另外,计算机科学技术带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也推动着电子技术、生物技术以及新能源新技术的研发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景
2.1生物计算机
早在1994年3月就有一位美国科学家提出了生物计算机这一设想。将DNA碱基序列当做信息的编码载体,利用当今的分子生物学技术,适当使用控制酶,改变DNA碱基序列并使信息有效反映出来,对数据进行运算。DNA计算机设想的出现有效拓宽了人类对计算机了解的视野,改变了计算机仅仅只是简单是物理性操作的性质,增加了操作方式。如今,英国生物信息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做出的重大突破使得人们对信息储存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转变。科学家们将文学家莎士比亚的154首诗歌的音乐文件(mp3格式)以及相关的照片编制了DNA序列,使得储存密度大大增高,这一消息使得人们对生物计算机的构想进一步贴近现实。
2.2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的原理是即将处于量子状态的原子作为内存与CPU,利用其特性对信息做精确的处理,其特性即原子的同一时间点处于不同位置之间。在数据信息处理,数据储存两方面,量子位的能力较晶体管电子位来说都是存在很大进步的。
2.3光子计算机
光子计算机做出的重大突破即为可以利用光速来完成电子储存以及运算等工作,与传统的芯片计算机相比其运行速度大大增加。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就有科学家提出光子计算机这一设想,同时这一设想也在逐渐向现实发展前进着。1986年,戴维米勒研制出小型的光开关,使得贝尔实验室的艾伦黄研制的光处理器有了一定的基础,在1990年的1月,光计算机的工作正式开启。在元器件方面,光计算机有两种类型,即光电混合型与全光学型。贝尔实验室成功工作的光计算机采用的就是混合型元器件。然而相比全光学光子计算机,其运行速度还是有些逊色的。要想将全光学光子计算机成功的研发并制作出,必需研发出一种特殊的“晶体管”,这种晶体管能够用一条光来控制另一条光。然而现今存在的光学“晶体管”存在很大的问题,笨拙且较大的体积是无法适用在光子计算机里的。因此,对光子计算机的研发工作还需要很大的努力,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三、总结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计算机对人们的影响也越来越深,渐渐融入各个阶层的人们以及各行各业的生产发展之中,促进人类进入信息化经济世界。正是这样,计算机的发展与突破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的影响是巨大的,为社会经济发展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引言
在传统的基于TDM的PSTN网络中,提供给用户的各项功能都直接与交换机有关,业务和控制都是由交换机完成的。交换机的功能与其提供的业务都需要在每个接点完成,并且采用依靠交换机和信令来提供业务,所以必须在交换机的技术标准和信令标准中对开放的每项业务进行详细规范。如要增加新业务,首先需要修订标准,再对交换机进行改造,每提供一项新业务都需要较长的时期。
为满足用户对新业务的需求,网络中出现了公共的业务平台--智能网(IN)。智能网的设计思想就是把呼叫连接和业务提供分开。交换机完成呼叫连接,而智能网完成业务提供,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增强业务的能力,缩短了新业务提供的时间。而这种分离仅仅是第一步,随着承载的多样化,必须将呼叫控制和承载连接进一步分离,这正是软交换引入的目的。软交换在未来网络中的位置将被分成接入传送层、媒体层、控制层和业务层,即把控制和业务的提供从媒体层中分离出来。各层的功能如下:
(1)接入和传送层。将用户连接到网络,并将业务量集中后传送到目的地址。
(2)媒体层。将要通过网络传送的业务转换成正确的格式,例如将话音业务打包成ATM信元或IP包。此外,媒体层还可将业务选路到目的地址。
(3)控制层。包含呼叫智能。该层决定用户应该接收那些业务,还控制其他的在较低层的网络单元进行业务流的处理。
(4)业务应用层。在纯呼叫建立之上提供附加的业务。
这种网络拓扑结构与现有网络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可以使用基于包的承载传送,例如IP、ATM,克服了TDM网络中容量不足的缺点;
(2)具有开放式端点的拓扑结构,既能良好的传送话音,也能支持数据业务。
(3)将网络的承载部分与控制部分相分离,允许二者分别演进,有效地打破了单块集成交换的结构;
(4)在各单元之间使用开放的接口,允许运营者为其网络的每一部分购买最理想的产品。
新的网络结构固然有其优势所在,但原有网络近期不会消失,这就产生了新、旧网络融合、互通的问题。如何灵活、有效地使现有的PSTN网络与分组网络实现互通,将PSTN逐步地向IP网络演进,其关键的网络产品就是软交换设备(Soft Switch)。
2软交换技术
(1)软交换的概念
软交换又称为呼叫AGENT、呼叫服务器或媒体网关控制。其最基本的特点和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把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中分离出来,通过服务器或网元上的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包括呼叫选路、管理控制、连接控制(建立会话、拆除会话)、信令互通(如从7号信令到IP信令)等。这种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使业务提供者可以自由地将传输业务与控制协议结合起来,实现业务转移。这一分离同时意味着呼叫控制和媒体网关之间的开放和标准化,为网络走向开放和可编程创造了条件和基础。
(2)软交换的主要功能
软交换作为新、旧网络融合和关键设备,必须具有以下功能:
1)媒体网关接入功能
该功能可 它可以连接各种媒体网关,如PSTN/ISDN的IP中继媒体网关、ATM媒体网关、用户媒体网关、无线媒体网关、数据媒体网关等,完成H.248协议功能。同时还可以直接与H.323终端和SIP客户端终端进行连接,提供相应业务。
2)呼叫控制功能
呼叫控制功能是软交换的重要功能之一。它完成基本呼叫的建立、维持和释放,所提供的控制功能包括呼叫处理、连接控制、智能呼叫触发检出和资源控制等。
3)业务提供功能
由于软交换在网络从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演进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软交换应能够支持PSTN/ISDN交换机提供的全部业务,包括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同时还应该可以与现有智能网配合,提供现有智能网提供的业务。
4)互联互通功能
目前,存在两种比较流行的IP电话体系结构,一种是ITU-T制定的H.323协议,另一种是IETF制定的SIP协议标准,两者是并列的、不可兼容的体系结构,均可以完成呼叫建立、释放、补充业务、能力交换等功能。软交换可以支持多种协议,当然也可以同时支持这两种协议。
(3)引入软交换的意义
软交换将是下一代话音网络交换的核心。如果说传统的电信网是基于程控交换机的网络,那么下一代分组话音网则是基于软交换的网络。软交换是新、旧网络融合的枢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经济角度考虑,与电路交换机相比,软交换成本低。软交换由于采用了开放式平台,易于接收革新应用,且软交换利用的是普遍计算机器件,其性价比每年提高80%,远高于电路交换(每年提高20%),可见软交换在经济方面有很大优势。
2)从用户角度考虑,在传统的交换网络中,一个设备厂商往往供应软件、硬件和应用等所有的东西,用户被锁定在供应商那里,没有选择的空间,实现和维护的费用也很高。基于软交换的新型网络彻底打破了这种局面,因为厂商的产品都是基于开放标准的,所以用户可以向多个厂商购买各种层次的产品,可以在每一类产品中选择性价比最好的来构建自己的网络。
3)软交换可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软交换将以前的电路交换的核心功能进行了分类,将功能以功能软件的形式分配到分组网络的骨干网中。这种分门别类的分布式结构是可编程的,并对服务供应商和第三方特性开发商是开放的。由于所有的功能都以标准的计算机平台为基础,可以很容易地实现网络的可伸缩性和可靠性。
3基于软交换的增强的业务框架及其接口协议
(1)基于软交换的增值业务框架结构
软交换的引入形成了增强的业务框架,其中应用服务器完成增值业务的执行和管理,提供增值业务的开发平台,并处理与软交换间的接口信令;媒体服务器(Media Server)提供特殊业务(如IVR、会议和传真)的资源平台,处理与媒体网关间的承载接口。
(2)软交换体系结构的接口和采用的通信协议
软交换作为一个开放的实体,与外部的接
口必须采用开放的协议。各种接口及其使用的协议如下:
1)媒体网关和软交换间的接口。用于传递软交换和媒体网关间的信令信息。此接口可使用信令控制传输协议(SCTP)或其他类似的协议。
2)软交换间的接口。实现不同软交换间的交互。此接口可以使用会话发起协议SIP-T或BICC(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协议。
3)软交换与应用/业务之间的接口协议。提供访问各种数据库、三方应用平台、各种功能服务器等的接口,实现对增值业务、管理业务和三方应用的支持。
如:1、软交换与应用服务器
间的接口,可以使用SIP协议或API(如Parlay),提供对三方应用和各种增值业务的支持功能;
2、软交换与策略服务器间的接口,可使用COPS协议,实现对网络设备的工作进行动态干预;
3、软交换与网管中心间的接口,可使用SNMP协议,实现网络管理;
4、软交换与智能网SCP间的接口,可使用INAP协议,实现对现有智能网业务的支持。
4软交换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力通信网是世界上目前分布最广的网络之一,有光纤、微波、载波等多种传输介质。这就形成了光纤网、微波网等多种网络形式,各种网络都有自己的交换设备、复接设备等,这些网络间的互联互通存在较大的困难。如果信息需要在不同介质的网络间传输,将需要更多的转换环节。这不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对整个电力通信网的管理也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软交换技术的引入,将可以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电力通信网中网络互通
电力通信网中的电话网是一种交换网络,而且拥有电力系统独有的载波电话网络;同时电力通信网中也存在计算机网络,它们是以IP协议为基础的分组网络。软交换可以提供支持多种信令协议的接口,可以很好的实现电话网和计算机网之间的信令互通及不同网关的互操作问题。这就是使得计算机网可以更方便地对电话网进行管理和支持,电话网也可以和计算机网络配合,更好地提供服务。
(2)目前,电力通信网中传输的信息主要是语音和数据,但随着网络的演进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视频业务和多媒体业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软交换技术不但能很好地支持语音业务,利用新的网络设施可以提供各种增值业务和补充业务,而且软交换提供了开放式的应用程序接口(API),非常便于提供新业务。这对目前比较流行的电力系统呼叫中心(也称客户服务中心)来说,引入软交换技术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基于软交换的呼叫中心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更短的周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好地树立电力系统的形象。
(3)统一不同介质的网络
电力通信网中存在多种传输介质,且各自较独立,都各有自己的一套设备,若引进了软交换技术,在一台交换服务器上可对多种介质的信息进行交换。这不但在经济方面避免了设备的浪费,而且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各种介质的网络达到了一定的融合互通,在不同介质的网络中传递信息时也省掉了复杂的转换环节。在管理上也更方便,只需对一个设备进行维护就可实现整个网络的信息交换。
(4)其他方面的功能
软交换具有操作维护功能(主要包括业务统计和告警等)。对业务繁杂的电力系统来说,引入软交换可以对各种业务进行统一的统计。若出现故障还可以及时地发出告警信号。另外,软交换还可以采集详细的清单,实现对用电量和电话费等的计费。
软交换技术是一种新的技术,其应用将不仅限于以上几个方面。在电力通信网中引入软交换将会产生很多方面的效果。
5结束语
目前,软交换的研究是通信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国内、外很多的科研、生产机构都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国际上著名的设备商都提供了各自的解决方案。从事软交换的国际组织ISC(软交换国际论坛)正在加紧对软交换的系统结构、主要功能、通信接口协议及其性能要求等作出具体的规范。软交换技术已被列为国家863的重点研究项目之一,2000年11月底以前完成能够提供多媒体业务和应用于无线系统的软交换体系的总体技术和技术方案的研究,也包括配套网关和业务的支撑环境。
软交换将是下一代网络的关键性技术,可以对PSTN向分组网络的过渡提供无缝连接。在电力通信网、电话网等多种专业网都很有应用前途,将为网络的演进作出巨大贡献。软交换的出现,在网络开放性和可编程方面迈出了第一步,代表了网络发展的方向。但软交换只是网络革命的前奏,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一、论文(设计)选题来源:
1:长春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题目。
2:吉林省森工集团信息化发展前景与规划。
3:吉林省林业设计院网络中心网络改造与发展规划。
4:吉林省林业系统生态信息高速公路构建课题。
二、论文撰写与设计研究的目的:
跟随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诞生,人类文明发展到一个崭新的时代。尤其是20世纪后10年,以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为契机,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逐渐以信息为中心,信息时代更离不开网络,任何一个规模企业尤其开始依赖网络,没有网络企业就面临着落后。
吉林省的林业分布十分广泛,以长白山系为主要脉络的山地广泛分布各种森林资源,而作为林业及林业环境的发展,林业生态信息则是一个更为庞大的系统,快捷,准确,合理,系统的采集,处理,分析,存储这些信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现实的问题。在信息交流的这个世界中,信息好比货物,我们需要将这些货物(信息)进行合理的处理,其中以硬件为主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这些货物(信息)交流的"公路"和"处理厂",我做这个题目,就是要为它画出一条"公路"和若干"处理方法"的蓝图。
由于森工集团这样的特定企业,其一,它是一个统一管理的企业,具有集团化的特点,网络的构建具有统一性。其二,它又在地理上是一个分散的企业,网络点也具有分散性。然而,分散中还具有集中的特点,它的网络系统的设计就应该是板块化的。从信息的角度来讲,信息的种类多,各种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角度也不尽相同,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硬件的地域布局,也要考虑软件平台的配合。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新观念,大步向前。我相信,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经过我的努力,我将为它们创造出一条平坦,宽阔的"高速公路"。
1,论文(设计)研究的对象:
拟订以吉林省林业系统为地理模型,以林业网络综合服务为基本需求,以网络拓扑结构为设计方向,以软件整合为应用方法,开发设计一套完整的基于集散集团企业的企业网络系统。
2,论文(设计)研究预期达到目标:
通过设计,论文的撰写,预期达到网络设计全面化,软件整合合理化,网络性能最优化,资金应用最低化,工程周期最短化的目标。
3,论文(设计)研究的内容:
一),主要问题:
设计解决网络地域规范与现有网络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设计解决集中单位的网络统一部署。
设计解决多类型网络的接口部署。
设计解决分散网络用户的接入问题。
设计解决远程瘦用户网络分散点的性能价格合理化问题。
设计解决具有针对性的输入设备的自动化信息采集问题。
合理部署网络服务中心的网络平衡。
优化网络服务系统,营造合理的网络平台。
网络安全问题。
10,基本应用软件整合问题。
二),论文(设计)包含的部分:
1,地理模型与网络模型的整合。
2,企业内部集中部门网络设计。
3,企业内部分散单元网络设计——总体分散。
4,企业内部分散单元网络设计——远程结点。
5,企业内部分散单元网络设计——移动结点。
6,企业网络窗口(企业外信息交流)设计。
7,企业网络中心,服务平台的设计。
8,企业网络基本应用软件结构设计。
9,企业网络特定终端接点设计。
10,企业网络整合设计。
5,论文(设计)的实验方法及理由:
由于设计的过程并不是工程的施工过程,在设计过程中详尽的去现场建设肯定有很大的难度,也不是十分可行的,那么我们在设计的阶段就应该进行仿真试验和科学计算。第一步,通过小型网络测试软件平台,第二步,构建多个小型网络搭建全局网络模拟环境,第三步,构建干扰源利用小型网络集总仿真测试。
6,论文(设计)实施安排表:
1、论文(设计)阶段第一周次:相关理论的学习研究,阅读参考文献资料,制订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准备试验用网络硬件和软件形成试验程序表及试验细则。
2、论文(设计)阶段第二周次:开始第一轮实验,进行小型网络构建试验,模拟网络服务中心,模拟区域板块,模拟远程及移动网络。
3、论文(设计)阶段第三周次:进行接口模拟试验,测试软件应用平台,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4、论文(设计)阶段第四周次:完成第一轮实验,提交中期成果(实验报告1)。
5、论文(设计)阶段第五周次:进行第二轮实验,模拟环境(干扰仿真)实验,提交实验报告2.
6、论文(设计)阶段第六周次:完成结题报告,形成论文。
三,论文(设计)实施工具及参考资料:
小型网络环境,模拟干扰环境,软件平台。
吴企渊《计算机网络》。
郑纪蛟《计算机网络》。
陈济彪丹青等《计算机局域网与企业网》。
ChristianHuitema《因特网路由技术》。
[美]OthmarKyas《网络安全技术——风险分析,策略与防火墙》。
其他相关设备,软件的说明书。
1、论文(设计)的创新点:
努力实现网络资源的全面应用,摆脱将单纯的网络硬件设计为企业网络设计的模式,大胆实践将软件部署与硬件设计阶段相整合的网络设计方法。
题目可行性说明及预期成果:
2、可行性说明:
由于题目结合了"吉林省森工集团信息化发展前景与规划""吉林省林业设计院网络中心网络改造与发展规划""吉林省林业系统生态信息高速公路构建课题",使得题目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于是进行《企业网络设计——基于集散企业的综合网络设计》具有现实意义。
3、预期成果:
形成论文《企业网络设计——基于集散企业的综合网络设计》,完成实验测评报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不论是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辅助技术,还是过程控制、人工智能、网络应用,对计算机都有很强的依赖性,所以学好计算机课程很重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计算机入门课程,为学生提供必需的基础知识、能力和素质,使学生既能掌握专业知识,又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当今教育对学生计算机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把基础知识学扎实,才能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教师任重而道远。中职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要以能力为本,充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为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能力为本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更能让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以能力为本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职业发展中有更多的选择;以能力为本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更能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让学生在未知领域也不至于不知所措。那教师如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以能力为主,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呢?
一、以能力为本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学习贵在主动,只有学生自动自发地学习,才能真正高效地把知识学到手,教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教师不要手把手地教导学生,也不要把课堂任务布置的满满的,这样让学生没有了自主支配的时间和自主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能让学生产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能让学生增强对知识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能让学生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Word、Excel、Powerpoint这三种最常用的办公软件的操作,教师不必讲太多,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教师可以挑选一段文章、一个表格、一份幻灯片,让学生自己研究文章、表格、幻灯片的字体、页面、段落、动作效果等是如何设置的,菜单栏中的东西学生都可以自主尝试,通过自己的研究,学生就会对大部分内容有所了解,这时候教师再简单地讲解或者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答疑,这样的方式比教师手把手地教更能让学生提高计算机水平。
二、以能力为本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是一门以操作为主的学科,操作性较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学生才能把这门课学好并应用好。不要把教学重点放在理论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课,学生反而会觉得枯燥无味,不能投入到课堂中,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能让学生自行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能让学生提高计算机操作的可行性,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能让学生运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其他学科中的问题。
例如Windows操作系统中,鼠标和键盘的操作很简单,关键是熟练;中文输入法也是要在多加练习中提高打字速度;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更是要多加练习,才能熟练地新建、移动、重命名文件。
三、以能力为本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代社会需要创新型的人才,墨守成规的人已经渐渐被社会淘汰,那些有新想法、敢于提出不一样的方法的人会更受社会欢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把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平时,遇到问题时学生才能把创新变成一种习惯,提出自己不一样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能让学生不局限于课堂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能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能让学生不畏惧新鲜事物。
例如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网络的内容是没有边际的,只有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并进行创新,才能用不局限于以往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有可能发现教师都不能发现的新东西,学生还可能自己通过自己的研究制造一个网页,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四、以能力为本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要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
对未知事物的探索也是现代社会必备的一种能力,如果只停留在已知事物上,那社会就无法进步,如果没有智能手机的发明,人们的生活不会变的这么方便,购物、浏览信息、看视频,一部手机就可以搞定了,多年以前又有谁可以想到手机会对人们的生活有如此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如果学生提出以前没有遇到过的问题,教师不要对学生进行打击和讽刺,要引导他们进行探索。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能让学生关注未知事物,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能让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能让学生为社会的发展出一份力。
以上内容从四方面介绍了以能力为本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注意事项,分别是: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注重学生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学生探索能力。鉴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重要地位,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研究、不断积累、不断总结,尽全力把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提高上去,让学生不要被社会淘汰,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学科;教学;任务式教学;程序设计
论文摘要:计算机学科同其它学科相比有着很大的特殊性,它不仅实践性较强,而且知识点更新快。在计算机学科的教学中如何依据其特点高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和实践,提出了高效组织计算机课堂教学的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小学到大学,几乎每个学龄阶段都有相应的计算机课程,同其它学科相比,计算机学科存在着很大的特殊性。它不仅实践性较强,而且知识点更新快。一节课内要使学生尽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熟练操作,深刻理解,并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高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我多年来的计算机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科学有效地组织计算机课的课堂教学。
1 依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
现有的计算机教材很少顾及到地区的差异、学生知识面的差异、学校实验设备的差异,所以教师必须首先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知识点进行合理取舍,选择精华、要点,避免面面俱到。这一点跟数理化等其它学科就存在明显的差别。数理化等其它学科强调的是知识点的全面性和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而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侧重于某一方面的应用,各种应用所涉及的知识点彼此间较独立,联系较少。因此,我们对计算机学科知识点的挑选存在比较大的空间。我们可从知识点的实用性和学生能够接受的程度以及学校实验设备和社会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应避免全盘照搬教材,否则学生就 如:讲授查询语句select的时候,其后面可带的参数有十余个之多。如果每个参数的意义都跟学生讲清楚,学生就会因要记太多而记不住,或因个别参数难懂而没办法理解,对这个select语句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掌握率就会降低,教师多花了时间却又达不到目的。在讲授select这个知识点时,我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select语句在实际编程的应用,挑选了教材中两个较常用、学生能够接受的参数进行讲解,其它参数一概不讲。结果学生很轻松地记住了这个语句并能灵活运用。
2 以“任务式教学”贯穿整个课堂
目前经常说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1] 这里的“任务式教学”是指老师在讲授知识点时不机械、孤立地按照课本中的顺序一个一个来讲,而是先设计一个包含所讲知识点的“任务”,讲授之前先明确向学生下达这个“任务”,然后分析“任务”,分解出“任务”所包含的知识点,接着讲授这些知识点,最后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点完成“任务”。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任务”决不是指课本上的某个例子或是课后的某个习题,而是一个能够综合所讲知识点并反映各个知识点之间深层关系的较大型综合应用例子。“任务式教学”的好处是:“任务”一提出,就能使学生产生很强的求知欲;学生在学习知识点时有典型例子可以参照,理解起来即深刻又轻松;在完成“任务”时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如:在程序设计的'教学中,当讲授window通讯协议这个章节时,我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设计一个网上聊天系统。“任务”一提出,学生兴趣非常高。我结合聊天实例讲授各个知识点时,学生非常容易接受。最后让学生动手完成任务时,大多数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又如:讲授数据库编程这个章节时,里面的知识点多而且细,如果脱离具体的应用来讲授这些知识点,学生很难有深刻的体会,对知识的掌握很难上升到灵活运用的层次。于是我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开发一个商场管理系统,然后在对实例的分析过程中再逐步讲授知识点,结果学生很直观地接受知识,而且对知识的运用有深刻的体会。"
3 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通过多种手段,激活课堂教学是提高每个45分钟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途径。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认为可以从下面三方面努力:课堂上巧设疑问,多用形象比喻。如:讲授操作系统原理时,可以提问学生:假设有一个图书馆,里面有阅览室和藏书室,那么� 它们统一由图书管理员管理,即由操作系统管理,这既清楚又形象;对教材上的知识点要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课本上有的内容很难理解,这时教师就必须抓住重点,换一种比较浅白的说法,如果是学生无法理解的内容,这些内容就要坚决不讲。如果只是机械照搬课本的内容而不顾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不但接受不了,还会挫伤其学习积极性;作业难度要适中。作业太简单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太困难完成不了,学生就没有成就感,无法体会到学习带来的乐趣,这也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设计一个难度适中的作业,让学生经过努力最后享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这无疑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接受知识。
4 安排充足的练习时间
计算机课要求教师悉心辅导,学生反复练习,体会通过某个操作所得的结果,寻找操作的技能技巧,最终达到能综合运用的目的。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追求进度,不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一味地要求学生一个操作接一个操作快速地学习,那将导致学生当时好象掌握了而课后全部忘记的结果。因此,学生的课堂练习时间要安排充足,并让学生在有限的练习时间里勇于尝试。同时教师应对学生的操作结果及时做出评价,让学生在得到教师的肯定及指导后,兴趣更浓,学习劲头更足,这样课堂教学效率就会更高。
5 应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一种操作系统和一种软件应用的知识可以享用一生的时代已经过去,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又十分有限,因此只有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取,才能跟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在学生认知水平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安排一些适合自学的内容让学生自行学习,从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始自学的内容要少而简单,等学生认为自学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且乐于参与时,再适当加大自学的难度。如:在数据库编程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已掌握三种程序结构的基本格式和功能时,我设计了一道综合这三种结构的程序题让学生自学完成,碰到问题时再和我一起讨论,这样做会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并逐渐养成求知探索的习惯。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了自学的习惯,必然会在平时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探讨,课堂上再经过教师的讲解、指点及自己的练习,所掌握的操作技术就会更快、更多,这样也使整个课堂教学更快、更高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计算机课堂教学组织是一门艺术,高效的课堂教学组织,会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融洽的桥梁,课堂上学生学习气氛活跃,达到最优最佳效果,这样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医学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不单单是从事医疗、教学、科研活动的专业医护人员和医学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同时也包括广大的基层社区医生及众多百姓,然而由于他们的工作、学习性质和生活氛围决定了他们获得医学信息需求和对国内外医学领域中的新动态、新技术的主要渠道是期刊、专着、论文等。但是,由于现在因特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他们获得最新信息的机会增加,时间缩短。因此,实现医学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发挥图书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强自身发展能力的需要,它也是信息化背景下一种创新的医学百科图书馆模式,呈现为动态的形式和开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互联网既是工具、环境和载体,也是教育的资源、内容和系统。与传统运用书籍杂志对大量的基层医生和百姓进行健康教育模式相比,网络环境下的医学百科图书馆具有内容的丰富性、模式的新颖性、速度的快捷性、交流的自由性和参与的平等性等特点。同时,由于近年来医学健康教育在抗击“非典”、“禽流感”以及“抗震救灾”工作中显示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如何运用互联网将专业化医学知识充分展现在广大的基层社区医生及众多社区百姓面前、针对社区患者及高危人群行为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深化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实现全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现状
互联网的医学信息内容丰富、广泛,更新速度快,语言总体上浅显易懂。但信息存在着繁杂重复的现象,难以保证其准确性,专业性,信息权威性。同时,医患互动少,没有充分利用网络的人际传播,从考查过程来看,目前互联网医学传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信息缺乏专业性
医学健康网站就把专业、准确的医学知识利用网络的扩散优势呈现给大众,通过提供大量的疾病防治知识以及为用户搭建互动和交流的平台来帮助大众获得更多的健康信息以提高自己的健康照顾能力。其中它所提供的信息中平均只有1/3内容来自医学类媒介,其余2/3的信息是摘自各类综合性媒介。网站多从非医学专业媒介中获取信息,可以看出编辑人员对健康信息的专业要求相对较弱。例如:医学频道中72%的信息来自于报纸,其中42%的信息来自综合类的报纸,30%来自医学专业类报纸,而剩余的网站来源中只有5%是来自医学类网站。在这些医学网站中,医疗专家和卫生组织的引用率偏低,使得医学信息的权威性不高。在网络医学健康知识中,内容引用医疗专家、医疗组织的比例总体只维持在15%-39%之间,而且医疗专家和卫生组织的引用大多数是出现在医疗新闻的信息中。更多的医学健康知识中是没有出现过多医疗专家的佐证,有的是“专家介绍说”、“专家提醒说”、“专家提出建议”等,这些模糊的来源并不能证明和确保信息内容的专业性和准确性,甚至在提供医学健康知识的文章中作者是医疗领域专家的更少,比例只在5%以下。
2、信息缺乏可信度
互联网是全球分布式网络,信息从产生到获取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信息来源、获取、使用处于无序状态,也没有信息的严格把关,网络之间的摘引频繁,信息发布者不承担责任,任何人都可以建立一个网站并声称自己是一个健康专家。因此,互联网上的健康信息质量良荞不齐、大量重复、无用多余甚至是虚假错误,这使得人们在互联网上寻找信息时往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还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健康网站的编辑人员资料、内容编辑方针和程序的缺少,以及这些信息过多来源于网络的、较少佐证、无公开规则把关的编辑形式无法充分保证网站所提供的医学信息的可信性,健康网站通常提供大比例的医学健康知识与意见,甚至是某种健康主题偏颇的、存在着潜在的误导性及相互矛盾的信息。例如:有信息报道肥胖是基因问题,体重不是人为控制的,或者饮食在减肥中不起作用,但有文章推荐个体需要控制他们的体重来维持健康,或培养一个严格的饮食习惯,或推荐更多的体重自我控制方法和减肥运动来减少肥胖问题。任何健康主题在简短的报道由于编辑人员的编辑能力和健康素养等因素,在叙述中某个方面被选择或被强调了,其他的方就被省去或遗漏了,因此难以保证其内容是受众所需要的和对受众有帮助的。信息出口的多元性使得医学信息存在着不完整性或是偏颇的可能,这些影响到了那些依据这些医学信息做出健康决策用户,也降低了互联网医学健康信息的可信度。
3、网络医患互动不充分
目前网络医患互动形式主要采用以用户在线提交咨询的问题,医学网站自动存入,网站注册会员医生回复形式为主,同时提供在线注册医生电子邮件的医患交流形式。在医学频道中,在线专家板块是以引用专家的话语组织的文章报道形式,并不是医生与患者间的直接交流,严格来说不属于专家在线交流。而在健康热线中的专家在线则提供在注册医生的资料和联系方式以供患者问询,从形式上做到了医患的互动,但从医患的际交流上看,在线医疗专家与患者的互动意义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医患之间的交流果不是很充分。一般患者在咨询中没有提供个人的基本资料如年龄、性别、既往病史体征,对于自己症状的表述含混不清也不详细,因此医生的回复也存在多种可能性,要么大而概全,要么需要辅助检查,难以进行个人诊断,更多的则是劝患者进行医院就诊咨询,没有给到患者建设性的'帮助,交流效果达不到患者需要的理想度。而大多数医生用电子邮件是为了参考和进行的医生与医生之间交流而不是用来与病人的交流。因此,总体来说互联网医患互动的形式和效果还较为有限,在用户遇到健康问题时,他们能够充分寻求互联网上的健康帮助,从而与医生进行深入探讨,这种网络医患互动形式能大大降低社区居民获得医学信息的时间和成本,这对于其具有潜在的实质益。但提供在线咨询的医生并没有进入医患关系的角色或在从事医疗实践行为,彼此不互惠和医生行为的无责任承担,导致了网络医患互动的不充分,从侧面也说明网医患传播还有极大提高的空间。
二、项目建设
1、网络环境下的医学百科图书馆的内容
网络环境下的医学百科图书馆是由南通大学医学院医学信息系、南通大学数字医学研究所承担的《南通市基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居民健康档案应用平台建设》课题所相应配备建设的网站中普及社区居民健康科普常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常见疾病索引和常见症状索引两部分构成。网络环境下的医学百科图书馆中医学健康科普常识包罗万象、容量巨大、形式多样,突破了传统健康科普知识内容的匮乏和重复,形成丰富、多元知识,从而不仅为广大的基层社区医生及众多社区百姓提供了大量的健康科普常识,也为社区医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料、进一步完善和促进医学工作经验的随时交流和相互借鉴。
(1)常见疾病索引
常见疾病索引主要参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及人体八大系统的标准,划分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血液系统、造血器官和免疫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疾病,精神、行为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传染和寄生虫疾病,损伤、中毒和外因等其它疾病共十二部分。其内容则主要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内、外、妇、儿科等多本权威书籍。每种疾病又分为疾病的病因、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疾病的临床表现、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疾病的治疗、疾病的预后和预防六个部分如高血压。
(2)常见症状索引
常见症状索引内容主要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诊断学教材,共有26个常见症状。每个症状分为症状的病因、症状的发病机制、症状的临床表现、症状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症状的治疗、症状的预后和预防六个部分如发热。
2、网络环境下的医学百科图书馆的模式
(1)形式
网络环境下的医学百科图书馆模式新颖,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活泼、最大限度地满足各个不同年龄层次社区居民的好奇心、探索欲和实际动手操作的需要。其新颖性和操作性比信函、电话、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等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医学百科图书馆中寓艺术性、趣味性、知识性为一体来传播健康卫生科普知识,用丰富多样的形式来表现健康教育的内涵,使广大的基层社区医生及众多社区居民在轻松的气氛中领会自我保健知识,在趣味盎然中获得卫生知识。
(2)方法
网络环境下的医学百科图书馆中,通过Macromedia Dreamwear8、GIF Movie Gear4.2等专业网页制作及动画工具采用HTML、等计算机语言技术,多种形式汇编网络环境下健康医学教育百科图书馆中的各种实用性健康科普常识,从而有利于广大的基层社区医生及众多社区百姓观阅,达到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播健康教育知识。
3、网络环境下的医学百科图书馆的特色
(1)速度快捷
网络环境下的医学百科图书馆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手段和方式,通过互联网能将各个社区的居民联系起来,其速度快、信息量大和覆盖范围大的功能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率;其速度之快、信息之新更是其他大众媒介无法比拟的,从而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发挥其最大效用,有效提高了健康科普知识教育的效益。
(2)交流自由
网络环境下的医学百科图书馆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时空局限,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广阔自由的领域。只要有需求、能上网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健康教育科普常识的学习。利用互联网低成本联络,不仅大大降低了健康教育的成本,避免了时间上的短期性和形式上的局限性,而且充分保证了健康教育交流的自由度、开放度和可持续性。网络家园根据季节、流行病发病期以及不同人群需要的知识,循序渐进地传授保健、卫生科普知识,使各个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发生情感的联系和共鸣,形成统一的卫生行为规范,达到改变人们不良生活习惯的目的。
(3)参与平等
网络环境下的医学百科图书馆是自由、民主、平等的虚拟空间,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计算机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交流,享受网络环境下的医学百科图书馆带来的各种最新、最权威的健康科普知识信息服务。健康教育的宗旨强调受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突出其主体使用。而网络的“虚拟性”与“隐源性”大大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心灵开放程度。社区居民可以完全敞开心扉、开诚布公地查阅、学习自己的隐私和心理疾患,并在此力求解决疑惑,提高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目的
网络环境下的医学百科图书馆既是健康教育的现代内容,又是健康教育的新方式。它利用网络的特性,不仅实现了跨地域、跨时空的平等交流,广泛传播健康知识,开辟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渠道,而且由于网络是虚拟的人际交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社区居民的思想顾虑和心理戒备,缩短了距离,减少了人际交往中的负面效应。因此,对于拓展健康教育的内涵、方法有着积极的意义,实现“增值”效应。网络环境下的医学百科图书馆一方面把现实空间的仿真情景展现在了用户面前,有利于广大的基层社区医生及众多社区百姓在网络中了解、认识、接受健康卫生各方面知识;另一方面利用网络特有的信息高集成性、双向交流和可选择性特点,有针对性地使广大的基层社区医生及众多社区百姓自主选择所需健康常识的内容和方式,从被动接受健康常识到实现自主性自我学习健康常识,最终培养广大的基层社区医生及众多社区百姓健康生活意识和行为习惯,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持续、健康的发展。
全国知名职教专家、山西金融职业学院院长杜明汉来我校做报告,有一段话深深振憾了我,他是这样说的:“我们常常站在老师的角度,抱怨学生不好好学,文化基础不好,而学生、家长、社会会怎么说呢?说教育这么多年就没有变化?看看商品市场发生的变化有多大,看看企业竞争有多么激烈,而你们学校却四平八稳的,老师夹一本书,在课堂上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想讲多久就讲多久,然后离开学校,还埋怨学生不听!学生为什么对游戏那么感兴趣?对网络上的东西那么感兴趣?我们需要反思,反思什么?之后,我们努力在课程改革上做了一些尝试,对计算机平面设计软件操作课程实践项目教学有了新的想法和做法,不能为了教软件而教软件,而要把软件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任务中来,那么如何灵活运用成了我们探索的方向。现在我就从三方面说明一下我在实践过程中的浅薄认识。
一、单科教学,不便于融会贯通,不利于综合设计能力培养。
首先,我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软件操作课程主要有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方正飞腾、方正书版、3DSMAX、AUTOCAD等,以前我们采用的都是类似《PhotoShop平面设计教程》类的单科教程,每节课的任务就是围绕这一门软件的某些工具(命令)进行案例教学,一个案例做完后不知道这个工具(命令)将来在工作实践中哪个地方会常用,做好的案例也不知往哪儿用,时间长了学习积极性被打消了,这个工具(命令)的用法也 也就是说学只是为了学,而不是为了用。
其次,每门软件都有它的特色,比如PhotoShop在图像处理方面有很强功能,这是其他软件所不能及的,在绘制平面矢量图时CorelDRAW和IlluStrator无疑又是最方便的、方正软件在报刊杂志排版方面又简单又快捷,3DSMAX在做三维立体构图时功能又是无可比拟的、AUTOCAD在制图方面又是强手。平时我们每个老师只熟悉其中一门课进行教学,遇到一个实际任务,往往仅凭一个软件很难快速完成,学生在综合分析和设计能力方面缺乏锻炼,很难适应工作中的综合设计要求。经过企业专家的访谈和论证,老板想要的毕业生不是只会某个软件的操作员,而是有较强的学习和分析能力,应变和创造能力的设计师,这就是说我们以前的实践教学内容远远不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和需求,我们必须对教学内容大胆改革,使我们的教学任务变成企业的工作任务,教学内容就是企业的业务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做,再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多个学科横切,重组教学内容,教材就是典型工作任务的制作流程。
经过到企业的多次实践,和企业专家多次交流沟通后,我们专业的老师有一个共同认识,我们的实践教学内容就应该是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的制作流程,从接到客户的一个要求开始,到分析、决策,设计多种方案,确定方案后,打印印刷、裁切出成品、客户提货等,整个工作流程都应该是学生必备的能力素质。那么我们的课程内容如何体现呢?教材又该怎么编写呢?我初� 比如《数码图像后期处理》一书则主要是PhotoShop软件调图修图功能的应用,项目一:婚纱影楼的数码照制作(5寸照、7寸照、写真照等),项目二是证件照制作,(1寸照,2寸照、驾照、身份证照、护照等)项目三:婚纱照制作(婚纱相册,大幅婚纱照,电子相册等),这块可能用到电子相册制作软件或视频处理软件的操作教程。《网站美工》主要针对网站设计前期的静态网页设计,主要是用PhotoShop软件对图像素材的调色、再加工,网页插画设计等知识点。
再如:《印刷前期排版设计》、《平面广告设计》两本书以CorelDRAW软件或IlluStrator软件操作为主,针对不同的任务用到什么软件,教什么软件,比如每幅作品中都有数码照片的调色和图像再加工,那就讲PhotoShop的调色技巧,书籍装帧项目中书内页排版就讲方正飞腾软件,封皮就用CorelDRAW或IlluStrator软件,这两本书我们主要提取了九个典型工作任务:彩页印刷设计、书籍装帧设计、报纸排版设计、异形不干胶印刷设计、包装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板面设计、字体设计、卡片设计。这样,我们把教材就变成了企业中常用的工作任务,我们的一个项目任务涉及到多个软件的操作技巧,用到哪科就讲哪科,教会学生把所有学科融会贯通起来,灵活把握知识点和技能点。而且每一个项目涉及到不同的输出工具和制作流程,学生每学完一个项目就能实实在在地掌握这个项目从始至终的工作流程和技巧,到企业中就能很会适应工作环境。
三、投身企业实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以适应教师岗位更高的要求。
课程内容改革后影响到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前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早已经满足不了现在的学生,杜明汉院长强调:“现在,在知识的海洋里,到处都是知识,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渠道接受知识,学生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接触事物的时间,速度比我们老师接触的又早又快,老师不再是掌握知识最多的,也不是最权威的,那么我们靠什么来吸引学生呢?”我想我们以前把教软件操作当作教学重点是个误区,我们应该利用最多5%的时间教会学生学习软件里的命令和工具有哪些?怎么用?把95%的时间用在让学生去根据客户要求调研,分析、决策,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把一个个满意的作品交上来。至于调研可以直接去市场调研,也可以到网络上调研,也可以同学们互换角色模拟调研,必须让学生到实践中寻求他想要的答案,在调研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与人沟通能力,对新任务的分析决策能力,在设计过程中如果遇到技术上的问题,便是老师指导加引导的时候,可以对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启发和辅导,从而让学生在解决自己问题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作品上交后,还要进行多元化评价,使同学们每一次创作后都能在交流中提升自己,取长补短。这对我们教师的素质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掌握一门设计软件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提高,从一门软件的精通到多门软件的精通,从参与企业实践,到能独当一面进行创造性的设计,都需要教师静静地潜下身来,谦虚认真地向企业专家学习,和学生共同学习,这样才能把控课堂上的每一个节奏,才能做好学生的指导者和帮助者,才能把每个技能点落实到实处。
总之,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才刚开始,我会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学生一起去创造新知识,新技能,做好学生的帮助者,指导者。
【摘要】信息化时代,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在各个行业和领域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最近几年,网络信息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也使得计算机通信信息安全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对计算机通信信息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安全防护策略,希望能够对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性能进行改善。
【关键词】计算机通信;信息安全;防护策略
前言: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逐渐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行业中,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习惯。计算机网络在推动社会稳步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对于人们的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需要切实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一、计算机通信信息安全影响因素
1.1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指自然灾害对于计算机硬件设备或者所处环境的破坏,其发生的概率不高,但是带来后果确是毁灭性的,后续的处理也相对困难。通常来讲,除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外,环境因素对于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同样影响巨大,如高温、高湿、空气污染等,都可能影响计算机通信的正常进行。
1.2人为因素
一是网络管理人员自身因素,缺乏安全意识,对于计算机通信安全重视不足,在操作中没有严格依照相关规范和步骤,导致信息的泄露或者丢失;二是黑客入侵,利用系统漏洞或者病毒、木马等程序,侵入计算机通信网络,通过非法手段盗取重要的数据信息,严重威胁用户的信息安全;三是用户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在对网络进访问时,没有对网络的安全性进行验证,也没有设置防火墙、杀毒软件等程序,使得计算机感染网络病毒,进而导致信息的丢失或者损毁[1]。
1.3系统因素
计算机网络自身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想要实现数据信息的保密传输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一些系统软件在设计环节由于考虑不全,存在着漏洞或者问题,容易被病毒或者黑客利用,导致信息的丢失。病毒对于计算机系统的威胁是非常巨大的,一旦系统感染病毒,将可能对计算机系统本身、软件程序、操作指令以及数据等造成严重破坏。
二、计算机通信信息安全防护策略
2.1加强硬件防护
硬件是计算机网络系统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和前提,需要做好防护工作。一是应该对计算机硬件设施的工作环境进行管控,确保温度和湿度始终,抗干扰能力强;二是应该完善日常安全管理,设置安全专员,从物理层面上防范非法入侵以及盗窃、破坏等活动;三是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维护制度和应急策略,确保在出现突发性问题时,能够有效应对,
2.2注重软件管理
对于计算机系统中的软件,应该集中安装和管理,以提升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的强度和质量。可以将软件的安全与系统检测技术相互结合起来,确保软件的规范性、安全性,尽可能减少系统漏洞,为计算机通信信息安全奠定良好的基础[2]。
2.3完善安防技术
完善的安全防护策略是保障计算机通信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设置防火墙,防火墙技术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状态监测、异常识别、代理服务等,是计算机安全策略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最近几年,随着高端防火墙逐渐产生,可以针对一些信息流进行拦截,实现了对整个数据层的安全过滤,通过代理服务与协议的相互搭配,在提升系统功能的同时,也保证了信息安全;二是运用加密技术,对网络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和加密传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信息被窃取和篡改的情况。当前比较常见的加密技术包括了对称加密、密钥加密等,例如,结合pkzip技术,可以针对数据进行压缩和加密处理,实现对于数据信息的有效保护;三是引入鉴别技术,对存在于计算机网络中的威胁和隐患进行检测,根据检测到的威胁的类型,采取针对性的防范和应对措施,保障通信安全。
2.4强调入侵检测
入侵检测可以看做是对防火墙的补充,能够实现对网络流量的实时监测,在发现异常时发出报警信息,启动防护程序来保障系统安全。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主要是采用旁路方式,对网络中的数据流进行全面侦听,结合实时检测分析,发现异常行为,并且及时做出响应,通过与防火墙的联动,或者运行用户自定义指令的方式,实现对系统的动态防护[3]。
结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通信信息安全问题的解决不应该单纯的依靠某一种方法,而是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构建起完善的安全防御机制,通过综合性防护策略,对威胁系统安全的因素进行防范和控制,提升计算机网络系统自身的安全防护能力,切实保障通信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保障用户的数据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1]刘君涛。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与防护策略的相关思考[J]。通讯世界,2016,(19):104-105.
[2]王磊。关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0(19):4414-4416.
[3]冯冬。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与防护策略探讨[J]。信息通信,2015,(9):175-176.
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在internet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发布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它在人们政治、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网站建设在internet应用上的地位显而易见,它已成为政府、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倍受人们的重视。
这次我们所设计的课题正是互联网与社会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的体现,现今的社会,人们已经离不开了网络,网络已� 老干部局网网站的建设不仅能够使该事业单位的工作方式有所改变,也大大地提高了该单位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也增加了该单位的知明度,更重要的是为我们局的老干部们提供了一个网络生活空间,促进了他们对网络知识的进一步地了解。
通过该网站展示了机构设置、政策法规、办事指南、电子刊物、新闻、学习园地、问题集锦、养生保健、生活小常识、旅游简介等系列内容的介绍。同时您也可以利用电子信箱经济而又快捷地与外界进行各种信息沟通。
asp简介
1 什么是a s p microsoft active server pages (asp)实际上是将标准的h t m l文件拓展了一些附加特征, a s p像标准的h t m l文件一样包含h t m l语句并且在一个浏览器上解释并显示。但它为h t m l编写人员提供了在服务器端运行脚本的环境,使h t m l编写人员可以利用v b s c r i p t和j s c r i p t或其他
第三方脚本语言来创建a s p,实现过去需要编写复杂的c g i程序才能实现的有动态内容的网页,如计数器等。一个a s p文件的后缀为。 a s p,其中包含实现动态功能的v b s c r i p t或j s c r i p t语句,如果去掉那些v b s c r i p t或j s c r i p t语句,它和标准的h t m l文件没有任何区别。a s p提供了一些内建对象(参见后面关于内建对象的章节)。利用这些内建对象,你可以使你的脚本更加强大;这些
对象会允许您从浏览器中接收和发送信息。例如,利用r e q u e s t对象,你可以接收用户的h t m l表单中的信息并加以处理。a s p包含标准的`a c t i v e x组件(参见后面关于组件的章节),这些组件可以实现一些复杂的功能,如使用数据库等。不过,你并不会被此局限,你可以轻松创建属于你自己的附加a c t i v e x组件。这意味着你可以不加限制地拓展你的a c t i v e x组件(参见后面关于自制组件的章节)。a s p可以和诸如sql server这样的数据库行挂接,在本书后面的章节中,我
们将详细地学习这方面的内容。重要的是,这是a s p一个非常强大的功能所在,在线商务以及在线论坛等各种非常高级的、动态更新的站点都需要数据库的支持,而且需要随数据库内容的更新而自动更新,这样,你就可以利用a s p自己建立很多类似的高级站点。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 a s p就是由服务器端脚本、对象以及组件拓展过的标准网页并为其提供了运行的环境。而它的网页并不是在建立初期存在的,而是当某个浏览器向它提出请求时,它才根据需要产生所需要的标准网页,这克服了过去h t m l编写的网页的静态缺点,从而使网页上可以有许多动态的信息存在。如:当前的计算机时间、计数器的计数值等。
一、计算机课程设计的概述
本文所指的课程设计是指根据某一门专业课程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让学生运用本课程中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一个相对较短的周期内,完成一个综合性的任务,体验合作学习的一种具体形式。
二、以“组建企业网”为计算机课程设计任务的具体实施过程
(一)课程设计的前期准备
在进行计算机课程设计活动前,教师要精心设计课程设计的任务,并对任务进行分解以及对学生进行有效分组,以达到良好的课程设计效果。
1.准备计算机课程设计任务
课程设计任务的选择难易要适中,让学生既不会感到要求高不可及,也不过于简单,设置的难度应该比大部分学生的基本水平略高一点,使课程设计具有挑战性,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设计的积极性。本课程选择以“组建企业网”为设计任务,主要考虑到,该任务既综合了本门功课的各个知识点,又体现了该项目的实用性,且难易适中,较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2.采用混合分组法对学生进行分组
在计算机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在班级内组成3人的项目小组。为了确保课程设计的顺利开展和教学效果,要求教师在分组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合理分组。具体可以采用混合分组,这种分组方法是指教师先选出几位基础较好的学生,让他们担任组长,其他学生再自主选择组长。这种方法既克服了可能会形成两极分化,形成基础好的组别和基础差的组别的弊端,又保持了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或有过合作经历等因素进行组合的优点。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效果比较好,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并能够很快地组织好小组并开始工作。
(二)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课程设计任务布置给学生后,学生按照任务分解进行有效操作,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采取他们自己的思路操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时刻注意连接或配置的正确性,即在开始下一步前,要检验本次操作的正确性。教师也要密切注意学生完成任务的进展情况,及时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并加以解决。这个过程具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项目任务,仔细阅读项目描述,理清解决思路,收集能完成本项目的必要资料,包括网络中各种设备的连接方法、网络设备的配置以及网络服务器的搭建等相关知识,根据项目分解,在规定课时内分步完成内容,同时保存好操作过程并记录要点。同时,为了让学生对整个项目有主观上的认识,教师根据项目分解按课时安排和具体内容进行演示操作,让学生分清楚每个部分都涉及的知识点。这样,通过演示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课程设计框架。另一方面是完成任务时的排错,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错误问题。一个系统化的错误处理思路是合理地一步一步找出错误原因并加以解决的过程,如何排除一些假象,从而定位导致错误的真正原因并加以解决,以便顺利过渡到下一环节,所以排错实际上贯穿于整个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中。
(三)计算机课程设计任务的评审与验收
评审验收是课程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计算机课程设计质量的一个检验。为了避免教师单方面评价所带来的感情因素。课程设计成绩可以通过小组评分、教师检查评分两部分组成。小组评分主要围绕考勤、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对待不同意见反馈的态度等方面开展,而教师的检查评分侧重于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任务书完成情况和任务符合要求程度等方面。综合以上两方面的情况,对学生进行整体、全面的评价,最后给出课程设计的评定成绩,课程设计的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等。在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设计教学,对学生和教师来说是双赢的。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能使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提高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使基本技能得到训练;培养了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对于教师来说,通过课程设计教学,可以检查学生对于本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进步,计算机已� 计算机教学是职业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力求打造出职业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当前计算机实践教学的时间较少,与社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因此应该对职业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模式进行重新的定位,以便培养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全能型人才。
【关键词】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定位
0前言
当今社会是一个人才竞争的社会,企业对综合素质高和创新能力强的人才需求量高。职业院校是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以培养实践性的人才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当前,计算机的知识和能力已� 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当中,必须要加强对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以便培养出全能型的人才,实现对计算机教学的合理定位。
1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1.1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对于一些高职院校来说,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出综合素质强和专业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而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属于实践性最强的学科之一,更应该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统一的教学方法。但是就当前的教学形式来看,高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初级阶段,导致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不强,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1.2教学模式落后
计算机专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实践经验,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的计算机教学当中,教师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下降,学生不能对计算机的实践技能进行充分的掌握,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3学生学习水平不一致当前,大多数学校都开办了计算机教学课程,只有一少部分偏僻的农村地区还没有开办计算机课程,导致学生无法掌握计算机实践技能。另外,还有一些学校对计算机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以副科的形式存在,每周的课程时间也只有1-3节,无法实现对学生计算机知识的教学。导致升入高职院校的学生,计算机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1]。
2对高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准确定位
2.1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统一
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的教学原则,所以应该引导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较快的接受计算机的专业技术。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为企业培养优秀的人才,学生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要适应当前社会的用人需求,以便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当前高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理论基础知识薄弱的现象,并且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导致实践教学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在计算机实践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强调计算机基础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将理论知识更好的融入到实践教学当中,学生通过掌握大量的实践技能,以便更好的发挥自我的价值,在社会的人才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因此,在计算机教学当中,应该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以便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性人才[2]。
2.2设置以就业为目的。的计算机课程
高职学校计算机课程的设置,首先应该以人才的需求和就业的导向为主要的目标,对当前的毕业生做好全面的调查工作,了解企业的用人情况,并对学生在岗位中的表现做好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工作,了解各渠道的人才招聘信息,总结出当前的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方向,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就业。在计算机课程的设置上,应该增加计算机的课时,需要学生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以市场的发展趋势为主要的依据,对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并突出教学的实用性,在实践中更好的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师应该使用软件或者训练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当前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计算机软件更新的速度较快,为了避免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软件在就业时被淘汰的现状,应该对计算机教学软件的使用情况做好调查工作,紧跟市场的发展需要,将教学的重点内容,贯穿在计算机教学的全过程当中,为社会输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3]。
3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措施
3.1对计算机教材进行改革
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应该对当前的计算机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不能依靠单一的改革来实现,应该结合当前计算机的发展现状,通过多项改革来实现。在改革的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国家、高职院校和师生等各项领域,需要通过对领域相结合的形式才能实现彻底的改革。对于国家而言,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对高职学校内部的计算机教材进项改革,把不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点删除掉,把新的计算机知识融入到计算机教材当中,为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另外,还需要对现有教材上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划分,明确教材上的重难点内容,使教学更具针对性[4]。
3.2完善计算机教学设备
高职院校在整个计算机教学当中,应当发挥自身的主导性作用,对自身的教育体制进行合理的定位,并且顺应改革的步伐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学校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宗旨,为学生的发展负责。由于计算机教学对学生的就业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是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技能。所以,必须对高校的教学体制进行改革,对教学内容给予重视,完善计算机教学的基础设施,加大对计算机教学设施建设的投入,对已经落后的教学设施进行淘汰,引进先进的教学设施,实现计算机教学的硬件需要。
3.3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在高职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当中,首先,应该让学生掌握大量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运用多媒体和互联网等科学技术手段,来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其次,要对计算机课程当中需要的相关设备进行采购、安装、配置和调试,教会学生熟练的掌握各项技能,并深入的了解计算机的各项软件功能,对计算机可能产生的系统问题,具备良好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在计算机的应用课程当中,要教会学生掌握图形处理和动画制作的形式,让高职学校的学生掌握较强的计算机设计能力,并给学生大量的计算机实践操作时间,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各项操作结果进行分析,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所以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借助网络视频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满足学生课堂学习的需求,并且以构建网络�
3.4创新教学规划
高职学校在计算机教材的使用方面,除了使用国家规定的教材外,还应该以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教材的编撰工作。由于当前国家规定的计算机教材受各项因素的影响,教材内部的知识点更新的速度较慢。所以,应该对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行更新和完善,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另外,针对不同的专业,对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也有着一定的差距。例如,对于建筑行业的学生来说,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涉及到一些工程制图,要求学生必须要掌握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而相对于一些文科专业的学生来说,计算机程序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所以,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实现对教学规划的创新[5]。
4结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不断更新,所以对高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具有必要性。在人才培育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对于各项教学设施和教学内容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实现计算机的特色教学,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便培养出综合素质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盖。计算机教学在职业院校中的现状及思考[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04:76-77.
[2]刘雪。职业院校计算机活动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五大策略[J].学理论,20xx,33:231-233.
[3]朱江。项目教学法在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xx,07:223.
[4]梁其烺。提高职业院校计算机实践教学实效性的方法研究[J].考试周刊,20xx,48:153-154.
[5]杨闱元。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思路构想[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xx,12:143-144.
【摘要】本文在分析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解决策略:注重培养学习兴趣;保证课堂秩序;完善教学方法;增加设备投资;增强课堂互动和课后交流。
【关键词】中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在我国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现阶段我国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开设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计算机专业水平,从而使它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教学任务
教育的应用性是中职院校教育的特色之一,让学生将所学专业技术真正运用到工作岗位,教学任务的目的是培育出大批的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社会需要。计算机人才的缺乏,已经是现阶段不得不重视的问题。标准合格的计算机人才必须对工作严谨负责,并且具备较好职业道德素质,对我国计算机相关法律法规较为熟悉,最重要的是可以熟练操作计算机和编制软件,以及深入了解网络在平时生活中有哪些应用。[1]计算机专业就业市场在近年来遭遇了较为尴尬的境地,很多企业招聘不到优异的计算机人才,而从学校毕业的学生难于寻找一份好工作。这很明显可以看出,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在目前尚未实现其教学目标,造成了社会人才需求上的脱节。
二、教学现状
1、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条件现存问题
在教学条件和教学水平方面,中职院校教师还存在一定不足。第一,在给学生上课时,教师无法及时更新知识,教学的技巧和方法缺乏正确方向的探索。大多中职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只是将课本上知识照本宣科而已,并没有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其中意义,之后再布置一点作业,做几个课本上的实验。整体教学方法和过程无法满足熟练操作计算机并学会编制程序的需要,与实际的应用脱节,难以培育出优异的计算机人才。[2]并且中职院校的计算机设备相对落后,满足不了教师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实践需求。
2、学生学习方法和态度的基本情况
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掌握的知识大多属于理论知识,对于实践方面的操作还缺少相关经验,导致其专业的综合能力总的来说还有待提升。只有自己动手试过了,哪怕失败,也是为了下一次的成功做铺垫。何况有些同学对于计算机的内部节构都尚未交接清楚,虽然公式了解,也知道计算机编程的方法,但是对于计算机出现的一些小故障也束手无策。这就说明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能力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部分学生对于学习没有兴趣,课堂上需要老师逼迫去学,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负面情绪。[3]有的同学知识一昧的死板学习,也缺少独立思考的时间,无法有效学习。
三、解决策略
1、注重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效果就可能事半功倍。在日常的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课程安排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在学习理论知识时要培养理论兴趣,学习实操则是应注重操作兴趣。操作兴趣是指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对计算机的操作技巧产生兴趣,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例如,在学习操作知识中的认识键盘时,老师要求所有同学同时开始手打一篇稿件,看谁打得又快又好,排名前列的学生可以得到一定奖励。这样一来,学生们都摩拳擦掌的开始键盘打字游戏了,其实是因为学生都有好奇心和取胜心。[4]理论兴趣是在传授理论知识时,使学生通过分析和辩论,体验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期间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使学生更加清晰了解到是什么理论,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也就更加清晰。
2、保证课堂秩序
想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保持课堂秩序良好,给学生创建一个适合学习的环境。第一,先防止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做一些和课堂内容无关的事。在日常计算机教学工作中,应该尽量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需求,然后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其对学习计算机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集中全部注意力于课堂之中。第二,可以将一个班的所有学生平均分配成各个学习小组,在上课回答问题时可以一起讨论,以互相合作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增加学生的团结凝聚力。
3、完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师来说是很重要的,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进度。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奖励制度,采取个人竞赛的方式,准备一些小礼品,一个阶段的前十可以获得一点奖励,激发个人学习兴趣。安排课程内容时,应与现实生活贴近,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方向考虑,删减与意义价值的内容。在设计教学大纲时,就应该注重实践和精神的结合,将每个知识点联系到实践上来,使学生学以致用,每一堂课都有所收获。除此之外,实时更新教学知识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计算机是发展速度很快的学科,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好奇心的引导下,实现教育目标,培养更多优秀的计算机人才。
4、增加设备投资
计算机硬件设备决定着中职院校学生能否学好计算机专业技术,只有增加对设备的投资,给学生创建出更好的学习条件。中职院校在平时应注意器材设备的维护工作,从根本上减少资金损失。投资设备的资金来源可以是校方自己,也可以促进校企合作,用企业的赞助资金来购买计算机设备,为学生创建一个合适的实操环境。另外,让学生在优秀企业实习进行实践操作,也可以让学生加强实践操作能力方面的锻炼,为学生以后就业找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5、增加课堂互动
课堂上老师一对多的单一授课模式容易使学生感到学习的枯燥与乏味,无法将注意力长期集中于学习上,也容易固定学生的创新思维。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质量水平,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也是组织者,教师应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与学生互动,形成良好和谐师生关� [6]6、增加课后交流教师还可以通过微信、QQ等大型社交软件,增加与学生在课后的交流沟通。方便学生有什么意见可以随时提出,也更加方便教室布置课堂作业,即时告知学生学校相关通知,在课后和学生真正打成一片,减少师生距离感。
四、结束语
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育工作现阶段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我们需要做的是正视这些问题并想办法加以改正,教室需要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慢慢总结出一种属于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努力提高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有效性,为培育更多优秀的计算机人才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龚千军。翻转课堂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15)151.153.
[2]朱宇辰。浅议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4(6)295-295.
[3]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评价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5.5(8)23-25.
[4]刘维忠。微课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16.32(7)175.84.
[5]由峰。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10(21)148-148.
[6]程训勇。关于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32)102-103.
【摘要】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大量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的运行效率。由于受到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加上计算机系统本身的脆弱性和计算机危害的隐蔽性,计算机危害很容易给计算机使用者带来很大的损失。对计算机安全危害进行研究,根据计算机安全危害的特点,提出计算机安全危害的对策。
【关键词】计算机安全;危害;特点;对策
计算机有两类安全危害形式,危害计算机本身和以计算机为操作工具进行危害。计算机为目标时,主要以损害数据信息处理设备为主,进行窃取、损害计算机数据,是纯粹的计算机危害;以计算机为工具进行危害时,使用计算机进行盗窃、伪造、变更数据,是传统的犯罪行为,是广义的计算机安全危害。
1、计算机安全概念
计算机安全是指为数据处理系统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保护,使计算机软、硬件、数据避免遭到破坏、修改、暴露。公安计算机管理监察司对计算机安全定义为计算机资产安全,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信息资源不受到有害因素的损害。
2、产生计算机安全危害行为的原因
计算机容易受到很多方面的危害,从主观和客观方面来看主要有以下原因。
2.1客观方面客观方面的原因让计算机破坏者有机可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信息有着比较高的共享性,进行共享时比较容易,计算机系统存在缺陷,造成作案者作案的机会。
(2)计算机作案后,可以通过特殊的计算机手段隐藏或者消灭作案痕迹,隐蔽的作案手段使得计算机危害发现不及时,隐蔽性高,发现难度大,案件侦破困难。
(3)计算机破坏收益性高,常常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比较高的收益,并且实施危害时与普通计算机程序十分相似,难以被察觉,因此计算机安全危害风险低收益高。
(4)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安全防范技术的脱节,计算机安全管理技术没有跟上,法律上建设不到位。
2.2主观方面
(1)计算机作案者缺乏底线,经不起金钱的诱惑,对计算机作案高收益趋之若鹜。
(2)部分作案者恶意制造破坏,纯属报复社会,发心中不满,对人和事尽心蓄意报复。
(3)一些计算机破坏者为了展现自己的高超技能,以破坏计算机安全为代价展示自己,以破坏计算机安全证明自己能力。
(4)计算机系统本身存在的客观缺陷和个人因素,使得计算机危害行为愈演愈烈,给人们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很大威胁。
3、当前计算机安全危害行为的特点
3.1计算机安全危害行为的作案者技术性强
计算机本身有着比较完备的安全防护功能,计算机进行过一些必要的安全系统设置,因此计算机安全作案者一般都是有着比较高的计算机技术技能,而非专业人士常常对着些技能非常缺乏。计算机安全危害者对这些计算机安全防护技能非常熟练,掌握着丰富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使用其他作案手段,进行计算机危害时,普通人难以发觉,隐蔽性非常强。
3.2危害计算机安全的手法极其隐秘,不易被发现
实施计算机危害常常以计算机数据信息和应用程序进行损害,目标常常是计算机的信息数据。危害实施者了解到一些计算机漏洞后,根据这些漏洞,植入自己编写好的计算病毒。然后作案者利用网络远程操纵计算机病毒或者计算机程序,而计算机使用人员很难察觉和处理。有一些病毒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触发激活,隐蔽性非常强,计算机使用者不易发觉。
4、计算机安全防范的重要性
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显示,计算机安全危害每年给美国带来的损失超过170亿美元。超过75%的公司报告财务损失人大程度上是计算机安全导致的,这其中只有59%能够定量计算。而我国,随着计算机的大量使用,木马等计算机病毒给计算机用户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仅仅银行和证券等金融领域的计算机安全损失就高达几亿元,其他行业的计算机威胁也时常出现。一些计算机危害是蓄意攻击,一些计算机损失是无意发生,都给系统带来了非常大的损失。因此,使用计算机网络很有必要进行进行安全防护,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计算机系统中,局域网和广域网都非常脆弱,很容易受到各种威胁,采取具有着针对性的措施,才能保证网络信息安全和可用。
5、防范计算机安全危害行为的对策
5.1保障计算机物理及网络环境的安全
进行计算机安全防护,计算机物理实体安全是首要的,计算机基础设备、数据存储设备场所的安全决定着计算机的安全。另一方面,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被破坏,防止不法分子非法侵入计算机,不经允许查看、调用、更改、破坏计算机数据,进行一些非法操作。使用专门的计算机技术检测计算机安全系统,对安全系统的缺陷及时进行增补。一些常见的计算机危害,有针对性的进行计算机系统加固,减少计算机安全损失的可能性。
5.2运用和完善加密与认证技术以及加固防火墙
使用加密技术可以有效防止信息被窃取,是信息保护的有效手段,进行加密保护主要有两种手段,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使用认证技术可以使用电子数段证明计算机使用者合法身份,主要有数字签名和数字证书签名。使用加密和认证技术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计算机安全危害事情的发生,阻止非法操作计算机,保证计算机信息安全。计算机防火墙对计算机至关重要,访问策略、安全服务配置等技术是计算机安全的重要保障,但现在计算机危害多种多样,一些计算机防护技术落后于计算机威胁,防护墙需要及时进行加固。
5.3努力发展计算机安全管理技术
计算机安全管理技术是计算机安全保障的基础。计算机系统存在缺陷,常常是计算机作案人员进行危害的渠道。同时计算机安全保障技术的研究水平和更行速度,也是计算机安全保障的重要因素,通过提高计算机技术水平,提高计算机安全。计算机安全培训也能很大程度上提高计算机安全性,建立完善的计算机人才培训体系,高素质的计算机技术人员,能够根本上减少计算机危害事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崔国毅。试论计算机安全危害的特点与对策[J]。中国新通信,2016,06:70。
[2]韩涛,常峰。当前计算机安全危害的特点及对策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08:220。
[3]赵文胜。论信息安全的刑法保障[D]。武汉大学,2014。
[4]。银行信息技术风险管理及若干对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
[5]张烨。计算机网络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10。
[6]王晓昕。计算机犯罪略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计算机的存在,计算机 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强大的功能,及时、方便、有效地获取各种有用的信息。但是,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已�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有效防御
1计算机病毒概述
何为计算机病毒。它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导致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ComputerVirus)具有破坏性,复制性和传染性。一些常见的计算机病毒有蠕虫病毒、木马病毒、系统病毒、脚本病毒、宏病毒等。
2计算机病毒防御
2.1Windows账户安全防御
这是电脑自身具备防御网,也是最初的防御网。就电脑本身而言,Windows用户普遍设立专门的安全账户,以提高电脑的安全系数。当电脑使用者初步使用时,必须设立专属的密码,并停用相关的Guest用户。其主要操作如下:第一,点击开始中的运行键,并输入secpol.msc;第二,进入本地策略,选择安全键,并进行交互式登录;第三,勾选不显示上次同户名;第四,不允许网络访问。
2.2Windows服务安全防御
当Windows系统启动时,随着会开启较多的服务系统,这不仅仅会影响电脑的开机速度,也会使得电脑的安全受到侵害。所以,可以关闭一些不需要的服务(如:NetLogon、Telnet等),最大化地保证电脑的顺畅以及安全。
2.3Windows共享安全防御
一般来说,病毒(例如:木马病毒等)普遍是通过网络的手段进行传播,这也意味着当电脑联网时,其中病毒的概率将会大大提高。所以,当计算机无需共享时,则可关闭共享服务;若需要共享时,则仅仅保留需要共享的目录。
2.4Windows网络连接安全防御
针对骇客利用ARP欺骗获取电脑信息的情况,可以采用Windows网络连接安全进行保护,设置internet协议属性,对TCP/IP上的NetBIOS禁用。
2.5关闭自动播放功能
自动播放功能,指的是当电脑开启后,若有外部设备接入(例如:U盘,耳机等)时,电脑则会自动进行读取。这个设置极大的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但是也加大的电脑中病毒的机率。所以,用户可以关闭这个自动播放的属性。
2.6浏览器安全防御
对于一般用户而言,浏览网页成为中毒的有效途径之一。所以,电脑用户必须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选择合适、安全的浏览器,降低中病毒的风险,并及时清除上网记录。
2.7培养安全意识和安全使用习惯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大部分的计算机入侵行为都是因为使用者行为的不恰当以及使用者安全意识薄弱而引起的。所以,这就要求电脑使用者必须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以及防范思想,正确认识病毒的存在,进行了解并养成良好的电脑使用习惯以及杀毒习惯。定期升级杀毒软件,并进行使用。此外,对上网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信息以及未知文件,提高防范意识,不进行观看和浏览。
3计算机病毒处理
3.1引导型病毒防御
引导型病毒,顾名思义,指的是具有一定的。病毒引导区。通常来说,这种病毒主要感染的区域是磁盘引导扇区。其中,判断电脑是否中毒主要有以下几种判断方法:第一,利用F5键,使得电脑自动跳过CONFIG.SYS和AUTOEXEC.BAT中的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再检查电脑中的实际内存是否变大,若变大(大于实际的640KB)则可证明该电脑中毒;第二,电脑在电池充足的情况下,时间出现缺省的情况时,则也可证明电脑中毒。
3.2文件型病毒防御
文件型病毒主要是以电脑中的某一个文件作为传播病毒的载体。其中,用户将电脑文件打开时,可利用DOS运行系统检测出多余的内存块,若在此之前电脑用户发现写盘操作则能够判定电脑已经中毒,需要清理。针对这种病毒,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清理与防御:第一,利用DOS外围提高电脑的安全性能;第二,电脑用户养成良好习惯,对每一个引导后的程序进行检测,若发现病毒,则必须及时切断网络,覆盖并替换中毒的文件。需要注意的是,中毒文件不能利用杀毒软件直接删除,避免电脑因缺失文件而引起的奔溃。
3.3蠕虫病毒防御
蠕虫病毒,是一种常见的病毒之一。目前,对于这种病毒的存在,相关技术人员已经建立健全了完善的蠕虫病毒数据库。这就只需要,电脑用户在使用时,安装相关的正版杀毒软件,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更新升级。最大化地保证软件的有效性以及及时性。当访问互联网时,电脑用户必须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安装安全系数高的杀毒软件以及浏览器。
4结束语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技术已� 虽然我们不能保证完全地、彻底消除病毒的存在,但是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尽可能地保证电脑的安全。对于不同的病毒,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详尽而有效的针对计划,对于病毒的认识必须全面,根据计算机的发展,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自身对病毒的认知。作为电脑用户,也要提高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防范措施以及警惕性。当病毒出现时,时刻保持冷静,采取正确、合理的措施进行治理,保证防御措施的及时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潘勇慧。浅谈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防御技术[J].硅谷,20xx(03).
[摘 要]无论是在作业中仍是日子中,计算机现已越来越变成大家必不可少的同伴。跟着电脑的普及,电脑保护修理技能也日益老练,并变成一个逐渐升温的技能领域。怎么区分计算机毛病,使计算机赶快从毛病中康复过来,这就请求用户要具有必定的计算机基本维护技能,呈现常见毛病时能够及时扫除。
[关键字]基本维护技能 毛病扫除办法
用户具有计算机基本维护技能是十分必须的,在日子中经常呈现这么的场景:一台XP 体系的电脑上网时,被一些不良主页装置一些程序,使体系十分慢,实践经过Msconfig去掉发动加载项(或许是体系还原)就能够了;一台电脑因BIOS 被人乱设置过错而无法发动,被黑心的修理人员说是硬盘坏了……怎么区分计算机毛病,使计算机赶快从毛病中康复过来,这就请求用户要具有必定的计算机基本维护技能,呈现常见毛病时能够及时扫除。
一、应具有哪些计算机基本维护技能
1、计算机根本硬件保护
在运用时我们要定时除尘,每三个月或半年要将这些灰尘除去。计算机都是芯片构成的,芯片怕静电,计算机作业环境也要留意静电的发生,添加湿度也能够防静电,计算机因作业一个根本枯燥的环境中,湿度不能超过85%。电脑天天最少开机半小时,长时间不用或长时间接连运用都不好。电源插座要放在安全地方,要接触杰出,要有接地线,雷雨时要关机断网线。在长时间不运用的情况下,在次开机运用的时分。查看CMOS 电池,如发现电池无电要及时替换,确保计算机正常发动。
2、计算机的软件保护计算机毛病90% 都是由软件导致,也是最常见的,把握这些保护的办法是很必要的。(1)板卡的驱动程序,计算机各种板卡驱动程序,如主板、显卡、声卡、网卡的驱动程序,因这些类型较多,没有一个通用的,所以要把这些驱动程序与电脑放在一同,保留好,不能随意放。(2)对体系备份(C 盘备份),对一切的体系软件要做备份。如今用的最多的是一键康复体系只需数分钟就能够康复体系,其核心即是Ghost,能够把握运用一键康复(或许是ghost 的备份康复功用)。(3)计算机要装置杀毒软件、防火墙,如今电脑病毒不断增加,没有被传染的电脑越来越少,特别联网的计算机必定要装置防火墙,因病毒更新十分快,最佳每周晋级一次杀毒软件。如今联网的电脑也不断增加,而如今90% 的病毒经过网络传达,不要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特别是附件,去大型规范的网站。首要文件、数据要备份,首要的数据最佳不要和操作体系放在一个分区内。如今用的最多的免费病毒防护软件即是安全卫士。(4)会打补丁晋级,软件如今越来越复杂,运用的人也不断增加,也越来越易呈现各种缝隙,特别是微软的Windows 体系补丁包每月都会发布一次,及时打补丁晋级是十分首要的作业,如高波病毒,杀毒软件只能杀,可过一会体系还会中毒,只需打了补丁后才干防再次传染。 用安全卫士这个软件中能够轻松打上体系一切未装置补丁。(5)分区运用硬盘,分门别类,定时收拾硬盘。C 盘放操作体系、应用软件,而用户的文档如DOC 文件、MP3、RM 文件能够放在D、E 等盘上,建不一样文件夹,寄存不一样的文件,分类能够多级,这么易查找。不要只分一个区(如今有一些品牌电脑刚买来时,只需一个分区),有条件能够教Partition Magic8.05 软件,进行无损区分逻辑盘。(6)在体系发动失败,需要保护计算机的时分,要长于运用USB 软驱、USB 光驱、USB 移动硬盘等保护东西。这么才干够引导进DOS、或许引导进入WINPE 然后沉着的重新装置操作体系或许进行ghost 康复操作。
二、应把握的毛病扫除种办法
假如计算机用根本的`保护办法不能解决,很也许是硬件毛病了。这儿介绍下计算机硬件毛病扫除中用到的办法和留意事项:
1、调查法,调查的内容包括:硬件周围的环境、硬件的接插头、座和槽、用户操作的习气和过程。
2、最小体系法,硬件最小体系:由电源、主板和CPU 构成。在这个体系中,没有任何信号线的衔接,只需电源到主板的电源衔接。在判别过程中是经过声音或许debug 卡来判别这一核心构成部分是不是可正常作业;软件最小体系:由电源、主板、CPU、内存、显示卡/ 显示器、键盘和硬盘构成。这个最小体系首要用来判别体系是不是可完成正常的发动与运行。
3、逐渐添加法,逐渐添加法,以最小
4、隔离法是将也许阻碍毛病判别的硬件或软件屏蔽起来的一种判别办法。它也可用来将置疑彼此抵触的硬件、软件隔脱离以判别毛病是不是发生变化的一种办法。
5、替换法,替换法是用好的部件去替代也许有毛病的部件,以判别毛病景象是不是不见的一种保护办法。好的部件能够是同类型的,也也许是不一样类型的。
6、对比法,对比法与替换法相似,即用好的部件与置疑有毛病的部件进行外观、装备、运行景象等方面的对比,也可在两台计算机间进行对比,以判别毛病计算机在环境设置,硬件装备方面的不一样,然后找出毛病部位。
7、敲打法敲打法通常用在置疑计算机中的某部件有接触不良的毛病时,经过振荡、恰当的歪曲,甚或用橡胶锤敲打部件或设备的特定部件来使毛病复现,然后判别毛病部件的一种保护办法。
计算机保护内容多、更新快,但用户只需把握了计算机保护的技能,就能非常好的让自个的“爱机”安心肠作业,大大提高运用功率。
参考文献:
[1] 王玉梅,电脑主板修理从入门到通晓[M],人民邮电出版社,20xx(11)。
[2] 姜惠民,计算机保护与修理教程[M], 海洋出版社,20xx(3)。
【篇一:论计算机技术在道路勘察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公路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建公路总里程不断增加。由于公路、铁路等道路的勘察地形复杂、工作难度大、误差机率高等因素使得道路勘察� 计算机技术及影像提取测量技术的应用为道路勘察设计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文中就计算机技术在道路勘查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计算机;影响提取;道路勘察设计;应用
正文:公路、铁路运输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其建设与发展对于我国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勘察技术对复杂地形的勘测区域勘察难度大、误差率高,为了减少误差,确保勘察设计的质量,常常需要反复勘探测量多次,取其平均值来减小误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道路工程施工进度及工期。提高勘察设计工作效率、加快勘察新技术的应用已�
1、道路勘察重要性分析
道路施工的勘察测量对于公路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公路工程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勘察测量环境艰苦、地形复杂、测量放线工作困难重重。而勘察测量工作是道路工程方向的指引,必须确保勘察测量准确、周密才能保障公路工程顺利施工。因此,加快公路工程勘察测量新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对于公路工程的施工及其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道路工程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勘察测量工作新技术的引进,通过计算机技术、GPS技术等的应用加快道路工程勘察测量工作效率及精准度。
2、计算机技术在道路勘察中的应用分析
2、1影像提取技术在道路勘察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道路勘察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道路工程勘察设计的工作难度,解决了许多公路勘测过程的难题。其中以数字近景摄影测量软件的应用最具代表性,数字近景摄影测量软件的应用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二维影像提取三维信息,在实际工作中只需要的是勘察测量很少的像控点,然后在相控点附近拍摄若干影像数据,就可以放进系统进行量测与重建处理。通过数字近景摄影测量软件的应用在公路勘察测量中,利用全站仪只需勘测很少的控制点,而非专业测量数码相机经过检校标定后,也可以当作量测相机使用。通过拍摄工程现场影像进行匹配、定向、空三处理,解算出相片参数,就可以生成所需的正射影像、等高线、DEM等数据。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应用将公路工程勘察测量中的逐点测量简化成为“面”测量,加上自动化的引用,极大的减轻了公路工程勘察测量的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2、2GPS单机联网试勘测技术的应用
由于道路工程勘察测量地理条件较差,传统勘察测量需要多次校验来确保勘察测量的精准度。但是随着GPS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GPS在道路工程勘察测量的应用越来越多。GPS系统利用24颗卫星、地面接收装置以及用户接收仪器组成,全天候地连续提供高精度的三维坐标、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等技术参数。道路工程的勘察测量主要利用了GPS的静态功能和动态功能,通过接收到的卫星信息,确定地面某点的三维坐标;通过动态功能把已知的三维坐标点位,实地放样地面上。利用GPS进行道路工程的勘察测量工作极大的提高了道路工程勘察测量准确性,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GPS测量技术可以实时、有效、精准的对道路工程进行准确的测量,以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
2、3计算机设计软件在道路勘察设计中的应用
勘测—设计—成图是道路勘察设计的主题工作思路,根据这样的思路进行道路勘察设计必须需要通过专业辅助软件来实现。传统的设计、绘图费时费力且不易修改,使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设计与成图可以极大的提高设计、成图的效率。道路设计过程中设计工程师始终以现场勘测数据作为依据,在此基础上寻求最佳的设计方案,通过专业化软件的自动功能可以完成数据采集、整理,为设计工程师提供更加便利的操作。在设计中勘测数据整理编辑采用microsoftexcel表格方式,直观明了,所有有关道路设计的原始数据都让设计师一目了然,给方案的修改带来很大灵活性。而且软件成图过程是高度自动化的过程,原始数据采集编辑完毕,整个设计任务也就完成了90%以上,因为剩下的绘图部分,软件都能自动完成,让设计师从最枯燥无味的绘图工序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寻求最佳的设计和施工方案,从而发挥出设计师最大的潜能。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为设计人员提供快捷的画图工具,尽量减少各种限制。生成的全部图形对象均为autocad的基本类型实体,使用autocad命令画的图可以用软件任意修改。操作步骤清晰明确,选项功能一目了然,应用autocad推荐的定制工具和编程语言开发
平面线形设计主要解决道路的中心线形,适用于一般路线设计和复杂的立交线形设计。实际工程设计时,线形设计通常有两种情况:不使用坐标的纯粹线形设计;用测量坐标控制转点和线位的线形设计,平面线形设计程序能够识别处理不同的ucs。实际上线形设计大部分工作量在调整线形上,天正市政软件根据线形设计工作过程,分解为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等几部分,分别在不同的已知条件下进行线形设计,这种方法与道路线形设计工作程序相符。道路平面设计能完成任何复杂道路平面的设计工作,包括道路中各种交叉口接入设计、各种道路出入口设计、任意复杂绿化带设计与编辑、各种已知条件的港湾停靠站设计、以及进行各种方式的道路桩号设计,并可对道路整体平面图进行任意图幅的自动分页。
3、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应用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急速发展,沿海开放地区城市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城市道路规划设计部门的工作负荷日益繁重。在此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开始加大投入力度以支持新技术在道路规划部门的应用,许多城市的道路规划部门也开始建设自己的信息系统。但此时的信息系统仍侧重于规划文档的管理,目标是减轻经办人员处理文档的负担,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透明度,办公系统的实现方法上基本是采用Fox-pro,Dbase等软件作为开发收文、发文、办文的管理系统,而空间信息/图形处理还只是处于较低的应用水乎,更没有考虑到规划文档与规划空间信息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当然,当时的计算机发展水平限制了更多地应用。在90年代中期计算机硬件的性价比得大幅提高,软件的功能不断加强,面向对象枝术、COM/DCOM技术、Internet/Intranet技术、网络技术日趋成熟,为道路规划设计信息系统登上新台阶提供了必要条件。通过现代计算机软件系统对城市各条道路车流量的统计,对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提出基础建议,并由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自动生成功能,设计出符合城市、车流走向的道路。
结论: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于道路勘察设计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道路勘察设计人员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因此,道路勘察设计有关部门必须加快自身人员配备的科学化,通过勘察设计人员的招聘与在职培训等多种方式,促进人才结构的优化。通过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及新技术的应用,将道路勘察设计工作科学有序的开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