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读书心得体会【热门五篇】

初中历史读书心得体会(通用5篇)

初中历史读书心得体会 篇1

本学期学校组织我们学习课标,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深感自己认识的不足同时也积极要求自己要与时俱进,在新课改的大好形势下,努力进步。

首先要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确定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同时应重新界定新时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概念。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其次,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前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得到的高分,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所以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

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第三,尤为重要的是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树立远大理想。这种过程将深刻地影响他们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人生的抉择。

总之,我们不能停留在原有的固定模式中,要树立让学生学真、学善、学美、学成人、学成材的观念。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想我们应努力做到:

(1)在教学观念上,应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

(2)在信息传输中,应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

(3)在教学模式上,应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4)对学生的态度,应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

总之,在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中,要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以达成我们所期望的课程目标。

初中历史读书心得体会 篇2

利用寒假,我翻看了初中历史新课标及解读,通过认真研读,对于新课标的调整及其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

新课标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坚持并强化“三维目标”的整合,重视初中、高中、大学历史课程的整体构建与衔接,进一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坚持历史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中的地位。强调历史教育的独特性:历史课程是通过学生学习人类社会按照时序的发展过程来塑造初中学生的人文素养。

新课标最突出的特点是在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发生了较大变化,即在坚持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方向、坚持历史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中的地位的同时,强调历史学科的时序性特征,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该学段历史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出发,按照时间的顺序,精选最基本的史实,采取了“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线”穿“点”,以“点”连“线”,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

现在很多老师很讲究教学方法,但是往往忽略了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才是最重要的。根据历史课程的时序性要求,为了给学生必要的历史发展的整体概念,适当增加一些知识点。例如,中国古代史增加文景之治、东汉、安史之乱等内容;中国近代史增加了义和团、袁世凯复辟帝制、北洋军阀混战等内容。从课程内容整合与相关学科的衔接,从学段角度出发,考虑知识点的难度,从进一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出发,删减一些不影响初中学生理解历史发展主线的知识点。如元谋人、尧舜禹传说、禅让制、世袭制、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等内容。吸收了新的研究成果,如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是以代表党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和第二卷为依据给以叙述。

新课标强调要理解历史的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无论是中国史的课程内容还是世界史的课程内容,我们在排列重要的知识“点”,即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时,都是根据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这两条纵横交错的“线”来安排的。新课标仍然把中国史和世界史各分为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按照时间顺序列出若干重要的知识点,包括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等。其中的一些知识点是以事系人,重在讲事件的来龙去脉而涉及到人,一些知识点是以人系事,重在讲人的生平事迹而涉及到事,而以前者居多。

教师在教学中,要依照历史顺序让初学历史的学生具体知道这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通过生动的语言讲述和学生自己的感悟,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这些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发生和存在的时间和地点,启发学生探究这些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有机联系,才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理解能力。如果没有明确的历史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只是讲述历史事实,那么,面对这些事实,学生就会感到杂乱无章,没有头绪,甚至发生历史的错位,无法正确地考察这些事实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无法揭示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达不到历史课程的培养目标。

新课标还强调贯彻历史课程的基础性和普及性原则。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亦是普及性的国民教育,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应以普及基础性的历史知识为主。初中历史教师要认真学习并充分领会课程标准中对课程设计思路的表述,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全面理解课程内容所采取的“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克服专业化和成人化倾向,避免追求过全、过深、过细的历史叙述。一些较深的内容,在初中教学中不必过多涉及,避免从课程的广度和深度上超出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

作为历史老师,不仅仅需要雄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强烈的现实关怀,深刻的问题意识,雄辩的论证能力。细节联系历史,如何让历史触手可及,这是我们很多老师需要不断探索和成长的道路。

作为教师,要想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要紧跟新课程的理念,及时满足和解决学生的需求,那就不断要充实自己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养。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让我对教育教学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将继续吸收其精华,逐步消化吸收,逐步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寻求发展和进步。

初中历史读书心得体会 篇3

非常欣赏上海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生四十年,为学生想四十年,为国家民族想四百年。”

那么我们历史教师承担着怎样的时代使命?通过历史课,学生学到的应该是什么?难道只是为了让他们记住一些朝代,背下一些都城,了解一些屈辱,知道一些探索吗?我认为问题可能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的教学目标基本上是以传授知识和培养历史思维能力为主,在思想教育方面,多为政治性的国家教育和民族教育,缺乏情感影响和人格教育。

2、过于强调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知识点罗列过多,授课时间不足,教师教学紧张,导致教法实施以“灌输”、“说教”和“画重点”最为普遍;教师包办“垄断”和“一言堂”,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存在,也导致学生和社会对历史课程产生误解和偏见,认为历史的学习方法无非是死记硬背而已。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界定历史学科的性质为人文学科即历史教育要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和思想境界的建设。所以我们要使学生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那么,如何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呢?

有一次,周一早晨举行升国旗、唱国歌的仪式。让我们感到尴尬的是站着一千多名学生的大操场,几乎听不到唱国歌的声音。面对这样的场面,我做了这样的工作:南京大屠杀固然是日本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但也正是由于国家放弃了人民,将军放弃了士兵,军队放弃了百姓,男人放弃了女人,儿女放弃了父母,大人放弃了孩子的因素,所以才会出现这样束手

待毙的情形。而在一个公民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是国家的主人,如果我们在任何时候能想到“我就是国威,就是国仪,就是国家的尊严与安全,”那么,我们就能做到在空无一人的广场上独自一人长国歌升国旗,而那一个人的力量将胜过千百个不负责任的“匹夫”。这里面没有一句直接的说教,没有一句直接的批评,但我想每一名学生都会被震撼,每一名学生都会深思。这件事告诉我们,历史教育无处不在,历史教育大有作为,历史教育责任重大,它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存在与兴衰。

着力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人的智慧,完善人的人格。从历史学科内容看它包括了人的思想、行为等各个方面。对人各个发展侧面的教育也应该是最全面最具体的,所以历史教育应当具有养成和塑造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功能,它可以提升人的智慧、完善人的品格。有一次,我朗诵了《天才还是魔鬼》一文,然后发表了自己的感慨:哈伯因为攻克氨的合成这一世界难题,将无数人从饥饿的死亡线上拯救出来;他也因发明大量化学武器并用于战争,使无数人伤残致死;他是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受人尊敬,他也是战争魔鬼遭人唾骂。”我把问题抛给了学生,让学说发表议论:你认为应该将诺贝尔奖颁发给哈伯吗?请说明理由。学生们讨论的非常热烈,各执己见。面对这样的争论,我做了恰当的引导:哈伯为了国家赢得这场战争而制造毒气,那么他的国家——德国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战争?你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什么?我们该怎样面对战争?怎样面对科学发明?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的讨论,是学生认识到科学发明既可以用来造福人类,也可用于毁灭人类文明,科学发明既可以用于正义的事业,也可以助长邪恶的势力,这一切都取决于树立怎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的历史教学需要生动的故事、富于感情的 语言去打动感染学生,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水到渠成。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分清哪些是美的、善的,哪些是丑的、恶的;哪些是应该学习、发扬的,哪些是应该批评、斗争的,更让我们明白:改造自然要符合自然的规律和必然性,改造社会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必然性。

通过学习历史,教师可以运用劳动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运用人类改造社会的 曲折和艰难对学生进行思想和意志品质教育。

通过学习历史,使学生认识到为了实现伟大的理想,需要付出代价,有时甚至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但应坚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从而提高学生为美好社会奋斗的自觉性。

初中历史读书心得体会 篇4

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开拓性地创造出“大历史(Maco-history)”的研究方法,以宏大叙事的方式,归纳总结现有史料,高度压缩,构成简明的纲领,以时间纵向与欧美历史进行比较分析,是谓“大历史”。 不可否认,黄仁宇先生所叙之历史,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中国的历史长河,创史家之先例。且自始自终围绕着一个问题展开:为何中国文明的发展中未能衍生出资本主义经济?而其将关注点放在了“财税制度”上。众所周知,黄仁宇是明史专家,其中明朝的财税制度更加是其研究重点,也许其遵循“大历史”的研究角度,以小见大,从明朝的财税制度看见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顽疾所在。(事实是否如此,我并未深究,毕竟我不是历史学家。) 纵观《中国大历史》,黄仁宇先生从夏商周开始,洋洋洒洒阐述了中国两千年的文明史。其中涉及政治经济体制、军事战役、艺术思想等等方面,而作者更为重点着眼的则是——政治经济体制的发展。其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是以中央集权为特征,继而形成百年不变的官僚体系,而维系上下级的管理规则,则是一种以儒家为基础、几经修正的道德伦理的意识形态。此种统治形态,历经千秋的朝代更迭(现代中国除外)未曾改变。需要说明的是,此种统治形态,产生于夏,基本形成于宋,而极致于明。用黄仁宇先生的一句形象而通俗的话来说则是“潜水艇夹心面包”(他是否意欲说“热狗”)。上面一块长面包称为官僚阶级,下面一块长面包称为农民,两者都混同一致,缺乏个别色彩,其当中的事物则为“文化精华”(即道德伦理)作文

这种体系的维持之久让人惊讶,可以这么说,统治阶级的主要经济来源,这两千年以来都是以自耕农所缴纳的税收为主。经济形态决定上层建筑体系,这就决定,统治庞大农民阶级的官僚体系的形成是必然的结果。为何这种政治经济模式能长久地代代更迭而没有本质地变化,或者说,在这样的层层级别之下,为何作为最低层的农民,却心甘情愿地被“奴役”了几千年(虽然当中的无数次农民起义,要不就是不成气候,要不就是充当了朝代更迭的工具)?作者在此提出了“数目字管理”这一关键词。所谓“数目字管理”,其实通俗来说,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即为全国的资源以市场为导向,而政府则是在市场中作为秩序的维护者。用黄仁宇先生的话来说,即为上层建筑通过对市场价格及其货币流通的统计数字为据,调节全国的经济生产运行状况,并以征税以及预决算财政来调控经济运行,继以制定法律法规来维护及规范市场秩序。作者认为,由于层层官僚体系构成的严谨与祖先崇拜情结普遍存在,决策层主动改变体制的根本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施行“数目字管理”的方案也变得不可能。

作者提出的解决方法,无疑是要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们改变自身的政治体制,与统治方法,别说这有悖于常理。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以农耕作为国家的基本经济基础,整个封建王朝实际上对庞大的农民阶层的统治,夹于中间的商人其作用则是微乎其微了;再者,两千年来的儒家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地凝结在整个国家精神当中,儒家思想的“重农抑商”观点也是严重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的因素之一。

总之,中国历史发展至今,偶然性不乏其中,但这里面的必然性是昭然若揭的。

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自出版以来,引来不少专业或非专业史学家的评论,其中大家公认的硬伤在于微观史料的考证上的不足,有许多论点未免过于主观判断,给人以话柄。

初中历史读书心得体会 篇5

普通人读历史,目的大概有三种,一种是证明了自己博学,一种是追溯上古的八卦,一种是想弄明白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黄仁宇先生的这本书,没有太多的史料堆积,也没有太多的细节描写,那么,看这本书的人,大致应该是第三种目的了。在没有教历史之前自己只是以第二种人的身份去看历史书,甚至直接看电视剧。但是从开始教历史这个学科之后才发现光看这些书是远远不够的,自己很难对一个历史问题提出深层次的理解,这也就导致课堂的深度不够,因此我选择了《中国大历史》这本书。刚开始读的时候常在一个段落上徘徊许久,不知其意,然而慢慢读下来,便明晓原来如此这般。有的人说他是马后炮,事后诸葛亮,但是这种从经济学角度去分析历史的视角又何尝不是一种伟大的尝试呢。

首先说一下我看完这本书之后的整体感受吧:最近愈发的觉得能够看淡中国历史上那些屈辱的时刻,感觉都是一切都是在情理之中。(这和之前懵懂的认为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不一样)感觉他给我根植了一个观念,我们并不是什么天朝,之所以中华文明能流传这么久与我们所生长的土地,以及因此而形成的封建制度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比方说有很大一部分人说自己小学的时候学习特别好,或者初中的时候学习特好,或者高中的时候学习特好等等之类。我发现这样的人有一个共性,就是他们的内心其实觉得自己学习还是好的,只是不认真学习了,如果一旦认真起来,还是学习好的不行。这样的人还有另一个共性,就是现在的他们以及未来的他们学习也不会变的跟以前一样好了。而我现在自己就处在这样一种状态中。不是曾经有一个唐朝,就永远都有那个时代的繁荣,更不是努努力还能比那个时候更好。有的时候,我觉得得承认一个事情,我们其实本来就不怎么样,偶尔表现得好了一点儿就幻想金榜题名非我莫数了,这是非常不成熟的。这就是我读这本书收获的最大的道理。当然这样说不是为了给自己不够努力找借口,我只是想给自己放松压力,不让身体承受很大的压力,努力向前看。

接下来想结合书中的几个小观点谈下自己的感受。

1.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原因分析。我学历史的时候只知道秦始皇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认为这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我并没有想过与我们同时期的欧洲确从未实现过统一,为什么中国就必须要实现统一呢?本书从土壤、风向和雨量进行了具体数据的分析得出:黄河几乎每年都有水灾,而为了治理水灾仅凭几个割据国家是很难达到目的的,这就需要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来统一协调治理水灾。另外,从农业与游牧的角度分析,也可看出长城的部分路段与15英寸等雨线基本一致。而为了抵御游牧民族的攻击也十分需要中央集权。在读了这一章的介绍后,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实现统一真的是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势。

3.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其实就是许多农业家庭组成的一个大群体,每当一个新朝代建立都会进行重分土地,农民基本上都会分得能够维持自己生活的土地,这样他们就会踏踏实实的拥护自己的国君,直到地主豪强无休无止的兼并农民土地,而国君却拿不出更好的处理方案时,被生活所逼的农民便会揭竿而起,跟随一个贤明的主子推翻一个旧的朝代建立新政权,然后再继续分得土地,继续被兼并,继续反抗……就是这样这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出现了一个接一个的朝代,直到被资本主义所冲击。

3.1020xx年前赵宋的试验要能在这关头实现而有成果,财政上各种端倪必须全部用商业习惯管制……大多数民间事业从旁在侧的襄助,也须公司化,采取法人的地位才能对公众负责。统而言之,一切要能在数目上管理。……当王安石对神宗赵?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借用借款的办法刺激经济之成长。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统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这种扩张性的眼界与传统的看法不同,当时人的眼光将一切视为不能改变的定数。因此王安石与现代读者近,而反与他同时人物远。……中国政治统一的程度远超过国内的经济组织,继续发展的结果,只有使两者都受挫折。

这本书可谓是把大历史的“大”字阐释的很好,让我读完之后再看历史时的格局变大了,我想这就是我所想要的结果。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