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调研报告3000字(精选26篇)
一、导言
1、研究背景
中小企业在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人们普遍认为,中小企业将在本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中小企业以其灵活的机制、“小而专”、“小而活”的特点,解决了大量对技能要求不高的劳动者的就业问题,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越来越重视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中小企业。根据最近的一项调查,中国注册的中小企业有数千万家,占所有注册企业的90%以上,而占据经济总量的中小企业占税收的比重更大,从而解决了上述城乡就业问题。可见,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意义重大。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小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特别是企业主要依靠内源性融资,而当内源性融资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时,资金短缺就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重要部分。
资本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就像血液对于人的重要性一样。资金短缺不仅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困难,也会影响到生产设备的升级和企业的自主创新。
2、研究目的
深圳X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印后装订设备生产的民族企业,是专业生产印后装订设备的企业,是一家集科、工、贸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像其他中小企业一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其同样面临资金不足、融资困难等问题。随着国内教科书的改版、绿色印刷政策的实施,加上国内众多新华印刷厂印后装订设备到了更新换代的阶段,孕育着巨大的市场机会;同时数码印刷的发展,也孕育着新的市场机会。
然而,随着目前国内人工成本的不断上升,印刷企业对自动化、智能化的印后装订设备的需求逐渐强烈。国家目前的企业信贷政策、不断走高的生产成本,都让印刷企业的经营成本上涨,举步维艰。而经济环境加速了印刷行业的洗牌,也引起印后装订设备制造商的洗牌。国家二手设备进口的措施并不奏效,而被正式法令宣布淘汰的旧设备仍未撤出市场,对市场的冲击,加剧了印后装订市场的竞争。经济的下行和行业的激烈竞争,在高端企业客户市场方面主要面对进口品牌的竞争;在中小企业客户市场面临国内品牌的挑战。国家政策方面对文化产业以及对民族制造业的支持,对我们是一个利好。为了不断开发研制出高水平、高品质并适用于最新市场需求的印刷设备,确保产品技术水平和品质处于行业前列,企业亟需大量资金进行研发,进而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公司国内外影响力。
3、研究意义
目前关于研究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文献很多,而结合具体公司进行细致深入研究直至提出具体实施步骤和保障顺利实现的应对策略的文章如凤毛麟角。本文在前人所做的基础上,结合公司项目发展需要,根据对项目可行性和盈利预测分析,提出短期与长期共存的融资方式。这不仅对缓解公司对资金需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也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4、研究方法
本文在撰写过程中通过比较分析法、分析法及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对不同融资模式融资收益和成本比较分析,得出上市是最佳融资模式。分析方法是一种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的企业战略分析方法。
先对公司融资结构进行分析,得出在融资过程中过多依赖银行贷款,存在融资结构不合理,又由于项目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提出需要融资迫切性。进而,根据创业企业融资理论和公司的现实需要,制订了适合公司的短期与长期共存的融资模式。为解决短期资金需求,公司可以通过银行贷款或卖方信贷来融资。长期可以出让一部分股权,引进战略或机构投资者,通过上市让这些机构投资者退出从而达到的一种融资方式。
二、研究问题现状
1,印机行业宏观环境
《印机行业十二五规划》透漏:截至十二五,印机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元,其中,七成以上将是国有产品,还不算20亿美元出口额。我国印机行业在xx期间表现优异:
a、行业规模及吸纳从业人员规模不断增加。其总产值到达175亿元,生产企业600多家,吸纳就业10万余人。
b、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由于生产过程中计算机参与及应用,加速了生产周转期,有些产品已经达到甚至超越国际产品。与此相对应的是,本土企业拥有的外光及紫光和敏感热等直接制版机的技术能力,卫柔性版印机、快速筒料卫星式柔性版印机、喷墨数字印机、计算机直接制版机等先进设备已经可以大规模生产。
c、产品层次不断提高。xx期间,在高端领域,我们与国际差距不是很大,而在低端市场,凭借其价格优势已经取胜。
d、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上海电气在年,兼并吸收日本秋山。上海电气在20xx年又以100多亿人民币价格控股美国高斯。有相关方面分析人士指出,国内企业通过此举把国际领先的印机制造企业先进技术吸收进来,不仅有利于我国高端印机发展也有利于我们企业去国际市场上遨游。以上海紫光、大族冠华、北人富士、北人股份、淮南光神光华、深圳、上海光华、江苏昌升陕西北人、威海印机等先进企业不断涌现。
e、国内市场空间巨大。由于国内印后装订设备落后,人工成本不断攀升,而机械设备到了更新换代,教科书改版升级存在着巨大机会。坐拥天时、地利、人和等优势。
2、发展方向
印后装订是整个印刷流程中缺憾最多发展最为落后的一环,是提高印染印刷质量和效率的至关重要一环,印刷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点之一就是印后装订设备更新换代升级。
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方向。由于人工成本不断攀升,自动化、智能化的印后装订设备对印刷企业的需求满足更为透彻。尽管整体印刷市场目前处于低谷,但仍会有很大的发展机会在印后装订市场。少量超大型印刷企业、部分有特色中型企业以及一批微小型印刷企业将在未来市场上并存。
发展机遇。除了教科书的改版升级、绿色印刷政策的落实,还有国内众多新华印刷厂印后装订设备到了更新换代的阶段,这些都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数印装订领域。新的市场增长点在数码印刷领域,其发展空间可以想象。相对落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的印后装订设备到了更新换代时间点,因此高速、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像数码印后市场将成为未来角逐的一大领域。
3、市场分析
a、国内市场概况
各类印刷企业是印后设备使用的大户。印刷行业也属于国家大力提倡的产业。就当前来看,我国人均用纸量很低,大有发展空间。近年来,我国印刷行业发展势头猛进,大于GDP五个点。己有18万家登记印刷企业在年统计时。其总产值达6000亿元。我国在90年代中期以前中高档印刷设备主要靠引进,国内鲜有企业涉足。国产印机的性能不断提高在年代后期,有些已经完全国有化。进入世纪,我国有些企业开始到国际市场遨游,例如公司。然而,像数字智能化胶订联动线等的高端领域、精装书联动线仍靠进口。
4、行业存在的挑战分析
a、宏观环境分析
由于世界经济疲软及增长缓慢,国内宏观经济不景气,不稳定、不确定,这些使得印刷企业或减少采购设备量或延长已有设备使用期。国家适度紧缩的信贷政策、不断走高的生产成本,都使印刷企业的经营举步维艰,这些内外部环境都加速了印刷行业的洗牌,也引起印后装订设备制造商的洗牌。对印后装备制造市场需求造成较大影响还有国家宏观调控和技术改造投资下降。
国家二手设备进口措施没有严格执行,加上明令淘汰的旧设备仍在市场上使用,对市场造成较大冲击,加剧了印后装订市场的竞争程度。在电子媒体浪潮不断冲击下,书刊行业在本就不太看好的市场更显得悲观,这些使得印刷企业对设备的投资更为谨慎。同时这些也加速了行业进入洗牌阶段。
b、竞争环境分析
按照《20xx中国印机市场调查报告》,印刷机械行业不足之处如下:在高端领域上我国研发能力严重不足,技术人才紧缺,大部分高端设备产品仍靠进口。这要求我们亟需通过自主创新、调整产品结构、引进人才和技术、加大企业研发投资力度等多种形式,提高整个行业竞争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在高端客户市场主要面对进口品牌的竞争印后国际品牌如马天尼、柯尔布斯、Horizon等受国际其他市场不景气限制,越来越重视中国市场,加快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和投资力度。由此可知,在高端产品领域竞争将将进一步加剧。
c、面对来之中小企业威胁和挑战
在中小印刷企业生存越来越困难,无力购买大型、价格昂贵的设备这样背景之下,国内一些设备商釆用低价、具有诱惑力的商务付款条件等策略迅速占领一些中小企业市场,如平湖英厚、上海紫光、如皋昌昇、新乡布克等,这些都将对深圳X公司构成巨大挑战和威胁。
一批集约化程度高的超大型印刷企业和特色中型企业以及一批小规模的印刷企业将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相反,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印刷企业将会逐渐退出市场。
5、深圳X公司简介
公司是一家研发生产销售高端印后设备的公司;该企业属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同时还是深圳最有成长潜力企业。首届中国印机用户值得信赖品牌获得者。早在20xx年公司就通过ISO9001认证。其产品也通过欧洲安全电器许可。先进的研发和生产中心且完善的国内外销售网络为公司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其推出首款自主研发,以其先进技术、良好的适应性和物美价廉等著称的六大系列的印刷装订设备,极大地提高了公司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并且有五大系列产品远销欧美等五十多个国家。
公司某项目简介:X公司为了更好发展和满足书刊印刷企业对机械智能化产品的迫切渴望,在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及产品环节上,从自我实际出发,开发出完全核心竞争力的数字智能装订机。从运营的两年情况看,胶状联动线以满意的价格、过硬的质量获得了广大客户的信赖。基于此,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国内外竞争力,决定扩大生产。而受到现有限制条件,公司决定扩建厂房、引进人才扩大生产。这些有利于公司自身发展和满足国内外客户对数字智能化胶订联动线的迫切渴望,同时争取尽快打进国外高端市场和占领产业链高端。公司在年的时候已经将产品椭圆胶订包本机、骑马订书机、锁线机等书刊装订设备出口到世界上几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印后装订设备年需求量在20亿元以上,并且以每年10%的增长率不断增长。全球印后装订设备需求为30亿美元以上,并以每年5%的增长率增长,可以看出我国印染行业需求量占全球需求量的九分之一。印后设备中技术含量、价值最高的装备之一是胶订联动线。目前,每年我国需求量大概在60台套以上,而这些设备国内鲜有企业生产主要依靠进口满足生产所需,需要外汇一亿多美元。深圳X公司是我国知名的印机生产商,在国内外拥有发达的销售公司。国外同类胶订联动线每套售价1200万元(享受国家免税政策价),深圳公司生产的数字智能化胶订联动线每套售价500万元左右。通过扩大生产,价格还有下降的余地,与国外同类机械相比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数字智能化胶订联动线在二到三年内以替代进口为主,三年后,将产品打入国外,角逐国际市场。数字智能化胶订联动线产品的自有化,能够极大改进我国的装订书刊等的品质,这有利于改进生产效率,降低人工和劳动成本,也有利于推广智能化生产设备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公司市场占有率。公司项目实施不仅对国家整体装订行业有一个很大提升同时对企业来说更是意义重大。
三、公司融资调研情况概述
1、内部优势分析
深圳X公司拥有一支国内一流的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家们的研发队伍,不断开发研制出高水平、高品质并适用于最新市场需求的印刷设备,确保产品技术水平和品质处于行业前列。公司持续将年销售收入的10%以上投入研发。拥有一支高水平、研发能力强的研发团队,研发团队占公司总人数的30%,并有德国工程师的技术指导,聚焦于高端印后装订产品系统解决方案的研究。公司与国际上最知名的印后装订企业沃伦贝克和马天尼及世界上最知名的数码印刷设备生产企业柯达公司都有技术合作,并与以上企业保持常态的定期互访交流。
近几年以来,公司获得了以下荣誉:首届中国机械印刷器材品牌评奖之“用户满意品牌(印后)”殊荣;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科技创新技术奖、荣获广东省知名商标、全国质量管理3A级企业;广东省知名品牌企业、国家高科技企业;中国印刷行业十大民族制造商、印刷机械产品质量信得过企业等荣誉。
深圳X公司凭着收入和现金流水已经和银行建立起了良好的授信关系,并且也取得了在中小企业中极大优势的授信条件,例如工商银行同意评定公司年信用等级为AA+级,核定最高授信额度3500万元,全部为非专项授信额度,其中流动资金贷款限额20xx万元,信用方式,附加一层写字楼平方米物业抵押及公司法定代表人个人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有了四大国有银行的授信基础,对于其他银行极具有参考价值。X公司的国家专利是公司价值极高的无形资产,不仅推动公司产品迅速发展,更可以运用到银行信贷中去。将专利进行评估,然后然后抵押给银行,无形中是公司融资的一种优势渠道。
2、内部弱势分析
从公司资金来源就能发现,每当公司出现资金短缺,公司首先向银行借贷。单从融资成本来看,股权融资成本较高,其股息股利交完税再向广大股民支付,没有发挥抵税效果,债权融资的利息因为在交纳税收之前支付,从效果来看能很好发挥抵税效应。但是,债权融资到期需支付本息,同时过多的债务将给公司带来财务困境。由于关键项目的实施周期长,因此,公司并不适合短期的银行贷款。其次,我国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不理想,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公司自身原因,由于企业和银行信息不对称,导致银行对信贷审批后续跟踪等方面存在很大困难,致使银行不情愿给小企业借贷;二是企业没有抵押品,有些有但抵押品变现和保值能力较差;三是为严控风险,银行重视大客户比较热情,对中小企业相对冷淡。在关键项目期间,公司投入多,回报少,资金周期耗时,加剧了资金短缺现象,必定影响公司正常的生产运营。
3、外部机会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己经引起了中央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各相关部门陆续从政策和操作层面加大创新力度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20xx年《中小企业促进法》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20xx年深圳交易所推出的中小企业板,为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提供了平台;20xx年《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银行应注重对中小企业进行倾斜性的信贷;20xx年《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中小企业融资工具管理办法》,旨在放开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中小企业融资限制;20xx年为了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和融资服务,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上述政策的出台,使得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有所改善。
随着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贡献作用不断增大,其融资需求也日益增大,与此相适应,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也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目前,中小企业融资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渠道:银行贷款、发行股票或债券、金融租赁、典当融资、民间借贷、风险投资等。
4、外部威胁分析
我国项目融资广泛应用于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各类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厂房建设等方面,涉及各个行业,其中交通、能源、房地产基本以项目贷款为主。目前,我国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约为10万亿规模,贷款用途大多为基础设施建设、各项市政工程,80%以上均为项目贷款。
而中小企业项目融资情况不容乐观,中小企业银行融资长期存在短贷长用的结构性风险。一是从当前中小企业贷款结构分析,短期贷款占比,中长期贷款占比,中长期贷款比重远低于中小企业平均长期资产比重。二是在实际的贷款运行中,中小企业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到期续贷率为,到期增贷率达到,足以说明中小企业贷款的短贷长用。三是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的可能性较小,大多数银行只向中小企业发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而中小企业要实现产能的扩张和市场的扩张,必须加大长期投入,在此情况下,中小企业出于自身发展需要和银行长期循环续贷的惯性思维,自然地采用短贷长用的方式发展。
综上所述,在先前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内源融资和银行信贷等间接融资能够解决企业资金困境,但目前由于项目发展需要,仅依靠贷款等债权融资已远远不能解决企业面临困境。因为公司项目实施,需要大量资金。公司为了持续健康发展,必然要融资来源多元化。
5、总结
深圳X公司可以进行股权融资,不仅有助于资本结构达到最优,还可以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目前适合企业的融资渠道:银行信贷、保理融资、稀释股权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等。公司在融资时不仅要考虑短期需求,还要考虑长期需求。公司主要通过银行贷款等间接方式的原因有:一是公司对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保理融资等新型融资不是很了解,这有助于满足短期需求;二是公司的创业者由于担心股权被稀释,一直没有通过增资扩股等股权融资方式来进行股权等长期融资。为了公司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公司可以通过私募和上市融资的股权融资来进行长期融资,从而达到解决公司所面临的资金压力和财务风险。
四、案例综合分析
1、公司融资现状
当前,深圳X公司正处于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是,公司资金来源主要是内源融资,已经很难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特别是在某关键项目即将实施之时。缺少与公司实际发展像匹配的融资结构。依据项目发展情况及发展计划可以看出公司迫切需要发展资金。
2、公司融资方案的设计
①银行贷款
我国当前资本市场发展局限性,使得中小企业进行资金来源选择时,银行信贷经常是主要选择。这是由因为银行所具有特点所决定的:
(1)与其他融资方式复杂性、便捷性方面,银行信贷在这方面具有其独特优势。
(2)其具有灵活性,相对债券来说,成本低。
(3)银行贷款的利息在税前支付,因此有抵税作用。
(4)银行贷款中银行对企业经营管理影响较小。公司为了方便从银行获得额度,有必要加强银企合作,构筑坚实的伙伴联系。
②卖方信贷
公司作为一家印后装订设备的专业制造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印后装订设备制造领域的全国龙头企业,产品样式齐全,市场占有率高。己在全国大中型城市设立了办事处,下游客户均为当地的印刷厂。公司为进一步扩大市场销售份额,缩短货款回笼周期,与银行创新进行买方信贷业务的合作(以深圳地区试点)。
合作方案如下:
(1)、卖方企业
公司向银行申请买方信贷额度,经银行调查后,对其核定额度,并签署买方信贷协议。其卖方条件需满足:首先,成立两年以上,经营业绩突出,具有明显的行业龙头地位,市场占有率较高且保持稳定,银行信誉良好,无逃废债记录;其次,生产技术水平处于行业先进地位,生产设备70%新度在以上;再次,有良好的纳税记录,无偷逃税情况发生,应为指定行授信客户,且在银行取得为买方提供的回购担保额度。
(2)、买方企业
深圳范围内在指定银行开立了基本账户或一般结算账户的优良买家。公司与买家签订购销合同后,由公司向指定行推荐买家,经银行审核符合贷款条件,对其发放贷款。其买方条件需满足:首先,在深圳依法注册登记和正常年审的企业客户,成立两年以上;企业实际控制人从业经验4年以上;其次,企业年销售收入1、5亿元以下,有正常稳定的收入来源,财务、资信状况良好,有按期归还贷款本息能力及与授信金额相匹配的现金净流量;再次,与所购设备相适应的产品或服务业务量,需提供相应的订单或交易记录,保证其有稳定持续生产经营能力;并且己与卖方签订了设备购买协议或合同和有良好的纳税记录,无偷逃税情况发生。
(3)、贷款金额及期限
贷款金额不得超过所购机器设备合理金额(按照提供的合同或发票金额与市场公允价值孰低认定)的70%,经办业务团队根据买卖双方等情况确定具体贷款金额;贷款期限不得超过3年,业务团队可根据买方的实际情况给予不超过个3月的宽限期;贷款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利率水平执行,原则上利率要求不低于上浮10%,最高上浮不超过30%,具体利费率水平视买家信用评级以及利率审批最终结果而定,如买家在银行信用评级达到类客户水平,利率可按人行同期基准利率执行并报总行核批;贷款期限超过一年的,利率调整方式为一年一定,即次年的一月一日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利率水平进行调整;在贷款期限内,买方于每月21日向银行逐月还本付息,还款方式有两种:可按照还款计划或等额本金还款法进行还款,具体由借款合同约定。一旦选定还款方式就不得变更,但可以部分或全部提前还款,利息将调整计算;借款人要求提前归还剩余贷款本金的,应提前一个月向银行提出申请,按银行确定的提前还款日归还贷款本金,银行有权加收一个月的贷款利息。授信担保方式有如下五种:第一种为保证银行在回购担保协议项下的债权能得到清偿,银行有权利要求买方(借款人):第二种就商务合同项下的机器设备向银行指定的保险公司投保相关险种的保险(主要为一切险及机损险两个险种),并将保险权益第一受益人设定为指定行。保险期限一般应比贷款到期日多六个月;第三种将借款项下的设备抵押给银行,并依法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抵押登记。待抵押登记完成后,办理贷款出账手续;第四种抵押期间,买方和卖方对于抵押的机器设备存在质量和使用问题,及有关商务合同的违约所引起的争议,均由买方和卖方双方自行解决,不得影响银行的合法权益。买方应妥善保管抵押的机器设备,负责维修、保养并保证其完好无损。未经银行书面同意,买方不得将抵押的机器设备出租、变卖、再抵押、抵偿债务、馈赠或以其他方式处置。否则,由此引起银行的任何损失,由买方承担法律责任。银行买方信贷和租赁公司融资租赁相比,性质相同,模式类似,关键点银行买方信贷的利息比租赁公司融资租赁费用要低,这对买方有直接利益,开发的买方信贷,为公司产品销售提供了买方信贷,思路上扩大了销售模式,并解决了投产和回款的资金占用时间,给公司销售开辟一条新路。这种行业进入的方式,比银行个别企业的切入更容易风险的控制,也对银行节约大量的考察时间和人力成本,再加上卖方的回购担保,就跟能确保风险降到最低点。
③国内上市融资
我国创业板于20xx年9月17日正式幵市,第一批7家企业全部通过发行申请。创业板主要服务对象“三高”企业。所以,创业板开市对加快我国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丰富其资金来源,具有深远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只要符合相关要求,都可以在创业板上市。“三高”着重指高技术含量、发展速度快前景好。公司的数字智能化胶订联动线以其先进技术,独特的自主创新功能和完美的实用性,达到了相当高的国际水平,多项性能指标和品质达到国内领先甚至超越国际水平,对相关产品可完全实现国产化。符合高技术行业,通过引入机构投资者,随着股东自理能力提高,股权结构优化,将来完全可能在创业板上市。
五、小结
1、研究结论
深圳X公司是专业生产印后装订设备的制造商。公司发展项目,将有效打破国外品牌产品在高端无线胶订联动线技术领域的市场垄断地位,可大大促进中国印刷、印刷设备制造等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将推动国产高端无线胶订联动线的全面推广,促进高端印后设备制造行业发展,符合促进工业产业升级的相关政策。深圳市政府对公司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把公司发展项目列入全市个重大产业项目。以面向国际的视角,在产业园中为数字化喷墨设备研发,生产设立先进的精细化生产中心、系统培训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和产品展示中心,形成产、学、研、服、展五位一体的系统化发展模式,在数字化技术领域中不断拓展进步,打造与世界顶尖设备制造企业统一高度的竞争平台。
本文先对公司融资结构进行分析,得出在融资过程中过多依赖银行贷款,存在融资结构不合理,又由于项目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提出需要融资迫切性。进而,根据中小企业融资理论和公司的现实需要,制订了适合公司的短期与长期共存的融资模式。为解决短期资金需求,公司可以通过银行贷款或卖方信贷来融资。长期可以出让一部分股权,引进战略或机构投资者,通过上市让这些机构投资者退出从而达到的一种融资方式。对上市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得出深交所创业板是公司最佳上市场所。最后,为了保证长期融资方式顺利进行,提出一些应对策略和措施。
2、研究局限及展望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尽量严谨求实,但由于数据及文献等方面局限性,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文章主要借助比较分析、分析等定性分析方法,对许多问题分析还不够深入透彻;
第二,本文研究过程及结论是在结合公司基础上得出的,对其他公司是否实用有待观察;
第三,随着政策环境变化,需要研究新形势下融资问题。
按照通知要求。9月8日我们实际到企业了解了一些基本情况。现将我县农业产业化企业用工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产业化企业用工现状
目前我县(农业)产业化企业17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近50家,实际用工人数1200人左右。
1、从企业用工需求来看,目前最缺工的企业是几户大的种植企业(旺民长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长白山宇农生态开发有限公司等)。他们是种植加工企业,一个是蓝莓种植加工,另外一家是绿色有机大米加工企业,在种植和栽培原材料方面用工需求大。
2、从企业用工环境来看,我县产业化企业用工并不规范,没有实行标准工作时间制,工资和各项福利待遇也很低,现在生产和技术工人月薪1500-20xx元,其它员工月薪1100-1500元,并且工作时间较长,劳动强度较大、劳动条件较差,普遍存在“招工难”问题。
3.从企业用工结构来看,在年龄结构方面,大多数企业愿意招聘25—35岁年龄阶段的人员;文化程度方面,企业对工人的文化程度要求不高;性别方面,主要与需求工种有关,如车工、缝纫工偏向女性,电工、机械工则需要男性等。
二、企业用工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县企业用工难(主要包括招工难和留人难),既有劳动力供求失调造成部分企业缺工的客观因素,也有企业劳资关系不和谐的内在因素,主要有几个方面:
1.劳动力素质不高(劳动力供求失调),用工结构性矛盾突出。“招工难”其实并非无人可招,而是难招到具备一定素质和技能的工人难招。一是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种植企业在种植及采收作物时用工量急剧增加,并且此时也基本是农忙季节。加工企业招工要求具备一定素质。二是劳动力资源外流现象严重。我县向外劳务输出比较多,大量年轻的农村劳动力流转到国外或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很多村屯基本都是老人小孩留守,又以朝族村最严重,在家务农的劳动力占70%是45岁以上的,而且是没有技能的劳动力。三是每年大中专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基本不回安图就业,而本地的职(技)校毕业生60%倾向到外地就业,导致本地年轻、有一定文化、懂技术的劳动力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使我县企业用工供求矛盾愈显突出。
2.劳动环境较差,用工缺乏吸引力。
一是工资待遇偏低。近几年来,我县物价消费总体水平已大幅上升,特别是我县物价消费总体水平与周边县城对比偏高,而我县各个企业工资长期徘徊在较低水平,按日工作10小时和月工资1000元计算,平均工资每小时不到4元,加上劳动强度大,没有加班工资和节假日,造成企业难以招收工人或留住工人。有一定技能和熟练工人,或者通过在企业实践掌握一定技术的员工,一旦有更好的去处,往往是马上跳槽。工资待遇偏低成为招工难和员工队伍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二是企业文化建设滞后。一方面,有些企业存在短期行为,只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发展规划和做优做强企业文化内涵的经营观;另一方面,有的企业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认识到员工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资源,没有从根本上做到尊重员工、善待员工,导致无法充分发挥(调动)员工积极性。从调研情况看,劳动用工规范、工作环境优、工资及时兑现、福利待遇好、人本意识强的企业不存在“招工难”问题。
3.用工不够和谐,职工权益难以保障。
一是部分企业存在“四无现象”。即无劳动合同、无用工手续、无社会保障、无休息休假,部分企业存在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劳动者的生活得不到基本保障等(问题),使企业从开始能招到人,到最后留不住人。
二是缺乏人性化管理。有的企业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一味追求高额利润,除了支付基本薪酬外,任意延长劳动时间,没有(甚至不)支付加班工资;有的企业靠压低工价来赚取利润,有的企业靠随意拖欠员工工资的.方式来周转资金,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工人的积极性,导致部分工人离岗或跳槽,对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劳动力宁愿
在家休息也不就业。
三、解决企业用工难的对策建议
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民心工程、发展工程,需要政府、部门和企业互动,全社会共同努力,劳动、人事、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形成合力,提供政策帮扶。为确保我县企业用工需求,积极构建政府、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良好用工环境,实行政府引导、企业关心关爱、部门协调帮助,进一步优化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本县转移,以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发展。为此建议:
1.加强宏观管理,进一步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随着县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外来企业的不断增多,我县经济发展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各项产业将会得到快速发展,企业用工需求势必迅速增加,若不未雨绸谬,储备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届时企业用工矛盾将进一步显露,成为制约我县企业做大做强的瓶颈。一要立足本地劳动力资源,培植企业储备用工。一方面,劳动部门要深入企业,对我县企业全年用工计划进行调查摸底,并做好全县劳动力资源调查,充分挖掘现有劳动力潜力,建立企业用工需求和本县劳动力档案库;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尽快将更多的普通劳动力转化为技术技能劳动力。人事部门要制定我县(生源)大中专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到(返回我县企业)就业的优惠措施,并将其纳入用人管理计划,防止我县技术人才资源的流失,为经济发展储备丰富的人才和劳动力资源。二要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政府应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确立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主体地位,为劳动者提供便捷有效的就业服务。职能部门要积极拓展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招聘、代理、测评等功能,加快建立一个集信息收集、就业指导、职业介绍、交流协作、职业培训、社会保险于一体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强化就业跟踪服务,为劳动力的多层次、多渠道合理流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要加强跨县、跨地区劳务联系,科学引进劳动力资源,缓解企业缺工矛盾。要引导企业依法依规用工,切实维护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要积极鼓励企业使用本地居民就业,鼓励劳动力通过灵活就业方式实现就业。三要加大对公共就业服务的资金投入。就业是民生之本,按照党的__大提出的加快城乡统筹的要求,围绕我县持续做强产业、持续改善民生的工作目标,政府应加大培训转移,加大对公共就业服务的资金投入。如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就业岗位给就业困难对象,兑现国家在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职业技能鉴定等方面的补贴等,资金来源可从失业保险金的节余和财政预算安排的方式来筹集。使之更好用来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推动我县就业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解决企业用工不足问题。
2.改善用工环境,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企业主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强化“善待打工者就是善待自己”的理念,增强企业自身的吸引力。一要营造“筑巢引凤”的良好企业环境。家有梧桐树,引来凤凰住,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优美的工作环境是企业规范管理的基本要求。因此,建立规范有序的人性化管理机制、社会保障机制、学习培训机制、监督管理机制,是提高企业吸引人才竞争力的有效途经。二要为员工发展搭建良好的舞台。企业要帮助员工开发各种知识与技能,提供实现个人专长的机会,在目前技工普遍难寻的情况下,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在职职工的培训力度,提高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提升技能就业,解决企业用工短缺问题。三要适当提高员工的工资待遇。对大多数劳动力而言,劳动收益仍是其选择就业的首要因素,只要本地和外地的收入相差不是太大,他们肯定会考虑在本地就业。应适时公开企业经营方针、成本核算、企业效益等,增加工人工资透明度,作为企业主合理地确定和兑现用工待遇应该是明智之举。政府要引导企业按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定科学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吸引本地区和外来的劳动力到清流就业。四要构建良好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助于加深员工对企业的感情,增进员工对企业的依靠,保持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因此,作为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关爱员工、赏识部下等人性化的管理,要依法用工,对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工资福利、社会保险等都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照章办事,努力改善工人的生产生活环境;要努力营造奋发向上、争优创先的用工氛围,创造有利于员工发展的企业人文环境;要培育员工“企业兴我也兴”的理念,使员工溶入企业的生产、生活、文化的各项活动中,努力构建良好的劳动环境,激发他们在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良好的归宿感、成就感、荣誉感,做到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和事业留人。
3.保障合法权益,进一步发挥部门职能作用。
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把劳动保障制度落到实处。一要加强对企业用工环境的监管。建立政府、企业、劳动者三方协商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指导和督促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按照“重大情况随时报,常规情况定时报”,建立应急报告制度,建立健全劳动合同管理制度,规范用工,依法全面履行劳动合同;切实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及时纠正企业强迫性劳动、压低工资、拖欠工资、忽视职工劳动安全等不良行为,要保障落实进城务工人员享有《工会法》赋予的权利,把他们及时吸收到工会组织中去,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二要实施社会保障全覆盖工程。落实包括农民工在内的企业职工的养老、失业、工伤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将企业员工全部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并注意向生产、服务一线人才倾斜,重点解决各类人才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之间流动的社会保障关系的转移和接续问题,为企业留人、吸引人营造良好环境。三要切实解决外来工的后顾之忧。进一步跟踪落实政府制定的鼓励外来务工人员在本地企业务工的优惠政策,广开招工渠道,吸引外县富余劳动力来我县就业,以解决企业用工不足问题,教育、公安、计生等部门和乡镇要主动为企业外来务工人员服务,解决好其子女入学、户籍管理、计划生育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使外来务工人员在清流能放下包袱安心工作,为建设长白山最美、产业最优、旅游最旺、环境最好的生态经济强县添砖加瓦,尽一份力。
一、公司债务问题分析
首先在进行尽职调查报告中相关问题分析前,就应掌握两个关键概念,一是财务尽职调查,财务尽职调查在控股中相对较常见,一般是控股方委托第三方对目标方进行企业相关状况的调查,并对目标企业相关资料进行调查整理,得出尽职调查报告,为相关决方或者投资方带给决策依据,具备必须资格的会计事务所通常扮演着第三方的主角。二是债务黑洞,会计上并没有债务黑洞这一概念的标准定义,众所周知,黑洞是天文学中的相关概念,在会会计中加以应用主要是为了证明债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个性是涉及到企业控股活动时,要充分意识被控股企业即目标企业是否与第三方存在着隐性债务,透过对北京浩利鸿公司带给的尽职调查报告,我们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目标公司进行财务分析以此来决定该目标公司是否存在着债务黑洞。
1、目标公司带给的公司报表。决定目标公司是否存在着债务黑洞,最重要的证据来自目标公司带给的相关报表,这就应包括目标公司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利润分配表、资产评估报告等,在北京浩利鸿公司带给的尽职调查报告中,并没有带给上述目标公司的资产报表状况,只是提到了目标公司拥有的主要财产、目标公司的重大债权债务以及对外重大投资和关联方等,在主要财产上对目标公司固定资产、商标专利、土地使用权等,并不能据此深入了解目标公司主要资产状况。在负债方面,报告中列出了目标公司与北京物美公司之间的债务状况,也不能全面了解目标公司的总体负债状况。
2、目标公司带给的资金融通文件。在北京浩利鸿公司带给的尽职调查报告中主要是列举了目标公司从20xx年2月20日到20xx年11月28日间7次股权转让,并没有对目标公司重要的资金融通状况进行披露,个性是目标公司的贷款合同或者是涉及到目标公司于其他公司资金融通的状况的相关文件,也能够是目标公司将要签署的贷款合同等,这对决定目标公司是否存在债务黑洞具有十分重要的好处。单从尽职调查报告列出的几点无法准确的决定目标公司是否存在债务黑洞。目标公司的7次股权转让和一次增资,只能反映目标公司控股状况和注册资本变动状况。目标公司资金融通文件中还没有披露目标公司是否存在三角债务,或者目标公司是否存在向其他公司带给债务担保,当然那里所说的担保有有几个特点,一是担保形式不局限于资产抵押、质押、留置、向第三方出具的订金等,二是担保的数额就应能够对公司正常经营产生不良良性,并且其所引发的风险目标公司无法承担。
综上所述,根据北京浩利鸿公司带给的尽职调查报告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分析,认为目标公司债务黑洞状况无法确认,这一结论的得出主要是依据目标公司报表和目标公司资金融通文件不充分。无法具体决定目标公司的债务状况,也就无法决定目标公司是否存在隐性债务问题。
二、控股出资状况分析
一般状况下,要实现对企业的控制,要实现对目标公司股权的控制,能够分为对上市公司控制、对非上市公司控制、对子公司控制、对合营公司和联营企业控制,在会计中控制是指能够对目标企业财务或者经营权施加重要影响,而且还要能够从控制目标企业中实现获益,这是对目标企业实现控制的最主要标志,众所周知,控制的主体具有唯一性,当然这种控制主要表此刻透过签署投资协议,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表决权,透过北京浩利鸿公司带给的尽职调查报告,我们能够看出目标公司总共进行了7次股权转让,并且调查报告显示,在xx年12月3日,百诚来实业出资2700万元,出资比例占90%,蓝海投资出资300万,出资比例占10%,都是以货币出资方式,因此能够看出在经过几次股权交易后,目标公司基本上已经被白诚来实业所控制,其出资比例已经占出资额的90%,而蓝海出资300万,占10%,这是基本状况,要实现对目标公司的控股,能够透过收购百诚来实业股权的55%,也就是出资1485万元,进而实现对目标企业的控制,业务出资1485万元后,目标企业的股权结构发生了变化,百诚来实业出资额下降到1215万元,而蓝海投资股权不变,这样就能够实现对目标企业的控制即占55%股权拥有绝对话语权。
三、债务黑洞风险规避分析
在进行目标公司控股时,就应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结合北京浩利鸿公司带给的尽职调查报告以及股权控股风险相关理论,认为在进行目标公司股权控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目标企业是否具有控股价值
要最大限度的降低控股风险,首先要重视对所控股企业价值评估,也就说被控股企业有没有控股的价值,没有控股的价值而强行要进行控股,这是最大的风险,因为企业是盈利性组织,其终极目标是实现企业的盈利,北京浩利鸿公司带给的尽职调查报中并没有对目标公司在资产、负责方面进行详细的披露,这对控股方进行债务黑洞风险规避十分不利。
2、要对控股风险因素进行识别
要最大限度的降低目标公司控股风险,需要借助必须的财务工具,个性是财务报表这一工具的运用十分重要,对控股风险因素的识别决定要利用尽职报告中财务分析结论,不能忽视的另一个方面是所控股的目标公司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什么地位或者在现行国家政策法规下目标企业所在的产业面临着那些挑战和机遇,要做到在微观上重视目标企业经营业绩和关键财务指标的变化,在宏观上对行业经营大环境变化的把握等。在尽职调查报告中,对目标企业内部经营的详细财务数据也没有进行披露,个性是目标公司资产周转潜力、债务偿还潜力、现金流状况、债务结构等都没有进行深入剖析,这客观上也对分析目标企业风险带来了挑战。
3、要对重大交易或者合同影响进行评估、
在北京浩利鸿公司带给的尽职调查报中,对目标公司进行的重大交易和重大合同进行了揭示,主要是披露了中融盛世代为垫付的地价款29,XX5,797。62元。根据目标公司xx年12月8日出具的《确认函》,截至xx年12月8日,除《审计报告》中披露的目标公司应付前关联股东中融盛世代为垫付的地价款29,XX5,797。62元外,目标公司目前没有其他重大关联交易状况,对这次重大交易对目标公司产生的后期影响也没有进行评估,所以要防范债务黑洞务必要对重大交易或者合同的影响进行评估,这能够第一时光给投资者风险评估提高决定资料和决策依据。
4、要对目标企业与第三方诉讼和担保状况进行摸底
决定目标公司是否存在债务黑洞风险,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对目标公司进行第三方诉讼和担保状况摸底,要搞清楚目标公司是否存在对外担保或者抵押或者其他形式的担保、诉讼状况,因为这些因素都是带来债务黑洞的潜在因素,尽职调查也要关注这一点,北京浩利鸿公司带给的尽职调查报中指出于20xx年11月21日,目标公司与北京海龙进出口服务公司签署《项目转让协议书》,北京海龙进出口服务公司将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乡建设的非贸易物品监管中心综合楼项目(即利鸿大厦)以3,780万元转让给目标公司。因此在进行目标公司债务黑洞风险控制时,要对这一项重大交易进行系统调查和全面评估。
四、分析结论
根据北京浩利鸿公司带给的尽职调查报,能够进行如下决定,第一该尽职报告中对目标公司相关财务报表和财务数据披露不够充分,无法对该目标公司是否存在财务黑洞作出准确决定,结合尽职调查报告,认为该目标企业存在潜在的债务纠纷但是这无法证明目标企业存在巨大财务黑洞;第二,尽职调查报告中对目标企业股权结构调整进行了披露,根据控股需要能够收购55%股份实现绝对控股,即出资金额为1485万元,当然这这是其中一种控股方案;第三,由于北京浩利鸿公司带给的尽职调查报结论中提到该目标公司存在潜在的债务纠纷并给出了相应指导意见,结合债务风险控制相关理论,提出了四个维度来控制目标公司债务黑洞风险。
企业调研报告范文(六):
企业的销售额也有增长。20xx年底,工商局调查企业的销售额中位数为200万元。工商联调查企业的销售额中位数为640万元。下方让我们来看看这一篇企业调查报告范文的资料,如下:
至20xx年底,企业的开业年数为5年及以下的占32。9%;6至10年的占42。3%;10年以上的占24。8%。也就是说,被调查企业开业6年以上的占了67。1%。开业年数的中位值为7年。20xx年调查时,这个数值是7。XX年。思考到这次企业调查报告范文有一半是透过工商局向一般私企问卷的,不一样于上次仅仅调查代表性企业,所以不能得出私营企业存活年数下降的结论。
根据企业调查报告范文中提到的开业年数、企业开业时的实收资本、企业20xx年底所有者权益三个数据得出企业的资本年增长率,其中位值为8。8%。
企业利润略有回升,销售利润率趋于平稳。上次企业调查报告范文中发现,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私营企业的销售利润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此次调查发现,销售利润率已经逐渐趋于平稳。
20xx年底,工商局调查企业的税后净利润的中位数为7万元,与前面的销售额中位数相比,可得出销售利润率约为3。5%。工商联调查企业的税后净利润的中位数为25万元,与前面的销售额中位数相比,可得出销售利润率约为3。9%。两者数据相差不大。
与前几次工商联企业调查报告范文中的数据相比,企业利润略有回升(1997年销售利润率为7。9%,20xx年为5%,20xx年为3。6%),被调查企业的税后净利润(中位数)从20xx年调查时的21万元上升到25万元,但销售利润率只回升了0。3个百分点。
行业利润差距拉大。此次企业调查报告范文中发现,房地产业的利润大大高于其他行业,税后净利润的中位值比处于第二位的“电力煤气业?的利润高一倍多。其他利润较高的行业还有电力煤气、卫生体育、建筑业、采掘业、科研技术业,而利润较低的行业为交通运输业、社会服务业、商业餐饮业。能够看出,科研技术业虽然资本规模处于平均水平之下,但其利润中位数却是高于平均水平的,这与其技术含量高有直接关系。商业餐饮业资本规模不大,技术含量较低,而且行业竞争激烈,行业利润低。
三是雇工人数基本稳定。工商局调查企业20xx年全年雇工人数的中位值为24人,而工商联调查企业的全年雇工人数的中位值为60人。从企业调查报告范文中纵向来看,私营企业的全年雇工人数基本稳定。本次企业调查报告范文的企业的全年雇工人数的中位数与20xx年调查企业的全年雇工人数的中位数持平,都是60人。
除了全年雇工之外,企业还雇用一些季节性工人。工商局调查企业雇用半年以上不足一年的工人数的中位值为5人,工商联调查企业中这类雇工人数的中位值为8人。
近两年来私营企业行业和地区分布呈扩张之势
一是主营行业出现多元化趋势。被调查企业的主营行业有两项的比例为16。73%;主营行业有三项的比例为6。42%。也就是说,在调查企业中有近1/4的企业主营行业已经多元化了。
二是行业分布随着市场准入的放宽而延伸。被企业调查报告范文中调查企业中以制造业和商业餐饮业所占比重最大:制造业比重到达38。2%;商业餐饮业到达24%,这两项合计超过了60%。与上一次调查相比,这两项所占比例基本未变,商业餐饮业的比例略有提高。
与上一次企业调查报告范文的资料相比,农林牧渔业和交通运输业都略有上升,采掘业比重基本未变。值得注意的是,社会服务、科研技术等新兴行业的比重增长迅速。如社会服务业从5。6%增长到了11。1%,几乎增长了一倍;科研技术业从2。1%增长到了5。5%,几乎增长了一倍半。建筑业虽然算不上是新行业,但增长率也较高,从5。9%增长到了9。1%,增长了近一半。房地产业的比例不小,到达了8。5%。把教育文化与卫生体育作为主营行业的企业也占了4%;还有1。6%的企业将电力煤气等公用事业作为主营行业。这些变化说明,近两年,民间资本的进入领域有明显的拓展和延伸。
三是企业的总部和生产经营场地逐步从农村和集镇向大城市转移。这是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涉足行业的不断调整以及企业的发展战略相关的,也是同大城市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投资者的努力分不开的。
艺术与设计系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谭立平老师,于20xx年1月9日带领首批7名20xx届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毕业生赴惠州x公司进行企业挂职实践。之后考察、访问了惠州、深圳、东莞虎门、佛山、中山等地的服装公司。1月21日回到学校。现将有关状况汇报如下:
一、惠州x公司状况
旭日企业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服装制造和出口企业之一。拥有著名休闲服品牌。目前拥有1100多家专卖店,其中国内专卖店900多家,在休闲服品牌中,无论是销售总额,还是店铺数量,均居国内首位。澳洲专卖店200多家,居澳洲第二位。x公司(惠州)总部共600多职员,500多台电脑,拥有专门的局域网。
真维斯在国内的知名纺织服装院校均有投资。董事长杨钊、总裁杨勋先生担任东华、北服、西纺、天纺等多所院校的客座教授。真维斯与西纺惠州服装学院共同培养AO生(企业中高级管理人才)的合作,已经进行了九年,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每年大约20~30人,时光6个月,从大三的本科生、或大二的专科生中选拔。大约10个学分的课程(主要是企业管理、纺织品贸易等课程)由旭日企业研究会承担。该研究会设在西纺惠州服装学院内,由香港理工大学教授、西纺惠州服装学院教师、旭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组成,课程也由他们承担。学生毕业后即成为旭日企业的中、高级职员。这次从广西工学院选拔的7名毕业生就应说是准AO生,她们与西纺惠州服装学院的21名毕业生一齐纳入了旭日企业的人事计划中。
二、深圳昌兴公司状况
深圳昌兴胸围杯公司人事部负责人李国林先生,1月10日,在我们乘车前往惠州的途中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告诉我公司将停产放假,原定本学期赴该公司进行毕业实习的时光改为下个学期。1月11日,我对该公司进行了考察。该公司是一家女式内衣专业生产厂,500多人,厂址位于深圳x村。该公司在东莞新建了一家内衣企业,目前还没有启用,预计5月份启用。录用后的服装专业毕业生主要安排在东莞的新建企业内。与该公司签定了实习协议。仍然承诺下学期接收毕业生实习、就业。该公司条件一般,规模较小,管理并不规范,作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并不适宜,但作为学生就业选取仍然不失为一条门路。
三、惠阳xx公司状况
1月12日,我对惠州市惠阳xx公司进行了考察、访问。惠阳xx公司是一家大型港资企业,主要生产甲克、羽绒、衬衫、压胶服,目前拥有员工2500人。该公司新购置了5万平米的土地,新建了6万平米的厂房,80%的基建工程已经完工,从20xx年2月起将陆续迁入新工业园生产。与该厂的洽谈取得了实际性的进展:从无意接收学生实习、就业到春节后思考接收部分学生试一试,但对英语应用潜力要求较高。该公司发展空间较大,迁入新工业园区后,估计生产潜力将翻一番。新工业园区是一个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服装园区。透过努力能够发展成为校外实习基地,今后工作重点是加强与该企业的联系与沟通。该公司能够作为我院重点实习基地建设的企业。
四、惠州xx公司状况
1月13日,我访问了xx公司。此次访问富绅的目的主要是修补因毕业生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xx公司是我校去年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已于20xx年5月迁入了新的工业园区。约3000台(套)国内、外先进缝纫设备,拥有美国进口的全自动裁床、服装CAD系统,西服生产线正在安装。富绅品牌最近获得了“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成为广东省第一个获得如此殊荣的企业。20xx年xx公司录用了广西工学院6个毕业生,目前仅一个毕业生韩冬冬留在富绅工作,其余5个毕业生均于试用5个月以后离开了公司。究其原因,企业和学生的说法不完全相同。企业认为,广西工学院毕业生缺乏用心、进取精神,潜力平平。毕业生则认为,企业产品单调,下半年经营淡泊,只能用裁员的办法降低成本。离开富绅的本科生除了冯苑苑外,唐继梅、司鑫收在深圳平湖天宇饰品厂实现了再就业。专科生丁荣芳、冼献晓在佛山xx公司实现了再就业。
由于企业正处于裁员中,暂时不接收毕业生实习和就业。我和富绅行政部经理盘国华先生的个人关系仍然如故。
五、公司的状况
1月17日,我对佛山溢达公司进行了考察、访问。佛山xx公司是一家特大型港资纺织、服装联合企业,目前拥有职工2万多人,其中杨梅分厂(服装部分)就有员工1万多人。该公司是一家生产纯棉衬衫等纯棉成衣的全能企业集团。该公司每年10月左右都要到十几个纺织服装院校去选拔应届毕业生。院校有天纺、西纺、安徽机电学院、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等。尽管已经有两位广西工学院的大专毕业生最近加入了该公司,但公司人力部的负责人仍然说:没有听说过广西有个工学院,工学院有服装专业,还将我错当广西纺校的老师。
该公司录用办法也很个性,求职者首先遇到的是一份类似英语四级考试的试卷,或直接用英语进行面试。专业考试时十分注重纺织与服装的联系,如服装求职者要能够鉴别基本的面料疵点,分析产生的原因。这样要求是为了让进入中高层的管理人员具备全方位的潜力。
与该公司的洽谈也取得了实际性的进展:总公司及分公司均表示,20xx年的人事计划已经完成,一般到4月份时有部分实习生会放下,到时与我联系补充事宜。20xx年的人事计划能够思考广西工学院。今后工作重点仍然是加强与该企业的联系与沟通,同时鼓励考研的学生选取该公司就业。透过洽谈,该公司能够成为我院实习基地,争取让该公司20xx年10月进校选拔学生。
六、广东中山新金纺织时装公司状况
中山新金纺公司对我院服装专业的毕业生很感兴趣,目前已经初步录用了包括高职学生在内的13名毕业生进行试用,主要从事跟单、设计、打板工作。透过洽谈,该公司能够成为我院实习基地。
七、虎门面料市场状况
1月15日对虎门的服装市场、面料市场进行了考察。虎门富民布料大市场、兴裕布料辅料市场,集中了全国流行的各种布料、辅料。我收集了今年冬季流行的全棉珠帆格、蜜丝绒、CVC等面料小样。在著名的富民布料大市场对面,另一座布料市场——虎门国际布料交易中心已经拔地而起。广东的虎门、浙江的绍兴、广东的西樵,已经成为中国的三大布料市场,主宰者中国布料市场的半壁江山。
八、几点推荐
1、加快步伐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
我系20xx级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几易其稿,但仍然感觉不足。西纺惠州服装学院根据广东的状况,在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设定了服装贸易方向,目前,又在调整原有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在目前的状况下,推荐在20xx级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合并设计与工程方向,增设管理与贸易方向。课程体系要根据企业的实际运作需要进行调整,淘汰作用、效果并不明显的课程(这是个敏感问题,我暂时不发表看法),增设能够反映企业运作所需要的纺织品贸易、以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加大专业英语的教学力度和英语四、六级的透过率的工作。
2、加大专业品牌的包装、宣传力度
我院服装专业的品牌问题是我这次考察感受最强烈的问题。访问原先没有打过交道的企业,没有一个明白广西有个工学院,工学院有个服装专业的。象佛山溢达那样的特大型公司,竟然还将我当成广西纺校的老师,真是尴尬。此次考察,除了名片和毕业生的资料外,没有任何宣传资料,和象富绅、真维斯、利生这些公司的精美宣传资料相比较,确实感到相形见拙。如何进行包装、宣传,推荐召开专门的会议研究。
3、更改系名
用人单位往往是输入“服装院校”几个关键词进行搜索。“艺术与设计系”这个系名不便于企业搜索,同时也易产生混淆。有的公司说:“我们不要搞艺术的学生”。有的公司说:“艺术系怎样还有工程师?”服装是艺术与设计系唯一的专业,然而系名中却没有“服装”两个字,容易造成服装这个专业在该系只是权宜之际或不起眼的地位。国内服装院校的竞争,基本上是规模的竞争,系名对专业发展的作用不可小视,推荐在系名中冠以“服装”两字。
4、从有企业运作经验的本科毕业生中引进师资
这些年来,我们总从服装专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中引进教师,由于毕业生缺乏企业实际运作经验,授课资料枯燥,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推荐从有三年以上大公司运作经验的优秀本科生中引进教师,改善我系现有的教师结构状态,不失为一种事半功倍的办法。有三年以上大公司运作经验的优秀本科生,从教学效果的角度来说,比刚毕业的硕士生要强得多。
5、对挂职实践的同学给予更多的关心与支持
广西工学院的7名毕业生刻苦、勤奋、谦虚,全身心地投入了工作,基本上进入了工作状态。同时,她们也感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一是与西纺惠州服装学院AO生之间的差距,尤其是英语、专业潜力的差距;二是首批准AO生的压力,她们是否成功关系到广西工学院的品牌,关系到师弟、师妹的前途;三是进入到一个现代服装企业后要应对许多从未接触过的领域、知识。x公司,尤其是陈经理给予了她们许多鼓励和帮忙,加上旭日企业员工的团队精神、人文关怀和科学的培养机制,相信她们不会让艺术与设计系的老师和同学感到失望。推荐系领导、老师们经常与她们沟通,鼓励她们在实践中成才,帮忙她们消除一些心理上的障碍。
6、与广东大型服装企业建立校企联系制度
广东的服装企业是我系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广东的服装院校均与本省的企业建立了经常的联系制度。如聘请知名企业的掌门人为客座教授,请有成就的企业家到学校作报告,带学生到企业去参观,亲身感受企业的文化、形象等等。当然,我们离得远,但只要我们真诚地付出,我们仍然能够把广东的知名企业请进来。
7、在学生中大力提倡回报母校意识
广东的服装院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信息,除了学校主动与企业联系外,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校友带给就业信息。我们的毕业生回报母校的意识比较淡薄,参加工作了,让他们寄一个单位证明都十分不情愿。我们就应在在校生中大力提倡回报母校的意识,让他们毕业后给母校带给就业信息,使更多的师弟、师妹在毕业前实现就业。
一、企业发展现状及科技创新情况
(一)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求发展的思想意识正在逐步增强。调研的大部分企业对科技创新已有初步认识或了解,其中有5家企业经营者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意识,开展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引进了不同层次的技术研发和管理人才,建立了内部技术研发机构或组建了松散的技术研发团队。在技术研发方面舍得投入一定的资金给予支持,研发成功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达到了国内先进以上水平,产品以其较高的技术含量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如华夏乳品公司研发的“无水黄油”、“黄油粉”等产品,华安生物制品公司研发的“酪蛋白磷酸肽”等产品。
(二)企业科技创新为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从调研中我们发现,科技创新对特色产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这次调研的10家企业,近两年共研发成功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新产品30多个,取得多个省州级科技成果,这些产品均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拉动了相联产业的较快发展。在奶产业发展中,华安、华夏等乳制品加工企业始终把新产品研发放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研发成功的酪朊酸钙、酪朊酸钠、酪蛋白磷酸肽、酪素胶等系列新产品,达到了国内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平,创新在给企业发展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为全州奶产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三)院企科技合作已成为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由于我市企业技术研发基础条件有限,高层次技术人才缺乏,所以新产品研发难以靠自身去独立完成,只有通过院企科技合作,引进智力、引进成果,消化吸收再创新,才能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近几年,我市的院企科技合作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部分企业与省内外的9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正在组织实施多项科技合作项目。临夏什锦集团依托甘肃农大科研条件,通过优势互补,挂牌成立了清真食品研究所,合作开展特色食品生产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不断拓展市场占有率。甘肃农业大学在清河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科研、教学和实习基地,共同开展畜产品深加工等研发项目,增强了企业发展的后劲。
(四)企业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平台正在开始搭建。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是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调研企业中,有6家企业已成立了企业技术研发机构,配备了专职技术研发人员,购置了较先进的研究和分析仪器设备,还有5家企业设立了技术实验室和分析化验室,已具备常用的分析和检测设备和手段。这些企业均能自主开展一般性技术研究和日常性的产品主要成份分析和品质检测工作。
(五)政策环境不断改善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党的__大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确立了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去年新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增加了“企业技术进步”专章,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规定了通过财税政策、产业政策、资本市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等引导和扶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多项优惠措施。省上出台了《甘肃省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条例》。州委、州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工作的意见》,将企业科技创新首次纳入县(市)领导班子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实行量化考核,市上建立健全了科技工作联席会和市上领导联系科技项目制度,科技创新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国家、省、州、市对企业科技创新从项目、资金方面切实加大了支持力度。华夏、华安两家企业先后列入省级创新试点企业,有2家企业被认定为州级民营科技型企业。
二、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企业的科技创新意识整体淡薄、开展科技创新的主观能动性明显不够。在调研的企业中,大部分的企业经营者虽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对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有切身体会,但对本企业如何开展科技创新的思路仍然模糊,感觉无所适从,对研发设备和技术人才投资缺乏积极性;也有少数的企业经营者科技创新意识不强,对科技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安于现状,小富即安,满足目前的产品和市场,缺乏危机意识、进取意识和扩张意识,固守小农经济的思维定势,不愿进行技术研发和扩大再生产的思想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禁锢。
(二)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研发、引进、转化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创新工作的正常开展。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就应该首先成为创新投入的主体,这一点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财力有限的地区尤其重要。但是,我们发现在调研的企业中有50%的企业技术研发经费投入为零,而国家确定的创新型企业的必要条件是技术研发经费达到企业销售收入的1%。大部分企业经营者仍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模式,将技术研发经费全部寄托于政府投入,没有政府科技投入,就不会自主投资开展创新。同时,企业中只注重厂房、设备等有形资产投入,忽视技术、人才等无形资产投入的思想普遍存在。
(三)企业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薄弱,创新主体地位还没有真正确立,有效的创新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建立。在10家企业中有60%成立了技术研发机构或实验室,其他企业由于思想认识、自身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制约,目前均无内部的、依托的或联合的技术研发机构,也不具备任何实验研究、分析化验设备和条件。企业缺乏创新技术服务机构、技术交易中介组织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所以,创新仅局限于单个企业、单个行业的行为,全面发展、纵横交错、内外相联、为企业提供高效服务的创新体系尚未完善和健全。
(四)企业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和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人才极为缺乏。在10家企业的员工中,有中专学历的占职工总数的14%,大专学历的占职工总数的12%,本科学历的占职工总数的4%;有初级技术职称的占职工总数的11%, 有中级技术职称的占职工总数的5%,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占职工总数的2%。可以看出,有学历的和有技术职称的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31%和18%,这种人才拥有量与企业的发展规模极不适应,难以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五)激励企业科技创新的有些政策措施难以落实到位。虽然各项推进企业创新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但部分政策措施在贯彻过程中往往受到种种因素的牵制而落实不到位。如《甘肃省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条例》中规定的有关所得税、营业税、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等减免政策,在实际操作中不能得到落实执行。由于关乎企业切身利益的激励政策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既弱化了企业对政府的信任度,也削弱了激励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导向作用。
三、对策及建议
(一)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意识,尽快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和动力,任何企业无论它现在的规模大小、效益如何,离开创新,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都将停滞发展乃至被淘汰。因此,企业要把科技创新摆到与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作为企业的根本战略和中心环节来抓。必须认清形势,准确定位,毫不动摇地树立科技创新的强烈意识,要把创新作为在市场上竞争制胜的法宝。企业要通过成立技术研发机构、培养技术研发队伍、改进技术研发条件等措施,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要通过对现有产品的市场追踪,掌握其在市场中所处的地位,瞄准同行业先进水平,不失时机地抓好新产品的研发,优化产品性能,提高产品品质,赋予产品新的内涵。新产品的研发要注重产业链的配套延伸和结构的优化配置,尤其要注重那些技术密集、引领市场、面向未来的新型产品的开发研制和技术储备。
(二)要高度重视政府行政推动作用,充分发挥对经济运行的宏观引导职能。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享有高度的经营、管理自主权,但是从我市企业目前的技术发展和信息拥有水平来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放任企业盲目地开展创新,与发达地区竞争技术优势,势必会走许多弯路,不但增加不必要的创新成本,反而会挫伤企业的创新积极性。相反,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个企业、一个产业的创新事业,如果有了政府的强力推动,都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事实说明,不能简单认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创新就是企业自己的事,而是要进一步加大各相关部门的引导和推动力度,政府有关部门要想方设法激发企业机制灵活的优势,加大扶持培育力度,引导企业开展各类技术创新活动。要在创新决策、资源分配、责权利确定上,充分体现企业的主体地位。要通过加大项目支持、资金支持、政策支持力度,帮助企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引导通过创新来做大企业,做强企业。进一步加强省级科技创新试点企业的争取、州级科技型企业的认定等工作,研究制定有利于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激发企业内在创新潜能。
(三)积极推动院企科技合作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企业要在巩固已有合作成果的基础上,从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关键技术需求出发,主动去寻求技术支撑。要充分利用好临夏州与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建立长期合作的资源和平台,继续拓宽科技合作领域,搭建科技合作平台,引进先进技术成果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政府相关部门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积极牵线搭桥,吸引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通过多种形式与我市企业联合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帮助论证和引进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科技项目,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才团队,形成引进科技资源与企业内部资源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新机制,尽快建立起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创新服务体系。
(四)加强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创新提供有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在调研中企业谈得最多也是人才,人才缺乏、人才机构不合理已成为制约企业创新发展的瓶颈。企业是吸引人才的主体,要树立“只求所用,不求所在”、“只求所为,不求所有”的意识,研究建立引进使用好人才的机制,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人才来企业创业。通过科学评价,让引进的科技人才以无形资产入股,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充分调动他们的创新积极性。企业还要有计划地逐年安排好工程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考察交流和员工的技术培训工作,持久不断地提高企业员工的科技文化素质。针对我市企业的实际,人才引进中要注重引进本地籍在外人才以及退休的科研人才,要注重用活用好企业现有人才,建立务实的用人机制,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通过营造环境、搭建平台、选派科技特派员等措施,调动各种知识、技术、管理、资本与经济相结合,让一切为创造财富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在经济上有实惠、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使企业成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建功立业的舞台。
(五)不断拓宽民营企业科技投入渠道,切实加大企业科技创新投入。针对目前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融资难的现状,要引导全社会多方增加科技投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优惠政策作扶持的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体系。鼓励企业更新观念,不断加大对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方面的自主投入,特别是对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大的新产品的研发投入。政府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机制,加大财政对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强银企对接工作,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对企业创新项目的贷款支持,组织企业创新项目招标,争取社会及企业人员资金入股,扩大企业资本金用于科技创新的投入比例。协调财税等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关于支持企业技术进步的有关优惠政策,用足用活国家各项优惠政策不断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六)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有效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中介机构为重点的社会服务体系。一是要引导、帮助重点企业尽快建立多种形式的技术研发机构,配备必需的技术研发和检测设备,以及专职技术研发人员。支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联合创办中试基地和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二是成立起按照市场经济运作的生产力促进中心或其它科技中介、技术服务组织,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三是要大力发展技术、信息和人才市场,规范技术交易行为,形成经纪人交易、非常设技术市场和常设技术市场并存而逐步以常设技术市场为主体的规范动作体系,保证技术贸易的公平和公正,使成果转化各方的利益都能得到有效保护。
按照《关于认真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调查问卷工作的通知》(*组部发**年号)要求,我们对照调研提纲,采取个别访谈、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非公有制企业*户,个体工商户*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家,至目前,共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个,共有党员*人,党组织组建率达到%。
二、主要做法
1、培育党建文化引领企业发展
以“扩大覆盖面、推进规范化、发挥组织优势、促进增产增效”为主题,深入开展了争做创业发展先锋、爱岗敬业先锋、诚信经营先锋、促进和谐先锋和奉献爱心先锋“五个先锋”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实施了以“目标同向、发展同心、活动同步;要事党员先议、大事党员先知、难事党员先行”为主要内容的“三同三先”活动,有力激发了广大非公企业党员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在推进企业发展中建功立业的工作热情。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明星党员排行榜”、“一个党员一面旗”等活动,培育形成了既具时代特征又具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旗帜,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各项工作自觉跟进,知行合一,夯实文化底蕴,增强企业活力,努力实现企业党建和企业发展的互促共赢。
2、创新实践载体助推企业发展
以“招商引资年”、“政策落实年”、“全民创业年”、“作风转变年”和“党风廉政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按照县委“3+1”发展思路,全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着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非公经济发展后劲和活力不断增强。在招商引资上,不断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包挂对接落实机制,狠抓招商项目履约率、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为延长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在政策落实上,企业主管部门积极抢抓各类政策叠加机遇,狠抓政策落实、协调资金、服务保障等重点环节,最大限度地将市场准入、税费减免、财政补贴、信贷投放等优惠政策用足用活,激发了企业发展的信心和活力。在为企业服务作风转变上,坚持集中整治办实事、综合治理出实招、建章立制求实效,机关党员干部广泛接受党性、廉政、警示教育,扎实开展“效能风暴”行动,机关工作更加规范、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干部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宗旨意识和廉洁意识明显增强,行政审批事项办结时限在原有基础上缩短了%以上,全县上下呈现以风清气正、务实高效、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转型跨越发展。
3、强化制度建设服务企业发展
建立健全了县级领导联系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制度和基层党(工)委抓企业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等制度,进一步深化了非公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党员领导干部联系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制度和向非公企业党组织派驻专(兼)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先后选派**名优秀科级党员干部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分别联系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定期深入到企业,做好党组织筹建等工作;分两期选派县直单位党组织书记、享受政策离岗、退休干部、副科级后备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共**名,入驻**户非公企业,分别担任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和党建联络员,发挥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作用。以“双述双评”制度为抓手,结合年度考核,对党政部门、驻金单位在联系群众、深入群众、服务群众方面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效、积累的经验在大会上作出报告,接受服务对象、上级领导、同级党员和基层群众的点评、评议,听取宝贵意见,学习先进经验,改进自身不足。通过各项制度的健全,切实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三、存在问题
新时期新形势,社会群体多元化和利益诉求多样化对我们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提出了新的挑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政府职能转变仍显滞后
建设服务型政府,转变职能是抓手。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政府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能型政府正在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部门以切实履行投资项目审批、市场准入、价格调控等宏观管理职能为企业的微观经营活动保驾护航,但相对于企业需求,政府部门的超前服务、创新服务仍显滞后,干部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水平仍跟不上形式需要,提供的服务多为“无差错服务”,缺少“出精品服务”。
2、群众利益协调难度加大
收入分配是职工最关心、最敏感的问题。总体看,职工的收入在稳定、持续提高,但收入增长的幅度、速度各具差异,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一方面企业经营追求利益最大化、管理高效化,另一方面一线职工收入普遍较低,工资涨幅与职工期望值有很大差距,企业党组织“边缘化”和群团组织不健全,职工思想工作难以深入,直接影响了劳动关系和谐及职工队伍的稳定。
3、企业党建工作缺少抓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缺乏对企业党组织建设必要的考核和管理体系,部分企业负责人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态度冷漠、存在戒备心理,党组织负责人没有独立工作条件,身份仅是“政治荣誉”,缺少报酬待遇和精神奖励,不能找到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表现为重视抓生产促经营,轻视企业文化、精神文明和党建工作,急功近利思想严重,缺乏长远规划,致使企业党建工作停与表面,流于形式。同时,由于大多数企业都没有把党建工作经费列入企业预算,已建党组织普遍存在党员活动无场地、教育培训无经费、党建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未建党组织的企业由于务工人员流动性强,党员队伍很不稳定,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不健全,不能充分保障“主人翁”地位,企业对困难党员的走访慰问带有福利性质,不能切实调动党员为企业谏言献策的积极性。
四、对策建议
1、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要深入开展“排查整治突出问题,服务保障跨越发展”活动,全力提升政府形象,打造优质外部环境。一要重点解决破坏企业生产秩序、干扰企业经营活动的问题;二要重点解决政令不畅、作风漂浮的问题;三要重点找解决企业发展负担过重、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问题,建立健全监督检查、举报反馈、跟踪落实等行之有效的制度,通过信息公开共享平台和机关效能监察平台,坚决杜绝违规检查、多头检查、重复检查以及强制收费、随意罚款、“吃、拿、卡、要”等违法违规行为,真正使政府部门做到无事不扰、有事不推,全力为抬商引资和企业发展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2、着力完善工作制度,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要把保障职工群众合法权益与维护企业负责人正当利益相结合,真正把群众路线落实到“能力关怀、情感关爱、心理关注、成长关心、利益关切”上。一要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制度,完善以平等协调集体合同制度为基本内容的劳动关系协调制度,创新以扶贫帮困、激励关怀为主要载体的救助服务制度,通过制度体系的整体合力和综合效用,切实维护职工合法利益;二是健全群团组织,创新工作方法,发挥职能作用,建立群众利益诉求制度,拓宽维权途径,增强维权实效,让企业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三是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设、群众性活动,为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搭建平台。
3、着力夯实工作基础,发挥基层组织作用
要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深入推进“支部心连心、党员手拉手”活动,坚决制止和查处各种形式的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腐败行为,加大不正之风的查处力度,提高政府公信力,增强群众满意度。要大力推行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规范建、逐步建等企业党组织组建方式,进一步提升企业党组织的组建率,保障组织功能有效发挥。要重视和加大对企业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力度,把企业中的管理人员、生产技术骨干和有一定影响力的职工作为重点发展对象,把企业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企业生产经营骨干,把企业生产经营骨干中的优秀党员培养成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积极创新企业党建工作载体,广泛开展企业党员“建言献策”、“三同三先”、评星定级等主题实践活动,大力推行党员承诺制,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引领作用,挑大梁、走前列、树标杆,搭建党员与企业管理层、党务工作者与职工沟通的桥梁,激发党员服务企业的热情。
为贯彻落实全市“项目攻坚年”和“产业提升年”任务要求,助推企业升级增效,实现全区经济科学超常和谐发展,开发区扎实开展蹲点调研活动,按照两委安排部署,铁塔有限公司作为我的蹲点企业。本次蹲点调研活动中,我深入企业一线、实地走访,问计于企,重点围绕生产经营、项目建设、产品营销、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现将蹲点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企业基本情况
铁塔制造有限公司是生产500KV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铁塔、输电线路钢管杆、变电站构架、广播电视塔、微波通讯塔及避雷装饰塔的专业公司,属制造、加工型企业。铁塔占地面积5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企业总资产*万元,其中固定资产*万元,流动资产*万元,企业固定职工*人,其中高级工程师**名,工程师**名,助理工程师**名,具有较强的技术骨干力量。企业拥有铁塔专业加工设备,其中包括三条角钢自动流水线、三条半自动角钢自动线,年生产能力达万吨,公司于*年**月份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全面贯彻实施ISO9001-20xx标准,公司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完全达到或有优于国家标准。*年,塔销售收入达亿,利税*万元。
二、企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人力资源紧缺。目前,企业虽已有固定职工*余人,但人力资源短缺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区域销售人才及一线电焊、铁塔放样等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缺乏。
二是市场竞争力弱。目前全国已经获得铁塔类产品生产许可证得工厂约家,主要产品多为各类输电塔和通讯塔。其中只有多家企业生产技术成熟,市场竞争力强,控制着全国%左右的铁塔市场份额。与国内一些强势企业相比,铁塔的生产规模比较小,市场份额比较小,市场竞争力还比较弱。
三是产品结构单一。随着以特高压网络为主网架、超高压网络为主网架、超高压网络分区的运行,四柱管塔和钢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目前企业以输电线路铁塔、电力塔生产为主,对四柱管塔等一些新型生产项目有待进一步扩展,以便更适应市场发展趋势,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三、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一是国家持续加大电网投资的发展机遇。根据,*年全国新增500KV、220KV和110KV输电线路长度分别为万公里、万公里和万公里,预测新增各类输电塔万吨;到*年,我国将建成“四横六纵多受端”的特高压输电网络,国家对特高压电网的投入将达到亿元,国家持续加大电网投资的政策背景,给铁塔企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二是城乡农网改造升级换代的发展机遇。在*年的投资规划中,国家电网计划固定资产投资将完成亿元,其中电网投资完成亿元,主要投向特高压输变电线路等重点工程建设、新一轮农网改造等城乡配电网建设,以及智能电网试点建设等;南方电网计划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其中电网建设投资亿元,主要着力城网改造和农网改造升级,全面加快各级电网发展。国家电网智能电网战略研究报告明确提出:“*年—*年是全面建设阶段,将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输变电设备的升级换代、大容量输电线路建设及改造、城网改造和农网完善等都将给铁塔制造行业带来巨大的增长空间。
三是国际铁塔市场需求较大的发展机遇。全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还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电力资源的短缺问题,全世界用电量将持续增长,在电力能源建设中扮演“高速公路”角色的高压、超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必然成为重点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而电力塔是输电线路上最大投资部分,预计未来10到30年,国际输电塔市场必将呈现出旺盛的需求趋势。预计从*年到*年,国际输电塔市场年均需求将从目前的万吨逐渐增加到万吨左右。目前国际铁塔市场的主要供应国是中国、印度和土耳其,由于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各种铁塔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国内一些大型铁塔生产企业已经拥有与发达国家同行业相近的技术和装备水平,因此铁塔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向中国采购铁塔产品的海外公司呈不断增长态势,这对公司今后的经营发展将产生积极有利的影响。
四、推进企业科学超常发展的意见建议
(一)以管理为基,夯实企业科学超常发展基础。
一是加强质量管理,打造质量控制优势。在质量管理方面,企业要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经营理念,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标准,建立严格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从产品设计、生产、服务等各个方面加强管理,不断提高公司产品的质量水平。同时,公司要严格按照行业、国家标准形成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并贯穿原材料采购、产品加工以及售后服务全过程,确保公司产品质量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为产品销售量的增长提供有力保证。
二是加强环节管理,打造成本控制优势。铁塔属加工型行业,一般采用型材进行加工,在原材料采购进程中,可通过向钢厂直接采购,减少中间环节,节省采购成本;在生产方面,加强下料、放样等各环节工序管理,避免放样和冲孔加工出现错误而造成原材料的浪费,从而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使公司在同类产品中更具有竞争优势。
三是加强团队管理,打造团队竞争优势。建立学习型技术团队,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企业内部,企业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人才引进机制的创新,引进和聘请学历高、经验丰富、资历深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区域管理人才,培育一支稳定的管理团队,同时,要积极倡导新知识、新技术、新业务、新技能的学习,致力于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和利用,及时研究国内外市场需求和动向,努力与国际市场接轨,打造一支具有竞争力、凝聚力的团队,通过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来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以科技为先,助推企业科学超常发展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提高铁塔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随着近几年电力行业的崛起,铁塔企业不断增加,各企业在竞争的压力面前,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充分运用现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提高企业技术核心竞争力。对广厦铁塔这样一个加工型企业来讲,企业技术的核心就是”放样技术”,因此,我们必须广泛应用使用铁塔三维实体智能化放样软件,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与科学研究院所进行技术合作开发,改善焊接工艺方法,提高焊接工艺水平,提高公司的工艺技术含量,推进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
(三)以创新为魂,提供企业科学超常发展引擎。
一是在产品技术方面创新。由于铁塔产品的生产一般是按图纸进行加工制造的,工艺加工技术的优劣对企业的成本控制有较大影响,因此铁塔企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工艺加工技术上,公司要积极采取三维实体放样软件和专业的放样技术,在保证放样精度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在加工方面要提高弧形下料和火曲折弯的技术水平,降低产品生产成本,通过产品技术的创新,提高公司产品在同类产品中的竞争优势。
二是在产品品种方面创新。在未来经营中,公司要抓住世界制造产业向中国转移的契机,以及电力行业和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为铁塔行业带来的机遇,在产品系列、配套能力、生产规模等方面实现创新,实现公司铁塔产品的多样规模化生产,不仅能够生产加工符合省网、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设计标准的铁塔产品,而且还要设计生产加工符合欧标等海外市场的铁塔产品,扩大产能,持续满足铁塔市场的发展需要,为公司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三是在营销市场方面创新。目前,企业产品涉及湖北、山东、河北、天津、江西等十几个省网、国家电网、移动通信等领域,创新市场营销,打造市场竞争优势,加大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跨区电网、省级电网和大型通讯企业的业务合作,以电力铁塔为主营市场销售产品,积极稳妥的开拓国内市场,进一步稳固国内市场份额,提升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市场综合能力。
20xx全球金融海啸,中小企业一片恐慌;20xx中国成功“保八”,业界谈论“后危机时代”。时至20xx年中国的中小企业在期待什么,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尹中卿近期公开表示:“20xx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是中小企业,保证20xx年8%的gdp增长也靠中小企业的拉动。”毋庸置疑,占中国企业总数99.8%,提供75%就业岗位的中小企业是成为支撑经济、拉动内需的重要动力。解决好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对于维护中国经济整体的稳定至关重要。而信息化需求状况往往能前瞻性地反映中小企业的经营现状和未来走势,从相关调研数据来看,形势不容乐观。
一、转型调结构,需it系统培养“未来竞争力”
在这次影响全球的金融海啸中,一部分企业倒下了,一部分企业经受住了考验,严酷的现实向这些挺过来的企业敲响了警钟,他们更加明白要想让企业获得长足发展需要的不仅是国家政策等外部环境的支持,更需要自身实力的加强。新年之初,记者走访部分中小企业主,发现目前中小企业在增强自身能力方面主要面临以下困难:
1、市场拓展难,产品的同质性较高,企业不得不将大量资源放在同一营销平台上,希望提高精准性;
2、融资贷款难,中小企业较于大企业面临着更大风险,企业信用缺乏和资金不足使资金流举步维艰;
3、产业协作难,产业间竞争多于协作,社会信用的不足导致正常商业活动付出过高的协作成本;
4、管理提升难,内部管理缺乏对业务流程的全面掌控和优化,无法标准化以参与更大程度的竞争;
5、人才匮乏,整体i素养需提升,缺乏稳定的技术人员,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管理经验无法及时应用;
6、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投入结构不够合理,往往“重引进轻消化”、“重硬件、轻软件”。
综合而言,中国的很多中小企业由于在信息化方面的长期落后和缺失,缺乏将现有技术、资产和商业价值融合起来的综合能力,更缺乏战略性的管理优化目标,即构建一个整体框架,通过正确的it策略和执行来长期维持并指引业务发展,获得面向未来的竞争力。一位小企业老板表示:“以前总觉得上不上信息化生意照样做,现在转向内需后客户数量变大了,国内市场结构也很复杂,不上就无法支撑业务发展。”
二、57.6%的中小企业还停留在手工记账阶段
idc数据显示,20xx年中小企业it费用增长率由金融危机前的14.3%降到8.5%,而20xx年整体经济形势向好,进入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热情将顺市高涨。
我们发现,中小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解决四个问题,市场与营销,企业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产品与研发。其中个体商户对于市场与营销及企业管理的需求最旺盛,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其营销渠道及企业管理都已经具备一定水平,需求降低,争霸市场的主要手段向产品研发及客户关系管理转移。据悉,中小企业中57.6%的企业停留在手工记账阶段,其中99%为个体工商户。
三、20xx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的四大趋势
综合来看,20xx年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总体上将表现为四个趋势:
1、对通过信息化助力业务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显现,经过了经济危机中小企业将更加精打细算,它们希望购买到的it产品能对企业业务发展产生直接的促进作用,从而节省额外的开支。也就是说中小企业用户将更加看重超越it硬件设备之外的附加价值。这些附加价值可能是真正满足企业需求的软、硬件产品组合,能直接给企业的业务发展带来价值。因和业务挂钩,也要求it厂商对用户业务特点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2、中小企业将更加关注产品维护及服务等隐性成本,很多中小企业缺乏专门的it技术人员,it设备后期的维修也就成为了另外一项不得不考虑的开支。因此更多的中小企业将更倾向于选择能提供便捷、专业的服务,并能有效降低服务成本的厂商。
3、看重品牌,倾向一站式采购。金融危机导致一些中小规模it厂商受到冲击,面临着退出市场竞争的危机。而随着知名厂商产品价格的下调,中小企业市场也出现了“马太效应”,譬如“南金蝶、北用友”已明显与其它厂商拉开差距,更多的企业将考虑选购具有品牌优势的产品。
4、原本处于信息化底端的小企业,特别是个体工商户将更关注修炼内功,通过优化企业管理及寻求更多商机实现可持续发展,信息化意识将增强。
市场调查给了我们更多的业务指引,从企业需求入手将成为任何新技术的唯一出路,信息化是服务产业,也需人性关怀,未来一年信息化将成为中小企业保八增长之关键所在。
一、调查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民营企业像雨后春笋般蓬勃成长,并逐步趋于成熟。它是解决社会就业、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发展高科技、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等众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一环亮点。但是民营企业毕竟存在着许多先天的不足和缺陷,个性是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得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选取民营企业作为考察点,对*有限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找出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共性问题,为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带给借鉴和启示。
二、调查结果
透过这次调查,发现公司岗位设置、账册设置基本齐全,记载及时,基本上做到了帐帐、帐实相符、帐实相符。账务做到了日清月结。财务人员都能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没有发现带给虚假财务报告、做假账、隐匿或者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发生。而且公司财务制度完善。健全,并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但同时我还发现公司有几点不好的地方:
1、管理者素质低下,财务管理意识不强
思想重视不够,财务管理重于形式。财务管理只是个形式,对其认识不够,致使许多制度过于简单,趋于形式,摆摆样貌。甚至部分资料不愿建账,也有怕多缴税,不感建账的想法,还有部分资料因为缺乏财务会计知识,不会建账。公司内部财权集中地关键人手中,过于注意控制,而疏于管理。在财务管理方面仍停滞于过去简单的收付记账法,会计基础十分薄弱,通晓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的人很少,不能够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进行财务管理。
2、专业人员素质较低,缺乏管理专业知识
会计专员聘请专职三人,非专职两人,个别人员缺乏会计专业知识,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例如,刘某10年前十港下镇乡镇基层的一名村会计,没有取得过会计从业资格证,*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就联系上退闲在家的刘某到公司从事会计工作,刘某凭借几十年前积累下来的经验处理日常会计业务。有的虽然参加短期培训取得会计证,但对会计金融知识了解甚少,基本不懂成本核算,更谈不上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
3、资金管理不善,使用资金不够合理
有些公司为逃避银行的监督,多开户头。许多业务不透过银行来结算,超限额、超范围地支取现金,且数额巨大。而却还不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对现金进行管理,经常坐支现金,在发现现金短暂时盘查但是彻底;除此在货款坏账的管理、存货资金成本管理、固定资产更新或改造中存在问题,占用了超多的资金,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据记载为了节约支出,部分时段还会计、出纳一人兼。只记银行帐、现金账根据需要任意调整。
4、成本核算混乱,账目设置不够规范
企业没有严格区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界限、应计入成本支出和不应计入成本支出的界限、本期费用和以后各期费用的界限、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界限,成本核算不准,库存不实。该企业的存货发出不是按照国家或行业的规定来计算,而是采用目测或估推,任意扩大或缩小范围,从而失去了存货发出成本和期末存货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5、预算编制缺乏,资本结构不够优化
预算经过规划、分析,并加以数量化系统的编制,可使企业的目标及策划具体的显现。例如:企业目标是追求利润极大化?降低成本?或是提高成本?全能生产?目标一旦拟定,就能够制定策略及政策,并定期检讨执行成果。*有限公司经过17年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所在行业的发展以超常规的速度不断膨胀,近年来公司成功地实施了外部扩张型战略,成为资产总额超过千万元的公司。公司现有的发展规模迫切需要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行业的激烈竞争与有限的利润空间给公司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机会与压力,规范经营管理、合理控制成本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利用先进的预算管理理论,建立贴合公司特点生物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以实现合理的资源配置、更好地规划经营活动、控制公司生物成本,让公司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持续的高速发展,是摆在公司负责人面前的首要课题。
6、融资困难,周转资金不足,使用缺乏科学性,财务管理成断源之湖。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初步建立较为独立,渠道多元的融资体系,但是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主要问题是:第一,负债过多,融资成本高,风险大,造成民营企业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第二,大多数民营企业是非大型企业,有些银行受传统观念和行政干预的影响,对其贷款不够热心。第三,中介机构不健全,缺乏专门为民营企业贷款服务的金融中介机构和贷款担保机构。
分析其主要原因表此刻两个方面:一是金融业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部够。我国金融系统从设置到服务项目,大都是以大企业为服务对象,民营企业的信贷服务往往被忽略,由于贷款难,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资金不足,极大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有的民营企业,虽存在暂时困难,但银行一旦支持就能起死回生;而是民营企业的日子渠道单一,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由于有的民营企业,在既得不到银行的贷款支持,又不具有自我融资或向社会公开融资潜力,无形中,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财务管理也就成了断源之湖!
除此之外在资金投放或活动中,企业有盲目跟风的思想,想一蹦而就,一口吃成大胖子,没有做好前期的市场调查及对未来风险的预算及防范。在资金的运用上,企业在盈利时,不注意资金的节约,过多将资金投入企业非生产性支出。一旦市场变化,生产资金紧缺时,资金却无处可筹。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对策
1、提高民营企业主、财会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及综合素质
提高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首先要提高民营企业主的管理素质。民营企业主要提高管理水平,透过考察或参加专项研讨会,利用业余时光系统自学,边工作边函授,听讲座,参加短期培训,请专家进行专题辅导等渠道来提升自我财务管理水平。
民营企业应当树立以人为本观念,一方面可高薪聘请资新的财会人员补充到企业中来,另一方面务必加强企业现有财会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企业要根据现代企业制度对高效科学管理的客观要求,改变过去重视技术轻视财务的陈旧管理方式。
2、重视货币时光价值,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
要重视货币时光价值,应有一批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还应有一批效率高,潜力强的市场调查人员,收集决策所需的资料,以便决策人员进行周密的市场和全面可行性论证,保证决策的安全性和科学性。企业还需在决策实施后,跟踪实施结果,及时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新的决策。当然,企业的投资决策不能只思考到货币时光价值,还有项目自身的一些因素以及政府的政策等因素,这些都要有相应地思考。
3、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和合理性
(1)要合理筹集资金,确保资金占用和资金成本最低;(2)要加强货款坏账的管理;(3)要加强存货资金成本管理。(4)要加强固定资本更新或改造。
4、建立科学、严谨、实用的成本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财务部门要利用自身拥有超多有关成本核算信息的有利条件,运用量本利分析法,合理测定企业销售量及保本销售量,进一步确定销售价格,确定存货存量,减少无效或低效劳动。同时,寻找适合企业产品个性的既能提高产品功能又能降低成本的途径。在产品核算当面要遵守重要性原则,对严重影响企业效益的产品要做横向比较,把成本浪费消灭在产品生产采购的源头,实现财务部门抓成本核算管理的事前参与和超前控制。
拓展成本核算考核范围,建立以成本、费用、利润为中心的成本考核体系,将能量化的指标尽尽量量化,透过考核绩效促进各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财务部门不能局限于目前成本核算资料,不仅仅要考核产品制造成本核算,而且要考核产品的质量成本。职责成本。把成本管理的重心从侧重于简化成本核算转移到侧重于成本控制。
5。优化资本结构,确定资本结构区域。
实践告诉我们把企业的资本结构设定在一个点是不尽合理,并且缺乏实际应用价值。企业的资本结构就应在一个资本结构区域,只要企业经营方向,销售策略等决定企业方向因素不变,企业资本结构只要在最有区域内都是能够理解的,企业也必要经常调整。
6、实施预算管理体系,保证生产经营有序进行
企业要编制全面的销售预算、采购预算、费用预算、成本预算、现金收支预算和损益预算,使企业生产经营能沿着预算管理轨道科学合理地进行。预算管理的关键是制定严密、详细、可行的预算计划,制定详细的计划需要企业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也需要财务部门有精干人员参与这项工作;预算的执行、总结、分析也是很重要的方面,透过预算执行状况的总结、分析,能够发现变动因素及原因,使企业采取的对策更具有针对性。实施预算管理体系具有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5。结合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效率。
四、调查体会
经过这次的调查,我体会到应对现今激烈竞争的市场,在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当中,应对新环境的变化,企业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立健全财务制度,个性是加强财务管理的应用,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显得十分重要。企业就应不断强化自身各项管理措施,及时进行技术、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创新,才能逐步解决其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推动企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xx年是我镇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镇党委、政府立足大局,审时度势,提出了 工业强镇、科技立镇 的发展战略,同时积极开展 企业服务年 及 项目建设提升年 活动,把发展工业经济摆在空前突出的位置,要求全镇上下全力以赴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为认真落实镇党委、政府的战略部署,为我镇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我对全镇工业企业进行了调研,先后深入小浪底无纺布公司、济郑矿业公司等数十家重点企业,就企业经营情况;人员结构、行业态势、面临的发展瓶颈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了解。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我镇企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并初具规模。目前,我镇共有企业2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家,固定资产1.2亿元,20xx年,全镇企业共实现利税103.9万元,其中国税61.6万元、地税42.3万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镇的工业经济基础依然十分薄弱,面临的形势极其严峻,突出表现在企业个头小、数量少、底子薄、财税贡献率低、抗风险能力弱、缺乏行业影响力等方面,工业对地方经济的支撑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而且,就现有的几家企业来看,也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重复建设较为普遍
一是产业结构层次较低。我镇企业大多集中在加工制造业这种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其产品大多停留在简单制作的水平上。相当数量的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产品质量、产品附加值低。二是重复建设,重复投入。由于我国消费品市场和资金市场的不成熟,容易形成短时期内的消费热点,短期的利润促使大量资金迅速涌入,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也缺乏宏观的经济引导,此后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需求趋于饱和,在此情况下,企业不得不展开低水平的竞争。三是产业关联度低。在纵向合作上,即在关联的企业之间,没有建立起合作关系,缺乏统一的技术和质量标准;在横向合作上,即在生产相同或类似产品的企业之间缺乏明确的市场分工,没有在信息、人员培训等方面共享社会资源。例如我镇的一定数量的砖厂,就存在制造水平低,重复建设,关联度低等问题。
究其原因,一是多数企业主要集中在生产基础产品的产业上,这些产业对企业的规模、技术、资金、劳动力素质的要求都不高,产业的进入壁垒低,生产经营以 低质跑量 为主,在消费的短期热点中,容易造成持续上项目而形成行业的恶性竞争。二是从产品价值链的角度看,我镇仍处于赢利较少的生产制造环节,而利润丰厚的研发、设计以及市场营销、品牌推广等环节基本没有涉及。三是由于大量企业处于高度专业化分工状态,其固定资产专用程度较高,一旦出现全行业衰退或企业亏损,经营者也很难使设备转用或转卖,所以企业只能艰难维持经营,或偷工减料以求降低成本,使市场上产品质量不断退化。这种局限于中低档生产制造环节,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低端部分,缺乏自主品牌和市场影响力,企业所获得的附加值和利润偏低就是必然结果了。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产品更新换代缓慢
我镇企业大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只是以目前市场上极为普遍的甚至于落后的技术作为生产工艺,品牌意识不强。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力度,产品更新换代缓慢,仅仅依靠低价取胜。这在我镇企业中是极其普遍的现象,调查的这些企业中,大部分只有1-2名技术人员,有的甚至没有技术人员,这造成了企业缺乏发展后劲,缺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经历短暂的辉煌后,发展动力不足,甚至会出现消亡的现象。
发展理念不够超前,管理方式普遍落后
我镇企业大多仍沿用家族式管理方式,这一管理方式为企业建立之初的生存与发展曾做出过很大贡献。但是,在当前形势下,特别是在企业发展的中期,这一管理方式往往容易转化为消极的阻滞,容易造成经营效率的低下和激励机制的偏颇。同时,大部分企业主小农意识严重, 小富即安、小进即满 的心态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调查中发现,部分企业完全有可能通过融资等手段进一步扩张,但由于担心怕 外人 来分蛋糕,为了避免风险,企业只愿维持现状,不想再去进一步发展。
究其原因,一是价值观错位。管理者将企业存在的价值看成是家族利益最大化的栽体,而不是上升到更高的社会价值层面, 私利 与 功利 相混淆,促使思想陷入封闭,拒绝改变,,导致企业管理僵化。二是思维僵化。由于长期以来受小农文化熏陶,固步自封、志得意满、看问题的片面性决定了无法在瞬息万变的经济浪潮中作出及时的改变。
抗风险能力不足,融资困难
目前,银行出于对降低信贷风险的考虑,对企业申请贷款的条件较为严格,一般都要求贷款企业提供连带担保或财产抵押,又由于抵押财产变现难等风险因素,银行一般不接受财产抵押。信誉度较高的企业为了避免资产风险,大多不愿意提供贷款担保。加之我镇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弱、信用等级低等原因,一般很难找到稳定畅通的融资渠道,从而造成了贷款难、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例如我镇的德利煤化有限公司和鼎泰精化实业有限公司等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融资问题。
究其原因,一是金融体制规定严格的融资条件和企业融资条件的先天不足,客观上决定了企业融资处于劣势。由于我国缺少一个多层次的、能够为广大企业融资服务的资本市场,现有资本市场的高门槛使绝大多数企业难以跨越。二是企业融资手段单一,信心不足。从广义上讲,融资也叫金融,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当事人通过各种方式到金融市场上筹措或贷放资金的行为。融资手段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积极利用民间资本,寻求风险投资,吸纳入股资金等,而目前我镇企业融资往往盯着商业银行贷款这一方面,从而造成融资手段单一,融资困难。三是镇党委、政府对企业融资困境认识不足。资金匮乏是我镇企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镇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企业融资难问题,出台政策,扩宽渠道,切实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
针对我镇企业存在的种种差距和不足,需要镇党委、政府和企业同心协力,克难攻坚,采取超常的举措,打破常规,积极创新,解决问题,寻求突破,取得快速发发挥政策指导作用,整合资源培育特色
积极发挥政策的指导作用,要积极引导企业加入行业协会、商会,发挥其为企业沟通、协调、传递市场信息、引进技术等服务作用。要帮助企业调整投资结构,结合本镇实际情况,既要积极上马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短时期内形成企业对人口的聚集作用;又要大力引导他们向科技型、知识密集型、外向型转移,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大胆兼并、收购、参股国有企业改组和资产重组,支持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合资、合作经营,促进更多的企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尤其是那些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又要引导我镇企业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紧邻洛阳石化炼油厂的区位优势,选择具有较大规模、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产业,聚合生产要素,进行重点培育,从政策、资金、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拉长产业链,尽快形成市场占有率高的一批企业。
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形成全民创业机制
我镇党委、政府应转变职能,从管理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把工作中心放在企业服务上。定期召开有企业、私营业主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情况,积极想办法解决企业在发展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千方百计营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做到留住 经营者 ,鼓励 投资者 ,吸引 观望者 ;通过组织高校,科研所等科研单位与企业见面会等形式来转化科研成果,提升企业科技含量,增进企业效益;通过定期举办管理培训班等方式来提高企业经营者管理经验,开阔眼界,与世界先进管理水平相接轨;通过开展 一创双优 六新 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努力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通过加大对企业周边群众的教育力度和对破坏企业正常生产秩序行为的打击力度,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同时,镇党委、政府应打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形成全民创业机制。要创造宽松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帮助引导人们积极投资创业,创办个体、微型和企业,通过小投资、实用技术、经营管理和劳动投入,造就大量的个体和中小业主,形成资产积累,在全镇范围内形成创业光荣的良好氛围。
扩宽融资渠道,改善金融环境
一是我镇应抓住济源市为应对金融危机,出台的加强融资、优化服务、强化保障、减调税费等八项措施和被列为省国有银行支持小企业发展试点市的机遇,积极扩宽我镇企业融资渠道,结合我镇实际,建立和完善对企业的金融支持体系。要在企业资产抵押的基础上,鼓励企业之间实行互联互保,减少审批环节,降低贷款抵押的保险金和业务收费。要建立和完善企业的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完善政府引导、企业自助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他们的担保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拓宽企业直接,间接融资渠道。二是要增强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企业要有信用意识,诚信为本,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要加强与银行的沟通,及时将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等信息反馈给银行,增进相互了解,实现信息对称,建立互相信赖的银企合作关。
据了解,当前钢铁、煤炭、有色等行业产能过剩矛盾进一步加剧,一些企业完全沦为靠借债维持生存的“僵尸企业”,而部分困难企业“犹抱琵琶半遮面”,不愿上报真实情况,甚至刻意隐瞒财务状况,背后隐藏的风险不容忽视。“僵尸企业”是中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心头之患。“国资委副主任张表示,”僵尸企业“对于中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质增效是一个比较大的障碍,也是企业减利的最大出血点,处理”僵尸企业已经提到议事日程。
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绛表示,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提出,要落实财税支持、不良资产处置、失业人员再就业和生活保障以及专项奖补等政策。这些相关配套政策也有利于清退僵尸企业,为僵尸企业提供善后之路。业内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务之急是化解一些行业严重的过剩产能,以“托底+改革”有效释放风险,通过“断臂求生”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何为“僵尸企业”,其缘何而成?
所谓“僵尸企业”,是指已停产、半停产、连年亏损、资不抵债,主要靠政府补贴和银行续贷维持经营的企业,工信部副部长冯飞说。(新华社)
中国企业联合会副研究员冯立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僵尸企业”形成的原因既有体制性因素,也有行业周期轮回的影响。其中,行业周期成因主要是因为随着国内外经济放缓,使得市场需求逐步减弱,进而加剧了行业内的产能过剩。但是,由于银行贷款、地方政府扶持以及考虑职工再就业等问题使得这类企业很难从市场中真正退出来,长此以往,“僵尸企业”数量就越来越多。
原攀钢集团董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周家琮把“僵尸企业”的来源分为四类:
历史类
即计划经济和战备经济的遗产,也是今日中国经济的历史路径依赖。
在计划经济、战备经济时期兴建的许多企业,并非按市场经济要求配置资源,潜藏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沦为僵尸的基因。正如吴先生所曾指出,许多企业从投产之日起,就不具备市场经济下的竞争能力。企业布局备战优先,靠山分散、远离市场交通不便,资源配置不计成本、自办社会一应俱全。有些企业是领导人或计划部门拍脑袋或算“政治账”的产物,并无经济性可言。计划经济时代都吃大锅饭,无忧破产、更不会出现僵尸企业。
然而在后来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这些企业除少数成功转型或搬迁外,大部分先天不足被市场淘汰,这也是上世纪末国企大量关闭的原因之一。
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或因尚未完全摆脱短缺经济的卖方市场;或因经济过热需求旺盛、竞争力不行的企业也有生存空间;或因政府优惠和救助;或因市场经济初期容易寻租野蛮生长;各种环境条件的的掩护,使部分上述企业得以幸存。不过一旦经济下行、环境变化,这些企业内部非市场的劣势基因顿成显性、各种问题陆续暴露,最后终于陷入困境。
跃进类
即经济过热催生产能过剩的恶果,也是今日僵尸企业最主要的成因。
目前僵尸企业多属产能过剩行业,而产能过剩的原因,一是片面追求高速增长、过度依赖投资的发展模式。高投资形成对钢铁、水泥等投资品的旺盛需求,刺激这些产业的盲目扩张,在高投资终于难以为继时,必然出现严重产能过剩。二是在GDP至上和土地财政推动下,房地产业的畸形增长,拉动了相关产业的产能扩张。三是国有企业改革滞后、不是以效益而是以规模作为发展目标,在“做大”的冲动下盲目扩张。四是各级政府以政治压力、行政指令和政策鼓励推动治下的企业投资建厂、大干快上。加上狂热的招商引资,不但导致传统行业产能过剩,一些所谓“新兴产业”产能也恶性膨胀。高增长制造了各种能把猪吹上天的“风口”,企业不论良莠皆风光一时,产业转型升级、管理和技术创新多沦为口号、乏人问津。然“飘风不终朝”,一旦狂风不再,劣质企业顿时现出原形。
外因类
即经营环境的剧烈变化使企业难以招架。
近年中国企业饱受经营环境大起大落的冲击;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出口需求难有起色;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对国内相关产业竞争力冲击尤甚;劳动力、土地、环保、汇率、物流等各种要素成本显著上升,或由过去的被人为压低逐步市场化,以上外部条件变化多方位推高了企业成本;许多企业本来成长过快、虚胖的身体并不健康,寒冬来临越冬困难不免被冻僵。
泡沫类
尤其是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也是一批企业沦为僵尸的根源。
毋庸讳言,中国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曾经热衷投机炒作、泡沫相当严重,一些企业禁不住其巧取豪夺、一夜暴富的示范和诱惑,盲目跟风希图牟取暴利。一旦投机失败或泡沫破裂,就可能把企业拖入深渊。另一方面,泡沫行业汲取了大量经济资源,其对制造业的挤压和冲击,虽貌似无形、却十分深刻和长远,也是制造业普遍艰难的深层次原因。
“僵尸企业”:防银行断贷财务造假
记者调研发现,去年以来,我国煤炭、钢铁等行业产能过剩矛盾进一步加剧,一些企业完全沦为靠借债维持生存的“僵尸企业”。
产能严重过剩的煤炭行业遭遇断崖式的价格下跌后,出现了全行业亏损。记者在煤炭大省山西调研了解到,从20xx年7月起,山西煤炭行业出现连续亏损。根据有关统计,去年前三季度,山西煤炭企业亏损70多亿元。
山西省钢铁行业协会提供的信息显示,当前山西绝大多数钢铁企业处于亏损和严重亏损状态,20多家重点企业已有7家全面停产,其余企业大多处于限产运行的“失血性”生产之中,部分企业负债率过高,连续多年亏损。
除煤炭、钢铁、有色等重化工行业外,造船等领域的产能过剩也还没有完全消化。20xx年以来,我国已有多家造船企业破产。南通中远船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庄建军对记者表示,现在船企倒闭得很多,尤其是民营船厂,造船能力过剩的问题十分突出,预计将有约40%的船企会被淘汰。
分析人士表示,“僵尸企业”不仅经济效益较差,且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本、能源、劳动力等优质资源,资源配置效率很低,进而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从另一角度来说,由于僵尸企业往往背负大量负债,有时还会涉及到民间借贷,关系到当地众多企业的资金链安全。而且,一些银行为了避免企业破产、呆账变坏账,不得不续贷。如果处置不及时,还将导致银行不良资产的持续增加。
越是产能过剩的困难行业,资金越成为稀缺资源。记者调研发现,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受资金链紧张影响,财务成本大幅上升,由于担心银行断贷、抽贷,不少经营困难企业“犹抱琵琶半遮面”,不愿上报真实情况,甚至刻意隐瞒财务状况,形成“不确定性”风险。
为了防止银行断贷造成资金链断裂,在煤炭、钢铁等行业,财务作假的现象普遍存在。全国工商联冶金企业商会原名誉会长赵喜子说,70家国有钢铁企业中,仅有10家左右是略有盈利,其余全部是亏损,可不少钢铁企业的财务报表显示的却是“盈利”。“比如一家钢铁企业报表显示盈利20亿元,结果我们调查发现,这些钱是通过卖资产得来的,企业把这笔收入‘做’成了‘盈利’。”
“煤炭企业还有三五年的困难日子,很多企业可能挺不过今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型煤炭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去年报表上显示盈利5000万元,其实是做的‘假账’,实际上亏损10亿元以上,为了防止银行抽贷,把以前节余的资金做到账里去了。”
中部某省一家大型钢铁企业负责人说,以前企业一年期以上贷款占60%,现在只占5%至6%,而且利率还上浮了20%至30%。“现在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80%,主要靠银行贷款维持运转,如果有一笔银行贷款发不下来,公司就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
“很多企业不愿意被上报,估计‘僵尸企业’的实际数量可能数倍于上报的数量,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煤炭、有色等行业。”某地级市经信委行业管理科负责人介绍称。
据赵喜子介绍,当前我国钢铁行业银行负债1.3万亿元,还有2万亿元非银行负债,在钢铁行业去产能过程中,这些负债极易形成债务风险。“尤其是民间借贷,债务信息不明,三角债、多角债充斥其中,对于这类不确定的风险,需引起高度关注。”
僵而不退原因多面
记者调研发现,在煤炭、钢铁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存在大量亏损企业、“僵尸企业”,这些企业为了生存不惜恶性竞争,降价销售,陷入“生产越多、亏损越多”的恶性循环。
“钢材只要生产出来还是能卖得出去,只是价格太低,亏本赚吆喝”。一大型钢铁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xx年我国钢材出口达到1.1亿吨以上,同比增长20%以上,这说明钢材的市场需求依然很大。
一些煤炭大省甚至存在“越亏损越超采”的怪现象,一些企业负责人反映,不论开采与否,矿井的维护成本都是“刚性”的,为了“摊薄”这些成本,维持现金流,一些企业就尽可能多开采。越是大企业、现代化水平高的企业,超采情况越严重,有的煤矿实际产能比设计产能多出好几倍。
这种反常超采,不仅进一步加剧了煤炭市场下行压力,还导致资源浪费。
从记者调研了解到的情况看,“僵尸企业”之所以不愿退出,主要是还没被逼到绝境,产品还有一定市场空间,资金链还没有断裂,有的国有企业甚至还能从银行获得贷款,有的企业欠薪欠税欠材料费,僵而不死。此外,银行债务风险、就业压力、财政税收等因素,都制约着“僵尸企业”的退出,无论是企业本身,还是地方政府、银行,都想再扛一段时间,“不愿意自己先死”。
受访人士普遍认为,只有果断处置“僵尸企业”,才能让产能过剩行业正常发展,但在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必须厘清政府与市场的界限。政府应着力化解“市场失灵”类过剩矛盾,把握好时机节点,避免行政过度干预、“出力不讨好”。
工信部产业政策司相关负责人认为,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态,但当前我国一些行业出现的'严重产能过剩,单靠市场已经无力化解,因此要分析哪些行业过剩是市场形成的,哪些行业的产能过剩是非市场因素形成的,对“市场失灵”类过剩,政府要出台措施着力化解。
清退“僵尸企业”刻不容缓
僵尸企业占用宝贵的实物资源、信贷资源,侵蚀有限的市场空间,是阻碍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病毒。中央高度重视僵尸企业处置问题,提出“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是清理处置僵尸企业的主要路径;“重组救活为主、破产退出为辅”是处置僵尸企业的基本方针。
然而,虽然近来清理僵尸企业的鼓声如雷鸣般轰响,但有些地方却很“冷静”,仍是按兵不动。
有的说,“事情太复杂,先看看,等一等,别给自己惹麻烦”;有的说,“不是不想清理僵尸企业,而是拿不准,怕被指责国资流失”;也有的怕得罪人,落个败家子的坏名声,特别企业负责人中相当一批临近退休的,有硬拖到底的想法,把清理僵尸企业的难题留给下一届。
这些问题,可能既有自下而上自发性和自上而下主动性不足的主观层面的问题,也有为上者“敦促”相关部门推进改革的手段匮乏和为下者利用群众热情借势推进改革的能力不足的客观层面的问题,还有操作上困难的问题。
接下来要着力解决的是如何让顶层设计与企业自发形成合力,这既需要给地方政府和社会的首创性留出足够的空间和弹性,更需要一俟时机成熟,顶层应有排除阻力、锐意革新的决心和能力,有化阻力为动力的神奇力量。
完善政策“去产能”以“托底+改革”有效释放风险
专家认为,产能过剩问题在发达国家已有处置先例,我国需结合自身实际,探索中国特色的去产能路径,妥善化解产能过剩矛盾。
首先,完善“托底”政策,引导“僵尸企业”有效退出。记者调研发现,不同类型“僵尸企业”退出时的风险点各有不同,国有企业集中在职工下岗失业带来的社会风险,而民营企业更多是资金链断裂带来的金融风险。针对这些风险特点,各级政府需提前制定好“托底”预案。“比如在债务清算方面,政府要通过法律程序优先确保30万元以下的债权人利益,将企业退出带来的社会风险要尽量降低。”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副会长宋继军说。
其次,健全配套政策,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基层干部反映,一些化解产能过剩的文件由于缺乏操作细则,在地方落实效果欠佳。例如国家虽然鼓励企业兼并重组,但在审批、税收、土地转让等方面都缺乏明确政策,给基层操作带来很大困难。“兼并重组是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途径,可审批时间长、交易成本高,我们感觉企业没什么积极性。”浙江省经信部门一位干部说。一些企业负责人也表示,希望在税收、土地、资金等方面出台“含金量”高的政策。
再次,抓住“窗口期”推进改革,从源头上破解产能过剩症结。从调研情况看,当前产能过剩矛盾在国有企业表现得更为突出。一些国企负责人反映,国有企业因其体质机制原因,效益普遍不如民营企业,当前经济下行、企业困难正是推进国企改革的“窗口期”,希望政府能够加速国企改革,从体制机制上破解产能过剩难题。
企业的销售额也有增长。20xx年底,工商局调查企业的销售额中位数为200万元。工商联调查企业的销售额中位数为640万元。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这一篇企业调查报告范文的内容,如下:
至20xx年底,企业的开业年数为5年及以下的占32.9%;6至10年的占42.3%;10年以上的占24.8%。也就是说,被调查企业开业6年以上的占了67.1%。开业年数的中位值为7年。20xx年调查时,这个数值是7.04年。考虑到这次企业调查报告范文有一半是通过工商局向一般私企问卷的,不同于上次仅仅调查代表性企业,所以不能得出私营企业存活年数下降的结论。
根据企业调查报告范文中提到的开业年数、企业开业时的实收资本、企业20xx年底所有者权益三个数据得出企业的资本年增长率,其中位值为8.8%。
企业利润略有回升,销售利润率趋于平稳。上次企业调查报告范文中发现,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私营企业的销售利润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此次调查发现,销售利润率已经逐渐趋于平稳。
20xx年底,工商局调查企业的税后净利润的中位数为7万元,与前面的销售额中位数相比,可得出销售利润率约为3.5%。工商联调查企业的税后净利润的中位数为25万元,与前面的销售额中位数相比,可得出销售利润率约为3.9%。两者数据相差不大。
与前几次工商联企业调查报告范文中的数据相比,企业利润略有回升(1997年销售利润率为7.9%,20xx年为5%,20xx年为3.6%),被调查企业的税后净利润(中位数)从20xx年调查时的21万元上升到25万元,但销售利润率只回升了0.3个百分点。
行业利润差距拉大。此次企业调查报告范文中发现,房地产业的利润大大高于其他行业,税后净利润的中位值比处于第二位的“电力煤气业?的利润高一倍多。其他利润较高的行业还有电力煤气、卫生体育、建筑业、采掘业、科研技术业,而利润较低的行业为交通运输业、社会服务业、商业餐饮业。可以看出,科研技术业虽然资本规模处于平均水平之下,但其利润中位数却是高于平均水平的,这与其技术含量高有直接关系。商业餐饮业资本规模不大,技术含量较低,而且行业竞争激烈,行业利润低。
三是雇工人数基本稳定。工商局调查企业20xx年全年雇工人数的中位值为24人,而工商联调查企业的全年雇工人数的中位值为60人。从企业调查报告范文中纵向来看,私营企业的全年雇工人数基本稳定。本次企业调查报告范文的企业的全年雇工人数的中位数与20xx年调查企业的全年雇工人数的中位数持平,都是60人。
除了全年雇工之外,企业还雇用一些季节性工人。工商局调查企业雇用半年以上不足一年的工人数的中位值为5人,工商联调查企业中这类雇工人数的中位值为8人。
近两年来私营企业行业和地区分布呈扩张之势
一是主营行业出现多元化趋势。被调查企业的主营行业有两项的比例为16.73%;主营行业有三项的比例为6.42%。也就是说,在调查企业中有近1/4的企业主营行业已经多元化了。
二是行业分布随着市场准入的放宽而延伸。被企业调查报告范文中调查企业中以制造业和商业餐饮业所占比重:制造业比重达到38.2%;商业餐饮业达到24%,这两项合计超过了60%。与上一次调查相比,这两项所占比例基本未变,商业餐饮业的比例略有提高。
与上一次企业调查报告范文的内容相比,农林牧渔业和交通运输业都略有上升,采掘业比重基本未变。值得注意的是,社会服务、科研技术等新兴行业的比重增长迅速。如社会服务业从5.6%增长到了11.1%,几乎增长了一倍;科研技术业从2.1%增长到了5.5%,几乎增长了一倍半。建筑业虽然算不上是新行业,但增长率也较高,从5.9%增长到了9.1%,增长了近一半。房地产业的比例不小,达到了8.5%。把教育文化与卫生体育作为主营行业的企业也占了4%;还有1.6%的企业将电力煤气等公用事业作为主营行业。这些变化说明,近两年,民间资本的进入领域有明显的拓展和延伸。
三是企业的总部和生产经营场地逐步从农村和集镇向大城市转移。这是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涉足行业的不断调整以及企业的发展战略相关的,也是同大城市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投资者的努力分不开的。
服装企业考察报告范文
艺术与设计系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谭立平老师,于20xx年1月9日带领首批7名20xx届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毕业生赴惠州真维斯公司进行企业挂职实践。之后考察、访问了惠州、深圳、东莞虎门、佛山、中山等地的服装公司。1月21日返回学校。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惠州真维斯公司情况
旭日企业是东南亚地区的服装制造和出口企业之一。拥有休闲服品牌“真维斯”。“旭日企业”是香港交易所的上市公司。目前拥有1100多家专卖店,其中国内专卖店900多家,在休闲服品牌中,无论是销售总额,还是店铺数量,均居国内首位。澳洲专卖店200多家,居澳洲第二位。真维斯(惠州)总部共600多职员,500多台电脑,拥有专门的局域网。
真维斯在国内的知名纺织服装院校均有投资。董事长杨钊、总裁杨勋先生担任东华、北服、西纺、天纺等多所院校的客座教授。真维斯与西纺惠州服装学院共同培养AO生(企业中高级管理人才)的合作,已经进行了九年,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每年大约20~30人,时间6个月,从大三的本科生、或大二的专科生中选拔。大约10个学分的课程(主要是企业管理、纺织品贸易等课程)由旭日企业研究会承担。该研究会设在西纺惠州服装学院内,由香港理工大学教授、西纺惠州服装学院教师、旭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组成,课程也由他们承担。学生毕业后即成为旭日企业的中、高级职员。这次从广西工学院选拔的7名毕业生应该说是准AO生,她们与西纺惠州服装学院的21名毕业生一起纳入了旭日企业的人事计划中。
二、深圳昌兴公司情况
深圳昌兴胸围杯公司人事部负责人李国林先生,1月10日,在我们乘车前往惠州的途中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告诉我公司将停产放假,原定本学期赴该公司进行毕业实习的时间改为下个学期。1月11日,我对该公司进行了考察。该公司是一家女式内衣专业生产厂,500多人,厂址位于深圳龙岗镇爱联村。该公司在东莞新建了一家内衣企业,目前还没有启用,预计5月份启用。录用后的服装专业毕业生主要安排在东莞的新建企业内。与该公司签定了实习协议。仍然承诺下学期接收毕业生实习、就业。该公司条件一般,规模较小,管理并不规范,作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并不合适,但作为学生就业选择仍然不失为一条门路。
三、惠阳真美公司情况
1月12日,我对惠州市惠阳真美公司进行了考察、访问。惠阳真美公司是一家大型港资企业,主要生产甲克、羽绒、衬衫、压胶服,目前拥有员工2500人。该公司新购置了5万平米的土地,新建了6万平米的厂房,80%的基建工程已经完工,从20xx年2月起将陆续迁入新工业园生产。与该厂的洽谈取得了实际性的进展:从无意接收学生实习、就业到春节后考虑接收部分学生试一试,但对英语应用能力要求较高。该公司发展空间较大,迁入新工业园区后,估计生产能力将翻一番。新工业园区是一个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服装园区。通过努力可以发展成为校外实习基地,今后工作重点是加强与该企业的联系与沟通。该公司可以作为我院重点实习基地建设的企业。
四、惠州富绅公司情况
1月13日,我访问了富绅公司。此次访问富绅的目的主要是修补因毕业生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富绅公司是我校去年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已于20xx年5月迁入了新的工业园区。约3000台(套)国内、外先进缝纫设备,拥有美国进口的全自动裁床、服装CAD系统,西服生产线正在安装。富绅品牌最近获得了“中国产品”称号,成为广东省第一个获得如此殊荣的企业。20xx年富绅公司录用了广西工学院6个毕业生,目前仅一个毕业生韩冬冬留在富绅工作,其余5个毕业生均于试用5个月以后离开了富绅。究其原因,企业和学生的说法不完全相同。企业认为,广西工学院毕业生缺乏积极、进取精神,能力平平。毕业生则认为,企业产品单调,下半年经营淡泊,只能用裁员的办法降低成本。离开富绅的本科生除了冯苑苑外,唐继梅、司鑫收在深圳平湖天宇饰品厂实现了再就业。专科生丁荣芳、冼献晓在佛山溢达公司实现了再就业。
由于企业正处于裁员中,暂时不接收毕业生实习和就业。我和富绅行政部经理盘国华先生的个人关系仍然如故。
五、佛山溢达公司情况
1月17日,我对佛山市高明区的溢达公司进行了考察、访问。佛山溢达公司是一家特大型港资纺织、服装联合企业,目前拥有职工2万多人,其中杨梅分厂(服装部分)就有员工1万多人。该公司是一家生产纯棉衬衫等纯棉成衣的全能企业集团。该公司每年10月左右都要到十几个纺织服装院校去选拔应届毕业生。院校有天纺、西纺、安徽机电学院、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等。尽管已经有两位广西工学院的大专毕业生最近加入了该公司,但公司人力部的负责人仍然说:没有听说过广西有个工学院,工学院有服装专业,还将我错当广西纺校的老师。
该公司录用办法也很特别,求职者首先遇到的是一份类似英语四级考试的试卷,或直接用英语进行面试。专业考试时十分注重纺织与服装的联系,如服装求职者要能够鉴别基本的面料疵点,分析产生的原因。这样要求是为了让进入中高层的管理人员具备全方位的能力。
与该公司的洽谈也取得了实际性的进展:总公司及分公司均表示,20xx年的人事计划已经完成,一般到4月份时有部分实习生会放弃,到时与我联系补充事宜。20xx年的人事计划可以考虑广西工学院。今后工作重点仍然是加强与该企业的联系与沟通,同时鼓励考研的学生选择该公司就业。通过洽谈,该公司可以成为我院实习基地,争取让该公司20xx年10月进校选拔学生。
六、广东中山新金纺织时装公司情况
中山新金纺公司对我院服装专业的毕业生很感兴趣,目前已经初步录用了包括高职学生在内的13名毕业生进行试用,主要从事跟单、设计、打板工作。通过洽谈,该公司可以成为我院实习基地。
七、中山美丽华、霞湖世家、利生、恒茂等公司(浙江秘书网)情况
1月18、19日两天考察了中山市的美丽华、霞湖世家、利生等公司。除了霞湖世家外,其余公司均为港资企业。除了美丽华位于黄圃镇外,其余公司均位于中山市沙溪镇。沙溪镇是国内知名的休闲服生产基地,已经举办了5届国际休闲服装节。以上公司均为大、中型服装企业。尤其是位于沙溪镇隆兴工业园的霞湖世家、利生、恒茂等公司均为外表装修豪华的现代化服装企业(业内人士称“五酒店”)。
中山美丽华公司希望学生投递简历和相片,根据情况录用。该公司可以作为实习基地建设的企业考虑。
利生公司表示只接收英语过四级,会粤语的学生,对服装艺术设计的学生不感兴趣,认为“这些学生做不了事情”。
霞湖世家是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的实习基地,已经选拔了一批广东纺院的学生到企业就业。该企业表态目前只能够接收愿意下基层的学生。霞湖世家也是可以作为实习基地建设的企业考虑。
中山恒茂制衣厂是一家外表装修非常豪华的现代化服装企业。该公司表示愿意选拔几个学生试试,目前该公司已经和李海燕等同学联系过了。该公司可以作为实习基地建设的企业考虑。
以上公司均对应聘者的英语应用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除了中山美丽华、霞湖世家、恒茂外,其余公司均表示不愿意采用先实习后录用的办法,顾虑经过培养后学生不愿意效力本公司,因毕业设计断档而影响公司工作的连续性。
八、虎门面料市场情况
1月15日对虎门的服装市场、面料市场进行了考察。虎门富民布料大市场、兴裕布料辅料市场,集中了全国流行的各种布料、辅料。我收集了今年冬季流行的全棉珠帆格、蜜丝绒、CVC等面料小样。在的富民布料大市场对面,另一座布料市场——虎门国际布料交易中心已经拔地而起。广东的虎门、浙江的绍兴、广东的西樵,已经成为中国的三大布料市场,主宰者中国布料市场的半壁江山。
九、几点建议
1、加快步伐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
我系20xx级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几易其稿,但仍然感觉不足。西纺惠州服装学院根据广东的情况,在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设定了服装贸易方向,目前,又在调整原有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在目前的情况下,建议在20xx级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合并设计与工程方向,增设管理与贸易方向。课程体系要根据企业的实际运作需要进行调整,淘汰作用、效果并不明显的课程(这是个敏感问题,我暂时不发表看法),增设能够反映企业运作所需要的纺织品贸易、以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加大专业英语的教学力度和英语四、六级的的工作。
2、加大专业品牌的包装、宣传力度
我院服装专业的品牌问题是我这次考察感受烈的问题。访问原来没有打过交道的企业,没有一个知道广西有个工学院,工学院有个服装专业的。象佛山溢达那样的特大型公司,竟然还将我当成广西纺校的老师,真是尴尬。此次考察,除了名片和毕业生的资料外,没有任何宣传资料,和象富绅、真维斯、利生这些公司的精美宣传资料相比较,确实感到相形见拙。如何进行包装、宣传,建议召开专门的会议研究。
3、更改系名
用人单位往往是输入“服装院校”几个关键词进行搜索。“艺术与设计系”这个系名不便于企业搜索,同时也易产生混淆。有的公司说:“我们不要搞艺术的学生”。有的公司说:“艺术系怎么还有工程师?”服装是艺术与设计系的专业,然而系名中却没有“服装”两个字,容易造成服装这个专业在该系只是权宜之际或不起眼的地位。国内服装院校的竞争,基本上是规模的竞争,系名对专业发展的作用不可小视,建议在系名中冠以“服装”两字。
4、从有企业运作经验的本科毕业生中引进师资
这些年来,我们总从服装专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中引进教师,由于毕业生缺乏企业实际运作经验,授课内容枯燥,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建议从有三年以上大公司运作经验的优秀本科生中引进教师,改善我系现有的教师结构状态,不失为一种事半功倍的办法。有三年以上大公司运作经验的优秀本科生,从教学效果的角度来说,比刚毕业的硕士生要强得多。
5、对挂职实践的同学给予更多的关心与支持
广西工学院的7名毕业生刻苦、勤奋、谦虚,全身心地投入了工作,基本上进入了工作状态。同时,她们也感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一是与西纺惠州服装学院AO生之间的差距,尤其是英语、专业能力的差距;二是首批准AO生的压力,她们是否成功关系到广西工学院的品牌,关系到师弟、师妹的前途;三是进入到一个现代服装企业后要面对许多从未接触过的领域、知识。真维斯公司,尤其是陈经理给予了她们许多鼓励和帮助,加上旭日企业员工的团队精神、人文关怀和科学的培养机制,相信她们不会让艺术与设计系的老师和同学感到失望。建议系领导、老师们经常与她们沟通,鼓励她们在实践中成才,帮助她们消除一些心理上的障碍。
6、与广东大型服装企业建立校企联系制度
广东的服装企业是我系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广东的服装院校均与本省的企业建立了经常的联系制度。如聘请知名企业的为客座教授,请有成就的企业家到学校作报告,带学生到企业去参观,亲身感受企业的文化、形象等等。当然,我们离得远,但只要我们真诚地付出,我们仍然能够把广东的知名企业请进来。
7、在学生中大力提倡回报母校意识
广东的服装院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信息,除了学校主动与企业联系外,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校友提供就业信息。我们的毕业生回报母校的意识比较淡薄,参加工作了,让他们寄一个单位证明都非常不情愿。我们应该在在校生中大力提倡回报母校的意识,让他们毕业后给母校提供就业信息,使更多的师弟、师妹在毕业前实现就业。
近年来,各地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18号)和《煤炭工业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积极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形成了一批大型煤矿企业和企业集团,煤炭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河北省重组形成了金能、开滦两家大型煤炭企业。河南省郑州煤炭集团公司通过整合45个小煤矿并实施技改工程,新增产能1200万吨,原煤产量实现翻番。贵州省积极引进国内大型煤炭企业参与省内资源开发,并推动中小型煤矿联合重组,成效显著。
为总结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好的经验做法,采取措施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前不久,我们联合国务院办公厅、国土资源部、国资委、税务总局、安全监管总局、煤矿安监局、国家能源办等部门,赴河北、河南、贵州等省进行了实地调研。
一、三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情况
近年来,河北省积极推动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一是加大对省国资委出资煤炭企业的兼并重组工作,组建了金牛能源等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将省国资委出资的煤炭企业由原来的7家,整合重组为目前的开滦、金能和峰峰3家。二是出台相关文件,提高小煤矿办矿门槛,促进小煤矿参与兼并重组。三是先后制定了张家口市、邯郸市煤炭资源整合方案,以资产为纽带,整合重组地方小煤矿。全省煤矿企业由初期的917家减少到目前的532家,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河北省下一步计划按照国家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发展思路,通过整合重组,形成2~3个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年产量分别达到3000万吨以上,再通过跨区域联合发展,最终达到年产5000万吨以上的规模。
河南省从20xx年起开始以资源整合为突破口,以资产为纽带,强力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目前,河南省七家骨干煤炭企业的生产矿井数由整合前的65个增加到了151个,控制的煤炭资源量占到全省的90%以上,合计年生产能力已提高到1亿吨以上。全省小煤矿由整合重组前的1569个减少到目前的550个,关闭小煤矿923个,全省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大幅度提升,煤炭资源开发秩序明显好转。
贵州是我国南方煤炭资源大省,地质构造复杂,煤层赋存条件差,矿区与矿区之间相距较远,不适宜建设大型煤矿项目。为加快推进煤矿整合重组工作,20xx年省政府组织有关部门编制了《贵州省煤炭企业集团重组方案》,要求各产煤市(县、区)提出煤矿整合方案,坚持一个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开发建设1-2个矿区,或1个矿区由1-2个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开发的原则,对煤矿整合重组进行布置,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推进煤矿兼并重组工作。同时,贵州积极引进省外大型煤炭企业参与本省煤炭资源的开发。目前,参与整合重组的煤矿由1423个减少为606个。河南永煤集团、山东兖矿集团等大型煤炭企业都已进入贵州参与资源开发和整合重组工作。
二、兼并重组中存在的问题
(一)煤炭资源配置不合理,煤矿企业准入门槛低。资源是煤矿企业发展的基础,在资源价格走向市场和采取竞争手段配置过程中,由于准入门槛低,导致一些不具备办矿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利用其经济实力上的优势参与矿业权竞争,存在通过炒卖资源牟利。部分地方管理部门将整块煤田人为分割,配置给多个主体开发,加剧了资源分散程度。如近年来一些投资公司或个人以独资、合伙的形式进入贵州竞买资源,他们不以组织生产为目的,主要以炒卖资源、转让煤矿等短期行为为主,赚取差价。由于没有完善的煤矿企业准入制度,造成煤炭资源开发队伍鱼龙混杂,资源浪费严重。矿业权不合理配置的现状提高了资源整合、兼并重组的成本,不利于行业的持续发展和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建设。同时,一些国有煤炭企业由于历史包袱沉重,缺乏资金而拿不到矿业权,资源后备保障能力严重不足。
(二)兼并小煤矿成本高、风险大,影响大型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积极性。煤炭行业是高危行业,大多数中小型煤矿装备水平低、开采工艺落后、安全生产基础差、事故发生概率高,而大型煤矿企业又面临着严格安全考核制度。河南省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考核指标,要求大型国有企业不高于1,中小型煤矿企业不高于3。如果对兼并后的小煤矿仍旧按照大矿标准进行考核,大矿将承担很大的安全生产压力,影响兼并重组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在对小煤矿进行资产评估时,资源价值增值较快,矿业权价款高,有的小矿主漫天要价,造成兼并重组难以实施。如贵州省内煤炭资源矿业权价款由0.8元/吨上涨到3元/吨,企业面临很大资金压力,难以承受。此外,对被兼并矿井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并购成本较大。
(三)存在地方保护主义,跨区域兼并重组难度大。由于煤矿资产构成较为复杂,不同省区内大型煤炭企业管理主体不同,难以实现相互间的`重组整合,即使有共同的出资主体,但由于受地方利益等因素影响难以真正实现兼并重组。有些地方还存在地方保护,增加了小煤矿整合重组的难度。如青海省大量煤炭资源控制在私营企业和个人手中,河南义马煤业集团公司在进入青海省开发资源过程中,为获取矿业权付出了很高的成本,且地方政府要求必须由当地企业控股经营,这给外省企业进入青海整合重组造成很大的障碍。目前,国家虽然明确了一个矿区由一个主体开发的原则,但还缺乏具体的整合重组政策措施,跨区域资源整合和跨区域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发展受到制约。
(四)企业文化融合困难,重组后企业管理亟待加强。随着兼并重组的推进,煤炭企业集团公司规模和业务迅速扩大,一些实施兼并重组的煤炭企业面临着各种管理问题,例如郑煤集团兼并重组了45个周边煤矿,兼并的众多中小煤矿企业,产能分散,技术装备落后,结构性矛盾突出,发展后劲不足;部分被兼并过来的煤矿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人员素质较低,经营不善;郑煤集团公司先进的管理理念、企业文化移植到被兼并企业中去还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兼并重组小煤矿后,郑煤集团公司在企业组织结构、管理控制等方面也存在不适应的情况。
(五)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手续繁杂,税费负担较重。一是由于周边矿权设置复杂影响办证。如由重庆煤业集团在贵州开发的木孔煤矿,其核准文件和相关资料已经齐备,但因与周边小煤矿矿界重叠,致使采矿许可证迟迟无法办理。二是行业管理职能分散,对兼并重组煤矿进行工商登记、产权变更等事项,涉及部门多,程序繁杂,影响兼并重组工作实施。如土地使用手续要先到省国土厅办理采矿许可证,才能到林业厅办理林地核减批复,再回到国土厅办理土地使用手续,往返多次,时间很长。三是税费负担较重。河南郑煤集团公司在兼并收购煤矿时,郑煤集团公司以资源、技术、管理入股的增值部分要先行缴纳所得税,加重企业兼并重组的负担。
(六)地方基础设施不完善,投资环境需要改进。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服务意识不强,存在多头监管,不按照法律法规收取税费等,让企业无所适从。如贵州有些地方不按照税法规定,对煤矿企业不管是否有利润,均按销售收入的6%收取企业所得税。贵州省有些地区基础设施有待完善,一些公路不能满足煤炭外运需求,电力保障能力低,造成部分矿井供电没有双回路,只能靠柴油发电机补充,停电现象时常发生,给煤矿安全生产造成很大威胁。贵州省电煤价格从20xx年7月才刚刚放开,目前电煤价格平均只有200元/吨。贵州对出省煤炭还征收价格调节基金,影响了煤炭销售,造成煤矿企业盈利空间小。
三、政策建议
(一)提高开办煤矿和获取矿业权的准入门槛。煤炭开采受五大“自然灾害”威胁,是高危行业。实现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要从源头上把关,煤炭资源交给符合煤炭行业准入规定的煤矿企业来开发。当前,我国大量的煤矿生产矿井和煤炭资源在私人或不具备开办煤矿条件的个体企业主手里,这种情况就难以实现我国煤炭行业健康发展。这就迫切要求建立严格的开办煤矿准入制度,包括煤炭资源矿业权获取的“准入机制”,提高开办煤矿企业的准入门槛,并按此机制对涉煤企业进行筛选,清退不合格企业,禁止不符合准入规定的个人和企业进入煤炭行业,保证矿业权由符合办矿条件规定的企业获得,提高资源开发的标准,杜绝炒作矿产资源的行为。
(二)建立煤炭资源向优势企业流转机制。资源是国家的粮食,本次南方部分省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煤电油运紧张说明,国家必须要加强对能源的控制力。要按照一个矿区由一个主体开发的原则,优先向矿区内优势煤炭企业配置资源,由一家大型煤炭企业进行统筹规划开发。对大型煤矿企业通过竞标方式获得的煤炭资源,优先列入所属矿区总体规划,以确保招标、挂牌、拍卖的资源能够顺利开发;对已获得采矿权但不具备管理优势的企业,可以通过矿业权转让,鼓励将其资源、资产评估后入股兼并重组企业;鼓励企业通过平等协商转让采矿权,接收方应向受让方支付矿业权价款,并给予经济补偿。
(三)继续实施“关小建大”政策。为确保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顺利开展,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大型煤炭企业通过兼并、收购、重组、联合等形式整合有技改价值的小矿井。对已纳入兼并重组方案,但以各种手段抵制资源整合、不参加兼并重组的小煤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不予新增资源,采矿权到期后不予延期,有关部门不得为其办理有关证件、执照变更手续,相关证照到期后,当地政府应该依法关闭。通过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提高小煤矿主动参与企业重组的积极性。鼓励大型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中小煤矿;鼓励优势煤矿企业之间联合重组;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相关联产业的企业;鼓励电力等大型企业兼并重组煤矿,实现煤电一体化经营。
(四)对大型煤矿企业重组中小煤矿提供政策支持。在资源整合方面,要坚持政府引导,明确矿区内资源整合重组的牵头企业,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充分发挥其在安全管理、技术装备、生产经营、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整合重组矿区范围内所有列入整合重组规划的合法煤矿。对国有重点煤炭企业整合地方煤矿进行的产业升级、技术改造,要加大支持力度,在补助或贴息资金、项目核准等方面给与重点支持。探索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对资源整合矿井技改期间国有企业以资源、技术、管理入股评估增值部分免缴或缓缴企业所得税,减轻参与兼并重组煤矿企业的负担。被兼并企业安全考核指标在3年过渡期内按原考核口径逐年递减,3年后按照大矿标准进行考核。
(五)切实做好人员安置和管理融合工作。能否妥善解决好人员安置问题,直接关系到企业重组工作的成败。要切实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按照有关政策处理好职工劳动关系的接续、变更,做好社会保障工作。企业要通过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努力提高职工工资收入,使广大职工共享改革成果。兼并重组企业要真正强化集团公司控制力,避免重组“表面化”。兼并重组后的新企业应在确认自身战略目标的基础上,进行管理创新,采取可行的管控办法,对组织管理模式、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整合,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六)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煤炭行业重组整合的协调和指导。政府在兼并重组过程中要加大协调力度,保障大型煤炭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中小型煤矿,防止在对民营煤矿进行收购时,出现漫天要价的现象。政府有关部门要建立协调联动机制,简化办事程序,一站式集中办理整合煤矿证照变更手续。要尊重市场规律,取消价格调节基金,减少不合理的税负和收费。地方政府要牵头制定具体的企业重组方案和整合措施,推进大型煤炭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对跨省区的企业重组,应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制定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方案和整合目标,推动亿吨级煤炭企业集团的组建。
一、我国小企业的现状特点
(一)数量种类多样化
我国小企业数量众多,截止到20xx年11月底,国家工商总局登记的企业数量是1788万户,中小型企业占99.7%,小微企业占97.3%。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坚实基础。同时,我国小企业种类复杂多样:按照所有权划分,小企业性质涵盖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股份公司、外资企业等多种类型,95%以上是非公有经济;按照行业划分,小企业几乎分布于所有的行业类型,而传统工业制造业仍是主导性的行业;按照上市与否划分,小企业以非上市为主,上市企业占比不到1%。小企业数量和种类的多样性直接导致其内控差异化程度高,也相应加大了监管难度。
(二)治理水平差异化
我国小企业所有权属性存在诸多差异,既有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所有权结构单一的非上市民营企业,也有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或所有权结构多元化的上市企业、股份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这种所有权性质的差异化直接造成我国小企业公司治理水平的两极分化。
1、非上市民营企业。调查问卷统计数据发现,作为小企业中占比最大的民营企业,由于其所有权、经营权和监督权高度统一,有超过78%的民营企业的重大决策是由企业所有者作出的。企业所有者亲自管理企业,有利于对经营活动进行直接控制,实现快速反应和决策,有效降低经营成本。但将决策权委任于一人具有很高的风险性,企业因决策失误而遭受损失的机率相对比较大。随着企业的发展,科技含量提升、资本规模变大、业务多元化、地域分布扩大,企业整体必然会超越原有企业所有者能力、经验和知识所能掌控的范畴,客观上就要求企业所有权与管理权适当分离,引入专业化的管理人才或团队,但这一点往往是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忽视的。在所有权和经营合一的民营企业中,企业文化往往是所有者文化,所有者对内控的认识与想法至关重要。
2、上市股份企业。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显示,有89%的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企业的上市股份公司中,其重大决策是由董事会和专业委员会作出的,未上市的股份公司比例虽然略低只有67%,但是仍比其他所有性质类别企业的比例要高,这说明股权多元化能明显促进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但是,根据《20xx中国中小上市公司公司治理50强》的统计显示:85.2%的中小板企业和80.6%的创业板企业,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单一自然人和家族,90%中小上市公司的“出身”还是民营企业,因此上市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其公司治理的一大特点就是实际控制人起关键作用,实际控制人的行为决定了公司的决策模式和治理风格。
因此,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上市公司亟待从形式上的治理结构合规转变成实质上治理机制有效。在现场调研期间,我们也发现,当企业实际控制人在遭遇实际管理挫折或其他外部原因打击后,往往通过增加外部独立董事等方式强化自身治理水平,从而为企业带来有利变化。同非上市民营企业一样,当实际控制人能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时,其对内部控制的态度就决定了内部控制的成效。
3、国有企业。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显示,在小型国有和集体企业中,其重大决策由董事会及专业委员会作出的占38%的,由总经理办公会作出的占42%,由董事长或总经理作出的占10%。其中,集体决策总体比例高,这说明地方国有企业对“三重一大”要求的遵循度很高。但是董事会和总经理办公室决策方式的比例持平,又说明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两者概念在这些企业中的区分度不高,公司治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往往源于其所有权人代表(国资委)的要求,并且相对别的企业类别而言,其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正式程度普遍较高。
4、外资企业。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显示,超过62%的外资企业,其重大决策是由董事会及专业委员会作出的,其中外商独资企业虽然由于其股权集中而造成比例略低于平均水平(58%),但仍高于民营企业的整体水平,这可能与治理意识比较强的外方有关。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通常外方投资人的管理水平相对较高,因而在其影响下,外资企业的整体管理和内控意识普遍较好。比如,江苏万新光学有限公司在与法方合资后,虽然企业决策主导权属于中方,但是法方会定期通过管理评审方式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施加影响。中方股东认为这些建议事实上对企业有用,自然就听从并采纳。因此,在合资期间,法方通过管理理念的传递,有效地推动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管理非正式化
小企业往往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初创期的主要目标是开拓市场,利润是生命线,企业最关注生存问题。成长期的主要目标是扩大市场,不进则退,企业最关注发展问题。在这些阶段中,一方面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要求企业的管理模式能实现快速转化,以灵活配合客户需求的变化;另一方面由于小企业资源有限,企业对不能直接与所要达成目标挂钩的管理投入都不太热衷,对管理成本降低的意愿强烈。因此,与大型企业相比,小企业的管理具有“非正式化”的特征。
1、机构简单。由于规模相对小、业务处理相对简单,小企业整体机构设置简单、管理层级少、决策集中。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超过50%小型企业主要以口头或其他非正式沟通方式来传递管理要求。机构简单使得企业扁平化程度高,内部沟通方便灵活,决策者能迅速全面地掌握信息。对于大型企业,则需要更正式的沟通方式(如大型企业中有超过70%的业务管理事项均通过完善的制度政策进行约束)来传送信息,才能保持信息质量不在传输过程中损耗。相比之下,小型企业的快速沟通优势就体现出来。比如,鱼跃医疗管理层将办公桌搬到生产一线,这样使得管理者能随时发现问题、了解问题并解决问题。小企业机构设置简单还与人手不足相关,人员兼岗情况普遍,尤其是后台支持职能(财务、行政、管理等)。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监督不力,职责未分离就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风险。
2、制度文档少。企业管理的文档化水平明显与企业规模水平正相关。在小型企业中,有49%的企业已建立实施了内部管理制度体系,而在大型企业中,这一比例上升到了72%。同时,有21%的小型企业认为现有管理制度对实际的指导性不高,而在大型企业中,持这个观点的比例仅有8%。主要原因是小企业发展变化快,经营内容、业务方式和人员相对不固定,工作程序和管理标准也无法完全固化,即使记录下来也可能时效较差。同时,由于需要快速反应,内部沟通通常以非正式的方法,无法留下完整的文档记录。
3、信息化程度低。调查问卷数据显示,有25%的小型企业未建立运行任何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大型企业的比例是3%),小型企业信息化程度相对比较低。在建立信息系统的小型企业中,覆盖部分业务的企业数与覆盖全部业务的企业数相比,比例是1.41:1(在大型企业中是0.75:1),并且信息化应用度最高的仍然是财务管理软件。这是因为小型企业资源有限,更多着眼于解决眼前急迫的管理问题,希望借助信息化建设及时掌握企业核心业务信息。
同时,通过现场调研我们发现,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往往会考虑自主开发符合企业需要的系统,而更多的小企业则采用直接购买成熟套装软件或外包简单开发的模式。此外,许多小企业普遍没有关注到信息系统所带而来的风险。如富安娜在建立了覆盖产供销全过程的信息系统后,才开始关注信息系统的不相容岗位分离风险。
(四)监督机制相对缺失
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只有31%的小企业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还不到大型企业的一半。数据统计发现,随着企业规模上升,内审监督机构在企业中设置的比例也随之上升。虽然在上市企业中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比例高达94%,但一些上市企业反映他们设置内审机构只是为了遵循监管法规的强制要求,是不得已进行的形式上配置,实际上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主要是由于小型企业中存在着大量“三权”统一,当企业所有者或实际控制人认为自己有能力洞悉企业所有的情况时,就不会愿意为额外监督成本而买单。
(五)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小型企业激励机制的作用在于从根本上解决核心管理和技术人员与企业的利益冲突,激发各级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使其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调查问卷数据显示,约50%的企业采用了绩效考评机制,这与我们在现场调研时所了解的情况是一致的。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小型企业对于核心技术人员,主要采用的还是传统的现金激励方式,而很少采用股权激励之类长期激励机制。
(六)信息披露流于形式
对于上市的小企业,其信息披露属于法定要求,并且相关法规对披露的内容和形式有明确规定,企业普遍执行程度较高。但目前内控报告披露出现了千篇一律、流于形式的情况,市场投资人对这些内容关注度越来越低。对非上市小企业,其信息披露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外部投资者或者债权人。因为企业信息主要掌握在公司内部人手中,高度不透明,使得外部利益相关方会因信息不对称风险,而不愿向小企业提供融资等服务,影响了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在现场调研中发现,目前小企业和其利益相关方双方都在通过各种方法,为提升信息的透明度而努力。比如中信银行介绍其通过建设企业管理信息化平台,一方面帮助小企业提供管理支持、强化内控、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另一方面也确保了银行能高质量地获取企业信息。这样,债权债务双方在基本信息上趋于对称后,能建立两方长久的“双赢”合作。
二、小企业内控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显示:开展内部控制建设的比例,小型企业(42%)小于大型企业(70%);未上市企业(46%)小于上市企业(90%);非国有企业(48%)小于国有企业(55%);存续时间短的企业小于存续时间长的企业(3年以下企业38%,3-10年42%,10年以上57%)。总体来说,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
(一)对内部控制的需求
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小企业既是其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国家对小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扶持政策。小企业在求生存、求创新、创效益的同时,也应注重合理合法合规,适时出台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宏观环境背景下以协助帮扶小企业发展为目的的政策需求。
同时,许多小企业经营混乱,职责不清,经营管理效率低下,企业资产管理、资金管理等重点领域问题频发,甚至在财务报表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等等情况,因此适时出台相关内部控制规范将有力促进小企业查漏补缺,解决小型企业管理中的诸多困惑成为一种必然。
此外,对未来发展预期越好的小企业,一些小型企业,在经历了创业、发展的阶段后,所面临的管理提升问题就更为紧迫,对内控的需求程度越高,部分企业甚至已经自行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并持续实施内部控制完善。现场调研发现,企业认为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有用工具,对企业而言是必要的。开展内部控制给企业带来的实际效果包括:厘清了授权责任、明晰了跨部门职责、增加了其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降低了经营成本。
(二)风险识别
小型企业的高成长性特征常伴随着高风险水平,尤其是较为优秀的企业一般都是自主创新型、高科技含量的公司,在将科技成果转换为商品的过程中面临着较大不确定性,使得小型企业的风险特征、风险水平都异于大型企业。因此,风险识别能力对小型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小型企业管理者对风险的态度是趋于保守的,他们普遍很在意风险,愿意花钱管理他们所识别出的风险,并持续关注成效。以园林工程为主业的普邦园林在发展多区域经营后,管理者无法及时掌握各地项目执行状态,企业面临着重大的项目成本控制风险。因此,董事长作出决策,投入大额资金自主开发信息系统,实现了对每个项目从立项到施工完成的全过程成本跟踪和监控,有效控制了项目成本超支风险。
小型企业的风险评估方法相对非正式,较少采用定期(占14%)和系统组织(占18%)的方式,更多地采用不定期(占42%)和业务部门自行评估(占47%)的方式。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缺少风险评估方法指引,小型企业对风险的识别主要依赖管理者个人的判断,而许多时候这些基于个人知识和能力的判断是非系统的、带有明显的个人经验特征,常常只关注与“钱”直接相关的传统型风险,而会忽视因企业发展、外部环境变化、技术更新而产生的新风险。比如在采用新技术与新方法时,只评估成本与现时效果,而不考虑新技术的伴生风险。鱼跃集团觉得微信信息沟通成本低廉、实时高效,于是就马上在包括核心技术团队在内的企业范围内推广应用,完全没有考虑可能存在的核心研发技术泄密的问题。
(三)内控建设与推进方式
小型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往往不是系统和全面的,许多是从局部重要业务领域开始起步,等经验相对成熟后,再复制推广到其他领域。比如,科瑞技术在建立了ISO9000,ISO1400质量管理体系几年后,才引入美国卓越绩效模式,并逐步将这一管理理念推广到公司整体范围内。在这种方式下,内部控制成果往往会更多以业务流程体系形式体现,而非正式的内部控制手册或政策。这个结果在问卷调查中也得到了印证。
小型企业在不同领域开展内控时,会应用到不同的管理工具。调研问卷统计数据表明,72%的企业采用了质量管理体系,37%的企业采用了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33%的企业采用了环境管理体系,21%的企业采用了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还有一些行业特有的管理体系也被相关行业普遍运用,如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汽车工业质量管理体系等。超过半数的企业在不同领域采用了2种及以上的管理工具。
(四)内控主责部门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显示,小型企业的内控主责部门主要设在办公室、财务部和由多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同时,62%的企业表示借助了外部专家的力量开展内控建设。在现场调研中发现,在多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的模式下,内控建设成果推进相对容易。比如,科陆电子内控建设秉承“从业务中来,到业务中去”的理念,组建了由各业务层面骨干人员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共同参与内控建设,各组员会将在此过程中所学习到的内控知识以及管控要求带回到业务层面,真正做到内控思想与管理实践相结合。同时,这种方式也提升了公司基层人员对内控的感性认识,他们在工作中会主动思考如何提升效率、管住风险,于是内控就从意识逐渐变成了习惯。
(五)企业高管的作用
调研问卷的数据显示,84%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内部控制体系发挥效果的关键在于管理层重视,这与现场调研中获得受访者百分之百认同“内控是一把手工程”的说法是一致的。但是,我们注意到,企业执行层以及高管层对这种说法其实仍存在认识上的差异。企业执行层认为,如果老板内控建设的意愿强烈,那么他们的工作就变得容易得多,否则只能做到形式上的合规。比如,冰川网络的老板很重视资金管理,因此公司在资金管理领域的内部控制成效很显著。
而被调研的企业高管层认为一把手的作用固然重要,但具体执行部门也要工作得力,否则什么事都要让老板拍板,内控的效果也大打折扣。上述观点的差异主要由于双方立场不同。从系统的角度看内控工作,高层给予的支持力和内控部门的执行能力是内控工作的“最佳拍档”,不能偏废。在现场调研中,我们确实也发现了将这两方面结合得很好的企业典型。比如,欧普照明在高度包容性的领导支持下,强有力的内控部门通过“的内控部门通工程主动创造价值,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增值服务,赢得了同事、上级的尊重和认同,内控工作汇报成为公司管理会议的固定议题。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对内控的认识不准确
在本次调研问卷中预设了两道测试题,试图了解企业对内控理念的认知情况。调研结果发现,只有不到34%的企业全部答对,这说明许多问卷填报人对内控基础概念的认识还不到位。这种情况会直接影响企业开展内部控制的效果,包括直接导致内部控制工作流于形式,造成企业资源浪费。事实上,企业受访者们对此也有充分的认识,在问卷中,有62%的企业同意要使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现场调研,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企业对内部控制存在的普遍误解,主要包括:
1、内控等同于合规。部分企业以为内控工作就是合规工作,不是出于企业自身管理的需要,而是为了应对监管机构、债权人和投资者的要求。因此,在开展内控工作时,通常会采用被动应付而非主动执行的方式。
2、内控是区别于现有管理的一套新体系。许多企业以为内控和企业管理是各自独立的体系,因此,普遍认为内控建设是从无到有地去形成一套新体系的过程。在对调研问卷数据进一步分析后我们发现,2197家声称自已未曾开展内控体系建设的小企业中,实际仅有68家企业未实施过其他管理工具和标准,而其余的企业或多或少在经营管理中应用了各种管理体系、认证标准或管理工具和方法,但是他们不认为这些与内控有关。
众所周知,企业不可能同时依照两套标准来实施管理,如果在同一领域内出现一套以上的管理体系,那么必然有一些体系是用来满足形式要求的,并不会真正被用于管理中。因此,如果企业不能正确认识内控与管理的关系,而是将内控定位为一个形式上的管理体系,那么任何为此发生的成本都将是额外负担,关于内控体系建设的成本效益的讨论都将毫无意义。
3、内控建设、评价和审计概念混淆。调研问卷结果表明,41%企业已经开展了内控建设,32%企业已经开展了内控评价,36%企业已经开展了内控审计。内控评价和内控审计数据倒挂,其根本原因是因为许多企业不清楚内控建设、评价、审计的区别与联系,现场调研的结果也充分印证了这点,企业要么将内控建设和评价割裂开展,要么将内控评价与内控审计混为一谈。
(二)管理者的内在驱动不足
小型企业由于规模小、流程简单、人员关系紧密,内控的效果往往不是立竿见影,再加上对内部控制的误解,企业的管理者容易对内控形成认识上的抵触,将内控置于经营盈利与企业增长的对立面。内控实施的成功经验是,先驱动企业管理者启动内控工作,然后在执行过程中让其理解内部控制对企业管理的意义,使其能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因此,如何找到让小型企业管理者启动内控工作的驱动力是很重要的起点。根据调研问卷和现场调研结果分析,企业管理者开展内控建设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以下两方面:
1、法规红线。包括各类强制性监管要求、上市合规要求、税务要求、筹融资评价标准等,虽然不见得能让他们正确理解内控,但至少可以推动企业开始启动内控体系建设。但是,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如果相关监管机构对这些内控监管要求缺少有效的监管和处罚措施,那么这个因素的驱动力就会消失。
2、实质性受益。小型企业表现出对实施内部控制的顾虑。究其原因,主要是担心效益与成本不匹配。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如果能让企业所有者了解到通过内控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升收益、赢得市场这些这些效果,那么其开展内控的意愿会极大的提升。
比如,腾邦国际的财务部门在一开始推行预算控制时,老板并不重视和认同,只是勉强同意先对费用实施预算控制。但是,当老板看到费用控制实施所产生的显著效果后,就开始主动介入,要求在企业内全面推进预算控制工作。同时小企业所有者希望未来在内部控制方面要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充分考虑投入产出比。
(三)内控经验不足
在调查问卷中,有62%的企业提到了人员经验不足是开展内控工作遇到的主要困难。内控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了解企业实际情况的人,以及掌握内控技术的人共同参与。大型企业通常可以通过招聘专业人才或者外包的方式,去解决内控经验和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但小型企业因资源有限而很难做到,并进而影响了内控在小型企业内的实施面。因此,如何帮助小型企业解决内部人员经验不足的问题,是未来小型企业内控规范推广的重要任务。
(四)方法不正确
在现场调研的座谈会上,有些小企业表示“企业内控做了太多没必要的内容”、“有些领域缺少政策指导”、“做出来这套东西就是摆着看的”。在进一步了解这些企业的做法后,我们发现这些企业往往采用的是国内流行的“对标法”来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即按照内控规范和指引的条款逐条对照实施,工作成果往往就是对标后的一套内控手册。
这种方法将内控工作变成了可以快速完成的任务,建设过程纯粹按图索骥、没有对政策的融会贯通、缺少因地制宜,不能将控制要求落实于执行,加之没有建立后续的完善更新机制,这样的内控建设不可能对企业管理提供帮助,工作成果势必被企业束之高阁。这些错误做法中,其实蕴含了对内部控制的另一些普遍性误解,包括:将内控建设视为一次性的项目,做完就一劳永逸;内控建设就是编一套制度或手册,建设过程往往不考虑执行效果;内控建设就是保证对政策条款的全部符合,无偏差,等等。
(五)现有内控规范对小企业的适用性差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制定是以大中型企业为对象,没有考虑小型企业的管理特点。因此,对小型企业而言,要全面遵循确实存在较大难度,比如公司治理的相关条款要求公司建立规范的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这对治理水平相对不高的小型企业来说适用性就不高。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内控规范对大型企业的适用度较高,51%的企业认为完全适用,3%的企业认为成本高而不适用。但对小型企业而言,只有31%的企业认为完全适用,11%的企业认为成本高而不适用,3%的企业认为完全不适用。此外,现有的内控规范体系没有对开展内控工作的方法进行系统说明,直接导致实务中正确和错误内控工作方法并存,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企业内控工作的实施效果,企业也会因错误的工作方法而加深对内控的误解。根据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显示,小企业认为以下环节的工作方法有必要进一步规范:整体控制环境如何梳理与加强;如何将控制活动体系化;如何规范风险评估的程序;如何实现控制活动执行的持续性以及如何评价控制活动的有效性。
四、相关政策建议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小企业的发展,国务院于20xx年10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促进小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方向;20xx年5月8日,国务院又发布了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xx》,为小企业集聚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专精特新”,提供了战略性的政策保障。为了进一步提升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议有关部门聚焦我国小企业实际需求,以帮助小企业提升整体管理水平、保障企业持续运营、培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为目标,尽快制定出台一套为中国小企业量身定制的内控规范,并指导小企业有效开展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工作。
(一)以“帮助小型企业实现管理提升”为制定内控规范的首要目的
内控规范的制定目的决定了其内容范围和效用性质。如果以实现小型企业合规为目的,那么应以财务报告控制为主线制定规范。但合规目的下制定出来的规范,对超过99%以上没有上市合规需求的小型企业来说,就没有很大吸引力和实质性帮助。
如果以帮助小型企业实现管理提升为目的,那么应以管理全过程为主线制定规范,但为保证规范的操作性,有可能需要根据合规要求,对合规范围内的内控补充一些特别的说明。无论对于哪种性质、处于哪个行业的小型企业,要成长发展、要做大做强,都会对管理提升有着迫切的需求。因此,我们建议,在充分考虑小型企业特性的基础上,将帮助企业实现管理提升作为规范制定的首要目标,核心内容上以全面内控为基础,强化“小企业”特点。
(二)以“强化实施效果和工作方法、弱化控制手段”为构建内控规范的主旨
小企业内控规范应重点解决内控是什么(即内控的效果)、内控要做什么(即内控的内容)和怎么做内控(即内控的方法)。专家调研的结果表明,93%的专家支持在规范中阐述内控效果;36%的专家认为应在规范中涵盖具体领域的控制内容;64%的专家认为应考虑在规范中阐述内控工作方法。我们认为,内控的效果可用来端正对内控的认识,内控的方法可为企业提供有利于企业管理的工具,这两部分是必须的。在内控效果部分可以参照COSO框架(20xx)的表述方式,分要素用概括化的原则来阐明内容,同时特别要补充明确内控的局限性、内控与管理的关系、有效的内控五要素需具备的特征;在内控的方法部分应秉承“功能达成、操作简化”的设计原则,重点考量功能实现方法的经济性,强调建设与执行的关系、建设与完善的关系以及长效保障机制等。
而内控的具体控制手段由于存在跨行业差异较大、管理内容太过具体等问题,无法保证规范制定的完整性和普遍适用性。同时,由于管理方法日新月异,很容易造成规范内容的过时。因此,我们建议不在规范中明确内控的具体控制手段,而将其放在配套的解读或指引中,以案例方式介绍小型企业在典型领域中的管控方法。
(三)以“赋予企业更多选择权”为引导内控规范实施的根本
工信部对小型企业的划分标准,主要涉及定量指标,虽操作简单,但缺乏灵活性,且在经济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缺乏稳定性。与定量指标相比,定性指标虽缺乏直观性,但却可从小型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特点、发展趋势等方面认定小型企业与大中型企业的界限,弥补定量指标的不足。国际上基于不同的目的(如政府监管、信息披露等)对中小企业的划型应用不同类别的指标,这其中既包含了量化指标又兼顾了定性指标。我们建议规范应以引导为主,赋予企业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在内控规范中仅明确定性标准,而在推广实施时,根据不同的披露要求去设定不同的定量划型标准。这样企业可以结合行业发展特点、差异化的经营模式、业务发展阶段、业务事项的复杂程度,对照定性标准自行衡量选择其适用的规范,自主建设完善内控机制。
对管理基础好的企业,可以鼓励其参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主全面开展内控建设;而对管理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的企业,可以参照《小型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开展内控工作,实现企业战略风险重点防范,把控重点业务事项和关键领域的风险,适应不同发展阶段对企业内控的实际需求变化。
(四)以“实质重于形式”作为内控信息披露模式的核心
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能够向资本市场传递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运行有效和财务信息真实可靠的积极信号。因此,我们建议,小企业内控信息披露应强调实质重于形式,改变现有以整体有效性为中心的披露方法,鼓励差异化、有信息含量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同时,参考香港等地内控信息披露的做法,将有关内控信息分为强制披露和建议披露两部分,相应降低内控实施成本。
(五)以“全方位、多举措”的宣传和培训作为推广和应用小型企业内控规范的手段
通过加强宣传,普及教育推广,强化内控建设和责任意识,为小型企业全面建设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营造良好的环境基础。对于企业,主要以案例方式宣传内控与管理的关系以及对企业管理的益处,增加企业开展内控的驱动力,加强管理层对内控工作的重视程度;对于监管部门,主要宣传内控的实质内涵,使之更好地而非教条式地对企业进行监管;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主要宣传企业内控有效带来的益处(比如降低贷款坏帐风险等),促使其主动加入到驱动企业开展内控的行列中来。小型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实施能否成功,关键因素之一是内控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一是要充分发挥各级财政部和地方小型企业协会、内审协会等行业机构的作用,为小型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内控专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内控业务培训,切实提升人员的技能素质,提升企业内控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二是定期组织经验交流研讨会,请内部控制做得比较好的企业分享经验、介绍实践成果,并鼓励各企业的内控专业人员互相交流心得、探讨成功模式;三是将小企业内控规范培训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加快小企业内控规范的推广与普及。
按照《关于认真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调查问卷工作的通知》(*组部发**年号)要求,我们对照调研提纲,采取个别访谈、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非公有制企业*户,个体工商户*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家,至目前,共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个,共有党员*人,党组织组建率达到%。
二、主要做法
1、培育党建文化引领企业发展
以“扩大覆盖面、推进规范化、发挥组织优势、促进增产增效”为主题,深入开展了争做创业发展先锋、爱岗敬业先锋、诚信经营先锋、促进和谐先锋和奉献爱心先锋“五个先锋”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实施了以“目标同向、发展同心、活动同步;要事党员先议、大事党员先知、难事党员先行”为主要内容的“三同三先”活动,有力激发了广大非公企业党员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在推进企业发展中建功立业的工作热情。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明星党员排行榜”、“一个党员一面旗”等活动,培育形成了既具时代特征又具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旗帜,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各项工作自觉跟进,知行合一,夯实文化底蕴,增强企业活力,努力实现企业党建和企业发展的互促共赢。
2、创新实践载体助推企业发展
以“招商引资年”、“政策落实年”、“全民创业年”、“作风转变年”和“党风廉政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按照县委“3+1”发展思路,全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着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非公经济发展后劲和活力不断增强。在招商引资上,不断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包挂对接落实机制,狠抓招商项目履约率、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为延长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在政策落实上,企业主管部门积极抢抓各类政策叠加机遇,狠抓政策落实、协调资金、服务保障等重点环节,最大限度地将市场准入、税费减免、财政补贴、信贷投放等优惠政策用足用活,激发了企业发展的信心和活力。在为企业服务作风转变上,坚持集中整治办实事、综合治理出实招、建章立制求实效,机关党员干部广泛接受党性、廉政、警示教育,扎实开展“效能风暴”行动,机关工作更加规范、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干部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宗旨意识和廉洁意识明显增强,行政审批事项办结时限在原有基础上缩短了%以上,全县上下呈现以风清气正、务实高效、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转型跨越发展。
3、强化制度建设服务企业发展
建立健全了县级领导联系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制度和基层党(工)委抓企业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等制度,进一步深化了非公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党员领导干部联系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制度和向非公企业党组织派驻专(兼)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先后选派**名优秀科级党员干部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分别联系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定期深入到企业,做好党组织筹建等工作;分两期选派县直单位党组织书记、享受政策离岗、退休干部、副科级后备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共**名,入驻**户非公企业,分别担任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和党建联络员,发挥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作用。以“双述双评”制度为抓手,结合年度考核,对党政部门、驻金单位在联系群众、深入群众、服务群众方面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效、积累的经验在大会上作出报告,接受服务对象、上级领导、同级党员和基层群众的点评、评议,听取宝贵意见,学习先进经验,改进自身不足。通过各项制度的健全,切实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三、存在问题
新时期新形势,社会群体多元化和利益诉求多样化对我们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提出了新的挑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政府职能转变仍显滞后
建设服务型政府,转变职能是抓手。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政府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能型政府正在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部门以切实履行投资项目审批、市场准入、价格调控等宏观管理职能为企业的微观经营活动保驾护航,但相对于企业需求,政府部门的超前服务、创新服务仍显滞后,干部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水平仍跟不上形式需要,提供的服务多为“无差错服务”,缺少“出精品服务”。
2、群众利益协调难度加大
收入分配是职工最关心、最敏感的问题。总体看,职工的收入在稳定、持续提高,但收入增长的幅度、速度各具差异,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一方面企业经营追求利益最大化、管理高效化,另一方面一线职工收入普遍较低,工资涨幅与职工期望值有很大差距,企业党组织“边缘化”和群团组织不健全,职工思想工作难以深入,直接影响了劳动关系和谐及职工队伍的稳定。
3、企业党建工作缺少抓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缺乏对企业党组织建设必要的考核和管理体系,部分企业负责人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态度冷漠、存在戒备心理,党组织负责人没有独立工作条件,身份仅是“政治荣誉”,缺少报酬待遇和精神奖励,不能找到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表现为重视抓生产促经营,轻视企业文化、精神文明和党建工作,急功近利思想严重,缺乏长远规划,致使企业党建工作停与表面,流于形式。同时,由于大多数企业都没有把党建工作经费列入企业预算,已建党组织普遍存在党员活动无场地、教育培训无经费、党建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未建党组织的企业由于务工人员流动性强,党员队伍很不稳定,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不健全,不能充分保障“主人翁”地位,企业对困难党员的走访慰问带有福利性质,不能切实调动党员为企业谏言献策的积极性。
四、对策建议
1、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要深入开展“排查整治突出问题,服务保障跨越发展”活动,全力提升政府形象,打造优质外部环境。一要重点解决破坏企业生产秩序、干扰企业经营活动的问题;二要重点解决政令不畅、作风漂浮的问题;三要重点找解决企业发展负担过重、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问题,建立健全监督检查、举报反馈、跟踪落实等行之有效的制度,通过信息公开共享平台和机关效能监察平台,坚决杜绝违规检查、多头检查、重复检查以及强制收费、随意罚款、“吃、拿、卡、要”等违法违规行为,真正使政府部门做到无事不扰、有事不推,全力为抬商引资和企业发展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2、着力完善工作制度,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要把保障职工群众合法权益与维护企业负责人正当利益相结合,真正把群众路线落实到“能力关怀、情感关爱、心理关注、成长关心、利益关切”上。一要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制度,完善以平等协调集体合同制度为基本内容的劳动关系协调制度,创新以扶贫帮困、激励关怀为主要载体的救助服务制度,通过制度体系的整体合力和综合效用,切实维护职工合法利益;二是健全群团组织,创新工作方法,发挥职能作用,建立群众利益诉求制度,拓宽维权途径,增强维权实效,让企业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三是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设、群众性活动,为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搭建平台。
3、着力夯实工作基础,发挥基层组织作用
要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深入推进“支部心连心、党员手拉手”活动,坚决制止和查处各种形式的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腐败行为,加大不正之风的查处力度,提高政府公信力,增强群众满意度。要大力推行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规范建、逐步建等企业党组织组建方式,进一步提升企业党组织的组建率,保障组织功能有效发挥。要重视和加大对企业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力度,把企业中的管理人员、生产技术骨干和有一定影响力的职工作为重点发展对象,把企业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企业生产经营骨干,把企业生产经营骨干中的优秀党员培养成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积极创新企业党建工作载体,广泛开展企业党员“建言献策”、“三同三先”、评星定级等主题实践活动,大力推行党员承诺制,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引领作用,挑大梁、走前列、树标杆,搭建党员与企业管理层、党务工作者与职工沟通的桥梁,激发党员服务企业的热情。
随着/百范文网-您的专属秘书,中国最强免费!/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__市中小企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中一支生力军。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__市农村信用社,如何进一步发挥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改善全市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促进县域经济繁荣发展,成为当前农村信用社经营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的问题。下面我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有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指正。
一、__市农村信用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效应。
近年来,全市农村信用社不断创新服务手段,畅通结算渠道,积极引入了风险担保机制和信用评级体系,与有实力的正规担保公司合作,向经营效益良好、发展潜力巨大的中小企业投放足额信贷资金,大大缓解了全市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状况。截至20__年7月末,共为5206户中小企业提供贷款551272万元,占贷款总额的45.36 %,占到全市注册登记企业法人单位6279个的82.9%。我们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一是探索多方支持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和资金需求渠道,构建了银、政、企合作的长效机制。近年来,农村信用社转变经营理念,积极探索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途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服务方式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为加大对涉农龙头企业的支持,今年以来,由__市中小企业协会牵头,召开了中小企业银企对接会,在签约仪式上全市7家信用联社分别与介休市维群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太谷县开心园食业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10个能够充分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的农产品加工项目,达成了总额合计约4000万元的合作协议。__区联社与区政府联合组织召开了政银企座谈会,现场向山西神龙能源焦化有限责任公司、__长兴焦化有限公司、__金利恒物资有限公司等82家中小企业综合授信3亿元。其二,从以自我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截止7月末全市农村信用社共向673个优质企业提供了融资和金融服务。在为企业信用评级结构升级,创新产品,增收创效提供金融支持的同时,为2.3万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增收611余元,有效拉动了农民的增收致富。其三,由传统服务向现代化服务转变。各联社在创新服务方式上更加注重支农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从创新产品上,从便民、利民、惠民的角度出发,为农民提供“金融套餐”,推出了惠农通、商流通、展业通三大系列、十八种信贷支农产品,为三农解难事、办实事,使服务产品更具科学性、便捷性、实惠性,帮助企业有效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资金困难。在支付结算上实现了全辖区通存通兑、大小额支付系统直接与人民银行对接,解决了中小企业结算难的问题。二是实施“有保有压”的信贷投放战略,引导和培植了新型涉农龙头企业发展,扩大了贷款营销。在今年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导下,对一些“公司+农户+基地”战略型、规模型的企业进行了重点扶持,有力地带动了周边“三农“的经济发展。如榆社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昔阳大寨农业开发公司、平遥县龙海实业公司、介休市山西路鑫煤气化公司。由于认真贯彻国家“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有效地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但由于体制、机制、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问题,也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影响农村信用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从农村信用社方面看:一是农村信用社的信贷决策机制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农村信用社虽然具有点多面广和对中小企业比较熟悉的优势,但市场定位在服务"三农",按现行政策规定,原则上70%以上的贷款用于农户贷款,自20__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紧缩银根政策,对某些行业提高了企业自有资本金比例,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门槛相应提高。二是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定价机制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20__年1月1日起,扩大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浮幅度后,农村信用社普遍提高了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上浮幅度,由于利率上浮的影响加投资环境不畅等原因,抑制了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三是贷款责任人追究机制,影响信贷人员的积极性。目前农村信用社普遍实行的对不良贷款,特别是新增不良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信贷人员终身责任制、信贷人员薪酬与不良贷款比例挂钩的制度,使信贷人员陷入"三难一怕",即收贷难、收息难、资产保全难、怕失去工作的境地。为回避风险,在信贷决策时刻意突出风险控制目标,力求"万无一失",对经营状况不是很好的中小企业拒贷情况尤为突出。四是现行抵押担保办法限制了中小企业贷款需要。《担保法》出台以后,企业寻找担保单位比较困难,具有担保能力的中小企业较少,且现在大多数有担保能力的企业并不愿意对外提供担保,这就使企业很难提供有效的贷款担保。同时,由于目前拍卖市场等配套设施不完善,抵押物处理费用大、手续繁多,变现难,有些企业厂址设在乡(镇)、村,厂房、设备等抵押物变现价值低,一旦贷款出现问题,农村信用社收回资金就有困难。
(二)从中小企业方面来看:一是管理模式落后,经营管理水平较差。近些年来,大部分中小企业经过改制与产权重组,经济效益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没有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在管理上仍带有浓厚的"家族式"管理模式,缺乏明确的经营目标,经营上存在较强的随意性,多数经营者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管理水平较差,难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二是企业规模偏小,产品技术含量偏低,竞争力较弱。中小企业多数处于发展的初期,企业规模小,缺乏充足的资本积累,没有足够资金购买先进生产设备。大多是利用本地的自然环境和劳动力资源来进行一些简单的、低附加值的加工制作,经营粗放,设备和工艺落后,产品结构表现为资源性粗加工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趋同产品多、优特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科技产品少的"三多三少",缺少真正有发展潜力的名、优、特产品,发展潜力有限。三是信用意识淡薄,财务状况不够透明,银企信息不对称。很多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不健全,存在多本帐簿、多头开户现象,报表数据失真,导致中小企业在寻求信贷支持时,银行会因信息不对称,难以掌握其真实的经营状况及不能准确判断其信用程度,从而逆向做出选择,使中小企业贷款难度增大。而中小企业为了能得到银行的支持,往往又千方百计地隐瞒与己不利的各种信息。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形成了银行信贷供给缺乏符合条件的需求者,中小企业贷款需求缺乏供给者,贷款供求错位,中小企业自然陷入了贷款难的境地。
(三)从社会中介服务方面来看:一是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不健全。我市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已成立的担保机构分布较松散,且担保基金小、担保能力弱。担保公司门槛和收费偏高,大大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二是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不完善。目前,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机构不多,并存在部门垄断。如企业财产抵押,抵押物评估环节多、手续繁、收费高,有的重复评估登记、重复交费,加重了企业负担。三是征信体系建设滞后。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只有借款企业的信贷信息,尚未涉及个人信用及未办理信贷业务的企业。工商、公安、司法、海关等部门各自掌握了部分企业、个人其他方面的资信情况,且部门间未实现信息共享。农村信用社难以获得企业的综合信用情况,难以对企业、个人作出全面的资信评估,对企业前景难以把握,再加上社会信用环境不佳,债权保护制度不完善,政府部门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重大轻小、重管理轻服务监督等问题,这些都制约着信用社向中小企业投资。
三、扶持全市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党的__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原则,从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三各方面全面部署了新形势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对中小企业实施全方位金融服务,力求实现五个突破。一是搭建起中小企业贷款运作平台,在信贷运行机制上实现新突破。按照省联社“分类管理、专业化经营”的信贷管理模式,“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创新信贷管理模式。在县联社成立专门的中小企业客户管理部门,组建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营销队伍,联社营业部作为贷款发放机构,实施专业化管理。二是实行客户经理制,在考核激励机制上实现新突破。全辖信贷人员实行客户经理制,对客户经理实行包片定客户,建立中小企业贷款薪酬与经营业绩相联系的激励机制,全面实行按业务量、业绩考核挂钩,拉开收入分配差距。三是开展信用评级与授信,简化审批环节,在服务效率上实现新突破。首先从企业信用评级入手,建立“统一授信、差别管理”的信贷模式。通过评级确定企业信用等级后,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给予不同的授信,这里指的授信不仅指贷款,还包括贸易融资、承兑、信用证、保函、担保等进行统一的综合授信。以适应中小企业决策机制灵活、对市场反应灵敏、对方便性要求高、信贷资金需求“短、频、快”的特点。四是制定科学的贷款定价政策,合理浮动贷款利率,在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上实现新突破。实行“阳光定价”。充分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通过对资信等级高的企业,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使守信企业在贷款上优先、利率上优惠,以贷款利率定价来选择客户,使贷款定价逐步走向市场化。五是规范中小企业信贷运行机制,在信贷产品创新上实现新突破。在保证金资安全、提高效益的前提下,积极申请有关部门批准,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开办融资租赁业务、仓单抵押贷款、动产抵押贷款、林权证抵押贷款等产品,针对企业存货、应收帐款、知识产权等动产融资需要,按照《物权法》规定的动产质押制度,创新厂商银三方合作担保、供应链融资等信贷产品,选择经营管理良好、有发展前景的龙头企业,推广“龙头企业+担保公司+信用社+农户”的四位一体的金融创新方式,积极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同时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贷款违约信息通报机制。定期通报违约企业,实现同其他金融机构违约信息共享,打击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营造守信氛围,共同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二)地方政府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一是积极采取措施,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监督体系。政府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应帮助中小企业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信息共享机制,使企业尽快走上规范化运作的轨道。同时要积极支持农村信用社参与企业改制、资产重组、兼并收购、资金管理等服务,确保企业改制规范动作,最大限度地保全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产。同时,加大对恶意逃废债务的惩处力度,发挥法律强制作用,大力开展信用环境治理工作,让失信者付出成倍的代价,形成不愿失信、不敢失信的社会风尚。二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给予资金和政策的扶持。地方政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为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政府要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完善资本市场体系,政府扶持资金应重点向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倾斜;财政、税务、工商等部门应对于一些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实行财政贴息、降低税率、减免有关费用等政策,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三是健全中小企业担保机制,创新担保方式。中介服务部门降低门槛,实行市场化运作,为中小企业提供及时、方便的担保、信息咨询等全方位的服务,减少担保风险。同时积极创新担保方式,9月份市委、市政府出台了《__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担保机构可以采取“专业担保机构保证+林权反担保贷款”和“龙头企业承贷+订单林业或合作造林模式”支持中小企业向信用社贷款以加快发展。
20xx年2月24日至25日,最高人民法院在浙江杭州召开全国部分法院依法处置僵尸企业调研及工作座谈会。座谈会上,二级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杜万华介绍了下一步人民法院开展破产案件审理、依法处置僵尸企业的六项重点工作。
一、建立企业清算与破产审判庭。近年来,普通民事商事诉讼案件数量激增,人民法院整体上面临案多人少困境。很多法院都将有限的审判力量全部投入到普通案件审判中,未建立专门的破产审判组织。所以在破产工作中就形成了由于没有专门的审判组织,所以法院不愿或不会处理破产案件;由于不处理破产案件,就更不需要专门的破产审判组织的不良循环。这种局面十分不利于开展僵尸企业司法处置工作。截至目前,只有广东深圳中院、浙江温州中院等少数地方法院成立了专门的企业清算与破产审判庭。实践证明,设立专门审判庭的法院,处理企业清算和破产事务的积极性高、效果好。专门审判庭是企业清算和破产审判工作专业化、常态化的重要保障,也有助于破产审判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中央高度重视人民法院企业清算与破产审判庭建设工作。最高人民法院正在根据中央要求加紧研究制定有关方案,并将与中央编办协调推动这项工作。这次会议结束后,各高级人民法院要切实担负起职责,监督指导辖区内中级人民法院立即开展相关工作。各中级人民法院要尽快行动起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启动企业清算与破产审判庭建设工作。省会城市、较大的市和经济较发达城市的中级人民法院,要率先将建立企业清算与破产审判庭作为重点专项工作,立即协调地方编办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在地方编办未审批之前,要调剂使用现有编制,先把专门的清算与破产审判庭成立起来,立即开展工作,不能因审批而耽误工作。
从目前开展企业清算与破产案件审判工作的需要看,企业清算与破产审判庭应承担以下11项职能:1.企业破产和企业强制清算案件的立案;2.审理企业破产案件、企业强制清算案件;3.依法处理企业破产案件、企业强制清算案件的善后事宜;4.负责企业破产案件、企业强制清算案件审判工作的有关调研;5.对下级法院企业破产案件和企业强制清算案件审判工作进行业务指导;6.企业破产案件审理法院之间的协调,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7.破产管理人的管理和培训;8.高级人民法院对本辖区内下级法院破产审判工作进行监督指导;9.最高人民法院对有关司法解释的制定与贯彻实施;10.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企业破产大要案审理的监督指导;11.破产档案的管理。上述11项职能是否科学全面,可以做进一步研究探讨。
在建立专业化审判机构过程中,人民法院要同步推进破产审判法官队伍和司法辅助人员的专业化建设。已有专门破产审判法官的法院,要加强对在任法官和司法辅助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提升法官和司法辅助人员的业务素质;要将纪律意识强、业务素质好、综合能力强的同志配备到破产审判岗位,实现破产审判新生力量补充常态化;要结合破产审判工作特点,做好传帮带工作,组建成熟的破产审判团队,切实避免一人离岗、工作皆停的情形。目前尚无破产审判法官和司法辅助人员的法院,要加紧发掘、培养专门人才,确保专门审判人员及时到位。同时,在当前司法改革推进法官员额制过程中,各地人民法院必须将专门审判庭作为一项内容特别考虑,要在各方面为下一步工作预留空间。各高级人民法院要将当地专门审判庭、破产审判法官和司法辅助人员专业队伍建设情况,在今年8月1日前报告最高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清算与破产审判庭建立后,企业清算、破产案件的管辖会相应发生变化,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已着手研究,并将适时予以明确。
二、做好执行程序转入破产程序工作。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513条至515条规定了执行程序转入破产程序的原则,解决了法院内部执行转破产的程序启动问题,拓宽了破产案件受理渠道。对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重庆、深圳、温州等地部分中级法院已开始积极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正在制定执行程序转入破产程序的具体规定。当前,在适用上述规则时需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一是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执行信息平台和信息资源,及时发现、整合分散在不同法院的针对同一僵尸企业的多起执行案件信息。执行法院及其上级法院要依法尽力创造集中管辖、集中执行等有利条件,促进僵尸企业及时、顺畅转入破产程序。
二是判断当事人同意移送破产的时间点,既可以是执行不能时,也可以是当事人申请执行时。同时,不仅要考虑债权人的同意,也要关注债务人的申请,尤其要充分考虑债务人对企业重整的申请。在同意的形式上,应采取书面形式。
三是要注意克服地方保护主义。执行法院对依法应当移送破产的执行案件要及时移送,不得故意拖延。破产法院要克服对破产案件的畏难情绪,应当依法受理的破产案件要及时受理,切实避免在受理破产案件上踢皮球。
四是执行法院将案件移送破产时,应当中止执行程序。企业破产法第19条已对此作了明确规定,企业破产法司法解释(二)也作了规定。但是司法实践中还有相当一些地方法院未严格遵守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在破产程序启动后继续对被执行人进行执行和保全。这种情况要坚决予以禁止,严格依法办事。
三、加强破产管理人队伍指导和管理。破产管理人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企业破产工作的质效。人民法院要加强破产管理人队伍指导和管理,提升破产管理人队伍素质。破产管理人队伍建设既要严格依法也要解放思想,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大对适应企业重整需要的破产管理人才的吸收,把破产重整的需要作为主要的考量因素,充分发挥企业家、经营者、管理者,乃至科技工作人员的作用,不断加大破产管理人工作程序规范化建设。当前,应当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要强化破产管理人队伍人才的积聚。人民法院要引导担任破产管理人的传统中介机构吸收擅长企业管理、熟悉科学技术的专门人才,确保对企业破产重整、破产清算能作出准确有效评估。同时,对破产管理人如何管理,各地法院可以以有利于工作开展为原则积极进行探索。
二是要试行破产管理人分级管理制度。破产案件个案之间差异较大。上市公司等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破产的专业性、技术性较强,事务繁重,而有的小微企业破产则相对简单。从近年破产审判实践情况看,对管理人分级管理,针对不同类型的破产案件从不同级别、资质的管理人名册中指定管理人,既有利于确保破产案件质量的提高和破产程序顺利进行,又有利于管理人队伍的发展壮大和整体素质提升。管理人的分级管理应是当前人民法院在破产管理人管理方面的工作重点。
三是要试行管理人的淘汰、增补和升降级制度。从多数地区情况看,管理人名册自20xx年建立后就一直未发生变化,既未增加一些符合条件并具有一定破产管理水平的中介机构入册,也未对一些不符合条件的管理人予以除名。这种状况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改变。尤其是在实行管理人分级管理之后,要根据业绩和水平采取管理人的增补、除名、升降级措施。
四、建立破产费用专项资金。很多僵尸企业停工停产多年,因无力支付破产费用而无法进入破产程序。破产费用中的诉讼费部分虽可减免,但律师等破产管理人的报酬部分应当支付。目前,务必要克服僵尸企业因无力支付破产费用而无法进入破产程序的问题。建议财政部门拨出资金建立破产费用专项资金。人民法院要抓住机遇,积极争取财政部门支持,补充企业破产案件中的破产费用缺口,要保证管理人能够按劳取酬,激发破产管理人工作积极性。已经建立破产费用专项资金的人民法院,要依法依规妥善利用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要在使用破产费用专项资金的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做好开源节流,适时推动建立政府的财政援助的常规机制,同时逐步探索企业正常经营中自行提取破产费用资金等措施。
五、慎重适用重整计划强制批准权。在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相当一批企业会采取破产重整方式实现提质增效。在制定重整计划草案时,应当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由重整中的市场参与者协商和谈判,最终重整计划力求由当事人表决通过。僵尸企业重整一般应包括债务重组和营业整合两方面内容。如果僵尸企业重整计划草案只规定债务重组的有关内容,而不涉及营业整合和资产重组,人民法院在批准这类重整计划时应当谨慎。因为这类重整计划草案可能并未解决导致企业破产的深层次矛盾,企业经营前景和市场空间并不明朗,重整的目的和作用可能只是削减债务,不能真正实现重整让企业提档升级、更加适应市场的目的。因此,人民法院在案件审理中,应当坚持重整计划由债权人等利害关系人按照企业破产法第87条第2款的规定,通过自由表决决定。如果重整计划未经利害关系人表决通过,人民法院不宜行使强制批准权。
六、积极探索破产案件快审快结程序。破产案件尤其是破产清算案件,要注意快审快结。快审快结包括两个方面要求:第一,对于有挽救希望的企业进行重整时,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既不能一味图快,也不能久拖不决;第二,对于没有挽救希望,不需要进入重整的企业,要通过破产清算程序,尽快结案。浙江法院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很多有益经验,如简化审理程序,当事人之间对财产评估已协商一致的可以不再鉴定等,其他法院可以学习借鉴。
依法处置僵尸企业涉及的问题面宽、政策性强,各级人民法院要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依法积极稳妥开展各项工作。上级法院要针对企业清算破产工作特点,依法依规采取审级监督、审判管理、组织监督、纪律监督等综合手段,加强对僵尸企业处置工作的监督指导,保障有关工作顺利进行。目前破产案件审判工作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各地法院要克服畏难情绪,抓住工作机遇,把破产案件审判工作抓实抓好,开创破产审判工作新局面,力争相关各项工作都取得丰硕成果。
艺术与设计系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谭立平老师,于20xx年1月9日带领首批7名20xx届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毕业生赴惠州真维斯公司进行企业挂职实践。之后考察、访问了惠州、深圳、东莞虎门、佛山、中山等地的服装公司。1月21日回到学校。现将有关状况汇报如下:
一、惠州真维斯公司状况
旭日企业是东南亚地区的服装制造和出口企业之一。拥有休闲服品牌“真维斯”。“旭日企业”是香港交易所的上市公司。目前拥有1100多家专卖店,其中国内专卖店900多家,在休闲服品牌中,无论是销售总额,还是店铺数量,均居国内首位。澳洲专卖店200多家,居澳洲第二位。真维斯(惠州)总部共600多职员,500多台电脑,拥有专门的局域网。
真维斯在国内的知名纺织服装院校均有投资。董事长杨钊、总裁杨勋先生担任东华、北服、西纺、天纺等多所院校的客座教授。真维斯与西纺惠州服装学院共同培养AO生(企业中高级管理人才)的合作,已经进行了九年,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每年大约20~30人,时光6个月,从大三的本科生、或大二的专科生中选拔。大约10个学分的课程(主要是企业管理、纺织品贸易等课程)由旭日企业研究会承担。该研究会设在西纺惠州服装学院内,由香港理工大学教授、西纺惠州服装学院教师、旭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组成,课程也由他们承担。学生毕业后即成为旭日企业的中、高级职员。这次从广西工学院选拔的7名毕业生就应说是准AO生,她们与西纺惠州服装学院的21名毕业生一齐纳入了旭日企业的人事计划中。
二、深圳昌兴公司状况
深圳昌兴胸围杯公司人事部负责人李国林先生,1月10日,在我们乘车前往惠州的途中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告诉我公司将停产放假,原定本学期赴该公司进行毕业实习的时光改为下个学期。1月11日,我对该公司进行了考察。该公司是一家女式内衣专业生产厂,500多人,厂址位于深圳龙岗镇爱联村。该公司在东莞新建了一家内衣企业,目前还没有启用,预计5月份启用。录用后的服装专业毕业生主要安排在东莞的新建企业内。与该公司签定了实习协议。仍然承诺下学期接收毕业生实习、就业。该公司条件一般,规模较小,管理并不规范,作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并不适宜,但作为学生就业选取仍然不失为一条门路。
三、惠阳真美公司状况
1月12日,我对惠州市惠阳真美公司进行了考察、访问。惠阳真美公司是一家大型港资企业,主要生产甲克、羽绒、衬衫、压胶服,目前拥有员工2500人。该公司新购置了5万平米的土地,新建了6万平米的厂房,80%的基建工程已经完工,从20xx年2月起将陆续迁入新工业园生产。与该厂的洽谈取得了实际性的进展:从无意接收学生实习、就业到春节后思考接收部分学生试一试,但对英语应用潜力要求较高。该公司发展空间较大,迁入新工业园区后,估计生产潜力将翻一番。新工业园区是一个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服装园区。透过努力能够发展成为校外实习基地,今后工作重点是加强与该企业的联系与沟通。该公司能够作为我院重点实习基地建设的企业。
四、惠州富绅公司状况
1月13日,我访问了富绅公司。此次访问富绅的目的主要是修补因毕业生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富绅公司是我校去年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已于20xx年5月迁入了新的工业园区。约3000台(套)国内、外先进缝纫设备,拥有美国进口的全自动裁床、服装CAD系统,西服生产线正在安装。富绅品牌最近获得了“中国产品”称号,成为广东省第一个获得如此殊荣的企业。20xx年富绅公司录用了广西工学院6个毕业生,目前仅一个毕业生韩冬冬留在富绅工作,其余5个毕业生均于试用5个月以后离开了富绅。究其原因,企业和学生的说法不完全相同。企业认为,广西工学院毕业生缺乏用心、进取精神,潜力平平。毕业生则认为,企业产品单调,下半年经营淡泊,只能用裁员的办法降低成本。离开富绅的本科生除了冯苑苑外,唐继梅、司鑫收在深圳平湖天宇饰品厂实现了再就业。专科生丁荣芳、冼献晓在佛山溢达公司实现了再就业。
由于企业正处于裁员中,暂时不接收毕业生实习和就业。我和富绅行政部经理盘国华先生的个人关系仍然如故。
五、佛山溢达公司状况
1月17日,我对佛山市高明区的溢达公司进行了考察、访问。佛山溢达公司是一家特大型港资纺织、服装联合企业,目前拥有职工2万多人,其中杨梅分厂(服装部分)就有员工1万多人。该公司是一家生产纯棉衬衫等纯棉成衣的全能企业集团。该公司每年10月左右都要到十几个纺织服装院校去选拔应届毕业生。院校有天纺、西纺、安徽机电学院、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等。尽管已经有两位广西工学院的大专毕业生最近加入了该公司,但公司人力部的负责人仍然说:没有听说过广西有个工学院,工学院有服装专业,还将我错当广西纺校的老师。
该公司录用办法也很个性,求职者首先遇到的是一份类似英语四级考试的试卷,或直接用英语进行面试。专业考试时十分注重纺织与服装的联系,如服装求职者要能够鉴别基本的面料疵点,分析产生的原因。这样要求是为了让进入中高层的管理人员具备全方位的潜力。
与该公司的洽谈也取得了实际性的进展:总公司及分公司均表示,20xx年的人事计划已经完成,一般到4月份时有部分实习生会放下,到时与我联系补充事宜。20xx年的人事计划能够思考广西工学院。今后工作重点仍然是加强与该企业的联系与沟通,同时鼓励考研的学生选取该公司就业。透过洽谈,该公司能够成为我院实习基地,争取让该公司20xx年10月进校选拔学生。
六、广东中山新金纺织时装公司状况
中山新金纺公司对我院服装专业的毕业生很感兴趣,目前已经初步录用了包括高职学生在内的13名毕业生进行试用,主要从事跟单、设计、打板工作。透过洽谈,该公司能够成为我院实习基地。
七、中山美丽华、霞湖世家、利生、恒茂等公司(浙江秘书网)状况
1月18、19日两天考察了中山市的美丽华、霞湖世家、利生等公司。除了霞湖世家外,其余公司均为港资企业。除了美丽华位于黄圃镇外,其余公司均位于中山市沙溪镇。沙溪镇是国内知名的休闲服生产基地,已经举办了5届国际休闲服装节。以上公司均为大、中型服装企业。尤其是位于沙溪镇隆兴工业园的霞湖世家、利生、恒茂等公司均为外表装修豪华的现代化服装企业(业内人士称“五酒店”)。
中山美丽华公司期望学生投递简历和相片,根据状况录用。该公司能够作为实习基地建设的企业思考。
利生公司表示只接收英语过四级,会粤语的学生,对服装艺术设计的学生不感兴趣,认为“这些学生做不了事情”。
霞湖世家是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的实习基地,已经选拔了一批广东纺院的学生到企业就业。该企业表态目前只能够接收愿意下基层的学生。霞湖世家也是能够作为实习基地建设的企业思考。
中山恒茂制衣厂是一家外表装修十分豪华的现代化服装企业。该公司表示愿意选拔几个学生试试,目前该公司已经和李海燕等同学联系过了。该公司能够作为实习基地建设的企业思考。
以上公司均对应聘者的英语应用潜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除了中山美丽华、霞湖世家、恒茂外,其余公司均表示不愿意采用先实习后录用的办法,顾虑经过培养后学生不愿意效力本公司,因毕业设计断档而影响公司工作的连续性。
八、虎门面料市场状况
1月15日对虎门的服装市场、面料市场进行了考察。虎门富民布料大市场、兴裕布料辅料市场,集中了全国流行的各种布料、辅料。我收集了今年冬季流行的全棉珠帆格、蜜丝绒、CVC等面料小样。在的富民布料大市场对面,另一座布料市场——虎门国际布料交易中心已经拔地而起。广东的虎门、浙江的绍兴、广东的西樵,已经成为中国的三大布料市场,主宰者中国布料市场的半壁江山。
九、几点推荐
1、加快步伐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
我系20xx级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几易其稿,但仍然感觉不足。西纺惠州服装学院根据广东的状况,在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设定了服装贸易方向,目前,又在调整原有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在目前的状况下,推荐在20xx级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合并设计与工程方向,增设管理与贸易方向。课程体系要根据企业的实际运作需要进行调整,淘汰作用、效果并不明显的课程(这是个敏感问题,我暂时不发表看法),增设能够反映企业运作所需要的纺织品贸易、以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加大专业英语的教学力度和英语四、六级的透过率的工作。
2、加大专业品牌的包装、宣传力度
我院服装专业的品牌问题是我这次考察感受烈的问题。访问原先没有打过交道的企业,没有一个明白广西有个工学院,工学院有个服装专业的。象佛山溢达那样的特大型公司,竟然还将我当成广西纺校的老师,真是尴尬。此次考察,除了名片和毕业生的资料外,没有任何宣传资料,和象富绅、真维斯、利生这些公司的精美宣传资料相比较,确实感到相形见拙。如何进行包装、宣传,推荐召开专门的会议研究。
3、更改系名
用人单位往往是输入“服装院校”几个关键词进行搜索。“艺术与设计系”这个系名不便于企业搜索,同时也易产生混淆。有的公司说:“我们不要搞艺术的学生”。有的公司说:“艺术系怎样还有工程师?”服装是艺术与设计系的专业,然而系名中却没有“服装”两个字,容易造成服装这个专业在该系只是权宜之际或不起眼的地位。国内服装院校的竞争,基本上是规模的竞争,系名对专业发展的作用不可小视,推荐在系名中冠以“服装”两字。
4、从有企业运作经验的本科毕业生中引进师资
这些年来,我们总从服装专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中引进教师,由于毕业生缺乏企业实际运作经验,授课资料枯燥,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推荐从有三年以上大公司运作经验的优秀本科生中引进教师,改善我系现有的教师结构状态,不失为一种事半功倍的办法。有三年以上大公司运作经验的优秀本科生,从教学效果的角度来说,比刚毕业的硕士生要强得多。
5、对挂职实践的同学给予更多的关心与支持
广西工学院的7名毕业生刻苦、勤奋、谦虚,全身心地投入了工作,基本上进入了工作状态。同时,她们也感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一是与西纺惠州服装学院AO生之间的差距,尤其是英语、专业潜力的差距;二是首批准AO生的压力,她们是否成功关系到广西工学院的品牌,关系到师弟、师妹的前途;三是进入到一个现代服装企业后要应对许多从未接触过的领域、知识。真维斯公司,尤其是陈经理给予了她们许多鼓励和帮忙,加上旭日企业员工的团队精神、人文关怀和科学的培养机制,相信她们不会让艺术与设计系的老师和同学感到失望。推荐系领导、老师们经常与她们沟通,鼓励她们在实践中成才,帮忙她们消除一些心理上的障碍。
6、与广东大型服装企业建立校企联系制度
广东的服装企业是我系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广东的服装院校均与本省的企业建立了经常的联系制度。如聘请知名企业的为客座教授,请有成就的企业家到学校作报告,带学生到企业去参观,亲身感受企业的文化、形象等等。当然,我们离得远,但只要我们真诚地付出,我们仍然能够把广东的知名企业请进来。
7、在学生中大力提倡回报母校意识
广东的服装院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信息,除了学校主动与企业联系外,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校友带给就业信息。我们的毕业生回报母校的意识比较淡薄,参加工作了,让他们寄一个单位证明都十分不情愿。我们就应在在校生中大力提倡回报母校的意识,让他们毕业后给母校带给就业信息,使更多的师弟、师妹在毕业前实现就业。
调查目的:作为职业学校修订导游专业教学决策的依据,从而为更好地培养导游服务人才作铺垫。
调查意义:能够起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作用,对学校的导游专业的教学和活动开展提供有效的依据和导向。
调查对象:苏州市国际旅行社
调查地点:苏州市竹辉路国际旅行社
调查方式:以参与为主,访谈为辅
调查时间:20xx年7月1日至20xx年10月1日的周末和课余时间
调查背景:当今世界进入信息时代,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为使职业教育更加贴近企业、服务于企业,为企业培养更多的实用性人才,实现服务对象在我们的服务中得到增值和令人满意的目的。另外学校在教学活动中也必须掌握准确、及时、系统的调查资料,并对市场变化迅速作出反应,才能在竞争中取胜。作为替旅游行业输送导游专业人才中的一员也是如此。但要教出高质量的学生,教师就必须了解旅游市场的需求。在此种情况下,谁能及时了解到旅行社的需求并及时调整教学,谁就能在这一行业中占领先机,取得优势。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涵盖了企业概况,企业需要人才的类型及要求,企业是否已与职业学校开展合作办学及项目合作,企业是否有员工教育和培训的专项经费,思想素质和技术、技能对于旅行社那个更重要等。另外企业未来几年人才需求情况,包括专业或岗位、预计需求人才数量、学历、人才来源等内容也作为这次调研的辅助内容。
一、苏州中国国际旅行社概况:
苏州中国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是经市旅游局批准、工商部门注册、足额交纳保证金的旅游企业。公司以经营旅游业务为主,组织与接待团体、散客、商务考察及为各类会议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公司员工均是来自各国际旅行社的专业管理人才,公司拥有先进的网络设备及优秀的导游队伍。宗旨是:“用心为每一位客户服务,以最优惠的价格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愿望是:在友好、共赢、诚信的原则下,与各界朋友携手共进。
二、调研分析:
在调研中,面对面地听取了旅行社老总对旅游业现状、用人标准及发展形势等的分析,以及参与体验旅行社员工的辛苦工作,对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娴熟的工作技能表示由衷的崇敬。
1、旅行社业务部经理给我们介绍了全国旅游业形势及人才需求情况:
就全国而言,目前旅游业从业人员有600多万人,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实际需要专业旅游业人才800多万以上,旅游业人才缺口至少在200多万以上。与此同时,专业的公关、媒介、会展等行业也开始共同参与这个广阔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导游专业的职业化变得越来越迫切。
苏州这块市场情况如何呢?苏州已有旅行社110余家。这几年,在苏州旅游企业中旅行社数量增长最快,每年新批的旅行社有十几家。如此看来,苏州导游人才需求如全国一样让人看好。有关部门预计,未来10年,中国每年将增加旅游从业人员近百万人,而中国的旅游院校每年仅能提供10万名毕业生,旅游专业人才非常紧缺。由此可见,旅游从业者拥有光辉的前景,那么我们培养旅游管理人才目标的制定是正确无疑的了。
在我们看到光明的时候也要看到困难,由于旅游是一个特定的行业,企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是相当严格,不仅要知识面广,还要精通外语,肯吃苦、肯钻研。他们说:优秀的人才不仅会指引旅行社在合法的政策、法规下发展,更会为企业“另辟捷径”创造更多盈利空间。他们应能设计完美的旅游线路,在不损害旅行社利益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与国内旅游相比,出境旅游不仅要在吃、住、行、游、娱、购等方面提供服务,还要求组团社对各国的语言、货币、法律法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行业规范等心中有数,并具备与各国领事馆打交道、在国外迅速处理紧急事务等能力,因此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更高。导游专业又有很强的挑战性。旅游行业竞争激烈,部门、岗位越重要,工作强度也就越大,十天半月回不了家是常事,逢年过节更忙得不可开交,这对从业者而言都是考验。踏实勤奋、待人有理、善于沟通、知识丰富、精通外语都是从业者的必备条件。对新入行者而言,三五年的艰苦努力进行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才有可能成为行家里手。
目前旅游业最紧缺的三类旅游人才,第一类属“最抢手人才”:能熟练掌握出境游业务的'经理,能从事境外游策划、项目开发和组团调度及擅长同外国领事馆打交道,并有在异国他乡迅速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导游;第二类是“最急需人才”:宾馆酒店总经理、旅行社副总经理及销售部、公关部、餐饮部、客户服务部、人事部、财务部等部门经理;第三类是“最大量需要人才”:中西餐厨师、通讯技术维护、餐饮客房服务、日韩料理厨师、前厅礼仪接待等技能型人才。
社会需要这样的人才,我们如何培养出来?《导游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有别于《酒店服务》专业人才培养,《酒店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应注重在综合素质上,因为酒店服务行业是人与人打交道的一个行业,对专业技术知识要求低些、而技能要求高些,进入行业门槛较低。导游专业虽说也是人与人打交道的一个行业,但对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的要求是很严格的,进入行业门槛较高。旅游当中总会有一些突发事件,如何处理,需要导游员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准确掌握旅游政策与法规,充分兼顾国家、旅行社、游客三者的利益。若是出境旅游,不仅要为游客在吃、住、行、游、娱、购等方面提供服务,还要求对出游国家的语言、货币、法律法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行业规范等心中有数,并具备与各国领事馆打交道、在国外迅速处理紧急事务等能力,因此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更高。也就是说对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也要注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他要求的人才是全面的。正如旅行社老总说的:我们需要的人才应是综合素质好,同时要具有旅游专业知识、历史知识、能做好推介策划、能做好营销工作,而且普通话一定要过关。
2、对导游专业的学生一定要加强技能训练,加强实践教学。
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都想做导游工作,作为学生没有导游证,就无法进入旅行社工作,所以企业认为导游专业毕业生有没有导游证很重要,如果学生有导游证,那他们的工作都不需要学校费心,学生拿着导游证就能很快地找到工作,反之,没有导游证的学生想找旅行社的工作就显得困难了。另外,在学生当中还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有的学生考取了导游资格证,可苏州的各大景点都还没参观过,学生的“纸上”功夫下得还真大,由于他们缺少了实践经验,若马上让他们带团,恐怕很难胜任工作。问题就出现在学校给学生这方面训练的机会、参观的机会太少了。虽然我们为学生也安排了景点认知实训,但是自费或免费形式,有的学生舍不得花钱,只好不去,老师也无法去约束他们。
当然不可能人人都能考取导游证的,对于考不上的学生,我们该如何为其打算?难道都送往酒店去吗?学生不愿意我们又怎好强求?本次调研让我得知,有的旅行社,还有很多空缺位置需要旅游人才,对于没有导游证,但是工作能力强,沟通能力强的学生,旅行社也可接受,可安排做业务。对于相对沉稳、有耐性的人,旅行社仍可接受,可安排其做计调工作。关键是我们要培养出旅行社所需要的人才来。
3、能否与企业联合实施“订单”培养:
苏州现有旅行社110余家,另外还有100余家挂靠单位和办事处。人才需求量:一般小社需要3—5名,大社需要5—10名,实施“订单”培养不是没有可能,但无法搞“批量”订单。这样就需要市场开发部老师专门下大功夫,拿出一定时间,到各旅行社去做工作,多联系一些校企合作伙伴,调整教学进度(或有意识安排),在旅游旺季,安排为实训课,将学生分别送往有合作关系的"旅行社去,以解决企业燃眉之急,也保证了我们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同时也能免费参观市内、省内著名景区景点,何乐而不为!
这件事情再次说明:专业要发展,必须要由旅行社的配合。目前导游服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开展情况并不太理想,确实也没在这方面下大功夫,这是不利于导游服务专业发展的。
三、几点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即要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坚韧性,了解导游服务行业的特点,知道自身不足,同时,也应该鼓励他们发现自身优势,也就是与初中生相比,他们的学历更高,而与高中生相比,他们的技能性更强。
2、专业老师平时要多到旅行社去了解情况,比如每个老师负责5—6个旅行社,及时了解最新旅游市场动态和旅行社对员工新要求,及时帮学生调整心态、掌握新技能,把握到市场的空缺需求,就业是不成问题的,也是很有前途的。
3、学校要定期召开实习就业会,认真听取专家、旅行社的意见,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广范为学生打开就业渠道。
4、学校的视野不应局限在苏州,应面向整个江苏的旅游市场,江苏的旅游业正处在蓬勃发展阶段,但学旅游的专业人才还不是很多,我们的学生完全可以给他们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这也是宣传我们学校旅游专业的好出路,如果单纯的只满足苏州市场,必定竞争很激烈。而我们的教育,应该是一种终身教育,不是单纯的为了他们的就业协议。如果能帮助他们在自己家乡找到工作,那会让他们的父母更安心,同时更有利于发展他们的专业,学校的声誉会更高,学校的招生工作也会更加顺利。学校将会步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本次调研,让我坚信:只要用心开发我们的旅游市场,导游服务专业前途将是一片光明的!
四、调研总结:
在这为期三个月的旅行社实习调研生活中,我受益匪浅。短短的半年内,我不仅向旅行社老总学习了旅游管理的方法和技巧,体验到应该如何更好地跟客人和同事交流、相处,更被旅行社员工的无私敬业精神所感动。这不仅为我今后的理论教学打下了良好的案例基础和方法,也使我在今后从事导游专业教学中有了坚定的目标和方向。
一家小银行,面对众多小企业,在发放小额贷款方面大胆创新,为全国银行业改善金融服务、支持小企业不断壮大提供了成功的借鉴。这就是浙江泰隆商业银行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他们的实践经验已经引起了多方关注。
位于台州的浙江泰隆商业银行主要贷款对象是失地农民、创业型小工商户,开业之初只有2间租赁房、7名员工,经过14年的发展,20xx年实现税前利润1.32亿元,不良贷款率仅为0.83%。在服务小企业的同时泰隆商业银行也实现了自身的大发展,探索出一条小企业贷款可持续发展之路。今年3月,本报记者赴台州进行调查,走访了多家在泰隆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小企业,对泰隆商业银行有了切身的感受。
“我还要开更多的超市”
今年39岁的刘恩国是台州路桥的失地农民,现在的身份是世纪华联、正斌超市的总经理。
20xx年失去土地的刘恩国进城务工,开了一家几十平方米的小卖部。刚开始生意还不错,3年后一家大中型超市开在刘恩国的小卖部旁边,小卖部的生意变得不景气起来。刘恩国寻找到另一处开超市的位置,打算开一家大一点的超市,但苦于没有钱。在困境中,刘恩国听说有一家为小企业服务的泰隆商业银行,决定试一试,他找到泰隆的有关负责人,“实话实说”了自己的情况。晚上,陈骐奋、方慧娜两名客户经理就来实地调查,并很快给他贷款5万元。
我们在位于城乡接合部的世纪华联超市见到了刘恩国。这家超市楼上楼下共有20xx多平方米,经营的主要是中低档生活日用品,买主大多是附近的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回忆起从泰隆拿到的第一笔5万元贷款,刘恩国仍很兴奋:“我当时很高兴!没想到这么快得到了贷款,20xx年也成了我事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有了这一次经验,刘恩国与泰隆的交道越来越多,20xx年就贷款6次,这些贷款都是短期贷款,且随时有钱随时就还。去年底,刘恩国新开了一家超市。说起新超市的开张,刘恩国很感谢泰隆银行。开这家新超市需要200多万元的资金,刘恩国还缺一部分钱。当时,也是泰隆鼓励他开这家超市,并给他贷了50万元,期限4个月。
泰隆为何要如此大力支持刘恩国开新超市?刘恩国的客户经理陈骐奋介绍说:银行决定贷款
给他一是基于他开超市的经验;二是通过多年的`合作,他在泰隆已建立起良好的信用;三是银行帮他分析了当地市场情况,并进行了开超市的初步核算,认为风险不大。目前,这家超市生意兴隆,春节期间在泰隆的存款每天就有10万元。
谈起这些年泰隆对他的支持以及自己的发展,刘恩国非常兴奋,目前他已拥有了5家超市,营业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问他今后的打算,他兴奋地说,“有了泰隆的支持,我还要开更多的超市!”
“没想到我们发展得这么快”
汽车在驶过弯弯曲曲的乡村马路后,台州市椒江永固冲件厂出现在记者眼前。这是一家典型的具有浙江特色的前店后厂家庭作坊式小企业,当了大半辈子农民的阮顺富是企业董事长,儿子阮波是厂长。在宽敞的厂房里,机器声轰鸣,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加工缝纫机的零配件。
台州是著名的缝纫机之乡,是我国缝纫机产业基地。仅在永固冲件厂所在的下陈街道,这样的零配件加工厂就有400多家,当地还成立了缝纫机配件行业协会这样的经济合作组织。在整个缝纫机产业链中,小企业各有分工,除满足当地飞跃等知名企业的配件供应外,一部分配件还出口韩国、日本等地。
3年前,阮顺富决定买下现在的厂房,扩大生产规模。买下厂房需要800多万元,阮顺富还缺200多万元,他先后找过当地几家大银行,但这些银行贷款门槛高,阮顺富这样的小企业根本没有符合其贷款要求的财务报表,贷不了款。在其他生意伙伴的介绍下,阮顺富试着向泰隆提出了20万元的贷款申请。泰隆在了解其有关情况下,很快发放了这笔贷款。
阮顺富的客户经理阮茜萍、蒋丽英向记者介绍了泰隆向永固贷款的有关情况。在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永固的有关情况及行业发展情况后,并有第三方担保的情况下,他们向永固发放了第一笔20万元无抵押贷款。随着双方合作的加深,永固在泰隆的信用等级不断提升,泰隆对其的支持也越来越大,永固的发展也非常好。去年,永固的产值超过1300万元,实现利润200万元左右,泰隆今年向其授信200万元。
对与泰隆的合作,阮顺富非常满意:“在泰隆贷款门槛低、手续方便、服务好!他们经常到企业来主动服务,还对我们的财务管理提供一些建议,为我们节省了许多时间,我们的时间就是钞票呀。泰隆现在对我一年授信200万元,我需要钱就随时找他们,花泰隆的钱就像花自己的钱一样方便。没想到在泰隆的支持下我们发展得这么快!”
“我们走到哪里泰隆就服务到哪里”
走进“林家铺子”,春日的暖阳使上下两层的店面显得非常干净雅致,竹墙竹椅的室内设计
让人心旷神怡,琳琅满目的各种海鲜小吃令人垂涎。林家铺子的主人是一对来自外地的夫妻。
围坐在竹子做成的圆桌边,听夫妻二人讲述当年泰隆“雪中送炭”的故事,很为他们今天的成功感到高兴。
20xx年夫妻二人到台州打工,决定开一家餐馆,在付完租金后,当时装修还缺10多万元。夫妻二人初来乍到,根本无处借钱,银行一般也不向异地住户发放贷款。在万般无奈中,听人讲起泰隆这家银行对创业者贷款很灵活,当天下午快5点时,夫妻二人找到泰隆。了解到夫妻二人决心干一番事业,以及他们还有一套住房,也有朋友愿为他们担保,并到店里实地考查后,认为符合贷款条件,第二天泰隆就向他们发放了15万元的贷款。
有了泰隆的雪中送炭,林家铺子很快就开张了,开张2个月后生意火爆。夫妻二人打算把林家铺子开成24小时家常小吃连锁店,目前已在黄岩、椒江、路桥开了3家店,一年流水平均1000多万元。巧合的是,在黄岩、椒江、路桥,林家铺子的分店正好在泰隆的营业网点附近。夫妻二人笑着说:“我们和泰隆真是有缘,我们走到哪里,泰隆就服务到哪里!有时我们存款晚了,银行快下班了,一个电话打过去,客户经理肯定会多等一会,银行也会晚一点关门。有时店里需要零钱,我们太忙,来不及取,客户经理也会直接将换好的零钱送到店里来。”
随着事业的发展,林家铺子与泰隆也建立起更亲密的关系。林家铺子每天的现金收入都存在泰隆,员工的工资卡也在泰隆开户,林家铺子用自己的成功给泰隆带来了利润。
除了记者走访的这几家,在台州还有许许多多的下岗再就业人员、外来创业者、困难群体等在泰隆的支持下走上了脱贫致富、由小到大、事业发展之路。泰隆的金融支持激活了这些社会小细胞,也正是这一个个充满生机的小细胞,使当地经济呈现出勃勃生机!
在泰隆的支持下,失地农民刘恩国已经开了5家超市。图为刘恩国在世纪华联超市。
找到解决小企业贷款难的突破口
泰隆商业银行的小企业贷款到底有何特别之处呢?记者通过调查对这一问题逐渐有了清晰的答案。
定位服务小企业
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是家小银行,其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台州市泰隆城市信用社,后改组为城市商业银行,去年改制为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是一家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小银行。
泰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等,14年来,累计向小企业发放贷款13万多笔,
660亿元,共扶持3万多家小企业,直接、间接创造了10万多个就业岗位,帮助5000多位失地农民、外来务工人员实现了劳动致富。
至20xx年底,泰隆存款余额75.3亿元,贷款余额54.3亿元,其中小企业贷款余额49.6亿元,占比91.4%,户均贷款余额仅为65万元。这些贷款客户,90%是正在创业的失地农民或失地农民经营的企业,6%来自下岗工人、无业居民,另4%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在上述小企业贷款中,抵押贷款仅占4.8%,信用贷款占0.6%,其余全部是保证贷款。泰隆的贷款利息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绝大部分是靠小企业客户贡献的。
泰隆成立之初,规模小,实力弱,难以为大中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同时又面临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只能选择小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市场。在为小企业贷款的过程中,泰隆渐渐发现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群体中真正有发展潜力、勤勤恳恳做事业、踏踏实实保信誉的客户,大都有强烈的贷款需求,并有诚信还贷的良好意愿,风险相对较小。泰隆开始以小企业成长伙伴为定位,积极、主动地推进小企业贷款业务。
20xx年,银监会下发了《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坚定了泰隆坚持为小企业服务的发展方向。泰隆把小企业贷款业务提升到理性的战略定位高度,不断深化小企业客户市场定位,把服务对象扩展到社区、城乡接合部、农村的小客户群体,为更多的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下岗工人、失地农民、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服务。
创新突破两大难点
小企业贷款难,有两个关键点,一是银行对小企业财务状况不掌握,存在“信息不对称”;二是小企业缺乏有效的抵押物。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一般都需要抵押物(如厂房、土地、固定资产等),以避免贷款出现风险时银行血本无归,而小企业或个体工商户根本提供不了有效的抵押物。因此,不解决信息不对称和抵押难的问题,小企业贷款难就难以解决。
泰隆小企业贷款取得成功,关键在于通过创新突破了这两大难点。
首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主要是靠建立起一支客户经理队伍,掌握客户的真实情况。泰隆有一支140多人的客户经理队伍,占员工比例高达40%以上,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服务,行长王官明将此戏称为“人海战术”。泰隆客户经理借助广泛的社会关系(人缘、亲缘、地缘),通过密集走访和频繁接触客户,对客户信息进行详细收集和了解。
泰隆的客户经理对其客户了解到何种程度?有人这样描述,一个客户来找客户经理,客户经理可以知道客户兜里揣着什么牌子的烟以及为何来找他,因为他们对客户的生产经营情况、生活状况、债权债务、资金需求等都非常了解。
与此同时,泰隆实行“存贷挂钩”制度,通过对客户在银行存款的现金流进行测评,评估客户的经营状况,并依据客户的存款积数(即存款余额×天数)决定是否贷款、贷款的额度和贷款的利率。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卖矿泉水的小商户,他在泰隆存入一笔钱,而第二笔钱半个月后才存入,这个客户的现金流状况显然是不好的;如果他每天都有一些钱存入银行,客户经理就判断这个客户的生意还不错,可以考虑贷款。一般来讲,存款积数越高,贷款的金额就会越大,利率也会越优惠。
泰隆正是通过大量“数字化”和“社会化”信息的综合比较,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和灵活的手段来分析客户的成长潜力和偿债能力。
其次,解决缺乏有效抵押物问题。
泰隆摈弃过分强调抵押物的贷款方法,创新地推行多人保证贷款,并将企业主、股东夫妻等实际控制人追加为贷款保证人,变“有限责任”为“无限责任”,这种法人担保和关联人保证的贷款机制,避免出现企业通过破产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台州银监分局局长林奇强调,贷款的无限责任从根本上要求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必须谨慎融资,按时还贷。历史数据表明,泰隆99%以上的小企业贷款的正常回收是依靠第一还款来源,即使出现了问题贷款,依靠第二还款来源偿还的也占到90%以上。
“信息不对称”和“客户担保难”两大难题的解决,大大拓宽了泰隆小企业贷款业务的辐射面,使得处于初创期的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能够享受到泰隆信贷支持,极大地促进了小企业的发展,实现了银企双赢。
泰隆在小企业贷款上还有许多其他特色:比如坚持贷款“笔笔清”原则。泰隆的客户在申请第二笔贷款时,必须先把第一笔贷款还清。另外,泰隆的贷款主要是短期贷款,有效地解决了小企业普遍存在的流动资金紧张的困难。20xx年,泰隆贷款平均期限97天,一年周转达3次以上。
发放贷款像从自己口袋里掏钱
通过调查记者发现,泰隆在改进服务、防范风险方面也有很多独到之处。
贴身服务得认同
在泰隆,为小企业提供更充分、更优质、更方便的服务是一种企业文化。
泰龙营业网点的开门时间是早上7:30到下午6:00,夏天关门还要延长一两个小时,服务时间比一般商业银行要延长3到4个小时。这主要是为了与当地小企业的作息时间相一致,便于他们一上班就能享受到银行的服务。
泰隆对客户的贴身服务体现在方方面面。在企业成立之前,泰隆会派专门的客户经理在工商注册窗口为办理登记手续的客户提供验资、登记、开户、贷款咨询等服务,并将其纳入客户管理体系之中,即所谓的“企业接生工程”。泰隆针对小企业数量多、分布散的特点,不等待客户上门,组织营销团队深入专业市场、社区和农村,倾听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的需求,向他们推荐符合其经营特点的产品,把泰隆金融服务的触角渗透到网点辐射半径内的每个角落。泰隆通过与客户长期的沟通建立信任关系,并尽可能获得客户的各种信息,从中筛选出优质客户,为调查评价打好基础;当客户提出业务需求时,泰隆已经掌握了客户的基本信息,能在最短的时间做出决策,给客户答复。
另外,泰隆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改进小企业贷款业务流程,在最短时间内满足客户业务需求,建立了高效的贷款审批机制。目前,泰隆小企业贷款在半个工作日内的审结率超过90%,最快的甚至半个小时即可办理1笔贷款,这是其他商业银行难以企及的。泰隆快捷、高效的贷款业务流程,适应了小企业贷款金额小、时间急、频率高的特点。同时,泰隆的客户经理还会给客户事业发展、财务管理等提供多方面的服务,成为小企业的朋友。
创新制度防风险
为保证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泰隆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台州银监分局副局长金官铭对这套管理制度非常肯定,据他介绍,这套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强化对银行员工和客户“两个人”的激励与约束,具体操作上做到激励与约束并重,预防与监督并举,制度监督和人文关怀同步。
在予以充分激励和关心的同时,他们制定了严格的约束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内部员工的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泰隆的客户经理都说,“我发放贷款时,就像从自己口袋往外掏钱一样。”
在客户的激励与约束方面,泰隆对诚实守信的客户积极提供优质服务,并在贷款利率、期限、额度、条件等方面给予更多的优惠,而对不守信用的客户则不惜“软缠硬磨”催讨贷款,直至收回全部本息。对于“钉子户”和已核销贷款,泰隆的态度是“骨头再硬也要啃,不达目的不罢休”。因此,在当地流传着“泰隆的钱是好用的,泰隆的钱也是不好用的”这样一句话。所谓“好用”,是指如果条件符合的话,客户可以很方便地从泰隆获取贷款;所谓“不好用”,是指客户借泰隆的钱必须按合同规定偿还。
在泰隆银行,每一个贷款客户都有两个客户经理负责,一位负责调查,一位负责审查,且调查、审查同步进行,并各自对自己的调查、审查结果负责。调查分为正面调查(直接到企业调查)和侧面调查,了解贷款客户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其在行业的资信、为人如何、是否好赌等方方面面。负责审查的客户经理对调查结果的真实性进行审查。这种调查、审查同时进行的客户调查被泰隆称为“四只眼睛”看客户,以便充分掌握贷款客户的真实情况。通过坚持
不懈地打造诚信经营形象和主动维权,泰隆14年来的贷款不良率始终没有超过3%的水平。
按照省委组织部、省国资委党委的安排部署,市委组织部、市委企业工委和市国资委抽调人员组成调研组,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查看党建资料等多种形式,深入到全市国有企业中就企业党建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国有企业工作的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国有企业总体情况是:国有资产总量少,企业总体规模小,实力不强。
截止xx年 2月底,市本级国有企业共有 家,其中:市本级国有企业中,国有企业2户(xx市供排水公司、市粮油购销储备公司),国有独资公司4户(xx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xx市企业担保有限公司、xx市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和新成立的xx市发展投资公司),国有控股公司2户(四川蜀通运业有限责任公司、新世纪广电网络公司),国有参股公司3户(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xx市商业银行、xx市天力机械集团公司)。市本级国有企业共有职工总数3xx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市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生产经营方式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绝大部分企业能够根据新的形势,积极探索加强和改革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路和对策,在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在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促进决策的规范化建设上有新发展。
一是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监督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在企业的贯彻执行。重视提高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的能力和决策水平,把党的政治领导有机地融入渗透在企业的决策层、监督层、执行层之中,维护好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利益,促进了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是健全完善企业领导机制,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办法,不断健全完善企业领导体制。全市市本级国有企业党政交叉任职达 00%,党委委员通过法定程序进入了董事会。全市国有独资公司全部实现党委书记和董事长“一肩挑”,为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提供了组织保障。
三是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积极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全市国有股份制公司普遍建立董事会、党委会、总经理办公会及党政领导日常工作沟通和情况通报等会议制度,为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是各企业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在党组织参与企业决策的范围、方法途径和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制度建设探索,取得较好成效。中国电信四川分公司拟定《关于开展创建“四强”基层党组织活动全面加强支部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纳入公司日常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把党建工作纳入企业管理和目标考核的规定程序,使“软”任务成为硬指标,促进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同步发展。
(二)在坚持以生产经营为核心,探索国有企业党组织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上有新进步。
随着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各企业党组织把党的各项工作贯彻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积极探索企业党组织活动的新内容和新方式。
一是确立为生产经营服务的党建工作理念。许多企业党组织都能够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和企业发展开展工作,认真履行参与、保证、监督职能,起到了围绕中心、强化核心、凝聚人心促进发展的作用。
二是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和促进企业发展、加强科学管理、推进科技进步作为工作重点,实现经济效益的明显提高,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中国移动四川分公司成立 0年来,公司党委致力于移动通讯业务拓展、网络建设和经营管理,企业客户数增长48倍,公司收入增长率27.8%,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引领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天力集团公司是我市的困难国有企业,公司领导班子换届以来,把党建工作延伸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最前沿,近年来新发展生产经营和科技工作一线党员 6名,以一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了整个生产经营队伍工作态度的转变,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好转,xx年企业产值同比增长45.34%,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2%。
三是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逐步形成“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良性互动。各企业每年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开展的“三高一流”(党员思想觉悟高于一般群众、党员工作技能高于一般群众、党员工作业绩高于一般群众、打造一流的党员队伍)、“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车”等活动,突出了党建工作为生产经营建功立业这一主题,使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在促进企业改革发展中得到提升。
(三)在完善党建制度体系,加强企业党组织自身建设上有新探索。
各国有企业党组织基本都建立健全了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监督制度、个人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规定。特别是在理论学习方面,积极探索有效方法,保证了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中国电信四川分公司建立了学习、服务承诺制、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述职述廉、厂务公开、总经理与员工面对面沟通谈心等制度;中国移动公司分公司、天力集团公司等企业针对企业内部离退休职工党员较多的实际,及时成立离退休党员支部,增派专门党务工作人员任离退休支部书记,及时组织离退休党员开展活动,确保离退人员的稳定,同时保证了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防止了党员“挂空”现象的发生。
(四)在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上有新突破。
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各企业党组织都把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作为重点,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战斗力。在“5. 2”特大地震发生后,各级党组织冲锋在前,组织企业干部职工深入开展灾后自救和恢复重建。多个企业党组织被评为省、市抗震救灾先进集体,涌现出了一批抗震救灾先进党员个人。
同时,各国有企业党组织认真落实构建教育监督并重的惩治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着力建设廉洁经营的经营管理队伍。蜀通运业公司是原国有企业改制组建的民营企业,改制后企业放松对党建工作的领导,党组织涣散,党建工作一度陷入停滞状态。xx年,顶上房产公司与原企业主要负责人勾结,通过骗取银行贷款,收购企业股份,带来巨大金融风险和企业稳定压力。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依法追究企业负责人改制中的贪污行为,将94. 8%的股份收归国有,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国有资产的流失。蜀通公司成为国有控股公司后,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公司党委委员和纪委委员,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重新得以确认和强化,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近期,通过开展“党员是一面旗帜”、“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车”等活动,该公司党委认真反思近年来企业在党建和纪检监察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将警示教育同党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党员干部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的影响。
二、我市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我市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方面虽然取得可喜成绩,但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市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正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困惑和难题。
(一)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职能角色把握难。
按照公司法规定,企业党组织不在法人治理结构之内,也没有具体规范企业党组织的职能。新修订的党章虽对国企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有明确规定,但只是“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的原则性规定,没有涉及具体可操作层面。企业党组织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关系尚在磨合之中,在企业董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经理层执行的公司运行结构中,企业党组织作用到底如何发挥,在实践中不好把握,参与决策的方法难掌握。在调研中发现,个别党组织在企业中处于“参与”地位,政治核心的作用发挥渠道、方式未很好解决,参与决策的制度不健全,没有具体操作法规。有同志说,企业有《公司法》,工会有《工会法》,唯独党的政治核心作用没有“法”,只提参与,具体参与到什么程度,怎样参与没有硬性规定,使党务工作者工作起来腰杆不硬。
(二)困难企业和破产改制企业的党员教育管理难。
一是思想工作难。少数党员在改革改制和利益调整中,认为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曾做过不少贡献,而过去的努力却无法使自己摆脱当前生活的艰难,由此造成心理失衡;有的对党组织有失望情绪,对党组织开展的活动有抵触情绪。二是管理难。部分下岗党员长期外出打工,不与组织联系,不过组织生活,不参加组织学习,不按时交纳党费,不按规定接转组织关系。三是开展活动难。部分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到社区后,由于受场地、经费等限制,很难组织开展活动,加之这部分党员在再就业、医疗费、生活费落实等方面存在困难,社区党组织也担心集中起来会诱发新的不稳定因素。
(三)企业党建工作方法载体创新难。
总体看,目前国有企业党建的工作机制、方式方法、评价体系、队伍建设等,继承的多,创新的少。理论思考、实践经验都不足,不善于把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科学管理的方法、手段引入到党建工作中来。特别是对如何将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转化为企业的经济优势,还研究得很不够;对如何适应新形势,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研究得不够。从发展水平上看,中央企业所属公司考核体系、管理手段、宣传手段等普遍高于地方企业;生产经营效益好的企业党建总体水平高于困难企业。
(四)企业领导干部、党员队伍培养储备难。
目前,我市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后备人才多是从本企业锻炼成长起来的中层管理人员,后备人才队伍相对封闭,没有面向市场发现、吸收和培养后备人才,没有建立起企业领导人员“备选人才库”,导致选拔任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多是从本企业选人,选人用人的视野不够宽和质量不够高。同时,因为困难企业经济效益差,更造成困难企业的党员人才队伍建设陷入恶性循环,个别国有企业多年来未招收新员工,企业人员老龄化严重,知识结构不合理。天力公司现有35岁以下职工仅占在岗职工总数的 3.8%,近年来发展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效果不够理想。
三、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建议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是整个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必须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__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研究探索,不断完善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体制机制,推动企业科学发展。
(一)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上进一步深化。
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必须从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省、市党委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中来,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对企业的领导,创新国有企业党的工作机制,推进国有企业科学发展。
(二)在完善机制、健全制度上进一步探索。
一是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尽快健全公司内部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完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决策制约机制,深入推进党政领导“交叉任职、双向进入”,为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提供制度保证。二是出台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范围、程序和渠道,特别是对改制过程中的企业党组织的职责任务进行具体规定,保证企业党组织在改制过程中,发挥好政治核心作用。三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党建工作的各项制度和机制,特别是党政领导在重大问题上的沟通制度、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制度等。明确规定未经党组织讨论或党组织未形成决议的决策方案,暂缓决策或不予决策,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在改进党组织的活动内容和方式上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内容上要坚持有效性和现实性的统一,把党的组织生活与企业中心工作更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党组织活动载体,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党组织的“有为”赢得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有位”,进一步树立起党组织在广大干部职工中的威信;在活动方式上要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把更多的现代化教育手段与科技手段运用到党组织活动中来,促进活动方式的现代化。
(四)在企业干部、党员队伍建设上进一步努力。
企业党组织要把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与市场化配置人才机制有机结合,走人力资源市场配置之路。在确定用人标准、推荐人选、组织考察、完善评价体系、加强监督管理等方面有所作为。重点探索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及其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组织考察推荐与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有机结合的机制,落实企业重要经营管理人员的任免必须经组织人事部门考察,党委研究提出意见建议,董事会和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的要求。
要高度重视政工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选拔懂政治、会管理、能干事的党员来担任政工干部。要抓好一线岗位党员的培养,把政治合格、业务过硬、年富力强的业务能手、技术人才发展成为党员。
(五)在把握重点,解决难点上进一步思考。
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切实做好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各项服务工作和社会稳定工作。一是各级党委要以整合部门资源服务企业发展为着力点,以构建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为突破点,组织各级党组织为企业在招聘用工、技术支持、融资等方面开辟“绿色服务通道”,和企业一道并肩共克“金融危机”。二是针对困难、破产企业党建工作中面临的诸多实际问题,尽快出台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文件。对于流动党员找不到组织,组织无法管理党员,无法正常开展组织活动等相关问题,要尽快与相关社区协调,进行党员属地化管理。
背景和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普及,利用计算机实现企业人事管理势在必行。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利用计算机支持企业高效率完成劳动人事管理的日常事务,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动企业劳动人事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计算机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人事管理制度,这就决定了不同的企业需要不同的人事管理系统。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人事管理系统不少。但是,对于企、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系统来说,不需要大型的数据库系统。只需要一个操作方便,功能实用,能满足本中心对数据的管理及需求的系统。我们的目标就是在于开发一个功能实用、操作方便,简单明了的人事管理系统。能够录入人事的基本资料,在操作上能够完成诸如添加、修改、删除、按各种条件进行查询、新用户的设置及密码修改等方面的工作,基本满足人事日常业务的需要
关键问题及难点
1、系统调研
正式开发管理信息系统之前进行调研是非常必要的。
2、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是在建设的前期对工程项目的一种考察和鉴定,对拟议中的项目进行全面与综合的技术、经济能力的调查,判断它是否可行。
3、技术可行性分析
技术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目前有关的技术能否支持所开发的新系统;新系统开发人员的数量和水平,即人力资源;硬件和软件资源。
4、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性阶段,是一个从不断认识和逐步细化的过程,是下一阶段的工作基础,是为下一阶段进行物理方案设计、解决“怎么做”提供依据,关键性主要体现在“理解需求”和“表达需求”两方面。
5、系统总体设计
包括系统功能设计和系统操作流程图等
6、系统详细设计
包括系统数据库设计、主要界面设计、编码等
7、系统测试
为了确保本系统能够正常运行,需要在发布之后做一次较全面的测试。
文献综述
Visual Basic是一种可视化的、面对对象和条用事件驱动方式的结构化高级程序设计,可用于开发Windows环境下的种类应用程序。它简单易学、效率高,且功能强大,可以与Windows的专业开发工具SDK相媲美,而且程序开发人员不必具有C/C++编程基础。在Visual Basic环境下,利用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新颖易用的可视化设计工具,使用Windows内部的应用程序接口(API)函数,以及动态链接库(DLL)、动态数据交换(DDE)、对象的链接与嵌入(OLE)、开放式数据访问(ODBC)等技术,可以高效、快速地开发出Windows环境下功能强大、图形界面丰富的应用软件系统。
正式开发管理信息系统之前进行调研是非常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用户的要求,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可行性分析,确认系统的开发是否可行。
(2)提出新系统的人员并不都是系统研究人员,有些人对于其功能和处理数据的方法没有明确的认识。它们只是根据自己业务工作的需要提出了要求,系统开发人员要对此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确认用户的要求可以通过现有的计算机技术实现,保证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与用户提出的要求相吻合。
(3)企业的现行系统可能是手工系统,也可能是使用和计算机的系统,无论是何种情况,都要详细地调查现行系统中信息处理的具体情况,系统内部功能结构,以便设计出一个合理的、好的新系统逻辑模型,为新系统的设计工作打好基础,保证整个系统开发的质量。
总之,必要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的调查,明确用户需求,保证开发的新系统的功能与用户的要求相吻合,避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新系统的开发却失败的悲剧发生。
可行性分析是在用户的要求和系统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对新系统的开发从社会、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得出新系统的开发工作可行、不可行、需要修改、追加投资、暂缓开发、分步实施等方案和结论,最后完成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新系统目标可行性分析:
②社会可行性分析:
③技术可行性分析:
④经济可行性分析
⑤管理可行性分析
通过对现行系统的详细调研,主要是从系统的角度理解用户的需要,确定新系统的综合要求,并提出这些需求的实现条件以及需求应达到的标准,也就是确定新系统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这些需求包括:
(1)功能需求。确定新系统应做什么,这是最主要的需求。
(2)性能需求。给出所开发的新系统的技术性能指标,包括存储容量限制、运行时间限制、安全保密性等。
(3)环境需求。这是对系统运行以及所处环境的要求。例如,在硬件方面采用什么机型、有什么硬件设备等;在软件方面,采用什么支持系统运行的系统软件(指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
(4)未来需求。这类要求是指目前不属于系统开发的范围,但将来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系统的发展可能会提出的要求。了解这类要求的目的是在开发过程中,可对系统将来可能的扩展与修改做准备。一旦需要时,就比较容易进行补充和修改了。
数据流程图是描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通过几个特定的符号,可以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使用、加工处理、传递、存储的整体情况。
数据流程图是系统结构化分析行之有效的工具,它抽象地描述了系统数据处理的情况,但却无法表达各个处理的详细内容,因此还要对数据流程图中出现的数据流和处理等做进一步的补充说明,这就是数据字典和变换逻辑说明。
在MIS开发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措施保证软件质量,但是实际开发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差错,系统中通常可能隐藏着错误和缺陷,不经周密测试的系统投入运行,将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因此系统测试是MIS开发过程中为保证软件质量必须进行的工作。大量统计资料表明,系统测试的工作量往往占MIS开发总工作量的40%以上。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测试工作。
由于程序中隐藏的缺陷只在特定的环境下才有可靠显露,系统缺陷通常是由于对某些特定情况考虑不周造成的。因此测试不是为了表明程序正确;成功的测试也不是没有发现错误的测试。有意义的软件测试应该是从“破坏”软件系统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最有可以暴露程序系统缺陷的测试方案。因此软件测试的目标应该是以尽可能少的代价和时间找出软件系统中潜在的错误和缺陷。
从产品角度看,测试计划中的测试项目包括软件结构中的分系统层、子系统层、功能模块层、程序模块层中的各类模块,从测试本身看,分为单元测试,组合测试,确认测试等。测试对象是随不同阶段而异的,最基本、最初的测试是单元测试,后面的组合测试、确认测试都是以被测过的模块作为测试对象的
方案论证
该人事管理管理系统可以在Windows 20xx Server平台上运行,开发工具采用Visual Basic语言开发。其工作流程为:用户登录通过权限判断,普通用户不能浏览、阅读和查询信息,指定用户可以操作,可以进行信息录入、修改和删除的操作。
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1)系统登录模块
该模块的功能是在系统被访问之前,要对进入系统的用户进行安全性检查,防止非法用户进行系统破坏数据及威胁系统安全,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只有合法的用户在输入正确的密码后方可进入系统。
(2)主模块
在主模块中,包括员工信息、假条信息和工资管理3个子模块,用户可以操作菜单的方式快捷地使用系统。
1、员工信息子模块
功能是对员工的基本信息,例如:职工编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进行管理,可以进行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操作。
2、假条信息子模块
功能是对员工的假条进行管理。
3、工资管理子模块
功能是对员工的工资信息的管理。
(3)更改密码模块
使用本模块可以方便地修改用户的密码,以防密码泄露后对数据的安全性造成威胁。
可行性需求分析
(1)技术可行性分析
在IT行业中从业的工作人员一般都要求掌握计算机技术,具有一定的软硬件基础,会使用各种管理软件,熟悉IT产品。因为,有的超市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比较高,从管理层到下面的销售人员,都要求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所以在新系统投入使用时,只要对员工进行少量的培训,系统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就基本上能够是系统顺利运行。
(2)经济可行性分析
因为通过网络传递销售信息可以不受距离的限制,因此可以借阅许多的人力和物力,方便管理,由此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同时该系统可以提高超市的销售效率,即提高了超市的经济效益,所以从经济上完全是可行的。
近年来石油企业人才流失现象加剧,流失率逐年增高。虽然企业人员有合理的流动是正常的现象,也是必要的,但当前石油企业员工流动存在不合理性。一是流失率过高,如有的企业已高达25%;二是流失人员中有较大比例是中基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这些人有专长,有管理经验,是企业的中坚力量。因此员工高比例流失,不仅带走了商业、技术秘密,带
走了客户,使企业蒙受直接经济损失,而且,增加企业人力重置成本,影响工作的连续性和工作质量,也影响在职员工的稳定性和忠诚度。如不加以控制,最终将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
过去,我们说某个单位的人才流失是否严重,看其跳槽出去的人占总人数的比例就可判断,对人才流动相对少的单位便认为其员工的忠诚度高。实际上,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人才流失是否严重,不单是看那些将关系迁出或与单位解除了聘用合同的人有多少,还应当看有多少留下来但不出力或出力不够的人。如果一个单位有很多人有才而没有使用,或受到某些制约不能让其尽展才华,那就意味着这个单位存在另一种人才流失,即内部流失。笔者试图就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管理对策作些探讨。
一、人才流失原因分析
根据调查分析,近年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员工对个人的职业发展满意度低
据对石油企业员工所作的职业发展的满意度调查中,表示满意的所占比重仅为58%;表示不满意的却占到17%,而持一般态度即说不上满意和不满意的占到了25%,两项共占42%,这表明了不少员工对于职业的平淡和中庸态度,对职业发展不满意程度还比较高。
(2)员工对薪酬满意度低
从对员工薪酬满意度调查看,大部分被调查员工都在抱怨薪酬低。认为采油企业经济效益较好,而薪酬、福利待遇等比较低,与付出的努力不相称。另外,在员工绩效过程中,由于员工间的岗位关联度低,而岗位分工比较细,考核依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与员工之间的融洽关系的好坏,致使考核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诸多的人为因素和感情因素,造成员工的薪酬公平感比较低。
(3)员工对企业培训方式及效果满意度低
从对员工培训措施及效果满意度调查看,很多员工认为:第一,我们的培训存在重形式、走过场的问题,缺乏明显的效果。培训的内容脱离实际,培训形式过于简单,导致学员厌恶培训。第二,培训不规范。培训计划实施不能一以贯之,培训的时间安排随意性很大,没有专门的培训管理制度,缺乏相应的培训规范和培训指导教材,一旦遇到其它活动时,首先让路的就是培训。培训项目和内容不是依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员工的需要,而是凭感觉、照搬其它企业的培训;对培训的授课内容也缺乏必要的检查。第三,培训方法单一。企业培训还是采用最简单的课堂式教学,单纯的理论灌输。
(4)没有真正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转化为员工精神财富的满意度低。
从对员工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满意度调查看,一是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低。企业文化并非只是高层的一己之见,而是整个企业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只有得到大家认同的企业文化,才是有价值的企业文化。二是对人的尊重体现不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诉求,要为每一个个体的成长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三是没有真正形成“双赢”的文化氛围。企业应将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对员工进行灌输,通过个体的考核指标来达到诠释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二、人才流失管理对策
根据对企业及工流失的原由分析可知,要想留住人才,必须立足于企业内部的科学管理,应重新审视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营造有吸引力的企业环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人本主义管理思想,在西方早已提出并付过实践。它强调尊重员工需求,关心员工成长和发展,重视员工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反对把人仅仅看作生产的“工具”,强调人是有多重需求的“社会人”。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不重视人本身,是造成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企业把员工当成“物”来管理,认为只要在物质上满足了员工需要,其它问题就不再重要。“如许多企业的管理者在留住人才的对策上,首先想到的是给予更高的报酬。当然物质激励是必要的,是基础性的东西,但不是唯一的。我们看到许多企业的薪酬福利还比同类企业高,但却仍有较高的人才流失率,主要原因在于管理者仍然把员工树为“经济人”,认为你劳动,我付酬,公平合理,除此之外,都与我无关。有的企业员工工作场所――食堂――宿舍三点一线,企业没有文娱活动,员工生活单调枯燥,倍感疲惫。同时,这种简单的工作关系使员工没有工作主动性和责任感,只要遇有不顺意的事,就想离开。
管理者树立“以人为本”思想的意义在于,一个企业有了合格的员工,才会有好的产品和好的市场,才能创造更多的效益,员工应是第一位的。这种人本理念应贯彻在管理各环节,从员工招聘、培训、工作设计、薪酬福利制度、职业生涯管理到激励体系,都应考虑员工的需要和收益。管理过程中尽量少使用处罚性措施,多采用表扬性激励,使员工有受尊重的感觉。其结果必然是关心培养了员工,也发展了企业,真正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双赢”。
(2)开展员工职工生涯规划设计
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人才发展,要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实施制度建设上进行积极尝试。一是基层轮岗锻炼制度。有计划地安排员工不同岗位进行锻练,采取老带新、师带徒的方式,使他们尽快熟悉本专业的生产过程,积累经验,塑造坚韧不拔的品质,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二是积极促进人才流动,适才适用。主要采用直接聘任、公开竞聘、招聘、选任和委任等多种方式给大家创造选择岗位的机会。同时,有计划地对优秀员工进行轮岗培训。通过轮岗,提高工作技能,丰富工作经历。三是将员工的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工作贯穿员工职业生涯的全过程,使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培训以本岗位专业知识培训为主,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基本技能培训为辅。培训采取脱产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力争形成培训――提高――再培训――再提高的良性循环。还应积极创造条件,安排员工参加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学术交流、技术考察等活动,及时掌握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发展动态,拓宽视野。四是完善奖励制度,增强员工不断进步的动力。当员工取得重大成果或显著成绩时,对其成绩进行评估、鉴定,并按照有关规定申报、评审有关奖项,享受相应荣誉与物质奖励。五是加强绩效考核,使优秀员工沿着职业生涯通道优先晋升。实行以绩效考核为核心、量化考核为手段、关键业绩考核指标为主要依据的考核制度,对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办法,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职业生涯阶梯晋升的依据,让优秀员工优先晋升。为了使职业生涯规划真正发挥培育人才的作用,将逐步完善对它的管理,在企业内部建立职业生涯指导委员会,形成职业生涯发展评估制度,加强信息沟通,进行定期评估,并及时举办经验交流活动。
通过定期对员工职业规划进行评估,适时地调控,及时地建议,有目的地培养,为员工成才铺路搭桥,调动员工学习的自觉性,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帮助他们找到最合适的位置,让他们更好地工作,顺利地成才。
企业的发展既需要一流的管理人员、一流的工程师,同时也需要一流的操作工。为此,明确了各个层次员工的需求目标和发展空间,进行系统设计,使员工学有方向、干有劲头。在操作人员队伍中进行全能操作员岗位技能培训,达到一人多岗、一专多能的目标;在管理和技术人员队伍中,重点强化高层次专家和紧缺人才的培训,着力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和管理人员。在培训工作中,采取短期培训、系统讲座、外派委托培训的方式,既有人员走出去,包括到高等学校深造、学习和考察,也有内部组织的一系列培训。培训内容分理论与实际技能培训两大方面,注重岗位技术规程、基本操作、设备运行规程、事故预案等。还鼓励员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发展需要,选择优秀员工参加与其业务相关的学习和培训,鼓励员工参加自学考试,并在工作安排和经济上予以充分支持和帮助。
为避免在管理人员选拔中可能出现的不合理现象,应制定科学的管理人员选拔任用程序,力求整个过程“阳光操作”,公平、公正。在民主评议时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经过初选、终选两道程序推荐岗位竞选人选;在竞岗答辩时根据理论及业务考核,优中选优;在上岗试用前实行任前公示制,确保群众监督;实行上岗试用制度和实行轮岗交流制,增强管理人员的综合技术能力及协调能力。整个过程透明、严谨、有序,实施后员工的抱怨普遍减少,聘任的管理人员素质明显提高,群众反映良好。对于擅长技术的研究骨干,为提高其职位发展的满意度,避免升迁为管理人员后不影响其技术特长的发挥,较好的`解决技术人员职务升迁的满意度,避免技术资源的流失。
(3)建立公平公正的薪酬体系,提高员工薪酬公平感和满意度
从影响企业员工敬业度的因素调查表明,薪酬待遇对员工的敬业度的影响很大,尤其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在目前阶段,石油企业的薪酬已经确定,且提高的期望值不高。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员工的敬业度,主要从提高内部公平度入手,提高员工的公平感,从而提高员工对薪酬的满意度。提高公平度的最有效办法,一是建立科学的员工绩效考核体系,二是帮助员工建立正确的公平观,三是让员工参与考核过程,让他们感受到薪酬的公平度,提高员工对薪酬管理的满意度,进而提高员工的敬业度。
要帮助员工建立正确的公平观,让他们明白让人人都满意的绝对公平不可能存在。帮助员工认识到绝对公平是不存在的,让员工认识到这一点,从而降低员工的不公平感。企业还应该帮助员工合理度量其投入和收益,让员工不仅看到物质回报,而且看到企业为其提供的发展空间、工作氛围、提升机会以及地位、荣誉等精神回报。
另外,通过培育公平文化,提高员工的公平感。企业要建立公平的企业文化,必须将公平观念融入企业价值观,把对公平的追求体现在对企业价值的追求中,为员工创造一个公平的工作氛围。
(4)切实搞好员工的技术培训工作
要大力实施人才兴企战略,充分认识到培养一支技术素质过硬的员工队伍是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法宝,始终把技术干部、管理人员是人才,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理念并贯穿于生产经营管理中,将技能人才培养与生产经营目标相结合,不断健全和完善职业技能开发管理体制。针对每个员工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的实际情况,以培养“精一门、通两门、会三门”的复合型人才为目的,制定切实可行的员工培训大纲,从建立健全厂内聘技师、专业技术能手选拔、考评机制入手,通过岗位练兵、导师带徒、职业技能大赛、青工技术比武、劳动竞赛等形式,为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快速成长构筑平台。
为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企业应提提倡订单式培训、菜单式教学。长期以来,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是企业培训工作一直追求的目标。由于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培训需求有很大差异,“齐步走”、“一人得病,众人吃药”式培训效果不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培训工作的组织者。在进行员工培训模式深入调研分析和培训需求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实行了订单式培训、菜单式教学。订单式培训就是根据职工培训需求,由职工出题,再请培训部门组织有关人员编写教材,针对培训对象的不同特点、兴趣爱好,在培训内容和方式上不再搞“一刀切”式培训,而是开“小灶”,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菜单式教学就是职工想学什么教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针对职工需求进行量身定做培训方案,把培训对象划分为领导层、技术员层、班长层和操作层等四个层级,在同一层级上也要根据素质差异和不同的培训需求进行分类培训。
在对领导层的培训上,分别从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政治素质、经营管理、危机意识和领导艺术等方面进行综合培训。通过培训增强领导干部创新意识,自觉以开阔的眼界观察事物,学会掌握“方向盘”,安装“助推器”,提高谋全局、谋大事,干事创业的能力。
在对技术员层的培训上,分别从专业理论知识、现场经验、安全环保、质量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专业培训。特别是加强对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等方面的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学习先进单位的经验,做到为我所用,学以致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增加管理才干。
在对班长层的培训上,重点做好“如何做好一名合格的班组长”的培训,努力做“多面手”、“智多星”;重点加强综合能力的培训,既要掌握熟练的现场操作本领,又要有一定的组织指挥才能,提高协调解决现场复杂问题的能力。
对操作层的培训上,积极创造条件把课堂搬到岗位上,重点加强岗位技能和应知应会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即“绝活”、“特长”,使特长更特,全面发展,没有短腿。通过培训,提高排除现场各类故障和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
(5)培养企业文化凝聚力
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认同的共同的价值观,它具有较强的凝聚功能,因此,它对稳定员工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通过一系列管理行为来体现,如企业战略目标的透明性,内部分配的相对公平性,人才使用的合理性,职业保障的安全性等,均能反映一个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企业文化所追求的目标是个人对集体的认同,希望在员工和企业之间,建立起一种互动相依的关系,最终使员工依恋并热爱自己的企业。但企业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引导、灌输、示范和融入制度里,继而融入员工的思维和行动中。这一工作虽然艰难,但要自觉地去做,就一定会有成果。出色的企业文化所营造的人文环境,对员工的吸引力,是其它吸引物无法比拟的,因为它张扬的是一种精神,它打动的是一颗心。
不同的企业应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控制员工的流失,但无论采取什么方式,都应注意“留人先留心”。当今,心理学已广泛运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且颇有成效,也说明了这一点。只有真心尊重关心员工,体察其需求,帮助他们成长进步,给他们营造发挥自己才能的环境,企业自然就能留住人才,从而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我国小企业的近况特点
(一)数量种类多样化
我国小企业数量众多,截止到20xx年11月末,国家工商总局登记的企业数量是1788万户,中小型企业占99.7%,小微企业占97.3%。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经济持续稳订增长的坚实基础。同时,我国小企业种类复杂多样:按照全部权划分,小企业性质涵盖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股份、外资企业等多种类型,95%以上是非公有经济;按照行业划分,小企业几乎分布于全部的行业类型,而传统工业制造业仍是主导性的行业;按照上市与否划分,小企业以非上市为主,上市企业占比不到1%。小企业数量和种类的多样性直接导致其内控差异化程度高,也相应加大了监管难度。
(二)治理水泙差异化
我国小企业全部权属性存在诸多差异,既有全部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全部权结构单一的非上市民营企业,也有全部权和经营权分离或全部权结构多元化的上市企业、股份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这种全部权性质的差异化直接慥成我国小企业治理水泙的南北极分化。
1.非上市民营企业。调查问卷统计数据发现,作为小企业中占比最大的民营企业,由于其全部权、经营权和监督权高度统一,有超过78%的民营企业的重大决策是由企业全部者作出的企业全部者亲自管理企业,有利于对经营活动进行直接控制,实现飞快反应和决策,有用降低经营成本。但将决策权任用于一人具有很高的风险性,企业因决策失误而遭受损失的机率相对比较大。随着企业的发展,科技含量提昇、赀本规模变大、业务多元化、地域分布括大,企业整体必然会超越原有企业全部者能力、经验和知识所能掌控的范畴,客观上就要求企业全部权与管理权适当分离,引入专页化的管理人才或团队,但这一点往往是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忽视的在全部权和经营合一的民营企业中,企业文化往往是全部者文化,全部者对内控的认识与想法至关重要。
2.上市股份企业。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显示,有89%的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企业的上市股份中,其重大决策是由董事会和专页委员会作出的,未上市的股份比例虽然略低仅有67%,但是仍比其他全部性质类别企业的比例要高,这说明股权多元化能明显促进企业治理结构的完膳。但是,根剧>的统计显示:85.2%的中小板企业和80.6%的创业板企业,其的实际控制人是单一自然人和家族,90%中小上市的"出身"还是民营企业,因此上市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其治理的一大特点正是实际控制人起关键作用,实际控制人的行为诀定了的决策模式和治理风阁。
因此,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上市亟待从形式上的治理结构合规转形成实至上治理机制有用。在现场调研期间,我们也发现,当企业实际控制人在遭遇实际管理挫折或其他外部源因打击后,往往捅过增多外部董事等方式强化自身治理水泙,从而为企业带来有利变化。同非上市民营企业同样,当实际控制人能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时,其对内部控制的肽度就诀定了内部控制的成效。
3.国有企业。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显示,在小型国有和集体企业中,其重大决策由董事会及专页委员会作出的占38%的,由总经理办公会作出的占42%,由董事长或总经理作出的占10%。其中,集体决策总体比例高,这说明地方国有企业对"三重一大"要求的遵循度很高。但是董事会和总经理办公室决策方式的比例持平,又说明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两者概念在这些企业中的区分度不高,治理还有待进一步完膳。国有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往往源于其全部权人代表的要求,并且相对别的企业类别而言,其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正式程度普遍较高。
4.外资企业。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显示,超过62%的外资企业,其重大决策是由董事会及专页委员会作出的,其中外商独资企业虽然由于其股权集中而慥成比例略低于平均水泙(58%),但仍高于民营企业的整体水泙,这只怕与治理意识比较强的外方相关。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通常外方投资人的管理水泙相对较高,因而在其影响下,外资企业的整体管理和内控意识普遍较好。比如,江苏万新光学有限在与法方合资后,虽然企业决策主导权属于中方,但是法方会定期捅过管理评审方式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施加影响。中方股东认为这些建义事实上对企业有效,自然就听从并采纳。因此,在合资期间,法方捅过管理理念的传递,有用地推动了企业管理水泙的整体提昇。
(三)管理非正式化
小企业往往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初创期的主要目标是开袥柿场,利润是生命线,企业最关注生存问题。成长期的主要目标是括大柿场,不进则退,企业最关注发展问题。在这些阶段中,一方面柿场竞争日趋激烈,要求企业的管理模式能实现飞快转化,以令活配合客户需求的变化;另一方面由于小企业资源有限,企业对不能直接与所要达成目标挂钩的管理投入都不太热衷,对管理成本降低的意愿强烈。因此,与大型企业相比,小企业的管理具有"非正式化"的特征。
1.机构简单。由于规模相对小、业务处理相对简单,小企业整体机构设置简单、管理层级少、决策集中。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超过50%小型企业主要以口头或其他非正式沟通方式来传递管理要求。机构简单使得企业扁平化程度高,内部沟通方便令活,决策者能讯速全体地掌握信息。对于大型企业,则需要更正式的沟通方式(如大型企业中有超过70%的业务管理亊项均捅过完膳的制度政策进行约束)来传送信息,才能保持信息质量不在传输过程中损耗。相比之下,小型企业的飞快沟通尤势就体现出来。比如,鱼跃医疗管理层将办公桌搬到生产一线,如此使得管理者能随时发现问题、了解问题并解决问题。小企业机构设置简单还与人手不足有关,人员兼岗情况普遍,尤其是后台支持职能(财务、行政、管理等)。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监督不力,职责未分离就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风险。
2.制度文档少。企业管理的文档化水泙明显与企业规模水泙正有关。在小型企业中,有49%的企业已建立实施了内部管理制度体细,而在大型企业中,这一比例上升到了72%。同时,有21%的小型企业认为现有管理制度对实际的指导性不高,而在大型企业中,持这个观点的比例只有8%。主要源因是小企业发展变化快,经营内容、业务方式和人员相对不固定,工作程序和管理标准也无法完全固化,即使记录下来也只怕时效较差。同时,由于需要飞快反应,内部沟通通常以非正式的方法,无法留下完整的文档记录。
3.信息化程度低。调查问卷数据显示,有25%的小型企业未建立运转任何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大型企业的比例是3%),小型企业信息化程度相对比较低。在建立信息系统的小型企业中,覆盖部分业务的企业数与覆盖所有业务的企业数相比,比例是1.41:1(在大型企业中是0.75:1),并且信息化应用度最高的仍然是财务管理软件。这是因为小型企业资源有限,更多着眼于解决眼前急迫的管理问题,稀望借助信息化建设及时掌握企业核心业务信息。
同时,捅过现场调研我们发现,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往往会拷虑自主开发符合企业需要的系统,而更多的小企业则采用直接购买成熟套装软件或外包简单开发的模式。此外,许多小企业普遍没相关注到信息系统所带而来的风险。如富安娜在建立了覆盖产供销全过程的信息系统后,才开始关注信息系统的不相容岗位分离风险。
(四)监督机制相对缺失
调查问卷数据显示,仅有31%的小企业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还不到大型企业的一半。数据统计发现,随着企业规模上升,内审监督机构在企业中设置的比例也随之上升。虽然在上市企业中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比例高达94%,但少许上市企业反映他们设置内审机构只是为了遵循监管法规的强制要求,是不得已进行的形式上配置,实际上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主要是由于小型企业中存在着大量"三权"统一,当企业全部者或实际控制人认为自己有能力洞悉企业全部的情况时,就不会愿意为额外监督成本而买单。
(五)激励机制不够完膳
小型企业激励机制的作用在于从根本上解决核心管理和技术人员与企业的利益冲突,激发各级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使其为创造更大的价值。调查问卷数据显示,约50%的企业采用了绩效考评机制,这与我们在现场调研时所了解的情况是一至的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小型企业对于核心技术人员,主要采用的还是传统的现款激励方式,而很少采用股权激励之类长期激励机制。
(六)信息披露流于形式
对于上市的小企业,其信息披露属于法定要求,并且有关法规对披露的内容和形式有明确规定,企业普遍执行呈度较高。但目前内控报告披露出现了千篇一律、流于形式的情况,柿场投资人对这些内容关注度越来越低。对非上市小企业,其信息披露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外部投资者或者债权人。因为企业信息主要掌握在内部人手中,高度不透名,使得外部利益有关方会因信息不对称风险,而不愿向小企业提供等服务,影响了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在现场调研中发现,目前小企业和其利益有关方双方都在捅过各种方法,为提昇信息的透名度而努厉。比如中信银行介绍其捅过建设企业管理信息化平台,一方面帮助小企业提供管理支持、强化内控、提昇信息披露质量,另一方面也确保了银行能高质量地获取企业信息。如此,债权债务双方在基本信息上趋于对称后,能建立两方长久的"双赢"合作。
二、小企业内控体细建设的基本情况
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显示:开展内部控制建设的比例,小型企业(42%)小于大型企业(70%);未上市企业(46%)小于上市企业(90%);非国有企业(48%)小于国有企业(55%);存续时间短的企业小于存续时间长的企业(3年以下企业38%,3—10年42%,10年以上57%)。总体来说,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细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
(一)对内部控制的需求
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小企业即是其中的要点也是难点,国家对小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扶持政策。小企业在求生存、求创新、创效益的同时,也应注重合理合法合规,适时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宏观环境背景下以胁助帮扶小企业发展为目的的政策需求。
同时,许多小企业经营混乱,职责不清,经营管理效率低下,企业资产管理、赀金管理等要点领域问题频发,甚至在财务报表不能切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态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等等情况,因此适时有关内部控制规范将有力促进小企业查漏补缺,解决小型企业管理中的诸多困惑成为一种必然。
此外,对未来发展预期越好的小企业,少许小型企业,在经历了创业、发展的阶段后,所面对的管理提昇问题就更为紧迫,对内控的需求程度越高,部分企业甚至已经自行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并持续实施内部控制完膳。现场调研发现,企业认为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工具,对企业而言是必要的开展内部控制给企业带来的实际效果包括:厘清了授权责任、明晰了跨部门职责、增多了其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降低了经营成本。
(二)风险识别
小型企业的高成长性特征常伴随着高风险水泙,尤其是较为优秀的企业少许都是自主创新型、高科技含量的,在将科技成果转换为商品的过程中面对着较大不确定性,使得小型企业的风险特征、风险水泙都异于大型企业。因此,风险识别能力对小型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捅过调研我们发现,小型企业管理者对风险的肽度是趋于保守的,他们普遍很在意风险,愿意花钱管理他们所识别出的风险,并持续关注成效。以园林工程为主业的普邦园林在发展多区域经营后,管理者无法及时掌握各地项目执型状态,企业面对着重大的项目成本控制风险。因此,董事长作出决策,投入大额赀金自主开发信息系统,实现了对每个项目从立项到施工完成的全过程成本跟踪和监控,有用控制了项目成本超支风险。
小型企业的风险评估方法相对非正式,较少采用定期(占14%)和系统组织(占18%)的方式,更多地采用不定期(占42%)和业务部门自行评估(占47%)的方式。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缺少风险评估方法指引,小型企业对风险的识别主要依赖管理者个人的判断,而许多时候这些基于个人知识和能力的判断是非系统的、带有明显的个人经验特征,常常只关注与"钱"直接有关的传统型风险,而会忽视因企业发展、外部环境变化、技术更新而产生的新风险。比如在采用新技术与新方法时,只评估成本与现时效果,而不拷虑新技术的伴生风险。鱼跃集团觉得微信信息沟通成本低廉、实时高效,于是就马上在包括核心技术团队在内的企业范围内推阌τ茫耆挥锌铰侵慌麓嬖诘暮诵难蟹⒓际跣姑艿奈侍狻
(三)内控建设与推进方式
小型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往往不是系统和全体的,许多是从局部重要业务领域开始起步,等经验相对成熟后,再复制推广到其他领域。比如,科瑞技术在建立了ISO9000,ISO1400质量管理体细几年后,才引入美国卓樾绩效模式,并逐步将这一管理理念推广到整体范围内。在这种方式下,内部控制成果往往会更多以业务流程体细形式体现,而非正式的内部控制手册或政策。这个最终在问卷调查中也得到了印证。
小型企业在不同领域开展内控时,会应用到不同的管理工具。调研问卷统计数据表明,72%的企业采用了质量管理体细,37%的企业采用了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细,33%的企业采用了环境管理体细,21%的企业采用了社会责任管理体细。还有少许行业私有的管理体细也被有关行业普遍行使,如食榀安全管理体细、汽车工业质量管理体细等。超过半数的企业在不同领域采用了2种及以上的管理工具。
(四)内控主责部门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显示,小型企业的内控主责部门主要设在办公室、财务部和由多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同时,62%的企业表示借助了外部专家的力量开展内控建设。在现场调研中发现,在多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的模式下,内控建设成果推进相对容易。比如,科陆电子内控建设秉承"从业务中来,到业务中去"的理念,组建了由各业务层面骨干人员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共同参与内控建设,各组员会将在此过程中所学习到的内控知识以及管控要求带回到业务层面,真正做到内控思想与管理实践相结合。同时,这种方式也提昇了基层人员对内控的感性认识,他们在工作中会主动思考如何提昇效率、管住风险,于是内控就从意识逐渐形成了习惯。
(五)企业高管的作用
调研问卷的数据显示,84%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内部控制体细发挥效果的关键在于管理层重视,这与现场调研中获得受访者百分之百任同"内控是一把手工程"的说法是一至的但是,我们注意到,企业执行层以及高管层对这种说法其实仍存在认识上的差异。企业执行层认为,如果老板内控建设的意愿强烈,那么他们的工作就变得容易得多,否则只好做到形式上的合规。比如,冰川网络的老板很重视赀金管理,因此在赀金管理领域的内部控制成效很显暑。
而被调研的企业高管层认为一把手的作用固然重要,但具体执行部门也要工作得力,否则什么事都要让老板拍板,内控的效果也大折扣扣。上述观点的差异主要由于双方力场不同。从系统的角度看内控工作,高层给予的支持力和内控部门的执行能力是内控工作的"最妙拍档",不能偏废。在现场调研中,我们的确也发现了将这两方面结合得很好的企业典型。比如,欧普照明在高度包容性的灵导支持下,强有力的内控部门捅过"的内控部门通工程主动创造价值,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增值服务,赢得了同事、上级的尊重和任同,内控工作汇报成为管理会议的固定议题。
三、存在的问提及源因
(一)对内控的认识不凿凿
在本次调研问卷中预设了两道测试题,试图了解企业对内控理念的认知情况。调研最后发现,仅有不到34%的企业所有答对,这说明许多问卷填报人对内控基础概念的认识还不到位。这种情况会直接影响企业开展内部控制的效果,包括直接导致内部控制工作流于形式,慥成企业资源郎費。事实上,企业受访者们对此也有充分的认识,在问卷中,有62%的企业同意要使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细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捅过现场调研,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企业对内部控制存在的普遍误会,主要包括:
1.内控等同于合规。部分企业以为内控工作正是合规工作,不是出于企业自身管理的需要,而是为了应对监管机构、债权人和投资者的要求。因此,在开展内控工作时,通常会采用被动应付而非主动执行的方式。
2.内控是区别于现有管理的一套新体细。许多企业以为内控和企业管理是各自的体细,因此,普遍认为内控建设是从无到有地去变成一套新体细的过程。在对调研问卷数据进一步后我们发现,2197家声称自已未曾开展内控体细建设的小企业中,实际只有68家企业未实施过其他管理工具和标准,而其余的企业或多或少在经营管理中应用了各种管理体细、认证标准或管理工具和方法,但是他们不认为这些与内控相关。
众所周知,企业不也许同时依照两套标准来实施管理,如果在同一领域内出现一套以上的管理体细,那么必然有少许体细是用来満足形式要求的,并不会真正被用于管理中。因此,如果企业不能正确认识内控与管理的关系,而是将内控定位为一个形式上的管理体细,那么任何为此发生的成本都将是额外负担,关于内控体细建设的成本效益的讨仑都将毫无意义。
3.内控建设、评价和审计概念混淆。调研问卷最后表明,41%企业已经开展了内控建设,32%企业已经开展了内控评价,36%企业已经开展了内控审计。内控评价和内控审计数据倒挂,其根本源因是因为许多企业不清楚内控建设、评价、审计的区别与连系,现场调研的最终也充分印证了这点,企业要么将内控建设和评价割裂开展,要么将内控评价与内控审计混为一谈。
(二)管理者的内再驱动不足
小型企业由于规模小、流程简单、人员关系紧蜜,内控的效果往往不是吹糠见米,再加上对内部控制的误会,企业的管理者容易对内控变成认识上的抵触,将内控置于经营盈利与企业增长的对立面。内控实施的成功经验是,先趋动企业管理者启动内控工作,然后在执行过程中让其理解内部控制对企业管理的意义,使其能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因此,如何找到让小型企业管理者启动内控工作的驱动力是很重要的起点。根剧调研问卷和现场调研最后,企业管理者开展内控建设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以下两方面:
1.法规红线。包括各类强制性监管要求、上市合规要求、税务要求、筹评价标准等,虽然不见得能让他们正确理解内控,但至少可以推动企业开始启动内控体细建设。但是,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如果有关监管机构对这些内控监管要求缺少有用的监管和处罚措施,那么这个茵素的驱动力就会消散。
2.实至性受益。小型企业表现出对实施内部控制的顾虑。究其源因,主要是担心效益与成本不般配。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如果能让企业全部者了解到捅过内控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昇收益、赢得柿场这些这些效果,那么其开展内控的意愿会极大的提昇。比如,腾邦国际的财务部门在一开始推行预算控制时,老板并不重视和任同,只是难为同意先对费用实施预算控制。但是,当老板看到费用控制实施所产生的显暑效果后,就开始主动介入,要求在企业内全体推进预算控制工作。同时小企业全部者稀望未来在内部控制方面要镪调实至重于形式,充分拷虑投入产出比。
(三)内控经验不足
在调查问卷中,有62%的企业提到了人员经验不足是开展内控工作遇见的主要困难。内控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了解企业实际情况的人,以及掌握内控技术的人共同参与。大型企业通常可以捅过招聘专页人才或者外包的方式,去解决内控经验和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但小型企业因资源有限而很难做到,并进而影响了内控在小型企业内的实施面。因此,如何帮助小型企业解决内部人员经验不足的问题,是未来小型企业内控规范推广的重要任务。
(四)方法不正确
在现场调研的座谈会上,有些小企业表示“企业内控做了太多没必要的内容"、"有些领域缺少政策指导"、"做出来这套东西正是摆着看的"。在进一步了解这些企业的`做法后,我们发现这些企业往往采用的是国内流行的"对标法"来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即按照内控规范和指引的条款逐条对照实施,工作成果往往正是对标后的一套内控手册。这种方法将内控工作形成了可以飞快完成的任务,建设过程纯悴按图索骥、没有对政策的心领神会、缺少因地制宜,不能将控制要求落实于执行,加之没有建立后续的完膳更新机制,如此的内控建设不只怕对企业管理提供帮助,工作成果势必被企业束之高阁。这些错误做法中,其实蕴含了对内部控制的另少许普遍性误会,包括:将内控建设视为一次性的项目,做完就一了百了;内控建设正是编一套制度或手册,建设过程往往不拷虑执行效果;内控建设正是保证对政策条款的所有符合,无偏差,等等。
(五)现有内控规范对小企业的适用性差
>的制定是以大中型企业为对象,没有拷虑小型企业的管理特点。因此,对小型企业而言,要全体遵循的确存在较大难度,比如治理的有关条款要求建立规范的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这对治理水泙相对不高的小型企业来说适用性就不高。调查问卷最后显示,内控规范对大型企业的适用度较高,51%的企业认为完全适用,3%的企业认为成本高而不适用。但对小型企业而言,仅有31%的企业认为完全适用,11%的企业认为成本高而不适用,3%的企业认为完全不适用。此外,现有的内控规范体细没有对开展内控工作的方法进行系统说明,直接导致实务中正确和错误内控工作方法并存,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企业内控工作的实施效果,企业也会因错误的工作方法而加深对内控的误会。根剧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显示,小企业认为以下环节的工作方法有必要进一步规范:整体控制环境如何梳理与加强;如何将控制活动体细化;如何规范风险评估的程序;如何实现控制活动执行的持续性以及如何评价控制活动的有用性。
四、有关政策建义
党、始终高度重视小企业的发展,于20xx年10月发布了>,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促进小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方向;20xx年5月8日,又发布了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为小企业集聚的制造业转型昇级、实现"专精特新",提供了战略性的政策保障。为了进一步提昇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水泙和风险防范能力,建义相关部门聚焦我国小企业实际需求,以帮助小企业提昇整体管理水泙、保障企业持续运营、教育企业不断发展状大为目标,尽快制定一套为中国小企业量身定制的内控规范,并指导小企业有用开展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工作。
(一)以"帮助小型企业实现管理提昇"为制定内控规范的首要目的
内控规范的制定目的诀定了其内容范围和效用性质。如果以实现小型企业合规为目的,那么应以财务报告控制为宔线制定规范。但合规目的下制定出来的规范,对超过99%以上没有上市合规需求的小型企业来说,就没有很大吸引力和实至性帮助。如果以帮助小型企业实现管理提昇为目的,那么应以管理全过程为宔线制定规范,但为保证规范的操作性,有只怕需要根剧合规要求,对合规范围内的内控补充少许特别的说明。无论对于哪种性质、处于哪个行业的小型企业,要成长发展、要做大做强,都会对管理提昇有着迫切的需求。因此,我们建义,在充分拷虑小型企业特姓的基础上,将帮助企业实现管理提昇作为规范制定的首要目标,核心内容上以全体内控为基础,强化"小企业"特点。
(二)以"强化实施效果和工作方法、弱化控制手段"为构建内控规范的主旨
小企业内控规范应要点解决内控是什么(即内控的效果)、内控要做什么(即内控的内容)和怎么做内控(即内控的方法)。专家调研的最后表明,93%的专家支持在规范中阐述内控效果;36%的专家认为应在规范中涵盖具体领域的控制内容;64%的专家认为应烤虑在规范中阐述内控工作方法。我们认为,内控的效果可用来端正对内控的认识,内控的方法可为企业提供有利于企业管理的工具,这两部分是必须的在内控效果部分可以参照COSO框架(20xx)的表述方式,分偠素用概括化的原则来阐明内容,同时特别要补充明确内控的局限性、内控与管理的关系、有用的内控五偠素需具备的特征;在内控的方法部分应秉承"功能达成、操作简化"的设计原则,要点考量功能实现方法的经济性,镪调建设与执行的关系、建设与完膳的关系以及长效保障机制等。而内控的具体控制手段由于存在跨行业差异较大、管理内容太过具体等问题,无法保证规范制定的完整性和普遍适用性。同时,由于管理方法与日俱增,很容易慥成规范内容的过莳。因此,我们建义不在规范中明确内控的具体控制手段,而将其放在配套的解读或指引中,以案例方式介绍小型企业在典型领域中的管控方法。
(三)以"赋予企业更多选择权"为引导内控规范实施的根本
工信部对小型企业的划分标准,主要涉及定量旨标,虽操作简单,但缺伐令活性,且在经济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缺伐稳订性。与定量旨标相比,定性旨标虽缺伐直观性,但却可从小型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特点、发展趋势等方面认定小型企业与大中型企业的界限,弥补定量旨标的不足。国际上基于不同的目的(如监管、信息披露等)对中小企业的划型应用不同类别的旨标,这其中既包含了量化旨标又兼固了定性旨标。我们建义规范应以引导为主,赋予企业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在内控规范中仅明确定性标准,而在推广实施时,根剧不同的披露要求去设定不同的定量划型标准。如此企业可以结合行业发展特点、差异化的经营模式、业务发展阶段、业务亊项的复杂程度,对照定性标准自行衡量选择其适用的规范,自主建设完膳内控机制。对管理基础好的企业,可以鼓励其参照>自主全体开展内控建设;而对管理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的企业,可以参照>开展内控工作,实现企业战略风险要点防范,把控要点业务亊项和关键领域的风险,适应不同发展阶段对企业内控的实际需求变化。
(四)以"实至重于形式"作为内控信息披露模式的核心
上市自发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能购向赀本柿场传递上市内部控制运转有用和财务信息切实可靠的积极。因此,我们建义,小企业内控信息披露应镪调实至重于形式,改变现有以整体有用性为中心的披露方法,鼓励差异化、有信息含量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同时,参考香港等地内控信息披露的做法,将相关内控信息分为强制披露和建义披露两部分,相应降低内控实施成本。
(五)以"全方位、多举措"的宣传和培训作为推广和应用小型企业内控规范的手段
捅过加强宣传,普及培育推广,强化内控建设和责任意识,为小型企业全体建设有用的内部控制体细营造良好的环境基础。对于企业,主要以案例方式宣传内控与管理的关系以及对企业管理的益处,增多企业开展内控的驱动力,加强管理层对内控工作的重视程度;对于监管部门,主要宣传内控的实至内函,使之更好地而非教条式地对企业进行监管;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主要宣传企业内控有用带来的益处(比如降低贷款坏帐风险等),促使其主动加入到驱动企业开展内控的行列中来。小型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实施能否成功,关键茵素之一是内控人员的专页胜任能力。
一是要充分发挥各级财政部和地方小型企业协会、内审协会等行业机构的作用,为小型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内控专页人员提供更多的内控业务培训,真实提昇人员的技能素质,提昇企业内控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二是定期组织经验交流言讨会,请内部控制做得比较好的企业分享经验、介绍实践成果,并鼓励各企业的内控专页人员互相交流心得、探究成功模式;三是将小企业内控规范培训纳入会计人员继续培育内容,加快小企业内控规范的推广与普及。
20xx年是我镇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镇党委、政府立足大局,审时度势,提出了 工业强镇、科技立镇 的发展战略,同时积极开展 企业服务年 及 项目建设提升年 活动,把发展工业经济摆在空前突出的位置,要求全镇上下全力以赴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为认真落实镇党委、政府的战略部署,为我镇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我对全镇工业企业进行了调研,先后深入小浪底无纺布公司、济郑矿业公司等数十家重点企业,就企业经营情况;人员结构、行业态势、面临的发展瓶颈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了解。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我镇企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并初具规模。目前,我镇共有企业2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家,固定资产1.2亿元,20xx年,全镇企业共实现利税103.9万元,其中国税61.6万元、地税42.3万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镇的工业经济基础依然十分薄弱,面临的形势极其严峻,突出表现在企业个头小、数量少、底子薄、财税贡献率低、抗风险能力弱、缺乏行业影响力等方面,工业对地方经济的支撑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而且,就现有的几家企业来看,也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
一、产业结构不够合理,重复建设较为普遍
一是产业结构层次较低。我镇企业大多集中在加工制造业这种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其产品大多停留在简单制作的水平上。相当数量的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产品质量、产品附加值低。二是重复建设,重复投入。由于我国消费品市场和资金市场的不成熟,容易形成短时期内的消费热点,短期的利润促使大量资金迅速涌入,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也缺乏宏观的经济引导,此后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需求趋于饱和,在此情况下,企业不得不展开低水平的竞争。三是产业关联度低。在纵向合作上,即在关联的企业之间,没有建立起合作关系,缺乏统一的技术和质量标准;在横向合作上,即在生产相同或类似产品的企业之间缺乏明确的市场分工,没有在信息、人员培训等方面共享社会资源。例如我镇的一定数量的砖厂,就存在制造水平低,重复建设,关联度低等问题。
究其原因,一是多数企业主要集中在生产基础产品的产业上,这些产业对企业的规模、技术、资金、劳动力素质的要求都不高,产业的进入壁垒低,生产经营以 低质跑量 为主,在消费的短期热点中,容易造成持续上项目而形成行业的恶性竞争。二是从产品价值链的角度看,我镇仍处于赢利较少的生产制造环节,而利润丰厚的研发、设计以及市场营销、品牌推广等环节基本没有涉及。三是由于大量企业处于高度专业化分工状态,其固定资产专用程度较高,一旦出现全行业衰退或企业亏损,经营者也很难使设备转用或转卖,所以企业只能艰难维持经营,或偷工减料以求降低成本,使市场上产品质量不断退化。这种局限于中低档生产制造环节,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低端部分,缺乏自主品牌和市场影响力,企业所获得的附加值和利润偏低就是必然结果了。
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产品更新换代缓慢
我镇企业大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只是以目前市场上极为普遍的甚至于落后的技术作为生产工艺,品牌意识不强。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力度,产品更新换代缓慢,仅仅依靠低价取胜。这在我镇企业中是极其普遍的现象,调查的这些企业中,大部分只有1-2名技术人员,有的甚至没有技术人员,这造成了企业缺乏发展后劲,缺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经历短暂的辉煌后,发展动力不足,甚至会出现消亡的现象。
究其原因,一是企业起点低、实力小,大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绝大部分企业都没有自己工艺人员,更别提研发人员。就经济大环境来看,以技术研发为主体的人才倒三角的高新技术企业往往具有更强的活力和潜力。二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太少,员工素质普遍较低,大多数人只有初中及以下的文化程度。三是缺乏公共的技术创新平台,不能使企业有效的和高校等科研单位直接挂钩,把最新的技术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四是大型公司为了保持其技术优势,一般都把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严格控制在内部,我镇企业很难获得相关资料。例如我镇德利煤化有限公司就难以获得附加值很高的针状焦的生产工艺。
三、发展理念不够超前,管理方式普遍落后
我镇企业大多仍沿用家族式管理方式,这一管理方式为企业建立之初的生存与发展曾做出过很大贡献。但是,在当前形势下,特别是在企业发展的中期,这一管理方式往往容易转化为消极的阻滞,容易造成经营效率的低下和激励机制的偏颇。同时,大部分企业主小农意识严重, 小富即安、小进即满 的心态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调查中发现,部分企业完全有可能通过融资等手段进一步扩张,但由于担心怕 外人 来分蛋糕,为了避免风险,企业只愿维持现状,不想再去进一步发展。
究其原因,一是价值观错位。管理者将企业存在的价值看成是家族利益最大化的栽体,而不是上升到更高的社会价值层面, 私利 与 功利 相混淆,促使思想陷入封闭,拒绝改变,,导致企业管理僵化。二是思维僵化。由于长期以来受小农文化熏陶,固步自封、志得意满、看问题的片面性决定了无法在瞬息万变的经济浪潮中作出及时的改变。
四、抗风险能力不足,融资困难
目前,银行出于对降低信贷风险的考虑,对企业申请贷款的条件较为严格,一般都要求贷款企业提供连带担保或财产抵押,又由于抵押财产变现难等风险因素,银行一般不接受财产抵押。信誉度较高的企业为了避免资产风险,大多不愿意提供贷款担保。加之我镇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弱、信用等级低等原因,一般很难找(20xx扶贫工作调研报告)到稳定畅通的融资渠道,从而造成了贷款难、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例如我镇的德利煤化有限公司和鼎泰精化实业有限公司等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融资问题。
究其原因,一是金融体制规定严格的融资条件和企业融资条件的先天不足,客观上决定了企业融资处于劣势。由于我国缺少一个多层次的、能够为广大企业融资服务的资本市场,现有资本市场的高门槛使绝大多数企业难以跨越。二是企业融资手段单一,信心不足。从广义上讲,融资也叫金融,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当事人通过各种方式到金融市场上筹措或贷放资金的行为。融资手段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积极利用民间资本,寻求风险投资,吸纳入股资金等,而目前我镇企业融资往往盯着商业银行贷款这一方面,从而造成融资手段单一,融资困难。三是镇党委、政府对企业融资困境认识不足。资金匮乏是我镇企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镇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企业融资难问题,出台政策,扩宽渠道,切实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
针对我镇企业存在的种种差距和不足,需要镇党委、政府和企业同心协力,克难攻坚,采取超常的举措,打破常规,积极创新,解决问题,寻求突破,取得快速发展。作为镇党委、政府应从以下三方面做好工作:
一、发挥政策指导作用,整合资源培育特色
积极发挥政策的指导作用,要积极引导企业加入行业协会、商会,发挥其为企业沟通、协调、传递市场信息、引进技术等服务作用。要帮助企业调整投资结构,结合本镇实际情况,既要积极上马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短时期内形成企业对人口的聚集作用;又要大力引导他们向科技型、知识密集型、外向型转移,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大胆兼并、收购、参股国有企业改组和资产重组,支持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合资、合作经营,促进更多的企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尤其是那些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又要引导我镇企业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紧邻洛阳石化炼油厂的区位优势,选择具有较大规模、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产业,聚合生产要素,进行重点培育,从政策、资金、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拉长产业链,尽快形成市场占有率高的一批企业。
二、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形成全民创业机制
我镇党委、政府应转变职能,从管理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把工作中心放在企业服务上。定期召开有企业、私营业主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情况,积极想办法解决企业在发展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千方百计营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做到留住 经营者 ,鼓励 投资者 ,吸引 观望者 ;通过组织高校,科研所等科研单位与企业见面会等形式来转化科研成果,提升企业科技含量,增进企业效益;通过定期举办管理培训班等方式来提高企业经营者管理经验,开阔眼界,与世界先进管理水平相接轨;通过开展 一创双优 、 六新 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努力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通过加大对企业周边群众的教育力度和对破坏企业正常生产秩序行为的打击力度,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同时,镇党委、政府应打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形成全民创业机制。要创造宽松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帮助引导人们积极投资创业,创办个体、微型和企业,通过小投资、实用技术、经营管理和劳动投入,造就大量的个体和中小业主,形成资产积累,在全镇范围内形成创业光荣的良好氛围。
三、扩宽融资渠道,改善金融环境
一是我镇应抓住济源市为应对金融危机,出台的加强融资、优化服务、强化保障、减调税费等八项措施和被列为省国有银行支持小企业发展试点市的机遇,积极扩宽我镇企业融资渠道,结合我镇实际,建立和完善对企业的金融支持体系。要在企业资产抵押的基础上,鼓励企业之间实行互联互保,减少审批环节,降低贷款抵押的保险金和业务收费。要建立和完善企业的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完善政府引导、企业自助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他们的担保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拓宽企业直接,间接融资渠道。二是要增强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企业要有信用意识,诚信为本,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要加强与银行的沟通,及时将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等信息反馈给银行,增进相互了解,实现信息对称,建立互相信赖的银企合作关。
企业"招工难",这是当前国内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近几年来,我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工业园区企业发展迅猛,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增加,劳动用工量剧增,用工供求矛盾同样困扰着企业的发展。今年广东省出台"双转移"政策,犹如一记重磅炸弹给全南这个紧毗珠三角的人口小县更是重重一击。若不认真分析"招工难"产生的根本原因,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招工难"将对我县的招商引资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一、"招工难"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工业园区企业出现"招工难"现象,这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警示。
1、劳动力严重外流。沿海发达地区的极化效应,对我县的劳动力产生较强的吸附作用。我县毗邻珠三角发达地区,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成本较低,流动方便,而一些用工较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工资待遇较发达地区相差较大,单件产品工价普遍比沿海同类企业低20%-40%,且生产不够稳定。所以大部分本地人都不愿在本地做工,有条件外出打工的都已外出。加之我县青年的就业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像过去那样眷恋乡土,使得劳动力跨区流动日益普遍,出现了"孔雀东南飞"的现象,我县在广东务工的劳力有近4万人之多,占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农村的青壮年富余劳动力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在我县广大农村,大多是一些"3860"人员,即:带着孩子的中年妇年和年过六旬的老年人。
2、企业用工环境偏差。
其一,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工资待遇低的现象比较普遍。园区有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价位平均每月900元左右,每天的工作时间普遍在11小时以上,如按每月26天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计算,月工资也就650元左右。
其二,生产生活环境较差,缺少人文关怀。一些企业住宿较简陋、伙食差、文化生活单调。有的企业工价确定和计薪方法不够合理、透明度不高,拖欠工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企业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很少和员工交流,难以在员工中树立"爱岗敬业,以厂为家"的观念。
其三,职工合法权益难以保障。一些企业对法律规定的条文,比如各种福利、社会保险等落实不到位。有的企业不依法与员工签订用工合同,员工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其四,性别需求失衡。女工需求过大,男女比例有的高达2:8,与男女人口出生比例极不相称。
3、企业招工主体意识模糊。
一是在招工过程中,一些企业管理者习惯于等政府"说媒",想着"媳妇"找上门,而不是自己走出去"比武招亲"。
二是用工年龄限制严,导致年龄性民工荒。园区许多企业在招工时,将年龄限制在18-25周岁的青年,45岁以上的民工基本不招,使求职者"望岗兴叹",人为地减少了用工数量。
4、求职者眼高手低。尤其是一些"80"后青年本身缺乏劳动技能,却又好高骛远,怕苦怕累,不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工作锻炼学习,跳槽频繁。加之在本县流动成本低,导致企业员工稳定性差,流失率大。
5、民工问题没有引起企业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企业和社会各界都十分注重高素质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而很少注意到占80%人数的普通劳动力,政府和单位都有人才引进的各项管理规定,但很难见到民工引进的有关规定。
二、破解工业园企业"招工难"的对策建议
破解园区企业"招工难"问题,是我县应对广东"双转移",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企业发展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根据笔者的平时调查了解,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强化招工重要性的认识。从宏观上看,"招工难"是好事不是坏事,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我县经济快速发展的喜人态势。但从微观上看,"招工难"又是一个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新问题。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将直接损害园区的投资形象,影响招商引资工作,制约我县经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解决"招工难"问题决不仅仅是企业的事,政府更是责无旁贷。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县电视台等媒体要免费为招工企业宣传、发布招工信息。要在群众中大力宣传"热爱全南,接受培训,提高技能,就业全南"的思想,教育员工要增强劳动技能,不要盲目外出,要看到家乡发展的亮点和就业希望。
2、不断完善和创新招工举措。
一要充分发挥企业的招工主体作用。在为企业招工过程中,政府职能部门是"搭台者"、"服务者",即搞好有关组织、协调、服务工作,真正"唱戏者"是用工企业自已。政企双方的职责定位一定要明确,企业的招工主体意识增强了,招工工作就会好做一些。
二要坚持走内外并举、政企协同招工的路子。要走出去,招进来,树立"大劳务"观念,眼睛既要向内又要向外。建议以政府名义与湖南、贵州、四川、广西等省外劳动力资源丰富县市建立劳务输出合作关系,帮助企业搭建招工平台。政府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分派若干个单位配合企业招工,同时明确单位和企业的职责和费用。一面立足本县走村串户招工,一面跨区出省开展长期劳务协作,从欠发达地区输入员工,扩大企业员工来源。政府可制定民工引进管理规定,从户籍、住房到上学、就业培训等各方面给予政策优惠。
三要以工招工,实行招工奖励政策。鼓励在我县的县外务工人员返乡为我县企业做宣传,进行招工。对带人到我县务工的企业员工其往返路费由政府买单并对其进行奖励。
四要建立招工信息网站。将企业的用工信息全部放在网站广泛宣传,要与各省市劳动力信息网站互联互通,大力推介我县和企业形象,让更多的人了解全南经济发展和招工企业的有关情况,吸引其务工就业。
五要适当降低招工门槛。针对我县劳动力结构失衡、专业技能工人存量少的实际,企业招工不能只盯在青壮年上,对应聘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技能等要求不是很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条件应适当放宽一些,让那些岁数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但身心健康、手脚灵活的求职者也能到园区务工。
六要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两个主要阵地的作用,有针对性地举办用工招聘会、人才交流会。
3、努力改善员工待遇和用工环境。
首先,要提高劳动者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对大多数劳动力而言,劳动报酬的高低仍是其选择在哪里就业的首要因素,只要本地和外地的收入相差不是太大,他们肯定会考虑在本地就业。
其次,要努力改善工作的生产生活环境,完善企业文化,实行人性化管理,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让员工亲切感受到在厂如在家。在这个问题上,重视与不重视,结果大不一样。遭遇"招工难"的企业绝大多数是食宿行、人文环境欠佳的企业。
第三,要依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作为企业,对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工资福利、社会保险等都要按照《劳动法》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该遵守的要遵守,该到位的要到位。同时,相关部门要提高服务质量,增强社会责任,规范劳动力市场,加强劳动执法,保障民工合法权益。
4、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一是企业自主培训。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主体功能,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科学制订好用工和培训计划,通过生产带培训、老手带新手的办法,自我培养一批熟悉企业生产运作的熟练工。建议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新手培训车间,新手在培训期间由企业发给保底工资或最低保障工资,务工三个月后再由政府再对其进行一定的就业培训补贴。
二是校企联合培训。一方面依托职业技校的师资和教学设备,为企业开设员工夜间培训班,提高员工的劳动技能、文化素质和道德素养;另一方面依托企业的生产场所,建立职业技校学生实践实习基地,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企业用工提供高素质的后备劳动力。要根据我县的工业主导产业调整职业技校的专业设置,把全县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全部纳入招生范围,每年至少可为企业培养800-1000名产业技术工人。同时要完善对职业技校的考评考核机制,把毕业生在县内工业园的就业率和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列入考核内容。
三是用工"订单"培训。与一些劳动力资源储备丰富的地区进行用工培训合作,由企业"买单",委托当地培训机构搞"定单式"培训,也可联合办班培训,多途径、多渠道搞好就业技能培训。
5、切实转变招商引资方式。随着我县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园区的不断发展壮大,劳动力的供给远远跟不上企业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转变招商引资方式,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引进技术密集型或非劳动密集型企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招工难"问题。在转化过程中,政府要发挥好引导作用,对进园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要给予引导和适当控制,对于单纯靠廉价劳动力来进行生产的企业,要指导其限期改正;对技术密集型企业要从政策上给予倾斜。
市地处山东半岛和我国沿海的最东端,三面环海,内扼京津门户,外锁海运要冲,1987年6月建立地级市,辖荣成、文登、乳山和环翠区(三市一区),设有两个国家级开发区,总面积5698平方公里,总人口248万。现有城镇职工38万人,季节农民工50万人。市总工会定编12人,事业编制16人,有在职工作人员24人。在新的形势下,城市工会如何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山东省市总工会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他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市企业中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倡导企业经营者主动关心职工、保障职工合法权益,职工关心企业、与企业荣辱与共,实现了企业发展、职工受益、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工会影响不断扩大的多赢目标。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统一认识,明确指导思想。
初市总工会围绕建设和谐的全市工作大局,就“职工维权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专题进行的深入调研。结果显示,全市企业劳动关系总体上是稳定的,大多数职工的权益得到了保障。但是职工合法权益的实现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部分企业在依法用工、工资分配、劳动时间、社会保险、民主管理、依法建会等方面不同程度存在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以前工会扮演的是“灭火器”角色,工作十分被动。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实现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变事后的被动维权为事前的引导规范,市总工会领导班子感到必须进行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从协调劳动关系的源头――企业劳动关系和谐抓起,加大协调劳动关系工作的力度,推动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必须把维权工作纳入到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总体格局之中,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围绕党委、政府和广大职工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从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要求出发,创新工会的维权机制、手段和途径,这是工会参与和推动解决当前劳动关系中各种问题的关键所在。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市总工会提出,从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并明确了创建活动指导思想。
二、科学制定标准,明确目标任务。
市总工会在实践中认识到,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标准,必须体现“以人为本、利益兼顾、共谋发展、合作共赢”的要求;创建活动的目标任务,必须是企业得发展、职工得实惠。为此,他们在广泛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详细工作方案,提出了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标准。为了不给企业增加负担,市注意尽量简化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评选程序。由企业对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标准进行自查(经职代会或全体职工无记名投票,综合满意率达80%以上为自查合格),由企业工会向所在地上级工会提交申报材料,上级工会采取查看档案资料、召开职工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考核,初步确定名单征求各相关委办局等部门的意见,并通过媒体在全市范围进行公示,直至召开大会进行表彰。为了保持创建活动不断深入发展,市总工会制定了创建活动的三年规划,提出在今后三年内,星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要达到75%以上,并对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提出了具体计划,作出了全面部署,进而增强了创建活动的可操作性。
三、整合社会力量,各方齐抓共推。
市总工会在开展创建活动中,积极争取市委的领导和市政府的支持,依靠市委市政府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发挥各方面优势,形成了推进创建活动的合力。一是市委统一领导。市委要求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必须扎扎实实,不搞形式主义花架子,一定要让职工得实惠,企业见效益。为加强对这一活动的领导,市委成立了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分管书记任组长,分管工会工作的常委、联系工会工作的副市长和市总工会主席任副组长,市党政18个相关部门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总工会,市总工会主席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及时协调创建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并把创建活动的各项任务分解到每个责任部门,纳入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重视支持、工会牵头运作、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企业和职工有序参与”的创建活动工作格局。二是工会牵头服务。市总工会成立了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由主席任组长,分管副主席任副组长兼考核办公室主任,部室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成立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活动安排、评选条件、检查考核、评审程序、组织协调、舆论宣传等问题进行反复研究,积极协调落实市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的部署,提出的一系列建议均被市委采纳。三是职能部门积极配合。把直接与企业打交道的经贸、外经贸、民营办等综合经济部门作为创建工作的责任单位。哪个部门分管联系的企业出现劳动纠纷,就由哪个部门负责处理,实行一把手负责制,限期解决;工作情况考核结果纳入全市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市财政每年拿出50万元专款支持开展创建活动。卫生、教育部门积极协调解决困难职工“看病难”及其子女“上学难”等具体问题。组织部门加强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宣传部门广造舆论,树立先进典型。执法部门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警示违规企业。
四、突出企业主体,发动职工广泛参与。
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企业既是工作对象,更是创建主体,而创建活动的持久生命力则在于全体职工的广泛参与。为此,市在创建活动中一方面吸引企业自觉参加这项活动,另一方面又下力气引导职工广泛参与。,市结合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由工会、经贸、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围绕收缴清欠社会保险费、检查劳动合同签订、清理拖欠职工工资、清查使用童工四个重点,加大检查力度。近期又对企业经营者集中进行法律培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依法经营、主动协调劳动关系的自觉性,督促企业对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标准“查缺补漏”。一些企业本着“缺啥补啥”的原则,积极改进企业工作。底,市对评选出的200多家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进行了大张旗鼓的表彰奖励,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获此荣誉的企业都组织职工在厂门口举行隆重的挂牌仪式,以此激励职工和经营管理者。从开始,市明确规定,凡参加市级以上劳动模范评选的企业经营者,所在企业首先要达到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标准。市还采取措施引导职工积极参与创建活动。市委把工会建设纳入市、区、镇三级目标责任制,市委领导亲自动员、主持召开工会建设现场推进会,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工会建设,使职工参与创建活动有了组织依托。同时,教育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符合国家利益,符合企业经营者利益,也符合职工利益,离开了企业的发展,职工利益也难以实现和发展,为深入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奠定了群众基础。
五、把工会重点工作纳入创建活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市总工会根据工会干部人手少、依法维权和协调劳动关系任务重,单靠工会力量难度大的实际情况,在创建活动中,把工会重点工作整合融入到创建活动之中,从而有效地使工会工作融入党政工作大局,列入党政工作考核目标,各方齐抓共推,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体现了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工会各项重点工作的开展。市总工会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积极配合,重点解决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五金”、工资增长缓慢、超时加班和拖欠工资等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突出问题。通过推动这些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稳定问题的解决,企业发展后劲更足、职工工作积极性更加高涨,增强了开展创建活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
六、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为保证创建活动能够更加深入、持久开展,市总工会经过深入调研,积极筹划,并努力争取社会各方面支持,逐步建立起一套日臻完善的创建活动长效机制。一是建立了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制定下发了《市职工维权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和《市职工维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任务》。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议,主要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如遇到特殊情况可以随时召开领导小组会研究解决。二是制定了深入开展创建活动的工作规划。市委市政府转发了《市总工会关于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的三年规划》,确定了今后三年市创建活动的基本范围和目标,各市区根据领导小组的要求,也都制定了三年创建活动规划,确保工作目标明确,有章可循。三是实行了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考核责任制。市委把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纳入年终考核体系,把创建工作细化为8条10分,确定了各区(市)委的工作目标及标准,加强督促检查。四是建立督导推进、调研指导制度。市委、市政府不定期召开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督导推进会,组织企业参观学习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的经验和做法。每月28日,由市总工会召开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调度会,听取各区(市)创建活动情况汇报,布置、协调创建工作。市总工会还制定了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调查统计表,每年5月和10月中旬分两次调查了解企业创建活动情况,对各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整改、督导意见,具体指导企业的创建工作。五是建立考核评审、表彰激励制度。每年的11月上旬,申报企业要对照星级标准进行自查,达到相应标准的再行申报。每年12月初,由市委召开全市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表彰大会,为每个和谐企业颁发牌匾和证书。六是实行对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动态管理制度。每年对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进行不定期抽查,如发现企业星级标准达不到原申报条件,要实行黄牌警告,限期整改。对不能按期整改的,或整改不合格者及时进行摘牌处理;如被评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单位出现发生重大责任伤亡事故或影响社会安定的事件等问题,即取消其“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
七、强化舆论宣传,不断扩大社会影响。
市总工会十分注重加强舆论宣传工作。重点宣传了金猴集团、三角集团、工友集团、华夏集团等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经验,在全市企业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既促进了企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又较好地发挥了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起到了典型引路的作用,使各类企业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日报和电视台,都把创建活动作为重要内容,组织专题,宣传典型,系列报道,持续推出;市总工会还利用市区中心电子广告牌,对创建活动口号,进行滚动宣传,定格宣传;不少企业工会都在自己的厂门前竖起了“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宣传牌。
市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的深入开展,有效地协调了企业劳动关系,较好地服务和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工会各项重点工作和整体水平的提升,收到了党和政府满意、企业经营者欢迎、社会各界称赞、广大职工衷心拥护的多赢效果。
这次调研我走访了两家家附近的中小型企业。因为都是熟人,所以调研起来也格外方便啊,哈哈。两家公司的基本情况以上十五个问题已经基本包含了,我就不作赘述。着重就一个问题“法律对企业发展的作用”进行研究讨论。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发现两家企业都存在“应收账款”的问题,于是我研究了一下发现这是个企业里的专业术语,之所以讲这个是因为我认为这个术语牵扯到我们本课所学的法律问题,即商事主体在进行商事活动中会遇到的问题。而问题的解决当然缺少不了法律的途径,从中就可以体现出法律的作用了。我希望通过这个具体的术语,具体的研究法律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首先,我查阅了“应收货款”的概念,它专指因出售商品或劳务,进而对顾客所发生的债权,且该债权尚未接受任何形式的书面承诺。套用到我调研的企业中,即当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后,对顾客发生的债权尚未接受任何形式的书面合同,从而造成客户拖欠帐款,占压企业大量流动资金,使企业面临巨大的商业风险。特别是现在,客户拖欠企业帐款者越来越多,帐款回收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因为我调研的其中有一家企业是妈妈的企业,所以我的体会也非常深刻,每年快要年底,大家都在开心的准备过年,妈妈还是要到处奔波先去欠债的企业讨债,请求债务的履行啊!!!觉得这样真的非常辛苦。是不是很多企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呢?好奇心很重的我又查阅了资料。结果我发现,根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企业应收帐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为5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而且据专业机构统计分析,我国企业逾期应收帐款总额比率高达6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10%。看来不仅仅是我妈妈的企业有这样的问题。
然后,面对“应收货款”这个全国企业都广泛存在的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呢,换句话说,法律又在此对企业的发展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先来研究一下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共有三点:
1.迫于市场竞争,扩大市场份额
2.企业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3.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
总结一下的话,产生的原因就是“赊帐”“企业缺乏风险防范意识”“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那么针对这三个原因,我就可以找一下解决办法啦啦啦。来一个一个看,通过“赊帐”作为营销手段在现在的市场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也无可厚非,就我妈妈的公司来讲,虽然她的公司存在应收货款收不回的问题,但跟我妈妈做生意的其他商事主体对我妈妈的企业也有债权,由于我妈妈的企业货款收不回,资金压力大无法即使汇款又形成了其他商事主体应收货款收不回的问题。按照这个可以推想,整个市场就好象由应收货款形成的链条一样,你欠我我欠他他欠他,是这样的吧。但是我想这也是促进市场流通,保持市场年轻活力的一个原因。由此我就联想到楼市的次贷危机,我想象力是不是很丰富,哈哈。联想到这个的原因是,按照我个人浅薄的理解,贷款促进房市发展,但由于是次贷,就是贷款给一些支付能力不那么强,或者信用相对差的人而导致无法支付贷款从而形成楼市泡末,用王朔的一本书名来概括就是“看上去很美”,可能由于房贷的积极,楼市交易非常活跃,市场经济也同时兴奋起来,暂时可能是促进社会的发展。但我觉得毕竟贷款就是一种提前消费,而“提前”是建立在你自己的还贷能力可以,信用状况良好的基础上,那么如果市场经济是一架马车,贷款就是快马加鞭和好车轮。否则,还贷能力不好,信用状况不好,整个楼市如同马车一样飞快的奔跑然后散架的也格外重痛。再回归到企业的话题,如同房贷,客户信用不好,拖欠帐款,占压企业大量流动资金,使企业面临巨大的商业风险。特别是现在,客户拖欠企业帐款者越来越多,帐款回收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从企业的经营状况看,虽然每个月都有很多利润,但总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应收货款”“流动资金”。如果这个链条衔接不上,试问企业又怎能健康发展呢。
由此形成的债权债务问题如果不通过诉讼的途径又该怎样解决?传统意义上,中国人都偏向“私了”“协商”,不到万不得意不要闹到公堂对峙。而在商场上更是,为了留住长期顾客群,更不愿意和自己的生意伙伴撕破脸自断后路。但到了真的要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企业即使不愿意也必须拿起法律的武器来应对。那么企业如何建立应收账款管理的法律保障制度?企业应该建立的应该包括合同管理、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债权催收等。企业在应收货款管理上主要建立以下制度:
一、建立企业合同管理制度,严格合同的签定和履行。
合同是企业催收应收货款有利有效的法律依据。企业应建立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在与可户签订销售合同时,应有专业法务人员审定合同内容。销售人员要严格按合同约定履行,客户如有违约行为的立即中断履约,准备应对措施。企业财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双方合同付款条款的规定,及时向客户提示付款,并进行跟踪催收。
二、建立定期的财务对帐制度和应收帐款档案管理制度。
销售员与财务密切配合,制订一套规范的、定期的对帐制度,每隔三个月或半年就必须同经销商核对一次帐目,避免双方财务上的差距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造成呆、死帐现象,同时对帐之后要形成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书,而不是口头承诺。对于相关贸易单证:包括合同、发票、提单、报关单、商品质检证书等,案情说明、相关的买卖双方往来函电、担保文件、仲裁/诉讼判决等材料由专人归档管理,以备后用。
三、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及销售回款责任制。
企业在制定营销政策时,要将产品销售和资金回笼结合起来,加强销售人员的回款意识,把销售回款率作为考核销售人员的一项重要指标,并与其工资、奖金、旅差费挂钩,制订合理的应收帐款奖罚条例,使应收帐款处在合理、安全的范围之内。凡因自身原因导致货款被拖欠的,要视情节轻重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人为造成的呆死账,要有明确的赔偿制度,损失重大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建立客户的信用评定、审核制度。
企业要建立信用评定、审核制度,对不同的经销商给予不同的信用额度和期限(一般为半年)。要加强对客户资信程度的调查和分析评估,通过银行、同行业及律师等各种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客户的生产、经营、资产、负债、经营人员变动和财务状况等相关信息,以确定其是否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和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建立客户档案,对客户的资信实行动态管理,对资信下降的客户要及时采取减少发货、实行担保和加强催收等预防和减少风险的措施;对资信差、长期拖欠货款的客户要停止发货。
五、建立和健全往来帐户结算登记、核查、清理制度。
要及时登记每笔往来款项,准确反映应收、应付帐款的形成、回收、支付及增减变化情况,并按月对往来款项进行核对与清理。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办法,对超过信用期的应收、应付帐款要逐笔查实原因,分清责任,责成有关人员提出明确的处理意见,制定具体催收、支付计划,责任到人。
六、积极运用法律手段加大追索债务的力度。
要强化法律意识,充分运用法律手段清理欠款,以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企业对不同过期的应收帐款,有二种追讨方式,即自行追讨、委托律师追讨。对于逾期的货款,凡债务人没有明确的还款计划或有效承诺的,都要立足于诉诸法律进行清缴。对于有潜在风险的债务企业,要做好法律防范的基础工作。建立帐款催收制度。根据情况发展的不同,建立三种不同程度的追讨文件――预告、警告、律师信,按情况及时发出。由于债权企业追缴不力,错过法律有效诉讼期造成拖欠损失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应收帐款的回收是一项非常复杂,需要耗费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安全、有效的管理应收帐款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条件。企业建立起应收帐款的法律保障制度,以达到防范贸易风险,了解贸易对手,避免和减少各类不良债务发生,有效追收欠款,节约管理费用等各方面的管理目的。提高企业应收帐款管理水平,建立企业的信用管理机制。
如果不使用法律的武器,那怎么办呢?我们可以从“企业缺乏风险防范意识”“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入手呀,但这显然不是我的专业领域,权当了解吧。
企业应收帐款的风险防范
1.从产品本身入手,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市场营销的现实表明,适销对路,供不应求的高质量产品,企业往往不需要采取赊销的方式。因此,不断开发出符合消费潮流、具有高质量、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是防范应收帐款风险最有效的途径。这就要求企业不仅要加强市场预测与调查,采取先进的生产设备,聘用先进技术人员,生产出物美价廉,功能齐全,适销对路的产品,而且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营造良好的产品信誉,形成品牌优势。这样,产品适销,使企业比较容易争取到现销方式销售商品,减少企业应收账款,甚至可能增加预收帐款。
2.加强客户风险管理
企业应建立客户信用评估体系。企业应收集与之来往的客户的信息,对其资产状况、财务状况、经营能力、以往业务记录、企业信誉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分析,尤其是初次合作就想要赊销的新客户,更要对其信用状况进行调查。依据调查分析的结果来确定赊销客户的还款能力、评定其信用等级,最后建立赊销客户信用等级档案。建立档案的目的是要对不同信用级别的客户采取不同的销售方式,对于初次交易且资信较差的客户尽量采取现销方式或附带担保条件的销售方式,对信用等级高的客户可以采用分期收款方式,以期与之建立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
3.健全企业应收帐款管理制度
首先,企业应当落实应收账款的责任制度即每一笔应收帐款业务都责任到人,以便于应收帐款的及时回收以及减少坏帐损失,对于造成逾期应收账款的业务部门和相关人员,企业应给与警示,对造成坏帐损失的予以惩罚。其次,建立销售回款一条龙责任制。即销售人员不仅要销售出产品,而且要保证收回销售出的产品的货款。不能片面追求完成销售任务而不管是否能收回货款,或是将回收帐款交给财务人员。销售人员必须对每一项销售业务从签订合同到回收资金全过程负责,这样可使销售人员明确风险意识,加强货款的回收。再次,完善的销售合同是防范应收帐款风险的最有力的保障,所以在订立合同时,一定要仔细谨慎。对例如商品的数量和质量,检验或验收方式,交货的时间和地点,付款金额、付款期限和付款方式等合同要素,一定要明确规定,避免客户用种种理由或借口拒绝或拖延付款。最后要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尽量减少应收帐款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