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热门十篇)

关于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十篇

关于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 篇1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安排,今年8月,在陆华英副局长的领导下,教育、文化、卫生、少数民族华侨工作委员会对我区进行了食品安全调查。本次调查走访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农业局、区卫生局、刘杰街、双浦镇等单位,听取了各方面的介绍、意见和建议。我们还听取了区教育局关于校园食品安全的书面报告和区住建局关于建筑工地食堂管理的书面报告。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评价

近年来,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围绕实施《食品安全法》、《浙江省实施〈食品安全法〉办法》和上级有关加强食品安全的规定,切实加强综合协调,落实监管责任,突出重点环节,强化监督管理。他们在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整个地区的食品安全形势保持稳定。

(一)领导层高度重视新监管体系的初步形成

一是机构改革有序推进。5月26日,XX区市场监督局正式成立。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西湖分局、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区、市质监局西湖分局的职责并入新成立的区市场监管局,与XX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枝江分局合署办公。对食品安全的直接监管已经从原来的六个部门减少到现有的农业和市场监管两个部门。

二是监管网络基本建立。按照“地方政府负总责、部门各司其职、企业为第一责任人”的监管原则,围绕食品安全目标责任要求,将食品安全纳入区政府年度综合评价内容。在所辖城镇和街道成立了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向乡村和社区派驻了食品安全协调员(联络官),并在各级签署了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

三是加强环节监管。根据监管工作的不同环节,不断完善农产品养殖、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消费等环节的相应监管措施,注重从源头入手,加强全过程监管。

(2)积极履行职责,人大建议得到落实

第一,落实监管责任。落实省、市、区人大20xx年食品安全“一法两规”执法检查和20xx年“回望”工作中提出的“加强监管责任机制建设,消除监管缺口,加强宣传教育”等建议,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建设,始终保持强监管的高压态势。

第二,特别关注过渡期的工作秩序。做好功能调整前后的整合衔接工作。落实区人大常委会提出的“机构改革职能调整到位前,各有关部门将继续按原职责分工实施监督”的要求,确保过渡期工作不松散、不连续、不混乱。机构调整后,新成立的市场监管局迅速制定了《改革过渡时期内部管理条例》,对全体员工进行了专业培训,稳定了过渡时期的工作秩序。

三是推进议案的实际办理,认真办理20xx年区人大二号议案和区政府三号实际项目。目前,相关农贸市场改造升级正在按计划进行,完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的设备采购已基本到位,检验室升级改造工程正在进行,食品安全信息公示系统建设、食品检验批次和人员培训如期完成。

(3)大力整顿和不断净化市场环境

第一,积极开展专项行动。开展食品安全百日严打,积极营造氛围,实施严打整改,实现难点突破。开始现场销售,在农贸市场销售食品。对重点场所和品种进行检查,约谈违法企业,依法查处违法行为。有的乡镇街道结合全村拆迁,建立无违章建筑的村庄,建设美丽乡村等。,大力开展无证和无照小餐馆的整治。留下试点工商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和餐饮服务许可证“三证联办”,方便群众办事情。

第二,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媒体报道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后,迅速成立专项行动小组,启动“检查涉案单位、筛选重点单位、调查相关行业”的应急处理程序。查处包装食品问题,封存问题原料,类比完善管理机制。

第三,积极整改突出问题。按照20xx-20__年学生饮食放心工程三年规划要求,对辖区内各类学校219个食堂进行了监督检查,加强了施工现场食堂管理,加强了学校饮用水质量安全监管,并对水样进行了连续检测。开展校园及周边地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查处无证小餐饮(食品)店,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监管。

二、困难和问题

(1)监管要求执行情况仍有差距。

第一,部分功能没有调整到位。虽然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得到了有效优化,但一些单位的职能没有移交,人员和技术力量没有移交,导致监管领域空白。比如监管职能调整后,农业部门的监管职能增加了农产品储运、生猪定点屠宰、乱宰查处等新职能,但具体措施和保障力度还没有相应到位。

二是部分处置程序不明确。比如食物中毒事件本来是由卫生部门处理的,但是经过机构调整,在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和处置中,谁该接受消费者举报电话,谁该调查涉案人员和就餐场所,相关程序和程序至今尚未明确;再比如,由于职能调整,目前餐饮牌照发放前对员工的培训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不清楚这种必要的训练工作是否应该抓,应该由谁来抓,现在应该用什么方法抓。

第三,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不够。虽然相关部门在区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统一指导下和谐沟通合作,但机构职能调整后,当出现一些程序不清、标准不清、职责难以落实、需要各部门配合的事项时,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统一领导和综合协调力度仍然较弱,分配的主动性和权威性仍然不足。

(二)监管机构和技术力量仍然薄弱

一是区级专业监理队伍实力不足。区食品药品监督大队仍处于组建阶段,单位未通过公务员管理审批,人事关系未完成,执法主体资格未确立,执法人员严重不足;到目前为止,我区没有独立从事农业行政执法的机构和人员。面对农业违法行为,执法效率低下,难以形成威慑力量;区市场监管局成立后,计划在区内11个镇、街道设立11个市场监管办公室,目前仍在进行中。

第二,基层网络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虽然区、镇街、村层层签订了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但镇街食品安全评估细则在区一级不够明确,镇街、村对这项工作不够重视。基层食品安全管理力量多为兼职,工作变动频繁,相应的工作职责不够明确,落实不到位,工作还比较被动。

第三,检测体系不完善。随着新技术在食品生产经营中的加速应用,特别是假冒伪劣的隐蔽性和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原有的“眼、鼻、手”的传统监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我区的农业、市场监管、疾病控制、农贸市场、农产品生产基地都负责检测任务。各部门专注于逐年快速增长的检测任务,但人员和资金没有相应增加;我区没有专业的农产品检测机构,委托检验的资金没有完全落实,委托检验期限为15-20天。但蔬菜、对虾等农产品采收期短,批次多,往往导致出具检测报告时出现不合格批次农产品已售罄的现象。

(3)食品安全风险依然很多

第一,无证经营仍然是社会强烈反映的问题。市里的村子里,要拆迁的地区,我们区的一些校区,还是有大量无证无照经营的餐馆。根据调查数据,校园周边有700多家不正规牌照的食品经营门店;郊区和农村仍有相当数量的无证农贸市场和小蔬菜摊难以取缔。比如枝江地区有14个无证经营的村办农贸市场,其中4个几乎都是露天市场;虽然有关部门开展了多次专项整治行动,查处无证食品生产经营,但由于各种原因,效果仍然不明显。第

二,“低、小、散”食品生产者的管理没有根本改变。全区农产品农民在小型农资商店和流动摊贩购买不符合要求的农药、兽药的现象依然存在;水产养殖中,农民自拟饲料较多,添加剂成分难以掌握;死猪乌龟的处理还是比较随意的;在我区的食品生产企业中,80%是从业人员不足10人的小企业,还有大量的家庭作坊式食品生产加工户。目前,这些地方的监管仍然难以实施,存在重复和集中的问题。

三是网络食品经营行为成为新的监管难点。随着网上购物的兴起,利用互联网从事食品经营的逐年增多,虚假宣传、无证无照、无地址等现象屡见不鲜,给监管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比如最近媒体报道的翠园街九连庄地下快餐“黑作坊”,一些无牌小餐馆利用监管漏洞在网上订餐,大量出售没有质量保证的快餐。

第三,一些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构建顺畅有序的监管体系

第一,加强对机构改革的领导。要牢牢把握这次机构调整的机遇,认真贯彻国务院和各省市的指导意见,做好调查研究,结合西湖实际,注重创新,努力构建平稳有序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要研究详细改革的总体方案,参与机构调整、职能调整和人员调动的单位要从三套方案中重新界定职能,以适应新的工作要求。目前,市场监管局的机构职能已经明确。农业部门承担新的监管职能后,应明确机构设置和人员安排。

二是认真落实监管责任。监管体系调整后,监管部门要主动适应,创新方式,加强培训,落实各部门监管责任和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加强风险预警,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各种机制;要按照无缝对接的原则,密切部门之间的合作与联动,建立农产品产地管理与市场准入管理之间的联系;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形成与监管部门紧密配合的联动机制,严格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

第三,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委员会食品安全办“统筹兼顾、协调各方”的作用,实现各部门统一指挥,加强工作保障,落实工作经费,从制度和机制上保证食品安全办的协调效率和协调权限;要畅通食品安全投诉举报渠道,完善投诉举报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作用,建立健全督促生产经营者履行主体责任的长效机制;要认真总结150平方米以下小型餐饮场所工商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三证联办”取得的经验,适时在全区推广;要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严厉打击食品犯罪。

(2)加强资源配置,实施专业高效的监管保障

第一,加强监管力量的整合。加强人才力量普遍不足的对策研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不到位的核号要尽快落实到位;工作职能转移,人员编制同步转移,做到“人随事变”;利用职能调整的契机,整合各部门人员,集中专业人员,开展针对性培训,提高监管团队的综合监管能力;原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应及时整理食品监管档案信息,统一归档,确保信息和资料的完整性,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监管效率。

二是加强基层网络建设。按照重心转移、前移的原则,理顺乡镇、街道、村基层监管体制,明确基层食品安全管理(共管)的职责、工作要求和考核规则,提高乡镇、街道、村队伍素质,形成横向到横向、纵向到底的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网络。

第三,加强检测体系建设。针对我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不完善、检测资源分散的情况,应加强各种资源的统筹协调和整合,完善检验检测手段,充实专业技术人员,避免重复采样,增强综合检验检测能力;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等。,及时将不具备区级检测能力的产品送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并给予资金保障;监督和指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加强检验检测设施建设,确保源头安全。

(3)加强困难治理,维护安全规范的监管秩序

一是加强对“无证无照”的监管。以农村、郊区、周边校区为重点,以小规模、劣质无证食品生产经营场所为重点,以群众举报多、反响大的食品为重点,结合“三改一拆”、“美丽乡村”、“无违法建设”等。,联合开展专项整治和执法检查;对于无照经营的业户(如小区商户、违章建筑、拆迁街区等。)认为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认证,短期内难以取缔的,要提出更加科学、合理、可操作的对策和管理对策;将现有的不能取缔、难以规范、必须保留的“无照农贸市场”和“小菜店”纳入食品抽检和日常巡查范围,引导和规范其购销的各个环节,加强监管;进一步规范注册农贸市场经营管理行为,突出公益性,增强竞争力。

二是加强对“低、小、散”食品生产者的监管。深化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活动,提高农业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销售的引导能力;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高基地示范效果,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为主要载体,提高养殖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加大创建食品安全示范镇(街道)、示范村(社区)、示范店和食品安全管理示范单位的力度,按照创建标准和要求落实创建措施,扩大覆盖面;创新思路,发挥基层网络作用,注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重点加强对不配合监管的生产经营户的动态监督检查,督促其自觉按照食品安全要求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第三,加强对“网购食品”的监管。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适应时代变化,将网上订购等一些新兴业态纳入管理范围,督促食品安全相关网络平台配合监管部门,加强对食品供应商资质和经营环境的审核评估。同时,加大对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明确更具可操作性的制度和更严厉的处罚,防止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关于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 篇2

调查背景: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我国食品领域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食品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为了解我们大学生对食品安全方面的看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我们小组展开了关于食品安全状况的调查。

组长:杨思佳

成员:刘姝问、贺慧如、成彬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现况的认识。

方法:自行编制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第一师范学院小教大专部10个班,共537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结果:回收有效问卷505份。研究对象中用于食品的月支出100元以下的占0.5%,100—300元的占57.3%,300—500元的占36.7%,500—1000元的占5.9%,1000元以上的占0.6%。在是否买到过不安全的食品中有60.9%有过买过,但很少。有32.3%的同学经常购买,仅仅只有6.9%从来没有购买过,在一年以来,您本人或家人是否有因食品问题而致病或致伤的经历?有32.8%的有过这样的经验,67.2%的没有这样的经验。在食品安全问题中,同学们担心的主要问题中,同学们最担心的为非食用油(如地沟油、泔水油、垃圾肉油)流入餐桌和食品中违规使用添加剂(如防腐剂、色素)这两大问题,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25.9%的人喜欢到当地大型的正规超市及商店购买食品,有30.7%的人喜欢到学校的商店或者超市购买食品,有27.1%的人喜欢到食堂购买食品,有9.4%的人喜欢到流动商摊购买食品,还有6.9%的人选择了其他。针对我国当前食品安全形式,有24.7%的.人认为有问题存在,但尚在控制范围之内,有6.3%的人认为没有问题,没必要大惊小怪,有45.9%的人认为问题比较严重,呈恶化趋势,需加强治理,还有23.1%的人选择了不清楚。为了搞好食品安全,大部分人认为严格检验检疫、普及科普消费知识以及诚信经营是很重要的,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加大处罚、行业自律以及曝光典型事件也很重要。对于目前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有9.4%的人认为到位,有25.8%的人选择了一般,有64.8%的人认为做的不到位。认为食品安全的责任主要由生产加工厂家负责的人数占61.2%,认为由中间商负责的人数占3.3%,认为由物流及配送企业负责的占2.7%,认为由批发及零售市场负责的占8.7%,认为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的占34.1%。对于目前食品安全管理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认为是管理体制的占38.3%,认为是管理人员素质的占40.6%,认为是处罚力度的占20.1%。最后,针对当前的食品安全,同学们普遍认为生厂商要提高自身素质,不要赚黑心钱,同时希望国家能加大这方面的管理力度,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结论:

大学生对《食品安全法》的认识和了解不够。

在食品安全知识、购买食品情况和就餐情况得分低,反映其食品安全现况较差。

就餐地点主要为学校食堂;对学校食堂和周围环境总体食品卫生评价一般。

主要以方便快捷和口味选择就餐地点。

建议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食品安全及相关知识教育;加强对食堂的管理;学校食堂应在饮食营养、食品安全和口味三方面并重;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学校周边餐馆和街边小摊的卫生管理及对饮食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教育,以确保大学生饮食安全。

建议:

1 、不要吃街头小吃,注意卫生。

2、少吃学校附近小店里卖的零食。

3、少吃没有绿色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质量安全标志、产房地址的食品。

4、少吃油炸类食品,比如:薯片,薯条,同学们最喜欢吃的“麦当劳”等。

5、不吃没有营业执照的小型店铺里销售的“垃圾食品”。

关于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 篇3

食品是人类赖以为生存的基本物质,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食物,为了生存,我们离不开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几年来我国的食品加工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食品工业一跃成为我国的一大产业,各种新式食品层出不穷。与此同时,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增加,频频出现的重大食品安全问题,在一次次地伤害了民众的生命健康,也一次次地损坏了公众对食品市场的信心。这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更对我国的食品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因此,如何保障食品安全问题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出调查问卷100份,实际收回100份,调查人数为100人,回收率100% 。

调查对象:

调查内容及调查结果:

1. 请问你平常比较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哪些方面?(多选)

A.食品中药物残留超标 (76%)

B.食品中违规使用添加剂 (93%)

C.非食用原料加工食品 (73%)

D.生产与存储过程中的卫生状况(61%)

E.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 (20%)

F.激素问题(28%)

G.相关检验证明(25%)

2.选购食品时关心:

A.价格(17%)

B.品牌、生产家及厂址 (27%)

C.生产日期、保质期、有效期(56%)

3.对当前食品安全形势的看法:

A.问题太多,令人失望 (86%)

B.形势向好发展( 0%)

C.有些问题,但可以解决(14%)

D.问题不大,无所谓(0%)

4.你所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有:

A.包装不合格(21%)

B.虚假或错误标签标识(36%)

C.三无产品 (39%)

D.无产品图案(3%)

E.其他(1%)

5.是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A.非常关注(60%)

B.一般(35%)

C.从不关注(5%)

D.无所谓(0%)

6.从什么渠道获得辨别问题商品的方法?

A.电视媒体(78%)

B.政府公共教育(12.5%)

C.杂志、报刊等(9%)

D.亲人朋友等(0.5%)

7.你认为政府该如何减少食品问题的发生?

A.提高市民的食品安全意识(14%)

B.加强对商家产品抽查、监控(35%)

C.严格处理食品安全的问题(32%)

D.严格限制食品行业的准入资格(19%)

8.你认为出现那么多食品安全问题最大责任在于谁?

A.食监局(47%)

B.公司厂家(47%)

C.群众(6%)

9.目前,最令你感到不安全的是哪类食品?(多选)

A.奶、豆制品(36%)

B.海鲜(42%)

C.腌制品(78%)

D.速食、膨化食品(69%)

E.蔬菜水果(22%)

F.饮料(41%)

10.是否会有想吃而却不敢吃的现象?

A.有(77%)

B.没有(23%)

11.是否关注相关食品安全的新闻?

A.经常(48%)

B.偶尔(44.6%)

C.很少(7%)

D.从不(0.4%)

调查分析

在上述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知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愈来愈关注,绝大数人都会关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现在食品安全的各种各样问题,已到了相当严峻的程度,令大部分市民失望。电视媒体的揭露成为打击问题食品的重要工具。人们对食品进行选择时更多的是食品本身的安全问题,而不会去进行盲目采购。大多数人认为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责任在于食监局的监督不力与商家自身不自觉。

调查总结:

对于商家,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事件中,不法产商及商人是最大的驱动者。这暴露了这些不法分子的不诚信及只为谋取私利等不道德行为。若要控制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则须先把这些不法分子的道德拉入正途。每位经营者在从事经营前应签订诚信规则以一种硬手段的方式要求自己不出售有问题产品,更为甚者,经营者需将每位顾客当成自己的家人那样珍惜,而不是只把盈利放在眼中,只顾吸取顾客的金钱,而将他人的生命安全及健康置之度外,倘若他们制造或出售的问题商品回流到他们家人的手中,当事故发生后,他们会有如消费者般经历的万分痛苦。这循环的道理及弊处,相信每位商人都懂,因此,他们都应该将这把警惕量尺放在自己心中以时刻提醒着自己。当食品安全问题不再发生时,这一切就变得两全其美,消费者买得值,吃得安心,商家得到更多信任,更多顾客,更多利润。

对于政府,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政府及其其他机关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他们是为了给人民谋取利益,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存在的。因此,只有政府把食品安全问题放在高度重视的位置上,且各职人员明确职务,尽职尽责,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努力协调好各有关部门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要加强监管工作,提高食品监管的准确性及增强食品监管的权威性。对于那些不作为或乱作为的人员要严肃处理,同时也要听听百姓们的声音,对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多进行一些真正有益的反馈,要积极宣传及传播食品科普知识,使大家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我们该如何处理解决,也要开展一些食品安全教育活动,使食品安全意识能更深入民心。只有这样做,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当然,作为国家强硬的手段及体现公民权利的法律,那是不可缺的,为的就是能够通过这强硬的手段将那因一己私利而谋取暴利而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违法生产者和经营者得以绳之于法,并且打击那些欲违法犯罪的犯罪分子和在执法过程中的腐败官员,才可让那些食品安全问题远离咱们的生活圈。

唯有政府及其人员与法律相辅相成,才能使执行制度真正的履行而不是一种监督执行的过程,才能使政府做得更好、执法更有力、管理更严,食品安全问题才更少。而人的观念也是影响此类问题的一大因素,因此当人们观念意识更高时,政府及法律更好地运作时,食品安全问题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才会越来越少。

对于消费者,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严峻化,以食为天的我们对问题食品的恐惧也逐步加深,对厂商的信任度也江河日下,甚至发展到对众多的食品都出现不敢吃、不敢买的程度。同时我们也希望食监局能加大对问题食品打击的力度,与厂商能够用良心与信用去制造商品。因为从调查中看出,我们对食监局抱有很高的期望,但却总有失望的情况,对于厂商我们尽是痛斥他们对食品对人民生命安全的不负责。所以广大的消费者都希望食监局与厂商能归还一个既安全又有保障的食品市场给我们。除了对食监局与厂商的期望,我们消费者也应该加强对问题食品的辨别能力,多关注食品方面的新闻,了解多一些食品添加剂的限量及其作用与副作用。进而从自身的知识层面上减少对问题商品的购买,同时也减少了问题商品的销售。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配合食监局的整理,遇到问题商品时尽快举报,以尽早扼杀问题商品的进一步泛滥。

总而言之,我们消费者不但要加强自我对问题食品的防范意识,而且还要配合食监局的治理方案。

关于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 篇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最关心的话题,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然而,食又以安全为天。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和社会的和谐。无论是导致国内乳制品信任危机的三鹿事件还是骇人听闻,令人作呕的地沟油事件都印证着一个残酷的事实:我国食品领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食品安全已成为关系到人民生计的重要社会问题。

20xx年2月18日,英国一次最大规模的食品召回行动为食品安全问题敲响警钟。召回的导火线是英国最大的食品制造商第一食品公司生产的沙司中发现了被欧盟禁用的“苏丹红一号”色素。而这些沙司又卖给了大量食品厂商和超市卖场从此,苏丹红成为了全世界食品安全问题的代名词,在Google上,有关苏丹红的查询结果以达496000条。同年3月4日,苏丹红现身中国市场。北京市政府食品安全办公室向新闻界通报,北京市有关部门日前从亨氏辣椒酱中检出“苏丹红一号”,同批次产品已被责令下架召回。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如购买过相关产品应停止食用,并前往相关销售单位退货。 20xx年3月15日,“瘦肉精”消费者熟悉的双汇集团旗下公司被央视3·15特别节目曝光。央视报道,双汇宣称“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但猪肉不检测“瘦肉精”。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有毒生猪,顺利卖到双汇集团旗下公司。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的3·15特别节目《“健美猪”真相》报道,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饲养,有毒猪肉流向了双汇。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是河南双汇集团下属的分公司,以生猪屠宰加工为主,有自己的连锁店和加盟店,“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的字样随处可见,但却不包括“瘦肉精”检测。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采购部业务主管承认,他们厂的确在收购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所谓“加精”猪,而且收购价格比普通猪还要贵一些。这种猪停喂“瘦肉精”一周后,送到他们厂里卖的时候就不容易被查出来。

其他食品安全相关事件:

1.“毒大米”事件:20xx年,我国广东、广西等地查出“毒大米”数百吨,根据“毒大米”样本检验结果,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严重超标。过量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品,严重者可在2至3周内出现肺水肿、昏迷等症。

2.“三鹿”毒奶粉事件:20xx年9月11日,《甘肃14名婴儿疑喝“三鹿”奶粉致肾病》一文将三鹿牛奶推向了舆论的风口,顿时轰动了全国,引起广泛的`关注,次日卫生部通报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致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事实初步认定。三鹿事件使得国内乳品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3.地沟油:暗淡浑浊、略呈红色的膏状物,仅仅经过一夜的过滤、加热、沉淀、分离,就能让这些散发着恶臭的垃圾变身为清亮的“食用油”,最终通过低价销售,重返人们的餐桌。

随着越来越多的食品卫生问题曝光,民众对于餐桌上的食物安全越来越担忧甚至有可能导致食品行业的“信任危机”,这些食品对人体的伤害是难以估计的,无论是对人民的身体还是心理健康都会造成巨大的伤害。面对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有理由去反思其产生的原因,为什么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我们认为当前食品安全存在的诸多问题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生产者、经营者的趋利动机,以及各种不规范的操作是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原因。但是从深层次上看,面对市场经济转轨中伴生的新问题、新科技带来的挑战,原有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管理机制越来越不适应,人们的道德的滑坡才是食品安全生产的最根本原因。

原因分析:

1.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

这是国内企业存在大量不诚实现象的主因。政府之前没发现是因为监管力量不均衡造成的,而监管部到位,就不会给企业提供诚信的土壤。目前中国经济体制面临转型,过去粗放不完善的经营模式,迟早会遭遇滑铁卢,企业早一点觉醒和发现问题,可为品牌再造达成好的基础。目前,我国食品产业组织化、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程度低,食品产业技术、工艺水平、产业链条和管理水平落后,有关食品质量安全带制度和机制设置也远落后于实际问题出现的速度。

2. 法律体系不够完善

在我国,国家已经开始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早在1995年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在此基础上,20xx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虽然我国涉及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多达几十部,但没有一部是关于食品安全的大法。法律体系的不完整使得一些不法厂商有了可乘之机。

3. 执法力度不够强硬,监管力度不够严格

为什么食品市场“瘦肉精”问题屡禁不止?在央视特别行动曝光的一些养猪户称,他们铤而走险偷偷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无非就是为了使养成出栏的猪看上去卖相好、更容易出手。“使用瘦肉精比不用瘦肉精的猪,每头能多卖出几十元钱。”然而,这条黑色利益链条的背后,流通监管体系疏漏和品牌企业诚信缺失问题也难逃其责。虽然早在20xx年国家监管部门就发布公告,明令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盐酸克仑特罗和莱克多巴胺等7种“瘦肉精”,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只检测盐酸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等没有纳入常规的检测。一位权威消息人士证实,各地都会检测盐酸克仑特罗,但莱克多巴胺只有在个别地方有检测,因为其检测成本高。所以,尽管很多部门在食品监督方面做了大量的艰苦的工作,但与广大群众的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从双汇瘦肉精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恰恰是在执行国家有关检验的硬性规定不利,以抽查取代普查,每月一次,每次千分之二的比率进行抽查,如此小范围的抽查范围怎么能够的了不法分子保证不存在侥幸心理。

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1. 制定和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世界各国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的根本保障。只有拥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才可以做到有法可依,为此,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把加强立法、严格执法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强化食品安全信用管理。一方面是加强立法,另一方面是严格执法而且还要受到刑事制裁。通过这些严厉措施,确保有关法令、标准能得到严格遵守。

2. 加强监管力度

保障食品安全,需要企业自律,但绝不能单单靠企业自律,政府相关部门有效有力的监管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统。政府应加大协调监管力度,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严格监管,组建职责明确、责权统一、监管严明高校的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加大对涉及食品安全事件的企业和责任人的惩罚打击力度,提高整治效果,并且要督促监管人员走入生产一线,今天的食品安全问题,表面上看是企业自律不严而导致,但深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够,制度流于形式,促使监管人员走出办公室,深入生产一线实行动态监管。

3. 建立和完善统一协调、权责明晰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我国现今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在延续历史做法的同时,更要向管理体制卓有成效的国家学习,使监管体制相对协调集中,逐渐开创我国科学、协调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长期以来,我国对食品实行多头管理,一方面执法中各部门职责交叉、都可以执法,另一方面则出现模糊或真空地带,给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这样就出现了我国食品安全"都管但都管不好"的局面,也为一些部门权力寻租制造了借口。

4. 全民强化教育,提升商家的专业水准和商业道德

很多人总喜欢买样子好看的蔬菜,所以农民就拼命撒农药防虫害;很多人喜欢颜色鲜艳的肉类,所以商家就加亚硝酸盐保持肉的鲜红;很多人以为米线是白的,劲道的好,所以商家就加吊白块所以提高消费群体的素质,加强食品安全的宣传力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对于避免问题食品的出现也很重要。

总结:

由于时间原因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暂时就想到这些,得出的结论和数据难免有些偏差,但我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确实做出了很大的努力通过上网等收集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相关的资料来完成这一严肃的研究报告,我相信随着新一届领导班子对民生问题的更加关注,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将会更加健全。此外,媒体的力量在社会中越来越强大各种曝光力度也是直至食品安全问题,所以我国对于食品安全重视程度呈乐观趋势发展,相信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还民众一个健康安全的“餐桌”。

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食品安全法》 《中国食品安全报》

关于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 篇5

调查主体

1、相关社会背景和主要目的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十分严峻。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当前我国大学生大都重视专业课,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同时大学生法律观点偏差,法制观念淡薄。很多大学生在他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会选择沉默,而不是去争取他们的利益。这就会使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会越来越淡,导致高等院校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违法犯罪现象。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 大学生亟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强大学生的道 德修养和法律素养,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大学生自身成才的迫切需要。

2、调查对象的选择与简要情况

此次调查选择的是天津理工大学在校及刚刚毕业的学生。

3、调查方法与过程

此次调查采用的是问卷调查的方法,在校内展开不记名调查,共征集问卷139份。

4、调查内容

分析和认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是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促进大学生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特进行本次问卷调查活动,本次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

调查结果及分析

你的性别

a男 45.61% b女 54.39%

你的你所在年级

a 大一 23.68% b大二65.79% c大三4.39% d大四6.14%

本次调查覆盖面比较广,男女比例较为平均

你对法律方面的问题

a很重视 40.29% b一般关心 56.12% c无所谓3.6%

你认为我们大学生的总体法律意识情况如何

a很强13.67% b一般62.59% c较弱17.88% d很弱5.87%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法律与你的联系程度怎样

a 很紧密41.77% b 一般50.21% c几乎没有8.02%

被调查去的大学生平时对于法律方面,报以为所谓态度的是少数,但是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多数同学都只报以一般关心,并且同时认为总体法律意识也只是一般。重视程度不够,总体意识不强,这就是当代大学生对于法律意识最重要的问题。

大多数同学的法律知识于课本与电视,课本上知识过于局限,过于书面化,没有与实际生活很好的联系。而电视上的,虽然有很强的灵活性,但是专业性不够,甚至有可能还有错误,对接收知识的时间和空间有着很大的限制。

5、对于结果的评价分析

由于大学生法律意识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要精确全面地概括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现状并非易事,所以本文只能结合调查结果,对当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所存在的问题作一个粗浅的概括:

根据调查数据来看,大学生都或多或少地知道法律的基本常识,并不是完全的法盲,每个学子从小到大受传统的伦理道德的教育,对法律基本知识早已耳濡目染,尽管受到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但是我院大学生整体的法律素质还可以的,这里所说的只是基本常识,而不是深沉的理论,当今我院大学生也没有必要对法律学习得面面俱到。

知法并不代表能运用法律,它们是两码事,运用主要是以知道为基础,由于当今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少,社会经验不足,再加上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如行动容易冲动,易受别人的煽动,追求时尚和个性,好面子,在处理具体一件事情上到底很少正确使用法律,甚至做出违法的事情。

而维权更不用说了,当今大学生遇到侵犯个人权益时,大部分的学生会选择回避,忍让,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虽然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他们没有真正的把法律知识内化为法律意识,没有真正的挖掘法的精神,法的价值,缺少公平,正义的理念,对法的信任程度低。

关于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 篇6

一、xx县食品的行业基本情况

我县现共有注册餐饮服务单位910户,未取证的小餐饮店212户;食品的流通经营主体1040户,未取证的小食品的店621户家;食品的生产企业26家,未取证的小作坊201家;未取证的食品的流动摊贩100余户;不规则分布在全县各个乡镇。随着食品的产业的快速增长,我县食品的行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涌现出了一批名优产品,包括麻辣牛肉、飞龙面、龙女酒、盐皮蛋等;西南商圈著名零售商企业重百商城看中xx县消费潜力,在沿口镇开设两个零售店;印山假日酒店、渝源庄、雪花啤酒风情街等餐饮业领头羊和餐饮服务示范街则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助推我县食品的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xx县食品的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

20xx年,我局为摸清食品的安全现状,抓住食品的亮剑行动的契机,集中查处了一批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后续又多次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包括食品的添加剂、大米、白酒、饮料、食用油、肉及肉制品专项整治等多个方面,形成查处一案,震慑一方,教育一片的作用。截止目前,我局共计办理食品的生产经营违法案件127件,罚没款合计23.33万元。同时,为了严防食品的安全风险,根据市局年初下达的食品的抽样方案和我县实际情况,我局共计开展民生工程抽样96批次,不合格6批次,合格率97.8%;开展监督抽样55批次,不合格32批次,合格率41.8%;对抽样不合格的产品,一律按照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实施行政处罚。我们清楚认识到,我县食品的安全总体现状较往年有所提升,但安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一以下几个方面:

(一)食品的安全监管力量薄弱。一是监管人员数量少。按照“三定”方案,全局共设立编制80个,到位人数46人。从事食品的安全监管的人员紧紧23人,食品的安全监管面积大、战线长、监管基础薄弱、动态性强,同时食品的行业兼具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流动性强的特点,现有监管人员即便超负荷工作,也不能达到监管率100%。二是监管设备缺乏。目前我局共有快检设备2套,只能针对极少部分品种做基础检测,面对琳琅满目、品种繁多的食品的,我们执法人员绝大多数时间是采取凭经验肉眼看、鼻子闻、手摸和检查购物凭证等方式来辨别假劣产品,支撑食品的安全工作的物质技术力量无法保障,难以及时发现,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办公场地受限。我局共设立6个监管所,为我局的派出机构,办公场所在监管所乡镇府所在地划转,但目前无一个正常运转,监管所缺乏电脑、打印机、执法车辆等一系列办公设备。

(二)食品的安全隐患突出。一是经营者食品的安全意识淡薄,隐患突出。食品的行业准入门槛较低,从业人员绝大部门来自农村或者是城镇下岗职工,文化水平相对较低,食品的安全意识淡薄,未实行进货查验及台账登记、索证索票制度或者记录、索证索票不全,不能及时处理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的,基本的食品的安全知识缺乏,留下巨大的食品的安全隐患。二是消费者食品的安全意识不高,维权困难。在我县很多消费者没有基本的食品的安全意识,特别是一些老人、小孩在购买食品的的时候,基本不会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这些标识,这就给一些不法经营者可乘之机;而部分经营户往往不会主动提供发票和小票,一但出现问题,维权就会比较困难。三是农村食品的市场名目繁多,秩序混乱。农村食品的市场上廉价食品的琳琅满目、山寨食品的品种繁多,因农村消费者普遍对食品的安全知识知之甚少,加之我局食品的安全监管力量薄弱,农村食品的市场和城乡结合部是低价劣质食品的的倾销地,农村消费者也是假冒伪劣食品的的直接受害者。

(三)食品的经营缺乏有序竞争。一是食品的生产经营户分散不成规模。我县食品的经营店分布范围相当广,从城区到几人、十几人聚集的农村居民点都有食品的生产经营户;但绝大多数规模都不大,有两张桌子就组建一个小餐馆,有几十包小食品的、几瓶酒、几包糖果就能构成一个小食杂店,有简单生产工具在简陋的棚户内搭建的小作坊,同时,很多农村地区的餐饮服务单位及食品的流通经营户未取得相关的证照,小作坊也未到监管部门实施备案管理,这给职能部门监管带来较大难度。二是食品的行业小、散、乱、差问题凸显。食品的行业作为一般的服务业,普遍投入不大,技术含量偏低,尽管完全由市场竞争来选择,但由于缺乏政府的有效引导,普遍存在小、散、乱、差等问题,缺乏有序的竞争力。除进行注册登记的餐饮服务单位、食品的流通经营户、食品的生产企业及已实施备案管理的小作坊外,食品的流动摊贩随处可见。因不能对未获证或登记的食品的生产经营户进行食品的原辅材料、制售过程、环境卫生状况进行监督控制,所生产销售食品的质量安全隐患大。

(四)食品的安全监管难度大。一是监管依据缺乏。20xx年全省对食品的生产经营主体进行了系统调查统计,但针对“四小”的监管办法依然没出台,执法人员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可适用的法律条款不明确,在执法过程中不具有可操作性。二是监管对象数量庞大。我局负责除食用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的整个食品的市场的监管,涵盖食品的生产、食品的流通、餐饮服务、集贸市场的监管,监管对象适量庞大。三是违法成本较低。目前针对食品的安全的主要法律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的安全法》及《食品的安全法实施条例》,相关法律责任条款折射出我国食品的行业违法成本较低,获利空间较大,违法成本远低于违法收益,故意违法现象频发。四是监管责任分工不明。今年“毒豆芽”事件屡见报端,一度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其主要原因是监管责任分工不明,豆芽监管处于真空地带。

(五)法律宣传效率低下。一是法律宣传惠及面窄。我局虽每年都借助3.15、食品的安全宣传周、科技宣传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食品的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及食品的安全知识宣传活动,但是受惠面基本集中在城区和乡政府所在地,广大农民群众未能及时获知食品的安全相关知识,食品的安全意识低下。二是普法教育未能跟上。在实际监管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食品的经营商家犯了法都不知自己触犯了法律,不知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有的认为只要罚点款就能了事,这些都反映了普法教育和宣传力度远远没有跟上。部分经营户以经济利益为中心,对食品的安全电子溯源、索证索票、进销货台账等管理制度思想认识程度不够,嫌麻烦,消极应付。有些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购买食品的时不看生产日期、保质期、不看合格证、不查证验证,发生消费纠纷时维权意识也不强。虽然我局每年都对食品的从业人员进行食品的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但部分食品的从业人员责任心差,操作随意性大,与法律法规的规定相差甚远。

三、存在食品的安全问题原因分析

我县食品的安全问题纷繁复杂,食品的安全隐患突出,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财、物力支撑不足。一是人力资源不足。机构改革后,我局编制空缺数目大,人员迟迟没能到位,现有人员是多部门整合而来,食品的安全监管业务需经历学习期、磨合期、熟练期三个阶段,食品的安全问题也会经历一个集中爆发期。二是物力支撑不足。目前我局办公设备、执法装备严重匮乏,严重制约了全县食品的行业的监管,为食品的安全隐患埋下伏笔。三是财力保障不足。政府在食品的安全领域投入少,抽检经费缺乏,发现可疑食品的不能及时开展抽样检验,锁定证据,致使执法监管陷于被动状态。

(二)食品的行业管理水平低下。一是食品的行业规范化程度低。我县现有食品的生产经营户几乎都采用家族管理,家庭中不同的成员在食品的生产经营不同环节担当不同角色,控制着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出厂销售各个环节,在实际操作中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主要依靠经验,随意性较大,不能从源头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二是食品的行业标准化程度不高。食品的生产企业虽然都制定相应的产品执行标准及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检查中发现企业受文化素质、成本等各方面的影响,不能按照既定的标准和制度严格实施,主要表现在食品的生产从业人员工作服鞋帽穿戴随意、购销记录不全面、食品的添加剂采购及使用记录时有时无、产品出厂检验更是形同虚设,同时生产企业食品的安全管理人员缺乏,对食品的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食品的安全风险较大。

(三)食品的安全监管手段平庸。一是执法监管各自为政。食品的安全监管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职能部门,但从多年的监管履职情况来看,各部门联合执法频率低,信息互通量少,震慑效果不佳,不能及时消除食品的安全隐患。二是社会参与度低。现阶段是食品的安全问题的集中爆发期,特别是部分制假售假窝点为躲避执法检查,隐蔽于居民小区、采取非工作时间或夜里开工,紧紧依靠执法人员的日常巡查难以及时发现,劣质食品的流入市场,食品的安全隐患较大。大部分群众知晓此事,但不会及时向食品的药监部门、公安机关举报,导致违法分子逃脱法律的制裁。

四、加强我县食品的安全监管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一)充实监管力量,做好安全保障。机构改革后,食品的监管范围广、面积大,而执法人员及执法装备却不能满足实际执法的需要,各乡镇食品的药品监管所不能正常履行监管职责。希望上级政府能加快充实食品的监管队伍的速度,充分发挥乡镇食安办的作用,并在乡镇、村社区聘任食品的安全协管员,配合监管部门开展食品的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大对食品的监管的投入,配备精良准确的食品的监管设备,在食品的安全监管上形成合力,保障食品的安全。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安全意识。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的导向作用,宣传食品的安全相关知识,普及食品的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提升群众食品的安全消费意识、维权意识,增强防范能力;另一方面我局继续加大对食品的生产、流通、餐饮经营业主的食品的安全培训及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食品的生产经营业主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增强企业法人的第一责任人意识、法制意识、社会公德意识,把好食品的安全“准入关”。

(三)构建信息平台,筑好安全防护。一方面要重视食品的安全信息网络建设,将有关食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小企业小作坊的基本信息在各职能部门互相交流通报,加强沟通协作,做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动态管理,共同筑好食品的安全监管的“防火墙”。另一方面各级媒体要引导群众加入食品的安全监管队伍中来,发现问题及时拨打12331投诉举报电话,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让不法分子无容身之地。

(四)加大监管力度,消除监管盲区。一是严格市场准入,对达不到卫生条件要求的食品的单位坚决不予以发放证照,对经营条件十分差、安全隐患十分严重的无证经营单位坚决取缔。二是加大惩处力度,对于食品的安全违法行为要重拳出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三是加大食品的生产企业、学校食堂、大型商超、承办宴席单位的监管力度,进一步落实各项食品的安全制度,明确各单位法人是食品的安全第一责任人,牢固树立食品的安全意识。四是开展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确保履行职责全面到位。对违法犯罪分子要用重点治乱,绝不能心慈手软。五是突出重点环节,加大打击力度。对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的添加剂、食用过期劣质食品的生产加工食品的、猪肉冒充牛肉等食品的安全重点环节下大力气查处,坚决打击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

(五)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水平。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监管方式,坚持严格执法和优质服务相结合,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大力强化服务,做到监管于服务并重,寓监管于服务中,通过监管体现服务。为方便食品的流动摊贩的监管,建议县委政府在食品的流动摊贩聚集地划定一块食品的流动摊贩集中区,实行统一管理,消除食品的安全隐患,夯实食品的安全基础。

(六)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人员素质。素质建设是执法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没有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执法工作。我们应注重把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加强执法队伍的素质建设。一是转变执法作风,树立良好执法形象。坚持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核心,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为目标,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把先进性教育与开展整顿思想、整顿作风、整顿纪律结合起来,引导每个执法人员都来深入思考:作为食品的监管部门的人员,怎样通过做好本职工作来实现中国梦的要求。二是对执法人员进行严格的法律知识、专业常识以及执法行为规范化的培训工作,把法律法规的系统学习作为工作中的常修课和必修课,加强对法律深层理论的认识,提高执法质量。三是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实际运用和实践锻炼,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规范和指导工作的实际能力。

(七)加强行业自律,构建信用体系。我局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要层层落实食品的安全责任,签订食品的安全目标责任书,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生产经营户负责人身上。同时我们要加强行业自律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食品的安全信用评价、食品的安全信息披露、食品的安全信用管理等制度,增强全社会的食品的信用意识,营造良好的食品的安全信用环境,杜绝故意违法现象的发生。

(八)加大监管投入,构筑安全保障。县级人民政府应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解决我局及监管所、检验检测中心无办公场所的实际困难;同时拨付专项资金采购检验检测设备,让县级食品的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正常履行检验检测职责,发现问题,立即抽样检验,检测出问题,及时查处,消除食品的安全隐患,构筑食品的安全新防护。

关于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 篇7

(一)调查认识

1.调查背景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我国食品领域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食品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为了解大家对食品安全方面的看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我展开了关于食品安全状况的调查。

2.调查目的

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让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得到保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犯罪活动,重建信用规范市场秩序。

3.调查时间

8月20日―8月23日

4.调查地点

学府平价超市,中青超市,学校附近的小店,街旁的地摊。

5.调查方法

(1)实地调查

学府平价超市

我去了学府平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是85%,有的食品是95%。

中轻超市

在中轻超市,调查到: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是80%,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是90%,有保制生产日期的食品是95%,有保制期的食品是9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是90%,有厂方地址期的食品是9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有65%,有保制期的食品有7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有70%,品是80%,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90%。

学校附近的小店

而在学校附近的小店,我们惊讶地发现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竟只有50%,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85%。

街旁的地摊

在街旁的地摊上,我惊呆了。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竟只有15%,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有10%,有保制期的食品竟然只有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有5%,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10%。

由此可见,我们应该在大型超市购买东西,不在中轻、佳惠、旺达等小型超市购买东西,尤其是学校附近的小店,街旁的地摊,等没有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的地方购买东西!

(2)上网调查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食品安全状况,据网上资料显示,发现城市消费者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大部分消费者愿意为保障食品安全支付少量的额外费用。城市消费者中,最关注食品安全的占71.8%,不关注食品安全的仅占0.6%;购买食品时首选质量的占30%,选择质量和价格并重的占61.7%,选择“价格优先”的仅占8%;80%以上的消费者认为超市食品安全状况好于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50%左右的高收入和中等收入阶层只到超市购买食品。农村消费者购买食品的价值取向主要是“价格优先”。据调查,农村消费者中,74.4%回答会适当考虑食品安全问题,但43.7%仍首选价格便宜。

(二)调查认识

其实,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从总体上说是好的。党和国家一向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把保障食品安全视为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标准化能力大大加强,优质品牌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部分食品企业加工技术和装备接近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大型企业普遍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同时,一套基本完整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一套各部门联合行动,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监管体制也已建立起来,基本覆盖了食品从生产到流通再到消费的各个环节。但是,保障食品安全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由于从食品种植到消费的环节多,各监管部门之间协调难度大,涉及的行业发展水平不一,涉及的利益关系复杂,因此,保障食品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希望通过社会的舆论监督与相关部门的有效控制可以给广大老百姓一个放心安心的饮食生活环境。

(三)总结问题

我们总结出管理上出现问题的一些缘由:

1、法律、法规、规章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

(1)、食品在卫生、安全方面的标准跟不上时代

有的标准还停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平,与胪庀冉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亟待修订完善。就我们在三门县的一些街道小铺看到,许多包子铺一类的店,设备简陋,可以说根本不干净。一则关于在馒头里添加了甜蜜素的新闻可以说又是一个警钟。当问及当地居民时,竟然都一点不知道,知道新闻播出大家才有醒悟,原来是自己的邻里。危险就在身边,黑心加工坊就在旁边。

(2)、随着科技的M步,出现的新问题。

如三聚氰氨、瘦肉精等问题。比如双汇香肠,我们是一直吃到大的,但就在记者报道出双汇香肠也出问题,才没碰香肠了;方便面里出现了塑化剂

②,可以说是令人震惊。但是我们仍在实地走访的超市中看到大量的香肠、方便面的存在。当我试图采访超市员工时却别她们的领班阻止。

(3)、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制订多有滞后,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2、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不力。

(1)、各个部门互相推诿

食品的卫生、安全问题,从生产、加工、运输、贮存、销售直至餐桌上,其环节很多,其监督、管理又涉及政府数十个部门,其监管的职责范围界限有的还不够明确、细化,造成互相推诿或大家不管,有的站在本部门、本系统的利益上,趋利则上,遇到疑难问题、新问题等就以法规、标准不全、职责不清等种种借口,或不作为、或不管不闻,或一推了之。更有甚者,还贪赃枉法。

①苯乙醇胺a:又称克伦巴胺,被农业部第1519号公告列为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物质,苯乙醇胺a与“瘦肉精”同属于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20__年底农业部公告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该物质。

②塑化剂:或称增塑剂、可塑剂,是一种增加材料的柔软性或是材料液化的添加剂。

(2)、监督管理者缺乏有力的监管。各级都并未积极采取对居民,特别是外来务工者食品安全的有力措施。这是制度方面的缺陷。在黄岩县后庄村的居民进行访问时,他们更是表现出对当今负责食品安全的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的不相信。在走访时我们感受到的更多是外来打工者的心寒。

3、社会不良风气有所抬头。

(1)、部分奸商、不法分子道德、诚信缺失。

太多的人为了赚钱都趋之若鹜,但是却见利忘义,为追求高额利润,使用种种手段,掺假掺杂甚至掺毒,违纪违法。因此很多的黑心工坊也就见怪不怪了,他们丝毫都不顾及人民的安全。恶臭的环境下,超负荷工作的人们,疯狂加工出不合格的产品。虽然我们并未深入到一些加工坊中,但在平时的新闻上也可以了解到,化学药剂的胡乱使用在食品上。例如地沟油的坏影响,甚至影响到了学校,据有的学生看到,有人在自己学校的食堂旁边掏地沟油回收。我们可以在网上浏览到地沟油的再加工是如何的。在实地走访部分居民家时,大家更是说出了不太敢去酒店、饭店,因为怕那是地沟油做成的菜。

(2)、非法的添加不合格的物质

食品添加剂对于抑制食品中有害物质和微生物的生长、增强食品的营养价值、消化吸收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都有完善严格的法律标准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其根本的前提的是对人安全。

在实地访问中,我们知道了多数民众的看法是食品添加剂里可以添加的。对于有害的食品添加剂,许多民众都希望有关部门能给予强硬的监管手段使这些非法的手段可以得到制止。馒头里添加甜蜜素只是增加了甜味却没增加任何营养;方便面里增加塑化剂有利了什么呢?

(3)、居民对政府、企业、经营者产生了信誉危机。

很多受访者都表示我们这种活动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一位村长更是抱着愤世疾俗的态度说我们搞这项活动没用,声称那些生产者和销售者弄虚作假欺骗群众,而政府的制度却丝毫不起作用,甚至还进行庇护,老百姓投诉与他打官司值不得,即便真的打官司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老百姓。一直到我们离开他还是对我说我们的宣传工作是徒劳的。可见有一部分居民的确对政府、企业、经营者产生了信誉危机。

在调查中我发现,大众对食品科普知识的掌握还是甚少的,即便是高学历的知识一族对食品安全等方面的了解也较浅薄。人们一般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了解一点常识,其他诸如阅读科普书籍或者参加讲座等这些活动还是没有普及!尽管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人们交流机会众多,但很明显,食品科普知识还无法成为一种时尚去深入我们的生活。

1、当前消费者主要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的曝光来关注食品营养与安全事件。

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度和要求从未像今天这样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食用的产品是否安全,是否影响健康以至是否会造成对生命的威胁都成了老百姓的热门话题。调查中个企老板林老板说她每天都会从报纸上关注食品这方面的信息,而且现在好多的“三无”产品她都不敢吃,而且她也是比较看重qs标志④的。对于受采访的学生来说,名人效应是明显的,所以他们对于名人代言的食品都比较信任,他们也声称食品广告对他们是有影响的。因此,继续保持和加强媒体对食品营养与安全事件的报道和宣传力度是很有必要的。

2、产品基本属性、售卖地点对人们选择的影响。

消费者也是非常关心食品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品牌、质量标志、成分和营养等,尤其是食品是否含有色素、添加剂、防腐剂和有毒有害。从调查情况来看,被调查者绝大多数认为一些信誉好、规模大的商场和超市的食品比较安全,个体小摊点的面包、牛奶、糖果、糕点及无包装的粮食制品存在过期、霉变、以劣充优的现象。但是对于浦头村的菜场就建立在工厂旁边,路边摆摊现象更是明显。为了抢上一个位置,摊主更是起早贪黑。

①企业信誉危机是指企业由于管理不善或操作不当,使企业的信誉在市场中、社会上的威信下降,对企业的经营造成不良影响,使企业处于可能发生危险和损失的状态中。

②qs标志:是食品市场准入标志,由“质量安全”英文字头qs和“质量安全”中文字样组成。

(五)由实践而得出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和相关法律法规,要让以身试法者有所“畏惧”。

无论是大小品牌还是大小企业,一经查处,严惩不贷。全力避免一切腐败现象的发生与发展,逐步消除政府、企业、经营者及检测者的信誉危机。尤其要加大对农村食品安全的保障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努力打造城乡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矗

(2)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形式多样化。

绝大多数人认为我们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是很有必要的,声称通过我们的宣讲和宣传资料的发放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到的知识,还要求我们平时多开展一些类似的活动,也有部分人群根本不知道我们在干什么。还有些人认为这些东西无所谓。因此,除了对一些不法生产经营者介入监督和曝光外,新闻媒体还应多做些增强人们健康消费意识的宣传教育,提倡健康消费,不盲目贪便宜。

(三)引进高素质人才,尽快完善食品生产与质量检测体系。

食品生产与质量检测体系的完善有利于协调各部门职能和统一食品安全标准。为提高食品的生产质量、增强食品监测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应当从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大投入,逐步扩大其覆盖面。特别是地方民营企业和监测部门,更应加强与各大高校的联系多引进技术。

(四)加大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问题采取的工作,提高部门间的协作能力。加强政府有关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理顺协调好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职责任务,K有严格的制度,加强对监督部门的监督,对不作为、乱作为者严肃处理。

(五)多听取相关代表和广大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

民以食为天,各部门要把食品安全工作置于高度重视的位置,多听听老百姓的心声,多对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一些真正有益的反馈,让老百姓买到放心食品。还要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活动,多多向大众传播食品科普知识,使大家真正的了解到食品的重要性和食品安全问题上我们改如何处理,解决。

关于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 篇8

一、问题提出

我国近几年来,发生了许多食品安全事故,这使国家对食品安全更为重视。但是,在生活中,小的食品安全事故仍经常出现。在此,我们有必要作一次研究报告,从而提高大家的警惕。

二、调查方法

1、通过上网、书籍、报刊等了解一些关于食品安全的事例。

2、听听邻居们说食品安全事故,说说造成这些事故的重要原因。

3、我们探讨探讨,怎么样才可以防止这些事故的发生,怎么样才可以使自己健康?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网络、报刊。

涉及方面:食品安全情况。

具体内容:在近年来,爆发了多起食品安全事故,如双汇瘦肉精事件,雨润烤鸭问题肉,塑化剂风波,可口可乐中毒,京津翼地沟油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等。

信息渠道:走访,询问。

涉及方面:引起事故的原因。

具体内容:主要原因有四点:

第一、不法商贩为了个人利益;

第二、化学物质的不良污染;

三、脏水水源污染;四、购买者对假冒伪劣产品的`辨别能力不高。另外,部门也要加强监管。

信息渠道:爸爸的讲述

涉及方面:防范方法

具体内容:国家要完善监管,加强检查,并且对不法商贩加大处罚力度。我们买方也要注意,对不良食品一概杜绝。 四、结论

1、在生活中,商家要以维护客户利益为主,而非以自己利益为主,不可以以一人利,而失万人利,不然,只要一发现,许多人都会仇恨你,我们都会排斥你,你和亲人颜面何存? 2、在国家方面,也要一律杜绝并排斥这些商家的不法行为,并加以严重处罚,否则不法商家会更猖獗,失去了万人甚至更多人利益,国家将会不得民心!

3、我们自己也要保护环境,不污染水源,不践踏并不破坏土地平衡,不然食品在我们破坏下仍不健康,受害的还是我们自己。

关于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 篇9

一、调查背景

为了解家对食品安全方面的看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我们展开了关于食品安全状况的调查。

1.目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让家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得到保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犯罪活动,重建信用规范市场秩序。也希望让青少年学习并掌握食物与营养,食品与健康等知识,从小培养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发挥辐射带头作用,引导家庭和社会共同形成“科学饮食,健康生活”的良好氛围。

2.时间:7月15日——8月1日

3.地点:三信超市,银座商城,学校附近的小店,街旁的地摊。

4.对象:食品安全。

5.方式:实地调查,上网调查。

二、调查过程及结果

1.过程:(实地调查)

(1)三信超市

我们小组去了三信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是70%,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是90%,有保制期的食品是90%,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是90%,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96%。

(2)银座商城

在银座商城,我们的组员调查到: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是80%,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是96%,有保制期的食品是9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是90%,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96%。

(3)学校附近的小店

而在学校附近的小店,我们惊讶地发现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竟只有50%,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有65%,有保制期的食品有7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有70%,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85%。

(4)街旁的地摊

在街旁的地摊上,我们惊呆了。 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竟只有15%,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有10%,有保制期的食品竟然只有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有5%,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10%。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食品安全状况,就上网查了资料,发现城市消费者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部分消费者愿意为保障食品安全支付少量的额外费用。城市消费者中,最关注食品安全的占71.8%,不关注食品安全的仅占0.6%;购买食品时首选质量的`占30%,选择质量和价格并重的占61.7%,选择“价格优先”的仅占8%;80%以上的消费者认为超市食品安全状况好于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50%左右的高收入和中等收入阶层只到超市购买食品。农村消费者购买食品的价值取向主要是“价格优先”。据调查,农村消费者中,74.4%回答会适当考虑食品安全问题,但43.7%仍首选价格便宜。

2.结果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发现市民高度关注食品安全,我们但是和市民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还是有距离。市民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加强,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

三、结论与建议

(结论)

1.不要吃街头小吃,注意卫生。

2.少吃学校附近小店里卖的零食。

3.少吃没有绿色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质量安全标志、产房地址的食品。

4.少吃油炸类食品,比如:薯片,薯条,同学们最喜欢吃的“德克士、肯德基”等。

5.不吃没有营业执照的小型店铺里销售的“垃圾食品”。

(建议)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学会了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与分工,学会了与他人交往,学会了综合应用信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还知道:要购买有生产日期、保质期、绿色标志的由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还懂得了用正当途敬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食品的安全,学习并掌握食物与营养,食品与健康等知识,从小培养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发挥辐射带头作用,引导家庭和社会共同形成“科学饮食,健康生活”的良好氛围。

关于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 篇10

一、调查信息

调查时间:/4/20

调查地点:毛概课堂

调查人群:中南民族大学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同学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调查背景:俗语有“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之一,可见食品安全对我们健康的重要性;还有句话讲,“病从口入”,也佐证了食品安全与身体健康之间密切相关。食品的“食”由两个汉字组成,上半部是一个人,下半部是一个良,给了人一个很直接的警示,做食品要有良心。然而,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在考验着普通大众的心理承受能力,挑战着法律的权威性和自己做人的道德底线。经历了“瘦肉精”、“毒奶粉”、“毒大米”、“染色馒头”、“西瓜膨大剂”等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后,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同时,中国的食品安全体制也备受考验,改革也是必然的趋势。目前我国主要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有: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天然毒素,有机污染我等引起的化学性污染;以及非法食品添加剂。因此,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是着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为此,我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和探索对中南民族大学的环境工程专业的的同学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

二、问题分析

(一)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对中南民族大学的环境工程专业随机抽取的50名同学进行了

问卷调查,样本容量为50,共设置了15个选择题。以下是内容和结果:

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也是媒体特别“关照”的对象。“民以食为天”,我们动辄也就会谈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可见食品对我们的重要性,食品安全也随之成了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以下,我将用一些问题做一下调查,来做一些简单的分析。(请在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划勾)

1、你对“食品安全”这个词汇是否敏感?

□是(83%)□否(17%)

2、当你听到“食品安全”这个词后,你的第一感觉是?

□很担心,没安全感(56%)□不担心,感觉还好(26%)□没什么感觉(18%)

3、你关注3 -15打假活动吗?

□关注(56%)□不关注(39%)□无所谓,和我没关系(5%)

4、你觉得你可以用什么实际行动来为食品安全做点贡献?(可多选)

□提高自己的食品安全知识(50%)□宣传食品安全知识(27%)□通过网络、投诉等手段来进行监督(23%)

5、是不是有觉得食品会时不时的出点问题,惩治之后,沉默一阵子又会抬头,也就是治标不治本?

□是(91%)□不是(8%)□不表态(1%)

6、你觉得产生食品安全问题之前,最大的受益者是谁?

□厂家(40%)□经销商(商人)(50%)□不知道(10%)

7、在你买食品最关心的是什么?

□牌子(1%)口味(46%)□生产日期及地址(52%)□有无安全许可(1%)

8、你认为中国的食品安全的环境的趋势是?

□越来越好(21%)□越来越坏(21%)□不太清楚(58%)

9、食品安全问题你最担心的是?(可多选)

□添加剂的使用(20%)□抗生素,重金属的含量(30%)□加工不清洁(30%)□变质过期(20%)

10、在以下食品生产或经营的过3程中,你遇到最多是?

□以好充次(22%)□缺斤少两(18%)□虚假标签(22%)□虚假宣传(38%)

11、你觉得超市里的食品安全吗?

□安全(56%)□不安全(30%)□无所谓(14%)

12、当你所买的食品存在质量或是其他安全问题时,你的措施是?

□退货(56%)□向消协或其他部门投诉(14%)□没有行动(30%)

13、你觉得国内外的食品安全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可多选)

□国家体制(17%)□经济制度(19%)□法制体系(39%)□公民素质(25%)

14、你觉得用什么途径可以尽可能的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可多选)

□国家立法(30%)□行政干预(10%)□媒体舆论(23%)□提高国人素质(尤其是商人)(37%)

(二)结果分析

从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与归纳:

1、对大学生而言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比较被关注的话题,并且近一步的受访者对食品安全充满了不满于不安,并且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持比较消极的态度。

2、对于这些问题的制造者,大家认为是食品的生产商,经销商等相关人员,同时也是既得利益者。

3、受访者绝大多数都有较好的购物习惯,另外对食品中的添加剂,重金属等都比较注意,但是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只有近七成受访者采取了积极的行动,而三成的人则无动于衷。因此,看出我们的维权意识和行动都应该加强。

4、对于市场中出现的这些食品安全问题,受访者们都有自己的一些合理的建议,譬如通过日趋完善的法制法规建设、必要的行政干预、加强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加强全液体的公民素质等等。

三、解决对策

针对中国食品市场的现状和国情,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必须用重典、下猛药整治方可,否则各类“食品安全”事件难以堵截。

(一)落实企业和政府责任。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经营者负有保证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统一领导、组织、协调的责任,各有关部门要坚持统一协调与分工负责相结合,认真履行职责,搞好监督指导。

(二)要进一步完善和强化责任制度与问责制度,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顺利进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必须敬业尽责,以对百姓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对食品市场加大检查频率,拓宽覆盖范围,最好做到常规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保证食品安全市场的“零死角”。要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打击食品安全领域各种违法生产经营的行为,严肃查处并追究监管不力的行为,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三)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体系。整合食品卫生监督、质检、工商为主的政府职能部门资源,使各有关部门的监管工作有机衔接起来,让市场监管到位。同时以食品行业协会为主导,带领企业坚定不移的执行与参与政府发布的各种类型保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及活动。

(四)还需努力提升社会的道德良心水准。不为自身获利而去害人,这是最底线的道德标准,然而在利益至上的喧嚣时代,道德底线总是被轻易地放弃。在市场经济的建设中,我们显然更多强调市场的逐利性,而忽略了其道德性,很多时候,道德性的呼吁甚至被认为与市场的经济性格格不入,这不能不说是个认识上的偏差

四、心得体会

1、食品安全问题是近些年来的热点话题,也是关注的民生和全民的健康问题的重要话题,因此我有必要做一个简单的调查来关注一下,以提高我们大学生对其的重视程度,以表自己微薄的的公德心。

2、这是一个我比较喜欢的实践活动之一,能够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

3、这也是学习了毛概课后,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表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理论指导了实践,反过来实践又增加了自己的理论。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