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的粽叶,
香糯的米,
浸透挂念。
沉甸甸,
粒粒相拥,
数不清的甜,
裹紧满满暖暖的祝福。
象绿色的小船,
升起绿色的心帆,
依着一个软绵思念。
乘五月的暖风,
悠悠远远,
驶出我蓄满叮咛的心湖,
走向你的心岸。
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水
谁清谁浊
只放一个个清脆的粽子
看能否与世沉浮
汨罗江畔 长影枯槁
早在文字里凝固
女人与水都在沸腾 一唱三叹
而你 渔夫敲碎过的灵魂
湿漉漉 曝晒在江边
搁置千年
惟有石头 你怀中唯一的厚重
以最顽劣的姿势
日夜守望 在秭归的梦里
听江风号叫 千帆竞争
只等一张炽热的网
打捞 在这黑了又黑的夜空
在这日夜奔腾的江面
为语言作一次清洗
为目光作一次长久的铺垫
那是从撕裂的肺腑里传出的哀伤,
那是诗魂最后给世人悲壮的吟唱。
在汩罗江边轻身一跃,
却将离骚留给后人长考。
路漫漫乞上下而求索,
舞一曲壮歌长剑,
让楚国百舸争流。
用艾草香熏过的角黍,
伴随着九歌里旋转的韶舞,
汩罗江啊,你是否仍然在沉思。
奔流不息的绿水,
和岸边的萎萎芳草。
穿过时空隧道寄来了汩水上美丽的思情,
包裹着岸边屹立的那颗头颅中的粒粒心事。
那是诗人瑰丽珍奇的琼佩,
雄黄已经发散开浑厚的酒香。
菖蒲把屈原的美德颂扬,
一曲豪壮的悲天悯人的音律,
在中华大地上数千年荡气回肠。
纵是千帆追逐也难以弥补的细节,
就让震耳发聩的鼓声催动龙舟,
让屈子的情感穿越时空。
像是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
将我们可爱的中华民族照亮。
粽香遐想
伴随着改革开放
节假日更加精彩纷呈
像模像样
小长假的设置
让传统的端午节也极尽张扬
商家抓紧时机
卯足了劲
出台各种新花样
休闲 旅游 购物----
极尽人之所能 想之所想
端午文化大餐
可谓名目繁多 各种各样
在飘着粽香的汨罗江
炎黄子孙深情地祭拜屈原
把爱国主义传唱
划龙船 赛龙舟
锣鼓震天响
越来越有气场
艾草、菖蒲驱邪避瘟
可在现代化的居室中
已难找到适合挂它的门框
端午诗会却越来越像样
诗歌把人们带入高雅的殿堂
平服了焦躁
把最美好的语言来品享
粽子—永远都是端午的主唱
吃粽子没得商量
如今的粽子
可谓名目繁多
金粽子 银粽子
包裹着足够的黄金
也闪亮登场
可我
依然眷恋着孩童时那最简单粽子
我只偏爱那传统的粽香
年年都要过端阳
儿时包粽子的场景
我永远难忘
五月节包粽子
那可是当年的大事一桩
江米 红枣 苇叶早早备齐
盆盆盞盞摆在地上
母亲坐在小板凳
一包就是一箩筐
孩子们吵闹着要帮忙
乖巧的姐姐站一旁
小院里洒满了笑语
一地的阳光
妈妈包的粽子个个好品相
结结实实 饱满 紧帮
棱角分明 周正 漂亮
品尝馈赠 情深意长
同住在一个大杂院
左邻右舍都要相互送往
巧媳妇会受到众邻的夸奖
贤妻良母的美名谁不想当
苇叶绿 苇叶黄
糯米粽子甜又香
端午那天把饭当
还能蘸上一点糖
那时的粽子
虽不像今天这般的丰富
可吃起来却格外的香
那种特殊的独有的甜香
是我童年记忆中的永不忘
那饱满的粽子里
包着母亲的无限爱心
包着母亲的追求和向往
它引我深思
引我遐想
手捧香粽
有如捧着一部端午节的文化典章
在物质极大匮缺的年代
这普普通通的粽子
是母亲曾经的追梦
是母亲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是母亲勤劳智慧的结晶
是母亲无私奉献的热血一腔
它深刻的内涵
已经深深地沉积在我的心房
今天
端午文化有了更丰富的内容
形式也更加多样
咀嚼着绵软甜甜的粽子
难忘那传统的粽香
愿这纯正 朴实的糯香
长长久久永留在心上
粽叶清香
糯米淡香
红枣甜香
粽茶沁香
艾条幽香
香包浓香
每个端午
我们都享着您给的
香!
我的亲娘
今又端午
我学着您的样子
包了香香的粽子
您却一口也不能咽下
甚至连一口粽茶都不敢喝下
女儿该是怎样的声泪俱下!
我的亲娘
女儿记得六岁时的那个端午
您被打了 伤得很重
躺在床上无声地泪流
不懂事的女儿
见了人家的粽子
趴在您身上
嚎哭着要粽子
您一把糯米和一把泪水
为我们包了香的粽子!
我的亲娘
女儿记得许多个端午
您插秧回来
双腿肿胀的连坐下都很困难
却依然在我们熟睡的晚上
为我们包了香的粽子!
我的亲娘
女儿还记得
在我学了点知识后的那个端午
我取笑您
不知屈原不明汩罗
没想到那以后的每个端午
您都神情凝重包着粽子
再不许我们吃粽子时
说笑打闹!
我的亲娘
女儿记着您陪我走过的每个端午
可
今又端午
您却躺在医院的床上
瘦骨嶙峋
摇头都很艰难
我的亲娘啊
粽子还是那样的香
儿心里是无边悲凉!
粽子
五月初五
我们用最简单的方式
悼念,一位伟大的诗人
一片苇叶
一撮糯米
一根丝线
把祝福紧紧包扎好
放在两千多年前的锅里
煮出诗的韵味——喷香
回到吃粽子的家里,
回到挂菖蒲的门前,
回到飘满艾香的城市与乡村,
回到屈原纵身的一跳,
回到诗歌本身。
一条止于湖南的河流,
却流经中国每一个人的心灵。
打捞也罢,求索也罢。
龙舟再快,也不过是,
时间的一枚梭子。
端午节,中国老百姓,
自发地一个节日。
几千年地打捞,
几千年地存在,
应该比什么都重要都深刻。
一个伟大的主题,
一个伟大的身影,
一个痛苦的问号和句号,
一块问路的石头和一颗,
求索的头颅,
至今伫立江边。
汩罗江,一条永远流淌着,
诗歌的光荣与梦想的河流。
缕缕粽香
书不完心底的怀念
浩浩汨罗江水
吐不尽五月端午的泪
昌蒲艾叶
期盼着民族安康
龙舟锣鼓
提振着寻梦者的信心
一个不死的灵魂
穿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
悲壮而又伟岸
忠贞和赤诚
永远活在这一天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满江红.端阳前作
千载悠悠,成习俗,天中端午。
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
万户家中缠米粽,三闾庙外吟君赋。
祭圣贤,忠义荡乾坤,伤君去。
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
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
志洁行廉争日月,辞微文约传千古。
子沉江,鹤驾泪淫淫,何其苦。
端午节
母亲把热气腾腾的粽子端上桌
女儿和儿子,还有妻子闻着粽子的清香
都围拢过来
母亲随手递给我一个,说尝尝看好不好吃
此刻,我心里突然空落落的
感觉少了什么——
屈原,你关心的是你的祖国
而我,现在只想我的父亲
屈子颂
掬一捧汨罗水,
她甘甜清凉,
溢满粽香。
生生不息的龙子龙孙,
聚拢在端午时光,
祭奠不朽的屈子,
到处是凝泪的面庞。
手捧滚烫的角粽,
包进去的是一腔悲壮!
掬一捧汨罗水,
她醇如琼浆;
柔似雄黄,
那是诗人屈子留下的华美篇章。
刚直不阿的屈子,
忧国忧民的屈子,
你的眼里充满了悲伤,
你的《离骚》演奏出唯美绝唱;
你的《天问》和《橘颂》,
你的《九歌》与《九章》,
都是文学史上非凡的标榜!
奔流不息的汨罗江,
在中华大地上荡气回肠,
深吟浅唱的汨罗江,
你接纳了数不清的角粽,
你承载了道不尽的画舫,
不知道,
你能否让屈子的心,
不再哀伤?
拿起笔吧,
让屈子的情感穿越时空,
引领我们奔向希望,
在诗人的节日里,
尽情张显诗的力量!
两千年前
你带着满腹的惆怅
纵身跳进汨罗江
从此
楚国失去了砥柱
奸佞失去了顾忌
怀王失去了谏臣
今天
我们怀着无比敬仰
在长城内外、运河两岸
在大海之滨、高山脚下
纪念你——也向你诉说
你可曾看到
而今的中国
政治清明国力强盛
而今的社会
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而今的百姓
安居乐业幸福美满
你可曾看到
有这样一批人
他们立足基层辛勤工作
他们积极进取奋勇开拓
他们甘于奉献服务祖国
他们没有燕赵之士的慷慨激昂
他们没有战争年代的金戈铁马
他们没有震天动地的豪言壮语
但是——
他们有竹的坚韧挺拔高风亮节
他们有梅的坚贞自守优良品质
他们有兰的高雅圣洁淡泊自足
他们
不因误解而困惑
不因清贫而卑谦
不因褒扬而得意
不因誉满而骄傲
他们
服务社会无怨言
总把奉献当甘甜
他们忠诚tt乐于奉献
他们实事求是不出假数
他们依法tt严守秘密
他们公正透明服务社会
这是他们的品格和操守
这是他们的信念和追求……
端午节诗会的踏歌声
惊动了汨罗江的水
恰逢汨罗江里屈原的灵魂
飘到汨罗江的上空
诗人看见众诗人扔进汨罗江的诗
心潮澎湃,激动万分
一首首诗歌就像那艾草、米粽
芬芳了一江的水流
比铜钱、白银、黄金
更诱惑诗人的心
屈原在天空上被感动得泪流满面
人间处处细雨纷纷
诗人屈原踏着端午节涌动的诗韵
在天空上纵情狂奔
明天就是了端午节了,
今天就嚼一只粽子。
电视里正讨论着,
塑化剂的风暴。
而岳阳楼仍在,
洞庭湖却已口舌生烟。
今年的端午节,
就这样到来。
在我口袋开始干涸的时候,
在楼价无论怎样调整还如不倒翁的时候。
来了,艳阳高照。
来了,梦如火烧。
来了,端午节的绿。
在硫酸铜的颜色里。
淡淡的苦涩,
在蒸煮翠绿的粽子之后。
翻江倒海,胃肠贴地。
在看到那翠绿是硫酸铜的渲染之后。
而大地张着干渴的大口,
没有了淋漓的风貌。
天空拧着枯竭的奶罩,
无力偿还大地的泪泡。
后来,梦的汛期就决堤了。
电视新闻说:南方旱区大部降雨。
张了几个月的大口弥合了,
过于狂喜就咬断了好几处路桥。
洞庭湖又开始荡漾,
岳阳楼又开始笙响。
我嚼着那只翠绿的粽子,
对端午对明天又有了渺想。
想那蜡的味道,
想假我如蜡,内心的温热应该可以煨干几个五月?
沧桑中的一声叹息,尽是苦涩,尽是冷香,在阳光里孤独。
汨罗江的水呀,冷漠了疾呼,冷落了泪水。
一声叹息,从二千年外的时空而来,行吟山水,风雨无阻。
那些无意的流云,尽是刻满耀眼的孤独,哪一朵是你飘踩的仙云?
那些被流放的风,尽是含着哀怨的翅膀,哪一阵是你无奈的坚风?
焰霞,在西边散去,散不去的是锻烧世人的灵魂。
冷月,从东方升起,升上来的是历史的衰荣更替。
沅湘之畔,一声叹息从千古纵身一跳,便从汨罗江漂流至今。
我对视那高高在上的君王,是否你已听腻了那声叹息?
听,听那震撼心魄的龙船竞鼓,在天地间迂回流荡。
一声叹息,惊醒了一个民族。
一声叹息,喂养了一个民族。
长河污秽横溢
国土被外敌蚕食
悲愤纵身一跳将身躯
化作一支利剑
直击苍穹激起一个民族的斗志
《离骚》《天问》《九歌》《怀沙》
似明矾撒向长河
澄清污秽的江水
滋养炎黄子孙爱家爱国的灵魂
一个勤劳坚韧不屈的民族
用这清澈
洗濯艾蒿两千年
蒸煮粽子两千年
酿造雄黄酒两千年
竞赛龙舟两千年
磨砺长剑两千年
两千年的求索
两千年的传承
沉淀出一个伟大的节日
这个节日生长出的图腾生生不息
这个节日生长出的梦想代代相传
端午节现代诗歌朗诵稿3
一条龙舟,
从历史的深处划出。
从此,中华民族的号子声中,
就多了几分悲壮而激越的韵味。
楚河的波浪,
承载着屈子的冤魂。
让长江的叹息千年不灭,
让汨罗的祭祀香火永存。
一粒粽子,
在咀嚼中品尝清醒与忠诚。
裹腹的是醇厚的米香,
营养的却是闪亮的骚文。
打捞文明史的历史教诲,
每年与先贤哲人对话一次吧。
美人啊,请重新展示你清纯的诱惑。
香草啊,请及时绽放你高洁的奇葩。
一条龙舟,
在时代的长河中流淌。
跨越惊涛骇浪的木浆,
永远翻腾在沉吟的不死魂灵上……
五月的汨罗江
流淌着的不是水——
是泪
是千古悠悠中华魂
烟雨江南,又是一年粽子香
后人怀念的不单是美食——
更是屈原那闪光的名字
与那段冲洗不淡的历史
听吧,端午节的鼓声
稠密响亮
看吧,赛龙舟的汉子
呐喊向前
用这千年不变的方式
去告慰一个带剑长吟的忠魂
从那湿辘辘的故事里
打捞出民族不朽的精神
抱定一块石头
去汩罗江底
修心
与屈大夫
奏一曲
楚怀王的叙事
历史不复过往
你可曾否
谗言襄王
继承
香草美人
写一首
楚辞体
等沉入江底的石头
吐还
一条汉语诗歌的河流
去年端午节的早晨,
我精心挑选了十六个汉字。
排成短信,
发送给,
十个住在我手机里的人。
直到那天黄昏,
没见一个汉字归来。
今天我突然想到,
就象我那天吃掉的粽子,
直到现在,
一壶雄黄酒,
一碗浓浓的熬茶。
带有草芽香的,
手把羊肉。
香柴花的芳香中,
悠然地醉去,
这就是草原人的端午节。
五月的草原,
是少女圆润的乳房。
山花烂漫,
情歌翻飞。
蓄势而发的骚动,
被动情的云雀衔起。
季节合欢的序幕便,
被轻轻拉开……
公牦牛,
剑一样刺穿了远山的沉郁。
咂足奶水的羔羊,
惬意的睡在了山坳间。
布谷鸟发酵千年的伤感,
催动着疯长的庄稼。
只是一点雨珠,
击伤了农妇坚实的守护。
不觉处,
那是熬煎身心的思念。
五月,
每一块河石,
都锈满了绿苔。
翡翠与珍珠铺就的河道,
舞动着,
山溪优美的锅庄舞。
五月,
有一中力量。
在骨骼间传动。
有一中诱惑,
牵引着登高的欲望。
真愿登临那的冰峰,
好吮尽江南的粽子,
那绵绵悠长的甜香。
汨罗江水的呜咽,
已被历史的风雨淹没。
撕开粽叶,
抚摸千年暗伤,
触及不到诗人心跳的律动。
美人,香草。
在岁月的河流中,
与天问一道被渐渐漂白。
自从“江陵端午祭”,
申遗成功,撕开粽叶,
只见一具具空壳。
到处都是新鲜的伤口。
没有滴血。这一天,
我们依然和祖先一样。
包粽子,吃粽子。
但动作越来越迟缓,
越来越无所谓,
离骚已经包进了粽子。
有谁为千年之后,
再纵身一跃。
龙舟把一个日子,放在海里
保留了一千年
让六月,在自酿的米酒香
与乡村一起,醉红
六月敲响的锣鼓,唤醒苏州的画舫
在海未退潮之前,一夜赶来
与龙舟站成妖娆,让路边的热浪
挤出一块空地
点烧香粉,飘浮
银滩的容貌
来自远方的笑容,与龙舟柔合摇曳
人的海和舟的海,改变了海的色彩
海母漂过的痕迹,惊动胆怯的走马灯蟹
打破常规,赶集似的观望
龙的衣裳,裹着脸
与海谈情说爱
每一句甜言蜜语,都是故乡缓缓的浪潮
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水,
谁清谁浊?
只放一个个清脆的粽子,
看能否与世沉浮。
汨罗江畔,长影枯槁,
早在文字里凝固。
女人与水都在沸腾,一唱三叹。
而你,渔夫敲碎过的灵魂,
湿漉漉,曝晒在江边,
搁置千年。
惟有石头,你怀中唯一的厚重。
以最顽劣的姿势,
日夜守望,在秭归的梦里。
听江风号叫,千帆竞争,
只等一张炽热的网。
打捞,在这黑了又黑的夜空。
在这日夜奔腾的江面,
为语言作一次清洗,
为目光作一次长久的铺垫。
还没有被排泄出来。
离骚笑,
江水涛。
千年心事谁知晓。
雄黄骄,
夏阳傲。
岁月无情催颜老。
艾蒿到,
健康抱。
平安人生万家要。
粽子吆,
龙舟闹。
端午文化乐逍遥?
端午,端午,燕燕追逐。
我奔跑,
有你的地方,
一片荒芜……
唯有那朵红花,
点缀着我的年华,
随风消逝……
端午,端午,早已不是当初。
清清的河水缓缓流淌,
杨柳依依。
我沿河而上,
禁不住失声痛哭……
捡拾一片片的芳馨遗所思,
宛在水中沚……
端午的心情
绿色的粽叶,
香糯的米,
浸透挂念。
沉甸甸,
粒粒相拥,
数不清的甜,
裹紧满满暖暖的祝福。
象绿色的小船,
升起绿色的心帆,
依着一个软绵思念。
乘五月的暖风,
悠悠远远,
驶出我蓄满叮咛的心湖,
走向你的心岸。
菖蒲,艾叶,
粽子,雄黄酒。
用一根草绳连着,
牵出一段历史。
屈子、
楚怀王、奸臣。
组合在一起,
就是明星与黑暗的交锋。
时代远了,
汨罗江水浅了,
就是那纵身一跃。
水光照亮后人,
永远记着自己丈量爱国的深度。
是谁打翻了桌面上的雄黄酒,
浇湿了整片大地。
白娘子的哭泣,
在山谷里回荡。
锅里,
喧腾一片。
棕儿不因沸水而散落,
只因心中那怀念而奉献,
粒粒谷香惹人垂涎。
庭外,
欢乐声一片。
孩童们不因耀阳而惆怅,
只因胸前那香囊而喜悦,
阵阵芳香耐人回味。
门前,
忙碌一片。
菖蒲,艾蒿不因炎热而低头,
只因盼望那游子而等待,
片片青绿述说乡愁。
湖面,
震声一片。
龙舟不因湿漉而停留,
只因追寻那伟大的人儿而奋进,
朵朵浪花激起了爱国的情怀。
从古越民族的图腾祭祀
到屈原的悲愤投江
伟大的民族,悠久的历史
古老的传统节日一一端午节
打小我记事儿以来
老家的人俗称的五月节
眨眼间到了
南方的龙舟
北方的旱船
包粽子,煮鸡蛋,炸糖糕
还有水煮大蒜
老人家强迫着
用大蒜水洗把脸
神灵地说能避邪
小时候,生活窘迫的年代
小孩儿盼着五月节
那天能吃上难得的熟鸡蛋
大人们整理着农具
镰刀磨得光光的
倍足了劲儿
迎接着麦收的到来
又到了一年的端午节
麦收的季节也跟着来了
笨拙的农具早下了岗
农业机械化,联合收麦机
让农民们腰杆直了起来
农田水利建设,农排灌溉工程
告别了看天吃饭的年代
旱涝保丰收
农民说话的底气足了
在记忆中
那些年过端午节
经常在田地里,麦场上
这些年的端午节
在家中
家家户户,热热闹闹
和和谐谐,甜甜蜜蜜
端上了粽子,糖糕,大蒜
采几把新鲜的艾叶挂门前
菖蒲行走,艾草联欢。
陈爱,掬捧经年的。
泪。藏进衣角,挂在旧时的月勾。
往事如水,取出,
《离骚》的厚重,在失衡的雨季,
层层叠叠。将无奈引入巢。
五月,一首诗站在门外,
不由自主地昂首。
兴奋粒粒粽香,往下的诗句,
在一段段记忆话潮。
此刻,汨罗江,
被一枚叶子,带进尘世的杯盏。
不用泪,不用愁。
只愿诗意如故,
把苦涩泡淡,枯叶喊绿。
曾经包裹的忧心,经过千年洗礼,
再去聆听,龙舟小调。
画面上早已积满了;幸福。
一个朝代的寒,被另一个朝代暖和,
是谁打翻了桌上的雄黄酒,
浇湿了整片大地。
白娘子的哭泣,
在山谷回荡。
锅里,
喧腾一片。
棕儿不因沸水而散落,
只因心中那怀念而奉献,
粒粒谷香惹人垂涎。
庭外,
欢声一片。
孩童们不因耀阳而惆怅,
只因胸前那香囊而喜悦,
阵阵芳香耐人回味。
门前,
忙碌一片。
菖蒲,艾蒿不因炎热而低头,
只因盼望那游子而等待,
片片青绿述说乡愁。
湖面,
震声一片。
龙舟不因湿漉而停留,
只因追寻那伟大的人儿而奋进,
朵朵浪花激起了爱国的情怀。
十五、《端午情思》江河月
门前菖艾插在两旁,
满街粽子徐徐飘香,
龙舟竞渡的鼓点正在敲打,
今天——又是一个端阳。
艾叶透出的气味,
叩开千家万户的门窗。
横扫着人们心中的尘埃,
展现了一张追的思情网。
粽子那鼓鼓的胸腔,
象沉甸甸的哀思满仓。
人们闻到的不是糯米香气,
而是民族灵魂的张扬。
看江上龙舟竞发,
操橹者个个疯狂。
争先恐后地比拼速度,
为的是抢拈一柱祭香。
滔滔东去的江水,
贮一曲永远的忧伤。
千年风雨洗不去,
爱国气节的显彰。
三闾大夫今何在,
谁曾拷问过楚怀王。
屈子傲骨铸“礼魂”,
灵魂煮沸汨罗江。
不必看“天问”的注脚,
仰古之情早已“涉江”。
《离骚》《九歌》的韵律声里,
文人志士正在深情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