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主题广播稿【通用三篇】

重阳节主题广播稿(精选3篇)

重阳节主题广播稿 篇1

男:敬爱的老师们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中午好

男:我是今天的主持人

女:我是今天的主持人

合:很高兴,我们又一次相聚在这美好的时刻

男:农历九月九日,是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因此叫重阳,也叫重九。另外,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

重阳节

女: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很多,一般有出游赏景、登高、观赏菊花、插茉莉、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男:关于重阳节,还有个故事呢。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经常出来祸害周围的百姓。有个叫恒景的青年,决心为民除害。

女:他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找到了有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

男: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般非凡的武艺。

女: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坛菊花酒,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男: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把乡亲们领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蛊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

女: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瘟魔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香和菊花酒香气,脸色突变。

男:这时怛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上回合就把瘟魔刺死。

女: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就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

男: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和五色糕。讲究的重阳糕做工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女: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旗代替茱萸。

男: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女: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from重阳节主题广播稿来自百范文网 end#深远。

男:是九月初九,既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也是温馨的老人节。

女:俗话说:两阳相重,九九艳阳天。的确,在这云淡山清,秋高气爽又正值丰收的季节,橘红橙黄,金桂飘香,令人心情舒畅。

男:老爷爷,老奶奶们,没有昔日您们艰苦的创业,哪来我们今天优美的校园?为了表达对您们的崇敬,我们特别献上我们崇高的敬意。

女:同学们,你们又打算怎样向你们的爷爷奶奶送上自己重阳节的祝福呢?

男:帮爷爷奶奶做家务是个不错的主意。

女:对,给爷爷奶奶捶捶腿 揉揉肩也会让他们很开心的。

男:要耐心得听爷爷奶奶说话,不能嫌他们烦。

女:空了陪他们聊聊天也可以

男:说了那么多,下面让我们听几个小笑话休息一下吧

女:儿子问爸爸:“如果我考全班第一名,你会怎样?” 爸爸说:“那我真要高兴死了!” 儿子说:“爸爸,不要担心,我不会让你死的!”

男:妈妈问:“你算算这道题得数是几?” 儿子说:“5”。妈妈说:“真聪明,这么快就算出来了。给你五块钱去买 冰棍。” 儿子说:“妈妈,你再出一道得数是100的题吧!”

女:父亲责备儿子:“邻居张家很不高兴,因为你一拳打坏了他儿子的眼睛。你说那是出于意外,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儿子说:“我本来想打中他的鼻子。”

男:一个来做客的夫人非常奇怪她的小侄子为什么那么规矩。

“你真乖。”她说:“你为什么这么听话呢?”

小侄子答道:“因为妈妈答应给我买个玩具熊猫,如果我不嘲笑你那蒜头鼻子和煽风耳的话。”

女:相聚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

男:是啊,又该跟大家说再见了

女:下周五再见!

男:再见

重阳节主题广播稿 篇2

主(甲):老师们,同学们,当秋季悄然来到我们的身边,当满城的菊花开放的时候,我们已步入了火红的10月。

主(乙):10月16日,我们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度过了一个属于他们的节日,是什么节啊?(齐答:重阳节)

甲:尊敬长辈、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乙:把道德比作阳光,因为道德就如同阳光一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温暖和幸福。我们是新世纪的雏鹰,将展翅搏击长空,我们播撒下尊老的种子,我们收获道德的丰收。

甲:我记得一位名人说过:“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能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

乙:今天我们播上尊敬老人的种子,就能获得心灵的快乐。

甲乙:秋高气爽、队旗飘飘 九九重阳、爱心无限, “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 红领巾广播现在开始。

(二)

1 甲: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有着非常多的良风美俗,如端午吃粽子,赛龙舟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乙:清明节扫墓祭祖,中秋节合家团圆,那么大家知道重阳节的来历吗?请听《重阳节的神话故事》。

2.甲:刚才两位同学给大家讲了重阳的神话故事,让我们再来听一听重阳节的来历吧。

3.乙:重阳节的习俗又有哪些呢?

(1)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金秋十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以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效果。

(2)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以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3)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也象征长寿。

(4)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

(5)还有好多诗人为重阳节作诗呢!陶渊明的《过故人庄》中就有两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他喝的应该就是重阳节的菊花酒。

(6)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采桑子·重阳》诗词中有四句也是写重阳节的。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三)

乙:新中国成立后,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确实,许多老人都曾有过辉煌的青春年华,他们有的曾为民族的解放负过伤流过血,有的曾为祖国的富强出过力流过汗。

甲:更多的则是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地在各个岗位上奉献了一生,就像我们的爷爷奶奶,这样的老人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尊敬。

乙:关心老人、帮助老人并不只是表现在重阳节这一天,更多的应表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 希望大家能从小事做起,真正地让老人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让重阳节永远绽放它的光彩。

甲:重阳节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含意,中国的老人越来越多。

乙:同学们要继承和发扬孝敬老人、关心老人、帮助老人的优良传统,在重阳节这天,你们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什么呢?

学生交流

(四)

甲:同学们知道了重阳节的神话故事、来历、习俗、诗词,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度过了一个快乐的重阳节。“孝敬师长”的传统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孟之道中就闪耀着它的光辉。

乙: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尊敬自己的老人,还要尊敬社会上所有的老人。古往今来,我们有许许多多敬老爱老的故事;古有木兰代父从军、黄香扇枕温席,王祥卧冰求鲤,孟宗哭竹生笋的佳话;今有陈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润人胸襟的故事。

故事:陈毅探母

乙:关于重阳节同学们了解了很多,各地的庆祝方式也各不相同,人们利用这一重阳佳节或家人团聚、或怀念家人、或孝敬老人等。重阳节主题广播稿重阳节主题广播稿。

甲:九九重阳,寓意深远。它让我们领略了祖国文化的无限魅力。

乙: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大家能做一个有心人,去关注每一位老人。

甲: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实际上就是尊重我们自己!

乙:同学们,让我们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祝愿他们身体健康、幸福快乐、长命百岁!

甲:最后我们向全体队员发出倡议!

乙:在学校,我们要做一名尊师守纪,积极向上的好学生。

甲:在家里,我们要做一名尊老爱幼、体贴父母的好孩子。

乙:在社会,我们要做一名明礼诚信、爱国守法的好公民。

甲乙::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做出一个郑重的承诺!

甲:亲爱的队员们,我们是新一代的雏鹰,我们的翅膀还很稚嫩,但我们会努力。

乙:我们会经受住各种各样的考验,在社会、在学校、在家庭的各个方面去体验,去感受。

甲:把一份份的真切体验,转化为一颗颗品德高尚的种子,扎根在我们每一名队员的心中。

甲乙:我们看到,我们想到,我们做到,并会做得更好。

“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 红领巾广播到此结束,谢谢收看。

重阳节主题广播稿 篇3

今天看贴时发现有人说重阳节即是老人节,于是网上遍搜资料,这才发现重阳节早已被官方钦定为老人节,并称其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盖因九九重阳与“久久”同音,且秋季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之故。如此丰富的想象,愚人只能叹服。愚以为此举完全违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不通有二:

其一、“久久”之意虽可解为岁久长寿之意,难道不能解为新婚夫妇长长久久,热恋情人久久同心,儿童少年久久平安,海外游子久久思乡吗?何必取狭义而舍广义,将一个好端端的万人共享的重阳佳节搞的老态龙钟。

其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早在唐代就为重阳佳节赋予了新义,至今深入人心。每过重阳离乡在外的游子皆免不了月下独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吟罢免不了泪湿面颊。多么具有丰富内涵且充满传统意味的节日呀。

重阳节为什么变老人节

试想,作为老人节,青年学子有没有强烈的参与欲望?即便有参与欲望会不会被同伴学友暗地饥笑为未老先衰?难怪传统节日青年人越来越不爱参与了,春节成了老头节,端午成了老婆节,重阳成了老人节。青年们只好重阳媚外的去过西方的情人平安愚人魔鬼之类的节日去了。

试想在如今这个打工潮移民潮的时代,离乡背景的打工族需要不需要他们的节日?移居海外的海外华人需要不需要他们的节日,常年出差奔波的旅人需要不需要他们的节日?他们都是老年人吗?为什么要剥夺他们唯的一关乎思乡的节日呢?

再进一步思考,如果将打工族、移民族、旅奔族作为重阳佳节的重点对像,将重阳节定为游子节,是不是更具有时代感,是不是更具传统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味道呢?

我们回顾一下传统文化近些年的局部兴起,无一不因传统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而创造出的热潮。比如“孙子兵法热”、“三国热”、周易热”、“论语热”,皆因其在现代政治、外交或商战中的价值和应用引起的。但可悲的是这些传统文化价值的发现者不是中国人却是日韩欧美人。

前段时间,有报道说,美国有个叫“荫馀堂”的主题网站已跻身美国十大网站之列。“荫馀堂”为何物?很多中国人恐怕都不知道。它是中国某地的一幢古老民居。几年前,它被美国人整体搬迁到美国并于三年前正式开放。据悉,现在“荫馀堂”的故乡筹集了千万资金准备在原址重建“荫馀堂”。真品“落户”他乡,原址却要重建“赝品”,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再看看“保卫端午”事件。“江陵端午祭”被韩国成功申遗,中国终于有人喊出“保卫端午”的口号。然而这之前,我们做了什么呢?我们果真守护住了端午节的精神内涵了么?前段时间,在国人“取消中医”的吵闹声中又传来消息,韩国准备为“中医”申遗了,两者对比,简直叫人无话可说。

我们的官僚们天天在喊着挖掘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但他们自己却蠢笨之极毫无创意,不但不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真义,更对传统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这剂焕发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良药视而不见。简直是榆木脑子。净搞出些诸如将重阳节狭隘的定为老人节之类愚笨呆傻的事来。

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恰恰让人闻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命不久亦的味道。看到这则消息就好比在一碗香喷喷的米饭里突然发现了个苍蝇,如梗在喉,不吐不快。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