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对联吧,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那么一般对联是怎么写的呢?这里是可爱的小编帮大家整编的汉字的对联【精彩6篇】。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
南通州 北通州 南北通州通南北
春读书 秋读书 春秋读书读春秋
东当铺 西当铺 东西当铺当东西
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
淡水湾,苦农民,戴凉笠,弯酸腰,顶辣日,流咸汗,砍甜蔗,养妻教子育儿孙
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
求人难,难求人,人人逢难求人难
过年苦,苦过年,年年苦过年年过
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
二曲天音,乐乐乐师之心
七弦妙曲,乐乐乐府之音
炭去盐归,黑白分明山水货
竹横麻竖,青黄不接短长帘
竹横麻竖,青黄交错软硬帘
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风送花圃,阵阵畹华梅兰芳
烟沿艳檐烟燕眼
雾捂鸟屋雾物无
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
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
天近山头行到山腰天更远
月浮水面捞到水底月还沉
玛瑙原非马脑
琅玕不是狼肝
禾花何如荷花美
莓子每比梅子酸
溪西犀喜戏,
囿右鼬悠游
鸡饥争豆斗
鼠暑上梁凉
泥肥禾尚瘦
晷短夜差长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霜降降霜,谁怜孀妇双脚冷
谷雨雨谷,我惜姑娘孤身寒
宝塔六七层,中容大鹤
通书十二页,里记春秋
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方见日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夏夏秋秋,暑暑凉凉,严冬过后始逢春
月月月明 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 巫山山秀秀非常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年年年底,接年初
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
淡水湾,苦农民,戴凉笠,弯酸腰,顶辣日,流咸汗,砍甜蔗,养妻教子育儿孙
南通州 北通州 南北通州通南北
春读书 秋读书 春秋读书读春秋
东当铺 西当铺 东西当铺当东西
望天空 空望天 天天有空望空天
树上桐子,树下童子,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屋前园外,屋内员外,员外扫园外,园外净员外静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霜降降霜,谁怜孀妇双脚冷
谷雨雨谷,我惜姑娘孤身寒
宝塔六七层,中容大鹤
通书十二页,里记春秋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霜降降霜,谁怜孀妇双脚冷。
谷雨雨谷,我惜姑娘孤身寒。
宝塔六七层,中容大鹤。
通书十二页,里记春秋。
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方见日。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夏夏秋秋,暑暑凉凉,严冬过后始逢春。
月月月明 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 巫山山秀秀非常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年年年底,接年初
南通州 北通州 南北通州通南北
春读书 秋读书 春秋读书读春秋
东当铺 西当铺 东西当铺当东西
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
1、上联;黄黍地中走黄鼠,鼠拖黍穗。下联:白杨树下卧白羊,羊啃杨枝。
2、上联:溪西犀喜戏。下联:囿右鼬悠游。
3、上联:独览梅花扫腊雪下联:细睨山势舞流溪注:此联的妙处在于上联急读如音阶:‘多来米发索拉西’。下联为方言读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
4、上联:玛瑙原非马脑。下联:琅玕不是狼肝。
5、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下联: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6、上联;狗啃河上(和尚)骨。下联:水流东坡诗(尸)。
7、上联;移椅倚桐同赏月。下联:点灯登阁各攻书。
8、上联;洛阳桥,桥上荞,风吹荞动桥不动。下联:鹦鹉洲,州下舟,水使舟流洲不流。
9、上联;师姑田上担禾上(和尚)。下联: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
10、上联;峰上栽枫,风吹枫动,峰不动。下联:路边宿鹭,露落鹭惊,路难惊。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之一,属于国粹。我们学习对联,必须对其发展历史有个粗略地了解。
对联的起源,联界尚无定论,也很难定论。究其原因,一是当代以前的中国文学史,从未涉及对联文体;二是诗文、方志、掌故等涉及对联的资料少得可怜,零散孤立,不足以作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三是尚无联史专家对楹联发展史进行长期、深入、系统地研究,所持观点多为一家之言。据此情况,我们不妨将各种主要观点介绍出来,在尊重其立论的前提下,作出我们的判断。
1、对联起源于偶文。对偶的应用,是人类使用语言、文字的'自然产物。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在朴素的对称美学观念的影响下,无意识地创造了对称性的语言。文字产生以后,文人们将这些语言、思想记录下来,就产生了对称性的文句,即为偶文。
2、对联起源于桃符。此说的根据是,《宋史·蜀世家》有如下记载:“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置寝门左右。末年,辛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梁章钜在《楹联丛话》卷一写道:“尝闻纪文达师言:楹帖始于桃符,蜀孟昶‘余庆’‘长春’一联最古。但宋以来,春帖子多用绝句,其必以对语,朱笺书之者,则不知始于何时也。按《蜀檮杌》云:蜀未归宋之前一年岁除日,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后蜀平,朝庭以吕余庆知成都,而长春乃太祖诞节名也。此在当时为语谶,实后来楹帖之权舆。但未知其前尚有可考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