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的诗意赏析【经典4篇】

浪淘沙诗意: 篇1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是一种朴实无华直白的美。

浪淘沙的诗意赏析: 篇2

一、《浪淘沙

作者:刘禹锡

原文: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

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2、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3、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4、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浪淘:波浪淘洗。簸:掀翻,上下簸动。

5、自天涯:来自天边。李白有一首诗中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古人认为黄河的源头和天上的银河相通

6、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诗意

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

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

既然你从天边而来,

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

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

汇集到银河中去,

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二、《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作者:欧阳修

原文: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注释:

1、把酒:端着酒杯。

2、紫陌:泛指郊野的大路。

3、总是:大多是,都是。

4、“可惜”两句: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诗:“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诗意:

我端起酒杯,问候春天,

也希望你也留下,与我和美相伴。

这里是繁华的洛城之东,

在宽阔的街道两旁,垂柳依依,春意盎然。

去年此时,也是在这里,

我和你携手相伴,在花丛中欢乐游玩。

人间聚散总是太匆匆,引人为时光怨恨。

今年的花儿比去年的还美丽。

也许明年的花儿会更艳丽动人,

可是面对美景,谁是与我一同赏花的心上人呢?

三、《浪淘沙》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诗意:

“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这是白居易为妇女呐喊不平的名句,表现了诗人对封建时代下层妇女不幸命运的同情和关注。在这首原调《浪淘沙》小词中,他又通过对一位思妇复杂微妙的内心矛盾的描绘,真实地表现了妇女对爱情的忠贞和悲惨的境遇。

发端二句,劈空发问:“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以水喻情,此为古诗所常见。在人们看来,汹涌澎湃而来去倏忽的潮水,与负心汉那狂热似火却须臾即逝的短暂之情多么相似;而那浩瀚永恒的大海,则正如痴情女那缠绵忠贞的爱的胸怀。可是,诗人笔下这位女子对此却不以为然,予以否定。在她眼中,江潮海水哪能与郎情己意相比呢?此言与众不同,一反常理,而反问句式更强调其意。一下紧扣人心,感到新颖奇特,不知何故:是水长情短,还是情深于水?急于得知答案。这样就为下文的申说发挥作好有力的'铺垫。

紧承此意,转句即申说其由。“相恨不如潮有信”,以君、潮相比。潮水已是变化不定的了,但潮涨潮落,毕竟还有其定时,而君之离去,渺无归期,可见君不如潮,对比之下,更衬出君之薄情,令人相恨。同时,诗人在此化用了李益《江南曲》诗意:“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从而暗示出这是一位“老大嫁作商人妇”的不幸女子,这种情况在中唐时极为常见。当时官府重商弃农,盐商和珠宝大贾成为一个特殊阶层,“姓名不在县籍中”,“不属州县属天子”,他们牟取暴利,生活豪奢,玩弄妇女,喜新厌旧,自然谈不上什么爱情专一。“商人重利轻离别”、“日日逐利西复东”,故商人妇便更要常受“来去江口守空船”之苦。了解这一背景可更深一层地理解此句之意。

既然君不如潮,则水就不似君情。意思本已很明白,似可就此住笔。然诗人意犹未尽,却翻空出奇,推出“相思始觉海非深”的妙句作结。短短七字,寓意深长,耐人寻味。首先,它在上句君情潮水相比君不如潮的基础之上,再分别从情与水两方面加以延伸,将妾心与海水相比,谓妾心深于海。同与水比,或不及,或过之,已自见出高下。而这两组对比又通过潮不如海这客观差异而相联系,使君情与妾心之间形成更鲜明突出的反差。可谓匠心独运,出人意料,极为夸张而形象地渲染出君之负心与妾之痴情,起到了进一步深化主题的艺术效果。其次,“相思”与上句“相恨”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还巧妙地给我们展示出思妇那复杂微妙的心理。她既恨君不如潮,却又非李益笔下那位意欲“嫁与弄潮儿”的妇女一样泼辣决绝。而是相恨又无奈,恨罢仍相思,思与恨交织融合,难以区分。这种矛盾心理,一方面有助于突出其忠贞不渝,情深于海;另一方面也更真实地反映出封建社会下层妇女孤立无援的不幸命运和深受残害的悲剧性格,因而更具有普遍的典型意义。在当时的罪恶制度下,她们除了默默的忍耐、无望的期待之外,没有其它的选择。故作者所揭示的思妇心理,不仅有对负心汉的谴责,也暗含对黑暗现实的讽谕。第三,“始觉”二字,说明君之薄幸、妾之深情都是在痛苦相思之中悟出,同时还照应了上联,说明那异于常理之问并非来无端绪,而正是相思女子久经失望折磨后之体验所得。这样,便充分地传达出无比深切的酸楚,凄婉动人。

由此可见,白居易诗并非只是如前人所批评的那样直露无隐。这首小词既借鉴民歌常见表现手法,质朴明快,天然无饰,而又言简意赅,细腻而生动地表现出一位与琵琶女身世相同的思妇的复杂矛盾心理。含蓄深婉,怨而不怒,堪称民间词与文人词结合的典范。

浪淘沙名句: 篇3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原文: 篇4

白浪茫茫与海连,

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

遂令东海变桑田。

海底飞尘终有日,

山头化石岂无时。

谁道小郎抛小妇,

船头一去没回期。

借问江潮与海水,

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

相思始觉海非深。

青草湖中万里程,

黄梅雨里一人行。

愁见滩头夜泊处,

风翻暗浪打船声。

随波逐浪到天涯,

迁客西还有几家。

却到帝都重富贵,

请君莫忘浪淘沙。

一泊沙来一泊去,

一重浪灭一重生。

相搅相淘无歇日,

会教东海一时平。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