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底色的作文素材【精彩9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关于底色的作文素材【精彩9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底色作文 篇1

汪国真曾说过:“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坚持不懈是汪国真拼搏一生的底色,他不畏困难,努力朝着自己的梦想砥砺前行,最终成为一位著名的诗人。

底色是什么?对于画家来说,底色就是为了突显某种事物或者意境而使用的一些颜色。对于一般人来说,底色应该是为了实现自己人生理想而付出的持之以恒的努力。底色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们的人生。它给努力奋进的人诠释了一个道理:或许我们不能飞翔,亦或许我们只能像蜗牛一样匍匐前行,但我们也要一厘米一厘米地努力向前。

一定有人听说过力克·胡哲吧?他的出名不仅是因为他不幸的遭遇——天生就没有四肢,更多的是他乐观豁达的励志精神。小时候的他,性格并不开朗,反而是自卑和忧郁的,因为经常受到别人的讥笑,他多次尝试自杀,但在他十三岁第三次自杀时,他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人要为自己的快乐负责,如果发现自己不能创造奇迹,那就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奇迹。于是他不再觉得自己卑微,不再觉得自己比别人弱小,他学会了潜水、冲浪,甚至学会了打高尔夫球。他曾说,只有拒绝再试一次的人才会被打败。在拥有自己人生底色前,力克·胡哲的世界是黑暗的,只有他自己在黑暗中挣扎,而当追求快乐成了力克·胡哲的人生底色后,最终成就了他一生的快乐。

积极的人生底色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可能只是凭空想象或感悟就能够形成的,良好的家庭氛围、成长的环境、个人的学习积累等等,才可以造就靓丽的人生底色。

听过郑桂桂弹奏钢琴曲子而不知道郑桂桂是谁的人,一定会瞠目结舌地拒绝相信她竟然是一个右手天生没有手指的女孩!曾经有人问过她:“你对自己的不幸有什么看法?”这是个非常尖锐的问题,而郑桂桂的回答同样令人震惊:“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不幸”。郑桂桂是个幸运的人,因为她的父母从小便拿她当个普通孩子一样看待,从不会因为她右手没有手指而觉得她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也不会在一群孩子中对她区别对待,从而养成了她乐观与坚强的个性,造就了她出彩的人生底色。

底色是一个人的成长足迹,代表一个人的品行修养,是支撑一个人在荆棘之路上奋力前行的精神支柱,也是人生中的第二个太阳,它照亮了我们前进的方向,照亮了我们的梦想,让我们明白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让我们明白即使我们生活在平凡的市井里,也依然要仰望日月星空,努力使自己的人生底色异常斑斓多彩!

底色高中作文 篇2

秋意渐浓,层林尽染,这是众人皆知的秋天的底色。偶然路过宜兴的龙山岕,那里却有着与众不同而又令人心往向之的底色。

龙山岕中的原色之家最为出名,往往是喜爱涂鸦的文青们的歇脚留宿之地。主人是位清秀女子,据说大学毕业就造起自己的梦,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我不禁心生赞叹,不忘的初心是她的底色。当我步入原色之家,院墙上涂鸦的幸福生活、手绘的龙山岕地图映入眼帘。屋檐下,原色的摆设都是女子的心思,大多是,各处淘来的小玩意,随意摆放,像一个少女布置自己的寝室,处处安放喜悦。榻榻米的套间,是淡淡的橙色,一种暖心的底色。

不知不觉中我已来到后院,青石板路旁是悦人的山泉,秋水温柔,缠绵丝滑,最激越的险滩仿佛也能被她化成一杯香浓的可可,朝你温暖倾泻过来。院子角落有畦畦菜蔬,墙畔有蔓藤闲座,在走廊里听风听雨,廊下节节灯笼垂挂,不免令游客感慨一番。自然惬意,正应了牌匾上的“原色”二字,而其中恬静闲适的底色,何不是成就了“家”的意义?

竹亭中是古朴典雅的装饰,其中年近九旬的老婆婆正细细地品着山茶,她一辈子都住在当地的山中,山里人是不忘本的,我静静地看着,她一边扎草鞋,一边讲着老故事,一张张疏远而清晰的脸,一段段铭心的事,其实一直沉积在那呢。忽然,沁心的茶香升起,往事也如烟般袅袅浮现——原来老婆婆也年轻过,她的爱情,热烈也显得幽微,像丝绵蘸了胭脂,一点一点渗出来。远处又有聚坐着的一群可爱的老人,他们作画,书法,写诗,唱戏,下棋,夕阳里的笑容,灿烂明媚,心无城府,一如无邪的孩子。不忘本是女主人的底色,是老婆婆的底色,更是龙山岕人民的底色。他们用自己的初心,守护着大山中的家园。浮华世界中,竟留有一方净土——那是世世代代龙山岕人民纯朴归真的积累啊。

林清玄先生曾说过:“大海若能为人所动,就不会如此辽阔;明镜若能被人刺激,就不会那样干净;月亮若能随人而转,就不会那样温柔遍照了。”大海、明月被世人欢喜歌颂,却也有着“不忘初心”的底色。

久居城市的我似乎已习惯于车水马龙,被时代的潮流不断推向前方。幸好在随波逐流的状态下,我能从龙山岕中重拾初心。所谓“寻得所爱,为之守候”,所谓“勿忘初心”不也是人人心中不变的底色吗?

底色作文5 篇3

人生就像彩绘画一样,五彩斑斓,各有千秋,但终究离不开最庄重的一抹底色——责任。

古人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古人所崇尚的士林之风,是大丈夫的责任与担当。卢武铉,一个从贫穷落后山村中走出来的草根总统,曾与友人促膝谈心,称执政关键有三。第一是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二是让总统府远离金钱;第三是要管好自己的亲属。然而,他的家人却因贪腐而判刑。他终究还是没有将执政关键进行到底,他成了自己信仰的背叛者。出于内心的责任与愧忏,他从家乡的烽火山上,跳下悬崖,长埋故土。他用生命践行何为责任,如何担当责任。尽管他最后以一种略带逃避现实的方法结束自己的生命,但与坐在审判席上“侃侃而谈”的现代政客来说,无疑是一条真汉子,一个视道德为全部信念的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他用自己的履历描绘了一幅洁白无瑕的人生底色。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卢武铉并非知错不改之人,他只不过是把责任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罢了。

清代名医叶天士,在当地享有盛名,而面对其他行医者的请教时,叶天士毫不吝啬地传授技术。不过叶天士有一个习惯,每次他会把用过的药方烧掉。这让他的儿子困惑不解,于是儿子偷偷地将药方保留下来。一次,外地的行医者想高价收购叶天士的药方,正在他们私下交易时,得知消息的叶天士匆忙赶到,一把将药方放入火盆之中。事后,叶天士冷静地对儿子解释到,名气可能会让人迷信药方,但药方是死的,人的病症是千变万化的,稍有一点出入,救人之药会化为杀人之器。我们行医之人,要对生命负责啊!

面对金钱的诱惑,叶天士不为所动,他认为一个药方适用一个病人,而不同的病人所开药方是不同的。不能生搬硬套,否则会害了病人。叶天士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何为医者的责任,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责任的底色。

人生的底色美不胜收,然而最朴实无华的却是责任。责任就好比是原色,用它可以调配出不同的色彩。坚持自己的责任,定会收获五光十色的人生。

底色 篇4

万里黄沙之上,有一棵树,新绿尽掩,泉上匿踪。又似有驼铃悠悠,旌旗猎猎。而树,只立着,在若隐若现的泥墙里。

总觉得小时候见过这样一幅画,整面被黄褐色水笔涂染,一只纤手将它自歌阕抛下,独属于秦淮两岸的春风将底色吹拂。

水粉在韵染,黄沙在蔓延。

纸很轻,却终究会落地。落地时,已值月朗星稀。水中画舫不绝,花间诗词不尽,而纸上俨然画着另一个世界。那里看不出泼墨挥毫的潇洒,品不出浪迹江湖的放荡。画的背影只是单纯的孤寂。在落霞孤鹜,白雪绿竹的底色上尤为渺远。

在这样的底色上,没人会注意到这张纸,以及黄褐底色上的树。

我为树的前途困惑。谁画了它?它长在哪?它的根将扎在何方?我的心悬着,直到画落地,卷入没有尽头的车轮里。

这里的视角没有高度,一切繁华在这里都归于尘土。笙歌在隆隆的车轮中模糊,画舫在人群熙攘间淡去。眼眶里只有黄褐色的车轮不停的滚动,卷起浑浊而不可察的泥沙。泥沙借着残阳末梢那点微漠的光,在半尺高的一方天地里,刻上了自己的颜色。

这般炫丽,本该由那棵树来写就。可惜,画出来的树,没有丝毫改变命运的能力。这片厚土之上,颜料甚至掩不住泥沙,却看不到半点新绿。

我寻一处僻静之地,极力回想儿时见过的画,画上分明是一处农家后院。风过,下意识的抬起头,见四周竹树环合,篱墙低矮,青烟袅袅。起身放下书卷,木门咿呀,断了蛛网,迎山风坲过,细沙在竹林间的小道上徘徊,翻卷着奔向前方。我随着它,终于在山崖前收住脚步。崖下,是瀑布三千尺;抬眼,是漫山绿竹如潮。

这是山的底色,也是作为底色的山。

画飞了好远好远,自吴侬软语的秦淮河畔褪尽纤华。画的旅程,在每一份托它飘落的空气里留下一抹痕迹。

一滴水忽的滴在面前的青山上,水波随即晕染开来。山像纸片一样从一角渐渐倾塌。崩颓的痕迹一直蔓延到脚下。这时,才看清山的背后还是秦淮,那幅画终究会落下的地方。

画舫划开的水面上,荡漾着那幅画,黄褐色的颜料随着纸的软化,消逝在倒映着繁华的河水里,树终于露出了属于它的新绿。

画的生命不过片刻,带着浑浊的颜料,在歌舞升平的世界里苦苦追寻,每一次经历都是一个故事。即便只在淹没前片刻的新绿,也足以不负为它着色的纤手。

底色高一作文 篇5

夜晚,凉风袭袭。一人独行。

偶然抬头,我便看见那细弱残眉的皎月在漆黑的夜幕上悬着。那月的白与天的黑,月的`亮与天的暗,月的小与天的大便构成了一幅极佳的画卷。

明明只是一弯极小的月牙却有着如此的光芒与魅力,让我赞叹不已。不过若将它置身于太阳身旁,只怕它只如滴水入海般悄无声息与暗淡,哪有这番景致?想着想着,我不禁为它的智慧所折服,它选了一个对的底色。

记得一个星期前我干了一件傻事。那天早晨,我气喘吁吁的跑回教室,推开门看见黑板后却又立马走出去并看了了一下班级牌号。原因便是后面黑板上的水彩被擦掉了,只露出它蓝黑色的底色,让我格外陌生。记得那幅画出自我前排女生之手,她画的樱花让我记忆格外的深刻,我甚至忘了她是画在黑板上的。淡粉色的樱花在蓝黑色的黑板的映衬下更显其淡雅、纯洁。但观看过的人,也包括创作者却都只关注作品本身的色彩,却忽视了那淡淡水彩下的底色,甚至把它排除在作品之外。殊不知好的底色对一幅作品来说是多么重要,不仅能起到衬托、烘托的作用,有时甚至可以丰富画面。

每次考试过后,不论大考小考,总有一些考好的人在我面前炫耀。而当你某天和他们谈起一些成绩不好的人时,他们往往会在不经意间表现出一种骄傲和不屑,仿佛他们很伟大,很厉害。但他们却不曾想到班里的所有同学都是他们的竞争对手,没有了对手,考再高又能有什么意义呢?只有在他们的协助、陪伴、映衬下,你的成绩才会有人羡慕、关注,而你也才会有成就感,更有学习动力,充满更多对未来的渴望。优秀的你如果是画中的主角,那其他人便来构成底色。相比画面中主角的鲜艳、亮丽,我觉得底色的温暖、和谐可能更具有意义和价值。

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来来往往,不只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来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他们自己可能并没有这么想过,但他们的每一滴汗水,每一点努力却都是他们对社会的贡献,都值得肯定。不论是种田的农民大伯,清洁的环卫工人,创业的大学生,亦或者是京东的刘强东,阿里巴巴的马云,微软的比尔盖茨,他们都是当今社会的底色。他们中有人被熟知,但更多的却是默默无闻。这或许就是底色的一种精神,一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底色绝不只是底部颜色那么简单,它更是一种牺牲奉献的精神,是社会的一部分。

社会因底色的存在而闪耀。

底色的作文 篇6

爷爷是典型的中国农民,在他身上可以看到一切中国农民的品质,勤劳朴实善良。他常说“苦了自己没关系,不能麻烦到别人。”没有任何华丽辞藻,就像他的`人生,如水一般平淡,如土地一样坚实。

日出而作,日落而归,面朝黑土,背朝天。就这样,在他那几亩田地中,春播秋种。记得那时化肥已经很普及了,但爷爷总是要留下一亩地种绿肥,他总执拗的说“什么肥都抵不上我这天然肥。”的确是这样,不管是蔬菜还是水稻,在我们看来那就是最美味的食物。

爷爷还不止于此,他一生在田间劳作,将毕生心血倾灌在这片土地上,播种结束或是插完了秧,爷爷便会提着一个小桶,装着花瓣,来回的撒在田中,在他看来这样的粮食长出来,伴着花香。是否有花香,我早已忘记,但爷爷的纯朴风气印在我的脑海里不能忘记。他耕种着这片土地,长出了一种果实叫朴实,那是爷爷生命的底色。

而这几年,爷爷由于身体原因基本不种田了,由于无事,他又恋起了烧香。每每回老家,所闻到的,不是饭菜的香气,而是香火味儿。家中最显眼的便是那一尊烤瓷的观音像,观音手持杨柳玉净瓶,眼睛微闭,它的正下方是一炉香灰,总是有几根深红的点燃的香插在其中,冒出缕缕细烟钻入鼻中。一种浓厚中带有丝丝熏味儿的气味,并不好闻,但到底也是令人遐思的。

只记得那时爷爷教我上香,点燃三只香,双手轻握,两臂举着香向前伸,将头埋下,闭上双眼,虔诚的拜三拜,心中默念着期盼的内容,最后将三支香插入香炉。我每每都是与爷爷一起做的,我能看到爷爷凝望着观音像的眼神是那么真诚,那么纯粹。结束后他总要笑着摸着我的头,说“做人要用真心,观音才会保佑。”

我知道,爷爷根本不信佛,他所祈祷的只是家人的平安快乐,用他的真心去期盼幸福。

香虽燃尽,气息仍存,他的朴实,他的虔诚,他的真心,是他生命的底色,没有斑斓的色彩,只有那无华的淳朴,无形中也渲染着我的底色。

底色为话题作文议论文700字 篇7

他带着朝廷泼给他的一身脏水,拖着疲惫的步伐来到陌生的远方。

乌台诗案之前他日日呼朋引伴吟诗作赋,乌台诗案之后所谓好友唯恐避之不及;事发之前他是政坛上的一帜,文坛上最耀眼的一颗明星,事发之后却被狠狠踩在脚底,昔日最引以为豪的诗文俱成了累累罪证。

他怨,他悲。他怨那些被嫉妒冲昏头脑的小人,悲他飘零无依的现状;他怨上天无端安排的一次致命的挫折,悲他令无数士人叹为观止的诗文如今却被打上叛逆忤上的烙印。

可他的心中却极少有过恨。豁达与宽容是他的底色,他的心胸如同一片沉静的大海,包容了所有的河川,却依旧保持着最初的蔚蓝。黄州是他流放所至之地,偏远而荒凉。他在暂居的寺庙中静坐终日,豁达与宽容的底色渐渐显现,净化着周遭的肮脏。

难道就让自己这么一味悲怨下去吗?不!他是苏东坡,是感慨“人生如梦”却仍能以“一樽还醇江月”面对的苏东坡,是感叹“物与我皆无尽也”的苏东坡,是以宽容和豁达的底色的苏东坡,怎么任政坛的脏水将自己的心彻底浇灭?

他重又站了起来,这次多了豁达与宽容的底色。无处可居,他便在村民的帮助下搭建几所平房;无物可食,他就亲手开垦荒地种植瓜果蔬菜……他向远方眺望,那里赤壁如血,赤壁湖上泛起粼粼金光,已是另一番天地。

黄州之前的苏东坡以诗闻名,黄州之后的苏东坡更多了令人敬佩的底色。若他就此沉湎过去不再朝前,那么他的名字将逐渐被人淡忘,一代文学巨星就此陨落,湮灭在滚滚历史长河中。

所幸,他走出了笼罩着他的阴霾,多了份常人不可及的底色。他泛舟赤壁湖上,一一抚过赤壁上的点点斑驳,心中俱是重生后的宁静。

此时,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绝唱已经响起,苏东坡的底色逐渐化为华美的翼,助他飞越众人,从此站在文坛之巅。

底色的作文 篇8

在人与人交流时,微笑通常表达的是认可与鼓励,但因为人们的世界观不同,对微笑本意的理解也会有所差异。有的是千言万语所不能表达的,有的甚至影响人的一生。在我的心中,始终荡漾着一丝微笑,这微笑的底色伴随着我成长,已经成为我一生的向导。

那是三月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课前我们都在教室外闲聊,享受舒服的春风和阳光。不久,写字课的铃声响了,我们便像往常一样快速跑进教室,等待着您的到来。您准时出现在教室,什么也没说,先是拿着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字,坐在下面的我们,有的举起手在空中比划着,有的甚至摸仿您的写字姿势。稍许,您转过身来,对我们说:大家开始写字。

话音刚落,教室里便传来了写字的沙沙声,而你也没有闲着,在教室里一边走着,一边指导写字的同学。我的心里暗自紧张,心想我的字这么难看,若是被老师批评了,那多么丢人啊,只好埋下头认真地写字,生怕被老师发现。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不知何时,沉浸写字中我被后排传来的老师说话声打破了心中的宁静,我再次紧张起来,心想糟糕,老师要检查到我的字了,这可怎么办啊!我虽然继续埋头写字,但手中的笔像喝了醉酒一样,不听使唤。后排老师的说话声渐渐消失,转变为那熟悉的、沉稳的脚步声。我将头埋得更低,警觉着,非常不自然地用左手微微盖住写的字,心中暗暗祈祷不被老师发现。

脚步声越来越近,我的心也随之跳得厉害,忽然,这脚步声嘎然而止,我预感老师已然在我身后观察我的字了,那种感觉就像身后有一头巨大的猛兽,在贪婪地盯着它的猎物,随时有可能扑上来撕碎我。我的紧张得脸红发紫,额头开始出现细密的汗珠,背后热得发烫,浑身地不自在,手中的笔仍在无规律地抖动。就在这时,一只沾满粉笔灰的大手出现在我的视线里,它轻轻地移开我的左手,拿起我的作业本,举着对全班同学微笑地说:大家看,这位同学的字多么漂亮啊!这微笑是那样的和蔼、明丽、亲切,仿佛炎炎夏日里一丝如意的冷风吹干我额头的汗珠,使我不在紧张,瞬间回归正常,又像一位慈祥的长者深情的抚摸着我的脸蛋,使我全身自在。对,就是这微笑,使我自信,让我骄傲。

多年以后,每当我整理书籍,又看见那略沾尘埃的作业本时,我都会轻轻地擦轼表面的灰尘,仿佛您那和蔼、明丽的微笑又浮现在我的脑海神识中,拂去我心中的焦躁。当我遇到困难时,当我迷茫困惑时,当我身心疲倦时,我都会想起您的微笑,这微笑提醒着我,要相信自己,要沉着冷静,要勇往直前,直至取得最后的成功。这正是我对这微笑的理解,也是这微笑最纯真的底色。

这底色一直印在我的心中,这就是我通往成功道路上的底色,它给了我力量,给了我坚定的意志,给我了生命中所有的色彩。

底色作文 篇9

翻开历史的画卷,那浓郁且充满韵味的陈黄色便是它的底色。

正如历史书上所展示的一幅幅书法画卷一般,那充满书香气息的名作的底色,无一不是泛黄的,那淡淡的陈黄,浓厚,它承载了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包容,它承托了诸多书法家画家的挥毫泼墨。而这些,也正如我泱泱大国所拥有的底色。

回看那盛世唐朝,且不说京城里是多么的繁华热闹,光看西域风光,便可知唐朝所拥有的底蕴。

唐朝时,睿智的中国人在敦煌莫高窟上绘制出了一幅幅惊人的画卷那充满想象力的画面充分展现了唐朝工匠精神世界的富足,那是经历过劫难的中国人需要再经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积累才可达到的境地。每当我回想起在莫高窟里看到的佛像,即使是在黑暗的洞窟中,它们身上的光泽也依旧耀眼。它们全身闪耀金光,面容慈祥,双眼半阖,嘴角微扬,那淡淡的笑容仿佛是再告诉人们:宽容所遭遇的一切厄运,当人生走到尽头,一切善恶美丑也终将随化而去,所以无需为一些小事而愁得三千烦恼丝。那是中华文化潜移默化中衍生的最重要的底色:宽容。当我目光移向壁画上那些姿态优雅的飞天,她们体态婀娜,有双腿盘起敲击腿间大鼓的,有双腿屈起怀抱琵琶的,有双手举至唇边吹奏横笛的,有端坐与地弹奏古琴的,有的双臂缠绕绸带,飘飘欲仙,有的双手高举成环状,舞出动人身姿。在这种纵情歌舞的背景下,有中国人宽容的底色,只有当一个人真正宽容,才能心怀大度,享受世间各种美好。

而当精神世界富足了之后,中国人同周边外邦国家都需要的物质交换便犹然产生,这时,中国作为亚洲大国,以一种包容的态度开辟了西域的疆土以供贸易,而丝绸之路便是为了贸易而开辟的一条具有典型意义的道路,唐代丝绸之路的畅通繁荣,也进一步促进了东西方思想文化交流,对以后相互的社会和民族意识形态发展,产生了很多积极、深远的影响,这种思想文化的交流,是与宗教密切相关的。本来,无论是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巴比伦文明、阿拉伯文明、还是再远一点的埃及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等,都是自成规模、自享尊荣,很难得放下架子与其他文明融合,除非是以战争的方式来收纳别人,然而,在这里,没有战火,没有硝烟,没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凉,有的只是磕磕绊绊用不同的语言尽力同别人交流的场景,这里少冲突,只有文化的交流与交融。是的,和平的交流,而只有中国的西域有这种让世界人民都安静下来的魔力。

中华上下五千年,积累的底色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比拟的。当谦逊有礼、尊老爱幼、宽厚包容在一个民族,在一个国家身上凝聚是,发挥的力量将是无穷的。而这种种构成中华文明底色的品质将永久的留存于历史的长卷中。

看我华夏礼仪之邦,看我泱泱礼仪大国,仁义满怀,有德远播,吐纳千年壮阔。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