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训练学习心得(实用三篇)

口才训练学习心得(精选3篇)

口才训练学习心得 篇1

发问是销售技巧中的关键技巧,又是一种销售艺术。如何通过发问来掌握客户需求,了解客户的相关背景,推动销售进程,引导最终成交,发问艺术贯穿其中。那么在售楼过程中,销售人员应如何发问,问什么或什么时候该问什么问题等等,都是我们应该研究并掌握的技巧。

在销售过程中,发问有三个关,我称之为“发问三关”。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售楼代表应如何去闯这三关。

发问第一关:开局关

发问第二关:中场关

发问第三关:异议关

发问第一关:开局关

“开局关”指的是一次销售即将展开,在这一阶段我们要问些什么问题?为什么要问这些问题?应该如何去问?

当初次接触一位客户时,我们应该提出的问题是:

“是从什么渠知道本楼盘的信息?”

“是自已开车来的吗?什么牌子的汽车?”

“希望选择多大面积的房屋?有些什么要求?”

“预算大概在什么范围?”

“以前居住在哪个区域?”

“在那个区域上班?”

案例

售楼代表:“欢迎光临天地楼盘……先生是第一次来看我们的楼盘吗?”

(分析:第一次来意味着销售代表要准备展开全方位的销售推介,应首先着重观察他和家人的层次、喜好,寻找切入点,打开话题……“)

顾客:“是的”。

售楼代表:“先生,你们一家人今天真是人逢喜事,个个精神都很好。太太这一身休闲的搭配显得多么亮丽动人啊!小宝宝,是不是觉得妈妈好漂亮……”

(分析:赞美对方,拉近距离。)

“先生和太太是从什么渠道知道我们楼盘的信息的?”

顾客:“是我的朋友买了你们楼盘的一期,他觉得不错,说你们在推二期,所以我们过来看看二期的户型。”

(分析:了解客户从什么渠道得到楼盘的信息很重要。如果是从报纸、杂志、电视上看到的信息,或者是经过售楼处随便进来看看的,这些客户是“没关系客户”,而因亲朋好友的推介前来的是“有关系客户”。一般“有关系客户”会更容易把握。)

售楼代表:“您是朋友推介来的,您知道您的朋友最喜欢我们这个小区的哪些部分吗?是户型还是小区的风格和配套?”

顾客:“他提到过户型,但我们希望整体了解一下。”

售楼代表:“先生太太请到这边的沙盘处,我来介绍一下小区的整体规划和一些相关的配套……

先生太太,我们这里离你们现在所居住的区域远不远?“

顾客:“大概有三小时的车程吧!”

售楼代表:“从先生和太太的气质和衣着看,二位一定是知识型的成功人士。我先作一个自我介绍,这是我的名片,我姓张,叫明艳,您叫我明艳就可以了。

先生和太太是从事哪个行业的,我们可以互相认识一下吗?“

顾客:“对不起,我们今天没带名片,我姓王,我太太姓陈,我们自己经营一家软件公司。”

售楼代表:“王先生,王太太,真羡慕你们那么年轻就有了自己的事业,小宝宝真幸福啊!

王先生,王太太,这次购楼是希望自住还是用于投资呢?“

顾客:“如果合适,我们希望是自住。”

售楼代表:“王先生,王太太对买楼一定很有经验吧?”(试探性询问,看其有没有买楼的经验或是第几次置业。)

顾客:“没有。我们是第一次置业,所以我们也看过很多楼盘,比较谨慎。”

售楼代表:“其实租楼不如买楼。我们很多客户都是第一次置业,我一定会按照你们的要求和预算给你挑选最适合你们的房子,请相信我的专业眼光……”

“请问先生,太太,这次你们购买预算大概在什么价格范围?”

“你们将来会与父母同住吗?”

(点评:经过简短的开场白,通过一连串的发问,售楼代表已基本掌握这个客户的一些基本需求,对进一步有选择、有重点地推介产品就做到了心中有数。“)

到这里为止,售楼代表基本完成了销售发问的第一关—“开局关”。客户需求的“三位一体”和“售楼瞄准器”。

口才训练学习心得 篇2

口才并不是一种天赋的才能,它是靠刻苦训练得来的。古今中外历史上一切口若悬河、能言善辩的演讲家、雄辩家。他们无一不是靠刻苦训练而获得成功的。美国前总统林肯为了练口才,徒步30英里,到一个法院去听律师们的辩护词,看他们如何论辩,如何做手势,他一边倾听,一边模仿。他听到那些云游八方的福音传教士挥舞手臂、声震长空的布道,回来后也学他们的样子。他曾对着树、树桩、成行的玉米练习口才。 刻苦训练,正如华罗庚先生在总结练“口才”的体会时说的:“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练口才不仅要刻苦,还要掌握一定的方法。科学的方法可以使你事半功倍,加速你口才的形成。当然,根据每个人的学识、环境、年龄等等的不同,练口才的方法也会有所差异,但只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加上持之以恒的刻苦训练,那么你就会在通向“口才家”的大道上迅速成长起来。

我在此介绍一些符合同学们特点,简单、易行、见效的口才训练方法

(一)每天至少10分钟深呼吸训练。

(二)抓住一切机会讲话,锻炼口才。

1、每天至少与5个人有意识地交流思想。

2、每天大声朗诵或大声讲至少5分钟。

3、每天训练自己“三分钟演讲”一次或“三分钟默讲”一次。

4、每天给亲人、同事至少讲一个故事或完整叙述一件事情。

5、注意讲话时的一些技巧。

A、讲话前,深吸一口气,平静心情,面带微笑,眼神交流一遍后,开始讲话。

B、勇敢地讲出第一句话,声音大一点,速度慢一点,说短句,语句中间不打岔。

C、当发现紧张卡壳时,停下来有意识地深吸口气,然后随着吐气讲出来。

D、如果表现不好,自我安慰:“刚才怎么又紧张了?没关系,继续平稳地讲”;同时,用感觉和行动上的自信战胜恐惧。

E、紧张时,可以放松练习,深呼吸,或尽力握紧拳头,又迅速放松,连续10次。

辅助锻炼做

1、每天至少20分钟阅读励志书籍或口才书籍,培养自己积极心态,学习一些技巧。

2、每天放声大笑10次,乐观面对生活,放松情绪。

3、训练接受他人的视线、目光,培养自信和观察能力。

4、培养微笑的习惯,要笑得灿烂、笑得真诚,锻炼亲和力。

5、学会检讨,每天总结得与失,写心得体会。每周要全面总结成效及不足,并确定下周的目标。

口才训练学习心得 篇3

很早就有一个梦想,能够站在讲台上向无数的听众诉说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所有人的内心产生共鸣。这是一个梦想,也是自己一向努力的方向。于是在大学第一次选选修课的时候,我又想这个梦想他进了一步,我选取了由谭老师主讲的演讲与口才。期望能透过系统的训练与正规的知识培训,增强自己的信心与潜力。

第一次上谭老师的课就被其演讲的风趣与务实的作风所折服,兴趣也由之而来。老师的“十个回回儿九个哈”的自我介绍更是风趣幽默,至今仍记忆犹新。于是,在这种氛围中,这学期的演讲与口才课就开始了。

第一堂课老师讲了很多东西,有些东西很有新意,听起来有些如梦初醒的感觉。但是更多的还是对此刻的状况有了一些了解。虽说学校土木专业的就业率很好,但感觉对个人而言也许就是心理的安慰罢了。毕竟就业或是考研靠这个是没用的,还得看自己的潜力了,准确地说是各种潜力。就拿就业来说,单不说学科成绩如何,就说英语和实践经验就让此刻的我头疼。个性是口语,看了很多家大型公司的实习生项目,英语不行免谈。貌似此刻什么都不行,对了,正因为不行,就要过早的知晓并且提高自己。听着老师讲这讲那,真感觉自己就是一名大四的即将毕业的学生,随时等待人生的召唤。说实话要真是大四,那可真的两眼一摸瞎了。但是回过神来,还在大一呢,瞬间感觉时空变换,不禁感慨,早下手为强。此刻专业已经确定了,算是完成了当初定下的目标,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确定自己的方向。毫无疑问,谭老师的课给了我很多选取,让我在纷杂的社会竞争中看见更多的道路。

课程最重要的环节估计就是上台演讲,经过了每节课系统的知识讲解与事例分析,感觉自己对演讲有更实际的认识,对演讲的渴望也有所加强。但惭愧的是,一向都没有那个胆量上台作一次真正的面向一百多人的演讲。只是像多数人一样坐在下面做看客,看着上面的同学发表着自己的观点。总会感到一种不安和羡慕,羡慕的是他们的口才,不安的是自己这种状态的未来。每次有这种感觉的时候,都有试图改变的冲动。

老师每次讲课都会给大家带给很多演讲的机会,例如美文朗诵,诗歌朗诵,即兴表演,情景模拟等等,我们都会争抢这难得的表现机会,锻炼我们的演讲才能,老师还为我们带给了各种素材让我们课下自己训练。

每次我上台演讲的时候,腿都会不自主的打颤但是还是有自信的。准备上台之前,心还是怦怦的跳,真怕在台上忘词啊!但是等到了台上的时候,紧张的情绪奇迹般的静了下来。没有当初的的担忧,一切进行得很顺利,准确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到了即将接近尾声的时候,开始有一种享受这种感觉的冲动。先前的畏惧也消失得无影无踪。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关键是我们需要在课下多练习做到多看,多写,多练。

多看一些演讲与口才方面的书籍和文章。演讲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因此,演讲者务必认真系统的看一些与演讲相关的书籍如:演讲学、演讲美学、修辞学、逻辑学、心理学、语言学、交际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全面掌握演讲知识和规律,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后,再由理论到实践,用理论指导实践。这样就能使自己的演讲与口才水平在实际运用中得到较快的提高。多看别人演讲,多看一些名人的演讲录像,多看一些电视谈话节日和电视论辩赛。这样就能增强对演讲的感性认识,提高对演讲态势语言技巧运用的理解,并从中感悟出演讲的要蒂和精义。

多写发言稿演讲稿。不管是什么规模和级别的会议或活动,只要认为自己有发言的可能,就就应争取机会并抓紧时间提前做好准备,认真写好文字稿,并不断的`修改、完善,然后把稿子背熟,做到胸有成竹。上台发言时尽量不带讲稿,如能长期坚持下去,循序渐进,即:先写书面稿,背熟,上台脱稿;慢慢地只写几点提纲;再到只打一下腹稿;发展到最后不要任何准备,能临场发挥、见机行事、出口成章、口若悬河;其演讲口才水平就会由量变到质变,到达一个较高的层次。多写一些学习演讲与口才的心得体会,把自己对演讲口才的认识、感受用文字写下来,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同时,把自己工作中,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思的闪光语言,写在本子上,记录下来,以便日后查阅使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好记忆不如烂笔头。

伟人毛泽东早就告诫过我们:“语言这个东西,不是随便能够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演讲与口才的技能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无师自通的。同其他任何才能一样,口才的获得来之于勤奋的学习、刻苦的练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今中外一切口若悬河、舌辩滔滔的演讲家,一切能言善辩、口才出众的雄辩家,一切口齿伶俐、善于应酬的交际家,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努力和苦练的基础上,靠自信、勇气、拼博、锻炼造就而成的。

谭老师以前告诉我们让我们做到五个一,其实我们就应做到五个一百。

1、记住一百句名人名言、哲理格言。

2、记住一百首诗词歌赋。

3、记住一百个古今中外动人的故事情节。

4、记住一百个幽默风趣的笑话。

5、记住一百段在不同的场合下说话的语句。

本学期的课程已经结束了,回顾这半个学期来的学习,学到了很多,演讲的知识、待人处事的礼仪以及对职业的认识。但我想这堂课最有价值的收获,就是信心的建立与获得了用心的态度。透过演讲的训练,建立的个人的自信心,同时更锻炼了思维潜力。这也许是书本上不能学到的,但却使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这种潜力,这种用心的态度。是演讲与口才带给我最重要的最宝贵的财富。最后,感谢谭业庭老师,感谢演讲与口才。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