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艾滋病人演讲稿5分钟(精选4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今天,会场异常宁静,没有了往日的喧闹和喜气。今天,朋友们神色凝重,没有了节日的轻松和快意。我,和朋友们一样,一样严肃,一样认真,一样沉重。因为我们今天的相聚,是为了千万个身患绝症的艾滋病人,为了无数个家破人亡的艾滋家庭,也是为了我们自身的健康、亲人的安危,更是为了社会的稳定、民族的振兴。这,是多么沉重的担子,多么艰巨的责任,多么神圣的使命啊!朋友们,面对你们一双双热情期盼的眼晴,我虞诚的献上我的演讲一一《让红丝带在心中飘扬》。
一提起艾滋病,我们在惶恐,社会在惶恐,世界在惶恐。请听这样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目前,全世界艾滋病患者已有3940万,死于艾滋病的人已达1400万。我国从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到今天,短短的20__年,感染艾滋病毒已有84万人,位居亚洲第二、全球十四位。更可怕的是,目前,艾滋感染者的发病率每年以40%的速度增长。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如果缺乏有效的控制,到20__年,我国的艾滋感染者将达到1000万之众,艾滋病将成为中国的"国家性灾难"。
"如果有1500万到3000万人得了艾滋病的话,中国的经济成果将毁于一旦。"朋友们,这绝非危言耸听,这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对中国的郑重告诫,这也是有志中华儿女的深切担忧。你可知道,泱泱大中国,正坐在即将爆发的火山上。
亲爱的朋友啊,如果你看到无辜的婴儿,被艾滋病折磨得奄奄一息,你能不为之心痛吗?如果你看到妙龄的少女被艾滋病摧残得瘦比黄花,你能不为之惋惜吗?艾滋病可怕可恨,但艾滋病人可悲可怜!他们也许因为与生俱来的贫穷,也许因为一次意外的医疗事故,却要背上这沉重的无法解脱的痛苦;也许因为一时的失足,却要用宝贵的生命作为代价。他们随时可以听见一种声音,看见一种影像,嗅见一种气息,那就是死亡。他们在痛苦中呐喊,在无奈中抗争,在失望中期盼。朋友,面对这样一群不幸的病人,我们能无动于衷吗?能忍心弃之不管,置之不顾吗?
艾滋病虽然可怕,但更可怕是我们的冷漠和敌视。正如一名教授所说,歧视是防治艾滋病的最大敌人。在一次对河北省9所高校学生的调查中发现,40的学生认为对艾滋病患者应该集中隔离。我不知道如果今天对在座的各位做这样一个调查的话,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其实,艾滋病只是一种病毒,它只有血液、性、母婴三种传播方式,其传染性,远远低于肝炎。正常的交往是完全不会传染的。
防治艾滋病,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是一场只有爱心才能战胜的战争。关注艾滋病而不是漠视它,正视艾滋病人而不是恐惧他们,关爱艾滋病人而不是歧视他们;这些是何等地重要,它关系到生命的尊严,关系到以人为木的国策,甚至关系到国家的盛衰、民族的兴亡!我们不会忘记,20__年11月24日,在北京地坛医院,在冬日暖阳中,吴仪胸佩红丝带,与艾滋患者并肩而坐、握手而谈。我们不会忘记,著名的桂希恩教授来到浠水,在麻桥、在洗马、在汪岗,到处都能看到他那忙碌奔波的身影。我们更不会忘记,一个只有103万人口的滞水县,首次向艾滋病人爱心捐款?就达到300多万元。我知道,这爱心中有你、有我。有他,有我们在座的各位朋灰。在这里,请允许我向你们真诚地鞠一躬,衷心地道一声谢谢!谢谢你们,谢谢你们的爱心,你们的善心,你们的热心!
在这里,我还要向大家说说一群平凡而可敬的教师,一群普通而圣洁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一他们就是麻桥小学的老师们。大家都知道麻桥是我国乃至国际上的艾滋病重灾区,麻桥小学也因此有了一群来自于艾滋病家庭的特殊学生。面对这些无辜的可怜的孩子,麻桥小学的老师没有把他们拒之校外,没有视他们为瘟疫,而是以博大的胸怀、热情的双手接纳了他们,学校不但减免了他们所有的学杂费、生活费,老师更是对他们给予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关爱和呵护。校长李如春经常要与艾滋病家长打交,他从不推委躲避;程伯清、汪细玲老师为了不让一个艾滋家庭的孩子掇学,多次下村走访;毕列富老师为了加强一个艾滋孤儿的营养,经常带他到自己家吃饭;蔡亚珍老师为了更好地照顾一个艾滋学生,干脆就让她就住在自已家里;时刻心系这群孩子的吴志承老师,总是对他们要多一份特别的关爱,每天查寝时都要细心地为他们关窗盖被。
朋友们,我们的领袖,我们的医生,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志士,他们或者万众瞩目,或者普通平凡,但,他们却共神圣,同伟大!他们有家也有亲人,他们热爱生活也珍惜生命,但他们坦然地与艾滋患者同睡一屋,同吃一桌,肩并肩,手拉手,同呼吸,共患难!是他们,用亲切的微笑融化了艾滋患者心中的坚冰;是他们,用滚烫的爱心驱走了艾滋患者心中的黑暗;是他们,用人性的光辉勇敢地抗击着艾滋恶魔。
朋友们,让我们以他们为榜样,少吸一支烟,少吃一顿肉,少打一次牌,捐出一点金钱,一丝微笑,一片爱心,让更多的艾滋病人有温暖、有尊严地安度余生。
朋友啊,朋友!让红丝带在浠水这方热土上飘扬,在每一位浠水人的心中飘扬。让红丝带将你的心,我的心,他的心,我们的心连结在一块;让红丝带把你的力量,我的力量,他的力量,我们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胜艾滋,共同撑起生命的晴空。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有那么一群人,走到哪里人们都畏惧,或许他们身体会被隔离,或许那颗心总很孤寂,朋友远离,亲人抛弃,不知道下一个清晨初升的太阳是否还属于自己,当知道自己会死的时候才发现天那么的蓝,草那么的绿,阳光那么的暖,可是一切他们都将失去。他们就是艾滋病人。
你有没有见过一双双充满乞求的眼睛?你知不知道他们那副瘦弱的身躯要承受多大的痛苦?有没有那一霎那你们曾同情他们?有没有一霎那你们有过想帮助他们的冲动?没有。你自然而然的就把艾滋病人驱逐出你的生活范围,你自然而然的就厌恶他们。他们一直生活在社会的黑暗面,没有雨水的滋润,没有阳光的温暖。12月1日是第26个艾滋病日。我们要重新审视自己,用心去包容他们,让他们也能生活在阳光下,感受到爱的温暖。
青岛科技大学的学生和红十字会志愿者100多人假扮成艾滋病患者让更多市民了解日常接触不会感染到艾滋病。“艾滋病人更需要理解和关怀。”组织者说,在活动中,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个艾滋病人在生活中所承受的压力,他们将继续通过这种方式,宣传艾滋病预防及相关知识,让社会上更多的人来理解和关爱这个群体,与他们一起生活在阳光下。
那阳光下的爱公平吗?不。当艾滋病人勇敢走出黑暗,生活在阳光下时,我们能否公平对待他们呢?在现实生活中,艾滋病人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不断衰弱的身体,更重要的是来自社会的压力。在社会上,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艾滋病人在求职时被人拒之门外,在劳动时遭人排挤与歧视。也不仅仅是艾滋病人,还有其他一部分弱势群体都与艾滋病人有着同样悲惨的遭遇。,哦,不,对不起,我不能这样说,他们不是弱势群体,他们也是普通人,只是和我们有一点不同而已,只是一点的不同,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对待他们?
一个六岁的小孩,被检测出携带HIV病毒,就是这个病毒让他有了跟别人不一样的生活。20__年出生,20__年父母双亡。四个亲叔叔由于都顾虑他的特殊身份,没一个愿意收养他,所以他一个人已经独自生活了三个多月。学校迫于其他学生家长的施压,不能再让他继续留在学校学习,所以他小小年纪就无法去他向往的学堂。84岁年迈的奶奶也只能偶尔去山上去给他送一些吃的,也只能偶尔告诉他生活该如何继续。本有一户人家觉得他非常可怜想收养他,但是当得知他有艾滋病的时候,也只有爱莫能助。自己用木柴点火做饭,饭菜里没有盐和油。这一切的遭遇,如果是我们成年人摊上了,也许都会无法接受,试想,这一切却都让一个6岁的孩子一人摊上了。艾滋病虽然残酷无情,但是要相信人家充满温情,艾滋病患者虽然是病毒的携带者,但是当艾滋病人勇敢面对生活时,我们应给予支持,给予帮助,平等对待他们;在顾虑自身安危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们,不能因为我们对自己的过分爱护而忽略了艾滋病患者的感受。
专家称艾滋病也是一种“社会病”。其实艾滋病感染者最怕的就是周围的人不和他打交道,不和他接触。最怕失去他的工作,失去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
其实,他们并不需要怜悯,不需要施舍,对于老天,他们也没有什么过高的期望,只希望每个人都能给他们那一点点爱而已,或许只是敞开双臂的拥抱,或许只是短短的陪他们聊上五分钟,在他们心里,直到死,永远都会记着你,或许因为生命真的太短暂了,或许因为对他们来说,爱真的太奢侈。
所以,请把他们带到阳光下吧!像对待普通人以对待他们,在阳光下与他们和平相处,平等对待他们。爱是公平的!
你对艾滋病的看法是怎么样的?是害怕还是接受,无所谓?那如果遇到艾滋病病人,你怎样待他们,是歧视还是关爱?我认为,我们不应该歧视,而是选择伸出援助之手去关爱他们。
记得我看过一本书,说一个女士,他哥哥是一名水手,因为扬帆横渡大西洋,患了艾滋病。她很爱哥哥,一开始不能接受,后来才知道与艾滋病病人正常接触没什么坏处。所以就细心照顾哥哥,她的哥哥与病魔抗争了很多年才离开人世。
还记得,几名大学生,戴着口罩,对路人说:“我是艾滋病病人,你能给我一个拥抱吗?”但是,在半个小时内,没有人给他们拥抱。有人说自己知道与艾滋病病人拥抱不会传染,平时注意预防就可以了。
看到这,我很不满,虽然我不是艾滋病病人,但我知道他们得不到他人关爱的痛苦。生物老师讲过,艾滋病只是靠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同吃同住,根本就不会传染。
记得小学学过一篇课文,是说一个黑人小孩恩科西,出生后,母亲就因为艾滋病去世了,同时他也被遗传了这个病,幸好有个好心的白人女士收养了他,这让我很感动。但学校不要他,可能因为他是黑人,且有艾滋病,结果闹了轩然大波。
后来,他有一个演讲,讲的就是不要歧视艾滋病患者,要给予他们关爱……在一个国际儿童节,所有儿童欢呼的节日,被折磨得不成样子的恩科西静静地睡去了,那年他才12岁,太可怜了!
许是那时候我年纪尚小,还不怎么了解艾滋病。去年,看电视时有个纪录片说:“有一个黑人小男孩得了艾滋病……”我惊叫起来“恩科西”又说起那些事,不过这时我对这些事有兴趣了,认认真真地坐在沙发上看了。
我要告诉大家的就是我们生物老师说的那句话:“和艾滋病病人同吃同住不会被传染……”我们要以“反对歧视,提倡关爱”为主题的宣传口号,向周围的人宣传。
有那么一群人,走到哪里人们都畏惧,或许他们的身体会被隔离,或许那颗心总很孤寂,朋友远离,亲人抛弃。他们恐惧,恐惧下一清晨初升的太阳已不属于自己。
他们会在生命末期前夕发现天是那么的蓝,草是那么的蓝,世界是那样的美好,可是这一切的美好他们都将失去。
可是,他们并不需要怜悯,不需要施舍,对于上帝,他们也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他们需要的只是我们的一个拥抱,只是我们发自内心的一句问候,只是我们面对他们的微笑。只是这样,他们就会感激你,并一生记住你对他的微笑。
或许因为生命真的太短暂了,或许因为对他们来说,爱真的太奢移。也或许,世界已经抛弃他们了吧!你呢?会不会用异样的眼光扼杀他们的尊严和脆弱的心灵呢?
艾滋病就如一个从瓶里放出来的魔鬼,无情地吞噬着我们的灵魂。尽管现在不断地提出、呼吁要对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多一份关爱,减少社会对他们的歧视,可他们却摆脱不了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待遇。当被查出被艾滋病病毒感染便不可能像一个正常人一样生活在这个世界。
他们,仅仅是想要正常的生活,也从不奢求成为艾滋病史上的奇迹,仅仅是,不希望被人们畏惧,不想被隔离,不想心总那么孤单,想和亲人、朋友幸福地在一起度过余生。
如果,世界已抛弃了他们,你会厌恶、害怕他们吗?还是……深爱他们?
请深爱他们吧!让他们有生之年感到有意义,帮他们抵挡怪异的目光,平等看待他们吧!
那样,他们会永远活着,即便只是在我们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