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孔子庙复古的大门,一个装着各种各样的鲤鱼的大水塘映入眼帘。走过水塘就是人山人海的祠堂,就在这祠堂附近,你总是能看见一些要大一点的孩子,旁边有三四个人在辅导着他们,而他们唯一一件装饰品就只有胸前那闪亮的采访证。没错,他们就是小记者,有新闻怎么能少的了他们呢?别忘了,他们可是未来的大记者呀!而旁边的几位则是记者姐姐们和摄影大哥!
身为学生记者团里的一员,我也参与了本次活动。拜了孔子,领了红蛋,那就只剩写开笔石了。来到排队队伍里,我突然听见一位一年级新生对一位家长说:妈妈,为什么要写开笔石呢?只听,那位家长耐心的回答:写了开笔石,你以后就会把字写得很漂亮,工整的。那孩子似乎明白了什么:哦,妈妈,你放心,我上了小学,一定能把字写得很好很好的!那位家长欣慰的笑了。我也笑了,心里祝福着这些学弟学妹,祝他们有着辉煌的成绩
现在,真正的任务开始了。我一手拿着笔,一手拿着本子和一张采访辅导,开始写着我等一下要采访的问题。写完了问题,我就到处走,寻找着我的目标。终于,我的目光落在了一位小男孩的身上。因为这是我第一次采访,所以有点紧张,我不断的深呼吸,以平衡我的情绪。终于,在记者小吴姐姐的鼓励下,我鼓起勇气,慢慢地接近那个小男孩。到那个小男孩身边了,我发声道:请问我能采访你一下吗?那个小男孩转过身来,轻轻地说:嗯。显得有些害臊。于是,我便对他进行了采访,不过他害臊,有些问题回答不出来,所以不是很成功。后来,我又找了几个对象,把几个问题都问完整了。
采访过后,我才意识到已经很晚了,我得赶紧回家了。与小吴姐姐道别之后,我就骑着自行车,赶紧回家了。
这次的采风活动,让我收获了很多:更有经验了,知识面更广了未来一年级的学弟学妹们,你们也赶紧到孔子庙里领红蛋吧!
中国历史上主要朝代有帝王二百四十位,但其中只有武则天一名女性.这本<<武则天传>>就是写武则天是怎样从一个平平女子变成中国唯一一位女王的.
书中写着武则天当上女王后的功绩显著,武则天对于国家的富强和统一,对于民族的兴盛和发达,对于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对于科技文化的革新与繁荣都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虽然人们说武则天是功绩显著的女王,但我觉得武则天为了得宠当皇后,不惜掐死自己的亲生女儿,简直是太残忍和阴毒了!我真为小公主而叫屈.毕竟她是无辜的.这件事人们也都议论纷纷.可是,她对另一个女儿太平公主却宠爱有佳,堪称慈母.对女儿,她既是虐母,又是慈母.从她废太子李贤的角度看,她对儿子可以说既是严母,又是苛母.武则天就是一个慈爱,严苛又残暴的母亲.
武则天曾被后人指责,说她淫荡,但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觉得武则天很有魅力.武则天在唐太宗死后,被贬到感业寺当尼姑,她与唐太宗的儿子李治两情相悦,当上皇上的李治立即把武则天接入宫门,十分宠幸她,因此后人认为武则天是以美色惑人,不足称道.但从武则天迷倒两位皇上的事例看,武则天确实魅力十足!
武则天的魅力不仅在于她的美貌,还有她的才学,智慧和气魄,这也是我欣赏她的另一方面,武则天之所以在唐太宗时默默无闻,是因为唐太宗不喜欢女人干预政事,所以武则天没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而在李治即位后,平庸的李治给予武则天展现才能的机会,还培养了她当皇上的野心.因此有后人说:"美人通过男人得天下,男人通过天下得女人."一点都没错!
总之,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的唯一女王,武则天的确为中国女人争了一口气!我要学习她这种干什么事都不服输的精神,为祖国做贡献!
她有过人的美丽和才情,历经坎坷而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她以女性特殊的魅力,倾倒了父子两代皇帝。又以女皇而备男宠,生活是风流的;她以一个弱女子纵横捭阖于朝堂,创造王朝盛世,堪称风流女皇。她便是千古女皇武则天。
读《武则天》让我了解到了一代女皇的智慧与狡诈,仁慈与残暴,让我见证了千古女皇登临天下的征程。她的女皇路上充满了鲜血,所以有人说她罪孽重大,无法为自己立传,空留一座无字碑在乾陵孤立,而我却觉得那悠悠千古的无字碑正是她功绩无人能比的见证。
她十四岁自请入宫,先是太宗的才人,后又与太子暗生情愫,踏着感业寺青灯古卷的跳板一跃成为新皇的宠妃、皇后。能得到父子两代皇帝的宠幸与怜爱,折射出她的心智机巧,以一个弱女子的身份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半个世纪足以证明她远超当代男子的睿智与才能。而她称帝后,在知人善任,处事,治国等方面显示了她杰出的政治才能和政治家的气魄。
在人才选拔和任用上,她对隋朝以来的科举制度进行了发展与完善,对于“文能安国邦,武能定边疆”的人才不计较门第高低一律量才委任,为了广泛招揽贤才,她允许自荐为官,试官,并设立员外官,首创了殿试和科举制度,为发展人才创造了条件,在她当政的年代一直有批“文似狄仁杰,武类休武”的人才为她效命,而她选拔人才的做法为中唐中兴打下了基础。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亦认为,武则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断”。因而那种认为武则天重用酷吏、外戚、男宠,政治上一片黑暗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在农业生产方面,武则天认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家足人足,则国自安”命人撰成农书《兆人本业记》,颁行天下。她主张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减轻徭役,在她独掌政权的二十一年里,地方水利工程有19项,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并且将地方官员的职位升降与百姓家中的余粮直接联系起来,因此在她统治期间,社会相当稳定,国家人口不断增长,农业商业手工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在文化发展方面,她主张大开科举,并特别注意从科举出身者中间选拔高级官吏,大大刺激了一般人读书学习的热情。开元天宝年间“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社会风气便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的。有史记载“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已成风”正是她大开科举的政策使文化得到普及也推动了文化的全面发展。
在军事上,她加强国家边防建设,收复安西四镇,重新设立安西都护府,又设立北庭都护府巩固西北边防;改善与边境各国的关系,打通了曾经一度中断的丝绸之路;实行屯田制度,到天寿年间已屯有稻谷数百万,足以供应士兵,军粮可支持数十年食用。她的这种大范围的长期屯田政策对减轻百姓负担减轻粮食转输之劳以及巩固边防有着积极作用。
在她统治期间,劝农桑,薄赋敛,息干戈,禁淫巧,省力役,开科举,崇文学,重著述,可以说她的统治巩固了贞观之治,为开元盛世打下了基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在1000多年前的封建时代,她打破了家族天下的传统,排除万难,打倒所有的反对者当了女皇帝,被人指责,这所有的过错和指责都掩盖不了她的辉煌政绩,都掩盖不了她名扬万古的赫赫威名。况且在威震天下的帝王中,哪一位不是褒贬不一?他们为华夏打下了广袤的疆域版图,创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霸业宏图,同时也导致了生灵涂炭。而武则天功比秦皇汉武,她的那些荒.唐事在她的功绩中更是显得不值一提。
先贤孔子,早在春秋的礼乐声与战火中逝去,但人们对他的追思,却是不可断绝的。
街头、巷尾、文庙、学校,孔子像无处不在。我们看到的“孔子”,身姿高大,气派威严,有圣人的气质;但“孔子”也会笑容可掬,他有仁人的胸怀;他有仙风道骨,那是智者的风范;他有刚毅的眼神,那是勇者的精神。
这是孔子像,是我们塑造的孔子,是公认的孔子。他是仁人、智者、勇者、圣人。然而,我们觉得这样的孔子离我们太远,我们与孔子的距离不仅存在于时空上。而且,在精神领域中,孔子达到我们无法企及的高度,而我们所做的,仅是仰视。
这是真孔子吗?
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
孔子认为“如己者”只有颜回。但颜回的早逝,仅能带给孔子寂寞。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论语》之中,“子曰”之后讲的多是仁义理智信,却少有对友谊的论述。我们看到《论语》中频频出现的是孔子的弟子而不是孔子的朋友。我们看到孔子周游列国时,带的是弟子而非朋友。为什么?因为孔子是寂寞的,孔子少有朋友。
少有朋友的孔子行走在春秋大道上,他希望世人能够理解他、认同他。他决定当个官,让世人明白他的学术。
孔子51岁当官,52岁辞官,55岁周游列国,14年后无功而返,晚年修书讲学,73岁病卒于家,落魄一生。孔子想当官的理想终究没有实现。
在孔子生活的春秋,孔子没有朋友,世人也并不认同孔子。孔子终其一生弘扬自己的思想,但在他的时代,却少有人理解他。
孔子渴望他人的理解。
孔子希望后世多出仁义之儒,后世却多穷酸之儒;孔子希望人们理解他的思想,人们却仰望他的塑像;孔子希望人们做到,人们却不停说到。
这个世界,与孔子心中的理想世界相去甚远。孔子只有寂寞、落魄的份了。孔子走在大街上,不希望人们俯首以拜,他希望人们眼神中多一丝理解。
理解孔子,孔子才不会寂寞,才不会落魄。
那么,塑造一个又一个不真实的孔子像,算是尊重孔子吗?
孔子会有八米的身高吗?孔子会穿上如此华丽的衣服吗?孔子会让人们不停地抱着脚脖子、亲吻脚趾吗?
请还我们一个真实的孔子,请理解孔子。
理解孔子,孔子才会快乐吧。
我所知道的古代历史,是一条有男人的汗血与女人的泪水,及千万血肉之躯铺成的道路。我看到的是古代女子他们大多数匍匐在男人的脚下,内心麻木,甘愿依附男人。她们被世人所知也许大多数是因某些香艳史。但是,有这样的以为女人,她敢于抵抗那一座封建大山,依然站在了最高峰,她就是武曌,又称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
我相信她是美丽的,能让唐太宗与唐高宗都为之倾倒,拜于石榴裙下。
她是极聪明的,历史上著名的“则天封后,废王立武”,怎能看不出?那时的她清楚地明白,唐高宗急于想要证明自己的皇权,于是她就顺水推舟,即使自己有机会当上皇后,又使高宗重振皇权,对自己也多了几分“政治战友”的相惜之情,何乐而不为呢?
她也是极有野心的,从高宗将其接回皇宫,立为昭仪的那刻起,就注定了这个女人此生的不平凡。后来高宗病发,委托她处理部分政务,那便是注定她与皇位纠缠不清埋下的伏笔。此后的垂帘听政、二圣临朝,甚至是晋升为天后,都不难看出她的野心勃勃。
但是我真正佩服她的,是那一篇《建言十二事》,也可以理解是武后对高宗提出的十二条改革政策。总的来说是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对于百姓,劝农桑,薄徭赋,同事节省功费、力役;第二,对于百官,“京观八品以上者增加俸禄,百官任职已久、才高位下者,得以晋阶升迁;第三,提高妇女地位。父在为母服縗三年,母亲如果去世,父亲还在,一样也要服丧三年;第四,向皇帝进言,广言路,杜谗言。
这十二条改革政策,体现了武后对中下层百姓及官员的重视,为他们争取了利益,巩固了武后自己的政治地位。试想一下,如果一位嫔妃只知道把弄权术,为自己的荣华富贵着想,不知民间疾苦,那如何又成的了大事呢?武则天,果然不是一般的女子!
即位以来,武帝知人善用,娄师德、狄仁杰、姚崇、宋静等贤臣都是由她提拔起来;同时,她改革科举,提高进士科的地位;举行殿试;开创武举、自举、试官等多种制度,使能人将士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资治通鉴》评价武则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
如今,她的一生令世人反复研究,与她相关影视作品春笋般涌现,她的一生更像了一个谜。虽然,她执政的后期,好大喜功,生活奢靡,耗费大量财资和劳力,滥杀了许多无辜,但是,她统治的时代总体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稳定了边疆形势,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不得不说她是位杰出的政治家。也许,正如她自己留给世人的那块无字碑一样,功过好坏,自由历史来定夺。
鲁迅无疑是近代文学史上的巨匠,也是伟大的民主革命者,他的话语被人比作投向敌人的标枪,他的言行无不为残暴的统治者感到恐慌,是他一直在呐喊,喊醒沉睡几百年的自高自大麻木的中国人,是他一直在揭露中国人腐朽的思想催进中国的觉醒。
也许没有什么鲁迅不敢批评的,也许没有什么威胁鲁迅怕过,1920xx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又被国民党政府列入黑名单,难道他怕过的吗?不是依然在为改变国民精神而奋斗,奋斗二字说来容易,要知道改变几千年国民精神中的糌粑,谈何容易,但鲁迅有着那样的信念。
但也许人无完人,一点的缺点就招来了无数人的谴责,如王朔等人,是嫉妒,还是本身就对鲁迅反感,我们无从了解,但是谴责也该找出所谓别人的把柄,难道指出他人的缺点也是一种罪吗?鲁迅一直揭露中国人的短处,是为了让我们知道自己的缺点然后改正,难道我们真想变成一个个孔乙几或阿Q或那一群麻木不仁看日本人杀死中国人的观众呀。我们当然不希望自己成为21世纪的孔乙几,新型的阿Q。但生活中确实有这样的人存在,因止鲁迅精神在我们现代生活中仍实用,怎么能批评呢,难到非得鲁迅对当时中国人虚伪的夸赞一番吗?我想鲁迅不会做出这种事的。
鲁迅的伟大不仅仅伟大在过去,同样也伟大在现在,未来也许更加伟大,鲁迅虽已离我们69年,但他的精神在人们心中仍活69年,他的伟大的精神,高贵的品质仍指导我们在社会的长河中前进,现代社会,文明的社会,和平的社会,美好的社会,鲁迅当时的人们是不敢想的,但在这和谐的社会背后也隐藏了丑恶的一面,贪污,受贿,违法犯罪,等等。给文明的社会打上一个大大的折扣,若鲁迅在,早已向他们投向锋利的标枪,有人评价鲁迅是喜怒哀骂皆成文章,可是现在鲁迅离开了,难道鲁迅的的精神也已离开了吗,难道就没有后起之秀了吗,我们渴望鲁迅的精神得到继承,鲁迅的思想永远光辉,社会的丑恶被彻底消除,鲁迅他一生奉献在改变国民精神上,我们也该投身与改变社会丑恶现象上,我们呼吁更多的鲁迅出现。社会将更加美好。
鲁迅无疑是中国是史上的一位伟人。郁达夫在鲁迅死后曾说,一个不知道尊崇伟大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难道我们是可悲的民族吗?既然不是,就让我们把鲁迅永远记在心中吧。
我不知道,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站在滚滚不止的泗水岸边说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时是一种怎样的表情。但是,我完全可以想象,这同样亘古如斯的浩叹之下肯定会深掩着一种斑驳幽曲的情感:有悲喜,有哀乐,有激昂和坚定,也有寂寥和无奈……
因这情感凝聚而成的话语,洞穿千年而让我隐隐作痛。
把灯夜读,当看到那个瘦削的身影“接淅而行,去他国之道”的时候,看到他击磬于卫、受拘于匡、遭难于宋、绝粮于陈的时候,我不由得潸然泪下。他的叹息也够深够重了:“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命也夫”;“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他受到的讥讽也够多够狠了:“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然而,抱道如怀玉,仆仆路途,周流四方,汲汲遑遑,如木铎徇于天下一任江汉以濯秋阳以暴而不渝其志的,依然是那个永远斯文又永远倔强无比的孔子。
想起执教《侍坐》一章时,我总是和孩子们一遍遍吟咏那令孔子深情喟叹也令无数后世文人歆羡的诗性图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想起“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的那份安详与舒展,也想起“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的那份和乐与满足。而此时,我真的感觉到这才是我心目中真实的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此时的他,一如庄周笔下那位“剌船而去,延缘苇间”的渔父,单纯而明净,脱去奔波劳碌的尘衣,忘掉那些愉快或者不愉快的经历,在生命与文化熔铸的琴弦上,静静地流泻一个人的和声……
大学毕业前的一个雨天,我又一次走入孔林,走近孔子的墓冢。那一天他的周围宁静了许多,草依然青,松依然黛,透过迷濛的烟雨,我似乎又看到了几千年前那些“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的弟子们。我不知道,我是否也要燃一根心香,来祭奠夫子脚下那即将结束的大学生涯和感谢先师也给了自己喂养生命与思想的露汁。
“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寄学于道却又最终寄道于学的孔子也许永远都走不出当时社会所带给他的心灵阴影,但那辆在春秋大地上周游了十四年的破旧的牛车却在历史的天空上碾出了一道深深的辙痕,让后人在它的烛照下走得格外清晰而精神明亮。
关于毛泽东,他的文韬武略和盖世奇功,我们今天每一个在和平年代享受着幸福生活的中国人,应该怎样看待呢?仅仅像周星驰电影中的那句经典台词:“我对你的景仰有如滔滔江水……”显然还不够,应当说:“如浩渺的银河,亘古不绝……”才恰如其分吧?!
或许许多人会说,毛泽东在晚年犯下诸多几乎是不可饶恕的错误,给中国的革命事业和经济发展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直接影响了中国复兴的伟大进程。诚然,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但俗话说的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毛泽东的身上,应该说:瑕不掩玉。
如果不是在革命初期,毛泽东力排共产国际和国内某些左倾教条主义领导人的错误思想与指令,力主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共产党的武装力量就不会到井岗山上休养生息,从而星火燎原;如果遵义会议上,毛泽东没有重新获得领导权,我们的几十万工农红军必然在十倍于我的军队围追堵截中消耗殆尽。没有了共产党人领导的军队,中华民族靠谁去取得抗战胜利,今天纵使走出了半殖民半封建,也顶多是黑暗的蒋家王朝啊!仅仅看到这几点,就应该理解,过去人们对毛泽东的崇拜,其实是多么的理所当然。
而他在文学尤其是诗词方面的成就更是空前绝后。我曾跟友人说,毛泽东是中国古典诗词的最后一位大家,不是吗:在古体诗词日渐式微的今天,写的人少之又少了,纵有出类拔萃者,能赶上李白,苏轼已是奢望,甭说笔下气壮山河的毛泽东了。
去年看了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了解了少年毛润之在湖南一师求学时一段“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历史,深深地被震撼了。电视剧中,那群意气风发的少年学子最喜欢背颂的文章是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其中最激励人心的几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是了不起的,而激情洋溢的少年毛润之和蔡和森等人,日后果真把梁启超笔下的呐喊和幻想变成了现实,于是才有今天我们祖国的伟大复兴和日渐强大。看完那部广受赞誉的电视剧,,毛泽东就彻底成了我的偶像。
毛的诗词,天然有一种大气磅礴的气概,读来总让人热血沸腾,然后超越一切鸡毛蒜皮的小事,获得开阔的眼界和胸怀。人应该如此,眼界开阔了,世界就会变小,从而获得更好的事业与人生。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成了多少人梦中的偶像,现实的楷模。她的凌云之志,她的万丈雄心,以及她巾帼不让须眉的风格,不能不让人由衷的钦佩!直到今天,武则天仍是一个谜一般的女子,高高耸立在人们的视野中。就连中学的女生们,也抑制不住自己的仰慕之情,说着当如武则天的豪言壮语,更不知有多少人感叹:女子当如武则天!
古代,男尊女卑是社会的习俗,武则天以一个平凡的女子,依靠自己超人的聪慧和过人的胆识从一个普通的后宫女子直到皇帝,的确创造了一段传奇和神话。皇宫禁地,富贵和权威齐集,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武则天能在勾心斗角,利欲充斥的紫色宫墙内,纵横捭合,不但把握了自己的命运,而且把天下踏在脚下,这哪里又是一般女子所为!有多少人千方百计、苦心诣旨、终身奋斗,也不过是为了后宫的一席之地,以求衣食无忧,富贵常伴,光宗耀祖。大不了觊觎皇后之位,母仪天下,但这又是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又有多少人连这个念头恐怕都不敢起。
武则天,不但做到了母仪天下,而且敢为天下先,如一把利剑刺穿所谓的封建道德的层层阻难。高高在上的武则天,把天下的兴亡都抓在手中,发号施令,英武绝伦,她用她的知人之明,识人之智,用人之术,把一个繁盛帝国的根基深深扎下。一个女子,能成就众多男子不能成就的事业,能让世界因她而精彩,离开她不行。这样的一个女子,真乃英雄。女子当如武则天!
她忧国忧民的心召唤着天下的英才,她用心结着一张网,网住了大唐的盛世。
发号施令,浩荡仪仗,从者万千,不过是琴之一曲,曲过就是难言的寂寞。 春去秋又来,树叶绿了又萧瑟。秋夜枕凉,无边的帐幔,空荡的殿堂。
一滴泪,在月光下闪着寒光,风摇着大殿顶上的风铃,不时在梦中回响,谁又会看到,一代女皇独自垂泪!
女子当如武则天,谁知一世的英名,都赋予了黄土,谁知坎坷的一生,只是一座土丘,一具没有文字的石碑。千种风情尽埋,万种方仪都随风。女子当如武则天,风华绝代,云起浪涌,她在历史的天空中沉默不语,身后一片喧哗。
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
李鸿章在列强眼中享有盛誉。1896年李鸿章访美时一位美国记者这样描述:他面庞慈祥,双眼明亮,闪烁睿智,包含幽默。他从不向人提要求,但总能获得满足。他很轻松地与人交谈,不会使人紧张……对妇女礼貌,喜爱儿童。
但李鸿章也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为在美华人移民争取权利的机会,在访美结束后,他有意避开了美国西部,而选择了加拿大作为他回国的路线,引起了美国记者的注意,就此事对他采访。李鸿章借机请求美国媒体帮助中国移民:“我期望美国的新闻界能助中国移民一臂之力。你们因你们的民主和自由而自豪,但你们的排华法案对华人来说是自由的吗?……我相信美国报界能助华人移民一臂之力,以取消排华法案。”
李鸿章为了废除强加在中国人头上的鸦片贸易还做了许多努力,为此在1894年8月27日会见了世界禁烟联盟执行秘书英国人约瑟弗.G.亚历山大——后鸦片贸易为英国国会议案所禁止。
李鸿章也得到同时代优秀人物的认可,比如(在义和团之乱时)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出面与诸大臣商议对策。北京不保,万一太后与皇帝在战乱中罹难,中央政权面临崩溃,国家将陷入彻底无序的混乱。为免出现这种情况,群臣合议,到时就共同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以主持大局。
李鸿章重视西方科学,派出中国第一批留学生赴美学习现代科技知识。这批留学生曾经考入耶鲁等名校,詹天佑就是这批留学生的代表。此外,中国的电报业也是由这批学生开拓的。李鸿章积极学习新鲜事物,一次问一个留洋生什么是“抛物线”,小伙子解释了半天,李仍一头雾水。小伙子急了:“撒尿就是抛物线!”李恍然大悟。
即使是在生前大部分时间极力否定“帝国主义”曾经在中国存在的美国哈佛汉学家费正清老先生在晚年也总算是良心发现,说了些公道话:“列强未能‘分裂中国’的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善于巧妙地利用一个国家来牵制另一个国家。”而且这个避免八国联军肢解中国的人物就是李鸿章。
李鸿章应该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责,因为工业化的日本和农业化的中国作战,胜负在战争前已经决定了。李鸿章是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后半生致力于中国的外交事业,在当时那种国际大环境下他已经尽到一个外交家的全部努力了。
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因此,国人在对他咒骂痛斥之时,确实“不可不深自反也”,确实不可“放弃国民之责任”。
谢谢大家!
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因遭家难,迁居鲁国。孔子三岁时死了父亲,十七岁又失去了母亲,家境贫困,没有机会受正规教育,全靠读书自修。他自幼好学,拜许多人为师,所以精通礼仪、音乐、射箭、驾车、计算等本领。
孔子一生,政治上不得志。年轻时,曾做过管仓库、管牛羊的小官。五十多岁才当了鲁国的司寇(代理宰相)。但不久,因为政治见解不合,一气之下离开了鲁国,带着一些学生周游列国,四处游说。孔子的志向很大,要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者使他安逸,朋友使他信任我,年轻人使他怀念我),但他的政治主张在鲁国行不通,到齐国也碰了壁,到陈、蔡小国更不必说。在卫国住了一段时间后,六十多岁又回到了鲁国,埋头讲学和整理古书。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所谓“仁”就是要“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提倡“爱人”,一方面要统治者相亲相爱,加强内部团结”,另一方面也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不能过分剥削压迫民众。孔子还主张严格遵守“礼”的规定。这“礼”就是周朝制定用来区分君臣上下、父子尊卑的等级的典章制度。他的思想,自汉以后,成为两千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旧传统,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一改过去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上学的局面。孔子的学生相传有三千人,其中最著名的七十二人。比如子路、冉有、子贡、颜渊、子游、子夏、曾参等。孔子的学生多数出身贫贱,年龄参差不齐,有的与孔子几乎同年,有的与他相差三、四十岁,还有父子二人(如曾点与曾参)都是孔子的学生。做孔子的学生,学费低廉,只须十条肉干。孔子向贫贱的下层传播文化,并且教育学生“每事问”,勤思考,温故知新;他提倡教学相长,因材施教,诱导启发的教育方法。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到今天还值得学生和参考。孔子的另一大贡献是整理编订古代文化典籍,孔子以前有不少文献,他一面学习,一面加以整理,同时向弟子传授,经他整理的典籍有《尚书》(上古历史文献汇编)、《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周易》(古代算卦用书)等。他还根据鲁国的史料,编撰了一部编年史,这就是被后世称为五经之一的《春秋》,开创了私人修撰历史(最初史书由史官撰写,即所谓官修)。据司马迁《史纪·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生于乱世,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但不被接受,所以发愤修撰《春秋》,寄托他的理想,表达他对邪恶的嫉恨和对正义的褒彰。《春秋》以及“春秋笔法”(文笔曲折,遣词造句中带有褒贬倾向)对后世都产生很大影响。
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过历代礼乐制度方面的问题,这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故事,不仅见于《史记》等正史记载,也见于老子彩图(相传春秋末期)和汉画像砖。在洛阳市东关大街北侧有一座碑楼,据传就是孔子入周问礼处。